靛坪印象优美散文(锦集8篇)由网友“慢怪”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靛坪印象优美散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靛坪印象优美散文
靛坪印象优美散文
靛坪没有坪,却是一方美地。靛坪是地名,也泛指一条河或一座山,是陕南巴山腹地的一个小村落。
靛坪生在平利南端的八仙镇,地处巴山第二主峰——华龙山脚下,曾是传说中“八仙”炼丹修道的地方。这里山峦层叠,云雾缭绕,得山水之灵气,聚秀美之神韵,是名符其实的天然氧吧。天书峡、龙洞河、龙门、韩河、八仙河等有趣的地名多与美丽传说相连,为这片山水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平利是中国最美丽乡村,有平安吉利之意。山川因绵延而俊秀,沟壑因纵深而清幽,坪坝因宽敞而舒适。而在靛坪,你见到的却是另外一种美。我第一次亲近靛坪正值夏末秋初,从八仙街出发,沿岚镇路西行十余里,入鸭河口,顺九曲十八弯的水泥路行进,一路上凉风不断沁入肌肤,感觉神清气爽。在快要抵达山脚时,靛坪才像一位深闺中的少女羞羞答答地露出她的明眸皓齿来。靛坪果真少有平地,两旁雄健的山体从空中压下来,要么粗犷硬朗,要么奇峰突兀,哪里有一块像样的“坪”地啊!受地势所限,人们的房屋或依山而建,或浓缩于山脚下的小砭子,掩映在树丛和竹林里,露出灰色的`瓦屋顶和白色的墙壁,倒是呈现出十足的静谧与和谐。
靛坪没有坪,却有着源源不断的清洌“活水”。白哗哗的山泉水从山涧中,从树林中,从悬崖上冒出来,永远那样奢侈地流淌,汇聚在两山之间,形成一条洁白无瑕的玉带,清晰地倒映出蔚蓝的天空,棉絮般的云朵,倒映出山间的红花、绿树,组成一幅乡间独有的山水画卷。而被当地人称作“翘脚水”的自然奇观,更是山水合奏的一处交响乐。只见在一深潭上方,有一绺白练似的瀑布从空而降,不偏不奇正好落在潭边山体的圆形“窠臼”中,又回弹起一丈来高,形成一个烟斗般的水帘,被击散的水花像万斛珍珠撒落玉盘,晶莹剔透,蔚为壮观。
平利是西北名茶大县,平利产茶,好茶出在靛坪。靛坪海拔高,最高的山峰海拔1700余米,一般海拔800米左右,水汽充沛,土壤肥沃,年平均气温20摄氏度。日夜温差大,加之光照适度,土壤松透,土质肥沃,是茶树生长的良乡沃壤。人们抓住了这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在山上大肆种茶。现在的靛坪,俨然成了茶的天堂,极目所至,四野尽是绵延的群山,碧绿的茶园或镶嵌在山顶,或点缀在山腰,明晃晃的绿,几百里连成一片,组成一个浩瀚的茶海。一畦一畦清雅飘逸的绿茶,以其叶片厚嫩,色泽翠亮,形似雀舌,香气馥郁而享誉八方。有诗为证:“雾锁千树茶,云开八仙峰。香飘千里外,味在一杯中。”
天造地设,凸显出靛坪的山光水色,而崇山峻岭,密林溪涧,则赋予了靛坪丰厚的自然资源。据旧《平利县志》记述:“将军擂鼓入云峰,百步仙梯尚有踪,大小师凸环太极,象鼻门牙锁双龙”,便是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靛坪山势交错,地形封闭的高山天地。靛坪也是古人眼中的世外桃源,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先民入住。遥想当年,这里也许就是一个人迹罕至的荒芜山沟,草丰林密,河阔水清。有一天,先民逃难途经这里,突然发现这样一处风光秀丽、山水相宜的宝地,就在此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他们在这片山地上拓荒,种蓝靛,开染坊,制茶叶,过着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美好日子。难怪今天还有小地名叫做“江西街”呢。现在,站在这片土地上,抚今追昔,尽管见不到鼓了,可那一阵阵鼓声仍然回响在靛坪人心中;虽然看不到梯子,可是那通往外界的水泥路,正载着靛坪人通向幸福的生活。
从靛坪出来,身后的村庄和炊烟已逐渐模糊,但总觉得似有一股汩汩的泉在脑际里流淌,唤醒了封尘的记忆。或许岁月有时就是这样,总是让人在不经意的时候,顿然发现她的美,一如靛坪这一方山水,久久地让我迷恋,让我沉醉。
篇2:靛颏散文
靛颏散文
一
去年春天,回老家看望母亲。清晨,还在朦胧的睡意中,窗外,一阵“唧唧呖呖”的鸟鸣声,将我唤醒。叫声紧凑,一阵接着一阵。声高像百灵婉转萦绕,却又不是百灵;音膛像画眉慷慨激扬,却又不是画眉。能叫出绵绵不绝、流水般声音的鸟,在我的印象中,应该是家乡的靛颏。
我走近窗前,院子外的一棵枣树上,蹲着两只红靛颏。我有点惊奇,靛颏,已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二十多年来,寥寥几次的偶遇,也只在伏牛山的大山里。能在老家看到靛颏,这出乎我的意外。不要说在家中,就是山坡上,也很难看到它们的身影。那一刻,我突然觉得,我与靛颏,缘分已来。
窗外的靛颏,身体修长,光滑的羽毛泛着橄榄一样的色彩,细长的白眉和脖子下那点鲜艳的红,格外的隽秀,给人一种素雅之美。看到那点红,我就想起“万绿丛中一点红。”这样的意境,你不能不说,是大自然的杰作。
