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分析论文

时间:2023-11-18 08:13:48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民营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分析论文(通用16篇)由网友“纳闷夏候鸟”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民营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分析论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民营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分析论文

篇1:民营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分析论文

民营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科学时代的到来,对民营医院的护理管理安全情况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新情况,护理管理决不可再用旧的护理管理模式和方法。通过分析介绍民营医院护理管理中在医院的管理、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患者自身的情况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从而针对性地提出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加强医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等管理对策去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安全隐患的出现。做好医院的清洁工作,秉持客观认真的态度去书写病历,从而不断提高民营医院护理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民营医院;护理;安全隐患;管理对策

民营医院的护理管理安全,不仅直接关系到患者的身体健康,而且直接影响医院工作的正常进行。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院护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二医院的护理安全指数,成了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衡量标准,它直接影响着整个医疗工作能否顺利完成。虽然医院的护理工作是一门及其细致且繁碎的工作,因为它是直接与患者进行直接的接触。而不同的患者,因其病情的不同,需要得到的护理照顾也不同。

1.民营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

1.1医院的管理

医院的护理工作是需要医院的基本管理规范去进行约束的,它是医院的护理工作有规章制度可依循。医院通过设定合理的医院管理章程,对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进行评定。当工作出现问题时,可以找出问题的来龙去脉。医院管理的不得当,会导致对于患者的需求,无法及时作出回应。医院的管理失效,也会使医院的分工不明确,人们对自己的责任没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从而医院的工作也无法得到很好地开展。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不能针对护理人员的知识更新情况而提供合理的教育,或者医院间的知识经验交流,使得护理人员依旧按照旧的知识理论去进行工作,护理水平永远也无法得到质的提高,也是对患者病情的一种极度的不负责。此外,医院的设施,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都应该得到很好的维护和保养。无论是医院的环境还是一些机械设备都应该得到及时的清理和维修。对于治疗患者所用的医疗设备,必须进行及时的消毒,特别是病人进行治疗的场所,必须得到及时的清洁打扫。这些地方或者设备的清洁度对护理工作是否到位的评定至关重要。

1.2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

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直接关系的护理工作的安全水平。作为一线工作者,他们与患者接触联系较多。因此,她们提供的护理服务水平和质量对护理安全关系巨大。护理人员的学历比较低[1],很多人甚至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就进入岗位。在知识储备不足的情况下,甚至还有很多人没有丰富的护理实践经验。因此,凭借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储备,做好护理工作是不可能的。学历不高,使他们对知识的更新换代状况认识不清,对继续学习的兴趣度不大,对护理过程中患者出现的紧急情况不能冷静处理,对医院引进的先进仪器不能准确无误地操作,从而使患者的身体健康面临巨大的考验。护理工作中包含着很多极琐碎的事务,护理人员难免感到厌烦,浮躁等情绪,而不知道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健康。态度散漫,责任意识不强,工作中粗心不细致等,每一个不良的工作态度都可能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

1.3患者自身的情况

护理过程是互相的,是需要护理人员和患者的共同努力。如果患者本身抵抗治疗,或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配合不合理,都会影响护理工作的实际进展。患者对所患疾病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不按医嘱服药,擅自变动服药剂量与实践,使医疗无法顺利进行,从而影响了患者疾病的正常进行,严重的可能有医疗事故的出现。

2.民营医院护理的管理对策

2.1增强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

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医疗状况和身心健康。加强对护理人员工作的管理和监督,从而确保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提高。督促护理人员对相关医学等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学习[2],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从而减少因护理失误而产生的患者权益受损等情况,也减少了重大医疗事故出现的频率。

2.2注重护理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

对护理人员的培训进行一个合理的规划,引导护理人员对专业的理论知识进行定期有效的学习。同时,让护理人员对医院的医疗设备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指导其对医疗设备的操作练习。同时,还需要对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水平进行一个定期的考核,使其在医学护理领域紧跟时代前沿。同时,针对护理中病人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加强对护理人员应变能力和沟通处理的培训。

2.3加强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以人为本

护理工作本来就是一种双向的服务。因此,护理人员如果想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就必须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患者,我们要了解患者的身心情况,对一些抗拒治疗的患者给予适当地劝说和关怀。适时地了解患者的需求,对于患者的恢复情况、病情以及治疗规划等情况及时地告知医生和患者,以免因为汇报不及时或者有失误而导致不必要的纷争。对于患者家属,我们要适时地与其沟通,并将患者的真实情况予以告知。从而,使医院的护理服务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2.4病历的书写应遵循客观真实和规范化的原则

病历是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以及治疗方案的分析,也是病人和病人家属了解病情最直接的方式。因此,病历的书写必须规范化。医生也必须按照客观真实的原则去书写病历,而不能弄虚作假。对于护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医疗事故,病历在起到重要的证据作用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秉持良好的工作态度,从实际出发,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知识理论水平,坚持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负责,才能真正致力于患者的康复工作。

2.5做好医院环境的清洁工作,注意对医疗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良好的医院环境,不仅为护理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3],对病人的康复更是大有裨益。做好医院环境的清洁工作,保持空气流通,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一个优越的环境,也给患者和医院的工作人员提供一份好心情。为了医疗工作更好地开展,对于医院的基本医疗设备,也要注意及时的维护和保养,以防止因为机器测量数据的不准确或者机器的临时故障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而确保患者治疗的正常进行和医疗事故的减少发生。

2.6与患者有关的注意事项的提示和说明

作为护理人员,对于与患者有关的注意是尤其要注意及时的提示的说明,标识就是最好的工具。患者的注意事项,如过敏史等应在床头卡或者一览表上应有突出的注明。而对于老年患者的跌倒等问题,应认真执行医院相关制度,可以使用“小心滑倒”等警告牌。最重要的是,护理人员一定要让患者知道自己应该注意的事项,发挥患者的主动性,从而有效减少因护理人员不在或者工作纰漏而引发的事故。

3.结语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带来医疗知识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增多,使得护理工作的潜在风险不断增大增多。这样,就对医院护理的管理提出了更高和更严格的要求。逐步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效率,尽量减少和避免医疗纷争,努力降低护理的危险系数,逐步提高护理的安全质量。护理人员工作要仔细认真,把护理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落到实处,从而真正地提高护理的质量和水平。同时,还要善于运用现代科学手段,采用质量花管理模式,才能使护理服务工作真正做到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曹炳乖.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对策的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30(02):397.

[2]王绥生.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J].航空航天医药,,21(09):1694.

[3]宋玉英,陈红梅.民营医院护理安全隐患与防范[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13(35):347.

篇2: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及管理策略的论文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目前我国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将医院护士的整体素质进行提高,对护士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工作给予重视,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注重细节管理以及对检查标准和内容进行合理制定。结果通过对监督管理制度的完善以及护理人员自身优良职业道德素养的提高,有效强化了护理管理工作的质量,防止了护理管理工作中不良安全隐患的出现。结论在科学进行安全措施预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护理的安全性,系统强化了护理质量。

篇3: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及管理策略的论文

目前,随着我国医疗水平、护理学科不断的发展进步,人们对医院医疗保健以及护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下,医院参与护理工作的护理人员需要具备一个更加有效、敏锐的安全风险意识,提高自身的工作责任感,在科学完善的道德素养标准以及监督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坚决杜绝日常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该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且进一步提出相关的管理对策,以期保证医院护理管理工作顺利进行,为之后的医院护理管理工作起到参考作用。

1护理安全隐患因素的分析

1.1护理人员因素

1.1.1护士自我保护以及法律意识不足

在护士实际接受的教育中,往往对如何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比较重视,而忽视了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教育。比如对患者的隐私在不合适的场合进行谈论,这就侵犯了患者的保密权、隐私权;再比如在床头交接班时,一些护理人员没能考虑患者是否愿意随意暴露自己的躯体的意愿性。再加之护士在开展护理工作时,由于证据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不足,轻视了在实际工作中对证据的收集、管理。

1.1.2规章制度认识不足

规章制度作为护理工作者日常工作流程的规范,但是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相关的护理人员对护理规章制度认识相对不足,致使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会出现工作流程不规范的现象。与此同时,由于一些护理内容需要在征求患者家属以及患者本身的同意的前提下,才能进行,若护理工作者在患者、家属不知情的情况下就开展护理行为,会致使患者家属的不满。

1.1.3职业道德素质不高

众所周知医院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护理工作者融入极大责任心、热情的工作。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护理工作者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对患者展开护理行为时,对患者的情感不重视,态度冷漠,同时一部分护理工作者在上班过程中,未能对定时巡查病房等工作有效地执行,工作期间在办公区域随意吃东西、与同事聊天。这样就致使在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护理工作者难以及时发现,更无法采取必要的护理治疗对策去解决问题,制约着患者身心的健康发展,更有甚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护理医疗事故的发生。

1.1.4护士业务能力欠缺

护理工作者技术水平不高、工作经验不足、业务知识匮乏、合作意识不强、违反工作规程会造成操作失误,从而致使护理事故发生,最终引发护理纠纷。目前,我国的护理学科得到不断的发展,相关的医疗设备更新速度也越来越快,进一步促进治疗护理服务范围的扩大,这就需要参与护理的工作者及时地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分了解每一项护理、治疗以及相关操作流程、医嘱,若是护理工作者在未具备科学有效的理论知识指导的情况下,就盲目地进行护理工作,由于自身业务技术不熟练,可能致使护理效果不佳。

