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零星改造工程规范化管理探讨论文(共11篇)由网友“yufengss”投稿提供,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过的医院零星改造工程规范化管理探讨论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医院零星改造工程规范化管理探讨论文
医院零星改造工程规范化管理探讨论文
摘要:文章针对医院零星维修改造工程,从施工单位的选择、改造操作流程的改进、施工企业数据库的管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实例全面分析探讨了后勤零星维修改造的长效管理方法。
关键词:医院改造;零星工程;施工企业数据库
现代医疗技术不断发展促使院区功能布局和基础设施不断翻新,医院零星工程改造项目日益增多。医院零星维修工程大多项目繁杂、单项资金较少、工期较短、管理简单,也包含施工急、决策时间短的临时性项目,而零星维修工程费用随建筑使用年限增加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与之对应的监管工作更不容忽视。从开始,我院逐步对现有零星改造规范标准的操作流程进行改进,使改造工程更加规范、有效。
一、选择的对象及程序
我院总体规划一院三区,总建筑面积大、单体数量多、零星维修量大,维修质量、改造效果难以掌握,需要不断对施工单位的遴选、工程质量的把控、费用支出等方面经验进行总结。此前对超过10万元的新改扩项目需通过政府采购中心或招标办公室进行公开招标,而对未超过10万元的零星项目一般先从几家合作单位施工中进行议价,选取一家后审计付款,该做法存在对施工单位的选定主观、缺少科学依据,缺乏良性竞争的问题,使医院对工程的'费用缺乏全过程的把控。改进后,我院将可进行零星工程招标选择的对象确定为10万以内的非紧急抢修项目,以施工方案和工程量难易作为参考指标,优先实施院内公开招标。过程为:基建处根据临床需求与规范要求设计出施工方案后,由代理公司或医院内部审计部门编制工程量清单,从医院施工合作单位数据库甄选出至少3家并按工程量清单进行投标,在审计部门、采购处、财务处的共同参与下进行工程答疑,最终确认工程量和工程造价的开标、议价,综合评判施工单位的能力后现场公布中标单位,并予以公示,无异议后签订合同准备施工。
二、施工企业数据库的管理
有意向与我院合作的施工单位需提交单位资质文件,医院基建处审查资质、业绩、管理构架等条件后对施工企业进行分类,纳入施工单位数据库,之后获得投标资格。每年度对数据库的施工单位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应剔除数据库,并且三年内不在合作。基建处施工单位数据库每年更新一次,每次确定的单位数量不少于5家,每家施工单位均要与医院签订安全生产责任合同和紧急情况下即时保障承诺书。若施工单位企业资质发生变化,基建处要及时调整施工单位的数量。对施工企业要注重现场管理,健全基建处制度与标准,引入质控工具,科学监管考核。
三、实施结果及成效
20,我院实行零星工程招标流程项目16例,总金额117.15万元,超过全年零星工程总量30%,实施零星工程规范招标达到全年零星工程总量的75%。通过两年的摸索与改进,我院基建零星维修工程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有效降低工程造价
通过内部事前审计,设定标底,与各施工企业二次议价,有效降低工程造价,以年16例议价工程为例,共节省工程造价金额约13万,低于咨询价9%。
(二)施工质量明显改善
通过良性竞争和考核机制,调动施工单位积极性,在配合上更加主动,同类型维修工程的维修频率较前缩短紧50%,工程质量和工期都有明显改善。
(三)完善基建处流程
完善基建处流程,管理更加科学,程序更加公开、公正,做到让临床满意,让职工满意。将每次可预见的改造项目事先在内网及公示区进行公示,对方案的制订公开征求意见,对中标的施工企业及其现场人员配置情况进行公示,对施工单位新的施工技术、新的材料运用实行质询机制。公平公正的选取施工单位,工程完成后进行资料的汇总与整理,并积极完善。
(四)做好审计控制财务风险
医院维修改造夜间施工时,水电费、工时量、材料单价等不同于普通施工计价,主要为人工成本支出。医院审计可以以此施工单位数据库为依托,委托外部审计机构做好单项施工的成本核算,以便于医院内部审计时参考。另外,当医院出现紧急维修情况时,可以指定数据库内施工单位立刻抢修,并按工程分项单价签订意向合同,以实际完成工作量为准结算,避免施工单位漫天要价,便于紧急抢修之后的财务决算,控制财务风险。
四、不足之处
目前我院的零星维修招标系统还只是由基建处负责收集信息、主导完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财务内部跟踪审计仍不够完善。计划将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尝试建立电子招标系统,在医院外网上进行项目公示,施工单位可利用网络投标、网上开标、E化作业等,更加体现公平、公正性。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规范内部审计制度,加强计划与预算管理,促使零星工作相关制度建设步入正轨,同时要注重工程质量管理制度,现场工程量核对管理办法。加强医院内部纪检监察审计部门、财务部门全程跟踪管理,以便于规范化使用维修资金。此外,要高效利用科学的管理工具提前准备改造方案,分析维修工程的特点与要求,打下扎实的基础协调工作,为正式维修争取充分的准备时间。
五、结束语
总之,医院零星的维修工程应逐步做到精细化、规范化的管理,建议要充分运用相应的管理工具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利用PDCA的管理理念进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后勤服务质量,实现后勤零星维修改造的长效管理。
参考文献:
[1]李毅芬.医院零星维修工程的内控管理探讨[J].医院管理论坛,(03)
[2]陈青青.对医院零星维修工程管理的几点建议[J].卫生经济研究,,06(05)
[3]徐林丽.规范实施医院零星维修工程[J].卫生经济研究,2012,08
[4]栾志霞.医院零星维修工程内部审计的构建与实施[J].现代医院管理,(03)
篇2:医院零星维修工程管理改进建议论文
医院零星维修工程管理改进建议论文
一、缺乏细化管理制度,职责分工界定困难
