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石壕吏》文学赏析(锦集12篇)由网友“灵罗娃娃莱”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杜甫《石壕吏》文学赏析,希望大家喜欢!
篇1:杜甫《石壕吏》文学赏析
杜甫《石壕吏》文学赏析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
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
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
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
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
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文学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艺术上,精炼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篇2:杜甫石壕吏赏析
1,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答: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答:不好,原诗“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杜甫石壕吏翻译: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杜甫石壕吏字词解释:
(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9)新:刚刚。
(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13)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16)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
(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23)独:唯独、只有。
杜甫石壕吏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篇3:杜甫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杜甫石壕吏中心大意: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篇4:杜甫《石壕吏》赏析
杜甫《石壕吏》赏析
《石壕吏》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著名的“三吏三别”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具体的我们一起来看下!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9)新:刚刚。
(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13)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16)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
(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23)独:唯独、只有。
【白话译文】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创作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说:“家里再没有别的男人了!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此诗如实地揭露了当时政治的黑暗。面对这一切,诗人没有美化现实,而是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篇5:杜甫——《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石壕村:今河南陕县石壕村。
河阳:今河南孟县。
赏析:
本诗写诗人路经石壕村,投宿一老翁家庭,亲见一老妇人被迫服役的情景,通过对“有史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了官史的横暴,反映了人民的悲辛。篇6:杜甫《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兵打得全军溃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杜甫正由洛阳经过潼关,赶回华州任所。途中就其所见所闻,写成了《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全诗的主题是通过对“有吏夜捉人”的形象描绘,揭露官吏的横暴,反映人民的苦难。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不宜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可以设想,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或者……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 “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 “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 “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史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 “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 “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明显地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读这十三句诗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这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则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也许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许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奶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本子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可见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儿媳妇低声哭泣。“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试想昨日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是何心情?诗人作何感想?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毫无概念化的感觉。诗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矛盾双方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自然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全诗一百二十个字,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篇7:石壕吏 杜甫
朝代:唐代
