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故土优美散文

时间:2022-08-29 08:10:1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回故土优美散文(合集11篇)由网友“blahblahblah”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了回故土优美散文,希望你喜欢,也可以帮助到您,欢迎分享!

回故土优美散文

篇1:回故土优美散文

回故土优美散文

记不清多久没有回故乡去,要不是母亲打来了电话,我都没有动身回去看一看点念头了。故乡离古镇并不太算远,当初毕业分配到这个古镇,还是我自己要求的。古镇名声很远,贤人的故里,也算是给足了古镇人的面子。

端午节到了,也应该回去看一看年老的母亲以及年老的故乡了。但对于我来说,故乡并不应该算年老的一个人,还相当年轻,只是被改制的灰尘衰老了容颜,才如此憔悴与苍老。同行的还是最小的'妹妹,一路上只听见她在叨叨唠唠,话题离不开那些家常。

走过好长的公路后,就要过一座小桥,那里可以通向故乡。狭窄的桥仅可以容纳一辆汽车通过,要是遇到了另一辆,只能彼此通融一下,否则,只能堵在一起的,谁都别想先走的。一过了桥,仅需几分钟,就能够开到村子的后公路上去,那里只有一条小路通向村中去。

可喜的是此条后公路加宽了,向车外望去,多了的不只是绿色,也不只是一片广阔的田野,而是新砌的别墅,是一座新一座的楼房。

一眼望去,看不到几个人在田中忙忙碌碌的。偶然可看到的人,也是上了年岁的老人,佝偻着腰在做着农活。此情此景,不由得令我想起了自己年老体弱的母亲,是不是也在田野中忙活呢。

母亲虽说快八十的人了,要不是真的衰老了,还要继续种田,不肯把田转给他人去种。一点闲地,地角,以及屋子周围的空地,母亲还是放不下,起早带晚地忙活着,希望借此得些收益,也好减轻子女的负担。

我们兄妹四个各奔了东西,都不在母亲的身边。母亲这般辛苦和劳碌,很让我和妹妹们过意不去,也不放心她一个人留在故乡,多次请她,离开故土到古镇去,都未能如愿。她挂在嘴边的话:“去你那里做什么,要是真的老得做不动了,走不动了,再去也不迟!”

走进了村子,依旧是先去了舅舅家,把从古镇打来的肉送给了他,然后,快步地走向村子的南面去。一路上遇见了几个老人,他们要么在晒麦子,要么就在忙着家务,见到了我们,都笑着问候。

走了几十步,就到了兄长家的门口,小妹妹抢先一步走进了院子里,一眼看到了母亲,自然是笑着叫起来。母亲才从田里回到了家中,正在忙着晒菜籽和蚕豆,一听到叫声,就急切地直起了腰来,赶紧问:“你们家来了?小杰也回家来了?快坐下歇歇!”我们一边叫她多休息,别太累了,一边又把带来的肉、肉元和蛋放到了屋子的桌上。母亲看在眼里,急忙说:“你们就瞎用钱,也不省省?”

望着母亲在忙碌,我甚感内疚。想来自己一直漂泊在外,在古镇上也难得回家一次,真的苦了自己的母亲。虽然心里想着早一点退休,希腊趁着母亲在的时候多孝敬一点,但又不能够如愿。过去还经常地踏着自行车来去,如今有了汽车,身子却懒了,来家次数也少了。

子欲孝,而亲不待。到那个时候,再去后悔,已经是来不及了。父亲走了十几年,母亲也七十七了,如果不及时地去照顾去关心,再过十几年,想要找个机会孝顺,也是不行的了。因此,我要多抽一点时间常回家看一看,多陪一陪母亲!

篇2:故土情优美散文

故土情优美散文

我忘不掉那条柳荫下的小河,永远,永远,如云长飘在我脑海的天空,如丝久牵于我心中梦里的情怀。几十年过去了,不知经历了多少人生风雨和世事沧桑,那条小河却像刻在了我的骨头里,贴在了我的脑屏上,难舍难忘!

江村是河南扶沟县最北边的一个乡镇。江村小学位居乡镇的南头,那条小河就在离一排教室不足50米的南边流过。我的小学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

小河的流水潺潺流淌,那是伴随我成长的音乐。河中的小鱼随波撒欢,那是逗我开心的朋友。春秋的细雨滴出水面上密密麻麻的水涡,接着幻化出一圈圈涟漪。夏季的大雨泼下来;浑浊的河水东冲西撞地流去,使我想到了黄河。

我忘不了那年四月发生在小河里的故事。那天下午下了第二节课,我擦完黑板,便听到外边有人喊着:“走,抓鱼去啊!”等我到了小河边,尕娃、二愣和臭蛋几个已经扑扑腾腾下到河里抓起鱼来。这种情景使我好不舒服。我喜欢那些鱼,它们在水里摇头摆尾,撒欢跳跃,小河就是它们的家。它们畅游时那灵活美丽的身躯,也给人类带来了乐趣。鱼不打扰我们,我们人类没有任何理由伤害它们。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大步走到小河边,大声吼道:“尕娃,二愣,你们在干什么?!”尕娃手里正握着一条小鱼,听到吼声,他便直起了身子。跟着,二愣、臭蛋也住了手。看到他们住了手,我便放低声音说:“尕娃,你们想想,如果我们是鱼,鱼是我们,我们正在水里畅游,他们来抓我们,我们会有什么感觉?”我看到他们败兴的样子,但尕娃还是招呼二愣、臭蛋上了岸。他们平时的成绩比我差,我便抽出时间帮助他们。从此我们成了好朋友。

小河的风景全仗两岸的垂柳。春天,经过寒冬的`柳枝返了青,鹅黄色的嫩芽你争我抢地向外窜。眨眼间没几天,一个个纯真顽皮的孩童便长成一位位成熟爱美的少女。垂柳的丝绦像披风,如裙袂,似发辫。清风吹来,她们悠然飘舞,千姿百态。她们把我们当邻居,当朋友,为我们遮阳施荫,遮风挡雨。烦闷时,我们在树荫里散步;炎热时,我们在树荫下读书;下课时,我们在树荫中嬉戏。

垂柳也是小鸟的乐园。最常见的是朴素活泼的麻雀,它们叽叽喳喳,跳枝穿叶,即使到了雪压干枝的寒冬,它们也不忘飞到干枝上和垂柳做伴。偶尔也有穿着彩衣灵巧美丽的百灵飞来。它不像麻雀那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而是偶尔叫几声,声音清脆而别致。和麻雀相比,百灵显得高雅而含蓄。

人啊,生灵之鸟啊,享受了大自然,也该报恩大自然,呵护大自然啊。

我常常叫上米大亮在柳荫下复习功课,有时自己默看,有时互相提问。

到了五、六年级,我和米大亮是班上的尖子生。论考试成绩,不是我第一,就是他第一。不知何故,他知道我得了第一,脸色就有点不自然,红一阵黄一阵的。其实,我也和他一样,听到他得了第一,我至少有两天情绪不高。当时找不到原因,长大成人踏上社会后,才悟到这是不服气。

不服气既含有自尊的成分,也含有嫉妒的味道。其实,不服气,虽然有点狭隘,但也可产生动力,这就是不满现状的一种竞争意识。但我主张互利双赢的竞争,反对损人肥己的恶意竞争。

后来我到了大西北的天山脚下,先后任工人、职员、教师、杂志社主编、出版社编审。米大亮到了县城,先后任广电局局长、政协文史委主任、人大办公室主任等职。当我得知大亮的事业发展和能力时,我才是一名普通教师。想想大亮,我深感惭愧,并由衷地为他人生路上的坚实足迹而高兴。1969年四月,我给大亮写了一封信,并附上这首诗:。

