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惠州电力通信系统中SDH传输体系

时间:2022-09-08 08:05:5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浅谈惠州电力通信系统中SDH传输体系(共7篇)由网友“春天的钉子”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浅谈惠州电力通信系统中SDH传输体系,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浅谈惠州电力通信系统中SDH传输体系

篇1:浅谈惠州电力通信系统中SDH传输体系

浅谈惠州电力通信系统中SDH传输体系

电力通信是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越来越依赖于电力通信业务传输的高可靠性及高可用性.本文主要是论述了电力通信系统中SDH体系的具体应用,可供同行借鉴.

作 者:宋培芳  作者单位:广东电网公司惠州供电局,广东,惠州,516000 刊 名: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 英文刊名:CHENGSHI JIANSHE YU SHANGYE WANGDIAN 年,卷(期): “”(23) 分类号: 关键词:SDH体系   传输通道   接入设备   电力通信  

篇2:论地铁SDH传输系统对E1业务的保护

论地铁SDH传输系统对E1业务的保护

本文介绍了地铁SDH传输系统对其所承载之E1业务的保护模式,分析了各保护模式的特点,最后提供了改进的`保护解决方案.

作 者:甘益  作者单位:广州地下铁道总公司,广州,广东,510380 刊 名: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英文刊名:CHINA NEW TECHNOLOGIES AND PRODUCTS 年,卷(期):2009 “”(14) 分类号:U2 关键词:E1业务   SDH传输系统   子网连接保护(SNCP)   复用段共享保护  

篇3:网管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性论文

网管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实用性论文

综合网管系统实际上就是通过网管操作,来实现全网不同网络资源信息的集中监控和集中管护。其中,主要有对全网故障问题的全面定位、对全网性能进行综合分析。该方式既方便进行维护应用,又可有效提高该系统的实际工作效率。近年来,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的不断成熟,网络管理体系也日渐规范化和制度化,综合网管系统的应用和发展前景也变得更加的广阔。首先,计算机软件技术日渐成熟,为综合网管系统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可行的技术保障。在故障管理实践中,为有效实现对网络故障问题的全程警报,分析和研究多层次的相关性,需引入基于规则判断的专家系统技术。

该技术技术可以对复杂事故诊断、处理等进行全面的强化,而且当前已经非常的成熟,因此综合网管系统的应用前景变得更加的广阔。同时,工作流技术对于综合网管系统内涵的有效丰富,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在更深层次上实现网管系统应用领域的拓展。在网管工作中,存在着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任务,实践中可将其纳入到流程性工作范畴,比如故障处理流程、作业计划流程、数据交换核对流程和装置告警流程。同时,还有其他一些技术支撑,比如分布计算、软件粘合剂等管理技术,这为大量异构软件和硬件系统的有效集成和应用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在此过程中,还有一些组建式开发技术,如COM和EJB等技术,这些技术存在为集成异构系统实现分布式计算管理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技术支持。比如一些web、XML等技术,可以在更加广阔的网络空间实现系统的集成,提供了一种软件的粘合剂。这些都为综合网管系统提供了灵活的选择和借鉴空间。其次,整体结构的标准化为网管系统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从实践来看,当前国内网管技术已逐渐成熟,并成为一门热门技术,而且很多论坛、组织,还对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制定了相关的标准。在此过程中,提出了一些管理体系要求和结构标准,尤其以TMN为基础的.公布式管理技术最具代表性,它成为国内综合网管系统应用和发展主流趋势。

对于TMN而言,它主要是提供了一个组织性的网络管理结构,以实现不同操作系统彼此之间、电信设备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有效联系。目前来看,TMN原则日渐被大众所接受,而且各商家制订网管项目技术规范过程中,无一例外地采取的都是TMN5层结构和五大功能性概念。近年来,随着国内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普及,网络分布处理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通信网和相关业务分布式管理基础上,通信网管朝着开放性分布式管理方向发展成为主流趋势。但在TMN系统设计和应用过程中,对于分布式通信网络、业务管理而言,TMN没有真正涉及到所谓的分布问题。据调查显示,当前比较流行的一些分布管理技术包括MicrosoftCOM/DCOM、J2EE以及CORRA等多种现代化信息技术,其中CORROA技术具有非常强的语言优势,可在同一个分布式中同时应用不同的语言,以此来支持分布对象,确保有效的互通性。作为当前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CORRA技术体系结构比较全面、完整,包含了较为完善的现代化对象服务装置,因此非常适合应用在开放式电信环境之中,并以此来获得业务上的有效构造、资源上的有效控制。最后,网络管理系统的有效推广。实践中可以看到,当前电力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为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且电力通信已随通信网络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建立起了各种专门的网管系统,并且已经基本上实现了各专业网络之间的集中监管和统一管控。在这样的条件下,对确保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建立综合网管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即为其提供了有效的运行基础和实践平台。