作者:杜甫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艺术上,精炼是这首诗的一大特点,把抒情和议论寓于叙事之中,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善于裁剪,中心突出。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在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浦起龙指出这首诗“起有猛虎攫人之势”(《读杜心解》),这不仅是就“有吏夜捉人”说的,而且是就头一句的环境烘托说的。“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
“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处境是够使人同情的,她很希望以此博得县吏的同情,高抬贵手。不料县吏又大发雷霆:“难道你家里再没有别人了?快交出来!”她只得针对这一点诉苦:“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这两句,也不是一口气说下去的,因为“更无人”与下面的回答发生了明显的矛盾。合理的解释是:老妇先说了一句:“家里再没人了!”而在这当儿,被儿媳妇抱在怀里躲到什么地方的小孙儿,受了怒吼声的惊吓,哭了起来,掩口也不顶用。于是县吏抓到了把柄,威逼道:“你竟敢撒谎!不是有个孩子哭吗?”老妇不得已,这才说:“只有个孙子啊!还吃奶呢,小得很!”“吃谁的奶?总有个母亲吧!还不把她交出来!”老妇担心的事情终于发生了!她只得硬着头皮解释:“孙儿是有个母亲,她的丈夫在邺城战死了,因为要喂奶给孩子,没有改嫁。可怜她衣服破破烂烂,怎么见人呀!还是行行好吧!”(“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两句,有的版本为“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所以县吏是要她出来的。)但县吏仍不肯罢手。老妇生怕守寡的儿媳被抓,饿死孙子,只好挺身而出:“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老妇的“致词”,到此结束,表明县吏勉强同意,不再“怒吼”了。
最后一段虽然只有四句,却照应开头,涉及所有人物,写出了事件的结局和作者的感受。“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表明老妇已被抓走,走·时低声哭泣,越走越远,便听不到哭声了。“夜久”二字,反映了老妇一再哭诉、县吏百般威逼的漫长过程。“如闻”二字,一方面表现了儿媳妇因丈夫战死、婆婆被“捉”而泣不成声,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诗人以关切的心情倾耳细听,通夜未能入睡。“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两句,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前一天傍晚投宿之时,老翁、老妇双双迎接诗人,而时隔一夜,老妇被捉走,儿媳妇泣不成声,只能与逃走归来的老翁作别了。老翁的心情怎样,诗人作何感想,这些都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
仇兆鳌在《杜少陵集详注》里说:“古者有兄弟始遣一人从军。今驱尽壮丁,及于老弱。诗云:三男戍,二男死,孙方乳,媳无裙,翁逾墙,妇夜往。一家之中,父子、兄弟、祖孙、姑媳惨酷至此,民不聊生极矣!当时唐祚,亦岌岌乎危哉!”就是说,“民为邦本”,把人民整成这个样子,统治者的宝座也就岌岌可危了。诗人杜甫面对这一切,没有美化现实,却如实地揭露了政治黑暗,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在艺术表现上,这首诗最突出的一点则是精炼。陆时雍称赞道:“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一点说的。全篇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亦无议论语;但实际上,作者却巧妙地通过叙事抒了情,发了议论,爱憎十分强烈,倾向性十分鲜明。寓褒贬于叙事,既节省了很多笔墨,又丝毫没有给读者概念化的感觉。诗中还运用了藏问于答的表现手法。“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概括了双方的矛盾之后,便集中写“妇”,不复写“吏”,而“吏”的蛮悍、横暴,却于老妇“致词”的转折和事件的结局中暗示出来。诗人又十分善于剪裁,叙事中藏有不尽之意。一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又如只写了“老翁逾墙走”,未写他何时归来;只写了“如闻泣幽咽”,未写泣者是谁;只写老妇“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却用照应开头、结束全篇、既叙事又抒情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告诉读者:老翁已经归家,老妇已被捉走;那么,那位吞声饮泣、不敢放声痛哭的,就是给孩子喂奶的年轻寡妇了。正由于诗人笔墨简洁、洗炼,用了较短的篇幅,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篇8:《石壕吏》杜甫
杜甫
暮投石壕村,
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
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
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
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
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
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
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杜甫诗鉴赏:
公元七五八年秋,杜甫因营救房琯获罪,谪迁华州。冬末,他回到洛阳。此时,安禄山已被其子安庆绪杀死,安庆绪由洛阳败走,退守邺城(今河南安阳县),正被唐大将郭子仪等九节度使率领的六十万大军包围。但昏庸的肃宗害怕节度使权力过大而不置元帅,只派了个不懂军事的宦官鱼朝恩做临军,使六十万大军陷入“进退无所禀”的涣散状态。使史思明有自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来救邺城的机会,公元七五九年三月,两军大战于安阳一带,唐军大败。为补充兵力,唐统治者强征百姓充军,造成百姓的困苦不安。杜甫在这时离开洛阳,返回华州任所,将途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的一篇。诗中通过“捉人”揭露了官吏横暴拉兵的不合理制度,反映了人民所承受的深重灾难,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
全诗可分为三大段。
第一段自首句至“老妇出门看”,交待了事情发生的环境,是“捉人”的序幕。
诗一开头,就用“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两句点出了环境与事件。“暮投”反映出乱世动荡,人心不安,天刚一落黑就不敢继续赶路,赶快找地方投宿。“村”字透露出兵慌马乱的年月,行人不敢走大道,只有寻小路,歇荒村。然而就连这样的荒村僻壤,官府捉兵都没有放过。“夜”字揭露出官府差吏抓人的凶狠和狡猾,知道白天捉不到人,只有在夜里强捕。
而饱经战乱的老百姓在这**不安的社会里也早有了经验,知道半夜三更来打门,定是又要抓人,所以“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第二段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写捉人的经过。开头两句用“吏呼”“妇啼”两相对照,极其形象地概括出了差吏的残暴和老妇的悲痛,连用两个“一何”更加重了感情色彩,体现了投宿人对差吏的憎恶和对老妇的同情。
“听妇前致词”一句承上启下,一直贯到“如闻泣幽咽”, 是投宿者在房间内听到老妇啼哭着回答差吏怒呼的内容。这十二句并非老妇一口气说下来的,而是“吏呼”逼问的一次次回答。先说三男从军、二男战死的遭遇及老妇的沉痛之情。两个儿子都为国牺牲了,剩下的一个只能托人捎回家信。这样的家庭,三个儿子都献了出来,仍不放过,还一个劲地怒逼,足见其凶狠可恶了。“生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两句无限酸辛,无可奈何、活一天算一天的失望含悲之情表现得淋流尽致。
第二层从“室中更无人”至“出入无完裙”,写家中仅存孤儿寡母的贫穷生活。人民为战争,已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难道仅剩下的一个可以依靠的'老伴还不应该幸免吗?何况家中的孤儿寡母都过着衣不蔽体的生活,人民对这一苦难的现实不正应该愤怒和反抗吗?