1.2物质因素

物质因素主要包括了:①物品方面,护理物品数量不够,抑或是质量不佳,均会导致护理安全性不足,往往会引发输液器出现输液输空、漏液等常见现象的出现;②设备方面,作为护理任务能顺利完成的关键工具之一,若是医院护理性能不佳、设备不足、设备不配套,抑或是相关的'护理工作者对新型设备认识不足,会致使护理安全隐患的出现,尤其是对一些用于急救的物品设备而言,若是出现故障或是器材不到位,均会制约护理工作的稳定进行,严重影响治疗、抢救工作的效率,造成护理安全隐患;③药品方面,相关的护理工作者对相关的药品的有效期、名称不严格核对。

1.3环境因素

主要有:①病区的治安,比如避盗、避火、避免犯罪活动等;②在对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进行布局、配备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护理安全隐患,比如不适当的病室插线板的、床旁未设立护栏、抢救室光线不足、地面湿滑等;③管理危险品方面,不适当进行医用危险用品的使用、管理,再比如毒麻限剧药品、氧气、高压蒸气锅炉等均为引发不安全的因素;④环境污染,在环境污染中引发不安全的因素,最常见的就是由于不严格的消毒隔离造成的院内交叉感染。

1.4患者因素

护理其实就是一项需要双方共同参与、合作的工作,护理工作与患者能否有效配合、支持治疗工作息息相关。如今,随着患者维权意识以及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但是另一方面,由于患者相关的疾病治疗知识不足,难以真正了解护患间的关系,若是患者未能达到预期护理的期望值时,极易触发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1.5医院因素

1.5.1医院护理管理制度完善性不足

即使我国医疗水平不断得以进步,医院对护理管理工作也越来越重视,但是依旧还存在着护理管理制度未能切实得到更新的问题,致使现存的医院护理管理制度不完善,比如护理人员配置难以真正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护理人员资源相对匮乏,致使现有的护士往往从事着超负荷、繁重的工作,精力无法保证,注意力不足,造成服务不到位,护理质量不高,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这就需要医院护理管理制度进一步修订,进一步贯彻落实护理工作者的培训考核工作。

1.5.2医院设施存在安全隐患

医院设施的安全隐患主要体现在病床没有配床套栏、医院卫生间瓷砖防滑性不高等,均是引发患者摔倒、跌伤情况发生的关键因素,影响着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2医院护理管理对策

2.1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

护理人员本身优良的技术水平可以直接影响患者以及家属对护理工作者的信任程度。这就需要进一步强化培训的规范化力度,保证提高素质、培养能力、教授知识的一体化,提高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培训力度,激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学习,帮助护理人员的知识面更加广泛,对护理工作者的专业技术操作工作进行知识考核,同时动态观察护理工作者的成长情况,利于之后护理人员的个体化学习,强化护理工作者的整体能力。

2.2重视护士的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

安全护理作为护理道德观最基本的要求,同样也是确保护理质量最关键的要求之一。鉴于此,这就需要参与护理的工作人员在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的同时,也具备优良的素质水准以及一定的道德情操。在实际的护理管理工作中,需要进一步开展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对医疗相关的卫生法律与法规进行定期的组织学习,在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上,帮助护理工作者树立敬业、爱岗意识,培养一个学法、懂法、知法的护理工作者,促使其在护理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法律执行工作,使护士了解护理工作的伟大,懂得一旦出现违法该有什么后果,强化护理人员的责任感、使命感,让护士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能,进一步保证护理人员自身与患者的权益。

2.3合理配置人力资源

护理工作者的合理调配直接决定着护理质量,鉴于此,这就需要管理工作者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调配,护理管理工作者在充分了解每一个科室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比如护士长要切实掌握不同时间段的护理工作量情况,针对早班、中午班、夜班,进行动态调配,在医疗高峰期需要采取弹性排班制,按照排班的多样化方式处理好护理人力资源问题。

2.4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影响患者选择就医最关键的标准就是护理、医疗安全质量,全体护理人员的安全质量教育是护理安全风险因素得以降低的条件。这就需要将医院实际工作与医院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机结合在一起,按照相关的制度来规范护理工作流程,比如制定更为细致的《护理安全质控管理指标》《护理风险防范措施报告表》等。成立相应的质控小组,对质量安全监控力度进行加大,一旦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且切实处理。与此同时,强化夜间的查房工作,对护理人员的自律性开展系统强化。要求护理人员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强化对证据的收集、管理力度,优化护理服务相关的证据体系。若是患者需要请假外出或者需要进行一些创伤性的护理行为与关键操作时,需要要求患者对相关记录进行签名,并且将关键性的告知内容有效地体现于护理记录中,以表示其知情同意。

2.5注重细节管理

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重视实践、细节的连贯性,有效挖掘操作行为中的细节,在管理过程中采用多次刺激教育的手段,对护理操作行为进行优化、规范化管理,帮助安全管理工作顺利进行。首先管理者要强化自身的安全护理意识,认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深入至每一个科室进行观察、思考,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操作中不安全的细节问题。鼓励护士对不懂的问题进行提问,护士长要针对安全隐患切实采取措施,在安全管理护理细节的基础上,确保患者的安全,降低护理纠纷。

2.6制订检查标准和内容

与其他工作所不同的是在护理质量的检查过程中需要在实施检查工作之前切实制定出一套合理科学的检查标准,同时进行存档,让每一项护理操作活动均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规范,尤其是在检查手段上,要进一步挖掘更为实用的护理质量的督促方式,保证护理质量检查工作的实效性,不让检查工作流于形式。这就需要在检查护理质量时,进行:①多对重点工作进行检查,包括药品、器械、精密仪器等关键设备;②重点对重要的节假日、特定时间进行检查,这是因为在这些节日里护理人员思想上容易放松,致使其工作精力不足;③实时检查护理人员的个性特点,护士长对护士的思想情况要及时了解,一旦护理人员产生负面思想时,就需要将不良的思想扼杀于摇篮之中;④定期全面检查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护士长要按照一天、一周、一月的时间段,进行检查,做到日有讲评、月有小结,促进护理工作有序进行。

3讨论

目前,我国的护理模式正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全面化,提高其服务的广泛性,也体现安全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要做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这就需要科学有效地分析护理安全隐患,让护理人员保持清醒的思想认识,改进行为上的缺陷,将安全性贯彻落实至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中,进一步强化护理的整体服务水平。与此同时,采用现代化的护理方式,开展科学化管理活动,在科学使用安全质量管理手段的基础上,保证护理安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共同努力对各个工作环节中的薄弱点进行强化,确保患者享受更加方便、满意、安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邓志萍,肖玉芳.护理安全隐患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6):55-57.

[2]杨姣.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对策的分析[C]//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3.

[3]曹炳乖.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对策的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397.

[4]申凤霞.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对策的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2):247.

[5]高莉.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因素及管理对策[J].吉林医学,(15):3296-3297.

篇4: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政策论文

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政策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管理政策。方法:针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总结安全隐患的相关因素,并制定有效的管理政策。结果:较早的发现和预防护理中安全隐患因素能够降低了护理工作中的差错发生率,提高了护理安全质量。结论:多种安全隐患往往存在于手术室护理中,及时的针对性护理管理对策,确保手术室护理工作的全方位护理安全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 安全隐患 管理对策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工作的整体过程中,患者不出现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生理、心理及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者死亡。手术室的护理工作的护理安全管理是患者在手术室内不使患者出现身心意外的损害、障碍或缺陷,根据现有的不安全因素种类而采取的各类相应的安全防患措施,在工作中及时发现不安全因素并有效防患[1]。由于术室护理工作的疏忽和大意会直接导致患者在手术时发生差错,最后导致重大医疗事件[2]。以下便是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汇报。

1 手术室的安全隐患

1.1缺乏法律知识:由于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根基不牢,护理工作量也大,护理人员单纯注意护理工作的技术知识含量,忽视了护理工作还需要优质服务。共组者没有真正认识到护理学科主动性、独立性和科学性的,在工作中他们缺乏责任心、束缚性,表现很随意,慎独精神较差,对于护理小错误轻描淡写,没有充分认识护理过失的重要性以及引起医疗纠纷的严重性。

1.2术前隐患:由于科室的人力不足导致开展术前防范不到位。环节方面只是流于形式,处于应付的心理,以至防范的规范性受到限制。患者在术前防范过程中对即将发生手术会有许多疑问,甚至有些问题超出了术前防范护士所能了解的范围。如麻醉风险、麻醉方式、手术方案、手术意外等,有些内容是病区护士的健康教育。若对患者的提问闪烁其词,与他人解释版本不相同,容易使患者产生误解或疑虑。不能达到术前防视的重要目的,甚至会为患者带来负面影响。同时使医疗纠纷隐患的机率大大提高。

1.3手术室的隐患:

1.3.1人员自身:手术室护理人员自身责任心淡薄所导致违规操作发生工作中的失误。例如在手术对象接诊错误、向医师提供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及侧向的错误。针对手术的物品准备不完善、器械物品不足、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手术仪器操作不规范等,当然还会因为自身原因造成严重的后果。

