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过年杂文随笔

时间:2022-08-09 07:47:1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也说过年杂文随笔(整理20篇)由网友“墨江雪”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也说过年杂文随笔,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也说过年杂文随笔

篇1:也说过年杂文随笔

也说过年杂文随笔

过年,就是盯着电脑心动过速、面红耳赤、焦虑难耐地抢一张心仪的回家的火车票;就是叔叔忙着接站等侄子下车的那一刻;就是弟弟一过腊月二十三就张罗着选上好的黑豆,拿到村里磨坊去皮,在豆腐坊排队等候磨豆、滤浆、打卤、制压成型的.那股忙活劲;弟媳们择菜,买水果,炖肉,妻子贴“喜”的那个喜气和谐劲;就是弟弟、侄儿高掛灯笼,贴春联的那个热闹气儿;过年就是我们兄弟众人旺火选址、支架、选炭快,垒旺火的帮衬劲;过年就是除夕下午一家老小穿着新衣,拿着供香,纸钱,由最小的咿呀学语的小侄儿提着灯笼神圣地走出村外上百米,朝着列祖列宗坟茔方向焚香、膜拜、邀约回家过年的虔诚劲;过年就是母亲陪着儿子媳妇们、孙辈们家长里短,絮叨全家过往的亲热劲儿。过年就是我知天命之年,年年离家向远方,年年挤着回家的急切劲。

余光中先生说,“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根在哪里,家就在哪里,年自然就在哪里,因为母亲在这里。

篇2:过年杂文随笔

过年杂文随笔

什么是过年?我开始思索这个问题,一年一年春花又落去,岁月没有停止轮回的脚步,四季在时间的手心里打转。

曾经过年感觉有些快乐和温馨,而经过这么些年的岁月后,再经过年却感无味和些许落寞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任人生沧桑洗礼着自己的魂魄,任各种体会洗涤过思海之波,此刻才明白,肉身上的痛苦,永远无法抵过精神上的炼狱之寒漠。难怪这就是佛理中所说的修心修性修智!

世界偌大,眼睛看到的永远是那么的狹隘,而精神上的未知领域却可以无限的延伸阔展!当你静坐在某个地方的时候,亦可以去感觉思绪的变化万千,可以去感触你不曾亲见的所有!对或错,虚或实,却只能在现实的世界中才能去肯定,所以也不敢轻易确定,妄加评说!

人也许到了一定的精神层次,想法和思维就会开始悄然改变,看曾经看不懂的,想曾经想不透的',悟曾经所不能的事物!我心深处依然担忧的还是别人的不理解,在与时俱进的现代,什么新生事物都会不断出现,而我国大部分人的思维可能还停留在比较固守的状态,他们不懂的换个角度看世界。任何不好东西的出现,也不是一味的弊端,也有利的那一种现象出现,当然会极少,却不能代表就没有!所以,有时我亦会在人们的眼光中选择沉醉,好坏任由评说,从古至今,不也有武则天的无字碑吗?那块碑在千年的风雨中,默默的诉说着同样的含义吧!

离年越近,却越感觉孤独,我周围的世界在悄然改变,而我也在悄然改变!是或不是,我依然在这里;在或不在,我依然在等待!说不清的情绪,道不明的思绪,总会时不时的纠结我的内心深处。有时,我真的很无奈和迷惑着,回首过往,有些会模糊了我所有的映像,朦朦胧胧里似近犹远。如果注定忧伤那么长,那也只能任岁月流长!

未来究竟是怎么样子的?我一直在猜想着它的模样,特别是对我的将来,我非常非常的迷惑,一直想拨开那层层迷雾!我也一直提醒着自己,不沉沦不堕落不放弃自己!但是现实的周围,有我很多无法抵抗的情绪,爱情、友情、亲情……很多东西在我经历过后的一瞬间,就仿佛离我很远很远了似的。我的个性开朗,也很合群,并不属于沉闷型,可是现在的一切却不得不让我孤单前行。有时我真的找不到方向去遗忘忧伤,我做不到像某些人那么的快乐,只是顾玩着手机游戏,不停的不停的手忙脚乱的快乐着。

看着街上热闹的人流,为了年货而忙碌的人们,而我只愿看着高天上的那一朵白云,白的纯净,走得悠闲!年关将近,又荒废了一年的时光,我无法开心亦无法释怀!

又是独坐,又是独思,真的很想找个人陪着,一个懂我的人,能用爱和宽容,带着理解和智慧,牵着我的手教导我如何前行,告诉我很多我不懂的知识,像老师像朋友像知音,更是人生中最挚爱的另一半!

平定下心境,细细回想下过往,将若既若离的思绪重新组合下,细节决定成败,虚虚实实里采集最真的那抹阳光!只是有时失落的感觉让我在生活中不敢多想,未知未来!

谢谢一切让我走出了那段不堪回首的时光,此刻能静坐此时也就够了,没有过多的奢望和祈求,随缘前行吧!虽然受够了那种孤独的感觉,但是也唯有随波逐流!曾经那么多的苦都走过了,在痛一回又何妨?曾经那么多的路都行过了,在行一段又怎样?但愿从今开始坚强!

篇3:也说正能量杂文随笔

也说正能量杂文随笔

应该是从去年开始,国内主流宣传媒介画风突转,各种宣传我建国七十年发展成就的内容接踵而至。特别是《厉害了!我的国》等片播出后,国人的爱国热情空前的高涨,网络上出现最频繁的两个词,一个是“中国梦”,另一个就是“正能量”。

初听振奋,再听迷惘,之后就引起了人们诸多深思。“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当下,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都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时代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

正能量,既可以是一种处事或处世的心态,亦可以是处事或处世的方法。只要是为着好的结果,好的方向,有益于公众,集体利益的行为,都是有正能量的行为。

这种正面的宣传,有利于形成上下一心、凝心聚力的效果,从意识形态上占领了舆论的制高点,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减少了负面因素的影响,助推了改革发展的步伐。

然而,在加大宣传的同时,出现了一些与正能量似是而非的现象。有的生搬硬套;有的曲解名词;有的混淆视听。一部分人把它当成了一种口号,一部分人把它当成了一种道德绑架的工具,更有一部分人居心叵测,扛着红旗反红旗。……当所有的“正能量”扑面而来时,我们这些俗人迷惘了!

正能量提倡的是同心同德,绝不是听不进不同意见;正能量提倡的是知行合一,绝不是只说不干;正能量讲究的循循渐进,绝不是一蹴而就;正能量提倡的是科学发展,绝不是盲目蛮干;分辨一个人有没有正能量,最起码的标准是:看他敢不敢说真话,看他能不能办实事,看他有没有负责任,而绝不是看谁的口号喊的响,谁的调子定的高。

进入新时代之后,许多人表现出来一种浮躁情绪,表征就是急于求成。有些人盲目乐观,昨天还在焦首的问题,仿佛今天一下子就不存在了;还有些人看不清社会发展的走向,对自己未来担忧,更多的人对社会导向的突然变化感到不适应,找不到自己的定位。表现出来的特征就是人云亦云,口不应心。诸多浮躁表现可能不一样,但其根源不过是四个字——患得患失。

回首中国的历史,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几乎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一再遭受不幸的历史宿命。也正是这些原因,新中国发展的道路曲曲折折。曾几何时,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甚嚣尘上,中国什么都不是甚至都不配做亡国奴!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特别是社会主义,则完全被打压到了边缘化的状态。可是就在买办文化刚刚被压住的今天,中国又突然像打了鸡血一样地跳到了另一个极端下。由此看来提高国人的精神信仰和文化自信才是重中之重!

社会的发展,是一步一步积累而来的,就算是进入新时代,也是国人长期以来摸索经验,汲取教训,取长补短,厚积薄发打下的.结果,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组成社会的元素是人,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提高一点点,社会就会前进一大步。如果你看不清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把握不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好自己就行了。修炼自身的品性,提高自身的素养,永远不会过时。修齐治平要从修身开始。只要我们每个人做最好的自己,我们的社会一定能良性的发展,良性发展的社会一定是充满正能量的社会。

修身就是管制自己的情欲,超脱“小我”,而顺从灵性良心的指导。能这样,一家人可以很和洽。家和万事兴。家家和洽,就可以国泰民安,就可以谋求国际间的和谐共荣,双赢互利了。在这样和洽的境界,人类就可以齐心追求“至善”。发展是为了什么?让老百姓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老百姓日常面对的生活不就主要是衣食住行吗?不就主要是传宗接代生儿育女吗?

