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的呼唤散文(通用8篇)由网友“杏儿”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黑土地的呼唤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1:黑土地的呼唤散文
黑土地的呼唤散文
春节过后,不少勤快的庄稼人早早都下地里干活了。收拾秸秆,灭茬打垄,田野里又是星星火光,燃烧了夜空。
可走进梨树县八里庙村,都快春耕开犁了,种粮大户卢伟的承包地里,玉米秸秆仍在横七竖八地躺着,高高的茬子还直挺挺地竖着,跟撂荒地没什么两样。
在老庄稼把式眼里,这就不像正经过日子人家了。但卢伟自有他的盘算,地里的秸秆是秋收时特意留下的。他想在自己脚下的土地上尝尝鲜,试验一种新的耕作法:秸秆全覆盖免耕播种技术。
不整地,不灭茬,不打垄,把地种成撂荒地,这种“懒人种地法”正悄然取代着传统的“三铲三趟”。 越来越多的农民不再“老八板儿”,跟着学起了“懒人”,也把地种得“就是不一样!”。
在松辽平原腹地,在梨树这个传统农业大县,沿袭千年的古老农耕方式正缓缓退出历史舞台,新鲜出炉的“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已徐徐拉开大幕……
1.
白山黑水,沃野千里,东北是片神奇的黑土地。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攥一把能出油,插根筷子能发芽”,曾经的“北大荒”、曾经的“北大仓”,该是多么富有诗意,多么令人向往。
然而,“一两土二两油”、“黑土地,油汪汪,不上粪肥也打粮”的年代正与我们渐行渐远。再不挽留,再不拯救,黑土地从我们脚下悄悄溜走,并非是杞人的担忧。
风蚀、水蚀,沙化、碱化、退化,黑土层的有机质含量已由历史上的4%-8%,下降到现在的2%-3%。量在减少,质在退化,松软肥沃的黑土地正在变硬、变瘦,表皮变得越来越“疲惫”、“苍老”。
黑土层已由开垦初期的80厘米至100厘米下降到20厘米至30厘米,很多地方已露出黄土,很多高产田都变为了中低产田,耕地质量下降对粮食稳定生产造成了威胁,也给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敲响了警钟。
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镶嵌在松辽黑土带和黄金玉米带上,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现有耕地418万亩,粮食年均产量稳定在50亿斤以上,居全国前列。但粮食连年丰收的背后,也存在着令人忧心的问题。
“土地高负荷利用、有机肥用量少、秸秆还田不足、化肥过量使用,连年高强度耕翻起垄,让黑土地越来越‘黄’。目前全县沙土区面积接近90万亩。”梨树县农业局副局长王贵满不无焦虑地说。
中国农业大学梨树实验站站长李保国教授认为,黑土退化主要原因在于输出太多,回馈太少。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土壤利用中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造成水土流失,流失的后果就是黑土变薄。
2.
风侵蚀着平川,水侵扰着坡地,自然的狂风暴雨已让裸露的地表痛苦不堪,人类肆无忌惮的野蛮侵占更让饱经风霜的大地雪上加霜。城市化、工业化,把黑土地层层叠叠地包裹在钢筋水泥下,一个个园区不知圈占了多少肥沃的庄稼地。
黑土地在流失,黑土地在呻吟,劳作在黑土地上的人们虽是心急如焚,但也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仍在有意无意地蚕食、破坏着自己赖以生存的“母亲土”。传统的耕作制度,过时的种植习惯,导致了土壤营养元素不平衡,地力不断下降。
长期以来,东北地区的玉米种植方式为垄作。垄作有利于提高地温,有利于种子萌芽和出苗;特别是低洼易涝地块更有利于降低耕层土壤水分;降雨过多时垄沟利于排水等。
随着全球变热,东北地区气温的升高、降雨的减少,垄作又使土壤水分散失加快。春季遇到大风天气,垄台易被风蚀,产生毁种。尤其近年来,“十年九春旱”,垄作使旱情加剧,影响到出苗和苗期的正常生长。即便久旱逢甘雨,但垄沟垄台易形成径流,不利于存水。
传统耕作方式沿用着“精耕细作”,三铲三趟,表土越塇越好,地里越干净越好。但清除秸秆等有机物,表土层更易风化,使土壤中的微生物量减少,势必影响到土壤养分的转化和积累。精耕细作,耕层被反复翻动,既不利于水分的保存,又会使表土疏松易被风蚀,同时植株易倒伏。
3.
我们脚下的那片黑土地还能种多久?
越种越薄的“一亩三分地”,今后该怎么种?
