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产业经济论文提纲(共10篇)由网友“子邦田向”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大学生产业经济论文提纲,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大学生产业经济论文提纲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价
1.3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点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概述
2.1 低碳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2.1.1 低碳经济的内涵
2.1.2 低碳经济的特征
2.2 产业结构的'演进与优化
2.2.1 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
2.2.2 产业结构优化
2.3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联系
2.3.1 低碳经济、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3.2 产业结构与低碳经济的关系
2.3.3 产业结构优化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必经途径
第三章 西安市碳排放的测算及行业分布
3.1 碳排放的测算方法
3.2 西安市碳排放量的测算
3.2.1 西安市工业行业碳排放总量
3.2.2 西安市工业分行业碳排放量
3.3 西安市碳排放的行业分布
第四章 产业影响力及碳排放影响力分析
4.1 产业影响力与碳排放影响力
4.1.1 产业影响力系数的计算
4.1.2 产业碳排放影响力系数的测算
4.2 西安市三次产业影响力及碳排放影响力
4.3 西安市工业行业影响力及碳排放影响力系数
4.3.1 西安市工业行业影响力系数
4.3.2 西安市工业行业碳排放影响力系数
4.4 保证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
第五章 低碳经济约束下西安市产业结构优化策略
5.1 第二产业调整策略
5.1.1 西安市工业结构调整的一般思路
5.1.2 西安市工业结构调整的策略
5.2 第三产业调整策略
5.2.1 迅速壮大旅游业
5.2.2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5.3 第一产业调整策略
5.3.1 走产业化发展道路,提高农业的规模效应
5.3.2 大力促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
第六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篇2:农村产业经济论文
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农村产业经济论文摘要
摘 要:本文主要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农业产业化形成的有效途径,以此来提高农村生产水平,实现现代化农业经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产业经济论文内容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农业经济也不断地发展。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必须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业生产为寻求生存,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农业产业化,力求将我国农业发展成为现代化产业,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技术,采用标准化的生产,以大力发展农业,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 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为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开始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实现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能促进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从而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农业产业化道路,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为使我国农业的发展更具国际化,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转变以往的农业经营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能突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将市场作为农业生产的导向,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2 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2.1 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新农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能使农业的发展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农业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经营模式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优质产品数量增加,促使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实现规模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农业开始慢慢转型,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形成产业链,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2 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
农业产业化打破了传统小农经济模式,让农民的生产更具有导向性,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以使其生产更具有针对性。农业产业化将农业与其他产业有效的结合,将小农户团结在一起,减少风险指数。通过产业链的形式,让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发展,进而保障农户的收益不受到损害。农业产业化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以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减少农业生产劳动时间,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创造更多的利润。其主要是通过企业和农户或是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来进行农业生产,以使企业和农户共同承担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一同享受所获得的利益,以实现产业经营一体化,扩大农业的收入来源,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保障农民的生活质量。
2.3 农业产业化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能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将农业与市场相结合,以实现城乡结合,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由于农业产业化是将农业与工商业融合在一起的新道路,其能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形成,进而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3 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形成的有效途径
3.1 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前提便是拥有专业的生产基地,以形成区域化生产。生产基地的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基本情况,要以当地的市场需求为依据,以此发展特色的农业产品,开拓产品市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农业生产要重视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以通过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2 不断地创新科学技术,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的发展中也不例外。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不断地创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精加工技术和降低耗能的技术。深入农业改革,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保障农业生产能与时俱进,具有现代特点。要做好农业技术示范工作,教会农民如何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大力宣传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保障农业产品的高质量,促进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3.3 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要做好指引工作,制定科学的相关政策并贯彻落实;要在各地区之间做好桥梁工作,加强协调作用,以保障各地间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进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4 结束语
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才能使我国农业在新时期下获得发展机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农业产业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转变陈旧的农业生产观念,创新农业生产模式,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农村产业经济论文文献
[1] 史继红.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以商丘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视角[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5).
[2] 王玉锦.加速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
[3] 徐文亮.浅析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视野,(13).
[4] 唐本政.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经济的必要途径[J].北京农业,(30).
