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邕救琴的文言文

时间:2022-06-08 05:39:1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蔡邕救琴的文言文(合集6篇)由网友“子翾”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蔡邕救琴的文言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一起分享。

蔡邕救琴的文言文

篇1:蔡邕听琴文言文内容

蔡邕听琴文言文内容

作者

范晔(公元3-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南阳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其中《杨震暮夜却金》已编入小学教材,《强项令》选入中学教材。

正文

吴人有烧桐以爨①者,邕闻火烈②之声,知其良木,因③请而裁④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⑤名⑥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⑦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⑧邕者,比⑨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⑩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二,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字词解释

①爨:烧饭

②烈:同“裂”

③因:于是

④裁:剪

⑤时人:当时的人

⑥名:(词类活用)名词活用作动词,命名

⑦召:同“招”,招待

⑧比:等到

⑨潜:偷偷地

⑩向:刚才

而:表转折,却

素:向来

宗:尊重

怃然:失落的样子

鼓:弹奏

方向:正对着

却:后退

惟:只是希望

形:表现

岂...乎:难道...吗?

21 蔡邕:公元133年-公元192年,字伯喈,陈留(今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圉人,东汉文学家、书法家。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后汉三国时期著名才女·蔡琰(蔡文姬)之父。

22 陈留:古地名

句式

一:介词结构后置句(倒装)

二:被动句(为...所)

译文

译文:吴地有个焚烧桐木做饭的人,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段很好的木头,就请人用

这个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弹出了美妙的音乐,可是木头尾部烧焦了,所以当时把这个琴就叫做“焦尾琴”。起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邻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溜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蔡邕一向被乡里人推崇。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离开的原因,蔡邕详细把情况告知了他,大家没有不吃惊的。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鸣蝉,蝉儿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随着他一进一退。我内心很紧张,只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蔡邕笑着说:“这足以称之为杀心啊!”

背景故事

汉代,古琴几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乐器,欣赏古琴音乐的水平有了普遍性提高。

东汉时期有个蔡邕,我们谈焦尾琴时谈到过,他是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和文学家。在音乐方面,他很有成就,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写过《琴操》一书。

蔡邕曾经做过官,做官时因为人正直,办事公正,遭到邪恶势力的谗言诬害,被充军流放。过了许久,他又被赦免。赦免之后,他带着一家老小在外奔波,为的是躲避那班有权势的恶人们的谋害,在外过着流亡的生活。

后来,他躲到自己的故乡陈留去了。乡亲们听说蔡邕回来了,都很高兴,因为蔡邕为老百姓做过好事,威信一直很高。一到家乡,亲朋好友一个个请蔡邕到家中去促膝叙谈家常和国事。蔡邕被乡亲们的热情所感动,久久积压心头的万端愁绪好象慢慢解开了。

有一次,多年不见的朋友林仁听说蔡邕回乡了,特意准备了一桌酒席,邀请蔡邕到家里去作客。老朋友盛盛情难却,蔡邕只好应约。他兴致勃勃地往林仁家走去,走到要家大门外时,突然停止了脚步。原来屋里正在弹琴,琴声引起了蔡邕的注意,他就站在门外倾听。

开初,琴声悠扬,优美动人。不一会,琴声变得沉重、浑浊,有一种紧迫感。蔡邕蓦地听到琴声里隐隐地透露出一股“杀”气。他本能地愕住了。十年来死去活来的亡命生涯,使他对任何一种细微不祥之兆,都有着特别的敏感。他突然警惕起来:林仁请我赴宴,为什么琴声里隐藏着杀机?莫非多年不见的朋友变了,心怀鬼胎,也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狼狈为奸?今日请我赴宴是假,伺机谋害是真……想着想着,他感到可怕。再一听琴声,呀!杀气不但未减,不更加紧张了,正是生死存亡之际,莫非他们立即要下毒手了?于是蔡邕转身回头就走。