近年来,为保证各临床诊疗科室正常运作,不妨碍病人日常就医,医院多会选用长期提供服务的合作单位接管零星维修工程项目。与此同时,施工方为方便赶工,满足对工程的快速应答,则多借故选择在医院驻扎。如此做法,虽在一定程度上对医院正常运行提供了保障,但却凸显了后勤科室与外派施工范围界定模糊的弊端。医院自身就设置了维修组、电工室、污水处理等后勤科室,他们承担着医院相关设施维修护理的职责,其存在便是保障医院日常工作正常运作,降低医院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然而随着医院建设发展零星维修工程日益增多,外派施工方的介入,后勤科室便逐渐将其职责内的工作向外推诿,造成其自身的闲置或低效。这不但不能提高医院效率,还增加了医院营运成本,且不利于工程报送审计总额控制。
二、资料送审不及时,加大审计风险
零星维修工程因为项目规模相对较小,单个工程涉及金额不大,往往按月累计后报送审计。在经手的零星维修工程审计过程中,常出现送审滞后的现象。有的施工方为避免多次送审增加审计费成本,故而按季、按年报送,人为的导致审计时间较工程完工时间跨度延长。如此做法,一方面累计的工作量较大,造成审计工作时效降低;另一方面因时隔较长很多修补工程已被覆盖,使工程真实性、工程量准确性无法核查。同时,由送审不及时导致了施工方对施工内容的表述与实际勘察结果不符,增加了审计谈判中产生争议分歧的几率,降低审计效率,加大审计风险。
三、工程签证不规范,增加审计难度
审计中发现工程现场签证存在如下现象:1.签证中对施工内容描述粗略,没有具体描述所涉及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材质、等级;2.签证本该签具体事项或维修部位的尺寸及做法,实际审计中存在用金额代替技术指标填列的现象;3.派工签证施工时不注明责任归属,事后通过补签或以事出紧急为由拒绝提供文字说明。描述粗略不利于结算审计询价、核价,或导致审定金额与报送金额差距过大,滞缓结算审计工作的'推进;以具体金额上报,使得审计人员无法参照准则审定给价;事后补签缺乏对施工内容的核实,易给施工单位在签证上弄虚作假提供可乘之机,另外责任认定不明,也会给医院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工程量审核把控不严,施工监管力度不够
零星维修工程因其项目规模较小的特点结算中多数是以现场签证代替施工图纸来报送工作量。相比图纸而言文字表述灵活、随意性较大,对其所体现的工程量真实性难以保证。尽管多数医院在零星维修工程中采用了派工部门和用工部门共同签字验收的方式。但实际上,签字多只能确认施工方在此进行过实地维修,而对于用工用料情况,并不能起到有效的工程监管作用。除工程量未能得到有效审核外,因专业限制的缘故,工程维修质量也往往不尽如人意,有些工程时隔不久就需要重新修补,由此造成了资金的浪费。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增加了审计难度,而且不利于审计结算价格的控制。现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加强零星维修工程管理的建议:
1.建议相关部门制定《零星维修工程管理办法》,“办法”应明确界定适用于外派的零星维修工程范围,并对工程送审资料内容、工程送审时间、工程完工质量等提出相应要求。从制度上对各环节加以约束,规范施工报送、实施、验收、结算程序,减少资金浪费,促进零星维修工程质量高效、有序的开展运行。
2.加强签证管理。根据医院实情,制定有针对性的模版用以明确签证必述的内容。模版应侧重在明确施工责任归属、描述全面详细的用工用料情况、维修时间、验收情况等方面。以用料情况为例,施工方需对所用材料的厂家、规格、型号、数量等进行详细描述,并为院方监督部门留有签字确认的空间。如此做法既方便派工部门或用工部门有针对性的验收,又为后期审计询价提供佐证与便利。另外,为严防结算审计过程中补签情况的发生,工程送审前,应强调并贯彻“一次性接收工程审计有关文件,不在审核中接收补充资料”的规定,以此避免结算时各方自行补办的现象。
3.承办部门、用工部门要对工程联合验收,严把质量关。因零星工程相对分散,因此用工部门应肩负起监督职能,加强对施工方上报的用工、用料情况进行现场核对;对于无理由不填列用工用料详情的,有权拒绝签字验收。加强管控,防止施工方高报材料单价,虚报工程量或重复计算工程量。对于零星维修工程的管理,只有承办部门、用工部门、审计部门多方联手、各司其责,才能在其总量、质量、造价等方便进行有效的管控,才能在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的同时,杜绝资金浪费,保证工程质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篇3:医院中药饮片规范化管理探析论文
中药饮片是中医治病救人的物质基础,在后续管理中需要结合具体管理要求进行,以规范化管理作为基础,突出管理重点和难点。但是在具体管理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问题,基于具体管理存在的问题,如果存在严重的管理不合理或者其他问题,势必增加管理难度。
1中药饮片管理现状
1.1进货渠道不正规
在用药过程中对中药饮片管理有严格的要求,为了保证其用药合理性,必须确定正确的进货渠道,从当前管理现状入手,考虑到后续管理模式的具体要求可知,要做好监督管理工作,从正规厂家选购材料。但是在实践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存在管理不规范的.现象,部分工作人员贪图经济利益,从不正规的渠道选购材料,导致质量和药性无法保证。进货渠道不正规,势必对规范化管理产生影响。
1.2缺乏炮制
对于中药饮片的管理最重要的是进行炮制,根据用药要求以及属性克制,部分医院存在缺乏炮制的现象,甚至直接从厂家选购材料,直接配方出售。在炮制过程中为了避免出现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必须做好有效的管理,按照形态和用药要求进行应用,保证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性和一致性。根据炮制管理方案和模式可知,如果饮片的形态不均匀,或者存在比例失调的现象,都会增加管理难度。如果炮制方式不合理,则会影响药物疗效[1]。
1.3验收制度不完善