近年来,随着国内通信技术的快速,不同专业的网管系统也逐渐实现了统一和大融合,这在很大程度上有效地促进了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统一电网系统,最大限度地实现全网信息资源的优化与配置,从而有效地降低电网实际运行和管理成本,并以此来提高整个系统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电力通信网络资源的优化与整合,离不开纵向上的综合管控。事实上,综合网管系统的应用、发展,主要是为了确保全网层次上的通信资源有效共享,同时通过综合网管众多网管技术的有效应用和实践,进一步实现全网资源故障问题的有效管理,对其安全性、计费等工作加强管控,从而实现综合网管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可持续发展。总而言之,综合网管系统的发展和应用,对电力通信网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加强思想重视和技术创新,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综合网管系统在电力通信中的有效应用和快速发展。

篇4:传输系统中的时钟同步技术

传输系统中的时钟同步技术

同步模块是每个系统的心脏,它为系统中的其他每个模块馈送正确的时钟信号。因此需要对同步模块的设计和实现给予特别关注。本文对影响系统设计的时钟特性进行了考察,并对信号恶化的原因进行了评估。本文还分析了同步恶化的影响,并对标准化组织为确保传输质量和各种传输设备的互操作性而制定的标准要求进行了探讨。

摘要:

网络同步和时钟产生是高速传输系统设计的重要方面。为了通过降低发射和接收错误来提高网络效率,必须使系统的各个阶段都要使用的时钟的质量保持特定的等级。网络标准定义同步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其在标准接口上的预期性能,以保证传输质量和传输设备的无缝集成。有大量的同步问题,系统设计人员在建立系统体系结构时必须十分清楚。本文论述了时钟恶化的各种来源,如抖动和漂移。本文还讨论了传输系统中时钟恶化的原因和影响,并分析了标准要求,提出了各种实现技巧。

基本概念:抖动和漂移

抖动的一般定义可以是“一个事件对其理想出现的短暂偏离”。在数字传输系统中,抖动被定义为数字信号的重要时刻在时间上偏离其理想位置的短暂变动。重要时刻可以是一个周期为 T1 的位流的最佳采样时刻。虽然希望各个位在 T 的整数倍位置出现,但实际上会有所不同。这种脉冲位置调制被认为是一种抖动。这也被称为数字信号的相位噪声。在下图中,实际信号边沿在理想信号边沿附近作周期性移动,演示了周期性抖动的概念。

图 1.抖动示意

抖动,不同于相位噪声,它以单位间隔 (UI) 为单位来表示。一个单位间隔相当于一个信号周期 (T),等于 360 度。假设事件为 E,第 n 次出现表示为 tE[n] 。则瞬时抖动可以表示为:

一组包括 N 个抖动测量的峰到峰抖动值使用最小和最大瞬时抖动测量计算如下:

漂移是低频抖动。两者之间的典型划分点为 10 Hz。抖动和漂移所导致的影响会显现在传输系统的不同但特定的区域。

抖动类型

根据产生原因,抖动可分成两种主要类型:随机抖动和确定性抖动。随机抖动,正如其名,是不可预测的,由随机的噪声影响如热噪声等引起。随机抖动通常发生在数字信号的边沿转换期间,造成随机的区间交叉。毫无疑问,随机抖动具有高斯概率密度函数 (PDF),由其均值 (μ) 和均方根值 (rms) (σ) 决定。由于高斯函数的尾在均值的两侧无限延伸,瞬时抖动和峰到峰抖动可以是无限值。因此随机抖动通常采用其均方根值来表示和测量。

图 2.以高斯概率密度函数表示的随机抖动

对抖动余量来讲,峰到峰抖动比均方根抖动更为有用,因此需要把随机抖动的均方根值转换成峰到峰值。为将均方根抖动转换成峰到峰抖动,定义了随机抖动高斯函数的任意极限 (arbitrary limit)。误码率 (BER) 是这种转换中的一个有用参数,其假设高斯函数中的瞬时抖动一旦落在其强制极限之外即出现误码。通过下面两个公式,就可以得到均方根抖动到峰到峰抖动的换算。3

