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配平第一课时

时间:2022-09-16 07:55:0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配平第一课时(精选13篇)由网友“后藤勇气”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配平第一课时,欢迎阅读与借鉴。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配平第一课时

篇1: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配平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配平(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

(2)掌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步骤。

2.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学习,提高知识的综合迁移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理解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加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2)通过一些配平技巧、配平的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和发现化学学科的科学美、规律美,从中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原则和步骤。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技巧,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教学中主要通过学生的练习来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总结发现配平的规律,提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能力。

[教学过程]

[复习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并引入新课]

问题1.投影下表,教师引导,师生共同讨论:

反应物及性质

化合价改变

得失电子情况

发生的反应

产物

还原剂具还原性

升高

失电子

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

氧化产物

氧化剂具氧化性

降低

得电子

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

还原产物

问题2.对于下列氧化还原反应,用双线桥或单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1)铜跟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硫化氢气体通入浓硫酸中:H2S+H2SO4(浓)=S↓+SO2↑+2H2O

(3)红热炭投入热的浓硝酸溶液中:C+4HNO3(浓)=CO2↑+4NO2↑+2H2O

通过以上三个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分析,引导学生总结和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如电子守恒规律、价态变化规律。

[引入新课]

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讨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

[板书]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学生活动]让学生自己看书,总结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原则、配平步骤、配平依据等内容。

等大多数学生看完书后,提问学生。再师生共同总结。

配平依据:

(1)化合价升降规律: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跟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必相等,表现在化合价上就有被氧化元素化合价升高的价数必定跟被还原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价数必定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个数必定守恒。

配平的一般步骤:

(1)找出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2)分析各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升、降的价数;

(3)以化学式为单位,求出化合价升、降价数的最小公倍数,使有关元素的化合价升、降总价数相等。

(4)用观察法配平其它元素的化学计量数。

(其中1、2、3是为了保证电子得失数相等,第4步是保证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这一阶段中,教师可以找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例子,一边跟学生一起配平这个方程式,一边跟学生一起总结氧化还原配平的基本步骤。最后让学明确,在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还不熟练的初始阶段,要按部就班根据配平进行训练。熟练后可以跳过某些步骤,直接配平。

[课堂练习]

1.根据以上步骤,配平以下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1)□Cr3++□Na2O2+□OH-―□CrO42-+□Na++□H2O

(2)□CrI3+□Cl2+□KOH―□K2Cr2O7+□KIO4+□KCl+□H2O

(3)□P4+□HNO3+□H2O―□H3PO4+□NO↑

(4)□Mn2++□S2O82-+□H2O―□SO42-+□MnO4-+□H2O

(5)□Zn+□H++□NO3-―□Zn2++□NO+□H2O

(6)□HClO4+□P+□H2O―□HCl+□H3PO4

2.下列有关硫化亚铁跟浓硫酸反应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2FeS + 6H2SO4 = Fe2 (SO4)3 + 3SO2↑+2S +6H2O

(B)4FeS + 18H2SO4 = 2Fe2 (SO4)3 + 9SO2↑+7S +18H2O

(C)6FeS + 16H2SO4 = 3Fe2 (SO4)3 +6SO2↑ +7S +16H2O

(D)8FeS + 18H2SO4 = 4 Fe2 (SO4)3 + 3SO2↑+ 11S+18H2O

[分析和讨论] 有的同学只是机械地分析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总数是否守恒,得出四个反应式都正确的错误结论。这是以氧化还原反应为背景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四个反应中氧化剂都是硫酸,还原剂都是硫化亚铁,氧化产物都是单质硫和硫酸铁,还原产物都是二氧化硫。所以反应物FeS中的铁、硫元素与产物Fe2 (SO4)3 中的铁 、单质S中的硫元素守恒,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中还原剂(FeS)与氧化产物(S)相对应。答案选A。

[巩固练习]

1.在反应5NH4NO3=2HNO3+4N2↑+9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1:1      (B)5:4      (C)5:3       (D)3:5

2.反应NO+O2+NO2+H2O―HNO3(未配平)是多组化学计量数的化学方程式,当氧气有

被NO还原时,此反应各物质化学计量数之比为(  )。

(A)4:9:24:14:28         (B)1:1:1:1:2

(C)8:9:12:10:20         (D)任意比均可

3.将H2S气体通入四种不同浓度的硝酸溶液中,发生下列反应:

①3H2S+2HNO3 = 3S +2NO +4H2O

②4H2S+2HNO3 = 4S +NH4NO3 + 3H2O

③H2S+2HNO3 = S +2NO2 + 2H2O

④5H2S+2HNO3 = 5S +N2 + 6H2O

根据上述反应判断四种硝酸溶液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④②①③    (B)③①④②     (C)②④①③     (D)①④②③

4.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NH4NO3――HNO3+N2+H2O,在反应中被氧化与被还原的氮原子数之比为(  )。

