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青”为你分享10篇“思维导图概念详解”,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思维导图概念详解
1.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而且,它用起来非常简单!
要把信息“放进”你的大脑,或是把信息从你的大脑中“取出”,思维导图是最简单的方法-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和有效的记笔记的方法,能够用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
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都使用颜色,都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都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都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你可以把思维导图和一幅城市地图相比较。你的思维导图的中心就像城市的中心,它代表你最重要的思想;从城市中心发散出来的主要街道代表你思维过程中的主要想法;二级街道或分支街道代表你次一级的想法,依此类推。特殊的图像或形状代表你的兴趣点或特别有趣的想法。
就像一幅街道图一样,一幅思维导图将:
○绘出一个大的主题或领域的全景图。
○使你对行走路线作出计划或选择,让你知道你正往何处去或你去过哪里。
○把大量数据集中到一起。
○使你能够看到新的、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途径,从而有助于你解决问题。
○使你乐于看它、读它、思考它并记住它。
思维导图也是极佳的记忆路线图,这种把事实与思想组织到一起的方式,与你大脑自然的工作方式相符。这意味着你能够更容易地记住,过后也更容易回忆起来,这种方法比传统记笔记的方法更值得信赖。
2.你需要用哪些工具来绘制思维导图?
由于思维导图是如此简单、自然,因此你的“思维导一图处方”中只有数量很少的几种“成分”:
● 没有画上线条的空白纸张
● 彩色水笔和铅笔
● 你的大脑
● 你的想象!
3.思维导图如何帮助你?
思维导图能够在很多方面帮助你!这里只列出了一小部分!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你:
◆表现出更多的创造力
◆节省时间
◆解决问题
◆集中注意力
◆对你的思想进行梳理并使它逐渐清晰
◆以良好的成绩通过考试
◆更好地记忆
◆更高效、更快速地学习
◆把学习变成“小菜一碟”
◆看到“全景”
◆制订计划
◆与别人沟通
◆生存!
◆节约纸张!
篇2:思维导图:概念图
概念图在教育以及商业中广泛用于脑力激荡(brain-storming)以及传达一些复杂概念。概念图被认为有助于创意发想。例如,概念图绘制有时被用作为脑力激荡的工具。虽然概念图通常是非常个人化且个殊的,但是也会被用在复杂概念的沟通工作中。在人工智慧与语义网路之类的研究中,概念图绘制也被视为一种初阶的“本体建构(ontology-building)”以表征形式化的论证(formal argument)。
概念图被广泛的运用在教育领域:
1、知识表征的应用:
创造新知识内容。例如,将内隐知识转换为有组织的知识资源。
机构知识保存。例如,引出员工的专业知识。
在文献与相关资料来源中,进行笔记(Note taking)与归纳关键概念、其关系与阶层。
知识组织的应用:
检验复杂概念与论题的对称性,以及术语联结。
增强后设认知。
2、协同与组织沟通的应用:
沟通复杂概念与论题
协同知识塑模(collaborative knowledge modeling)。
促进愿景分享与组织间的互相理解。
3、教育应用:
增进有意义的学习。
评估学习者对学习动机、概念与概念间关系的理解程度。
概念图与心智图(mind map)是类似的概念绘制(idea mapping)工具,但是仍然有差别。心智图通常只受限于描绘阶层(树状)架构的关系,而概念图图突出概念节点和关系线(即一种true graph 结构)。有研究证据显示,知识在脑中是以命题为基本单位,采阶层式储存的。因为概念地图的目的是反映知识元素的组织,因此概念图能有助于理解(sense-making)与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另一个概念图与心智图的差别,是两者绘制时速度与自发性的不同。心智图反映心中所想的。而概念图被认为应该是现实(抽象上)的概念地图或系统。
篇3:思维导图的详细概念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1.什么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终极的组织性思维工具。而且,它用起来非常简单!
