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业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与实现论文

时间:2023-07-26 07:49:25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物业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与实现论文(共11篇)由网友“暖暖”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物业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与实现论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物业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与实现论文

篇1:物业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与实现论文

物业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与实现论文

一、薪酬制度内涵及多元化制度

作薪酬制度能以最直观的方式对员工在岗位工作中的综合能力、工作经验、爱岗敬业程度、教育程度、团结互助程度等各个方面的总和作出相应的评价。对员工而言,代表着企业对自己认可程度;对企业而言,是评价一个员工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的物业服务企业均朝着多元化、创新型的方向发展,薪酬制度的构建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

第一,人性化薪酬制度。企业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挖掘员工的创造性潜能及积极参与性,来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第二,全面薪酬制度。企业用来体现员工劳动价值的激励方式更多的是精神方面的支持与鼓励。第三,团队化薪酬管理制度。在工作中,以团队为基础,强调团队内部协作,并针对团队设计专门的薪酬计划和激励方案。第四,选择性薪酬管理制度。企业可根据员工个人的能力和岗位,让员工在规定的范围内选择适合自己的薪酬方式,并为之努力进取。第五,宽带型薪酬结构。这种薪酬结构工资的等级较少,而各种职位等级的工资之间可以交叉。第六,薪酬股权化管理制度。这种薪酬制度是为了稳定员工队伍,吸引并留住关键人才,是对企业核心员工与高级管理人员的一种长期激励机制。

二、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和程序

高素质员工的激励作用是现代企业管理领域的一个非常具有实用价值的课题。其优化设计程序如下。

1.应进行薪酬调查。薪酬调查解决的是薪酬的内部公平和外部竞争力问题,是整个薪酬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只有结合实际情况的薪酬调查,才能解决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根本问题,有的放矢地做到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薪酬设计。

2.要确定薪酬策略和原则。只有先确定好薪酬策略和原则才能展开薪酬设计的后续环节,要在充分了解企业薪酬管理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确定薪酬分配的原则和依据,如薪酬的主要构成项目及构成比例等。

3.职位分析。作为薪酬设计的基础性工作,职位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对人员和业务进行精确分析,明确各部门职能和职位关系,再调查分析岗位任职资格和岗位职责,最后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岗位员工,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及上级主管共同编写完成岗位说明书。

4.确定薪酬制度。结合企业的生产运营和发展战略,对不同类型的人员采取不同的薪酬制度模式,以使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激发员工工作热情,开发员工的创造潜能。

三、薪酬管理体系顺利实行的保障措施

1.构建有效的沟通渠道。首先,公司要通过个人访谈、组织学习、问卷调查、员工座谈会、公司内网传达等多种渠道让员工在充分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对薪酬制度提出自己的建议和看法,并用于后期薪酬体系改进和优化的依据,在广泛的宣传中提高员工对薪酬制度的认知度,并认同薪酬制度的制定和实施,确保公平、公开、公正,增加制度的透明度。其次,拟定好薪酬制度后,应调动各部门和各层次管理人员及员工进行充分讨论,并注重在数值的确定以及指标的建立、量化、分解上达成一致。还可以三个月为期对优化改进后的薪酬体系进行试运行,时刻关注试运行结果来检验相关指标是否科学合理,并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2.健全科学的绩效考核管理体系。首先,企业要实现从绩效计划制订、绩效合同签订、跟踪监控、考核评价、反馈面谈、奖惩兑现到绩效改进的全过程管理,构建企业员工全员参与的绩效管理体系,以岗位责任为依据,以公司组织目标为导向,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地科学设立最能可持续发展,最能体现价值创造、最能反映岗位贡献的关键绩效指标进行考核。其次,要丰富考核结果的应用,激励员工不断提升岗位任职能力,改善绩效,增强考核的激励引导作用,为完成绩效目标,为员工成长注入活力以及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再次,要采取多角度测评的方式,多渠道、多方面了解员工业绩并给予客观正确的评价,保障考核的公平性,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充分发挥绩效的激励、引导作用,不断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促使企业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3.不断修改和完善薪酬体系。外部的竞争环境瞬息万变,一成不变只会被时代淘汰。企业内部的薪酬体系也应随着市场的发展而不断加以修正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广泛收集材料,定期与职工沟通交流,听取他们对薪酬体系的意见和建议,适当进行调整,以加强企业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保证薪酬体系顺利运行,并得到员工的大力支持。此外,为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要适时调整奖励性薪资,对公司有重大贡献的、工作认真积极的优秀员工给予适当的奖励,以激发员工的内在潜力,挖掘更多优秀员工,形成一个团结、努力的工作氛围。另外,随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基本薪酬也是常用的薪酬调整方法,对于工龄较长、工作能力较高、对公司有特殊贡献的员工,应合理提升薪酬,激励和促进其他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增强企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四、结语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力资源部做为人才之家,薪酬管理做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应始终坚持管理创新,以企业实际现状为基础,顺应市场和经济的需求,不断优化完善薪酬绩效管理体系,以提升企业相对竞争力,促进企业科学、良性、长远发展。

篇2:薪酬体系设计思路及方法?

薪酬体系设计的要点,在于对内具有公平性、对外具有竞争力及对个人贡献的公正评价。

第一步:调查公司现状,明确公司薪酬原则与策略

1、收集公司现阶段状况的资料,包括组织结构,各职能部门设置的出发点及其功能、向谁负责,各职能部门如何定位、其现有人员的考核标准和奖惩制度关联度。

2、掌握并分析公司现行薪酬体系的结构框架,包括工资总额构算(年度薪酬总额与销售收入的关系或所在比例)及在各职能部门间的分配比例,透视各类部门工资最高、平均、最低水平,工资构成(不同职能是否有不同的构成成份、这些构成成份有哪些、比重如何,福利现状等),以及员工入职时间、学历等因素与工资的关系等。

3、了解公司现阶段在市场上的定位和希望达到的目标,以及其发展阶段特征和其自身战略需求。了解并明确目前公司工资政策线。

第二步:进行工作分析

做工作分析,是为了形成职位说明书,这样可以为包括薪酬管理在内的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基础信息,所以它是一项至关重要并非常基础的工作。

如果公司有现成的职位说明书,可以将原有的拿出来做归类,并根据公司的战略导向及新政策要求再做分析。职位说明体系,必须充分体现公司的战略导向,使员工对职位的责任、贡献及所需努力大小等重要内容有统一理解。这有利于建立公平合理的、体现内部一致性的薪酬制度。

工作分析最好是能由高层牵头,在组织内部找出各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员代表以职位为对象,通过多渠道收集并分析与职位有关的资料,如职位和任职者概况、工作概述、工作职责、内外部关系、工作条件、必要的资格条件等信息,最后形成简明而有系统的职位说明书。

为了既保证薪酬体系的灵活性,又保持薪酬管理的相对稳定性,避免由于个别岗位的薪酬水平变化而引起其他岗位员工的不平衡心理,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和**,引入职位簇群的方法,即职位体系评估和分类。也就是利用原来的职务分析,明确组织有哪几种类型的职务以及任职所需要的资格要求,按照职务性质的相似性划分职位簇群;并在每个职位簇群内利用因素计点法对职务进行评分,最后按分数的高低划分出若干层级,由此建立好职位族平台(如图)。职位簇群的设置是相对稳定的,一般不随组织结构、职位的变动而发生变化。职位簇群及其层级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包容性,一个职位簇群的层级往往可以对应十几甚至几十个职务。职位簇群对职务进行分群管理,这样便于每个职位簇群的工资区段直接与外部人力资源市场比较,可以分职位簇群确定不同职位簇群的薪酬定们和相关政策,而不必因某些专业领域的市场价格发生较大波动而调整公司整体的薪酬水平,不仅增强了薪酬体系的灵活性、外部市场竞争力和内部的稳定性和公平性,也有效地帮助公司减少了工作量,节省了时间和管理成本。