1.3.2环境隐患:手术室内手术间不达标的空气洁净度也会造成手术发生感染等。如参观手术人员过多、空间净化系统未定时维修清洁、湿式清洁扫措施未及时落实等。

1.3.3护理经验隐患:自身的护理经验不足也会导致执行不完善,如患者体位、组织损伤或神精手术低温导致苏醒延迟;皮肤灼伤等。当手术室护理人员不足或滞后的专业理论学习和专业技能培训,也会使护理安全隐患增加。

2 护理安全隐患的管理对策

2.1加强护理安全及法律意识

相关部门应当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及法律知识培训,使其了解护理工作中权利和义务,在工作中首先做到“安全质量第一”,拥有依法护理的法律意识,尊重和维护患者的权益,在护理工作中加强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

2.2 强化护理规章制度建设

各项护理规章制度,与护理各项操作规程,相应的`制定检查奖惩制度严格制定。巡视,查对,交接班等制度严格贯彻,在临床护理中进行实施,这对于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危险起到关键作用[3]:按手术方式做好术前巡视工作,合理解释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如遇到疑难问题可以请求医生帮助;加强“三查八对”的护理工作,避免手术对象接诊错误及相关手术设备和手术物品的缺失及损坏。

2.3尽力提升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科内组织护理工作者定期的进行业务学习,尤其是针对新护士以及资历低的护士,在常规培训基础上充分发挥高年资护士的领导作用。对于科内新引进的设备,技术人员除对全体护理人员培训外,还要进行反复操作并定期考核,以保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新设备的操作,避免在治疗抢救过程中发生意外。

2.4手术室微生物的监测:每一项物品、器械和环境监测指标的详细评估,一旦出现监测指标超标的现象,立即汇报科室领导及感染科室,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找出超标的原因,总结经验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给予有效的处理,使微生物的菌落数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3 具体安全管理实施

3.1术中的护理安全的实施:手术室放一些柔美的轻音乐,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让他们放松心情。建立静脉通路时要做到轻、准、稳,最好一次穿刺成功[2]。为了减轻患者的疼痛,胃管、导尿管等各个管路可以选择在麻醉后进行操作。对患者眼部,耳廓等部位贴敷贴进行保护,避免损伤及污染;电刀的负极板避免潮湿,其接头下方垫海绵垫保护,避免烧伤,烫伤;手术中密切注意患者身体受压部位的皮肤情况,定时给予受压皮肤的按摩,防止发生压疮。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相对湿度在50%~60%,注意患者的保暖情况避免患者受凉。如果进行冲洗时应提供40°的冲洗液。

3.2灼伤、烫伤:患者在使用电刀时常规检查电刀的性能是否良好,使用电刀时局部消毒时不要太湿,注意负极板的放置要与皮肤完全性的接触,电刀用完或者不用时固定放置,手术的特殊体位时要用海绵垫支撑患者的肢体,保证肢体与金属物不接触,避免烫伤患者。避免化学药物灼伤如:碘酒、双氧水、酒精等。

3.3 导线的连接:将监护仪各种导线准确连接,给予低流量的吸氧,注意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确保氧气管道的通畅,吸人氧气的有效性,注意调节用氧浓度,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形态、血压以及脉搏的指证等情况。根据病人不同的年龄以及血氧饱和度选择适合的吸氧装置。

3.3测量患者体温变化:注意观察术后患者有无体温升高发热现象。在体温高于38℃时立即通知医生,立即采取降温的相关措施。仔细考虑患者是术后热还是感染引起的发热。

3.4约束带的使用:手术后的麻醉为清醒转入麻醉复苏室的患者,正确用约束带约束患者四肢。选择棉垫包垫保护患者的皮肤状况,患者在麻醉清醒时要经过一段时期的兴奋,烦躁不安的症状,一定要防止患者坠床。约束时要注意以不影响肢体局部血液循环为宜,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当患者因约束带带来烦躁但发生神志清醒时,要给予患者耐心的解释和安慰,使用肢体抚摸,并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适当减少约束。

3.5妥善固定引流管:患者苏醒期是注意保持引流管的固定,防止脱出、受压或者打折,持续维持引流管的通畅,避免因患者躁动导致引流袋坠落导致引流管的脱离,导致手术失败。并且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以及量,如发现引流液的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6 保持呼吸道通畅:麻醉苏醒期,让患者采取去枕平卧位,把头偏向一侧,避免呼吸道分泌物吸入肺导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苏醒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肺部的呼吸音、血氧饱和度值、神经意识、面色等情况。因为小儿的舌较大,会导致舌根后坠发生呼吸道阻塞、呼吸抑制现象,所以观察患者有无舌后坠的现象,有无喉痉挛以及喉头水肿的发生很有必要。注意口腔及鼻咽部的分泌物,在苏醒期间的床边应放置吸引器和急救包,如果发生患者呼吸道误吸现象,应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现象,实施心肺复苏,遵行医嘱使用呼吸兴**,甚至配合医生气管插管等。

4 讨论

手术室的护理隐患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问题,手术室护理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防护意识,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对自身有一定的约束,强化护理服务意识,在护理各项工作中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强化护理安全隐患的意识,采取定期召开隐患分析会,对安全隐患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刘柏辉.老年脑棒中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便化与预后的关系[J].中锅老年学杂志,2008,2(18):143.

[2] 单敏后.介绍一种小病理标本收集瓶.护理学杂志, ,21(12):7

[3] 石群.护理部安全因素探讨及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B):45-46

[4] 魏桂香.手术室预防医院感染的管理和措施[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13(12): 93-94

第一论文网文章欢迎,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标明本文地址。

篇5:医院感染护理管理预防和控制分析论文

医院感染护理管理预防和控制分析论文

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管理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影响。方法分别选取我院1月-1月与202月-2月收治的患者各10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实验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与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优化了手术室管理工作,增强了手术室的工作质量,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医院感染;作用影响

医院感染不但影响到患者的恢复,还增加了医疗的成本、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若手术室当中无菌操作规范不严格,患者十分容易出现感染。在患者实施手术前,手术室空气、环境、手术器械等与手术的相关物品均需按规范实施严格杀菌消毒的处理工作,包括手术医生、护理工作者要实施无菌处理。这些工作是手术室护理管理的.细节重点,细节护理的管理措施对于医院感染的控制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我院于年2月起进行手术室护理管理,与以往的护理情况分析对比,现做出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2月进行护理管理之后所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其列为实验组,男54例,女46例,患者平均年龄(38.12±8.53)岁,并选201月-2016年1月未展开护理管理时所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2例,女48例,患者平均年龄(36.12±8.53)岁,对比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临床资料,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实验组手术室护理,具体方法如下所述:(1)首先识别患者护理风险,此项措施需植根于实际护理工作中,针对性地进行安全干预以及护理风险管理的措施,对各种风险防范方法熟练掌握,展开相关工作并排查护理隐患,分析发生过的问题,总结积累经验。(2)其次要明确护理安全责任,派专人对于护理工作的安全负责,及时掌握了解护理的风险信息。另外,手术室还需召开定期会议,将近期手术室当中存在的问题交流讨论,总结教训经验,提出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护理质量实施监控。无法及时解决的问题,需报告上级。(3)做好信息安全反馈相关工作,手术室若出现意外事件,常有室内物品清点不清、临时手术机械增加等情况伴随发生,都会影响到手术的进行,导致严重后果,所以工作人员在交班时,需将相关问题准确及时地分析汇报[2]。(4)提高手术室人员安全护理知识和技能,手术室需对每个护理工作者实施培训并进行考核,医院及时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手术室人员需及时更新知识,了解新技术、新设备存在的风险,对于已经发生的差错深刻地进行检讨与分析,掌握安全的管理知识和技能。重视洗手,在临床的工作当中,护理工作者需借助手去完成各种护理操作,手可能会成为感染的传播媒介,以往工作中,对洗手的认识不足,许多医护人员操作前后洗手率低,加之洗手动作不严格,增大了感染的传播可能,所以,操作前后洗手是降低感染率的一项重要措施。(5)建立安全护理的监督机制,手术室内安全护理工作不确定性强、复杂性高,风险的出现会很突然,需预估各种风险,并对其分析,从而能够衡量、识别并处理,增强护理的质量。

1.3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表示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手术室工作不但影响到手术成功率,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也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手术室的空气、环境,治疗器械以及用品、人员无菌的处理十分重要,是患者手术成功的前提和保障[3]。细节管理的模式能够解决一定的手术室的感染问题。医护工作者、器械、辅料、手术室的环境等都是导致手术室感染的相关因素,不管任何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造成手术室感染[4]。手术室感染管行延续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出院指导和追踪,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理想化、科学化和人性化。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应用宣教,如食物的合理选择、食谱的调整以及相关注意事项等,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食谱计划,及时纠正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对于患者来讲,家庭是非常重要的支持系统,在患者疾病康复过程中家庭的作用非常重要。加强患者家属的宣教工作,让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其中,能对患者的饮食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有效监督。本研究中,术后半年,实验组患者的血清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总之,在胃癌术后,为患者提供连续饮食干预,能对其营养状况进行显著改善,让其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慈玉莹,陈红丽,韩巍,等.饮食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7(10):8-9.