篇3:农村产业经济论文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 助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产业经济论文摘要
农村产业经济论文内容
[摘 要] 我国文化产业起步晚,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刚刚起步,但是农村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给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倾斜政策,培养人才,加强管理,改善农村文化消费环境,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渠道,进而大力发展我国农村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农村产业经济论文文献
[关键词] 农村;文化产业 发展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并希望通过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的、经济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新的趋势,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给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重大的机遇。农村文化产业底蕴深厚、丰富多彩,极具挖掘潜力和市场空间,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恰逢其时。
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内涵
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在我国它包括文艺演出、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业、艺术品业、图书书刊业、网吧业等在内的广大的产业系统。文化产业是公认的具有无限生机与活力的朝阳产业,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农村文化产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将地域性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转换成为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的现代生产。农村文化产业的主要行业包括手工文化产业、乡村旅游产业、园艺产业等。产业特征表现为资源垄断性、劳动力密集性和环保生态性,主要集聚在拥有特色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农村地区,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
农村文化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一样具有文化属性和产业属性,这二重属性如果得到积极正确的发挥,都会对新农村建设产生非常好的作用。其中:文化属性对于建设和繁荣农村文化,满足人们多样性文化需求,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建设和谐农村都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属性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具有文化建设功能、发展经济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和教化功能等多种功能。这些功能可以使农村运用经济和市场的方式加快文化建设,让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把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所以我们应当对农村的文化产业加以关注,使它有序地向前推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道路,让农村文化产业在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各级政府的支持下,财政部门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一定的改善,文化馆、站、院(活动中心)的.文化娱乐设施较为齐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文化网络。以县文化馆为龙头,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以村文化室(俱乐部)为基础的三级文化网络在农村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这一切为农村文化产业的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但是,不可否认,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第一,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还很低,各地不平衡。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市场化、规模化、科技化程度低,文化产业发展格局还未形成。各地区的发展很不平衡,有点地区发展水平相对较高,更多的地区则比较滞后。
第二,农村文化产业缺乏必要的政策保障和引导。文化产业发展的定位不明确,资产规模、营利大小影响着自办文化的规范发展。农民自办文化起步困难,基础薄,需要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而扶持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尤其是经济优惠政策制定较为滞后,一些吸引社会投资、赞助、捐赠的经济优惠政策和其他相关的扶持政策,如融资政策、市场准入政策,税费减免政策等仍未出台。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农村文化市场的培育仍处于自生自灭阶段,缺乏统一规划。
第三,农村文化产业的文化品位不高,管理水平低下。农村文化产业经营单位大多属个体私营,资产少,规模小,在文化产业的经营思想、管理模式、营销策略等环节上,呈现出分散的、手工作坊式的特点,市场运作意识和管理经验不足,缺乏具有时代气息、高雅格调和健康内容的文化精品,高品位的观光农业和生态农业,因投资、经营、管理和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还没有形成,发展后劲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在许多文化工作比较差的农村地区,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在农村仍然很有市场,封建迷信活动仍非常盛行,聚众赌博、色情演出等违法乱纪事件还时有发生。
上述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的制约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三、发展农村文化产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挖掘农村文化资源,有效地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倾斜政策,培养人才,加强管理,改善文化消费环境,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渠道,进而发展我国农村文化产业。
1.提高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制定长远发展规划
各级党政领导要提高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认识,明确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将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各项指标列入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政绩考核内容之中。
要对本地区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和农村文化产业进行调查研究,摸清底数,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农村的不同地区分别具有各异的乡风民俗和文化资源,拥有独具特色、各具魅力的艺术品种。各地区要扬长避短,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发挥文化特色和地方优势,开发产业强项。要找准文化与地方经济的最佳结合点,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产业突出部。
