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22-04-30 13:08:45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海河可可奶”为你分享16篇“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

篇1: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

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

一、概述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节约用地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的43。我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全省陆域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70.4,平原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土地资源相对稀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5亩。近年来,随着我省国民经济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逐年减少,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在中央号召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行业的今天,作为建设用地的“大户”,公路建设与节约用地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公路建设中如何更加节约、更加合理的利用土地,成为今后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我省建设用地现状及形势

国土资源部4月份公布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0的1.41亩进一步减少到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短短两年间,总量减少已经多达1300多万亩,反映出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趋势尚未发生根本改变。

近几年,我省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迅猛发展,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从1995年杭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又相继建成了沪杭、上三、甬台温、金丽温、杭宁、乍嘉苏、杭金衢、杭州绕城、甬金等一大批高速公路。至底,我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866公里,约占地11.8万亩,省内高速公路网已和上海、江苏、江西、福建等周边省市的高速公路网相接,高速公路的网络效应已初步显现;年计划建成通车447公里,约占地4.9万亩,预计,我省将再新建成通车约700公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3000公里,约总占地30.4万亩。到20底,我省国、省、县道通车里程达到29952公里,(其中国省道6855公里),其中-05年完成新、改建里程2270公里,今后数年计划实施新改建里程3000公里。我省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交通部和我省“十一五”交通规划,公路交通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在“十一五”期间仍将有着较快的发展,预计新增高速公路1480公里,续建1445公里,新增建设用地23.1万亩;国省道及其他干线公路新增一级公路695公里,二级公路2504公里,三级和四级公路2113公里,增加建设用地11.9万亩。

(二)公路建设用地形势分析

在我省公路建设历程中,特别是近年来公路建设的大发展时期,交通行业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政策,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和保护土地资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1、公路建设用地总数量较大

近年来,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用地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在全省建设用地总量中占较大的比例,05年甚至达到了55,在全省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相对突出的情况下,使得高速公路用地量大与节约用地的矛盾突出,成为其他建设行业等有关方面的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且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在近期还在继续增加:首先,为适应激增的交通量需求,目前有近一半的高速公路项目设计按照6-8个车道实施;其次,高速公路的互通间距越来越小:如全线基本处于山岭重丘区的诸永高速公路平均间距仅为13.3公里,杭浦高速公路为9.3公里,申嘉湖高速公路平均间距只有7.3km;第三,随着高速公路成网加密,枢纽互通数量迅速增加,目前基本每条高速公路都有2个以上的枢纽互通;第四,随着车流量的激增,服务管理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房建工程规模也在变大。如一般管理中心建筑面积为3000-4000平方米左右、管理所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左右、服务区总建筑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之间。

2、公路设计及实施阶段相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一直以来,我省交通系统上下十分重视节约用地问题,要求在公路建设设计及实施阶段贯彻执行这一重大方针,但在具体项目设计中未能全面实施贯彻节约土地的'思想,设计不尽合理,工程实施阶段节地措施执行不力,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3、相关控制措施等研究工作相对滞后

对公路用地的评价体系,以及公路建设各阶段节约用地的控制措施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关指标、措施等的制订工作相对滞后,在深挖公路建设节约用地的潜力方面,工作开展不够深入。

(三)调研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针对高速公路用地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认真的分析,我们的调研工作主要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公路建设前期工作阶段,该阶段的工作对节约用地、合理用地起着决定性作用;二是工程实施阶段,该阶段工作抓的不好,很可

篇2: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

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

一、概述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节约用地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的43。我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全省陆域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70.4,平原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土地资源相对稀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5亩。近年来,随着我省国民经济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逐年减少,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在中央号召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行业的今天,作为建设用地的“大户”,公路建设与节约用地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公路建设中如何更加节约、更加合理的利用土地,成为今后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我省建设用地现状及形势

国土资源部2006年4月份公布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006年的1.41亩进一步减少到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短短两年间,总量减少已经多达1300多万亩,反映出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趋势尚未发生根本改变。

近几年,我省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迅猛发展,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从1995年杭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又相继建成了沪杭、上三、甬台温、金丽温、杭宁、乍嘉苏、杭金衢、杭州绕城、甬金等一大批高速公路。至年底,我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866公里,约占地11.8万亩,省内高速公路网已和上海、江苏、江西、福建等周边省市的高速公路网相接,高速公路的网络效应已初步显现;2006年计划建成通车447公里,约占地4.9万亩,预计20,我省将再新建成通车约700公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3000公里,约总占地30.4万亩。到2005年底,我省国、省、县道通车里程达到29952公里,(其中国省道6855公里),其中03年-05年完成新、改建里程2270公里,今后数年计划实施新改建里程3000公里。我省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交通部和我省“十一五”交通规划,公路交通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在“十一五”期间仍将有着较快的发展,预计新增高速公路1480公里,续建1445公里,新增建设用地23.1万亩;国省道及其他干线公路新增一级公路695公里,二级公路2504公里,三级和四级公路2113公里,增加建设用地11.9万亩。

(二)公路建设用地形势分析

在我省公路建设历程中,特别是近年来公路建设的大发展时期,交通行业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政策,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和保护土地资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1、公路建设用地总数量较大

近年来,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用地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在全省建设用地总量中占较大的比例,05年甚至达到了55,在全省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相对突出的情况下,使得高速公路用地量大与节约用地的矛盾突出,成为其他建设行业等有关方面的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且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在近期还在继续增加:首先,为适应激增的交通量需求,目前有近一半的高速公路项目设计按照6-8个车道实施;其次,高速公路的互通间距越来越小:如全线基本处于山岭重丘区的诸永高速公路平均间距仅为13.3公里,杭浦高速公路为9.3公里,申嘉湖高速公路平均间距只有7.3km;第三,随着高速公路成网加密,枢纽互通数量迅速增加,目前基本每条高速公路都有2个以上的枢纽互通;第四,随着车流量的激增,服务管理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房建工程规模也在变大。如一般管理中心建筑面积为3000-4000平方米左右、管理所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左右、服务区总建筑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之间。

2、公路设计及实施阶段相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一直以来,我省交通系统上下十分重视节约用地问题,要求在公路建设设计及实施阶段贯彻执行这一重大方针,但在具体项目设计中未能全面实施贯彻节约土地的思想,设计不尽合理,工程实施阶段节地措施执行不力,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3、相关控制措施等研究相对滞后

对公路用地的评价体系,以及公路建设各阶段节约用地的控制措施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关指标、措施等的制订相对滞后,在深挖公路建设节约用地的潜力方面,开展不够深入。

(三)调研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针对高速公路用地中存在的问题,经过认真的分析,我们的调研主要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公路建设前期阶段,该阶段的对节约用地、合理用地起着决定性作用;二是工程实施阶段,该阶段抓的不好,很可

能会额外的增加征地范围,导致多占良田、二次征地,给工程建设节约用地带来不利因素,需要严格控制;三是管理方面,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研究并制订各项节约用地控制对策与措施,严把各道关口。因此,结合__省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本调研主要从设计、施工、管理入手,对如何节约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进行研究。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前期不“深”不“细”

有些工程由于前期勘测深度不足,方案比选不细,设计人员节约用地意识不强,表现在三个不合理:一是路线选线不合理;二是线形指标选用不合理;三是桥、路、隧方案选择不合理。如一些高速公路线位横穿村镇或标准农田,未很好的利用山地、林地、边角等,给征迁造成难度同时,也给高速公路增加了安置地、占补平衡用地等额外的征地;如个别高速公路线位多次调整,造成重复征地;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使工程实施过程中变更的地方较多,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往往由于没有充分掌握复杂的地质条件而导致高边坡滑坡等,如杭新景、诸永、两龙、申苏浙皖等高速公路边坡滑坡,造成二次甚至多次征地。

(二)实施阶段多“征”多“占”

在工程实施期间,部分施工单位不按工程实际需要,盲目扩大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工程完工后,复耕敷衍了事,造成部分耕地等农用地的损失;路基、隧道工程等取土、弃土,不严格按照环评指定的场地,随意取土、弃土,擅自扩大范围,弃土场不按标准进行防护,造成水土流逝,也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在工程变更设计时,也可能出现多征用土地的现象。

(三)工程管理把关不严

在工程前期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审查不严不细,在节约用地方面的评价不全面,可能造成多占用土地资源、多占用标准农田;在工程实施阶段,招标文件中对施工单位临时用地、预制场、弃土场、生活用房等没有按要求复耕规定,具体实施时重视不够,把关不严,没有做到节约用地精打细算。

三、措施和建议

在公路建设中节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公路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在公路建设各个环节要落实各项措施,合理和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从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出发,正确处理好公路建设与土地资源限制的关系问题,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核心,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规范施工、严格管理为重点,以完善管理评价体系为保障,严格控制占地数量,集约用地,建设我省节约型交通行业。

(一)项目前期阶段建议

1、把好规划关

高速公路节约用地从规划阶段就已开始,规划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全局的高速公路规模、难度以及总体占用土地。规划阶段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整体的路网容量、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国家和省有关方针政策,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经充分论证后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立项应立足扎实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分析论证,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综合考虑土地、环境、资金等技术经济条件,根据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现有路网状况和未来交通需求,确定项目是否应该立项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