职位簇群 编码 分类标准

行政管理 Ⅰ 担任主管及以上职位,指挥领导部署,并根据经营方针、战略目标进行组织、协调、领导等管理工作

技术研发 Ⅱ 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基础,在一定的规则与方式下,从事技术、产品及设备的研究开发、改良、设计等工作

生产制造技术 Ⅲ 以运用技术性专业知识和技能,从事生产计划、工艺设计、品质管理、设备管理、生产支持等方面为生产流程的正常动作提供保障和支持的工作

市场营销 Ⅳ 从事市场开发、推广、销售、客户服务等工作

事务 Ⅴ 按照既定的规则、方法和程序,推动全公司事务性及辅助性的工作

第三步:职位评价

职位评价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内公平性问题。

根据若干报酬因素(通常包括:受教育程度、工作知识、工作经历、工作责任、工作努力程度、工作难度、工作条件等):

① 建立起一个涵盖组织中所有岗位的等级序列。(来对公司中若干标杆职位的价值进行评估,然后再将组织中其他职位与这些标杆职位相对照。

② 为进行薪酬调查建立统一的职位评估标准,消除不同公司间由于职位名称不同、或即使职位名称相同但实际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不同所导致的职位难度差异,使不同职位之间具有可比性,为确保工资的公平性奠定基础。它是职位分析的自然结果,同时又以职位说明书为依据。

职位评价的方法有许多种:工作排序法、职务分类法、因素比较法、因素计点法、海氏三要素评估法等。而这些方法都是基于报酬因素来量化排列的。根据公司情况,来选择其一进行。

常用的报酬要素

要素种类 因 素

与技能有关的因素 智力、智力运用、创新能力、分析能力、判断力、心理要求、多才多艺 身体或机械技能、做详细工作的能力、做常规工作的能力、办公室工作技能、身体灵活性 教育、技术要求、工作准备、必要的教育和知识、基本知识和经验、培训经历、过去的经验 自我表现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社会技能 管理技巧、决策能力

与职责有关的因素 行政职责、人事职责、监督职责、财务职责、市场责任 责任的复杂性、错误的影响、对公司决策的影响、对其他工作的影响 准确性的要求、与他人接触的要求、与公众和客户的接触、对合作的要求 材料、设备、方法

与努力有关的因素 工作困难、工作压力、身体或精神疲劳、工作量、注意力集中程度、精神努力、身体努力、肌肉或神经紧张、眼睛紧张造成的劳累

与工作条件有关的因素 工作条件、劳动条件、自然环境、心理环境、个人危险、单调性、长期出差、职业病、机器或设备危险、工伤事故危险、抬举重物的危险

工作分析的目的是明确每个工作岗位的职责,职位评估要评价出公司内部工作与工作之间的相对价值,二者都是使公司内部工作职位明晰化。进行工作分析和岗位评估的结果为公司薪酬的内部均衡提供了调节的依据。

第四步:薪酬调查

薪酬调查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外竞争力问题。

公司在确定工资水平时,需要参考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公司在自身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委托比较专业的咨询公司进行这方面的调查。外企在选择薪酬调查咨询公司时,往往集中在美国商会、William Mercer(伟世顾问)、Watson Wyatt(华信惠悦)、Hewitt(翰威特)、德勤事务所等几家身上。一套完整的薪酬福利的统计数据和薪酬实务调查报告。完整的薪酬调查报告,包括以下三部分主要内容:

⑴ 基本情况概述,包括所调查公司的常规数据、调查方式和过程、所调查的每个职位的简要职位说明、报告概览等。

⑵ 薪酬调查的数据,要有上年度的薪资增长状况、不同薪酬结构对比、职位薪酬水平(包括所调查职位的按职级、职能和地区分别归类的薪酬范围,即薪酬最高和最低值、以平均数或百分位数来分类的薪金数额,以及竞争性薪酬组合,即固定薪酬和浮动薪酬的比重关系)、奖金和福利状况、长期激励措施以及未来薪酬走势分析等。

⑶ 福利与人力资源实务,包括薪酬管理、绩效管理、招聘和留任、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人工成本管理和税收影响、福利管理等。

薪酬调查的结果,是根据调查数据绘制的“薪资线”。在职位等级―工资等级坐标图上,薪资线是利用所收集到的各公司的关于各标准价值的职位的薪资,通过回归分析及“最小平方法”所得到的一条集中趋势线。从这条线,某家公司可以直观地找出其薪酬水平与同行业相比处于什么位置。

另外,还应在适当的时期,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和不同职群的员工进行内部调查,掌握其满意度及需求动向。

第五步:薪酬定位

在分析同行业的薪酬数据后,需要做的是根据公司状况选用不同的薪酬水平。

看公司发展阶段决策的薪酬分配总额情况,各个职群可能分配比例可能会有不同,如主流、关键职群可能会给予具竞争力的一定百分比的上调,一些则保持不变。但可在薪酬结构上做改变,使其组成成份有机,理顺工资结构方便日后员工发展晋升,各职群的结构及组成又是不一样的。如营销:基本工资+提成,行政管理:基本工资+浮动工资,生产技术:计量制,都含有不同的绩效考核成份。

影响公司薪酬水平的因素:

①从公司外部看,国家的宏观经济、通货膨胀、行业特点和行业竞争、人才供应状况甚至外币汇率的变化,都对薪酬定位和工资增长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②在公司内部,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人员的素质要求是决定薪酬水平的关键因素。公司发展阶段、人才稀缺度、招聘难度、公司的市场品牌和综合实力,也是重要影响因素。

在薪酬设计中25P、50P、75P专用术语,指的是假如有100家公司(或职位)参与薪酬调查的话,薪酬水平按照由低到高排名,它们分别代表着第25位排名(低位值)、第50位排名(中位值)、第75位排名(高位值)。一个采用75P策略的公司,需要雄厚的财力、完善的管理、过硬的产品相支撑。因为薪酬是刚性的,降薪几乎不可能,一旦公司的市场前景不妙,将会使公司的留人措施变得困难。

第六步:薪酬结构设计

报酬观反映了公司的分配哲学,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的报酬观。公司应特别注重其分配方式要与自身的行业特点、公司文化相一致。

确定人员工资时,要综合考虑三个方面的因素:①职位等级,②个人的技能和资历,③个人绩效。在工资结构上与其相对应的,分别是①职位工资、②技能工资、③绩效工资。一般将前两者合并考虑,作为确定一个人基本工资的基础。

确定职位工资,需要对职位做评估;确定技能工资,需要对人员资历做评估;确定绩效工资,需要对工作表现做评估;确定公司的整体薪酬水平,需要对公司盈利能力、支付能力做评估。

一般最合理也最复杂的工资结构制度是采用职能工资制(职能资格等级工资),根据员工的职务执行能力,按资格等级确定工资,它综合了职位工资

[薪酬体系设计思路及方法?]

