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节日

时间:2023-09-09 08:27:0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民族传统节日(精选10篇)由网友“yuer”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民族传统节日,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民族传统节日

篇1:白族民族传统节日

白族民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火把节

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日,是白族人民盛大的“火把节”。这个节日是白族人民秋收前夕预祝丰收的节日。这天晚上,家家门口都要竖小型火把一个,每村村口要竖公立大火把一个或几个,火把高达、五丈。上面插红、绿彩旗,写着“五谷丰收”、“人畜平安”等吉利大字。火把点燃后,村村寨寨一片光亮,犹如白天一般。然后各村寨的群众,手持小型火把,绕田间穿行一周,烧灭害虫,以求庄稼丰收。

关于“火把节”的由来,白族人民中流传着这样一个生动的民间故事:

相传一千多年前,南诏王皮罗阁是六诏中势力最大的一个,他野心勃勃,企图并吞六诏,然后把才智过人、青年貌美的宾川诏夫人―慈善夫人(又称白洁夫人)霸占为妻。为此,他以召开六诏会议为借口,造了一座最易燃火的松明木楼房,宴请各诏主到松明楼聚会。南诏王的这一阴谋没有瞒过聪明的白洁夫人。她知道此去凶多吉少,劝自己的丈不要去参加会议。当时由于南诏王的权势,宾川诏主不敢违约,白洁夫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洒泪送行丈夫,行前拿出铁镯一只,亲自戴在丈夫手上。

赴宴之中,南诏王派人点燃了松明楼,不出白洁夫人所料,各诏国主都被大火烧死。当熊熊火焰腾空而起的时候,各诏派兵营救,但为时过晚,白洁夫人闻讯赶到后,烧死的国主侍从只剩下一堆黑黑的焦骨。白洁夫人星夜点燃火把,在这堆焦骨中用双手挖寻丈夫尸首,致使十指鲜血淋漓,最后才在一支套有铁手镯的焦骨上找到自己丈夫的遗骨。她悲愤万千、抱着丈夫的尸骨纵身跳入洱海。后人为了纪念她的贞节、美德,于六月二十五日,男子跑马迎魂,妇女用凤仙花染红指甲,村村寨寨竖立火把,以表示对白洁夫人的怀念,这就是人把节的由来。

八月二十三日的“鱼塘会”(过去曾叫“花船捞尸会”),据说也是白族人民用来纪念白洁夫人的。

绕三灵

盛大的“绕三灵”聚会,在每年夏历四月下旬举行,历时三、四天。这是白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白族信仰本主神,认为它是诸神中的主神,为一村的本主。在各个本主中又有一个最高的神中之神,即南诏大将,大理国段氏祖先段宗旁,其所居之庙称为神都,建于上阳溪圣源寺,并举隆重的宗教仪式朝拜最高本主神,俗称“绕三灵”。“绕三灵”期间七十多个村的上万男女老幼,身穿民族盛装,弹奏着乐器,边唱边舞,循着苍山之麓齐集“神都”圣源寺,展开各种祀神的文艺活。参加者各杯不同的心意到这里祈求朝拜。其中以男女青年为数量多,他们来时打扮得十分艳丽,手里拿着柳枝、鲜花,打着“霸王鞭”,唱着大本曲,敲着八角鼓,使整个“绕三灵”的活动充满节日气氛。

晚上,人们在寺庙周围山林地上休息。青年男女们进行谈情说爱的活动。他们双双对对,隐藏在树木丛中,一唱一合,沿着洱海畔边行边唱,经过洱河灵帝的本主庙,然后到马久邑保景帝和公主的本主庙,整个过程都载歌载舞,如此廷续三天至四天“绕三灵”会才告结束。

三月街

“三月街”又名“观音节”。相传观音开辟了这个地区,使这里“五谷丰登”,人们为纪念观音的功迹,订这个时间在这里聚会。

“三月街”盛会在大理城西面苍山下举行,时间为每年夏历三月十五日至二十日,届时白族群众到这里唱歌、跳舞、演戏、赛马、举行各种文娱体育活动。随着历史上白族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个盛会逐渐发展成各民族的物资交会,相沿至今已有午千余年的历史。会议期间,街上人山人海,摆满了各种货物,人们在这里自由买卖,农民用措取的兽皮和挖到的药材,到这里换取自己所需要的物品。

解放后,这个聚会已成为滇西各族人民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和文娱体育会演的大会,它对促进各族人民民间的团结和物资交流起了积极的作用。

在白族人民中,除以上几个较为盛大的节日外,还有许多节日,如春节、清明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等节日。这些节日与汉族的习惯大体一样。

篇2:白族民族传统节日

咿咿悟:白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举行。

秋千会:白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腊月三十日到新年正月初七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凤羽坝一带举行。

姑娘节:流行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甸南、羊岑等地的白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举行。

朝花节:白族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四日在大理古城一带举行。

栽秧会:云南大理州的白族传统农事节日,每年农历芒种和夏至之间举行。

田家乐:白族民间农事节日,流行于云南省的洱源、大理、鹤庆、宾川等地。节日活动时间各地不统一,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水稻栽插结束后,以“秧{”为单位集体举行。每逢村里举行“田家乐”这天,各家各户都要邀请亲戚朋友,接回已出嫁的女儿,共庆佳节。

斗灯: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晚上,在云南省鹤庆县举行的彩灯比赛活动。

耍海会:云南民间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三日到八月二十三日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海举行。

本主节:白族的宗教节日,流行于云南省大理州各白族村寨。由于各地本主的生日不一样,本主节的时间也不统一。

辞年:白族辞年日,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晚举行。

篇3: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古诗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古诗

以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材作诗的古诗有很多,供参考!

