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论文(精选7篇)由网友“gou西mui”投稿提供,这里小编给大家推荐一些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论文,方便大家学习。
篇1: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论文
摘要:由于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金融市场逐渐的壮大发展,使得居民个人金融资产快速增加并具备了一定的规模,而国内各家银行也相继加快了拓展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步伐,推出了各具特色的金融理财产品与服务,特别是在个人高净值客户市场和理财产品创新上展开了异常激烈的行业竞争。本文运用金融学理论相关知识,对高端客户理财状况的实际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商业银行在高端理财业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稳步增长的迹象,内地涌现出了越来越多的高净值客户。“十八大”中明确提出我国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新变化,加快建立新的经济发展体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扩大高端客户规模,增加此类客户的利润贡献度。那么如何适应市场的需求,满足高端客户的资产投资要求、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扩大市场规模,研究创新性的理财规划方案将成为银行考虑的重点。
二、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理论概述
(一)高端客户理财的概念
高端客户①,即高净值客户,指政府部门、金融、铁路、公路、电信、电力等垄断性行业以及信誉度好、资金充足的企事业单位或者是大企业的高层人员。对于商业银行的高端客户,根据“帕雷托法则”可以理解为占客户总数量的20%,但提供的利润却高达总利润80%的客户,这所谓20%的客户即高净值客户。
(二)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的`特点
2.特有的品牌认知度。商业银行开展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的关键就是要让客户在体验中不断深化对品牌的感受,这也是进行财富管理业务的趋势。各商业银行逐渐完善自己的高端客户品牌,呈现出完全竞争的态势。例如中国银行创立了“中银财富管理”,交通银行创立了“沃德财富”,浦发银行创立了“浦发卓信”,光大银行则创立了“阳光理财”等等。
3.特别的理财目标。高端客户理财业务是一项综合性、长期性的服务,它不仅满足客户当期需求,更要满足客户未来需求,帮助客户合理安排之后的生活消费,实现财富累积。客户需要的不仅是对某一阶段的解决方案,更需要一生的整体解决方案,需要银行提供系列化的专业服务。
三、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现状
(一)我国高端客户理财业务规模稳步增长
(二)我国高端客户理财产品现状分析
各商业银行最初推出的理财产品尽管在种类、内容及收益方面不完全相同,但却存在以下的共性,这也正是现阶段我国各商业银行对于高净值客户提供理财产品的现状。
1.理财产品均设置有最低购买限额。一般来说,商业银行推出各理财产品对不同的客户群体均设置有不同的购买限额,面对高净值客户的理财产品限额也不同。正如表格所呈现出的:不同的银行对自己的理财产品都规定有一定的最低限购金额。
2.理财产品所对应的预期收益率水平较高。高端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比一般的理财产品略高。一般来说,高端理财产品中结构型理财产品其认购门槛比较低,预期收益率较其它类产品有明显优势,预计可达5.5%到6.5%。例如中信银行的一款一年期理财产品“慧赢1557号”年化收益达到了5.85%,而一年期的定期利率却只有3.0%。
四、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结构单一,缺乏创新产品
我国商业银行提供的理财产品往往大同小异,几乎都是存款、证券、保险、基金等投资产品的组合,并没有针对客户的需要进行个性化的产品设计。虽然各银行都提出了“贵宾理财”、“贴身理财”的业务发展理念,其建立的“金融超市”声称可以提供储蓄、保险、基金、债券等“一站式”服务,但实际上只停留在概念的推广和形象的宣传之上。
(二)客户信息不对称,缺乏有效的管理
高端客户理财业务的财富管理必须建立在对客户信息档案资料充分了解和完全掌握之上,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有利于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也有利于建立客户信息资源的开发运用体系和金融产品信息反馈体系。
(三)专业、个性化的理财顾问稀缺
高端客户的理财经理不仅要精通个人财富管理、企业财务管理,而且要熟悉国际金融市场及衍生金融品,对国家税收政策、移民政策、信托计划等要熟知,不仅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而且要有足够的从业经验。
(四)理财业务风险约束机制差
由于银行忽视风险提示,对产品的风险揭示不具体、不醒目,对结构较为复杂的理财产品缺乏透彻的解释与分析,没有结合产品揭示投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
五、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的对策
(一)不断加强产品创新,丰富产品种类
创新是事物生存与发展的根基,对于金融理财产品的发展同样如此。因此,要加快对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产品及理财服务的创新工作。金融理财产品不仅要能满足不同层次客户的需求,使客户建立起对该产品的信任,而且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区别开来,设置技术壁垒,防止对手的不良模仿。进行产品组合创新,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金融需求。
(二)创造客户价值,提升客户贡献率
在针对高端客户进行关系管理的过程中,要体现出管理及服务的差别化特征。建立集中、统一的个人客户信息档案系统。进一步挖掘客户潜在需求,对不同的客户要实施差别化的定价策略,在此过程中,各商业银行面向高端客户可以提供利率优惠、信用卡年费优惠、贷款利率优惠等各种价格性优惠措施。
(三)完善相关金融法律法规,强化理财服务的风险控制