赠大亮

十年两地都萦肠,利箭是君我瞎忙。

少小辩论可竞口,成人游水各划桨。

冬来春去我蹉跎,力博浪推君绩煌。

好友天涯几得聚,天山空望云飞扬。

,我赴北京出差,返疆途中路过河南,便迫不及待地到了江村镇。那天,天空的脸阴沉着,风把地上的尘土、纸片和杂物吹起好高,迷得我睁不开眼。过了一会儿,我感到脸上凉凉的,好像要下雨了。我把手提箱寄存到一个饭店,就打上伞,放开步子往江村小学的方向走去。

多年未回,江村镇变了样。申老师她父亲开的卤鸡店不见了,校墙外张大爷的烧饼炉也没了踪影。街两旁的建筑物不算高,但都没了原先的模样。我问一个年轻人江村小学在哪儿,他摇摇头说不知道。我又问一位老大爷,他似乎是耳背,我嗓门再大,他只是摇着头。我只好按照原先的记忆往南走。可是我一直走出江村镇,才知我走过了好远。于是,我又折转回去。

我的母校——开启我智慧之门我日思夜想魂牵梦绕的江村小学和那条岸柳掩映伴我成长的小河,你们在哪里呀!我没有奢望,哪怕只让我看上一眼,看看我的班主任李健吾老师,看看米大亮,看看尕娃、二愣和臭蛋……把我的少年记忆和年近花甲的我链接起来,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一边向北走,一边使劲儿往右看,因为我的母校就在右边啊。可是,横走竖走,就是不见小河的影子。我不禁纳闷和伤感。

就在这时,我忽然听到一个声音:“芳清——!”

我转正身子往前看,一个中等身材红脸膛的老人迎上了我。

“芳清,你不认识我了?”

“你是……?”

“我是国忠啊。”

“啊,变了,变了呀!你不说,我还真认不出你来了。”我亲切地握上他的手,“你的眼力好啊,居然还能认出我来。”

“你不但是我们班的尖子生,还是我们班有名的小帅哥呀。你那双浓眉大眼,一看就知道是你。”

老同学见面,亲如兄弟。他要请我下馆子吃饭。我说谢谢,但还是尊重我的膳食爱好吧。他没有忘记我最爱吃的是烧饼和胡辣汤。我们边吃饭边聊了很多。提起班上同学的状况,他也说不出几个。是啊,毕业后或继续求学,或奔走生计,天各一方,难知细里啊。他告诉我,学校的房子多少年前都已拆掉,盖成乡政府了,小河也改道不见了。他还告诉我,米大亮在县里居住,任县人大办公室主任。李健吾老师因受不了被整的精神折磨早已仙逝了……

我听到这里,不禁潸然泪下。李老师为人善诚,才学丰厚,诲人不倦,关爱学生。那时我家境贫寒,买不起帽子。冬季他怕我冻头,便特意送给我一顶海蓝色的学生帽。我深受感动,这不单单是一顶帽子,而是深厚的师生之情啊。

国忠说,新的学校在镇西南郊。我和他一块去浏览了一下,便匆匆离开了。

我的母校——上世纪五十年代的江村小学和那条由垂柳掩映的如梦如幻的美丽的小河,你们虽然销声匿迹了,可你们却永远不会从我的记忆中消失!

那时我去了一趟县城,见了大亮,久别重逢的亲切情景自然无以言表。我让他招集在世的老师和能通知到的同学,到县城聚会。当然由我做东,以表达我对久别的老师和同学的思念与敬意。这是一次难得的永留记忆的聚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有说不完的话,诉不尽的情。只教过我们一个月的申秀云老师也在座,她还是那么白,那么丰满,齐耳短发甩一甩,还是那么有精神。她说她参加这个聚会有点不好意思,她说:“芳清,我只给你们教过一个月的课,你还把我请来……”

我敬重地看着申老师,说:“申老师,你就是只教过我们一堂课,你永远就是我们的老师。”

哪知我这句话把申老师感动得直流眼泪。

晚上,我在县宾馆的客房里,久久不能入睡。我隔窗望着夜空中的明月,想想天各一方的老师、同学、亲人、好友,感慨不已。

难忘的故乡情啊!

篇3:故土轶事优美散文

故土轶事优美散文

一、故乡与童年

如果说故乡是生命的摇篮,那么,童年与故乡是不可分割的词。

我童年的故乡是一个老式的宅子,宅子被大宅沟四面围住,进出宅子必要经过宅门。

小时候的夏日,天要比现在还要热。中午时分,“知了”躲在宅沟沿中的杨柳树上拼命地叫,我和小伙伴们约定出去捕“知了”。

捕“知了”有二种方法。

一种叫粘“知了”,弄一把小麦放嘴里嚼得粉粉碎,然后吐出来,在手里捏成面团,再用水轻轻汰掉面团上松散的部分,剩下的部分叫面筋,面筋很有粘劲,然后用面筋裹在长竹梢上,看到“知了”就悄悄地将竹梢伸过去,粘住了“知了”就赶紧抽回竹杆捉“知了”,但这个方法不如扣“知了”来得好。

扣“知了”拿出一根粗约四毫米的铅丝,先将铅丝掰成碗口大的圆圈,然后再把铅丝圈牢牢梆在长竹梢上,再将透明的塑料袋的口缝在铅丝圈上。这是最理想的扣“知了”工具,几乎一扣一个准,为什么?主要是透明的塑料袋在阳光的照射下,会让“知了”失明。

还有一桩开心事,就是在宅沟里采紫菱角。

家的后面就是水桥,从家里拖一只洗澡用的大木盆,从水桥上把木盆缓缓放入宅沟里,宅沟里满沟都是紫菱的叶子,老辈人说,这菱角叶子只要听到惊雷会一叶中一下子长出七叶来。想想也是,不然不久前还稀稀落落的几枝藤叶,一场雷雨后竟铺满了一沟。

将大木盆放到水里,然后人慢慢站到木盆里,用竹棍拨开菱角叶,再捞附近的菱藤翻过来,菱藤下面总会有好几只菱角。成熟了的菱角很硬,摘下来煮熟了吃,真是一种美味。嫩菱角剥开来,那白色的棱肉放嘴里一嚼,嫩嫩的,有点甜,稍微有点涩。那种独特的味道,至今都让我怀念。

最快乐的事,莫过于公社在宅子大场心上放电影了。太阳还在天上,宅子的大场心上就支好了幕布,小朋友们坐在太阳底下一步也不敢挪,生怕别人会占了自己的位置。我家很得益,家门正对着那块大屏幕,但小孩的心性使然,我仍然也会端张小木凳坐在太阳底下,总觉得这才像看了电影的样子。那时看过的一部部电影,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二、故乡与中年

故乡,我魂牵梦绕的地方!