根据现有验收方案和实施政策的具体要求可知,在后续利用阶段,对验收管理指标有严格的要求,需要以完善的验收制度作为基础,按照管理属性和模式要求实施,保证其合理性和有效性。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受到现有规范制度和管理方案的影响,存在验收制度不完善的现象,饮片质量不合格,甚至出现个别验收管理不当的现象。针对具体管理方式和模式要求可知,如果劣质饮片进入到市场中,没有对齐进行有效的管理,则会导致规范管理流于形式,存在用药隐患。
篇4:医院中药饮片规范化管理探析论文
针对当前医院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需要按照管理要求实施,突出规范化管理的具体要求,按照模式要求实施。以下将对如何做好医院中药饮片规范化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2.1严格控制药物质量
在实践过程中如何做好饮片质量管理至关重要,考虑到具体管理方案以及属性要求可知,在后续管理阶段要按照用药管理要求落实,突出管理的作用。实施过程中控制药材质量,避免不法分子将假药混入到药房中。为了保证药物质量,需要从正规渠道选购药材,对采购员进行指导,避免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出现不正规采购的现象。此外需要对供应商的身份进行核查,药材采购阶段,必须对产地、厂家以及批号等进行检查,避免出现用药不合理或者其他现象。采购人员必须保留采购清单,做好账单记录工作,经过对比后,选择质量好价格合理的药材供应商进行采购[2]。
2.2做好库房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药材的质量,要做好库房管理工作,库房是药材储备的重要地方,药房必须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和清洁。在后续管理中,为了避免药材受潮,或者出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必须保证质量。药材储备有一定的湿度和温度要求,库房工作人员要保持库房的湿度和温度,避免材料变质,重要是对特殊药材进行特殊管理。最后要完善库房的保存设施,设计阶段对库房位置合理设计,为药材提供良好的环境,保证其质量[3]。
2.3提升工作人员素质
针对现有管理制度和模式的具体要求可知,在后续利用过程中要强化对工作人员的培训,规范其行为,为了避免出现经济损失,要掌握日常管理知识。调剂人员要做好校队工作,检查处方药物是否符合要求,是否存在多配或者漏配的现象。最后是发药,必须核实患者的姓名、取药号和药物剂量。
3结束语
针对当前医院中药饮片管理存在的问题,在实践过程中需要结合用药要求,做好规范指导工作,以用药评估作为基础,需要按照分类储存和管理要求进行实施,保证其用药的合理性,避免出现用药不合理的现象。从严格控制药物质量、做好库房管理工作、提升工作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按照规范化指标落实,进而实现其有序管理。
参考文献
[1]陈佳伟.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中药饮片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04(01):52-54.
[2]任卫琼,欧阳荣,陈迎春,刘绍贵.提高医院中药饮片库管理的探讨[J/OL].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01(07):90-92.
[3]周淑燕.浅析医院中药房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海峡药学,,09(02):225-226.
篇5: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管理探讨论文
医院输血科规范化管理探讨论文
1规范化管理对策
1.1加强血液管理工作
血液为生命之源,临床釆血以及用血质量对患者生命健康可产生较大影响,相关部门应对采供血以及临床用血等工作做好规范化管理。输血科应将临床用血安全问题放在首要位置,采取有效措施正确管理卫生安全以及用血安全,并开展相关培训工作,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提升输血科医护人员专业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做到科学规范用血,坚决禁止不规范临床用血情况[3]。输血科可采取随机抽查以及不定期检查等形式对工作中采供血情况进行监测,将整治工作与输血科日常规范化管理结合,不断改善采供血工作中所产生问题。与此同时,可建立无偿献血制度,无偿献血可对临床用血安全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应正确发展无偿献血以及相关工作。做好釆供血场所的卫生管理工作,进行操作的环境应保持卫生清洁。相关部门应协调临床采供血基础工作,提升群众的卫生意识,使其不良采供血观念得到改变[4]。采供血时应严格根据规范化流程,确保采供血工作安全完成,与此同时,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
1.2完善血站血液管理体系建设
随着相关血液管理规范的发布,釆供血机构已逐渐靠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目标,从而保证采供血质量安全,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做出保障。输血科应完善对血液进行管理制度,依据情况对采供血点进行合理安排[5]。血站还可对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相关流程指导,使输血科工作流程更加规范化。输血科应定期对其血液、试剂以及温度等情况进行检查,保障所用血液质量安全,对采供血种类、时间以及数量等均做好规定,使工作轨道正确运转。血液质量可对受血者以及供血者的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影响,因此,输血科应保证采供血质量绝对过关[6]。针对此问题,输血科可组建管理小组,对血液产生的质量问题进行纠正,保证工作中各个环节以及流程的安全性。与此同时,用血安全可受试剂质量问题影响,应将试剂放置于规定位置,对其所处环境的温度进行严格把控,标本在运输以及存放的过程中均应维持无污染状态。对相关仪器定时进行维修、保养以及调试等工作,以保证其工作状态维持在良好水平上,从而维持诊断结果的稳定性,确保血液质量安全。