(A)5:3   (B) 5:4    (C)1:1    (D)3:5

5.被称为万能还原剂的'NaBH4溶于水并和水反应:NaBH4+H2O-NaBO2+H2(未配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NaBH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B)NaBH4是还原剂,H2O是氧化剂

(C)硼元素被氧化,氢元素被还原

(D)被氧化的元素与被还原的元素的质量比是1:1

6.氧化亚铜(Cu2O)是不溶于水的碱性氧化物,能溶于酸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单质铜和Cu2+。测定一种含氧化亚铜的矿石中氧化亚铜的含量的方法是:将矿石溶于足量的硫酸铁和硫酸的混合液中,然后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反应后锰元素以+2价形式存在。

(1)写出配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①Cu­2O与Fe2(SO4)3、H2SO4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滴加高锰酸钾溶液时发生的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u2O与上述两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次测定中称取5.0g矿样,用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时,消耗0.1mol・L-1KMnO4的体积为100mL,则矿样中氧化亚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2A,3B,4A,5BD。

6.(1)①Cu­2O+Fe2(SO4)3+H2SO4=2CuSO4+2FeSO4+H2O。

②10FeSO4+2KMnO4+8H2SO4=5Fe2(SO4)3+2MnSO4+K2SO4+8H2O。

(2)KMnO4>Fe2(SO4)3>Cu2O。

(3)72%。

篇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第二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常用技巧。

(2)初步了解一些比较特殊的氧化还原方程式配平的方法。

2.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一般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理解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加深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思想观念。

(2)通过一些配平技巧、配平的规律的学习,培养学生创造和发现化学学科的科学美、规律美,从中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缺项配平问题、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技巧。

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技巧,熟练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教学过程]

[引入]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般方法,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些配平的技巧,学会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问题。

第一类:缺项配平问题

例1: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KMnO4+□KNO2+□(    )―□MnSO4+□K2SO4+□KNO3+□H2O

解析:参加氧化还原反应的元素为锰和氮两种元素,则有

Mn+7→Mn+2      化合价降5×2

N+3→N+5         化合价升2×5

得:2KMnO4+5KNO2+□(    )―2MnSO4+□K2SO4+5KNO3+□H2O

分析上述式子或得,由于生成物中多出了SO42-和H,则反应物(  )内为H2SO4,且系数为3,由此推知H2O的系数为3。

所以答案为:2KMnO4+5KNO2+3H2SO4=2MnSO4+K2SO4+5KNO3+3H2O

[学生练习]

配平下列两个方程式:

(1)□Mn2++□S2O82-+□H2O―□SO42-+□MnO4-+□(    )

(2)□Zn+□H++□NO3-―□Zn2++□NH4++□(    )

第二类:待定系数法:

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在电子转移较难弄清的情况下,可用待定化学计量数法解决配平问题。

例1:P4O + Cl2  ― POCl3  +  P2Cl5

主要步骤如下:

第一步    将某一反应物化学计量定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以a、b、c……等字母表示,待定化学计量数的.数目越少越易完成配平。

P4O + aCl2  ―(4-2b)POCl3  + b P2Cl5

第二步    根据相等条件列出等式(设待定化学计量数时已用过的条件不能再用)。可得等式:

2a = 5b +(4-2b)×3(Cl原子总数相等)

4-2b=1     (O原子总数相等)

第三步      解出方程组。得a =

, b= ,原化学方程式可写成:

P4O + Cl2  = POCl3  +  P2Cl5

第四步      将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改为最简单的整数比

4P4O +21Cl2  = 4POCl3  +  6P2Cl5

[学生练习]

例2:根据反应S2Ox2-+Mn2++H2O → SO42- + MnO4- +H+  。解答下列问题:

(1)配平上述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反应中____________元素被还原。

(3)若电子转移仅在两种元素之间发生,已知1mol S2Ox2-共转移2mol电子,则x =______。

解析:该反应中电子转移情况较复杂,宜用待定系数法来配平。配平后的离子方程式为:

5S2Ox2- + (2x-14)Mn2+ + (3x-16)H2O =  10SO42- +(2x-14)MnO4- +(6x-32)H+

从离子方程式看,锰元素化合价从+2升高到+7,所以Mn2+是还原剂。

必定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氢、硫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可能降低,只可能是S2Ox2-中的氧元素。根据题中条件,5mol S2Ox2-应转移10mol电子。根据已配平的离子方程式可得:

5(2x-14) = 10

解得:x = 8

所以答案为:(1)5S2Ox2- + (2x-14)Mn2+ + (3x-16)H2O =  10SO42- +(2x-14)MnO4- +(6x-32)H+

(2)氧。(3)8。

[课堂练习]

1.配平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KMnO4+HCl―KCl+MnCl2+Cl2+H2O