完善与个人金融业务有关的法律法规,使新业务的开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上发展。要建立个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做好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工作。
六、结语
随着富裕阶层的不断涌现,人们对于理财的意识越来越强烈,尤其是资金相对富裕的高净值客户,对于财产的有效规划成为理财的重中之重。对各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的利润贡献度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之下,做好高端客户的维护,争取这部分市场份额,成为商业银行竞争的重点。一套完整、可操作的高端客户理财方案,是吸引客户较为有效的营销方式。我国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商业银行作为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需要通过发展多样的理财业务,确保不同层次客户的理财需求能够得到有效配置。
篇2: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商业;个人理财;理财风险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居民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个人意识的增强,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受到体制和金融发育程度等方面的制约,使得目前我国理财市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风险隐患,研究如何妥善地处理好在理财业务发展中的风险问题,完善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提高商业银行对理财业务风险的管理水平,是保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范发展的基础,对促进理财业务在规范中快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篇3: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探讨论文
近几年来,随着个人财富的增长以及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个人理财业务正在成为国内各商业银行新的利润增长点。个人理财,又称理财规划、理财策划、个人规划等,根据美国理财师资格鉴定委员会的定义,个人理财是“制定合理利用财务资源,实现客户个人人生目标的程序”。国际理财协会对个人理财的定义是“理财策划是理财师通过收集、整理顾客的收入、资产、负债等数据,倾听顾客的希望、要求、目标等,在专家的协助下,为顾客进行储蓄策划、投资策划、策划、策划、财产事业继承策划、经营策略等生活设计方案,并为顾客进行具体的实施提供合理的建议。”我国银监会在颁发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指出:“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个人客户提供的、财务规划、投资顾问、资产管理等专业化服务活动。”[1]
二、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风险及成因分析
(一)缺乏战略规划,导致决策风险
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面临的最重大的风险就是决策风险,它甚至影响着其他风险的产生。面对复杂多变的客户需求和激烈的同业竞争,如果自身缺乏有效和长期的战略规划和谨慎的风险意识,就会出现决策风险。银行以客户为中心开发产品、制定战略规划,第一步就是确定目标客户。目前,各家银行进行理财服务时,大都以高端客户为目标,为他们尽可能提供丰富的理财产品,而忽略了中、低端客户的理财需求,这导致了各家银行在战略决策上具有盲从性,缺乏足够的市场研究,造成产品服务同质化,加大了决策风险。
(二)内控制度不完善,造成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于不完善或失灵的内部程序、人员、系统或外部事件而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情况。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内控机制正处于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内控执行不严格、人员业务能力有限,以及外部的欺诈加大了个人理财的风险程度。个人理财业务的内控执行不严格,柜台人员和理财人员挪用或盗取客户资金的机会增加,或者为客户提供服务时代替客户操作,产生损失后出现不必要的纠纷。
(三)忽视信息披露,产生信誉风险
商业银行时下开展的个人理财业务,其实并不规范,如果站在风险角度进行评估,可以说是透支银行信誉。部分银行对个人理财产品推销宣传中存在误导,夸大预期收益率;有的甚至将几年的预计最高收益累加;有的在协议中,重点描述了保证本金安全和高收益率,风险揭示过于简单。这些宣传有可能导致一般投资者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忽视并低估了隐含的风险。并且大部分理财产品中,投资者无提前终止权,仅是银行保留了单方提前终止的权利,且缺乏协商与告知的程序,投资者很难行使应有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四)员工的职业操守意识淡薄,引发风险
个人理财师的职业操守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银行理财服务的水平。现实中,个人理财师为追求业务的增长往往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会尽力向客户推荐当期银行的主打产品,而没有向客户揭示产品的潜在风险,或将预期收益宣传为保证收益来误导客户。这种强调保本、淡化风险的行为将给银行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而且,掌握着客户大量私人信息的个人理财师还有可能未经客户同意,向第三方泄漏客户的相关资料和服务与交易记录,使广大客户对银行各种业务的信任度降低,对银行造成不利影响。
(五)不能有效评估客户的个人信用,造成信用风险
目前,由于还没有完善的相关制度作保障,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并且在我国传统的“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下,许多消费者的信用记录还是零。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在个人理财业务中进行信贷服务时,客户基础信息的缺欠就加大了对个人贷款的风险评估难度。此外,个人理财的服务对象是广大的个人客户,银行提供服务的前提是能够以较低的了解客户的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如果成本过高,就会因为个人业务固有的分散性而降低业务收益,不利于规模经营。因此,银行不会花高额成本对个人信用进行全面评估。由于缺乏咨询和调查客户资信的有效手段,银行难以对客户的财产、个人收入的稳定性等状况做出正确判断,信用风险便由此产生。