要把信息“放进”你的大脑,或是把信息从你的大脑中“取出”,思维导图是最简单的方法-它是一种创造性的和有效的记笔记的方法,能够用文字将你的想法“画出来”.
所有的思维导图都有一些共同之处。它们都使用颜色,都有从中心发散出来的自然结构,都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和图像,都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把一长串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有高度组织性的图,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
你可以把思维导图和一幅城市地图相比较。你的思维导图的中心就像城市的中心,它代表你最重要的思想;从城市中心发散出来的主要街道代表你思维过程中的主要想法;二级街道或分支街道代表你次一级的想法,依此类推。特殊的图像或形状代表你的兴趣点或特别有趣的想法。
就像一幅街道图一样,一幅思维导图将:
○绘出一个大的主题或领域的全景图。
○使你对行走路线作出计划或选择,让你知道你正往何处去或你去过哪里。
○把大量数据集中到一起。
○使你能够看到新的、富有创造性的解决途径,从而有助于你解决问题。
○使你乐于看它、读它、思考它并记住它。
思维导图也是极佳的记忆路线图,这种把事实与思想组织到一起的方式,与你大脑自然的工作方式相符。这意味着你能够更容易地记住,过后也更容易回忆起来,这种方法比传统记笔记的方法更值得信赖。
2.你需要用哪些工具来绘制思维导图?
由于思维导图是如此简单、自然,因此你的“思维导一图处方”中只有数量很少的几种“成分”:
● 没有画上线条的空白纸张
● 彩色水笔和铅笔
● 你的大脑
● 你的想象!
3.思维导图如何帮助你?
思维导图能够在很多方面帮助你!这里只列出了一小部分!
思维导图能够帮助你:
◆表现出更多的创造力
◆节省时间
◆解决问题
◆集中注意力
◆对你的思想进行梳理并使它逐渐清晰
◆以良好的成绩通过考试
◆更好地记忆
◆更高效、更快速地学习
◆把学习变成“小菜一碟”
◆看到“全景”
◆制订计划
◆与别人沟通
◆生存!
◆节约纸张!
篇4:思维导图概念及作用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协助人们在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之间平衡发展,从而开启人类大脑的无限潜能。思维导图因此具有人类思维的强大功能。
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我们知道放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香气、食物、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呈现出放射性立体结构,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
篇5:思维导图概念及作用
1、学习
通过思维导图去做学习笔记更加简单、省力,在重复记忆时也更加轻松有效率。
2、记录工作
还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快速记录会议内容,之后再进行会议内容的整理也更加方便。
3、做计划
当我们要做一份计划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我们从点、线、面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清楚的有目标的计划。
4、做决策
当对某件事做决策时,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将需要考虑的因素、目标、后果、局限性和可行性都画出来,全面地去了解和判断问题,最终做出决策。
5、创作设计
在创作的过程中,会不断有新创意出现,将这些创意想法记录下来,到最后慢慢去组织合并,然后绘制出一张思维导图。再不断去进行自我的头脑风暴,绘制出很多思维导图,在进行汇总组织。
思维导图的优点
1、激发联想
思维导图的创始人Tony Buzan 曾经说过,思维导图可以激发联想。通过一个关键词激发出更多的相关词汇,然后再衍生出图像、事件等。
2、思维暂存
思维导图还可以保存思维,要知道当人在思考的时候,经常会有很多想法接连冒出来,而人的记忆能力十分有限,如果没将爆发出来的灵感记录下来,这些灵感可能很快就消失了。而思维导图以最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赋予人去思考,当我们通过思维导图把想到的Idea通通记录到纸上,往往在完成脑图时惊讶自己竟能爆发出这么丰富多样的想法。
3、整理逻辑
我们在做任何事前,都有先后顺序,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都会在我们脑中一一排列、筛选。同样的,思维导图也是如大脑一样的思考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头脑思路,从而获得一个清晰的有逻辑的头脑。
曾经我的上司说过这样一句话,判断一个人是否是一个有条理有逻辑的人,看他的电脑桌面就知道了。因为这句话,我花费大量时间去将电脑内的文件和数据整理了一遍,之后发现原来有逻辑的去处理事情,是这么轻松有效率的。
篇6:思维导图的认知详解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重的技巧。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思维导图的认知详解,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思维导图,提升阅读效率
思维导图是精英特速读记忆训练中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的巧用可以有效的引领我们在阅读时进行灵活的放射性思考,并将这些思考具体化。不管是对于所阅读文章大意的把握,还是对其中一些细节描写的理解,以及对人物性格的揣摩,故事发展脉络的感知等,思维导图训练都可以形象清晰的帮助我们达成理解记忆,快速的形成阅读沉淀。同时,思维导图训练中对色彩,图像以及形象符号的使用都会使得阅读变得非常有趣,同时在协助我们记忆的同时,增加我们的创新能力。