我省地域面积小,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公路建设用地数量大,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更显重要。公路建设应充分利用老路改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如龙丽龙高速公路地处__中南部中低山区的河谷地带,山势陡竣,沟谷纵横,建筑空间十分狭小,目前已通车的50、53省道贯穿其间,龙丽龙一级公路线位只能与其平行,未来要在这一狭窄空间再建一条高速公路,其经济和生态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将十分高昂。为充分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利用初建未成的一级公路改建成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增加用地23.11亩(如果新建相同标准的高速平均每公里征地133.2亩),即可达到实行全封闭目的。其中路线部分平均每公里增加用地约7.0亩,因增设互通立交平均每处增加用地80亩,增设服务区,每处增加用地约75亩。改建后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其适应交通量相当于四车道一级公路适应交通量的1.83倍,行车速度提高41.6。将一级改为高速,为可持续发展节约了可贵的土地资源。

2、把好选线关

高速公路选线,实际上是影响高速公路节约用地最大的因素,一旦高速公路线位确定,整体的路线规模和结构物(桥梁、隧道等)数量也基本确定,其余只能做一些局部的优化和调整。但选线也是最为设计人员最难以把握的,因为路线的走向往往不是可以单纯通过技术优化可以决定的,往往要受地方规划、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地方政府的决策等诸多非技术性的因素影响。

工可选线及初步设计阶段的局部线位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关高速公路设计的规范标准是必须遵循的原则,为了设计尽可能少占用土地,必须围绕这一原则,结合其他影响选线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反复比选和论证,确定合理的线位走向方案。

3、注重工可与初设阶段的路线方案比选

在两阶段设计中,工可阶段的选线是整个高速公路选线的重点,因此,进行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时,应在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路线走廊带和主要控制点,应详细调查当地土地情况,收集土地资料,进行分类研究,将土地占用情况作为路线走廊方案选择的重要指标。在初设阶段,要在“工可”确定的基本线位上,逐段进行方案比选,要尽量减少占用耕地,避让基本农田和经济作物区。

要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用地情况和占用农田情况进行多方案论证、比选,确定合理的线位方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方案,要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劣质地;要重视环境保护,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认真勘察、仔细计算,合理调配土石方,在经济运距内充分利用移挖作填,严格控制土石方工程量;应合理设置取、弃土场,并尽量不占用农田,将取、弃土和改地、造田结合起来。

4、加强平、纵面线形方案的比选论证

路线平、纵面线形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桥梁、隧道、互通立交等大型构造物的选址及其规模,这些大型结构往往对征用土地数量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山区,路线平、纵面线形方案还往往决定着填挖方量的大小,因此,路线平、纵面线形设计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结合桥梁、隧道、互通立交等大型结构物的选址和规模,合理选用技术指标,进行详细的比选优化,在满足交通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中、低值,以期达到最佳的工程经济合理性。

5、高度重视地质选线的研究和实践

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不乏因地质问题导致设计变更,增加二次征地,甚至影响工期,如两龙、台缙、杭新景等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都有深刻的教训。由于目前设计费用在各阶段的分配问题,工可阶段的地质勘探费用往往不足以提供全面和深入的地质勘探报告。在这样的条件下,工可阶段的地质选线应该更多的加强地质区域调查和现场地质形态的观察和分析,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往往能够根据地形地质形态的观察和分析作出较为客观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估,有时比不够全面的地质勘探更加有效。

6、严格控制互通立交的数量和规模

我省互通立交密度较大,标准偏高,致使规模较大。客观上讲,我省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沿线需要增设接口。但也有的高速公路投资方与地方无关,地方也可能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增设互通,而实际进出车流量寥寥无几。互通立交的规模和数量对高速公路总体用地有着相当大比重,因此,应严格控制我省互通立交的数量和规模,有利于节约土地。

7、细化、优化、深化设计方案比选

认真进行高填路堤与桥梁、深挖路堑与隧道、互通立交规模型式、路基填料、边坡坡率、排水沟尺寸与型式、取弃土设计、沿线设施布设等方案比选,在环境与技术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宜采取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减少高填深挖;在通过基本农田及经济作物区的高填深挖路段,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设置挡墙、护坡、护脚等防护设施,缩短边坡长度,节约用地。

(二)设计阶段建议

1、把好桥梁设计关

桥梁的征地采用投影面积征地,而路基征地受填筑高度影响,征地范围除路基范围还包括两侧边沟、绿化带等,长远可持续发展考虑,在造价控制允许范围之内,应尽量可能增加桥梁代替路基,可大幅减少征地面积。并采用能够降低标高的新型桥梁结构,以降低桥头填土高度。

新的桥涵设计规范已经明确提出了“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导致了设计理念的更新,从过去单纯为降低造价而大填大挖的.情况已转变为尽量减少大填大挖,以桥梁和隧道取代大填大挖,充分体现了环保要求,降低了对环境和水利的影响,同时也大大的节约了建设用地,为我省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这在黄衢南高速公路的设计中已有充分体现。

2、把好互通设计关

(1)路网规划阶段

实践证明,良好的路网规划,可以更加合理有效的设置互通,包括互通形式和规模,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路网规划要有一定超前性,尽量避免多条高速公路近距离平行或相交于一点,以尽可能降低互通的复杂性和规模。建议今后的路网规划将互通立交(包括分离式立交)的设置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2)互通间距

互通的平均间距是非强制性指标,主要用以衡量在特定区域互通设置密度的合理性,目前我省高速公路的互通间距越来越小。如全线基本处于山岭重丘区的诸永高速公路平均间距仅为13.3公里,杭浦高速公路为9.3公里,申嘉湖高速公路平均间距只有7.3km。根据互通有关研究,建议:

a、大城市周围、主要工业地区的互通平均间距:5-10Km;

b、在平原区一般路段的互通平均间距:9-15Km;

c、山岭重丘区一般路段的互通平均间距:12-25Km。

d、在互通间距较小时,应将枢纽互通与一般互通组合成一体设置,从而大大减少征地数量。

互通间距采用还应根据互通影响区域范围的GDP、人口数量、出入交通量等指标进行衡量而定。此外,还应该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中互通最小间距和组合式互通的规定,充分考虑交通标志设置的合理性和行车的安全性。

(3)互通形式

为尽可能的节省占地面积和降低造价,应多借鉴日本的经验,尽量采用喇叭形互通,而不宜采用大多数西方国家应用最多的菱形和部分苜蓿叶形。如下表所示。

各互通类型比较表互通类型造价(万元)平均占地(公顷)备注半苜蓿叶形-400018.667需要设置两个收费站,运营费用较高,管理难度较大,半苜蓿叶形互通在我省应用越来越少。单喇叭3000-600011.332只需要设置一个收费广场,便于集中设置收费道口,方便运营期的养护和管理。双喇叭5000-1200019.881枢纽互通大于1500043.459四肢以上高速公路相交的枢纽工程规模和占地面积特别大,所以在设计中要慎重采用。注:为了便于比较,按主线为六车道高速公路考虑。目前我省高速公路的互通构成比例,采用以单喇叭形互通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多种形式共同发展模式,总体上较为合理。但应该进一步根据不同的地形、交通量和路网关系,丰富互通形式,充分发挥不同互通的适应性和特点,达到既能优化交通流,又能控制建设用地的目的。

(4)互通连接线

地方连接线用地一般与高速公路建设用地捆绑报批。由于我省经济发展较快,各地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道路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地方道路等级、宽度要求均很高,尤其是杭嘉湖宁绍地区,规划和建设的地方道路极大部分为一级公路,并设置较宽的非机动车道,超过了省内规定的互通连接线一般采用二级公路的要求,这也是造成高速公路用地偏高的重要因素。互通连接线设置应与地方路网有机结合,按照就近连接地方等级公路的原则设置连接线,我省规定连接线长度原则上不应超过4公里,等级为二级。

3、把好隧道设计关

近几年来,我省隧道工程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隧道工程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呈快速增长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我省高速公路逐渐向西南部山区挺进,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迅速增长,同时由于出于节约控制建设用地,减少大开大挖,加强环保的考虑,隧道里程迅速增加,比如金丽温一、二期隧道里程基本在10左右,但到三期时已经达到了24.71。

在合理造价范围内增设隧道及优化隧道设计对节约建设用地有着重要的意义。应从合理确定隧道选址、加强地质调查和地质选线、加强方案比选、细化设计参数等方面努力。

根据我省及福建等邻近省份的情况分析,各种隧道形式的造价与用地情况比较为:分离式隧道造价最低但用地最多,多小净距隧道造价一般用地也一般,联体隧道造价最高但也是最节约用地的形式,建议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隧道形式和规模。

4、把好路基设计关

(1)改进边沟设置型式,减少土地占用。

改进边沟型式能有效减少土地占用,比如以往常常采用开口宽度1.8米的梯形边沟,为了减少征地宽度,建议多采用开口0.6~1.2米的U型或者矩型边沟,并根据汇排水分析计算,对于不需要边沟的路段建议不设边沟,通过自然长草或人工植草方式自然排水。如果平均按1.8米开口宽度改为1.0米的开沟边沟计算,能减少土地占用约2.4亩/公里。

(2)降低路堤高度,减少征地宽度。

公路路基高度对占用土地数量也有明显的影响,高度减少1米,路基边坡比率按1:1.5计算,土地占用就减少4.5亩/公里。在__省杭浦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申嘉湖高速公路设计优化等咨询中,都分别提出了有关的降低路堤高度建议,对节约用地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减少填方路基边沟或路堑上边坡截水沟外用地宽度,降低土地占用。

