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的故事答案(锦集10篇)由网友“我的宝贝宝贝”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爱因斯坦的故事答案,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爱因斯坦的故事答案
爱因斯坦的故事答案
爱因斯坦是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儿小事中受到启发。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居然 突然 竟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了自己在做什么。这么一分神,使他猛地从梯子上摔下来。摔到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爱目斯坦想到这里马上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笔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对论,有很大的(启发 教育 教训)。
爱因斯坦是个非常(爱惜 爱护 珍惜)时间的人。有一次,天下着毛毛雨,爱因斯坦头戴宽边帽,在桥上来回踱步,时而停下来思考,时而提笔在卡片上写着什么。凑巧,他的一位朋友坐着马车过来,探出头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呢?”“噢,我是应约在等一个学生。”朋友下了车又问:“瞧,衣服都湿了,一定等了好长时间,不可惜你的时间?”这时,爱因斯坦举起手中的卡片一晃:“不,不!我非常有益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一个出色的想法呢!”
爱因斯坦的生活十分(简单 简洁 简朴),穿戴也很普通。他未成名时,经常穿着一件旧大衣,步行在纽约繁华的大街上。一次,有位朋友碰见他,看他穿的大衣破旧极了,就劝他添件新的。他笑着说:“没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数年后,他已成了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工作、待客仍旧穿那件旧大衣。凑巧,他又和那住朋友相遇。朋友再三劝他换件新衣服,否则实在不相称了。爱因斯坦双手一摊,又笑了:“没关系,反正这里的每个人都认识我。”
1.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____”画出文中第2、3、4自然段的中心句。
4.读了这篇短文后,请你说一说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突然 启发 珍惜 简朴
2.难道我没有非常有益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吗?
3.见第2、3、4自然段的第一句。
4.“略”
知识扩展:读《爱因斯坦的故事》有感
爱因斯坦是当代伟大的物理学家,他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小事中受到启发。
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幅画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爬上去,他这时突然想起一个问题,就沉思起来,忘记了自己是在半空中,结果他一下子从梯子上摔下来,他竟不觉得疼,他还在思考: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路线运动的。
通过读爱因斯坦的故事,我得了启发,无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认真思考,当我们遇到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更要认真思考。如果我们克服了困难,成功也就在前方召手了。
爱因斯坦说过这样的话:A=X+Y+Z,A代表成功,X代表艰苦的工作,Y代表休息,Z代表少说废话。只要我们努力学生,遇事多动脑筋,我们就是最棒的。
篇2:《爱因斯坦的故事》 阅读答案
爱因斯坦是现代伟大的物理学家。
爱因斯坦遇事爱思考、研究,常常从一点儿小事中受到启发。有一次,他要把墙上的一幅旧画换下来,就搬来一架梯子,一步一步爬上去。(居然 突然 竟然),他又想起了一个问题,沉思起来,忘了自己在做什么。这么一分神,使他猛地从梯子上摔下来。摔到地上以后,他顾不得疼痛,马上想到:人为什么会笔直地掉下来呢?看来物体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线路运动的。爱目斯坦想到这里马上站起来,一瘸一拐地走到桌边提笔把自己的想法记下来。这对他正在研究的问题--相对论,有很大的(启发 教育 教训)。
爱因斯坦是个非常(爱惜 爱护 珍惜)时间的人。有一次,天下着毛毛雨,爱因斯坦头戴宽边帽,在桥上来回踱步,时而停下来思考,时而提笔在卡片上写着什么。凑巧,他的一位朋友坐着马车过来,探出头问:“你在这儿干什么呢?”“噢,我是应约在等一个学生。”朋友下了车又问:“瞧,衣服都湿了,一定等了好长时间,不可惜你的时间?”这时,爱因斯坦举起手中的卡片一晃:“不,不!我非常有益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得到了一个出色的想法呢!”