在我们多数人的阅读过程中,看似每个人的阅读能力不同,遇到的阅读问题也不一样,归根究底其实是眼睛和大脑的协调配合性有所不同。在思维导图训练时借助多维记忆工具更能强化注意力和理解力,这对我们掌握快速阅读方法是非常有促进作用的,这大大增进了眼睛和大脑协同工作的协调性,进而提升了我们的阅读速度以及在阅读中和阅读后记忆阅读材料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的方法,更是潜移默化的改良了我们的阅读习惯,克服了我们在阅读甚至在学习中的恐惧和焦虑。
在运用思维导图进行速读速记培训过程中,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思维导图绘制是关键点,而这也正是最难把控的一点。精英特速读思维导图训练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训练技巧会使得我们在大脑中边阅读边画出思维导图,进而应用到速读记忆上。
整个训练过程简单来看就是:首先会通过形象的讲解方式让我们掌握思维导图的基本要领;然后通过一些软件训练,逐步的引导我们在脑海里对所阅读的书籍进行思维导图的描画;之后结合“精英特”软件中所训练的速度技巧,比如“视幅扩展”、“焦点移动”、“眼脑直映”、“消除回跳”等,这时我们已经在眼睛看到文字时就能理解字面意义了,再在脑海里形成相关的思维导图,进而形成有效的理解记忆。整个训练过程下来,通过巧用思维导图培养了我们的发散性思维,进而轻而易举的做到快速阅读记忆。
在快速阅读训练过程中,对思维进行逻辑整理是重要的一环,因为在大视野阅读时,不管是理解的速度还是理解的深度都与此有着直接的关系。比如在眼脑直映速读时,当我们看到了一串文字,想要直接从文字中快速提取出意义并进行记忆,这既要求快速的进行逻辑整理,又需要快速的融会贯通,此时在思维导图速读法的帮衬下,任何难度的书籍我们都能做到速读速记了。
当然学习思维导图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最终我们要掌握的是一种思维工具,当我们通过训练掌握了正确使用思维工具进行阅读和学习时,对于各类读物以及各项课程,我们就都能够快速有效的学习并学以致用了。
思维导图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画图时认为思维导图上的字越多越好
看似文字多,导图更明白,其实不然,导图文字的多少,取决于一个人对内容本身的熟悉程度,对所概括的内容越熟悉,逻辑越清晰,导图上的内容关键词就会越少。导图上写文字是关键词,是检索信息,有记忆提示作用。用关键词来化繁为简、以简驭繁。除了这些更重要的是关键词的逻辑分类,所以不能以一张导图上字多字少来判断好坏,而要看内容概括是否简洁完整,结构逻辑清晰。
误区二:画思维导图不使用颜色和图像也行
思维导图有一项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记忆,色彩和图像的运用在右脑,有助信息的区别和分类记忆。假如你刚刚来到北京,要做地铁,却在站口看到黑白地图,你会很费劲才能找到自己的路线吧,甚至可能会迷路。
而有了颜色的区分就不一样了,思维导图当中颜色的使用有分类的含义,一个分支类别一种颜色,有了颜色和图像符号的使用会大大提升我们的记忆效率。
误区三:思维导图的线条可以随意画
思维导图中线条代表着逻辑关系、关联、思维的方向,还有导航的作用。所以不能随便画。为了大脑的愉悦感,线条最好是流畅的弧线,而且要从中心开始连接在一起,如果断开就好像思路断了一样。
思维导图对我们的记忆和学习产生的关键作用
1.只记忆相关的词可以节省时间:50%到95%;
2.只读相关的词可节省时时间:90%多;
3.复习思维导图笔记可节省时间:90%多;
4.不必在不需要的词汇中寻找关键词可省时间:90%;5.集中精力于真正的问题;
6.重要的关键词更为显眼;
7. 关键词并列在时空之中,可灵活组合,改善创造力和记忆力;8.易于在关键词之间产生清晰合适的联想;
9.做思维导图的时候,人会处在不断有新发现和新关系的边缘,鼓励思想不间断和无穷尽地流动;
10.大脑不断地利用其皮层技巧,起来越清醒,越来越愿意接受新事物。
篇7:“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区别
当前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两个概念的认识不是很统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一) 等同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相同的概念,“思维导图”是“概念图”的别称。黎教授认为:“人类使用的一切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图示方法都是‘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称呼直接说明这是引导人们思维的图,把这种图示方法的意义挑明了,我认为这个说法也很好。”持这种观点的人群比较大,可见于众多网上讨论区、blog 以及一些交流会中。
(二) 不同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起源、应用和形式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是不同的概念,虽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仍然需要加以区分。如果不能清楚的认识到两者的差异,将很大程度上歪曲概念图以及思维导图的原意,影响其最大功能的发挥。
(三) 无需区分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不同的概念,有类似之处,也有区别所在。但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使用它们的时候,采用何种名称并不重要,因此不需要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虽然“概念图”来源于英文的“Concept Map”,“思维导图”来源于英文的“Mind Map”,但引入中国后,不妨都称之为“概念图”。
持这种观点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研究“概念图”,冠以“思维导图”的头衔;另一类是研究“思维导图”,冠以“概念图”头衔;三是将二者紧密结合,但却忽略二者差异。
