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质量施工管理论文(推荐15篇)由网友“spread”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建筑工程质量施工管理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建筑工程质量施工管理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施工管理论文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主要问题
1.1设计阶段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设计阶段对于整个施工管理有着重要影响,好的设计方案不仅能够缩短施工周期,也可以提高施工质量,有利于工程施工工作的开展,不好的设计方案,就可能导致施工过程中遇到多项问题,迫使施工停工,修改设计方案,再研讨等,这样即影响施工质量,也影响施工进度。总之,设计质量的好坏对于施工工程有着重要影响。虽然设计阶段对于施工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但实际操作中,仍有一些企业或管理人员对于施工设计过程不重视,施工设计方案的确定稍显随意,缺少招投标过程,或是严格的评议过程,使得施工设计方案执行困难,或是未达到最优化的目标,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招投标阶段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正常来说,招投标工作是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的成本的一项措施,招投标工作一般都秉承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但实际操作中,我国很多建筑施工企业招投标工作还存在很多问题,很多企业招投标单位互相串通,更严重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建筑相关资质的企业也能承包到工程,这种情况的发生如何能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1.3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建筑施工过程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原材料的质量对于整个工程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原材料采购不合格,或是运输过程中引发质量问题等,都可能导致最终建筑工程存在质量问题。施工管理过程首先要加强原材料的管理,制定适宜的采购监控制度,确保采购的原材料质量符合使用要求,并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检验验证。其次,要加强原材料的使用管理,使用过程中严格按使用方法使用,并按贮存、运输要求进行管理,防止使用过程中变质,降低使用效果。例如,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就要进行防水处理,这是为了防止水泥出现离析现象。管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对材料进行管理。
1.4监管不到位
监督管理是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做好监督管理工作,如果监督管理不到位,那么建筑工程监督管理效果就会受到影响。工程的监理制度对于保证工程的质量、工期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监理的情形却不是非常理想,由于缺少了这个环节,造成了质量责任不清,一旦后期发现质量问题将很难补救。
2.建筑工程质量的施工管理措施
2.1加强对设计阶段的管理
设计阶段管理是施工管理效果提高的源头,所以加强施工管理过程首先从设计阶段入手。设计过程要尽量保证设计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做到经济性与社会性的价值并存,要达到这种效果,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招标工作来确定设计方案,同时,要注意招标工作要尽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做好保密工作,防止作弊,这样才会达到理想的设计效果。
2.2加强对招投标阶段的管理
为了使招投标工作尽量做到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首先要对执行招标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职业素养,避免作弊;其次,招标单位对于投诉单位的资质、人员配置、设备配置、市场信誉等各方面信息都要尽可能详细了解,并将这些信息进行综合考虑,确定最终的中标方,以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对于招投标过程中严重违法违规的行为,还可以诉讼于法律,以维护企业权利。
2.3加强材料的采购管理
在建筑工程中,材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部分,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质量,就需要在材料的采购、检测、管理等方面进行严格地管控,并制定相应的采购方案,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材料进入施工场地后,应该对其进行养护管理。
2.4加强现场监管
监理制度是建筑施工当中重要的一项制度,其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监督工程的施工状况、理清责任关系,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达到理想的监理效果,发包方应该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
篇2:建筑施工管理论文
摘要:本文简述了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模式的内涵,分析了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模式的必要性,对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模式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模式;应用;发展
前言
在城市的发展脚步不断提升的同时,建筑行业发展速度也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变与发展。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管理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结合施工企业实际情况构建并应用创新模式,实现建筑施工管理各个方面的全面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建筑施工管理效率和质量。
篇3:建筑施工管理论文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中。为了适应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施工企业也在不断创新建筑施工管理的新模式,并且将这种建筑施工新模式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进行应用,并且通过试验,起到很好的效果。为了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更好的进行,建筑施工企业可以根据建筑行业在工程建筑中遇到的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体系,以更好的解决实际施工工程中出现的问题。在对在施工程进行管理时,一定要聘请专业的具有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经验的工程管理人员对工程进行有效的管理。通过制定专业、合理、有效的工程施工管理的新模式,对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工程安全保证情况、工程施工成本方面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的管理。通过工程施工管理新模式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在提高工程工作效率、节省工程施工成本起到有效的管理作用。在社会的发展中,建筑行业的竞争非常激烈,建筑施工企业为了发展,不断的扩大自己的建筑施工规模,但是在扩大建筑施工规模的同时,没有进行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的创新。传统的建筑施工管理模式已经不适应持续发展的建筑行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建筑市场的正常需求,如果不对建筑施工管理进行合理的创新和发展,建筑企业就会在时代的发展中被淘汰。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吸收更多专业的建筑性人才和管理人才,增强施工企业的实力,就必须要进行建筑施工管理工作的合理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新模式通过对工程施工的合理管理,会大大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建筑施工管理工作对建筑行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建筑施工管理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2.1满足国内生产发展的需要
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目前来看,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施工企业要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需要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在工程施工管理中引入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技术方法,以此来壮大施工企业实力,这对于促进我国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2.2符合科学化管理的必然要求
现代化管理强调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尤其对于建筑施工行业来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建筑施工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施工企业要想保证工程目标的实现,需要积极创新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应用先进的管理技术,这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
2.3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
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大都为粗放型管理,资源配置水平较低,资源浪费严重,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及财力资源没有得到有效配置,资源利用效率低下。因此,需要建筑企业积极引用创新模式提升工程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以此方能改善经济效益。
3建筑施工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具体应用及发展趋势
3.1管理观念创新
改革创新,观念先行,建筑施工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首先要对管理观念进行创新,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创新市场观念。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深化落实的背景下,建筑施工企业应当积极树立并创新市场观念,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积极进行市场调研,分析和评估建筑市场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以此为导向开展工程施工管理工作;②人本化观念。虽然建筑施工管理涉及到的内容和环节众多,但归根结底都是对人的管理,在开展施工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树立人本化管理观念,站在施工人员的角度去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管理工作的落实,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③绿色环保观念。环境问题是关系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对于建筑施工来说,产生的建筑垃圾、建筑扬尘等对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应用创新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树立绿色施工观念,加强绿色施工管理,尽可能降低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和破坏;④精细化观念。传统建筑施工企业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过于粗放,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因此在应用创新模式的过程中,应当树立精细化管理观念,提升建筑施工管理的精细化水平,以此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资源利用率,从而改善经济效益。
3.2管理体制创新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建筑施工管理来说,管理体制的建立就是“规矩”,通过管理体制的建立来保证各项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效落实。因此在应用创新模式的过程中,应当合理创新管理体制。建筑施工企业应当适应市场化发展趋势,以建筑市场调节机制为基础,合理创新管理体制。除了总体的管理规划外,建筑施工管理体制的创新还体现在相关制度的建设和完善方面。因此需要明确内部责任体制,建立新型的产权关系制度、法人制度,明确相关责任,提升独立法人地位,以此来强化建筑施工管理。
3.3管理方法创新
管理方法的创新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应用创新模式的关键所在,不同的管理内容有着不同的特点,企业需要结合管理工作实际情况来合理的选择管理方法:①技术管理方法创新。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工作,需要施工人员灵活掌握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这就需要加强技术管理。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培训和技术考核工作,建立技术监督体系,制定科学的施工技术方案,并引入先进的施工设备,全面加强技术管理方法的创新;②成本管理方法创新。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与其他各项工作息息相关,加强成本管理至关重要。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有着一定的局限性,没有将成本管理与其他管理工作有机结合,在新形势下,建筑企业应当加强成本管理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对接,促进信息流通,加强成本控制;③人力资源管理方法创新。建筑企业应当构建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针对不同的工作岗位,合理开展人力资源管理,提升管理能效。
3.4管理手段创新
近年来,信息技术在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许多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引入信息技术,真正促进了现代化管理的实现。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仅涉及到众多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且各个管理环节之间存在相互影响,这就需要创新管理手段,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一体化的工程管理系统,将财务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及安全管理等各个管理环节连接在一起,促进信息共享和流通,真正实现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以此方能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创新模式的应用不能仅停留在理念创新的层面上,而是从本质上、对制度的革命,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们必须清楚自身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当代经济发展趋势,打破传统管理体制的枷锁,改变固有思维,创新管理的新方式、新方法,从根本上改变建筑企业施工管理,顺应时代发展,从而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建筑施工企业效益,使其实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红莉.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江西建材,,14:280~281.
[2]龙江.试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门窗,,04:78+80.