爱因斯坦的生活十分(简单 简洁 简朴),穿戴也很普通。他未成名时,经常穿着一件旧大衣,步行在纽约繁华的大街上。一次,有位朋友碰见他,看他穿的大衣破旧极了,就劝他添件新的。他笑着说:“没关系,反正在纽约谁也不认识我。”数年后,他已成了赫赫有名的物理学家,工作、待客仍旧穿那件旧大衣。凑巧,他又和那住朋友相遇。朋友再三劝他换件新衣服,否则实在不相称了。爱因斯坦双手一摊,又笑了:“没关系,反正这里的每个人都认识我。”
篇3:《爱因斯坦的故事》 阅读答案
1.选出文中括号里恰当的词语。
答: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反问句。
答:
3.用“____”画出文中第2、3、4自然段的中心句。
答:
4.读了这篇短文后,请你说一说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
答:
篇4:《爱因斯坦的故事》 阅读答案
1.突然 启发 珍惜 简朴
2.难道我没有非常有益地度过了这段时间吗?
3.见第2、3、4自然段的第一句。
4.“略”
篇5:《爱因斯坦的故事》阅读答案
爱因斯坦是一位赫赫有名的科学家,他担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主任后更忙了,很少能呆在办公室里,一切日常事务性工作都由秘书处理。
一天,已经过了下班时间,办公室里的电话铃响了。秘书不耐烦地拿起了听筒。
“请问,我可以和主任谈话吗?”耳机里传来温文尔雅而又熟悉的声音。可秘书一时没听出是谁,按***惯回答:“主任不在。”“那么,请您告诉我,爱因斯坦博士住在哪儿?是他新搬的家。”
秘书婉转地回答说:“不能奉告,因为爱因斯坦博士太忙,他不愿他的住处受到干扰。”
这时,电话里的声音突然变低了:“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我就是爱因斯坦博士。我正要回家,可我忘记了自己住在哪里了,请你给我查一下我的住址。”
秘书听了,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原来,这天爱因斯坦回家时,在路上边走边思考问题,走着走着,竟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当他发现自己迷了路,想回家时,却又忘记了自己家的地址。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他只好打电话麻烦秘书查找地址了。
爱因斯坦在学习和工作上有惊人的记忆力,可在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这是因为他的`思想全都集中在科学研究和探索上了。
1、 根据意思写词语。
(1)形容名声非常显著。( )
(2)形容人的态度温和,举止文雅。
2、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分散——( ) 直率——( ) 熟悉——( )
3、 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改写文中划线的句子。
4、 第七自然段主要写:
5、 短文最后自然段写到爱因斯坦“在生活上的记忆力却这么差”具体指的是什么?
6、 你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受或体会?请写在下面。
篇6:爱因斯坦阅读答案
爱因斯坦阅读答案
爱因斯坦阅读答案
爱因斯坦并不是个早慧的孩子。1879年3月,他出生于德国小镇乌尔姆一个普通的犹太家庭。上小学后,和其他孩子一样,阿尔伯特接触了宗教。10岁时,他进入了古典氛围很浓的路德中学。对爱因斯坦的人生起关键作用的几年,便是这之后的几年。
12岁时,爱因斯坦便读完了《欧几里德几何》,并自己证明了毕达哥拉斯定理;13岁时,他读了康德的哲学名著《纯粹理性批判》,他读完了长达12卷的《自然科学通俗读本》,他明白了自然现象有其固有规律。这些书籍中止了爱因斯坦的宗教信仰。
然而,他所就读的学校渗透了浓厚的军国主义精神,这使他感到窒息和痛苦。他没忍受更久。1895年,在他父母因生意失败移居米兰后不久,16岁的爱因斯坦离开学校去了意大利。1936年,他写道:“依我看,学校若是主要以恫吓、威胁和人为的权威教学,那是最坏的。这种教学方法摧残了学生们的健康感情、诚恳正直和自信心,培养出来的是唯唯诺诺的庸碌之辈。”