篇8:“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区别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被广泛使用说明了它们巨大的潜在价值,被很多人混用也表明了它们的类似之处。
首先,概念图和思维导图都是一种图示表示法。都是将抽象的文字转换为直观形象的图形,从而帮助人们理清思路,促进理解,激发灵感。
其次,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的短时记忆容量非常有限,仅为7±2 个组块。这样一来,人的信息加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概念图将概念和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命题网络,思维导图将概念分层,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知识的组块,在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增大了可供加工的信息量。
实际上,与“概念图”类似的概念远远不止“思维导图”一个,还有很多其他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与“概念图”(Novak)、“思维导图”(Buzan)相比,都有较大的相似度,但也都有一些显著的差异。
篇9:“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区别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有着较大的不同,认清它们之间的不同更有利于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取舍,从而让其更高效的为学习和工作服务。
(一) 历史渊源的不同
概念图(Concept Map)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J.D. Novak)博士根据奥苏贝尔(DavidP. 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1]。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这也是奥苏贝尔整个学习理论体系的核心。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则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
奥苏贝尔提出了意义学习的两个条件,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就可以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这两个条件是:
(1)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已有的内容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接受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是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因此,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观念。从安排教学内容这个角度来讲,要注意两个方面:
(1)要尽可能先传授学科中具有最大包摄性、概括性和最有说服力的概念和原理,以便能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和综合;
(2)要注意渐进性。
这样一来,就需要一种工具,能够表示知识体系中概念以及概念之间固有的联系,还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以及相互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学习者内在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本身的结构体系之间的差别,决定是通过同化或是顺应达成一致,从而完成学习的过程。概念图正是符合奥苏贝尔这一理论的最佳工具。,概念图非常强调概念、关系、连接词、层次以及交叉连接的使用。在这一点上,Novak 本人又提出了基于概念图成分的评分方案,概念图成为一种评价工具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思维导图最初是20 世纪60 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Tony Buzan)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
托尼·巴赞认为:传统的草拟和笔记方法有埋没关键词、不易记忆、浪费时间和不能有效的刺激大脑四大不利之处,而简洁、效率和积极的个人参与对成功的笔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草拟和笔记的办法成效越来越小的情况下,需要一种可以不断增多回报的办法,这种办法就是思维导图。尽管思维导图的初始目的只是为了改进笔记方法,它的作用和威力还是在日后的研究和应用中不断显现了出来,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家庭、教育和企业。
思维导图,从同一层次的节点数目我们能看到思维的广度,从一个分支的长度我们能看到思维的深度,离中心节点表示的内容包容度高,离中心节点远的包容度低,更趋向于具体。
(二) 定义的不同
根据诺瓦克(J.D. Novak)博士的定义,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三) 对知识的表示能力的不同