要知道,每生成1厘米黑土,需要2到400年时间。我们再也不能对脚下的黑土地熟视无睹,再也不能走“重利用、轻建设,重产出、轻投入,重耕种、轻养护”的掠夺式老路。
“守住耕地数量的红线,更要守住耕地质量的底线”,从各级官员到有识之士,从专家学者到普通农民,梨树围绕系统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掀开了黑土地研究、开发的新篇章。
近年来,梨树县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应用研究所等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成立了“黑土区免耕农作技术创新与应用联盟”、“梨树黑土地论坛理事会”,积极探索新型耕作制度。以免耕玉米秸秆全覆盖为核心,建立播种、施肥、除草、防病及收获全程机械化生产体系,率先破解了东北黑土地玉米连作、秸秆移除、土壤退化等技术难题。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张旭东研究员介绍,传统玉米栽培方式的田间作业有9个环节,包括收获,秸秆移除,在播种前将玉米根茬和耕层土壤打碎、搅乱、起垄,起垄后镇压,播种施肥、播种后镇压,喷施除草剂灭草,中耕压埋杂草,病虫害控制。而玉米免耕栽培技术将作业环节减少至4个:收获时将秸秆全部覆盖地表、免耕播种施肥、药剂除草和病虫害防治、土壤疏松。
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以松代翻、化学除草,保护性耕作技术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茬子和秸秆都留在地里;不耕翻土壤,实行免耕或少耕,在有残茬覆盖的地表实现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镇压复式作业,减少机械进地次数;改翻耕控制杂草为喷除草剂或机械表土作业控制杂草。
在梨树镇高家村,有一片用铁丝围起来的土地。围栏内,既有倒掉的秸秆,在地上厚厚地覆盖了一层,也有没收割的秸秆立在地里,有高有低,看上去有些杂乱。但在王贵满眼里,“这15公顷土地可是我们的宝地。”原来,这是梨树县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栽培技术试验田。
身兼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的王贵满说:“从保护土壤的角度讲,种地不是侍弄得越干净越好,相反,要种得埋汰。传统的精耕细作容易导致土壤中水分散失,而所谓的‘懒人种地法’则更适合涵养水分。”
他介绍,经过8年的试验表明,连续实施秸秆覆盖免耕后,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常规种植的地块有了大幅度提高,含水量也有所增加。“最直观的结果就是,在实施保护性耕作的田块,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达到120多条,是常规垄作的6倍。大量蚯蚓活动,使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土壤有着良好的孔隙度,土壤不至于太过坚实,更适合玉米根系的生长。”
4.
打破传统农业耕作方式,既需要创新的勇气,更需要坚守的毅力。
风吹日晒在田间,挑灯夜战在化验室,多少农业科技工作者们用智慧和汗水,孜孜不倦地承担着“三农”攻关的重任。
目前,长期在梨树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示范推广工作的有 15 名教授(研究员)、 7名副教授和100多名博士、硕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所张旭东研究员带领科研团队,首先在梨树县中部黑土区的梨树镇高家村建立了15公顷试验研究基地,开始进行玉米免耕栽培技术体系的研究。
,他又在梨树县西北部风沙区的林海镇揣洼村建立10公顷试验研究基地;,在梨树县风沙区的四棵树乡付家街村建立了30公顷试验研究基地。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任图生教授带领团队在梨树县泉眼沟村建立试验基地,开展玉米免耕栽培配套耕作方式的研究。
“玉米免耕栽培的核心是平作,在平整的耕地表面种植,不起垄,这就对行间距的设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任图生说。
这两个科研团队联合梨树县农技推广站成功探索出了两种玉米免耕栽培方式。
等行距行间栽培模式:按70厘米均匀行距平作,在上一年的行间种植,秸秆均匀覆盖地表,适合大规模田块作业;
宽窄行轮作栽培模式:按90厘米均匀行距种植宽窄行距,最小距离40厘米或60厘米,最大距离140厘米或120厘米。
在宽窄行上轮换种植,秸秆呈条带式集中覆盖在窄行上,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和春季地温的提升。
这两种模式的苗数都在4000株/亩,尽管略低于传统种植方式,却实现了同一田块内部的轮作休耕。
“耕种方式改变了,作业机具也得跟着改变,要做到机艺融合才行。”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关义新博士说。
经过不断改进,“康达”牌免耕播种机可以在秸秆覆盖的条件下,一次性完成清理秸秆、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作业。
在此基础上,生产出的免耕深松机,解决了整株秸秆切不碎、长期免耕土壤被压实问题。
“海山”牌免耕玉米收获机也跟着改变,其第二代自走式收获机满足了宽窄行模式收获时,秸秆条带铺盖在指定位置的要求。
免耕播种机、深松机、收获机,这三类专用机具的成功研发改进,摆脱了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突破了推广普及的瓶颈,满足了免耕种植的需要,达到了国内领先、国际水平。
以玉米专用免耕机械播种、条带休耕式收获机收获为核心,配套集成品种优化、高效施肥及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于一体的全程机械化玉米生产技术模式,实现了农机与农艺、土壤耕作措施与高产高效栽培于一体,使玉米免耕栽培技术体系在梨树县日趋成熟。
5.
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要打破农民头脑中千年沿用的耕种旧习。
有着30多年农业技术推广经验的王贵满,早已预料到了其中的难度,也早已摸透了农民的心思。
土地最诚实,农民最讲究眼见为实。怎么推广?用事实说话!
“是骡子,是马,总得牵出来溜溜!”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头禅。
玉米秸秆全覆盖技术经过几年的试验,保墒增肥的效果比较明显。但项目再好,还需要推广落地,才能让村民们受益。万事开头难,在推进初期,受到村民的纷纷质疑,甚至被当成茶余饭后的笑柄。
因为传统的玉米耕作方式,地要清理,土得整理,弄得平整整的,才能放心地播种,否则担心,小苗出不来、出不全。而示范基地里,却随处可见快要腐烂的秸秆,这完全颠覆了村民的观念。过去,秋天收获之后,玉米秸秆都被马上清理出去。谁家还扔在地里,就让人觉得有些懒。
王贵满深有感触地说:农民对这个越怀疑,越不可思议,模范化就是最好的一个推广方式。最开始都是不能理解的,但造成一个非常反差的状态,农民的感受就最强烈!