靛颏分两种,我在家乡看到的是红靛颏,蓝点颏至今没有看到,我们家乡也有蓝点颏,但我无缘相见。蓝点颏又称蓝脖儿、蓝翎子。红蓝靛颏的区别就在于脖子下的羽毛,一点红的是红靛颏,一点蓝的就是蓝靛颏。叫声也不相同,有“红叫天,蓝叫地”之说。意思是指红靛颏能模仿天上鸟类的叫声,蓝靛颏善于模仿地上虫子的鸣叫。
关于靛颏,还有一个很美的神话故事。开天辟地时,所有的雀鸟,都是灰绿色,模样相仿。鸟神觉得不好看,也分不清家族种类,就把鸟们召集在一起,按照它们的要求,给它们画上五彩羽衣。于是,有的鸟色彩艳丽,有的鸟花里胡哨,有的鸟色彩灰暗。靛颏来的有点晚,看到其它的鸟都披上五色羽衣,而自己没有,心里很不舒服。鸟神也觉得过意不去,看看还剩下一点红颜料和蓝颜料,就用笔在一只靛颏的喉部点上红颜色,在另一只靛颏的喉部点上蓝颜色。从此,靛颏就有了红、蓝两种。
在伏牛山区,我的家乡,靛颏是一种稀有的鸟。在我的记忆里,看到靛颏,也是很有限的几次。这种鸟,很少看到成群结队,多是一只,或者是两只出来活动。
最多的一次,看到五六只靛颏,好像是在南沟的芦苇丛里。南沟的芦苇丛,有十来亩地,芦苇丛的上面是一片长满荒草的沼泽,因为杂草太多,常年荒废着,早年也曾种过水稻,但被荒草覆盖,一亩水稻,一季也就收获百八几十斤。后来就不再种水稻,一直荒着。到了夏天,杂草半人高。
可能是靛颏喜欢草地,也可能是喜欢草地里的蚂蚱和数不清的虫子,靛颏时常光顾那片苇园。我每次去苇园,总能看到靛颏在那片草地上觅食。它们觅食样子很可爱,有点散漫,有点悠闲,不慌不急,看到虫子,猛地一啄,那一啄,让你仿佛听到了“梆”的声响。捉到虫子后,靛颏仰起头,把虫子吞到肚子里。然后继续不紧不慢地寻找另外一只虫子,或者是一粒草籽。
南沟的那片芦苇园,离家太远,也比较偏僻,我很少去,每年也就二三次。我记得,去的最多的一年,是1985年,那年我的一个喜欢养鸟的朋友,想养一只靛颏,我陪他抓过几次鸟,但没有抓到。靛颏是一种很机灵的鸟,下了几次网,都没有逮着,朋友有点灰心丧气,就放弃了养靛颏的想法。
窗前的两只靛颏,还蹲在枣树上鸣叫,可能是叫的时间过长,院子里的狗有点不耐烦,仰起头“汪汪”叫了几声,两只靛颏似乎是受到了惊吓,忽闪着翅膀,“嗖嗖”飞向天空,只留下一串悦耳的鸣叫。
苇园,早在九十年代初就被挖得精光,连同苇园上面的沼泽,全部被开成了水田。生产队时,曾经想把那片苇园和沼泽变成土地,但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一直拖着。生产队没有干成的事,在土地承包后,被视土地为生命的`乡亲们,用撅头、铁锨开出了一片肥沃的土地。
南沟我后来一直没有去过,现在那道沟承包给南阳的大老板,苇园下面筑起了一道大坝。想来,南沟已经是一片水域了。南沟两边的山坡,也承包给开发商,山坡上种满了果树和景观树。
本来想去南沟看看,但觉得没有必要,原来山坡上的树,被砍伐了,栽种的树,还是树苗。苇园没有了,苇园下面的几十亩水稻田也没有了。南沟,变成了一片水,准确地说,南沟变成了一个小水库。曾经的记忆,那苇园,那水稻,那靛颏,都被淹没在一片水中,还能看到什么?
好在,在我的老家,还能看到靛颏,这已足够。
二
写靛颏,不能不提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温玉奇。在我们老家,喜欢养鸟的,能养靛颏的,也只有温玉奇。
温玉奇养过靛颏。温玉奇养鸟,纯粹是好玩,不是以盈利为目的。至少,在我离开老家之前,他没用自己养的鸟换钱。他养鸟的品种很多,我们家乡有的鸟,他都养过。百灵、画眉、黄鹂、画眉等十几种。在乡村,温玉奇是属于那种不务正业的人。一个农民,不精心侍弄庄稼,是被人瞧不起的。
温玉奇不管这些,不是焦麦炸豆季节,他很少上地干活。农闲时,别人出去干点体力活,挣点小钱补贴家用,但温玉奇从不外出打工,每天围着他的鸟笼子转,喂喂鸟,遛遛鸟,没事就逗鸟玩。
印象中,第一次近距离看靛颏,就是在温玉奇家。当时看那鸟时,很是稀奇,橄榄色的羽毛,红胸脯,两道白眉,模样俊俏。我们几个小伙伴忍不住就用手去摸那鸟,温玉奇看到我们摸鸟,很生气,就撵我们走。我们几个当然舍不得走,就泼皮耍赖不走。
温玉奇养鸟,从不买鸟,既然养鸟不卖,也就没有必要买。他养的靛颏,是自己捉的。他捉鸟的网,是自己做的,看着很难看,但很好用。他捉靛颏,基本都是在伏牛山浅山区。二三十里路,一天打个来回,很少落空。他捉鸟,不多捉,每次一两只,就是捉到再多的鸟,他也只挑选一两只好的,其余的放生。
有一年,他抓到一只红靛颏,十分满意。但那只靛颏脾性倔强,温玉奇给它喂食,它头一甩,把鸟食甩到地上。靛颏不吃食,温玉奇就把靛颏攥在手中,用左手的拇指与食指卡着鸟的上下嘴,右手拿一个竹片,挑少量调好的鸟食,平端到鸟嘴上方,轻抖竹片,鸟食顺着竹片滑到鸟的嘴里,然后在膝盖上墩两下,食物就顺着鸟嘴进到食管里。他一边喂鸟一边说“我让你犟,我让你犟,是你犟还是我犟?看看,不是吃了吗?你不是犟着不吃吗?我跟你说,没有我治不服的鸟。”
他喂靛颏,每次只喂两三下,就停下不喂了。我们问他:“鸟没吃饱,咋就不喂了?”他笑笑:“小孩子懂个啥,这种犟鸟,不能喂饱,喂个五成饱就行了,饿它几次,它就不再捣蛋了。再喂它,就乖乖地吃食了。”
过几天我们又去温玉奇家看靛颏,那鸟看着温顺了很多。喂鸟时,温玉奇把鸡蛋煮熟,蛋清剥下,用蛋黄喂鸟。他走到鸟笼边,朝靛颏“嘘”了一声,靛颏头歪了一下,好像是在想过不过去,但很快就跑了过去。然后张开嘴,温玉奇把蛋黄一点一点丢到鸟的嘴里。我们感到惊奇,几天功夫,温玉奇就把鸟调教得很乖、很听话。鸟被驯服熟悉了,样子很可爱。
温玉奇后来又养了几只靛颏,我没有看到过,那时我已离开家乡,去一家金融单位上班。其实,就是临时工,在办公室里写写材料,打打杂。
