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选读--《孔子世家》教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5篇)由网友“三千沙丘”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史记》选读--《孔子世家》教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史记》选读--《孔子世家》教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孔子世家》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大致了解孔子的生平主要活动,理解他在中国历史文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深切感受到他的为人,感念他的孜孜不倦,了解他的博学多才,认识他“一以贯之”的人格和坚持自己理想主张决不放弃的精神。
3、积累文言词汇,各类句式,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文言知识,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认识孔子的理想追求、优秀品质和高尚人格。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孔子其人及《孔子世家》: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
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
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二、孔子好学善思的品质:
①孔子适周问礼:
从此处可以看出孔子的`好学,也是为了通过老子之口说明孔子是“聪明深察”“博辩广大”而正直的人,还用以强调孔子在与老子的交往中得到的提高。
②孔子适齐闻《韶》:
主观感受--“三月不知肉味”;社会反响--“齐人称之”
③孔子在鲁学琴:
“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以师襄子的不断催促和后来的折服来衬托孔子的行为和品质。
第二课时:
孔子被困陈蔡之间:
1、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导师风范
①子路--坦诚直率、敢于质疑
子路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中有不仁不智的因素,因而导致众叛亲离。子路质疑孔子之道的内涵,这是对孔子之道的正确性提出了怀疑,孔子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而用伯夷叔齐和王子比干的事实从反面提醒子路思考--仁与智的有与否并不是“吾道”是与非、穷与达的要害。
②子贡--小心谨慎、讲用务实
子贡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过于迂阔而不切实际,因而无法取得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支持。子贡从能否为社会接受、能否为世所用的角度出发,暗示孔子之道不切实际,这是对孔子之道的实用性表示了怀疑,孔子对他进行了直接的批评,告诫子贡--应当多考虑如何完善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否则就会犯眼光短浅的错误,最终会丧失了自己的“道”。
③颜回--信念坚定、能言善辩
颜回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是尽善尽美的,不能得到社会认可民众支持的原因是统治者不愿求美向善。子路、子贡主张对孔子之道加以改造、调整,颜回却主张坚持,决不改变决不动摇。颜回笃信孔子之道,认为“天下莫能容”恰恰证明孔子之道的先进性和正确性,而且道之“穷”正好可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能坚守自己信仰和主张的真君子,孔子对他这种审时知世而又坚守其道、“一以贯之”的君子风范和品质人格十分欣赏,不仅表示赞同,而且感到欣慰,在谈话的最后,还是忍不住开了一个玩笑。
2、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高尚人格
困于陈蔡之间,情况险急,身边的弟子们了都病饿得“莫能兴”,而孔子却处变不惊,“讲诵弦歌不衰”,以致引起子路和子贡的反感和怨愤。这也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孔子的坚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孔子回答子路和子贡的话,既袒露了自己的心境和为人做事准则,也含教育弟子之意。
第三课时:
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述《春秋》等活动
1、 孔子整理文献:
①对“礼”的整理--孔子整理文献是因为这些文献已“废”“缺”;因为孔子的整理《书传》《礼记》等文献才得以保存;孔子是在“追迹三代”“观殷夏所损益”的基础上做整理继承工作的,并对“周礼”最为肯定;孔子整理的文献,当时已不能完全被印证。
②对“乐”的理解的分类吞理解,“各得其所”的自信,是建立在认真学习、悉心研究的基础上的。
③孔子对《诗》的删削和篇目确定,删削的原因是为了“去其重”,篇目确定的原则是“可施于礼义”并能“弦歌之”。
④孔子晚年“喜”“读”《易》并为其中的一些篇目作序的情况,“韦编三绝”强调了“喜”的程度和勤奋精神,“假我数年”的话则表现了“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
2、 孔子从教授业:
概述其教学的内容和弟子的众多,后一段写其具体的教育内容和主要的教学方法。
3、 撰述《春秋》:
①孔子作《春秋》的缘由--使自己的主张和风解“见于后世”,并交代《春秋》所记史实的起讫年代。然后用“据鲁”和“约其文辞”二句指出《春秋》的指导思想和表达特点。并举《春秋》中的两个例子进行印证,最后两句,说明《春秋》的写作目的和成书后产生的影响。
②孔子对《春秋》的重视程度,先用对比说明孔子对此书字字推敲,他人无法改易,连以“文学”著称的徒子夏也“不能赞不辞”;然后叙述孔子将《春秋》传授给弟子时语重心长的叮嘱,孔子强调此书的“双刃剑”效应,意在告诫弟子首先必须“知丘”和坚守其道。
篇2:《史记》选读--《赵世家》教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赵世家》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赵世家》生动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的艺术特色。
2.积累学习一些重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掌握一些重要文言句式。
学习重点:
1、如何通过事件的展开来刻画人物,凸现主旨。
2、学会在叙事中融进个人的好恶褒贬,含蓄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知识梳理:
1、通假字:
1、是为灵公,发兵距所迎襄公弟于秦者。 距:通“拒”。阻拦
2、初,赵盾在时,梦见叔带持要而哭。 要:同“腰”。
3、韩厥告赵朔趣亡。 趣:急速,赶快。通“促”。
4、居无何,而朔妇免身。 免:同“娩”。
5、夫人置儿绔中。 绔:同“裤”。裤子。,
6、乃二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
文葆:绣花的襁褓。文:同“纹”;葆,通“褓”。
7、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见:同“现”。显现。
8、有独智之虑者,任骜民之怨。 骜:通“傲”。
9、今王舍此而袭远方之服,变古之教,易古之道,逆人之心,而怫学者,离中国,故臣愿王图之也。 怫(bèi):倍,通“悖”,背离,违背。离:通“罹”,遭受。
10、夫翦发文身,错臂左衽,瓯越之民也。黑齿雕题,却冠秫绌,大吴之国也。
翦:同“剪”。 文身:在身上刺花纹。文,同“纹”。秫:同“|”,长针。
2、词类活用:
1、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活:使动用法,使之活。
2、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龟策。哀:为动用法,为、、、、、、而哀。
3、武愿苦盘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苦:使动用法,使、、、、、、受苦。
3、一词多义:
神即形也,形即神也。 副词,就是。
即女也,吾徐死耳。 如果,假如。
即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连词与则相同。那就。
来即我谋。 靠近,走近。
即遣兵三万以助备。 副词,立刻,马上。
立孤与死孰难? 与、、、、、、相比哪一个更怎么样?
孰 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通'熟',仔细。
非然,孰敢作难! 谁,哪个。
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 本来。
固 江山险固,沃野万里。 坚固。
赵武啼泣顿首固请。 坚持,坚决。
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请立赵后。 如果不是,如果没有。
微 尘亡国贱俘,至微至陋。 地位低下,卑贱。
微言大义 深奥、微妙。
国胡以相恤。 什么。
胡 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 为什么,怎么。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古代我国西北部民族的统称。
以臣弑君,子孙在朝,何以惩罪?请诛之。 请求,请求对方做某件事。
请 请奉盆缶秦王以相娱乐 请求,相当于请允许我,请让我。
诸将请所之 请教,请示。
乃置酒请之 宴请。
4、文言句式:
1、朔为晋将下军救郑,与楚庄王战河上。战“于“河上,省略句。于河上战,介词结构后置。
2、今君有命,群臣之愿也。 判断句句式。
难句翻译:
1、赵武啼泣顿首固请,曰:“武愿苦盘骨以报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婴曰:“不可。彼以我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报,是以我事为不成。”遂自杀。赵武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明确:赵武啼哭叩头,坚持请求说:“我宁愿使自己筋骨受苦也要报答您一直到死,难道您忍心离开我去死吗?”程婴说:“不行。他认为我能完成大事,所以在我以前死去;如今我不去复命,就会以为我的任务没有完成。”于是就自杀了。赵武为程婴守孝三年,给他安排了祭祀用的土地,春秋祭祀,世代不绝。
2、臣闻疑事无功,疑行无名。王既定负遗俗之虑,殆无顾天下之议矣。夫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昔者舜舞有苗,禹袒裸国,非以养欲而乐志也,务以论德而约功也。愚者暗成事,智者睹未形,则王何疑焉。
明确:我听说做事犹疑就不会成功,行动犹豫就不会成名。您既然考虑决定承受背弃风俗的责难,那么就无需顾虑天下的议论了。追求最高道德的人不附和世俗,成就大功的人不找凡夫俗子商议。从前舜用舞蹈感化三苗,禹到裸国脱去上衣,他们不是为了满足欲望和愉悦心志,而是必须用这种方法宣扬德政并取得成功。愚蠢的人事情成功了他还不明白,聪明人在事情尚无迹象的时候就能看清,那么您还犹疑什么呢!
3、家听于亲而国听于君,古今之公行也。子不反亲,臣不逆君,兄弟之通义也。
明确:家事要听从双亲,国事要听从国君,这是古今公认的行为准则。子女不能反对双亲,臣子不能违背君主,这是兄弟们通用的道理。
4、制国有常,利民为本;从政有经③,令行为上。明德先论于贱,而行政先信于贵。
明确:治国有常规,利民是根本;处理政事有常法,有令就行最为重要。宣传德政要先从平民谈起,而推行政令就要先让贵族信从。
5、公子成再拜稽首曰:“固闻王之胡服也。臣不佞,寝疾,未能趋走以滋进也。王命之,臣敢对,因竭其愚忠。
明确:公子成再拜叩头说:“我来已听说了大王穿胡服的事,我没有才能,卧病在床,不能奔走效力多多进言。大王命令我,我斗胆回答,是为了尽我的愚忠。
6、乡异而用变,事异而礼易。是以圣人果可以利其国,不一其用;果可以便其事,不同其礼。儒者一师而俗异,中国同礼而教离,况于山谷之便乎?故去就之变,智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穷乡多异,曲学多辩。不知而不疑,异于己而不非者,公焉而众求尽善也。今叔之所言者俗也,吾所言者所以制俗也。
明确:地方不同使用会有变化,事情不同礼制也会更改。因此圣人认为如果可以利国,方法不必一致;如果可以便于行事,礼制不必相同。儒者同一师承而习俗有别,中原礼仪相同而教化互异,何况是为了荒远地区的方便呢?所以进退取舍的变化,聪明人也不能一致;远方和近处的服饰,圣贤也不能使它相同。穷乡僻壤风俗多异,学识浅陋却多诡辩。不了解的事不去怀疑,与自己的意见不同而不去非议的人,才会公正地博采众见以求尽善。如今叔父所说的是世俗之见,我所说的是为了制止世俗之见。
7、今骑射之备,近可以便上党之形,而远可以报中山之怨。而叔顺中国之俗以逆简、襄之意,恶变服之名以忘z事之丑,非寡人之所望地。”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愚,不达于王之义,敢道世俗之闻,臣之罪也。今王将继简、襄之意以顺先王之志,臣敢不听命乎!”再拜稽首。乃赐胡服。明日,服而朝。于是始出胡服令也。
明确:如今有了骑射的装备,近可以使上党的地势更为有利,远可以报中山国之仇。可是叔父却顺从中原的习俗,违背简主、襄主的遗志,厌恶变服的名声而忘掉了z城被困的耻辱,这不是我所希望的。”公子成再拜叩头说:“我很愚蠢,没能理解大王的深意,竟敢乱说世俗的见解,这是我的罪过。如今大王要继承简主、襄主的遗志,顺从先王的意愿,我怎敢不听从王命呢!”公子成再拜叩头。武灵王于是赐给他胡服。第二天,穿上胡服上朝。这时武灵王才开始发布改穿胡服的命令。
难点探究:
1.《赵世家》被清人李景星称誉为“通篇为长江大河……用笔节节变化,有移步换景之妙”。试以文中“赵氏孤儿”及赵武灵王的有关记述为例,说说本篇体现的“文气疏荡”“极奇肆文字”的艺术特点。
明确:在记述武灵王时,司马迁详尽的记述他力排众议,接连与贵族及大臣进行激烈的论辩,终于使反对者理屈辞穷,不得不同意他的主张的过程,让人物在反复激烈的论辩中,凸现这位改革家的远见卓识及其勇气和魄力。
而讲述赵氏孤儿的故事,则以故事情节曲折,惊心动魄;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来体现。程婴的忍辱负重,公孙杵臼的慷慨牺牲,屠岸贾的奸邪残暴,无不跃然纸上。
2.“赵氏孤儿”的故事,情节惊心动魄,时间跨越数十年,本文是怎样通过激烈的矛盾冲突和详略不同的记述,以刻画人物形象的?
明确: 没有正面写宫闱中的激烈冲突,通过前后两次占卜来暗示凶吉,交待矛盾冲突的激烈。在记叙上,详写人物之间的对话,如韩厥与屠岸贾的交锋,公孙杵臼和程婴为救孤的商讨。而对人物的具体行动则略写。
视野拓展:
1、文本剖析:
在《史记》三十世家中《赵世家》是颇具特色的一篇。全文洋洋万言,如长江大河,波澜起伏,精彩片断时有所见。其叙事之生动,人物之逼真,章法之多变,剪裁之精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件大事,其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其二是关于赵氏孤儿的故事。
赵武灵王是战国时期最杰出的人物之一。他根据赵国的国情,大胆提出了胡服骑射的主张。实行这一主张,就要改变传统习俗,因而遭到来自各方面的反对,阻力重重,举步维艰。但武灵王对旧的习惯势力毫不妥协,他力排众议,接连与贵族及大臣进行激烈的论辩,终于使反对者理屈辞穷,不得不同意他的主张。司马迁对武灵王力排众议的记述是颇为详尽的,因为在反复论辩中,这位改革家的远见卓识及其勇气和魄力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当然,作者也记述了胡服骑射使赵国迅速强大的功效。我们从历史上已经看到,胡服骑射之功绝不仅仅局限在赵国,这一移风易俗的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多方面的。司马迁虽然还来不及完全看到这些影响,但他却以敏锐的眼光看到了武灵王的革新措施及不寻常,因而给以充分的肯定。这也正是这位伟大史学家的卓越之处。
赵氏孤儿的故事由于戏曲和小说的传播,早已为人熟知。但最早记述这一故事的正是这篇《赵世家》。司马迁通过这个故事歌颂了正义,鞭笞了邪恶,并揭示了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真理。故事情节曲折,惊心动魄;人物形象鲜明,栩栩如生。程婴的忍辱负重,公孙杵臼的慷慨牺牲,屠岸贾的奸邪残暴,无不跃然纸上。但这个故事从唐代以来就不断地受到批评,学者们纷纷指责它并非信史,有人还作了很细致的考证。如果仅从史学角度而论,这种批评不无道理。但《史记》不仅仅是一部史书,也是一部文学杰作。故事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和重要情节可能是作者虚构,或者是出自民间的传闻。以虚构或传闻为史实固然不合史法,但从文学角度而言,恰是很好的创作。如从根本精神来说,这个故事也并不违背历史的真实。元代作家纪君祥据此创作的《赵氏孤儿》杂剧,被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誉为“即列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试想,如果没有司马迁关于赵氏孤儿的记述,纪君祥怎么可能创作出这部杰出的杂剧来呢!