(2)Cu2S+HNO3―Cu(NO3)2+S+NO+H2O

(3)KMnO4+H2C2O4+H2SO4―CO2+MnSO4+K2SO4+H2O

(4)Fe(OH)3+NaOH+Cl2―Na2FeO4+NaCl+H2O

(5)MnO2+I-+H+―Mn2++I2+H2O

(6)An+Bx-  ―Bm+Ax-

2.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1)   Fe (OH)3+   ClO-  +  OH-   ―  FeO + Cl- + H2O

(2)已知有3.21g氢氧化铁参加反应,共转移了5.42×1022个电子,则n = _________,FeO 中铁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3)根据(1)(2)推测FeO 能与下列哪些物质反应(只填序号)_______。

A.氯气          B.二氧化硫         C.硫化氢          D.氧气

3.将NaBiO3固体(黄色,微溶)加入MnSO4的混合溶液里,加热,溶液显紫色(Bi3+无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NaBiO3+□Mn2++□H+ □Na++□Bi3++□(    )+□(    )。

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

4.单质铁溶于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aFe+bNO3-+cH+==dFe2++fFe3++gNO↑+hN2O↑+kH2O(系数均为自然数)

(1)c、g、h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d、f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f、g、h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a=12,铁和硝酸恰好完全反应,则b的取值范围是_____。c的取值范围是____。

参考答案

1.(1)2,16,2,2,5,8

(2)3,16,6,2,4,6

(3)2,5,3,10,2,1,8

(4)2,10,3,2,6,8

(5)2,10,16,2,5,8

(6)mxmnynymnx

2.(1)2Fe (OH)3+  (5-n)ClO-  +2n  OH-  = 2 FeO + (5-n) Cl- + (n+3)H2O

(2)n=2,FeO 中铁的化合价为+6。(3)BC。

3.5、2、14,5、5、2、MnO4-、7、H2O

4.(1)c= 4g+10h。(2)c-b=2d+3f。(3)2d+3f =3g+8h。(4)6

篇3: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教材分析:

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教材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方便,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养了学生灵活看待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材还通过问题讨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时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意拓宽知识内容。

1.通过复习,总结配平原则

教师通过以学生学习过的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配平步骤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平基本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法)

(3)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还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察法增加到有关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基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逆向配平的方法。属于经验之谈,是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配平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另外,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讨论”、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满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练习加以巩固。通过设置该“讨论”内容,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知识,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补充配平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确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不能高于还原产物中被还原元素的价态。

如: (浓)— 氧化产物是 而不是 或 ,还原产物是 而不是 。   氧化产物 的还原产物 。

第 1 2 页

篇4: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原则和步骤。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教材分析:

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教材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方便,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养了学生灵活看待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材还通过问题讨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时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意拓宽知识内容。

1.通过复习,总结配平原则

教师通过以学生学习过的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配平步骤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平基本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法)

(3)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还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察法增加到有关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基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逆向配平的方法。属于经验之谈,是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配平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另外,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讨论”、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满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练习加以巩固。通过设置该“讨论”内容,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知识,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补充配平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确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不能高于还原产物中被还原元素的价态。

如: (浓)— 氧化产物是 而不是 或 ,还原产物是 而不是 。   氧化产物 的还原产物 。

典型例题

例1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请配平方程式。

选题目的: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方法,当使用一般配平方法有困难时可用其它方法配平。拓宽视野,达到简化配平方法的目的。此题适于任何学生。

解析:一般可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关系

5NH4NO3  ====2HNO3+ 4N2↑+ 9H2O

升高3×5

降低5×3

为了简化配平过程,也可通过反应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及变化关系

5/2NH4NO3  —— HNO3+ 2N2↑+ 9/2H2O ===>5NH4NO3  ===2HNO3+ 4N2↑+ 9H2O

N:+1——→+5    升高4×1

2N:(+1—→0)×2 降低2×2

注:在配平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不能出现交叉现象

解答:   5、2、4、9。

启示:对于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价态不清或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价态不同时,只需根据化合价法则,找出元素的相应化合价,抓住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就可正确配平。

例2  已知 在下列反应中失去7mol电子,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选题目的:加强对“依据是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总数相等。”的理解。此题作为提高能力可介绍给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

思路分析:  观察反应前后 的化合价的变化: 。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十分清楚,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CN-  和HCN中元素化合价较复杂,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 计量数为 , 计量数为 ,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察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后使各项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本题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本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需确定 中 为+1价,S为-2价,1个 应当失去 ,可得相同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示:  因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应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个反应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  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发生反应生成 -和 。生成物继续跟硫作用生成 和 。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 , 跟 反应也完全转化为 。

(1)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a 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 ,至少需 和 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热碱液中含 6mol,则上述a 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 中的 值为多少?