三、我国商业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策略
(一)加快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
商业银行开展个人理财业务针对的是个人,因此该业务的风险管理不同于以往,应当建立适应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首先,银行应该意识到个人理财业务面临的多种风险,并在事前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和评估,确定银行所能承受的风险程度,并且对应银行可承受的风险程度进行指标量化,针对不同的风险进行不同的风险限额管理。其次,银行应该建立有效的内部审核监督机制,保证银行各相关部门都必须在规定的限额内进行交易,以及各项操作过程的规范性。最后,银行应对理财产品进行充分的信息披露,及时向客户提供银行所持有的所有相关资产的账单和其他有关报表与报告,完善外部的监督机制,从而减少风险。
(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理财人员素质
站在客户面前的理财师应该是根据客户实力和风险承受力,为其规划出一整套资产配置方案,将各种银行理财产品组合到一起,按照风险高低做一个理财计划。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作为一项新业务,由于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服务要求高等特点,应加强对个人理财客户经理的培训和对业务高级人才的培养,建立起一支以个人客户经理为主的理财队伍,减少风险。个人客户经理制要求理财人员不仅要了解银行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要掌握、、房地产等行业的相关知识。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人员具备理财策划师资格的人不多,且理财人员素质的提高需要大量细致的工作,加强建立系统、规范、高效的个人客户经理培训体系,推动理财人员资格认证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法之一。此外,还应高度重视理财营销过程中的合规性管理。商业银行应禁止理财业务人员进行大众化推销;禁止理财业务人员误导客户购买与其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不相符合的理财产品;禁止有意歪曲或隐瞒理财产品的重要信息。商业银行应对现有理财产品的广告或宣传的内容、形式和发布渠道进行全面审核[3]。
(三)加强员工职业建设,防范个人理财业务中的道德风险
防范个人理财业务中道德风险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尤其是个人理财师要有更为严格的职业道德操守。我国银监会209月29日颁布的《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中的`第十九条就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健全个人理财业务人员资格考核与认定、继续培训、跟踪评价等管理制度,保证相关业务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行业经验和管理能力,充分了解所从事业务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规章,理解所推介产品的风险特性,遵守职业道德。”
(四)建立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维护银行较高的行业信誉
银行应建立全面的信息披露制度,保证客户应有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从而维护银行固有的较高信誉。在全面的产品信息披露制度下,银行要将对某个产品风险做定性和定量分析、采取的风险管理策略、具有可比性的数据提供给客户。对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难于定量的风险,银行也应当披露其检查、发现和处理风险因素的内部程序和组织机构。商业银行向客户提供的所有可能影响客户决策的材料,销售的各类投资产品介绍,以及对客户投资情况的评估和分析等,都应包含相应的风险揭示内容。
(五)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有效评估信用风险
建立科学有效的个人信用体系是银行控制风险的前提保证,而体系的核心是个人信用制度。基于目前还没有建立统一、专业的信用机构,银行为了化解信用风险,必须在其审批个人理财产品消费资格的过程中扮演好信用机构的角色。商业银行可以在其内部以信用卡个人信息资料为基础,将其他各专业部门保存的个人客户信息资料集中起来,建立全行性个人客户信用数据库,并建立信用缺失的预警机制。同时,加快建立国内各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换制度,信息的共享将使银行更加高效、准确地做出决策。[4]
四、总结
个人理财业务在我国虽然正在蓬勃发展,但它毕竟还是属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一些新的风险和问题。如何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存在的风险点,制定适合自身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的风险防范对策,是当前商业银行应该关注的一个课题,也是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稳固发展的重要保证。市场风险是个人理财业务的主要风险。针对这一风险,商业银行应该在内部采取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围绕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的理念、管理体系、管理技术等方面进一步加以改进。只有有效的风险管理,才能促进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长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2]李姝婉.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风险管理[J].四川管院学报,(1).