2、历史材料:
赵武灵王,约生于赵肃侯十年(前340年),卒于赵惠文王四年(前295年),名雍,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六代国君(前325年至前2在位,执政27年)。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他将王位传给了次子赵何,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史家又称他为“赵主父”。他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正处在战国中后期,列国间战争频仍,兼并之势愈演愈烈,各诸侯国均在发愤图强,以图立于不败之地。进而吞并诸国,称霸华夏。当时,赵都邯郸,疆土主要有当今河北省南部、山西省中部和陕西省东北隅。其周围被齐、中山、燕、林胡、楼烦、东胡、秦、韩、魏等国包围着。时人称赵为“四战之国”,其形势之险恶可以想见。赵武灵王即位前,赵的国势很弱,往往无力抗击二、三等小国中山国的侵扰。赵武灵王即位后,在实行“胡服骑射”前的中,赵屡败于秦、魏,除损兵折将,国力大衰外,还不得不忍辱割地。林胡、楼烦也乘此机会,连年向赵发动军事掠夺,赵国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在这样严峻的形势面前,赵武灵王决心发愤图强,以振兴日渐衰弱的`赵国。他客观地分析了当时赵国的实际情况和所处的环境,认真研究了壮大赵国力量的办法,以超凡的才略和气魄,毅然抛弃了中原传统的衣冠制度和作战形式,大胆学习北方游牧族军事上的优点,下令在全国推行“胡服骑射”。他认为要从根本上改变赵国被动挨打的局面,削除中山国这个“心腹之患”,进而继承先祖赵襄子“兼戎取代,以攘诸胡”的事业,靠中原传统的步兵和战车配合作战的方式是不能成功的,因为笨重的战车只宜在较为平坦的地方作战,在复杂的地形中运转十分不便;众多的步卒也无力对付那奔驰迅猛,机动灵活的骑兵。必须学习诸胡的长处,壮大自己,才能免于被动挨打。只有以骑兵对抗骑兵,是增强赵国军事力量的唯一出路。同时,只有改中原地区的宽袖长袍为短衣紧袖、皮带束身、脚穿皮靴的胡服,才能适应骑战的需要。在普遍以中原正统和华夏礼乐文化自负的氛围中,他敢于改革传统的舆服制度,而取法胡人的服饰习俗,足见他的确是一位雄才大略、气魄宏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由于胡服骑射不单是一个军事改革措施,同时也是一个国家移风易俗的改革,是一次对传统观念的更新,因此,在施行之初,阻力很大,除了百姓接受有困难外,朝廷内的抵触情绪也很大。以公子成、赵文、赵造、周绍等人为代表的贵族官僚,抱着“循法无过,修礼无邪”的传统观念,拒绝胡服骑射。他们或公开反对,或称疾不朝。群臣也都不愿意穿戴胡服,怨言四起。在这样巨大的阻力面前,赵武灵王没有灰心,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毅力,耐心说服教育,以理服人。由于胡服骑射顺应时代的要求,代表赵国的利益,符合人民抗拒强敌侵扰的愿望,加上赵武灵正采取说服教育,自上而下逐步推广的措施,最终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
胡服骑射初期,赵武灵王攻占了原阳(分内蒙古呼和浩特东南黑水河南岸),这里草原辽阔,水草丰美,是一处良好的天然牧场,也是训练骑兵的理想场所,加上这里的人民素有骑射的习尚,容易取得成功,于是,此地便成了胡服骑射的试点。《战国策》注云:“武灵王破原阳以为骑邑者,盖始教一邑,然后行于境内。”这种在原阳取得经验后,推行全国的办法,保证了改革的最后胜利。
至于赵武灵工的胡服骑射是在赵全国普遍推行,还是仅局限于北方边地的将土,学界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赵武灵王的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是在举国上下军民中普遍实行的。”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更接近历史本身。
赵武灵正在推行胡服骑射的过程中,通过在全国,特别是在北方近胡地区人民中招募善于骑射的人,改组部分步兵为骑兵;收编边地游牧族的胡骑等途径,迅速建立了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并通过在代地经营胡马和迫使林胡王献马等渠道,获得了大批良马,为骑兵部队的建设提供了重要保证。
随着军事改革的发展,赵国的军事力量迅速得到加强,多年来被动挨打的局面为之一变:赵于东北攻灭了“心腹之患”中山国,西北打败了林胡、楼烦。赵国一跃而成为北方的军事强国,其军事力量并影响到武灵王死后的若干年,以致在大国“纵约”瓦解,各国献地事秦之时,赵尚能屡败秦军,威慑匈奴。
赵武灵王在推行胡服骑射,打败林胡、楼烦后,在北方东起无穷之门(今河北张家口外),向西沿阴山直到高阙塞(今内蒙古五原西北黄河东流处)修筑长城,置军戍守,并实行进步的民族和睦政策,使边地免除了胡骑的侵扰,保护了边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巩固了北方边疆,加强了局部统一,为后来秦汉统一北方边疆奠定了基础。赵武灵王在北边新开辟的地区设置了云中、雁门、代三郡,解放内地依附于吏大夫的奴隶,让他们充实九原等地,加速了封建化的进程,开发了广大边地。
胡服骑射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当时,它对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赵武灵王变胡服是出于骑射的客观要求,但事实上,胡服不仅只适应于作战的需要,它比中原原来的衣冠更便于人们的生产劳动与其他社会活动,从而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除当时楚、齐两国已有人效法外,汉代即已成为官定武服;北朝以降,文武官员皆着胡服,后来一般百姓,甚至妇女、儿童也逐渐穿上胡服。胡服的优越性日益被中原人民所接受。
赵武灵王倡导的习骑射对于此后中国的战争与交通也有很大的影响。春秋以前,中原地区的战争与交通皆用马车,马只是驾车的,不作为骑乘。唐代孔颖达在《礼记曲礼上》疏云:“古人不骑马,故经但记正典无言骑者。今言骑着,当是周末时礼。”赵武灵王推行的习骑射,推动了整个中原骑射的发展,标志着我国由车战的时代进入骑战时代,这在中国军事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随着骑射的发展,马便逐渐用于骑乘,大大加强了各地区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了各地间,尤其是中原汉族与边地各少数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由此我们可以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导致了中原华夏族与北方游牧族的文化融合,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赵武灵王在以绝对优势稳定了北方局势后,便不再满足于完成最初提出的目标,而是把主攻目标移到中原,以图最终完成统一大业。他已经意识到,当时具有统一实力的只有秦、赵两家,秦是他的真正对手。于是他于二十七年(前 299年),勇敢地打破了历来国君死后始立新君的传统,主动将王位让给自己钟爱的幼子赵何,即赵惠文王,并让有丰富政治经验的老臣肥义为相国,而自号为“主父”。他从烦琐的政务中解脱出来,统率他亲手缔造的骑兵,准备从河套一带南下袭秦。为了稳中求胜,赵武灵王冒着很大的危险,化装成使者入秦,窥审秦王态势,侦察关中地形,认真研究袭秦战略。
正当赵主父雄心勃勃之时,赵国内部发生了政变。由于他在立赵何为王之后,仍在长子赵章与次于赵何谁为继承王位的问题上,感情用事,优柔寡断。惠文王四年(前 2),他又欲分赵为二,封赵何于赵,为赵王,封赵章于代,为代王。正当他犹豫未决之时,政变发生了。据《史记赵世家》记载;惠文王四年,公子章“作乱”,先杀肥义,公子李成、李兑起兵靖难,败公子章。公子章兵败后投奔主父,主父收容了他。公子成、李兑围攻主父所居的沙丘宫,杀死公子章。他们害怕主父秋后算帐,就将主父围困在宫中。“主父欲出不得,又不得食,探爵彀(小麻雀)而食之,三月余而饿死沙丘宫。”赵主父就是这样在内讧中死去。
赵主父死后,依据其生前事迹功过,赵国礼臣上谥号“武灵王”。蔡邕《独断》释云:古代“《祸乱曰武”,“乱而不损曰灵”。这含义可谓当时人对主父的评价。
任何历史人物都有自身的局限性,赵武灵王也不例外。他侧重于军事上的改革,却淡化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改革;在处理王位问题上,感情用事,优柔寡断,酿成了内讧,削弱了国力。尽管如此。他仍不失为一代英才。晚清梁启超认为,商周以来四千余年,北方少数族世为中国患,华夏族与戎狄战争中胜者不及十分之一,其稍为历史之光者,仅赵武灵王、秦始皇、汉武帝、宋武帝四人。他甚至称赵武灵王为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这虽然有大汉族主义的偏见,但可以说明,赵武灵王的确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改革家,对中国的历史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篇3:《史记》选读--《高祖本纪》教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高祖本纪》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 学习目标
1. 分析人物形象,初步理解《史记》“不虚美、不隐恶”的史家实录精神。
2. 分析人物刻画的艺术特色,理解对比法、互见法塑造人物形象、记述史实的方法与作用。
二. 学习过程
《太史公自序》说:“子羽暴虐,汉行功德;愤发蜀汉,还定三秦;诛籍业帝,天下惟宁;改制易俗,作《高祖本纪》第八。”根据这个精神,司马迁在《高祖本纪》中记述了刘邦推翻秦朝、战胜项羽、建立汉朝的全部过程,肯定了西汉这位开国皇帝统一天下的历史作用。
三. 《高祖本纪》文言知识整理
(一)实词积累
1. 常用通假字
(1)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责”通“债”
(2)遂坐上坐,无所诎 “诎”通“屈”
(3)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秦军解 “解”通“懈”
(4)无内诸侯军……距之 “内”通“纳” “距”通“拒”
(5)乃详尊怀王为义帝 “详”通“佯”
(6)不如决策东乡 “乡”通“向”
2. 古今异义词
(1)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家人:句中古义“平民百姓” 今义“一家人”
作业:句中古义“劳苦的工作” 今义“学习完成的功课”
(2)诽谤者族 句中古义:公开批评、议论
今义:无中生有,说人坏话,毁人名誉
(3)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句中古义:规约,规章
今义:限制使不出范围
(4)稍征关中兵以自益 句中古义:渐渐 今义:稍微
(5)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句中古义:没有出息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3. 一词多义
(1)吕公者,好相人 (动词,给人看相)
无如季相 (名词,面相)
(2)刘季固多大言,少成事 (本来)
吕公因目固留高祖 (坚持)
(3)因重敬之,引入坐 (引领)
沛公引兵西 (率领)
(4)去辄烧绝栈道 (就)
有功者辄裂地而封为王侯 (总是)
(5)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逃脱)
项羽解而东归 (解散诸侯军队)
(二)词类活用
1. 使动用法
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 (使……与众不同)
降章邯 (使……投降)
会项伯欲活张良 (使……活命)
沛公从百余骑 (使……跟从)
2. 意动用法
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 (认为……奇怪)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以……为苦)
沛公然其计 (认为……正确)
3. 名词活用为动词
避仇从之客,因家沛焉 (安家)
欲约分王关中 (称王)
秦王子婴素车白马 (驾着白马白车)
都彭城 (定都)
4. 名词作状语
项羽与宋义北救赵 (向北)
夜往见良 (在夜间)
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 (在途中)
5.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单父人吕公善沛令 (与……交好)
高祖竟酒,后 (留到最后)
吕媪怒吕公曰 (对……发火)
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 (赶在诸侯之前)
6.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及见怪 (怪现象)
大王起微细 (平民,卑微的身份)
(三)特殊句式
1. 判断句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
怀王者,吾家项梁所立耳
此三者,皆人杰也
2. 被动句
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3. 状语后置句
遇彭越(于)昌邑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
系颈以组
4. 定语后置句
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
诸将过此者多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
5. 固定格式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
是以兵大败
(四)虚词积累
1. 则
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 (就)
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 (如果)
2. 因
高祖因狎侮诸客 (趁机)
因与俱攻秦军 (于是)
因张良遂略韩地S辕 (凭借)
3. 以
乃以秦王属吏 (把)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而,表承接)
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 (因为)
啖以利 (用)
可以有大功 (凭借)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 (动词,认为)
4. 然
然恐,不敢不服耳 (表转折,“但是”)
不然,籍何以生此 (这样)
喟然太息曰 (……的样子)
(五)其他重点词语
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大腿)
高祖为亭长,素易诸吏 (轻视)
昌邑未拔 (攻下)
摄衣谢之,延上坐 (提,道歉,请)
二世使使者斩以徇 (示众)
乃以秦王属吏 (交付、委托)
非有功伐 (功劳)
还军霸上 (驻扎)
去辄烧绝栈道 (断 )
汉王复入壁 (营垒)
与齐王等期会而击楚军 (约定日期)
诸侯及将相相与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共同)
乃即皇帝位锼之阳 (水的北面)
起为太上皇寿 (献酒献物,祝人长寿)
父兄不能给 (供给,使足)
可四千余人 (大约)
意豁如也 (……的样子)
四. 情节结构
《高祖本纪》是在一系列历史事件的叙述中展示刘邦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形象,表现传记作品的主题,以及作者对历史人物的思考和认识。从刘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活动特点看,全文可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始到“生孝惠帝、鲁元公主”),介绍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家庭以及做泗水亭长时的种种行事。
课文首先介绍刘邦的姓氏、籍贯、出生、家庭等,体现了《史记》是以人物为中心的传记作品特点。
这一部分主要记述刘媪尝息大泽之陂生下高祖、刘邦好酒及色、纵观秦始皇而叹、徒手赴宴大言“贺钱万”等主要情节。“见蛟龙于其上”,极言刘邦出生不凡。刘邦当初,其为人,仁而爱人,有大度;但又好酒、赊酒;有诈称“贺钱万”的无赖举动。说明他原本是一个不从事生产的普通人,而且性格中有不少毛病。观看秦皇帝时,他情不自禁地发出“大丈夫,就应该像秦始皇那样”的慨叹,表明他的志向不小,也可以说是“布衣登基”的起点宣言。
第二部分(从“沛公引兵西”到“大赦天下”),写刘邦入关灭秦、打败项羽、建立帝业的过程。
从历史发展过程的特点看,这一部分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奉楚怀王之命)刘邦领兵西进,一路广揽人才,虚心听取意见,队伍不断壮大,打了不少胜仗;并率先入关,与关中百姓约法三章,除秦苛法,安抚民心,为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这一阶段,主要写郦生见沛公、与秦军大战蓝田、入关约法三章等情节。“郦生见沛公”,从刘邦“踞床”,“郦生不拜,长揖”,到“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这时郦食其说出袭击陈留之计,从而获秦军储备粮。说明刘邦能虚心听取意见,当众认错。“与秦军大战蓝田”,战前,用张良计,游说秦将,“啖以利”,偷袭武关。蓝田南交战中,设疑兵旗帜,更重要的是“诸所过毋得掠卤”,因而秦人欢喜,所以“秦军解”。最后,在蓝田北交战中,又“大破之”;乘胜追击,打败秦军。说明刘邦善于用人、用计,这是他在双方交战时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入关后,“约法三章”则表明刘邦想以此赢得关中百姓的拥护。