这种厌恶如此强烈,以至他求父亲为他申请放弃德国国籍。18,申请获准。
因为投考苏黎世理工大学失败,爱因斯坦勉强同意到瑞士的阿劳中学完成未学完的高中课程。但他对教育的成见很快就消失了。阿劳中学提倡教师有选择教学方法的自由,因此课上得十分有趣,学生们可以在实验室独立工作,高年级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也极为关心。
除去在阿劳中学的一年,爱因斯坦没有更多的机会享受这种理想的教育。但他还是通过某种方式自我实现了。192月,伯尔尼的报纸上,以这样一种方式,第一次出现了爱因斯坦的名字:“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愿为大学生或中学生完全私人地补习数学和物理学……”
在这之前,爱因斯坦已经发表了两篇学术论文,但显然,他还是个无名之辈。注意到这条广告的,只有两个大学生。但爱因斯坦没能靠这种方法赚到钱,
因为他们三个人聊得过于投机,而使授课变成了长时间的讨论和共同学习,三个人开玩笑地将这个小团体称为“奥林匹亚科学院”,爱因斯坦被任命为“院长”。在三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的视野中充斥了马赫、休谟、安培、黎曼、狄更斯、塞万提斯等人的哲学、科学和文学作品。他们被思想的交流迷住了,经常为某一页、某一句话争论,争论持续到深夜,甚至一连几天。
从某种程度讲,奥林匹亚科学院就是爱因斯坦心中理想的学校。他终生都对这个“幸福时代”充满感念。
在创立奥林匹亚科学院的那一年,经人介绍,爱因斯坦终于获得了伯尔尼专利局三级技术审查员的工作。宣告物理学革命的论文便是这个26岁的专利局小职员在1前提出的。那一年,爱因斯坦一共写了6篇论文,发表了5篇。其中一篇题为《论动体的电动力学》,便是后来众所周知的“狭义相对论”。发表这篇文章三个月后,爱因斯坦又写了一篇作为推论的短论文,提出了著名的E=mc2,它的发现,使当时困惑所有物理学家的问题迎刃而解。
由于名字频繁地出现在物理学杂志上,爱因斯坦渐渐有了些名气。他终于获得了博士学位,又得以在几所大学任教,先是在苏黎世,然后是布拉格,后来又去了柏林。但他并没因此而恢复自己的德国国籍。
遗憾的是,他到达后4个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19,德国一批最有声望的知识分子发表了一篇为德国侵占比利时的行为辩护的《文明宣言》,德国几乎所有的文化名流都签了字,包括哈伯、伦琴、普朗克、菲舍尔等93个人。这份宣言后来被称为是“真正知识分子的无耻宣言”。签名者里,没有爱因斯坦。几天后,爱因斯坦在另一份反对《文明宣言》的文件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爱因斯坦并没因战争而停止自己的研究。狭义相对论发表后,广义相对论问世了。爱因斯坦一下子成了众人瞩目的中心。他不断被邀请参加各种活动、发表演讲。慕名而来的人似乎一下子从世界各地涌到他家门口。
19后,德国民族主义抬头,排犹势力甚嚣尘上。有人在柏林报纸上两度宣称要谋害爱因斯坦。他的相对论在德国也受到批判。但爱因斯坦并不担心这个。他关心的是能否永远地消灭战争,并为此到处奔走呼号。1931年夏天,爱因斯坦授权建立了“爱因斯坦反战者基金”。第二年,他又在一份致德国社会党和共产党的呼吁书上签名,促使他们联合起来,以阻止德国“变成法西斯的可怕危险”。这个警告太晚了。1933年1月,希特勒成为德国总理。两个月后,54岁的爱因斯坦再一次作出了“离开德国”的决定。
爱因斯坦本是个绝对和平主义者,但面对战争的危险,他说:“为了保卫公理和人民的尊严而不得不战斗的时候,我们决不逃避战争。”正是在这种转变下,1939年8月,因忧虑纳粹德国率先研制成原子弹,爱因斯坦在给美国总统罗斯福的信上签了名,指出:“……有可能制造出一种威力极大的新型炸弹,能轻易地把整个港口连同附近地区一起炸毁,我的义务是提请您注意下列事实和建议……”这封信开始了美国著名的“曼哈顿工程”。6年后,日本广岛和长崎受到原子弹轰炸,死伤20万平民。当爱因斯坦从广播中听到这条消息时,惊呆了。他只说了一句:“我真痛心。”
爱因斯坦余生的大部分精力都用来纠正他所犯的这个“最痛心的错误”。