有一年,好像是1995年吧,我回家,路上碰到温玉奇,他骑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轻便自行车。那时的乡村,能骑飞鸽牌自行车的不多。后来才知道,温玉奇不再养鸟了,他骑的那辆自行车,是用一只靛颏换的。
他的那些鸟,有的拿到南阳卖了,有的送人。后来他去南阳看病,我问他为啥不养鸟了?他说:“年岁大了,没了玩心。再说,身体也不好。”
想想也是,七十多岁的人,还养啥鸟。
三
养鸟,是很有讲究的。过去养鸟,多是皇宫、高官、商贾,一般人家,养好鸟,是养不起的。像四大名鸟,很多人就养不起。民间也有养名鸟的,但调教不出叫口上品的鸟。比如温玉奇,他养靛颏,在民间,算得上高手,但与北京、天津等地养鸟把式调教出来的靛颏,简直是天渊之别。
玩靛颏,最兴盛的应该是清朝。靛颏是四大名鸟之中饲喂最难的,越是不好养,越有人养。好养的鸟不好玩,玩难养的鸟,才有成就感。那时候,养靛颏的,多是八旗子弟。贵族养鸟,带动了鸟市的繁荣,在当时,一只精品的靛颏,能换几头骡马。因此,靛颏精品在四大名鸟之中,身价之高贵,是其它名鸟无法可比的。
老舍先生自传性质的《正红旗下》,生动地描述了清末北京城旗人的生活状态。老舍大姐的公公和婆婆,就是一对“活宝”。老舍大姐的公公官居四品。他的衣服非常整洁,而且带着樟脑的香味。无论冬夏,他总提着四个鸟笼子,里面是两只红靛颏儿,两只蓝靛颏儿。他不养别的鸟,红、蓝颏儿雅俗共赏,恰合佐领的身份。由此可见,养鸟,也是身份的象征。
这个四品顶戴的佐领,不爱带兵打仗,也可能不懂带兵打仗。但说起养鸟,却是行家。说养靛颏,就讲红、蓝颏怎么养,怎么蹓,怎么“押”。说他的四个鸟笼子的制造方法,笼里的小磁食罐,小磁水池,以及清除鸟粪的小竹铲,都很讲究。
当然,养靛颏之所以流行,与皇宫养靛颏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的皇宫,养鸟成风。老佛爷慈禧就喜欢养靛颏,请有专业的养鸟把式。据说,清朝唯一没有战功而封爵位的,就是一位靛颏把式,他养的靛颏,能在冬天大叫。靛颏在春冬两季,叫声小,而且含混不清。能把靛颏调教得在深冬大叫,也确实不易,老佛爷慈禧高兴了,封个爵位,还真是小菜一碟。
过去,北京的隆福寺、潘家园等都是鸟市,是养鸟者的集散地。老北京人养鸟讲究,选鸟更讲究。比如蓝点颏,因胸部有蓝色羽环而得其名,选鸟时也多以喉部、胸脯的色彩来评定好坏。其胸部羽毛多成环状,分蓝、白、黑、绛几色。环多为佳,白羽为妙,黑毛为劣。现在常见的多为五道环,能见到七道的,那是需要缘分的。以前说的九道环,怕是只有神仙见过,也只能是神话了。
不知道现在北京人养靛颏,还有没有那么多讲究?其实,很多养鸟的技艺,早已失传。尤其是最近二三十年,人们的生存压力越来越大,恐怕没有人会付出如此大的精力,去侍弄一只鸟。
我所在的城市,也有养鸟的,养靛颏的也见过。他们养鸟,是业余的,也就是玩玩。没有人专职专业去伺候一只鸟。有的养鸟,其实也就是玩高雅。就像有钱的人,书房里摆满了书,但书上落满了尘土。
四
说说鸟笼。养鸟,鸟笼也很重要,一只好的鸟笼子,就是养鸟人的脸面。
说鸟笼,说我老家不行,我老家的鸟笼子,就是芭茅杆做的,很简单。所以,还得回到北京,为啥?北京一直以来就是国家的政治中心,皇子皇孙,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商贾富豪的集聚地。鸟市的兴隆,自不用说。
鸟笼子也是很讲究的,老北京的养鸟人,鸟笼子多是定做的,活笼子最讲究,用的是白茬水磨细竹,且多是陈年竹子。次之用漆笼,前清有专做紫漆笼的,有一个叫傅三的人,做的紫漆靛颏笼,在北京城很有名气的,人称“傅三紫漆。”
靛颏笼子早年直径为八寸五分,清末长至九寸,现在可能又多点。鸟笼竖着的竹棍称为“笼条”,笼条早年为四十八根,近年因直径加大,多为五十六根条,因为鸟笼的笼条必须是双数。
老北京当年的鸟市,有很多笼子铺,做的就是鸟笼子的生意。珠市口以南一带笼子铺,兼做一二定活笼,手艺不太精。天桥新兴的笼子铺中,倒有几家预备陈竹,手艺精细,能做好笼的。以小卢、小吴为有名。隆福寺一带笼子铺,除做行笼外,专应定活。
当年北京城的笼子铺,据说生意很火爆。北京的鸟笼子,五花八门,养什么鸟,做什么鸟笼。你养画眉,有专门的画眉笼;你养百灵,有专门的百灵笼。什么样的鸟笼,有什么样的尺寸,笼条用多少根,笼圈用几道圈,都是有路数的。要不,咋说北京人养鸟讲究呢?
我们老家人养鸟,是没有那么多讲究,也讲究不起。我小时候养鸟,用的都是芭茅杆做的鸟笼,也有用高粱杆和木条做鸟笼的,好一点的鸟笼就是用细铁丝做的。家乡人养鸟不专业,鸟笼子也就是凑合着用,只要能圈着鸟不跑就行。
我在乡下看到最好的鸟笼子,就是温玉奇家的鸟笼,也就一个。温家的鸟笼子是个老玩意,温玉奇说是他爷爷留下的。竹制的笼子,刷紫漆,我们看到时,那鸟笼上的紫漆,基本变成了黑漆,看上去油光发亮,不细看还真看不出是紫漆,但鸟笼子保存的很好,没有一点破损。我对鸟笼不懂,但那是我见到的最好的鸟笼,很有些年头的老物件。
那个鸟笼后来被温玉奇的儿子卖了,那时候温玉奇生病,癌症,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没办法,他儿子就把那个鸟笼子拿到南阳卖了,据说卖了好几百元。那时候的几百元钱,估计够温玉奇吃一个月的药了。
现在的乡村,已经没人养鸟了。人都出去挣钱,谁还养鸟?