第二阶段:写楚汉相争:刘邦赴鸿门谢罪,项羽自立西楚霸王,刘邦被封为汉王,决策东进争夺天下,进兵追击项羽,在垓下打败项羽。
这一阶段,主要用对比的手法写了项羽由强到弱、刘邦由弱到强的变化过程。项羽入关时率军四十万,刘邦兵十万,双方兵力悬殊很大;刘邦自知不敌,到鸿门谢罪得以解脱。项羽入关后,屠民烧宫,假尊义帝;与刘邦先前入关的安抚吏民,宽容秦王形成鲜明对比。推翻秦朝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负约”,“更立”刘邦为汉王。可见项羽的强势与霸气,刘邦的弱小与屈从。诸侯各自回到自己封地后,刘邦烧绝栈道,以示无意东归;暗中却听从韩信的劝说,“决策东乡,争权天下”。“项羽解而东归。汉王欲引而西归”的时候,双方的兵力在相持中发生了变化,由于刘邦知人善任,虚心纳谏,从民所望,后方巩固,兵力由弱转强,逐渐居于优势。“欲引”,又用“留侯、陈平计”,其决策和行动的变化说明刘邦的实力与先前大不一样。“决胜垓下”充分说明楚汉相持三年后,形势大变,汉军逐渐扭转败局,已经强大起来。垓下之战,韩信受命以三十万大军围困项羽十万之众,第一次以众击寡。韩信仍然运用谋略,尽量用极少的代价取得胜利。他以孔将军、费将军为两翼,亲自居中正面诱敌,佯装败退,拉长楚军战线,然后两翼合拢,分割包围,打败楚军,把项羽逼上死路。到了夜里,汉军又唱起楚歌迷惑楚军,这就彻底瓦解了项羽斗志,迫使项羽自刎于乌江边上。
第三阶段:刘邦在锼之阳称帝。
这一阶段,写了刘邦称帝、高祖置酒洛阳南宫等情节。汉五年(前202)正月,诸侯及将相共尊刘邦为皇帝,二月甲午,刘邦即位于锼之阳。刘邦称帝后总结他成功的经验,说明他不仅会用人,而且能驾驭人。 、
第三部分(从“未央宫成”到文末),刘邦称帝后的情况。
这一部分写了未央宫举杯噱父、高祖还乡和高祖之死等情节。“未央宫举杯噱父”是刘邦即位后在群臣面前对自己父亲的一次戏弄。汉高祖九年,华丽无比的未央宫建成,刘邦在未央宫前殿举行盛大朝会,会见诸侯群臣,其父太上皇也在场。刘邦在此即位已经三年,帝业已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子以四海为家,诸侯群臣毕恭毕敬,刘邦尝到了作为天子的显贵和乐趣,不免飘飘然起来。在未央宫前殿大宴群臣之时,刘邦忽然想起父亲曾训斥他“无赖”,没有什么谋生的本领。心想现在倒要看看他如何作答。刘邦便端起玉石酒杯,斟满了酒,起身为太上皇祝寿,表示对父亲的十分尊重,不料却问道:“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当初你说我没有出息,现在看看谁有出息?你说我不从事家业,但我从事的是天子的产业。言下之意,你当年说错了。刘邦一席话,竟引来群臣高呼万岁,大笑为乐。这段文字,充分暴露了刘邦灵魂深处渺小鄙陋的东西。“高祖还乡”一节,作者放笔铺叙,摹绘点染,造成浓重的抒情氛围。先写“悉召故人父老子弟纵酒”,且“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教之歌”,后自编自唱《大风歌》,然而乐极生悲,在大风歌欢乐豪迈之中透露出一种巨大的隐忧,所以“慷慨伤怀,泣数行下”,说出了“游子悲故乡。吾虽都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沛”这样动情的话来。正是由于作者渲染了浓重的故土乡情与衣锦还乡所造成的人生荣枯之感,也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生发出对人生的无限感慨。“高祖之死”一段,仅用十字,交代卒年时间、地点。
五. 人物形象
刘邦是司马迁笔下最生动、最丰满、最有个性的人物形象之一。
刘邦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特点是:其一,有远见卓识。突出表现在他入关后的所作所为。率先入关却“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按楚怀王之约“先入关者王之”,刘邦应为关中王。他一度也“意欲留居之”,“樊哙、张良谏”后,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因而消除秦地百姓的后顾之忧,也在各路诸侯中树立了威望,可以说他是从未来统一全国的角度处理眼前的问题。入关后与民约法三章,实行一系列宽政爱民的措施,赢得了秦地人民的热烈拥护。宋代刘辰翁说:“高祖始终得关中之力,关中人心所以不忘者,秋毫无犯,约法三章之力也。”(《班马异同》) “秦人大喜”、“人又益喜”,足见人心所向。得到人民的拥护是他日后节节取胜的根本原因。所以,尽管后来项羽“兵四十万”,刘邦只有“兵十万”,但有了“民心”的基础,鸿门宴上才得以解脱,而项羽也不可能在关中立足。其二,智谋超人。他性格上所表现出来的宽厚、大度、狡诈甚至无赖,都可以说明他有谋有略,非同一般。如在军事策略方面采用顺应时代、笼络人心、分化敌人、团结内部等措施,如与秦军大战蓝田前后,采用游说秦将、以利诱敌、设疑兵旗等,计谋总高人一筹。他脑瓜灵活,随机应变的能力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其三,善于使用和驾驭人。刘邦称帝后,置酒洛阳南宫,总结他统一全国的成功经验,谈到张良、萧何、韩信时说:“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的确,在刘邦所重用的将领中,不少原是项羽的部下,如韩信、陈平,他们投奔刘邦后,一个被举为大将,一个被提为护军中尉,可见刘邦的气魄非同寻常。刘邦还善于听取意见,立刻认错。如樊哙、张良劝他“止舍咸阳宫”一事,一个最高统帅如此善于听取意见,无疑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刘邦善于驾驭人的手段也是极为成功的,韩信评价说:“陛下不善将兵,而善将将。”就是这个意思。“垓下之战”是刘邦善于用人的典型例子。韩信智勇双全,当年就是他以少胜多,设下埋伏打败项羽,才扭转汉军败局,使楚汉进入相持阶段。所以,决战垓下,既显示韩信能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才干,也说明刘邦知人善任,能驾驭大将,使得将领们愿意为他冲锋陷阵,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在作者的笔下,刘邦确实有超过项羽的眼光和才干,但作者没有盲目歌功颂德,也没有把汉代开国之主描绘成“圣君”。在作者的“实录”下,写了刘邦的流氓无赖行径,记述了他不持一钱而诈称“贺钱万”的举动,描绘了他问太上皇“所就孰与仲多”的洋洋自得的神情。也写了他性格上的缺点,如好酒及色、言行粗鲁、奸诈圆滑等,还之以凡夫俗人的本相。 、
六. 艺术手法
1. 用对比的方法塑造人物。
在《高祖本纪》中,侧重记述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的过程,充分肯定了这位开国之君在统一天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是作者运用鲜明、强烈的对比方法展现给读者的。如写项羽、刘邦分兵入关攻秦时,对项羽军队的行动是这样描述的:“及项羽杀宋义,代为上将军,诸将黥布皆属,破秦将王离军,降章邯,诸侯皆附。”读者看到的,只是单纯的军事方面的成功;而写刘邦军队,除写军事策略外,还写了刘邦的安民措施:“诸所过毋得掠卤”,于是“秦人惠,秦军解,因大破之”。一下子就把“沛公遂先诸侯至霸上”的重要因素突显出来了。
2. 用讽刺的方法臧否历史人物。
讽刺是用尖锐而诙谐的语言对假丑恶的东西加以揭露、嘲笑和谴责,目的是通过讽刺对假丑恶的否定,达到对真善美的褒扬。讽刺的方法在《史记》中的运用是多种多样的,《高祖本纪》中主要是状摹刘邦自矜声色的心态加以讽刺。如高祖置酒未央宫,为太上皇祝寿,曰:“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刘邦的揶揄举动,使太上皇尴尬难言,引起殿上群臣高呼万岁,大笑为乐。刘邦这种自矜声色,表面上看是对自己父亲的尊重,实际上是说父亲当年说错了,以此嘲弄太上皇,从而达到了作者要暴露刘邦性格中所存在缺点的目的。
3. 用典型细节刻画人物。
司马迁写历史人物,除了抓住人物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作浓墨重彩的渲染外,还非常注意选择一些典型事例作精雕细刻,从而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高祖本纪》就写了赊酒、诈言“贺钱万”、观始皇而叹、踞见郦生等细节,以展示刘邦性格的各个侧面。作者所写细节,总是从刻画人物或记叙历史事件的总体上加以把握,每一个细节都具有能够反映人或事物本质的独特性,从而具有典型意义。
4. 用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由于各人的出身、经历、教养、思想等不同,所以每个人的说话内容、特点、口气也是不一样的。司马迁能够准确地写出每个人的独特语言,使人听其声而知其人。如,刘邦早年观看秦始皇时说:“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这是感叹、羡慕的口吻,符合刘邦当时处于一个平民的身分。写郦食其,见刘邦,长揖,曰:“足下必欲诛无道秦,不宜踞见长者。”活现一个狂放不羁而又胸有妙计的说客形象。
篇4:史记选读教案
问题投放2:本文语言有可特色?试论之。
提示:本文语言特色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句式错落之美:句式参差,长句短句结合,整句与散句搭配,使全文呈现出一种摇曳之美。
(2)情理交融之美:司马迁以一般人对生命的看法衬托出自己的追求。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个完整的生命,失去了生命,梦想、成功、希望都无从谈起,司马迁也在为自己求生找出口,这是对生命的尊重,对自己的负责。作为一个有生命尊严的知识分子,在命运转折关头所迈出的堪称伟大悲壮的步伐,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一个人踩着自己的影子前进,提着自己的头发飞翔!
(3)至情至性之美:当言及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
(4)气势磅礴之美:作者善于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信中有许多排比句,或两句、三句为一套,或五句、六句为一套,甚至竟有一连用十句的,如“太上不辱先”以下连用了十个排比句,表达思想一气贯下,势如排山倒海,酣畅淋漓,加强了文章的气势。
(5)结构严密之美:全文洋洋洒洒几千字,但写得反复曲折,条理十分清楚。作者从任安来信中要他“推贤进士”的.话题谈起,然后一直围绕这条中心线索加以陈述,始终不离答书的旨意,或叙述,或议论,或抒情,作者历叙自己所受的耻辱之深,写出自己的必死之心,但为了完成《史记》的着述,决心向圣者先贤学习,忍辱负重,发愤着书,这才苟活于世,根本无心“推贤进士”,最后一段,重申苦衷,收束全文,文章环环相扣,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文笔精华]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乃如左丘明无目,孙子断足,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
赏析: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顽强奋斗的精神。
篇5:《史记》选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公忠体国和勇于改过的精神。
(二)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
(三)学习文言词词义辨析的方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有人说,第2段”蔺相如者,赵人也,为宦者令缪贤舍人”一句可删。理由有二:①删去此段则第1段和第3段衔接得自然;②此句与第4段开头”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重复。试据文章布局的道理给予反驳。分析:不可删的理由有二:①本文是一篇”合传”,廉蔺二人,一将一相,相互配合,对维护赵国的安全起了重要作用。按《史记》体例,在传记开头将二人并提,表明二人的事业是密不可分的。②这样开头既突出了廉颇的战功,又突出了蔺相如的出身低微,可使读者了解缪贤举贤、赵王破格提拔、廉颇”宣言”而后”负荆”的深刻意义。
(二)相如奉璧使秦一节是按怎样的层次来叙述的?这样的布局有什么好处?
分析:在献璧后作者集资描绘了蔺相如三次有步骤的行动:取璧、保璧、归璧。无不紧扣着和氏璧的命运。这样的布局使蔺相如如同置身于一个五光十色的舞台,其机智果敢的性格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三)本文第12段已将”完璧归赵”故事叙述完毕,为什么作者在它后面又加上”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不予秦璧”这两句话?
分析:这两句话在全文结构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揭露了秦王”以城易璧”的骟,肯定了赵反欺骗斗争的胜利;另一方面又暗示秦王恼羞成怒,导致对赵采取军事行动,由此过渡到下文。
(四)从来史笔求简。试比较下面两组话,说说哪一种写法好?
a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b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勇而有谋,宜可使。”
a于是舍人直与谏曰:”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臣等不肖,请辞去。”
b于是舍人相与谏蔺相如,欲辞去
分析:b的写法不好,①用b的写法,则缪贤敢于荐舍人去充当使者、赵王同意召见相如,均不可得而知,视国家大事为儿戏,不符合史家选材原则。②用b的写法,略去谏的内容,则下文”独畏廉将军哉”推动所本。
紧接本文,原作还有这样一段话:
“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畿,拔之。后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后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其明年,赵奢破秦军于阏与下。”
分析:这是对上文的补笔,略写”廉蔺交欢”后五年间赵国的大事,从侧面赞扬廉蔺二人精诚团结,在军事上产生了积极的结果。
(六)难词释义。
(1)一词多义类:
负:①依仗(负其强)
②承担,使承担(宁许以负秦曲)
③背着(肉袒负荆)
④辜负(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⑤背弃(负约不偿城)
引:①把箭射出去(引而不发)
②拉(欲引相如去)
③延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④掉转(引车避匿)
幸:①侥幸(则幸得脱矣)
②表敬用(大王亦幸赦臣)
③宠幸(幸于赵王)
小结:①抓住一个最基本的意思;②结合上下文内容加以引申。
(2)引申一个特殊种类--词义随用法的变化而变化:
①名词活用如动词。
衣:穿(乃使其从者衣褐)
刃:杀(左右欲刃相如)
舍:安置住下(舍相如广成传舍)
②形容词、动词的活用。
完:使……完好(臣请完璧归赵)
毕:将……进行完毕(毕礼而归之)
归:送回(毕礼而归之)
破:把……弄破(恐其破璧)
急:使……急、逼迫(大王必欲急臣)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略)
(二)司骊迁和《史记》简介。
1.司马迁简介。
司骊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朝韩城南)人。其父司骊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早迁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规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俗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史文”。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要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手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注:可预备一张中国全图,讲述时指出司马迁游踪的大致方位。)
2.《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帮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史记》又有很高高的价值。书中对部分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学习《廉颇蔺相如列传》这篇课文,我们将对此有深刻的体会。
(三)时代背景简介。
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图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教法:在讲解上述内容之后,可以先画一个《赵大事纪年表》,按课文填写可填的项目.,然后提问学生:
“完璧归赵”、”渑池会”、”廉蔺交欢”三个故事各发生在哪一年?