由公式可得到下表,表中峰到峰抖动对应不同的. BER 值。

确定性抖动是有界的,因此可以预测,且具有确定的幅度极限。考虑集成电路 (IC) 系统,有大量的工艺、器件和系统级因素将会影响确定性抖动。占空比失真 (DCD) 和脉冲宽度失真 (PWD) 会造成数字信号的失真,使过零区间偏离理想位置,向上或向下移动。这些失真通常是由信号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之间时序不同而造成。如果非平衡系统中存在地电位漂移、差分输入之间存在电压偏移、信号的上升和下降时间出现变化等,也可能造成这种失真。

图 3,总抖动的双模表示

数据相关抖动 (DDJ) 和符号间干扰 (ISI) 致使信号具有不同的过零区间电平,导致每种唯一的位型出现不同的信号转换。这也称为模式相关抖动 (PDJ)。信号路径的低频截止点和高频带宽将影响 DDJ。当信号路径的带宽可与信号的带宽进行比较时,位就会延伸到相邻位时间内,造成符号间干扰 (ISI)。低频截止点会使低频器件的信号出现失真,而系统的高频带宽限制将使高频器件性能下降。7

正弦抖动以正弦模式调制信号边沿。这可能是由于供给整个系统的电源或者甚至系统中的其他振荡造成。接地反弹和其他电源变动也可能造成正弦抖动。正弦抖动广泛用于抖动环境的测试和仿真。不相关抖动可能由电源噪声或串扰和其他电磁干扰造成。

考虑抖动对数字信号的影响时,需要将整个确定性抖动和随机抖动考虑在内。确定性抖动和随机抖动的总计结果将产生另外一种概率分布4:双模响应,其中部表示确定性抖动,尾部为高斯响应,表示随机抖动分量。

抖动测量 ― TIE、MITE 和 TEDV

时间间隔误差 (TIE) 是通过对实际时钟间隔的测量和对理想参考时钟同一间隔的测量得到的。在给定时间 t,以一个称为观测间隔的时间间隔产生时间 T(t) 的时钟,其相对于时钟 Tref(t) 的TIE 可通过下面公式表示。(x(t) 称为误差函数。)

TIE 表示信号中的高频相位噪声,提供了实际时钟的每个周期偏离理想情况的直接信息。TIE 用于计算大量统计派生函数如 MTIE、TDEV 等。

最大时间间隔误差 (MTIE) 定义为,在一个观测时间 (t=nt0) 内,一个给定时钟信号相对于一个理想时钟信号的最大峰到峰延迟变化,其中该长度的所有观测时间均在测量周期 (T) 之内。使用下面公式进行估计:

MTIE是针对时间的缓变或漂移而定义的。当需要分析时钟的长期特性时,就需要对MTIE进行测量。MTIE 值是对一个时钟信号的长期稳定性的一种衡量。

图 4.TIE 的图形表示

TDEV 是另外一个统计参数,作为集成时间的函数对一个信号的预期时间变化的测量。DEV 也能提供有关信号相位(时间)噪声频谱分量的信息。TIE 图中每个点的标准偏差是对一个观测间隔计算的,该观测间隔滑过整个测量时间。该值在整个上述测量时间内进行平均以得到该特定间隔的 TDEV 值。增大观测间隔,重复测量过程。TDEV 是对短期稳定性的一种衡量,在评估时钟振荡器性能时有用。TDEV 属于时间单位。

高速传输系统中抖动和漂移的原因

最常用的一种时钟体系结构是,在备板上运行一个低频时钟,在每个传输卡上产生同步的高频时钟。低频时钟在集成电路内或通过分立 PLL 实现进行倍频以产生高频时钟。通过典型的 PLL 倍频,倍频后时钟上的相位噪声增大为原来时钟相位噪声的 20*log(N) 次方,其中 N 为倍频系数。此外,PLL 参考时钟输入上的抖动将延长锁定时间,且当输入抖动过大时高速 PLL 甚至无法实现锁定。在备板上采用一种更高速的差分时钟将比采用低速单端时钟具有更好的抖动性能。