篇4: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控制
建筑施工工程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管理:1.了解工程概况,有备而战,2.实行目标组织,面面俱到,3.安全管理,预防为主,4.强化组织管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作 者:丁时忠 宿国梅 作者单位:哈密建设工程施工有限责任公司,新疆,哈密,839001 刊 名:大众商务(下半月) 英文刊名:POPULAR BUSINESS 年,卷(期): “”(1) 分类号:U416.2 关键词:施工目标 施工技术人员 加强集体的管理篇5:施工企业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论文
施工企业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论文
摘要:工程质量保证金是施工企业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加强工程质量保证金的管理对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资金周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的重要性出发,阐述了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中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了加强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施工企业;质保金;管理
目前,在绝大多数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签订的工程建设承包合同中,都有扣留工程质量保证金(以下简称“质保金”)的约定,目的是强化施工企业的质量意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建设方的要求。然而,对于以微利为特征的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工程价款中扣留的质保金会加大资金周转的压力,流动资金不充足的施工企业甚至会产生资金链断裂,走上债权人阻工讨债,工程项目无法施工的困境。如何加强对工程质保金的管理,及时收回到期质保金,加快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动,降低财务成本,已成为施企业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施工企业工程质保金管理的重要性
(一)工程质保金的含义。工程质保金是指为落实工程项目在缺陷责任期内的维修责任,建设单位与施工企业在工程建设承包合同中约定,从应付的工程款中预留,用以保证施工企业在缺陷责任期内对已通过竣工验收的项目工程出现的缺陷进行维修的资金。工程质保金按工程项目价款结算总额乘以合同约定的比例(一般为5%),由建设单位从施工企业每一期工程计量价款中直接扣留,且不计利息。施工企业应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合格后的缺陷责任期内,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缺陷责任期满后,及时向建设单位申请返还工程质保金。
(二)加强质保金的管理,可以加速资金的流动,减小正常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周转压力。在世界经济还没有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家逐渐压缩对基建投资的今天,建筑施工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工程项目能产生的净利润大多在5%以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单位扣留了工程价款5%的质保金,相当于施工企业只有保证净利润必须达到5%及以上,才不会出现资金缺口。当实际净利润在5%以下甚至亏损时,施工企业将承受巨大的资金压力。
例如,国内某大型上市公司,土木工程建筑行业,其在证券交易所公布的前3季度的净利润率约为1.08%。该公司旗下某二级全资子公司(下称“:某施工单位”)20完成建造合同产值约300亿元,假如建设单位按5%的的比例扣留质保金,则相当于一年有15亿元的资金寄存于建设单位。如果该施工单位工程质保金平均回收期(回收期包括建设期和缺陷责任保修期)为2年,2年内完成的产值保持不变,则该施工单位在正常的运营期间相当于共有30亿元【15亿元×2)】的资金寄存于建设单位。实际上,很多项目的回收期都大于2年,为了方便计算,这里简化了预计回收期指标。按上述其母公司公布的净利润率水平计算,在不考虑其他债权债务的情况下,该公司因质保金因素的影响而应该补充的流动资金为23.52亿元【300亿元×(5%-1.08%)×2】。从绝对值来看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如果施工单位不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收回到期的工程项目质保金,就会影响到整个施工企业的资金流动,给施工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带来很大影响。
(三)加强质保金的管理,可以降低财务成本,增加效益。施工企业在对质保金的会计核算时,将质保金分类为应收工程质保金和应付工程质保金,本文着重讨论施工企业应收质保金的管理。从质保金折现后的公允价值来看:按年7月7日人民银行公布的二年期存款利率4.4%计算,上述某施工单位的工程质保金现值为27.52亿元【30亿元(/1+4.4%)2】,应冲减主营业务收入的未确认融资收益为2.48亿元【30-27.52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努力降低质保金存量、缩短质保金的回收期是施工单位提高质保金公允价值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施工企业降低财务成本,增加企业效益,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目前施工企业工程质保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以上述某施工单位中标的一工程项目为例:5月中标山西省境内一铁路工程施工项目,合同初始价款2.97亿元,合同工期38个月。合同中涉及质保金方面的部分条款:“发包人应在给承包人的月进度付款中扣留百分之五(5%)的金额作为质量保证金(其计算额度不包括预付款),直至扣留的质量保证金总额达到合同价格的百分之五(5%)为止。质量保证金不计利息”。工程质量保修期为“:自发包人签发工程接收证书开始至运营后5年”。该工程项目已于2月28日完工,提前半年工期,4月已正式运营,按合同,质保金到期日为3月31日。合同的投标,由该施工单位经营开发部负责前期的标书编制,向甲方报价,直至合同中标;工程项目的施工,由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下调令从该施工单位各部门、其他项目抽调相关人员组成的项目经理部负责执行,施工期间,因各种原因,上级更换过三任项目经理和财务主管;质保金回收,由原项目经理及财务、合同部门负责,204月,工程竣工正式运营时,项目经理、财务及合同等部门管理人员已被抽调到其他新中标的项目上,项目经理部只剩下一名看守人员。
从上述的案例,再结合目前其他施工企业质保金管理的现状,可以看到,施工企业工程质保金管理主要在合同的签订、项目施工和质保金的回收三个环节上存在问题:
(一)在合同签订环节,施工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对合同的签订重视程度不够,对质保金条款研究不深不透。施工单位参与合同条款协商的人员主要是经营开发人员,他们的任务是负责工程的投标并努力中标,对他们的绩效考核侧重于是否中标,制度上,经营开发与工程施工、收尾工作相脱节,导致对质保金条款重视不足。如上述案例中,合同约定的质量保修期限过长,长达5年,根据209月第一次工程价款结算和202月工程竣工的时间推算,第一笔质保金的预计回收期为8年6个月,最后一笔质保金的预计回收期为6年,长时间的挤占资金,严重影响了施工单位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如果不能及时补充流动资金,将面临被分包单位和材料供应商起诉的风险。
(二)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忽视对质保金的管理。由于施工企业的经营状况点多、线长、面广、人员流动、更换频繁,不可能做到在一个项目工程没有完全了结时人员不动,这样对工程项目的后续了结工作带来了不便,工程质保金也难于管理。
(三)在质保金回收环节,困难重重。一般情况下,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竣工交验后,各项应收、应付款项并未及时清算,这时的项目经理部基本上已名存实亡,机构解体,人员分散。与建设单位的联系与沟通也日渐疏远,当缺陷期内工程有什么质量问题时,建设单位往往很难及时与施工方取得联系,好不容易取得联系后,有些施工单位并未积极应对,引来建设单位的不满,为日后回收工程质保金工作增加了困难因素。在项目工程质保期满后,施工单位只有临时召回原经办人员去催收,而事实上,这些人员因为有自己新的工作岗位,很难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原项目的工程质保金管理工作中去。另外,建设单位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程质保金,施工单位也没有具体的应对措施,由于各种原因,施工企业不敢或不愿通过诉讼程序解决,债权被长期拖欠。
三、施工企业工程质保金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建筑市场供求失衡。施工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准入门槛低,施工企业队伍急剧膨胀,竞争激烈。目前有些项目工程建设实行股份制,多方融资搞建设,各控股股东实力参差不齐,承诺投入的资金很难保证全部及时到位,建设单位出于自身利益,利用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状况,往往在合同中要求施工企业订立有利于其拖欠资金的条款,否则以不签约作为要挟。比如有些建设单位为了达到降低资金成本、转嫁经营风险的目的,在与施工企业签订的合同条款中规定较长的质保期,出于经营战略等原因的考虑,饥不择食的施工企业依然会签下包含有合法不合理条款的合同。
(二)法律法规和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由于我国建筑市场还不是很规范,建设单位的经营行为得不到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原建设部和财政部于年1月12日联合下发的《关于印发<建设工程质量保证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05]17号)实施以来,虽然对保护建设单位的利益,提升建筑行业的工程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变相成为了建设单位拖欠施工企业工程价款的合法借口,以质保金的形式拖欠施工企业工程价款。于此同时,施工企业由于资金不到位,可能会把该风险转嫁给分包单位而向下传递。长此以往,恶性循环,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甚至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三)施工企业内部控制有缺陷。首先是对合同的订立环节控制不力,没能在签订合同前对合同文本进行严格审核,对合同内容是否符合企业经济利益,对方当事人是否具有履约能力,合同权利和义务、违约责任和争议条款等是否明确,没有认真分析研究,慎重对待;其次是施工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不合理,工程收尾后,只是挂靠相关部门,没有专职的部门对工程质保金进行管理,导致机构职能运行效率低下;在合同的履行环节,有的施工企业没能对合同的履行实施有效监控,对已到期的质保金,没能及时开展清收工作。
四、加强施工企业工程质保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重视合同签订环节的管理,把有关质保金条款作为签订合同前的审核重点之一。树立风险防范意识,仔细研究质保金合同条款,尤其是质保期、质保金比例和质保范围必须在合同中详细约定,为以后及时足额收回质保金提供法律支持和依据。同时,施工企业在工程结束后对工程项目管理的绩效评价,应包括对前期投标人员的绩效评价,将投标人员的绩效考核与合同执行情况相结合。激发投标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谋求施工企业利益最大化。
(二)从工程项目开工到竣工交验的施工过程中,对质保金的管理相对简单,需要做的工作也不是很多,但容易被忽视。第一,尽量保持项目经理部人员的相对稳定。项目经理部机构和人员的相对稳定不仅是质保金管理的需要,也是工程项目正常有续施工的`重要保障;第二,做好质保金的登记、会计核算及报表报送工作;
第三,维持好与建设单位的联系沟通渠道,认真履行合同,当合同约定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及时修订或补充合同条款。