1.3强化临床科学合理用血的管理
临床应合理安排血液的使用情况,避免发生血液被浪费状况。保护血液的关键点在于对血液用途进行合理分配,输血科应将临床采供血安全以及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保证输血过程的规范化,确保用血质量的安全问题。对于输血者以及供血者进行采供血的过程应严格要求,坚决不允许输血机构发生自采血以及自供血的情况,禁止工作人员对临床用血进行变动。输血科应组建管理小组,定期对输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纠正与督促,对于违反用血规范的人员进行严厉处理。开展关于用血安全的培训活动,鼓励医护人员多学习,提升工作技能,制定科学采供血计划[7]。将可输血液与不可输血液分开进行管理,输血过程中,应秉承禁止过量输血的原则,同时做到科学合理用血以及禁止浪费血液的基本要求,可降低患者经济负担。与此同时,输血科还应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工作环境,定期对相关设施进行维修以及保养,确保硬件设施完好无损,可保障血液质量的安全。
2影响临床输血质量及安全的因素
2.1免疫性与非免疫性反应
因输血所引发的疾病,其病因大多与患者所输血液中含有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等微生物有关,可产生较为严重的后果。细菌感染可导致患者产生输血反应以及溶血反应等症状,临床上因输血而导致的疾病中,肝炎以及艾滋病较为严重,且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确保血液安全与质量的关键点在于防止输血产生不良反应以及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临床输血工作中的影响因素可分为以下几点。
2.2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病毒性肝炎、艾滋病以及梅毒等疾病均通过血源进行传播,在釆血以及输血过程中,患者易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肝炎病毒与HIV等疾病感染均有窗口期,若供血者于窗口期进行采供血工作,其血液虽为阴性,但输血后仍有发生感染的可能性。
2.3血液免疫学的因素
红细胞具有26个血型系统,400多种抗原,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具有148种抗原,其成分中的每种抗原都可当作免疫原,可导致患者产生对应抗体,引发类型相同的免疫性输血反应。部分抗体浓度较低,不易被检测且进行交叉配血时不易凝聚,患者输血5~14d后,可产生延迟性溶血反应。2.4输血科工作质量问题输血科工作人员应以认真、谨慎的`工作态度对待标本采集、核对、血型鉴定以及交叉配血等工作。在临床配合抢救或手术中需紧急用血的情况下,应正确规范完成相关工作,做到争分夺秒。必须依据规范化程序,工作中细微的错误都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导致严重后果。
3加强血液质量管理,确保临床输血安全
3.1严格把握血液制品交接手续
为确保血液质量的安全可靠,应严格把控血液制品出、入库关,各项交接手续应齐全。血液制品从中心血站取回后应认真核对并验收,核对验收内容包括:运输条件、物理外观、血袋封闭及包装是否合格,是否有破损或漏袋,标签填写是否清楚等。对于不符合规范的血液应严禁接收。
3.2输血科应能满足不同血液制品的储存要求
输血科进行储血的环境应达到相关卫生要求,储血设施应满足临床上各种类型不同血液制品的存放条件。工作人员依据血液制品的种类、存放条件以及有效期长短等区别,将其分别存放于合适的专用设施中,设施上应标有显著的血型标记,使用时应轻拿轻放,防止对其造成破坏。2~6℃冰箱内可存放全血以及红细胞悬液,-20℃冰柜可存放血浆,-38℃冰柜可存放冷沉淀,应在冰箱内放置温度计,对冰箱内温度每日定时进行监测。随时对所存放血液制品进行监测,注意其是否产生脂血以及溶血,血浆颜色是否呈铁锈色,是否产生絮状物以及凝块等变化[8]。如发生上述情况,应尽早与中心血站进行联系,将不过关的血液制品以及过期的血液制品存放于单独专用冰箱,等待中心血站对其进行处理。
3.3防止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性输血反应
为避免因血型不合而导致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患者输血前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以及血型鉴定。对曾有妊娠史、输血史以及近段时间内多次进行输血的患者,还应进行抗体筛查试验,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进行交叉配血以及血型鉴定,可受到冷凝集影响,因此,实验室温度应维持于20~24℃为最佳。凡血袋产生以下状况中的一点,严禁对其进行使用:血袋有漏血状况;标签字迹模糊;血液中产生凝块;血浆为乳糜状;血浆中产生较多气泡以及絮状物;红细胞与血浆层的分层界面模糊不清;过期等情况。临床上使用血液前,发血人员应与取血人员同时对血液进行核对。所核对血液应无溶血、无污染、无凝块以及无破损,且与受血者血液进行配血试验后无配血禁忌。发出血液应立即进行输注,严禁将所发放血液存放于临床,血液一经发出后一律不得返回。
4结语
输血疗法为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以及预防均需利用到血液。若临床对用血工作管理不规范或采供血某一环节发生错误,可对患者造成较大痛苦,甚至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临床提供质量安全、合格的血液以及相关血液制品,满足临床工作需求,为输血科主要工作。因此,为保障输血科所用血液质量安全,应加强临床对输血科工作相关管理,对输血科工作进行严格把控,制定规范化管理措施,保障临床用血的规范与安全。
参考文献:
[1]顾红.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对输血安全的影响[J].河北医学,,18(8):1178-1180.