[2]朱雪梅.饮食护理干预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营养指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8):73-75.

[3]Sano,T,Yamaguchi,T.Prognosticimportanceoftheinflammation-basedGlasgowprognosticscoreinpatientswithgastriccancer[J].TheBritishjournalofcancer,,2(7):57-58.

[4]王桂荣,余新华,冯晓敏,等.胃癌术后患者综合康复护理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9):3476-3480.

篇6: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论文

一、护理人员因素

1.1护理人员服务意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护理人员物质化追求倾向越来越强,而为患者全身心的护理服务意识淡化。有些护理人员文化基础差、甚至缺乏系统的人文教育或继续教育使一部分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甚至缺失。部分护理人员存在明哲保身的思想,从而工作积极性不高,以避免重大事故为基准,导致了一些有损患者利益的事件发生。这些也是护理管理者值得重点研究的热点问题。

1.2护理人员法律意识

神经内科的护理存在一定的风险性,故对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具有较高要求。目前,大部分护理人员在专业学习期间,较少或未接触过护理职业道德和有关法律制度的系统的学习,这些因素造成了目前护理人员队伍整体法律意识较弱。很多护理人员因日常繁重的工作,缺少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条例制度的时间,会成为护理业务不规范、不系统、不准确的导火线,甚至对患者的个人权利造成侵害。

1.3护理人员业务技能

近年来,神经内科护理现代化技术发展迅速,新型药品、新医疗护理设备快速应用于临床,随之产生的新知识迫使神经内科护理人员要增强专科学习。而一些护理人员学习积极性低,接受新事物能力差,驾驭新设备技术水平低,成为制约护理水平的重要因素。部分护理人员知识老化,甚至在不明医嘱的情况下,盲目操作,酿成事故。

1.4护理管理因素

目前护理人员数量仍满足不了临床需求,这与神经内科患者的需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护理人员人事管理成为制约护理水平的因素之一。护理人员的管理体系不健全,评估制度、监控机制存在不足。护理人员操作缺乏规范、缺乏评估,使神经内科护理安全存在隐患。有研究表明,科学系统的评估机制可促进护理水平的提高。

二、患者疾病因素

神经内科疾病特点为病情发展变化快、危重,不同程度伴有意识及感觉缺陷,神经内科患者自身的疾病因素成为护理隐患的因素。主要的护理安全隐患或损伤事件包括患者偶发精神及神经病变,患者由于精神症状或偏瘫、动作迟缓、视力模糊而导致坠床、跌倒;病变是感觉产生障碍,患者不同程度痛温觉敏感性下降,易被烫伤或冻伤;神经内科病变所致情绪不稳定,烦躁激动,导致攻击行为或不配合治疗的拔针、拔管等行为;癫痫症状易导致咬伤与骨折;病变所累积呼吸运动障碍,咳嗽反射减弱,痰液粘稠等因素,发生呼吸困难;由于认知能力下降、智力障碍,可发生走失。有研究表明,由于患者出现低血糖性脑病及感染等因素导致的护理安全隐患。

三、病房设计与环境因素

目前多数医院的病房设计缺乏专业性和针对性,不能有效的预防危险发生,未做到防微杜渐,如有的无护栏、地面未做防滑处理、灯光系统不科学等,这些因素使患者易发生滑到、跌倒等事故。另外,有的病房设计未考虑环境卫生,存在消毒隔离不严格,易发交叉感染。

四、护理安全隐患策略

4.1提高主动服务意识

向患者及家属发放护理服务满意问卷,设立投诉信箱和护士长邮箱,做到件件有回应,并将问卷结果适当的与护理人员津贴相关联,研讨科学的奖惩机制,建立护理人员行为指南、量化指标等,促进提高服务意识。还要通过先进评比,优秀护理人员报告等宣讲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建立服务考核制度,设计制作服务指标量化标准,由护士长每周对护理人员服务指标进行对照检查及量化打分,促进提高服务意识。对已出院患者,建立定期回访服务项目指南,并做好回访记录。

4.2提高法律意识

开设法律讲堂,经常开展法律与职业道德考试,多渠道提高法律意识。建立培训长效机制,聘请专业法律顾问,建立网络学习的平台。制订每月学习计划,探讨和完善自主研发的10min法制考核制度。引导护理人员主动学法、依法护理、尊重患者、各项操作合法化。以法律为准绳,以高标准服务为宗旨,制订服务指南,在指南的附则中对每项服务涉及的法律解释进行阐述,完善护理人员的法律知识结构,提高法律意识。开展护理事故典型案例讨论会,每月一次,每位护理人员参与讨论,并轮流做好讨论记录。

4.3提高业务水平

护理技能是护理人员的业务基础,也是促进护患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业务上加强对护理人员基本功的训练,要求规范、精准、以患者为本,同时,加强对新设备、新药剂的业务学习,定期进行护理人员技能专项训练和技能竞赛。加强对新仪器设备的专项技能培训,购置模拟人设备等,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参加院外的交流比赛等活动,每年评比优秀操作技能护理人员,并开展示范活动,带动神经内科护理人员,重视技能训练,提高技能水平。

4.4加强管理体系建设

研究神经内科护理行为进行临床路径化,从患者入院即开始一系列规范的并有逐项评估相伴随的科学的机制。做到各项操作有规范、各项操作可追踪、各项操作为患者、各项操作可点评。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开展的同时,首先进行自我评估,规范护理行为,管理人员对护理过程动态化、及时化监督核查,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完善一系列报表、标准、管理规范等制度。完善交接班制度,重视细节管理,有效提高护理安全。针对性的制订护理宣讲手册,告知患者及家属,提高安全意识,减少危害事件发生。针对各种安全事件,制订紧急护理规范。

4.5环境安全建设

科学研究神经内科病房设计,由专家进行论证,对病房设施的每个细节进行考量,如地面处理,病床位置、高度,走廊设计,扶手护栏,家属区域等。对病房进行针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的消毒工作,规范护理人员无菌操作。

五、总结

神经内科护理要求技术含量高,操作迅速、准确,在开展业务性护理的同时,更要结合患者发病重、变化快的特点,提升护理技能,关怀存有意识障碍、行为障碍的患者。提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与法律意识、业务技能水平,健全管理体系、加强环境安全建设,利用提高优质护理水平,降低神经内科护理安全危害事件发生率。

篇7:神经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论文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共106例,均为该院神经内科就诊者,其中男性66例,女性40例,年龄最小23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2.2±1.6)岁。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实施常规性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将临床护理风险分为误吸、镇静、压疮、低颅压综合征和其它护理风险几大类,并制订临床的护理措施,尽可能减少该类风险的发生。具体措施包括。

1.2.1误吸

为尽可能减少误吸的发生率,临床采取以下措施:①注意改善患者的吞咽及咳嗽功能,以减轻对误吸造成的影响;②脑脊液漏患者采用气管气囊或者是口咽部位持续性低负压的吸入方法;③对留置胃管或鼻饲的患者,使用螺旋型的鼻管或胃管;④及时观察患者体征变化,多次评估其吞咽功能变化情况以及随时监测其食道,避免反流问题;⑤患者饮食上多以糊状或团状食品入口,最好避免残渣类食物;⑥加强患者的口腔护理,并利用各种方法刺激其口腔黏膜神经肽的释放,从而改善患者的吞咽反射状况。

1.2.2镇静

在镇静用药方面,对所有护理工作者进行培训与考核,考核不通过者继续学习,不予上岗。临床护士必须充分了解镇静药品选择、用量、具体使用方法等,并对每一位患者的镇静应用进行详细的登记。

1.2.3压疮

对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方面,要尽量避免压疮的发生以减少患者病痛外其它痛苦,就采取以下措施:①经常让患者翻身,最好每2h左右翻身一次,无法自行翻动的患者应由护理人员或家属帮助翻转;②无法自行翻身的患者最好使用气垫床;③已出现压疮的患者,在压疮处可使用红花酒精进行按摩;④体型消瘦以及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可以在其易发生压疮的部位提前做棉垫保护处理;⑤注意患者饮食营养的调节。

1.2.4低颅压综合征

针对低颅压综合症的护理对策包括:①随时监测患者的颅内压变化情况,始终保持压力在70~200mmH2O范围以内;②尽量避免患者的颅内压升高,对增高的情况及反应做好鉴别工作;③及时调节脑室引流管至适当高度④给患者进行挪位时要先行夹闭引流管,等患者归位以后再放开管道继续引流;⑤对患者所用病床的床头高度要适当调整,一般在15~30°之间,以保持患者的舒适。

1.2.5其它护理风险

要求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比如在病床外围进行床栏保护、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各类医学知识的宣教、及时调整患者和家属心理状态及情绪变化、加强病房的巡视、积极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等,以减少此类意外事故的发生。

1.3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于出院前记录其发生护理风险的情况,并进行统计与比较。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包建立数据库,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风险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三、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由于临床多插管、长期卧床等,对护理的.要求相对较高,患者也易发生压疮、误吸等护理风险问题。因而探讨和研究护理风险因素,并有效指导临床护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组研究中我们发现,误吸、镇静、压疮、低颅压综合征均为神经内科的主要护理风险,笔者通过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手段,发现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相对较高,而在风险分类的基础上针对各风险制订有效的护理措施与手段再实施临床护理的研究组患者,护理风险的发生率就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护理风险于神经内科临床具有危害性,护理工作要围绕可能发生的各类护理风险开展,从而减少风险的产生,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根据笔者提临床经验总结分析,神经内科护理风险的造成主要包含如下原因。