正在这时,另一位应邀赴宴的客人迎面走来。他看见蔡邕回身离去,神色异样,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忙拦住蔡邕问道:“蔡兄到哪里去?怎么到了门口不进去呢?”蔡邕好象什么也没有听见,仍然慌忙地、急匆匆地往远外走去。

主人得知蔡邕到了门口,未进大门就转身回去了,感到莫名其妙。今日是专诚款待老朋友蔡邕,他为什么不领情呢?林仁认为可能是自己没有好好接待客人,有失礼的举动,伤了老朋友的自尊心,老朋友受到怠慢,才生气离去。

主人心里非常不安,连忙亲自赶到蔡邕住的地方,再一次请他赴宴,并且再三向他道歉,说是忙于屋内张罗,有失远迎,请老朋友不要介意,今日看在老朋友面子上,一定要到家里去坐坐,家里还有其他客人正在等候。好说歹说,总算又把蔡邕请到了宴席上。

客人们热情洋溢地频频举杯祝福,个个开怀畅饮,唯有坐在首席的蔡邕好象惊弓之鸟,心魂未定,左顾右盼,掩盖不住内心的恐慌。真是一人向隅,举桌不安。主人再也忍耐不住心里要说的话了。他非常坦率地对蔡邕说:

“蔡兄,我们是多年的知己,虽然许久不见,情谊却仍然如同当初,亲似手足。不知道今日你心里有什么不快的事情,能不能对小弟讲讲,也好分担优愁。如果是小弟家中有失礼怠慢的'地方,只管讲出来,千万不必介意。”

客人们也帮着为主人说话,争先恐后、开诚布公地请蔡邕不要计较主人的过失,也许有什么误会,有什么难言的心事,为什么不可以跟故乡的亲朋好友倾诉呢?

听了主人和客人们的一席肺腑之言,蔡邕慢慢地觉察到刚才也许是自己产生了一种错觉,老朋友这里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不会危及他的安全,主人态度很诚恳,客人更是有话直说,没有把自己当作外人。

蔡邕这时才放心地举起酒杯,把久久不敢进口的酒喝了下去,并直截了当地把刚才在门口听到琴声里带有“杀气”而产生的疑虑讲了出来。

蔡邕的话一说完,整个宴厅里响起了一阵善意的大笑,主人十分坦然,毋庸置辩,哪里会有杀人之意呢?客人更了解主人,这完全是一种误会。从这个误会里,主人更加了解蔡邕了,久别的老朋友蔡邕是经受了种种折磨,身心受到了伤害,才这样如惊弓之鸟。

可是,最后解开疑团的还是那位刚才弹琴的客人。他听了蔡邕的话,会心地笑了,认为这不能错怪蔡邕多心,而要怪他弹琴没有弹好曲子。原来,蔡邕在门口时,他正在弹琴。弹着弹着,忽然看到窗外一棵树上,有一只螳螂,张牙舞爪地正爬向一只蟑的身后。螳螂正要扑过去了,千钧一发之际,弹琴的人发现那只蝉要飞走了,他担心螳螂扑不住蝉,手上情不自禁地为螳蝉助威。大概就在这时,琴声时充满了“杀气”,正好被蔡邕听出了这琴声中隐藏的杀机。

听了弹琴的客人介绍,一场误会才最后解除。大家喜形于色,兴致越来越高。

蔡邕一边微笑,一边向林仁陪礼道歉,认为失礼的不是主人,而是自己。误会解除后,宴会上气氛热闹非凡,一下子到了高潮,大家都争着向蔡邕敬酒。满座高朋,开怀畅谈,尽情痛饮。

这场误会过去,平静之后,大家对蔡邕听琴的本领,欣赏琴乐的能力,一个个惊叹不已,佩服之至。

对古琴的演奏,有欣赏能力的听琴者,可以理解琴声的内,在含义和声外之音,这种欣赏能力也是不容易达到的。要有这种欣赏能力,还得懂得古琴的音律。蔡邕就是精通音律的音乐察。