篇3:薪酬体系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薪酬体系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研究目的

薪酬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向员工传达了在组织中什么是有价值的,并且为向员工支付报酬建立起了政策和程序。一个设计良好的薪酬体系直接与组织的战略规划相联系,从而使员工能够把他们的努力和行为集中到帮助组织在竞争环境生存和发展的方向上去。S研究所作为科学院下属的一个研究所,是高技能、高学历和高层次人才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目前共有各类工作人员1000多人,其中知识员工占有相当大的比例。S研究所先后执行过以资历为中心、以岗位为中心的薪酬制度。~,国家对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明确提出我国的科研事业单位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S研究所根据相关文件要求,目前已对工作人员的'基本工资按国家统一的工资政策和标准进行了调整,但没有对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激励性薪酬(奖金)和福利等部分进行优化设计和调整,还没有形成完全体现以岗位绩效为中心的完整薪酬体系。本次研究主要从S研究所人员结构及特点入手,在借鉴国内外科研机构薪酬体系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S研究所实际从薪酬结构、岗位职务设计、岗位价值评价、岗位绩效考评和绩效奖励分配等方面对整个薪酬体系进行优化设计,以期形成一套符合研究所实际情况和时代发展潮流的完善薪酬体系。

2.研究设计方案、预期结果

(1)研究设计方案:

本文以现代薪酬管理理论为指导,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坚持理论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以S研究所为研究对象,结合该所的发展战略,在对该所旧有的薪酬体系的问题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规范、科学方法设计一套适合该企业目前发展状况的薪酬体系。研究设计详细思路还可见三级大纲(附后)

(2)预期结果:

通过对国内外科研机构薪酬制度的对比分析并结合S研究所实际设计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该体系应该能体现足够的内部公平性、激励性,并具有一定的外部竞争性。希望工作人员能够通过该薪酬体系代写留学生论文了解自己的薪酬具体与那些因素密切相关,从而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组织的价值倾向以及努力方向,同时对工作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一些参照和启发。

3.所需条件和完成时间(附细化到三级目录的论文纲要)

(1)常见所需条件为:(结合你的选题修改)

1、获得导师的指导和帮助;

2、查阅相关的图书期刊资料,掌握薪酬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广泛阅读相关的实证研究案例;

3、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科学院相关的薪酬制度进行了解和熟悉;

4、需要对本地区、本行业的薪酬水平进行调查;

5、全面了解目标单位在薪酬体系方面的情况,查阅相关资料,进行相关的书面调查或面谈,希望得到单位相关领导和员工的支持和帮助。

(2)完成时间(例):

3月,完成论文开题报告;

204月,收集整理相关的图书期刊资料,着手对目标单位相关资料的收集;

年5月,分析相关资料,完成相关的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初步处理;

2008年6~8月,完成论文的撰写并提交导师修改;

2008年9月,完成论文修改,定稿工作。

(全文由工商管理专业代写硕士毕业论文中心审核发布)

4.附细化到三级目录的论文纲要:

目 录

第1章 引言 1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目的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2 薪酬设计发展趋势 2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3

1.3.1 研究方法 3

1.3.2 研究内容 3

第2章 薪酬相关概念及国内外科研机构薪酬体系比较分析 4

2.1 薪酬相关概念 4

2.1.1 薪酬概念 4

2.1.2 薪酬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 4

2.1.3 薪酬模式 6

2.1.4 薪酬体系设计原则 8

2.2 国内外国立科研机构薪酬体系比较分析 10

2.2.1 各国国立科研机构的基本概况 10

2.2.2 人员管理 12

2.2.3 岗位管理 13

2.2.4 绩效管理 13

2.2.5 薪酬模式与结构 13

2.2.6 福利与非经济性报酬 14

第3章 S研究所代写mba论文现行薪酬体系分析 16

3.1 S研究所概况 16

3.1.1 S研究所的组织结构 16

3.1.2 S研究所的人员结构 16

3.2 S研究所薪酬体系诊断分析 17

3.2.1 S研究所薪酬制度沿革及现状 17

3.2.2 薪酬满意度调查 19

3.2.3 S研究所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20

第4章 S研究所薪酬体系优化设计 23

4.1 薪酬战略和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目标 23

4.1.1 薪酬战略 23

4.1.2 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目标 23

4.2 岗位分析与评价 24

4.2.1 岗位分析 24

4.2.2 岗位评价 29

4.2.3 岗位管理制度 36

4.3 薪酬市场调查 36

4.4 薪酬体系设计 37

4.4.1 薪酬结构设计 38

4.4.2 经济性报酬设计 39

4.4.2.1 基本工资 39

4.4.2.2 津贴和补贴 39

4.4.2.3 绩效工资 41

4.4.2.4 福利 46

4.4.3 非经济性报酬设计 47

4.4.4 薪酬体系的管理 48

第5章 S研究所薪酬体系的评价 50

第6章 结论 52

参考文献 53

附录A 55

附录B 58

篇4:空地遥控设计思路与实现路径论文

空地遥控设计思路与实现路径论文

1(略)

2(略)

2.1功能及系统组成

系统主要功能:实现机载局域网计算机与地面局域网计算机的互联互通;实现机载地面宽带数据链接,实现对机载系统遥控;机载被控系统工作状态能够实时传输到地面遥控系统并显示。系统由机载和地面两部分组成。机载设备包括被控被控计算机、机载网关设备、机载宽带数传设备等;地面设备包括遥控计算机、地面网关设备、地面宽带数传设备等。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其中最关键的设备是网管设备和宽带数传设备。机载网管设备主要功能是将被控计算机送来的TCP/IP格式数据包进行相关处理再送至机载宽带数传设备;宽带数传设备进行TDMA协议处理、纠错编码及调制后通过无线信道发送到地面宽带数传设备。

2.2方案设计

以远程计算机控制技术为基础,采用Symantec公司的PcAnywhere远程控制软件,开发IP网关和宽带传输设备,建立面向连接的TCP/IP无线通道,实现遥控功能。为实现TCP/IP协议数据包通过无线网络透明传输,协调无线网络与有线以太网之间数据流量的平衡,必须在以太网和无线网络之间构建一无线网关,实现从以太网截获的数据包到无线链路之间帧格式的平滑转换以及其逆过程。无线网关与宽带数传设备配合,与无线网络上对等的无线网关进行透明通信,完成机载局域网络到地面遥控局域网络的无缝桥接,最终实现地面远程控制软件跨越地空无线通信网络,成功控制远端载机应用软件的目的。

本方案设计中,远程控制软件服务端程序与被控系统应用程序运行于统一环境———机载被控计算机;地面远程控制软件客户端程序安装于主控计算机,无线网关软件安装于机载和地面专用工控制计算机。

2.3工作原理

系统加电工作,启动被控计算机PcAnywhere服务端软件,操作人员以给定的用户名和预分配密码从地面主控计算机远程登录机载被控计算机。获得机载被控计算机授权后,PcAnywhere服务端程序将获取机载被控计算机显示界面信息,打包形成TCP/IP格式数据包送机载无线网关,机载无线网关进行相关处理再送至机载宽带数传设备。宽带数传设备进行TDMA协议处理、纠错编码及调制后通过无线信道发送到地面宽带数传设备。地面宽带数传设备将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调、纠错译码及TDMA协议处理后送地面无线网关。地面无线网关对收到的信息进行机载无线网关逆处理,并将重构后TCP/IP格式数据包发送至地面遥控计算机,运行于该计算机上的远程控制客户端软件将收到的TCP/IP格式数据包恢复为机载被控计算机界面显示信息,并显示到地面遥控计算机上[2]。此时,操作员就能在地面遥控计算机上看到机载被控计算机的界面了,具备远程遥控操作机载被控计算机的能力。