[2]李文静,蒋学兵,王燕菊,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临床输血安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7):2065-2066,2068.
[3]鲁君艳,姜志刚,谭正芳,等.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与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意义[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34(2):234-235.
[4]陈荣仓,陈筱华,林碧,等.RhD阴性血型抗原分析在临床输血安全中的应用研究[J].检验医学,,26(2):105-107.
[5]王志红.Rh血型c和E抗原配合在输血安全中的价值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2,14(3):231-233.
[6]吴海波,张亚文.建立输血科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输血安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7):133-135.
[7]孔祥骞,吴松远.加强输血科质量控制与管理,保障临床输血安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1,26(1):104-105.
[8]李哲.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选与输血安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6):720-721.
篇6:浅谈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论文
【摘 要】
医院工程建设项目逐年递增,随之相伴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问题不断涌现。本文根据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通过建立管理制度、成立专业管理部门、提高管理团队素质及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具体实施办法对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进行阐述。
【关键词】
篇7:浅谈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论文
引 言
医院建筑功能是随着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我国大多数公立医院新建于建国初期,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医院的功能要求已不仅仅局限于治病救人,更期望在医院能得到预防、治疗、康复等多方位的服务。
因而医疗模式及医疗服务理念也随之转变,新的医院管理措施不断推出,同时对医院建筑及设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对其医用建筑进行了大量的改建、扩建和兴建。
有专家指出,近十年将是我国医院工程建设高峰年。笔者就如何做好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做出以下论述,与各位探讨。
一、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
1.医院工程建设管理队伍特点
总体上说,医院基本建设是依照医院基本建设任务的由来而产生的。人员配置的形成过程大体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90年代前基本基于建设项目产生而组建。医院抽调院内后勤人员,个别需要时外聘,项目完成后,如无续建项目一部分解散回归后勤,另一部分则保留做些总务的零星维修项目。
90年代后医院基本建设步入了新一轮改扩建高潮期,基本建设队伍再次组合而充实。人员配置也逐步产生多元性:院内抽调、外聘、高校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和外部调入。整体队伍逐渐形成,但专业性仍然相对偏低。特别是与专业性较高的房地产开发公司、建设工程管理公司相比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技术经济、政策法规熟知度以及运作管理控制的劣势。
2.医院建筑的特点
医院建筑除具备一般公共建筑的普遍特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首先,医院建筑要能够保证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做到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方便病人就医以及有利于医院抢救危重病人。其次,医院建筑的功能多,除办公、教学、科研外,必须满足各种医疗活动特有的环境条件,比如对空气净化、气源供应、卫生洁净技术、音频通讯、无障碍设计等方面的特殊要求;第三,医院建筑服务对象多,既要为医护人员、进修人员、实习生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方便,又必须考虑患者及家属的使用要求。第四,要根据人、物分流,病人与职工、传染与非传染、清洁与污染分开的原则,分设各种交通口及专用通道。
二、如何做好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
针对医院工程建设管理队伍特点和医院建筑的特殊性,如何积极探索有效的`管理机制,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管理,使医院建设朝着规范化、程序化、透明化、合法化方向发展是医院基本建设管理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1.确定领导决策层和建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公室
根据医院建设项目具有专业性与复杂性并存的特点,其项目管理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是贯穿于各个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之间的,需要不同部门做出迅速且同步的反应。
但现行的医院各个职能部门与医疗科室不能做出快速、同步的横向协调,因此需要建立围绕项目建设进行的制定决策、协调管理机构和专门执行决策的组织。为此,需要在医院内部建立两个定位、职能不同的管理层,构建决策与执行分立的机制。
由医院领导和纪检部门以及聘请的行业专家共同组成决策层,对项目管理中的重点事项,如方案、招标、资金使用等做出集体决策,并成立以项目办主任为首的不同工程专业管理组织。实行决策层领导下的个人负责制,并参与决策过程,起到上通下达,最终达到现场管理层与决策层相统一。
2.医院建设工程项目办负责人选择
医院工程建设项目领导决策层把一个时间、预算有限、目标既定的项目赋予给项目办负责人进行落实,他有权也有责任独立进行计划、资源分配、协调和控制。
负责人的位子是根据建设工程的特殊性需要而形成的,所以他必须要了解管理工程建设项目技术方面的复杂性,又必须有综合协调建设工程项目各个分包单位、监理及政府职能部门之间关系的能力。因此,选择一个技术过硬、具有管理协调能力的项目办负责人,是医院建设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3.出台相关的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制度
根据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出台的条例,制定适合医院工程建设管理的各项制度。如管理人员岗位职责、工程建设过程控制与管理办法、项目施工验收程序、施工过程造价控制及现场签证联系单签注管理程序、工程施工、设备采购招投标管理流程等。从加强控制制度上弥补相关法律、法规可执行力不强的不足。
4.充实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专业人才