3.1造成误吸的因素

神经内科患者多数因各类病症造成神经肌肉的协调能力减弱,从而导致患者的吞咽功能受限,昏迷者的吞咽功能或咳嗽功能甚至可能消失,患者大量的脑脊液漏、气管插管气囊的压力过低、或者是留置的胃管以及鼻饲不正确等问题,也是引起误吸的因素之一。

3.2镇静

对于神经内科危重患者来说,多数因病情造成疼痛、意识混乱、颅内压过高等问题,临床为缓解患者痛苦,多采用镇静的方法来进行治疗,一方面稳定患者的情绪与行为,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降低氧耗和颅内压力,较好地保护患者脑细胞。但是,临床上出现镇静护理风险情况多因护理人员对于镇静药品选择、用量、具体使用方法等掌握不全面、使用不当等而造成,当镇静药物注射时护理人员未能准确评估镇静深度时,极易引起患者脑灌注压异常发生,患者易呼吸不良,使对病情的观察与把握也提高了难度。因此,在对镇静的使用与护理方面,护理人员应进一步做到专业、细致、谨慎,且必须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丰富的医护专业知识。

3.3压疮

压疮是临床病患较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主要发生在危重病人身上,多因不能翻身或卫生情况不佳等因素造成。

3.4颅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低颅压综合征较常发生在腰穿、休克、颅脑外伤、脑脊液过度引流脱水过多、过度换气等问题的患者身上,临床上多表现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颈项强直、听力下降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发颅内出血或者是脑疝等并发症,危急患者生命健康。

3.5它护理风险

其它护理风险主要指精神科患者临床较常出现的摔伤、坠落、患者随意走动造成走失等的意外状况的发生。

篇8:民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流失原因论文

民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流失原因论文

一、护理人员基本情况及流失情况

1.1护理人员基本情况护理人员总编制140人,本科学历1%,大专学历15%,中专学历84%。流失58人,年流失率为41.4%;流失61人,年流失率为43.6%;流失76人,年流失率为54.3%;流失71人,年流失率为50.7%;流失56人,年流失率为40.0%。5年共流失护理人员322人,其中大专学历流失率95.5%,中专学历流失36.8%;主管护师流失率14.3%,护师流失率54.1%,护士流失率46.9%。

1.2流失护理人员去向流失的322名护理人员中应聘到公立医院者135人,占流失人数的41.9%;因婚嫁生育离职者71人,占流失人数的22.0%;跳槽到其他民营医院者72人,占流失人数的22.4%;辞职后改行者20人,占流失人数的6.2%;院内转岗者16人,占流失人数的5.0%;医院解聘者8人,占流失人数的2.5%。

二、护理人力资源流失原因分析

2.1管理模式陈旧民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较为陈旧,一直沿用全院统一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人事部机械死板的用人制度不能适应现代护理人员的现状。人事部与护理管理者沟通配合不到位,聘入护理人员不能满足临床一线的实际需求,护理人员不能适应新岗位。

2.2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较严民营医院投资者对人力资源成本控制较严,护理人员配备严重不足,待遇较低,民营医院之间待遇竞争导致护理人员因待遇差别而流动。

2.3公立医院扩编的影响20年初卫生部启动“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全国各地公立医院优质护理病房的快速开展急需大量护理人员补入,为原本在民营医院就职的护理人员提供了较大的就业空间。

2.4“重医轻护”现象严重一直以来医院都存在“重医轻护”现象,民营医院显得更为突出。多数民营医院的投资者认为能为其创造效益的是医生,护士只是被动的在做一些辅助配合工作,故而对护理人员更加不重视。到民营医院就诊的患者对护士的歧视也远远超过了公立医院,护士普遍感觉在民营医院工作体现不出自身价值。

2.5婚嫁、生育的影响我国近年来男女比例的失调,女性婚嫁受到冲击,女性占主体的护理人员婚嫁更是突显出来,护理人员到了一定的年龄因婚嫁问题不得不离职跟随男方而去。目前民营医院以80后、90后占主体的护理团队多数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不具备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一旦怀孕、生育便长期休息在家。近几年来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放宽,生育二胎的护理人员也在逐渐增加,导致护理人员因生育辞职者越来越多。

2.6不能胜任繁重的工作任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患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人员的工作已不单纯停留在过去的打针、发药上,护理质量、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士的工作量明显加大、频繁的夜班,但待遇并不高,导致很多护士不能胜任繁重的工作任务改行到其他专业的也日趋增加。

三、分析护理人员的流失状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3.1建立完善的护理人员管理制度,改变护理管理机制把护理人员的管理独立出来,实施护理部垂直管理,将护理人、财、物与责、权、利相统一,从而使护理系统得到最佳运转。在医院人事管理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护理人员管理办法,做到“合理用人、有效用人、善以用人”。制定医院各层次护理人员安全、合理、有效的安排计划,严把招聘关,实行“在按职称的基础上按能力”用人,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氛围,发挥每一个护理人员的潜能,使之增加自信心和工作积极性,让他们稳定思想主动工作。

3.2重视和提高护理人员的地位,改善护理人员待遇护理管理者要逐步努力,改变民营医院投资者的.观念,重视护理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全院上下改变过去“重医轻护”的现象,在患者面前树立护理人员的天使形象。增加护理人员的福利待遇,关心爱护护士,为护理人员办理五险一金,提高夜班费及周末节假日补贴。

3.3加强护理人员的素质教育,增强使命感护理工作关系到人的生命安危,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道德情感和责任心,经常开展素质教育培训,培养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及自我调节能力培养,妥善处理工作压力,保持心理健康。

3.4增加护理人力资源,弹性排班,减轻护士工作负荷,提高工作效率按实际工作量的需要增加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护理部做好全院护士的宏观调配,根据工作量合理安排人力,发挥每个护理人员的效能,及时应用先进设备,减轻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加工作效率。简化护理表格的书写,成立院内客服支持中心以减少护士事务性工作,使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到病人床边工作,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3.5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及工作条件培养护士良好的沟通技巧,协调处理好护士与医生、患者及家属之间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改善工作和住宿休息环境,以使护理人员下夜班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加强院感管理及职业防护措施,保证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

3.6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打破以往医护一起核算奖金的办法,按不同护理单元制定不同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体现能级对应,多劳多得。管理过程中以多奖少罚为原则,激励护理人员,树立自信心,每天在快乐中完成工作任务。分阶段设定各种护理目项奖及团队奖,激励护士争先创优。每季度评选“星级护士”,设立护士年度奖励,多方面给予护士精神和物质的双重鼓励。

四、讨论

民营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流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他可给医院造成很多不良后果。管理者要转变观念,实施管理创新,并给予足够的认识和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合理使用和安排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使护理人员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独特的作用,以确保民营医院护理团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医疗市场发展大潮中能够壮大起来、稳定下去。

篇9:乡镇管理医院护理论文

乡镇管理医院护理论文

1乡镇医院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护理管理组织

护理管理组织缺乏是乡镇医院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主要由于乡镇医院中没有专门负责护理工作的干部或管理人员造成。乡镇医院的管理人员通常是从事医疗工作的,没有护理工作的亲身经历,对护理工作中常见的问题不能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再加上医院管理人员通常比较繁忙,使得其关注重心没有放在护理工作上,造成医院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护理水平和质量低,从而影响了整个医院的管理水平[1]。

1.2护理人员知识结构较低

根据以往走访乡镇医院的经验看来,很多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偏低。调查显示,大部分护理人员为中专学历,其中极少数人员经过短期护理培训,多数护理人员未进行培训和再教育,医院中也没有相应的技术考核,使其知识水平得不到提高[2]。

1.3护理质量不高

由于乡镇医院中没有专业负责护理工作的干部或管理人员,再加上人员配备不合理,分工不明确,护理人员没有进行培训或再教育,使得护理人员知识水平不高,导致整个护理服务水平低,服务质量不高,距省卫生厅对乡镇医院规定的护理标准有很大差距,有的乡镇医院甚至出现了为迎接上级部门的质量检查出现形式主义等情况。如有的乡镇医院在上级部门质量检查时,为迎合上级部门检查而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护理服务,但上级部门质量检查后又恢复到原来护理质量不高的状态[3]。

1.4护理人员受情绪影响较大

乡镇医院由于医疗条件差、环境差、设备落后、待遇较低及乡镇医院领导不重视护理工作,使好不容易分配来的护理人员都在想办法去条件好、设备先进、人员多、环境好的县级医院,使得乡镇医院护理人员流动性大的问题突出,乡镇医院也变相的成为县级医院护理人员的培养基地。这种情况影响了乡镇医院整体护理人员的情绪,使很多护理人员不能安心工作,无法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日常护理工作中,造成乡镇医院护理质量不高[4]。