由于 VCO 对输入电压变化较为敏感,因此电源噪声是增大时钟抖动的一个主要因素。输出时钟抖动幅度与电源噪声幅度、VCO 增益成正比,与噪声频率成反比。因导线电阻形成的电阻下降和因导线电感形成的电感噪声而造成的电源或接地反弹,会对上述输出时钟抖动产生相似的影响。在系统板上对电源进行充分过滤,靠近集成电路电源引脚提供去耦电容,可以确保 PLL 获得更高的抖动性能。

在系统板内,时钟和数据相互独立,发射和接收端在启动、保持和延迟时间方面的变化对高速率非常关键。因数据和时钟路径中存在不同有源元件而使数据和时钟路径之间出现传播延迟差异, 时钟路径之间的接线延迟差异,数据位之间的接线延迟差异,数据和时钟路径之间不同的负载情况,分组长度差异等等,均可能造成上述变化。在规划系统抖动余量时,必须将不同信号路径的变化考虑在内。

当在一段距离上进行传输时,在发射机和接收机中的很多点上存在抖动累积。在发射机物理层实现中,DAC 非线性或激光非线性等非线性特性会加重信号失真。在传输介质和接收机中,除了外部乱真源(大多在铜导线中)之外,因不同频率和调制效应而导致的光纤失真、因接收机实现(主要与带宽有关)和时钟提取电路实现而导致的信号相关相位偏离,会加重信号流的抖动。

图 5.来自 TIE 图的 MTIE 偏差

具体到 SDH(同步数字系列)传输,有大量的系统级事件会导致抖动。在将 PDH(准同步数字系列)支路映射为 SDH 帧并通过 SDH NE(网络组件)进行传输的典型传输系统中,在 PDH 支路于 SDH 的终端多路分配器解映射之前,将在每个中间节点处出现 VC(虚拟容器)的重新同步。有间隙的时钟用于将各个支路映射到 STM-N 帧和从 STM-N 帧解映射,发出与开销、固定填充和调整位相应的脉冲,因而造成映射抖动。采用调整机会位补偿 PDF 支路中频率偏移的方法会造成等待时间抖动。还有指针调整机制,用于对来自初始 NE 的输入 VC 与本地产生的输出 STM-N 帧之间的相位波动进行补偿。根据频率偏离,VC 在 STM-N 帧中前后移动。这将使 VC 提取点看到位流中的突然变化,导致称为指针抖动的类型抖动。所有上述系统级抖动都将加重总的确定性抖动。

尽管所有上述因素都会加重从源到目的地之间信号传播的抖动,标准要求仍

然规定在传输点需具有比理论值更低的抖动数值。这样,考虑到时钟倍频、电源变化、电-光-电转换、发射和接收影响以及其他致使实际信号恶化的失真信号的影响,在源处驱动信号的时钟将具有一个相对很低的抖动数值。

抖动对收发器的影响

理想情况下,数字信号是在两个相邻电平转换点的中点进行采样的。抖动之所以会造成误码,是由于相对于理想中点,它改变了信号的边沿转换点。误码可能由于信号流边沿变化太晚(在时间上比理想中点晚0.5UI(单位间隔相当于信号的一个周期))或太早(在时间上比理想中点早0.5UI)所致。当时钟采样边沿在信号流的任何一侧错过0.5UI 时,将出现 50% 的误码概率,假设平均转换密度为 0.5。7如果分别知道确定性抖动和随机抖动,可通过上述两个数字和将峰到峰抖动值与均方根抖动值联系在一起的表,来估计误码率。校准抖动,定义为数字信号的最佳采样时刻与从其提取出来的采样时钟之间的短期变化,可以造成上述误码。对于商业应用,源时钟和源发射接口抖动规范将远远低于 1UI。

发射接口抖动规范通常与接收端的输入抖动容限相匹配。对于抖动测量回路滤波器截止频率,尤其如此。例如,在 SDH 系统中,有两种抖动测量带宽,分别规定:一个用于宽带测量滤波器(f1 到 f4),一个用于高频带测量滤波器(f3 到 f4)。数值 f1 指可在线路系统的 PLL 中使用的输出时钟信号的最窄时钟截止频率。低于此带宽的频率的抖动将通过系统,而较高频率的抖动则被部分吸收。数值 f3 表示输入时钟捕获电路的带宽。高于此频率的抖动将导致校准抖动。校准抖动造成光功率损失,需要额外光功率以防各种恶化。因此限制发射机端高频带频谱的抖动十分重要。