在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的'一个示范基地,几位村民正惊奇地观察着玉米长势。6月到8月份梨树县持续严重干旱,但这里的粮食作物却没有受到太大天气影响。示范基地与村民的玉米地紧邻,两侧的庄稼长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村民杨景桐说,你看这儿就黄角,棒就没这么大,咱们这块就旱。今年春天种的时候吧,老百姓打这儿过,都瞅到了,这秸秆可地,啥也看不着,根本种不了,像闹笑话似的。后来苗出来了,不少老百姓又来看了,这回都说,这个种的真好,杆全覆盖、保水、保湿、还抗风。
“可不是咋的,就5月30号那次刮完大风,我家的小苗基本打剩光杆了, 人家这块地刮完风,我们过来瞅了,安然无恙,咋的都没咋的。”有村民接过话茬。
听技术人员讲,他们才明白:示范基地里采用玉米秸秆全覆盖,保持了土壤水分,腐烂秸秆还增加了黑土地的有机质含量,宽窄行又提高了植物光能利用。
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伍大利带着我们,来到基地的田间地头。只见挖开的一米多深坑,横截面清晰展示了免耕播种的玉米,根系又多,扎得又深。从里面抠出土,明显感到水分很有含量。
伍大利说:“你看它的根系啊,因为秸秆覆盖,水分散失的就比较少,这块地的叶子就比较绿。”
“我们县里建几个核心的基地,每个乡镇每个村还有展示基地,全县每个角落都有我们的展示田,这就是我们的推广模式。” 王贵满大手一挥,好像指挥着千军万马。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农民见到了示范,渐渐悟出了这种做法的好处。起初还质疑的村民,现在不少人远道乘车而来,就为了看看这里的苞米长啥样、哪儿长得好。
伍大利眉飞色舞地说:现在很多乡镇组织村干部、村民过来,隔几天就一卡车一卡车的,那场面像赶集似的,非常热闹。
6.
“农民加农民,是N个农民;农民加科学家,就是N个高素质的农民!”王贵满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培训班,研讨会,示范引领,合作社带动,梨树县把玉米高产高效竞赛活动打造成农业科技示范应用、种田能手风采展示的擂台赛。每年年初举行隆重启动仪式,年底举办颁奖大会,表彰高产农户,让农民获得奖金实惠和精神荣誉,以此激发周围农民的科学种田热情。
黑土地院士工作站,梨树黑土地论坛,热情好客的梨树人精心营造着筑巢引凤的“创客”空间。国内外各大高校、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业界精英纷至沓来,梨树成为高产、高效农业的科研基地和示范窗口。
技术员、大学生、硕士生、博士生、大学教授,扎根田间地头,坐在农家热炕头,你一言我一语,唠起来就是一大晌午。接地气,进农家,把实用有效的技术送到百姓的家中,把科学种田的理念送到农民的心窝里。农民亲切地称他们是“种田保姆”。
梨树县小宽镇西河村农民陶树山,连续多年每公顷玉米单产28000斤以上,让他成了科技种粮“名人”。在“梨树县小宽镇双亮农机植保合作社”的大牌子前,62岁的老陶跟我们唠起了粮食高产经。
“种地,得相信科学!”他拍着化肥袋子说,“年年测土配方施肥,化肥用的少了不说,庄稼长势还不受影响。如今知道了,为啥现在地里的土层越来越薄,还是专家说得对,增产不能光指着撒化肥!”
陶树山算得上梨树县粮食生产的得奖专业户。自2008年开始,年年粮食高产高效竞赛,老陶总是奖台上的常客,是县里名符其实的“玉米王”。在2013年农业部举行的东北三省一区“东北玉米王挑战赛”中,获得了东北赛区的第二名。
“我还有智囊团呢!”陶树山扳着手指头说起那些常来指导的老朋友: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米国华、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高强、吉林省农科院研究员李刚、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
“这些专家都到家门口来指导种地,你说咱还有啥理由种不好!”老陶信心满满地说,原先参加粮食高产竞赛的农民只有80多户,现在都多户了,大家都了解必须要“靠科技创高产,靠科技创效益”,互相交流经验,家家的粮食产量都有了提高。
陶树山也是双亮农机植保合作社的社员,“搭伙”种粮也是粮食年年增产的秘诀之一。统一生产资料、统一耕作方式、统一播种施肥、统一田间管理、农户分散收获,这叫“四统一分”。这样做,“节省种粮成本不说,粮食单产也比周围农民高出很多。”
“咱们合作社已经流转了485公顷农田,我准备让这些地都能单产达到3万斤以上,让我们合作社的每个农户都成为‘玉米王’。”陶树山说出了自己的豪言壮语。
为更好的推进黑土地保护工作、实现黑土地可持续开发,梨树县通过建立院校、企业、政府、合作社“四位一体”辐射乡村的示范基地,扩大了科技推广的覆盖面。院校提供技术支持、企业提供物资支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提供服务平台,依靠黑土地保护示范基地,重点推广以玉米宽窄行、玉米秸秆覆盖为主的保护性耕作技术。
由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王贵满研究员牵头,20建立示范田15公顷,20建立示范基地300公顷,推广辐射3000公顷,到,在吉林省梨树县建立核心研发基地5处,面积75公顷;在东北三省及内蒙古东部建立示范基地8处,面积300公顷,辐射15000公顷。
20,梨树县进行保护性播种的耕地面积已超过100万亩。随着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的进一步推广,通过“蝴蝶效应”,有望革新东北地区玉米传统垄作耕作制度,实现对黑土地的长久而有效保护。
7.