2乡镇医院护理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2.1完善乡镇医院护理管理组织工作

乡镇医院护理工作是整个医疗体系中重要内容,医院工作是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而护理工作又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因此重视乡镇医院的护理工作是必要的。肖桂华[5]调查显示:某城市社区的人均医疗时间仅为5.3min,人均护理时间为31.5min,城市社区医院的护理情况尚且如此,乡镇医院的护理情况可想而知。护理工作是否能够满足患者需求和医疗需求,可直接影响医疗质量,进而影响医院的整体经济效益,故医院必须培养出有能力、业务精、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管理干部,让护理管理干部有计划、有条理地制定出科学护理制度,在护理人员遵章守纪的同时尽量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形成一个整体的管理系统,有利于乡镇医院护理工作全面开展,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质量[6]。

2.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人才无论对于那个行业来说都非常重要,医疗行业也不例外,没有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就不能带来高质量的成果,尤其在知识结构相对较低的乡镇医院,如注重人才的培养,就永远跟不上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因此,乡镇医院管理人员应重视护理工作,并给予护理工作大力的支持,打破传统弊端,用发展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乡镇医院护理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条理地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在职护理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护理人员专业技能和思想观念,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素质,进而从根本上提高乡镇医院的护理质量[7]。

2.3构建科学考核制度,增强护理人员竞争意识

考核制度在各个行业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对人员和企业都有积极影响。乡镇医院中也应构建一个科学的考核制度,并将制度切实地落实到基层,以增强护理人员的竞争意识和积极性[8]。护理管理干部根据制定的考核制度定期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技术、仪器的使用和维护、业务等方面进行考核,并建立护理人员个人技术档案,根据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奖优罚劣,让护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提高竞争意识,督促护理人员相互学习、相互进步,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技能,用良好的服务和专业的护理去满足患者的需求,赢得患者和医院的认可,以适应目前社会的发展[9]。

2.4上级部门重视和支持

要全面提高乡镇医院的'护理管理水平,离不开卫生系统上下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乡镇医院应根据实际的工作需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的调度,避免出现人员外流和来源不足的情况,然后适当的提高乡镇医院护理人员的待遇和福利,以安抚人心,稳定乡镇医院的护理队伍。乡镇医院还应切实解决硬件设备落后的问题,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从而稳定地发展乡镇医院的护理事业[10]。

3小结

乡镇医院作为基础医疗单位,是最接近人们生活的医疗单位,其在护理管理过程中的质量会直接会影响群众的医疗保障。目前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医疗保障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升高。本研究通过对乡镇医院护理管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列举出了当前乡镇医院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并且给予了有针对性的建议,为乡镇医院护理工作提供参考。

篇10:民营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研究论文

摘要:主要介绍了民营医院的全成本核算管理模式。在对全成本核算管理在民营医院存在的全成本核算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管理观念有待增强、管理体系有待完善等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民营医院应明确自身全成本核算的目标、加强医院的全成本核算管理、提高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的科学信息化的全成本核算管理模式。

关键词:民营医院;成本核算;成本管理模式

随着我国医疗行业的发展,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民营医院对外有着相当激烈的市场竞争,对内还要加强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所以,民营企业为了在医疗市场中有可竞争优势,就要通过对内创新,进行适应民营医院的全成本核算管理模式。这样有利于民营医院通过全成本核算来降低医院的经营成本,提高医院整体资金的使用率,降低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风险,提高医院人员的劳动效率,使医院能够持续发展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定发展。

1全成本核算管理在民营医院面对的问题

1.1全成本核算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现在,很多民营医院的管理观念和成本管理方式落后,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势不足。太过于重视医院的规模化,忽略了自身的资金成本和医护人员劳动效率等问题,从而使民营医院收入增加的同时,医疗成本也成正比增加。并且医院对自身的收入支出没有合理的分配认识,导致不能有效的提高医院的看病效率和服务质量,不利于民营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并且不能满足医院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1]。

1.2全成本核算管理观念有待增强

因为医疗行业日益激励的市场竞争,民营医院要想稳定发展,就需要进行科学的全成本核算管理。但是由于很多民营医院对自身的认知不足,导致医院的信息平台相对滞后,不具备完善的数据传输系统,并且没有完整的账目核算体系,对医院的成本核算不能有效的控制,不能进行系统的信息管理、归类、和分析,从而降低了医院的成本利用率。因为没有先进的管理系统作为支持,所以医院自身不能进行数据共享化,导致了信息资源的浪费,并且无法进行汇总分析医院各科室的工作,大大降低了医护管理人员的劳动效率。

1.3全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我国的民营医院普遍缺少对全成本核算的认知,不能有效的规范医院自身的管理体系,对成本控制认知少,不能有效的利用医院资金,对各个阶段的成本核算缺少监督,因此对成本控制出现的问题不能有效的解决,从而导致医疗信息资源的共享化和人员的劳动管理率低下。没有先进的成本核算管理体系来支持民营医院的系统运行,更降低了医院的成本核算管理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2]。

篇11:民营医院全成本核算管理研究论文

2.1明确医院自身全成本核算的目标

对医院的全成本核算来说,主要包括病人的治疗、和满足病人的各项要求,因此在民营医院中,医院的医疗器械、医护人员利用率和药品费用等都是医院核算的主要对象。进行全成本核算的目标就是让医院的成本降低。例如:民营医院构造环节简单,可以从采购成本入手,控制进价,压低药品商的供货价格。最大程度的发挥成本核算管理模式的作用,让医院的经济收入逐渐提高。

2.2加强全成本核算管理

对于一个民营医院来说,先进的成本核算管理占有很大的作用,对医院可持续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对于全成本核算管理来说,重中之重的是加强对于全成本核算的监督。例如:民营医院的财务和审计部门需要对成本核算的各个阶段进行分析、落实和解决,并对医院各个部门的收入和支出进行系统化,在细节中降低成本。还有,医院每个部门加强对全成本核算的了解,全力配合监督部门的核算工作,。并且在此过程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计量标准、解决力量手段、分配标准、统一口径、内部劳务价格等等。这样利于成本核算的管理,也提高医院的效益。

2.3提高民营医院的成本管理的科学信息化

在日益激烈的医疗市场竞争中,民营医院要想脱颖而出,就要建立完善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得成本核算管理能够更好的应用到医院自身,实现信息管理全自动化,提高医用资源的共享性。民营医院实现了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才能大幅度降低民营医院本身的经营成本,从而体现全成本核算的优势。同时,民营医院各科室的兼职物资管理员技能参差不齐,除了需要制定科学周密的核算流程之外,必须对员工不断的进行核算知识和技能培训,定期实施专业知识的考核。

2.4加强预算控制,细化成本费用支出管理

当今社会日益更新,医院发展与药品商以及材料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从全面的角度来看,医院成本核算是动态化的,所以需要医院的财务部门进行全方面的成本估计,掌握全成本核算的各环节运行情况[3]。据现有的管理模式得知,民营医院需要对全成本核算的各环节运行情况,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检测,并且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定期修订和完善制度与流程,养成良好的管理模式。

3结语

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对医院的选择要求也显著提高,医院为了满足人们的要求,导致费用支出加大。为了杜绝造成医疗资源浪费,就需要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并且全面推进医院成本核算,从而降低病人的病种(单次)诊疗费用,在确保提高民营医院诊疗服务质量的同时使医护人员的劳动报酬稳步增长。这样才能使民营医院在经济发展的洪流中平稳前行,同时也让医院在经营管理方面上升到了更高层次。

参考文献

[1]吴丽情.浅谈县级公立医院开展全成本核算的重要性[J].经济管理:文摘版:00290-00290.

[2]王金发.浅谈医院全成本核算的运行模式及管理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5):124-125.

[3]孔佩玲.医院成本核算浅析[J].管理观察,(19):179-179.

篇12: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论文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分析论文

人力资源是医疗卫生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元素,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规范性、科学性和实践性与医院临床卫生服务的质量息息相关。为了满足医院整体长期的发展需求,促进人力系统利用的规范化和合理化,及时了解医院人力资源的配置现状,并提出创新性的改革和见解十分的重要。本研究就医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于6月至6月对我院239例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现将报告整理如下,供临床研究和参考。

一、一般资料和研究方法

1.一般资料

于206月至206月对我院239例护理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探讨其人力资源配置现状。239例护理人员中,共有男性14例,女性225例,年龄在19-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87岁,其中,年龄范围在19-34岁之间的有208例,年龄范围在35-44岁之间的有24例,年龄范围在45-55岁之间的有7例。239例护理人员中,主要以大专学历为主,大专学历共137例,占总比的57.32%,本科学历18例,其他学历84例。239例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为1-36年之间,平均工作年限为8年,其中,初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所占比例最多,其中级师85例、士级121例,共206例初级职称护士,占总比的86.19%。

2.方法

对我院239例护理工作人员的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和系统性的分析,分析内容包括研究对象的年龄、性别、工龄、学历、职称、护理科室等。

3.观察指标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工龄分布、职称分布、学历分布等一般情况进行分析,以研究我院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4.数据处理

对所有研究对象的年龄分布、工龄分布、职称分布、学历分布等一般情况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95%作为可信区,本研究结果的所有指标均使用计数资料表示,采用卡方检验。

二、结果

1.年龄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239例护理人员的年龄在19-55岁之间,平均年龄在27.87岁左右,年龄在34岁以下的护理人员共208例,占总比的87.03%,具体详情如表1所示。

