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通义通假现象研究(精选9篇)由网友“猪猪”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风俗通义通假现象研究,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篇1:风俗通义通假现象研究
风俗通义通假现象研究
孟心1王玲娟2摘要:文章从音同音近角度切入力图探究《风俗通义》通假字的语音关系,笔者通过梳理、查证、认定等大量考据工作,最后从训诂角度认定了全书59个音同音近借用通假字,同时进行了声韵皆同、声同韵近、声近韵同和声韵皆近四个大类的分析,从而全面展示《风俗通义》的通假面貌。
关键词:《风俗通义》;通假现象;音近音同借用
“《风俗通义》,隋书经籍志入之杂家”①,内容以考释议论名物、时俗为主,记述了许多有关东汉社会风俗的情况,对于我们研究当时生活状况、民风习俗、用语习惯等提供了第一手材料。学界就这部专书的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从文体特点及其篇目设置论述的《风俗通义》(下文均简称《风》)文学意义②;
从志人、志怪小说入手突显的《风》的文学价值③;从西方叙述理论的角度讨论《风》中的“小说”因素,探讨了其在叙事艺术上的成就④;从史学角度讨论成书和作者生平。⑤综上,关于《风》的研究虽众,但从“小学”角度,从语音关系切入,探讨书中音同音近的通假用字现象尚属罕见。
一、《风俗通义》通假字界定标准许慎在《说文解字・序》中指出:“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⑥从“依声托事”我们可知,本字和借用字之间的语音关系是通假的重要依托。
但一般认为,许慎所说的是本无其字之假借,造字时的假借,与本有其字之通假用字时的假借并不相同。
目前学界对通假字的定义大致有四种:第一,把本无其字的假借和本有其字的假借合并在假借的范畴之中,以张世禄为代表;第二,把本有其字的假借称作通用,本无其字的假借仍称假借,两者合称通假,以王力为标志;第三,把本无其字的假借仍称作假借,把本有其字的假借称为通假,这是现今古汉语学界常用的定义;第四种,把本无其字的假借仍称为假借,把本有其字的假借称为通假,且两者又合称假借,以《辞海》为代表。据学者们大量的文章和讨论发现,多数人倾向于认同第三种和第四种定义。
清代以前,大多数学者均采用“因声求义”原则,即借音标字。但当时音韵学的发展有其本身的局限,尤其对上古音的研究又比较有限,因此在实践中还有些许不足。“因声求义”不仅成了一种思路,也为判定通假提供了极强的理论基础。新中国建立后,王力提出了判定通假的原则:“可见假借字必须是同音字,至少也要是声音十分相近的字。这是假借字的原则,也是所谓古音通假的原则。……有时候,二字虽然读音相近,甚至相同,但是没有其他证据,单凭语音方面的近似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⑦王力认为除语音之外,还应该有一些规则来判定通假字。
赵振铎对通假原则作了进一步补充:“通假字条件:1.两字同时并存:2.两字音同音近;3.要有足够的证据。”⑧汪耀楠《注释学纲要》认为二字通假不仅要通假字与本字同时并存、声音上相同或相近,还要求通假字与本字在意义上无关联。学者王宁、陆宗达对于通假字作了如下界定:“同源通假字与同音借用通假字从用字角度说,都是不写本字而写另一个字形,有人曾合称‘通假字’。”①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同源通假字,即:“新词因词义引申而派生后,便孳乳出相应的新字,即孳乳字。如:‘风’与‘讽’通用。”②亦有学者认为同源通假字因性质不同于音同音近借用的情况,而不应作通假字。本文因重在考究通假字间语音关系,故不将同源通假字统计入内。
总的来说,各家说法可以归结到四个主要方面,即音同原则、共时原则、社会性原则和意义无关联原则。本文同意学界的第三种定义,同时根据上述四大原则,结合汉代字书《说文解字》③和现代学者整理编纂的《古汉语通假字字典》④,来认定《风》一书中的通假字。经详细统计,《风》一书共有通假字59字(除重文、佚文)。特别说明,本文选用的《风俗通义校注》((汉)应劭[撰],王利器[校注].风俗通义校注(上)[M],北京:中华书局,1981.)作为研究的文本材料,另本文中所有表格反切注音和声钮、韵部均由《说文解字》(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和《古汉语通假字字典》(马天祥,萧嘉祉.古汉语通假字字典[M].陕西:陕西教育人民出版社,1991.)一一查证,从通假字与本字的意义角度进行论证,方才收录。
二、《风俗通义》通假字类型考析笔者根据《风》中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的语音关系,将《风俗通义》的通假现象分为四个大类,其中声韵皆同37个;声同韵近13个;声近韵同3个;声韵皆近的6个。特别指出,声调原本在汉语言中起着区别意义的重要作用,一般情况下是不容易忽视的,但笔者在考察《风》的通假字现象时发现,声调却是没有起制约作用。下文所分的四类通假关系中,平上去入各字间都可相通即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本文在分析字音时,仅以该字的声纽、韵部为依据,不参考声调。
(一)声韵皆同
该部分共有37字,占全书通假字总数的`62.7%,所占比例最大.