在地面遥控计算机显示的机载被控计算机界面上双击系统应用软件图标,这种情况下PcAnywhere客户端会将鼠标的点击动作信息和位置信息收集打包上传到机载被控计算机,其过程类似机载被控计算机显示界面的传输,仅是传输方向不同。当机载被控计算机上的PcAnywhere服务器端软件将收到地面遥控计算机上传的鼠标位置和动作信息恢复为相应的操作系统动作,于是启动机载被控计算机上的系统应用软件。机载被控计算机上系统应用软件的启动带来机载被控计算机画面的大幅更新,于是又激发新一轮机载被控计算机显示界面的下传过程。

地面遥控计算机更新为机载被控计算机上系统应用软件界面后,地面操作人员就如同在本机上一样对机载任务系统进行操作控制。当地面主控计算机有键盘或鼠标指令时,会重复类似于启动机载被控计算机上系统应用软件时的工作过程;当地面主控计算机有键盘、鼠标指令或机载设备主动上报状态导致机载被控计算机显示界面更新,会重复类似于机载被控计算机系统应用软件界面下传过程。

2.4关键技术

2.4.1宽带数传设备技术

基于遥控系统需求,进行数据传输体制、消息内容与格式、处理与变换等研究,建立稳定可靠的空地宽带数据链接,是实现地空无线遥控功能的关键之一。

2.4.2网关技术

网关是实现机载局域网上计算机与地面局域网上计算机透明TCP/IP传输的最关键技术[3]。网关的主要功能是在以太网和无线链路之间完成帧格式的转换(截获TCP/IP协议中IP层输入数据,按照要求格式打包后送宽带数传设备传输,数据传输时网关还要实现IP数据的缓存、流量控制、自动重传等,在接收到从无线链路来的数据后,还原成IP数据并从指定以太网口发送出去),通过无线链路与其他网关进行通信,实现空地局域网计算机的互联[4]。

2.4.3远程遥控技术

远程遥控技术是实现地空无线遥控3项关键技术之一。远程遥控较常用的两种协议是专用协议和通用协议。

(1)订制专用协议

制定专用的地空遥控协议(类似无人机测控协议),优点是相对于通用协议可以适当降低遥控信道传输速率,但需要开发适于被遥控系统的嵌入式软件、可扩展性差,需要对机载原有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开发成本较高。

(2)使用通用协议

研发遥控系统的目是为了提高试飞训练效率,降低试飞训练风险,不影响原有任务系统运行,采用PcAnywhere远程遥控软件成本低,但信道传输速率相对较高。PcAnywhere远程遥控简单来说就是将完整的窗口界面通过TCP/IP网络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的屏幕上,并能将鼠标键盘指令传回被控计算机,并具有跨平台的特性。综合分析后作者认为地空遥控系统采用PcAnywhere远程遥软件比较合适。

3关键技术测试验证确定地空遥控系统基本状态之后,基于关键技术研究成果继续开展测试验证,为远程遥控系统实验室仿真试验和机载地面联试奠定基础。

3.1远程遥控软件———PcAnywhere

测试PcAnywhere软件远程遥控时产生的数据流量,并与网关设备和宽带传输设备能力比较,验证软件与硬件适配性。PcAnywhere数据流量测试环境如图2所示。主控端计算机与被控端计算机通过本地局域网建立链接,用远程控制客户端程序操作被控计算机,采用360网络监视软件监视主控端计算机与被控端计算机在远程遥控时双向的数据传输流量,监视到的数据传输流量如表1所示。

3.2网关软件

测试网关软件数据处理能力,测试环境如图3所示。测试计算机1和测试计算机2上安装测试软件,两计算机通过网关和网关桥接软件建立IP网络链接。使用测试软件在测试计算机1和测试计算机2之间进行双向传输文件,在测试软件上监视到的文件传输速率见表2。

3.3宽带数传设备性能测试

测试宽带数传设备数据传输的速率、时延,数据传输性能测试环境如图4所示。测试计算机1、测试计算机2安装专用数传速率测试软件,测试计算机1、测试计算机2通过宽带数传设备无线连接。使用专用数传测试软件进行双向数据传输,最终得到测试结果见表3。

4实验室仿真测试

5月,在实验室搭建了远程遥控系统仿真测试环境,用该仿真测试环境验证无线网关算法,测试遥控过程上、下行数据流量等。实验室仿真测试环境主要由机载、地面宽带数传设备模拟器等构成。宽带传输设备模拟器具有传输速度控制、时延调整和误码输入功能,用这些功能模拟无线网络的'速率、时延和误码。实验室远程遥控系统仿真测试环境如图5所示。主控端计算机、被控端计算机通过网关程序和宽带数传设备模拟器连接,并将机载宽带数传设备模拟器的发送速率设置为3Mbyte/s,时延设置为100ms;地面宽带数传设备模拟器的发送速率设置为80kbyte/s、时延设置为100ms;主控端计算机使用PcAnywhere客户端软件控制被控端计算机。在主控端计算机远程控制操作结束后,测试结果如下:

(1)主控计算机能够通过网关和宽带数传设备模拟器建立的TCP/IP通道链接到被控计算机上;

(2)主控计算机能够通过PcAnywhere客户端程序远程控制被控端计算机;

(3)主控计算机远程遥控被控计算机时,简单操作(移动一下鼠标、键盘的一个输入)主控计算机上远程遥控客户端软件的反应速度很快,基本感觉不到延时;

(4)主控计算机远程遥控被控计算机时,复杂操作(连续移动鼠标、或者是有新的界面弹出)主控计算机上的远程遥控客户端软件界面操作结果有约2s时延。

5机载地面联试

206月,在试飞外场结合某产品试飞,进行机载地面远程遥控系统联试,试验采用全部的实装设备,验证在真实环境条件下远程遥控系统功能。机载地面联试环境如图6所示。外场机载地面联试试验结果与实验室仿真测试环境下测试结果相同。

6结束语

实验室模拟联试和外场机上地面联试试验结果表明:基于IP传输的地空无线遥控系统基本实现了设计目标,其设计思路和技术实现途径对于未来工程实现地空无线遥控系统具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实时性要求相对较低的试飞试验领域。系统所采用的网关技术、网络遥控技术等,在宽带IP网络、无人机遥控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对关于复杂操作出现时延的问题,初步分析是由于宽带数传设备上行速率较低(只有80kbyte/s)所致,工程实现上可以适当提高宽带数传设备上行速率解决此问题。

篇5:求关于薪酬体系设计的论文结论

【摘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薪酬体系设计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企业绩效的高低。本文在澄清薪酬与工资、报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薪酬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并就具体设计给出了操作性很强的六个步骤,最后根据企业所处环境的变化趋势展望了薪酬体系设计的新趋势,以期对中国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所裨益。

相关信息

薪酬体系设计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并紧密结合企业的战略和文化,系统全面科学的考虑各项因素,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遵循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薪酬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制度保障作用。一个设计良好的薪酬体系直接与组织的战略规划相联系,从而使员工能够把他们的努力和行为集中到帮助组织在市场中竞争和生存的方向上去。薪酬体系的设计应该补充和增强其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作用,如人员选拔、培训和绩效评价等。

设计模型.