从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来看,旅游、演艺、手工艺、培训、节庆等等,都是发展文化产业较好的切入点。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一些农村旅游业已经有了品牌意识,开始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推出了一批文化名镇、名村、名园。 实践证明:只要各地区找准资源,理清思路,制定好发展规划,就一定能够推进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培养农村文化产业人才
农民是农村文化产业的创作者和生产主体,发展农村文化产业当然离不开农民,但低素质的农民是无法担当发展农村文化产业这个重任的。当前,农村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文化人才匮乏,工作质量低下,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无法满足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因此,要统筹城乡文化人才开发,一方面应重视城市优秀文化人才的下乡,通过完善政策,积极引导城市文化人才向农村有序转移;另一方面要重视现有农村文化人才的培训,通过定期或不定期举办各种类型培训班的方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重点培养一批文化带头人,使之发挥农村文化生力军的作用。
加快农村文化经纪人的培养,壮大农村文化经纪人队伍。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离不开农村文化经纪人,他们能够带动农村文化的繁荣。推动农村文化经纪人队伍的形成与壮大是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
3.培育农村文化市场,积极引导文化消费
文化市场是沟通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的中间环节,也是联接文化与经济的桥梁和纽带。目前,我区农村大部分地方已初步形成了或大或小的集镇文化市场的各个分支市场,包括演出市场、文化娱乐市场、电影市场、图书报刊市场、音像制品市场、文化旅游市场、文化艺术培训市场、艺术品市场这八大市场。运用市场准入、价格调节、财税优惠等政策,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出版发行、电影放映、文艺表演、网络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发农村文化市场。要通过现代流通手段帮助农民把农村文化资源与城市市场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农村文化资源商品化程度,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开发、进入城市市场提供更加便捷的渠道。同时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要在尊重和不断提高社会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础上,逐步改变农民文化生活习惯和对现代新兴文化娱乐项目的偏见,从吸引青年人和文化人参与各种健康、新颖的文化活动开始,培养新型的文化消费群体,倡导先进的文化消费观念。
4.开发农村民营文化产业,丰富文化产业发展渠道
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多种形式的农村文化组织相继出现。农村民办文化作为国办文化的一种补充,与乡镇文化站(室)相辅相成。文化站在宣传党的政策,培训人才,提高农民素质,提供科技信息服务等方面经验丰富,独具优势,其图书室藏书丰富,是民营文化产业不能比拟的;民营文化产业以休闲娱乐为主,它用健康的文化娱乐占领了农村文化阵地,将封建迷信、赌博等逐出圈外,弥补了文化站休闲娱乐方面的不足,使农村文化供应多样化,满足了农民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近几年,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各地文化部门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以及社区文化指导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鼓励农民自办文化大院、文化中心户、文化室、图书室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农村民营文艺表演团体得到迅速发展,农民自办文化已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建立健全公开、透明、非歧视的农村文化市场准入机制和公平、公正、自由竞争的文化产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放开农村市场准入的宽度。制定扶持农村文化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者的经济政策,简化对农村个体工商户和民营文化企业的登记审核程序。支持农民群众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负盈亏、自我管理,兴办农民书社、电影放映队等,扶持民间剧团的发展。鼓励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剪纸、绘画、陶瓷、泥塑、雕刻、编织等民间工艺项目,支持农村民间工艺美术产业的发展。
总之,要加快重塑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主体,鼓励社会力量联办、创办发展经营性民营文化产业,从市场经济规律的角度,研究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推进文化产业与市场机制的结合,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使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制成为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增长点。
篇4:经济论文提纲怎么写
(一)确定论文提要,再加进材料,形成全文的概要
论文提要是内容提纲的雏型。一般书、教学参考书都有反映全书内容的提要,以便读者一翻提要就知道书的大概内容。我们写论文也需要先写出论文提要。在执笔前把论文的题目和大标题、小标题列出来,再把选用的材料放进去,就形成了论文内容的提要。
(二)原稿纸页数的分配
写好毕业论文的提要之后,要根据论文的内容考虑篇幅的长短,文章的各个部分,大体上要写多少字。如计划写20页原稿纸(每页300字)的论文,考虑序论用1页,本论用17页,结论用1―2页。本论部分再进行分配,如本论共有四项,可以第一项3―4页,第二项用4―5页,第三项3―4页,第四项6―7 页。有这样的分配,便于资料的配备和安排,写作能更有计划。毕业论文的长短一般规定为5000―6000字,因为过短,问题很难讲透,而作为毕业论文也不宜过长,这是一般大专、本科学生的理论基础、实践经验所决定的。
(三)编写提纲
论文提纲可分为简单提纲和详细提纲两种。简单提纲是高度概括的,只提示论文的要点,如何展开则不涉及。这种提纲虽然简单,但由于它是经过深思熟虑构成的,写作时能顺利进行。没有这种准备,边想边写很难顺利地写下去。以《木糖醇市场现状及其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为例,简单提纲可以写成下面这样:
前言
一、木糖醇市场现状
(一)国内木糖醇市场状况
(二)国外木糖醇市场状况
二、浙江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必要性分析
(一)浙江华康药业有限公司经营情况
(二)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必要性
三、木糖醇的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PEST分析)
(一)国际市场营销的政治环境分析
(二)国际市场营销的经济环境分析
(三)国际市场营销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四)国际市场营销的技术环境分析
四、国际市场调查与分析
(一)主要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与机会分析
(二)国际市场竞争分析
(三)目标市场选择分析
(四)目标市场的进入方式
五、浙江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国际市场竞争战略与策略
(一)国际营销的木糖醇产品策略
(二)木糖醇的国际营销分销策略
(三)木糖醇的国际营销定价策略
(四)木糖醇的国际营销促销策略
延伸阅读:如何确定研究选题
(1)研究选题尽可能地最小化。即平常所言的“开口要小”,因为你没有时间、精力、能力去从事一个更大项目的研究。同时,你也不可能掌握“所有”。