(三)成立质保金管理职能部门。为了解决工程质保金管理难题,施工企业有必要成立一个相应的质保金管理职能部门。组建一个能独立行使职权,平行于工程、物资、财务等部室,受总经理直接领导的部门,配备有一定收账经验的专业人员(包括法律、财务及纪检等人员),并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和措施,负责所辖各项目的工程质保金管理工作。工程项目竣工交验后,项目经理部将项目工程整体情况(包括工程规模、开工、竣工时间、约定缺陷责任期、工程质保金扣留比例等)及扣留工程质保金的(工程质保金扣留清单)以书面形式移交工程质保金管理部门。工程质保金管理部门接管后,应根据实际情况设法向建设单位申请返还工程质保金,尽可能及时收回,补充企业流动资金,以清偿各项债务。
(四)工程质保金的回收
⒈在实践中,应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工程竣工后与保修期届满以前,因为建设单位在合同之初计划建设资金时,会留有冗余,虽说合同约定的保修期限未满,但建设单位根据具体情况认为可以支付时,也可以提前退付部分质保金。比如上述某施工单位的山西项目:按合同,203月质保金才到期,但通过该施工单位与建设方的沟通联系,得到建设单位的理解,已于1月退还了20%的未到期质保金。第二个期间是在保修期届满后,工程质保金管理部门应动态掌握各项目质保金回收情况,发现已到期的应收质保金没有及时退回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证收回,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⒉如何开展质保金到期后的清收工作,是施工企业的一项非常重要而又难办的事情。建议从以下方面考虑: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做好宣传工作,让所有相关人员明白回收到期质保金对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清收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组织机构建设要到位,要有专门的职能部门负责清收;三是制度措施要到位,要有合理的激励机制,敢于对收回大额款项的清收人员按已制订的奖励办法兑现;四是清收工作执行要到位,对于已制定并经批准的清收工作计划要严格执行。
⒊对到期质保金的清收方法,建议从以下方面进行:一是打“感情牌”甚至是“悲情牌”,对经营正常,有偿债能力的建设单位,要加强联系,利用已有的社会关系资源,多沟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建设单位知道和理解施工方的难处,以达到收回欠款的目的;二是使用融资手段清收,比如无追索权的银行保理业务、银行保函替代等方式;三是利用国家重视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等政策清收,比如在节假日前后,利用发放农民工工资等因素,向建设方讲道理,提要求,加大催收力度,必要时,让可控的劳务队直接与建设单位见面;
四是找合法的中介机构清收;五是请仲裁机构仲裁或走司法程序,采取诉讼方式,用强制手段收回,以维护施工企业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成建平;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质保金的管理;《财政监督》第20期
[2]王夙君;质保金在挤压下变形;施工企业管理》2008第12期
[3]孙菊芳;述议工程项目质量保证金的管理;《安装》第9期
篇6:浅谈创新建筑施工管理论文
摘要:绿色环保成为当代可持续发展的座右铭。建筑施工管理理念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它涉及到到生态、环境等的保护性,包括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源等节约性,还牵涉社会与经济发展等诸多问题。实施创新建筑施工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可持续发展应用在工程施工阶段,对促进建筑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创新建筑施工管理重要作用,明确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原则,建议采用绿色施工技术措施。
关键词:创新;管理;绿色;模式;措施
1.科学合理高效的建筑施工管理是首选
1.1当代必然发展趋势
21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已经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话题。不论是国际会议还是国内会议都作为会议的议题。我国的能源短缺又处在发展时期,因此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重中之重。毫不疑问给建筑业赋予新的“绿色,节能,环保”时尚的标签。因此,新型管理模式在建筑工程行业应运而生,突破了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怪圈,节地、节水、节能、节材、环保的绿色施工正在逐渐实现。促进节约型施工企业发展是当代必然发展趋势。
1.2创新施工管理,延续绿色施工管理理念
1.2.1规划管理,倡导绿色施工
建筑业生产具有独特生产方式,施工方法是随着工程项目变化而变化的。规划施工管理,就必须创新管理模式、技术工艺、设备革新等。使工程沿着好、快、省、安全的施工管理模式发展,增添节水、节地、环保、再生的理念,施工管理模式应该以“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方法,绿色施工管理方式应该是倡导企业全员工自己动手,从自身做起使绿色施工理念深入,并烙在全员工的心里,从我做起,人人做起。这样才能从被动地适应,转变为主动的呼应。树立绿色施工理念,对于转变施工方式实施绿色施工制度化、规范化,具有指导意义和延续性。对可持续发展、绿色施工效益、企业观念的改变具有积极意义。
1.2.2营造绿色施工管理框架
①实现建筑业转变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绿色施工,抓住机遇,实现企业发展是加快建筑业改革发展必经之路。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取决于内在管理、技术的创新,员工素质优劣。外在取决于高消耗的粗放型的传统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方式的高效率、技术密集型的转变。
②全面提升绿色施工技术是应用传统施工管理基础上理念和体系上的框架实现。因此,必须有一套框架来支撑绿色施工组织体系如图1所示。
③绿色施工管理长效化的实施,必须标准化、制度化延续的发展,同时是总结以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实际与实践相结合的施工技术与企业制订的规章,也是施工管理积累评估的结果,逐渐形成标准化管理途径。④绿色施工技术是去伪存真的传统实用的施工技术的继承,优化和创新传统建筑施工理念的基础,吸收国外绿色施工技术应用与自主创新先进的绿色施工技术相结合。
2.创新建筑施工管理模式
2.1观念更新是管理人员创新必要条件
统筹和决策整个工程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才能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由此,管理人员要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探索管理方式,创新管理理念,灵活运用应用现代管理手段,有效实现独特的创新型管理。因此,不断学习、善于总结、吸收经验这是观念更新的表现,才能创新施工管理,实现绿色施工管理。
2.2技术创新是保证建筑业的竞争优势
技术优势是现代市场竞争取胜的保证,也是建筑业经济效益的基础。重视和投入创新技术,开发研究新技术、新工艺、新工法应用到生产过程,储备雄厚的技术力量,就有抢占技术制高点机会。创新技术不仅依靠自我开发,还要吸收资源优势单位联合开发,实现共同创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发展方式,使施工质量和效率得到提高,形成竞争优势。
2.3管理模式的观念创新实现绿色施工管理的保证
建筑业施工管理的创新在可持续发展的指导下,明确施工过程绿色施工的思想。明确做好哪些方面的问题,保证绿色施工的正确落实。①绿色施工管理是保证安全与质量,进度与工期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运用现代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手段,节约资源,实现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倡导员工“四节一环保”责任感。②科学规划的管理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制定系统完整的施工管理制度,规划绿色施工的整体性目标。是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保证,整合、分解各个分部责任和目的,参与到各个方面并发挥作用。③绿色施工的管理理念要确保绿色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监控和比较实测数据与目标值,致力于确保过程中偏离原定目标的程度不高。竣工后,把绿色施工理念的动态控制整合到管理体系,成为实践的标杆。④引进与培养人才,加大投入经费不断技术创新。立足于市场的需求,绿色施工管理不能固定的模式,而是要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管理模式,绿色施工管理创新方案要切合实际状况和自身发展需要,根据创新原则来制定创新方案。
2.4施工管理的创新问题
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也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和生产力发展,施工管理创新需要从观念、技术以及组织机构等几方面进行创新,所谓观念创新,就是要根据建筑施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不断寻求符合实际的模式并进行完善,探索符合市场规律的施工管理模式,观念创新是施工管理创新的关键所在,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工程项目的施工是由建筑企业承担的,因此,建筑企业的组织机构对于项目的施工管理具有重要影响,目前一些建筑施工企业的组织机构仍然沿袭了旧的做法,即在项目施工管理中,把项目定义为合同签订后,合同明确的范围作为项目,然后对此项目进行管理,项目经理部随着合同的签订而诞生,随着合同的终止而完结,项目部代表建筑施工企业,但它本身又并不是企业,无法承担这一明确的有界限的责任,项目部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只考虑自身的局部利益,不能将项目部的运作与企业的发展联系起来,给企业留下了潜在的隐患;建筑施工企业一般同时进行着数个项目的工程施工,企业与项目、项目与职工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很难协调,这些都是需要不断创新来加以解决的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对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项目施工管理方案的不断创新是建筑施工企业发展的根本方法。
3.绿色施工管理方案的实施措施
3.1遵循绿色施工管理方案的前提
以“节能、节地、节材和环境保护”为主,实施规划绿色管理施工方案,方案实施措施是包括以下内容:
①制定环境管理计划,环境应急救援预案,具体的环境保护范围,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破坏的限制,保护地质资源和文物等。②在保证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优化施工方案的节材方式,利用建筑垃圾的使用率,减少垃圾量,循环材料的使用。③结合现场施工用水要求,制定节水措施。④策划施工节能计划,确定目标方案,实施节能措施。⑤制定现场用地指标,规划施工总平面布置,做好保护现场用地节地措施等。
3.2实施管理措施
①动态管理是保证实施绿色施工的整个过程,对实施施工策划,施工进场的准备,采购材料计划,施工现场安全,工程验收标准等的管理和监督。
②结合工程项目的功能、特点,宣传和指导绿色施工的重要性,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③利用人力资源优势,分类对技术和管理人员包括员工培训,使他们适应绿色施工的要求、原则、方法,能运用在工程建设实践,保障绿色施工的实施效果。
3.3控制有害材料,采购“绿色建材”
材料的采购应与建筑物安全因素考虑,对应用在结构强度和耐久性能的材料的重视,装饰材料的应用,应控制放射性元素和甲醛、氨、苯、氡等有害物质或气体的材料,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营造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空间。
3.4安全、环保绿色施工环境
现场施工应贯穿绿色施工理念,规划布置合理施工场地,使施工过程不会影响生活及办公。施工现场应提供及时救助机制。创设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管理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从材料、产品、施工设备或施工过程中散发或挥发性有有害气体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直接对环境或人员有害的粉尘、噪声、光、污水等的尽量减少污染,对混凝土、砂浆,砖、瓦、砂、石等废弃固体建筑,应分类加以回收利用,能再加工综合利用尽量利用,营造安全、环保绿色施工环境。