通常路堤排水边沟或路堑上边坡截水沟外2~3米作为公路征用土地,现一般建议改为1米,以节约用地,按此计算,大约可节约土地4.5亩/公里。比如在《龙丽温(泰)高速公路云和至景宁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路堤排水沟外缘2.0m,路堑边坡坡顶截水沟外缘3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偏大,建议路堤排水沟外缘1m,路堑边坡坡顶截水沟外缘1m以内为公路用地范围。

(4)因地制宜安排绿色通道用地,减少土地占用。

通常按边沟外5~10米考虑,现一般建议因地制宜设置,实际上,由于我省大部分地区绿化情况较好,除个别地段外,多数路段已不需要专门设置绿色通道,公路两侧的田野和自然植被也是沿线公路景观的重要部分。

(5)合理设置上边坡台阶宽度,减少征地宽度。

挖方路堑上边坡台阶宽度通常设置为2米,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和防护需要,现在一般建议改为1米,不但节省了大量土方工程,而且节约了用地,一般挖方路段按一级台阶计算,可节约1.5亩/公里。

通过上述的各项综合措施,一般路段平均每公里大致可以争取节约10亩以上的土地。

5、有条件的采用低路基设计的建议

经过对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提供有关低路基设计有关材料的分析,对低路基在我省高速公路中采用,提出以下看法:

(1)采用低路基设计的必要性。

高速公路路堤高度直接影响其造价和经济效益,由于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地方路网不断加密,高速公路路堤日趋增高。过高的路堤将大量占用土地资源,增加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难度。如何有交往地降低填土高度,节省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高速公路建设来说尤其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大幅度降低高速公路填土高度设计思路进行探索,选择合适的路段进行试点,为今后进一步探索高速公路低路堤方案建设积累经验。

(2)采用低路基路段应具备的条件。

资料显示,国外有很多高速公路填土很低,特别是发达国家更是如此,但其大部分有特定环境,如交通工具基本是汽车,可以直接使用高速公路,农村人口比例极少,农业全部是机械化,对横向跨越高速公路的需求极少。人口密谋小,农村多集中居住,出行方向较明确,便于采用支线上跨解决横向跨越。

①低路堤路段应具有足够的长度,不宜少于10km。

②宜在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取土困难地区选择。

③宜在低路堤实施后,利用线外工程能有效地发送地方路网交通地区选择。

④充分重视低路堤实施可能性,宜选在地方矛盾相对不突出,便于建设管理路段。

所谓低路堤设计方案首先应是对某具体的路段来说,设计思路的路基填土高度有大幅度降低的方案。对于低路堤设计方案不宜确定某一个具体填土高度或某一个填土高度范围,它的填土高度应视不同的路段和不同的设计约束条件有所不同,其填土高度应该是在满足高速公路本身的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采取一定的措施后,在降低路堤填土高度的同时,又解决高速公路以外其他的需求,并且达到综合效益最佳作为目标值。

(3)低路基设计采用的技术措施。

控制高速公路填土高度的因素一般有:河流的防洪和通航、相交道路的通行净空、乡村道路横向穿越的净空、高速公路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等。如果使相交的等级道路和乡村道路全部上跨高速公路,纵断面只受防洪、通航和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控制,理论上,其填土高度应是最低的。但使所有横穿道路都上跨也是很不利的。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降低填土高度。

①对相交的等级公路交叉方式进行分析,尽可能使支线上跨高速公路,但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②对机耕标准以上的地方道路进行归并,结合路网,每2~5km设置一处支线上跨天桥解决横向沟通问题;

③采用辅道使地方路网与合并后设置的支线上跨天桥衔接。

从江苏、上海部分高速公路低路堤方案实施的经验来看,低路堤方案对于节约用地(可节约10-20),对保护生态环境也非常有利,同时由于我省杭嘉湖等平原地区路基填料短缺、运输距离远、价格高,因此低路堤方案对于减少填料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低路堤的实施需要沿线有关方面的配合,比如农田灌溉系统的改造。

6、控制房建规模

(1)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各房建工程的规模,集约化使用,收费站采取“大站带小站”方式,则不但能够更好的发挥房建工程的服务功能,而且也能够有效节约房建工程用地。

(2)目前我省高速公路应结合当前公路养护社会化的趋势,在初步设计时合理减小养护工区的规模。

(3)高速公路应根据交通量大小、路段长度、地形条件、社会服务需要,选择适当地点设置服务区,并合理确定服务区的功能和规模。尽量利用废弃地、荒山和坡地,或结合弃土场设置,原则上不得占用农田。

(三)工程实施阶段的建议

1、项目施工招标时,应将耕地保护的有关条款列入招标文件,并严格执行。合同段划分要以能够合理调配土石方,减少取、弃土数量和临时用地数量为原则;项目实施中要合理利用所占耕地地表的耕作层,用于重新造地;要合理设置取土坑和弃土场,取土坑和弃土场的施工防护要符合要求,防止水土流失。

2、项目法人要增强耕地保护意识,统筹工程实施临时用地,加强科学指导;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占地情况的监督,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土地保护措施。项目法人组织交工验收时,应对土地利用和恢复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3、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临时用地数量,施工便道、各种料场、预制场要根据工程进度统筹考虑,尽可能设置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或利用荒坡、废弃地解决。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农田,项目完工后临时用地要按照合同条款要求认真恢复。

4、公路建设中废弃的旧路要尽可能造地复垦,不能复垦的要尽量绿化,避免闲置浪费。

(四)管理方面的建议

1、交通主管部门要在“工可”评估、初步设计审查阶段,严把设计审查关,千方百计节约用地。

2、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加强耕地保护、节约用地的宣传教育活动,增进全行业对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和耕地保护政策的了解,把保护耕地变成全体交通建设者的自觉行动,使节约土地在公路建设中得以贯彻落实。

3、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要加强对公路建设项目前期设计、工程建设期间土地征用、借用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杜绝设计、施工等环节浪费土地资源。

《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bSg

能会额外的增加征地范围,导致多占良田、二次征地,给工程建设节约用地带来不利因素,需要严格控制;三是管理方面,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研究并制订各项节约用地控制对策与措施,严把各道关口。因此,结合__省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本调研主要从设计、施工、管理入手,对如何节约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进行研究。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前期不“深”不“细”

有些工程由于前期勘测深度不足,方案比选不细,设计人员节约用地意识不强,表现在三个不合理:一是路线选线不合理;二是线形指标选用不合理;三是桥、路、隧方案选择不合理。如一些高速公路线位横穿村镇或标准农田,未很好的利用山地、林地、边角等,给征迁造成难度同时,也给高速公路增加了安置地、占补平衡用地等额外的征地;如个别高速公路线位多次调整,造成重复征地;另外在一定程度上使工程实施过程中变更的地方较多,特别是山区高速公路,往往由于没有充分掌握复杂的地质条件而导致高边坡滑坡等,如杭新景、诸永、两龙、申苏浙皖等高速公路边坡滑坡,造成二次甚至多次征地。

(二)实施阶段多“征”多“占”

在工程实施期间,部分施工单位不按工程实际需要,盲目扩大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等临时用地,工程完工后,复耕敷衍了事,造成部分耕地等农用地的损失;路基、隧道工程等取土、弃土,不严格按照环评指定的场地,随意取土、弃土,擅自扩大范围,弃土场不按标准进行防护,造成水土流逝,也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在工程变更设计时,也可能出现多征用土地的现象。

(三)工程管理把关不严

在工程前期设计阶段,对设计方案审查不严不细,在节约用地方面的评价不全面,可能造成多占用土地资源、多占用标准农田;在工程实施阶段,招标文件中对施工单位临时用地、预制场、弃土场、生活用房等没有按要求复耕规定,具体实施时重视不够,把关不严,没有做到节约用地精打细算。

三、措施和建议

在公路建设中节约用地,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是公路建设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在公路建设各个环节要落实各项措施,合理和有效的利用土地资源。从合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出发,正确处理好公路建设与土地资源限制的关系问题,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核心,以科学规划、精心设计、规范施工、严格管理为重点,以完善管理评价体系为保障,严格控制占地数量,集约用地,建设我省节约型交通行业。

(一)项目前期阶段建议

1、把好规划关

高速公路节约用地从规划阶段就已开始,规划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全局的高速公路规模、难度以及总体占用土地。规划阶段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整体的路网容量、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国家和省有关方针政策,并充分考虑项目所在地区的综合运输体系、远期发展,经充分论证后确定。公路建设项目立项应立足扎实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分析论证,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准确性,综合考虑土地、环境、资金等技术经济条件,根据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现有路网状况和未来交通需求,确定项目是否应该立项建设,避免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

我省地域面积小,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公路建设用地数量大,提高土地的有效利用率更显重要。公路建设应充分利用老路改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如龙丽龙高速公路地处__中南部中低山区的河谷地带,山势陡竣,沟谷纵横,建筑空间十分狭小,目前已通车的50、53省道贯穿其间,龙丽龙一级公路线位只能与其平行,未来要在这一狭窄空间再建一条高速公路,其经济和生态环境所付出的代价将十分高昂。为充分利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利用初建未成的一级公路改建成高速公路平均每公里增加用地23.11亩(如果新建相同标准的高速平均每公里征地133.2亩),即可达到实行全封闭目的。其中路线部分平均每公里增加用地约7.0亩,因增设互通立交平均每处增加用地80亩,增设服务区,每处增加用地约75亩。改建后的四车道高速公路其适应交通量相当于四车道一级公路适应交通量的1.83倍,行车速度提高41.6。将一级改为高速,为可持续发展节约了可贵的土地资源。