人最智慧的处世方式是自爱,守住自己的精神园地,保持自己的个性尊严,使自己成为一个最好的自己。人生一世,时间是有限的,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沉浸于过去无法自拔,而白白荒废了当下,与其抱怨,与其控诉,不如脚踏实地,用知识开拓视野,用思考打开心智,用行动改变环境。

前进的道路上,身体要忙,精神家园要留有空白。没有空白的人生,永远都不会有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愉悦。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的艺术,有时就是一门留白的艺术。一幅好的画,画面上一定会有合适的留白。那种没有空白的生命,最终有几个不是赢了别人,输了自己。悠闲才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品,挣钱、从政、置办产业只不过是生活的点缀。忙碌都是为了日后的悠闲。

在这个世界上,所谓的成功都是某一方面的成功。懂得这个道理,就没有必要把头昂得太高,也没必要为没有成功而垂头丧气。真正有大格局的人,非常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会心无旁骛地朝着目标前进,越是这样的人,越不会在小事纠缠。一切从零开始,还要回归到零。这是世界上最简洁、朴素、浅显的哲学。回归的真正面目是圆满。

什么时候,让国人骄傲的,不是因为你GDP的排名,而是你在精神上受人敬仰了,中国文化流传世界了,那才是满满的正能量,中国梦才是真正的实现了。目前,如何实现中国梦?第一步,首先要从梦中醒来!

篇4:也说父母之爱杂文随笔

也说父母之爱杂文随笔

还不懂事的时候,

总羡慕别人家孩子,书包都是爹妈帮着背。

觉得那是无比幸福轻松的日子。

我爸妈有自己的日子,

我上学比他们上班早一个小时,都要自己想办法把鸡蛋和面搞成组合。

他们也不会因为要陪我赶着补习班的热闹而放弃自己的周末。

现在回想起来,

对我,他们更多的是看护。

二年级的小孩自己走路去上学,我说怕迷路,我妈说不会的,

好吧,那就自己走吧,我并不知道妈在身后不远处。

我独自搭火车去外地求学,却不知爸爸在隔壁车厢。

宿舍搬家,我累到满头大汗,却不知他们就在校园外张望着。

我是独子,总觉得自己,长大的`过程,孤独又艰难。

我也见过爸妈眼中的心疼,但是他们还是跟我说“这是你自己的事情。”

离家的时候愤怒又坚决,跌跌撞撞的,直到独立。

现在也不敢说自己懂事了,

只不过在逐渐独立的这个过程中,

慢慢明白了父母的苦心。

没有背景,没有兄弟姐妹,没有颜值......

人活一世不容易,你能抗住,恨我也值,我妈说。

现在,父母不用操心我的起居温饱,不干涉我的感情生活。

不一定理解但也不指点我的价值观,总是那句话:你开心就好。

现在看他们发来的自拍,笑逐颜开,享受半辈子磨合换来的幸福时光。

我内心无比感激。

我们总说爱家人,用钱去买,用时间去换,

对我们仨而言,人生这条路上,我们照顾好各自,就是对彼此最好的爱吧。

篇5:说吹响也就吹响也杂文随笔

说吹响也就吹响也杂文随笔

外表是无可挑剔的好看,与牙琉雾人的眉眼相像的也不止一点,却也是那一点点,或是自信的眉,或是上挑的眼角,或是不自觉的微笑,造就截然不同的'帅气。细细看来也并不像到无法分辨,而是气质的狂野霸气,万里都挑不出其一。

本身也不是那种硬汉,“铁汉柔情”实在说不上------别笑。

跟隔壁王泥喜法介的经历大致都是能概括为一个“惨”字的。当然,这是不太礼貌的说法。

不记得在哪里看过一句话,或许它早已被世人传颂,你看过也不奇怪。我虽记不清原文说的什么,大意概能理清。

说的是幸福的人千篇 一律,不幸的人各有千秋。

这句话我持保留意见,至少对上面这句,因为这是我拼凑记忆所组成的残次品,或曲解原文。

现实或圈内(包括不限于二次)白糖大把大把要多少有多少,要说千篇 一律实为委屈,但要论带给人的感受的确是开心,倘若作者文笔好还能带来附加属性。

玻璃渣就不一定了。难过也是有露骨得令人痛哭的,隐晦得如鲠在喉一样的,总之概括不完便是。

像小时候的读后感或课外阅读鉴赏,总得插些大意不好,实属不敬,不过看作作业也罢。好在良作总不缺欣赏切慕之人,愿意逐字逐句剖析的不在少数。

他的不幸也和王泥喜法介不同。

失去了吉他哥哥朋友恩师,其中两个还是自己送进去的。谁都不想,响也一定是无奈的,毕竟犯错误,就得承受后果,举世皆知。他依旧站在真相的制高点,悲哀而怜悯地俯视所有立于对面的人,在灯塔上看着疾流卷入了无数船只,然后叹息声微不可闻地消散在满天星辰之中。

幸好不止有他一个人,正义永远不会是弱小的。

不知道大家记不记得在四代第三个案子里演出结束那里,前一秒还在争执的他看到喜子一来就变了脸色。说是变脸快,倒也是贬词褒用,他从不无故发火,有着无人可以匹敌的自制力,永远不会让火焰烧到无辜的人身上,这已是众多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应是狡黠的狐狸一样,总是逗你,关键时候也能舍身护你周全,跟喜子一样,都是温柔得让人沉溺在海里的人。

他们都是经历过刀山火海,却在路边枝头随意攀花折柳。也是,他们这种志在四方的人,自当往天地间一展胸怀。

可以说是最温柔的检察官了。

篇6:一个人过年杂文随笔

一个人过年杂文随笔

一个人过年,是我必须也是必然的选择吧。

已至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可似整天无所事事的我,一年又一年的:回我父母家,稍稍帮一下,吃现成饭;回另一半父母家,不用插手帮忙,更是现成饭。我们跟着父母走,两个小孩跟着我们走。如此一混,就是过了前半生。

,十月份出来深圳,与父母招呼好:今年不回家过年了。在他们的默认下,也省了我的赶车之苦。曾经的`一次次辗转着,累着,抱著名导着另一半的同时,有见父母的片刻欣喜。但这一次已决定,就算每天看到一个个拖箱带包的游子回乡过年,而我心静如水。

因我不回家,坚持到最后,腊月二十九下午才放假。半天时间,一晃就是大年三十。置年货,省了,只买了一点瓜子,糖,不喜欢吃,省了;花生枣子核桃,都是平时都备有的。还似往常,买点菜,保证正常三餐即好。破例的犒劳自己一下,买了一个猪肚子回出租屋,做年夜饭。可是,当煮洗时,看到里面的深颜色,有点为猪难过了。它吃的垃圾也不少,可只有一个菜,硬着头皮炒了一半,幸好有萝卜辣椒一起炒,还是蔬菜吃的心安。

早睡早起是习惯,为了不被手机打扰,十点多睡关机了。什么守年夜也没习惯,就是平常的日子。过年,必竟是我们国家传统的最重视的一个民族节日,这座城市安静了很多,晚上也安静下来了。所住的小区,在周围转悠一圈,只有岗位亭有人和重点路口有值班的。公交车一如往常的来回着,还有路灯照明着,分享单车愈显得多了……

初一,吃饱喝足一个人出门去公园走走。锻炼的照常进行着,只是多了一些笑脸,“新年好”我先问侯每一个遇见,也收获着他人的反馈。偶还收拾更多,有的还举一下手。环境的优雅,离不开我们的每一位。

清洁环境,有我们的环卫工人们执行着每一天每一寸土地。

文明城市,美好生活,其实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一些微笑,主动一点,到处都洋溢着浓浓的温馨。

在此,也恭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

篇7:也说过年散文

也说过年散文

就如小时候听大人们讲寓言故事《狼来了》一般,今天说过年、明天喊过年,转眼之间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且不说年前的市面儿上大红灯笼高高挂,也不讲喜字、对子铺天盖地,就从人们喜气洋洋采购年货的表情上,已经足以让你陶醉于春节的喜庆氛围中了。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我却越来越对“过年”失去了兴趣儿,有时甚至有点儿怕过年。正如朋友所说“过年比上班都累”一样,与以前大相径庭,我真的有些不喜欢这个节日。

