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吴汉传》的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时间:2022-06-28 05:54:56 阅读答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后汉书吴汉传》的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共10篇)由网友“邱小冬邱建乔”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后汉书吴汉传》的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后汉书吴汉传》的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篇1:《后汉书吴汉传》的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后汉书吴汉传》的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①由于吴汉是北京地区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所以北京人对于吴汉的生平故事,应该知道得特别清楚。据《后汉书.吴汉传》记载:“吴汉字子顏,南阳宛人也。家贫,给事县为亭长。王莽末,以宾客犯法,乃亡命至渔阳。资用乏,以贩马自业。往来燕蓟间,所至皆交结豪杰。”看了这一段记载,就可以明白,吴汉并不是王莽手下亲信的将官,而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他曾因宾客犯法而亡命逃走,并没有当王莽的女婿,更没有杀王莽的女儿。他与王莽也并非是有杀父之仇的冤家,与刘秀的关系更不同于旧戏所描写的那样。吴汉起兵响应刘秀,终于成为光武中兴的功臣,也不是因为他不违母命的结果。这些都证明“吴汉杀妻”的'情节是无稽的。

②然而这些证明还不够有力,还不足以推翻“杀妻”之说,必定要从正面找出更有力的证明材料,才可以令人心服。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查究:吴汉的家庭和夫妇关系到底怎样?

③上述《后汉书.吴汉传》中,有一段关于吴汉家庭关系的重要叙述。它写道:“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也。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昆弟外家。”由此可见,吴汉的家庭关系很正常,看不出有过“杀妻”之类的变故。

1、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①③段根据什么史料,证明什么?

史料:__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

史料:______________,证明:____________

3、“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查究:吴汉的家庭和夫妇关系到底怎样?”一句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第①段中我们得知吴汉并没有当上王莽的女婿。你还从哪儿可以看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吴汉字子顏,是南阳宛县人。家庭贫穷,在县里供职做亭长。王莽末年,因为宾客事件犯法,逃命到了渔阳。资财缺乏,于是以买卖马匹自食其力。往来于燕蓟之间,所到之处,交往的都是豪杰之士。

2、史料:《后汉书.吴汉传》证明:吴汉并不是王莽的亲信,也不是王莽的女婿。

史料:《后汉书.吴汉传》证明:吴汉家庭关系很正常,不会有“杀妻”的变故。

3、过渡句,承上启下。

4、从“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也。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昆弟外家。”这几句看出来吴汉之妻并非王莽之女,否则何必买田宅呢?

篇2:后汉书吴汉传阅读答案

后汉书吴汉传阅读答案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

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 谓汉曰:“大 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于是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陈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及薨, 赐谥曰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听:准许

B.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 迫:逼迫

C.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 壁:营垒

D.或多惶惧,失其常度 度:考虑

答案 D

解析 D项度:气度。

7.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吴汉激励士气的一组是 ( )

①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④敢轻冒进兵者斩 ⑤汉乘利进逼成都 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答案 B

解析 ③是激励士气后的结果;④是阻止诸将攻鬲县;⑤属于攻打成都时的举措。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吴汉从马上摔落伤了膝盖,撤回营帐。将领们提出,大敌当前,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吴汉立刻接受了他们的意见。

B.吴汉面对五万多敌人趁夜进攻、军中惊恐混乱的情况,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坚卧不动。他的这一做法,一会儿便稳定了队伍。

C.吴汉没有听从皇帝告诫,以致落败。他吸取教训,在与刘尚的队伍会合后,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蒙骗敌人,终于转败为胜。

D.吴汉具有朴实淳厚的品质,对家人的要求也很严格。他外出打仗时,妻儿曾经在家购买田产,吴汉回来后,责备了他们。

答案 C

解析 先树起许多旗帜,不熄烟火,后与刘尚的队伍会合。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译文: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译文: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译文:

答案

(1)到获得皇帝召见,便受到皇帝亲近信任。

(2)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

(3)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

解析

(1)句中注意“及”译为“等到”,“见”译为“被”,“亲信”译为“亲近信任”。

(2)句中注意“比”译为“近来”,“敕”译为“命令、告诫”,“悖”译为“违背、背离”。

(3)句中“潜”应译为“暗地里、秘密地”,“就”译为“靠近、接近”。

【参考译文】

吴汉,字子颜,是南阳宛县人。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到(后来)获得皇帝召见,便受