2、把好选线关

高速公路选线,实际上是影响高速公路节约用地最大的因素,一旦高速公路线位确定,整体的路线规模和结构物(桥梁、隧道等)数量也基本确定,其余只能做一些局部的优化和调整。但选线也是最为设计人员最难以把握的,因为路线的走向往往不是可以单纯通过技术优化可以决定的,往往要受地方规划、自然人文景观的保护、地方政府的决策等诸多非技术性的因素影响。

工可选线及初步设计阶段的局部线位调整。在这个过程当中,有关高速公路设计的规范标准是必须遵循的原则,为了设计尽可能少占用土地,必须围绕这一原则,结合其他影响选线的因素进行深入的研究,通过反复比选和论证,确定合理的线位走向方案。

3、注重工可与初设阶段的路线方案比选

在两阶段设计中,工可阶段的选线是整个高速公路选线的重点,因此,进行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时,应在深入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合理的路线走廊带和主要控制点,应详细调查当地土地情况,收集土地资料,进行分类研究,将土地占用情况作为路线走廊方案选择的重要指标。在初设阶段,要在“工可”确定的基本线位上,逐段进行方案比选,要尽量减少占用耕地,避让基本农田和经济作物区。

要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做深入、细致的研究,结合用地情况和占用农田情况进行多方案论证、比选,确定合理的线位方案;在工程量增加不大的情况下,应优先选择能够最大限度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的方案,要充分利用荒山、荒坡地、废弃地、劣质地;要重视环境保护,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生态,与周围环境、景观相协调;认真勘察、仔细计算,合理调配土石方,在经济运距内充分利用移挖作填,严格控制土石方工程量;应合理设置取、弃土场,并尽量不占用农田,将取、弃土和改地、造田结合起来。

4、加强平、纵面线形方案的比选论证

路线平、纵面线形方案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桥梁、隧道、互通立交等大型构造物的选址及其规模,这些大型结构往往对征用土地数量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山区,路线平、纵面线形方案还往往决定着填挖方量的大小,因此,路线平、纵面线形设计应根据有关技术标准、规范,结合桥梁、隧道、互通立交等大型结构物的选址和规模,合理选用技术指标,进行详细的比选优化,在满足交通要求的情况下,尽量选用中、低值,以期达到最佳的工程经济合理性。

5、高度重视地质选线的研究和实践

在我省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不乏因地质问题导致设计变更,增加二次征地,甚至影响工期,如两龙、台缙、杭新景等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都有深刻的教训。由于目前设计费用在各阶段的分配问题,工可阶段的地质勘探费用往往不足以提供全面和深入的地质勘探报告。在这样的条件下,工可阶段的地质选线应该更多的加强地质区域调查和现场地质形态的观察和分析,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往往能够根据地形地质形态的观察和分析作出较为客观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估,有时比不够全面的地质勘探更加有效。

6、严格控制互通立交的数量和规模

我省互通立交密度较大,标准偏高,致使规模较大。客观上讲,我省经济发展较快,特别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沿线需要增设接口。但也有的高速公路投资方与地方无关,地方也可能提出一些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增设互通,而实际进出车流量寥寥无几。互通立交的规模和数量对高速公路总体用地有着相当大比重,因此,应严格控制我省互通立交的数量和规模,有利于节约土地。

7、细化、优化、深化设计方案比选

认真进行高填路堤与桥梁、深挖路堑与隧道、互通立交规模型式、路基填料、边坡坡率、排水沟尺寸与型式、取弃土设计、沿线设施布设等方案比选,在环境与技术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宜采取低路堤和浅路堑方案,减少高填深挖;在通过基本农田及经济作物区的高填深挖路段,应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尽量考虑设置挡墙、护坡、护脚等防护设施,缩短边坡长度,节约用地。

(二)设计阶段建议

1、把好桥梁设计关

桥梁的征地采用投影面积征地,而路基征地受填筑高度影响,征地范围除路基范围还包括两侧边沟、绿化带等,长远可持续发展考虑,在造价控制允许范围之内,应尽量可能增加桥梁代替路基,可大幅减少征地面积。并采用能够降低标高的新型桥梁结构,以降低桥头填土高度。

新的桥涵设计规范已经明确提出了“美观和有利环保”的原则,导致了设计理念的更新,从过去单纯为降低造价而大填大挖的情况已转变为尽量减少大填大挖,以桥梁和隧道取代大填大挖,充分体现了环保要求,降低了对环境和水利的影响,同时也大大的节约了建设用地,为我省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预留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这在黄衢南高速公路的设计中已有充分体现。

2、把好互通设计关

(1)路网规划阶段

实践证明,良好的路网规划,可以更加合理有效的设置互通,包括互通形式和规模,都能得到良好的控制。因此路网规划要有一定超前性,尽量避免多条高速公路近距离平行或相交于一点,以尽可能降低互通的复杂性和规模。建议今后的路网规划将互通立交(包括分离式立交)的设置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2)互通间距

互通的平均间距是非强制性指标,主要用以衡量在特定区域互通设置密度的合理性,目前我省高速公路的互通间距越来越小。如全线基本处于山岭重丘区的诸永高速公路平均间距仅为13.3公里,杭浦高速公路为9.3公里,申嘉湖高速公路平均间距只有7.3km。根据互通有关研究,建议:

a、大城市周围、主要工业地区的互通平均间距:5-10Km;

b、在平原区一般路段的互通平均间距:9-15Km;

c、山岭重丘区一般路段的互通平均间距:12-25Km。

d、在互通间距较小时,应将枢纽互通与一般互通组合成一体设置,从而大大减少征地数量。

互通间距采用还应根据互通影响区域范围的GDP、人口数量、出入交通量等指标进行衡量而定。此外,还应该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互通最小间距和组合式互通的规定,充分考虑交通标志设置的合理性和行车的安全性。

(3)互通形式

为尽可能的节省占地面积和降低造价,应多借鉴日本的经验,尽量采用喇叭形互通,而不宜采用大多数西方国家应用最多的菱形和部分苜蓿叶形。如下表所示。

各互通类型比较表互通类型造价(万元)平均占地(公顷)备注半苜蓿叶形2000-400018.667需要设置两个收费站,运营费用较高,管理难度较大,半苜蓿叶形互通在我省应用越来越少。单喇叭3000-600011.332只需要设置一个收费广场,便于集中设置收费道口,方便运营期的养护和管理。双喇叭5000-1200019.881枢纽互通大于1500043.459四肢以上高速公路相交的枢纽工程规模和占地面积特别大,所以在设计中要慎重采用。注:为了便于比较,按主线为六车道高速公路考虑。目前我省高速公路的互通构成比例,采用以单喇叭形互通为主,其他形式为辅的多种形式共同发展模式,总体上较为合理。但应该进一步根据不同的地形、交通量和路网关系,丰富互通形式,充分发挥不同互通的适应性和特点,达到既能优化交通流,又能控制建设用地的目的。

(4)互通连接线

地方连接线用地一般与高速公路建设用地捆绑报批。由于我省经济发展较快,各地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道路建设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地方道路等级、宽度要求均很高,尤其是杭嘉湖宁绍地区,规划和建设的地方道路极大部分为一级公路,并设置较宽的非机动车道,超过了省内规定的互通连接线一般采用二级公路的要求,这也是造成高速公路用地偏高的重要因素。互通连接线设置应与地方路网有机结合,按照就近连接地方等级公路的原则设置连接线,我省规定连接线长度原则上不应超过4公里,等级为二级。

3、把好隧道设计关

近几年来,我省隧道工程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隧道工程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呈快速增长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随着我省高速公路逐渐向西南部山区挺进,山区高速公路建设里程迅速增长,同时由于出于节约控制建设用地,减少大开大挖,加强环保的考虑,隧道里程迅速增加,比如金丽温一、二期隧道里程基本在10左右,但到三期时已经达到了24.71。

在合理造价范围内增设隧道及优化隧道设计对节约建设用地有着重要的意义。应从合理确定隧道选址、加强地质调查和地质选线、加强方案比选、细化设计参数等方面努力。

根据我省及福建等邻近省份的情况分析,各种隧道形式的造价与用地情况比较为:分离式隧道造价最低但用地最多,多小净距隧道造价一般用地也一般,联体隧道造价最高但也是最节约用地的形式,建议设计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相应的隧道形式和规模。

4、把好路基设计关

(1)改进边沟设置型式,减少土地占用。

改进边沟型式能有效减少土地占用,比如以往常常采用开口宽度1.8米的梯形边沟,为了减少征地宽度,建议多采用开口0.6~1.2米的U型或者矩型边沟,并根据汇排水分析计算,对于不需要边沟的路段建议不设边沟,通过自然长草或人工植草方式自然排水。如果平均按1.8米开口宽度改为1.0米的开沟边沟计算,能减少土地占用约2.4亩/公里。