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养学生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能力;锻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学习方法;复习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等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析:

(1)① ② ③

[1] [2] 下一页

篇5: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掌握用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技能。

情感目标

通过对各种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不同配平方法的介绍,对学生进行辩证思维的训练。

教学建议

篇6: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教学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教材分析: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是正确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侧重理科学生所应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方法有多种,本节介绍的“化便谷升降法”就是其中的一种。

教材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引入,说明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但对于较复杂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来配平不太方便,进而引出用“化合价升降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措施。

本节教材通过三个典型的例题,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细致分析;介绍了三种不同的配平方法,培养了学生灵活看待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能力,训练了学生的辩证思维。

教材还通过问题讨论,将学生易出错误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用配平时应遵循的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进行分析判断,强化了配平的关键步骤―使反应前后离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的原则,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教法建议

教学中应注重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利用学生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概念和接触的一些氧化还原反应,学习本节内容。教学中应采用精讲精练、讲练结合的方法,使学生逐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方法。不能使学生一步到位,随意拓宽知识内容。

1.通过复习,总结配平原则

教师通过以学生学习过的某一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为例,引导学生分析电子转移及化合价的变化,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则―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

2.配平步骤

[例1]、[例2]师生共同分析归纳配平基本步骤:

(1)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分别标出变价元素的化合价,得出升降数目。

(2)使化合价升高与化合价降低的总数相等(求最小公倍数法)

(3)用观察的方法配平其它物质的化学计算数(包括部分未被氧化或还原的原子(原子团)数通过观察法增加到有关还原剂或氧化剂的化学计量数上),配平后把单线改成等号。

该基本步骤可简记作:划好价、列变化、求总数、配化学计量数。

[例3]在一般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逆向配平的方法。属于经验之谈,是对学生辩证思维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为使学生较好地掌握配平技能,建议在分析完每个例题后,补充针对性问题,强化技能训练,巩固所学知识。

另外,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可组织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讨论”、得出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配平要满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化合价升降总数相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练习加以巩固。通过设置该“讨论”内容,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配平的知识,强化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在学习化学中的重要作用。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补充配平的另一种方法―离子一电子法,以及不同化合价的同种元素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确定方法:氧化产物中的被氧化元素的价态不能高于还原产物中被还原元素的价态。

如: (浓)― 氧化产物是 而不是 或 ,还原产物是 而不是 。   氧化产物 的还原产物 。

典型例题

例1  一定条件下,硝酸铵受热分解的未配平化学方程式为:

,请配平方程式。

选题目的:复习巩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一般配平方法,当使用一般配平方法有困难时可用其它方法配平。拓宽视野,达到简化配平方法的目的。此题适于任何学生。

解析:一般可根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关系

5NH4NO3  ====2HNO3+ 4N2↑+ 9H2O

升高3×5

降低5×3

为了简化配平过程,也可通过反应物中氮元素的平均化合价及变化关系

5/2NH4NO3  ―― HNO3+ 2N2↑+ 9/2H2O ===>5NH4NO3  ===2HNO3+ 4N2↑+ 9H2O

N:+1――→+5    升高4×1

2N:(+1―→0)×2 降低2×2

注:在配平此题时一定要注意,氮元素的化合价不能出现交叉现象

解答:   5、2、4、9。

启示:对于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价态不清或同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价态不同时,只需根据化合价法则,找出元素的相应化合价,抓住质量守恒、电子守恒,就可正确配平。

例2  已知 在下列反应中失去7mol电子,完成并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选题目的:加强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依据是化合价升降(电子转移)总数相等。”的理解。此题作为提高能力可介绍给学习程度较好的学生。

思路分析:  观察反应前后 的化合价的变化: 。CuSCN中各元素的化合价不十分清楚,则化合价的变化更不易一一找出,另外氧元素的化合价也发生了变化。因此,该题不宜使用一般方法配平,因SCN-  和HCN中元素化合价较复杂,做起来较麻烦,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地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根据题中已知条件设未知系数求算。

设 计量数为 , 计量数为 ,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7x=5y。

所以x:y=5:7,代入后用观察法确定其它物质计量数,最后使各项计量数变为整数,得:10、14、21、10、10、14、7、16。

注:解本题是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和还原剂失电子总数是相等的这一规律。本题若用确定元素化合价变化进行配平,需确定 中 为+1价,S为-2价,1个 应当失去 ,可得相同结果,但做起来较麻烦。

启示:  因中学阶段学生学习的化学反应是有限的,不可能把每一个反应都了解的很透彻,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依据,即可找到解题的切入点。

例3  在强碱性的热溶液中加入足量硫粉,发生反应生成 -和 。生成物继续跟硫作用生成 和 。过滤后除去过量的硫,向滤液中加入一定量的强碱液后再通入足量的 , 跟 反应也完全转化为 。

(1)写出以上各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若有a mol硫经上述转化后,最终完全变为 ,至少需 和 的物质的量各是多少?

(3)若原热碱液中含 6mol,则上述a mol硫的转化过程里生成的 中的 值为多少?