[3]王守龙.现行商业银行内控机制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
[4]吕全波.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办法与风险控制实施手册[M].北京:中国知识出版社,.
篇4: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受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与发达国家比起来属于起步阶段,理财产品相对有限,但近些年来我国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增长空间巨大。要使我国商业银在这个竞争与机遇并存的个人理财领域处于不败之地。本文通过分析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须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仍然是分业经营,银行不能经营保险、证券、基金等,无法对个人资产进行全权管理,其理财服务也只能停留在方案上,这从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发展。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客户要求银行提供全面的保值增值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既包括方案设计,又包括具体操作,混业经营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但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发展还不完善,风险大,证券管理水平低及金融监管当局的监控能力有限,决定了仍然要进行分业经营模式。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在只能设计理财方案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混业经营的方法,加强和其他金融同业合作,在不触犯政策的前提下,实现优势互补,把分业经营的影响减到最小,以期适应市场的需要。
2.加强品牌建设,提供差异性、个性化服务
理财服务要注重个性化服务,需根据客户的理财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及实际的财务状况进行理财规划,推荐合适的投资组合,并跟踪客户的整个理财过程。而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服务中对客户细分策略、量体裁衣的产品设计方面做得还不够。银行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的品牌可以增强产品的影响力,从而使之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更能得到客户的亲睐。我国商业银行还应该考虑个人理财服务的金额范围,找准自己在个人理财市场上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建设品牌,管理品牌,加强品牌的推广力度,让客户感受品牌效应,接受品牌,使自己通过品牌产品拥有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做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就是帮客户制定出以规避风险为原则的投资组合方案,以期使客户的资产得到保值与增值。而优质的个人理财服务应该是因人而异的,除去以上的目的,还要具体考虑客户的行业、收入、年龄、侧重目标等具体情况设计理财方案。只有这种个性化、品牌化的服务才能满足不同人士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推动理财市场走向成熟。
3.加强网上个人理财渠道和个人理财服务的创新
网上理财平台是基于网络银行的全能型理财业务平台。网络银行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银行服务方式已被大部分客户所认可。现在的网络银行不仅能提供储蓄、贷款和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还开展投资、保险、咨询等辅助业务。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可以在现有的网络银行的基础上拓宽业务范围,增加金融品种,整合证券、基金、外汇、国债、保险等个人理财业务,搭建一个全能型的网络理财业务平台。这样的平台不仅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也能面向更广的客户群体,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我国商业银行整合自助银行服务、电话银行服务、网络银行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系统平台,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联网联合,扩展服务范围,增加服务种类,并通过优化服务界面、提高服务设施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个人理财的服务质量。
4.建设高质量的理财专业人才队伍