第三层从“老妪力虽衰”至“犹得备晨炊”,写老妇为挽救家庭,舍身应役的决心。老妇见多般的诉苦不行,差役还是逼她非交出人来不可。叫儿媳去吧,小孙子得饿死,把老伴儿交出来吧,家中不能没有个男人,于是老妇决定自己舍身从军。对统治阶级来说,无疑是一桩辛辣的讽刺、愤怒的控诉,就连这样一个“力衰”的“老妪”也没放过。
第三段自“夜久语声绝”至“独与老翁别”,交待出事情的结果,是尾声。
“语声绝”,说明老妇已被差吏带走了,“泣幽咽”是儿媳的哭声,“出入无完裙”的儿媳,死了丈夫,孩子又小,公公不在家,婆婆又被拉走,家破人亡。“如闻”二字用得形象,使我们看到投宿者对主人一家命运的关切,可推知他是悲愤激动得一夜不曾合眼的。最后一句“独与老翁别”含意丰富,它和诗开头第一句“暮投石壕村”遥相呼应。昨天投宿的时候,还有老翁老妇双双出迎,如今老妇被抓走,儿媳又无完裙,不便出入,只有刚刚溜回家的老翁一人出来送行,诗人的心情可想而知了。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它最显著的艺术特色是寓褒贬于叙事之中,这首诗一百二十个字,叙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句句叙事,无抒情语,也无议论的话,但却通过叙事抒了情,表达了心中义愤。
其次,诗写得很精炼概括,前后照应,意见言表。
诗的开头部分和结尾部分都写得很简练,重点放在中间部分,其中心是老妇的申诉,写得具体详细。如开头只用一句写投宿,立刻转入“有吏夜捉人”的主题。
写投宿,只说“暮投石壕村”,没有写当时的情景,而后随着情节的发展,很自然地知道是宿在老妇老翁家。又如只写“老翁逾墙走”没写他何时归来;只写“ 请从吏夜归”,未写她是否被带走。但读到那句照应开头,结束全篇的“独与老翁别”一句,就完全领悟到:当“夜久语声绝”之后,老妇就被带走了,老翁也恐怕就在差吏走了之后才回到家的。
诗中老妇人的形象,主要是通过她的诉苦来完成的,刻划得栩栩如生。其他人如投宿者、差吏、老翁、儿媳等人物形象,虽着墨不多,但都很鲜明,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篇9:《石壕吏》杜甫古诗赏析
《石壕吏》杜甫古诗赏析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炼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构思的巧妙。从诗题来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场只用“吏呼—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那些话写成了一篇“抒情独白”。其实呢,用心品味一番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原来的情形很可能是这样: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以“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无人……”;最后是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篇10:杜甫《石壕吏》作品赏析
石壕吏 杜甫
【简析】
《石壕吏》是被誉为“诗史”的杜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感情。
这是叙事诗。作者按他的行踪,以第一人称客观叙述一夜和一朝中所见所闻,不加论断,让人从故事中去体会诗的主旨,懂得作者的爱憎。开头四句,一句叙一人一事,极简练的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写出了事件的开端,而字里行间又显露出战乱之际特有的骚乱、恐怖气氛。作者接着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对比鲜明的两句概括写出事件的发展。然后转入对老妇在差役威逼下一段自诉的详细记录。这段“致词”共有十三句。前五句说三个儿子全都上前线了,而且最近有两个阵亡。尽管如此,官府还要再来抓人,简直到了灭绝人性的地步,这也集中体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深重。中间四句说家中只有吃奶的孩子,儿媳妇连一件出门的衣服也没有,更反映出“安史之乱”给社会造成的十室九空,人民极端贫困的生活状况。最后四句说老妇在万般无奈中,为了顾惜老翁和幼孙的生存,慨然应征,奔赴国难,这出入意料的结局把全诗推向高潮,是对昏庸的统治者的血泪控诉。末段照应开头,也只有四句,写老妇被带走后举家凄凉,作者天明上路独与老翁告别。事件结束了,而浓重的悲剧气氛几乎让读者透不过气来,表现了作者对这一家悲惨遭遇的无限同情。