不养鸟也好,人说玩物丧志,虽不尽然,但也有道理。再说,提笼架鸟,也不是人人玩得。就说乡下人养鸟,与养鸡何异?有时间出去做做工,养家糊口,把日子过得滋滋腻腻,才是本分。就是城市又如何?除了有钱的人家,谁没有面临生存压力?说白了,养鸟,是有钱人家的事。再说,囚野鸟入笼,虽未杀生,但与杀生又有什么不同?如此做法,形同囚人,于情于理,都不是人应该做的事。
五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话不假。
昨晚做个梦,梦中我回到家乡。我在梦中去了南沟,还未到南沟,远远地看见一片苇园,足足有几十亩。原来的沼泽,也长满了芦苇。苇园下面,是一片绿色的稻田,远远地,我看到芦苇和水稻在风中摇摆,我还看到芦苇已经扬花,水稻开始抽穗,看到鸟在芦苇、谷穗上面蹲着,鸟随着风,在芦苇和水稻上摇摆。
我屏着呼吸,蹑手蹑脚地走近苇园,看到很多鸟,大苇莺、秧鸡、画眉、百灵,我看到一群暗绿色的鸟,在草地上觅食,它们抬起头,我看到了它们脖子下面的一片红,有点耀眼。那红,血红、鲜红、艳红、殷红,散发着刺眼的光芒。
我有点惊呆,这不是红靛颏吗?是的,是红点颏。我觉得这不真实,不是我记忆里的南沟。我记忆里的南沟,没有这么大的苇园,也没看到如此多的红靛颏。我记忆中的南沟,苇园不大,只有十来亩,还有沼泽,也没看到过成群结队的红靛颏。我记忆中的南沟,苇园早已被砍伐,变成了稻田。再后来,稻田被淹没在一片水域中。
我这样想时,就看到几个人,从山坡上走下来,走到苇园,手一扬,石块在空中翻飞,然后落到那群觅食的靛颏中。靛颏受到惊吓,嗖嗖飞起,还未飞到半空,就被一张网粘着。我看到靛颏一只一只挂在网上,拼命地扑腾,惊恐地鸣叫。我听那叫声,很凄厉,从苇园划过,随着风钻进的耳朵,震得我两耳发麻,脑壳疼痛。
我大喊一声,向苇园的那张网跑去,我想扯下那张网,可我还未伸出手,就被两个人按倒在地,其中的一个人,手中握着一把刀,向我刺来。我惊叫一声,从梦中醒来。此时,天色已亮,窗外,传来一片鸟鸣声。
我披衣起床。想起单位最近常有人用网粘鸟。单位的前后是两片树林,前边是紫荆、桂花,后边是桃园,常有成群的鸟在林子里栖息,粘鸟人就盯上了单位的林子。我走到后边的桃源,果不其然,桃园上空拦了两道网,有十来只鸟挂在网上,有气无力地鸣叫。
我扯下粘鸟网,放飞了粘在网上的鸟。刚走出果园,看到有人朝桃园走来。心想,是粘鸟的人吧。这样一想,就想起昨晚的梦,心中不免有点恐惧。
想想也是,你断了人家的财路,人家很可能会来报复。再说,以一己之力,你能扯下这里的网,但你能扯下所有粘鸟人的网吗?
当然不能。这样一来,想还鸟们一片自由的蓝天,也只能是一种愿望。
篇3:雾里看花韭菜坪优美散文
雾里看花韭菜坪优美散文
每年九月去韭菜坪,看怒放的韭菜花铺天盖地,形成高原独有的亮丽色块,那宏大的场面一次次打动和震撼了内心。在温暖的阳光下亲近那片天上花海,在和煦的清风里欣赏那艳丽的高原美景,没有修饰的美丽涤荡尽内心的浮躁,心纯净如白色的云朵,纤尘不染。
今年去韭菜坪,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在韭菜坪下,抬起头,只见偌大的韭菜坪被云雾紧锁,一团团白色的云雾从山腰疾速而过。站在山脚,也感到凉意袭人。
我们的车沿着景区公路的“十二道拐” 小心翼翼地向上行驶,慢慢向山顶靠近。快到在景区停车场的地方时,前面的路已模糊不清,只能看见几米远。在停车场停好车,开门下来,缥缈的雾气擦身而过,顿觉寒气逼人。随行的女同事的长发被风拂起,衣袂飘飘,像一只只在云彩里翻飞的蝴蝶。
一头钻进云雾里,沿着石级往上,向着梦想的高度进发。越过四百二十六级台阶,来到韭菜花海。眼前,看不见成片的花海,只见栈道向雾里延伸,消失在十几米远的地方。山顶风更大,雾更浓。雾的巨手,在我们的眉梢、发际贴上了亮晶晶的水珠,把我们装扮成了童话世界里的深山老妖,也像武侠影视里的白眉大侠。
韭菜花已绽放,但我们看得见的只有栈道旁零星的一点点,远处更多的花被雾遮掩,只能凭想像猜测它们的样子。
在栈道上,遇见贵阳来的四位摄影师。从相貌上看,他们早已过了张狂的年龄,但他们却在栈道上手舞足蹈,大声吆喝:“韭菜坪,我来了”!他们的声音穿过浓雾,在韭菜坪上空回荡。他们还在栈道上摆着各种姿式,让同伴快速摁下快门,把在韭菜坪的一个个瞬间定格在特定的时空里。他们对我说,此次来韭菜坪,是想拍大片的韭菜花海,不过今天天公不作美,雾大,一时半会雾怕是不会散了。不过他们已备好了帐篷,准备夜宿韭菜坪,直到云开雾散。从内心,我很佩服他们,佩服他们对摄影的执着。漫天大雾并未影响他们心情,他们一路谈笑风生,像一群快乐的孩子,在韭菜坪上欢呼雀跃。
一阵疾风过后,雾淡了些,只见栈道旁的韭菜花艳艳地开着,在绿色的叶瓣中仰着紫红色的脑袋,一簇簇、一朵朵在风中摇曳,散发出阵阵幽香,诱惑着我们的嗅觉神经。那缥缈的清香从鼻孔直贯心肺,让心幸福得颤栗。虽说看不见大片的花海,但我分明感受到它们开放得热烈和奔放。
韭菜花是高原的尤物,它的唯一性注定要受到人们垂青和钟爱,游人和摄影师们慕名而来。而此次在雾里看花、拍摄,极有可能给他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雾里看花,花朦胧,人也朦胧。在朦胧的意境里,花和人都是看不清的。沿着栈道往前,你都只能看到脚下零星的.花朵,在雾中半遮半掩,走近看,看清了脚下的花,刚才看过花又模糊了,留给人的只有想像和回味。雾里看花,凭添了一份神秘,眼前的花朵间有丝丝缕缕的雾气掠过,有轻微的声响直入耳鼓。薄纱轻罩,韭菜花妖娆艳丽,透示着一种绝伦的美丽。
到了下午,雾一直未散,很多游人惆然而归,但远方的一批批游人又背着行囊接踵而来,他们向着雾里的花海而去,也许他们就是要欣赏花海另一种美丽。
雾里看花,我们欣赏到的是一种朦胧美。看不清,反而增加了韭菜坪的神秘,让人产生无限的想像和等待。其实生活里的很多事物,也如雾里看花一样,看不清是最好的,让它保持一种永远的美好,一旦看得太清楚了,就打破了它的神秘,便会发现一切并非想像中的那么美好,只能让人陡增烦恼,就像恋爱和婚姻,恋爱时是雾里看花,走进婚姻的殿堂后,对方一切缺点皆暴露无遗,把对方看得太清了,神秘的美感便随之消失。
雾里看花,雾里看人,雾里看世界,让朦胧的美丽永驻心间。
篇4:韭菜坪印象抒情散文
韭菜坪印象抒情散文
原生态的贵州,的确是一个让人兴奋的地方。这里有着许多无法用常理去解释的神奇。比如,在贵州,最高的山就不叫山,而叫坪!