小时候盼过年,是因为那个年代父母工资低,物质极度匮乏。加之家里孩子又多,一年到头粗茶淡饭食不裹腹,想吃一伢儿苹果都是可以激动好久的美事儿。记得那时每到冬季,最好的零食是在大人切酸菜时,分得几瓣儿酸菜芯,我们会在手里握很长时间不舍不得吃掉。偶尔父亲买来几颗橘子瓣糖,还要用变戏法的方式逗我们开心。当那糖被我们瓜分过后,依然不依不饶地让父亲再变些出来,父亲苦笑着说今天没有了,改日再变吧!其实那是他兜里空空了,上哪里再变出糖来啊?穿的更不用说了,常年是拣比自己大的孩子的旧衣服穿。记得我小时侯都是拣小姨的,破了的地方,母亲用布补上,短了就接一截儿……,所以,年就成了孩子们心中最美好的期盼。

因为家里再困难,也能为孩子们做一件新衣服,女孩子甚至可以买一条现在看来土得掉渣的粉红头绫子。我会用本子把它小心翼翼地夹起来,生怕弄皱了那心爱之物。也常常在夜晚的灯光下,偷偷地拿出来欣赏,然后把它夹回书本中压在枕头下面,然后去做着那过年的美梦酣然睡去。弟弟们则会有一个小小的灯笼和几挂小鞭儿(爆竹),这一切足以让他们激动得晚上睡不着觉了。弟弟会把那些宝贝放在炕头上,为的是不让那宝贝受潮,到时候要和小朋友比拼谁的更响亮,如果自己的占了上风头,就像如今的运动员得了奥运冠军一般自豪。

特别令我们神往的就是过年时的年夜饭,鲜美的.胖头鱼炖粉条儿、炸丸子、花生米和一些其他菜肴,仿佛是王母娘娘蟠桃会里的仙丹美酒一样,令我们魂牵梦绕。说来让大家笑话,那时的我吃一次饺子就“伤食”一次,因为一年也吃不上几次饺子。所以每次吃饺子都是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很怕别人比我吃多了。后来想个鬼主意,就是先吃饺子皮儿,把馅儿留在碗里,等吃得差不多吃饱了再吃馅儿,结果就……

现在的日子好了,人们天天几乎都在过年,谁还会为了过年的吃食在意呢?走在大街上,在路边和垃圾箱旁,经常看见被丢弃的咬了一口的苹果、吃了一半儿的面包和随手丢弃的香肠……人们忘了那吃不上喝不上的艰苦年代,正如一个小品里演绎的,一提吃饺子孙子就大喊“奶奶!怎么又是吃饺子啊?”

上班后,我喜欢过年,是因为过年加班可以一天拿三天的工资。对于低薪阶层的我们来说,在当时可是个不小的数字啊!所以,每到年节领导安排加班,即使家里有再多的事情,我也毫无怨言地欣然前往。那时的冬天天气很冷,走在大街上一边听着过年的爆竹声,一边拉紧了衣领,在30多度的严寒中疾步前行,去做那自己并不愿意做的事情,只是为了多赚些人民币,现在想来真的有些汗颜啊!

生活条件好了,既不缺吃也不愁穿,出门儿自己也有了车,我却为年节的应酬犯了难。首先,年前要去拜访亲戚中的长辈、要为领导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要为亲朋好友设一下宴席,以表一年来对自己生意的支持……闹得你昏头涨脑不知所以。过年了事儿更多,有老人时,要应酬来看望老人的亲属,一顿寒暄过后是打扫菜底儿的战斗,总不能都扔了吧!还没等打扫完战场,下一拨又欢喜而来,周而复使这年就在吃剩菜中过完了。

现如今老人们相继离世了,我却最怕过年这令人思亲的日子。平时工作忙有时就忽略了这些,但到了年节,思亲的念头萦绕心头,看看如今的好日子,再想想他们过的清贫生活,心中一片暗然。我常和孩子说“如今家里什么都有了,可你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都不在了,可怜的老人们牺牲在了黎明前,他们没有享受到幸福,这是我们家最大的遗憾……”

说句心里话,过年时没有它求,只想一个人静静地躲在家里,安安静静地沏上一壶好茶。然后,听着外面的爆竹声声,坐在电脑前浏览或写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否则和爱人一起看看电视、说说家常,这就是我最喜欢的“年”的味道了。不想让自己太累,年后才能精神抖擞地去迎接新的开篇。

篇8:说偏好-杂文随笔

说偏好-杂文随笔

人之不同,多在偏好。同样爱读书的人,我爱余秋雨,他爱周国平,你爱《红与黑》,我爱《忏悔录》;同样一个吃,则辣有辣的风格,酸有酸的格调,面有面的优势,米有米的香甜。总之,偏好这东西,一定程度上成为一个人的特点与性格的标志,一定条件下是一个人做事与为人的风向标。

偏好,也叫嗜好,喜好。因为偏好,所以会爱屋及乌,连相同喜好的人也觉得顺眼,投缘。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也。偏好似乎与爱好相似,但也仅仅相似罢了。爱好的不同,在于比偏好更广博宽泛一些。爱好某一项活动就各样都愿意尝试,而没有太多的厚此薄彼。读书不会不读谁,运动也不会抗拒某一项。偏好则有点生活里的“爱憎分明”,爱的可以“舍生忘死”,不喜欢的必然拒之门外。如果把偏好看作是“钟情”的话,那么爱好就可以是“博爱”了。偏好与爱好,孰优孰劣?这并没有什么可比性。只要是好,只要所好不妨碍他人生活,不违犯公习良俗,都应当得到肯定。有所好总比生活在枯燥乏味的吃饭睡觉干活中浑浑噩噩的好。

喜好或者偏好,有时候看起来有点不可思议。就说数字吧。0到9,10个阿拉伯数字平平常常,到了不同人那里,都立刻变得富有意韵并寓意无限了。喜欢某一个数字,那个数字就对他充满了吉祥;同样,憎恶一个数字,也会遇见了就退避三舍,生怕把“晦气”沾染上。偏好到了入迷程度,就有些病态。有人追寻吉利,花好多钱弄一个车牌;有些地方也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公开拍卖带数字的号码。事实上,无论什么事,迷信到了一定程度,就不见得能得到预想的结果。一个再吉利的号牌,也无法改变事情的本来;做了渥龊恶劣的事,再怎么也改变不了最后必然会出现的结局。贪官们,为了自保,什么招儿什么神都拜过了,虽然结果是人人都明白的,但当局者迷的情况还会屡见不鲜。事实上,老百姓正常的偏好还在这个社会自动调节的范畴之内;而金钱权力之下的偏好,就远远超出了真正所好的意义了。其中路径,也不是我们平常人所能够看清的事情了。

人之不同,所好差异巨大,也彼有些生活多彩的滋味。譬如我,比较喜欢369这几个数字,譬如更多的人,喜欢8。喜欢一个或几个数字,有什么依据呢?应该有的.。我的喜欢,与我生活里最早接触的一些与数字有关的事情有关:我出生在三队;我奶奶随爷爷排行,人都叫“三奶奶”;我用了多年的电话号码是69736……至于6和9,都是3的倍数,又都在传统上是吉祥喜庆的数字;时间长了,这几个数字便与我的生活联系多了,也就有了更多好感。如同与人相处,日久生情也是难免的。当然,偏好这几个,遇到4了7了的也不排斥,也不忌讳,这就是我的喜好态度。不像有的人,喜欢这个,见不得另几个,就偏好的有些“偏”了。

说起来,偏好之“偏”,也正是其基本特色。要不,就不叫偏好而是爱好了。不过,偏好的程度,偏好的对象与内容,才是确定其“偏向”的重要指标。好酒而不酗酒,好色而不乱来,好财而不巧取豪夺,就都在正常轨道之内。然而,好而贪,好而排斥其余,好而沉湎其中出不来,好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那就成了真“偏”的“偏心、片面、偏见”问题了。

人世间,偏好少不了,偏见不得了,片面要不得,偏心要害人。有嗜好的时候,想想世界是圆的,所有存在都是有道理的,未知世界还非常广阔,更好的事物还在前边。不要总是以为,只有自己的所爱才是最好的。