1、十五夜观灯

作者: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2、除夜长安客舍

作者:欧阳詹

十上书仍寝,如流岁又迁。望家思献寿,算甲恨长年。

虚牖传寒柝,孤灯照绝编。谁应问穷辙,泣尽更潸然。

3、端午即事

作者: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

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4、正月十五夜灯

作者: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

5、清明日

作者:温庭筠

清娥画扇中,春树郁金红。出犯繁花露,归穿弱柳风。

马骄偏避幰,鸡骇乍开笼。柘弹何人发,黄鹂隔故宫。

6、京都元夕

作者: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7、观灯乐行

作者: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人赛紫姑。

8、桂州腊夜

作者:戎昱

坐到三更尽,归仍万里赊。

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

晓角分残漏,孤灯落碎花。

二年随骠骑,辛苦向天涯。

9、中秋月

作者: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0、正月十五夜

作者: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11、社日

作者: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2、清明夜

作者: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13、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

作者:刘克庄

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物色旧时同,情味中年别。

浅画镜中眉,深拜楼西月。人散市声收,渐入愁时节。

14、中秋对月

作者:曹松

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涯。

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

15、客中除夕

作者:袁凯

今夕为何夕,他乡说故乡。

看人儿女大,为客岁年长。

戎马无休歇,关山正渺茫。

一杯椒叶酒,未敌泪千行。

16、元日感怀

作者:刘禹锡

振蛰春潜至,湘南人未归。

身加一日长,心觉去年非。

燎火委虚烬,儿童炫彩衣。

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17、守岁

作者:李世民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18、和端午

作者: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19、拜年

作者: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篇4:二月二是哪个民族传统节日

二月二又称会亲节,是畲族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

主要流行于闽东的福鼎、福安等县。所谓“会亲”,系指原由福鼎双华、福安坂中分炉至浙南、闽东各地的畲族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福建双华“会亲节”规模最大,遐迩闻名。节日这一天。畲家门前都升起白底红边的三角形族旗和颇似古时“华盖”的圆伞,从双华分支出去的各地族人都盛装打扮回到祖地会亲。人群熙熙攘攘,歌声笑声不绝于耳,宁静的山村顿时成欢乐的海洋。特别是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松明火照耀得如同白昼,增添了节日的热烈气氛,歌会进入了高潮,人们引吭高歌,嘹亮的歌声在山野回荡,越唱兴致越浓,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返回目录

二月二龙抬头的禁忌

1、出嫁女儿,忌在娘家过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之日不能回娘家的原由,主要是在古代因为小媳妇新婚后,到二月初二的时候便不能住在娘家了,而婆家人为了让小媳妇早日回婆家而流传出来的俗话。演变到后来,若是小媳妇一直在娘家住,婆家人会在二月初一就把小媳妇接回家去。按照旧社会的风俗,刚新婚的小媳妇年前年后都必须在婆家伺候公婆与丈夫,到了正月十六以后的日子可以暂时回娘家住,当作是休息日,但只能住到正月底,过了正月必须回家。因为二月二以后就是民间的春耕了,还得下地干活。

2、忌在娘家分娩

在古代重男轻女的社会思想下,在古人看来,嫁出去的女儿就像泼出去的水,就等于是男方的人。而妇女生小孩肯定是要见血的,产后还会有一些恶露排出体外,所以在古人看来是非常污秽的事。女人回娘家生小孩等于把“霉运”带回家,而二月二龙抬头这天是等于把好运带回家的,与之相冲,所以妇女不得在娘家分娩。

3、不动针线,不用剪刀

在我国古代,龙被古人看作是神圣的象征。“龙头衔”这天因此多了些禁忌,以防伤害到苍龙,影响全年的运气。妇女们在这一天是禁动动针线和剪刀的,因为苍龙在这一天会抬头观天下,使用带针带利刃的东西会刺伤龙眼。而在妇女起床的时候,嘴里一般都会念叨这么一句“二月二,龙抬头,龙不抬头我抬头”。

4、忌说“吃醋”

在我国中原诸省的方言中,因为“吃醋”都被看作是“妒忌”层面的含义,到了二月二因为本身这个节日就是喜庆的,所以当时人怕小心眼儿影响吉利,于是就把“忌讳”叫做“醋”,而用忌讳就是吃醋的意思。

5、忌洗衣

有的地方妇女停止洗衣服,怕伤了龙皮。

6、忌推磨

这一天忌推磨,以免压住龙头。河北新河、山东滕县都忌当日磨面,怕压了龙头。山东东明一带在二月初一下午就要把磨房打扫干净。把磨的上下扇支起来,禁止使用。因为当地人认为石磨是龙头,因此龙头节就要把龙头抬起来。一直到现在、尽管磨面不使用石磨了,但到这一天。所有的打面机坊都要停止工作,怕“研烂了龙头”。

<<<返回目录

二月二吃什么

饺子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春饼

立春之日讲究吃春饼,而过二月二同样讲究吃春饼,立春吃春饼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饼则叫做咬“龙鳞”,是因春饼圆且薄的形状好似鳞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源于清代,饼内卷入酱肘子、猪头肉、樟茶鸭等肉食以及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

驴打滚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面旗子

农历二月二,淄博老百姓有吃炒面旗子的传统习俗。所谓面旗子,就是切成菱形的面片,长、宽3-2厘米。将干后的面旗子用白抗土加热炒制就成炒面旗。

面条

北方人喜欢在二月二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龙须面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因抻出的面细如发丝,下滚水如银龙入海,故而得名。相传明代御膳房里有位厨师,在立春当日,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胃口大开,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从此,这种炸制的细点便成了一种非常时尚的点心。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爆米花

当年武则天当上了皇帝,此事惹恼了玉皇大帝,玉帝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有条黄龙却违背了旨意。玉帝得知后,把它打下凡间,压在舍利塔下,玉帝说如果想回到天庭除非“金豆开花”。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天,人们正在翻晒玉米种子时,突然想到这玉米就像金豆,炒一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就家家户户崩爆玉米花,并在院子里设案焚香,供上开了花的“金豆”。