医院后勤基建管理班子应适时充实一些既懂技术经济又懂现代工程项目管理法则的一线人员到主要管理岗位。减少与施工单位在技术经济、政策法规熟知度以及运作管理控制度的劣势差异。从而达到加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控制的目的。
5.医院工程建设项目具体管理办法
根据上述几点对医院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组织进行建立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后,就进入了实质性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笔者根据建设工程的周期性、规模性、程序性。分阶段提出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可行性研究阶段
应深入理解决策层的定位意图,与咨询单位全面研究制定出符合医院近景和远景规划的详细报告。加强市场分析的力度,避免项目决策的盲目性,降低投资风险。使计划任务书更具科学和可靠性。
施工图设计阶段
医院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涉及面广,专业强,因此针对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要充分发挥医院各科室的“能动性”, 组织设计单位的建筑项目负责人和相关科室负责人共同研究,深入工程考察,合理布置。如:总平面图是否合理科学的功能分区,是否确定与安排好医院出入口,是否设置了足够的停车位,是否合理安排好院内道路与交通,是否合理进行绿化规划等;医技楼部分是否充分考虑各种医疗设备的安装条件和特殊要求,包括层高、功能区域面积、设备运输及安装、强弱电、消防系统的特殊要求等;放射诊断科是否充分考虑了机房的防护与设备要求,病人与工作人员的分流等;检验科是否充分考虑了开敞的实验环境、充分的设备空间与实验设备的安全等。
工程招标及施工合同签订阶段
首先应严格按《招投标法》操作,规范招投标行为,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其次投标单位资格预审时,应组织人员深入到投标单位已实施或正在实施的工程一线,认真了解项目管理班子的一贯作风,是否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现象。最后,合理确定标底,做好工程承发包合同的签署工作,尽量少指定分包项目,尽量减少费用变更,签订合同时,必须将项目经理班子主要成员写入合同,落实具体责任人。
组织施工单位图纸交底阶段
为了使施工单位熟悉图纸,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以及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 [3]医院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人员应认真的会同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交底。以达到减少图纸存在的各种问题的目的。
工程施工阶段
主要设备、材料、人工都在施工阶段投入,这一阶段工程量大、涉及面广、影响因素多、施工周期长,且政策性变化、材料价格变化、市场供求波动大。它是整个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的重点,也是工程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重点。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有效控制:
a、加强监理机构的管理。
要求监理单位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保障监理制度在项目中得到正常运行,明确对监理单位提出既有技术监理、又有造价监理的工作内容。
b、做好工程记录。
严格现场签证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建设方同承包方各自做好工程记录,特别是隐蔽工程记录和签证工作,尺寸、部位、数量要认真记录并做简图,同时依靠摄影等手段帮助减少结算时的扯皮现象。经常深入施工现场,对照图纸查看施工情况。
c、严格控制工程变更。
工程变更发生时,考察变更的必要性,是否有承包商通过变更将低价单价清单项目更改为高单价清单项目的现象。确属原设计不能保证工程质量要求,设计遗漏和确有错误及与现场不符无法施工非改不可的,工程变更必须说明变更原因,如地质变化、工艺变化、设备选型不当、设计失误或其他原因。
d、加强建筑材料及设备的管理以适应市场形势的变化。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工程建设项目材料管理组,了解材料及设备市场价格,关注材料及设备市场的价格波动情况,随时向医院决策层汇报市场形势的变化,帮助医院决策层做出及时、正确决策。
结 语
工程结算阶段,工程竣工结算是项目实施阶段医院控制工程造价最重要环节。
一要核对竣工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工程是否竣工验收合格,结算是否符合合同中约定的结算办法、计价依据、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与承诺条件等;
二要检查核对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所有隐蔽工程均需要进行验收,工程要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定,隐蔽工程量要与竣工图像一致;三要落实设计变更签证,设计变更要有原设计单位负责人签字,并经医院工程建设管理人员和监理工程师签字,重大设计变更要经原设计审批部门审批;
四要现场按竣工图、工程变更、现场签证进行工程量的核实。
参考文献
[1] 丁祖福 浅谈医院基建工程的过程控制与管理
[2] 李奇 试诉在医院工程建设中如何发挥工程监理的作用.工程建设,.4(2) 56-59
[3] 金田信 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教材
篇8:检验科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论文
医院感染问题由来已久,特别是随着近几年各种疾病的不断出现,大量患者涌入医院进行治疗,促使医院感染风险不断的提升,其所造成的恶劣影响在世界范围内影响深远,并得到了全球卫生组织的广泛关注[1]。医院感染问题不仅增加了医院的负担,也增加了社会的负担,同时也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检验科主要通过对患者的血液、体液、排泄物等进行检测,在检验的过程中时刻与相关标本进行密切接触,稍有疏忽都可能造成感染,所以检验工作人员必须在相关措施的防护下进行操作才能够尽可能的避免感染。由于医院检验科感染风险极高,所以需要在医院感染监控中进行重点监察。本文将对检验科医院感染的状况以及如何强化检验科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措施进行研究。
篇9:检验科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论文
2.1对检验科功能区用地进行严格的划分
在未来检验科室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对检验科室内部的房屋设置等进行重新的设计以及改进,将污染区、缓冲区、清洁区等进行明确的隔离,在尽可能满足医院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所有要求,在实验室的操作入口处张贴相关的生物危险标志、对危险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对相关生物安全的等级进行明确的解释与介绍,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入,并严格禁止非操作工作人员未经同意擅自进入检验室的行为。
2.2提高医院领导对检验科感染问题的重视程度
首先,医院内部的各级领导必须对检验科医院感染问题的重视程度进行增加,强化当前医院感染组织的合理建设与完善,为其支付充足的管理预防经费,招收大量人才提供后备支持,并未检验科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提供先进的、可靠的管理设备,使用计算机传输打印或者紫外线照射消毒的方式进行检验报告单的传递与交流,降低感染的发生概率。
2.3强化检验科工作人员的防护意识