(2)研究选题尽可能地创新。寻找一项研究项目的突破空间――生长点和增长点,没有研究的或者少有研究的是“生长点”,在前人或他人基础上寻求突破的是“增长点”。
(3)研究选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评估。“必要性”主要言及研究意义,是否有必要撰写这样的问题;“可行性”主要言及研究能力,是否能够把该项目研究出来。
(4)标题的确定尽量寻求眼球效应。论文标题要尽可能地引起注意,同时又不失学术性、专业性和创造性。
关于文献资料 一般而言,一篇没有参考文献的学术论文是不规范的,因为你对已有研究的不清楚会导致研究项目的支撑性丧失。因此,在确定研究选项以后,就需要尽可能多地占有参考文献资料。充分占有文献资料的目的在于:有利于研究选题口径的确定和研究出发点的逻辑切入。
[经济论文提纲怎么写]
篇5:大学生经济论文
大学生经济论文精选
我国社会主义农村经济管理是对社会主义农村生产总过程的经济活动的管理,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经营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生产越发展,技术越先进,管理越重要。经营管理工作搞好了,就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在新形势下我们要明确新任务,把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1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1经济体制的变化
目前农村的经济体制由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合作化经济体制,替代了大锅饭式的集体化经济体制,农民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他们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经营方针、能够处理自己的产品和市场直接挂钩,为了发展生产,他们还拥有自己的生产资料。农村经济中生产关系的这一重大调整,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1.2产业结构的变化
目前农村产业结构已由单一的种植业格局向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方向发展,尤其是乡镇企业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和生产力的发展应运而生,蓬勃兴起,已将逐步发展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这样,农村经济管理的内容就成为面向多产业的服务了。
1.3生产经营方式的变化
目前农村生产中引入了市场调节机制,由过去的统购派购为导向转向面向市场,适应市场需求来引导生产发展的方向。生产经营方式的这一深刻变化,使农村经济管理的过程成为从生产到流通的再生产的全过程。
1.4农村和农民的本身条件的变化
作为农村经济管理主体的农民,目前正处在由自给半自给经济向大规模商品经济转化,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化的时期中,本身还存在着许多和商品生产不适应,需要我们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注意和重视的问题:一是农民比较缺少商品生产知识,虽有了经营权,但缺少决策能力;二是农民科学文化技术水平较低,劳动专业化技能较差,虽有积极性,但缺少科学性;三是农村信息手段落后、传递慢,因而经济信息量少,虽有自主权,但应变能力差;四是农村交通运输条件差,严重影响商品流通,进而影响商品价值的实现,所以农村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但要变成全面的经济优势也并非容易,要针对目前农村经济管理面临的这些新形势、新特点为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课题,
2提高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任务和方法
我们要根据客观的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的要求,科学地组织社会生产力,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调动人的'积极性,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目前,我们就是要根据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适应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努力把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1切实加强乡镇企业的经济管理
一是在管理体制上不能搞一刀切,允许各地根据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自行决定自己的经营方式,存在多元型的经济结构;二是必须搞好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坚持政企分开的原则,放手让企业真正独立自主地经营管理;三是在企业内部管理上要推行层层承包制和岗位经济责任制,以提高经济效益;四是对经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通过行政的、法律规定的、经济的等手段及时解决和正确引导,保证乡镇企业沿着社会主义的经济方向健康发展。
2.2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促进产销的良性循环
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农产品的商品率日益提高。如何使农村的各经济成份之间、各产业之间、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环节之间保持平衡、协调发展,也是当前农村经济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此,我们必须在大力发展商品生产的同时,同步地提高市场的组织程度。也就是说,要在经济规律的指导下,积极支持各类从事供销活动的组织,充分发挥有组织的市场的调节作用,并逐步在农村中形成一个以中心集镇专业市场与众多农村集市相连接的市场网络。农民可通过市场反馈的各种信息来确定自己的市场经营,产品生产和产品价格策略以及自己产品的营销方式。根据市场需求指导生产方向,改变生产结构,使生产和需求自发地调节。互相适应。
2.3积极开展经营管理咨询,全面提高经济效益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面前,生产者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努力改进生产,取得盈利。这既给农村经济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也使每个生产者得冒一定的市场风险,因此,我们一定要搞好经营管理咨询工作,帮助每个独立经营者制定正确的经营方针、决策和计划;寻求最佳方案,搞好合同管理。同时,还要把国家计划指导的要求,对经济的客观要求的信息也传递给他们,这样就把局部的利益和全面的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国家计划的指导下,以实现满足社会需求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为原则,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和流通获得统一,求得最佳的全面经济效益。
2.4加强经济联合,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不断改革完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建立以横向经济联系为主,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经济组织体系,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农村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另一重要任务。在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发展的时期,面对整个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生产的社会化、专业化程度的不断发展,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的激烈的竞争,每个商品生产者要求得发展并在竞争中取胜,必然要求联合。因为只有联合才能促进各种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使资源、资金、劳力、人才、技术等条件都各得其所,从而形成新的生产力;联合可互相取长补短、拾遗补缺,把各方的优势集中起来形成更大的优势,以便产生系统效应,起到放大生产力的作用;联合容易抓住经济发展中的生长点和适应社会需求而组织生产,能获得高的经济效益;联合可打破地区封锁和部门分割的局面,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观念,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布局,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篇6:文化创意产业经济论文参考