选题目的:该题以信息的形式给出已知条件,是培养学生学会提炼题中信息作为解题依据的能力;锻炼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学会学习方法;复习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等知识在解题中的应用。

解析:

(1)① ② ③

(2)从氧化还原电子得失关系看,电子得失均在硫元素之间进行。

从 ,失电子;从 ,得电子。

所以 完全转化为 所失电子数与 转化为 所得电子数相等,即:

amol  amol

由 守恒, 完全转化为 需 和 。

(3)原热碱液中含 ,则反应①中消耗 。根据反应①、②、③,有 ,所以 。

启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服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这是思考问题的基本方法。凡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要考虑得失电子守恒规律的合理应用。

篇7:氧化数法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氧化数法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在有机化学中,不少的'加成、取代和有机物的燃烧等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由于有机反应副产物多,为方便起见,往往书写时,只写主产物,而对其方程式不予配平.其实,必要时我们同样可以用氧化数法、半反应法配平有机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现介绍氧化数法.

作 者:庄蟾芬  作者单位: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卫生技术学院,上海,92 刊 名:卫生职业教育 英文刊名: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年,卷(期): 23(10) 分类号:G06-04 关键词:氧化数法   配平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篇8:《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氧化还原反应”是人教版高一化学新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对于氧化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新课程体系中是分三阶段完成的:在初中阶段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理解;在化学必修1中要求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能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初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以及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即可;通过后续课程如金属及其化合物及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学习,对氧化还原反应有了更多更具体的认识后再要求学生深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本节课的教学处于第二阶段,既复习了初中的基本类型反应及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的重要知识并以此为铺垫展开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较深层次的学习,还将是今后联系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纽带。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是高中化学的重要理论知识,不仅是本章的教学重点,也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及高一学生的特点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学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过程方法目标: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3.教学重难点

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是对氧化还原反应概念认识的一次质的飞跃,是一个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对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和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又因为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跨度比较大,尤其学生对物质结构的知识了解不多,有关共用电子对偏移的知识比较陌生,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尤其是偏移)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这一过程和方法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说教学方法法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难度大、跨度大,必须精心设计教法,力求深入浅出,而且还要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深刻地体验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所以我采用“问题解决法”教学,通过设计富有驱动性的、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化微观为宏观,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

三、说教学过程:

[问题一]我们在初中学过哪些基本反应类型,你能否各举一例来说明?

这一问题设置的目的主要是唤起学生的已有知识,为下面的学习作好铺垫。学生通过思考能够回忆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我接着提问:

[问题二] 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分类属于哪一种反应?

学生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这一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很自然地引起一种认知矛盾,很显然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问题也油然而生:那它属于哪一种化学反应呢?我顺势提问:

[问题三]我们在初中还学过哪些化学类型,其分类标准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学生能够回忆出初中学过的氧化反应、还原反应,并能举出一些典型的例子,如:C+O2=CO2,CuO+H2=Cu+H2O等。但初中学习时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介绍的,所以我接着让学生讨论:

[问题四]以CuO+H2=Cu+H2O为例,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学生通过讨论很容易发现还原反应与氧化反应是并存的,有得氧必有失氧,将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两个过程人为地分割开,是不恰当的,也不能反映该类反应本质。所以我们要不断完善,深化对各种问题的认识,以科学的态度来学习。通过这个问题不仅深化了学生的认识,渗透了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教师还可趁势引入新课,从得氧失氧角度归纳出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以上问题的设置可以说是为引入新课作了坚实的铺垫,学生在这些问题的解决的过程中既复习了初中知识,又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调动起来,使得新课的学习既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从得氧、失氧到电子转移的角度认识和理解,其跨度较大,学生较难接受,须架好“桥梁”让学生顺利过渡,这是突破难点所必须的。这座“桥”就是化学反应中物质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及其变化。

[问题五]标出上述几个反应的各元素的化合价,观察化合价有无变化,变化有无规律?

学生通过练习、观察不难发现凡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那么我们可以把凡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定义为氧化还原反应。紧接着让学生分析:

[问题六] , 没有得氧失氧,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从分析中学生可以得知尽管没有失氧和得氧的关系,但是发生了化合价的升降,因此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由此可见,用化合价的升降来定义的氧化还原反应大大扩展了其内涵。

氧化还原反应及其有关概念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到电子转移的过渡,是其概念的升华和对其本质的认识过程,也是教和学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学的难点。我紧接着设问:

[问题七]是什么原因引起了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也就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在这一过程的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复习和加深学生对化合价本质的认识,弄清化合价的数值和正负跟原子的电子得失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把氯气和金属钠的反应、氯气和氢气的反应制成课件,把氯化钠和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中电子的转移加以形象化。这样化抽象为具体,化微观为宏观,大大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想象上的难度,也顺利突破了难点。

至此,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基本已顺利完成,为了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可提出问题:

[问题八]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什么关系?