炒豆子

二月二在西北,甘肃岷县等地有吃炒豆子的习惯,表示每年春天的开始,岷县的二月二会,前来浪会的人们买大黄梨拿回家孝敬老人,故“二月二”庙会又称“黄梨会”。

猪头

农历二月初二是老百姓的传统节日,有“龙抬头,吃猪头”的习惯。人们纷纷购买猪头肉,希望新年有个好兆头。

葱饼

有些地方二月二吃的饼叫“龙鳞饼”,而吕梁地区这天吃煎饼或葱油烙饼,称为“揭龙皮”。太原地区这天除吃烙饼外,还有吃水饺,叫做“吃龙耳”,也有人用饼卷上合菜吃,意谓合龙头。晋南这天则一定要吃麻花、馓子,谓之“啃龙骨”。

炒面

在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北乡一带,每逢农历二月初二,到了中午开饭的时间,家家户户都吃炒面条。炒面条是将面条扯成一小段一小段的,再与肉丝、油豆腐丝、春笋丝、青菜等混合在一起炒。因炒熟的面条外形像虫,寓意大家合力把虫炒熟并全吃掉了。

撑腰糕

江浙沪地区在二月二这天保留着吃“撑腰糕”的习俗,有把腰撑住的寓意,意思是吃了糕,当年里就不会腰酸背痛了。

芥菜饭

二月二这天有吃芥菜饭的习俗。当地方言里有一句合辙押韵的俗语,意思是这天吃了芥菜饭,一年都不会得皮肤病,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因为芥菜里富含的维生素和叶绿素有益于皮肤。

<<<返回目录

篇5: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800字

民族的传统节日作文800字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其特殊的文化底蕴和异域风情,面对这些文化我们应有的态度是去了解,吸收。但要有主次之分,在不丢掉民族文化的同时,适当的发扬具有色彩的`西方节日。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丰富的文化底蕴,优秀传统文化当然也是代代相传,并且相当注重本位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更为频繁。难道就不应该发扬其它有色彩的节日吗?

我国文化源远流长,传统节日文化极其丰富。随着时代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追捧西方节日。就好比说情人节,当天不仅会有手牵手漫步街道的情侣,各个街头还会有许多卖花、气球的小贩。各大商场的商家也借机营造氛围创造商机。这足以说明大家都很享受这种节日带来的快乐,并且一些中老年人也慢慢开始接受西方节日,追随时代的潮流开放思想,同时也带动了经济发展,这何尝不是一件美事。中国的七夕首次被写进中办国办文件,在这种洋节的影响下,人们也并没说不过中国节,不注重中华文化了。所以好的洋节还是值得被借鉴。

中国共产党领导我们奋斗至今,是人民的榜样。在面对洋节影响越来越大的现象,他们曾刊发《党员干部不应过洋节》这类文件。党员干部内心中爱国,重文化的情怀是值得人们欣赏和赞扬的。但也有对立面,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文化可以说是完美无暇,所以各国之间才要不断进行交流沟通,党员不能一票否决所有的洋节。当今不是只有中国过中国节,在温哥华一些有华侨居住的国家也开始置办中国节日,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这说明我们的文化也在影响别国,而当地政府没有拒绝阻止这种行为,说明别国是积极认可,吸取我们的文化,而我们的党员又怎该全盘否定这些有特色的洋节,党员应该领导我们过好节。

我国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日益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并且制定了相关的意见,现代青年人思想开放,凝聚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即使这样也要在不丢掉本位文化的情况下进行,不能本末倒置,要振兴我国传统节日丰富文化内涵,加强民族文化主体性,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切忌一味追求新鲜事物。

国家繁荣昌盛,民族文化至关重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热爱节日,人民应过好节。

篇6: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三月三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一、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 、三月三拜轩辕说法。

二、农历三月三,不仅仅是单纯的壮族传统踏青歌节,也是壮族祭祖、祭拜盘古、布洛陀始祖的重要日子。

三、农历三月三也是广西壮族、汉族、瑶族、侗族、苗族等民族传统节日。歌节不仅是弘扬民族文化的盛会,亦是民族经济交流的盛会。据记载,歌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在古代男女青年聚集街头或江边饮宴欢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圩。

布依族三月三习俗介绍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传说古时有一庄稼汉,发现年年春播之后都有许多地蚕将幼苗咬死。经过反复观察,他认为地蚕是天神放到大地的“天马”。为避免幼亩遭受虫害,他用了许多方法祭把都不灵验。后来,他在春播时炒包谷花去喂地蚕,结果保住了幼苗。这个消息很快传到远近的布依人家。

此后,这一带的布依族为了保护农作物,争取获得丰收,于每年三具初三会天,不动上砂包谷花作供品,三五成群地至附近山坡祭祀“天神、地蚕”,祈求天神保佑,不叫地蚕咬死田地里的禾苗,让五谷丰登。祭毕,人们沿田边土坎边走边唱山歌,并把包谷花撒向田土中。人们认为,祭了地蚕,既可使它们迷糊,又能封住它们的嘴巴,田里的禾苗即可免遭虫害。后来将三月三定为“歌会节”。

贵阳南部郊区布依族把“三月三”称为“仙歌节”。节日内容与乌当区新堡乡大体相同,但他们是用唱歌的方法来祈求天神免灾,这天男女青年上山对歌。传说谁唱的歌最动听,天上的歌仙听了,便会赐你一副金嗓子。你劳动到哪里,哪里就会听到金嗓于唱歌,害虫听到这声音就不敢伤害庄稼了。

“三月三”是贵州罗甸县布依族的“扫墓节”。此日以二家或宗族集体到祖坟墓地挂青,杀猪宰鸡,摆设酒菜和花糯米饭祭奠。扫墓后,人们在坟山上娱乐、打猎和野餐。罗甸县南部红水河一带,“三月三”又称“枫叶节”。北部坝王河一带,因气温较低,此时枫叶尚小,未能着色,以三月十三日为“枫叶节”。节日这天,人们到山野踏青游春,儿童们摘嫩枫叶做成圆球抛打,妇女们则摘几匹嫩枫叶插在头髻上。