赵大事纪年表:
赵惠文王年序 大事
(前283) 廉颇伐齐,取阳晋。
(前282) 蔺相如完璧归赵当在此年。
(前281) 秦伐赵,拔石城。
(前280) 秦复攻赵,杀二万人。
(前279) 渑池会。廉蔺交欢当在本年或稍后。
(注:此表与《史记。六国年表》人个别地方有出入,但渑池会的年代是以《年表》为依据的。)
(四)检查预习情况:学生复述”完璧归赵”的故事。
(五)讲解课文第1~5段。
1.阅读课文第1~2段。先解释”合传”体例,然后提问:
(1)从节选的这一部分看,文章以记述蔺相如为主,为什么开篇介绍人物履历将廉颇置于蔺相如之前?(廉颇拜为上卿时,而蔺相如为”舍人”,地位相差悬殊。补充:传的后半部叙谦颇事迹较多。有提挈全文的作用。)
(2)”为宦者令缪贤舍人”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舍人地位低微,况为宦者令舍人乎!又,为蔺相如被荐使秦设伏。)
(注:括号内的话是答案要点,其中加着重号的语句即点评语,可写在黑板上。下同。)
2.齐读第3段。
(1)让学生概括大意。(故事缘起)
(2)指出”求人可使报秦者”为本段关键句,并加分析。(为相如出场作铺垫)
(3)提问:本段写赵君臣议而不决,有什么用意?(烘托相如胆识)
3.齐读第4段。
(1)指出古代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当时又有荐人不当一并治罪的规定,然后叫一个学生重读”臣尝有罪”至段末这一部分,让全班学生仔细品味。
(2)叙史贵简。从这个原则出发,能不能将这段话改写为:”于是缪贤荐蔺相如,王许之。”(不能)
(3)讨论中可提出一些辅助性问题:缪贤是怎样的人?(挺身而出,亦有胆识,)对表现蔺相如有什么作用?(先虚写一笔)划也关键语句。(”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4.齐读第5段。
(1)教师将蔺相如的对策语连贯起来朗读一遍,然后带领同学分析它的特点。(见事深刻、决断明确_真乃快人快语;对奉使一事,早已成竹在胸。)
(2)联系上文说说在安排主要人物出场上的特点。(设伏_陪衬_虚写_出场便不同凡响。)
5.整理前五段词语。
(1)通假字:斧质( )可予不(否)奉(捧)壁。
(2)古代惯用语:”见”用于表示被动(徒见欺)。
“于”也用于表示被动(幸于赵王)。
试比较二者的不同。
(六)讲解第6~13段。
1.学生朗读”大王俗得璧……俱碎于柱矣”段话之后,提出以下的问题进行讨论:
(1)这段话是怎样的情况下说的?(”秦王无意偿赵城”。)蔺相如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注意行文前后照应。)”章台”--”列观”;”以示美人”--”传之美人。”
(2)划分这段话的层次。(述”奉璧”使秦经过;斥秦王无礼,说明”复取璧”原因;预防秦王”强夺”之策。)
(3)讨论这段话的内容及方式:
“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借赵群臣语揭出秦王要害)。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由抑转扬,缓和气氛)。
“且以璧之故逆秦之欢,不可”(说明赵方诚意,以退为进。)。
说”斋戒五日”一事(”修敬”是关键,为要求秦王”斋戒”五日设伏,何等周密)。
不可”逆强秦之欢”(又何等委曲)。
“戏弄”(”怒发上冲冠”之由,照应上文)。
“臣头与璧俱碎于柱”(一夫决死,万乘莫当,秦王入我掌中)。
(4)从秦王的反应来看,这段话有怎机关报特点?秦王”辞谢”是否仅仅因为”恐其破”?(这段话义正辞严,切中三八式秦方要害,使秦王理屈词穷。)
(5)从这段话看蔺相如的策略。
提示:要联系上下文,例如上文未提赵王”斋戒五日”一事;要着眼于”完璧归赵”的全过程。
“璧有瑕”(”复取璧”的办法何等巧妙)。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向秦王提出同样要求前提,暗藏归璧于赵的计划,使秦王入彀)。
“拜送书于庭”(为提出”设九宾于廷”设伏,这关涉到相如的下一步计划,以进为退)。
(6)小结蔺相如的性格特点。(有胆识,有智谋,善于相机行事,掌握主动)
(7)要求全班内科学将这段话重读一遍,再抽查个别学生,看看是否已达到基本成诵。
2.学生朗读”秦自缪公以来……孰计议之”这段话后,提出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指出这话是在”九宾礼”以说的,要求学生细读有关注释,体会蔺相如说这番话的意图。
(2)划分这段话的层次。(声称璧已送回赵国--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甘愿受刑)
(3)这段话的要害是什么(”先割十五都予赵”--击中秦王要害。)(抓住这个要害,则蔺相如之使人持璧归赵,要求”高九宾于迁”等等作法之用心,无不害然而明。
(4)这段话还有哪些特点?(理解”令人持璧归”,归罪于秦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故秦王之受欺,咎由自取,而相如不过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先割十五都予赵”检验秦王是否有”易璧”的诚意;自己承担”欺大王之罪”,与赵王无关。)
(5)快速背诵练习:把这段话齐读两遍,然后抽查个别学生。
3.试简工回答下列问题,体会《史记》写作上的.某些特点。
(1)次要人物的处理。
作者是怎样描写秦王的?哪些属于正面描写?哪些属于侧面描写?(”传之美人及左右”--正面;”左右皆呼万岁”--侧面。极写秦王之贪傲慢。”恐其破璧……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正面写心理动作,表现其狡诈。”秦王因曰……毕礼而归之”正面,写人物语言,表现秦王在关键时刻能从大局着眼,有大国之君的风度。)
(2)说说下面两组细节的作用。
a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b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
(七)讲解第14~16段(”渑池会”)。
1.渑池会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举行的?(”其后,秦伐赵^杀二万人”。补充说明:春秋旧中国战国时期诸侯之间在战后举行双方国君会晤的惯例。)这样的背景说明了什么?(赵是以战败国身份与会。)
2.秦王为什么主动提出举行这次会晤?赵王为什么”畏秦,欲毋行”?(秦王不怀好意,借会晤取得战场上没有取得东西,所以赵王畏秦诈骗。)
补充史实:秦一向以诈和力制服侯。前340年商鞅伐魏,以”为好会”为名骗魏主将分子来会,然后扣留他;魏失主将,大败。前3,张仪以献地六百里诱使楚怀王与齐断交。齐楚断交后,张仪改为献地六里。
3.学生齐读廉颇送别赵王时说的那一段话,然后提问:
根据这段话说说廉颇对待国家大事的态度。(考虑到渑池会的最坏结果:秦方扣留赵王。以”请立太子为王”击破秦的阴谋。说明分谨慎持重,对敌斗争坚决,有长远眼光。)作者详写这段放话有什么用意?(为”廉蔺交欢”张本。)
4.学生默读第15、16两段,复述渑池会上的斗争经过,然后提问:
从蔺相如跟秦方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过程可以看出什么?(秦方蓄意进行挑衅;蔺相如不畏强暴。)
赵王认为蔺相如”功大”,是否有理由?(维护了赵国的尊严,表示敢于跟秦斗争的决心。)
5.廉颇是否也有功呢?(有。”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一句暗写廉颇。以军事力量作后盾,挫败了秦方以武力相胁的阴谋。)
(八)讲解第17~21段(廉蔺交欢)。
1.指出这部分要求背诵,然后齐读。
2.划分本部分层次,为诵读作准备。(相如”拜为上卿”→廉颇”宣言”→相如”避匿”→相如答舍人谏→廉颇”负荆”)
3.在你看来,这部分的核心是哪一句话?(”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国家之急”是指什么说的?(强秦加兵。)”私仇”又是指什么说的?(”两虎共”)
4.诵读蔺相如”夫以秦王之威……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一段话,然后回答问题:明人李贽评相如”引车避匿”一事说:”节节见相如智勇俱妙。”试结合这段话说说”妙”在什么地方。(相如深知廉颇公忠体国之心,故以”秦王之威”相比,又以”国家之急”相许,足见其胸襟阔大,如此方能使廉颇顿悟己非。)
5.廉颇始而”宣恶言”,闻蔺相如语即”肉袒负荆”,”至蔺相如门谢罪”,这前后对比说明了什么?(说明他的居功自傲是他思想中次要的一面,所以听了蔺相如的那一番话后,十分感愧,立即从计较个人得失的立场转到维护国家利益的正确立场上来,表现了公忠体国、勇于改过的精神。)
篇6:《史记》选读--《魏公子列传》教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魏公子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人物传记的写法。
(二)掌握“者”“所”“安”“何”“故”“且”“莫”等几个虚词以及“……为……”格式在文中的用法。
(三)了解本文中一些词的多义现象。
(四)理解信陵君礼贤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急人之困的义勇精神。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第1、2自然段怎样介绍信陵君的?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分析:文章首先按传记的一般体例,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魏昭王少子”、“魏安王异母弟”、“封公子为信陵君”,然后介绍他的品德特点:“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最后介绍信陵君的威望:“士以此方数千里争往归之”,“(诸侯)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二)作者怎样具体描写陵君与侯生的交往从而体现他“仁而下士”的?
分析:作者选用了典型的事例:第一件是身为魏国公子的信陵君,听说侯生是个隐士,并不顾及他是一个看管城门的老头,家境贫寒,地位低下,而“往请,欲厚遗之”。当侯生不肯受,说:“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因故而受公子财”时,信陵君反而更优厚地以礼相待。第二件事是“乃置酒大会宾客,……自迎夷门侯生并遍赞宾客”。
(三)作者在记叙上述两件事中如何去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和特征的?
分析:作者通过不同的角度去写信陵君,写他“置酒大会宾客”,等宾客坐定,他才“从车骑”“自迎夷门侯生”且“虚左”以待。而侯生毫不谦让直上公子上座,“侯生摄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又写侯生“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而信陵君竟还为侯生“执辔愈恭”“颜色愈和”;还写“市人皆观公子执辔”“从骑者窃骂侯生”,信陵君则“色终不变”。至家,“引侯生坐上坐,遍赞宾客”。通过这些不同人物的不同反映,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把人物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同时所选的这几个细节,都安排在“大庭广众”的特定的典型环境中,更使得信陵君求贤若渴,仁而下士的鲜明形象,得到充分而具体的展现。
(四)平原君在怎样的情况下,向魏国求救?
分析:当时,“秦昭王已破赵长平军,又进兵邯郸”(长平之战,赵国重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而使40万士兵被活埋,因而兵力空竭,只有依赖外国的援兵)。赵国局势非常紧张。信陵君的救赵就成为赵国生死存亡的关键。
(五)对于赵国的求救,魏王及信陵君各抱什么态度?
分析: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恐,使人止晋鄙,留军壁邺,名为救赵,实持两端以观望”,由此可看出他自私、怯懦,屈从于秦国的压力,而取观望态度。信陵君则明确救赵即自救,见义勇为,“数请魏王”,“计不独生命令赵亡”,“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六)如何评价侯生献窃符的奇谋及“公子从其计,请如姬”?
分析:
(1)面对侯生的冷淡态度,信陵君“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天下莫不闻”,从而“复引车”向侯生求救,说明信陵君知人善任、虚心谦恭。侯生所说:“尚安事客?”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伦理道德。侯生在信陵君走投无路时,想到的窃符之计是救赵的万全之策。他对计策的每一环节都作了周密的分析和妥善的安排,以至想用朱亥推杀晋鄙,解救一时之急。他对当时的国事、人事了如指掌,“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未有路耳”,表现他料事如神,是一个出众超凡的人才。
(2)侯生献策,“公子从其计,请如姬”,说明信陵君善纳人言、大勇大义。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畏秦的暴力,扶持弱小。值得强调指出,秦的野心是要并吞六国,一旦秦灭赵,魏则势孤,也会被秦所灭。所以窃符救赵,也是自救,表现了信陵君的爱国精神。
(七)对侯生“以至晋鄙军之日北乡自到,以送公子”如何看待?
分析:
(1)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考虑:战国时代士人交往的一条重要准则是“士为知己者死”“臣事君以忠”,信陵君“仁而下士”,就会有“为知己者死”之士。作者写侯生的自到及朱亥“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都反映了当时“士为知己者死”的道德观念。
(2)侯生自刭,是在信陵君窃到兵符,又得到朱亥,正向侯生辞别出发时。前面说到要椎杀晋鄙,信陵君马上就“泣”,侯生用这样的举动来激励信陵君,坚定公子夺晋鄙军的意志,并表明事必成功的信心。
(3)侯生为信陵君出谋窃符救赵,虽使信陵君救赵成功,但对魏王是采取了欺骗的行为,是不忠的。作为洁身自好的侯生,为保住自己的声誉,也会自刭。
(八)全文三个部分之间的关系怎样?
分析:文章第一、二部分为第三部分窃符救赵作了铺垫。第三部分写窃符救赵成功,正是上文所写信陵君“仁而下士”“交结侯嬴”的结果。窃救符赵过程,是全文的主体。从情节看,第5自然段秦兵围邯郸是情节的发生;第6~8自然段是情节的发展;第9~11自然段是情节的高潮和结局;第12自然段是尾声。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有关背景常识。
1.本文虽是节选,却占原文三分之二篇幅。被删节的部分有:①信陵君有客能知赵王阴事(中华书局版本第3段);②留赵后,却赵封,与赵处士毛公、薛公游,倾平原君客(同版本第10~11段);③秦日夜伐魏,魏数请信陵君,乃归国(同版本第12段);④将五国兵破秦军于河外,逐秦军至遂谷关(第13段);⑤魏王曰闻毁言,使人代公子将,公子病卒(第14段)。以下略叙魏亡及汉高祖常祠公子。
从传记的大体内容可以看出,信陵君是个悲剧人物。他有极高的军事才能,但并未得到发挥。
课文中说:“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这大约是指前266年以后的事。尽管如此,“魏王畏公子之贤能,不敢任公子以国政。”窃符救赵,又是违背魏王意愿的,虽然取得很大胜利,但公子仍不敢回来。留赵十年,秦军“日夜出兵东伐魏”,魏玉才迫不得已请他回来,做了上将军;可是击败秦军后又免去他的职务。“公子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日夜为乐饮者四岁,竟病酒而卒。”卒后十八岁而魏亡。
信陵君的悲剧命运跟魏国的衰亡过程是相始终的。
2.课文中以较大篇幅描写侯嬴,这涉及战国时期的养士制度。士,即知识分子。这些人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或有高强的武艺,他们或走公室,或入私门,以自己的才学为各国统治者效劳;他们可以左右各国的政策,处理各国的外交,指挥各国的军队,其中一些最杰出的人物能以布衣而取卿相,如苏秦、张仪、蔺相如等。
当时收养门客名声最大的是所谓四君:“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贾谊语)。司马迁为四君立传,都提到门客的事迹,重视这些人在关键时刻所发挥的作用,如《孟尝君列传》中提到冯,《平原君列传》中提到毛遂,《春申君列传》中提到朱英。但比较起来,信陵君最善于结交士,得到他们的帮助也最大。
读史传要注意传中人物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窃符救赵推迟了秦灭六国的进程,这是信陵君对六国反秦斗争所作的杰出贡献。这贡献是在侯嬴的帮助下作出的,也是信陵君善于养士的最有力的证明。要充分理解这一点,就必须弄清有关的背景常识。
(二)朗读全文并作补充解释。
基本方式:逐段进行(较短的段落可以合并)。
步骤:先作补充解释,接着朗读,读后让学生质疑并作解答。
补充注释如下:
(1)方数千里--不是确数,泛指全国各地,古人计算土地用截长补短的方法,凑成正方形。方数千里,就是每一边都是数千里。孟子说“天下方千里者九”,可见“方数千里”是指全国各地说的。
(2)今日嬴之为(w8i)公子亦足矣--课文注释只有合注,无分注。关键是这个“为”* 字,照译文容易误读为wèi。其实,此“为”字应训“助”,古书中多有此训,译为“为……尽力”“为……效劳”都是对的,《集解》训为“羞”,非是。
(3)留军壁邺--课文注释训“壁”为“驻扎”,误。古时说军队驻扎皆用“军”(如“沛公军霸上”),即环车为营,是临时性的。“壁”,这里用作动词,筑壁垒的意思,表示要做较长时间的停留。
(4)数请魏王,及宾客辩士说(sh)i)王万端--下句主语仍是“公子”,意思是信陵君跟宾客辩士一起劝说魏王(出兵救赵)。
(5)我岂有所失哉--课文注释用“过失、错误”解释“失”,不确。此句与上文“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对针,“失”即“不备”,意谓失察或考虑不周。
(6)屏人间(ji4n)语--间,应训“隔离”。课文注释以“悄悄地”释“间”,不确。“间”在此句中可以引申为“秘密地”,间语即密谈,这样才符合下文内容。
(7)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课文注释有误。袖四十斤铁椎,意思是袖子里藏着四十斤重的铁椎。袖,藏于袖。“椎杀”的“椎”,是名词做状语,不是动词,意思是用椎打死晋鄙。
(三)分析结构层次。
1.学生概括各段大意(圆括号内的数字表示段落顺序,板书可以只写出其中加点的字)。
(1)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份。
(2)介绍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及其影响。
(3)详写信陵君结交侯嬴、亲迎侯嬴的经过。
(4)略写信陵君结交朱亥。
(5)交代秦国邯郸,魏王派救兵而持观望态度。
(6)平原君让公子,公子数请而魏王不听。
(7)详写侯生献计窃符,计成。
(8)写朱亥与公子俱行。
(9)写朱亥椎杀晋鄙。
(10)写信陵君夺军,却秦,存赵。
(11)写侯生北乡自到。
(12)写信陵君归军于魏而自留赵。
2.讨论本文的结构层次。
提问学生:哪几段是写窃符救赵的?
[(5)至(12)。]这部分是按怎样的层次写的?
(5)写事件背景,(6)写情节开端,(7)、(8)写发展,(9)、(10)写高潮和结局,(11)、(12)是故事的尾声--有的选本将(10)、(11)段合并,不妥。结局是救赵成功。课本将(11)独立出来是正确的,应划入尾声。
前四段跟这个部分是怎样的关系?