——题记
一路颠簸,铿锵的车轮碾压着大山的崎岖,我缓缓地走近了贵州第一高峰——韭菜坪。
神秘的韭菜坪啊,你究竟是以一种怎样的姿态矗立在多彩贵州之巅,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让人趋之若鹜?今天,对你仰慕已久的我终于站立在你的顶峰,静静地阅读着你那份特有的厚重与深邃。
浩瀚磅礴,雄壮瑰丽,博大包容,抱朴守拙——这就是韭菜坪给我最直观的印象!
然而,韭菜坪是怎样的一幅美妙的图画呢?
与让人心生畏惧的珠穆朗玛峰相比,贵州屋脊这两千九百米的海拔,绝对是一个容易让人亲近的数字!没有高原反映,密密麻麻的野韭菜和野花在悠闲的炊烟中吞吐着时光,毫不张扬地把山的内涵提升到了另一个惊人的高度,就这样默默地铸造了贵州海拔第一高峰。这一尊尊长满野韭菜的坪地,绵延,绵延,再绵延……它们以一种平和的姿态,向浩瀚无边的远方逶迤而去……从刀耕火种的蛮荒到现代文明的飞跃,我不知道,是谁尘封了韭菜坪固有的幽怨,让她沉寂了千年?然后,又让所有的生命感受到厚积薄发的澎湃!我更不知道,是谁撕开了韭菜坪朦胧的面纱,让她的悲壮成为一种不可复制的绝美?然后,让人们在她博大精深的旋律里享受大自然的神奇与鬼魅!浩瀚磅礴的韭菜坪啊,你让每个登临者都心生敬畏和产生共鸣。
登临雄壮瑰丽的韭菜坪,虽不能体验到“手可摘星辰”之快感,但一定能够阅读到“一览众山小”的真谛。张开双臂,把自己浸泡在薄如蝉翼的云雾之中,让各种神奇的幻想油然而生。这种“云为衣兮雾为裳”的玄妙,简直让人神魂颠倒。不辨东西,不分南北,每一个登临者都可以自由地亲吻天上的云朵,可以轻松地对话天上的神仙,宛若自己亲临天宫神祗,让你真正感受到天人合一禅意。闭上眼,你会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大智若愚的隐者,无需提醒,你就能用平和的心态看待世间的一切,从而有效地解读生命存在的本质和内涵。呼吸着这里的清新的空气,不管你的内心世界是兴奋的还是沉寂的,韭菜坪的意境都能让所有的趋炎附势投降,都能让你的心境豁然开朗,尔后又让一切归于平静。与其他的名山贵川相比,韭菜坪似乎就是一幅漫不经心的模样,其表象略微显得羞涩与平淡。然而,正是这种羞涩与平淡,才成就了韭菜坪别样的绝美,才让韭菜坪呈现出别于其他山川的瑰丽。
只有身在韭菜坪之颠的人,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什么叫博大包容。从山颠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野韭菜夹杂着各种灌木杂草绵延不绝,把一块块坪地装扮得花团锦簇。知名的,不知名的,每一朵野花都在争奇斗艳,宛如一个个情窦初开的纯情女子,四处流淌着迷人的娇艳。无需雕琢与粉饰,就能把那种特有的清纯莹亮呈现给八方游客,很是煞人。各种野花在韭菜花的引领下,或青春奔放,或热情洋溢,或摄人心魂,或野趣悠然,或汹涌澎湃,或羞羞答答。一朵挨着一朵,一株倚着一株,不分肤色,不分贵贱,是那样的亲密无间和平等互惠。自然界的种种和谐与共存,都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站在山颠上眺望四周,韭菜坪给人的视角冲击就是温柔敦厚与娴静质朴,因为她的.每一块坪地都是那么的养心养眼。韭菜坪的与众不同,就在于她没有山川峡谷的深不可测,没有悬崖绝壁的剑拔弩张,没群山争斗的寒气逼人,没有蜿蜒曲折的风声鹤唳……让你在宁静的随和中就能享受到大自然的博大与深邃。
韭菜坪主峰的梁子,大概呈西北和东南走向,南坡缓长,北坡陡短。梁子岭脉亘于群峰之上,四周群峰簇拥,峰上有峰,岭外有岭。梁子岭脉绵延,山体宏大,岭高峻而不陡险,容易让人亲近。整个山梁,只有少部的石化地段呈喀斯特地貌,大部分均为草山,貌似错落有致起伏跌宕的山峰草原。一块块的坪地上,草皮铺茵似毯,间有箭竹和灌丛杂生,其间也不乏云雀凌空弹翅而歌之景。若是风扶日头之时,偶有牧群点缀山野,虽无敕勒川上“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阔,却足以让人兴奋至极。韭菜坪主峰的东西两侧,有两座仿若刻意为之的山峰,从两边将主峰轻轻托起,好似擎天巨人之双肩。主峰梁子东西两头之南北两侧,岭脉略呈对称之态缓缓向四面延伸出去,滋生出四片大小不一的小山群,峰群林立耸翠,从而将主峰衬映更加挺拔峻峭。登上韭菜坪的主峰,站在山顶极目远眺,钟山、水城、赫章、威宁四区县邻近主峰的大片辖区中的山峦走势皆可尽收眼底,远山如浪,腾落逶迤,绵延千里,山与天相连,四周群山皆小,让人真正领会到乌蒙磅礴的气势。近处,漫山遍野的野韭菜,独特的洛布石林、民族村寨、高山草场、石林溶洞,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一幅精致无比的图画,这种人在画中游的场景,叫人心旷神怡。
韭菜坪有两个主峰,即大韭菜坪与小韭菜坪。传说第一高峰的大韭菜坪和与之遥相呼应的小韭菜坪原本就是一对恋人,小韭菜坪为男性,大韭菜坪则是女性。小韭菜坪雄性而苍劲,尽显男性的刚强伟岸;而大韭菜坪则雌性而柔顺,尽现母性的博大宽容。也许,正是这种雄性的慈祥与母性的谦和相互融合,才养育了大山深处一代又一代质朴敦厚的山民和其他风物。我认为,韭菜坪之所以能够形成如此博大包容的气度,或许就与这个美丽的传说息息相关。如果是在每年韭菜花盛开的季节,满山遍野的韭菜花会把整个韭菜坪装扮得绚丽烂漫。此刻,大小韭菜坪仿若一对新婚燕尔的靓丽新人,总能留给人们许多温柔的遐想和甜蜜的幸福。微风拂动,那些形状如蒲公英的韭菜花球就会装点着片片杂乱的绿色叶片,波浪般地一浪跟着一浪随风而动,好似一片浩瀚无边的花的海洋。