进家门必先见门前二棵直径约二米的大圆黄杨树,还有二棵高大的金桂树。曾记得大黄杨树和桂花树来我家时都高不过盈尺,都是我亲手栽的。

那时候,老家南面1.5公里的青龙港还很繁华,汽笛声声中我常风雨兼程,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根本无暇顾及它们的成长。忽然有天早晨刷牙时,鼻子嗅到阵阵幽香,抬眼一望,哇!那桂树竟开出了簇簇金色小花!我贪婪地凑近桂技,嗅着那带着甜丝丝的桂花香,那种感觉真的是醉了……

那二棵黄杨树稍无声息,老头无事常将它俩修剪。它俩在岁月浸润下,长成了浑圆浑圆的身材,有点富态,更有点霸气。来来往往的人群在晚锻炼时总会在这二棵黄杨树前驻足,并对它评头品足一番。

随着人流我搬迁到城市,起始的几年间还常回故乡,修剪黄杨树和桂树则又成了我怡情养性的事。小孙孙的降临,我无奈地冷落了它们。

待今日重见久不相逢的它们,我的心中平添了几许感慨。

我老了,陪伴我的黄杨树也老了。望着它们发黄并零乱的枝桠,我毅然决然放下小孙孙,修剪它们。心里默默祝愿:我虽流金岁月己不再,但黄杨树的.坚毅、桂花树的幽香定会将我的晚年长伴……

父亲走了,母亲老了,哥哥的背也驼了,嫂子见我到了,总要帮我张罗好些田间时疏,左邻右舍也是这样,我若说不要,他们会很难受,他们以为是我看轻了他们。于是,我每次大包小包拎到城市,再分给城市里的朋友。

三、故乡与晚年

前几天,微信圈里忽然收到一条信息,说是故乡要拆迁了。

我和老头第二天就赶急赶忙回到故乡,不用我打听,邻居就告诉了我这事,通知我到上面办理各种拆迁的协议。

故乡的老屋,留在那里其实早己失去了它的居住功能。好几次人们要向我租借,但我总是舍不得。我会抽时间回到老屋打理,虽说这是很费神费力的活,但心中还是念念不忘老屋的好。这里有我童年的梦,这里见证了我坎坷的爱情,在外拚博身心俱疲时,也只有这窝让我倦鸟归巢疗伤。

晚年虽然成了大城市的居民,但每年的祭祖我总是要在这里举行。

每逢这种日子,七大姑八大姨,平时不来往的亲戚,自会在这个时候来了。乡下的小楼里那天会多出好多人来,人们巴巴地等着我张罗操持一切祭祖仪式。

我每次祭祖的菜肴总会弄十八样,亲戚有告诉我只要四样就可以了,我说:老祖宗一年才来吃一顿饭,这顿饭我就必须尽量弄好点。

十八碗大菜被装在高脚盆子低脚碗中,层层叠叠,摆好菜,给各位老祖斟酒,酒过三巡,后面就是给老祖宗们添饭,过了会儿,是磕头的仪式,磕头自然是按照辈分次序来的。

熊熊的火苗,袅袅的青烟中,我的心里满是祈祷,祈愿各位老祖在天安好!

今年的祭祖时,我手里重复做着以往的一切,但心里想,明年的祭祖我让老祖宗们到那里呢?祖宗们,故乡要拆迁了,等一切安定好以后我会在爹爹的坟上通知你们再到那里聚会。

呜呼!虽然深知一切皆属虚无,但这样一告,心念己了。

以后要见故乡,只能是梦里重游了!

望一眼故乡的云,心中满是酸涩。

看一眼故乡的人,明年何处找你们?

我只觉得心好疼,好疼……

篇4:悠悠故土情优美散文

悠悠故土情优美散文

每每夜幕降临,当我凝望那月儿轻盈地步上中天时,便不禁沉湎于这轻雾朦胧、如梦如幻的静谧空间中去了,那深藏心底的缕缕思乡情,涓涓地涌上心头,勾起我对故乡遥远的回忆。

我的故乡在苏北里下河地区,是个很不起眼的小地方,那里既没有名山大川,也没有楼阁事廊,有的只是平淡无奇的田园风光。想着故乡宅旁那挺生出的野草、满阶遍地的青苔;想着故乡那广阔的原野、可爱的牲灵、芬芳的泥土;想着故乡村头那棵高大魁梧的老榕树,犹如髦曲飘拂的长须般的枝叶像团团绿云浮在半空中……

故乡那清澈的河流,曾带给我多少童年的欢乐。河面上铺着一座石板小桥,到溪畔洗衣和担水的婆媳们欢快地谈笑着,充满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傍晚,当夕阳抹上最后一层红晕时,远望小河,像一条金黄的缎条,环绕在小村的周围。夏日,河面上铺满了层层叠叠的荷叶,小河两岸长着青青翠翠、密密麻麻的芦苇,枝头上停着几只不知名的小鸟在“叽叽喳喳”地唱个不休。儿时的`伙伴们在一起戏水玩耍,成群的鸭、鹅在水面上“嘎嘎”地叫嚷着、追逐着。小河的冬天是热闹的,最盼望的莫过于冬天河面结冰时,小河上不知要跌落我们多少欢悦的笑声。河水潺潺地流着,在一圈一圈的小晕里,它们好像飘动于纡青拖蓝的白云之间,汩汩地流走了我童年的岁月。

“甜不甜,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乡思,虽不像男女恋情之浓烈,却比之来得更悠远深长些,它不会时时羁绊着你,但在你的心之一隅,总有它的地位,偶一牵动,便会引起淡淡的思念。故乡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无不勾起我深远的回忆。我是吃着故乡的水,依偎在故乡的怀抱中长大的,故乡有那强磁场般的引力,令我梦魂萦绕。想着故乡那纯朴的村民,憨厚中蕴含着细腻的情韵;想着故乡麦浪翻滚时的磅礴景象,油菜花开时那淡淡的芳香,不知给我带来多少温恬与亲切的回味。多想听听那久违的乡音,比起那些时髦的港台腔不知要亲切、自然多少倍。在我的心底,乡音似一首美妙的音乐,能驱散我心中所有的不快。

“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花开花落,草绿草黄,转瞬之间,多少岁月匆匆而逝了。像桃李恋着春风,似白云恋着天宇,我热恋着可爱的故乡,这是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我愿把世上最美的词语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那样鸣出故乡的可爱。啊,故乡,我愿做一只无忧的鸟雀,衔去你额前饱经的沧桑和凝眸处的深愁,将你的欢颜接上常青的枝头。

篇5:心的故土优美散文

心的故土优美散文

太阳偏西的河边,是我心的故乡,我常来此舔舐莫名的伤。忙完一天该忙的一切,又不由自主地来到了这里……

夕阳斜照,影子好长好长:我走它行,我舞它蹈,我止它停。仿佛这世上,只有它:知我、懂我。心中陡增些许暖意。只是太阳下到山的那边后,凄冷的心,又将如何度过漫长的冬季?眼神哀婉地挽留,夕阳还是漠然地慢慢西沉。影子与暖意一并渐渐淡薄,最后泯没在黄昏中……

沿河路,绿树成荫,只偶有陌生的行人路过,幽静得很。沿途绿化带,色彩斑斓,煞是好看。缓缓地走,细细地浏览,意欲借点美景,装点萧瑟的心境。

有河必有柳,无柳不成趣,自古如此。这河自然也少不了柳。世上的树,千种万种,只有她最多情。绝非言过其实。自不必说,妇孺皆知的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墨客笔传有关她的风流韵事。就是眼下,你看她:绿绦纤纤,如情丝缕缕。微风轻拂,柔情款款,风情万种的那股风骚劲,就足可见一斑。其实她也不想这个样子,这个样子太伤风化。她也是没办法。因为她这个样子,是爹妈给的。如果你神魂颠倒,为伊消得人憔悴,那只能怪你自己:自作多情,想入非非。

河水、自顾自不紧不慢地按自已的节奏流淌。从来的地方来,到去的地方去。那般淡定从容。而人却很悲哀,只能随无舵的命运之舟,在岁月的长河中,随波逐流。把握不住自己的方向,也控制不了自己的节奏。

溯水来的方向望,是一带远山。听说它是这条河的起源。老想去考察一下,看到底是不是。如果是,我得:买个猪头、捎带瓶好酒,去祭拜它。因为:如果不是它,就无所谓这条河流;无所谓这条河流,我就无处消我所谓万古愁。说不定,还能碰到神仙,顺便设法求他传授我广大的神通,让我:无所不能,所向披靡;深谙世道,适者生存;独善其身,兼济天下。

河岸隔一段距离,有个别致的风景亭,是休闲的好去处。青年男女、来此谈情说爱,也别有情趣:顺手栏外摘朵花,送给心爱的,然后指着绵绵不绝的河水说“天长地久”,浪漫而赋有诗意。很想演绎这种浪漫,遗憾的是,我错过了季节。