(2)降低路堤高度,减少征地宽度。

公路路基高度对占用土地数量也有明显的影响,高度减少1米,路基边坡比率按1:1.5计算,土地占用就减少4.5亩/公里。在__省杭浦高速公路初步设计、申嘉湖高速公路设计优化等咨询中,都分别提出了有关的降低路堤高度建议,对节约用地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减少填方路基边沟或路堑上边坡截水沟外用地宽度,降低土地占用。

通常路堤排水边沟或路堑上边坡截水沟外2~3米作为公路征用土地,现一般建议改为1米,以节约用地,按此计算,大约可节约土地4.5亩/公里。比如在《龙丽温(泰)高速公路云和至景宁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路堤排水沟外缘2.0m,路堑边坡坡顶截水沟外缘3m以内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偏大,建议路堤排水沟外缘1m,路堑边坡坡顶截水沟外缘1m以内为公路用地范围。

(4)因地制宜安排绿色通道用地,减少土地占用。

通常按边沟外5~10米考虑,现一般建议因地制宜设置,实际上,由于我省大部分地区绿化情况较好,除个别地段外,多数路段已不需要专门设置绿色通道,公路两侧的田野和自然植被也是沿线公路景观的重要部分。

(5)合理设置上边坡台阶宽度,减少征地宽度。

挖方路堑上边坡台阶宽度通常设置为2米,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和防护需要,现在一般建议改为1米,不但节省了大量土方工程,而且节约了用地,一般挖方路段按一级台阶计算,可节约1.5亩/公里。

通过上述的各项综合措施,一般路段平均每公里大致可以争取节约10亩以上的土地。

5、有条件的采用低路基设计的建议

经过对省交通设计研究院提供有关低路基设计有关材料的分析,对低路基在我省高速公路中采用,提出以下看法:

(1)采用低路基设计的必要性。

高速公路路堤高度直接影响其造价和经济效益,由于地方经济快速增长,地方路网不断加密,高速公路路堤日趋增高。过高的路堤将大量占用土地资源,增加工程土木工程工程难度。如何有交往地降低填土高度,节省不可再生的土地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对高速公路建设来说尤其重要。因此,有必要对大幅度降低高速公路填土高度设计思路进行探索,选择合适的路段进行试点,为今后进一步探索高速公路低路堤方案建设积累经验。

(2)采用低路基路段应具备的条件。

资料显示,国外有很多高速公路填土很低,特别是发达国家更是如此,但其大部分有特定环境,如交通工具基本是汽车,可以直接使用高速公路,农村人口比例极少,农业全部是机械化,对横向跨越高速公路的需求极少。人口密谋小,农村多集中居住,出行方向较明确,便于采用支线上跨解决横向跨越。

①低路堤路段应具有足够的长度,不宜少于10km。

②宜在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少,取土困难地区选择。

③宜在低路堤实施后,利用线外工程能有效地发送地方路网交通地区选择。

④充分重视低路堤实施可能性,宜选在地方矛盾相对不突出,便于建设管理路段。

所谓低路堤设计方案首先应是对某具体的路段来说,设计思路的路基填土高度有大幅度降低的方案。对于低路堤设计方案不宜确定某一个具体填土高度或某一个填土高度范围,它的填土高度应视不同的路段和不同的设计约束条件有所不同,其填土高度应该是在满足高速公路本身的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采取一定的措施后,在降低路堤填土高度的同时,又解决高速公路以外其他的需求,并且达到综合效益最佳作为目标值。

(3)低路基设计采用的技术措施。

控制高速公路填土高度的因素一般有:河流的防洪和通航、相交道路的通行净空、乡村道路横向穿越的净空、高速公路路基的最小填土高度等。如果使相交的等级道路和乡村道路全部上跨高速公路,纵断面只受防洪、通航和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控制,理论上,其填土高度应是最低的。但使所有横穿道路都上跨也是很不利的。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来降低填土高度。

①对相交的等级公路交叉方式进行分析,尽可能使支线上跨高速公路,但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②对机耕标准以上的地方道路进行归并,结合路网,每2~5km设置一处支线上跨天桥解决横向沟通问题;

③采用辅道使地方路网与合并后设置的支线上跨天桥衔接。

从江苏、上海部分高速公路低路堤方案实施的经验来看,低路堤方案对于节约用地(可节约10-20),对保护生态环境也非常有利,同时由于我省杭嘉湖等平原地区路基填料短缺、运输距离远、价格高,因此低路堤方案对于减少填料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也将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低路堤的实施需要沿线有关方面的配合,比如农田灌溉系统的改造。

6、控制房建规模

(1)统筹规划,合理设置各房建工程的规模,集约化使用,收费站采取“大站带小站”方式,则不但能够更好的发挥房建工程的服务功能,而且也能够有效节约房建工程用地。

(2)目前我省高速公路应结合当前公路养护社会化的趋势,在初步设计时合理减小养护工区的规模。

(3)高速公路应根据交通量大小、路段长度、地形条件、社会服务需要,选择适当地点设置服务区,并合理确定服务区的功能和规模。尽量利用废弃地、荒山和坡地,或结合弃土场设置,原则上不得占用农田。

(三)工程实施阶段的建议

1、项目施工招标时,应将耕地保护的有关条款列入招标文件,并严格执行。合同段划分要以能够合理调配土石方,减少取、弃土数量和临时用地数量为原则;项目实施中要合理利用所占耕地地表的耕作层,用于重新造地;要合理设置取土坑和弃土场,取土坑和弃土场的施工防护要符合要求,防止水土流失。

2、项目法人要增强耕地保护意识,统筹工程实施临时用地,加强科学指导;监理单位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占地情况的监督,督促施工单位落实土地保护措施。项目法人组织交工验收时,应对土地利用和恢复情况进行全面检查。

3、施工单位要严格控制临时用地数量,施工便道、各种料场、预制场要根据工程进度统筹考虑,尽可能设置在公路用地范围内或利用荒坡、废弃地解决。施工过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农田,项目完工后临时用地要按照合同条款要求认真恢复。

4、公路建设中废弃的旧路要尽可能造地复垦,不能复垦的要尽量绿化,避免闲置浪费。

(四)管理方面的建议

1、交通主管部门要在“工可”评估、初步设计审查阶段,严把设计审查关,千方百计节约用地。

2、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开展加强耕地保护、节约用地的宣传教育活动,增进全行业对国家土地管理政策和耕地保护政策的了解,把保护耕地变成全体交通建设者的自觉行动,使节约土地在公路建设中得以贯彻落实。

3、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要加强对公路建设项目前期设计、工程建设期间土地征用、借用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杜绝设计、施工等环节浪费土地资源。

《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来源于网,欢迎阅读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bSg

篇3:用地情况调研报告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节约用地是关系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多地少,人均土地面积只有世界人均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的43。我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全省陆域10.18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70.4,平原占23.2,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土地资源相对稀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55亩。近年来,随着我省国民经济和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逐年减少,供需矛盾日渐突出。在中央号召建设节约型社会和节约型行业的今天,作为建设用地的“大户”,公路建设与节约用地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公路建设中如何更加节约、更加合理的利用土地,成为今后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一)我省建设用地现状及形势

国土资源部20xx年4月份公布的调查数字显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由20xx年的1.41亩进一步减少到1.4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短短两年间,总量减少已经多达1300多万亩,反映出我国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趋势尚未发生根本改变。

近几年,我省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迅猛发展,取得了十分巨大的成就。从1995年杭甬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后,又相继建成了沪杭、上三、甬台温、金丽温、杭宁、乍嘉苏、杭金衢、杭州绕城、甬金等一大批高速公路。至底,我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已达1866公里,约占地11.8万亩,省内高速公路网已和上海、江苏、江西、福建等周边省市的高速公路网相接,高速公路的网络效应已初步显现;20计划建成通车447公里,约占地4.9万亩,预计20xx年,我省将再新建成通车约700公里高速公路,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将达到3000公里,约总占地30.4万亩。到年底,我省国、省、县道通车里程达到29952公里,(其中国省道6855公里),其中-完成新、改建里程2270公里,今后数年计划实施新改建里程3000公里。我省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快捷的公路交通网络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交通部和我省“十一五”交通规划,公路交通作为主要的交通方式,在“十一五”期间仍将有着较快的发展,预计新增高速公路1480公里,续建1445公里,新增建设用地23.1万亩;国省道及其他干线公路新增一级公路695公里,二级公路2504公里,三级和四级公路2113公里,增加建设用地11.9万亩。

(二)公路建设用地形势分析

在我省公路建设历程中,特别是近年来公路建设的大发展时期,交通行业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和省有关政策,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和保护土地资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

1、公路建设用地总数量较大

近年来,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用地量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并且在全省建设用地总量中占较大的比例,05年甚至达到了55,在全省建设用地供需矛盾相对突出的情况下,使得高速公路用地量大与节约用地的矛盾突出,成为其他建设行业等有关方面的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而且高速公路建设用地在近期还在继续增加:首先,为适应激增的交通量需求,目前有近一半的高速公路项目设计按照6-8个车道实施;其次,高速公路的互通间距越来越小:如全线基本处于山岭重丘区的诸永高速公路平均间距仅为13.3公里,杭浦高速公路为9.3公里,申嘉湖高速公路平均间距只有7.3km;第三,随着高速公路成网加密,枢纽互通数量迅速增加,目前基本每条高速公路都有2个以上的枢纽互通;第四,随着车流量的激增,服务管理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房建工程规模也在变大。如一般管理中心建筑面积为3000-4000平方米左右、管理所建筑面积为1500平方米左右、服务区总建筑面积在5000-10000平方米之间。