据传有一种叫做虞美人草的植物对古琴有欣赏能力,懂得古琴的音律。古人演奏某一个曲子时,虞美人草会十分激动,枝叶都会自然地摇动起来。据说,这是在合着琴声的节拍和旋律,高兴地翩翩起舞。这个曲子后来被人命名为《虞美人曲》。

篇2:高中文言文阅读:蔡邕听琴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①,邕②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③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④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⑥。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⑦矣。(《后汉书蔡邕传》)

吴地有个焚烧桐木做饭的人,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段很好的木头,就请人用这个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弹出了美妙的音乐,可是木头尾部烧焦了,所以当时把这个琴就叫做焦尾琴。起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邻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溜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因为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所效法的人,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详细把情况告知了他,大家没有不吃惊的。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鸣蝉,蝉儿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随着他一进一退。我内心很紧张,只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产生杀心并且在琴声中流露出来的原因吗?蔡邕笑着说: 这 足以称为杀心了 !

[注释]

①吴人有烧桐爨(cuàn)者:吴地有人用桐木蒸饭。

②邕(yōng):即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且精通经史、音律、天文,是蔡文姬之父。

③裁:制作。

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⑤将命者:侍从。

⑥怃然:惘然的样子。

⑦足以当之:足以称为杀心了。

[文言知识]说向。向是个多义词。

一、指面对、朝向。上文方向鸣蝉中的向即指朝向。

二、指接近、临近。李商隐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向晚即临近晚上。又,杜甫诗: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昏黑即临近昏暗。

三、作为时间副词,表过去,但其含义要随文而定。上文蔡君向来及我向鼓弦中两个向,均应理解为刚才;《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中的'向,应理解为早先;《捕蛇者说》中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中的向,应理解为从前。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名 ②屏 ③潜 ④却⑤耸然 ⑥莞然

2.翻译:①比往而酒已酣焉 ②邕素为乡邦所宗 ③邕具以告 ④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

3.理解:从蔡邕听琴的角度看,这则故事要说明

参考答案:

1.①命名②屏风后③暗暗地④退⑤惊动的样子⑥微笑的样子

2.①等到(他)去时对方已喝得酒酣耳热了;

②蔡邕一向为乡里人所推崇;

③蔡邕一一把全部情况告诉对方;

④这难道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

3.蔡邕精通音律,善于辨识琴声

篇3: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蔡邕听琴

中考文言文阅读训练:蔡邕听琴

蔡邕听琴

牐犖馊擞猩胀┮造嗾撷伲邕②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③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④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⑥。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⑦矣。”(《后汉书?蔡邕传》)

【注释】

①吴人有烧桐爨(cuàn)者:吴地有人用桐木蒸饭。

②邕(yōng):即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且精通经史、音律、天文,是蔡文姬之父。

③裁:制作。

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⑤将命者:侍从。

⑥怃然:惘然的样子。

⑦足以当之:足以称为杀心了。

【思考与练习】

1.解释:①名 ②屏 ③潜 ④却 ⑤耸然 ⑥莞然

2.翻译:①比往而酒已酣焉 ②邕素为乡邦所宗 ③邕具以告 ④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 牐

3.理解:从“蔡邕听琴”的角度看,这则故事要说明?

【译文】

吴地有个焚烧桐木做饭的人,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段很好的木头,就请人用这个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弹出了美妙的音乐,可是木头尾部烧焦了,所以当时把这个琴就叫做“焦尾琴”。起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邻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溜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因为蔡邕向来是被同乡所效法的人,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逃离的原因,蔡邕详细把情况告知了他,大家没有不吃惊的'。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鸣蝉,蝉儿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随着他一进一退。我内心很紧张,只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产生杀心并且在琴声中流露出来的原因吗?”蔡邕笑着说:“ 这 足以称为杀心了 !”