忽见一位拄拐老翁,在蹒跚黄昏。他时而默视脚下的路;时而远眺空渺的远方,深沉得象本历史。很想翻开读读,借点经验、智慧,巧度人生。以便到他这个年纪时,浊酒一杯,回首往昔,了无遗憾。

快到路的尽头旁,有户人家。主人不知何处去,院门锈迹斑斑地紧锁。蛛网布满了门窗,杂草荒芜了庭院。一棵有人栽无人顾的`栀子树,兀自开满了惨白的花。尽管庭院深深,她还是捎香墙外,告诉路人,她正值花季。然而院门紧锁,路人有心怎堪摘?正是:一个院里空过花季,一个院外空劳牵挂;院里怨来院外愁,本是春天心上秋。

抬头仰望天空,天空幽蓝幽蓝,什么也没有。千姿百态的彩霞,不知被谁摘走。留给我的是空悠悠的伤愁。漫漫人生路,苦苦求索,也是付出的总是那样多,得到的却总是那样的微薄。这是我的宿命吗?

梦想凋谢在命运不堪的世道上,于是生活的甜酸苦辣,冷却了澎湃的胸膛。何处飘来一曲《东风破》,把荒烟漫草的人生苍凉。

远方村落、炊烟袅袅升起;近处高楼、万家灯火初上。而我的心、却在薄暮里流浪。不请自来的风、牵动我的衣裳,不知约我去何方?

点燃一支烟,茫然四望,天地苍茫,一轮残月,彷徨在山岗上……

篇6:故土之冬优美散文

故土之冬优美散文

站在故乡坚韧厚实的土地上,冬,亦如此温馨!

冬天,故乡的冬天,应该是闲适而饱含情趣之美的。

静静地,很悠然地躺在藤椅里,,或手捧古卷,闲读先贤圣哲之文化精髓,听一曲冬日的恋歌,把思维拉向那些悠远悠远的时空里,聆听古人吟诗赋词的风流;或挑拣着今春的新茶,轻轻点入炉上温热的茶壶里,然后很安祥地看着炉畔的茗烟愈升愈散。那一刻应该会读懂何为古者意境!午后清淡温和的阳光也会适时惬意地散在略带微笑的睡眼上!――冬的结局就是这样淡淡地傲然一笑,再没有更多的言语。

江南的水畔,水畔的'江南,没有塞北的肃杀与苍凉,没有胡天的粗犷与豪放,那种美,是静态的美,是一种对江南生命痕迹的阐释--一切繁华绚烂之后总是庄重的肃穆。

冬的短暂易逝令人惋惜,也让人欣喜。“千年一得是江南雪”(我总是这样说)。落雪的黄昏,天空会很暗淡,远方会很朦胧,目光所及之处无不一片灰阴。那些随风而来的昏鸦,撂下一两声悲彻九霄的呜鸣,便又随风去寻找亘古的苍凉去了。它们从哪里来,又会飞向哪里去?它们的命运轨迹会与人一样吗?站在窗前透进沉思,目光漫漫,忽然明白:它们拥有可以飞的翅膀,它们比人自由!闲话”了吗!只是“多情应笑我,早生

……于是,青春才刚萌芽,就发现原来自己已经开始衰老!历史浩浩荡荡地走来时,那个时代的人想必也是这样迷惘着的。千古多少兴亡事,不也“尽入渔樵华发”罢了。更何况这是江南,易碎的江南。从来都是那般多愁善感,文雅风骚!这里不谈巾帼须眉,不屑秦腔铿锵,更不习惯厮杀震天的古战场,憎恶空气里的血腥味,这里的人“弱如扶柳”,但不失豪情热血。这里的迁客骚人认为一支不朽的笔更可以无可替代地战胜狡猾的敌人,甚至战胜历史!所以他们把得与失、爱与恨、风情与沧桑都烙在这块丰韵秀残的土地上!

江南,这个季节里,该抹去万种婀娜,庄严地看待日子轮回之间的死亡与再生了!

当很多个灰蒙的午后、很多个凛冽的夜晚过后,总渴望一个明朗朗的早晨,高远的天空,清新的空气依旧温存的太阳……忘却了黄昏夜里的风雨灯,不记得生命如初的重荷。转眼看小渔船荡出的水晕,雪压枝的纯真调皮,落叶傍地游移的舞姿,阳光斑驳地落于古屋发霉的门框上,田野生机未尽的呼吸……在春之前的冬,自然就做好了前行的准备,一切便不再寂寥与没落了!

故乡的冬,是旅泊之人精神家园的停靠站:安宁与平和。然冬轮回,即便是走,脚下的力量亦来自故乡坚韧厚实的土地上!

篇7:故土的呼唤的优美散文

故土的呼唤的优美散文

(一)

回到家,每天会到田野里走一走。

偶尔也会对着空旷的土地酸上几句,如:许你一世相思,回首东篱菊正艳,雪花已悄悄开满心间,虽掩埋了过往,依旧菊香弥漫心海。

草木已枯,唯有几朵菊花倔强的开放着,在田间地埂煞是显眼。厚厚一层枯草落叶覆盖着这片土地,偶尔三两只土雀儿从洞穴飞出来,天空除了麻雀鸽子飞过,基本没什么鸟了。貌似鸽子还是粮站养的,其余鸟类都去越冬了,等他们回来,我就该走了……

拿打火机点燃枯草,一下子,火苗蔓延开来,烧得呼呼作响,燃烧过的地方变成了黑色,火苗,黑烟,随烟火升腾起来的残屑木灰,飞得很高很高,再慢慢落下。不一会儿,黑色的土地,有一大片了,火苗继续往小河方向蔓延。河里的芦苇荡,油草,都是极易燃烧的东西。

火苗猛的窜到几丈高,似乎连天都烧红了。映着浮在水面的夕阳,整个世界都是红彤彤的一片。燃烧过的地方有些还冒着青烟,小村的炊烟也袅袅升起,整个世界,如在梦境,烟雾缭绕着小村,我的眼睛,模糊了……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相信农村的孩子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烧野火,烧荒……当然了,也要注意安全。

(二)

初冬,注定会有些忧伤情绪,低落了尘埃,呼啸了北风,飘零了秋叶,裹紧了衣衫。而我,搓搓似乎冰冷的手,跑起来放飞一线纸鸢,去岁初冬写的愿望,今天才交给天空!希望一份祝福一丝云水深处的呼唤,能遥寄相思,踏着暖阳,随风奔向有爱的方向。

水库旁的白杨,裸露着身姿,仅剩最后的几片叶子挂在枝杈尾端,摇曳着似乎随时都会坠落,树顶那窝老鸦,一直亭立树梢,一阵风来,树枝摩擦吱吱作响,还有老黑鸦的呱噪,更让这片旷野多了几分萧瑟。

手插裤兜里,沿着水库那条土路走着,记得那里有我家的一块地,就在水库堤坝下面。还记得下雨的时候,水库的水会漏或泄到一个小涵管,经过那块地。父亲用铁锹在田埂挖一个口子,用网兜拦住,水放得差不多了,网兜里,田沟中好多的鱼,直接去捡鱼,鱼在田间蹦哒着,最多的一次捉了快两百斤,都是野生鱼,鲫鱼黄骨鱼居多,味道很是鲜美,现在吃的鱼大多数是喂养的,绝对没有那个味道了。

(三)

回到家总是睡得很安稳,家里现在网络信号也非常好,却很少拿着手机。早上醒来听着鸡叫狗吠鸟鸣的声音,莫名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的生活。母亲很早就把早餐做好了,父亲赶集也回来了。我们这里的集市每天都有,叫露水集,阳光出来露水干了也散集了,集市上倒是什么都有卖的。