结束语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涉及到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利用、社会与经济发展问题。建筑业应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创新管理和技术,提高员工绿色施工理念。同时对现场环境、结合施工特点、节约资源(能源)入手,尽量减少环境污染,实施科学创新管理,确保施工质量。在工程施工阶段的应用,不断完善管理体系。才能促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福来,王广柱.浅谈建筑工程管理技能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
[2]王有为.绿色施工:绿色建筑核心理念――《绿色施工导则》技术要点解读[J].建筑装饰材料世界.2008(03)
[3]蒋华福,李粲.浅析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的建立――以上海中心大厦主楼桩基及围护工程为例[J].绿色科技.2010(08)
[浅谈创新建筑施工管理论文]
篇7:浅谈建筑施工管理现况论文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现况论文
摘要:建筑施工的管理对建筑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管理不仅能够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主要分析建筑施工管理在我国建筑中的发展现况,提出一些管理不当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建筑施工;措施
建筑施工管理贯穿整个建筑工程的始终,从最开始建筑企业的与建筑承包方之间合同,到建筑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以及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包括最后验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我国建筑工程的管理具有很大的重要性,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完善,但是在建筑施工还存在一些问题。
1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发展现状
1.1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管理,不仅能够使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有一个最大化的提升,还能增强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利用建筑企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此外,加强对建筑施工的管理,适应了建筑环境复杂性的要求,能够保证建筑施工的各个复杂环节按照相关的管理流程顺利的实施,不仅能够保证建筑工程能够如期完成,还能够节约工程施工的成本,促进建筑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1]。
1.2建筑施工管理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建筑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建筑施工的管理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相关的技术管理水平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在很大程度大促进哦了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建筑施工的管理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我国建筑施工管理的存在的问题
2.1施工项目的管理内容较少
建筑施工管理贯穿整个建筑工程的始终,建筑工程中包含的人员数量多,施工范围广,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方面等,建筑施工管理涉及到整个建筑工程的技术、成本、法律、质量、人员等方方面面,目前我国的建筑施工管理很难做到面面俱到。
2.2施工现场缺少专业的技术人员
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很多建筑的投标企业为了中标,往往把建筑预算的价格压到最低,甚至出现建筑预算低于实际建筑工程所需要的预算成本,在施工成本极低的状态下,建筑企业很难对建筑的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管理,使用的建筑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也不是很高。由于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专业程度不高,又没有专业的操作培训,很容易出现施工现场的操作不规范的情况,易引发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2]。
2.3缺乏专门的检验施工质量的机构
工程的交工验收工作在建筑施工的管理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往往却忽略了对工程质量的检验,导致一些施工缺陷不能及时的发现,从而给建筑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人们住房的安全也得不到有利的保障。
3解决建筑施工管理问题的措施
3.1完善施工项目的管理
建筑施工的管理需要从签订合同、落实施工任务、准备施工前所需要的一切设施和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协调和控制、工程的交工验收等方面进行综合的管理,这些施工项目的管理缺一不可。完善施工项目的管理:①规范建筑行业之间的招标和建筑投资商之间的投标合同的管理,招标、竞标要尽力的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不要以压低建筑工程的预算成本取胜。②要提高建筑施工的技术水平,在施工之前建筑师要施工人员要进行实地的考察,然后绘制符合建筑工程要求和施工情况的图纸,在全面分析和了解之后再进行施工。③要树立施工人员以及建筑投资方责任心,让他们认识到建筑施工管理的重要性,从而扩大施工管理项目的范围,完善施工中的各种项目的管理。
3.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
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一方面是对施工人员的管理,另一方面是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建筑工程在施工之前必须要选择具有高技术水平和高度责任心的施工人员,避免一些施工现场不规范操作行为的发生。施工设备的安全隐患是不可控制因素,建筑投资方要制定合理的施工现场监督制度,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以便及时的发现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对人员产生安全隐患的事故,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最大限度的减少对施工人员的危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3]。
3.3加强建筑工程的交工验收管理
建筑工程的交工验收管理是一项极其重要又极其容易被忽略的工作,因此,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从技术、管理、组织、经济等方面采取对应的措施,验收时,要严格的按照施工合同、建筑图纸、施工原料、施工功技术的标准进行,待验收完毕后,及时的向建设单位交工。
4结论
建筑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需要所有建筑施工人员共同努力。高质量的建筑施工管理在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和人们住房安全的同时,还能提高施工技术,利用各种新型的施工技术,又能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的效率,以此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绿色化、智能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程燕.浅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问题[J].时代金融,,33:119+121.
[2]聂希龙.浅谈我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J].四川水泥,,05:42.
[3]曾茜,黄晶.浅谈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往来账的控制与管理[J].企业导报,,11:117.
篇8: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试谈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摘要:本文笔者主要由建筑行业的基本特点出发,通过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运作于建筑施工过程安全控制两个方面着重探讨了安全管理工作在建筑生产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建筑施工特点;安全管理;预防措施;安全生产
0 前 言
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业生产的产品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随着我国建筑业和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建筑业企业的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建筑业的安全生产更是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也愈来愈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视,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
1 建筑施工特点
(1)建筑工程产品固定、体积大、生产周期长,一栋建筑,一件设施,一经施工完成就固定不动了。
施工生产活动是围绕建筑物、构筑物来实施的。
在有限场地集中大量人力、物料、机械、设备进行较长时间的综合作业,不安全因素时有发生。
(2)人员机器流动大,一栋建筑或构筑物完成后,人员机具要转移到新的地点,建设新的建筑物或构筑物,人员机具要在不同地点、不同地区内流动,流动性增加了不安全因素。
(3)手工作业劳动强度大,体力消耗大,人员生理、心理上,行为上,对生产速度、工作条件和环境,易产生思想和情绪上的波动,会产生不安全因素。
(4)露天高处作业多,建筑物都是由低到高建起来的,所以绝大部分工人都在露天高处作业,夏天热,冬天冷,风吹日晒,工作条件差,不安全因素多。
(5)建筑物型体变化大,规则性差,每栋建筑从开工到竣工,每道工序,不同生产过程不同施工现场的施工状况和不安全因素也随时变化。
建筑施工的规律性在不同现场也具有动态性,不安全因素的动态性与这相伴。
(6)机具设备作业的多样性和交叉作业大量增加,设施安全防护的装置也有一定局限性,加之建筑施工复杂变换不定,因此不安全因素时有发生。
2 建筑施工安全的重要性
从建筑施工的特点和动态性上,可见不安全因素是多方面的,而抓主要矛盾找出易发事故的部位、工序和环节,采取措施,消除这些部位上的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就能预防事故的发生。
这就要求安全管理人员掌握建筑施工的特点,把握工程脉膊,落实安全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各种不安定因素随时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因此,施工企业务必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水平,安全生产、安全工作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同时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应加强安全管理工作,要及时发现纠正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要进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切实采取针对性安全措施,减少建筑工程事故的发生概率。
以下主要从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与运作和建筑施工过程安全控制两个方面论述。
3 项目安全管理制度建立与运作
安全管理制度在项目施工管理运作中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制度