从知识表示的能力看,概念图能够构造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学习者对整个知识架构的掌握,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可以通过概念图直观快速的把握一个概念体系。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思维的脉络,并可供自己或他人回顾整个思维过程。
(四) 创作方法的不同
从创作方法上看,思维导图往往是从一个主要概念开始,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逐步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图,一个思维导图只有一个中心节点;而概念图则是先罗列所有概念,然后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一幅概念图中可以有多个主要概念。
(五) 表现形式的不同
根据Novak 的定义,概念图表示的命题网络,包含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命题),因此概念图在表现形式上是网状结构的。另外,由于概念图要求将最具包容力的概念图置于图的顶层,而具体的实例置于底层,因此概念图有着明显的层次关系。
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
(六) 应用领域的不同
从应用领域看,现在思维导图的软件往往是在企业中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其目的借助可视化手段促进灵感的产生和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从教学角度看,思维导图主要在记笔记、准备报告以及论文写作中得到应用。
概念图从开始到现在都是为了促进教学效果,最初是作为评价的工具,后来得到推广,成为教和学的策略。从最新的研究可以看到,概念图作为教学评价工具,随着评价设计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其信度和效度正逐步进入心理测量学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另外,概念图作为课堂教学的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概念体系整理、网络课程导航的研究也广泛可见。
篇10: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比较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推广和工具软件的不断推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手段之一。在国内,关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应用的探索日益活跃,网上关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专题讨论区也日益增多。这一切都充分表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已经成为人们喜爱的工具,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研究和应用之中。
但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应用日益广泛的同时,另一个矛盾也凸显出来:“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同一个概念还是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又是什么?我们应该加以区分还是应该等同对待?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
二、 当前对“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几种观点
当前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两个概念的认识不是很统一,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
(一) 等同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相同的概念,“思维导图”是“概念图”的别称。黎教授认为:“人类使用的一切用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图示方法都是‘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称呼直接说明这是引导人们思维的图,把这种图示方法的意义挑明了,我认为这个说法也很好。”持这种观点的人群比较大,可见于众多网上讨论区、blog 以及一些交流会中。
(二) 不同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起源、应用和形式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是不同的概念,虽然具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仍然需要加以区分。如果不能清楚的认识到两者的差异,将很大程度上歪曲概念图以及思维导图的原意,影响其最大功能的发挥。
(三) 无需区分的观点
这种观点认为“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是不同的概念,有类似之处,也有区别所在。但是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在使用它们的时候,采用何种名称并不重要,因此不需要对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虽然“概念图”来源于英文的“Concept Map”,“思维导图”来源于英文的“Mind Map”,但引入中国后,不妨都称之为“概念图”。