【参考答案】

1.①命名? ②屏风后? ③暗暗地? ④退? ⑤惊动的样子? ⑥微笑的样子

2.①等到(他)去时对方已喝得酒酣耳热了。

②蔡邕一向为乡里人所推崇。

③蔡邕一一把全部情况告诉对方。

④这难道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

3.蔡邕精通音律,善于辨识琴声。

篇4:蔡邕听琴翻译

,蔡邕听琴是一篇文章,慢慢流传到后世就变成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典故,下面是关于蔡邕听琴的原文、翻译以及故事,由unjs.com收集整理!

蔡邕听琴原文: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⑩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二,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篇5:蔡邕听琴原文及翻译

蔡邕听琴原文及翻译

蔡邕听琴原文及翻译

蔡邕听琴原文: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⑩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二,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矣。”

蔡邕听琴翻译:

吴地有个焚烧桐木做饭的人,蔡邕听到桐木在火中爆裂的声音,知道这是一段很好的木头,就请人用这个木头做了一张琴,果然弹出了美妙的音乐,可是木头尾部烧焦了,所以当时把这个琴就叫做“焦尾琴”。起初,蔡邕在陈留时,他的邻居用酒食招待蔡邕,等到蔡邕去时邻家酒喝得正高兴,有一个客人在屏风后弹琴,蔡邕到门口偷偷地听,大惊道:“啊!用音乐来请我却有杀心,是什么原因呢?”就溜回去了。仆人告诉主人说:“蔡君刚才来了,到门口却离开了。”蔡邕一向被乡里人推崇。主人急忙亲自追上去并且追问他离开的原因,蔡邕详细把情况告知了他,大家没有不吃惊的。弹琴的人说:“我刚才弹琴时,看见螳螂正爬向一只鸣蝉,蝉儿将要离开却没有飞起,螳螂随着他一进一退。我内心很紧张,只担心螳螂抓不到它啊。这难道就是杀心显露在琴声中吗?”蔡邕笑着说:“这足以称之为杀心啊!”

故事:

汉代,古琴儿乎成了家喻户晓的乐器,欣赏古琴音乐的水平有了普遍性提高。

东汉时期有个蔡邕,我们谈焦尾琴时谈到过,他是历史上著名的音乐家和文学家。在音乐方面,他很有成就,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写过《琴操》一书。

蔡邕曾经做过官,做官时因为人正直,办事公正,遭到邪恶势力的谗言诬害,被充军流放。过了许久,他又被赦免。赦免之后,他带着一家老小在外奔波,为的是躲避那班有权势的恶人们的谋害,在外过着流亡的生活。

后来,他躲到自己的故乡陈留去了。乡亲们听说蔡邕回来了,都很高兴,因为蔡邕为老百姓做过好事,威信一直很高。一到家乡,亲朋好友一个个请蔡邕到家中去促膝叙谈家常和国事。蔡邕被乡亲们的热情所感动,久久积压心头的万端愁绪好象慢慢解开了。

有一次,多年不见的朋友林仁听说蔡邕回乡了,特意准备了一桌酒席,邀请蔡邕到家里去作客。老朋友盛盛情难却,蔡邕只好应约。他兴致勃勃地往林仁家走去,走到要家大门外时,突然停止了脚步。原来屋里正在弹琴,琴声引起了蔡邕的注意,他就站在门外倾听。

开初,琴声悠扬,优美动人。不一会,琴声变得沉重、浑浊,有一种紧迫感。蔡邕蓦地听到琴声里隐隐地透露出一股“杀”气。他本能地愕住了。十年来死去活来的亡命生涯,使他对任何一种细微不祥之兆,都有着特别的敏感。他突然警惕起来:林仁请我赴宴,为什么琴声里隐藏着杀机?莫非多年不见的朋友变了,心怀鬼胎,也与邪恶势力同流合污,狼狈为*?今日请我赴宴是假,伺机谋害是真……想着想着,他感到可怕。再一听琴声,呀!杀气不但未减,不更加紧张了,正是生死存亡之际,莫非他们立即要下毒手了?于是蔡邕转身回头就走。