首先需要对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感染知识的培训,通过聘请知名感染科教授、医院感染科控制专家等现身讲座的方式,进行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讲解,确保医院在感染教育工作的开展中能够迈向规范化、制度化、全面化、其次,应该对检验科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的组织实训,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学习无菌操作技术与消毒方案,掌握职业暴露的专业化应对措施,然后经过实践测试与考试等手段进行检测,只有合格的工作人员才可以继续上岗就业。第三,检验科的领导应该定期组织内部的工作人员学习医院感控知识,对其讲解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性,使其深刻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与意义,提高工作人员预防检验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视程度,并通过在日常工作及检验操作中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及规范的方式,提高预防以及控制能力,并把医院感染预防工作的开展制定为工作的前进目标,从而不断的激励自己,提升自身应对感染问题的防护能力与水平,降低感染风险的发生及扩散。第四,检验科工作人员由于需要操作大量的仪器设备,所以必须对一次性用品进行正确的使用,并严格遵守、落实、执行无菌操作规章制度。由于在现实操作中手是极易携带病菌进行传播的,为医院感染的发生提供了便携的途径,所以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必须重视手部的消毒,在操作的整个流程中均应进行及时的洗手以及消毒处理,降低病毒的携带及传染发生的概率。第四,操作过程中应避免锐器损伤,研究显示,锐器损伤传播传染病的几率明显高于皮肤和黏膜传播,检验科由于应用吸管、滴管,稍有不慎则可出现被划伤的风险,样本若含有传播性病原体,增加血源性感染的概率。检验科医务人员应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利器丢弃前应及时消毒,若出现意外应积极采取处理措施。
2.4对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的相关制度进行规范
医院管理工作的开展必须得到上层领导的重视,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医院管理工作开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医院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成立专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相关生物安全的负责人可以就近取材,选择检验科主任作为相应的人员;同时在管理中采用个人责任制的方式;同时,检验科室应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制度与标准的操作流程作为管理及工作实施的参考标准,对应急预案等应该及时的做好制定,通过不断对生物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完善的方式达到预防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在处理临床标本的运送问题时,应该聘用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员进行护送,并严格的按照医院检验科制定的相关计划的时间、路线等进行临床标本的收集,然后对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清洗消毒。
2.5检验科环境规范化管理
为了能够做好检验科环境规范化管理工作,首先应该基于检验科常规工作制度的基础之上充分的对相关科室的具体状况进行结合分析,然后落实积极的医院感染管理措施,对其进行管理。相关工作具体包括:在工作区内部应明令禁止吸烟、进食、穿戴工作服后不可进入休息区、餐厅等公共场所;如果在工作中需要与患者的血液、体液发生接触,那么必须佩带手套等防护用具,在细菌的培养中应在无菌环境下操作,并佩带相应的手套与口罩。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将实验室划分为洁净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等,并及时的对各个区域进行有效的、独立的管理,避免医务工作人员在流动中出现交叉感染等现象,确保相关科室的有效通风,尽可能的防止或避免由于离心操作下出现的溶胶感染等问题的发生。在检验科室内部的离心机与振荡器必须放在气流外排的操作台上,并做好通风处理,避免发生感染。其次应大力进行资金投入,对检验科室的工作条件进行完善,提高其自我防护的能力。医疗垃圾同生活垃圾分开处理,污染物和废弃物分类收集,并由专人焚烧,装垃圾的桶具定时消毒。将医疗废弃物分为感染性、病理性、药物性、化学性、损伤性,将感染性、病理性和化学性废弃物放入消毒容器中,并贴上警示标示,损伤性废弃物应放置在黄色塑料利器盒中,张贴废物警示标识。
2.6加强检验科消毒管理措施
在检验科的内部进行培养物、血液等的处理处理中应注意其携带致病微生物的问题,在操作中应强化消毒管理工作,通过使用含氯成分较高的消毒液对操作平台进行擦拭,然后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紫外线消毒工作。同时应该强化对检验报告单的管理与处理,采用自动报告机打印自取的方式进行检验报告的传递,从而避免致病菌通过检验报告单传染给患者或者医师,进而起到预防感染的目的。在检验科工作的人员必须身体健康、不携带任何致病细菌,为保障相关工作档案工作开展的安全性,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对相关检验人员进行身体检查,并将其健康状况绘制成档案进行保存,从而对检验科医院感染进行有效的预防,起到保护医务工作人员及患者健康的目的。
2.7增强监督执行力
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领导下,成立检验科感染控制小组,由科室主任、副主任担任组长、副组长,其余各室业务骨干人员担任组员。督促各科室各种预防措施的落实,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规章,为科室医院感染管理提供法规保障。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检查的方式,对没有完全按规章制度执行的,严格给予扣分处罚,并与科室奖金挂钩,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协调整改。
综上所述,在检验科医院规范化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做好检验科室内部工作人员的感染防护工作,不仅会对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健康安全造成影响,也会对医院内部的医疗安全造成影响。所以,只有不断的提高对医院、检验科室及工作人员的重视程度,严格落实医院感染规范管理制度,才能够真正的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使工作人员与患者能够工作的舒心、治疗的放心。
参考文献
[1]崔建新.加强检验科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7):296-297.
[2]黄萍,李峰.检验科预防医院感染的对策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3,6(1):155.
[3]文宏宇.加强生物安全管理有效预防检验科医院感染[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4,15(5):293-295.
[4]李英姿,邱跃华,刘金国.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预防策略探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5(17):127-128.