组织在设计战略型薪酬体系时,可从战略层、制度层和技术操作

层三个层面来考虑,即美国布朗德提出的以战略为导向的薪酬管理体系模型,如图所示。

设计原则.

薪酬作为分配价值形式之一,设计时应当遵循按劳分配、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内部公平性

按照承担的责任大小,需要的知识能力的高低,以及工作性质要求的不同,在薪资上合理体现不同层级、不同职系、不同岗位在企业中的价值差异。

外部竞争性

保持企业在行业中薪资福利的竞争性,能够吸引优秀的人才加盟。

绩效相关性

薪酬必须与企业、团队和个人的绩效完成状况密切相关,不同的绩效考评结果应当在薪酬中准确地体现,实现员工的自我公平,从而最终保证企业整体绩效目标的实现。

激励性

薪酬以增强工资的激励性为导向,通过动态工资和奖金等激励性工资单元的设计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另外,应设计和开放不同薪酬通道,使不同岗位的员工有同等的晋级机会。

可承受性

确定薪资的水平必须考虑企业实际的支付能力,薪酬水平须与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承受能力保持一致。人力成本的增长幅度应低于总利润的增长幅度,同时应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用适当工资成本的增加引发员工创造更多的经济增加值,保障出资者的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合法性

薪酬体系的设计应当在国家和地区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可操作性

薪酬管理制度和薪酬结构应当尽量浅显易懂,使得员工能够理解设计的初衷,从而按照企业的引导规范自己的行为,达成更好的工作效果。只有简洁明了的制度流程操作性才会更强,有利于迅速推广,同时也便于管理。

灵活性

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外界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应当及时对薪酬管理体系进行调整,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和企业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薪酬管理体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适应性

薪酬管理体系应当能够体现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以及企业性质、所处区域、行业的特点,并能够满足这些因素的要求。

基本步骤.

为实现上述目标,薪酬体系设计必须遵照以上的九项原则,细致入微地开展一系列工作,才能使方案切合实际且具有广泛的接受程度及良好的可实施性。

薪酬调查

薪酬调查是薪酬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解决的是薪酬的对外竞争力和对内公平问题,是整个薪酬设计的

基础,只有实事求是的薪酬调查,才能使薪酬设计做到有的放矢,解决企业的薪酬激励的根本问题,做到薪酬个性化和有针对性的设计。通常薪酬调查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

1)企业薪酬现状调查。通过科学的问卷设计,从薪酬水平的三个公正(内部公平、外部公平、自我公平)的角度了解造成现有薪酬体系中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问题的原因。

2)进行薪酬水平调查。主要收集行业和地区的薪资增长状况、不同薪酬结构对比、不同职位和不同级别的职位薪酬数据、奖金和福利状况、长期激励措施以及未来薪酬走势分析等信息。

3)薪酬影响因素调查。综合考虑薪酬的外部影响因素如国家的宏观经济、通货膨胀、行业特点和行业竞争、人才供应状况和企业的内部影响因素如:盈利能力和支付能力、人员的素质要求及企业发展阶段、人才稀缺度、招聘难度。

确定薪酬原则和策略

薪酬原则和策略的确定是薪酬设计后续环节的前提。在充分了解企业目前薪酬管理的现状的基础上,确定薪酬分配的依据和原则,以此为基础确定企业的有关分配政策与策略,例如不同层次、不同系列人员收入差距的标准,薪酬的构成和各部分的比例等。

职位分析

职位分析是薪酬设计的基础性工作。基本步骤包括: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在业务分析和人员分析的基础上,明确部门职能和职位关系;然后进行岗位职责调查分析;最后由岗位员工、员工上级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共同完成职位说明书的编写。

岗位评价

岗位评价重在解决薪酬对企业内部的公平性问题。通过比较企业内部各个职位的相对重要性,得出职位等级序列。岗位评价以岗位说明书为依据,方法有许多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

薪酬类别的确定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的要求,对不同类型的人员应当采取不同的薪酬类别,例如:企业高层管理者可以采用与年度经营业绩相关的年薪制,管理序列人员和技术序列人员可以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制,营销序列人员可以采用提成工资制,企业急需的人员可以采用特聘工资制等等。

薪酬结构设计

薪酬的构成因素反映了企业关注内容,因此采取不同的策略、关注不同的方面就会形成不同的薪酬构成。企业在考虑薪酬的构成时,往往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一是职位在企业中的层级,二是岗位在企业中的职系,三是岗位员工的技能和资历,四是岗位的绩效,分别对应薪酬结构中的不同部分。

[求关于薪酬体系设计的论文结论]

篇6:城市防洪排水系统设计优化思路研究论文

城市防洪排水系统设计优化思路研究论文

1引言

中山市属于南方城市,江河众多,降水丰沛,内涝频发,公众叫苦连天。有数据显示,自1956年来中山市发生过50余次气象涝灾。发生内涝既有客观上的气象和地理因素影响,也与当前城市“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管理”的建设模式有关联。改变传统的以“排”为主的治理模式,转变为“渗、滞、蓄、用、排”的方向,借鉴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推广现代雨水利用与管理技术,推行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势在必行。

2中山市频繁发生内涝的人为因素

2.1多条内河涌被覆盖增加内涝

在城市建设大举扩张中,填满覆盖河涌、破坏河道水系等行为,致使排涝系统对降雨的调蓄能力下降。同时大量新建的柏油路、水泥路面等硬质铺装,由于渗透性差,令雨水不能快速渗透,加剧城市内涝。

2.2城市排水系统标准偏低,建设存在短期性和临时性

我国以前的城市建设在城市排水系统设计上多是按1年一遇的标准来规划设计,尤其是城市排水系统的规划与道路、水系、绿地、城市竖向等系统专业规划的衔接不够,导致传统排水规划的综合性、前瞻性不强。

2.3重建设轻管理导致排水设施排污排洪能力下降

在过去30多年的城市建设中,对排水防涝设施的改造与维护欠账多,系统不完善,管养不到位。一些排水设施建成时间较长,老旧、地面沉降、管理不善等导致一些管渠出现开裂、错位、淤塞等问题,一旦出现强降水,雨水排泄不畅,就容易出现积水,加上擅自变更规划、改变原排水系统所担负的服务范围等因素,导致排水系统不堪负荷。

3城市排水系统改造建议

3.1推广雨污分流排水工程

雨污分流作为一种排水体制,是指将污水和雨水分开,各用一条管道输送,进行后续处理或排放的排污方式。以前受经济水平限制,没有根据水的来源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对排水管道进行分设,采用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条排水管道的排水系统。随着经济发展和环境意识增强,尤其是水资源日益珍贵,为了更好地利用各种水资源,实施雨污分流显得十分必要。

雨污分流后,污染轻的.雨水直接排人城市内河再经过自然沉淀,既能供给喷洒道路的城市市政用水,也可以作为天然的景观用水,然后这些雨水经过缓冲净化流人河流,还能提高地表水的使用效益;而排人污水管网后的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又实现了回用和再生,既让城市水环境明显改善,而且降低了污水处理成本。