文化创意产业经济论文参考
一、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运行状况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全年收入9285.83亿元,比同期增长14.5%;资产合计1.31亿元,比20同期增长20.2%;利润总额721.8亿元,比年同期增长8.4%。文化创意产业越来越彰显出巨大的竞争力。另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智力资源密集型产业,产值增加必然带动就业增加。20,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52.9万人,比增长了45.9万人,年均增长8.3%,占全市就业人数的13.81%。这说明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不仅实现了产值的稳步增长,同时也实现了就业的稳步增长,就业机会的扩大与经济增长同步推进,就业岗位的创造与产业结构调整协调一致,实现了保增长和促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
以来,文化创意产业占GDP的比重呈逐年稳步提升的态势,20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9.5%,至,这一比重达到了12.34%。而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份额以及对GDP的拉动度更能真实地反映增长快慢和波动情况,更能反映其较快的增长势头。其中产业贡献率指各产业增加值增量与GDP增量之比,产业拉动度指GDP增长率与各产业贡献率之乘积(见表1)。可见,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徘徊在10%-14%之间(除20达到26.66%外),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作用凸显。在20北京地区GDP9.06%的增长率中有1.13个百分点是文化创意产业拉动的。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北京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增长点,整个宏观经济越来越依赖于文化创意产业的高速增长。
(二)对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作用
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的很大部分,尤其是创意产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甚至属于生产性服务业),近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新兴业态迅猛发展,对北京区域经济的贡献率不断上升,其发展无疑是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内容和方向。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由年的68.2%上升到年的80%,说明产业逐渐向第三产业转移,体现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可以测度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性,进而对促进北京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较准确的把握。1.文化创意产业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会存在关联性,包括前向关联性和后向关联性。前向关联性指文化创意产业要依赖于其他产业对文化创意产业产品以及创意的需求,需求越大越能刺激经济的扩张,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发展。后向关联性指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于对其他产业的最终产品的需求,需求越大,越能促进其他产业的发展。运用灰色关联度研究文化创意产业与三大产业的关联性能更好地解释其对经济带来的增长效应。灰色关联度是指从反映系统行为特征的数据序列和与其相关的因素数据序列入手,通过灰色关联度来考察主行为因子和相关行为因子的关系紧密程度。本文运用此方法来研究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北京三大产业之间的关联性。由表3可知,2004-2013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灰色关联度分别为0.578981、0.590253、0.629877。因此,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关联度最大,对第三产业的增长有着强劲的带动作用。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高渗透性、高附加性、高投资、高收益的绿色产业,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占比重正在逐年增加。其次,文化创意产业在人才吸收与培养、基础设施、融资渠道等方面也需要第三产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2.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结构的优化过程实质上是在城市中较低层次的产业形态经历成熟之后逐渐走向衰落、较高层次的产业形态在新生的基础上不断成长的过程,城市功能也随之发生优化,产生对区域经济更大的影响及带动效应。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整体规模的扩大一方面提高了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促进了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形成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另一方面,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提高了第三产业的整体效率,从而有效地优化了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使第三产业能够更加高效、快速、优质地发展,而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文化创意产业有着非常广泛、强大的融合功能,能对其他产业产生渗透、融合作用,把文化、技术、制造、服务融为一体,一方面可以增加其他产业及产品的文化含量,提高产品档次,优化产业结构,进而促进其他产业升级,使其他产业更好地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使其产品更好地满足消费者更高的精神需求,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可以加快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更大的社会价值和意义。因此,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促进其他产业的升级与发展。