[5]董华,陈红梅,王静.县级医院检验科医院感染隐患及管理措施[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9):1856-1857.
[6]胡旭,金燕芳.检验科保洁人员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与防范对策[J].江苏卫生保健,2010,12(2):11-12.
[7]何宏,刘蓬蓬,刘佶,等.检验科微生物室的医院感染隐患及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22-223.
[8]徐连江,李升玲,冀会萍.检验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2):3107-3108.
[9]宋刚,倪红芬,黄卫权.加强检验科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5(9):102-103.
[10]陈雅静,莫英子.检验科医院感染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3):3197.
篇10:检验科医院感染的规范化管理论文
1.1医院检验科功能区域划分模糊
大部分医院内部检验科科室的功能用地面积相对较少,在进行布局的时候没能充分的考虑检验科工作的工作量以及危险性,导致了设计、建设布局不合理的现状,其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等往往混杂在一起,紫外线设备放置的位置也存在问题等,各种不符合规范要求的状况频频出现在检验科内部,相关区域功能较为混杂,容易出现交叉感染。
1.2检验科医院感染问题得不到高层领导重视
当前社会虽然建立了大量的现代化医院,但是其内部的高层领导对检验感染管理问题并不是十分的重视,对相关管理工作支持的力度也存在疲软现象。并且,有些医院由于自身资金问题以及建设设计方案存在的缺陷,往往导致相关设备无法及时配置到位,通风效果欠佳、消毒工作无法及时的得到落实,由于喷淋设备、生物安全柜等重要设备的缺乏,最终导致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无法得到有效的防护,提高了工作的感染的风险。
1.3内部工作人员的感染预防意识匮乏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医院检验科工作的检验学院的学历基本都不是很高,在基层医院中进行工作出身的检验人员相对较少,检验科室由于常年得不到上级重视,内部工作人员未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与培训,致使大量的检验工作人员知识储备不足,对感染知识的了解以及储备严重缺乏。医院在进行教育工作的开展中主要强调职业道德教育、工作人员的奉献精神、不怕脏、不怕累的工作精神,但是却忽略了对医院感染的教育工作与重视,这就直接导致了检验科工作的人员未能及时的掌握有关感染的知识。加之现代医院内部使用了大量的年轻的工作人员,这些新分入检验科的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实践经验,对相关知识的运用不到位,在工作中存在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那么点背,对相关工作的危险性未能进行重视,在医院进行检验工作过程的操作中不能够严格的按照消毒隔离的标准规范及制度进行操作,最终引发了医院感染问题的发生。不仅如此,检验科检验人员由于没有养成佩戴口罩、手套进行上岗工作的习惯,并且将大量的生活用品带入了实验室,增加了感染了病毒感染的几率。有时在进行工作中相关的仪器设备会出现故障,为了能够快速修复设备,检验人员往往会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直接与标本接触,从而提高了传播感染的风险。
1.4检验科医院感染制度未能得到良好的健全
由于医院内部对检验科感染预防管理问题的重视程度不足,在相关的管理制度建设中也存在一系列的`缺陷及问题,对工作人员的出入标准制定存在缺陷,相关的操作流程规范五花八门,在现实操作中对标本的处理不规范,面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处理方案的制定不完全等,都对检验科医院感染风险的提升埋下了隐患。虽然有些医院为检验科感染管理工作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不过这些措施大多未能得到重视与落实,最终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谈,为实际检验工作的开展种下了隐患的种子。在这种不完整规范制度的管理之下,检验科内部工作人员便不能够按照规范标准对被污染的化验单进行适当的处理,导致带有污染病菌的化验单流落到临床医师或者是患者手中,使医院的感染几率成倍增加。有时部分人员还将检验后的标本随意的进行丢弃,导致了其流经途径受到医疗污染,为病毒的传播提供了条件。
1.5职业暴露后并没有在第一时间积极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置
医院检验科工作人员需要时刻以患者及主治医生打交道,在工作中会出现职业暴露后不再第一时间进行处理的问题。比如,如果进行抽血化验的患者较多,检验人员往往为一位患者抽完血后并没有进行及时的洗手、消毒处理就开始为下一位患者进行抽血。此刻,由于接触上一位患者的原因,其受到及工具上必然会沾染上一位患者的病菌或者残留一些污染物,这就导致了下一位患者极有可能发生感染,最终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篇11: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路径探究论文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疗水平也在不断进步。现如今的人们已经不像当年只有到患病的时候才会去医院查看,平常去医院做身体检查已经成为社会的常态,因此医院的业务量与日俱增。巨额的业务量也促进了医院自身的繁荣发展,在其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各种类型的档案成为了见证医院发展的证据。当然,档案的作用不仅在于它可以保存记录一些有效信息,更在于可以促进医院业务的稳步进行,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也可以让医学道路上的后来者可以借鉴前人留下的医学经验。因此,档案管理对于医院而言显得至关重要,一旦档案管理不当出现事故,带来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本文将以临沂市妇女儿童医院为例,阐述该医院档案管理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该医院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建议。
【医院零星改造工程规范化管理探讨论文(共11篇)】相关文章:
教师学习进修计划2023-12-03
基建会计制度2022-09-11
通勤车岗位职责2023-02-11
医院总务科年终工作报告2024-01-27
内部审计年终工作总结2022-09-28
校长的工作报告述职2023-04-11
会计人员素质问题研究论文范文2023-09-06
教师进修总结报告2022-06-17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的招投标研究工学论文2023-12-27
班长个人的年总结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