篇9:说秋杂文随笔

说秋杂文随笔

子夜,秋来了。

我站在住院部12层的窗前望下,落叶随风滚动。

一个人匆匆穿过停车场,走进住院部大楼。这个人肯定是病人的亲属或护工。

?今天下午,这个科里一个住了四年的老病号走了,没有哭声,很平静。医生们在聊天,也许是讨论医案。护士们有序地忙碌,没人关注她们。

?我到走廊里观看,一家人整理东西。东西太多了,衣服被褥,锅盆碗筷,收拾了一大堆孩子们有说有笑,老太太沉着脸,指挥搬运。

我们隔两个病房,天天见面,相处两年了。

他很不想走,去过三次ICU,两次从死神手里逃回来。现在他赤裸地躺在床上,任人摆布,浑身的伤疤和残存的弹片,无语地诉说着他昔日的顽强。他没有右臂,丢在了攻打临汾的城墙上。他的生命力是如此顽强,八十多年的人生旅程里,枪林弹雨中,死神都对他无可奈何。但花开花落,他这次没能战胜死神,终究去见马克思了。

这里是干部病区,整洁而安静,走廊里没有加床,扶栏上没有搭晾尿布和衣物。护士站摆满了鲜花,新放的花篮散发出浓郁的`芬芳,有些呛人。病房的门大都半开,不知是为了通风还是别的。

这家人搬着东西离去的时候,相识的房客们出来打招呼,儿子不停地点头答谢,一边说:“总算走了,大家也能安生了。”

因为他在最后的日子里,老是高声喊叫,有些歇斯底里,就像发起冲锋,满病区回荡着他的呐喊声。

他家孩子多,亲戚也多,来了一大帮人。

老太太最后一个离开的,出门还回身看看病房,不知是怕落下东西,还是留恋这个住了四年的屋子。老爷子住ICU期间,老太太数次在走廊里大声嚷嚷:“死就死吧,走了干净。该伺候的都伺候到了,也不能落啥埋怨了。”

老太太身体硬朗,说话底气十足,虽满头白发,身体消瘦,却因为身材高,精气神足,显得强势张扬。让人诧异的是,此时的老太太竟戴了一顶鲜红的帽子,在白发的衬映下,更显的扎眼。虽说孩子们在前面轻松地走了,老太太却没有了往日的开朗和豁达。她话很少,脸色阴沉,眼神里流动的不是泪水和悲伤,更像失落与茫然。不过一天,她的步履踌躇许多,如被人抽走了精气,神采翛然黯淡。

伴着关门的声响,病区如常,人们忙着各自的事情,徒不然一个生命终止了,是永远。

这世上有几人知道他的离去?犹如一片飘落的秋叶,到了时候,自然会叶落归根。

因为秋天来了。

篇10:螺丝钉说杂文随笔

螺丝钉说杂文随笔

断不可以小看了一颗“不起眼”的螺丝钉,在当年的艰苦奋斗日夜里那可是有着极伟大的象征意义、极崇高的时代风貌和极难以估量的激励作用的。雷锋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雷锋,不可否认:就是从做好一颗不起眼儿的螺丝钉开始的;雷锋精神之所以能是永放光芒的雷锋精神,无可辩驳:使其“永不生锈”的根源就在于对信仰和肩负的一丝不苟一心一意。俱往矣!河东河西三十年,东去西来皆可怜,今日朝霞红依旧,照在螺丝问黄斑……

有一档常年专替买车者维权的《汽车小辣椒》广播节目。喜爱听它并非为它的女主持人在各方面上的如何,而是,比起那些利用话筒或银屏来兜售一边倒的胡诌八扯、胡编乱造、胡蹦乱跳、胡吃海塞的无聊来,终归是“矬子里拔大个”后的强了许多。明知亦有剧本和角色的`掺杂,然多少的能对得起自己的时间与文化,耳朵与良心也就足矣。

因经商者无论买卖大小无一不是坚守“讲本图利”、“无利不起早”原则的。倘不顾“一分钱一分货”之交易大原则去讨论去计较花两角钱买一支羊肉串的真真假假那真的就是购买者过于的天真浪漫了。基此,对每天听到的那些购车者所述说的出现在车子质量上或低级或高级或可怜或可恨悲愤故事,总要一声长叹,总是一笑默然。

不过,一个购车者救助于《汽车小辣椒》的一番对话却一直萦绕心头。求助的原因是:车主在给车子“首保”时,发现所购新车的某个部位少了一颗螺丝钉,故向经销商提出“要么换车要么退款”要求。此要求被经销商与生产商以种种条款与种种理由拒绝,甚至,牵扯进来了“维权过度”、“耍凑无赖”人品上的大是大非。几经周旋未果遂求助于《小辣椒》。

了解后,主持人责问买主道:花二十来万买车,为何不仔仔细细检查呢?即便,买瓶耗子药咱还要仔细看看是否是合格品呢,你怎能这般的粗心大意不负责任?稍顿。买主答:不懂车。以为,凡持有合格证的车理所当然的就应该是不少一样零配件才能出厂完好无损的产品。再则,非检验员。一不肩负检验员职责,二不知道哪儿该有哪儿不该有螺丝?一项交易,理应是一个欢乐无比的美好过程如今却搞得如此荒诞险恶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位“倒霉蛋”先生问得没错,居然能将一辆少一颗螺丝钉的车子作为合格品出厂确实会滑天下之大稽的。知道的都要笑问:何以玩忽职守不负责任到了这般地步、何以“说做”脱节到了这般地步、何以维系一部机器正常运转的“螺丝钉精神”丧失到了这般地步?

切不要以为在一辆小轿车或是在一台大机器上少了一颗小小螺丝是无关紧要的鸡毛蒜皮。以保障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论,那是断不可以出现和断不可以接受的大是非,上升至可以毁坏“千里之堤”的高度去重视亦不为过。喻今之大环境做岌岌可危未必准确,可拿来比喻流通领域里的某些乱象之严重却非常符合。扪心自问,存于心中的那道千里之堤经数十年“这儿少了一颗螺丝,哪儿缺了一颗螺丝”地摧残破坏还剩有几寸没有崩塌?倘以为之比喻是小题大作是吹毛求疵,那也只好留待后世去褒贬了,然“贻笑大方”是注定了的。

现在看来,贻笑大方的荒诞事儿还真的就是层出不穷。与今个儿眼见一个七岁小男孩被父母遗弃而无家可归的悲愤比较起来,昨个儿“倒霉蛋”先生花二十来万买到的那一点点悲愤又算得了什么。明个儿,后个儿的悲愤又能是怎样的“蝎子粑粑独一份”?当下,再莫要怀疑世间的无奇不有了。因为,少了一颗螺丝钉的车子能冒充合格品上市则意味“螺丝钉精神”已然被出卖了。其被蛮横出卖的可怕后果不曾想竟会是忘记了人性、忘记了母爱父爱……

篇11:说桥杂文随笔

说桥杂文随笔

旧时老家略富裕的人家,南厅北堂东西厢房的回字形房屋外面,还多有一圈数米宽的宅沟,既可以用来养鱼,又有护宅的功用。所以出门都要经过“桥门”,也见过在板桥中央设门的,但一般都是一条小木桥直接对着大门而已,出门走在水乡的各式桥上,大有“人步彩虹带上行”的美感。欧阳修说:“波光柳色碧溟蒙,曲诸斜桥画舸通。”没有了桥,哪还有“更远更佳惟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的意境?

水乡多桥,修桥铺路都是受人赞赏的善事,所以小时候的游戏,也有用筷子搭拱形“筷桥”的,这就让人不由得对桥产生了特别的关注。稍大一点的河上,往往建有高高隆起的石拱桥,“船从碧玉环中过”之前,常常可以看到拉纤的人站在桥上,把纤绳一头的纤板抛出去,在桥洞下划出一道弧线,从另一侧又能回到纤夫手中,然后向前继续拉纤的情形。俗话说“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但桥与路又怎能分离呢?所谓“自古节时无妙术,于今缩地有奇谋。”行路要跨越山川沟壑的阻碍,桥就可以使天堑变通途。走在赵州桥上,听到有人说:昨天和明天都会失去,可以拥有的只有今天。这话也许有几分对,可是,你可能已经结束了你的过去,但过去并没有与你结束。因为今天是无数个昨天的积累,明天又是无数个昨天和今天的积累。除非是对过去没有丝毫的自豪,对未来没有任何信心。赵州桥不就是从隋代开始,不一直连接着昨天和未来吗?