理财业务不仅要求理财人员全面了解个人银行业务的各项产品和功能,还应掌握证券、保险、投资等相关知识,并具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理财人员的业务素质将直接影响到银行理财市场的开拓,建立一支全面掌握银行业务,又同时通晓投资理财知识的高素质理财人才队伍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是非常有必要的。理财理财人员是在具备良好素质的基础上经过专业化、系统化的培训获得的`,我们可以从单位员工中选拔一批年轻业务骨干,进行金融专业知识的强化培训,()引入金融理财师、个人金融理财师的认证,提供证券、保险等跨专业的培训、交流机会,全面提升理财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营销技巧,为客户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此外,还要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实行业绩考评制和绩效奖励,以此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实现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5.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有效防范风险
建立个人信用体系是加强风险管理,拓展个人理财业务的有力保证。尽管与公司业务相比,个人理财业务风险较小,但由于我国并没有真正建立个人信用体系,商业银行在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时必须有较高的风险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利用其信息处理系统整合所有个人客户信息建立一个完善的个人客户信息系统是很重要的。而且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标准化管理,建立个人客户信用评估等级制度,加强对同业信息和其他银行客户信息的收集,争取各种类型的客户,不断充实现有的客户信息系统,降低风险,使自己的系统不仅包括现有客户信息,而且涵盖准客户或潜在客户信息,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开展个人理财业务。最后,还要建立个人客户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加强贷前审查和贷中、贷后管理,全过程监督贷款质量,从一开始就要做好个人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要加大抵押、担保力度,转嫁部分风险,建立个人消费贷款呆账管理系统,以加大对不良贷款的监管力度,有效防范风险。
篇5:试论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对策
受国内金融市场发展的影响,我国个人理财业务与发达国家比起来属于起步阶段,理财产品相对有限,但近些年来我国市场发展迅速,市场增长空间巨大。要使我国商业银在这个竞争与机遇并存的个人理财领域处于不败之地。本文通过分析问题、针对问题,提出须在以下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
我国金融业目前实行的仍然是分业经营,银行不能经营保险、证券、基金等,无法对个人资产进行全权管理,其理财服务也只能停留在方案上,这从客观上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服务的发展。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客户要求银行提供全面的保值增值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既包括方案设计,又包括具体操作,混业经营的呼声也越来越大。但我国目前证券市场发展还不完善,风险大,证券管理水平低及金融监管当局的监控能力有限,决定了仍然要进行分业经营模式。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在只能设计理财方案的同时要积极探索混业经营的方法,加强和其他金融同业合作,在不触犯政策的前提下,实现优势互补,把分业经营的影响减到最小,以期适应市场的需要。
2.加强品牌建设,提供差异性、个性化服务
理财服务要注重个性化服务,需根据客户的理财偏好、风险承受能力及实际的财务状况进行理财规划,推荐合适的投资组合,并跟踪客户的整个理财过程。而我国商业银行在个人理财服务中对客户细分策略、量体裁衣的产品设计方面做得还不够。银行要在市场竞争中获胜,就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在商业银行金融产品同质化的`今天,产品的品牌可以增强产品的影响力,从而使之与其他竞争对手的产品相比更能得到客户的亲睐。我国商业银行还应该考虑个人理财服务的金额范围,找准自己在个人理财市场上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建设品牌,管理品牌,加强品牌的推广力度,让客户感受品牌效应,接受品牌,使自己通过品牌产品拥有竞争优势。目前我国商业银行所做的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就是帮客户制定出以规避风险为原则的投资组合方案,以期使客户的资产得到保值与增值。而优质的个人理财服务应该是因人而异的,除去以上的目的,还要具体考虑客户的行业、收入、年龄、侧重目标等具体情况设计理财方案。只有这种个性化、品牌化的服务才能满足不同人士在不同阶段的需求,推动理财市场走向成熟。
3.加强网上个人理财渠道和个人理财服务的创新