拉开窗帘,熹微的晨光温柔地挂在屋顶,门前的水池长满了碧油油的水莲花(也是浮萍,原来用来做猪草)几支枯萎的藕荷耷拉着,上面还有几汪没有化尽的霜露。池边的桔子树挂满了果子,几只叫不出名的'鸟在果树上啄食。

隔壁院子里,大哥家更是满园果香:压弯枝的柿子,满满当当挂满枝头;井台旁的柚子树也是结了许多青柚。记忆中,故乡没有果树的,除了枣树。现在家家户户都有几棵几样的果树,我家有桔子,梅子,李子,桃树等,都开始挂果了。

刷牙洗脸时,父亲洪亮的声音催促下楼吃饭了。下楼走出大门,看到屋旁菜地里青枝绿叶,菜地里有紫辣椒,白萝卜,红薯,大白菜,上海青,葱,香菜,菜苔等等。回家每天最幸福的事,就是吃着母亲炒的菜,自己家种的菜,还是原来熟悉的味道,怎么都吃不够。

陪父亲小酌一杯,忽然觉得,回家了,在父母的眼睛里,读到了幸福的含义。

多陪伴,多回家看看,和他们聊聊天,聊聊孩子,聊聊以后更幸福的日子……

唯愿时间能走缓一点,让父母衰老得慢一些,能陪伴我们的日子再久一点!

(四)

看着父母忙碌的身影,忽然觉得心很平静,难怪他们不愿意去城里,这里,才是父母的根,也是我的根。

自己已经不再年少,希望回到故乡的家,那里才是心灵的归宿,才是人生的终点,最后的栖息之地。

每天钓钓鱼,喝喝茶,种点菜,自给自足,多美啊!鸡鸭满园,空气清新,早睡早起,这不就是神仙日子么?

加油,向着这个梦想前进!

也希望早日洗净尘埃,好好陪伴年迈的父母,回到那片魂牵梦萦的故土!

你听:那山那水那树都在呼唤我,回来吧,回来吧,在外漂泊的游子……

篇8:故土,我的根优美散文

故土,我的根优美散文

秋风起,落叶归根,根是什么?根是生命的原乡,是故乡。故乡是根,是每一个生命尽头时,灵魂故地重游的地方。

——题记

人一生能够深种的记忆并不多,很多路过的风景,只能保留一盏茶的时光,前后相抵,慢慢会被光阴冲淡。能够留住的一定是些,情深意重的、一生都在怀想的东西。这些抹不去的记忆里,最牵动人心的,就是故乡。因为故乡应是每个人初始的地方,它既是我们的血乡,又是每个人的身世,祖祖辈辈的故事,都被那一方水土所收藏,无论我们走多远,故乡永远是根,在未来的某一天,多数人,都将落叶归根,即便是客葬他乡,那颗飘起的灵魂,也会循着来时的路,故地重游,去寻找根植的地方。

山村于我,是铭心刻骨的,因为在我的记忆系统里,山村是最早入住的,从我的目光能够清楚地打量这个尘世,第一眼看到的是,大山环绕的村庄;最初认识的人,是操着山东口音的乡亲四邻,他们是烽烟四起的年代来到这里,也是因为他们,这个曾经没有人烟的地方,成为了我的故乡。我吃着山村的黑土地产出的粮食、喝着山里的泉水、呼吸着清新的空气长大。山村里有我失散的小伙伴、和回不去的年华。人总是会对人生的起初,记忆犹新,无论好坏,时隔多久,或是日后的`生活多美好,还是会怀念那些曾经。那些个当初,是在你最纯净时光中,见到了当时最精彩的世界,于是,用记忆把它临摹成一幅画,这幅画是永恒的,她画在了你心上的。你无法把它从你的生命中抹去,永远不能。

故乡在我的脑海中,一直是一幅油画,虽然贫瘠,可画境淳朴娴静。即便在远离故土的今天,我依然怀念着,怀念那山、那水、那一方人,还有那些年少的岁月。虽说当初的日子贫苦、艰难,可那段时光是缓缓的,人心是平和的,更是热情的、真诚的。在某些时刻,时间似乎静止,定格在唯美的画面里,青山碧水,田野庄家,牧童夕阳,晚霞炊烟,组合起的田园画境,在今天而言,抛出对物质的奢求,是多少城里人所向往的生活画面。

故乡,地处长白山腹地,那是一个大山环抱的村庄,白山黑水,土地贫瘠——因山地被雨水洗刷,田园犹如骨瘦如柴的老人,在悠长的岁月里,为村人贡献着余温。连绵的群山,把几百户人家围绕其中,几个小村落,被一道道山梁隔开,几条从山里流淌出的小溪,汇成一条清浅的河流,村庄里滋养着村民的泉水,成为河流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流向山外的河水是甜的,清澈见底,河水如山里人的眼睛一样纯净。带着山里人渴望与探寻的目光,流向山外,流到城市,汇入江河,一去不回头。我是跟着河流,流入到城市的,跟着河流去山外追寻的人越来越多,离开的人,却没有河水那么绝情,偶尔,还会回去探望。

离开故乡已经近三十年的光景,三十年的流光,没有冲淡故乡在心底的印记,或许是太刻骨。少年时的山村生活,对一个人的影响太深刻,村庄的风物人文,深深地镌刻在心坎上的,挥之不去。山村,收藏了无忧无虑的欢笑、留下了青春的脚步、太多的人事成为忘不了的故事,任流光奔涌、任繁华三千,故乡最终成为了离乡人,洗尽铅华的乡愁。

去年回乡为母亲扫墓,还有一个愿望就是探望故里,山村,还是那么贫穷,落后,骨感的土地,消失殆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时光。我的街坊四邻,他们老了,我也不再年轻,彼此相见不相识,他们有我的长辈、我的发小,我的记忆停留在三十年前,可岁月的风沙很无情,侵蚀了我记忆中的容颜,见面后,外在的陌生感,很快被一种久违亲的切感所替代。很多父辈人已离世,山坡上多出的坟茔,是那些老去的灵魂,他们守着大山,与山村同在。村子里的人少了,土地开始退耕还林,结束了它们曾经的使命。山林更加郁葱起来,像我一样离开的鸟儿,也陆续回归,饮着朝露,迎着朝阳,欢快地吟唱,那是一曲故乡情。

曾经的自己,嫌弃过那片热土,因为它的贫困、闭塞,让我看不到未来。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心生厌烦,不想如老辈人一样,把人生困在土地上。春种、夏锄、秋收,年复一年,浑身上下都是土。偶尔,进趟城,从城里人的眼光中,我看到了鄙视与不削,那眼光,刺疼了我,年轻躁动的心,感觉到了做农民卑微,我决心不做农民,因为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最终我离乡而去。

当我住进了城里,我觉得,我过上了好日子,再也不用早出晚归地和泥土打交道。我开始庆幸,庆幸自己逃脱繁重的体力劳动,有了新生活。很多年轻人都萌生了和我一样的意念,如我一样走出山村,去城里打拼,追求梦想。于是山村在我们的逃离中,慢慢开始空荡。村子里留守的除了老人就是孩子,再后来,孩子也随父母去了城里,乡村学校空了。而今,守候村庄的大都是苍暮之年的老者,苍山、幽林、安静的村落,墙根下晒着太阳的老人,这样的一幅景象,是落寞、还是还原,我不知道该如何下这个定义。