持这种观点的人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研究“概念图”,冠以“思维导图”的头衔;另一类是研究“思维导图”,冠以“概念图”头衔;三是将二者紧密结合,但却忽略二者差异。
三、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类似之处
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被广泛使用说明了它们巨大的潜在价值,被很多人混用也表明了它们的类似之处。
首先,概念图和思维导图都是一种图示表示法。都是将抽象的文字转换为直观形象的图形,从而帮助人们理清思路,促进理解,激发灵感。
其次,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人的短时记忆容量非常有限,仅为7±2 个组块。这样一来,人的信息加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概念图将概念和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命题网络,思维导图将概念分层,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知识的组块,在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情况下增大了可供加工的信息量。
实际上,与“概念图”类似的概念远远不止“思维导图”一个,还有很多其他相关的概念,这些概念与“概念图”(Novak)、“思维导图”(Buzan)相比,都有较大的相似度,但也都有一些显著的差异。
四、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不同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有着较大的不同,认清它们之间的不同更有利于在需要的时候进行取舍,从而让其更高效的为学习和工作服务。
(一) 历史渊源的不同
概念图(Concept Map)是康乃尔大学的诺瓦克(J.D. Novak)博士根据奥苏贝尔(DavidP. Ausubel)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种教学技术[1]。奥苏贝尔认为: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教学。这也是奥苏贝尔整个学习理论体系的核心。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则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
奥苏贝尔提出了意义学习的两个条件,只要具备这两个条件,就可以认为学习是有意义的。这两个条件是:(1)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已有的内容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2)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
奥苏贝尔认为,影响课堂教学中意义接受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的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是学生现有知识的数量、清晰度和组织方式,是由学生眼下能回想起的事实、概念、命题、理论等构成的。
因此,要促进新知识的学习,首先要增强学生认知结构中与新知识有关的观念。从安排教学内容这个角度来讲,要注意两个方面:(1)要尽可能先传授学科中具有最大包摄性、概括性和最有说服力的概念和原理,以便能对学习内容加以组织和综合;(2)要注意渐进性。
这样一来,就需要一种工具,能够表示知识体系中概念以及概念之间固有的联系 思维导图教程,还有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以及相互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发现学习者内在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本身的结构体系之间的差别,决定是通过同化或是顺应达成一致,从而完成学习的过程。概念图正是符合奥苏贝尔这一理论的最佳工具。,概念图非常强调概念、关系、连接词、层次以及交叉连接的使用。在这一点上,Novak 本人又提出了基于概念图成分的评分方案,概念图成为一种评价工具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思维导图最初是20 世纪60 年代英国人托尼·巴赞(Tony Buzan)创造的一种笔记方法。
托尼·巴赞认为:传统的草拟和笔记方法有埋没关键词、不易记忆、浪费时间和不能有效的刺激大脑四大不利之处,而简洁、效率和积极的个人参与对成功的笔记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草拟和笔记的办法成效越来越小的情况下,需要一种可以不断增多回报的办法,这种办法就是思维导图。尽管思维导图的初始目的只是为了改进笔记方法,它的作用和威力还是在日后的研究和应用中不断显现了出来,被广泛应用于个人、家庭、教育和企业。
思维导图,从同一层次的节点数目我们能看到思维的广度,从一个分支的长度我们能看到思维的深度,离中心节点表示的内容包容度高,离中心节点远的包容度低,更趋向于具体。
(二) 定义的不同
根据诺瓦克(J.D. Novak)博士的定义,概念图是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通常将某一主题的有关概念置于圆圈或方框之中,然后用连线将相关的概念和命题连接,连线上标明两个概念之间的意义关系。
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是对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因此也是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他认为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图形技术,是打开大脑潜能的万能钥匙,可以应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改进后的学习能力和清晰的思维方式会改善人的行为表现。