2、公路设计及实施阶段相关重视不够、措施不力

一直以来,我省交通系统上下十分重视节约用地问题,要求在公路建设设计及实施阶段贯彻执行这一重大方针,但在具体项目设计中未能全面实施贯彻节约土地的思想,设计不尽合理,工程实施阶段节地措施执行不力,导致土地资源浪费。

3、相关控制措施等研究工作相对滞后

对公路用地的评价体系,以及公路建设各阶段节约用地的控制措施研究还不够深入,有关指标、措施等的制订工作相对滞后,在深挖公路建设节约用地的潜力方面,工作开展不够深入。

篇4:县节约集约用地的调研报告

全南县位于江西最南端,山多地少,有“八分半山半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之说。根据土地更新调查结果,XX年我县土地总面积230.9万亩,其中农用地面积218.8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94.7%,建设用地面积7.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未利用地面积4.2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8%,从土地利用情况看,我县土地利用率较高,但土地潜力不足。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用地量加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如何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寻求实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平衡点,对于破解土地瓶颈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近几年节约集约用地的主要做法

近几年来,大力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加快步伐,土地供需矛盾随之加剧。为解决土地瓶颈问题,县国土部门高度重视,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式上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1.大力推进土地招拍挂,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来,我县严把土地供应关口,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招拍挂,特别是XX年开始严格落实国家有关工业用地的政策,对工业用地实行招拍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切实用于投资大、效益好且急需用地的项目,有效防止了土地再次闲置,低效利用,促进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2.控制增量,盘活存量,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严控工业用地标准,工业项目用地达不到规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要求的,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严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上项目选址必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除对选址有特殊要求,确定无法在规划区内选址的项目外,一律不进行规划调整。近年来,县国土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批而未供、长期闲置的城镇建设用地进行清查,通过征收土地闲置费、收回闲置土地等方式,促进土地的盘活利用。XX年共清理5宗闲置用地,面积127.6多亩,目前都已通过整改全部开工建设。

3.依法处置破产和改制企业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县国土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处置破产、改制企业的土地。对改变土地用途、实施房地产开发的,进行公开招拍挂出让。对出让给新企业继续进行工业生产的,进一步明确土地容积率、建筑密度,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

4.加快空心村改造,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因地制宜,大力实施“拆旧建新”和“增减挂”项目。对农村老宅基地进行土地整理,推倒低矮破旧的平房,形成统一规划安置地安置被拆迁村民。对于农村“空心村”现象,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废弃地和宅基地复垦整理,合理规划功能布局,规划居住地,实行集中连片建设,防止农民村民无序建房,乱占耕地。XX年止,我县开展“拆旧建新”,推广“新户型”建设示范点12个,安置农户300多户;完成拆旧面积650亩,复垦面积530亩。通过改造,既改变了农村面貌,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二、节约集约用地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因土地利用效率低而引发的问题逐渐凸现,突出表现为: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用地理念滞后,缺乏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责任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观念还不能完全深入人心,甚至认为土地问题是阻碍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诱因,在严格落实土地政策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上还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2.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不高。部分项目用地宽打宽用现象比较明显,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偏低。在项目用地上不能严格执行集约用地的控制标准,如建花园式工厂、企业低容积率建设、粗放式用地的现象。

3.土地闲置不容忽视。一些招商引资项目,由于后续投入、预计不足等原因,不能及时完工,造成部分土地的闲置,此外,受城市规划控制或调整、企业破产遗留问题等影响,不能盘活开发,也造成土地闲置。

4.土地开发整理的力度不够。土地后备资源少,分布不均衡,开发利用的难度大,新开发土地的质量存在差异。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理中,实行“增减挂”政策,地方政府要先期投入启动资金,资金短缺,拆迁难度大。尤其是“空心村”治理,由于村民存在的.旧观念一时难以扭转、补偿资金不足问题等原因,推动阻力大。

5.农民无序建房浪费土地。我县农业人口13万,分布在980多个自然村庄,农民住房零星分散,随意性建房,超面积建房,浪费土地较严重。

三、节约集约用地对策与建议

面对我县加快发展和转型发展对土地的巨大需求,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推行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节约集约用地意识。要大力宣传中央和地方出台的一系列关于土地管理的政策法规,宣传推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是缓解用地供求矛盾的根本出路,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紧迫任务,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让广大干部、群众树立主动转变发展的理念,切实改变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不断提升节约集约用地水平。

2.严格供地政策,实施定额管理。根据项目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开工竣工时间等土地使用条件,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对投资大、占地少、前景好、污染小的项目优先保障用地。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不符约用地标准的项目坚决亮红灯,不予供地。

3.加强督查,严格建设用地批后监管。继续完善和落实对建设用地批后使用情况的督查制度,强化用地合同管理,把好土地利用监督关,有关职能部门加强配合,建立监管机制,及时检查和监督土地使用权人的履约情况,对建设用地进行跟踪管理,防止用途的转变、新的闲置和低效利用。

4.盘活存量,缓解用地矛盾。加大土地清理力度,盘活存量土地。加大政府督察力度,发挥市场配置作用,通过限期开工、调剂、转让、收回、租赁等形式,把闲置、半闲置和低效利用土地向优质项目转移配置。清理停工停产项目,做到该收回的坚决收回,该动工的限期动工,切实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对久占不建的闲置土地,依法收回,“腾笼换鸟”变闲为宝。引导农民利用村内空闲地、老宅基地以及荒坡地、废弃地建房,不得占用耕地。坚决贯彻一户一宅的法律规定,禁止一户多宅、少批多占、无证用地,严格建房条件,规范建房行为。继续因地制宜开展“空心村”治理工作,坚持规划先行,分期分片治理,加强政策引导,争取群众支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缓解资金短缺问题。同时,在改造过程中对有关的行政性收费进行减免。

5.加强执法监察,依法严惩违规用地行为。严格落实土地执法动态巡查责任制,关口前移,加强事前防范。通过聘请村级执法监察信息员,完善县、乡、村三级执法监察网络建设,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实行上下联动,及时发现和制止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行为。要加大查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的力度,依法严惩违法违规用地和破坏浪费土地资源行为。

6.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推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尽管国家出台了一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标准,但缺少相应扶持和鼓励的优惠政策措施。建议建立健全奖罚机制,将建设单位违法用地、闲置土地等信息纳入有关部门信用信息,对闲置土地项目从严控制抵押贷款,对违法违规用地项目不提供土地抵押等手段,限制违法违规用地和闲置土地。同时,鼓励现有工业企业利用厂区土地技改和扩建。对现有企业利用老厂区进行技术改造和厂房加层增加建筑面积的,减免环保、规划等审批费用;对工业企业用地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容积率和固定资产投资,经有关部门核准,予以奖励等,充分调动企业,尤其是农村集体组织转变土地利用方式的积极性。

篇5:县节约集约用地的调研报告

根据《关于开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专项调研的通知》(皖国土资函[]771号)文件要求,为全面摸清我县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情况,我局组织开展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专项调研,现就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总体情况

当前我县在土地利用方面的当务之急是向节约集约用地方向转变,进一步盘活存量土地,挖掘存量土地的潜力,我县出台了《旌德县国有土地收储运营管理暂行办法》,采取了一些得力措施:城市建设用地立足城区改造挖潜;工业项目建设用地严格按照四项指标控制供地;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通过整理合并“空心村”建设中心村等办法节约用地。通过实践和积极探索,我们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

二、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和闲置、空闲土地消化利用情况

我县现有城镇存量建设用地26宗,总面积208598平方米,其中闲置土地21宗,面积19202平方米,空闲土地4宗,面积3196平方米,批而未供土地1宗,面积186200平方米,为分期开发项目。目前,已有12155平方米闲置土地纳入我局土地储备中心进行储备运营,186200平方米批而未供土地也正在组织供地中。

三、工业规划区节约集约用地情况

近年来,我县在工业规划区节约集约用地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同时,在执行中,严格按照《安徽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要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四项指标(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标准),主要措施是:

1、取消或严格控制项目预留用地。对需要分期建设的项目,根据其近期建设的实际需要进行供地;对于已建设投产的项目内预留用地,及时督促企业尽快按企业规划投资建设,同时不再受理其用地申请。

2、把好工业项目用地关,鼓励引入占地少、用水少、能耗低、低污染、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项目。工业项目投资强度要求不低于27―77万元/亩。

3、调整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指标,提高土地利用率。工业项目容积率不低于0.4―0.8,建筑系数不低于30%。

4、严格界定和控制企业配套用地。工业项目的行政办公等非生产型的建筑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5、加强对入园项目用地的跟踪管理,对未按规定时限建设的项目及时进行清理。对于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后未按规定期限内开发建设造成土地闲置的,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的土地闲置费,签于出让合同后满两年未动工建设的,解除出让合同,收回其土地使用权。

通过一系列措施,gdp由的7.56亿元增加到8.68亿元,增幅由7.4%增至10.2%。

四、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情况

我县企业改制多属破产关闭企业,至底,共完成国有工业企业改制18户,通过改资引进县外资金约5000万元,新办个体工商户521家,实现再就业1000人,返聘职工834人,投入固定资产6170万,办理职工退位手续4012人,新办民企29户,而未占一分新增建设用地。