到皇帝亲近和信任。建武二年,皇帝封吴汉为广平侯。第二年春天,(吴汉率军)在广乐包围了苏茂,周建招致聚集了十多万人到广乐救援。吴汉率领轻便的骑兵和他交战,(吴汉)失利,从马上掉下来摔伤了膝盖,回到军营中。诸位将领对吴汉说:“大敌当前,您又受伤卧床,众将士感到担忧。”吴汉竟然精神振作,包裹好伤口起来,杀牛犒赏将士,下令军中说:“现在正是封侯的.时候,诸位好好努力吧!”于是军士们激发斗志,士气倍增。第二天,一同击鼓前进,周建的军队大败。当时鬲县五姓一同驱逐地方官员,占据城池造反。诸位将领争着要攻打它,吴汉不准许,说:“使鬲县百姓造反,都是地方长官的罪过。有敢轻言进兵的人,杀!”于是吴汉传递檄文告诉州郡,派他们逮捕(鬲县的)地方长官,并派人到城中谢罪。五姓百姓非常高兴,立刻相继出来归降(吴汉)。第二年,贼人率领五万人夜里攻打吴汉的营地,军中惊慌混乱,吴汉坚持躺着不动,一会儿(军中)就安定下来。(吴汉)立即连夜派精兵出营突然攻敌,大败敌军。十二年春天,(吴汉)进军攻打广都,攻取了广都,派遣轻便的骑兵火烧成都市桥。皇帝叮嘱吴汉说:“只坚决地占守广都,等待他们来攻打,不要与他们争夺胜负。如果(他们)不敢前来,你轻移阵营逼近他们,必须等到他他筋疲力尽,才可以攻打。”吴汉乘着便利条件进军逼近成都,依靠险要的江北构筑营地,派刘尚率领一万多人驻扎在江南。皇帝听说后非常吃惊,责备吴汉说:“近来告诫你千条万项,为什么临事却又背离、错乱!(你)与刘尚分营驻扎,有紧迫事情发生时,不能再互相救援。”诏书还没有到达。谢丰、袁吉率领士兵十几万人攻打吴汉,派别的将领率领一万余人威逼刘尚,使他们不能互相援救。吴汉与(敌军)大战一天,大败,逃跑回到营垒。吴汉于是召集众将激励他们说:“想要将队伍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成功失败,就在这一举动。”于是树起许多幡旗,让烟火不断绝,晚上横衔枚于口中,以禁喧哗,带领军队与刘尚的军队汇合,谢丰等人都没有察觉。第二天,吴汉率领士兵迎战,于是大败敌军。吴汉自从出征讨伐,众将看到战事不利,有些人很是惊惶恐惧,失掉了常态;吴汉神态泰然自若,整理兵器,振奋士气。吴汉曾经出征在外,他的妻子、儿女在后方购置田地产业。吴汉回来,责备她们说:“军队在外,士兵供给不充足,为什么买那么多田地住宅呢?”

等到吴汉去世,赐谥号为“忠侯”。

篇3:《后汉书·吴汉传》文言文阅读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及薨,赐谥曰忠侯。

篇4:《后汉书·吴汉传》文言文阅读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为人质厚少文 文:有文采

B.汉乃勃然裹创而起 创:伤口

C.而使人谢城中 谢:谢罪

D.汉乃召诸将厉之曰 厉:勉励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大敌在前而公伤卧 ②旦日,齐鼓而进,

B.①乃移檄告郡 ②有顷乃定

C.①须其力疲 ②失其常度

D.①汉将轻骑迎与之战 ②今日封侯之秋

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吴汉意气自若的`一组是(3分)

①堕马伤膝,还营 ②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③汉坚卧不动

④勿与争锋 ⑤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⑥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一经召见,便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信任。并于建武二年,被封为广平侯。

B.吴汉趁着胜利,进逼广都,违背皇帝不得与刘尚分兵的告诫,导致被谢丰等人围困,与敌人大战一天后,军队失败,逃入营垒。

C.吴汉善于听取部下的正确意见,当将领们提出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时,吴汉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并着力鼓舞士气,最终打败敌军。

D.他对家人要求严格,出征归来得知妻儿在家购买田宅后,责备了他们,并把这些田宅全部分给了自己的兄弟以及外家。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3分)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4分)

(3)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3分)

篇5:《后汉书·吴汉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后汉书·吴汉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邓禹及诸将多知之。数相荐举,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光武将发幽州兵,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禹曰:“间数与吴汉言,其人勇鸷有智谋,诸将鲜能及者。”即拜汉大将军,持节北发十郡突骑。更始幽州牧苗曾闻之,阴勒兵,敕诸郡不肯应调。汉乃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汉即为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北州震骇,城邑莫不望风弥从。遂悉发其兵,引而南,与光武会清阳。诸将望见汉还士马甚盛皆曰是宁肯分兵与人邪及汉至莫府上兵簿诸将人人多请之。光武曰:“属者恐不与人,今所请又何多也?”诸将皆惭。