桥不仅可以行人载物,还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上古时代,面对难以逾越的大水,人们幻想过“疏川奠岳,济巨海,鼋鼍以为梁。”桥还是一夫当关的关卡,演出过无数英雄却敌的壮举;也不乏尾生抱柱之类的浪漫寓言。甚至还可以连接现实与虚幻,所以天上有鹊桥,阴间有奈何桥……

杜甫说:“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交通便利的大桥边,往往会成为集市,古代苏州的枫桥、景德镇的“浮梁”,都因桥而成市。《秦州记》载:“枹罕(临夏)有河,夹岸广四十丈,义熙中,乞佛(炽磐)于河上作飞桥,桥高五十丈,三年乃成。”飞桥之製出现于东晋义熙年,西秦所建的这座桥,与后世的飞桥结构是否相同已无从了解。苏东坡说:“弯弯飞桥出,敛敛半月彀。”这种桥的实例就表现在张择端《清明上河图》闹市中心虹桥一带的繁华。《宋史》记载:苏东坡的老上级陈希亮,在宿州做知县时,汴河上的桥被大水冲毁,陈希亮“始作飞桥,无柱,以便往来,诏赐缣以褒之,仍下其法,自畿邑至于泗州,皆为飞桥。”不过宋朝最早造这种虹桥的是夏竦。《渑水燕谈录》记载他在明道年间任青州太守时,州桥常被大水冲垮,夏竦发现了一个有智思的牢城废卒,用他的方法:“垒巨石固其岸,取大木数十相贯,架为飞桥,无柱。”到了庆历年间,陈希亮“乃命法青州所作飞桥,至今沿汴皆飞桥,为往来之利,俗曰‘虹桥’。”对照《清明上河图》发现:其结构与流传下来的“筷桥”游戏是一样的。陈希亮对于虹桥有推广之功,更难得是作为高官的夏竦,能采用区区一个牢城废卒的方案。

桥的形式多种多样,建造方法也充满了丰富多彩的独创性魅力。“闽中桥梁甲天下”,最著名的是蔡襄主持造的洛阳桥,采用了渔民“种蛎固基”的独特方法,成为生物工程学的范例。

喜欢桥的穿越性格,欣赏其多样性的创造之美。历年来多次流连徜徉于历史上著名的安济桥、灞桥、万年桥、宝带桥、卢沟桥、八字桥、铁索桥、泰顺廊桥……以及现代的一些中外名桥,也爱走过乡间的独木桥、栈桥、摇晃的竹桥、无栏的小石桥……

无论是辉煌的都市,还是淳朴的乡野,徜徉于桥上,寓目两边争奇斗胜的高楼广厦、市井人流匆忙的脚步、田野花朝的飞禽犬吠、蓼汀柳岸的橹声船歌……细细品味,用桥的穿越阻碍的特点,都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生活的情趣,文化的感悟;甚至可以从表层的有形美中,追求到隐藏在深层次的无形之美。

从安徽和州的白渡桥故地经过,看见那里原来的旧石桥仍在。中国各地有不少“白渡”,或者“白渡桥”、“白桥”。“白桥”是“白渡桥”的简称,和州白渡桥是其源。上海不仅有外白渡桥,还有老白渡。梅州也有老白渡,其他如重庆綦江有白渡;浙江金华市金东有白渡;山东省商河县白桥;四川苍溪也有白桥……现在很少有人会注意到,其中除了少数与当地有关外,都是为了纪念白居易的。民国和州学者张铁安,有一篇《重建白渡桥碑记》的文章,其中说白渡桥是:“唐廷缔迹,白傅留踪”。说的就是白居易与刘禹锡的故事。唐长庆四年春,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白居易由杭州刺史调任东都洛阳太子少傅。据传白居易途中想看望故交刘禹锡,便乘车马到屯溪,经芜湖改乘船到和州天门山,再乘车马到渡口。当时,刘禹锡已等在南渡口迎接。他们先在南渡口环顾片刻,又同乘一叶扁舟渡到北渡口。白居易随口吟道:“和州涨水少桥横,难得使君过渡迎。”刘禹锡会意,接吟道:“今有圣人波上踏,来朝或可地虹生。”所以“为黎民计,此处当架一座桥。”刘禹锡当了和州地方官,便将渡口命名为“白渡”,而诗中的虹桥也不断出现了,最著名的有《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各地虹桥、飞虹桥、外虹桥、北虹桥……就不一而足了。只是在和州白渡架起白渡桥,也已经是宋朝的事了。“刘白友情传世代,和州此后益名知”,不仅和州,其他地方为了纪念刘白二人,也往往把便利民众的桥,称作了白渡桥,或者间称白桥。白居易还有一首《南浦别》诗:“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所以“南浦”代表了离别的伤感;“白渡”则代表了友谊和为民,代表了造桥修路,便利大众的传统,“白渡”也是无需花钱的。这在很长时间里都是深入人心的,以致各行各业的切口里也有反映,比如《切口?造酱匠》:红泥,酱滓也;粒子则为黄豆;白渡为麦饼,取其形状与桥板相似。

很多人都人为:上海的外白渡桥,是因为在摆渡口的外侧,所以是外摆渡桥之讹,以前这里是没有桥的。但1862年日本贸易考察船“千岁丸”到上海后,随船的高杉晋作等人留下了记载。他的《游清五录》说这座桥:“名为新大桥,七年前因为古桥老化腐朽,即将倒塌,中国人没有能力再建,所以英国人修建了此桥。”也就是说,在英国人威尔斯建桥以前,原本就有桥,所以威尔斯桥为“新大桥”。有新就有旧,这时离造新桥才七年,其传闻应该不谬。他还说:“上海新大桥,中央分为两部分,用铁链拉起板子,让大船通过,此板用一次英国人要收取一银元”。这和现在还能看到的照片是相符的,其他如纳富介次郎的《上海杂记》;峰洁的`《上海见闻》也都提到:“新大桥为英国人所建。”1855年开建的这座桥,最早的英文名称为苏州河桥(soochowbridge),官方文件中到1863年才见到“威尔斯桥(willsbridge)”。中国人都称之为“大桥”、“新大桥”。除了船只经过要付钱,桥上经过的华人也要被收钱,所以《春申浦竹枝词》说:“大桥一座作洪波,幸免行人唤渡河。两文钱交方过去,济人原自为钱多。”

在华人的反对和抗议声中,1872年,破败的威尔斯桥被租界当局收购、拆除,又造起新桥,名为“花园桥(gardenbridge)”,不再收费。但上海人仍然叫它“大桥”,1876年的《沪游杂记》中,有个手绘地图,就是称“大桥”的。那么“新大桥”之前的桥难道就叫大桥吗?1883年出版的《淞南梦影录》中记:“东洋茶社者,彼中之行乐地也。昔年惟三盛楼一家,远在白大桥北。”19的地图上也是“白大桥”。这就是老桥名的复活,其来源仍然是“白渡桥”,也就是大白桥,之前更老的白渡就成了“老白渡”。19才有了现在的铁桥,英文名沿用“花园桥(gardenbridge)”,中文则称“外白渡桥”。19的《上海英租界分图》上,把该桥标著“外摆渡桥”,但是北岸的有轨电车的站名还是“外白大桥”。上海方言中“白大桥”与“白渡桥”发音是一样的,前面加了个“外”字,你可以把它理解为外洋人的外,也可以理解外外摆渡的外,也可以理解为外于老白渡的外。旧《上海志》把黄浦江陆家浜以西称“里黄浦”,以东称“外黄浦”,外白渡桥地处外黄浦滩,加个外字是很自然的。

各地把便民的桥称作“白桥”、“白渡桥”,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因素。制度建设的目的重在引导,不然就是间单的工具,文化的因素之所以受人尊重,也在于它引导人们不忘过去,并激发起人们积极向善之心。

篇12:木兰说杂文随笔

木兰说杂文随笔

磅礴豪情从来都是卷席整个世界,周身气场多了巾帼俊朗,挥臂骄傲捶击虚空,腰板直立仔细聆听,仿若隔空传回击鼓轰鸣,确是重度鼓点炸开在耳畔。

桃粉花丛遮掩利落黑色劲装,狭长双目生来就拥有狠戾猎鹰般犀利透亮的桀骜双眸,豪情迈步不失优雅,鞋跟敲击玻璃台阶,黑色高跟踏地立起引燃全场欢呼,低吟浅唱屈身律动,节奏卡点恰到好处,下方呼声混响堪比千军万马奔流,点燃野心笼罩内场,勃勃生意充斥世界,喷涌潮水穿越千年时空卷席于此,在每一寸踏过的土地下肆虐,腰间银白色利刃淌血,绽放妖艳黑红色娇花献给喜爱我的女孩儿们。