漂移对收发器的影响

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电信接收机都使用了一个缓冲器,以适应线路信号中存在的随机波动。下面框图6详细表示出这一概念。恢复时钟将数据送入富有弹性的缓冲器,而系统时钟则将数据送出到设备的核心部位。

在准同步传输系统中,发射机和接收机工作在相互独立而又极为接近的频率上,fL和 Fs分别表示发射机和接收机的频率。当两者之间存在相位或频率差异时,弹性存储会将其消除,否则缓冲器将出现欠载或溢出(取决于差异的幅度和弹性缓冲器的大小),造成一次可控的帧滑动(基本速率传输)或一次位调整(高阶异步多路复用器)。

在准同步应用中,根据可接受的缓冲滑动对频率变化和缓冲器深度进行了标准化。最初的网络主要用于语音传输,在一定的频率门限之下不会造成语音质量下降。ITU-T 规范规定该变化为  +/-50ppm。但是随着网络开始传送压缩语音、传真格式的数据、视频以及其他种类的媒体应用,对于差错和重传以及刚刚兴起的同步网络,滑动使效率严重下降。

在同步传输系统中,系统时钟通常同步到用于接收更高时钟等级信号的接口的恢复时钟上。恢复时钟和系统时钟之间相位和频率的瞬时和累积差异将被弹性缓冲器吸收,否则将导致弹性存储器溢出/欠载(取决于缓冲器大小和变化的幅度),造成指针调整而延迟或提前帧传输、帧滑动或系统中某处出现位调整。

在同步系统中,所有网络组件工作在同一平均频率,可以通过指针机制消除帧恶化。这些指针机制将提前或延迟有效载荷在传输帧中的位置,从而调整接收和系统时钟中存在的频率和相位变化。SDH 收发器中的缓冲器比 PDH 收发器中的要小,而且对于 SDH 系统中可能导致的指针移动等不规则性有限制。因此,与 PDH 系统相比,同步系统的要求更为严格。由于网络发展的历史和不同网络之间的互操作连接,在某些阶段或其他阶段,这些同步网络会通过准同步网络来连接。因此 PDH 网络的时钟体系结构也要考虑在内。

MTIE 提供了时钟相对于已知理想参考时钟的峰值时间变化。在同步传输和交换设备的弹性缓冲器的设计中将用到 MTIE 值。在弹性存储中,缓冲器填充水平与输入数字信号和本地系统时钟之间的 TIE 成正比。确保时钟符合有关 MTIE 的时钟规范,将保证不会超过一定的缓冲器门限。因此,在缓冲器设计中,其大小取决于 MTIE 的规定极限。

图6,典型传输系统的接收机接口

系统时钟输出相位扰动对收发器的影响

一个时钟的输出相位变化可以通过分析其 MTIE 信息获得。漂移产生(在自由振荡模式和同步模式中)主要指系统中所用时钟振荡器的长期稳定性,在自由振荡模式中系统的稳定性仅受振荡器的稳定性影响。除了漂移产生之外,输出时钟相位还受到大量系统不规则特性的影响。

特别是对一个系统同步器而言,将参考源从一个不良或恶化参考时钟转换到一个正常参考时钟可能会导致输出相位扰动。传输用高速 PLL 中使用的传统 VCO(压控振荡器)在改变参考时钟时采用了切换电容器组的方法。这种切换转换会对输出时钟造成暂时的相位偏移。采用超低抖动时钟倍频器电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高性能网络时钟在系统的所有参考时钟都失去时采用一种称为“保持”的机制。这是通过记忆存储技术产生系统最后一个已知良好参考时钟来实现的。进入和退出保持模式可能会对输出造成相位扰动。当处于保持模式中时,由于准确频率的再生不够精确,因此会继续产生输出相位误差。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已使保持精度达到了 0.01ppb。输入参考时钟恶化和对系统的维护测试(不会导致参考时钟切换)过少,也会造成输出相位扰动。

系统输出扰动是有限的,取决于系统在较低层次可以接受的输入容限。例如,符合 G.813 选项 1 的时钟,其相位扰动中所允许的相位斜率和最大相位误差被限制为 1μS,最大相位斜率为 7.5ppm,两个 120ns 相位误差段,其余部分的相位斜率为 0.05ppm。这些数字对应于 G.825 标准规定的输入抖动容限,该标准描述了在 SDH 网络内对抖动和漂移的控制。