三、结语
由上可知,通假关系的确立,须以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音同或音近为前提。作为同音替代的通假字,能够达到与本字绝对同音,当是最好的,但是在真正的语言实践中,要求每个通假字都要和本字绝对音同,则是非常困难的,所以通假字音同者明显少于音近者,这与当时人们规定了某种声音为某种事物的名称(即约定俗成)之后,要求声音和意义之间具有相对稳定性有关。
黄侃先生认为:“假借之法,有以声通假者,有以韵通假者。盖求之于韵不得,则求之于声。”①由此也可以看出黄侃先生所代表的清一代对声音和文字关系的研究,让人们重视声的作用,但是认为“求之于声而无不可通”,这种说法未免有些过于绝对。总之,正确地研究通假的方法应该是声韵兼顾的,这在学界的研究中都得到了有力的证明。《风》属于杂书类,但其中也保留了大量汉时人用字的实际情况,所以对其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应当对我们了解东汉时期的用字和字音情况具有较强的真实性、可信性和参考性。
这里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风俗通义》成书东汉,从前人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东汉时期经学的兴起,在用字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音同音近”现象。
通过本文的整理,可以了解通假字的传承流交情况,从而揭示通假字发展演变的一般规律。首先,从各类通假字声韵的构成比例来看,汉代的通假字,声韵完全相同字所占比例占明显优势,这是通假字发展过程中自我调节的结果。其次,在汉代,通假字某种程度上具有“正字”的地位,其“据音写词”是得到社会公认的。但从唐代开始,通假字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仿古”,一是“同音讹字”,这反映了通假字的性质已经开始发生变化,而到了宋代,这种变化更为明显,与之相应,通假字也从正统文献中逐步消失。
表面看来,通假字性质的根本变化和最终从正统文献中消失是由唐代以来的文字政策所决定的,但从根本来说,这种变化是由通假字和汉语自身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文字政策一方面反映了这一特点,另一方面强化和加速了这一变化。这一点对于目前的汉字规范化政策有一定的启发。
篇2:《风俗通义穷通》阅读答案及翻译
《风俗通义穷通》阅读答案及翻译
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尝仕于齐,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齐,尹士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①,是何濡滞也?”轲曰:“夫尹士乌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鲁平公驾,将见孟子,嬖人臧仓谓曰:“何哉,君所谓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乐正子②曰:“克告于君,君将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能也。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又绝粮于邹、薛,困殆甚,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篇,以为“圣王不作,诸侯恣行,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于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塞仁义也。仁义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也。吾为此惧,闲先王之道,距杨、墨,放淫辞,正人心,熄邪说,以承三圣者。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
注 ①昼:齐国邑名。②乐正子:即乐正克,孟子弟子,当时在鲁国做官。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 干:谋取
B.嬖人有臧仓者沮君
沮:阻挠
C.闲先王之道
闲:放下
D.距杨、墨,放淫辞
距:抵制
答案 C
解析 闲:捍卫。
5.下列选项中分别表现孟子在宣扬孔子学说过程中的“穷”与“通”的一组是(3分)( )
A.绝粮于邹、薛
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
B.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
C.受业于子思
尝仕于齐,位至卿D.鲁平公驾,将见孟子
识其不可,然且至
答案 B
解析 A项第二句说其不委曲求全不能变通;C项第一句说其受业,非“穷”;D项第一句说其“通”,第二句是尹士的话,说其居心可疑。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尹士认为,孟子不远千里来见齐王,如果不是不明智,就是为谋求个人利禄,离开齐国时在昼“三宿而后出”,这也太迟缓了。
B.孟子在昼“三宿而后出”,是因为他相信如果多停留几天,齐王就可能回心转意请他回去,可等到齐王改变态度,他已经不便在昼再停留下去了。
C.孟子游说诸侯的途中,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为《诗》《书》等作序,最后终于被梁惠王聘为上卿。
D.孟子认为,杨朱、墨翟的学说不破除,就会阻止仁义施行,杨墨将会率领野兽吃人,并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局面。
A。解析 B项,无中生有,强加因果。齐王并“没有改变态度”,孟子离开了昼邑,齐王也没有派人追他回去。C项,“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错,“为《诗》《书》等作序”是其返回后的行为。D项,“率兽”,像野兽一样;“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不破除杨墨学说,二是不发扬孔子学说。
13.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8分)
(1)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4分)
(2)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4分)
13. (1)我离开了昼邑,齐王并没有(派人)追我回去,我这才有了要回去的强烈想法。
(2)我不能被鲁君赏识,是天意啊。姓臧的小子怎能使我不被鲁君赏识呢?