此外,家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做花糯米饭吃。青年们到山坡上吹木叶、唱山歌。如遇上称心如意的对手,晚上便相邀到布依村寨,通宵达旦地对歌。临别时,主人家用芭蕉叶包着花糯米饭和鸡腿肉分送歌手,作为节日的礼物。贵州望漠县布依族传说三月初三是“寒日”,吃了狗肉可以驱寒。此日有条狗请客的习俗。

贵州安龙县部分布依族传说三月三日是影“山神”的生日。人们为避免山神放出蝗虫伤害庄稼,确保农业丰收,旧有扫寨祭山神的习俗。“三月三”这天,人们到村寨山神坛前摆设雄鸡、刀头等供品,还要杀一头狗,将血洒在纸旗、纸马和寨子进出要道口的石头上,然后由“老魔公”及其他人员携带淋有狗血的纸旗,纸马到各家各户扫除妖魔鬼怪。各家大门口要设置一张长凳,凳上摆一只装满清水的“水碗”和一只装有瓦砾石粒的碗。“老魔公”在大门口咒念“魔经”,打几个“农阳卦”,再将瓦砾石粒向这家房屋内乱撒,将水碗的水四处乱泼,掀翻大门前的长凳,扣起水碗,意为扫除了魔鬼。

最后,给这家插上沾有狗血的纸旗、佳上纸马,另赴他家去扫。村寨住户都轮扫完毕,“老魔公”口到神坛,将收扫的妖魔鬼怪集中镇压于神灵之前,然后全寨男人于神坛处就地会餐,称为“陪神吃饭”。该县德卧镇称“三月三”为“赶毛杉树”,又叫“毛杉树歌节”,为期三天,聚会者达数万之众。

云南罗平八达河一带的布依族的三月三日,是男女青年唱歌对调的节日。这天,男女老少来到河边听青年们唱山歌,观看孩子们比赛划竹排、打水枪。有的人家还给孩子做花糯米饭分送到边和寨旁;有的则用小花布口袋装上鸡蛋和各类食品,供玩耍和参加比赛活动的青少年吃。

罗平牛街的布依族男女青年则要在这三天中,举行盛大的游山、对歌和交友活动。方圆几十里的各族青年,届时也来到马把山腰一带,参加和观赏这一传统的赛歌对调活动。歌手们可以在这样的场合中大显身手,凭着即兴作诗吟唱的天才,能和对手连唱三天三夜甚至更长的时间。有许多男女青年通过这些活动建立了爱情关系。

三月三各民族的不同习俗

1、壮族三月三

节前家家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饭。相传,这种食品是深得仙女们的赞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

2、侗族

侗家传说,古时侗家的原始属地总是以桐树开花时为插秧节。但有一年桐树没有开花,结果误了农时,只好逃荒到报京一带,为了吸取过去的教训,每到三月初三人们便吹芦笙唱歌,走访亲友,并相互提醒该忙农事侗族,多于节日举行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活动,亦称“花炮节”。

3、瑶族

于节日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糯米饭,各寨三四天内不相往来。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4、布依族

三月三日,是布依族较为普遍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节日来源与活动内容,随居住地区不同有所区别。贵阳市乌当区新堡乡一带布依族将“三月三”又叫“祭地蚕”,俗称“地蚕会”。

5、畲族

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传说,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三月三这天突围成功,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每年三月三要吃乌米饭,集会对歌。

篇7:“二月二”是哪个民族传统节日

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龙抬头是古代人民对节气的称呼,龙抬头代表者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而在南方龙抬头又被称作踏青节。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二月二,龙抬头”,恐怕是关于“二月二”的流行最广泛的一句俗语了。“龙抬头”是什么意思?若要追溯这句话最早的来历,应该与古人对星辰运行的认识有关。

在古代,人们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断季节,提醒农时,这在《礼记·月令》中有大量记载。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之双角。农历二月二这天夜晚,“龙”的两只“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升起,这时整个“天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二月二又称会亲节,是畲族仅次于春节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闽东的福鼎、福安等县。所谓“会亲”,系指原由福鼎双华、福安坂中分炉至浙南、闽东各地的畲族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福建双华“会亲节”规模最大,遐迩闻名。节日这一天。畲家门前都升起白底红边的三角形族旗和颇似古时“华盖”的圆伞,从双华分支出去的各地族人都盛装打扮回到祖地会亲。人群熙熙攘攘,歌声笑声不绝于耳,宁静的山村顿时成欢乐的海洋。特别是夕阳西下,夜幕降临,松明火照耀得如同白昼,增添了节日的热烈气氛,歌会进入了高潮,人们引吭高歌,嘹亮的歌声在山野回荡,越唱兴致越浓,通宵达旦,热闹非凡。

三龙抬头是什么意思?

龙抬头是古代人民对节气的称呼,龙抬头代表者春季来临,万物复苏,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而在南方龙抬头又被称作踏青节。

农历二月初二,我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表示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二月二,龙抬头”,恐怕是关于“二月二”的流行最广泛的一句俗语了。“龙抬头”是什么意思?若要追溯这句话最早的来历,应该与古人对星辰运行的认识有关。

在古代,人们用二十八宿来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断季节,提醒农时,这在《礼记·月令》中有大量记载。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龙之双角。农历二月二这天夜晚,“龙”的两只“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慢慢升起,这时整个“天龙”的身子尚隐没在地平线以下,故称“龙抬头”。

起源

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明清时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了不吃不喝不动的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百姓传说中的大龙实际是没有的,那种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在北京民间,二月二有很多习俗,比如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这一天民间饮食还多以龙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一天妇女忌动针线,为的是免伤龙的眼睛,就连小孩剃头也叫“剃龙头”。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到了元朝,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元大都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当地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这是辽宁地区的民俗,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同时也制作一些面食吃。