从结构安排上看,作者把老妇对差役的“致词”放在突出的地位,记录了她对一家遭遇的血泪控诉,这就自签而然的通过老妇的口,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让事实本身说话,自然比间接描述更为真切感人。详写孝妇的苦啼诉说,略写石壕吏之严词追逼,以实写虚,用笔十分简括。全诗主要叙述部分全由一“听”字得来。这样组织材料既可突出老妇的惨痛叙述,又可撇开一些其他描写,使全诗十分简练紧凑。也正因为是“听”到的,才让人感到更真切,更能烘托当时的气氛。前面说作者是客观叙述所见所闻,不加论断,但叙述中有些语句仍然直接或间接表露出自己的感情,如“有吏夜促人”、“老翁逾墙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等句,都带有感情色彩和暗示作用。再如“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分明表示作者一直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变化,以致深夜未能合眼。而天明登程的沉痛意绪也沛然可感。
[杜甫《石壕吏》作品赏析]
篇11:杜甫石壕吏赏析-杜甫石壕吏翻译
杜甫石壕吏赏析-杜甫石壕吏翻译
导读:
石壕吏是杜甫现实主义诗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其原文如下:
石壕吏
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杜甫石壕吏阅读理解:
1,诗中集中而又形象地反映“吏”与“妇”的尖锐矛盾的诗句是?
答: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2,“独与老翁别”换成“挥手别老翁”好不好?请简要分析。
答:不好,原诗“独”暗示老妇已被带走。诗人日暮投宿,老翁与老妇共同接待,一夜之间,只剩老翁,“独”表现了凄苦、悲愤之情,改后的诗句表现不出这种意思和情感。
杜甫石壕吏翻译:
日暮时投宿石壕村,夜里有差役来强征兵。老翁越墙逃走,老妇出门应付。差役喊叫得是那样凶狠,老妇人啼哭得是那样悲伤。我听到老妇上前说:“我的三个儿子去参加邺城之战。其中一个儿子捎信回来,说另外两个儿子刚刚战死。活着的人姑且活一天算一天,死去的人就永远不会复生了!老妇我家里再也没有其他的人了,只有个正在吃奶的小孙子。因为有小孙子在,他母亲还没有离去,但进进出出连一件完好的衣裳都没有。老妇虽然年老力衰,但请允许我跟从你连夜赶回营去。赶快到河阳去应征,还能够为部队准备早餐。”夜深了,说话的声音逐渐消失,隐隐约约听到低微断续的哭泣声。天亮后我继续赶路,只能与返回家中的那个老翁告别。
杜甫石壕吏字词解释:
(1)暮:傍晚。投:投宿。石壕村:现名干壕村,在今河南陕县东七十里。
(2)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3)逾(yú):越过;翻过。走:跑,这里指逃跑。
(4)呼:诉说,叫喊。一何:何其、多么。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5)啼:哭啼。苦:凄苦。
(6)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前,上前,向前。致,对……说。
(7)邺城:即相州,在今河南安阳。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8)附书至:捎信回来。书,书信。至,回来。
(9)新:刚刚。
(10)存:活着,生存着。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且,姑且,暂且。偷生,苟且活着。
(11)长已矣:永远完了。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12)室中:家中。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更,再。