当输出相位被扰动时,将相位误差的幅度和速率保持在标准组织所建议的极限之内,可确保在端到端系统中对信号恶化进行妥善处理,从而避免数据损坏或丢失。例如,当系统同步器进行参考时钟切换时,如果输出相位误差位于规范要求之内,同步器就可实现“无间断”参考时钟切换,指示存在缓冲器溢出或欠载,造成指针移动、位调整或滑动。

结论

网络同步和时钟产生是所有高速传输网络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本文论述了时钟恶化的不同类型,主要是抖动和漂移。文章还详细论述了造成上述恶化的原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传输系统。对时

钟子系统进行系统性设计和实现,将提高整个系统的性能,降低误码率,易于集成,提供更高的传输质量和效率。

篇5:传输系统中的时钟同步技术

传输系统中的时钟同步技术

同步模块是每个系统的心脏,它为系统中的其他每个模块馈送正确的时钟信号。因此需要对同步模块的设计和实现给予特别关注。本文对影响系统设计的时钟特性进行了考察,并对信号恶化的原因进行了评估。本文还分析了同步恶化的影响,并对标准化组织为确保传输质量和各种传输设备的互操作性而制定的标准要求进行了探讨。

摘要:

网络同步和时钟产生是高速传输系统设计的重要方面。为了通过降低发射和接收错误来提高网络效率,必须使系统的各个阶段都要使用的时钟的质量保持特定的等级。网络标准定义同步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其在标准接口上的预期性能,以保证传输质量和传输设备的无缝集成。有大量的同步问题,系统设计人员在建立系统体系结构时必须十分清楚。本文论述了时钟恶化的各种来源,如抖动和漂移。本文还讨论了传输系统中时钟恶化的原因和影响,并分析了标准要求,提出了各种实现技巧。

基本概念:抖动和漂移

抖动的一般定义可以是“一个事件对其理想出现的短暂偏离”。在数字传输系统中,抖动被定义为数字信号的'重要时刻在时间上偏离其理想位置的短暂变动。重要时刻可以是一个周期为 T1 的位流的最佳采样时刻。虽然希望各个位在 T 的整数倍位置出现,但实际上会有所不同。这种脉冲位置调制被认为是一种抖动。这也被称为数字信号的相位噪声。在下图中,实际信号边沿在理想信号边沿附近作周期性移动,演示了周期性抖动的概念。

图 1.抖动示意

抖动,不同于相位噪声,它以单位间隔 (UI) 为单位来表示。一个单位间隔相当于一个信号周期 (T),等于 360 度。假设事件为 E,第 n 次出现表示为 tE[n] 。则瞬时抖动可以表示为:

一组包括 N 个抖动测量的峰到峰抖动值使用最小和最大瞬时抖动测量计算如下:

漂移是低频抖动。两者之间的典型划分点为 10 Hz。抖动和漂移所导致的影响会显现在传输系统的不同但特定的区域。

抖动类型

根据产生原因,抖动可分成两种主要类型:随机抖动和确定性抖动。随机抖动,正如其名,是不可预测的,由随机的噪声影响如热噪声等引起。随机抖动通常发生在数字信号的边沿转换期间,造成随机的区间交叉。毫无疑问,随机抖动具有高斯概率密度函数 (PDF),由其均值 (μ) 和均方根值 (rms) (σ) 决定。由于高斯函数的尾在均值的两侧无限延伸,瞬时抖动和峰到峰抖动可以是无限值。因此随机抖动通常采用其均方根值来表示和测量。

图 2.以高斯概率密度函数表示的随机抖动

对抖动余量来讲,峰到峰抖动比均方根抖动更为有用,因此需要把随机抖动的均方根值转换成峰到峰值。为将均方根抖动转换成峰到峰抖动,定义了随机抖动高斯函数的任意极限 (arbitrary limit)。误码率 (BER) 是这种转换中的一个有用参数,其假设高斯函数中的瞬时抖动一旦落在其强制极限之外即出现误码。通过下面两个公式,就可以得到均方根抖动到峰到峰抖动的换算。3