站立坪峰之上,最吸引游人眼球的风景就是与韭菜坪遥相对应而被万亩草场环绕着的那一片洛布石林。石林面积不大,林内奇石密布,造型各异,风姿迥然,以未曾粉饰过的沌洁和满身的灵气,或立或卧或行,或玲珑剔透,或魁伟遒劲。它的每一俱景致,总能给游客意外的收获和惊喜。走进它,林内滑竹与石头相互映衬,相互依存,相互凝望,每一个人性化的细微对峙与攀附,都会成为镁光灯竞相追逐的焦点。在韭菜坪,姑且不谈那三叠纪时期海生爬行动物演化的神秘,单就这洛布石林的存在,无疑就给抱朴守拙的韭菜坪增添了无数的魄力。这里各种自然景观的有序叠加,各种岩溶地貌奇观的发掘,再加上众多珍惜植物点缀,都使得那一簇簇修长的箭竹,那一块块如毡般柔软的野韭菜,以及众多羞涩混沌的高山洞穴、天坑、化石等等,都具有了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科考价值,这些意外的补充,无形中又给韭菜坪增添了若干神秘的色彩。此外,韭菜坪还是一个扑朔迷离与变化莫测的地方,她有着气象万千变幻多端的气候特征,阴晴云雨,春夏秋冬都会给游人呈现出各种时令不同的美感和意外的刺激。
在我看来,登临韭菜坪,你不要单纯地老是想着征服贵州第一高峰的快感,因为那种征服的快感只是表象的和肤浅的。这一点,我的老师高守亚在《韭菜坪交响乐》一文中已经把它解读到了极致,我再重复和辩解无疑就会显得过于无知。他写到:“在韭菜坪的周围,再高大雄浑的山也高不过这样一块小小的坪地,一切耀武扬威的峰峦都要在它面前心惊胆战、惶恐称臣……”的确,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旅者,就应该懂得每一次登临的真正内涵和哲理。抱朴守拙的韭菜坪就是因为其漫不经心表象,才显得更加神秘莫测与魅力无限。其实,无论是山还是人,空显其富者未必真富,空显其才者未必有才,空显其大者未必真大。我们在敬畏每一座山和每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只取其表而忘其本,而要全方位地阅读他存在着的和隐含着的东西,那样才是智慧的表现。唯其如此,我们才能真正地亲近自然,享受自然,回归自然,才能与自然融为一体。
如今,贵为贵州屋脊的韭菜坪居然还是如此的沉默与冷清,的确有些让人不可接受。所以,我只得用冰冷苍白的文字来搜寻着这寂寞绝美的风景。然而,我始终弄不明白:为什么那些美轮美奂与金碧辉煌的存在,都只能长期地身处洪荒羽野呢?这大概就是哲学上的存在与合理吧!要不,就是我还没有读懂生命的奥秘吧!
篇5:印象黄山优美散文
印象黄山优美散文
印象中的黄山,和游人们描述的一样,她是雄壮瑰丽的,是奇特秀美的,更是让人琢磨不透,冥思苦想,而又回味无穷的仙境圣地;然而,在我此刻看来,黄山是一个局,一扇门,走进去便会迷失自我……
从山脚下狂乱欣喜的扑向峰顶,起初,山脚下是一点点轻柔的雨丝,缓缓划过脸颊,清凉舒爽,像是记忆中冬日飘飞的白雪,令人精神振奋,不知疲惫。一鼓作气,不作任何的停留,只为了追求心中美的足迹,此时雨中的山是温柔妩媚的,娇羞而动人。
正当沉醉在林间漫步游走,突然窸窸窣窣的落雨声,让我惊慌的奔走,回头却又被沿途的风景吸引。红叶纷飞沉重了步调,鸟语轻哼勾起了留恋,于是决定冒雨欣赏这绝世的美景,可远方传来的深谷回音雷霆万钧,气贯长虹。此时,又不得不加紧步伐寻找出口,就在又惊又喜,忐忑不安的奔走中,雨声戛然而止,林间噤若寒蝉,空气似乎瞬间被凝固,安静来得没有丝毫征兆,诡秘而充满玄机。
心中总是有一个声音,前方会有更美的风景,因为那里是阳光的领地,踩着一路的秋风细雨,朝着希望奔去。阳光走的很匆忙,步调轻盈,身轻如燕,稍不留神就会失去她的踪影,气势汹汹的跟着她的脚步游走,一眨眼,她却娇羞的披上面纱,露出黑色的脸庞,黑沉沉而又忧郁。直到晃过前方的山头才发现,一轮红日,清风相伴,原来这只是一个惊喜。惊喜之余,还来不及回味,徒然狂风大作,浓雾铺天盖地而来,眼前的风景顿时隐没在雾色之中,谁也看不清谁,谁也不知道谁去了哪。片刻雾气悄然而去,突然明白这阵风似乎只是短暂的谢幕,只一眨眼的功夫,嶙峋怪石突兀,绝壁深谷回响,就在隐没的瞬间,这山间的一切似乎都完成了一次完美换装。华丽的彩妆,光彩炫目;妙曼的身姿,惊艳全场。欢呼,尖叫声不绝于耳。当太阳揭开她神秘的面纱时,她露出羞涩的红晕,可爱迷人。此刻阳光下金色的山脉此起彼伏,绚烂多姿,与雨中之境交相辉映,正所谓:“万壑千谷齐争辉,春雨冬阳秋色分。”多么美妙的一幅画,斑斓如梦。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登山途中,每个人说的都是谎言,上山的人欺骗着瑟瑟发抖的下山人群,下山的人们强忍欢笑,哄着气喘吁吁上山的人们。关于距离,每个人都知道这是谎言,然而都心甘情愿的被欺骗,继续圆好这甜蜜的谎言。这只是关于距离,对于景色,人们都只字不提,默契的为对方留下前进的动力。在这险峻的山林中,一个不经意的失足,短暂的几秒停留,都可能是无法承受的结局,但是来过的,正在享受的,或是再来的都愿意陷入这个局,走进这扇门,因为相比世间的太平,这份谎言却显得真实得多。
蜿蜒崎岖的通天之渠,盘旋在蒙蒙天际,远远望去,似一条长龙横卧,首尾皆掩藏在缭绕的云雾里,只露出神秘的躯体,吸引着一颗颗渴求的心,想要一睹为快。在一阵阵惊恐,呐喊声中攀岩着绝壁,脚渐渐逾越了千里,此时双腿不听使唤的.颤抖,向上艰难,向下不甘。抬头看不见天,低头也看不到路,只能没有选择的向前。
用脚踏出了万级阶梯,也就沉积了未来。
匍匐着一点点蹭上了峰顶,首先看到翻腾的云海变幻莫测,气象万千。有时波涛汹涌,一落千丈,似万壑深谷,惊得你不由自主的倒退;有时候却轻柔平静,软绵绵的像一席幽帘,让你忍不住要伸手去抚摸。若隐若现的山峰,变化多端的云层,相互嬉戏,彼此交织着似神来之笔,这一切都浑然天成,没有刻意的修饰和雕琢,也没有一点虚情假意。面对着狂风呼啸,不自觉慢慢的展开双臂,去拥抱这雄伟壮丽的山河,心中不免感慨万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峰。”