1953年冬,芝加哥律师“十诫会”决定授予爱因斯坦人权奖。他不能前来,写了一封信供宣读:“…我所做的仅仅是:在长时期内,我对社会上那些我认为是非常恶劣的和不幸的情况公开发表了意见,对它们保持沉默,就会使我觉得是在犯同谋罪。”
1955年4月18日凌晨,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平静地离开了人世。他留下的遗嘱是:“不举行任何葬礼,不修坟墓,不立碑或任何纪念性标志,骨灰由亲友秘密撒向天空……”这才是真正的、完整的爱因斯坦。“一位中国学者说,“这样的人是不可能被超越的。”
(选自《中国青年报冰点专刊》,有删节)
试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以时间为经线,着重叙述了爱因斯坦一生的主要经历和他在物理学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突出表现了他身上所呈现出来的伟大的人格魅力。
B.爱因斯坦生前曾两度离开德国,第一次是因为不能忍受德国的教育方式;第二次是为了反对不义的战争,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已经超越了狭隘的民族、国家观念。
C.爱因斯坦反对学校以恫吓、威胁和人为的权威进行教学,对他的一生产生重要影响的有两所学校——瑞士的阿劳中学和他自创的`奥林匹亚科学院。
D.在美国的原子弹轰炸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之后,爱因斯坦非常痛心,他认为是他的错误导致了日本20万无辜平民的死伤,这件事促使他后来用大量的经历致力于人类的和平事业。
E.爱因斯坦一直反对战争,但他并不逃避战争,反对战争是因为他害怕战争会给平民带来伤害,害怕战争会给人类带来毁灭性的灾害,不逃避战争是因为作为一个世界公民,他同样具有正义感和爱国情怀。
(2)文中多次提到爱因斯坦“理想的教育”“理想的学校”,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爱因斯坦所向往的“理想的教育”是怎样的教育?(6分)
(3)本文是为纪念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发表一百周年而作的,文章重点写了哪些内容?请说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处理。(6分)
(4)请结合全文材料分条概括,为什么说爱因斯坦是“不可能被超越的”?(8分)
参考答案:
(1)答B得3分,答D得2分,答C得1分。
(C项,不全面。对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还有德国的路德中学。A项,本文重点叙述的不是爱因斯坦的物理学成就。E项,错在“爱国情怀”。)
(2)第一,理想的教育应该解放人的思想,培养人健康感情和健全人格。(2分)第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共同成长,关系和谐。(2分)第三,教师可以自由选择教学方法,课堂生动有趣。第四,学校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能力。(学生可以在实验室独立工作)第五,学校不只是培养学生的智能,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
(后三点每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
(3)文章重点写了两个方面的爱因斯坦:前半部分主要写他青少年时代所接受的教育以及他的教育观,后半部分主要写他作为一个和平主义者为反对战争所进行的种种活动。(2分)
这样处理材料是因为:第一,作为物理学家的爱因斯坦是众所周知的,但作为和平战士的爱因斯坦却鲜为人知,所以有必要从另一个侧面介绍他,突出爱因斯坦的人道主义情怀。(2分)第二,介绍他所受的教育,他所崇尚的自由独立精神、探究精神,是为后文他所取得的物理学成就作铺垫;也为后文他反对军国主义、民族主义、纳粹主义作了铺垫。(2分)
(4)这是对爱因斯坦的高度赞扬,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人,完整的人,他既是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也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2分)