除了吃面食外,还有引水入宅的活动。清人《宛署杂民》说:“都人呼二月二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蜿蜓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这种活动是在节日清晨,人们把草木灰、谷糠等自河边、井边一路撒来,直到家中的水缸边,以求风调雨顺。仅仅有降雨还不放心,必定要把水引入家中,让雨降在自家的田地里,方才如愿。这正是小农经济意识的反映。有的地方还有耍龙灯的活动,也是求雨之意。讲求在这一天剃头,是很多地方的习俗。

明清以来,在二月二还增添了“熏虫”、“炒豆”的活动。明人的《帝京景物略》中说:“二月二日曰龙抬头……熏床炕,曰熏虫,为引龙虫不出也。”清康熙时的《大兴县志》记载,“二月二,家各为荤素饼,以油烹而食之,曰熏虫。”

篇8: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与保护的建议

一、我国的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及其功能

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体现和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之一,是联结海内外华人情感的精神纽带。

约定俗成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具人民性、最具文化象征、最具历史积淀和现实意义的文化存在。许多少数民族节日中还记载着本民族迁徙和成长的历史,记忆着久远的神话传说。节日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载体,是人民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活态文化。

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这些传统节日,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方面已经发挥并继续发挥着作用;在某种意义上,传统节日是维系民族感情和传承优良文化的重要精神纽带。

二、传统节日遭遇的现实状况

正当西方的其他文化大踏步占领神州大地的十户,西方的节日文化也开始疯狂的进攻我们的民族节日文化。我们的节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甚至是存在了生存的困难。

一方面我们的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建设和利用不当,发展的脚步缓慢甚至是停止了。另一方面是西方节日席卷中华大地,俘获了许多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心.我们的民族节日遭受了巨大的冷落.

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六个大城市中2/3居民愿意过圣诞节,约60%的被调查者表示,过圣诞节是他们“向恋人、朋友或父母表达爱意”的一种途径,把圣诞节看作是“放松和娱乐”的机会的人也占到35%左右。国人不一定理解了西方节日的文化内涵,但是事实是国人已经开始为之有点疯狂.实也印证了这个报告:今年圣诞节前一个月,火红的圣诞帽、翠绿的圣诞树、处处可闻的圣诞歌曲已经出现在大街小巷,12月24日平安夜和25日圣诞节的节日气氛更达到高潮:各大商场火爆促销直达凌晨,人潮涌动,摩肩接踵;各大星级酒店纷纷推出平安夜狂欢活动和疯狂party等

洋节的火爆和“土”节的冷清强烈的反差,不能不令人忧心。我们必须正视洋节在国内越来越火爆而民族传统节日越来越冷清的现实。

更可悲的事,韩国人居然“端午祭”申遗成功,中国的传统民族节日成了人家的专利,这对于国人的确是一记响亮的耳光,对于中华民族也是一个不小的教训.

三、国人逐渐重新重视民族传统节日

民族节日的开发和保护势在必行。目前节日文化已开始引起社会关注,以节日文化共生推动民间艺术传统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急迫而又需要智慧推动的工作。

香港理工大学校长潘宗光委员、香港文汇报社社长张国良委员、香港旭日集团主席杨钊委员等百余名香港全国政协委员日前联名向全国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增设清明、中秋等民族节日为法定假日。他们认为法定这些节日为假日,其实就是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香港委员们的提议,与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龙瑞的想法不谋而合。龙瑞委员今年也向大会递交了名为《建设民俗,走文化民族化发展道路》的发言,建议增加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为国家法定节日。他认为,民俗是民族文化生活的运作机制,是民族文化存在的现实表征,是展开和延续民族文化生存的文化手段和力量,民俗作为历代相传、积久形成的风尚、习惯和礼仪,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最能体现文化的传承性。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认为,重续传统文化的文脉,是改变传统节日被冷落的根本出路。一些传统节日之所以中断乃至消亡,实际上是它的精神载体不复存在了。随着时代生活的进步,我国的传统文化也在继承中创新,不断产生新的载体形式,更多的人开始对民族节日的内涵和价值产生兴趣。产生文化自信,才有文化的自觉,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

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周孝正认为,传统节日背后蕴涵的是传统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的民族魂。为此,政府有责任加强教育,让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并喜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心。

年轻人也日益开始重视这个问题。这些年的圣诞节来临之际,北大、清华等校的10位博士发出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抵御西方文化扩张”。年轻一代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只有年轻一代清醒认识到问题,重视和珍惜中华民族自己的民族传统节日;我们民族就会有肩负传承民族文化和播种民族希望的历史重任的最坚固力量。

如今,包括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在内的中国传统节日,被列入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令人欣慰的。但是,如何重振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传统节日怎样适应现代人的特点和要求、应当以什么样的文化标记去吸引不同的人群,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

四、民族传统节日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1、重视洋节,冷漠传统节目。

近几年来,不少年轻人逐渐过起了西方国家的情人节、圣诞节,而且越过越火。每逢2月14日情人节,各地的鲜花总是走俏,而“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鹊桥会,这样一个古老的、美好的民间传统“情人节”却无人问津。圣诞节也成了中国年轻人的宠儿,热度持续上升。国内的许多酒店、商场及个体户也热心在西方节日短的经济利益,声势浩大的利用西方节日文化争取最大利润。

2、民族节日的开发没有满足国人的需求。

传统节日的内容过于陈旧,表现形式单一,无法满足民众变化的文化需求.开发利用民族节日文化需要不断创新,眼球盯住人们的文化需求.