除施工组织设计对安全生产有原则要求外,凡重大分项工程的施工分别由施工队、项目经理部编制安全生产技术措施,措施要有针对性。
施工队、专业承包队编制的安全生产措施由项目总工程师审批,项目部编制的安全生产措施由企业总工程师审批。
(2)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由项目总工程师向项目技术负责人或技术员交底,技术负责人向施工队各专业施工员交底,施工队各专业施工员向班组长及工人交底。
交底要有文字资料,内容要求全面、具体、针对性要强。
交底人、接受人均应在交底资料上签字,并注明交底日期。
(3)特殊工种职工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对电工、电气焊工、起重吊装工、机械操作工、架子工等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无证者不得从事上述工种的作业。
(4)安全检查制度
项目部每半月、施工队每十天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平时进行不定期检查,每次检查都要有记录,对查出的事故隐患要限期整改。
对未按要求整改的要给单位或当事人以经济处罚,直至停工整顿。
(5)安全验收制度
凡大中型机械安装、脚手架搭设、电气线路架设等项目完成后,都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试车或投入使用。
(6)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工程实行项目“两制”,任命项目经理时,项目经理与企业签定“安全生产责任书”、劳务队与项目部签定“安全生产合同”;工程开工时,
操作工人与劳务队签定“安全生产合同”并订立“安全生产誓约”;用“合同”和“誓约”来强化各级领导和全体员工的安全责任及安全意识,加强自身安全保护意识。
(7)事故处理“四不放过制度”
发生安全事故,必须严格查处。
做到事故原因不明、责任不清、责任者未受到教育、没有预防措施或措施不力不得放过。
(8)安全管理兼容文明施工的原则
从目前各地的要求和实际操作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安全管理与现场文明施工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
安全管理严格,就必须要求施工人员严格遵循文明施工;文明施工搞好了,现场整洁清爽,减少了安全事故隐患的存在,也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现场文明施工要重点从场容管理、施工人员着装形象、现场机械、现场生活卫生管理入手,并结合现场CI策划,围绕总体目标,分为规划、实施和检查验收监督三部分进行。
4 项目施工过程安全控制
(1)改进生产工艺,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工企业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加快了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的过程,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提高了安全技术水平,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了职工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在编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尽量优先考虑采用新工艺、机械化、自动化的生产手段,为安全生产、预防事故创造条件。
(2)设置安全装置
①防护装置
防护装置就是用屏护方法与手段把人体与生产活动中出现的危险部位隔开来的设备。
施工活动中的危险部位主要有“洞口作业”、“临边作业”、机具、车辆、暂设电器、高温、高压容器及原始环境中遗留下来的不安全因素等。
②保险装置
保险装置是指机械设备在非正常操作和运行中能够自动控制和消除危险的设施设备。
如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阀,供电设施的触电保安器,各种提升设备的断绳保险器等。
③信号装置
它是应用信号指示或警告人们预防危险的装置。
信号装置的本身无排除危险的功能。
它仅是提示工人注意,遇到不安全状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脱离危险区或采取预防措施。
因此,它的效果取决于工人的注意力和识别信号的能力。
(3)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检修
要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提高它的使用期限和效率,有效地预防事故就必须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保养,对每类机械设备均应建立档案,以便及时地按每台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定期的大中小修,在检修中应严格遵守规章规定,遵守安全技术规定,遵守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
绝不允许为了赶进度,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让机械设备“带病”工作。
(4)文明施工
当前开展文明安全施工活动,已纳入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对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个施工现场如果做到整体规划有序、平面布置合理、施工现场整洁,各种防护齐全有效,各种标志醒目,施工生产管理人员遵章守纪。
那这个施工企业一定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反之,将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因此,文明施工也是预防安全事故,提高企业素质的综合手段。
(5)合理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合理地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是在施工生产过程中预防事故、保护工人安全和健康的一种辅助手段。
它虽不是主要手段,但在一定的地点、时间条件下确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统一采购(定点)妥善保管,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也是预防事故、减轻伤害程度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
(6)加强对临时工的安全管理
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以各种形式进入了施工现场,从事他们不熟悉的工作,他们十分缺乏施工安全知识,因此,绝大多数事故发生在他们身上。
据有关部门统计,一般因工伤亡事故的农民工占80%以上,有的企业100%出现在他们身上。
如果能从招工审查、技术培训、施工管理,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定能减少事故发生的概率。
5 结论
总之,安全管理工作应坚持事先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相结合,以事先控制为主,加强对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目标、持证上岗、安全措施(方案)、安全教育等的管理。
重视事中控制,加强对安全检查及整改的管理。
辅以事后控制,按“四不放过”原则,加强对职工伤亡事故处理的管理。
坚持全面、全过程、全员安全管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范、标准、规程,结合项目、企业、地方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安全管理,方能确保安全生产,保障职工安全与健康。
篇9:浅谈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浅析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问题
摘 要: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改革和稳定大局。
一个工程项目从立项、规划、设计、审核到施工,及至竣工验收,资料归档管理,整个流程,环环相扣,任何环节都不能有丝毫闪失,否则其所引起的损失均是难以估量的。
当前要进一步加强施工安全生产工作,有效地遏制建设领域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大幅度减少伤亡事故和死亡人数,本文介绍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的方针,才能达到安全管理的效果。
关键词: 建筑施工 安全管理措施
前言
施工安全无小事,凡是涉及建筑施工人员切身安全和利益的事情,再小的安全问题,也要竭尽全力去办。
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牢牢树立‘责任重于泰山’的观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所以坚持施工安全无小事,就是要坚持把广大建筑施工人员的根本安全和利益,作为建筑主管机构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着企业的前途和命运,良好的安全环境,可以给企业带来社会信誉和经济效益, 使国家和集体财产免遭损失,职工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否则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安全工作不是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它是一项社会化工程、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
只有企业领导和全体员工高度重视起来加强学习,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行业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扎实的工作,才能避免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现场施工用电不规范。
用电操作未完全落实三级配电二级漏电保护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线路架设不符合要求或架设于脚手架上;未使用标准配电箱,或电箱安装位置不当,漏电开关参数不匹配, 且存在部分箱内无隔离开关,引入引出线路不符合要求或混乱;部分仍违规使用木制开关箱; 普遍存在专用保护零线未引至用电设备;还存在外电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符合要求现象。
1.2脚手架搭设不够规范。
未按规定要求,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交底、验收和进行搭设;横向扫地杆搭设错误或不全;脚手板未满铺或脚手板上杂物多、材质差和不牢密;立杆基础不平、不实,且无排水措施;架体与建筑结构拉撑点受力不符合规范、且不牢固。
特别是新门型脚手架的搭设, 存在违规做法较多。
1.3模板工程及基坑支护不够重视或疏于管理。
模板支撑系统不规范,整体稳定性差,支撑垂直度差,个别还存在钢木混支现象, 而纵横向水平支撑材质差,且未按要求设置; 违规拆模现象较为普遍, 特别是存在违规大面积拆除支撑现象。
另外还有施工机具防护不够规范、井字架搭设不规范塔吊和外用电梯使用不够规范、施工机具存在防护不到位或防护不规范现象,且未按规定配置漏电保护器现象等等。
篇10:建筑施工成本管理论文参考
浅谈建筑施工预算与项目成本管理控制
一、建筑施工预算与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1、工程预算是否合理完善, 极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工程预算工作和施工后期的价值评估工作
施工图设计后, 预算工作要在施工进行前, 并包括其各个环节所产生的费用, 从而可以保障各项预算不超过规定范围, 同时还可产生预算空间, 避免预算超支。
通过上述过程,可以保障例如: 材料、人工及能源的支出等具象及抽象的成本得到良好控制, 从而使得施工成本可以科学而有效的被节约下来, 不仅确保工程质量到位, 也为建筑方增加了效益、盈利。
2、有效的预算控制能方便施工后期的交接和结算工作, 并为日后账目的整理提供依据
建筑工程竣工后需要进行工程的结算工作, 清晰明确的建筑预算将整合工程中所有的资金信息, 包括施工中产生的各种费用。
最后统计施工前后预算和实际费用的差额。
因此只有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进行预算控制工作, 才能科学的进行最终的结算工作【1】。
3、工程预算是否合理是企业投标竞争过程中进行评测的重要内容
现如今, 都是通过企业竞标的方式来确定施工企业, 在该竞争中, 工程预算的合理性, 科学性十分重要, 能够做到大气而节约是企业管理能力的彰显。
在招标竞选中, 上述指标更是评判建筑方能否做好整个项目的重要依据。
鉴于此, 施工方若想要树立自己的竞争优势, 预算工作要结合企业实际使用情况并对涉及项目进行具体分析, 确保科学合理。