(13)惟:只,仅。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14)未:还没有。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15)完裙:完整的衣服。“有孙”两句一作“孙母未便出,见吏无完裙”。
(16)老妪(yù):老妇人。衰:弱。
(17)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请,请求。从,跟从,跟随。
(18)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应,响应。河阳,今河南孟州,当时唐王朝官兵与叛军在此对峙。
(19)犹得:还能够。得,能够。备:准备。晨炊:早饭。
(20)夜久:夜深了。绝:断绝;停止。
(21)如:好像,仿佛。闻:听。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22)明:天亮之后。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登,踏上。前途,前行的道路。
(23)独:唯独、只有。
杜甫石壕吏背景: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公元759年(乾元二年)春,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篇不朽的诗作。
杜甫石壕吏简析:
《石壕吏》是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叙事诗,写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安史之乱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杜甫石壕吏中心大意:
这首五言古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石壕吏赏析:
前四句可看作第一段。首句“暮投石壕村”,单刀直入,直叙其事。“暮”字、“投”字、“村”字都需玩味,读者不能轻易放过。封建社会里,由于社会秩序混乱和旅途荒凉等原因,旅客们都“未晚先投宿”,更何况在兵祸连接的时代。而杜甫,却于暮色苍茫之时才匆匆忙忙地投奔到一个小村庄里借宿,这种异乎寻常的情景就富于暗示性。他或者是压根儿不敢走大路;或者是附近的城镇已荡然一空,无处歇脚。总之,寥寥五字,不仅点明了投宿的时间和地点,而且和盘托出了兵荒马乱、鸡犬不宁、一切脱出常轨的景象,为悲剧的演出提供了典型环境。“有吏夜捉人”一句,是全篇的提纲,以下情节,都从这里生发出来。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之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加上一个“夜”字,含意更丰富。第一、表明官府“捉人”之事时常发生,人民白天躲藏或者反抗,无法“捉”到;第二、表明县吏“捉人”的手段狠毒,于人民已经入睡的黑夜,来个突然袭击。同时,诗人是“暮”投石壕村的,从“暮”到“夜”,已过了几个小时,这时当然已经睡下了;所以下面的事件发展,他没有参与其间,而是隔门听出来的。“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两句,表现了人民长期以来深受抓丁之苦,昼夜不安;即使到了深夜,仍然寝不安席,一听到门外有了响动,就知道县吏又来“捉人”,老翁立刻“逾墙”逃走,由老妇开门周旋。
从“吏呼一何怒”至“犹得备晨炊”这十六句,可看作第二段。“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尖锐矛盾。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两个状语“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县吏如狼似虎,叫嚣隳突的横蛮气势,并为老妇以下的诉说制造出悲愤的气氛。矛盾的两方面,具有主与从、因与果的关系。“妇啼一何苦”,是“吏呼一何怒”逼出来的。下面,诗人不再写“吏呼”,全力写“妇啼”,而“吏呼”自见。“听妇前致词”承上启下。那“听”是诗人在“听”,那“致词”是老妇“苦啼”着回答县吏的“怒呼”。写“致词”内容的十三句诗,多次换韵,表现出多次转折,暗示了县吏的多次“怒呼”、逼问。这十三句诗,不是“老妇”一口气说下去的,而县吏也决不是在那里洗耳恭听。实际上,“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不仅发生在事件的开头,而且持续到事件的结尾。从“三男邺城戍”到“死者长已矣”,是第一次转折。读者可以想见,这是针对县吏的第一次逼问诉苦的。在这以前,诗人已用“有吏夜捉人”一句写出了县吏的猛虎攫人之势。等到“老妇出门看”,便扑了进来,贼眼四处搜索,却找不到一个男人,扑了个空。于是怒吼道:“你家的男人都到哪儿去了?快交出来!”老妇泣诉说:“三个儿子都当兵守邺城去了。一个儿子刚刚捎来一封信,信中说,另外两个儿子已经牺牲了!……”泣诉的时候,可能县吏不相信,还拿出信来交县吏看。