肌肉倏然聚力,蕴藏狠厉爆发,简单随性的动作依旧能够彰显铿锵,手麦如同飘扬的.军旗,恨不得高举旗帜指引前行,沉嘶声线环绕室内,吐息间音符攒撮成华丽曲调,双唇张合,一连串流畅字句夺口而出,迫不及待发动号令,振作军心。

骄傲评说木兰英魂,归家不如流浪四方,用枷锁束缚住娇啼柔弱,骑上战马为己征战沙场,手执书卷入仕途万丈,从不惧怕沿途阻碍,只身一人浪迹天涯,觊觎巅峰王座,收复江山端坐拥尽天下。

上帝眷顾下被赋予独立思想,人格驾驭住永世不驯。

仿若又是乱石穿空激起千年雪,却不同于军书点兵下迫使一代英杰,像是是当年深闺户织女孩儿的柔嫩掌心握住冰冷长矛,红缨染血飘扬风中,击杀前路中獠牙凸显的狰狞面孔,无需褪下一袭纱绸华裳,也能身着厚重铁衣,战盔轻吻滑腻肌肤在一片冷冽寒光包裹的烈阳下闪耀骄傲光泽。

是人穿越千年时空上身,却异于奉命,不躲不闪,不掩不藏,是火烧炽热胸腔操纵下抛弃常规独自闯荡沙场,享受一片金戈中的呼喊中叱咤风云。

风流人物多少,木兰新秀,还看今朝。

篇13:说心境杂文随笔

说心境杂文随笔

这里先举个小例。

前些年,我做房子。上梁那天,我因为心慌,手发抖,鞭炮总也点不燃。父亲见了,劝慰:“慢点慢点。”有了父亲的劝慰,我的心境平静了下来,从而也就点燃了鞭。

这个事例,讲的是做事的心境。

那么打仗呢?我没有打过仗,也就无从感同深受。但我们却可以从影视剧中看到这样的事例。任何一级的指挥员,都是在不慌不忙中完成的作战部署和方案。象“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这说的固然是胆识,但它同时何尝又不是在说一个人的心境呢?

回到写作上来,写作要不要讲心境呢?从中外古今的诸多事例中,也可得知心境的重要性。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就曾坦言,他要不是过于痴迷写作,他的儿子就不会死。因为有天夫人有事外出,要他照顾生病的儿子,儿子睡着后,他把儿子安放在摇篮里,专心去写作。这时,又起了风,儿子被冻醒,哭声不绝。可他因沉浸写作,竟忘记了这茬。等他醒悟过来,儿子已受了风寒,病上加病,也就一命呜呼了。

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时,家中已到碗米无存,他却依然不顾稼穑,依然沉浸在写作中。

中国古代,类似的事例也是比比皆是。如司马史,纵然受了刖刑,也完成了《史记》;曹雪芹都到冻饿交加了,还是坚持写作《红楼梦》;吴敬梓为了写作完《儒林外史》,每晚都与夫人一起,围城墙跑完一圈,待身体燥热后,再坐下来写作。

以上事例说明什么?说明要想为文就必须有一个好的心境,而不被眼前的困难所吓倒。

记得我的`《一对冤家》发表后,编辑除了指出我的标点符号有问题外,还奉劝我要静心写作。我当时见了这类话语,一方面佩服编辑的敬业精神外,同时,也叹服编辑的心理学学得好,不然,他怎么知道我没专心写作呢?而反观我在写作这则小文时,心神是有那么一阵的恍惚过。此后,我再也不敢三心二意去为文了。

还有一次,我和儿子同桌吃饭,话题中涉及到了禅。儿子举了个事例。说有个居士问个高僧,说您是如何修炼到这深的佛理?高僧答,我吃饭时专心吃饭,喝水时专心喝水。

这说的固然是专心,同时,也说明了一种心境。

修佛法如此,修文也如此。

只有有了好的心境,才能修出好的文来。

篇14:也说施恩与报恩的杂文随笔

也说施恩与报恩的杂文随笔

有一对小时候非常好的表姐妹,表妹在农村砌楼房时,因为宅基地的事,遭到了当时“公社”的阻挠,在当时颇有势力的表姐打招呼后,表妹在农村建成了当时少有的楼房。岂知,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表妹用当时的楼房作厂房,事业做得轰轰烈烈。而表姐过惯了权势熏天的生活。在好日子过够了后终于家败如山倒。

表妹想起当年表姐的帮助,常生报恩之心。她出资救助表姐夫;出资相助表姐的女儿上学;照顾表姐的父母。而表姐提出:“如果当年不是我帮忙,你怎么能砌成楼房;没有楼房,你拿什么注册厂房?你办厂不成,那里来这么多钱?你没有这么多钱,怎么把女儿送到美国留学?女儿不去美国留学,怎么嫁到现在这么好的亲家;没有这么好的亲家,怎么能生出这么好的小外孙子……”反正,表姐认为表妹家一切的好都缘于当年表姐的帮助。于是,表妹将公司的股份分一半表姐。而表姐尚不满足,她嫉妒表妹成了董事长,在商场上叱咤风云。她于是在暗中拼命的损毁表妹的名誉,破坏表妹的事业。一心想全部吞并表妹的企业!表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之下,只好另立公司,不久事业又是风生水起。

这时候的表姐又一次家败如山倒,她再一次求表妹帮忙。可这一次表妹只答应每月给她一份生活费了。表姐到长辈家认错。可是各长辈因深知其品行,竟无人肯帮她求情,反过来劝表妹要时刻提防表姐。

有好几次机会,可以让表妹一泄私愤,可是表妹一直念及表姐当年的相助。反过来劝那些不肯帮忙的人帮助表姐。可是随便表妹怎么使力帮忙,表姐却再不能东山再起。因为表姐失去了所有的'亲情友情……

有一种人,他们帮助别人时实际上也就是举手之劳,但到后来一旦被帮助对象在某个地方超越了自己,他们就以当年的相助为借口,漫无边际的向对方索取。

众所周知的童话故事里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就是讲的这种事。渔夫在救了小金鱼之后,渔婆的无穷尽的索取让本来己经过上金碧辉煌好日子的渔夫一家重新回到从前的苦日子。

而历史上那些因善良之心,在举手之劳后而得到涌泉相报的人却太多!如古人有“一饭千金”的韩信报恩,漂母则成为千古美谈。但若漂母用“没我当初一饭救你,你韩信能成为淮阴候?”料想漂母岂能一饭值千金?而美谈也只能成为笑柄而己。

在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助是最正常的事。可以说每个成功人士都或多或少地得到过别人的帮忙!而所有的成功人士也或多或少地帮过别人的忙。

而我们应该做到知恩必报,让自己的良心有个安放处。

也应该忘记自己曾经帮助过别人,让自己成为一盏灯,若这微弱的灯光能照亮别人前行的路,可谓善莫大矣!

愿人人都有感恩之心,人人都尽力而为的助人而不是无休止的索取。我们这个社会将会多么美好,多么和谐!

篇15:过年同学串门杂文随笔

过年同学串门杂文随笔

正月新年,晴好的天气适合串门,人来人往显得热闹,也有年味。自从出了象牙塔,曾经那些同窗好友都各奔前程,即是是离家近点的,一年下来能见着面的时候估计也就在春节期间了,于是乎,就免不了互相串门。

欣雨算是老同学了,即是邻居,也是孩童时的小伙伴。一进门,相互拜个年,说个新年好,她便招呼着大家坐下。她还是与往年一个样,直爽的性格,说话从来就没有犹豫过。谈学习,那肯定是大家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论颜值更是没的说,想当年在学校也算的上是风云人物。说发展,毕业之后便在一线城市打拼。对于新事物,她总是有自己独到的看法与见解,也能接受别人不同的看法。对于过时的`传统,她总会以一种商量的语气来解释其中的不合理。每年过年串门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当下,谈谈各自的情况,自然是没有任何的拘束,是一种轻松和愉悦的氛围。

胖峰是上学时的死党,后来他转学了就断了联系。去年偶然联系上了,便说年后出来串串门,大家应了。乡下的路骑上摩托车半个小时左右,转过一道弯就到他家门口。房子装修一新,门口停着一辆挂着外地牌照的新车,大门开着却没人,大家以为他不在家。正当迟疑时,一个胖胖的人正迎面走出来,并直呼大家曾经的绰号。这下算是见到真人了,毕竟有好几年没见了,他却依旧是那样的胖。在外面招呼了几句大家便一起围坐在圆桌旁,闲聊中总要聊聊以前的故事,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接下来,大家推杯换盏,不亦乐乎。满地的啤酒瓶子,见证了这次串门的收获......