(1)是史传体裁的体例;(2)介绍主人公思想作风,“仁而下士”一语为一篇之纲;(3)为下文写侯生建策设伏,非信陵君能“下士”,侯生不会建此策并以死相报;(4)由结交侯生而兼及朱亥,为下文写椎杀晋鄙设伏。
由此可以看出本文具有结构严谨、层次分明的特点。
附板书(可以边讨论边写):
3.教师小结。
《信陵君列传》主要通过两件大事来表现信陵君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一是这次却秦救赵之段(前257年);二是十年后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直抵函谷关。前者得侯生之助,后者归功于毛公、薛公之劝;前者是抗魏王之命而行,后者不过受任一时,他的军事才能并未得到充分发挥--这正是信陵君的悲剧。司马迁是怀着深刻同情来写这个人物的,读本文时应注意这一点。
(四)阅读第一部分(前两段)。
提出下列两个问题,让学生阅读后作答:
1.开篇交代身份,有什么作用?(下文说的“不敢以其富贵骄士”、“致食客三千人”都与此有关。补充:魏安王不敢重用信陵君,也与此有关,因为是资格继承王位的。)
2.信陵君为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仁而下士”。补充:“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是对“仁而下士”的解释。这一点,平原君、孟尝君和春申君都不及他,例略。)
(五)诵读第二部分(主要是第3段)。
1.学生齐读一遍后,复述故事情节。
2.给第3段划层次。
提问学生:
(1)信陵君为什么要宴请侯生?(侯生不愿受“厚遗”,所以用这种方式来表示他的敬意。要求注意“虚左”、“自迎”、“执辔”、“坐上坐”、“遍赞宾客”等语。)
(2)侯生用怎样的方式来试探信陵君?(“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愿枉车骑过之”;“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俾”应读b!,课本上误作p@。)试探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公子之名”。要求注意“于众人广坐之中”、“市人皆以嬴为小人”等语。)
(3)本段关键是哪一句?(“能下士也”。)
划分为三小层:
①概述侯生年龄、职业及不受公子厚遗一事(开头至“受公子财”);
②详述信陵君自迎侯生经过(“公子于是乃置酒”至“宾客皆惊”);
可加评点:“摄敝衣冠……不让”后加“一试”;“愿枉车骑过之”后加“二试”;“故久立与其客语”后加“三试”;“宾客皆惊”后加“侧面写信陵君。”
③写侯生自述试公子之目的并赞公子之“能下士”(“酒酣”至段末)。
3分层练习诵读第3段。
重点是诵读第二、三层。读熟一层,检查一层,最后连贯背诵全段。
(六)阅读第5、6段。
要求弄清两点:
(1)赵国的危急情况:“已破赵长平军”,意味着主力部队已被消灭殆尽;“数遗魏王及公子书”、“平原君使者冠盖相属于魏”,表明求救心切。
(2)魏王的观望态度:“持两端”指的是救魏和自保(担心秦军攻魏),“留军壁邺”已暗示了这一点。正因为“留军壁邺”,军队远离首都,又接近邯郸,这就给信陵君创造了窃符救赵的有利条件。
(七)诵读第7段。
1.诵读的.准备。
先通过答问弄清本段基本内容:①信陵君辞决时,为什么侯生不趁此时献计?(信陵君以大队人马过夷门,顺便辞决侯生,并无问计意:且此时耳目众多,亦不便说出。)“公子勉之矣!老臣不能从”这两句是否有深意?(这两句话听起来十分淡漠,这是反常的,跟侯生的为人不相合;“不能从”又暗含不能从其“与赵俱死”之计,意在促其醒悟,并断定信陵君醒悟后必复返问计,所以下文说“吾固知公子之还也”。)②信陵君行而复返说明了什么?(说明他醒悟出自己失计,“一言半辞”就是指“计”说的。)“复引车还问侯生”和“公子再拜,因问”中的两个“问”字含义相同吗?(前一个是问何以“无一言半辞送我;后一个是“当用何计。”)③从什么地方看出侯生的计策是早已想好了的?(已打听出魏王藏符地点,想定窃符之人,还考虑到合符后晋鄙的态度。)
然后划分层次:①信陵君辞决侯生;②信陵君复返问计,侯生定窃符之策;③计成。
2.诵读练习。
诵读重点是第二层,特别是要熟读侯生说的两段话,即“公子喜士……以是知公子恨之复返也”和“嬴闻晋鄙之兵符……此五霸之伐也,”要求边读边体会侯生的出众智慧,对有关的情况了如指掌,料事如神,而“五霸之伐”一语更表现出他的高瞻远瞩,真是一席话而使人茅塞顿开。
(八)诵读第8段。
1.诵读的准备。
先回答上节课所留下的三个思考题,着重讨论第3段。
前两题的参考答案依次是:①可以看出侯生考虑问题很周密,已料到合符后而晋鄙不听将会出现严重的后果。②是一个感恩图报的侠义之士,重大德而不重小礼。
讨论第三题,可以先提出多种答案,让学生判断正误,展开辩论。这些答案是:
A.已为信陵君建“五霸之伐”奠定了基础,可以死而无憾。
B.窃符、杀晋鄙之谋是他策划的,魏王此后必然会知道的,必定将他处死,不如自到为好。
C.已报了信陵君的大恩,此后不会再有什么作为了,不如早死。
D.以死激励朱亥为信陵君效力,兼告信陵君他不会汇漏此谋,如田光为燕太子丹及荆轲而自刎。
(说明:讨论中教师不要急于表态,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但要提醒学生注意从侯生“修身洁行”、智深而勇沉这些特点来看问题。参考答案是A、D两项。)
然后划分层次:①侯生提议让朱亥同行(段首至“岂畏死哉);②朱亥答应同行(“于是公子请朱亥”至“遂与公子俱”);③侯生语公子以决意自到“以送公子”(“公子过谢侯生”至段末。)
2.诵读练习。
诵读重点是第一、二层。
(九)阅读第9~12段。
提示学生注意以下几点:
(1)写晋鄙的神情、动作和语言,照应上文“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再次证明侯生料事如神。
(2)朱亥椎杀晋鄙,照应上文“不听,可使击之”。
(3)“至军,侯生果北乡自到”,照应上文侯生的最后一段话。
(4)古代写战争的文章,大多略写战争进程,本文亦如此。
(5)“赵王及平原君……平原君不敢自比于人”。
(此“人”字专指信陵君)这段话突出了信陵君救赵的历史功勋。
(十)总结全课。
1.信陵君的形象。
本文主要写信陵君“仁而下士”的思想作风。
关于“下士”,前面已经作过具体分析,这里只要求学生归纳出它的具体表现:①虚左自迎侯生;②数请朱亥;③辞决侯生后,省悟出自己“有所失”,而复返问计于侯生。
关于“仁”,也可以归纳出它的具体表现:①知侯生家贫,欲厚遗之;②急赵之困。计不独生而令赵亡;③闻侯生“不听,可使击之”而泣;④勒兵,令三种人归家。
2.史传中常见的写作特点。
(1)典型材料的选择。
可以先提问学生:信陵君门下食客三千人,为什么专写侯嬴一人?
讨论后小结:此传是写信陵君的,要突出他的历史功勋,这功勋是在侯生帮助下取得的;而信陵君结交侯生、问计于侯生又最能体现他“下士”的作风。附带提一下,信陵君的另一个重大历史功勋是败秦军于河外,这是十年之后的事。当时信陵君在赵,许多人劝他归魏,他不听,甚至下令说:“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后来毛公、薛公对他说:“公子所以重于赵,名闻诸侯者,徒以有魏也。今秦攻魏,魏急而立公子不恤,使秦破大梁而夷先王之宗庙,公子当何面目立天下乎?”信陵君立即归救魏。
(2)烘托手法的运用。
可以先将烘托手法分为两种:一是以人物烘托人物,二是以事件烘托人物。然后让学生举例,只要求举出最主要的。
前者的例子有:以侯生之故作傲慢烘托信陵君的谦恭;以侯生北乡自到、朱亥效命烘托信陵君之“能得士”;以魏王“持两端以观望”烘托信陵君“急人之用”。
后者的例子有:以信陵君虚左自迎生和“宾客皆惊”烘托侯生的不同寻常;以平原君之急切望救、魏王之观望、信陵君之欲赴秦军死烘托侯生巧设奇谋。
(3)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
关于信陵君、侯嬴、朱亥等人的语言动作,前而已作分析,不再重复。这里,可以让学生分析一下关于晋鄙的语言、动作描写。
“举手”,表示他深信自己的判断正确--魏王不会在此刻派人来代他将兵。
“国之重任”,说明他意识到这次将兵责任重大。关系到魏国的命运;魏王欲易将,不会让别人“单车来代之”。
寥寥数语把一个深沉、老练的将领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
篇7:《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教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淮阴侯列传》教案(苏教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常见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与含义以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等相关文言常识
2、把握《史记》叙述历史事件时采用的起伏跌宕的叙事特色
3、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
4、让学生能站在现代人的角度看待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提出独到的见解
教学重点:
1、复习巩固并积累文言常识
2、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教学难点:
1、体会叙事的跌宕起伏的行文特色
2、体会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的深层含义
教学方法:
1、引导学生由旧知往新知的延伸
2、设计相关的问题切入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设想
其一本选段故事情节紧凑,学生容易读懂,所以梳理文章不作为重点,但与必修教材中涉及的文言知识点比较丰富,所以把积累文言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其二司马迁借助《淮阴侯列传》要表达一种独特的历史观:统治者心狠手毒,欲加之罪,何患无辞。(1)功高震主;(2)单枪匹马(3)恃才放旷,君王对他早有猜忌;(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的现象。要引导学生体会。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我国古代有一个能忍受胯下之辱的人,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韩信。韩信除了受胯下之辱外还有很多令人敬佩的事迹。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史记淮阴侯列传》来进一步了解韩信。
二、介绍韩信:
汉初军事家。淮阴(今属江苏)人。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项梁,继随项羽,后从刘邦。汉高祖元年(前206),经丞相萧何力荐,始为大将,协助刘邦制定了还定三秦以夺天下的方略。
楚汉战争期间,韩信率兵数万,开辟北方战场。破魏之战,针对魏军部署,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从侧后偷渡,攻其不备,俘获魏王豹。井陉之战,背水为阵,使将士死地求生,人自为战,大破赵军。淮水之战,借助河水,分割楚军,将齐、楚联军各个击灭。四年二月,被封为齐王。参与指挥垓下(今安徽灵璧南)决战,击灭楚军。韩信熟谙兵法,战功卓著,为汉王朝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其用兵之道,为后世兵家所推崇。刘邦虽用韩信而心存疑忌,故在项羽败亡后,即夺其兵权,徙为楚王,继又黜为淮阴侯。吕后知刘邦疑忌韩信,乃与萧何定计,于汉高祖十一年正月诱韩信至长乐宫,以谋反罪名杀之。韩信著有兵书三篇,已失传。
三、诵读课文,正音正字,并且根据文意,划分文章结构。
(一)、容易读错的字:
陈g 蒯通 商贾 诸母漂 盗跖 阏与 井陉 樵苏 若虽长大
(二)、通假字
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
晨炊蓐食
不能死,出我F下
于是信孰视之,
俯出F下,蒲伏。
(三)、文章结构
1-3 早年屈辱
4-7 井陉之战
8 被贬之后
9-10 谋反被诛
11 史官论赞
四、研读文本1----3节
难句疏解
(一)、文章开始的三小节写了韩信早年生活的三个小故事。
1、 请 同学们找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用四个字概括每个小故事。
2、说说这三个小故事说明了韩信早年生活的境况是怎样的?
1、三个故事可以概括为:
怒绝亭长
漂母饭信
胯下受辱
(二)、请仔细阅读“怒绝亭长”、“漂母饭信”、“胯下受辱”这三个小故事,找到每个故事中的关键词,分析其揭示了人物什么样的个性?
结论:
这三个故事都反映了韩信早年穷困屈辱的生活。
第一个故事侧重表现他屈辱之中的自尊,
第二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自信和抱负,
第三个故事侧重表现他的坚忍,忍辱负重。
补充三个故事的结局:(韩信被封为楚王)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杀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五、研读文本4---7节
(一)先研究文本P138中“阅读与探讨”部分的“萧何追韩信”“登坛拜将”,提问:这是从正面还是侧面写韩信的卓越才能?(师)侧面表现
(二)4--7节是写与赵国之间的一场战争,给这场战争取一个名称,并且说说是从正面还是侧面表现韩信的军事才能。
(师)井陉之战。正面表现。
(三)问题探究:
(1)韩信能取得井陉口这场战斗胜利有哪些主要原因?
(师)背水而阵,迷惑赵军;引蛇出洞,骑兵偷袭,内外夹击;关键是抓住了成安君迂腐、轻敌的`弱点,做到知己知彼。
(2)作者在描写井陉之战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
(师)A.对比。成安君和广武军进行对比,广武君较机智,但计策没被采用;成安君和韩信进行对比;
B.衬托。如“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反衬其料事如神;以赵军望见他的背水阵大笑,反衬出他的智谋;活捉广武君以后,对广武君的态度,衬托其胸襟气度;打完仗后对诸将的解释,反衬他高人一等的用兵机智。
六、研读文本8--10节
总结关键语句
第8节写刘邦忌讳韩信
第9节舍人得罪韩信,“舍人弟上变”不足信;
第10节蒯通劝韩信反他没有反
问题探究:
(1)韩信墓前有对联曰:“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联中“一知己”和“两妇人”分别指代什么人?
明确:“一知己”指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不仅概括了韩信一生,而且点出成败之由。
(2)有人说韩信是被吕后等设计陷害死的;也有人认为他造反证据确凿,咎由自取;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对此你怎么看?请认真研读课文,收集有关资料,说说你的看法。
(师)三种说法各有道理,关键是联系文本,言之成理。一般多赞成“陷害说”。主要依据是:韩信临刑前的遗言:“恨不用蒯通计”(“恨”意思是“遗憾”,不是“怨恨”),蒯通的话:“竖子不用臣之策,故令自夷。”“不用”、“自夷”,反过来说明韩信不可能谋反。另外,与陈g密谋叛逆,以及和在京城的内应,也显得很小儿科,一代大英雄竟如此小儿科,不大可信,所以有人说这是吕后等人的诬告。密谋造反与事实不合。参照《陈g传》中记载,陈g并没有谋反,而是被逼迫造反。还有其他种种理由。
韩信,一代名将,旷世功臣。他在困境中挣扎,在草莽中崛起,在战斗中奋进,在胜利中沉沦。他在最能够背叛刘邦的时候忠贞不贰,却在最不可能反叛时涉嫌谋反。正如司马迁所说:“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因此,有人认为韩釜底抽薪谋反并不可能,也有人认为其造反证据确凿,还有人认为他是被逼上梁山。但这也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韩信作为我们英雄时代的英雄人物,他的忍辱负重,他的自强不息,他的叱咤风云,甚至他的犹豫狐疑、患得患失,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永久的记忆,耐人寻味,发人深思。(见易中天《汉代风云人物韩信成败之谜》)
七、研读文本11节
1、诵读论赞。
2、难句疏解
3、问题探讨:这段“太史公曰”包含了哪些内容,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有什么言外之意?
明确:有三点内容:布衣时志与众异;没有做到“谦让”;在天下安定时密谋叛逆。其中“天下已集,乃谋叛逆”一般认为是反话:“谓淮阴之愚,必不至此也。”(李慈铭) “天下已集,岂可为逆于其必不可为叛之时?而夷其宗族,岂有心肝人所宜出哉!”(李笠)
思考:韩信为什么会被杀害?