三、对未来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由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以及灰色关联度的实证研究可以知道,文化创意产业是一个特殊的新兴产业,它自身的发展能够促进经济增长,且有着明显的外部性,并且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手段。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但利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而且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北京经济正处于全面调整的关键时期,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因此,根据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理论分析及其他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理研究,可对北京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1.提升产业发展能力产业发展能力是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我国的首都,北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打造了良好的基础。为了提高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能力,首先,要打造具有北京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影响力强、规模大、效益好的企业集团和产业集聚区域,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整合优势,提升品牌竞争力,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其次,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利用好北京国际化都市的定位,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参与全球竞争,从中吸收、借鉴国际成功经验,增强自身实力。2.增加文化创意产业数量,优化产业结构文化创意产业属于满足人们精神层面需求的产业,具有高智力、高盈利能力等特征,属于高端产业,其数量的多少是一个城市产业结构是否优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增加其数量可以实现第三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大,满足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文化创意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产业的竞争力来自于人才的竞争力。只有人才资源丰富,才能不断优化文化创意产业产品质量与内涵,推动产业市场化发展。这就要求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队伍。通过创意专业建设、创意学院建设等,培养多层次的创意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丰富的人力资源储备。另外,要多渠道吸引优秀文化创意人才,运用合理的激励方法扶持文化创意人才,鼓励承担重点文化项目。同时要多鼓励院校与政府、院校与社区、院校与企业建立人才合作培养机制。
篇7:农业工程经济论文提纲论文
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农业要强,唯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当务之急,是尽快从主要追求产量和依赖资源消耗的粗放经营转走, 详细内容请看下文农业工程经济论文提纲。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农地投资国外研究现状
1.3.2 农地投资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外农业风险研究
1.3.4 国内农业风险研究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2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
2.1.1 农地类型
2.1.2 农地流入方
2.1.3 农地投资
2.1.4 农地投资风险
2.2 基本理论
2.2.1 风险管理理论
2.2.2 系统论
篇8:产业经济硕士论文提纲
产业经济硕士论文提纲(两篇)
这里是一篇产业经济硕士论文提纲,论文提纲就是整篇毕业论文的总体思路、逻辑图表和结构框架,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硕士论文提纲范例一
摘要 6-7
目录 9-11
第1章 绪论 11-21
1.1 选题背景与研讨意义 11-12
1.1.1 选题背景 11-12
1.1.2 研讨意义 12
1.2 国际外研讨综述 12-19
1.2.1 公司管理构造实际 12-14
1.2.2 委托代理实际 14-17
1.2.3 股权构造与公司管理关系实际 17-19
1.3 研讨思绪 19-20
1.4 研讨办法 20
1.5 创新点 20-21
第2章 NASDAQ 上市公司股权构造与公司管理 21-26
2.1 NASDAQ 上市公司股权构造 21-23
2.1.1 股权构造特点 21-22
2.1.2 股权构造构成的缘由 22-23
2.2 NASDAQ 上市公司管理特点 23-25
2.2.1 无效的独立董事制度 23-24
2.2.2 完善的股权鼓励制度 24
2.2.3 健全的经理人市场 24
2.2.4 活泼的公司控制权市场 24-25
小结 25-26
第3章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构造特点剖析 26-43
3.1 上市公司实践控制人特点 26-34
3.1.1 自然人所占比重高 26-27
3.1.2 实践控制人世的制衡关系少 27-30
3.1.3 持股方式单一 30-32
3.1.4 实践控制权集中 32-33
3.1.5 强化控制权的方式单一 33-34
3.2 上市公司的股权散布特点 34-42
3.2.1 股权散布情况 34-36
3.2.2 次要股东类型 36-42
小结 42-43
第4章 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成绩与股权构造 43-56
4.1 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成绩的表现 43-45
4.1.1 上市以前饱受质疑 43-44
4.1.2 不按方案运用募集资金 44
4.1.3 发行人股东频繁套现 44-45
4.1.4 上市后公司业绩变脸 45
4.2 上市公司外部管理特点 45-50
4.2.1 运营权与一切权别离水平低 45-47
4.2.2 董监高成员家族特征分明 47-49
4.2.3 独立董事制度不完善 49-50
4.3 上市公司管理与股权构造缺陷剖析 50-55
4.3.1 股权过度集中 50-53
4.3.2 家族化的人事布置 53-54
4.3.3 管理构造与股权构造不婚配 54
4.3.4 缺乏无效的内部管理 54-55
小结 55-56
第5章 完善公司股权构造与公司管理的建议 56-65
5.1 完善公司股权构造与管理构造的着力点 56-57
5.1.1 注重制度创新 56
5.1.2 坚持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不受损害 56
5.1.3 对上市公司违规守法行爲零容忍 56-57
5.2 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构造的建议 57-59
5.2.1 一股独大成绩 57-58
5.2.2 完善股权构造的建议 58-59
5.3 完善创业板上市公司管理构造的建议 59-63
5.3.1 上市公司控制权波动机制 60-61
5.3.2 上市公司外部管理 61-62
5.3.3 中小投资者维护机制 62-63
小结 63-65
结论 65-66
参考文献 66-69
致谢 69
硕士论文提纲范例二摘要 5-7
目录 10-13
第1章 绪论 13-20
1.1 前言 13-15
1.1.1 研讨背景 13-15
1.1.2 研讨目的与意义 15
1.2 研讨内容 15-20
1.2.1 本文研讨剖析思绪与框架 15-16
1.2.2 论文采用的研讨办法 16-18
1.2.3 本文的组织构造 18-20
第2章 我国 B2C 购物网站的概略及在线评价的引见 20-29
2.1 我国 B2C 购物网站的概略 20-25
2.1.1 电子商务以及 B2C 的定义 20-23
2.1.2 我国 B2C 购物网站的运营现状与市场格式 23-25
2.1.3 本文 B2C 购物网站的研讨对象 25
2.2 B2C 购物网站用户在线商品评价的情况 25-29
2.2.1 在线商品评价的定义 25-26
2.2.2 商品评价的分类与构造 26-27
2.2.3 研讨 B2C 购物网站商品评价的范围及意义 27-29
第3章 B2C 购物网站商品评价的效应研讨的实际根底与文献综述 29-41
3.1 商品评价效应的根本定义 29-30
3.2 网络购物信息抓取技术的开展及文献综述 30-31
3.2.1 中文网络信息抓取技术的开展历程 30-31
3.2.2 中文网络信息抓取技术的相关文献综述 31
3.3 在线口碑效应实际与从众效应实际 31-34
3.3.1 在线口碑实际 31-33
3.3.2 从众效应实际与综述 33-34
3.4 网络购物在线评价信息的效应研讨实际及文献综述 34-41
3.4.1 购物网站用户商品评价研讨的特征选取 36-37
3.4.2 购物网站用户在线商品评价研讨的技术和办法 37
3.4.3 本论文所用的研讨办法与技术 37-38
3.4.4 购物网站用户在线商品评价效应研讨的文献综述 38-41
第4章 B2C 购物网站数据信息的采集与要素量化 41-57
4.1 网络信息抓取技术和工具的开展 41-44
4.1.1 常用的网络信息抓取工具 41-44
4.1.2 网络信息抓取工具的选取(MetaSeeker) 44
4.2 B2C 购物网站在线商品评价信息和征询信息的抓取 44-51
4.2.1 B2C 购物网站在线商品评价信息的构造 44-47
4.2.2 B2C 购物网站征询信息的构造 47
4.2.3 B2C 购物网站在线商品评价信息和征询信息的抓取进程 47-51