3.2提高城市排水设计标准

国家最近提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理念,对于深受内涝之苦的中山市来说是机遇。有专家建议,可以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开展防排涝综合规划,加大排水系统改造力度,落实“海绵”型城市建设方针。在排水设计方面,要遵循地理、水文和气象等自然规律,储存和利用雨水资源,变单纯排水为疏导涝水。例如在对易涝区道路交叉口、桥涵引桥等的排水改造中,建议按3-5年一遇的标准改造;对隧道、地下停车场和下沉广场等,建议按照不低于30年一遇的防涝标准进行设防布置,避免因暴雨积水引发隧道吃人等较严重后果;在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中应增加雨水利用工程,加大对城市雨水径流的源头控制,发挥城市绿地、道路、水系等对雨水吸纳、蓄渗和调节的作用,从而缓解城市内涝。

3.2.1屋顶绿化雨水利用系统

屋顶绿化系统可提高雨水水质并使屋面径流系数减小到0.3,有效地削减雨水径流量。作为改善城市环境的新生态技术,也可作为雨水集蓄利用和渗透的预处理措施,该技术在德国和欧洲城市已广泛应用。屋顶绿化技术关键的科学选择植物和种植土壤,确保不发生渗漏。上层土壤应选择孔隙率高、密度小、耐冲刷、且适宜植物生长的天然或人工材料。

3.2.2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分为建筑群集中式系统和单体建筑物分散式系统,是利用屋顶做集雨面,在公共、工业和家庭等方面用于冲厕、冷却循环、浇灌、洗衣等中水系统所需的非饮用水。该系统由雨水的汇集区、截污装置、输水管系、储存、净化和配水等部分组成;根据需要,可能还会设计贮水池溢流管与渗透设施相连接,使部分雨水在超过储存容量时发生溢流渗透。屋面雨水集蓄利用系统不但可以让饮用水节约,还会使城市排水和处理系统的负荷减轻,使污染物排放量减少,让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3.2.3园区雨水集蓄利用系统

在公园、新建居民小区以及环境条件较好的类似城市园区,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设计,将区内路面、绿地、屋面的径流雨水收集起来加以利用,达到减少水涝、优化小区水系统、削减城市非点源污染物排放量和暴雨径流量,进而改善环境的效果。因为这种系统涉及面宽,比较巨大,需要处理好绿地与道路高程、室内外雨水收集排放系统、初期雨水截污、净化等相关环节间的关系。

4结束语

现代城市防洪排水工程涉及多学科,在选择排水系统方案时,要根据现场的给水排水系统、水资源环境、水文地质、气候及降雨、雨水水质、园林道路、水景、建筑、地下构筑物、地形地貌、高程和总体规划等各种条件,充分考虑各种渗透设施和收集利用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通过技术经济分析、水力计算、水量平衡来确定科学方案,突出系统化观点,协调好各专业的关系,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篇7:GIS设计与实现论文

目录

设计背景与目标............................................................................................................ 2

1.设计背景: .......................................................................................................... 2

2.设计目标 .............................................................................................................. 2

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3

1.设计原则: .......................................................................................................... 3

设计方法 .................................................................................................................... 3

三、需求分析(系统定义)........................................................................................ 4

1.系统设计的方法 .................................................................................................. 4

2.系统定义: .......................................................................................................... 4

四、系统设计(系统结构体系、模块设计)............................................................ 6

结构体系设计: ........................................................................................................ 6

2.系统模块设计: .................................................................................................. 7

五、数据库设计.......................................................................................................... 9

1.概述 ...................................................................................................................... 9

2. 需求分析 ............................................................................................................ 9

3. 概念设计 .......................................................................................................... 10

4.逻辑模型 ............................................................................................................ 12

5.物理设计 ............................................................................................................ 12

6.数据字典设计 .................................................................................................... 14

六、系统实施计划...................................................................................................... 14

七、总结.................................................................................................................... 16

设计背景与目标

1.设计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校园的规模日益扩展,传统的管理方法显得力不从心,为了提高效率,节省物力人力资源,大学校园的管理也将逐步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而地理信息系统(一种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空间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市政、交通、电信、军事和旅游等领域,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从地理关系的角度分析和解决与地理信息有关的问题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技术的发展恰好迎合了这个需求,可以为大学校园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大学校园多媒体管理系统应运而生。我校虽然已经有了较完善的校园多媒体管理系统,但是身为我校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专业相关的课程设计选择这个题目显得更有意义,特建立我校的空间管理GIS系统。

2.设计目标

要求包括道路及道路基本信息、建筑基本信息、校园特殊标记的空间数据组织方案

1、要求满足以下功能要求:

(1)空间查询基本功能包括:

a) 目标定位;

b) 根据起始点和目标定位信息,给出导航路线;

c) 能够介绍所查询的目标信息;

(2)查询学生、教师、专业、院系等相关的基本信息;能实现图文互查;

设计原则与设计方法

1.设计原则:

1.满足GIS设计的基本原则,合理的组织开发该管理系统。

a) 标准化:基本符合GIS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符合现有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b) 先进性:硬件设备的先进性;软件设计的先进性;技术方法的先进性;管理手段的先进性

c) 兼容性:实现与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

d) 高效率:具有高效率的学生及教师,道路及道路基本情况,主要建筑物基本属性等信息的`查询;

e) 可靠性:保证各数据及系统正常运行以及系统运行结果的正确性

f) 通用性:系统数据组织灵活,可以满足不同分析及查询的需求

2.根据实际情况,考虑经济、项目可行性、降低软件系统开发的风险。

设计方法

GIS系统设计的方法需要考虑系统规模的大小、系统应用的类型、系统需求说明程度等。因为这次系统设计的需求明确,较宜采取结构化生命周期法进行设计,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运用visio 、erwin、和microsoft project软件平台进行设计和管理。

三、需求分析(系统定义)

1.系统设计的方法

收集相关的资料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制定面向对象的系统模型。明确系统的功能要求,利用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严格按照划分好的各阶段一步一步来,主要包括绘制系统流程图和E-R图、制作数据字典等,为系统设计做好前期准备。以期借此熟悉GIS系统的开发流程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做准备。 2.系统定义:

(一)系统目标分析

1. 进行用户类型分析;

用户可分为:学生、老师、领导、管理人员、游客等,对不同的用户 ,相应的功能需求也不尽相同,需要针对不同的用户设计不同的入口,使各种类型的用户能有美好的软件体验。

2. 现状的调查分析;

当前系统存在的问题在哪里?为什么要开发新的系统,新的系统相对于旧系统应该增加或不考虑哪些功能?应充分考察当前用户在当前及未来的需求,力求系统完备、高效。

现状调查分析内容包括当前在校学生最新基本信息情况,包括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出生年月、籍贯、政治面貌、所在班级及院系等信息;在校老师的最新基本信息情况,包括教师编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和所属院系等信息;校内主要道路基本信息,包括道路名称,道路长度,道路起点及终点,道路连接的交叉口等信息;校内主要建筑物的最新基本信息,包括建筑物编号,建筑名称,建筑年代,建筑楼层数,建筑结构及用途等信息;主要商店超市信息,包括店铺编号、店铺地址、店铺主营产品等信息;医院/诊所基本信息,包括位置信息、营业时间、急救电话等。此外,还包括对上述信息的相关介绍,方便查询时能够介绍

相关信息。经过调查将该系统所涉及的信息和数据分为图形信息、属性信息和文档信息,为实现多媒体图文并查做好准备。

3. 明确系统的服务对象;

系统主要为学生、教师、领导、游客等人员服务,对不同的服务对象系统的目标也不同。

4. 用户研究领域现状调查。

详细了解用户现在的研究领域,预测系统功能。在该系统设计中用不上。

(二)空间查询基本功能要求如下:

(1)目标定位;

(2)根据起始点和目标定位信息,给出导航路线;

(3)能够介绍所查询的目标信息;

(4)可查询学生、教师、专业、院系等相关的基本信息,能实现图文互查;

(三)校园多媒体查询的性能要求:

(1)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系统要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界面风格应符合查询人员及管理人员心理等特点,按查询及管理工作环节来进行系统界面的布局。功能设计无论是文本部分还是图形部分都是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做到形象直观,操作方便。操作流程应尽可能地简单实用,尽量把复杂的功能要简化,并提供完善的联机帮助。

(2)系统稳定。系统具有一定的容错和纠错功能。

(3)系统效率。系统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

(四)系统环境:常用的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下皆能运行,如w_7、w_8、W_XP等。

篇8: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体系设计和实现论文

无刷直流电机控制体系设计和实现论文

1.1课题背景及选题意义

1.1.1电力电子及微处理器技术

对无刷直流电机发展的影响传统信号处理方法分为两大类: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时域分析常常是直接利用回波时域信号进行分析并给出结果,是最简单而且最直接的方法,特别是当信号中明显含有简谐成分、周期成分或瞬时脉冲成分更为有效。

(1)小型化和集成化微机电系统(MEMS)技术的发展将使电机控制系统朝控制电路和传感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如将电流、电压、速度等信号融合后在进行反馈,可使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更加简单而可靠。另外,由于无刷直流电机采用稀土永磁材料制作转子,转子侧无热源,故电机内部温升较传统直流电机小很多,使无刷直流电机逆变器控制电路装入电机内部成为可能。逆变器与电机二者融为一体,使无刷直流电机与电子技术结合得更紧密,产品的附加值更高,整个控制系统也将朝小型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2)控制器全数字化无刷直流电机性能的改善和提高,除了与电机转子永磁材料及电子驱动电路密切相关外,更与其控制器密切相关。因此,也可以从提高电机控制器的性能着手来提高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整体性能。高速微处理器及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技术的出现,为此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和可靠的保证。例如,在一些对控制成本和空间要求严格的应用中,增加位置传感器不太实用或无法接受,而DSP等芯片固有的高速计算能力正可被用来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的无位置传感器控制。许多硬件工作,如传统的PID模拟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逻辑判断电路等都可以由软件来实现,从而进一步减少了系统硬件电路的体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效率。另外一些相对复杂的控制算法也可以通过DSP、CPLD或者FPGA等芯片来实现,这不但可以提高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也为其接口的通用化和控制的全数字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堪础。控制器的全数字化将使系统的硬件结构更加简单,促使柔性控制算法在电机控制中的应用,同时还易与上层和远程控制系统进行数据传输通信,便于系统故障的监视和诊断。

(3)驱动电路的怨仄德室话阍2-5kHz,该频率范围内引起的噪声在人耳声频范围之内,不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时,在绕组电感不够大时,绕组电流波形不太平滑、波动较大。采用MOSFET和IGBT之后,开关频率可达几十千赫兹以上。这样,不论是电磁噪声还是电流波形都能得到改善。因此,在利用软怨氐刃录际趵唇档涂关损耗、增加怨厥倜,并保证系统效率不变或提高的前提下,提高驱动电路的开关频率可实现无刷直流电机系统控制的绿色化PWM控制。而在器件开关频率受限条件下,则可采用新的调制模式来提高PWM调制的工作频率,从而达到降低无刷直流电机转矩波动,提高系统效率的目的。另外,电机驱动功率管,尤 是MOSFET,在大电流下管压降大,功率管的损耗也大。因此,在允许范围内,控制时宜选用高电压、低电流功率管或采用高电压、低电流供电方式,则功率管压降占母线的比例会较小,这样可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效率。

二无刷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

无刷直流电机由于用电流转向装置取代了直流电机的换向器,使得直流电机的换向问题得以解决,与此同时它还保留了直流电机的良好特性。无刷直流电机既具有直流电机调速性能好、起动转矩大的优点,又具有交流屯机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方便的优点。近年来,随卷Hi力电子技术、永磁材料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出现了各种各样结构各异-的永磁无刷直流电动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强大的生命力。永磁无刷直流电机具有高效、高功率密度、高可靠性等特点,在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如电动车、医疗器械、仪器仪表、工业自动化、精密电子仪器与设备、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

2.1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

无刷直流电机的设计思想来源于利用电子开关电路代替有刷直流电机的机械换向器。普迎有刷直流电机由于电刷的换向作用,使得电枢磁场和主磁场的方向在电机运行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相互垂直,这样能够产生最大的转矩,从而驱动电机不停地运转下去。无刷直流电机取消电刷实现了无机械接触换相,做成“倒装式直流电机”的结构,将电枢绕组和永磁磁钢分别放在定子和转子侧。无刷直流电机必须具有由控制电路、功率逆变桥和转子位置传感器共同组成的换相装置以实现电机速度和方向的控制因此,可以认为无刷直流电机是典型的机屯一体化器件,其基本结构由电动机本体、驱动控制电路及转子位置传感器三部分组成,转子位置传感器是无刷直流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检测转子磁极的位置、.为逻辑开关电路提供正确的换相信总,即将转子磁极的位置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去控制定子绕组换相,使电机电枢绕组中的电流随着转子位置的变化按一定次序换相,通过气隙形成步进式旋转磁场,驱动永磁转子连续不断地旋转。位置传感器的种类浪多,并且都各具特点。目前在无刷直流电机中应片]较多的位置传感器主要有磁敏式、电磁式、光电式等?。霍尔位置传感器是磁敏式位置传感器的一种,由于其体积小,使用方便并且价格低廉,故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中一般将其作为转子位置检测装置。

三 控制系统的整体结构和控制策略.......... 24-30

3.1 系统的整体方案......... 24

3.2 系统结构......... 24-25

3.3 控制芯片......... 25-28

3.4 控制技术......... 28-29

3.5 控制策略......... 29

3.6 本章小结 .........29-30

四 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0-41

4.1 总体硬件结构 .........30

4.2 DSP最小系统设计......... 30-33

4.3 驱动电路设计.........33-38

4.4 采样检测电路设计......... 38-40

4.4.1 电流采样电路 .........38

4.4.2 转子位置信号检测电路......... 38-40

4 5 本章小结......... 40-41

五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41-53

5.1 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41-42

5.2 控制系统软件概述......... 42-46

5.3 数字PID算法及其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46-51

5.3.1 PID控制......... 47-49

5.3.2 PID算法在本系统中的应用 .........49-51

5.4 三相全桥调制方式......... 51-52

5.5 本章小结......... 52-53

结论

随着各种控制理论,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发展以及它们在电机控制中的广泛应用,屯机的控制技术的发展进入了全新的阶段。木文对拙于DSP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进行了研],完成了控制系统的软、硬件部分的设汁,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

(1)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介绍了无刷直流电机的发展现状与趋势,对电机控制技术的发展以及特点进行了详尽的叙述。

(2)研究无刷直流电机的基本原理,数学模型、调速原理。

(3)在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部分,本文详细论述了系统的整体硬件结构,介绍了TMS320F2812控制器,重点论述了 DSP外围电路、驱动和三相全桥电路的设计。同寸完成了采样检测电路的设计。

(4)熟练使用DSP仿真环境CCS进行软件编程,对控制系统的软件的主程序和中断服务子程序分别进行了设计。

篇9:福州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思路与实现

福州市影像地图集的设计思路与实现

以福州市影像地图集为例,简要介绍图集的设计思路、流程优化及实现手段.包括:图集开本、影像图比例尺、内容编排,数字正射影像纠正、色彩处理、构面处理等.