这时可让学生完成书上的习题2,通过练习不仅巩固了新学的氧化还原反应,而且还可总结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即:化合反应和分解分应有些是氧化还原反应,有些是非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置换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所有的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这样设计不仅在课的结尾加强了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也让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结构化的知识。

四、说学法指导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我通过环环相扣的八个问题把整个课堂串联起来,学生在这些问题的思考、讨论过程中多种感官同时合作,多项信息综合运用,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学习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的方法,其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充分贯彻了新课程的“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

五、说板书计划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篇9:《氧化还原反应第一课时》说课稿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原始特征)

凡有得氧失氧发生的化学反应

2.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表面现象)

凡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

3.从电子转移的角度(本质原因)

凡有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

篇10: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剂和还原剂。重点是。

化学反应类型,从复习初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入手,总结归纳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提出新的化学反应: ,说明初中所学知识不能对它进行分类,从而转入的教学。

本节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本节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教学建议

第一节

的教学建议采用对比法或列表法,教学过程可分为以下四部分(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一、有关的概念

实质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

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反应物

(还原剂、氧化剂)

此反应物(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还原剂

此反应物(得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氧化剂

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性质

(还原性、氧化性)

失电子的性质是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电子的性质是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 等。

含有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浓 、 、 、 、 、 等。

2.还原剂

金属: 等;

某些非金属: 等;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 、 、 、 等。

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是以实际反应为依据的,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在不同条件,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做氧化剂。

三、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2.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需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

四、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教学手段:投影

教学过程:

[引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探索火的奥秘,就必须研究燃烧。而与之相关的燃烧反应的实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同学们曾学习过燃烧,什么是燃烧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讲解]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

[提问]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由学生回答)

[追问]还有其他答案吗?(由学生回答)

[评述]两位同学的答案不同,但都正确,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解]刚才第一位同学的答案为化合反应,这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的角度划分,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1.基本反应类型

[提问]基本反应类型分为几种?请各举一例。

[投影]

反应类型

表达式

举例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练习]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几例,并加以总结归纳。

[投影]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并讲评,且加以引导,得出相关结论。

[引导]刚才有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另一位同学的答案为氧化反应,他的结论是从反应中的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的角度划分,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写出两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讲评]评述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所做练习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

[投影]

反应类型

得、失氧的情况

举例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还原反应

物质失去氧的反应

在 的反应中, 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的反应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对课本第8页的“讨论”进行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进行回答。

[评述]对几位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述,针对原有的知识进行总结、分析,进而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对新知识进行展望。

[小结]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1)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不同。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只是从形式上划分,不能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的化学反应,如: 。

(2)初中阶段学习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分类方法比较片面,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该类反应的本质。

(3)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不能人为地将其分开。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4)我们以往学习的有关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其局限性,阶段性,要正确地、客观地看待这些问题,这样才能探求科学知识的真谛。

[引导]下面对 的反应作进一步研究。

[提问](1)对于此反应,谁得到氧,谁失去氧?得到的氧原子与失去的氧原子有什么关系?

(2)反应后哪种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哪种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升高与降低的化合价有什么关系?

(3)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到什么结论?

[投影结论]将几名学生的回答加以总结、归纳、引导学生得到以下结论:

(1)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与氧结合,必然同时有另一种物质失去氧,所以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同时进行,且失去的氧原子与得到的氧原子个数相等。

(2)得到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升高,叫做被氧化;失去氧的物质反应后其元素化合价降低,叫做被还原,且升高的化合价数与降低的化合价数相等。

(3)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叫。

[板书]二、

[练习]分析 的反应类型。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然后选代表回答。

[讲解]通过同学的回答,我们发现此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而且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也不属于,但从上述的分析可知: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此反应就是,进而将初中阶段学习的有关的知识得以拓展,延伸。

[引导阅读]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3,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加深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投影结论]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

[板书]1.的特征:元素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变化。

[投影练习]判断哪些反应是,并指出哪些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后有所改变。

[设问]有关的特征,即化合价的改变与什么有关呢?初中化学中曾介绍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与电子的得失或偏移密切相关。

[板书]2.的实质: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讲解]1.在 的反应中, 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成为 而带正电,化合价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 原子得到1个电子成为 而带负电,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生成的 为离子化合物。

2.在 的反应中,电子转移过程中,H原子未完全失去电子,而 原子未完全得到电子,它们之间只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且共用电子对偏离于H原子而偏向于 原子,使氢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的化合价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图1-4,第10页图1-5和第11页图1-6,从而加深对本质的理解。

[投影结论](1)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都是。

(2)没有电子转移的反应就是非。

[讲解]为了帮助同学们准确地理解这一概念,下面就与有关的一些概念加以总结、补充、归纳。

[板书](3)的有关概念

[投影板书](1)氧化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失去电子的反应。

(2)还原反应:物质里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或物质中某元素原子得到电子的反应。