提起政府推广的新型耕作技术,梨树镇高家村村民席俊华笑着说,“种了一辈子地,以前费时费工费力,成本投入越来越高。没想到通过学习免耕技术,秸秆还田了,再也不用烧了,种地省事了,省钱了,还多打粮了。”
梨树县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技术的推广,改变的不仅仅是一种耕作方式,更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思维。可以想见的,它所产生的不只是经济效益,更是深远的社会效益。
固碳培肥,提高土壤质量。试验数据显示,八年间,在玉米免耕栽培技术体系下,秸秆连年还田增加了有机质含量12.91%,而且在化肥减施20%左右仍然保持高产;由于减少了对土壤的扰动,每平方米蚯蚓的数量大增,提高了土壤的活性物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土壤含水量增加20%~40%,延缓旱情5~7天。
蓄水保墒,增强抗旱能力。由于玉米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阻止地表径流,减少降水流失,减少耕层水分的蒸发,水分截获率和利用率提高10%以上,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抗旱能力。年,严重的伏旱袭击了我国东北,玉米生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而保护性耕作地块由于蓄水多、水分蒸发少,旱情影响远远小于常规种植地块。
更为显效的是,大面积实施秸秆还田,有效防止农民焚烧秸秆,可以保护生态,减少火灾,减少雾霾,减少环境污染,为头上的蓝天做出贡献。
近年来,大量秸秆在乡村田间、公路两旁焚烧,浓烟滚滚,既污染大气、浪费资源,也危害人体健康和树木庄稼,破坏土壤结构,恶化生态环境,乃至影响河流、航空及交通安全、引发火灾等。
“秸秆禁烧”近几年已成为我国各级政府的一项硬性举措,尽管年年市县乡村层层压、罚、查,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但因为没有很好地解决出路,秸秆焚烧还是屡禁不止。从夏烧到秋,从秋烧到冬,令人望烟兴叹,不仅是农村环境保护的老大难,也成为殃及城市环境和空气质量的祸患。
通过秸秆地表覆盖,一部分秸秆还田,一部分秸秆转化成能源,为农村秸秆利用找到了一条有效的路径,可以解决长期困扰农村的秸秆利用问题。
8.
垄沟垄台,大小垄有宽窄,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只有不断克服困难、弥补不足的的问题
耕层土壤板结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加上连续多年免耕,不动土,机具镇压强度大,必然造成土壤板结,解决办法可以采取必要的深松或深翻缓解。
免耕播种春季苗期长势慢。主要由于秸秆覆盖地表,减弱土壤接受光照能力,造成地表温度低,苗期长势较慢,可以选择生育期稍短的高产品种、适当晚播及增施口肥等措施来解决。
病虫草害问题。该问题一直是免耕播种中的薄弱环节,由于秸秆覆盖地表,喷施苗前封闭除草剂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药剂与土壤的接触,影响效果,可采用苗后灭生性除草剂再次除草。
秸秆覆盖量的问题。农民应用免耕播种机械,仍然清除了地里的秸秆。这样虽然播种变得容易了,但存在无秸秆覆盖的风险,还需鼓励农民保存适量的秸秆在地里,逐年归还。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仍在束缚着农民的思想,土地流转、专业合作社的推广仍有相当大的阻力。
免耕配套机械价格较高,大部分农户购买能力有限,阻碍了技术的示范推广,建议政府部门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
结语
“老骥伏枥,志在黑土”,中国著名土壤学家、85岁高龄的石元春院士,曾先后多次来到梨树调研。
他谆谆告诫说:“黑土地这个主题的分量很重大,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关系到全国人民的饭碗。我们不要为了保护而保护,而应该在利用中保护。只有在农民不断得到实惠、提高收入的前提下进行保护,才具有可持续性。”
让黑土地永远“黑”下去,让黑土地长出“金子”,该是所有人的期待。走在梨树这片热土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攥一把就流油”不再是向往,曾经消失的黑土层又悄然回来了。
篇2:黑土地黑花生散文
黑土地黑花生散文