参考译文:
孟子在子思门下接受学业,明通义理后,在诸侯间游说,他所讲的都被认为迂腐高远不切实际,但他始终不委曲求全,屈缩一尺以便伸展八尺。他曾经在齐国做官,做到卿这一职位,后来不被重用。孟子离开齐国,尹士说:“不知道齐王不能成为商汤、周武王那样的君主,这是不明智;知道齐王不可能,然而还是到齐国来,那就是为谋求利禄。不远千里地来见齐王,因为不受齐王赏识所以离开,但却在昼邑住了三夜后才走,这是多么迟缓啊?”孟子说:“那尹士怎么会懂得我(的想法)呢!千里迢迢来见齐王,这是我自己愿意的;不受齐王赏识而离开,难道是我愿意的吗!我是不得已啊。我住了三夜才离开昼邑,在我心里还认为是太快了,(我心想)齐王或许会改变态度,齐王如果改变了态度,那一定会让我回去。(等到)离开了昼邑,齐王没有(派人)追我回去,我这才有了要回去的强烈想法。”
鲁平公准备好车马,将要去会见孟子,他所宠幸的近臣臧仓说:“这为的'是什么呢,您为何要先屈驾去拜访一个普通人呢?难道认为他有贤德吗?”乐正子(对孟子)说:“我告诉过国君,他打算来见您的,宠臣中有个叫臧仓的阻止他,所以国君最终没有来。”孟子说:“要办一件事,可能有人会促使它办成;不办,可能有人会阻挠它。能不能办成事,不是人力能够决定的。我不能被鲁君赏识接见,是天意啊。姓臧的小子怎能使我不被鲁君赏识接见呢?”
孟子又曾经在邹、薛二地断炊,非常困窘,返回后跟弟子万章等人为《诗经》、《尚书》作序,阐释孔子的学说,著成(《孟子》)一书,其中内外篇共十一篇,认为“圣王不出现,诸侯横行霸道,在野人士横加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以致世上的言论不是属于杨朱一派便是属于墨翟一派。杨朱主张一切为自己,是无视君王;墨家主张兼爱,是无视父亲;目无父亲,目无君王,就是禽兽。杨墨的学说不破除,孔子的学说不发扬,这是用邪说来欺罔民众、遏止仁义。仁义被遏止,就像野兽吃人,人们将会相互残杀。我为此感到忧虑,所以捍卫先圣的准则,抵制杨墨的学说,批驳错误的言论,端正人心,破除邪说,来继承夏禹、周公、孔子这三位圣人的事业。我难道喜好辩论吗?我是不得已啊!”梁惠王又聘请他,任命他为上卿。
篇3:风俗通义穷通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风俗通义穷通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孟轲受业于子思,既通,游于诸侯,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然终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尝仕于齐,位至卿,后不能用。孟子去齐,尹士曰:“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禄也。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①,是何濡滞也?”轲曰:“夫尹士乌知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诸。王如改之,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鲁平公驾,将见孟子,嬖人臧仓谓曰:“何哉,君所谓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乐正子②曰:“克告于君,君将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之所能也。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又绝粮于邹、薛,困殆甚,退与万章之徒序《诗》、《书》、仲尼之意,作书中外十一篇,以为“圣王不作,诸侯恣行,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于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杨、墨之道不息,孔子之道不著,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人将相食也。吾为此惧,闲先王之道,距杨、墨,放淫辞,正人心,熄邪说,以承三圣者。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
(东汉·庆劭《风俗通义·穷通》)
【注】①昼:齐国邑名。②乐正子:即乐正克,孟子弟子,当时在鲁国做官。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嬖人有臧仓者沮君 宠幸
B.是邪说诬民,充塞仁义也 陷害
C.闲先王之道 捍卫
D.距杨、墨,放淫辞 抵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君是以不果
以承三圣者
B. .
千里而见王
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C. .
克告于君
又绝粮于邹、薛
D. .
王如改之,则必反予
仁义充塞,则率兽食人
3.下列选项中分别表现孟子在宣扬孔子学说过程中的“穷”与“通”的一组是
A.