明年春,率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围苏茂于广乐。刘永将周建别招聚收集得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建等遂连兵入城。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俱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建、茂出兵围汉。汉选四部精兵黄头吴河等,及乌桓突骑三千余人,齐鼓而进。建军大溃,反还城。汉长驱追击,争门并入,大破之。

明年,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诸将乃服,曰:“不战而下城,非众所及也。”冬,汉率建威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等,击富平、获过二贼于平原。明年春,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因追讨余党,遂至无盐,进击渤海,皆平之。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亲信:亲近,信任

B.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

激怒:激起愤怒

C.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

突击:突然出击

D.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

相率:一个接一个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

②汉乃将二十骑先驰至无终

B.①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② 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

C.①夜召邓禹,问可使行者

② 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

D.①遂悉发其兵,引而南

②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

7.下列的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吴汉“勇鸷有智谋”的一组是

①曾以汉无备,出迎于路,汉即为兵骑,收曾斩之,而夺其军

②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

③汉乃勃然裹创而起

④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

⑤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

⑥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A.①②⑤

B.③④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汉在邓禹和诸将领多次举荐后,才得以被光武帝召见,并最终成为光武帝最信任的人。

B.吴汉打败幽州牧苗曾,收降了北方州郡并得大量的人马,其他将领纷纷要求分得一部分,被刘秀呵斥后,惭愧不已。

C.吴汉在于敌军交战时摔伤了膝部,在形势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他振作精神,鼓舞士气, 最后取得胜利。

D.鬲县五姓杀死地方长官造反,吴汉不但不攻打他们,反而向他们道歉。最后五姓感动一同出城归降。

9.断句和翻译

⑴ 用“/”给下文断句。(3 分)

诸 将 望 见 汉 还士 马 甚 盛 皆 曰 是 宁 肯 分 兵 与 人 邪及 汉 至 莫 府 上 兵 簿 诸 将 人 人 多 请 之

⑵ 翻译划线句子

①汉为人质厚少文,造次不能以辞自达。(3 分)

②贼众虽多,皆劫掠群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非有仗节死义者也。(4 分)

参考答案

5.B (激怒:激发斗志、激发士气)

6.D (连词,均表承接;A 副词,竟 / 副词,就;B 介词,把 / 动词,认为;C 助词,和动词组成“者”字结构 / 助词,表提顿)

7.C

8.D (没有把地方官杀死,也不是一同出城归降。)

9.⑴诸将望见汉还 士马甚盛 皆曰 是宁肯分兵与人邪 及汉至莫府 上兵簿 诸将人人多请之(两处得1 分,缺、错不得分)

⑵ ①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匆忙时常常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文”得1 分,“造次”得1 分,大意1 分)

②贼人人数虽多,都是一些劫掠的强盗,“得胜时不能互相谦让,失利时不能互相帮助”,他们不是坚守气节为义而死的人。(“虽”得1 分,“死”得1 分,“救”得1 分,大意得1分)

[参考译文]

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少有文采,匆忙时(常常)不能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邓禹和诸位将领很多人都知道这些。他们多次举荐吴汉,吴汉(后来)被召见,并成为刘秀亲近的人。光武帝要调拨幽州的兵力,夜里召见邓禹,询问可以出使的人。邓禹说:“近来多次与吴汉交谈,发现此人勇猛有智谋,将领中很少有能比得上他的。”光武帝立即授吴汉大将军之职,持汉节到北方调拨十郡的精锐骑兵。更始的幽州牧苗曾听说后,暗中约束军队,命令各郡不要答应。

吴汉率领二十名骑兵先到了无终。苗曾以为吴汉没有防备,于是在路上迎击,吴汉指挥兵卒,逮捕并杀死了苗曾,夺取了他的军队。北方州郡震惊,其余城邑没有不听到消息就降从的。最后,(吴汉)调集了(北郡)所有的兵力,带兵向南,和光武帝在清阳会合。众多将领看到吴汉回来,士卒战马很多,都问:“是否肯分给别人一些兵马?”等吴汉到了幕府,呈上兵簿,各位将领人人都想多分一些。光武帝说:“属于自己的兵马,害怕分给别人,现在为什么对别人兵马索要这么多呢?”众将领都感到惭愧。