正在这时,另一位应邀赴宴的客人迎面走来。他看见蔡邕回身离去,神色异样,不知出了什么事,连忙拦住蔡邕问道:“蔡兄到哪里去?怎么到了门口不进去呢?”蔡邕好象什么也没有听见,仍然慌忙地、急匆匆地往远外走去。

主人得知蔡邕到了门口,未进大门就转身回去了,感到莫名其妙。今日是专诚款待老朋友蔡邕,他为什么不领情呢?林仁认为可能是自己没有好好接待客人,有失礼的举动,伤了老朋友的自尊心,老朋友受到怠慢,才生气离去。

主人心里非常不安,连忙亲自赶到蔡邕住的地方,再一次请他赴宴,并且再三向他道歉,说是忙于屋内张罗,有失远迎,请老朋友不要介意,今日看在老朋友面子上,一定要到家里去坐坐,家里还有其他客人正在等候。好说歹说,总算又把蔡邕请到了宴席上。

客人们热情洋溢地频频举杯祝福,个个开怀畅饮,唯有坐在首席的蔡邕好象惊弓之鸟,心魂未定,左顾右盼,掩盖不住内心的恐慌。真是一人向隅,举桌不安。主人再也忍耐不住心里要说的话了。他非常坦率地对蔡邕说:

“蔡兄,我们是多年的知己,虽然许久不见,情谊却仍然如同当初,亲似手足。不知道今日你心里有什么不快的事情,能不能对小弟讲讲,也好分担优愁。如果是小弟家中有失礼怠慢的地方,只管讲出来,千万不必介意。”

客人们也帮着为主人说话,争先恐后、开诚布公地请蔡邕不要计较主人的过失,也许有什么误会,有什么难言的心事,为什么不可以跟故乡的亲朋好友倾诉呢?

听了主人和客人们的一席肺腑之言,蔡邕慢慢地觉察到刚才也许是自己产生了一种错觉,老朋友这里并没有什么异常的情况,不会危及他的安全,主人态度很诚恳,客人更是有话直说,没有把自己当作外人。

蔡邕这时才放心地举起酒杯,把久久不敢进口的酒喝了下去,并直截了当地把刚才在门口听到琴声里带有“杀气”而产生的疑虑讲了出来。

蔡邕的话一说完,整个宴厅里响起了一阵善意的大笑,主人十分坦然,毋庸置辩,哪里会有杀人之意呢?客人更了解主人,这完全是一种误会。从这个误会里,主人更加了解蔡邕了,久别的老朋友蔡邕是经受了种种折磨,身心受到了伤害,才这样如惊弓之鸟。

可是,最后解开疑团的还是那位刚才弹琴的.客人。他听了蔡邕的话,会心地笑了,认为这不能错怪蔡邕多心,而要怪他弹琴没有弹好曲子。原来,蔡邕在门口时,他正在弹琴。弹着弹着,忽然看到窗外一棵树上,有一只螳螂,张牙舞爪地正爬向一只蟑的身后。螳螂正要扑过去了,千钧一发之际,弹琴的人发现那只蝉要飞走了,他担心螳螂扑不住蝉,手上情不自禁地为螳蝉助威。大概就在这时,琴声时充满了“杀气”,正好被蔡邕听出了这琴声中隐藏的杀机。

听了弹琴的客人介绍,一场误会才最后解除。大家喜形于色,兴致越来越高。

蔡邕一边微笑,一边向林仁陪礼道歉,认为失礼的不是主人,而是自己。误会解除后,宴会上气氛热闹非凡,一下子到了高潮,大家都争着向蔡邕敬酒。满座高朋,开怀畅谈,尽情痛饮。