绝粮于邹、薛
不屈道趣舍,枉尺以直寻
B. .
所言皆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
梁惠王复聘之,以为上卿
C. .
受业于子思
尝仕于齐,位至卿
D. .
鲁平公驾,将见孟子
识其不可,然且至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尹士认为,孟子不远千里来见齐王,如果不是不明智,就是为谋求个人利禄,离开齐国时在昼“三宿而后出”,这也太迟缓了。
B.孟子在昼“三宿而后出”,是因为他相信如果多停留几天,齐王就可能回心转意请他回去,可等到齐王改变态度,他已经不便在昼再停留下去了。
C.孟子游说诸侯的途中,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为《诗》、《书》等作序,最后终于被梁惠王聘为上卿。
D.孟子认为,杨朱、墨翟的学说不破除,就会阻止仁义施行,杨墨将会率领野兽吃人,并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局面。
5.断句和翻译。(5分)
(1)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2)翻译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2分)
①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
②吾不遇于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答案
1.B(诬,欺骗)
2. D(A,以,介词,表原因,“因为”,以便/连词,表目的,用来;B,而,连词,表修饰关系 / 连词,表递进,“而且”;C,于,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向”/介词,介绍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在”;D,则,均为连词,表承接关系,相当于“就”)
3.B
4.A(B.无中生有,强拉因果。齐王并“没有改变态度”,孟子离开了昼邑,齐王也没有派人追他回去;C.“在遭绝粮的困厄时依然发愤著述”错,“为《诗》、《书》等作序”是其返回后的行为;D. “率兽”,像野兽一样;“导致人们相互残杀的局面”的原因有二:一是不破除杨朱墨学说,二是不发扬孔子学说。)
5.(5分)
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
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3分,错断、漏断或多断2处扣1分。)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浅易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对文言句式和词的理解能力。
①我离开了昼邑,齐王并没有(派人)追我回去,我这才有了要回去的强烈想法。(3分,“不予追”宾语前置1分,句意2分)
②我不能跟鲁侯见面(或:我不能被鲁侯赏识),是天意啊。姓臧的小子怎能使我不能与鲁侯见面呢?(或:姓臧的小子怎能使我不被鲁侯赏识呢?)(3分,“遇”译为“见面”或“赏识”均可得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孟子在子思门下接受学业,明通义理后,在诸侯间游说,他所讲的都被认为迂腐高远不切实际,但他始终不委曲求全,屈缩一尺以便伸展八尺。他曾经在齐国做官,做到卿这一职位,后来不被重用。孟子离开齐国,尹士说:“不知道齐王不能成为商汤、周武王那样的君主,这是不明智;知道齐王不可能,然而还是到齐国来,那就是为谋求利禄。不远千里地来见齐王,因为不受齐王赏识所以离开,但却在昼邑住了三夜后才走,这是多么迟缓啊?”孟子说:“那尹士怎么会懂得我(的想法)呢!千里迢迢来见齐王,这是我自己愿意的;不受齐王赏识而离开,难道是我愿意的吗!我是不得已啊。我住了三夜才离开昼邑,在我心里还认为是太快了,(我心想)齐王或许会改变态度,齐王如果改变了态度,那一定会让我回去。(等到)离开了昼邑,齐王没有(派人)追我回去,我这才有了要回去的强烈想法。”
鲁平公准备好车马,将要去会见孟子,他所宠幸的近臣臧仓说:“这为的是什么呢,您为何要先屈驾去拜访一个普通人呢?难道认为他有贤德吗?” 乐正子(对孟子)说:“我告诉过国君,他打算来见您的,宠臣中有个叫臧仓的阻止他,所以国君最终没有来。” 孟子说:“要办一件事,可能有人会促使它办成;不办,可能有人会阻挠它。能不能办成事,不是人力能够决定的。我不能被鲁君赏识接见,是天意啊。姓臧的小子怎能使我不被鲁君赏识接见呢?”
孟子又曾经在邹、薛二地断炊,非常困窘,返回后跟弟子万章等人为《诗经》、《尚书》作序,阐释孔子的学说,著成(《孟子》)一书,其中内外篇共十一篇,认为“圣王不出现,诸侯横行霸道,在野人士横加议论,杨朱、墨翟的言论充斥天下,以致世上的言论不是属于杨朱一派便是属于墨翟一派。杨朱主张一切为自己,是无视君王;墨家主张兼爱,是无视父亲;目无父亲,目无君王,就是禽兽。杨墨的学说不破除,孔子的学说不发扬,这是用邪说来欺罔民众、遏止仁义。仁义被遏止,就像野兽吃人,人们将会相互残杀。我为此感到忧虑,所以捍卫先圣的准则,抵制杨墨的学说,批驳错误的言论,端正人心,破除邪说,来继承夏禹、周公、孔子这三位圣人的事业。我难道喜好辩论吗?我是不得已啊!”梁惠王又聘请他,任命他为上卿。
篇4:用现代汉语理解古音通假现象的论文
用现代汉语理解古音通假现象的论文
在古代汉语中,我们经常遇到古音通假的现象。王力先生说:“所谓假借或古音通假,说穿了就是古人写别字” 。[1]但是很多人在学习中遇到这种情况时会很不理解,也有很多学生朋友们会问:“为什么古人写错字就是古音通假,我们写错了就是错别字呢?”