第二年(建武三年)春天,吴汉率领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等在广乐包围了苏茂。刘永率领周建及另外召集的十多万人,援救广乐。吴汉率领轻便的骑兵与他交战,失利,从马上掉下来摔伤了膝部,回到营中。周建等带兵入城。诸位将领对吴汉说:“大敌当前,您又受伤在卧.众人感到担忧。”吴汉竟然精神振作,裹伤而起,杀牛犒赏将士,下令军中:“贼人人数虽多,都是一些劫掠的'强盗,‘胜利时不能互相谦让,失败时不能互相救助’,(他们)不是(一些)坚守气节为义而死的人。现在正是封侯的时候,诸位好好努力吧!”于是军士们激发斗志,士气倍增。第二天,周建、苏茂出兵包围吴汉。吴汉挑选黄头吴河等四部的精兵以及乌桓精锐骑兵三千多人,一同击鼓前进。周建军队大败,返回城内。吴汉率军长驱追击,争门直入,打败了敌军。

第二年,鬲县五姓一同驱逐地方官员,占据城池造反。诸位将领争着要攻打它,吴汉不同意,说:“使鬲县百姓造反,是地方长官的罪。敢轻言进兵的人,杀!”于是,吴汉传递檄文到州郡,派他们逮捕(鬲县)地方长官,并派人到城中谢罪。五姓百姓非常高兴,立刻相继出来归降。诸位将领于是敬服,说:“不通过作战却攻克城池,这不是众人比得上的。”冬天,吴汉率领大将军耿弇、汉忠将军王常等,在平原进击富平、获过两个强盗。第二年春天,贼人率领五万多人夜里攻打吴汉的营地,军中惊乱,吴汉坚持躺着不动,一会儿军中就安定下来。(吴汉)立即连夜派精兵出营突然攻敌,大败敌军。乘胜追击,讨伐余党,一直到了无盐,进击渤海,扫平贼寇。

吴汉出征在外,他的妻子、儿女在后方购置田地产业。吴汉回来,责备她们说:“军队在外,士吏不足,为什么买这么多田地住宅呢?”于是把它们全部分给了自己的兄弟以及外家。

篇6:《后汉书·吴汉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后汉书·吴汉传》原文及译文赏析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为人质厚少文 文:有文采

B.汉乃勃然裹创而起创:伤口

C.而使人谢城中谢:谢罪

D.汉乃召诸将厉之曰厉:勉励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①大敌在前而公伤卧 ②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①乃移檄告郡 ②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C.①须其力疲 ②君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①汉将轻骑迎与之战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吴汉“意气自若”的一组是( )(3分)

①堕马伤膝,还营②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③汉坚卧不动

④勿与争锋⑤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⑥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A.①③⑥B.②④⑥C.②③⑤D.②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一经召见,便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信任。并于建武二年,被封为广平侯。

B.吴汉趁着胜利,进逼广都,违背皇帝不得与刘尚分兵的告诫,导致被谢丰等人围困,与敌人大战一天后,军队失败,逃入营垒。

C.吴汉善于听取部下的正确意见,当将领们提出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时,吴汉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并着力鼓舞士气,最终打败敌军。

D.他对家人要求严格,出征归来得知妻儿在家购买田宅后,责备了他们,并把这些田宅全部分给了自己的兄弟以及外家。

9.翻译下面的句子。(10分)

(1)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3分)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

(3)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侯问武,而收系张胜。(3分)

参考答案

5.选C.(谢,义同《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中的“谢”,“告诉”的`意思

6.选C.均是代词,他们的;A.连词,表转折,却 / 连词,表修饰,不译;B.连词,于是 / 副词,才;D.代词,他们 / 助词,的

7.选C.

8.选B.“违背皇帝不得与刘尚分兵的告诫”有误,武汉违背的是“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的告诫。至于“分兵”一事,吴汉分兵在前,皇帝告诫在后,不存在“违背告诫”的情形。

翻译:

吴汉、字文质,是南阳宛阳人。吴汉为人朴实、厚道,说话缺少有文采,吴汉(后来)被召见,并成为刘秀亲近的人。建武二年,吴汉被封为广平侯,在广乐包围了苏茂。周建召集了十多万人,到广乐援救。吴汉率领轻便的骑兵与他交战,失利,从马上掉下来摔伤了膝部,回到营中。诸位将领对吴汉说:“大敌当前,您又受伤在卧.众人感到担忧。”吴汉竟然精神振作,裹伤而起,杀牛搞赏将士,现在正是封侯的时候,诸位好好努力吧!”于是军士们激发斗志,士气倍增。第二天,一同击鼓前进。周建军队大败,当时,鬲县五姓一同驱逐地方官员,占据城池造反。诸位将领争着要攻打它,吴汉不同意,说:“使鬲县百姓造反,是地方长官的罪。敢轻言冒犯进兵的人,杀!”吴汉传递檄文到州郡,派他们逮捕(鬲县)地方长官,并派人到城中谢罪。五姓百姓非常高兴,立刻相继出来归降。第二年春天,贼人率领五万多人夜里攻打吴汉的营地,军中惊乱,吴汉坚持躺着不动,一会儿军中就安定下来。(吴汉)立即连夜派精兵出营突然出击攻敌,大败敌军。十二年春天, 吴汉率领军队进攻广都(今成都南),攻克了城池。然后派遣轻装的骑兵烧掉了成都市桥。光武帝刘秀告诫吴汉说:“你只要坚守广都,等待他来进攻,不要跟他交锋。如果敌人不敢前来,你必须转移营寨,以此逼迫敌人,必须等敌人疲惫后才能进攻。”吴汉乘着胜利进攻,逼近成都,被阻在长江北岸,汉军就地扎营,派遣刘尚率万余人在长江以南驻扎。光武帝得知后,大惊,责备吴汉说:“近来我告诫你千条万条,你为什么遇到事件时却又悖离错乱呢?与刘尚分开扎营,一旦有紧急事情,不能再彼此照应。”刘秀的诏书尚未送到,谢斗、袁吉领兵十万余人攻吴汉,派遣副将带一万余人前去威逼刘尚,让他们不能相互援助。吴汉与他们大战了一天,吴汉的军队大败,逃入营垒,吴汉召见诸将激励他们说:“我想要将军队秘密转移到江的南岸,向刘尚的军队靠拢,合并兵力抗击敌人。成功失败的机会在此一举。”于是,犒劳士兵,树立了许多彩旗,使军营中的烟火不断绝,夜晚就让士兵口中衔着枚(防止出声),带领士兵和刘尚的军队汇合。谢丰等人没有觉察,第二天,吴汉率领所有士兵迎战,从天亮到吃饭时,就大败敌人。吴汉在征战讨伐的时候,诸位将领看到战场上不利,有的人很惶恐害怕,常常失去了他们的气度风度;而吴汉意气神情还是一样,严肃认真地整理好器械,激励士兵官吏。吴汉曾经出征在外,他的妻子、儿女在后方购置田地产业。吴汉回来,责备她们说:“军队在外,士吏不多,为什么买这么多田地住宅呢?”等到死去,赐谥号为忠侯。

篇7: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吴汉传附答案

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吴汉传附答案

吴汉,字子颜,南阳宛人也。汉为人质厚少文。及得召见,遂见亲信。建武二年,封汉为广平侯。明年春,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招聚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诸将谓汉曰:“大敌在前而公伤卧,众心惧矣。”汉乃勃然裹创而起,椎牛飨士,令军中曰:“今日封侯之秋,诸君勉之!”于是军士激怒,人倍其气。旦日,齐鼓而进,建军大溃。

时鬲县五姓共逐守长,据城而反。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曰:“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乃移檄告郡,使收守长,而使人谢城中。五姓大喜,即相率归降。明年,贼率五万余人夜攻汉营,军中惊乱,汉坚卧不动,有顷乃定。即夜发精兵出营突击,大破其众。

十二年春,汉乃进军攻广都,拔之。遣轻骑烧成都市桥。帝戒汉曰:“但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若不敢来,公转营迫之,须其力疲,乃可击也。”汉乘利进逼成都,阻江北为营,使刘尚将万余人屯于江南。帝闻大惊,让汉曰:“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与尚别营,事有缓急,不复相及。”诏书未到,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汉与大战一日,兵败,走入壁。汉乃召诸将厉之曰:“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成败之机,在此一举。”乃多树幡旗,使烟火不绝,夜衔枚引兵与刘尚合军,丰等不觉。明日,汉悉兵迎战,遂大破之。

汉从征伐,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汉尝出征,妻子在后买田业。汉还,让之曰:“军师在外,吏士不足,何多买田宅乎!”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及薨,赐谥曰忠侯。

(选自《后汉书·吴汉传》,有删节)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为人质厚少文 文:有文采

B.汉乃勃然裹创而起 创:伤口

C.而使人谢城中 谢:谢罪

D.汉乃召诸将厉之曰 厉:勉励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大敌在前而公伤卧 ②旦日,齐鼓而进,

B.①乃移檄告郡 ②有顷乃定

C.①须其力疲 ②失其常度

D.①汉将轻骑迎与之战 ②今日封侯之秋

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吴汉“意气自若”的一组是(3分)