这场误会过去,平静之后,大家对蔡邕听琴的本领,欣赏琴乐的能力,一个个惊叹不已,佩服之至。

对古琴的演奏,有欣赏能力的听琴者,可以理解琴声的内,在含义和声外之音,这种欣赏能力也是不容易达到的。要有这种欣赏能力,还得懂得古琴的音律。蔡邕就是精通音律的音乐察。

据传有一种叫做虞美人草的植物对古琴有欣赏能力,懂得古琴的音律。古人演奏某一个曲子时,虞美人草会十分激动,枝叶都会自然地摇动起来。据说,这是在合着琴声的节拍和旋律,高兴地翩翩起舞。这个曲子后来被人命名为《虞美人曲》。

篇6:《蔡邕听琴》课后练习题解析

《蔡邕听琴》课后练习题解析

吴人有烧桐以爨者①,邕②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③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扰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初,邕在陈留④也,其邻人有以酒食召邕者,比往而酒已酣焉。客有弹琴于屏,邕至门试潜听之,曰:“嘻!以乐召我而有杀心,何也?”遂反。将命者…告主人曰:“蔡君向来,至门而去。”邕素为乡邦所宗,主人遽自追而问其故,邕具以告,莫不怃然⑥。弹琴者曰:“我向鼓弦,见螳螂方向鸣蝉,蝉将去而未飞,螳螂为之一前一却。吾心耸然,惟恐螳螂之失之也,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邕莞然而笑曰:“此足以当之⑦矣。”(《后汉书·蔡邕传》)

注释:

①吴人有烧桐爨(cuàn)者:吴地有人用桐木蒸饭。

②邕(yōng):即蔡邕,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且精通经史、音律、天文,是蔡文姬之父。

③裁:制作。

④陈留: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⑤将命者:侍从。

⑥怃然:惘然的样子。

⑦足以当之:足以称为杀心了。

文言知识:说“向”。

练习:

1.解释:

①名 ②屏 ③潜

④却 ⑤耸然 ⑥莞然

2.翻译:

①比往而酒已酣焉

②邕素为乡邦所宗

③邕具以告

④此岂为杀心而形于声者乎?

3.理解:

从“蔡邕听琴”的角度看,这则故事要说明

“向”是个多义词。

一、指“面对”、“朝向”。上文“方向鸣蝉”中的“向”即指“朝向”。

二、指“接近”、“临近”。李商隐诗:“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向晚”即临近晚上。又,杜甫诗:“秋天漠漠向昏黑。”“向昏黑”即临近昏暗。

三、作为时间副词,表过去,但其含义要随文而定。

上文“蔡君向来”及“我向鼓弦”中两个“向”,均应理解为“刚才”;《桃花源记》中“寻向所志”中的`“向”,应理解为“早先”;《捕蛇者说》中“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中的“向”,应理解为“从 前”。

蔡邕听琴文言文内容

琴_高中优秀作文

《论琴》阅读题及答案

琴歌古诗阅读题答案

用阳光奏思散文

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作文1000字

三字经里的故事

王安石诗词孤桐鉴赏练习题

文言文《张伯行》阅读题

胎教三字经

蔡邕救琴的文言文
《蔡邕救琴的文言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蔡邕救琴的文言文(合集6篇)】相关文章:

《王粲强记》原文译文2022-10-14

《后汉书吴汉传》的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2022-06-28

吾粲传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2023-05-06

初三年级政治暑期作业答案2023-07-10

谓郑王的原文和译文2022-11-07

《山草壮》阅读答案2022-07-21

《南歧之见》阅读答案附翻译2022-05-07

南歧之见的阅读答案附翻译2023-05-17

《新唐书李石传》阅读题及答案2023-12-06

文学常识普及:中国古代四大丑女2023-05-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