先来看假借和通假的关系。二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假借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是“本无其字,依声托事”。而古音通假,则是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是本有其字,只是用另一个字代替本字来写而已。很多人搞不清它们之间的差别,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中的“惠”是“慧”的通假字,本来已有 “慧”字,但却以“惠”字临时替代,其意义是“智慧”的意思,这种情况是通假。再如:“难”原是鸟名,借为“艰难”之难;“长”是长发,借为长久之长。假借和通假的根本区别就是有没有本字,如果有就是通假,没有就是假借。
那么古音通假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该怎么理解呢?联系古音通假产生的原因和社会背景,总结起来大致有这么几个原因:
1、古音通假现象与造字时代文字系统不成熟有关。古人在记录语言时“仓促无用字”,或者一时想不起来,只好用一个同音字来代替。就像在我们生活中,尽管已有了成熟的文字系统,也会有提笔忘字,或者不会写某个字的时候,这时就会用另外一个同音字来代替。这些在我们听来是不影响意义的表达的,这就是说别字也达到了我们记录语言的目的。后来人或者不知,或者效仿,以至于积非成是,流传下来,成了合法的用字。现代汉语中也有一些字会流传下去,那我们的后来人也会说我们使用了通假字。
2、古音通假的现象与古人写别字、不规范字的用字习惯有关 。[2]古人在使用文字的时候,规范观念不强,为了书写简便,使用通假字已成为一种社会习惯。因为一般通假字都比本字形体简单、易写,书写效率高很多,所以人们爱写通假字,不觉得写通假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
3、没有相应的规范字典也是造成古音通假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直到秦始皇统一中国,才针对“言语异声,文字异形”,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文字进行统一规范。许慎的《说文解字》作为我国第一部规范汉字的正字学著作,不仅对当时的文字规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文字政策。人们对文字的规范性越来越看重,不断地进行正字工作,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规范字典,使得我们的汉字规范有章可循。而在古代,由于没有实用的规范字典,人们在书写过程中没有一个标准可供参照,自然容易出现同声异形的现象。
4、从个体差异上来说,每个人的思维角度是不同的,我们都知道“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字形的理解也是这样。对于同一个意义比如说感叹的“叹”,有的人用了口字旁,有的人用了欠字旁,于是就造出来两个字:“U”和“@”。如果我们把其中的一个作为正字,也就是标准字体,那另一个就可以被看做是通假字。所以二者的地位都是相对而言的,我们对于古代哪个是本字,哪个是通假,也需要进行细致的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情况都与古音通假很相似,比如说我们的网络聊天。在网络交际中,文字输入的速度会对网友之间的交流产生重大影响,为了追求速度,我们就可能会不顾文字的精确,而容忍和助长错别字的使用。但是因为有语境,可能我们无意中把一句话说错了,但是听话人没有意识到,双方都会按照说话人本来的意思来理解,所以说这些错字和别字基本不会影响交际效果,这也就是语言的粗略性。所以“斑竹”“大虾”之类的网络语言便有了广泛的使用土壤。仔细想想,古人在记录语言的时候也是这样的,速度与质量总是矛盾,我们总是想在保证能看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速度,所以一时情急想不出具体是哪个字了,就会使用别字。这个别字使用得久了,就可能会使人一看就懂,甚至以为它就是本字,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有规律的通假现象。
古音通假和现代汉语中的别字现象也是不同的,它们的.区别在于:像现代这样,我们用文字交流,要求很快的速度,而在古代,他们的文字工作大多数是知识分子来做的,而这些人又都是位置显赫,不从事劳动的上层阶级,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好好研究文字,研究语言,所以通假现象出现的频率不是很高,而且规律性比较强。而随着人们的知识水平的提高,文字广泛地被普通人所使用,人民群众对文字的改造作用也愈加明显,所以国家对于文字的规范也就更加地重要,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规,整理异形词,以及各种考试来进行规范。当一个别字的使用已经成为主流,国家也会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对正字和别字进行取舍。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对古音通假有更贴切的理解,古音通假就是古人在写别字,当我们使用的别字流传到后人那里,也就变成了古音通假。古人和今人在使用文字方面是相通的,我们也完全可以通过现代汉语的很多现象来对古汉语的使用状况进行推测,有了这样的方法,就会使我们豁然开朗。
【参考文献】
[1]《训话学上的一些问题》,王力《谈谈学习古代汉语》,山东教育出版社1984年5月第1版。
[2]《“假借”与“通假”辨异》,李嘉翼,《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3期。
[3]《古代汉语》王力.中华书局.05月。
[4]《古代汉语教程(第三版)――复旦博学・语言学系列》张世禄.复旦大学出版社月。
[5]《谈〈现代汉语词典〉对通假异形词语的处理》薛克谬《河北大学学报》2月第25卷第1期。
[6]异形词的演变趋势及部分通假字异形词的流行》邹玉华《语言文字应用》8月第3期。
[7]字与古音通假》何艳辉、薛克谬《怀化学院学报》3月第25卷第3期。
[8]假在民俗中的运用》尹戴忠《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年2月第10卷第1期。
[9]今字与同源字、假借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关系》卢烈红《语文知识――语言学研究》第1期。
[10]假之我见――兼论通假与假借的区别》郭晓君《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4月第15卷第2期。
篇5:虚假广告现象研究
虚假广告现象研究
虚假广告泛滥已成为一大社会公害.虚假广告通常分为欺骗性虚假广告和误导性虚假广告,具体表现又分为多种情况.导致虚假广告产生和泛滥的主要原因是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媒体遵守广告法规意识淡漠,出于各自的利益驱动,没有把好广告的创作关和发布关,广告监管部门对虚假广告监管不力,惩处不力,同时广告法规体系与执法体系也很不健全.要想治理虚假广告泛滥,必须抓住上述主要矛盾,加大对虚假广告的查处与惩治力度,提高广告监管效率.