①堕马伤膝,还营 ②诸将争欲攻之,汉不听 ③汉坚卧不动

④勿与争锋 ⑤方整厉器械,激扬士吏 ⑥遂尽以分与昆弟外家

A.①③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吴汉为人质厚少文,一经召见,便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信任。并于建武二年,被封为广平侯。

B.吴汉趁着胜利,进逼广都,违背皇帝不得与刘尚分兵的告诫,导致被谢丰等人围困,与敌人大战一天后,军队失败,逃入营垒。

C.吴汉善于听取部下的正确意见,当将领们提出主帅因伤而卧会使军中产生恐惧心理时,吴汉接受了他们的意见,并着力鼓舞士气,最终打败敌军。

D.他对家人要求严格,出征归来得知妻儿在家购买田宅后,责备了他们,并把这些田宅全部分给了自己的兄弟以及外家。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鬲反者,皆守长罪也。敢轻冒进兵者斩!(3分)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4分)

(3)谢丰、袁吉将众十许万攻汉,使别将将万余人劫刘尚,令不得相救。(3分)

答案:

5.*C. 谢,义同《孔雀东南飞》“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中的“谢”,“告诉”的意思

6.*C.均是代词,他们的;

A.连词,表转折,却 / 连词,表修饰,不译;B.连词,于是 / 副词,才;D.代词,他们 / 助词,的

7.*C.

8.*B.“违背皇帝不得与刘尚分兵的告诫”有误,武汉违背的是“坚据广都,待其来攻,勿与争锋”的告诫。至于“分兵”一事,吴汉分兵在前,皇帝告诫在后,不存在“违背告诫”的情形。

篇8:《后汉书·董宣传》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初为司徒侯霸所辟,举高第,累迁北海相。到官,以大姓公孙丹为五官掾。丹新造居宅,而卜工以为当有死者,丹乃令其子杀道行人,置尸舍内,以塞其咎。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称冤叫号。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青州以其多滥,奏宣考岑,宣坐征诣廷尉。在狱,晨夜讽诵,无忧色。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宣乃厉色曰:董宣生平未曾食人之食,况死乎!升车而去。时同刑九人,次应及宣,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且令还狱。遣使者诘宣多杀无辜,宣具以状对,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岑官至司隶校尉。

后江夏有剧贼夏喜等寇乱郡境,以宣为江夏太守。到界,移书曰:朝廷以太守能擒奸贼,故辱斯任。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喜等闻,惧,即时降散。外戚阴氏为郡都尉,宣轻慢之,坐免。

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扣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①为白衣时,藏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②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拜子并为郎中,后官至齐相。

篇9:《后汉书·董宣传》阅读理解答案

【注】:①文叔:光武帝刘秀字文叔 ②枹鼓不鸣:没有人击鼓鸣冤。《汉书·张敞传》由是枹鼓稀鸣,市无偷盗。

4.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丹宗族亲党三十余人,操兵诣府 诣:拜见

B.及当出刑,官属具馔送之 具:准备

C.光武驰使驺骑特原宣刑。 原:赦免

D.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 数:数落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体现董宣为强项令这一性格特点的一组是﹙3分﹚ ( )

①宣知,即收丹父子杀之 ②言水丘岑受臣旨意,罪不由之,愿杀臣活岑

③今勒兵界首,檄到,幸思自安之宜 ④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

⑤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 ⑥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粟

A.①④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董宣多次升迁,官至北海相时,杀死公孙丹父子及其宗族亲党三十余人,原因是公孙丹为迷信武力而滥杀无辜,宗族亲党拿着武器到府衙喊冤闹事。

B.董宣在任江夏太守时先发文书告诫夏喜一伙,促使他们自动降散,而不是一味诛杀,他先礼后兵从而收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然而他对待外戚很轻慢,遭致免官。

C.董宣对下属有爱护之心,水丘岑因杀宗党身陷囹圄,董宣声言是奉自己的命令,主动担当责任,而不推诿。他曾把得到的三十万赏钱全部分发给部下。

D.文章详略得当,情节波澜起伏,生动地刻画了董宣刚直不阿、公正廉洁的典型形象,文中的董宣对豪强狠,对自己严,对部属宽,形象丰满。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使者以闻,有诏左转宣怀令,令青州勿案岑罪。

﹙2﹚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

参考答案:

4.A 诣:到、去。

5.B强项指不畏强权,嫉恶如仇,宁死不屈。②为部下担当。③制敌策略。⑤不爱钱财,爱护部下。

6.A 以偏概全,原因还包括宣以丹前附王莽,虑交通海贼,乃悉收系剧狱,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杀之。另外迷信武力无中生有。

7.⑴使者把这件事禀奏光武帝,光武帝下旨贬董宣为怀县县令,并让青州府不再追究水丘岑的罪责。

(闻、有诏、左转、案各1分,以(之)闻 句式1分。)

⑵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遣、临视、妻子、对各1分,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句式1分。)

附参考译文:

董宣,字少平,陈留郡圉地(今河南杞县南)人。起初为司徒侯霸征召,官至北海相。他上任时,郡中武官公孙丹建造豪宅,而风水先生说这是凶宅,入住后家里一定要死人。公孙丹就纵使儿子杀了一个过路人,移尸新宅,作替死鬼。董宣得知后,就把公孙丹父子收捕斩杀。公孙氏是个大家族,其族亲纠集30余名丁壮,拿着兵器到府衙闹事,为公孙丹父子鸣冤叫屈。董宣以公孙丹从前曾依附过篡位的王莽的罪名,认为公孙亲党有串通海贼的嫌疑,于是把这30余人一网打尽,下在死囚牢中,指使门下书佐水丘岑尽数杀戮。青州知府弹奏董宣滥杀无辜,把董宣和水丘岑一并拿下,移交廷尉处理,判了死刑。不料董宣在狱中日夜吟诗唱歌,一点也不忧愁。到了行刑的那天早上,官府送来酒食辞生祭奠,董宣拒不吃喝,厉声道:我董宣一生从未吃过人家的东西,况且今日就要死了!言罢从容登上囚车赴刑。当时同一批斩首的有9人,董宣排在第二号。手起刀未落之际,汉光武帝派来的特使快马驰至,特赦董宣缓刑,押回大牢。特使审问董宣,为何滥杀无辜。董宣把公孙氏一案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一一具告,并言明水丘岑是受他的指令杀人的,不应判罪。希望朝廷明察,杀他而保全水丘岑,特使向光武帝如实禀奏,光武帝下旨贬董宣为怀县县令,并让青州府不再追究水丘岑罪责。后来水丘岑官至司隶校尉。

江夏一带有夏喜为首的贼寇犯境作乱。朝廷派董宣为江夏太守。董宣到境,发文书说:朝廷派太守擒拿贼寇,所以我担任了这个职务。现在统兵到边界,文书已到,希望你们考虑怎样安身吧。夏喜等一帮贼寇,对董宣早有所闻,十分害怕,纷纷散伙,缴械降顺。当时外戚阴氏(刘秀发妻阴丽华的亲戚)作江夏郡都尉。董宣不仅不巴结攀附皇亲国戚,反而时时轻慢他,所以不久即被罢官。

后来特地征召董宣为洛阳令。当时湖阳公主家的奴仆白天杀人,因藏匿在公主家里,官吏不能抓捕到。等到公主出行,用这个家奴当随从,董宣就在夏门亭等候他们。于是就拦住车马,用刀在地上画着,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家奴下车,就杀了那个家奴。公主立即回宫向皇帝告状。皇帝很生气,召来董宣,要用鞭子打死他。董宣磕头说:请让我说一句话再死。皇帝说:想说什么?董宣说:陛下圣德,使国家中兴,却放纵家奴杀良民,将如何治理天下呢?我不需用鞭子打,请让我自杀。就用头撞击房柱,血流满面。皇帝命令宦官挟持着董宣,让他磕头向公主谢罪,董宣不听从。宦官强使董宣磕头,董宣两手撑地,始终不肯低头。公主说:文叔做普通人的时候,私藏逃亡罪人,官吏们不敢上门搜捕。如今做了天子,威势竟然不能使一个洛阳令听命吗?皇帝笑着说:天子与一般人身份不同。于是就敕封董宣为强项令,放了他,赐给他钱三十万。董宣把钱全部分给了下属官员。董宣从此开始打击豪强恶霸势力,没有不震惊害怕的。京师百姓称他为卧虎,歌颂他说:董少平做洛阳令,鸣冤之鼓不再响。

董宣当了五年洛阳令,七十四岁死于任上,皇帝遣使到他家里吊唁慰问,只见粗布被褥覆盖遗体,妻子儿女相对而哭。家里只有几斛大麦,一辆破车。光武帝伤心地说:董宣清正廉洁,直到他死了我才知道!因此追授予官衔艾绶,按大夫的礼节安葬他。并拜其子为郎中,后来官至齐国相。