3、时尚冲击民族民间文化

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对文化的需求日益提高,一些少数民族青年也开始赶时髦、讲时尚,平日里只穿流行服装,遇有节日,部分人才穿民族服饰。民族服饰、民族语言、民族建筑逐渐淡漠。

4、民族文化利用与市场脱节。

民族传统节日的开发利用一直没有真正和市场接轨,也没有做产业化道路,而是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由于民族节日文化没有踏上产业化征程,民族节日文化的发展一直是比较缓慢,因为它缺乏了自我生存的能力。

5、投资力度不大、管理不适当。

民族节日文化的开发利用应该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尤其是经费和人才上的有利帮助;同时也需要得到足够的自我空间,不能被严重的束缚住,失去自身的文化活力。民族节日的开发利用需要政府作强有力的后盾,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寻去自我的发展空间。

6、融投资渠道单一,发展资金不足

以往民族节日的开发基本上都是靠政府提供资金,有限的资金无法满足快速变化的节日文化的需求.由于资金的限制,传统节日文化的锐意革新就显得有些艰难.

7、宣传定位不够正确和科学。

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扩大本地区的旅游宣传,对民族节日的定位宣传常常冠以很西化的称谓,如将姊妹节冠以“东方情人节”,以此宣传内容和意义不同的节日,显然是以偏概全很不科学的,对外来旅游者是一种极大的误导,对本节日的文化内涵也是一种片面的理解。

五、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节日文化

要合理开发和利用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和开发利用必须同步进行。

在保护方面,政府有责任做好民族民间节日全面抢救性的普查和研究等工作,建立信息资料档案库,在此基础上制定民族民间节日保护名录,为旅游开发提供基础资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民族节日文化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以资源的可持续性为导向制定民族节日文化资源的开发规划。

只有保护好节日资源,才可以利用文化资源服务社会和公众。

开发民族传统节日是最关键,我认为需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1、民族节日文化的开发应建立在对民族节日文化全面正确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不要张冠李戴、移花接木,这样对不知情的旅游者是误导,对民族节日文化是不正确的传播。应该在民族民间节日保护名录的基础上确定哪些民族节日适合用来旅游开发,哪些是不适合的。

2、充分尊重民族传统节日文化的深刻内涵,尊重当地民族的节日文化,充分考虑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的意愿,不能因市场需要而随意杜撰、更改或开发那些当地居民不愿作为资源开发的文化内容,更不能以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目的,以强势文化的习惯整理、加工、包装民族节日文化,使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舞台艺术化、程序化、甚至于庸俗化,对民族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掠夺性的开发。如果开发不当,被开发地区的民族节日文化变质,失去自身特点,也就失去了吸引力,民族节日文化的开发利用就无法持续下去,资源优势也就无从谈起。振兴传统节日的关键,在于把握其本身的文化内涵,并使这些文化内涵得到提升,使之与现代的价值取向接轨,使人们乐于接受。传统节日的形成,是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不仅有继承,也有补充甚至有摒弃。那么年俗也只有与时俱进,才能保持生命力。

3、注意提高节日旅游目的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使其成为发展节日旅游的切实受益者,只有将民族节日文化的精神价值转化为重要的经济价值,使人民群众通过民族节日文化资源开发获得收益,达到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的目的,才能提高各民族群众对本民族节日文化的认可,才能提高各民族群众保护发扬本民族节日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族节日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才能同步进行

具体我们需要落实以下几个方面

1政府大力支持。

传统节日文化凝聚、有利于丰富群众生活,政府都要给予扶植与保护。政府要以服务为主,提供资金和相关信息,引导广大民众共同遵守和发扬,让人们真正懂得什么是真善美。同时政府需要给传统节日足够的表现空间,政府和企业群策群力,搭建节日文化自我展示的平台,让民族传统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魅力.

2法律认可。

让传统节日通过法定的形式固定下来,把有影响力的、在政府大力支持。政府要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上起着关键作用,只要是有利于民族精神的群众思想中根深蒂固的传统节日列入国家法定假日范畴,让后人怀有敬畏之心。

3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要重视节日文化的教育,把它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制定系统的工作计划,从头抓起,从年轻人抓起,常抓不懈。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人人参与、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要大力挖掘传统节日中蕴含着的丰富人文精神,让民族文化深入到每个人的心灵,逐步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

4通过旅游开发,建立民族民间文化基地

通过旅游开发,建立民族民间文化基地,把现有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通过旅游景点再现出来,让人们身临其境,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风俗、民族建筑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这样既为旅游业增加了文化内涵,又使民间文化资源得以保护、继承和发展。

5传统节日文化的推陈出新

要对传统节日的某些习俗从观念到形式进行创新,在强化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积极倡导具有新意的文化活动,使之成为节日的主潮。

6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走产业化道路

要把民族节日的开发完全纳入市场化轨道,把节日的开发当作产业来发展,而不仅仅是小打小闹.只有产业可以扩大我们传统节日在国人甚至是世界上的影响.

7与商业营销互动, 深挖传统节日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之所以越来越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就是因为它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诠释着这个百折不挠的民族独有的个性与特色。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全球文化的多元性也需要中国文化,一个民族及其文化一旦失去了它的特性,也就失去了它生存的根基和存在的价值。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也只有真正具有民族特色的东西,才能传承下去,才会得到全世界的尊重和认同。

除开单一的表现形式,需要把节日文化通过广告、出版、电影、音乐等等商业运作模式全方位展示民族传统节日的魅力和风采。要让世界各地的人民通过多种渠道了解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

8树立品牌意识,走品牌战略道路

品牌代表实力,品牌代表质量。要争取把节日文化做大做强,做成品牌,做出自己的品牌节日。

9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国际知名度

每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不同的文化需要交流与碰撞。我们必须扩大节日文化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让民族传统节日有更多机会走向世界。

以上是我们小组成员对于如何开发和保护民族传统节日的一些探讨和研究。最后,希望在国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得到合理的开发与保护,在未来璀璨夺目,走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篇9:民族

1、这样感人肺腑的故事很多很多,大地无情苍天落泪人间有爱,我们伤感着也被感动着。

一位网友这样说:我深深地热爱着这篇神奇的土地!我从没像现在这样,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热爱我们勤劳、善良、无私、热诚的人民,热爱我们的政府--每当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威胁时,我们的政府总是全力以赴,不惜牺牲任何代价来保护,来拯救我们国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没像现在这么强过,这就是我们民族的自豪和骄傲!我每天都生活在感动中,生活在希望中,生活在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中。