作 者:樊传果 FAN Chuan-guo 作者单位:徐州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江苏,徐州,221009 刊 名: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XUZHOU NORMAL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32(5) 分类号:B84 关键词:虚假广告 广告法规 广告监管篇6:幼儿园“小红花”现象研究
幼儿园“小红花”现象研究
摘 要: “小红花”现象是幼儿园常见的现象,是教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幼儿规范自己行为的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本文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幼儿园的“小红花”现象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教师对“小红花”现象的认识及如何发挥“小红花”这种特殊的教育手段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小红花”现象 幼儿教育 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使用建议
一、幼儿园“小红花”现象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对“小红花”的滥用
在幼儿园经常听到或看到教师对幼儿的夸奖“你真棒”,或者发放小红花这类的奖品,以此鼓励幼儿学习。但是过于频繁地使用这类教育手段,对幼儿真的有利吗?
下表是笔者记录的一天幼儿园中教师使用“小红花”的情况。
一天中教师使用“你真棒”一共86次,发放奖品54次,教师对小红花的使用很频繁,过于依赖这种方式。
在幼儿园中,无论幼儿做的怎样,教师一律给予很夸张的表扬:“你最棒了”、“谁也比不过你”、“老师就喜欢你这样的”。笔者在幼儿园实习时发现“小红花”的滥用情况,下面的案例是笔者在幼儿园实习时记录下来的。
案例:一节小班语言课上,课上一半时,很多幼儿开始坐不住了。陈老师见状,为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完成,为了教学秩序得到控制,便说:“我要给表现好的宝宝发小红花。”这样课堂秩序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可是不一会又有几个幼儿开始讲话,做小动作。陈老师又说:“我来给竖起小耳朵听老师讲课的宝宝发小红花。”这样有些孩子坐端正了,可不到两分钟,又开始坐不住,一大半孩子开始讲话,离开座位,显然小红花对他们已经没什么效用了。
可见,小红花的滥用使得幼儿对此类的奖励刺激没有了很大的反应,幼儿对“小红花”没什么新奇感,这些都导致教育手段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2.教师对“小红花”的.使用缺少针对性
小红花的使用缺少针对性也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现象,教师要么没有具体分析幼儿获得奖励的原因,要么使用的奖励形式没有区别。如笔者记录幼儿园一天“小红花”的使用,共71次,根据教师没有具体分析幼儿获得奖励的原因和教师使用的奖励形式没有区别这两类,记录如下表。
显而易见,教师没有分析幼儿获得奖励的原因占总次数的46%,教师使用的奖励形式没有区别占到总次数的38%,“小红花”的使用缺乏针对性。
下面的案例是笔者对陈蕴涵小朋友一天的追踪记录。
案例:早上7:45陈蕴涵入园,在教师的组织下玩桌面游戏。游戏结束,教师评价游戏时说:“今天陈蕴涵玩游戏很棒,我要给他一朵小红花。”在第一节认识各种汽车的教学活动课上,陈老师提问:“你们知不知道救护车是干什么用的?”于是陈蕴涵举手回答说:“救火的。”陈老师微笑地说:“还有吗?”陈蕴涵摇摇头,教师就又请了一位幼儿回答。午睡起来后我看到陈蕴涵又多了一朵小红花。于是我问他:“你怎么有那么多小红花呀?”“因为我表现好。”但是问他具体因为什么事情,他却回答不上来。
这表明教师并没有具体分析幼儿获得奖励的原因或者教师使用的奖励形式没有区别,导致幼儿根本不知道自己好在哪里,显然教育的契机浪费了。
3.教师对“小红花”的使用单一性
单纯地使用表扬或奖励,对幼儿的效果不明显。笔者记录一天幼儿园教师使用“小红花”次数,共145次,教师往往都会使用其中的一种方式。
根据表扬和奖励这两种形式,记录如下表。
如上表所示,表扬占到了总次数的57%,奖励占到34%,其他形式9%,教师往往都会单一地使用表扬或奖励的方式。
如音乐课上,陈老师通过一个情境导入活动,接着帮助幼儿理解歌词,然后她范唱,第二遍范唱时她发现谭晶柠已经能跟着她一起唱了,于是满心喜悦,说道:“我发现谭晶柠宝贝已经会唱这首好听的歌了,她真棒,老师要表扬她,你们谁也会唱了呀?”等离园时,我问谭晶柠:“你今天表现棒不棒,老师有没有表扬你啊?”“表扬的。”“表扬你什么了呀?”她摸摸脑袋,说道:“我不记得了。”
又如李心言的妈妈来接孩子时,向陈老师抱怨:“这孩子在家一直不肯吃饭,后来他爸爸想了个办法,自己乖乖吃好饭,奖励她一个小贴纸,结果她总是能乖乖吃饭。现在好了,怎么都不肯吃饭了,小贴纸也不要了。”
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发现,单纯地使用表扬或者奖励,都达不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单纯地使用表扬,幼儿很容易遗忘;恰当地物质奖励对调动幼儿行为的积极性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单纯地使用物质奖励,会带来负面效应或者没有作用。由此可见,单纯地表扬和奖励已背离“小红花”的教育目的了。