如今,我离开山村已三十载,在这座城市生活了二十多年,二十几年里,留给我深刻的东西少之又少,因为太过纷杂,我不知道给如何去记忆。城市,除了高楼、水泥路、汽车、和拥挤的人群,市井的吵杂,再就是陌生的眼神,让我感到丝丝凉意。城市里的生活节奏快的要死,生活的压力,像一根抽打陀螺的鞭子,在不停地赶着你奔跑,你想休息会,可看到那些比你跑的快的人,你就得咬紧牙,使劲地追,追到现在,我还是一个落后分子。当我赶到疲惫了,我开始怀想我的山村,山村的时光真好,那么的慢,那份淳朴宁静仿佛把时间定格一个幻化的空间里,人可以把灵魂放逐于青山碧水间,任意畅游。

山村的生活,在周而复始的四季轮回里,按部就班,播种希望,收获喜悦,简单到让你觉得心如清泉,清明纯净。泥土路,雨后散发出独有的土腥味,那气味很特别,比城市阳光下的泊油路的味道清香。路边的花草,随性地生长,不用循规蹈矩,那么的自然天成。黄牛的脚力和轿车的速度相比,就是蜗牛,可晃晃悠悠,没污染,稳妥又安全。人总是在经历过后,才知道那些当初的珍贵,就犹如我此时的心情,手指敲打着键盘,脑海中满是乡村的美,曾经我眼中的丑陋,却一扫而光。我只好把我心中的乡村,用文字展现出来,我想把它描绘成一幅长卷,铺展在未来的岁月里,等我终老之时,我沿着画中的脉络去寻根。

人这一生,无论走多远、阔别多久,故乡的土地,永远刻着我们的脚印、收藏着我们的灵魂。离开了那方山水、那处地域,却驱不散氤氲在心底的思乡之情。那故乡的山水花草、农田庄家、篱笆院、泥草屋、浓郁的乡野风情,像一幅淳朴,简洁的水墨,紧紧锁住我们游离的视线。朴实的民风、温暖的乡情,滋养着一颗颗漂泊的心。故乡在,我们的根在,我们的魂魄不会四处飘荡。

时过境迁,太多往事已淡出,唯有对故乡的那份念,是挥之不去的。如今再回首,山村的时光仿佛是一坛陈年老酒,慢慢品咂,香韵悠长,越发的醉人。于是我开始沉醉——沉醉于故乡的青山碧水间、沉醉于绿油油田野里。我更加眷恋——眷恋父老乡亲那热乎乎的温情,眷恋那种缓慢而平静的乡村生活,眷恋故乡所有的一切。山村将是我生命尽头时,灵魂的归宿。

篇9:妈是故土的优美散文

妈是故土的优美散文

“妈,我回来了。”没有人回答,我拎着酒壶和板鸭进了堂屋,一转身妈在我身后,依然是上次我回家时穿的粗布衣衫,扎着围裙,在看到女儿站在堂屋地上,六十七岁的妈,居然像个孩子,幸福如花般绽放,一双手不住地搓着,“嘿嘿,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没给我电话去车站接你?”

“妈,我喊了你好几声,你都没有听见?”

妈不好意思地说:俺没听见呢,光顾着在西屋削地蛋皮,你昨个说这几天要来家,我想置办点地蛋丝,搅和一些面粉上大铁锅烙地蛋饼你吃。俺知道你就喜欢吃这个。”

已经有半年光景,回老家探望爸妈,妈的耳朵出了问题。一开始,我以为妈注意力没有集中,我试着在堂屋到厨房的距离喊了几声,“妈,咱家种苦苣子了吗?”妈蹲在地上烧火,苞米杆被爸剁成一截一截的,好烧。我喊了第二遍的时候,妈站起来,凑近堂屋:“你说怎么回事啊?”

我的心咕咚掉进冰窖里,妈,真的聋了!

妈还不到七十岁就聋了?为什么就聋了?我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又试了几次,最后,我确定,妈聋了,虽然不重,可妈和衰老二字真切的接上了头。

饭口上,妈依旧夹菜,将闺女的碗堆成小山。她想把积攒了多久的心里话一下子都给我,她要把生命和身体一点一点撕开给孩子们,妈要将最美好的阳光雨露和花草都在我的心里栽种下。

岁月如歌,我快奔五十的人了,还有父爱母爱围绕着我朝花夕拾,而他们又活的多么不容易,我成天在文字里秋风瑟瑟,口号般舞动着我要尽上我做女儿的孝心。拎着那点可怜兮兮的吃的喝的,都舍不得在家多陪伴爸妈一天。

从乡村到城市,我瘦成了一轮弯弯的月亮。这几年我像一支被嫁接在钢筋混凝土世界的一株麦穗,在忍受着不一样的烟火,把生计扛在肩膀踩着灯红酒绿的脂粉味儿追逐我的梦想。我时常要在疲惫不堪的伪装中,咬着牙一路风雨,一路坚强。

也许,妈不会清楚。她的闺女要在夹缝的呼吸里,微笑着芬芳,转身处却落叶缤纷一地孤独行走的.忧伤。

当漂泊的经历一遍遍压弯我的脊梁,一个中年女工在快节奏的信息时代,端着朝不保夕的泥饭碗,随时都要有被炒鱿鱼的迷茫,下一站又无法预知在何方。妈,就伫立在我的身后。以树的伟岸,为我撑起一片希望的曙光。妈教会了我必须用骨骼走路,即使有任何逆境的来袭,都选择格桑般优雅的绽放。

那天晚上,我决定宿在妈那铺烧得热乎乎的大炕上,妈很高兴,“每次回来就像火烧眉毛,吃了饭就去赶车,妈寻思和你说说话。妈老了,还能有多少时光属于我?”

月色薄凉,妈早早搬来熟花生,在村子里买来的新鲜草莓,我带来家的香蕉,芒果。守着一窗的月光,和我面对面的坐着。这一刻,我仿佛回到了那些长不大的孩提时期。做一回妈最忠实的聆听者。

妈真的干不动了。这两条腿灌铅一样,唉!可不干怎么办?还能不吃饭吗?我不吃,你爸也得吃。每一天睁开眼,鸡鸭猫狗,哪一个不操心能行?

那八九亩地,都是我和你爸一点一点种出来的。

干不动了,看着活就打怵。有时候累磕了,就想过死了轻快,不用出力。又想想,还有两个崽子,心里挂挂着。

这当妈的岁数一把了,别的不奔奔,只想着你们在城里吃好点,平平安安的,别受人欺负。

你们三两天不来电话,我就胡思乱想,是不是出什么事了?夜里做梦,你和你弟小时候的样子,还有一回梦见你丢了,我就喊你爸,你爸给我叫醒了。我脸上全是泪,你说,俺们图啥?

青儿啊!钱挣不完,有多少钱都能花了。可,你们想过没有?妈在一天天老去,这有个头疼脑热的吃点止疼药能遮就遮着,能扛就扛。你妈孤单啊!你爸老犟驴,以前不和我搭话,一说话就粪缸味儿,三句话不到火冒三丈。现在也绵了,都老了。N瑟不起来了,前天你爸去给你五舅扛苞米装车,一百斤苞米你爸歇了好几气儿才装上车。

孤单了,也得活着。好死不如赖活着,上春儿,妈在大街上挑了十只骨鸡仔儿养着,在城里一口水都要花钱买。俺只要能动弹,就在老宅子这儿,养鸡养鸭养猪,拾掇几块菜园子,种些蔬菜,供着你姐弟吃。

每一天妈和她的鸡鸭猪狗还有土地相依为命,妈给我打开一扇来自故乡的绿窗。而我在城市的夜晚,要借着这扇窗安静地梳理流浪路上留下的伤口。

妈想要的不是物质,不是儿女人生的辉煌。却是世间最长情的陪伴,我回报妈的一直是匆忙的背影。

在生存的怪圈与压力中,我很渴望活在故乡。活在妈的身旁,我也是快做婆婆的人了,妈始终记着我的点点滴滴。睡觉蹬被子,磨牙,打呼噜,右脚心有一颗豆粒大的红痣。喜欢吃青杏,喝酸菜骨头汤,麦秸杆似的一点就着的脾气,走坐着一刻不闲着写字……