1、功高震主。
2、狂妄傲慢,树敌太多,单枪匹马。
3、恃才放旷,君主对他早有猜忌。
4、杀功臣是封建社会的普遍现象。杀韩信是吕后和萧何等干的,刘邦并不知情,当他知道后“且喜且怜之”,心情很复杂,也很真实。
整理《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成语:
1、漂母之恩
2、胯下之辱
3、妇人之仁
4、多多益善
5、逐鹿中原
6、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巩固与拓展:
一、文言现象梳理
(一)词类活用
1.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
2.众辱之曰
3.樵苏后爨,师不宿饱
4.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5.辟左右与之步于庭
6.异姓并起,英俊乌集。
(二)通假字
1.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2.于是信孰视之
3.俯出F下,蒲伏
4.虏魏王,禽夏说
5.能千里而袭我,亦已罢极
6.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
7.出、背水陈
8.东乡坐,西乡对
9.兵法右倍山陵
10.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
11.人言公之畔
12.上怒曰:“亨之。”
13.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
(三)重点文言词语
又不能治生商贾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
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
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
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
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
有能生得者购千金
此在兵法,顾诸君不察耳
信由此日夜怨望
弟举兵,吾从此助公
不伐已功,不矜其能
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
(四)重点文言句式
1.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
2.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3.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4.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
二、难句翻译
1.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
翻译:不能够被推选去做官,又不能做买卖维持生活。
2.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
翻译:韩信知道汉王畏忌自己的才能,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从此,韩信日夜怨恨,在家闷闷不乐,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
3.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
翻译:陛下不能带兵,却善于驾驭将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4.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已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
翻译: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
三、能力自测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饮,人多厌之者。尝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饮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戏下,无所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上,上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上曰:“若所追者谁?”何曰:“韩信也。”上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诸将易得耳。至如信者,国士无双。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王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必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数月,亭长妻患之 患:厌恨。
B.众辱之曰 众:众人
C.数以策干项羽。 干:求取
D.与语,大说之 说:同“悦”,喜欢,高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乃晨饮蓐食 ②此乃信所以去也
B.①王曰:“以为大将。” ②人人各自以为得大将
C.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 ②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
D.①汉王之入蜀 ②上未之奇也
3.以下六句都是萧何的话,分别编为四组,全是希望汉王重用韩信的一组是 ( )
①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 ②至如信者,国士无双 ③顾王策安所决耳 ④必欲争天下,非信无所与计事者 ⑤虽为将,信必不留 ⑥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
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韩信因家里贫穷,吃不上饭。在亭长家寄食几个月后,亭长的妻子不给他饭吃,而一位漂母不仅给韩信饭吃,还说不图韩信的报答。
B.韩信身材高大,并带有刀剑,面对别人的侮辱,没有奋起反抗,因为他想到要报答漂母和成就大业,因而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胯下之辱。
C.韩信在犯法当斩时,滕公见他出语不凡,相貌堂堂,没有斩他。滕公同他交谈后,更是高兴,就向汉王推荐,汉王让他做了治粟都尉。
D.萧何劝说汉王一定要重用韩信,不然他就会走掉。汉王开头说看在萧何的情面上让韩信做将领,萧何坚持让韩信做大将,汉王最终同意了。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2)、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3)、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
篇8:《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教学设计
《史记选读》鲁周公世家 教学设计
导学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文语感
2.了解周公的为人和事迹,评价周公人品人格及司马迁对周公那种深厚的景仰之情。
3.了解“世家”这一《史记》体例的特点。
4、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新知预习
一、解题
1.鲁,始建国于公元前十一世纪,其辖地在今山东省西南部,都城在曲阜。公元前256年为楚所灭。
2.周公姬旦,亦称叔旦。以其曾祖太王所居周地为采邑,故称周公。周公是我国政治史、文化史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他帮助周武王开创了周王朝八百年的基业,从而也把我国的第一个文明社会形式推向了巅峰,为我国民族融合、政治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他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式,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在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
3.世家,《史记》体例之一,主要记述世袭封国的诸侯的事迹。世家所记述的虽非帝王之尊,但也世代相承,以有其国。列国世家可以看成《史记》这部大通史中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列国的分国小通史,起着重要的辅助和补充作用。
4.《鲁周公世家》是《史记》三十世家中的第三篇,全文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并择要记载了鲁国经历三十四代君主、历时千余年的历史发展过程。课文节选部分主要记述了周公幼年时代的笃仁纯孝和代理国政时的忍辱负重。
二.理清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1-12段)
第一层(1段)
第二层(2段)
第三层(3段)
第四层(4-6段)
第五层(7-10段)
第六层(11-12段)
第二部分(13-15段)
三、文言知识预习储备
(一)、通假字
1.太公、召公乃缪卜( )
2.无坠天之降葆命( )
3.我以其璧与圭归( )
4.金g匮( )
5.武王蚤终( )
6.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中( )
7.反周公( )
8.治有所淫佚( )
9.周公乃自B其蚤沉之河( )
10.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 )
11.岁则大孰( )
12.异母同颖( )
13.东土以集( )
(二)、词类活用
1.名词作状语
东伐至盟津( )
史策祝曰( )
于是成王乃命鲁得郊祭文王( )
2.使动用法
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 )
曰吉,遂国之( )
见周公祷书,乃泣,反周公( )
密靖殷国( )
3.名词作动词
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 )
4.意动用法
以明示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
诸侯咸服宗周( )
(三)、古今异义词
1.用事具多(古义: ;今义: )
2.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古义: ;今义: )
3.久为小人于外(古义: ;今义: )
4.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古义: ;今义: )
5.平易近民,民必归之(古义: ;今义: )
(四)、一词多义
即 今我其即命于元龟( )
于是乃即三王而卜( )
信 发书视之,信吉( )
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 )
作 作其即位,乃有亮暗( )
作《毋逸》( )
(五)、虚词积累
于 异于群子( )
告纣之罪于天( )
乃命于帝庭( )
周公乃还政于成王( )
以 以续殷祀( )
以旦代王发这身( )
我以其璧与圭归( )
慎无以国骄人( )
起以待士( )
东土以集( )
(六)、特殊句式
1.维长终是图。( )
2.异于群子。( )
3.封周公旦于少昊之虚曲阜,是为鲁公。( )
4.周公旦者,周武王弟也。( )
(七)、重点句子翻译
1、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译文:
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点是:“若”“负子之责”“以”。
2、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译文:
翻译指点:文言文的翻译一方面要注意词语的一一照应,另一方面还要注意语气和关系的照应。本句是两个假设关系的句子,翻译后要体现这一特点。当然,本句中的“以”要翻译好。
3、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译文:
翻译指点:本句有两个评分要点:一个是虚词“其”,表示加强语气;一个是“维长终是图”的句式特点。“维长终是图”中,“维”通“唯”,和“是”构成固定句式,意思是“图长终”。另外,“旦新受命三王”中省略了“于”。
4、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译文:
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要点是:实词(“摄”,通假字“辟”“畔”“告”),句式(“之所以……者”,“无以”)。注意前后的连贯。
5、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
译文:
翻译指点:本句的翻译不是很难,但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前两个小分句和第三个小句子的转折关系,一是“以”(介词,表结果)的落实。
新课导学
第一课时
要点:了解有关内容,流畅朗读,对照译文,基本弄懂,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导入
《史记》中的“世家”实际上就是诸侯作的传记,这是因为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给了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从西周的大封建开始,发展到春秋、战国,各诸侯国先后称霸称雄,盛极一时,用“世家”体裁记述这一情况,是非常妥当的。司马迁把孔子和陈涉也列入“世家”,算是一种例外。司马迁将孔子列入“世家”反映了思想领域的现实情况。将陈涉列入“世家”,把他的功业和汤放桀,武王伐纣,孔子作《春秋》相比,将他写成为震撼暴秦帝国统治、叱咤风云的伟大历史英雄,又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史记》中共有世家30篇。今天我们学习《鲁周公世家》
二、题解
本篇内容主要是详细地记述了西周开国重臣周公的生平事迹。周公是所制定的“礼乐行政”,对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形成,也具有开山的意义,至今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仍涓涓流淌着西周时代那种重伦理、轻逸乐、好俭朴、乐献身的君子风度和集体精神。作者饱含着激情,详尽赅赡地叙述了周公的一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胸怀博大、深沉果断,为国家利益辛劳毕生、鞠躬尽瘁的高岸君子形象,感人至深。文章也揭露并鞭挞了腐朽没落的统治者淫乱、凶残、委琐的丑恶行径。
三、朗读课文
1、注意通假字读音,请浏览课文,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太公、召公乃缪卜--缪,通“穆”
无坠天之降葆命--葆,通“宝”
我以其璧与圭归--归,同“馈”
周公藏其策金g匮中--匮,同“柜”
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强葆:同“襁褓”
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通“叛”
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辟通“避”
武王蚤终,成王少--蚤通“早”
异母同颖--母同“亩”
奸神命者乃旦也--奸同“干”
反周公--反同“返”
B其蚤--蚤同“爪”
南面倍依以朝诸侯--依:通“”(yǐ,椅)
故中宗飨国七十五年--飨:通“享”,享有。
作《立政》,以便百姓百姓说--说同“悦”。
诞淫厥佚--佚同“逸”
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
2、注意难读的字
笃( ) 仁 钺( ) 召( ) 公]( )
缪( )卜 归( ) 开a( ) 金g( )
匮( ) 有瘳( ) 箕( )子 践阼( )
弗辟( ) 蚤( )终 祉( )福 鸱( )^( )
倍依( ) ? ) B( ) 其蚤( )
谮( ) 严( ) 奸( )神命 飨( )国
鳏( )寡 诞淫厥佚( ) 昃( )不暇食 百姓说( )
将没( ) Z( ) 伤牯( ) 寇攘( )
l( )尔 刍茭( ) 糗( )粮 濞( )立
曲阜( ) 罔( ) 俟( ) 大诰( )
祉福( ) 贻王( )
四、理解疏通
1、朗读第1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
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笃仁--辅翼--用事--使管叔、蔡叔傅之
笃仁:忠诚,厚道。
辅翼:辅佐。
用事:主持朝廷政事。
使管叔、蔡叔傅之:傅,辅佐。
2、朗读第2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
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天下未集--自以为质--敷佑四方--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罔不敬畏--无坠天之降葆命--今我其即命于元龟--以俟尔命--发书视之--信吉--王其无害--维长终是图--兹道能念予一人
天下未集:集,安定。
自以为质:质,抵押品。
敷佑四方:敷,普遍。佑,佑护。四方,指天下。
用能定汝子孙于下地:用,因而。定,使安定。下地,人世间。
罔不敬畏:罔,无。
无坠天之降葆命:坠,丧失。天之降葆命,上天所降给的宝贵的国运。葆,同“宝”。
今我其即命于元龟:元龟,大龟,古人用以占卜。其,语气副词,表期望。以俟尔命:俟,等候。
发书视之:发,打开。
信吉:信,确实,果然。
王其无害:其,语气副词,表猜测,大概。
维长终是图: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维,只是。图,规划。
兹道能念予一人:这种方法能保佑您。兹,此,这。念,考虑。)
3、朗读第3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
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强葆--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摄行政当国--将以成周--卒相成王--我于天下亦不贱矣--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慎无以国骄人
强葆:同“襁褓”,婴儿,本文中好象是幼儿。
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畔,同“叛”,反叛。
摄行政当国:摄,统管。行政,国政。当国,主持国家大权。
将以成周:成周,使周的事业完满,成,使动用法。
卒相成王:卒,始终。相,辅佐。
我于天下亦不贱矣:贱,地位低。
一沐三捉发:洗一回澡三次揪自己的头发(提醒自己)。
一饭三吐哺:吃一次饭三次来不及咽而吐出(接待或者找寻他人)。
慎无以国骄人:慎,千万。无以,不要因为。骄人,在别人面前骄傲。
五、朗读全文,整理积累文言知识。
第二课时
要点:流畅朗读,对照译文,继续疏通弄懂,积累文言知识
过程:
一、朗读未教的课文
二、继续疏通
1、朗读第4、5、6、7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
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果率淮夷而反--放蔡叔--以奉殷祀--宁淮夷东土--毕定--天降祉福--异母同颖--嘉天子命--为诗贻王--未敢训周公--王朝步自周--相土--营成周洛邑--卜居焉--遂国之--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北面就臣位
果率淮夷而反:果真率领淮夷的人而反叛。
放蔡叔:放,流放。
以奉殷祀:来侍奉殷祖先的祭祀。
宁淮夷东土:宁,使动,使安宁
毕定:完全做成。
天降祉福:祉,福。
异母同颖:二茎共生一穗的禾苗。(认为有好的象征意义)
嘉天子命:嘉,赞赏。
为诗贻王:贻,(wei)赠送。
未敢训周公:训,责备。(周公的诗歌含讽谏义)
王朝步自周:朝,朝拜。步,步行。
相土:勘察地形。
营成周洛邑:营成周(于)洛邑。营,营造。
卜居焉:在驻地占卜。
遂国之:国,建国都。
南面倍依以朝诸侯:倍依,背向着屏风。朝,使朝拜。
北面就臣位:面向北到臣位上。
2、朗读第8、9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
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祝于神--藏其策于府--成王病有瘳--人或谮周公--成王发府--反周公--以亡其家--自度治民--飨国--言乃欢--保施小民--不侮鳏寡--其民皆可诛
祝于神:祝,祈祷。
藏其策于府:策,祈祷的文稿。
成王病有瘳:瘳,(ch6u)病痊愈。
人或谮周公:谮(zan)说坏话诬陷别人。
成王发府:发,打开。
反周公:反同“返”使动;“召回”的意思。
以亡其家:亡,失去。
自度治民:自度,以法度自律。
飨国:飨国,拥有国家。飨,同“享”,享有。
言乃欢:(其)言(百姓)乃欢,省略句。
保施小民:保施,保护、施舍
不侮鳏寡:侮,欺侮;鳏,男无妻;寡,女丧夫。
其民皆可诛:省略句,“其民皆(为)可诛”。)
3、朗读第10、11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
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官政未次序--官别其宜--百姓说--从文王--不敢臣周公也官政未次序:官政,官职制度;未次序,还未安排得系统、合理。
官别其宜:划分出每种官职合理的职责范围。
百姓说:说同“悦”。
从文王:从,伴随。
不敢臣周公也:臣,意动用法。
三、朗读全文,自我整理文言知识。
第三课时
要点:流畅朗读,对照译文,继续疏通完毕,总结探讨。
过程:
一、朗读未教的课文
二、继续疏通
1、朗读第12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
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秋未获--禾尽偃--周国大恐--朝服以开金滕书--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史百执事--信有--自今后其无缪卜乎--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国家礼--反风--尽起而筑之--岁则大孰--得郊祭文王秋未获:未获,未收获之前。
禾尽偃:偃,倒。
周国大恐:周国,周国都的人。
朝服以开金滕书:穿好朝服打开金滕里的书策。
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得,看到;功,人质;代武王,以身代替武王去死;说,说法。
史百执事:史官的有关管事人。(执事在《……退秦师》中作“你”)
信有:信,确实。
自今后其无缪卜乎:缪,同“穆”,虔诚;其,语气副词,“大概”。
惟予幼人弗及知:惟,只是;弗及,来不及。
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动威,用威来震动;彰,彰显。
惟朕小子其迎:惟,只有;其,语气副词,可译为“好好地”。
国家礼:国的礼仪和家的礼仪。
反风:风反向。
尽起而筑之:起,扶起;筑,培实土基。
岁则大孰:孰同“熟”,丰收。
得郊祭文王:得,能够在郊外举行祭祀天帝和庙祭祖先的仪式(本来是天子的权限)
2、朗读第13、14、15段原文和译文,注意积累的词语
看注解和译文,弄懂下列词语的意思
报政周公--从其俗为也--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夫政不简不易--陈尔甲胄,无敢不善--无敢伤牿--马牛其风--臣妾逋逃--勿敢越逐--敬复之--定鲁--筑茅阙门
报政周公:向周公汇报施政情况。
从其俗为也:一切从其风俗去做。
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事,侍奉。
夫政不简不易:为政不简便易行
陈尔甲胄,无敢不善:陈,陈列,这里是准备的意思。无敢不善,不要不好。
无敢伤牿:牿,关牛马的圈栏。这里指拴着的牛马。
马牛其风:风,走失。
臣妾逋逃:臣妾,男女奴隶。
勿敢越逐:不要追赶。
敬复之:他人之马牛奴隶如果跑到自己处要恭敬地归还。
定鲁:安定了鲁国。定,使动用法。
筑茅阙门:筑,修建。
三、总结探讨
1、在《太史公自序》里,司马迁这样评价周公:“夫天下称诵周公,言其能论歌文武之德,宣周邵之风,达太王王季之思虑,爰及公刘,以尊后稷也。”可见,他对周公不但有一种深厚德景仰之情,而且把周公作为“立德立功立言”的楷模来学习仿效。从《鲁周公世家》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种崇敬之情?
2、司马迁的“立德立功立言”的价值观在他的一生中是如何实践的?
3、曹操在其《短歌行》一诗的结尾使用了本文记载的周公“一饭三吐哺”的典故(附文见后)问曹操以周公为典范,表达了怎样的愿望?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O。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课堂反馈练习
1、解释加粗的字
以继殷祀 ( )
以夹武王,衅社 ( )
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 ( )
成王执书以泣 ( )
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 ( )
自今后其无缪卜乎 ( )
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 )
2、找到词类的活用,并解释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 )
卜居焉,曰吉,遂国之 ( )
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 ( )
鲁后世其北面事齐矣 ( )
3、文言句式
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 )
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 )
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 )
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 ( )
4、翻译
(1)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2)王其无害,旦新受命三王,维长终是图。
(3)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太王、王季、文王。
(4)为人父母,为业至长久,子孙骄奢忘之,以亡其家,为人子可不慎乎!