伫立顶峰,脚下俨然是康庄大道,直通云霄;而心中则是满满的自信,直指辉煌;积蓄一腔振奋的力量,向天空呐喊,明天,我有的是希望。挺起胸膛,不再迂回的盘桓,不再怯懦的忧伤,用双脚的力量,撑起明天的太阳。
除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为这景色中顽强的生命而折服。
每每看到挑山工穿梭的身影,心底不由得随之颤抖,为他们的路途担忧,更是为那份执着而感动,他们之中有的瘦骨嶙峋,有的头发花白,更有甚者已是年过半百,唇齿稀疏。幸逢一位老者,趁他休息时和他攀谈了几句,肩头百斤重担压得扁担都已低下了头,而他却一直在微笑。涔涔的汗水在他额头的沟壑中,七横八竖的流淌,他只是微微的喝了一口水,淡淡的朝行人再次微笑。还来不及回味,他却已经继续前行,一步又一步,身后留下这一路的风雨激荡。山高路远,没有人抱怨;身卑名微,没有人停留。他们黝黑的皮肤下,是一种使命和刚强铸就的民族之魂,是坚强和果敢谱写的生命华章。平凡的挑山工,他们或许不够高大,或许他们的一生注定只是默默无闻,无人知晓,任他们踏遍大好河山也不能激起半点风云,但是他们前行的身影却是这山间最壮丽的风景。他们的铮铮铁骨可比山高,可比谷深,可永恒屹立于这崇山峻岭而不倒。
幽梦魂魂秋千语,化作柔情万分,只为江山故。
巍峨的黄山松,屹立在石间,风雨不动,岁月无改。它们遗世独立却不孤芳自赏,雍容华贵而不矫揉造作,稀稀疏疏却又错落有致。远看是一团团,一簇簇,精致华美;近看却又是一点点,一株株,清新淡雅。它们彼此默契的保持着温暖的距离,不紧不密,静静地把人世间的美演绎得淋漓尽致,它们突破云层,与天地争辉;它们扎根入石,创造生命。惊愕之余,却不敢草率的用言语来描述它的美,因为害怕这世间一切的溢美之词,都会是对它的亵渎。如果非得用一句话来形容,那我想到的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着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
匆匆忙忙的离开,来不及想太多,只剩下长久地回味。
来过,就是幸福的;即使不得不离开,也将是最难忘的回忆。她是一个温柔的局,迷失了自我,却获得了重生。如果还有下一次,我依然愿意沉迷。
“登东山则小鲁,等泰山则小天下”吾为登临黄山,则胸怀天下。
登山是一次修行,是一份解脱,一种领悟!
篇6:大海印象优美散文
大海印象优美散文
很小的时候,在电影中见过大海,看见那翻转的浪花、那沙滩、那拍岸的巨波,那遥望中没有阳光的温度,也没有海浪的温度。
初中的时候,朱明瑛的“大海啊故乡”因那特质的歌喉带来一份不一样的感受和遐想。那是一种宽厚和可望不可及。
高中的时候,同座写了一首诗“啊!大海”。那诗虽被挂出来展览,却一直与同座纠结着:“你没见过大海怎么敢写大海?”直到突然有一天,不见同座来上学,说是转学了。还是纠结这个问题。突然又有一天,说是那曾经的同座自己去了天堂,那一刻,所有的纠结都消失了,只剩下脑海中晃动的那张多愁善感的脸和那副总是往下掉的眼镜。心里,默默的祝福同座,在天堂会看到最美的大海。
大学的时候,终于有机会去看了真正的大海。
那天,天空不是很晴朗,似雾非阴的。却出奇的闷热。由于是盛夏旅游旺季,大客车只能停在很远的地方,全体同学和老师一路走着,说笑着,没见过大海的幻想着近在咫尺的大海的模样;见过大海的也怀着久别重逢的冲动。
越走海水的味道越浓,那是一种说不出来的咸咸的感觉,似乎能想起小时候妈妈炸的咸鱼的味道。渐渐的,能听到海的声音,那是一种有别于人群噪音的水声,却又不是水龙头里出水的声音,象是所有的水在集会——那是一种响亮却不吵杂的混响。
一个九十度转弯,脚下是下坡的台阶,在那台阶的尽头是个无限宽的上坡。而那上坡不是台阶也不是平整的`路面,那是个蓝色的水面,一直伸向天尽头。
啊,看哪!大海!一时没反应过来的惊奇被这一声惊叫唤醒。那一刻,彻底颠覆了对水的感觉,似乎这水变成了海就不再是水,而变成深邃的智者或者跃动的精灵。
迫不及待的与大海进行亲密接触。胆小的女生在岸边,在海水浅的地方试探着海水的脾气;胆大的男生则无畏无惧的迎着一浪一浪打来的海水向海的深处挺进。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与大海交流着:感受着海水时而轻柔时而粗野的触摸;或主动或被迫的品尝着海水的或咸或腥或涩的味道;感染着海浪那或近或远的轰鸣;体验着象鸟似鱼一样舞动的姿态……
年轻的狂热经过海水的洗刷后慢慢的理智下来,才真正用心去感受大海的博大、宽广、深远……
看那航行在半空中海天交汇处的轮船是那样的坚定和从容;听那撞击礁石的巨浪的咆哮张弛有度;捧着海滩上的细沙洒在刚被海水浸湿的身上,那种温暖象妈妈的手在抚摸……
夜幕中,同学们点起了篝火,远远望去,那跳动的火焰和周围的人影似挂在半空中——似仙境如梦中……
工作后,一次公出的时候,再一次亲近了大海。那是初夏,海水有些凉,也没有了年少时的狂燥,只是看着同事的女儿的狂热,回味着当年的自己。
当自己的孩子要上大学的时候,偶然间与孩子提起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孩子瞪大天真的眼睛:“那多美啊,面向大海,拥抱春暖花开!”没见过大海的孩子心中也许只是在描画着春暖花开的美。我问她:“面对着海,怎么会有春暖花开,那美丽的景色明明在身后,为什么就不知回头去接受呢?”孩子笑了,却能看出,她并没真正读懂海子的诗,也没听懂我说的是什么,但那笑中却有着海一样的想象和期待……
篇7:杭州印象优美散文
杭州印象优美散文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作为中国最佳旅游城市,杭州对很多游客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的,今年七月底我有幸去了一趟杭州,印象最深的不是风光旖旎的西湖,也不是闻名遐迩的杭州丝绸,而是杭州街上满眼的樟树!