脚下的这片沙礓黑土地,是与固镇人血脉相联的土壤,生息在这片耿直善良的土地上,身上总跳动着黑土地的脉搏。无论走到那里,都牵挂着黑土地的芬芳,寄托着黑土地的向往。
固镇县属典型的亚热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土质以沙礓黑土为主。土壤结构合理、有机质含量高,适应多种农作物的繁衍生长。盛产小麦、大豆、玉米、芝麻、棉花、花生,特别是花生等油料作物产量位居安徽省第一。
农历三月三过后,村村户户种花生。前面一个人刨坑,后边一个人撒种,复土后用脚把虚土踩实。入夏后花生长势喜人。碧绿丛中开满金黄色的小花。秋后花生成熟了,拔花生可是个技术活,用手握紧根部垂直拔出,注意防止果实脱落。拔下来的花生秧码放整齐便于运输。
花生要细细地咀嚼,才能品出其中特有的风味。越嚼越香,回味无穷,唇齿留香间,是何等心清气爽。那是收获的味道,黑土地的'味道,也是家乡的味道。
近几年连城镇推广种植的富硒黑花生,名为“墨香”,俗称黑花生。从花生的外壳上并看不出有什么独特之处,剥掉外壳后黑紫发亮的花生果呈现眼前,果粒长圆型,晒干后果皮乌黑发紫。味道似核桃,富含钙、钾、铜、锌、铁、硒、锰和8种维生素,以及19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和硒、铁、锌等微量元素。小垅栽培,地膜覆盖,连片种植的黑花生由连龙花生专业合作社就地加工转化,形成高附加值的系列黑花生优质品牌。
黑色食品是指颜色相对较深,营养丰富,具有一定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经科学加工而成的新兴食品。黑花生与普通花生相比,粗蛋白质含量高5%,精氨酸含量高23.9%,钾含量高l9%,锌含量高48%,硒含量高101%,被誉为新一代绿色食品。经常食用可以健脑补肾,乌发驻颜,暖胃润肺。
之所以热爱脚下的黑土地,是因为黑土地的历史积淀最肥沃。花生依附于黑土,黑土又呵护了花生;花生诠释了黑土,黑土又繁衍了花生,于是花生便成为这片黑土地的标志。深沉的沃土在犁铧的勾勒下翻滚着波浪,飘来泥土的芬芳。捧起一把泥土在手心细细揉搓,让湿润的颗粒顺着指缝缓缓落在地上。
心灵深处的黑土地,是凝结着浓郁乡情的诗,是蕴涵着故乡风情的画,让镶嵌在黑土地上的清香在岁月里悠长。在黑土的滋润下,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奔涌的浍河、沱河,整洁的村庄,错落的树木,成群的牛羊,都在缕缕炊烟中化为诗意袅袅。
安徽固镇县,一个盛产花生的地方。新品种赋予了花生新的内涵,而黑花生又调味出多彩的生活。热爱家乡的黑土地,就是一个承诺,热爱家乡的黑花生,就是一种寄托,让黑土地上浓郁的清香源远流长。
篇3:散文《呼唤》
散文《呼唤》
雨声就这样忽起忽停,细微灯光显得无助而潮湿。凭窗眺望,地面上的积水闪闪烁烁流动着。几对情侣打着伞缓缓漫步在雨中,点缀成一幅清美澄净的图画!
今年北方的冬天来的似乎早了些,残留在枝间几片枯叶倔强的摇曳风中,徘徊游离的清冷弥漫了整座心城。
书房内显得格外静寂,心躲在躯壳内半梦半醒,涌动着昨日的记忆。指尖轻击键盘的声音,犹如小夜曲撩拨着我满满的思绪。安逸祥和的辉光在脸颊宣泄着,我知道这一切只因我拥有了你!
如果你想走进我的心灵深处,就请看看我的眼睛吧!母亲曾说这是世上最美的`一双眼睛,单纯灵动的就像清浅的河流,坚韧淡定地亦如云杉的根脉。品性是能藏在眼中的,或悲,或喜,娇嗔,疼惜.....我把这些毫不掩饰全部给了你,期待着彼此呼唤的那一天。
春天是需要装扮的,用迎春花的金黄;而我是永远不需要装扮的。童年的艰辛让我学会坚强,青春的懵懂让我体味愉悦;生活的阅历又让我感悟了豁达从容。
有人说步入中年的我们是黄昏的夕阳,靓丽且充满馥郁的芬芳。而我看来,中年的我们就像小溪,经过许多磨难后终将流进大海。阻碍,困惑,拼搏,奋进,不卑不亢中我们运行着人生轨迹,磨砺挫折后我们也意外收获了永恒的意志。万物都将接受风雨的洗礼,我们也不能例外,当智慧理性的种子播洒在明净的世间,我的爱就诞生在了日出之前!!
我珍爱着我的灵魂,纵使有人百般聊赖着蛊惑着,我依然在飒飒风中傲然挺拔,陶醉在文字织就的童话城堡内遐想连连。清脆的笑声翩然而至,无限的曙光被它唤醒,天终于亮了!
真惬意啊!骑着脚踏车走在雨后的街巷,爱尔兰序曲响在耳畔,而我对着人们大声说着早安.....
这个冬天就应该是这样的,温润晴朗,我们尽情的睁开眼睛凝视地平线上一个共同的点,期待着将某种轻蔑放逐,静候着这般的甜美纯洁拔地而起!思维总会由低点到高处转呈,新的梦想,新的渴望自然而生,满足在那种无结局的快乐之中!惊起的飞鸟,零落的繁华如释重负般卸除伪装,满满沉淤成一朵流年之花,沉稳的心境此刻就像是一处宝藏,愈来愈清晰。
倘若,我的文字不是炫耀,那就是我所钟情的独白。不为浮光掠影迷惑,让所有的柔美静侯成最初的姿态等你归来!!