①他是一个有思想的人,他敢于怀疑、不盲从权威。他十二三岁读到一些书后,中止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他在学校里反对权威式的教育。
②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人权主义者,为反对战争他不允许自己沉默,一直奔走呼号。
③他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留下遗嘱,不举行任何葬礼,不修坟墓,不立碑或任何纪念性标志,骨灰由亲友秘密撒向天空。
④他是一个严于自省的人。他意识到自己的科学研究被人利用,给无辜的平民造成巨大的伤害,他用余生的大部分精力来纠正他所犯的这个“最痛心的错误”。
篇7: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个十分贪玩的孩子。他的母亲常常为此忧心忡忡,母亲的再三告诫对他来讲如同耳旁风。直到16岁的那年秋天,一天上午,父亲将正要去河边钓鱼的爱因斯坦拦住,并给他讲了一个故事,正是这个故事改变了爱因斯坦的一生。故事是这样的:
“昨天”,爱因斯坦父亲说,“我和咱们的邻居杰克大叔去清扫南边工厂的一个大烟囱。那烟囱只有踩着里边的钢筋踏梯才能上去。你杰克大叔在前面,我在后面。我们抓着扶手,一阶一阶地终于爬上去了。下来时,你杰克大叔依旧走在前面,我还是跟在他的后面。后来,钻出烟囱,我们发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你杰克大叔的后背、脸上全都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而我身上竟连一点烟灰也没有。”
爱因斯坦的父亲继续微笑着说:“我看见你杰克大叔的模样,心想我肯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于是我就到附近的小河里去洗了又洗。而你杰克大叔呢,他看见我钻出烟囱时干干净净的,就以为他也和我一样干净呢,于是就只草草洗了洗手就大模大样上街了。结果,街上的人都笑痛了肚子,还以为你杰克大叔是个疯子呢。”
爱因斯坦听罢,忍不住和父亲一起大笑起来。父亲笑完了,郑重地对他说,“其实,别人谁也不能做你的镜子,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镜子。拿别人做镜子,白痴或许会把自己照成天才的。”
爱因斯坦听了,顿时满脸愧色。
爱因斯坦从此离开了那群顽皮的孩子们。他时时用自己做镜子来审视和映照自己,终于映照出了他生命的熠熠光辉。
篇8: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有一次上手工课,他想做一只小木凳。下课铃响了,同学们争先恐后拿出自己的作品,交给了漂亮又严厉的女教师。爱因斯坦没有拿出自己的作品,急得满头大汗。女教师宽厚地望着这个数学、几何方面非常出色的男孩,相信他能交上一件好作品。
第二天,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满怀期望的女教师十分不满地对全班同学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窃笑着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迷惑不解地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木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这回大家都不笑了,女教师向爱因斯坦亲切又深思地点着头,同学们也向他投去敬佩和赞许的目光。
这个小故事让我们看到爱因斯坦的韧性,在他不满意自己的小板凳的时候,他又再次投入制作。他一共制作了三个小板凳,最后的一个比前两个要好一些。在制作小板凳的过程中,爱因斯坦表现了他对自己的态度,那就是无论做任何事,他都要力求做好,完全释放自己的能量,不满足已有的成绩,让自己的潜能充分发挥。 伟人的小故事激励鞭策我在学习做事情要努力认真,一丝不苟!