二、幼儿园“小红花”现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师对“小红花”的认识不正确
毫无疑问,奖励“小红花”是教师鼓励幼儿的一种很好的措施,它简单、快速、经济。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滥用“小红花”,从而造成“小红花”满天飞,那么它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幼儿也不会珍惜。
这些都表明教师对“小红花”的认识不正确,教师应对幼儿的行为做出及时的肯定,但不是盲目地、大量地给予幼儿表扬和奖励。
2.教师使用“小红花”的方式不正确
教师使用“小红花”做每一件事,都会产生一定的教育效果。有些教师为了维护教学秩序,盲目发放“小红花”,以借此将“失态”中的幼儿拉回正常的教学活动中,没有分析认真幼儿获得奖励的原因,这样幼儿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里。
另外,教师为省事,单纯地使用表扬或简单地发放“小红花”,没说明幼儿获得奖励的具体原因,对于幼儿而言,便成为一种习惯性的获得,那么此时的奖励便失效了。在访谈中,教师表示,他们往往以“某某乖、某某听话、某某今天表现好”为理由奖励幼儿“小红花”,一般不会讲明幼儿获得奖励的具体理由,这样既不能让幼儿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值得表扬和去学习的,又不能让幼儿明白自己应该怎么样做。
显然,教师不能正确地使用“小红花”,从而发挥出“小红花”的教育手段,当然也达不到“小红花”的教育目的。
3.教师使用“小红花”的标准不合理
教师有自己既定的标准,而这个标准一般是以学会知识、掌握技能等一些外显的表现为主。在访谈中,教师表示,这样方便教师组织教学,主导整个活动,从而有计划、有目的地影响幼儿。这样教学目标容易实现,让教师从心理上觉得有成就感,从而给这些幼儿奖励;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幼儿,教师认为他们难以管理,教学秩序不好控制,教学目的不能很好地实现,更多的是指责。然而不同的幼儿有不同的性格和发展水平,很多教师却忽视其个别差异,用统一的标准衡量每个幼儿,显然对幼儿是不公平的。
三、对幼儿园“小红花”的使用建议
1.教师使用“小红花”要适度适量
如果太频繁地使用“小红花”,幼儿则会对其不敏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样会导致幼儿依赖教师,而不会自主探索、延伸自己的经验。
但是如果适度使用“小红花”的话,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兴趣,而且能增强幼儿对活动的敏感性,达到比较好的效果。
因此,教师应该正确认识“小红花”,不应对此方式产生依赖心理,每个幼儿得到“小红花”的时间,间隔要适当,不能过于频繁或相隔太久。
2.教师使用“小红花”要有针对性
教师表扬和奖励幼儿时要让幼儿了解该良好行为形成的过程,给予幼儿明确、正向的反馈,这样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那么“小红花”也就能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作用。
教师在评定幼儿“小红花”时,要对幼儿明确说明理由,让幼儿知道为什么得到“小红花”或为什么没有得到“小红花”。教师的态度不可随随便便,否则幼儿就会觉得这件事并不重要。
3.教师要结合表扬和奖励使用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表扬和奖励,例如对幼儿很快学会歌曲,教师让幼儿当众唱歌,夸奖幼儿学得快唱得好听,同时奖励一朵“小红花”,这样结合表扬和奖励的方式,幼儿记得牢教师对他夸奖,同时也发挥“小红花”的教育作用。
因此,肯定幼儿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形式的,要根据具体的情景及幼儿自身的具体情况,同时也可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形式,如奖励与教学活动内容相结合。
篇7:复杂网络研究与复杂现象
复杂网络研究与复杂现象
复杂网络研究为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简述了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对网络的结构与功能作了概略的介绍,包括小世界网和无标度网的结构特点.通过对小世界网络中小世界特征的度量,讨论了复杂网络对复杂系统研究的启示,并对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的复杂性增加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体现做了尝试性的说明,以此为基础,对随机性与规则性之间可能产生的复杂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作 者:郑金连 狄增如 ZHENG Jin-Lian DI Zeng-ru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 刊 名:系统辩证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IC DIALECTICS 年,卷(期): 13(4) 分类号:N941.4 关键词:随机性 复杂性 复杂网络 小世界网络 无标度网络篇8:皮带输送机滑水现象研究
皮带输送机滑水现象研究
皮带输送机在下雨或其他原因造成滚筒面与胶带表面有水存在时,容易发生打滑现象.本文对皮带输送机在滚筒与胶带摩擦面有水的情况下发生滑水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通过增加布置清扫器和加深驱动滚筒表面沟纹的办法解决了这一问题.