篇4:呼唤散文
呼唤散文
去年最末的一天,我踏着落日的余晖,走在惆怅的下班路上。经过了机器轰鸣的纺丝车间,路过了绿色的办公大楼,来到了彩钢板屋顶的门卫室。挂在白色墙壁上的几块长板上,一排一排整齐地间隔出窄窄的缝隙,缝隙里面,就像一个萝卜一个坑一样,插满了一张张白色的考勤卡。我把目光聚集在了长长的板子上:从上看到下,从下找到上,我看到了我自己:一张照片贴在我的考勤卡上。抽出卡,往打卡机里一放,“嘀”的一声,我的就此结束了。
几位中国同事,分散站在枯萎的花园边。他们望着落日,举起手里的相机,咔嚓咔嚓地拍着照。这是2013最后一轮夕阳,他们要把这迷人的景色如同美好的往事一般,把它定格在相机里,储存在记忆里。我对此不怎么感兴趣,我关注的还是我手中的考勤卡。它凝聚着我小小的口袋干瘪,牵动着我过于敏感的每一根神经,影响着我生活质量的高低。它是至关重要,也是举足轻重的。它能反映出社会主义体制下的某一私营企业制度,私营企业制度里的外资企业,外资企业里的不公平待遇。一张窄窄的考勤卡,亦记载着我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它能引出事情很多,很多。就像小小的船票,引起回忆很长,很长......
“程姐,你来站在这里!我给你拍张照。”同事帅弟让我站在石凳上,教我摆着手势。此刻,身后夕阳无限好。“你的手势不对,你就要像站在高山之巅一样,朝着山下大喊,发出声音使劲地喊。”帅弟看我的手势像念经。这时,车间里上班的人都站在门口看我了,我依然站在石凳上。“我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要发出心中的呐喊。”我向帅弟解释道。手势却软绵绵的,没有丝毫的力量,就如我的人。
我站在石凳上,仿佛站在高岗上。我使劲地喊,在心里喊。之前手里的那张考勤卡,就像一张演讲稿:多年以前,人们为了淘金的梦想,以为漂洋过海,就可以挣到大把大把的外币。我携带行李,飞跃高山,跨过海洋,来到了美丽的泰国湾。一切都从微笑开始,从头做起。有了考勤卡,就开始记载着我拼搏的足迹。由于吃住都在工厂,清晨上班打一次上班卡,到傍晚下班再打一次下班卡,我一天的工作,算是结束。简简单单的打卡,却招来了张三领导的批评:“你只打一次早晨的上班卡,下午的上班卡为什么不打?谁能证明你在不在工厂上班?谁又知道你中午几点下班,然后又是几点上班的?如果我同意给你发工资,那么李四领导有意见怎么办?”我想了想,领导说的也有道理,谁让自己偷懒省去了两次打卡的次数。于是赶忙承认错误:“我错了。从下次起,我每天上下班都打卡,再不偷懒了。”有错就改,做错了敢于承认错误的同志,应该不能算是一个坏同志吧?回过头来,我再看看其他同事是怎么打卡的。一张张考勤卡被我悄悄抽出一看,就像后脑勺挨了一木棍,当场就晕了,气晕了。很多人都是像我一样,个别人表现的比我还要积极。有的就像长期请假一般,有的像蜻蜓点水,有的.走马观花。我要找领导讨个公道,领导给了我十二分的肯定:你是你,他们是他们!对,我是我,我怎么能和他们相同?我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时间,如手里的沙;不捏,也慢慢地从缝隙里溜走了。熬过了一年又一年,同事相继加了工资,我加的不是工资,增加的是上班天数。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们,大家一起辛苦把活干。本地籍的是老大,活找轻的做,福利待遇样样不能少。你若是少了一样,劳工厅让你吃不了兜着走。小邻国籍的是宾客,该给什么就给什么,不偏也不爱。剩下来的,就是自相残杀的中国人。柿子找软的捏,人找老实的欺。整晕你的是心怀鬼胎的人,防不胜防的是小阴谋家。该给你的不给你,能享受的不给予。都是自家的同胞骨肉,为什么,对待自己就是如此的刻薄?倒霉蛋的我,成了人们脚下的足球,谁都可以踢,谁都能踢来踢去。遇到高手,还可以把我踢出局外。为了自己应有的利益,还有什么话,敢说出口?
就这样无助着,就这样无奈着。我也是你们的同胞啊,为什么就不可以善待我?曾经努力过,亦曾发奋图强过。到头来,怎落个:人未走,茶已凉的悲凉状态?是我太过软弱?还是我太过无能?怎想呼唤着:公平回归!我清楚地知道,只因自己不能成为不公平环境里的强者,所以,才对人类社会的公平,有着与生俱来的向往。难道,大家都已麻木了么?公平存在也好,未有也罢,就任其发展或埋没了吗?只能说明,我们都是弱者,都是不敢追求正义的懦夫。
如今,处在角落的我,心中有一首歌,唱给自己听:
谁知道 角落
这个地方
福利待遇 已将她
久久遗忘
谁知道 角落
这个地方
公平 亦将她
久久遗忘 遗忘......
,呼唤良知归!呼唤公平归!