5、复习理解
(1)对下面加线的字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 克:攻克
B、未可以戚我先王。 戚:使……感动
C、吾简其君臣之礼,从其俗为也。 简:简化
D、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 功:功劳
(2)与“作此以戒成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周公乃自以为质。
B、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C、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D、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
(3)下面成语中有与“平易近民”中的“近”用法不相同的是:( )
A、富国强兵
B、怵目惊心
C、汗牛充栋
D、不远千里
(4)下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B、周公乃自以为质
C、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 D、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
(5)对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屏璧与圭(藏而不献) B、慎无以国骄人(封地)
C、成王亦让(答应) D、周公乃践祚摄政当国(临时代行王政)
(6)下面句子中下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及武王即位 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B、于是卒相成王 卒延见相如
C、以明不敢臣周公也 无以告我先王
D、葬周公于毕 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7)对下面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组是:( )
A、武王克殷二年,天下未集。 克:攻克
B、未可以戚我先王。 戚:使……感动
C、吾简其君臣之礼,从其俗为也。 简:简化
D、王乃得周公所自以为功代武王之说 功:功劳
(8)与“作此以戒成王”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周公乃自以为质。
B、若尔三王是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
C、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D、今天动威以彰周公之德。
(9)下面成语中加点的字的用法与“平易近民”中的“近”用法不相同的是:( )
A、富国强兵 B、怵目惊心
C、汗牛充栋 D、不远千里
6、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周沟┱撸周武王弟也。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武王十一年,伐纣,周公佐武王。破殷,入商宫。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王。
武王克殷赌辏天下未集,武王有疾,太公、召公乃穆卜。周公乃自以为质,戴璧秉圭,告于三王曰:“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若尔三王有负子之责于天,以旦代王发之身。旦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以俟尔命。尔不许我,我乃屏璧与圭。”
……
武王崩3赏跎伲在襁褓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祚摄政当国。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曰:“周公将不利于成王。”周公乃告太公、召公曰:“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无以告我先王。武王蚤终,成王少,将以成周,我所以为之若此。”于是卒相成王,而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成王长D芴政。成王临朝,周公还政成王,北面就臣位,恭慎如畏然。
周乖诜幔病,将没,曰:“必葬我成周,以明吾不敢离成王。”周公既卒,成王亦让,葬周公于毕(文王墓在毕),从文王,以明不敢臣周公也。 (选自《史记鲁周公世家》,有删改。)
1、下划线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 B、周公乃自以为质
C、惟尔元孙王发,勤劳阻疾 D、管叔及其群弟流言于国
2、对下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屏璧与圭(藏而不献) B、慎无以国骄人(封地)
C、成王亦让(答应) D、周公乃践祚摄政当国(临时代行王政)
3、下面句子中下划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及武王即位/及诸河,则在舟中矣
B、于是卒相成王/卒延见相如
C、以明不敢臣周公也/无以告我先王
D、葬周公于毕/周公将不利于成王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
译文:
(2)我之所以弗辟而摄行政者,恐天下畔周。
译文:
随堂手记
篇9: 孔子世家教案
第一课时:
一、孔子其人及《孔子世家》:
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伟大的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世家》详细地记述了他的生平活动及各方面的成就,是研究孔子生平思想的一篇重要文章。孔子一生都有着极高的政治热情,即使在他遭到打击、排斥、嘲讽、甚至围困的时候也仍然不减。为了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不辞劳苦,用了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带领弟子周游列国,奔走游说。虽然到处碰壁,但仍执着追求。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真实地记述了孔子一生的政治活动,写得生动具体、形象逼真。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文中对孔子的办学思想、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他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作风,都有全面地描写,突出地表现了这位伟大教育家的风范。、文章也写了孔子渊博的知识和高度的修养,以及他在整理和传播古代文化典籍方面的功绩。
他整理和编纂过《诗》、《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作为教学内容的重点,从而对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孔子一生的事迹很多,头绪也很纷乱,但司马迁在这篇洋洋近万言的文章中却记述得线索清楚,有条不紊,而且重点突出,在记述故事的同时,注意人物性格特征的描写,从而较全面地展现出了孔子的形象和精神风貌。司马迁写历史人物,暗含爱憎褒贬的的感情,有较为鲜明的倾向性。他对孔子的向往和景仰,也在文中处处流露了出来,加之引用了大量孔子的原话,用孔子自己的语言来表现其人,不仅使孔子形象具有真实感,而且也使人觉得亲切感人。
二、孔子好学善思的品质:
①孔子适周问礼:从此处可以看出孔子的好学,也是为了通过老子之口说明孔子是“聪明深察”“博辩广大”而正直的人,还用以强调孔子在与老子的交往中得到的提高。
②孔子适齐闻《韶》:主观感受――“三月不知肉味”;社会反响――“齐人称之”
③孔子在鲁学琴:“习其曲”“得其数”“得其志”“得其为人”;以师襄子的不断催促和后来的折服来衬托孔子的行为和品质。
第二课时:
孔子被困陈蔡之间:
1、孔子循循善诱、因材施教的导师风范
①子路――坦诚直率、敢于质疑、子路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中有不仁不智的因素,因而导致众叛亲离。子路质疑孔子之道的内涵,这是对孔子之道的正确性提出了怀疑,孔子没有给予正面的回答,而用伯夷叔齐和王子比干的事实从反面提醒子路思考――仁与智的有与否并不是“吾道”是与非、穷与达的要害。
②子贡――小心谨慎、讲用务实、子贡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过于迂阔而不切实际,因而无法取得社会的认可和民众的支持。子贡从能否为社会接受、能否为世所用的角度出发,暗示孔子之道不切实际,这是对孔子之道的实用性表示了怀疑,孔子对他进行了直接的批评,告诫子贡――应当多考虑如何完善自己的理想和主张,不要急功近利,不要只看眼前利益,否则就会犯眼光短浅的错误,最终会丧失了自己的“道”。
③颜回――信念坚定、能言善辩、颜回认为孔子的理想和主张是尽善尽美的,不能得到社会认可民众支持的原因是统治者不愿求美向善。子路、子贡主张对孔子之道加以改造、调整,颜回却主张坚持,决不改变决不动摇。颜回笃信孔子之道,认为“天下莫能容”恰恰证明孔子之道的先进性和正确性,而且道之“穷”正好可以检验一个人是不是能坚守自己信仰和主张的真君子,孔子对他这种审时知世而又坚守其道、“一以贯之”的君子风范和品质人格十分欣赏,不仅表示赞同,而且感到欣慰,在谈话的最后,还是忍不住开了一个玩笑。
2、孔子坚持原则、信念坚定的高尚人格
困于陈蔡之间,情况险急,身边的弟子们了都病饿得“莫能兴”,而孔子却处变不惊,“讲诵弦歌不衰”,以致引起子路和子贡的反感和怨愤。这也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孔子的坚强,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孔子回答子路和子贡的话,既袒露了自己的心境和为人做事准则,也含教育弟子之意。
第三课时:
孔子整理文献、从教授业、撰述《春秋》等活动
1、孔子整理文献:
①对“礼”的整理――孔子整理文献是因为这些文献已“废”“缺”;因为孔子的整理《书传》《礼记》等文献才得以保存;孔子是在“追迹三代”“观殷夏所损益”的基础上做整理继承工作的,并对“周礼”最为肯定;孔子整理的文献,当时已不能完全被印证。
②对“乐”的理解的分类吞理解,“各得其所”的自信,是建立在认真学习、悉心研究的基础上的。
③孔子对《诗》的删削和篇目确定,删削的原因是为了“去其重”,篇目确定的原则是“可施于礼义”并能“弦歌之”。
④孔子晚年“喜”“读”《易》并为其中的一些篇目作序的情况,“韦编三绝”强调了“喜”的程度和勤奋精神,“假我数年”的话则表现了“学而不厌”的学习态度。
2、孔子从教授业:
概述其教学的内容和弟子的众多,后一段写其具体的教育内容和主要的教学方法。
3、撰述《春秋》:
①孔子作《春秋》的缘由――使自己的主张和风解“见于后世”,并交代《春秋》所记史实的起讫年代。然后用“据鲁”和“约其文辞”二句指出《春秋》的指导思想和表达特点。并举《春秋》中的两个例子进行印证,最后两句,说明《春秋》的写作目的和成书后产生的影响。
②孔子对《春秋》的重视程度,先用对比说明孔子对此书字字推敲,他人无法改易,连以“文学”著称的徒子夏也“不能赞不辞”;然后叙述孔子将《春秋》传授给弟子时语重心长的叮嘱,孔子强调此书的“双刃剑”效应,意在告诫弟子首先必须“知丘”和坚守其道。
篇10: 孔子世家教案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通过对两篇文章的学习,积累文言知识。
能力目标:
准确、流畅、有感情的朗读文章。熟能成诵,体会经典的魅力。
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人物对话及形象,探讨孔子的政治主张。
教学重点:
熟能成诵,积累文言知识,体会经典的魅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检查“国学诵读”。
二、检查《孔子世家》(节选)自学情况。
1、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2、让学生复述用简介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3、检查文言知识情况。(出示幻灯片检查)
翻译下列重点句子(学生趴黑板检查)
①孔子欣然笑曰:“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
②孔子因叹,歌曰:“泰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
③昨暮予梦坐奠两柱之间,予始殷人也。
4、提问:结合你了解的孔子,思考,孔子为什么赞同“自己是丧家之狗”的说法?
总结归纳,承上启下:早在古希腊,愤世疾俗、特立独行的哲学家,北大李零教授“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丧家狗。”孔子一生都在为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周游列国,游说诸侯,但执政者却没有理会的,所以他很栖惶,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那到底,孔子提倡的政治局面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论语》记载的他和弟子的一段谈话,或许能找到答案。下面我们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三、用诵读法,学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第一步:读准字音。学生根据课下注释和查看词典,校正读音。学生根据字音自由朗读。
第二步:读通文意。小组汇总有疑问的文言知识点。老师解答,指导学生读懂文意。
第三步:读出韵味。通过分析人物特点,揣摩对话语气,挖掘思想内涵,总结艺术特色。
重点引导学生探讨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观点?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出“礼治”“民本”“和谐”的主旨。
最后,学生推荐六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全文。
朗读提示:
人物
特点
语气
孔子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语速慢一点,和蔼一点
子路
率直、自信、不够谦虚
语速快一点,音调高一点,气势盛一点
冉有
谨慎、小心
语速、音调适中
公西华
谦虚、退让
语速慢一点,音调小一点
曾皙
志向高洁、卓尔不群
读的轻松愉快一些
最后,用朱永新的话――阅读之于生命,我习惯于将国学经典比喻为“母乳”。“母乳”的价值在于她是取法乎上的不可替代。引导学生诵读经典。
四、布置作业:背诵全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礼治、和谐、民本
篇11: 孔子世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式
2、通过对文意的翻译理清文章层次
3、通过语言分析人物的性格
二、国学诵读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译文】颜渊、子路两在孔子身边侍立。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把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拿出来与朋友共同使用,即使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的意愿是,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三、《孔子世家》检测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孔子适郑
形状,末也。
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
予始殷人也
2、翻译下面句子
汝来何其晚也
天下无道久矣,莫能宗予
四、文本思考
1、诵读文章,请用原文中的语言说说四个弟子各自的“志”,即政治理想有何不同?
2、概括孔子的不同评价并分析四个弟子的性格特征。
五、《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检测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乎”字的意思。
(1)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的意思。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4)为国以礼
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如”字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的字。
(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3)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4)唯求则非邦也与
5、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浴乎沂,风乎舞雩
六、课后作业
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写一个你最熟悉的人,200字左右。
篇12:《论语》选读教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选读教案(人教版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选读
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永远永远要受人纪念。
--郭沫若
这里选取了《论语》中对现代人影响最大的70个句子,请同学们理解(老师讲解)、背诵,备考。并能与写作结合起来,发现论语的穿越时空的力量与价值。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3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6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参考理解:君子与小人的分别是什么呢?周是包罗万象,就是一个圆满的圆圈,各处都到的。他说一个君子的作人处世,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不是说对张三好,对李四则不好,这就不对了,这就叫比而不周了。你拿张三跟自己比较,合适一点,就对他好,不大同意李四这个人,就对他不好,就是“比”。一个大政治家是和宗教家一样,爱人是不能分彼此的,我们对于人,好的固然好,爱他;但对不好的更要爱他,因为他不好,所以必须去爱他,使他好。这样一个真正的大政治家,也就是宗教家,也就是教育家的态度,这就是“周而不比“,要周全,不能比附一方。“比”是什么呢?我们知道中国字,古写的篆文比字,是这样写的--郏象形两个人相同,同向一个方向;而古文北字--就是相背,各走极端的象形字,所以“比”就是说要人完全跟自己一样,那就容易流于偏私了。因此君子周而不比,小人呢?相反,是比而不周,只做到跟自己要好的人做朋友,什么事都以“我”为中心、为标准,这样就不能够普遍。
7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
9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
注:八佾,古代乐舞的行列,一行八人叫一佾。按照周代礼制的规定,天子举行乐舞用八行人,叫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只能用四佾。季氏为大夫,却用了八佾,这是对天子之礼的僭越。
10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淫,古人凡过分以至于到失当的地步叫淫。如言“淫祀”:不应该祭祀而去祭祀的祭礼。淫雨:过久的雨水。
11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粟,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12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3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15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16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7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1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老。”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9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20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2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2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4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5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劳之将至云尔。”
26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27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8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9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湃簧朴杖耍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3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1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着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3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4食不语,寝不言。席不正,不坐。
35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36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37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38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3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0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1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2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2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43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44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45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6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
47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48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9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50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51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52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53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54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55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56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焉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57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避之,不得与之言。
58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59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60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61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6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6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5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6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67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6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69子曰:君子不器。
孔子说:“君子不像器具那样,(只有某一方面的用途)。”当时的器皿专用化程度很高,就酒具而言,盛酒的、温酒的、冰酒的、喝酒的`都不同。孔子认为君子不应该象器皿一样,只有一种用处。君子是孔子心目中具有理想人格的人,应该担负起治国安邦之重任。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所以,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因此,他可以通观全局、领导全局,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种思想在今天仍有可取之处。
时文选粹 : 从“君子不器”到“君子不气”
**《论语.为政》有这么一条:“子曰:君子不器。”孤零零的,没前言也没后语。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后人只能猜测。历来对这条的解释和评说也不少,各有道理。此文拟从三个方面予以探讨。
一、器为何物?最早,器的本义是陶器,后来泛指器具、用具、物品,即东西。按此本义,“君子不器”应该翻译为“君子不是东西”。但在现代汉语中用“东西”这个词来说人带有贬义,孔夫子听了会不满意,会连连摇头说“NO.NO!"那么他说的“器”是什么呢?“器”在古汉语中还有引申义,它常常与“道”形成相对的概念。《系辞传》认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东西既是指哲学方法,又是指思维活动。形而下则是指具体的,可以捉摸到的东西或器物。形而上的抽象,形而下的具体;形而上是精神层面的东西,形而下是物质层面的东西。《礼记》说“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也是说真正的“道”是无形的,放之四海而皆准;不会局限在某个具体而实用的领域。朱熹解释说:“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由此看来,孔子说的“器”肯定是指物质层面实用的东西。结合朱熹的观点,这个“器”应该是指具有某种专业用途的职业技能、本事,即一技之长。
二、君子何为?孔子认为君子不需要也不应追求某项技能,他自己就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人。那些技能只是一种在物质层面谋生的手段,是有限的本事,只能被他人“器之”、使用,成为没出息的劳力者。这是君子所鄙视的--君子是劳心者,是上等人,掌握那些下等人的技能干什么?那么君子需要什么和追求什么呢?当然是精神层面的“道”。儒家的道,外延较广,主要是指社会、政治、伦理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在此四者中,“道”是最高的追求,“德”与“仁”是根本,至于“艺”(专长、技艺)就无所谓了。在他们心里,道比生命更重要,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不行,乘桴桴于海。”
君子是干大事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因此君子重精神追求,轻物质追求:“君子谋道不谋食。耕者,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固穷”。“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他们重道而轻器的价值观十分鲜明:“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那么如何实现“道”呢?答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至于达到什么程度还要视情况而定--“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三、谁人为器?在上面的探讨中,已经蕴含了一些答案,到此再综合一下:为器者是那些掌握某种手艺、技艺、专长,为了谋求物质利益而为他人所用的人,是胸无大志的人,是君子所不齿的“劳动者”。(器也有大器、小器之分,有些人想器还不成器呢。)那么君子是什么人呢?说来说去是指品德高尚的士,多为小知识分子。在春秋战国时期,有贵族(天子、诸侯、大夫、士)和平民(士农工商)之别,士为贵族之末,平民之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可以不劳而获地“食于人”。可是随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士的贵族特权名存实亡,没人供饭了,地位也降低了,明道救世之类大事也不需要他们操心了,他们便逐渐成为贵族阶层中多余的人,噩梦一般跌入了君子不屑的平民阶层。但是农工商是什么东西?那些种地的农民、打家具的木匠、沿街叫卖的商贩之流,怎么可以与士相提并论、混为一谈呢?是可忍孰不可忍!