作 者:赵希琴  作者单位:福州市勘测院,福建福州,350003 刊 名:能源与环境 英文刊名:ENERGY AND ENVIRONMENT 年,卷(期): “”(3) 分类号:P283.49 关键词:影像图集   设计   影像处理  

篇10:旅游管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引言

目前,旅游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新兴的支柱产业,随着旅游的大众化、经济化和曰常化的发展,人们对旅行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旅行社想要取得长远的生存和发展,就要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和质量。与传统的手工办公相比较,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提高旅行社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对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提升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作用。因此,对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进行研究显然是非常重要的。

一、旅游管理信息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一)首先是进行软件开发的经济可行性的分析。

对于经济价值的软件开发其开发成本的高低可能会影响到成本效益的评估及发展的执行与否,原系统收入会增加原因是增加了利率的使用,开发的新系统也是如此,收入不会减少,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积极地开发新的软件,降低开发成本,目前经济上的优势是与先关类软件开发相比起来最为重要的一面。此次设计的软件系统涉及到—台服务器,在目前市场上主流服务器就完全可以达到使用要求,再加上辅助的网络设备,这项系统得运行费用就可以保证到很低,所以在经济使用上存在一定的优势的。

篇11:无线通信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无线通信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

摘要:本文针海上无线通信电台通信距离过短、电台覆盖范围较小的问题,设计了一套无线通信控制系统,通过IP网络将远端无线电台设备连接至通信中心枢纽,进而扩大海上无线通信覆盖范围,有效解决了单部电台通信距离受限的问题,并且实现了电台之间互为备份,提高了海上超短波通信的可靠性。

关键词:无线电台;远程控制;IP网络

超短波通信利用视距传播方式,比短波天波传输稳定性高,受季节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小,通常为调频的调制方式,信噪比比较高,通信质量也优于短波电台,因此超短波电台是海上与岸站通信的主要手段。但是超短波电台存在通信距离较近等问题,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干扰等因素的存在,使得通信距离大大缩短,实际使用中通信距离经常会小于50公里。在海上通信中,由于船只分布比较分散,船载电台与岸端电台距离会比较远,从而造成无法正常通信的问题。通过在沿海高地间隔一定距离布设无线电台的方式,可以扩大无线电信号的覆盖范围,便于海上面分散船只进行指挥,同时电台之间互为备份,可以增加海上超短波通信的可靠性。通过远程控制的方式操作电台设备,可以使得岸站通信枢纽不用随着电台的位置而变换。

1系统网络结构及设备组成

调度台布设在岸站通信枢纽,远端机布设在远端电台位置,调度台通过远端机来对远端电台进行控制,实现对电台的远程控制。系统可实现中心设备与调度台、远端机的联网,中心设备可以支持管理多个调度台、远端机;中心设备与调度台、远端机之间通过以太网互联,构成海上无线通信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图1系统网络结构整个系统组成包含中心设备和用户设备,中心设备包含:综合控制中心、网络交换机、网管;用户设备包含:调度台、远端机、超短波电台。设备组成见图2。

2系统工作原理

系统工作流程如下:调度台通过IP接入网络,话音信息经模数转换芯片转为数字信号,ARM将语音信息送至网口芯片转为IP包,交换中心根据网管具体配置信息对路由链路及设备状态进行查询,从而进行语音包的转发。其中交换中心的核心部分为主控程序,主控程序负责调度台、远端机、系统交换机的集中管理,对设备入网状况、设备参数配置、设备协议交互、网管信息配置进行统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路由的建立与断开和协调管理。从交换中心转发出来的语音包送到远端通过IP连接的远端机,远端机将IP包信息进行话音与控制信令的转换,控制与远端机连接的电台,电台将语音通过无线信号发送到相应船只,从而实现通信枢纽到船只的信息通信。系统可以接入多路调度台和多路远端机,可进行一对多、多对多、一对一等多种模式的通话。收通路处理流程相反。系统媒体流及控制指令处理流程见图3。

2.1综合控制中心工作原理

综合控制中心是系统的核心功能设备,对外提供连接调度台、远端机、本地网管的所有接口功能,对内提供中心设备所有其它功能设备的互联接口。由主控板与交换板组成,主控板管理本中心设备内用户数据库,实现所有业务的汇接交换;执行与调度台、远端机数据通信协议,登记、修改网内所有设备数据信息;交换板提供内部所有单板间的IP数据交换及对外的以太网接口。

2.2调度台工作原理

调度台为通信枢纽人机交互的主要设备,采用电话机模式。调度台内部主要包括转换板与主控板,转换板负责将平衡语音数据与控制信令转换为IP数据包。主控板主要管理显示屏的显示、指示灯控制、响应键盘操作等。调度台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

2.3远端机工作原理

远端机为系统与电台沟通的桥梁,远端机从IP口接收到数据后,通过ARM/DSP将数据包发送至FPGA,FPGA将接收到的数据包发送至主控板,主控板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流,语音信息发送至FPGA进行语音合并,电台控制信息送至MCU进行解析。MCU将控制信息转换成电台所能识别的远控指令发送至电台遥控口,FPGA则将收到的`Frame信息解析成相应的PTT、BUSY、语音包等进行收发控制与语音的转发。

3网管终端

网管终端软件提供图形可视化界面方便对系统进行管理配置操作,主要管理交换中心的参数信息,通过网管软件即可完成系统配置、远端机所控电台的类型切换及电台的参数更改等一系列配置。软件对配置数据、历史告警信息、用户管理等多种信息可长期保存,并提供可视化的管理界面。采用功能模块化设计,便于以后功能增加,提供更多可视化的管理操作,提升海上无线通信控制系统的管理和使用效率。

4结束语

本文基于海上远程控制的需求,设计了海上无线通信控制系统,详细描述了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充分利用了电台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各自的优势,不仅可以拓展无线电台的通信范围,而且可以对电台进行远程控制。该系统已经应用于实践中,效果达到了设计要求。系统的扩展能力较好,并且通过简单的改造,可以适用于其它类型电台设备的远程控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何君,徐益平,陈雪丽.基于ARM9的无线电台网络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究[J].仪器仪表学报,2008.

[2]苏锦海,张传富.军事信息系统[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石琼,寝室刚,刘宗瑶.基于局域网的军用电台远程通信及控制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6.

提纲格式范文

提纲 范文

提纲范文

日记的提纲格式范文

讲话稿提纲

地方高校教师激励管理的论文

教学管理类论文

人力管理主题活动方案

乡镇企业管理调查报告范文

零售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策略探析

物业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与实现论文
《物业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与实现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物业薪酬体系优化设计的思路与实现论文(共11篇)】相关文章:

行政工作月总结2023-01-13

团队建设论文2024-04-19

学生会年度总结提纲2022-04-29

有线电视渠道发展新思路论文2022-07-27

优秀新年的工作计划2023-08-26

创新型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论文2022-05-06

加强高校后勤队伍建设的思考论文2022-07-21

会议稿 范文2022-12-17

公司运营管理读书笔记2022-10-09

文物古建筑科学防火思维与对策论文2022-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