篇5:黑土地,红土地
黑土地,红土地
小时候
父亲染他的'黑土地更黑
母亲染她的红土地更红
长大了
黑土地成了红色
红土地成了黑色
篇6:散文《呼唤童年》
散文《呼唤童年》
那时候,我还是个初小的学生。
当时,整个村子都在田和树中间,只有极少数几户做生意的人家在公路边上,是个好大的家庭。
农忙才刚结束,孩子的心好似盛放的蒲公英,风一动,就没了束缚,定是要去海边的。
年龄稍长的,就三三两两结伴,或者干脆自己一人,再小的就只能由大人看着。起初,那个小小的我,有了第一次跟母亲去海边的经历后,总也死皮赖脸的提着桶,要跟去。
母亲一生都在村子里,也没出过远门,对于村子的海最是熟悉,农闲时,总有几个下午,我们走路呀,要走好久好久,跑到海边那一片去。
我们不是去钓鱼,我们去海里摸蛤蜊。
有些时候,去早了,海水还没有退下去,她们就围在岸边小树林荫凉处聊天,我呀,却是扔下手里的东西,飞也似的奔到沙滩,追逐海浪。
总是深深的呼吸,把空气当成凉水来喝,适意的凉,薄荷味的。那些海浪,围绕着我,干净的流过。我把光脚插到沙子里去,拖地板一样把它拖出一条条深深的沟来,又任海浪将它抚平,没有了痕迹。
耍了好久,不累啊,也没有要停下来的念头,直到母亲的叫唤声把我带回了现实中。
那时候,母亲塞给了我一只小小的桶,准确的说,却是一个罐子,纯白色的,用黑色尼龙丝带系着,绑在腰上。
于是我们就开始了。
蹲坐在还没退尽的海水里,搬去表面上堆积的小块礁石,用十指向沙堆开始进攻。每挖数十次,也许可以淘出一个蛤蜊来。每当得了一个蛤蜊,总也像是拾到金宝那般欣喜,就连远处激起的浪花也好似在为我欢呼。
一个下午的成绩并不算好,摸得到半罐已经极有成就感了。
孩子呀,玩耍总也是改变不了的天性,猛的一搅,搅得泥沙里的寄生动物带进了水洼里,把脚伸进去,不去动,就可以感受到小虾小蟹小弹涂鱼在脚背上爬行的灵动,水清了,它们进食的模样,总也使人兴奋莫名。
母亲的好帮手有点像猪八戒的耙子,只是小得多了。也不在乎用什么东西去挖蛤蜊,因为孩子眼中的却只是那片海。
夏日的海风吹着一束一束的阳光,把孩子的脸吹成了淡红的,吹到黄昏,就变成了一张淡棕色的脸了。
海的那一边,月亮姑娘,娇羞羞的掀开了面纱,露出她绝美的面容。
站在岸边,旁边有人把手圈成喇叭,放声大叫——喂,回去呀。叫出来的乡语响彻了整片大海,那边的就挥动手里的竹鱼竿作为响应。
海面上总有船划过,村里下海放网的人并不多,总也喜欢看着十几个壮汉挑着竹排上岸,分摊渔获时黝黑的脸上露出的.笑颜,眼眸里闪烁的光芒是霞光也不及的。
总是不厌的享受着,只要看着那慢慢涨起来的潮水,心里的欢悦,好似一片饱胀了风的帆,恨不能就此化作一条小船,随波而去。
回去的路总是漫长的,好似永远走不到尽头。到了村里,虽然身体是在的,但是心早就插了翅膀化作青鸟,掠过相思树林,沉默的停靠在礁石上,十分渺小但却十分骄傲。
夜,万家具寂,只有蛙鸣的夜声,和那在黑暗里淡淡地飘过来的白色的花香。
许多年之后,离开了故乡,有朋友问我:“你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是怎么度过的?不许想,马上说。”
脱口而出:“是那片海带给我的。”
不止在海边摸过蛤蜊,还捉过螃蟹,挖过青口,都是母亲带去的。当然后来钓鱼是自己去的。
时常在想,以后有了孩子,就带他们一起去摸蛤蜊,捉螃蟹,钓石斑。老得不能动了,就让他们推着我去看海,吹海风,任夕阳的余晖把我的身影拉得长长的,拥进那片海水里,变成永恒。
想着想着,那片海响彻云霄的浪涛声又那么清晰的在耳畔传来。时光,很可以在记忆里倒流,如同那涨不满又退不尽的潮水,又一度慢慢流进我的心深处。
在这种时候,嗳,说什么才好呢?
老妈,儿子每想你一次,天空就落下一滴水,于是形成了那片海。
篇7:呼唤诚信散文
呼唤诚信散文
呼唤诚信
现代社会是个需要科学技术的社会,更是需要诚信的社会。可是在那一天,我却看到了一件没有诚信,欺骗善良,欺骗爱心的事。
记得那是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鹅毛大雪纷纷扬扬的下着,好像在为新年的到来而欢呼,我在家专心致志的写作业,爸爸在看喜欢的枪战片,妈妈在忙碌的擦玻璃,突然妈妈大声喊道:“快看,快来看!那两个孩子真可怜!”我和爸爸以百米赛跑速度跑到窗子跟前,只见在马路上坐着两个小姑娘,其中一个坐着独轮车,好像是残疾人,另一个小姑娘在拼命的拉车,可车好像生了根一样怎么也拉不动,眼看雪越下越大,两个小姑娘的头上,身上都是雪。路过的人都很着急,看着两个孩子的可怜样,大家纷纷解囊相助。爸爸看见了,立刻下楼去,我从窗户里看见爸爸买了几个馒头送给她们,还给了她们50元钱,我感到爸爸真善良。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中午吃饭时间,我和爸爸、妈妈到奶奶家吃饭,在去奶奶家的路上我又碰见了那两个小姑娘,她们在快速往小卖部走,不一会就买了一堆零食,我惊呆了:原来她们不是残疾人,她们在骗人!爸爸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不要冤枉人家。”可等我从奶奶家吃完饭回自己家时,在路上,我又碰见了她们,发现她们正和爸爸妈妈有说有笑,衣服也和早上不一样了。看到此情此景,我想:她们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是不对的,她们欺骗了那么多关心她们,爱护她们的人,实在是太自私了……
我觉得要想富就得靠劳动,靠勤劳的双手,不能不择手段的坑害别人。愿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实实在在的做人,做一个讲诚信的人!