篇9:关于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时候并不活泼,三岁多还不会讲话,父母很担心他是哑巴,带他去给医生检查。还好小爱因斯坦不是哑巴可是直到九岁时讲话还不很通畅,所讲的每一句话都必须经过吃力但认真的思考。小爱因斯坦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从不做违心的或骗人的事。为此,他受到同学们的讥笑,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诚实的约翰”。普通孩子喜欢玩带有竞争性的游戏,可是他却不喜欢参加。孩子喜欢打仗的游戏,喜欢看士兵操练,但是他却从小到大不喜欢任何和军事有关的东西。他是一个不想看到人类互相残杀的和平主义者。
爱因斯坦家的住房周围有花园,他经常一个人长时间地蹲在花园角落的灌木丛里,用手抚摩着小叶片或者凝视着匆匆跑动的蚂蚁。他很小就喜欢冥想,想了解大自然的奥秘。一次,在依萨尔河岸野餐时,一位亲戚说,小爱因斯坦很严肃,当其他的孩子都在互相玩耍、逗乐时,他却独自坐着看湖的对岸。母亲玻琳深情的为自己的孩子辩护:“他是沉静的,因为他在思索。等着吧,总有一天他会成为一个教授!”那位亲戚感到可笑,但也理解母亲的心情。教授!在人们的心目中,只有那些聪敏的人才有可能得到这个荣誉的称号,这个连话都说不好的笨孩子能成为一个教授吗?
在四、五岁时,爱因斯坦有一次卧病在床,父亲送给他一个罗盘。当他发现指南针不断地指着固定的方向时,感到非常惊奇,觉得一定有什么东西深深地隐藏在这现象后面。他一连几天很高兴的玩这罗盘,还纠缠着父亲和雅各布叔叔问了一连串问题。尽管他连“磁”这个词都说不好,但他却顽固地想要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这种深刻和持久的印象,爱因斯坦直到六十七岁还能鲜明的回忆出来。
爱因斯坦在念小学和中学时,一般功课属平常,唯有数学成绩远在全班同学之上。由于他举止缓慢,不爱同人交往,老师和同学都不喜欢他。教他希腊文和拉丁文的老师对他是那么厌恶,曾经公开骂他:“爱因斯坦,你长大后肯定不会成器。”而且因为怕他在课堂上会影响其他学生,竟想把他赶出校门。
爱因斯坦的叔叔雅各布在电器工厂里专门负责技术方面的事务,而爱因斯坦的父亲则负责商业的往来。雅各布是一个工程师,自己就非常喜爱数学,当小爱因斯坦来找他问问题时,他总是用很浅显通俗的语言把数学知识介绍给他。
有一天爱因斯坦跑来问叔叔:“什么是代数”?叔叔就这样解释:“在算术中有很多问题不容易解决,要算又很难。而代数是一门'快乐'的数学,能很容易的帮人们解答困难的计算。我们把我们不知道的数叫着x,然后来捕捉它。你把它当作已知道的东西,建立一些关系,最后你就可以容易地得到它了。”然后叔叔给了他一本有代数问题的小册子,爱因斯坦很快就学会了解决里面的问题。
有一次雅各布叔叔给他讲了几何中一个很美丽的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任何直角三角形的长边平方一定等于两短边平方的和。叔叔没有告诉他这个定理的证明,但是爱因斯坦在画了许多直角三角形后发现这关系一直成立,感到非常的惊奇。
父亲的生意做得并不好,但却是一个乐观和心地善良的人,家里每星期都有一个晚上要邀请来慕尼黑念书的穷学生吃饭,这样等于是救济他们。其中有一对来自立陶宛的犹太兄弟麦克斯和伯纳德,他们都是学医科的,都喜欢阅读书籍,兴趣广泛。他们被邀请来爱因斯坦家里吃饭,并和羞答答、长着黑头发和棕色眼睛的小爱因斯坦交成了好朋友。
麦克斯可以说是爱因斯坦的“启蒙老师”,他借了一些通俗的自然科学普及读物给他看,看完后就和爱因斯坦讨论,并且再继续提供给他新的读物。麦克斯点燃了爱因斯坦自学的兴趣火花,还不断地辅导他。
麦克斯在爱因斯坦十二岁时给了他一本施皮尔克的平面几何教科书,一下子攫取了爱因斯坦的心灵。爱因斯坦晚年时回忆这本神圣的小书时说:“这本书里有许多断言,比如,三角形的三个高交于一点,它们本身虽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可以很可靠地加以证明,以致任何怀疑似乎都不可能。这种明晰性和可靠性给我造成了一种难以形容的印象。”
这时爱因斯坦又想起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于是想要独立证明这个定理。他花了三个星期最后找到一个方法,就是从直角三角形最长边所面对的顶点作这边的垂直线,于是把三角分成相似三角形,由此很容易证明这个定理。虽然这是一个古老得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定理,但是爱因斯坦经过一番努力总算得到了结果,他第一次体会到科学发现时的欣喜。
麦克斯每星期来时,都会帮他改一些习题,并且辅导他作一些较难的问题。过不久又引导他学习高等数学,十三岁时他已自学微积分了。当他的同班同学为那些平面几何简单问题和循环分数而皱眉头时,爱因斯坦靠自学已经进入到无穷级数这些美丽神奇的“无穷世界”去了。