作 者:董传博 李靖宇 Dong Chuanbo Li Jingyu 作者单位:神华黄骅港务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沧州,061113 刊 名:神华科技 英文刊名:SHEN 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08(2) 分类号:U653 关键词:皮带输送机 滑水 研究篇9:把研究延伸到现象背后
把研究延伸到现象背后
课程改革的实验不可能一帆风顺,即使规划水平很高,也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前进过程中难以预知的具体问题。问题的潜藏必将阻碍改革前进的步伐,而及时发现问题则会为尽快解决问题赢得先机。
基于这一认识,我区教研部门把捕捉课改中的问题作为一种习惯,在日常工作中关注现象背后的问题,并把调查研究作为常用的方法与手段。近一年多来,先后有计划地实施了多个专题调查研究:组织力量对全区的村小进行了抽样调查,了解了村小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规范化村小建设有关文件的出台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对全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情况进行了访谈,发现了实施的困难所在,也推出了典型经验,为解决普遍存在的认识问题和实践问题寻求有效的策略;对初中理化生实验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统计分析、教师访谈,形成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初中理化生实验的意见》;召开了教师代表、管理者代表座谈会,组织了课程标准问卷调查,认真完成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关于“课程设置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的调查,充分反映了我区实验后所获得的经验和发现的.问题,为修订“方案”和“课标”提供了依据。
同时,我区已形成课改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评比、课改优质课评比、优秀教学论文、教学设计评比等激励机制。这些机制的作用决不仅仅是评出些先进,比出个高下,而是要让学校和教师通过这些活动认真反思和总结,获得提高。我们的操作也在不断完善。例如:课改先进集体评比除了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局下发考评表进行打分外,还要求学校写好学年度的课改工作总结,并设想拟定出区课改先进集体评价标准,供学校对照;课改优质课的评比过程正逐步打破封闭状态,向全区的教师代表开放,让广大教师参与评价,以提高评比的研究成份;评比结果揭晓后,由教研室分学科组织优质课展示、评点活动,供各校比照、反思,以寻找差距,提高认识;教学设计也在评比的基础上由教研室作问题剖析,甚至对学校进行个别辅导。这些激励机制在具体运作上的变化,都是围绕着促总结、促反思、促提高进行的,其所起到的激励作用也更深更广。
改革的深入与发展应该以成果的彰显为重要依据。因为成果的外显与工作的到位度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始终把改革成果的物化作为工作的一个环节来抓:我们视一线教师在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创造性实践为重点,及时汇编教师精心设计的优秀案例,并推荐至高等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出版社、《人民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编辑部、江苏人民出版社等单位主编的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丛书中发表;朱慕菊、刘坚主编的《来自课程改革实验区的声音》一书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择要介绍了我区课改工作的部分策略;我们对综合课程的思考与实践收入《21世纪,谁来教综合课》一书;对均衡发展的思考、《区域性推进新课程实施》课题研究方案、新课程背景下基层教科研工作的思考等多篇专题论文已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校级层面,一线教师也撰写了大量有关课改的经验和思考点滴,在各级刊物发表。课程改革实践使我区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发生了巨大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了惠山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可持续发展的力量:校园明晰地透射出新的文化气息,
[1] [2]
★ 介绍腊八节的作文
★ 民族传统节日
★ 赤壁赋说课稿
★ 三人成虎文言文
【风俗通义通假现象研究(精选9篇)】相关文章:
杯弓蛇影是成语故事吗2022-12-30
《三人成虎》原文及译文2022-10-08
《史记》选读--《孔子世家》教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06-15
端午节带五彩绳习俗的由来介绍2022-06-11
教学案例2024-03-01
古诗离骚的教学设计2023-04-04
离骚教学设计2023-06-07
教学案例范文2023-02-12
离骚教学过程设计2023-09-28
白菊花的花语有什么含义2022-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