我不能否认妈是世上最爱我的人,她可以包容我的一切。

妈每一次送我到车站时,目光就会矮一寸,又矮一寸。

余下的时光,作为女儿,我匍匐着身躯,让妈从我的世界受到阳光,稻穗,雨露的回馈。

妈就是故乡。

篇10:故土的龙舟肉体优美散文

故土的龙舟肉体优美散文

清晨在朝阳中离开花城,乘坐高铁一路奔驰到了星城,心情格外高兴,马上就可以回到第二故乡五强溪了,可见到梦中的山山水水了。下了高铁,乘上湖南省沅陵县五强溪大酒店干狗佬(唐总)的车,听他和同来接车的一号说,故乡涨洪水了,我们惊讶道,真的吗?这次的龙舟赛还能进行吗?他们说不知道,要看天气情况,今天(6月28日)是阴雨天,后面几天都有雨。龙舟赛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兴起的,这种古老的民俗活动在故乡源远流长,这里的人们勤劳勇敢、民风淳朴,自古以来,在老乡的眼中,龙舟赛代表着一种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爱国主义的精神,他们称之为“龙舟精神”。

一路行驶在鱼米之乡的常德境内,从闲聊中得知,干狗佬他们组建的飞马龙舟赛队明天将进山里――我们的故乡七甲坪镇,参加龙舟邀请赛,这支队伍共有五十多个队员,平常就在沅江上练习赛龙舟,如今要参加比赛了,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希望取得好成绩,给父老乡亲争光。他们说这支队伍练习时有很多当地热心人士赞助物资、生活船只,他们感激不尽,坚持辛苦操练。

下午五点多到达五强溪镇,我和主播铃儿响叮当来不及休息,就下楼到了酒店后面的球场参加晚会。为了庆祝“七一”建党节,晚上当地村民、附近学校和幼儿园的老师及孩子们自发组织参加这场晚会的表演,铃儿响叮当主播将全场直播晚会盛况。球场上搭建了临时的舞台,台上彩灯闪烁,台下座无虚席,四周房屋的窗台露出了很多观众的脑袋。当音乐响起,一支支舞蹈队上场了,他们或穿裙装,或穿迷彩服,或穿草原牧民的服饰,一场场精彩的表演引来热烈的掌声。学校的老师身着民族服装表演优美的舞蹈《彩云之南》,幼儿园的小朋友表演各种极具儿童特色的舞蹈,把晚会推向高潮。晚会结束,我们匆匆离场,在疲劳中进入梦乡,第二天得进山参加龙舟赛。

第二天(6月29日)天空阴沉沉的,飞马龙舟队浩浩荡荡地向山里前进了。沅江中,清澈的水变得浑浊,上游的水电站已开始泄洪,据说上游连降暴雨,河水陡涨。飞马龙舟队在七甲坪的蚕忙村安排好住宿,就去七甲坪镇的赛场演习了。赛场在七甲坪镇的一条小河里,那里群山环绕,河水弯弯曲曲,河流像条绿色的绸带飘落在山间。下午,天空飘着细雨,小河岸边围满了从附近赶来的村民,蜿蜒的河水中,当地伍家村的一支红色龙船上队员在演习,龙船上龙头高昂,龙尾卷起。绿草茵茵中,五强溪飞马龙舟队的队员身着白色服装下河了。锣鼓声在山间回荡,桥上观看的人们议论纷纷,说五强溪的飞马龙舟队天天在大江里操练,技术没得说,虽参加过跨省的龙舟大赛,但在这小河里不一定能施展拳脚,说不定会在阴沟里翻船哟。突然在震天的锣鼓声中传来人们的欢呼声,原来五强溪的龙舟队与当地伍家村龙舟队你追我赶比赛了,虽没有裁判,队员却热血沸腾,观众热情鼓掌喝彩,只有旗手靓猫儿耸拉着脑袋,赛道短、河道窄,还没划几分钟就到了目的地,没有他的用武之地。

演习如火如荼进行中,铃儿响叮当主播上了飞马龙舟队的赛船,直播他们演习的画面,险些掉进了水里。她上岸后,应一位从沅陵县城赶回来的洞溪老乡海老师的邀请,在龙舟赛场岸边的亭子里发起了唱山歌的直播,为即将举办的龙舟赛助阵。海老师上午带着山歌爱好者在洞溪如画风景中拍摄视频,下午在雨中赶到赛场岸边,山歌爱好者们冒雨冲向亭子。青山绿水间,山歌皇后桂娇姐嘹亮的歌声响起,其余的歌手纷纷酝酿歌词,也要一展歌喉。他们深情唱出了对家乡的热爱,对党的富民政策的拥护,对龙舟赛的祝贺,优美的土家x山歌响彻云霄。

夜幕降临,雨声淅淅沥沥,七甲坪镇迎“七一”、边贸文艺晚会在九校礼堂如期开幕了。人们说若能在室外表演该多好,可惜天公不作美呀。这里是诗词之乡、文艺之乡,这里的人们就是那么任性,随随便便就可在街头组织一台晚会。当精心准备的节目粉墨登场了,观众为演员们鼓掌。这里曾是革命老区,生活走向小康水平的人们不会忘记贺龙带领红军长征时经过这里,因而全国兰老师自编自导的红军长征的节目很受欢迎。全庭杰夫妇在自家闲聊灵感来临,临时排演的赛龙舟的诙谐节目让观众笑得合不拢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傩戏依然是重头戏,人们百看不厌。江南水乡的旗袍女子撑着油纸伞款款走来,优雅的旗袍秀节目让人们欣赏了传统的艺术之美。晚会后,人们纷纷离场,说早点休息,明天得观看龙舟赛,而乡镇的领导们不敢松懈,为抗洪抢险开会研究对策。主播铃儿响叮当在直播现场不小心扭了脚,她忍着疼痛坚持到晚会落幕,来到医生的诊所,脚踝处已肿得像馒头了。七甲坪阳戏剧团的张秀英主动找到医生住处,要他半夜出诊。快到转钟时医治结束,医生不愿意收出诊费,后面我们强烈要求给他一点费用,他只收了五折,一直陪伴主播接受治疗的张金城(七甲坪镇洞溪老乡,在东莞打拼)抢着付了治疗费。

第三天(6月30日)天空依然阴沉,人们如潮水般涌向赛场,遇到英姿飒爽的女子龙舟队,主播将镜头对准了她们。偶遇从外村赶来的几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主播问他们喜欢看龙舟赛吗?他们说喜欢,有多少年没看过龙舟赛了。一位背着新鲜粽子的女子匆匆赶路,希望边看龙舟赛边卖出粽子。

不知何时,小雨悄然而至,河水比前一天浑浊了,人们撑起了雨伞,河边如盛开了一朵朵五颜六色的花。时间已到,赛事没有开始,参加比赛的队员们静候上场,据说得等县防汛办的通知,上游在涨水。桃枝青翠,杨柳依依,负责安保的工作人员默默守候在赛场的岸边,卖玉米、叶子粑粑的摊位挤满了游客和观众。主播在华丽宾馆美丽老板娘的热心邀请下上了顶楼,我们站在顶楼,远眺白云飘渺中的群山,群山如黛,河水如眸,只是眸子不再清澈。从楼上俯瞰,地上的观众如蚂蚁般倾巢而出,大桥上挤满了期待赛事的人们,彩虹似的大桥人头颤动。小河的草丛、田野的路边、岸边的道路、四周房屋的阳台窗口,挤着围观的人们。