很快小爱因斯坦的数学程度超过了读大学的麦克斯,比他大十一岁的医科大学生再也跟不上这个十二、三岁的小孩子了。为了以后有共同谈话的话题,麦克斯开始借哲学书给他看,爱因斯坦在十三岁就能看懂康德的《纯理性批判》。这是一本对许多成人来说都算是枯燥艰深的书。这时候爱因斯坦阅读的书就是数学、物理和许多哲学家的书。他不看小说,唯一的消遣就是拉小提琴。
麦克斯认为他已发现了一个神童,他说:“一个伟大的科学家或哲学家,将从爱因斯坦身上成长起来。”
篇10:爱因斯坦的故事精选
有一次大发明家爱迪生满腹怨气地对爱因斯坦说:“每天上我这儿来的年轻人真不少,可没有一个我看得上的。”
“您断定应征者合格或不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爱因斯坦问道。
爱迪生一面把一张写满各种问题的纸条递给爱因斯坦,一面说:“谁能回答出这些问题,他才有资格当我的助手。”
“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因斯坦读了一个问题,并且回答说:“这需要查一下铁路指南。”“不锈钢是用什么做成的?”爱因斯坦读完第二个问题又回答说:“这得翻一翻金相学手册。”
“您说什么,博士?”爱迪生打断了爱因斯坦的话问道。
“看来我不用等您拒绝,”爱因斯坦幽默地说,“就自我宣布落选啦!”
爱因斯坦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强调不能死记住一大堆东西,而是要能灵活地进行思考。
爱因斯坦认为,正确地进行思考,是追求机会至关重要的条件。
小时候的爱因斯坦一点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天才,到3岁的时候,还不会讲话。6岁上学,在学校里成绩非常差,一上课就是被批评的对象,老师还说他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天生的笨蛋。
但,爱因斯坦在12岁的时候,就已经决定献身于解决“那广漠无垠的宇宙”之谜。15岁那一年,由于历史、地理和语言等都没有考及格,也因为他的无礼态度破坏了秩序和纪律,他被学校开除。
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思考和想像。他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包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他在 16岁时,他喜欢做着白日梦,幻想着自己正骑在一束光上,做着太空旅行,然后思考:如果这时在出发地有一座钟,从我坐的位置看,它的时间会怎样流逝呢?
从此,他开始了他的科学远征。他设计了大量理想实验,提出了“光量子”等模型,为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人生智慧:灵活地进行思考对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必要的。抱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思想,才能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逐渐迈向一个个人生的高峰。
★ 《挑战》阅读答案
【爱因斯坦的故事答案(锦集10篇)】相关文章:
万里长城一红柳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4-03-19
槐树下的战争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3-03-14
近代的科学和文化练习题及答案2024-02-04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2024-01-24
《小议“慎独”》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10-06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教学设计2023-01-22
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23-12-08
《萧伯纳和小女孩》教学设计2023-10-28
苏教版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教学设计2022-04-30
韩山拾得 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