(三) 对知识的表示能力的不同
从知识表示的能力看,概念图能够构造一个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学习者对整个知识架构的掌握,有利于直觉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可以通过概念图直观快速的把握一个概念体系。
思维导图呈现的是一个思维过程,学习者能够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发散思维能力,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理清思维的脉络,并可供自己或他人回顾整个思维过程。
(四) 创作方法的不同
从创作方法上看,思维导图往往是从一个主要概念开始,随着思维的不断深入,逐步建立的一个有序的图,一个思维导图只有一个中心节点;而概念图则是先罗列所有概念,然后建立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一幅概念图中可以有多个主要概念。
(五) 表现形式的不同
根据Novak 的定义,概念图表示的命题网络,包含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一个命题),因此概念图在表现形式上是网状结构的。另外,由于概念图要求将最具包容力的概念图置于图的顶层,而具体的实例置于底层,因此概念图有着明显的层次关系。
托尼·巴赞认为思维导图有四个基本的特征:(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支从中央向四周放射;(3)分支由一个关键的图形或者写在产生联想的线条上面的关键词构成。比较不重要的话题也以分支形式表现出来,附在较高层次的分支上;(4)各分支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因此思维导图在表现形式上是树状结构的。
(六) 应用领域的不同
从应用领域看,现在思维导图的软件往往是在企业中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其目的借助可视化手段促进灵感的产生和发散性思维的形成。从教学角度看,思维导图主要在记笔记、准备报告以及论文写作中得到应用。
概念图从开始到现在都是为了促进教学效果,最初是作为评价的工具,后来得到推广,成为教和学的策略。从最新的研究可以看到,概念图作为教学评价工具,随着评价设计的不断深入和完善,其信度和效度正逐步进入心理测量学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另外,概念图作为课堂教学的先行组织者(Advance Organizer)、概念体系整理、网络课程导航的研究也广泛可见。
五、 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概念的新界定
(一) 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加以区分的必要性
由于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在理论体系上的巨大差异,如果不加以区分,就不能充分认识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也就不能充分发挥其功效,甚至有可能把一个的功能强加到另一个上(如思维导图是很好的写作、演讲思路整理工具,用概念图去做就有些勉为其难;而概念图是很有潜力的教学评价工具,用思维导图就根本做不到)。因此,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加以区分是完全必要的。
(二) 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进行整合的可行性
在实践应用中,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经常是结伴使用的,喜好概念图的人大多对思维导图也有着深厚的感情,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两者之间做着选择。因此,可以通过修改或扩充两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将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目前的工具软件如Inspiration、Mindmanager等,虽有一定的侧重(前者侧重概念图的制作,后者侧重思维导图的制作),但都一定程度上考虑了综合了两者的需求,让用户可以同时享受二者的部分优势。
下面将为对二者概念体系的整合而尝试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的概念进行一定的
修改和扩充。
(三) 对“概念图”和“思维导图”概念的新界定
为了对两个概念进行整合,笔者在Novak 的概念图和Buzan 的思维导图基础上,对二者进行以下的界定。
“概念图”是对知识体系的静态、客观表示。这个知识体系可以是客观的知识体系,也可以是人的认知结构。
“思维导图”是对思维过程的导向和记录。思维导图促进思维的发现,并能记录这个发散过程。
“思维导图”的创作结果可以是“概念图”。这个“概念图”中隐含的是知识或概念的顺序关系和层次关系。
★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思维导图读书笔记
【思维导图概念详解(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工业设计中思维导图的应用论文2023-12-03
让你事半功倍的笔记工具--思维导图2022-10-04
小学数学教研计划思维导图2023-06-19
数学教学计划思维导图2023-05-09
思维导图对学习记忆有什么作用2022-05-07
思维导图的制作教程2023-06-05
思维导图如何培养数学思维2023-02-06
教师个人工作计划思维导图2023-03-01
四大名著思维导图读后感2024-05-20
暑假个人计划思维导图2023-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