4.3 B2C 购物网站在线商品评价信息和征询信息的要素量化 51-55
4.3.1 京东商城在线商品评价信息的要素量化 51-54
4.3.2 京东商城征询信息的要素量化 54-55
4.4 本章小结 55-57
第5章 B2C 购物网站在线信息的初步剖析 57-82
5.1 网络购物用户的区域散布、会员等级以及消费品牌的研讨 57-67
5.1.1 网络购物用户会员等级以及消费才能省份散布剖析 57-61
5.1.2 不同等级网络购物会员用户对手机品牌的购置状况 61-67
5.2 网络购物用户的`征询、购置行爲以及对商品停止评论等行爲规律研讨 67-79
5.2.1 网络购物用户征询、购置、评价工夫特征 68-72
5.2.2 网络购物用户征询与购置行爲关系剖析 72-73
5.2.3 网络购物用户购置行爲与在线宣布评价行爲的关系剖析 73-75
5.2.4 在线评价信息购置与评价工夫差的多元线性回归剖析 75-79
5.3 本章小结 79-82
第6章 B2C 网络购物用户商品评价效应的相关实证研讨 82-113
6.1 网络购物用户在线评价和征询信息的关注焦点研讨 82-96
6.1.1 因子剖析实际引见 82-84
6.1.2 在线评价信息的因子剖析 84-89
6.1.3 征询信息的因子剖析 89-96
6.2 在线评价信息对销售量的影响 96-109
6.2.1 根本变量的定义与描绘以及相关的根本假定 97-99
6.2.2 在线评价信息对销售量的影响 99-106
6.2.3 本节小结 106-109
6.3 本章小结 109-113
第7章 B2C 网络购物用户商品评价的效应研讨的总结及前景预测 113-118
7.1 本文的研讨结论 113-115
7.2 依据研讨后果给网络商家提出合理的建议 115-116
7.3 本文的创新之处 116
7.4 本文的缺乏之处以及进一步研讨的方向 116-118
参考文献 118-127
附录A 127-130
致谢 130-132
篇9:产业经济毕业论文提纲
摘要 6-8
ABSTRACT 8-10
第1章 导论 15-22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5-17
1.1.1 研究背景 15
1.1.2 研究意义 15-17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7-20
1.2.1 研究思路与论文框架 17-19
1.2.2 研究方法 19-20
1.3 主要创新点 20-22
第2章 文献综述 22-38
2.1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问题研究 22-27
2.1.1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问题 22-25
2.1.2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25-27
2.2 资源型区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关研究 27-36
2.2.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区分与跨越 27-29
2.2.2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 29-34
2.2.3 资源型区域生态经济协调发展评价 34-36
2.3 文献述评 36-38
第3章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难题形成根源与破解 38-59
3.1 资源型区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及存在问题 38-42
3.1.1 资源型区域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38-39
3.1.2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39-42
3.2 生态经济视角下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难题形成机理 42-51
3.2.1 资源型区域生态经济系统结构分析 42-45
3.2.2 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熵变关系 45-48
3.2.3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难题形成原因 48-51
3.3 生态经济视角下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难题破解思路 51-57
3.3.1 熵增最小化经济与经济发展最佳规模 51-53
3.3.2 生态经济效率:经济发展的首要效率 53-57
3.4 本章小结 57-59
第4章 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减物质共生模式构建 59-74
4.1 生态经济效率的内涵 59-62
4.1.1 基本概念 59-61
4.1.2 生态经济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区别 61-62
4.2 生态经济效率与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62-68
4.2.1 生态经济效率与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 62-63
4.2.2 减物质化与生态经济效率提升 63-64
4.2.3 产业共生与生态经济效率提升 64-66
4.2.4 减物质化与产业共生的关系 66-67
4.2.5 资源型区域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67-68
4.3 资源型区域减物质共生模式 68-72
4.3.1 减物质共生模式构建 69-70
4.3.2 减物质共生模式与传统发展模式的区别 70-72
4.4 本章小结 72-74
第5章 资源型区域减物质共生模式运行体系分析 74-103
5.1 资源型企业减物质化生产行为 74-82
5.1.1 减物质化类型与实现途径 74-75
5.1.2 减物质化生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75-80
5.1.3 减物质化生产实施方式:国内外的经验 80-82
5.2 资源型产业生态工业园建设 82-94
5.2.1 生态工业园内涵及类型 83-85
5.2.2 生态工业园企业共生模式及影响因素 85-89
5.2.3 资源型产业生态工业园的规划设计内容 89-92
5.2.4 我国建设生态工业园路径选择的案例分析 92-94
5.3 资源型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建设 94-101
5.3.1 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界定 95-96
5.3.2 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的优劣势及影响因素 96-99
5.3.3 我国区域副产品交换网络建设重点的案例比较 99-101
5.4 本章小结 101-103
第6章 资源型区域减物质共生模式运行效果评价 103-123
6.1 物质流-生态足迹-能值分析评价方法整合 103-115
6.1.1 资源型区域生态经济系统主要研究方法 103-110
6.1.2 已有研究方法的不足 110-111
6.1.3 三维系统整合评价方法 111-115
6.2 基于三维系统整合方法的生态经济效率重构 115-117
6.2.1 生态经济效率的局限 115-117
6.2.2 生态经济效率重构 117
6.3 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117-121
6.3.1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原则及思路 117-120
6.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20-121
6.4 本章小结 121-123
第7章 推动资源型区域减物质共生模式运行的对策建议 123-133
7.1 政府保障体系 123-125
7.1.1 制定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总体规划 123
7.1.2 打造经济转型的管理和推进机制 123-124
7.1.3 创新资源结构优化升级机制 124-125
7.2 经济政策体系 125-128
7.2.1 进一步深化资源产权制度改革 125-126
7.2.2 完善自然资本的价格形成机制 126-127
7.2.3 推进优化自然资本价格的税费改革 127-128
7.3 技术创新体系 128-131
7.3.1 发挥资源型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129
7.3.2 构建产学研政相结合的协作创新模式 129-130
7.3.3 打造服务于共生网络建设的信息服务平台 130-131
7.4 社会配套服务体系 131-132
7.4.1 大力发展中介服务机构 131
7.4.2 推进各种公众参与机制的建立 131-132
7.5 本章小结 132-133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133-137