正月按理有的是时间去玩,奈何假期就那么长。七大姑八大姨家一转,剩下的时间便没多少了。还有些伙伴本来说要去见见的,只好说来年有时间再会。似乎不羁的年纪早已远去了,不过有喜欢的事情还得赶紧做,错过了似乎就再也不能了。

篇16:杂文随笔过年八件事

杂文随笔过年八件事

春节,辞旧迎新的日子!这个华夏儿女特有的喜庆节日,积淀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传承,一代又一代,一年又一年,却总有一种韵味深含其中。打扫房屋、贴春联、年夜饭、守岁、等待第一声钟鸣、放鞭炮、给儿童压岁钱、拜年问候这八件事本是春节少不了的,而如今对春节的期望却只是那七天的小长假,能让自己好好地休息一下,也许是人到中年的缘故,对新春的向往却是如此的淡漠,以至于这最普普通通的八件事却是没有一年能够做到,也没有一年能够做好。

打扫房屋、贴春联这非常古老的习俗甚至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意味着辞“旧”迎“新”,各家各户在新春的前几天打扫房屋,清洁卫生,在门上贴对联,期盼新年好运,抒发良好的祝愿。然而,如今的我在本该早起的日子却宁愿当“懒猫”,更不用说去贴对联,就这么让新春的时光在枕边悄悄流过…;年夜饭、守岁是一家人团圆的时候,父母都已年高,本该自已下厨,却害怕瓢碗锅筷的折腾,更担心那不入流的手艺,只好去“外包”,还自我安慰:“这样省事”;年夜饭后,本该家人聚坐一起,聊聊过去、今天和明天,等待春节的到来,然而看着春晚闪耀的银屏,哈欠却是不来由的催促,便也顺理地回自已家而去,回头看到的却是父母温情而遗憾的目光…

第一次钟声是春节的象征,电视里常看到一个大广场,那里有为除夕设置的大钟,随着春节的临近,人们开始倒计数并一起庆祝,相信大钟的撞响可以驱除霉运,带来好运。记得年轻时还去附近山上的寺庙等待第一次钟声,如今几十年过去后,却再也没有那种激情和期待,即便当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心依然如此的安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放鞭炮、给孩子压岁钱是春节中孩子最向往的事了,除夕夜一旦时钟撞响午夜12点钟,城市和乡镇都被烟花的闪闪光芒映亮,鞭炮声震耳欲聋。一家人熬夜就为这个欢乐的.时刻,孩子们一手拿鞭炮,一手拿火机兴高采烈地点放着他们在这个特殊节日的快乐,尽管他们吓得捂着耳朵。然而也只有孩子们的欢乐能传染给我了,自已却没有了这种尝试的喜悦;传说中过年的“年”、除夕的“夕”都是指怪兽,给压岁钱据说能驱魔并带来好运,因此,父母把钱放入特制的小红包里,等孩子睡着后悄悄放在枕头下,称之为“压岁”。我小的时候拿到母亲给的2元钱时别提有多高兴了,可如今过节给压岁钱却变成了负担,已没有其形式和内在的意义了。

最后要说是便是拜年了,往年亲朋好友串门、同事邻里间问候是最热闹的时候了,往往三五成群、不知疲倦,可如今最喜欢的便是呆在家里,看看电视、上上网,至于拜年问候搞个手机群发,反正是躲着不见面了,偶尔走几家长辈亲戚,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时朋友间闲聊,听到的也是:“我天天在家睡懒觉”、“亲戚间说好不相互拜年了”、“我邻居的父母到敬老院去过年了”等等,于是乎感叹社会的变化、人际关系淡漠的由来了。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样的春天,一样的景色,然而观景的人,心已不常在。春节是几千年文化的传承,弘扬的是破旧创新的精神,而我们失去的正是这种精神,浅一点说是一种激情,深一点说更是一种信仰,以至于常常找不到自我,迷失在节日的困惑中。我想,许多人也和我一样,节日是在平淡中度过,对新春的感觉是麻木的,只因为我们的物质生活提高了,对信仰的追求变得淡化了,这小小的八件事在我们看来只是形式而没有意义了,殊不知这古老的习俗却隐藏着深厚的内涵,只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忽略了。

“一年四季春常在,万紫千红花盛开。”今年的春节已经过去,明年的春节还远吗?

篇17:过年的味道杂文随笔

过年的味道杂文随笔

今年春节,我会在新加坡度过,作为华人聚居之地,我相信新加坡的年味也会特别浓,甚至可能比国内还要浓,而且,热带比较适合怕冷的我。

明年春节,我可能会在台湾,也可能会在马来西亚,基本上会选择与华人相关的地方,基本上会选择热带,感受不同地域的年味,在温暖的适宜的季候里。

去年春节,我在海南骑行,除夕夜,是在海南博鳌附近一个小村子里度过的,朋友的家中,热腾腾的火锅,海南味道的年夜饭,鞭炮声不绝于耳。第二天穿行在一个个村落中,看到到处都是春联、鞭炮的红屑,人们走动拜年,小孩子们看到骑行的我们,挥着手大叫新年好。很温馨的感觉。

我老家是山东,冬天一般不回北方,太冷,我拣最好的季节回去,和家人乐享天伦。身为时间管理者,我喜欢错季行动,这样,尽得自由、轻松,这是真正的幸福感,比加入春运大军强——在我的观念里。

我喜欢传统,也喜欢时代的进步。以前在家乡过年的时候,虽然的确年味越来越淡,不象小时候那样有着鲜明的年节特色,但是毕竟也有着其他时候不可比的气氛,我享受那种气氛,喜欢和家人一起置办年货的感觉,而现在,当我身处深圳,我同样喜欢到热带度假的选择。

我理解年节的实质在于团聚,一年辛苦到头,回乡与家人相守一段时间,享受天伦之乐,如果能够抓住实质,也就会明白,未必一定要到年节,心意可以在平日里就多多体现出来,比如电话问候、QQ(现在主要是微信了)、平常休年假回去团聚等,而且,过年也未必一定在家乡,不过这个可能会涉及到一些传统观念,比如我劝我爸爸到深圳来过年,他就不愿意,其实这样多好啊,深圳的冬天比山东暖和多了。

职场人士可能一年到头总是繁忙,即使有年假也难休。我一直觉得:要想过好年,功夫在年外。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把工作做好,争取在合适的时间休假,不用非得等到春节,如果是带团队,其实这更重要,因为身为管理者而不放心自己休假期间的工作,那有可能表明管理不到位。我以前带团队时非常注意后备经理人的培养,我休年假,工作照常进行,领导不用担忧,员工也觉得被信任和得到了锻炼。

春节,和平常的每一天一样,都要开心地度过,我喜欢自己的度假方式,不用在路上奔波,不用和很多人拥挤,也不用害怕冰天雪地,因为和家里人有充分的沟通,所以他们也理解我——当然有时候要做有点小危险的`事情就瞒一下,避免他们担心,我去海南骑行也没告诉我爸爸,不过惨的是除夕夜他打电话给我,听到周围的鞭炮,疑惑地问深圳不是不让放鞭炮么,只好告诉他在海南了,这事表明一个能降低环境噪音的电话相当重要:)。

每个人都是群体中的一部分,也是有独立意识的个体,每个人过年的方式,有同,有异,有个人选择的自由,只是,不管选择哪种,我觉得,开心最重要,选择了,就开开心心地过,而不是“当境恨境,离境爱境”,在自己选择的方式里,仍然纠结、不开心。为了回家的热望,回程中的漫漫几十小时也是值得的,选择了远赴海外过年,就不必在意别人的非议。