随便走在杭州的街头,见到最多的树种便是樟树了。
樟树是由杭州市民共同推选出来的`市树。一是因为这种树在杭州的各类树种中最为普遍,可谓长势旺盛,二则是因其与当地的一个古***俗有关。
相传在很久以前,杭州本地的人家有在孩子出生的那天种树的习惯。若生的男孩子,便在院子里种一棵石榴,并酿一坛好酒埋在树下,等到他长大成人,蟾宫折桂之时,挖出酒来,与亲朋共享,以表庆祝。若生的是女孩,则在院中种一株香樟树,也酿酒埋下。待院子里的樟树探出了墙头,便证明这家的女儿已然到了婚嫁的时节,于是就会有媒婆上门提亲。如果一个男孩子喜欢一个女孩子,他会这样含蓄的问她:我可以去你家砍树吗?亲事订下来了,樟树也就要被砍倒做成嫁妆,随那个与它同一天生日的女孩儿共赴别处。大户人家,种的树也多,于是嫁妆也很可观,穷人家当然就显得寒酸了些。但是,谁家都不希望自家院子里的樟树好长时间没被砍倒,因为那就意味着他家的女儿没人娶,成了嫁不出去的姑娘了。
有了这样的习俗,石榴花便成了杭州的市花,而市树呢,理所当然非香樟莫属了。这样的习俗今天当然已不存在,而那些年长日久的樟树,却还是被当地人戏称为嫁不出去的老姑娘。
篇8:乡村印象优美散文
乡村印象优美散文
清晨,推开油墨色的大门,与院中的槐花香味撞个满怀,远远的传来了清晨的第一声鸡鸣。
乡间的清晨,永远是如此静谧与清新。微风中,白杨树欢快的拍打着它那油亮的叶子;合欢树招摇着它那孔雀羽毛般的骨朵儿;滴翠的垂柳摆弄着轻揉着枝条,仿佛要亲吻滋养它的土地。弥蒙的曙光中,那棵饱经沧桑的槐树静静地等待着绽放,微风拂来,香气飘满了整个乡间。荷叶葱茏,沁人心脾,时而花朵飘落,落花如雪,如同颗颗星斗点缀着篱笆小院。路旁的树木青翠欲滴,瓦楞中芳草青青。简谱的顶梁柱式房屋上平铺着粼粼千瓣的屋瓦,在曙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每至夕阳西下,喜欢独自徘徊在河岸边的石子路上。河岸崎岖,小径宜人。躲开了城市的嘈杂的喧嚣,第一次发现夕阳如此美好。河旁淡灰的丝瓜藤架与远处山中的缤纷的丛林交相辉映,在平静的.湖面上垂下五彩斑斓的倒影,偶尔海域哦几条小鱼跃出水面,飞溅起串串珍珠。
在河的对岸,乡村的妇女们在长长的石凳上淘米、洗菜,时而用那我听不懂的方言呢喃几句,然后仍埋头干活儿。她们穿着齐膝的围裙,头发自然的扎在脑后,显出她们独有的能干与朴素。她们没有略施粉黛,也没有浓妆淡抹,静静地踏着熟悉的回家小路,篱笆小院早已搭好了竹凳、竹床。老奶奶带着老花眼镜,眯着眼在那儿纳鞋底,一条小猫慵懒地依偎在她的脚边,仿佛也在欣赏着这美丽的夕阳。小鸡小鸭如同约定了似的,一摇一摆地穿过篱笆到小窝。远处或许会传来孩子的啼哭声,哦,原来是孩子哭闹着要奶奶用凤仙花染指甲呢。黛色的房屋上炊烟袅袅,远处的青山如同天然的屏障阻断了世间的繁华与飘渺。
爱上乡村,不是因为“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就无人却,醉也无人管”的悠然生活,而是深爱着这简单、清新的恬静生活。如果可以摆脱学习的压力,城市的喧嚣,来到这里,与自然为伍,做我本真,那将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在这绿色的世界里,我只想斜倚门房,静静享受着这田间的一切与久违的宁静。
★ 昏人坪散文
★ 石奴印象优美散文
★ 乡村印象优美散文
★ 江南的冬景教案
【靛坪印象优美散文(锦集8篇)】相关文章:
江南的冬景教案设计2022-12-15
济南的冬天的优秀说课稿2023-01-19
《周庄水韵》教学设计2024-01-18
江南的冬景 说课稿2022-04-30
冰心《笑》教学设计2022-11-30
课文江南水乡周庄教学设计2023-10-16
香樟花开优美散文2023-09-06
黑夜怪谈优美散文2023-10-15
秋天的雨教学反思有不足的2023-12-24
现代化的牧场教学反思2022-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