篇8:呼唤优美散文
呼唤优美散文
深夜,接到红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的是抑制不住地哭泣,接着嚎啕!
我不愿也不敢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在红的身上发生。无语凝噎!
年轻时的红,身材窈窕,面容娇好,而且是最善良,最温柔的一个,文章写得也极好。记得当年她和她老公恋爱,他既没长相,也没有好工作,姊妹们大都不太赞成,可她说:“他心好!”
婚后,他确是对红挺好的,我们也就释然。每每几家聚会,与浅饮笑谈中,都会打趣说红有眼光,找了只潜力股。他便也跟着嘿嘿傻笑!让人觉得幸福,甜蜜!
后来,随着改革大潮的到来,他便不再安稳。原本在建筑行业干得好好的,辞职下了海。先是搞摄像,然后又是纯净水,又是种植蘑菇什么的,整天东跑西颠的,把整个家还有孩子老人都交给了红。红又要忙工作,又忙家庭,整天团团转。那些年电厂的收入还是相当好的,他便拿着红挣来的钱去创业!我们看见红那么辛苦,也曾玩笑提醒她:“哈哈,别挣了钱不要你了!”“不会的,他不是那样的人!”红很坚定!也确实,这么多年,周围人群中分手的很多,他后来虽到外地工作,两人两地分离,但确没听说什么。在现今这个物欲横流,离婚率居高的`社会,他们的爱能够这样持久,让人暗暗为之高兴,觉得世上还有真情在!
前几年,红的孩子生病,病得很重。红急得不行,他老公也不回。我暗暗为她着急,又不好说什么。那日,我们去医院,见到红的刹那,我惊呆了。红,可以说是一夜间白了头发,憔悴的变了模样。我怎么也忍不住汹涌的泪水,霎时间泪流满面。不敢让她见,急急的转过身去,拭去泪花。和她讲话,我总是低头或望向别处,怕和她眼光对视,怕她的眼神,那会让我心碎。
他,没有回来!我知道红肯定有许多事情没有讲,她太要强。在我们面前,她还帮他掩盖,说他正考试,离不开。我不明白,考试会比孩子重要!她总是那么爱他,理解他,独自承受着生活中的那些痛楚,那些重压,还有那些数不清的细碎。风华岁月已不再,有的只是岁月沧桑留下的痕迹,眼角的皱纹,风干的皮肤,还有那日渐臃肿的身材!可是这样,她依然坚强,依然微笑,因为她的心中有爱!有希望!
电话里,红还在不停地哭诉:“如今他当了总监,不要我了!”我觉得压抑,喘不过气来。起身,推开窗,不知什么时候,天空中既然飘起了雪花,缓缓的、无声无息的,雪就来了!
生命里有多少美梦和期盼戛然而止,到了如今,剩下的只有疲惫和孤寂,忧伤和绝望。
孩子的忧郁症什么时候才能痊愈,谁也不知晓。可这既成了你离开的理由。看到孩子这样,你难受,你感到绝望,你想要再有个孩子,而红竟不能够。在外地工作,来回跑,人太累,所以你要离开。这些都是借口!我问你,你离开了,那么红呢?她每天面对孩子她就不难受?就不心痛?她就不用工作?不疲惫?你怎么忍心?怎么迈得开那离去的脚步?如果生命是减法,那记忆就是加法,你们曾经的那些美好,那些爱恋,你难道都忘了吗?你怎么能够二十几年的生活,两天半的时间结束?你太残忍!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这人世间还有真情在吗?我叩问苍天,有吗?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春节要到了,她盼啊、盼啊,等来的不是团圆,却是离别,你叫她怎么能不绝望?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风也越来越大。雪花在风中肆意的狂舞,像要把人间的一切肮脏狂扫、掩埋!
红,我亲爱的朋友,这么多年,你为了家,为了他,奔波劳累,任劳任怨。可是你知道吗?蝴蝶飞不过沧海,不是沧海那头没有等待的人,而是蝴蝶的翅膀没有了承载重量的砝码。在你的世界里,你丢了你自己,丢了你自己,你知道吗?
红,我亲爱的朋友,我希望你看见三毛背起行囊行走在沙哈拉沙漠的美丽背影,能够听见苏格拉底站在阿波罗神殿下对你说:“认识你自己”!然后挺起你的胸膛,迈开你的脚步在风中飞扬!
★ 散文写给妈妈的话
★ 土地的誓言教案
【黑土地的呼唤散文(通用8篇)】相关文章:
席慕容散文生命的滋味2023-01-10
回故土优美散文2022-08-29
我在秋天,等你来约爱情散文2022-05-07
描写故乡的散文:那些关于故乡的文字2023-10-08
《同一蓝天下》朗诵晚会主持稿2024-01-04
论坛作品朗诵晚会主持词2022-08-15
怀念母亲课文全解2022-08-04
山村日出作文散文2023-01-08
难锁乡愁散文2022-04-30
伟大的母爱优秀散文2022-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