二、建筑施工预算与项目成本管理控制
1、不断加强组织控制以及资料准备
首先由经营部门负责合同管理,明确其负责人为企业成本第一责任人。
各项目相应成立成本工作领导小组,其中项目经理为项目成本第一责任人【2】。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来说,要想预测正确,就要以现实为出发点,这需要统计大量的相关材料和数据。
其中包括项目实施地点的地理环境、水源状况、电力系统运行情况、项目运行过程中需采用的设备和建筑周转材料材的租赁价格、地材价格、人工价格等。
同时也要掌握已完成的、相似的项目的资料内容,这为项目初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进行建筑项目预算之前,项目预算人员要进行场地观察,熟悉建筑项目运行场地,并充分了解项目运行方式和项目运行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仪器设施、实施手段等,并熟识项目类型和技术规格,科学合理测算施工现场所必须发生的环境保护费、安全文明施工费、技术措施费等,工程实体以外的费用。
2、确定项目成本目标和以项目经理为首的目标控制体系
确定项目成本目标要从时间上来确定,包括事前目标即预测成本,计划成本;事中成本目标,即劳务工作层的成本目标;还有事后成本目标,即分部分项、单位工程成本。
由企业确定项目经理部的目标成本分解,编制“目标成本控制措施表”,将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控制目标和要求,各成本要素的控制目标和要求,落实到成本控制的责任制中去。
3、加强对施工图纸的了解,合理控制成本预算
要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对套用定额单价以及工程量进行准确的计算。
在进行工程造价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对设计图纸进行反复的研究,直至深入地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并且将了解图纸的过程与审核图纸、熟悉施工工程的过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从而确保能够提供一个准确的预算编制,熟记套用单价,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重记、漏记以及错套的现象发生。
4、加强预算编制
只有做好前期调查工作才能确保工程预算的编制工作圆满完成,所以说在编制之前需要编制工作人员亲临现场,掌握项目现场的具体情况,综合各方面的因素并结合当地施工的特点进行预算编制。
工程编制人员应深入现场,调查施工环境、制作地形图、施工图等各种相关资料,通过调查计算工程实施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成本。
在造价预算编制过程中,需要通过反复阅读以熟悉图纸,继而深刻了解设计者的目的,阅读图纸过程、审核图纸、熟悉工程这三大步可以有机的结合起来,进而就能够更加准确的计算工程量及套用定额单价,这些工作将最大限度上防止各种错误的产生,漏记、多记、错记等的产生,就能更加准确的编制工程预算。
施工预算分析,实际上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并考虑影响工程成本的各种因素,对所承接的工程项目造价做出合理详细的预算。
因此,编制依据的科学合理对施工预算的准确有决定的影响。
4.1 定额的选用。
施工预算编制工作需要依靠企业定额工作来实现,然而,部分施工单位对于企业定额工作并非重视,从而出现企业定额缺乏的现象。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参考行业的.标准定额以及企业自身的经营水平确定。
同时,借助于市场,为编制施工预算寻找依据。
在编制预算时,自觉将调查了解的市场价格作为施工预算成本单价。
4.2 工、料、机单价的确定。
人工单价:遵照市场现行价格。
假定预算定额规定的人工费单价为25元,定额砖墙面水泥砂浆抹灰用工消耗为0.1449工日/1,市场信息人工价为69元/工日,则人工费单价按市场价确定在10元/㎡以内,同时,考虑现场的实际运输条件、建筑物层高等因素,在此基础上做调增调减,项目经理部据此与作业队签订劳务合同。
材料单价:主材及大宗材料的供应根据市场行情提供单价并组织统一采购,其它材料原则上参考投标时的价格,对于业主供应材料,则直接按供应价计算,适当考虑材料的保管费用。
由于材料市场价格变动频繁,就会发生预算价格与市场价格严重背离而使采购成本失去控制的情况。
那么,项目材料管理人员要时刻关注材料价格的变化,充分掌握材料市场信息的变化,一旦遇到材料上涨严重的情况,就可以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投诉,并向建设单位争取相应的补贴【3】。
机械台班单价:原则上按定额进行计算,对于机械规格型号与预算定额不尽一致或缺省时,则采用相近参考或重新拟定的办法。
其次,因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本身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实际的机械使用率无法真正达到标准的预算定额,再加上预算定额所设定的施工机械原值和折旧率又有较大的滞后性,因而使施工图预算的机械使用往往小于实际发生的机械使用费,形成机械使用费超支。
5、合理确定计算项目
进行建筑项目施工预算的专业人员需要知道的定额中包含的工作要求,如建筑材料的类别、需要的数量、材料价格等,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详知定额的总说明、分目说明及有关说明,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否则肯定会犯规则上的错误。
编制预算的主要数据依据就是工程量,它是预算编制的中心部分和重要成分。
工程量需要细心和严格的完成,这是它严格的审查标准要求所决定的。
6、合理控制工程项目变更
在建设工程实施阶段,由于市场的变化经常会发生相关造价的变更和调整,归纳起来主要有业主意愿的改变引起的变更、设计缺陷导致的变更、客观条件的变化导致的变更等。
大多数人都十分清楚,工程项目的变更往往会以提高工程造价为结果,所以建设工程造价预算人员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工程项目的变更。
如果工程项目需要变更,则需要相关技术人员、财务人员、领导人员对其进行相关的论证,从而有效地确认其变更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尽可能避免由于设计原因而引发的工程项目变更,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工程项目的变更是否会对其他环节造成影响以及影响的大小。
因此,相关部门要加大工程造价的审批工作,加强项目的批准、监督和审查,对于超价、超量要给予严格的控制,力求将变更对建筑工程所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7、进一步促进预算编制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加强对造价预算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先进技术,注重开拓创新尽量引进取得造价资格的人才,提高造价人员的薪资待遇,制订相应的奖惩制度,让更多的人都参与到工程造价的队伍中。
同时应当为造价人员设立相应的培训机构,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
考虑到我国的造价水平还较低,我们要看清世界先进造价设计的发展,引进先进的设计技术,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工程建设的实际,提高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的设计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预算与成本控制都是该建筑企业所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只有建筑预算具有合理性,成本管理水平才能提高,从而才能进一步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最终能够更好地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篇11:建筑施工成本管理论文参考
浅谈房屋建筑施工成本管理
摘要: 在建筑行业竞争十分激烈的时期,建筑质量的高低是企业能否存活的生命线。
企业要以成本控制为中心,加强过程控制,并积极的吸取国内外先进的建筑施工成本管理方法,并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成本管理体系,这样才能够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房屋建筑;成本管理;施工
0 引言
通常,房屋建筑施工成本主要的组成部分有四块,分别是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
在这四个部分中,企业利益的主要来源是利润部分,而企业想要提高利润就必须向管理要效益,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房屋建设周期。
建筑企业想要在这个变革的时代稳定的发展下去,就必须要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保证合理的建设工期,保证企业管理的不断现代化。
要想使企业获得最大化利益,就必须加强管理,向管理要效益并制定出一套合理有效的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方案,这样既能够确保建筑的质量,同时还能够让企业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也是建筑施工企业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1 加强施工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施工成本管理的好坏是体现建筑企业竞争力强弱的关键因素。
目前,施工成本管理已经成为了企业最为重要的战略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施工成本管理的加强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主要有如下三点:一是强化施工成本管理是企业运营的基本要求。
随着整个建筑行业的大环境及监管体系的改善,建筑行业风气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企业只能通过加强自身作风建设,强化管理施工成本控制来增加自身的利润,这才是最为根本和合法的途径;二是施工成本管理是建筑企业实现其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
施工管理的重点是成本管理,因此企业应当将重心放在施工管理的过程当中,如此才能够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从而使得企业在建筑工程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三是成本管理是企业将责任机制落实到位的重要手段。
成本管理给企业实施施工考核机制奠定了基础,保障了各个岗位职务的有效运作,防止了一些人为因素对施工的干扰,为企业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内部保障。
2 房屋建筑成本管理的实施
成本管理是企业对整个施工过程的全面的全方位的管理和控制,房屋建筑成本管理应该在项目开展之前就开始制定的,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可以分成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三个阶段。
2.1 项目的成本管理 在施工工程开始之前,首先要对整个施工工程进行成本预算,即施工图预算与投标报价预算,这个阶段是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过程之一。
通过对工程的详细管理,能够提高预算的准确度,并找出工程预算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使得项目经理对整个工程的收支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根据相关数据来制定相应的计划,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的成本,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其次要做好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与分析,工程项目费用主要有两大块,分别为直接费和间接费。
想要做好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与分析,就要制定好初步的成本目标,并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做好监督管理工作,要定时对比施工进度的消耗与施工前预算之间的差距,并找出其中出现差别的原因,以此来寻找降低成本的途径与措施。
2.2 施工阶段管理控制