雨势加大,滂沱大雨淋湿了人们的衣服,没有一个人愿意离开。龙舟队的队员纷纷跑到宾馆旁的一间空屋子躲雨,一位老人高举着十多年前村里获得的冠军旗帜,述说着当年参赛的风采。老人说期盼龙舟赛顺利开幕,他特别想村里队伍再次夺冠,他守着这冠军旗帜十七年了。他的话语让围观的群众激动不已,盼望已久的龙舟赛能如期举办吗?在等待中,女子龙舟队在主播的镜头前爬起了旱龙船,一刹那,震天的锣鼓声、欢笑声飘向山间,人们忘记了雨声。

时间在溜走,雨水在加大。突然,县城来的安保队员纷纷离开岸边,在一空旷地排起整齐的队伍。这时飞马龙舟队的干狗佬和一号找到我和主播,说接到县防汛办的通知,为了人民群众的安全,赛事取消,上游的洪水已流向各支流,我们要打道回府去江边了。

飞马龙舟队接到回去的命令,立马开车奔驰在山路十八弯的崇山峻岭中。干狗佬说抗洪形势严峻,他们回去了得把平常操练的船只拖上岸,洪峰过境前必须完成任务。山风呼啸,雨水洗礼,一号幽默地说没有比赛也好,在大江里演练的飞马龙舟队若没夺得冠军,哪有颜面见父老乡亲?这样来个无言的结局,就是最好的结局。一是保证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二是免除了比赛的辛劳,三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四是龙舟精神依旧,明年继续演练,在自己乡镇的大江里举办龙舟赛。

说笑间,车队已走出山间,眼前是空旷的大江上空。远眺母亲河蜿蜒向东流去,心中感叹不已,母亲河平常如美丽的少女,婀娜多姿地在群山间流淌。此刻,母亲河洪水滔滔,大坝按计划不停泄洪。在干狗佬的带领下,我们驱车前往大坝泄洪地点。守候大坝的工作人员给我们一行几人发了安全帽,我们有幸跟随他到了开闸的坝上。大坝上游,风平浪静,远山笼罩在云雾中。走到泄洪处,震耳欲聋的激流声传来,在栏杆边向下一看,闸口的洪水急速喷出,在坝上跌落而下,如万马奔腾。水雾升腾中,浪花形成波涛汹涌的激流,急速奔向下游,此刻我终于明白下游的人们为何能捡到很多鱼了。平生第一次观看气势磅礴的泄洪场景,心中不免为下游的人们担忧,据说母亲河上游的支流都在涨洪水,故乡的人们一直为上游下游的居民作贡献,每次泄洪,他们的家园就处在洪水险情中。

黄昏前,主播随飞马龙舟队前往大江岸边,在洪水中拍摄队员们齐心协力把赛船拖上了岸,亲自体验了在船上直播的艰辛。飞马龙舟队的队员没有因为赛事取消而垂头丧气,他们说要听从当地政府的安排,人民群众的安全要摆在首位,若洪水来临,他们会投身到抗洪抢险的队伍中去。大雨中,他们一鼓作气,把赛船运到了安全地方,纷纷表示继续练习,明年继续参赛,洪水来了,龙舟精神不能倒,期待明年龙舟赛场见。

篇11:故土情缘散文

故土情缘散文

二十多年前,有一群穿着吊裆裤,半截鞋,臭味相投的“二杆子”。抱着一个“皮果果”(篮球),到处招摇撞骗。尽管当时大家都囊中羞涩,但心中溢满的真诚和激情,确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被乃胜姐送了一个美名“烂盐菜”。

岁月的年轮,将当年的二杆子已经全部载入了不惑之年。咋们现在鬓角已泛起了白发,眼袋差不多和眼睛一样大了,皮肤不再是那样的光滑和红润。球场上,少有几个还能健步如飞,挥洒自如。随着光阴的洗礼,我们也不再孤傲而固执,变得理智而随和。在我们一天天成熟长大的同时,内心深处也隐隐觉得遗憾,甚至失落。因为昨日的单纯开始变得复杂,豪放也开始拘谨,真诚渗透着迁就。很少再有酒酣胸膛尚开张,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不羁的场面了,大家都整日拖着疲惫的身躯,透支着自己还残留的一点智慧和体力,看似堂而皇之的吃着三碗面:脸面,情面,场面。

当我们的激情开始消退,身体渐渐老去而内心逐渐黯淡的时候,我们应该警醒自己:“人生苦短,不必让自己变得太现实。人这一辈子的'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在于你拥有的健康和快乐的指数吧?”

让我们都沉淀那浮躁的世俗心态,停下匆忙的追梦脚步,远离喧嚣的城市和无休止的应酬,端一把凉椅,到双土老桥上,听一听桥下汤溪河水潺潺的诉说,山间松涛的怒号;看一看村庄飘出的袅袅炊烟,树丛中的杜鹃花;喝一口稳成家那甘甜的井水;嗅一把故乡芬芳的泥土。畅谈着,品味着,回忆着,找寻那逝去的青春里,那些看似幼稚甚至荒诞的温馨往事。

曾记否?双河口桥暮色下的老照片,在五号家楼上打牌输宝宝乐,听歌。他生日时候大家喝得烂醉如泥,穷形尽相。镇篮球运动会在医院的学生宿舍,睡连儿铺滚作一团。

曾记否?酸井塘里经常一群光屁股的大男人,扭作一团,游水嬉戏。烧鱼时,大家奋不顾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偶尔跑了一条,被王云骂得狗血淋头。稳成、梁毛儿生日时,在葛藤沟和铁索桥野炊的欢乐时光。

曾记否?在师傅的手扶拖拉机,三轮车,四轮车,小中巴这些落后的交通工具上,留下了多少动人心弦的故事和我们爽朗的笑声。

让咱们最不能忘怀的,还是那个皮果果,在南溪及后河所有的球场上,哪一个球场都记录着我们洒落的汗水。每一场球都有一个经典,周西兰、王小琴的食店,就是开总结会的场所,家常菜、老白干、双桂啤酒,大家发言争先恐后,各抒己见,但总结结果经常是不欢而散,但又有谁真正往心里去过,没过三五天,又凑到一起了。

留在我们记忆里的,还有不计其数的齅事:诸如旭阳在地上翻跟斗,煮100 碗包面,金山长期不拘小节的豪情壮语,毛子的坐虎观山斗,建华球场上的一柱擎天。以及去养鹿的路上大家都尿急,直接把车两边分男女厕所,乃胜和毛子在我家抢羊肉串,在稳成家喝酒后扭在一起,吴桐骑在乃胜背上帮忙......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声呼唤,儿时的伙伴。岁月虽催人老,但光阴的故事,已深深的烙印在了我们的内心深处,无法抹杀。在酒逢千杯知己少的今天,让我们精心呵护和珍视,那片净土孕育出来的温情!

何时几把“烂盐菜”再相约一起,到稳成天板上,睡一次连儿铺,看天上繁星。听朱哲琴唱的(丹顶鹤的故事),或抱着吉他自弹自唱,沙哑一曲。我期待!

故土的中秋散文随笔

我的故土我的痛散文

回金江优美散文

一个过者情感散文

回忆故乡抒情散文

故乡的情结作文

故土的景色心情随笔

土地的誓言(人教版七年级) 教案教学设计

故乡的情结优美散文

陆青小院的散文

回故土优美散文
《回故土优美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回故土优美散文(合集11篇)】相关文章: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2023-02-26

关于写故乡的抒情散文:故乡有槐园2023-02-10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42023-06-22

肖邦故园的教案2022-09-23

土地的誓言教案2023-04-09

秋色优美散文2022-05-06

《听听那冷雨》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八年级上册)2023-07-13

王维桃源行原文,译文及赏析2022-07-01

梦回童年的故乡散文2022-09-16

思母散文阅读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