(3):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或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4)氧化剂: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物质或得到电子的物质。

(5)还原剂: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物质或失去电子的物质。

(6)氧化产物:还原剂被氧化后的产物。

(7)还原产物:氧化剂被还原后的产物。

(8)氧化性:得电子的性质。

(9)还原性:失电子的性质。

[练习]将前边的投影练习再做分析,指出中的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板书]4.的表示方法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补充)

[讲解](1)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的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要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

(2)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投影]举例说明用不同方法表示。

(1)双线桥法:

(2)单线桥法:

[练习]分析下列中化合价的变化关系,用双线桥注明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

[评述]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纠正其中的错误。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第11页讨论题与图1-7,并思考。

[板书]5.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的关系

[学生总结]

[投影板书](1)置换反应都是。

(2)复分解反应都不是。

(3)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部分是,其中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与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肯定是。

[本节总结]

我们对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理解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要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并能用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作业 ]

第12页、二、三、1.2.

三、3题,同学们用图表总结后,我们可利用“学习角”进行交流。

篇11: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概览<?xml:namespace prefix =o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一)知识目标

1、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知识、初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知识。

2、用化合价变化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加深对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等概念的理解。

(二)能力目标

通过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用辨证的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事物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巩固初中化学反应分类的知识和主要反应类型的知识,并加深认识。

教学方法:设疑、比较、讨论、讲解、练习

教学过程 :

[讲述]在初中历史课中我们学习过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与火有密切的联系,对于燃烧的探究是个既古老又年轻的课题,过去,现在和将来都研究它。研究燃烧中的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知识有密切关系。今天我们学习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讲述]初中学习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氧化反应,现在我们来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点燃

[提问]初中学习过C+O2         CO2的反应类型是什么?

化学反应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其目的在于了解各类反应的本质。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述]初中主要学习了两种不同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基本类型反应和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板书]1、基本类型反应

[讲述]基本类型反应主要有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四种,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型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

化合:A+B=AB

分解:AB=A+B

置换:A+BC=AC+B

复分解:AB+CD=AD+CB

[板书]    

基本类型:

[练习]1、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分类方法,分析下列反应各属于哪种类型的反应。

点燃

点燃

 

高温

① H2+O2        H2O  ② Ba(OH)2+H2SO4 ===BaSO4↓+2H2O ③Na+Cl2             2NaCl   

④H2O+C=== H2+CO  ⑤ NH4HCO3 === NH3↑+CO2↑+H2O↑⑥CuO+H2===Cu+H2O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简单讲评]这些类型是从形式上分的,既不能较深反映化学反应的本质,也不能包括所有类型。化学反应还有其他分类方法。例如,从得失氧的角度去分类,我们还学习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练习]2、根据反应中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                  。物

         (“得到”或“失去”)氧的反应,叫氧化反应;物质         氧的反应,叫还原反应。如在反应CuO+H2===Cu+H2O中,      得到氧,发生       反应,该物质被       (“氧化”或“还原”);      失去氧,发生       反应,该物质被      

[小结]:

1、  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不能包括所有反应,且不能反映化学反应本质。

2、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它们既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不能分开。

3、  知识是有阶段性的,许多概念是在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学无止境,我们必须有探究的愿望和穷追不舍的精神。

通过现在的学习,大家已认识到以前我们学习的化学反应分类方法是不完善的,没有体现其本质,那么它的本质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将继续探究.

[板书]  二、 

复习初中的得氧失氧分析

[板书]  1、从得氧失氧的角度分析

失去氧,被还原(还原反应)

             

CuO  +  H2   ===  Cu  + H2O

得到氧,被氧化(氧化反应)

氧化剂: CuO  (提供氧的物质)  还原剂: H2  (得到氧的物质)

[讨论] 以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为例来分析,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

[板书]  2 从化合价角度分析

将上面的双线桥改写:

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CuO  +  H2  === Cu  +  H2O

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小结:  ①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这是的标志和判断依据).;

②化合价升高被氧化,该物质作还原剂;化合价降低被还原,该物质作氧化剂.;

③同一中,化合价升高的总价数=降低的总价数.;

④不仅能分析有得氧、失氧的反应,也能分析无得氧失氧但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有变化的反应。

[例题] 分析以下反应,指出元素合价升降情况及发生反应的情况:

点燃

点燃

  

Na+Cl2                2NaCl      S + O2         SO2

高温

高温

高温

点燃

[练习]3、依照例题的分析方法,分析以下反应(不是的不要分析)

Mg+O2              2MgO   CO2+C===2CO  CaO+SiO2===CaSiO3    CaCO3===CaO+CO2↑

4、练习1中的6个反应属于的有             

小结:

1、化合反应:可能是,一般说,有单质参加的是。

2、分解反应:可能是,一般说,有单质生成的是。

3、置换反应:全部是。

4、复分解反应:都是非

篇12: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剂和还原剂。重点是。

化学反应类型,从复习初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入手,总结归纳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提出新的化学反应: ,说明初中所学知识不能对它进行分类,从而转入的教学。