2.2.1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返修越多,那么工程总体所需的费用就越多,而最终的成本也就越大,这也就说明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实施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度,对每一个施工阶段都要进行有效监督和质量验收,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质量,同时工程返修也会因此而大大减少,企业的利润也因此得到了一定的保证。
2.2.2 加强工程进度控制 建筑工程的工期是有一定的时间规定的。
如果能够合理控制工程进度,保障工程按期按质完成,那么相对而言工程的工期造价就会有所降低。
只有合理安排施工计划,有序调动人力、物力、资源以及资金等才能够保证工期按时完成,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
篇12:建筑绿色施工管理论文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
摘要:绿色施工管理是绿色建筑施工中最重要的部分。
因此,我们要加强绿色施工管理的研究力度,加大绿色施工管理研究的资金投入,努力提高绿色施工的施工质量,进一步降低建筑的资源消耗,减少工程的成本,提高项目施工的效率,推动建筑向绿色建筑快速发展,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对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施工管理;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应用
绿色施工管理可以定义为通过切实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工作制度,最大程度地减少施工管理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施工管理技术。
绿色施工管理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体现,是绿色施工管理技术的综合应用。
一、我国绿色建筑施工管理的原则
1、3R 原则
3R 原则是使用、重复利用、循环使用的原则。
通过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降低资源浪费率。
而3R 原则能够促使创新技术和创新资源的开拓和发明,对高效节能、绿色环保的建筑材料提供了发展的保障。
2、科学性原则
所有的管理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用科学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来构成绿色施工各项性能指标。
整个指要有明确的目的,并且遵循简单、实用、操作性强等几个方面。
我国建筑地域宽广,在绿色建筑时需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发挥自然资源的优势,同时建立起和谐的生态系统。
3、整体性原则
绿色施工管理是把多项内容综合在一起,为一个目的服务的。
这是个体与整体的关系。
整个项目体系都必须把资源、能源、人力、物力、管理、环境有机结合,形成互相独立又相互紧密联系的整体。
4、可量化原则
所有的指标和目标都应该经过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量化考核。
这样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就能清晰明了,更方便管理
者对于施工过程的了解。
也为之后的施工做了数据库,便于以后实践和理论的研究。
5、动态导向性原则
绿色建筑施工要围绕“绿色”这个关键点进行。
管理工作和管理过程都要能够体现我国绿色建筑的历史、风格、趋势。
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引导未来绿色建筑的发展方向。
6、监督原则
施工过程中要想每个指标都能达标,必须借助政府和监理机构的监管力度。
政府部门要根据建筑的原则对环境破换、资源浪费的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做出相应的惩罚。
监理单位的监督制定在施工之前建立相应的监督制度,并且在过程中随时注意每个环节的监督指标。
二、绿色建筑施工管理在建筑施工管理中的应用
1、组织管理
在绿色施工管理,最高层次管理即为组织管理。
不过,在所建立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当中, 必须明确指出施工总体目标,同时还要把总目标进行细致的划分,分配给各个机构组织相应的任务;编制完善的奖惩体系;
根据目标计划实施生产;并且在实践生产过程中,分阶段性考核生产目标,保证各个机构的分项目标都能顺利完成,真正实现全面控制。
也可以将绿色施工管理与监管机构分开设置: 由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组成一级机构,其中由建设单位带头,项目经理为其主要的负责人;
由施工企业职能部门共同构成二级机构,且第一负责人即为项目经理;在项目实施的.工作过程中,负责人要制定计划任务到具体岗位和个人,确保大家都能够参与到绿色的施工中,保质保量的完成既定目标。
2、对人员的控制和管理
施工人员的管理是最基本的、但是最有难度的。
施工人员的理念决定着整体施工的理念,唯有每个施工人员都具备良好的节能减排理念,才能够实行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理念。
首先,在对人员的选择上,要尽可能的选择专业素质高、综合素质突出的优秀人才,并且尽可能实现一人多能,尽量缩减施工人员,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要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人员都能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中去,主动的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要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树立绿色、环保的施工理念,用理念带动行为,使施工人员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作用。
在施工中,尽可能节约材料、保护机械设备,并注重对周围环境的合理保护。
3、对施工材料的管理
对材料的管理和控制不仅限于采购的环节,而是贯穿到施工的所有环节中。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最好选择具有国家质量标准体系认证的品牌,确保施工材料本身不具备挥发性的有毒物质,从而能够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入库、进入现场和使用的过程中,都要注重对材料的控制和管理。
其目的是尽可能的实现材料使用的经济合理,并且减少材料的损耗。
在材料采购的过程中,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应尽可能的用最低的价格购买到质量最优的材料。
在材料运输、存储、进场的时候,应该进行二次检验,防止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
在材料的使用过程中应及时的对其损耗情况进行监督,确保材料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
4、对机械设备的管理
施工过程中,对机械设备的妥善保管和使用能够极大的提高施工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在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要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操作,并且对使用者进行责任追求,每个操作者负责一台设备,负责对设备的维修、保养,防止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机械损耗。
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国际先进机械设备。
这些设备具备一机多能的特点,可以替代几种机械而进行流水操作与循环操作,极大的降低了机械损耗与环境噪音污染,并且有效减少操作机械的工作人员数量。
一体化机械设备将极大的减少建筑工程对周围环境的污染,促进了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
5、对施工质量的管理
施工质量管理是实现建筑工程绿色环保的重要环节,也是见证绿色施工管理理念的重要成果,也是企业管理水平的最好体现。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管理,变被动为主动,使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更加科学合理、规范化、正规化。
这种做法将极大发挥绿色施工管理理念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也能增加绿色的经济性效果,降低建设单位的资金风险,提升施工单位的工作热情。
实施绿色施工,尽可能减少场地干扰,提高资源和材料利用效率,增加材料的回收利用等,但采用这些手段的前提是要确保工程质量。
好的工程质量,可延长项目寿命、降低项目日常运行费用,利于使用者的健康和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本身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体现。
6、可回收资源的利用
对于那些城市中的可以回收利用的固体建筑物的垃圾,可以在分清类别的基础上加强对建筑物的整体性能的控制,保证对整体的垃圾进行再分配与循环利用,这样在减少城市垃圾的污染,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性调控,这样从根本上加强了整体的智能性分配,保证减低企业处理拉加德运输以及资金消耗费用的开支,这样也为建筑工程的综合性调整提供了方便,同事还可以进行再回收或者重复再利用施工材料,对于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中也能响应的减少建筑污染。
综上所述,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不仅能够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效果,也能够实现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使施工管理更趋科学性与合理化。
因此,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应树立绿色施工管理理念,以节能减排、绿色施工作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重点,用科学的管理来实现我国建筑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向着绿色、减排、快速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洪欣,陈远,王大海. 我国绿色施工发展的思索[J]. 绿色建筑. (01)
[2] 张希黔,林琳,王军.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现状及展望[J]. 施工技术. (08)
[3] 郁超. 施工组织设计中绿色施工技术措施的编制[J]. 建筑技术. (02)
篇13:建筑绿色施工管理论文
浅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管理
摘 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环境在现代土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饱受摧残,致使自然环境不断遭受破坏,造成资源日渐匮缺等,而绿色施工技术适当地缓解了建筑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这些问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 绿色施工 资源管理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强调与遵循的发展理念,随着土木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断破坏,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备受瞩目。
本文以目前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现状,论述建筑工程绿色施工技术管理的发展状况,并为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的应用提出相应的管理措施[1]。
1 绿色施工技术推广的必要性
1.1 降低能耗
降低资源与材料的耗费是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基本要求。
在材料使用过程中,尽可能地降低材料的剩余率,充分利用资源,尽可能在施工或装修中一次到位、不返工,从而大大提高材料的利用率[2]。
能源过多的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对建筑物结构性能的发展有一定的限制性,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绿色施工技术可减少一定的能源消耗。
(1)改造电气安装连接的设备,选择有效的节能技术,从而减少电气工程操作过程中的电能耗量。