网上理财平台是基于网络银行的全能型理财业务平台。网络银行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电话银行、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等银行服务方式已被大部分客户所认可。现在的网络银行不仅能提供储蓄、贷款和结算等传统银行业务,还开展投资、保险、咨询等辅助业务。我国各大商业银行可以在现有的网络银行的基础上拓宽业务范围,增加金融品种,整合证券、基金、外汇、国债、保险等个人理财业务,搭建一个全能型的网络理财业务平台。这样的平台不仅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也能面向更广的客户群体,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服务。我国商业银行整合自助银行服务、电话银行服务、网络银行服务进一步提升服务系统平台,拓展服务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联网联合,扩展服务范围,增加服务种类,并通过优化服务界面、提高服务设施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个人理财的服务质量。
篇6:我国发展商业银行套期保值贷款研究论文
我国发展商业银行套期保值贷款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 对外贸易 税收管理
论文摘要:套期保值贷款是国外发达国家一种很流行的银期合作业务。本文分析了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套期保值贷款经验,论述了套期保值贷款与企业、商业银行的关系,研究了我国套期保值贷款现状及其成因,探讨了我国发展套期保值贷款的必要性。
一、发达国家商业银行套期保值贷款经验
套期保值贷款是国外发达国家一种很流行的银期合作业务。世界银行在给发展中国家发放援助性的农业、工业原材料等贷款时,就要求接受贷款的国家或企业参与相关的期货市场进行保值。境外商业银行对企业贷款前都要求他们通过期货市场对大宗商品进行保值,以降低银行贷款的风险。银行对是否参加期货套期保值的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也不同,对参加套期保值的最高可提供90%的信贷资金,而对没有参加套期保值的最高提供70%的信贷资金。美国社会公认套期保值对银行的重要性,银行利用其特殊地位通过提供资金、建议等多种方式协助套期保值者利用期货市场以提高贷款质量。
(一)品种选择。
世界商品期货品种可以分为农产品和工业品。国外银行更多关注的是工业品期货,尤其是受宏观经济状况、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影响的能源和软商品。商业银行的很多机构客户,如能源、金属和大宗农产品等生产、加工和销售等企业,每天都面临巨大的价格敞口风险,应参与期货期权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增加贷款品种、力度,提供套期保值方案等方面协助企业规避风险。
(二)参与步骤。
由于国外金融业实行混业经营,商业银行可以采取相对灵活的方式。大型商业银行通过三个步骤实现服务:申请成为交易所会员;申请成为期货经纪商;设立专门的期货服务部门和抽调或聘请专家组成团队推行服务,帮助客户规避价格风险,维护资产安全以及获取稳定盈利。以巴黎银行为例,40多年来,巴黎银行一直参与石油和天然气交易,并在1985年成为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会员,随后又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和英国金融服务局登记注册,成为能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期货经纪商。,为加大能源期货服务力度,,巴黎银行成立了能源商品出口部门,分别在纽约、伦敦和新加坡设立分部,聚集了多个部门的专家,为能源生产、贸易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
(三)操作流程。
套期保值贷款需要银行、贷款一般企业和期货公司签订一个三方协议,即贷款企业分别在银行和期货公司开设贷款账户和套期保值账户。银行对两个账户进行统筹管理,套期保值贷款直接打人期货公司的客户保证金账户,同时银行可以要求期货公司提供客户交易情况,以了解其贷款客户套期保值账户的头寸状况、资金情况等。此时,银行不仅关注贷款者如何使用贷款,而且还会关注还款资金来源如何。荷兰银行就通过基于网络的ABACUS信息管理系统,直接监控套期保值贷款客户在期货市场的头寸变化情况,以便随时采取应对措施。为了保证其客户套期保值功能的实现,在市场价格出现不利变动时,银行应及时对套期保值账户追加保证金,并调整贷款账户的抵押比率。
(四)风险与控制。
套保业务的风险是套保者抵挡不住投机诱惑进行投机及套保者对套保业务频繁买卖。为规避风险,银行须严格控制套期保值和套期保值者:1、经常和套期保值贷款者讨论,了解其交易策略。2、坚持与套期保值者及其经纪人签署协议,要求经纪人把套期保值者的日常交易情况向银行汇报;套期保值者向银行保证不开设任何投机账户。3、套期保值账户累计利润交由第三方代管(如期货公司),直到该账户关闭,贷款还清。4、经纪人向银行提供该账户动态月度报表等。在贷前的风险防范环节,银行可以根据贷款企业的套期保值历史记录决定是否对其发放贷款,即在符合其它贷款条件的前提下,对于套期保值记录良好的企业,银行将优先为其发放贷款或增加贷款额度。经过博弈,企业将会为日后顺利获贷而自觉维护自己的套期保值信誉,使银企之间建立起较为稳定的长期信用关系。
二、我国商业银行套期保值贷款现状及其成因
当前,我国银期合作仍停留在期货交易资金划拨,相关账户管理等传统业务层面。融资合作主要是标准仓单质押型贷款及其它融资方式,没有套期保值贷款,对投资期货的企业融资支持不足。