2、地震来时,一下搀扶,一声问候,一条短信,一个电话,一句叮咛,都是那么的温暖。

3、一个万众一心、军民团结、众志成城,共同迎战地震灾害的壮阔画卷,正在中华大地上徐徐展开。从灾难到来的那刻起,时时刻刻,都有让人感动的故事在上演。在灾难面前,生命是那么脆弱。灾难除了苦痛和感伤,还给我们带来了些什么,我想,一场灾难却另一方面净化了我们的灵魂。我们常常抱怨这个世道的势力和冷漠,然后又常常在当灾难来临时,人性的善良和光辉更在其间熠熠闪亮。似乎这也是人类不断去抗争和承受灾难的意义所在。这里,有对“爱”的所有阐释。爱是我们活着的目标,每一个生命是因为爱才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小生命都在为着继续生存下去而努力,每一个小生命都在为着继续生存下去而互相帮助,因为爱而活着……

有时候感到,生命是一种感动,我们为之而泣,为之感伤,为之满怀着感激,生命没有自身完全的延续,只有为了爱而存在的延续,就像我们爱我们的孩子,还有,每一份来自周围你认识或者不认识的爱着你的人们。

我们用爱呼唤着希望,而生命的顽强却也在废墟延伸着,在其中,有这样一些细节组成了令人感动的表情,让我们对战胜这次自然灾害信心倍增。

4、献给坚强的中国:当风雪阻断归路,我们彼此取暖!当主权面对挑战,我们亮出利剑!

当圣火遭遇屈辱,我们义无反顾!当病毒吞噬生命,我们用爱弥补!

当列车冲出轨道,我们竭诚互助!当震撼撕裂大地,我们开山辟路!

勇敢面对磨难,挺起中国人的脊梁!加油,同胞!加油,中国!

让我们都来尽一分力!!

祭汶川地震逝去同胞文

浩荡宇宙,悠悠华夏。临改革三十岁,值西开整九载,先有雪灾压岁,后有肆虐,转眼火车脱轨,灾害连连,以逞淫威。

时至初夏,波澜微惊,百姓仰首,万众护炬,齐迎奥运。怎诚想,风云骤变,五月十二,地陷山崩,江河失措。汶川震中,惊我十数亿众;四川告急,地动撼我华夏。

同胞顿陷水火,死噩梦魇不断。伤亡者众,失踪者众,哀号者众,求救者众,失所者众。人民总理临阵指挥,每有危机立决,数万兵众参战,凄凄哉天地相欺,惶惶乎人神共泣。国有大难揪心处,同胞生死攸关。惨烈烈救灾现场,冷寂寂血腥面容。

家园不在,交通阻断,高楼倾倒,繁华崩塌,风光难寻。刚才是羌人天堂,转瞬成炼狱无常。刚才是笑语相欢,转瞬却阴阳阻断。叹天灾地祸之无情,悲命运逆转之快速。

汶川告急,路断梦难续,灾民求救,食无命难保。唯我敢死之空军,五千米凌云神降,以手为钎,逢山辟路;以骨为器,肉身相搏。天地间感人心者谁?人世间痛人心者何事?从成都到汶川,从北川至青川,从绵竹至绵阳,从茂县到彭州,血肉挫开屏障,冲锋舟撕开死寂,幸存者热泪盈眶,怎一个“情”字了然,怎一个"痛"字了得!

亲朋音容在,生死两茫茫。泪眼相看,心神俱伤!看同胞死难,任是铁人也断肠;殓孩子群夭,怎叫天地不号哭!悲哉,哀哉!

一点希望,百倍努力。十万驰援,世界同往。每有生命迹象,便有感人事迹,看儿女相携,悲母子同伤,哀夫妻相隔,叹情侣相扶,危难关头,既使赴死,也让美德张扬,情爱彰显,大义留世。人说生命脆弱,也有生命顽强,有救人者逝,换濒死者还,舍我一人生命,救同胞于危难。逝者难追,精神难灭,青史铭刻,大爱永存。

炎黄子孙,不屈不挠,八方凝聚,四海归心;救灾救人,刻不容缓,灾后重建,任重道远!死何以堪?情何以堪?痛何以堪?中华儿女,英勇无畏,国有大难,舍我其谁?

数万群殇,国之大难,定为国哀。设祭为坛,祈佑中华,迈过难关,终得隆昌,前有仆者,后有继者,死难之所,终成花园。诚如想,逝者可安息,幸者可欢笑,但得国泰民安,终至和谐发展,世界同喜。尚飨!

废墟上我们祈祷新生,国旗也许从未像今天这样悲伤

从国家的心脏,到边远的布达拉宫广场,她在激扬的国歌声中升上旗杆的顶端,然后缓缓地降下,在这片国土上哀哀地飘扬。在天安门,在最著名的学府,在豪华的写字楼前,在最偏远的山区小学,国旗都以这样的方式表达她的悲伤。

国家也许从未像今天这样悲伤。

在中南海怀仁堂前,这个国家的主席,带领他的同事,在静默的三分钟里,低下头颅,沉痛哀悼。大街上,广场内,胡同里,办公室,火车站,股票交易场所……这个国家的普通民众也低下头颅,来表达哀伤。

汽笛和警报在我们繁衍生息的土地上一声声鸣响,那是这个国家能够发出的最高亢的悲号,也是我们聚积起来的悲伤在上空席卷,爆发和回响。

然而,国民却也从未像今天这样拥有力量。

国旗曾为伟人而降,国丧总为伟人而设,但今天,59年以来,共和国的国旗第一次真正为普通国民而降。也是第一次,以国家仪式,来表达我们每一个个人的悲伤。这不仅仅是国家意志,更是人心所向,让每一个国民,今天都能表达自己的哀痛。