五、城镇村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情况

我县在城市建设用地方面立足建成区改造挖潜,一可使旧城更新,二可使城市增容扩能,三可节约土地、保护耕地,积极实施“平改楼”工程和盘活“城中村”、“城中厂”用地,近来先后对老城区进行了三次较大规模的拆迁改造,城市建设用地70%来源于城区存量土地。

从农村居民点用地来看,通过合理规划,引导农民“进城出村”,发展小城镇、中心村建设,迁村并点,建设农民多层住宅,整理“空心村”,退宅还田,计划到将可节约土地169.7公顷。

我县在节约集约用地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经济发展与节约用地两者之间还存在较多予盾,土地利用方式正处于转轨阶段,浪费土地现象还时有发生。今后的土地管理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实现四个转变:即推动土地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大手大脚用地向厉行节约用地转变,由宽松优惠供地向从紧从严供地转变,由约束性不强的管理向依法依规管理转变,大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保障土地供给,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篇6:县节约集约用地的调研报告

县节约集约用地的调研报告

全南县位于江西最南端,山多地少,有“八分半山半分田,一分水路和庄园”之说。根据土地更新调查结果,XX年我县土地总面积230.9万亩,其中农用地面积218.82万亩,占土地总面积94.7%,建设用地面积7.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未利用地面积4.27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8%,从土地利用情况看,我县土地利用率较高,但土地潜力不足。随着我县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用地量加大,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凸显。如何推行节约集约用地,寻求实现保护资源、保障发展的平衡点,对于破解土地瓶颈问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近几年节约集约用地的主要做法

近几年来,大力招商引资,经济发展加快步伐,土地供需矛盾随之加剧。为解决土地瓶颈问题,县国土部门高度重视,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式上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

1.大力推进土地招拍挂,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以来,我县严把土地供应关口,经营性用地一律实行招拍挂,特别是XX年开始严格落实国家有关工业用地的政策,对工业用地实行招拍挂,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切实用于投资大、效益好且急需用地的项目,有效防止了土地再次闲置,低效利用,促进了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

2.控制增量,盘活存量,高效利用土地资源。严控工业用地标准,工业项目用地达不到规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等土地利用控制性指标要求的,不予供地或对项目用地面积予以核减。严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新上项目选址必须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除对选址有特殊要求,确定无法在规划区内选址的.项目外,一律不进行规划调整。近年来,县国土部门组织专门力量,对批而未供、长期闲置的城镇建设用地进行清查,通过征收土地闲置费、收回闲置土地等方式,促进土地的盘活利用。XX年共清理5宗闲置用地,面积127.6多亩,目前都已通过整改全部开工建设。

3.依法处置破产和改制企业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县国土部门依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处置破产、改制企业的土地。对改变土地用途、实施房地产开发的,进行公开招拍挂出让。对出让给新企业继续进行工业生产的,进一步明确土地容积率、建筑密度,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

4.加快空心村改造,推进土地集约利用。因地制宜,大力实施“拆旧建新”和“增减挂”项目。对农村老宅基地进行土地整理,推倒低矮破旧的平房,形成统一规划安置地安置被拆迁村民。对于农村“空心村”现象,结合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进农村废弃地和宅基地复垦整理,合理规划功能布局,规划居住地,实行集中连片建设,防止农民村民无序建房,乱占耕地。XX年止,我县开展“拆旧建新”,推广“新户型”建设示范点12个,安置农户300多户;完成拆旧面积650亩,复垦面积530亩。通过改造,既改变了农村面貌,又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

二、节约集约用地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因土地利用效率低而引发的问题逐渐凸现,突出表现为:

1.思想认识不够到位。用地理念滞后,缺乏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的紧迫感、责任感。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观念还不能完全深入人心,甚至认为土地问题是阻碍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的诱因,在严格落实土地政策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上还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2.土地的集约利用程度不高。部分项目用地宽打宽用现象比较明显,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偏低。在项目用地上不能严格执行集约用地的控制标准,如建花园式工厂、企业低容积率建设、粗放式用地的现象。

3.土地闲置不容忽视。一些招商引资项目,由于后续投入、预计不足等原因,不能及时完工,造成部分土地的闲置,此外,受城市规划控制或调整、企业破产遗留问题等影响,不能盘活开发,也造成土地闲置。

篇7:违法用地调研报告

违法用地调研报告

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宣传力度不够。一是土地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还不够,缺少持续有效的宣传手段,广大干部群众对有关内容了解不多,一些群众将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混为一谈,将国家、集体所有的土地视为个人所有,致使违法占地建房的现象较多。二是国土法律法规及相关工作流程宣传不够,群众对办理用地手续程序不十分了解。

2、执法队伍力量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基层国土所人员编制有限(花石镇国土人员3人要管理监察3个管区,射埠镇国土工作人员5人,要管理监察50个村),国土人员还要肩负矿山安全、地质灾害防治、信访维稳、土地开发整理、征地拆迁等诸多工作任务,劳动强度大,管理效果差,管辖范围宽,让违章建房者钻了空子(农村违章建房有的选择在双休日,两天便可建成一至两层),这样一来违法占田建房、违法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非法采砂和挖塘养鱼难以得到遏制。二是虽然我县各个乡镇先后组建了行政执法中队(国土、建设、安监、水利等部门授权执法),执法力量大大加强,但是由于执法中心工作人员是临时组建,每个员工还有自身的专职工作,致使参与配合协调不够,加上对国土管理工作不懂行,在国土监管、巡查过程中发挥的效果不明显。

3、乡村一级责任意识不强。部分乡镇和村负责同志对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的危害性认识不足,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愿得罪人;有的碍于情面、慑于权势,不敢得罪人。如:花石镇政府门前拐角,就挺拔起了一幢12层高的楼盘(玉景园),可以讲是完全不符合规划建设。有的乡镇与村建立了执法监督网络,在全镇各村聘请村主任担任村级国土资源监察信息员,及时监督和举报各类土地违法行为,但是往往有些村负责人,特别是镇区周边的村,受利益驱使,批准或默许违法用地、违法建房。如:开发商利用村道路两旁或集体土地建房,建成后给一两个门面或一两层楼给所在村,村上便可直接得利。

4、执法难度大。制止难、执行难是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的顽症。一是制止难。国土工作人员在动态巡查过程中,若及时发现违反国土资源法律法规行为,依照《土地管理法》,能够做的就是劝阻、教育并下达停工通知书,并报告上级部门等待处理。对于不听劝阻的违章者,再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二是执行难。根据我国现行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和有关行政处罚的执行程序规定,从作出处罚决定起至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需要走流程(大约2 个月),有的违法建筑在流程走完也已建成(农民建房不要1个月便可完成),拆之可惜,留之不能。如:,射埠镇曾有三户(徐泽球、徐泽明、欧阳维希)移交XX县人民法院,法院也对此三户进行了立案查处,但违法建设者公然对抗执法,相关部门和领导袒护,使法院执行无法到位。现国土、规划部门下达的停工通知书,违法建设者当作废纸视而不见,根本不予理睬。

5、审批程序复杂、时间长。由于用地、建房等审批手续要求严格、程序复杂,审批部门“只堵不疏”,不少符合建房条件的村民提出建房申请后,很难及时获得批准,在“不批就建”的观念指导下,农民盲目跟风,造成了大量的违法建房。如:石鼓镇原江村一村民不听劝导,在符合规划的条件下建设宅基地(手续未批先建),在他建房的过程中,一些村民认为他选址的地段好,便在他的马路对面,未调整土规的土地上建房,甚至还出现多占宅基地、一户多栋的现象,给执法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

二、对策建议

1、加大宣传,增强依法用地观念。要进一步加强土地法律法规政策的宣传力度,广泛宣传国土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让土地法律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由县电视台、县网、县报长期以流动字幕的形式或专版播放、刊登保护耕地的宣传标语;做好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树立,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曝光宣传,真正起到震慑一方,影响一片的效果。

2、规范流程,及时制止违法用地行为。一是要规范土地巡查制度,巡查信息要及时上报乡镇XX县国土局,并定期通报,做到一调查、二取证、三劝导、四制止。对擅自占地建房、取土洗沙等违法行为要第一时间消灭在萌芽状态。二是要规范执法队伍,要加强执法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可采取传、帮、带的形式,解决执法人员不专岗、不专业、不专职的情况。每两个相邻乡镇可组成4至5人的国土专门执法人员,配备必要的办案设备,对重点区域(如杨河工业园,高速公路连接线两侧,干线公路沿线等)要进行蹲点值守,确保不出现新的'违法用地现象。三是在执法过程中还要建立一套从巡查到处置完整的考核机制,从而做到有巡查记录、有案卷、有处理结果。

3、明确责任,加强土地管理力度。一是要进一步明确土地管理责任,政府要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监管纳入到各乡镇目标管理的责任范畴,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对土地管理工作较好的给予奖励,对管理不力、不作为,违法用地、违法建设现象严重的,坚决追究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的责任。二是对乡镇和村违法批地收取违法资金和个人收受好处的违法行为,县纪检监察部门要依法从严查处。