由公式可得到下表,表中峰到峰抖动对应不同的 BER 值。

确定性抖动是有界的,因此可以预测,且具有确定的幅度极限。考虑集成电路 (IC) 系统,有大量的工艺、器件和系统级因素将会影响确定

[1] [2] [3] [4] [5]

篇6:电力通信中运维管理系统的应用剖析论文

【摘要】为顺应电力通信网的快速开展,从整体上提升电力通信网管理运转程度和运转质量,有必要强调电力通信网络运维管理工作,保证电力通信运维工作的标准性、有效性、高效性、牢靠性。本文首先重点剖析了电力通信中运维管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在这些问题的根底上进行了电力通信运维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完成,结果标明,运维管理系统的运用可以在很大水平上提升工作效率。

【关键词】电力通信论文

引言

电力通信系统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局部,在电网消费、营销、调度等环节发挥中重要作用[1]。当前随着电网建立朝着信息化、智能化开展,使得电力通信网范围在逐步变大,因而,电力通信运转维护管理越来越遭到人们的关注[2]。为顺应电力通信网的快速开展,从整体上提升电力通信网管理运转程度和运转质量,有必要强调电力通信网络运维管理工作,保证电力通信运维工作的标准性、有效性、高效性、牢靠性。

1电力通信运维管理问题

1。1运维部门管理存在破绽

运维部门主要担任内部工作管理工作,包括运维的值班、工作方案和通知等。但是各类记载的填写没有统一规范,描绘因人而异,很难快速查询剖析运转情况;由于运用比拟传统的数据统计办法,效率较低,这样较难为以后的报告提供全面、科学、有效的根据。因而,有必要对值班工作记载规范化、对各类工作记载集中管理,以便愈加高效、快捷、标准的来进行运维工作。

1。2无法完成运维全过程管理

运维部门请求完成闭环管理对调度中遇到的毛病业务进行检修和处置,请求多个部门协同协作来完成调度管理中的告警或毛病处置,同时对处置过程以及结果跟踪记载;检修工作的闭环管理指的是业务全过程的跟踪、监控和管理,同时保证工作人员严厉依照工作内容及各类规则有序展开检修工作、管理检修方案,保证工作过程的平安。目前各种业务流程经常会呈现跟随流程反复工作的情形,降低了工作效率,因而有必要制定系统全面且能完成灵敏变卦管理和控制的全程管理新流程(如图1)。

1。3运维管理系统和其它系统的兼容性有待提升

目前运维管理系统开展程度和其它系统开展程度存在差别,各系统间没有进行很好整合,短少数据交互和资源共享。目前通信网的开展范围相对广泛,业务需求也比拟多元化,假如运维管理工作无法顺应其开展步伐,则在时效性和效率上都会呈现问题。

篇7:电力通信中运维管理系统的应用剖析论文

2。1运维管理系统技术完成

(1)数据建模。为强化组织管理在运维管理中的工作记载和相关材料,对各类触及到调度值班及运维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在归类整合的根底上,提出接口数据采集技术和数据建模技术。经过构建各类记载标准模型,比方设备资源模型、告警数据模型、表单模型、业务模型等以及对应的数据字典,来标准数据访问。建模办法详细如下:①明白需求建模和彼此会聚的属性、需求请求外部约束的属性、具有时间维度的属性、需求单独物理存储的属性;②依据衔接关系类、根本描绘类、状态类、业务应用类等不同方面分别进行建模;③经过较为成熟的建模工具来进行建模,以此来提升建模效率。(2)数据采集。运维管理系统并非是一个孤立系统,业务申请、设备检修、告警毛病处置等日常运维工作必需便当与资源管理、综合监控系统配合完成。经过构建规范的资源标识,各个系统之间应用业务关联性和资源相关性等特性,运用规范的数据采集规范来到达数据自动采集的目的。同时还能够对智能设备的配置信息施行统一的模型匹配并且自动导入数据库,即采集存在关联关系的信息数据,完成处置数据模型规范化,来满足运维管理工作中的标准化请求。(3)流程管理以及流程自定义。在进行闭环管理时,流程管理以及流程自定义是一项中心技术,它能够协助完成牵涉流程管理模块的各种功用,能够协助完成工作流程化。在流程自定义技术中,经过业务过程集成、功用集成、材料集成,工作流平台来提供工作流引擎和流程建模工具。应用该技术之后便能够用工作流方式来描绘业务过程,应用软件功用部件可以快速推出新的业务以及管理流程,使得流程变卦管理和流程控制变得愈加灵敏,大大提升了运维流程化管理程度。