8.1 主要研究结论 133-135
8.2 论文不足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135-137
参考文献 137-159
致谢 159-161
篇10: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经济论文
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研究经济论文
【摘要】文章讨论了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建立了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选取主成分分析法作为综合评价方法,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
我国经济已经进入过剩时代,国内竞争越来越激烈,加之我国经济越来越深入地融入国际社会,受到国外的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在这种背景之下,研究产业竞争力评价理论与方法,揭示产业竞争力状态,对于提高城市和地区竞争力、保持经济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概念
竞争力(Competitiveness)一词具有多层次多角度的含义,经济学界对它的定义并不统一。一般来说,竞争力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与其他行为主体竞争某种(些)相同资源的能力,它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源的配置格局和效率。
关于什么是产业竞争力,美国哈佛大学的波特教授的定义较为人们所接受。他认为产业是生产直接相互竞争产品或服务的企业的集合。因而产业竞争力就是在一定贸易条件下,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据市场并以此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利润的能力。可见市场营利能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
二、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产业竞争力是个比较笼统的概念,为了更好地把握竞争力程度,需要对它进行综合评价。产业竞争力可以是不同地区的同一个产业间的比较,也可以是同一地区的不同产业间的比较,本研究的出发点在于把握某一特定地区各个产业竞争力强弱,以便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找出对策。因此进行产业间的竞争力比较。指标的选取遵循以下原则:
1.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是否科学,直接关系到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客观和真实地反映产业竞争力的内涵,指标选择、计算方法界定应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指标的选取既要考虑体系的完整性,又要考虑竞争力构成因素的系统性,并将指标按其属性之间的联系进行安排,构成一个比较科学完整、层次清晰的指标体系。有鉴于此,本文在指标选择上突出了盈利能力和市场能力指标,尤其是盈利能力。因为这两方面的指标是产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
2.重点和准确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构建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可以选用的指标很多,多选择一些指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评价的全面性,但是如果指标罗列太多,大量次要指标反而会掩盖关键因素的作用体现。因此,产业竞争力的评价应当选取那些突出反映产业竞争力本质的主要指标,尽量用少而准确的指标把评价内容表现出来。
3.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设计的指标应具有可采集性和可量化的特点,各项指标能够有效测度或统计。虽然有些指标看起来很“理想”,但是由于数据的采集或者量化困难重重,无法用于评价,这样的指标就要舍弃。
本文认为产业竞争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市场竞争力、产业盈利能力、产业增长能力、产业发展水平、技术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中,市场竞争力和产业盈利能力是产业竞争力的直接体现,是衡量产业竞争力的.最重要指标。产业增长能力反映了产业增长的潜力和速度。产业发展水平反映了产业当前的发展程度和规模,水平高,则产业更能经受市场的冲击,应对竞争的能力强。技术竞争力是产业竞争力的核心,新技术新设备的采用是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生产率的重要途径。资本竞争力反映了产业装备资本投入程度,同时间接反映了产业内企业的管理能力。
三、产业竞争力综合评价方法
本文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通过指标体系内在结构关系将多个指标转化为互不相关的、包含原来指标大部分信息(80%或85%以上)的少数主要指标(主成分)。主要优点是消除了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减少指标提供信息的交叉和冗余,有利于分析。同时,在分析过程中得到主要指标的合理权重,具有很好的客观性。主成分分析法的主要步骤为:
1.数据的标准化变换。为了消除数据在量纲和量级上的影响,使得各指标具有可比性,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
四、实证研究
本文选取辽宁省的一个地级城市——阜新市做实证研究。利用《阜新统计年鉴2004》和《中国统计年鉴2004》数据计算得到原始指标值。将原始指标值标准化。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分析,得到阜新市产业竞争力分值和综合排名。
经过计算得到的阜新市产业竞争力分值有正有负,负值并不代表该产业竞争力绝对低下,只起到区分竞争力大小的作用。通过分析阜新市产业竞争力的综合排名,总体上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采矿业及其竞争力强。阜新市24个产业中,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分值最高,说明其竞争力最强。该产业总产值占阜新市34%以上,利税也占30%,是阜新市传统支柱产业,对阜新市的经济发展其决定性的作用。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排名第二。竞争力分值也较高。其竞争力突出表现在高利润率上,该产业产值占阜新总产值的1。39%,但利税却达到了7。3%。其成本费用利润率达到37%以上远远高于阜新市其他产业水平,也远远高于全国该产业平均水平(全国平均水平为8。2%)。
2.农副食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竞争力强具有很强的竞争力。这两个行业排名分别为第3和第4。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占阜新市的11%,利税率占全市的14%;饮料业产值占全市的近2%,利税占全市的近6%。这两个产业的健康发展对阜新市经济有重大影响。
3.代表新兴和高附加值产业竞争力普遍较低。医药业和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及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产业竞争力普遍较低,医药业和通讯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竞争力居于排名的最后。
【参考文献】
[1]波特(美)。国家竞争优势[M]。1990.
[2]胡永宏,等。综合评价方法[M]。科学出版社,2000.
[3]金碚。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J]。经济研究,1996,(11).
[4]阜新统计局。阜新统计年鉴[M]。2004.
[5]中国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2004.
★ 讲话稿提纲
★ 经济毕业论文提纲
★ 硕士论文开题报告
【大学生产业经济论文提纲(共10篇)】相关文章:
物流论文提纲范文2023-10-16
化工硕士论文开题报告2022-05-02
访谈提纲怎么写(范本)2024-03-03
管理学毕业论文提纲2023-09-27
教师师德师风发言提纲2023-07-22
申论工作汇报提纲范文2022-10-09
开题报告注意事项2023-04-11
草拟讲话提纲范文2023-07-14
开题报告写作注意事项2023-01-07
市委书记政协会议发言提纲202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