2.工龄分布

所有护理人员的工作年限在1-36年之间,平均工作年限在8年左右,工作年限大于的护理人员共69例,仅占总比的28.87%;工作年限范围在1-5年的护理人员共106例,占总比的44.35%,工作年限范围在6-9年的护理人员共64例,占总比的26.78%。

3.职称分布

统计结果表明,初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所占比例最多,共206例初级护士,占比86.19%,中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最少,仅24例,占总比的10.04%,另外,其他护理人员分别有9例,占总比的3.77%。

4.学历分布

研究结果表明,本科18例、大专137例、中专84例,分别占总比的7.53%、57.32%、35.15%,有一半的护理人员为大专学历。

三、讨论

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我院的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具有以下特点:护理人员队伍具有年轻化特点。我院年龄在34岁以下的护理人员共208例,占总比的87.03%,这说明我院的整体护理队伍较年轻,整体的人力资源分布具有较强的时效性。34岁以下在人体生命周期中是才能和智慧发挥的最佳阶段,从总体上来说,现阶段的人力资源分布会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可促进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年龄较轻的护理人员缺乏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处理临床问题的果断性,在反应灵敏度和处理综合问题的素质方面也有所欠缺。工作年限普遍较短,具有较多的不稳定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我院工作年限大于10年的护理人员仅占总比的28.87%。这个现状表明,护理人员就职的不稳定因素较大,例如专业技能的缺乏,会导致护理差错的概率增加;绩效考核的`不如意,易影响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导致护理效率低下;经验丰富护理人员的缺乏,导致护理工作缺乏指导,加大了培训的难度和强度,极有可能增加医院的教育成本。护理人员的学历主要以大专为主,总体的文化素质不高。本研究中,239例护理人员中,大专学历的共有137例,占总比的一半以上,而本科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较少。教育的时代性特点是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但是护理人员的文化素质会影响整体的护理质量,低学历的护理人员在知识面、社会知识及理论知识方面相对不足,学习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其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整体职称以初级为主,职称水平总体不高。初级师85例、初级士121例,占比最多,中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所占比例最少,共24例中级护士,临床一线正、副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没有,这说明了护理人员的结构层次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这导致护理学科优秀的领导者数量较少,对护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整体护理事业的发展。综上所述,我院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存在较多的不足,护理年龄和工龄具有年轻化特点,临床经验方面存在较大的欠缺,高学历层次和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数量较少,不能满足医院的正常发展需求。因此,应及时对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

篇13: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研究论文

WHO于1986年向全球推荐了消毒隔离、消毒灭菌、无菌技银烧伤敷料是采取纳米技术利用精细方法将纯天然的银离子制成产品颗粒,均匀覆盖在医用脱脂纱布上,具有较为稳定的性能,可发挥抗炎杀菌作用。纳米银敷料覆盖在创口后,可迅速持久的释放纳米银离子,银离子通过结合细菌病原体的DNA碱基,抑制DNA复制;同时结合细菌病原体蛋白质,形成银蛋白,使细菌失去活性。因此纳米银烧伤敷料的覆盖可迅速杀灭侵入伤口的细菌等病原体,控制感染。而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烧伤患者时,由于烧伤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治疗效果,因此重视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SD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由结果可以看出,在烧伤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可缓解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促使患者创面较快愈合。在护理干预期间,需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做好患者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根据烧伤实际情况,做好维护工作,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展开相应操作,确保患者治疗安全性。在使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时,先行对创面以生理盐水清洗后覆盖,以纱布绷带或胶带固定。总而言之,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烧伤中采取护理干预,可促进患者较快康复,效果显著。术操作、监测并通过监测进行HAI(医疗保健相关感染)控制效果为主的五项关键措施,这些措施的落实均涉及到护理工作。调查研究发现,45%的医院感染与不正确、不规范的护理工作有密切关系,因此规范和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充分发挥护理管理者职能作用,可以有效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1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作用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环节,其措施贯穿于护理工作的整个过程。护理工作人员处于临床工作的第一线,它包含了消毒、灭菌、无菌操作、隔离技术等基础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对于预防医院感染肩负着十分重要的责任,控制医院感染应对护理人员提出严格要求。

2医院感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知是指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过程,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这一事物的各个部分和整体属性的一种反映。当前,医务人员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观念和意识淡薄,对感染管理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不足。态度决定行为,从而就出现了手卫生制度执行不到位,医务人员对消毒剂的性能、使用方法、浓度等掌握不准确等现象。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执行被动、执行力度不够;护理技术操作不规范,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病人及家属管理不到位等这些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3规范护理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3.1健全制度,有章可循

认真贯彻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依据最新《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法规及时修订、完善适合实际工作的各项消毒、隔离、无菌制度等。

3.2发挥职能部门作用

充分发挥护理部、护士长的管理作用,以身作则,从日常操作入手,严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提高制度执行力,靠自我管理做好过程监督、指导工作,对可能发生感染进行预测和判断。建立定期检查、监测制度,通过定期的检查和监测,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限时改进工作。

3.3加强感染知识培训

科室可以采取全员培训与岗前培训、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讲解、示范、演练、医院感染专题讲座宣传形式,要求各级护理人员必须熟悉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提高护理人员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管理者定期在科室召开小组讨论会,对医院感染控制内容进行专项提问,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培训模式,强化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管理重要性的认知,同时也可以将医院感染控制知识与护理“三基”培训有机结合,丰富理论知识,以便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3.4落实手卫生制度

加强手卫生相关知识培训,随时进行规范洗手考核,养成自觉洗手和手消毒的习惯,在不同病人之间与各项诊疗操作前、后等相关环节均要做到规范洗手和手消毒,并严格定期进行考核。对于接触过传染病人的医护人员要求其结束工作后立即进行洗手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护士长每月监测工作人员的手卫生依从性,提高手卫生意识和习惯,严格掌握手卫生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

3.5加强病房管理

保持病房及环境整洁,按科室要求合理安排病床,病房卫生按标准进行管理,定时消毒、通风,保持空气洁净。工作中要认真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以便于及时发现感染病例,按时限上报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将院内感染知识巧妙的融入疾病健康教育中,使病人在了解疾病的同时也能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遵医嘱保证随员数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访客探视.访客有疑似或证实呼吸道感染症状时应避免探视。

3.6遵守无菌操作技术

护理操作过程严格执行消毒、灭菌操作规程,把好消毒灭菌质量关。认真做好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为各项操作提供安全用具。严格执行一人一巾一带。护理病人过程中所使用的非一次性物品,如监护仪、输液泵、微量注射泵、听诊器、血压计、氧气流量表、心电图机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的按钮、操作面板,应每天仔细消毒擦拭,特殊情况下医疗器械、设备应该专用,或一用一消毒。

3.7监测与监督

常规监测医院感染发病率、感染类型、常见病原体和耐药状况等。加强医院感染耐药菌监测,对于疑似感染病人,应采集相应微生物标本做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检验和药敏试验,应进行抗菌药物应用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经常监督各项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

综上所述,护理管理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规范化的护理管理直接影响医院感染的发生,完善必要的防护设施以及科学的护理配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相关感染防治规章制度,把对护理人员的感染防治知识培训和宣传工作落到实处。从而有效地提高护理人员安全、预防意识,真正落实好各项操作规程,减少职业损伤,减少因护理人员的原因而造成医院感染和自身感染的发生。

作者:苏晓丽 户丽艳 宋丹 单位: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篇14: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研究论文

1医院感染的类型

此类感染的发生主要是来自患者机体的细菌致病。既包括长期在患者身体某些部位定植的菌群,也包括患者机体携带的从周围环境中来的菌群。正常情况下,上述菌群与患者的机体环境处于协调状态。

2护理管理在防止感染中的作用

随着医院科学的迅速发展和诊疗手段的日益多样化,医院感染问题愈来愈受到医学界及某些相关学科的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研究对于医学感染的控制提出了无菌操作、消毒、灭菌、抗生素应用方面的关键措施。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这几项均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因此,在医院感染的控制中护理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3加强环境管理避免交叉感染

手术室、产房需经常用清水擦洗平面和物体表面,用清水拖地,进行湿式清洗。普通病房空气要保持新鲜,定进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勤打扫卫生,地面采用湿式清扫。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Cl消毒剂擦拭墙壁、床头桌及窗台1~2次/d(一桌一巾)。病房、走廊、厕所的拖把要分开,当地面被血液、体液等污染严重时,可用有效氯为1000mg/L的含Cl消毒消毒剂拖地。紫外线有较好的杀菌作用,通常用于室内空气和室内物品表面消毒。

4加强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4.1护理人员在进行手术、注射、穿刺、清洗器械等操作时极易被锐器刺伤

护理人员在处置被血液、体液污染的器械、物品时应戴手套,对从事有可能被患者体液或血液溅入的操作时应戴手套或防护眼罩。

4.2时刻保持手的清洁

强调洗手意识。洗手作为感染预防的第一步,是最重要、最经济的措施。

5加强基础护理,减少院内感染

5.1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长期卧床的患者,胸部的活动受到体位的影响,可导致机体的痰液不易排出体外。长此以往,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坠积性肺炎。护理人员应通过协助患者进行痰液的排除。对于痰液粘稠,不易排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进行化痰治疗,以恢复正常的呼吸道功能。