我也一直还记得,我和母亲最后相守的那个春节,我在苏州工作,乘大巴,在夜里回曲阜,被大巴扔在泰安高速路口,凌晨三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在雪地里走了一段路,遇到一个早起上班的年轻人,骑单车,很善良地说载我一段,而我相信他,他在已经有出租的地方放我下来,向他道谢后,再前往汽车站买票,行在中途时,接到好友的电话,说已经在接我的路上,让我下车等他,我站在茫茫雪野中,冻得要命,到他车来,扑进车里,感觉立刻温暖了。

篇18:谈钱说爱杂文随笔

谈钱说爱杂文随笔

我身边有很多人,结婚了,看上去很幸福。他们谈论家庭,有时崩着脸,有时笑起来,柴米油盐,家长里短,对于他们,这就是生活。

而我,走偏了。梦与理想,穿过利刃的时间,在雾与阴霾之间,挥舞手臂的少年,也试着隐藏锋芒折射的光线,于是,用尽力气的呼喊,变成了蜷缩角落的躯干。

我喜欢,随岁月增长的阅历所带来的安全感,人与世事,路与牵绊,那些看在眼里的艰难,最终停在跨过之后的松散。我害怕,随目标实现的累积所带来的危机感,得与失去,成与放弃,那些攥在手心的成绩,最终败给欲念之后的名利。

我不是没有想过,结婚生子,追着别人的`脚步,一路向前。其实,做怎样的选择,都心有不甘,我经历起伏,守着残念,或许只是因为,还有一点点未能耗尽的勇敢,任凭多少人劝说,“何必在自己有限的青春里,去冒没能出人头地的风险”,我不是拒绝平庸,我只是更想成功。

谈钱,才说爱,在各有目的的交往中,都心怀鬼胎,或许是我悲观,不想触碰感情的底线,也或许,看多了分分合合,不如来个清静,也能在失意低谷之时,偶得反省。

在一命理解说文章中读到自己,初年奔波驳杂,不能聚财,似乎有那么一点意思,近几年的生活状况的确如此。工作这五年,搬了十几次家,个中因素,都算作经历,直至现在,仍不得稳定。我所期所望,从曾经不切实际的幻想,变成一个又一个规划,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成熟吧。

时间,总给年轻无休止的心愿,有人出发,有人抵达,有人日复一日盼着艳阳高照。这世界,没有无辜的弱者,也没有可恨的过客,萍水相逢,推杯换盏,畅谈过后,踏上各自的旅途。

别让明天,成为梦想的坟墓,那么今天,就做一个快乐的赌徒。

篇19:闲说龙杂文随笔

闲说龙杂文随笔

人的心还是要有意境才好。

譬如说龙,若是没有丰富想象力和意境,是难以画出龙的模样来的。

说起龙,说实在是的,谁也没有见过真龙,都是人们臆想中的吉祥物,中国腾飞的龙图腾。就目前的中国第一龙,陈列在河南濮阳博物馆,距今5000多年,都还是鱼鳞一样的贝壳拼凑一起的。中国的恐龙,倒是有十六个恐龙之乡,龙的种类也繁多,有:青鸟龙、华阳龙、中华鸟龙、巨盗龙、小盗龙、永川龙,好像只有永川龙体现最大,最凶猛,是食人的龙。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天意,在丁酉年里也就是鸡年里,云阳新津发现恐龙化石。在山海经里鸡就是传说中凤,龙凤呈祥嘛!讨得了一个好吉言。云阳发现恐龙化石时,一时云阳人都沸腾了好一阵子。也不知道即将出土的云阳恐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龙,我倒是希望它是一个长满羽翼一样会飞的小盗龙,模样不是很凶猛。

说起龙的凶猛,我不由得想起二十几年前做的一个梦,一条龙,凶神恶煞一路追赶着我,要吃人的样子,梦里急得我大汗淋漓。无独有偶,记得我还很小的时候,启蒙不久的秋天。那天我刚好路过池塘,一眼就瞧见那蛇的样子,有点像书上所描写,头顶鸡冠,肚子下面还有脚,全是赤红,只不过没有细长的尾巴,尾巴和身子几乎一样粗细。我赶紧跑回家喊大人也来瞧,结果,等我再跑来的时候,它已经不见了。当时大人责怪我,说是,神灵一样的生物,普通人是不容易瞧见的,责备我是打胡乱说,从此一病半年之久,还真的'差点要了我的命。

我不知道,当时是真的看花了眼,还是这世上真有这样的生物存在。不过,当我第二遇见的时候,我已经读初中了。那天早上,我坐在池塘边上那大石头上读书,池塘里的满是莲芙蓉花,早上的花朵都是带着露珠的。特别的好看,这样的氛围里读书,肯定是要跑神的。我又一次看见红蛇在池塘里的游,我心一颤。这次没再跑,而是大着胆子,对着它大喊“黄帝”,说来也怪,喊了“黄帝”,它游走了,也真的没有生病,我隐隐高兴,下次再遇见,我就喊它“皇帝”。因此,正是因为这两次经历,也是特别关注龙的传说,凡事一切与龙有关的,都是特别的感兴趣。就前五六年,在腾讯新闻看到一则新闻,说某个地方也发现满身是鱼鳞身子像蛇的生物,科学家再次证明只有湿地才会出现这种生物。

喜欢龙的传说,在某些方面也许是受父亲的言传的影响。父亲的爱龙,也算是爱到了极致,把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起名为“谭龙”。一个原因是记住家乡,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真喜欢龙,常把家乡湾里有碗粗的大蟒蛇他管它叫龙,不过我重来没瞧见过,父母倒是发现过蟒蛇滚过的水荡。因为,家乡地名叫“回龙”嘛。我猜想大慨是因为,家乡刚好是在昆仑山余脉的山脚下,曾经历史考古学家有这样一个说法,昆仑山山脉是属于湿地和半湿地。家乡的地理环境较好,也还算的上山清水秀,山洼丘陵偏多适合恐龙的生存。往往那些走出去的龙,多半还是有些怀念这个地方,走来走去最后又回来生活的缘故。因此,人们就叫上了“回龙”。不管是何缘故起名“回龙”,我想最初起名“回龙”的这个人,心里一定是有远景的人,不是让人刻骨铭心,而是经过岁月沧桑,和踏过万水千山后,依然会记得那个天高云淡,溪边生兰草的家乡,不忘最初的家乡。

篇20:说好要遗忘杂文随笔

说好要遗忘杂文随笔

我突然觉得,有些事情并不是说放下就真的能放下的,那些这么说的人,都在自己的内心里为那些事情悄悄地留下了一个位置,封存了一份印记。那些时光里忘不了的.遗憾,不会随着时间消失,反而像陈酿一样历久弥新。只是,当我们某天想起的时候,心里多的是对于往事的牵念,少了些当时的悸动与感慨。这大概是彼此最美好的模样了吧,那些事情,你知道的,不知道的,以及那些试探着、期待着的小心思,依然存在着,但是,或许真的不一样了。

其实这样不也很好吗?即使会留下终生的遗憾,但对于我来说,我在乎的不是遗憾,而是记忆。有些珍视的东西,如果不能做好准备去触碰,那么我宁愿远远的看着。距离在,那就永远是美的。如果这种遥望能够给我带来最美的记忆,那么,就让它停留在那里吧,停留在最美的时光里,永远不会褪色的时光里。

我很幸运,在我心灵最放松的三年里,留下了你的影子,未来,我会一直轻松的走下去,也希望你,在那远方,继续走下去。彼此安好,记忆不散。

也曾想作山中鸟啊杂文随笔

相遇便是晴天杂文随笔

沙砾之沉重杂文随笔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杂文随笔

白马之白杂文随笔

三刀作戏杂文随笔

岁岁年年人不同杂文随笔

和府何福随笔

小暑话养生杂文随笔

又是一个半年匆匆过杂文随笔

也说过年杂文随笔
《也说过年杂文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也说过年杂文随笔(整理20篇)】相关文章:

成都、后会有期杂文随笔2022-07-10

线人杂文随笔2022-11-12

关于作文精选随笔2022-05-07

等你回来杂文随笔2023-08-31

那些年那些事那些人杂文随笔2022-05-07

一年一年杂文随笔2023-01-30

访书思书随笔2022-12-18

孩子的心灵是纯净的杂文随笔2023-09-02

久久思量一场空杂文随笔2022-08-11

韩幸福杂文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