由于我国现行相关法规禁止银行信贷资金违规进入期货市场,目前国内尚无法开展套期保值贷款业务,而是所谓的“准套期保值贷款”,指向已在国内期货市场对与其生产经营相关的商品做套期保值交易的企业发放的贷款业务,该贷款仅限用于贷款企业的生产经营,不得用于期货交易保证金,即国内信贷资金只能间接地支持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交易。20底推出的接近于套期保值贷款的标准仓单质押型贷款,由于自身限制而难有大的发展空间。标准仓单质押型贷款与一般的质押型贷款并无本质区别,只是质押物不同。客户从银行取得贷款后可将其作为任何的投资支出,银行往往无法控制贷款去向。因此,标准仓单质押型贷款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客户实现套期保值功能,银行也不得而知。相反,套期保值贷款由于和期货公司实现了联网,银行可以随时监控贷款动向,确保了贷款的安全回收。在被严格规定只能用于套期保值的前提下,套期保值贷款可以在最大限度上帮助企业在期货市场上避险。
我国套期保值贷款发展滞后的原因在于:
(一)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银行对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业务认识不足,在“慎贷”的指导思想下,将期货市场视为信贷业务的禁区。市场经济中的生产经营企业不懂得,或因缺少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而无法参与套期保值交易进行风险管理。由于缺少适度比例的套期保值者,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结构失调,投机成分过重,大量非理性的短期投机行为使期货价格波动异常,严重影响了套期保值效果,这又必将进一步强化人们对期货市场保值功能的怀疑,如此循环往复、恶性循环。
篇7: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研究
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研究
【摘要】文章首先采用数据及图表对我国的保理业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我国目前保理业务的发展水平较低,但增长势头强劲,具有很大的潜力。其次分析我国国际保理现存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对策。
【关键词】国际保理;发展状况;对策
国际保理是一项集贸易融资、商业资信调查、应收账款管理以及信用风险担保为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国际保理解决了赊销中出口商面临的资金占用和信用风险问题,有效地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它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是一项比较成熟的业务,但在我国仍处于发展初期。
一、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的保理业务量落后于发达国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国际保理业务起步较晚,而且规模较小。近几年,虽然国际保理业务在我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业务规模仍不能满足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我国2008年国际保理业务量为550亿欧元,在国际上排名第八位,其保理量占世界保理总量的4.15%,我国国际保理的发展现状跟欧美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属落后。
(二)我国国际保理业务发展速度较快
近十几年来,我国对外贸易额突飞猛进,连年持续增长,巨大的国际贸易量为开展国际保理业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国际保理业务在我国内地企业中影响也越来越大,受到国外客户的影响和要求,叙做业务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同时,由于企业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需求旺盛,银行方面也在积极尝试,业务量并且逐步增大。从整体上看,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是比较快的。(见表1)
虽然我国保理业务是呈连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我国是世界第三出口贸易大国,200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为25600亿美元,而保理业务量为352.50亿美元,仅占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的百分之一点三左右,远远没有达到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保理业务占贸易总值的水平。
(三)我国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空间较大