2。2运维管理系统功用

如图2所示为电力通信运维管理系统。①个人办公桌。该模块主要有待办工作、最新工单、通信网运转方式、音讯以及通信规范等,还能够修正个人信息以及对应密码;②值班管理。该模块运用人员主要是网络运维人员,主要管理值班日志,值班表,交接班手续以及日测信息等;③检修方案管理。主要是上报检修方案、管理检修时间、汇总检修方案这几项功用,对各单位上报的检修方案进行整体汇总,在此根底上岗进行灵敏谐和,便当运转方式管理;④检修/停复役管理。该模块的功用就是检修工作的流程管理,完成检修工作的申请、审批、派发、处置、反应、汇总、统计、查询、剖析等;⑤业务申请管理。包括完成通信网业务资源的开通申请和资源分配管理;⑥告警/毛病管理。进行监控诉警的调度管理以及毛病申告的处置,对运维操作进行集中管理,剖析整理告警/毛病处置结果,能够完成对运维工作的比照判别以及优化处置。上述的集中管理都是运维管理系统中的流程管理,其作为运维管理系统中最重要的功用,采取工作流引擎进行流程的自定义并分离详细需求量身定制的模块,可以进行各项工作流程的申请、审核、签发、沟通及闭环处置,对工作流程流转起到了很好的'标准化作用,提升了工作效率;⑦备品备件管理。该模块主要功用就是,完成备品备件入库、返修、调度以及出库等的标准操作管理;⑧专家库。统计和记载通信网中呈现的的各种设备毛病以及网络毛病,便当运维人员采集、分类、整理、共享各类信息,交流经历和学问,便于总结、分类、剖析通信网中遇到的毛病;⑨运转报表管理。各个单位提交依据报表模板中的请求正确填写后的数据,系统对报表数据进行剖析,一旦有不达请求的数据便会提示用户,并给出错误缘由,且请求用户进行修正,之后汇总传送给相关审批人员,完成一切工作之后将报表数据正式入库;⑩系统管理。完成根底的权限分配和用户配置,完成用户管理、配置管理、角色管理等功用。

3运维管理系统应用效果

①运维管理系统的胜利建立完成了日常运维工作处置流程的标准化,确保运维工作的智能化和规范化以及闭环流程处置,在很大水平上提高了运维管理程度;②在进行检修停复役工作时,由于关联了资源系统数据,可以对要停、复役的设备进行智能剖析,自动列出设备停运后受影响的业务并提早做好准备,从而提升工作效率;③在进行业务申请时,智能剖析的对象主要有光缆纤芯、端口、设备、板卡等,归结统计可用资源以及业务承载状况,并细致列出,以便可以更好的对资源进行应用。此举使得业务申请以及开通审批和执行流程变得愈加标准化和便当,还可以保证资源应用率;④经过流程审计以及内控,可以直观地呈现整个流程的执行状况,比照较典型的案例可以进行经历分享,有利于调度管理程度的提升。

4完毕语

运维管理系统正常运转关于电力信息通信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关部门应该愈加注重运维管理系统的建立,进一步强化各方面的功用功效,确保运维管理系统能够在电力信息通信工作中得到更有价值的应用,最终确保整个电力系统可以愈加平安和稳定的运转。

广播电视传输中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论文

铁路系统行车岗位技术工作总结

社会科学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历史使命

光纤通信论文

通信工程实习报告的

轨道交通自荐信

宝马中控防盗锁死的故障检测与排除

光纤及光纤通信系统的测量

数字电视传输技术研究的论文

软硬件设计个人简历

浅谈惠州电力通信系统中SDH传输体系
《浅谈惠州电力通信系统中SDH传输体系.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浅谈惠州电力通信系统中SDH传输体系(共7篇)】相关文章:

通信技术在通信监控的应用论文2023-08-01

轨道交通技术发展论文2022-07-08

生产实习报告2022-11-11

通讯分场的工作总结2022-07-11

嵌入式软硬件开发应届毕业生个人简历2022-05-02

通信专业实习报告2023-03-28

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分析论文2023-07-13

分幕分场范文2023-02-27

借用现代电信通信技术建设防盗防抢自动报警大系统2023-07-15

移动网络数字微波传输解决方案及应用网络知识2024-03-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