总之,“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rd
篇12:杜甫《石壕吏》作品赏析
杜甫《石壕吏》作品赏析
石壕吏
杜甫
【简析】
《石壕吏》是被誉为“诗史”的杜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五言古诗,通过对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连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战争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感情。
这是叙事诗。作者按他的行踪,以第一人称客观叙述一夜和一朝中所见所闻,不加论断,让人从故事中去体会诗的主旨,懂得作者的爱憎。开头四句,一句叙一人一事,极简练的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写出了事件的开端,而字里行间又显露出战乱之际特有的骚乱、恐怖气氛。作者接着用“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这对比鲜明的两句概括写出事件的发展。然后转入对老妇在差役威逼下一段自诉的详细记录。这段“致词”共有十三句。前五句说三个儿子全都上前线了,而且最近有两个阵亡。尽管如此,官府还要再来抓人,简直到了灭绝人性的地步,这也集中体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的深重。中间四句说家中只有吃奶的孩子,儿媳妇连一件出门的衣服也没有,更反映出“安史之乱”给社会造成的十室九空,人民极端贫困的生活状况。最后四句说老妇在万般无奈中,为了顾惜老翁和幼孙的生存,慨然应征,奔赴国难,这出入意料的结局把全诗推向高潮,是对昏庸的'统治者的血泪控诉。末段照应开头,也只有四句,写老妇被带走后举家凄凉,作者天明上路独与老翁告别。事件结束了,而浓重的悲剧气氛几乎让读者透不过气来,表现了作者对这一家悲惨遭遇的无限同情。
从结构安排上看,作者把老妇对差役的“致词”放在突出的地位,记录了她对一家遭遇的血泪控诉,这就自签而然的通过老妇的口,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民的痛苦。让事实本身说话,自然比间接描述更为真切感人。详写孝妇的苦啼诉说,略写石壕吏之严词追逼,以实写虚,用笔十分简括。全诗主要叙述部分全由一“听”字得来。这样组织材料既可突出老妇的惨痛叙述,又可撇开一些其他描写,使全诗十分简练紧凑。也正因为是“听”到的,才让人感到更真切,更能烘托当时的气氛。前面说作者是客观叙述所见所闻,不加论断,但叙述中有些语句仍然直接或间接表露出自己的感情,如“有吏夜促人”、“老翁逾墙走”,““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等句,都带有感情色彩和暗示作用。再如“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分明表示作者一直关注着事态的发展、变化,以致深夜未能合眼。而天明登程的沉痛意绪也沛然可感。
★ 石壕吏教案
★ 石壕吏翻译
★ 杜甫诗的教案
★ 杜甫诗三首教案
★ 杜甫诗随堂练习
【杜甫《石壕吏》文学赏析(锦集12篇)】相关文章:
《杜甫诗》语文教学设计2023-07-12
杜甫诗翻译2023-09-09
石壕吏诗歌赏析2022-04-30
必修3杜甫诗和翻译2022-11-03
杜甫诗三首翻译2023-11-16
杜甫诗三首2022-09-01
杜甫诗三首ppt课件2023-08-26
《石壕吏》的说课稿2022-05-07
石壕吏原文及翻译2022-07-24
杜甫三吏三别赏析2023-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