发生在今天的这一幕,前所未有地彰显着国民的价值和分量。我相信,那不仅仅是3万多名遇难者叠加起来的重量,同样是每一个国民应有的分量。

这种分量,源于对生命的崇敬和信仰。在这个国家走过许多坎坷,穿过层层历史迷雾之后,我们终于在她的体内,日益清晰地触摸到这种信仰。我们渴望着,这种信仰,能因为这场灾难,经由这场仪式,潜入一个国民的心间,植入一个社会的肌理,也溶入一个伟大国家的文化血脉。

正因为这样,我们相信,在那块正流血流泪的土地上,在那凄凉的废墟之上,也许正孕育着这个国家新的希望。

废墟上,让我们祈祷新生。

也许这会是一个新的机会,让我们重新认识这个国家和她的国民。我们此前总是抱怨这个国度丢失了道德和准则,总是痛心这里扔掉了种种美好的价值而变得无所依托。但是今天,我们发现了深埋在人们内心一座公德和道义的宝藏。13亿人共同举行悲伤的聚会,从最富有的人群,到最贫苦的乞丐和拾荒的老人,从执掌权力饱有财富的精英,到最卑微的常人,他们捐出自己创造的财富,也捐出自己乞讨来的口粮。大地震动过后,蕴蓄在民间最可贵的种子顽强地钻出废墟。也许它们只是短暂地迷失了自己,又也许,只是找不到适合的途径来表达,发育和长大。

也许这会是一个新的机会,让执政者重新体察他们的理念,让抽象的口号一步步化作可感的行动和作为,真正拥抱“人”的价值,找到执政的智慧。从那片废墟之上,今天已经闪耀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性之光。我们期待着,这样的人性之光,将照亮这个国家和政府面前的路途,指引她走向世界、走向强大、走向未来、走向历史。

废墟上,我们祈祷新生。

在那片废墟之上,四川省青川县的一所中学,在已被撕裂的教学楼前,尽管脚下余震不断,对面巨大的山体仍在滑坡,但是今天,人们迎着朝阳,在那根没有被摧毁的旗杆上,震后第一次升起了国旗。他们为死去的同胞降下半旗,祈祷安息。

在那片废墟之上,地震棚里,已经有孩子捧起了书本。

在那片废墟之上,灾民安置点里,孩子们又开始上课了。

劫后余生的农人开始收割庄稼,工厂在筹备恢复生产。在废墟之上,人们将建起新的家园。在废墟之上,也许将站立起一个公民的社会,一个智慧的国家。

废墟上,我们祈祷新生。

爱之光照亮地震的废墟

前一阵子,你得了风寒,中国的南方就遭受了冰雪!今天,你又咳嗽起来中国的四川就出现了地裂!也许,对你而言,只是几十亿年运行中的短暂休歇!

然而,对人而言,却是短暂生命中的终极毁灭!地球啊,你是我们的美丽家园。可是,你温柔的红颜,却突然变的诈奸。冰雪,暴雨,海啸,地震……千百座房屋瞬间倒塌,无数个生命在瓦砾中残延。天塌了,白天变成了黑夜,周身尽是黑暗连绵!

谁说没有一丝光亮,爱心迸发出最强的光!全中国都迅速行动起来奔向那灾难的一方!爱之光将照亮地震的每一处废墟,爱爱之光将让濒危的生命变的坚强

为地震中遇难的孩子祈祷7。8级地震,教学楼骤然瘫颓那些孩子,像刚褪去花萼的川桔来不及成熟,就猝然坠地

五颜六色的童年裹着上午的憧憬裹着一篇还在构思的作文躺在震后的雨中几百个小小的人生歌唱、朗读或脆生生的提问就这么戛然而止

以我的年龄,应该可以换回他们中的三个或四个可是,哪里有一条赎回你们的路啊

我是无神论者,但此刻忍不住祷告上帝啊,保佑他们那些未享人生的少年,保佑地球上的每一个还在成长的孩子

篇10:2022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

汉族

农历十二月初八(农历十二月被称为腊月),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人们在腊八节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是指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的第八天,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腊八节在中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中国农历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农历十二月称腊月,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

腊八节起源

民间传统、宗教祭祀;

自上古时代起,有在腊日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吉祥。据《礼记·郊特牲》记载,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汉应劭《风俗通义》:“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还有一种说法,即“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腊”与“猎”通假,“猎祭”亦为“腊祭”。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

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汉代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不过在这一天并不喝腊八粥,而只是作为祭奉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

民俗专家介绍,“腊八”一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当时称为“腊日”,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腊八节的由来

腊八节,节期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主要习俗是“喝腊八粥”。腊八节是宗教盛大的节日之一。释迦牟尼,在腊月初八,夜睹明星而悟道成佛。十二月初八这天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又称“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古印度人为了不忘佛祖成道以前所受的苦难,也为了纪念佛祖在腊月初八悟道成佛,便在腊月初八这天以吃杂拌粥作为纪念。自从宗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腊八节相关传说

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节期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该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据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郊特牲》辑录,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吉祥。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

还有一种说法,即“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因“腊”与“猎”通假,“猎祭”亦为“腊祭”。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汉代之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不过在这天并不喝腊八粥。

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传承及资源开发论文

民族声乐发展中传统戏曲的渗透研究论文

多彩的民族游戏作文

滇西北地区民族文化论文参考

少数民族音乐史研究论文

少数民族德育文化资源分析论文

企业三月三活动方案

现代化少数民族文化论文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全表

民族传统节日
《民族传统节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民族传统节日(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心得体会2022-12-05

2022壮族三月三节日活动方案2023-01-25

民族音乐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论文2022-04-30

56个民族的风俗习惯2022-07-05

民族文化调查报告范文2022-04-30

体育文化创建价值与功能思考论文2022-07-31

初中弘扬传统文化议论文600字2022-12-23

关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演讲稿600字2023-02-07

浅谈畲族民间艺术在学校美术教学中的传承2024-01-23

56个民族有哪些2022-05-1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