篇10:后汉书蔡邕列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后汉书蔡邕列传阅读理解及答案

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寐者七旬。母卒,庐于冢侧,动静以礼。有菟驯扰其室傍,又木生连理,远近奇之,多往观焉。与叔父从弟同居,三世不分财,乡党高其义。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桓帝时,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恣,闻邕善鼓琴,遂白天子,敕陈留太守督促发遣。邕不得已,行到偃师,称疾而归。感东方朔《答客难》及杨雄、班固、崔驷之徒设疑以自通,乃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作《释诲》以戒厉云尔。

建宁三年,辟司徒桥玄府,玄甚敬待之。召拜郎中,校书东观,迁议郎。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俗儒穿凿,疑误后学。熹平四年,乃与五官中郎将堂溪典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灵帝许之,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两,填塞街陌。

邕前在东观,与卢植、韩说等撰补《后汉记》,会遭构陷流离,不及得成,因上书自陈,奏其所著十意,分别首目,连置章左。帝嘉其才高,会明年大赦,乃宥邕还本郡。

中平六年,灵帝崩,董卓为司空,闻邕名高,辟之。称疾不就。卓大怒,又切敕州郡举邕诣府,邕不得已,到,署祭酒,甚见敬重。卓重邕才学,厚相遇待,每集燕,辄令邕鼓琴赞事,邕亦每存匡益。

及卓被诛,邕在司徒王允坐,殊不意言之而叹,有动于色。允勃然叱之。即收付廷尉治罪。邕陈辞谢,乞黥首刖足,继成汉史。士大夫多矜救之,不能得。邕遂死狱中。允悔,欲止而不及。时年六十一。

(摘编自《后汉书·蔡邕列传》)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常侍徐璜、左悺等五侯擅恣 擅恣:专权放肆

B.俗儒穿凿,疑误后学 穿凿:牵强附会

C.邕陈辞谢 谢:辞别

D.士大夫多矜救之 矜:同情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蔡邕博学多才的一组是(3分)

①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 ②好辞章、数术、天文,妙操音律

③设疑以自通 ④斟酌群言,韪其是而矫其非

⑤召拜郎中,校书东观 ⑥奏其所著十意,分别首目,连置章左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蔡邕全心侍奉生病的.母亲,七十天不曾睡过安稳觉。和叔父、堂弟共同生活,三代之间不分家产,深得家乡父老敬重。

B.蔡邕因琴技高超被陈留太守举荐,受到皇帝征召,蔡邕不得已启程进京,中途又托病回到家中。

C.司空董卓看重蔡邕的才学,强行征召他,蔡邕被迫应征。蔡邕受到董卓礼遇,常借机对董卓匡正补益。

D.董卓被杀后,蔡邕在王允家谈到董卓时不禁叹息,神情上有所流露。王允十分生气,将蔡邕交给廷尉治罪。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庐于冢侧,动静以礼。(3分)

译:

(2)帝嘉其才高,会明年大赦,乃宥邕还本郡。(3分)

译:

2.(3分)C(谢:谢罪。)

3.(3分)D(①是蔡邕侍母笃孝的表现;③是说杨雄、班固、崔驷等人的治学风格。)

4.(3分)B(陈留太守没有举荐,而是专权肆行的中常侍徐璜等五侯,他们听说蔡邕善于弹琴,于是奏明皇帝,命令陈留太守督促蔡邕进京)

5.(6分)(1)(3分)(蔡邕)在坟墓旁搭建屋舍住下,一举一动严格按照礼法去做。(“庐”“动静”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

(2)(3分)皇帝欣赏他才学高超,正好第二年天下大赦,就赦免了蔡邕,让他回到本郡。(“嘉”“宥”各1分;意思对、语句通顺1分。)

吴汉何尝杀妻阅读理解题目答案

差强人意意思

吴澄传原文和翻译

江苏卷作文

差强人意成语故事

汉书李陵传原文及翻译

《明史王文传》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鼠的成语大全四个字

垃圾当肥料打一成语

无锡大相国寺导游词

《后汉书吴汉传》的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
《《后汉书吴汉传》的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后汉书吴汉传》的阅读理解习题及答案(共10篇)】相关文章:

有关羊的成语2023-11-19

大相国寺导游词介绍2022-07-21

关于羊的成语2023-06-25

大相国寺作文2023-07-18

新规则:广告被“误读”现象的“正解”2023-05-07

羊的成语介绍2022-05-12

当的成语2022-11-29

讲经的稿范文2022-12-22

汉朝文化的主要内容2023-02-20

标点符号病句练习题及答案2022-06-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