5.2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长期留置尿管是造成泌尿系感染力的重要原因。在感染的预防上,应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引流管和集尿袋的位置应在膀胱水平以下。每日用0.1%新洁尔棉环消毒尿道口,每周更换集尿袋1次,以防逆行感染。

5.3外科切口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此类感染的预防关键在于术前积极准备以及术后按时换药。可减少患者皮肤切口发生感染的可能,同时为提高患者抵抗力,应鼓励患者多进食。

5.4加强物品消毒灭菌处理

医院中各种疾病患者都有可能,因此环境中致病菌群较多。对于器械需要定期严格的进行消毒,过程中严格遵照操作规范。

5.5医疗垃圾的处理

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使用后,不能与生活垃圾混放,及时放置于医疗垃圾处理箱,并由专人进行收集处理,以防止再次留入市场。严禁随处丢弃。

5.6重视监测工作

每月固定时间对空气、器械等进行细菌等微生物的检测,以确定是否达到消毒和灭菌的效果。通过经常监测效果,发生问题及时纠正。监测要建立制度一定要长期坚持,选用的监测方法应有科学性,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自19世纪中中叶,近代护理学奠基人之一南丁格尔倡导科学护理以来,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操作和隔离是护理工作的重。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逐渐认识到预防的重要性。因此,在感染的预防上应注重行消毒、隔离、灭菌等护理操作,并通过现代化的护理及管理方式以达到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目的。护理及护理管理者,应该成为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力。

作者:马玉萍 单位:甘肃省临夏州计划生育服务站

篇15: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研究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期间沁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40例患者,将20仅进行常规管理时接收的41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经过护理管理后接收的43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对照组中男性220例,女性190例,年龄20~55(37.7±17.1)岁;实验组中男性230例,女性200例,年龄21~56(38.1±16.8)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病情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年为控制医院患者的感染率,医院进行护理管理。护理人员的卫生宣传:对护理人员进行卫生管理的培训,强调卫生知识的重要性,并在实践中加强护理人员的技能有效防止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需要认真对待并遵循卫生原则,进行勤洗手、勤通风等,预防感染的扩散和发生。医院环境的卫生管理:护理人员每天对自己的衣物、床单等喷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尤其是病房中的公共物品需要及时进行消毒管理,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检查前后需时刻注意自身和患者的卫生管理,保持干净卫生的接触。重点科室的卫生管理:对于新生儿病房、产房和手术室等地方,这些地方的人群免疫力均较低,细菌容易传播,因此,这些地方作为重点管理科室进行卫生管理,认真消毒手术器械、统一回收管理垃圾、并且时刻监测空气质量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的医院患者感染率,同时比较护理管理前后各项目(包括:医疗器械卫生、医护人员卫生、空气质量等)的感染监测合格率。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经过护理管理后两组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

实验组患者感染率(3.9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29.27%),差异有统计学上意义(P<0.05)。

2.2管理前后各项目的感染监测合格情况

实验组中患者经过护理管理后各项目的总合格率(91.79%)明显高于护理管理前各项目的总合格率(6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经过护理管理后的实验组患者感染率(3.95%)明显低于未经过管理的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2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其原因进行分析:①护理管理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卫生意识,勤洗手、勤通风等,减少护理人员与患者接触时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明显减少感染例数[4];②通过对医院内环境的杀菌消毒等护理管理,减少医院病房内各种物品表面的病原菌,防止其他病人使用时再次感染,对空气进行消毒则是防止通过空气的流动而导致病原菌的传播;③通过对新生儿病房、产房和手术室等重点科室的严格管理,减少手术器械传播的感染,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使新生儿和产妇处于健康的环境中,由于此类人群均为免疫力较低者,及时处理垃圾则减少垃圾滋生的病原菌造成的威胁。因此,加强护理管理可以明显减少医院内的感染情况发生。经过护理管理后各项目的总合格率(91.79%)明显高于护理管理前各项目的总合格率(6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其原因进行分析:①护理人员在手术前后及时对手术器械按照要求进行杀菌消毒操作,使手术器械达到安全使用的标准,有效保证手术过程中的卫生和安全;②护理人员每天时刻注意自身的卫生情况,尤其是手部,在接触患者前后均进行清洗消毒等,保持清洁卫生的形象;③护理人员每天需要进行空气质量的检测,维持医院内空气保持合格状态,如出现不合格情况及时进行处理,减少病原菌的滋生。因此,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医疗器械卫生、医护人员卫生和医院内的空气质量。

综上所述,在医院内进行护理管理可以有效控制病原菌的传播和扩散,明显减少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同时有效控制医疗器械的卫生、医护人员的卫生,并且提高医院内的空气质量,安全值得在医院内进行推广。

作者:陈莹真 单位:沁阳市人民医院

篇16:医院感染护理管理研究论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进行优质护理管理控制医院感染,并与管理实施前的医院感染发生率、医院卫生质量和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进行比较,其中管理前的资料选择时间为2012年4月~2013年4月。

1.2医院感染评定标准

评定参照《医院感染分类诊断标准》执行,对手术切口、胃肠道、皮肤、呼吸道、泌尿道以及其它部位感染情况进行登记。

1.3优质护理管理措施

1.3.1管理小组的建立

由院领导牵头组织,建立感染管理科,筹备感染管理小组,同时落实相关设施,如消毒、灭菌设备以及细菌室等,各科均任命专人担任感染监控员,各科室间协同合作落实感染护理管理措施。

1.3.2规章制度的落实

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规定,对各科室提出消毒管理要求,同时制订考核标准,保证病房的清洁和整齐。各科室严格划分无菌区、污染区,并定时进行消毒处理,各科室感染监控员定期检查,并进行汇报,感染管理科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并登记检查结果。

1.3.3人员素质的提升

定期对感染管理科人员及感染监控员进行培训,如知识讲座、外出参加感染管理培训等。同时由感染管理科为核心,对医院各科人员进行感染知识培训,通过宣传栏、小手册等形式进行宣传,并不定期进行考核,不合格者加强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1.3.4医院环境的监测

设立感染24h监控制度,医护人员发现感染后需填写感染报告,并在3h内上报感染管理科,确保感染管理科对医院感染情况完全掌握。此外,密切监测医院微生物学,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各科室物体表面和空气的菌群,得出结果立即反馈到科室进行整改,同时加强抗生素药物应用的管理。

1.3.5医疗用品的管理

严把消毒关,加强管理医疗用品的流通环节,确保医疗用品的消毒质量和安全性,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的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各部位感染发生率均显著降低,管理前的感染总发生率为1.58%,管理后的感染总发生率为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医院卫生质量的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前,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2.87%,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达到99.40%,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的比较

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前,医务人员卫生执行率为39.97%,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提高到52.99%,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有报道指出,护理人员卫生执行率低下是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其导致的医院感染占医院感染总数的30%以上。此外,医院有着环境复杂、人员密集等特点,医疗废弃物和带菌患者均可能导致医院感染的发生。医院感染发生后,感染造成的心理负担导致康复速度减慢,患者住院时间随之延长,医疗质量大打折扣,这些极大影响医院的医疗质量,而医疗质量又是评价医院好坏的最重要指标,所以医院的声誉也会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施行优质护理管理对患者和医院都有重要意义。有研究指出,护理人员导致医院感染主要有以下因素:①护理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相关知识和意识均比较欠缺,导致不能很好地落实感染管理制度;②护理人员未能及时隔离带菌患者,同时病区的消毒措施执行力差;③《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落实力度不够,卫生行为不规范。本研究中,医务人员卫生执行率仅为39.97%时,其对应的医院卫生质量为92.87%,两者均有较大的改善空间;另外其对应的医院感染发生率达到1.58%,亟需改善。本研究中采用优质护理管理对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干预,其内容主要是针对上述3个问题进行制定,如加强相关知识和意识、落实有关制度及加强卫生监督等措施,以期提高卫生行为执行率、改善以往工作中存在的疏忽。在本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管理后,各部位感染发生率均有明显降低,感染总发生率由原来的1.58%降至0.93%,医院卫生质量合格率由92.87%增高到99.40%,医务人员卫生执行率由39.97%提高到52.99%,管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采用优质护理管理后,医院的卫生质量和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均得到显著改善,医院感染情况也得到有效控制,与常银环等的研究结果一致。综上所述,优质护理管理可改善医院卫生质量和医务人员卫生执行情况,进而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控制医院感染的效果良好。

作者:卢凤英 延丽雅 单位:广东省东莞市大朗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务科年终的工作总结

医院医务科实习总结

医务科年终工作总结

医院护理人员周边绩效研究论文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医院会计问题探析论文

医院医务科总结

医生个人新年工作计划

医院年终优秀总结

医院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民营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分析论文
《民营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分析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民营医院护理管理安全隐患分析论文(通用16篇)】相关文章:

民营医院主治医师个人工作总结2023-11-27

2022年个人述职报告2023-07-08

护士年终工作总结汇报2024-01-24

2022医生年度工作计划2024-01-20

关于医院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2023-11-10

医院绩效管理现状研究论文2024-01-31

民营医院院长述职报告2023-06-17

xxx地区卫生服务的探索2022-06-04

护理部主任述职报告2022-05-06

民营医院管理年工作总结2023-11-2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