(2)为防止室内热能散失,建筑结构中的墙体应增添隔热保温系统。
1.2 节约成本
绿色施工技术的核心重点在于“节地、节能、节材、节水”,通过对绿色技术的核心重点的改进与优化,从而达到绿色环保的建筑施工效果。
在施工现场,对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废水分流排放、污水、雨水等进行有序管理,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从而减少资源的浪费。
对于电能的节能利用,应有相应的使用规划,应优先考虑使用国家的、行业推荐的环保、高效、节能的施工设备,并对其进行定时保养或维修。
对于建筑垃圾减量控制,建筑企业应对可再回收利用的垃圾加强控制,其余不可回收垃圾则收集到封闭式垃圾站进行处理。
可回收垃圾是可回收资源的重要内容,节约资源,加大资源利用率,从而使资源可循环利用。
1.3 改善性能
对于绿色施工技术的推广并不是单一的工序调整,它同时也在改进与优化建筑物内外组合形式,并由此对建筑性能加以改善。
2 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技术管理必要性概述
2.1 施工管理创新
理念指导人的行为,要使管理行为有所创新,只有先从施工管理理念创新开始。
认识创新的实际意义和重要性,是施工管理者理念创新的关键所在,因此,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应着眼于管理者认识度的提升。
另外,管理理念的创新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以培训与教育,把各种新的管理理念应用于施工管理当中,并树立创新理念。
新的管理理念着重于结合市场的需求、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与工程的实际情况等加以分析,而不只是把自身利益放在第一位。
2.2 绿色施工管理技术
技术优势是市场竞争中极富生命力和最具实力的优势,因此,技术创新能使建筑单位的实力不断增大,竞争力不断得到提高,而施工技术创新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1)对于新技术与新工艺,应积极从外部引进,并与相关企业合作,着力建立技术联盟,从而形成以新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施工当中,要结合施工工程项目的现实特征与新技术的特点,使新技术与新工艺的适应性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极具特点的施工创新技术体系。
(2)施工技术创新从内部做起,以现代的施工要求结合丰富的施工经验,寻求更有效的施工技术,这种以激励机制鼓励内部创新的方法,使工程技术可以直接使用。
(3)应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绿色施工管理水平采取的有效方法之一是信息化施工,这是一种依靠动态参数施工管理的绿色施工方式。
施工中工作量是动态变化的,施工资源的投入也将随之变化。
要适应这样的变化,必须采用信息化技术,依靠动态参数,实施定量、动态的施工管理,以最少的资源投入完成工程任务,达到高效、低耗、环保的目的。
3 绿色施工技术管理有效措施
3.1 加强能源、资源管理
绿色管理在建筑施工现场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即能源管理与资源管理。
(1)能源管理:节约能源是能源管理最直接的目的,尽可能的在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而实际的具体操作则要从设备与施工工艺着手。
篇14: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技术发展管理论文
1.概述
据统计,我国建成的高层建筑累计已超过1.3亿平方米,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已超过200幢。高层建筑最深的地下室基坑为6层,深度-26.2m。国外已达13层。深基坑支护方法很多,而且有的方法尚在不断发展之中,每一种基坑支护都有各自的适用条件和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对施工方案的选择应慎之又慎,否则一旦出现深基坑支护倒塌事故,不仅给工程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对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逆作法就是一项近几年发展起来新兴的基坑支护技术。它是施工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和其他多层地下结构的有效方法。在国外如美、日、德、法等国家,已广泛应用,收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日本的读卖新闻社大楼,地上9层、地下6层。采用逆作法施工,总工期只用22个月,与日本采用传统施工方法施工的类似工程相比,缩短工期6个月。又如美国芝加哥水塔广场大厦,75层、高203m,4层地下室,用18m深地下连续墙和144根大直径灌注桩作为中间支承柱,用逆作法进行施工,当该工程地下室结构全部完成时,主楼上部结构已施工至32层。
虽然逆作法的施工工艺和相关理论都取得一定成果,应用也有一定的普及,但目前仍作为一种特殊施工方法应用,主要用于对工程有特殊要求,或用传统方法施工满足不了要求而又十分不经济的情况下。
2.原理
先沿建筑物地下室轴线或周围施工地下连续墙或其他支护结构,同时建筑物内部的有关位置浇筑或打下中间支承桩和柱,作为施工期间于底板封底之前承受上部结构自重和施工荷载的支撑。然后施工地面一层的梁板楼面结构,作为地下连续墙刚度很大的支撑,随后逐层向下开挖土方和浇筑各层地下结构,直至底板封底。同时,由于地面一层的楼面结构已完成,为上部结构施工创造了条件,所以可以同时向上逐层进行地上结构的施工。如此地面上、下同时进行施工,直至工程结束。
3.逆作法分类
(1)全逆作法:利用地下各层钢筋混凝土肋形楼板对四周围护结构形成水平支撑。楼盖混凝土为整体浇筑,然后在其下掏土,通过楼盖中的预留孔洞向外运土并向下运入建筑材料。
(2)半逆作法:利用地下各层钢筋混凝土肋形楼板中先期浇筑的交叉格形肋梁,对围护结构形成框格式水平支撑,待土方开挖完成后再二次浇筑肋形楼板。
(3)部分逆作法:用基坑内四周暂时保留的局部土方对四周围护结构形成水平抵挡,抵消侧向压力所产生的一部分位移。
(4)分层逆作法:此方法主要是针对四周围护结构,是采用分层逆作,不是先一次整体施工完成。分层逆作四周的围护结构是采用土钉墙。
4.工艺特点
(1)可使建筑物上部结构的施工和地下基础结构施工平行立体作业,在建筑规模大、上下层次多时,大约可节省工时1/3。
(2)受力良好合理,围护结构变形量小,因而对邻近建筑的影响亦小。
(3)施工可少受风雨影响,且土方开挖可较少或基本不占总工期。
(4)最大限度利用地下空间,扩大地下室建筑面积。
(5)一层结构平面可作为工作平台,不必另外架设开挖工作平台与内撑,这样大幅度削减了支撑和工作平台等大型临时设施,减少了施工费用。
(6)由于开挖和施工的交错进行,逆作结构的自身荷载由立柱直接承担并传递至地基,减少了大开挖时卸载对持力层的影响,降低了基坑内地基回弹量。
(7)逆作法存在的不足,如逆作法支撑位置受地下室层高的限制,无法调整高度,如遇较大层高的地下室,有时需另设临时水平支撑或加大围护墙的断面及配筋。由于挖土是在顶部封闭状态下进行,基坑中还分布有一定数量的中间支承柱和降水用井点管,目前尚缺乏小型、灵活、高效的小型挖土机械,使挖土的难度增大。但这些技术问题相信很快会得到解决。
5.经济效益
采用逆作法,一般地下室外墙与基坑围护墙采用两墙合一的形式,一方面省去了单独设立的围护墙,另一方面可在工程用地范围内最大限度扩大地下室面积,增加有效使用面积。此外,围护墙的支撑体系由地下室楼盖结构代替,省去大量支撑费用。而且楼盖结构即支撑体系,还可以解决特殊平面形状建筑或局部楼盖缺失所带来的布置支撑的困难,并是受力更加合理。由于上述原因,再加上总工期的缩短,因而在软土地区对于具有多层地下室的高层建筑,采用逆作法施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一般可节省地下结构总造价的25%~35%。
6.环境效益
(1)噪音方面:由于逆作法在施工地下室时是采用先表层楼面整体浇筑,再向下挖土施工,故其在施工中的噪音因表层楼面的阻隔而大大降低,从而避免了因夜间施工噪音问题而延误工期。
(2)扬尘方面:通常的地基处理采取开敞开挖手段,产生了大量的建筑灰尘,从而影响了城市的形象;采用逆作法施工,由于其施工作业在封闭的地表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扬尘。
7.社会效益
(1)交通方面:由于逆作法的采取表层支撑,底部施工的作业方法,故在城市交通土建中大有用武之地,它可以在地面道路继续通车的情况下,进行道路地下作业,从而避免了因堵车绕道而产生的损失。
(2)采用了逆作法,+0.00层平板结构先完成,可以利用结构本身作内支撑。由于结构本身的侧向刚度是无限大的,且压缩变形值相对围护桩的`变形要求来讲几乎等于零。因此,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支护桩的侧向变形,从而使周围环境不至出现因变形值过大而导致路面沉陷、基础下沉等问题,保证了周围建筑物的安全。
(3)采用逆作法施工,地下连续墙与土体之间粘结力和摩擦力不仅可利用来承受垂直荷载,而且还可充分利用它承受水平风力和地震作用所产生建筑物底部巨大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从而大大提高了抗震效应。我国是个地震多发区,对地震的防治是必不可少的,从建筑业角度来说,采用适宜的施工工艺便可将地震带来的危害降低到最小,逆作法施工便具有这样的优点,所以在深基坑支护中大量运用逆作法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8.国内应用及前景
推广应用逆作法,能够提高地下工程的安全性,可以大大节约工程造价,缩短施工工期,防止周围地基出现下沉,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和推广价值的深基坑支护技术,在辽宁、上海、广州这类地区应用逆作法施工高层建筑深基坑较多。较典型的有上海特种基础工程研究所办公楼,位于上海西南角徐家汇天钥桥路。该建筑物地下2层,地上5层,底板埋置深度为-7.30m。为了探索基础结构与上部结构同时施工,以期缩短施工总工期,大楼采用了逆作法施工技术并取得了成功。又如,由上海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施工的恒积大厦工程以逆作法施工地下4层、地上22层,基坑深17m,施工仅用了5个月,整个工期明显加快,并减少支撑费用400万元,周边管线沉降仅为15mm,四周道路及民房位移均在5mm以内,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在上海地区掀起了一股逆作法热,其后相继有明天广场、京沙住业大厦等数十项工程采用逆作法施工。
目前,逆作法已颁列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各地也陆续公布了地下室逆作法施工工法(YJGF02-96)和(YJGF07-98),由此可说明逆作法施工已日趋成熟,其在深基坑支护中的前景乐观。如果说上个世纪是逆作法起步时期,紧接着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和大量应用之后,如今它正处于技术成熟期,将会有更大发展的全盛时期。
篇15:浅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摘要: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已成为现代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的课题。本文阐述安全管理的内涵及其必要性,分析我国建筑施工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及原因,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确保建筑施工取得较好的安全管理。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要性;措施
从我国国情出发,建筑施工要取得优质高效的管理,安全管理是重要因素之一。在建筑施工中,由于部分管理人员意识淡薄、管理体系尚未成熟等,导致安全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根治。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有效预防和及时控制安全问题,并在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才能保证建筑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 论文结论怎么写
★ 论文结论范文
★ 本科论文结论范文
★ 论文中期报告
★ 管理费用毕业论文提纲,与工程报价与工程管理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建筑工程质量施工管理论文(推荐15篇)】相关文章:
建筑论文结语2022-08-03
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期刊2024-04-17
项目中期报告2022-08-18
论文摘要与关键词2022-12-06
生物教学论文发表期刊2022-08-16
发教学论文期刊2022-06-02
浅谈中小型服装零售业员工管理毕业论文开题报告2022-09-02
工程管理论文开题报告2022-10-15
论文尾注期刊格式范文2022-06-26
写论文去哪里找资料2022-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