我国近20年的经济发展速度位于世界的前列,贸易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不仅拥有巨大的市场供应量和需求量,同时还有份额很大的市场空间尚未开发。国际保理业务的应用有助于我国企业进一步扩大市场。从我国的外贸出口结构分析,2009年我国对外贸易出口值为12016.7亿美元。其中,纺织品、纺织业、电子设备等都属于结算周期短的商品,占到我国出口商品总值的45.16%,国际保理业务十分适合作为此类商品的结算方式。国际保理的出现可以很好地解决赊销中进口企业信用风险和出口企业面临的资金压力。无论是外部环境还是内部组织结构,国际保理业务都十分适合我国企业。
我国企业逐渐认识到国际保理的上述优势,使用率逐渐上升,为我国的贸易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贸易大国地位的.不断提升,也为国际保理业务孕育了新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发展国际保理业务的瓶颈
(一)从我国的企业角度分析
中国企业在出口中出于控制风险的目的,仍然较多地沿用信用证这一传统结算方式。而在目前国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信用证及预付货款这两种方式必将使中国的外贸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越来越处于劣势。同时,我们在对国外的进口商提出这些付款条件时,往往没想到对外商来说同样存在一个信用风险的问题,对方会对我方能否收到资金后准确按合同约定发货也心有顾虑,而国际保理则能很好地为国际贸易中的买卖双方解决信用方面的顾虑,特别是当买卖双方资信较好,但对对方都不了解的情况下非常适用。但对于中国部分出口商来说,始终认为新的东西风险较大,从而错失商机。
即使出口企业认识到国际保理业务的优势,并愿意开展国际保理业务,但企业本身某些方面达不到商业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的条件。第一,国际保理业务对企业的应收账款和财务管理水平的要求是很高的,要求企业相关人员熟悉财务、法律、信用控制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现实中,企业往往由于缺乏规范透明的应收账款和财务管理制度,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导致银行拒绝叙作保理业务。第二,我国出口企业产品多为初级产品或消费性产品,附加值低、利润空间有限。企业采用国际保理业务也需要投入人力和物力成本,因此出口企业多数不愿意,从而限制了国际保理业务的发展。
(二)从我国的银行角度分析
1.提供的服务项目有限
我国商业银行所能提供的保理业务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为客户提供融资和账款托收方面。其它方面的服务项目,包括销售账务管理、坏账担保等,则较少提供。就融资功能来讲,也是以提供有追索的融资为主。这一方面是企业相关需求不大,从这一角度讲,我国目前的国际保理业务与典型的现代保理业务还有一定的差距。
2.费用过高
在国内,银行一般按应收账款金额收取的账户管理费、资信调查费、额度核定费等手续费通常为2%至6%,再加上对企业获得的预付款收取利息,保理费是信用证业务费用的十倍左右,也是国外保理费用的好几倍,这常常使进出口双方望而止步。
3.缺乏专业的国际保理人才
保理业务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保理业务专业知识,熟练的英语应用能力、丰富的国际金融知识以及法律知识,熟悉相关国际惯例、国际贸易交易规则和习惯等。但从实践上看,由于中国开展此项业务时间不长、业务量少,从业人员在实务操作上的锻炼机会少,因此保理从业人员在办理保理业务过程中业务不熟练,直接影响了国际保理业务在中国的推广速度和应用范围。从保理理论知识角度,专业研究人员仍比较缺乏。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国际保理业务的推广。我国在国际保理的立法研究上也体现了人才匮乏的现象,同样制约了国际保理业务的开展。
(三)从外部环境分析
1.我国的保理法律制度尚不健全
首先,没有针对保理业务的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对国际保理业务中许多具体问题缺乏可操作性,对保理的法律适用规则和纠纷解决机制等内容都没有涉及;其次,保理的监管立法在我国严重缺失。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对保理商的资格、成立条件和程序、保理商的性质和法律地位及保理行业的管理等未做明确规定;再次,保理业务顺利开展的配套基础法律制度尚未建立。
2.缺乏社会信用机制
保理业务需要对买卖双方当事人和应收账款合同进行全方位的调查。但是由于征信数据的缺失、信用监管的缺乏、社会信用意识的滞后和信用信息的透明度低等因素,银行和企业间的信用资源分隔给银行资信调查带来困难。同时,社会信用机制不健全也使银行不能及时发现应收账款本身的质量问题。
★ 银行理财总结范文
★ 理财产品营销方案
★ 个人理财论文
★ 金融营销活动方案
【我国商业银行高端客户理财业务发展状况研究论文(精选7篇)】相关文章:
银行客户经理岗竞聘稿2023-12-19
银行支行答谢会致辞2022-04-30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论文2022-05-03
2022年客户经理个人工作计划2023-11-22
银行客户经理工作计划范文2023-03-18
客户经理个人工作计划范本2022-08-30
理财规划师学习报告2023-05-01
期货销售个人工作总结优秀2022-04-29
论文商业银行经营策略2022-08-28
期货投资公司年终总结2023-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