本节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本节教学难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教学建议

第一节

的教学建议采用对比法或列表法,教学过程 可分为以下四部分(供参考,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删减)。

一、有关的概念

实质

反应中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电子偏移)。

原子或离子失电子总数=原子或离子得电子总数

特征

原子或离子化合价升高总数=原子或离子化合价降低总数

反应

(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

反应物中元素(原子或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

反应物

(还原剂、氧化剂)

此反应物(失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还原剂

此反应物(得电子的原子或离子)是氧化剂

生成物

(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还原剂被氧化后的生成物叫氧化产物。

氧化剂被还原后的生成物叫还原产物。

性质

(还原性、氧化性)

失电子的性质是还原性,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电子的性质是氧化性,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二、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1.氧化剂

活泼的非金属: 等。

含有较高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浓 、 、 、 、 、 等。

2.还原剂

金属: 等;

某些非金属: 等;

含有较低化合价元素的化合物: 、 、 、 、 、 、 等。

注意: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确定是以实际反应为依据的,是相对而言的。同一物质处于中间价态的在不同条件,不同反应中,可以作还原剂,也可做氧化剂。

三、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

1.单线桥法:在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表示电子转移关系,在线上标出电子转移总数,箭头指出转移的方向。

例如:

2.双线桥法:此法不仅能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总数,还能表示出元素化合价升降和氧化、还原关系。双线桥的箭头始于反应物有关元素的原子或离子,箭头指向发生化合价变化后生成物中对应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在线上需标明“失去”或“得到”电子总数,化合价的升降以及该元素“被氧化”或“被还原”。例如:

四、四种基本类型反应与的关系

置换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都是非;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和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都是

教学设计方案

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

3.使学生了解与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

难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并能灵活运用。

教学方法:复习旧知—创设情境—探索新知—归纳总结—练习反馈

教学手段:投影

教学过程 :

[引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火对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要探索火的奥秘,就必须研究燃烧。而与之相关的燃烧反应的实质、燃烧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燃烧产物对环境影响等问题与本章的学习有密切的联系。

[板书]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提问]在初中化学中,同学们曾学习过燃烧,什么是燃烧呢?(请一位学生回答)

[讲解]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那么本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

[板书]第一节

[提问]初中阶段,我们曾学习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这个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呢?(由学生回答)

[追问]还有其他答案吗?(由学生回答)

[评述]两位同学的答案不同,但都正确,说明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则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化学反应的类型

[讲解]刚才第一位同学的答案为化合反应,这是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的角度划分,也就是所谓的“基本反应类型”。

[板书]1.基本反应类型

[提问]基本反应类型分为几种?请各举一例。

[投影]

反应类型

表达式

举例

化合反应

A+B=AB

分解反应

AB=A+B

置换反应

A+BC=AC+B

复分解反应

AB+CD=AD+CB

[练习]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几例,并加以总结归纳。

[投影]将几名学生的练习投影并讲评,且加以引导,得出相关结论。

[引导]刚才有关“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另一位同学的答案为氧化反应,他的结论是从反应中的物质是否得到氧或失去氧的角度划分,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板书]2.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学生活动]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分别写出两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其它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

[讲评]评述两位同学在黑板上所做练习存在的问题,并得出以下结论。

[投影]

反应类型

得、失氧的情况

举例

氧化反应

物质得到氧的反应

[1] [2] 下一页

篇13: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复习巩固初中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以及从得氧、失氧角度划分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化学反应的多种分类方法,并由此得出划分的依据不同而有不同的使用范围的结论。

2.使学生理解、掌握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3.使学生了解与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的概念及表示方法和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讨论式”学习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可分为三部分:化学反应的类型、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重点是氧化还原反应。

化学反应类型,从复习初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入手,总结归纳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提出新的化学反应: ,说明初中所学知识不能对它进行分类,从而转入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

本节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本节教学难点 :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在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它贯穿中学化学学习的全过程,是学习中学化学的主线和关键之一。

教学建议

化学选修3教学课件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

初三化学方程式总结

初中化学方程式总结

曹帅的教案--氧化还原反应

九年级化学方程式说课稿

化学备课教案

《一氧化碳》化学教案

高三化学组集体备课总结

高二化学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配平第一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配平第一课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方程式配平第一课时(精选13篇)】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主题课件2023-04-18

高中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2024-01-11

高中二年级化学备课计划2022-06-10

苯化学教案2022-05-02

配平化学方程式窍门怎么简单快速的配平方程式2023-02-10

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024-03-08

初中化学学习方法总结-初中化学总结2023-02-04

第五章 第一节 《 碳的几种单质》 ―― 初中化学第一册教案2023-06-05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有哪些 化学如何答题2023-10-10

初中化学方程式配平方法2023-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