更为急人的是,士这个阶层迅速分化:少数士有造化,加上个偏旁成了仕,当了官,当然不错;但更多的士有辱斯文,为了获取一点物质利益(谋食)而陆续加入农工商的行列,放弃了谋道的大志,悲哀呀悲哀! 于是作为士大夫阶层代表的孔子焦急地站了出来,意欲力挽狂澜。他这突然的一嗓子乃是痛心疾首的苦劝,或是倔强的誓言--“君子不器!”但是对于穷困潦倒的士来说,首先需要的是吃饱肚子,至于什么君不君子就顾不得了。此后誓死不器的君子越来越少。事到如今,农工商自不必说,那些科学家、艺术家、专家学者又何尝不器呢?这年头,没有点真才实学,没有一技之长,只凭摇唇鼓舌、坐而论道,别说不能兼济天下,就连独善其身也不成啊!我们只能抱歉地劝慰孔老夫子:“Sorry,sorry! 君子不气,气大伤身啊!我们也是没办法呀!”
不过事物都该一分为二去看。“君子不器”虽有迂腐、不合时宜的一面,但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还要有一点精神的,不要整个成了金钱的奴隶,因此这种倡导还有可取之处。但也不可全信,全信就成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他倒是个誓死不器的君子,除了满口之乎者也,知道“茴”有四种写法之外,什么都不会:谋道不成,谋食不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样样落了空!孔夫子--孔乙己?原是本家呀!呵呵!
7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这句话出自《论语》。所谓“德”,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不孤”,就是不会感到孤单;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感到孤单的。为什么呢?孔子说,这是因为“必有邻”。从字面上来理解,“邻”就是“邻居”。我们知道,在生活中邻里关系是人们接触最多、也是最为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亲近和谐的邻里关系,是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邻”就可以引申成为邻居之间互相亲近的关系,所以“德不孤,必有邻”的意思就是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和他相伴。
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近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所以我们现在也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里的类和群是没有时间和空间的局限的。志同道合的人们之间,或许时空距离很近,或许很远,但是不管是近是远,最终他们都会产生共鸣,这就是“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是我们自己是否努力,而不是旁边的人刚开始的时候会以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我们知道,在现实生活中讲道德、讲原则,可能会使自己陷入某些困境里面。例如,由于放弃一些物质利益,讲道德、讲原则的人往往会被人讥笑,说他们迂腐,甚至虚伪,从而给自己带来很大的思想压力;我们也许就会因此反问自己: 为什么自己身边的人都不是这么做的?我们是不是做错了?我们是不是真的迂腐、虚伪?
答案是否定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在古人看来,只要真是道德君子,那么即便在短时间内或许没有互相呼应的伙伴,但是时间长了就总会有同样性情和抱负的人过来与他亲近。“德不孤,必有邻”,孔子在这里讲的,不仅仅是一种人生经验,更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规律。
虽然“德不孤”强调的重点是个人的努力,是我们应该如何着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然而,从我们今天来理解,“德不孤,必有邻”这句话,不仅仅只讲述了一个提高道德修养的问题。我们做任何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都希望有人理解,有人支持,不过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也许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不得不完全依靠自己的努力。但是,“德不孤,必有邻”,只要自己不懈地追求,身边的人可以从不理解到理解、从不支持到支持,而远方的志同道合的人们,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我们的所作所为之后,一定会给我们送来遥远的帮助和祝福。
篇13:论语选读(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选读(人教版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论语》选修
周 而 不 比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词语
2、 背诵重点章句2.10 16.4 15.15 4.26 12.23 12.24
3、 理解儒家人际交往观中关于择友、察友、处友方面的主要观点
4、 请学生结合自我,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论语》中择友、察友、处友观的看法。
二、重点难点
1、 重点:理解孔子择友、察友、处友方面的主要观点
2、 难点:和而不同
三、预习要求
1、 诵读课文、疏通文义、注出重点字词
2、 背诵有关交友方面的章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五四运动以来,有个口号,叫“打倒孔家店”,据此,我们温州一个著名的学者南怀瑾先生打了一个很好的比方,(切入)
四书是哪四书?
《论语》是其中最经典的著作。
《论语》我们并不陌生,它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
我们学过《论语十则》,还记得吗?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请用一个词来形容朋友在你生活中的地位?
请说说你选择朋友的标准?
(二)今天我们要学的是《周而不比》,是有关儒家的交往观的,共十四章。(简单介绍论语原文及课文的编排),今天我们研习这一部分,希望对我们今后的生活有所借鉴,先看则小故事:
东汉有位叫荀巨伯的人,一日得急信,说一友病重。朋友远在千里。故荀巨伯赶了好几天的路才到了友人居住的村庄。到了这里以后。却发现这里的村庄被胡人围住了。他潜入城去探望朋友。朋友非常感动,让他快走。荀巨伯却说:“你这是什么话?你有难,不能走。全村的人都不在,我来了。看你这样我怎么能为了自己而弃你于不顾。”说完就动手为朋友擦洗身子。无论朋友怎样的劝说就是坚持不走。
村庄终于被胡人攻破了,胡人从破草屋里搜出了全村仅剩下的这两个人,对他们说:我们大军所到之处,所向披靡,你是何人,竟然不把我们放在眼里,难道你不怕死吗?故荀巨听完胡人的话说:“你们误会了,我并不是这村子里的人,到这里只是看望一个住在这里的病友。现在,我的朋友病重,危在旦夕。我不能因为你们的到来而不管朋友的。你们要杀就杀我,请不要杀这个垂死的病人。”
胡人听了,都被他的.话镇惊了,各个垂下了头,最后钦佩而走,一村的人得以保全。
朋友有诤友,有肝胆相照的朋友,也有酒肉朋友,狐朋狗友,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人交朋友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孔子选择朋友的标准?(板书:择友)
学生可能会回答16.4章。
(三)探究第16.4章
1、 齐读。
2、观看于丹对择友的评读
3、于丹的解读,有何商榷之处?
当面对两种不同的解释的时候,我们只有看第三者的态度
(幻灯片)
《说文解字》说:“谅,信也。”信,就是诚实。
钱穆《论语新解》
便辟:辟读如僻。谓习于威仪,致饰于外,内无真诚,与友谅之谅正相反。
善柔:假装和善。谓工于媚悦,与友直之直正相反。工媚悦者必不能守直道。
便佞:巧言善辩。巧言口辩,非有学问,与多闻正相反。
读法建议一
凡看文字,须先晓其文义,然后可以求其意。 --程颐
归纳为 落实文字 读懂文章
4、 对于孔子的这种交友观,你是怎样理解的?
提示: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巧言令色,鲜矣仁,故友必择而后交,不可混搭滥交或毫无主见地被选择。
5、 齐背第7章。
(四)选择朋友的标准有了,那怎样选择朋友呢?(板书:察友)
2.10 4.7 15.17 15.23
1、 齐读
2、 强调 “为”、“由”、“安”、“C”“举”“废”的语义。
3、 孔子选择朋友的方法是怎样的?
提示: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4、 齐背
5、 介绍“管宁割席”这一典故。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①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③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管宁和华歆在园子里一起抛地锄菜。忽然,两人看到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挥动锄头,对待金子和瓦块砾石没什么区别。华歆拿起金子,丢下锄头,离开了。
还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坐着轩车穿着冕服的人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扔了书跑出去观看。管宁割开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先生不是我的朋友啊。”。
评:这是管宁察看华歆的行为,考察他的兴趣爱好,因华歆太看重名利而不愿意与他交朋友。
6、你在交朋友时要作选择吗?你又是怎样选择朋友的?
提示:学生说得有理的就加以肯定。
学生可能会说是“跟着感觉走”,须引导他们,若不看他们的行为,不观察他们的经历,不考察他们的习惯兴趣,你就无从知道他们究竟是直、谅、多闻之人还是便辟、善柔、便佞之人,混搭滥交或毫无主见地被选择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是极为不利的。
7、请学生说说时下同学中存在的一些择友观,并说说对这些择友观的看法。
择友观:或就近(如同桌),或有权有钱(于己有利),或倾向于选择与他们具有相似行为方式的人做朋友,或谁对我好我就跟谁好。总之是无标准无原则无目标。
我们应该要牢记孔子的择友观,
读法建议二
凡看孔孟,且须熟读玩味。须将圣人言语切己,不可只作一场话说。--程颐
归纳为 联系自己 联系生活
篇14:苏教《史记》选读教案及练习9(高三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史记》选读教案及练习9(苏教版高三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三、 语言表达
1.提取引用法,即直接从文本中提取写作材料“为我所用”。请以“苦难”为话题,用“提取引用法”写一个片断。
【解析】本专题的《太史公自序》《报任安书》两篇课文,犹如小小的百科全书,其中隐含着大量的写作素材,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等名言警句;司马迁忍辱负重的人生经历,李斯、韩信、周勃等人的人生挫折,文王、仲尼、屈原、左丘明等人困境中成就伟业的事迹,都是及好的写作材料。
【示例】苦难是金!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受一番风霜苦,哪得红梅扑鼻香。是的,当苦难来临时,我们需要把它们看成是正常的人生经历,看成是享受而不是痛苦,看成是挑战而不是退缩,看成是开始而不是结束,看成是奋起而不是沉沦!这样我们就会在一次次人生经历中不断散发出独特而迷人的芬芳,这芬芳就如同金子般珍贵。在中国古代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报任少安书》中写道:“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一个个古代先贤,面临苦难时毫不低头逃避,而是凭着顽强的毅力,坚定的信念在他们的人生之路上流下了一串串深深的脚印,历史的风尘永远也遮盖不了它们!
[简评]本段文字很恰切地“提取引用”了《报任安书》中的名言,可见,学会从课本中筛选这些写作素材,并系统地整理在读写笔记上,进而创造性地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实在是一条积累写作材料,提高写作能力最直接、最方便的捷径。
2.剪辑重组法,即对文本中符合写作话题主旨的名言警句、典故、故事以及人物事迹,用时代的目光去审视,略加改造,稍加整理,围绕某一中心,有层次地加以组合成文的方法。请用这种方法根据要求写两段文字。
(1)以“司马迁”为主体,描写一个情景。
(2)整合文本材料以“生与死”为话题写一个议论段。
【解析】剪辑重组法就是通过丰富的想象,进行细致描写,再现典型人物当时的情景,或者根据话题的写作要求创设新的环境,让人物在这个新创设的环境中展示自己的精神风格,体现作文命题的主旨。
【示例】(1)一个冷清、幽深的囚房,墙上的窗户里斜射几丝惨淡的光,一个无奈,但又沉重的声音,低低地说:“我,接受腐刑。”抬起头来,两行清泪从脸颊滑落。
对,他就是司马迁,他直言进谏,却惹来君主的`大怒,并被赐予腐刑这种让人耻辱的刑罚。
[简评]本段对司马迁的遭遇,通过超越时空的想象把石历史中仅寥寥几笔的简单记载,加以扩充,有景物描写,有人物、神态、动作描写,能逼真地再现当时当地的情景,使人物活灵活现。这种类型的作文尤其要注意细节描写,在细节描写上显示自己的写作功力,展示文学才情。
【示例】(2)死可以明志,生,却可以践志。当死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生。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是一朝为官,只因他出于公正之心,为李陵辩护,开罪于皇帝。假如就为此而死,亦不失为一位直谏烈臣。但司马迁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却不是仅仅如此。他要完成千古史记,中国的第一部非官方记载的历史文学。……这明明是一种冲破思想牢笼与真相禁锢的叛逆之举!司马迁选择“受刑”弃政从文。正是这毅然之举使司马迁从匍匐于地的殿臣中站立出来,超越了所谓君主,将他的事业和人生寄托,从当朝君主的体系中分离了出去,此可谓:弃一帝而得天下千秋!
[简评]本段文字整合、概括了司马迁的遭遇,表明了司马迁为了完成历史巨著《史记》毅然选择了生,他的这种精神同样深受人民传颂。整段文字夹叙夹议,表达简洁有力。
3.有些材料,只要变换角度审视,就会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请根据《报任安书》中的文段变换角度立意。
古者富贵而名摩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
【解析】这个事例,人们引用大多用来说明“逆境成才”。其实这段材料还可另立许多新意来。
【示例】(1)以“意念”“信心”立意:“这些人,用他们的意念和信心,重塑了崭新的灵魂。”
(2)以“沉稳从难而来”立意:“没有经历磨难,便无法形成沉稳的性格。”
(3)以“选择”立意:“无愧于天,无悔于心如此愁苦而悲愤的遭遇成就的是他们熠熠生辉的选择。”
(4)以抗争世之不公立意、以表达对真理的膜拜立意、以对文明的追求立意,等等。
[简评]尽力挖掘教材这个素材宝藏,充分利用教材蕴藏的写作资源,从写作的角度进入课文,带着写作中的问题去研读课文,在研读中认真思考作文的章法,在作文时思悟挖掘课文的写作素材,实现读写一体,不仅能充实读写内容,还能极大地激发写作兴趣,开拓写作思路,为创新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确是一条提高综合写作能力的可行之路。
篇15:苏教《史记》选读教案及练习8(高三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史记》选读教案及练习8(苏教版高三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
二、 阅读提升
(一)、阅读文字,完成各题。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始终,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
6.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仆窃不逊 谦虚
B.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放弃
C.会遭此祸 恰逢,正好
D.虽万被戮,岂有毁哉 即使
【答案】B(散乱)
7.与“难为俗人言也”中的“为”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重为乡党所笑 B.为十表,本纪十二
C.故士有画土为牢 D.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案】D(原句中的“为“是”介词“对”的意思。只有D项符合)
8.对上面文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上面文字记叙自己遭受腐刑之后,完成《史记》创作的经过。
B.介绍了《史记》所包含的内容及所记事件的历史时期和创作风格。
C.此段文字中最早提出了“发愤著书”的理论。
D.能够体现其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内涵的句子是“就极刑而无愠色”。
E.表明自己的创作目的,是要将此书写成“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鸿篇巨制之作。
【答案】BC(文中B、C两项的解说不符合文意)
9.将下面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2)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解析】注意重点字词的翻译。稽,考查。纪,规律。究,研究。际,关系。
变,变化规律。通,通晓。
【答案】(1)考查他们的成功、失败、振兴和衰败的规律。(2)想把它写成一部研究天地自然与社会关系,通晓古今历史变化规律,而成为一家之言的伟大作品。
★ 有教无类教案
★ 论语选读读后感
【《史记》选读--《孔子世家》教案(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精选15篇)】相关文章:
工作语文《出辞气远鄙倍》说课稿2023-07-17
国学之《论语》选读教学计划2022-08-16
《孟子》的教案2023-10-07
高中英语高二备课教案2022-05-02
鲁国开国国君伯禽简介论语选读备课资料2022-12-22
项羽之死(高一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10-31
《红楼梦》选读 教学设计示例二2023-02-11
骑桶者(高二选修) 教案教学设计2022-04-30
《史记》优秀教案2022-09-24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