4、创新机制,推动土地执法体制改革。按照法律程序规定,从发现违法行为开始,到最终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时间跨度长,易造成土地违法既定事实。应建立国土与法院联合查处土地违法快速反应机制。即土地违法行为一经发现,予以制止后不奏效的,国土部门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在10个工作日内即可裁定强制执行,将违法用地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加大部门联动,形成执法合力。为构建土地管理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土地管理长效机制,有效遏制违法违规用地行为,国土管理应该形成政府主导,国土、纪检监察、公安、法院、建设、规划、工商、电力等部门联动,预防为主,共同查处的长效机制,以利于有效打击违法行为。

5、疏堵结合,分类整治。一是县政府要会同国土部门对我县土地违法、违规情况做一次全面的摸底清查,再按照具体情况分门别类的制定相应政策及专门文件,文件出台之日起,就是实施时间;二是对镇区附近地段较好的集体土地,积极衔接县莲乡公司,通过走国有土地程序储备一批;三是针对多数乡镇非法洗沙现象,国土部门可联合林业、环保、农业等专家严格把关,并通过实地调研与勘查,选择资源含量大的山沙储备乡镇,设立正式的合法开采点,缓解群众建设用沙问题;四是积极探索办证流程的简化,可采取国土、规划、房产等职能部门并列审批的模式进行,并将流程做好公示,既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一次性解决问题,又可缩短办证时间;五是针对严重违反总体规划,破坏耕地,非法采沙,严重影响居民生活或群众反映强烈的违章建筑,应给予严厉打击,并保持高压态势。

篇8:全县公路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公路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11月16至17日,县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县乡人大代表对我县今年公路建设情况进行了视察。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及部分市县乡人大代表共26人参加了视察。县人民政府主管县长、政府办和交通局负责人,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和财经科教科负责人陪同视察。

视察先后实地察看了省道宝平线、县道小云线、白四线和宝平线至杨家窑、猫峪至虎龙沟、孤石至青羊沟、东卯至上碌碡湾、茨营子至千松台的村村通工程。之后代表们听取了县交通局局长王志强关于全县公路建设情况的介绍,座谈了视察感想并提出了建议。县政府县长刘富成专程到会参加了代表座谈。

视察认为,我县属山区县,山多沟多,居住分散,道路状况较差,交通条件滞后。交通不便成为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今年以来,县乡人民政府充分认识到道路建设在经济建设中的基础作用,抢抓机遇,强化领导,组织协调。交通部门精心谋划,积极实施,加强指导,相关部门和相关村积极配合,共同努力,使我县今年公路建设呈现出四大特点:一是工程规模大投资多。今年完成的宝平线42公里二级油路改建工程,投资10142万元;县道小云线马营至沽源交界14公里油路续建工程,投资约860万元;县道白四线巴图营至东卯29公里油路改造工程,投资2428万元,还完成该线白草至三道川16公里路基工程。村村通工程全县涉及16个乡镇77个行政村,建设里程317.5公里。其中水泥(油)路178.3公里,沙石路139.2公里。全县今年共修建道路400多公里,投资1.5亿元,是我县公路建设史上工程规模大、投资多的'一年。二是工程质量好速度快。县乡政府及有关部门在公路建设中采取了责任终身制、三级监理等管理办法,切实加强了工程质量管理,保证了工程质量。今年开工项目较多,施工战线长,但是都在上冻之前基本完工,建设速度是较快的。三的各级领导重视,措施硬。县乡政府领导对今年道路建设非常重视,跑立项、筹资金、抓施工,环环紧扣,做了大量扎实的工作,采取了有效措施。交通部门把握全县道路网络建设布局,除承担省道干线建设任务外,对村村通工程在人财物上予以支持,在工程施工中的组织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保障了各项建设工程任务的圆满完成。四是效益特别明显。今年我县公路建设项目的完成,其经济、社会效益将会日渐显现。为我县的经济发展和民间交往创造了便利条件。宝平线二级油路改建工程的竣工,拉近了我县与北京的距离,为进一步发挥我县优势,实施环京津战略、开放开发、招商引资、发展矿产品主导产业和旅游后续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硬环境基础。县道续改建工程和村村通工程,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人大代表建议的具体行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为群众办实事,便利群众生产生活的民心工程,深受群众的欢迎。视察对今年交通工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对交通工作成效给予了充分肯定。

视察指出,与全省全市比,我县的交通条件仍比较落后,县乡人民政府、交通部门和各相关部门要继续努力。对今后全县道路建设工作,视察主要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继续抓住机遇,抓好项目工作。明年要围绕全市公路建设重点积极争取公路建设项目立项开工,同时超前做好公路后续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

二、提前谋划明年村村通道路建设重点。一是应做好合理的建设规划。二是根据财力和乡镇积极性确定年度建设重点,并抓好主干线重点工程。三是对偏远且财力不足的村,可先修沙石路,有财力时再硬化。

三、加强村村通公路的后期修建和养护工作。一是对村村通公路路肩、边沟不达标的要继续整修,使其达到设计标准,以利于排水和通行。二是政府应研究修订出台一个地方道路管理养护办法,明确养护责任,适时管护好已修道路,努力延长通村公路使用年限。

四、努力减轻乡镇的工程债务负担。各乡(镇)村都要千方百计多渠道筹集道路建设资金,既解决好建设民工工资兑现问题,又努力减少乡(镇)村村通道路工程带来的负债。

篇9:工业用地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我市工业提升工程的推进,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工业用地需求逐年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挖掘存量工业用地潜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当前我市工业平台建设的重要工作。存量工业用地是指已农转用未征收(转而未征)、已征收未平整(征而未平)、已平整未供熟地(平而未供)和未供先用的工业用地。近期,我们在市国土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全市存量工业用地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就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作了思考,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存量工业用地基本状况

20xx年和20xx年,我市抓住机遇,争取到大量农转用土地指标,集中报批了较多的工业用地。由于20xx年我市工业空间布局作了新的调整,加之其他多种原因,造成供地率偏低存在较多的闲置工业用地。经调查至20xx年4月底止,全市共有历年来转而未供存量土地7494.67亩,其中:工业用地6 64.97亩、城市建设等其他用地 329.7亩(其中:其它建设用地684亩)。6 64.97亩存量工业用地包括:未供先用工业用地632.43亩和经济开发区区(跨江部份)转而不用土地 7.7亩。我市实际拥有可利用存量工业用地为54 4.84亩,其中:转而未征土地869. 亩,占 6.05%;征而未平土地464.7亩,占8.58%;平而未供熟地408 .04亩,占75.37%。

二、存量工业用地分布与分类情况

实际拥有54 4.84亩存量工业用地分布在:市级工业平台3804.22亩,占70.26%;乡镇工业功能区(原二基地六功能区乡镇,下同。) 3 6.32亩,占24.3 %;市级工业平台和乡镇工业功能区以外的其它乡镇(以下简称其它乡镇)294.3亩,占5.44%。具体分布与分类情况为:

三、存量工业用地原因分析

形成工业用地转而未供的主要原因:一是市级工业平台和乡镇功能区以外的其它乡镇存量工业用地,基础设施配套较差,加之入户企业不能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项目)大都不愿入驻,致使294.3亩工业用地闲置,占全市实际存量工业用地的5.44%。需要指出的是:镇村57.4亩休闲项目、乡的303.3亩水电站项目、269.9亩休闲项目、镇6亩便民中心项目、乡的3.2亩水电站项目、镇3.9亩客运站及幼儿园项目,以及镇3.3亩、镇2.4亩、乡4.8亩和镇29.8亩共计684亩已农转用作其它用地,因规划调整或业主放弃项目实施等原因而长期闲置。二是受相关因素制约难以供地。如中部山工业园724.5亩农转用土地受园区连片开发的内在要求尚未征用平整供地;街道区块47.9亩农转用土地与规划中的市高新技术园

篇10:工业用地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我市工业提升工程的推进,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工业用地需求逐年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挖掘存量工业用地潜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当前我市工业平台建设的重要工作。存量工业用地是指已农转用未征收(转而未征)、已征收未平整(征而未平)、已平整未供熟地(平而未供)和未供先用的工业用地。近期,我们在市国土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全市存量工业用地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就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作了思考,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存量工业用地基本状况

XX年和XX年,我市抓住机遇,争取到大量农转用土地指标,集中报批了较多的工业用地。由于XX年我市工业空间布局作了新的调整,加之其他多种原因,造成供地率偏低存在较多的闲置工业用地。经调查至XX年4月底止,全市共有历年来转而未供存量土地7494.67亩,其中:工业用地6164.97亩、城市建设等其他用地1329.7亩(其中:其它建设用地684亩)。6164.97亩存量工业用地包括:未供先用工业用地632.43亩和经济开发区区(跨江部份)转而不用土地117.7亩。我市实际拥有可利用存量工业用地为5414.84亩,其中:转而未征土地869.1亩,占16.05%;征而未平土地464.7亩,占8.58%;平而未供熟地4081.04亩,占75.37%。

二、存量工业用地分布与分类情况

实际拥有5414.84亩存量工业用地分布在:市级工业平台3804.22亩,占70.26%;乡镇工业功能区(原二基地六功能区乡镇,下同。)1316。32亩,占24。31%;市级工业平台和乡镇工业功能区以外的其它乡镇(以下简称其它乡镇)294.3亩,占5.44%。具体分布与分类情况为:

三、存量工业用地原因分析

形成工业用地转而未供的主要原因:

一是市级工业平台和乡镇功能区以外的其它乡镇存量工业用地,基础设施配套较差,加之入户企业不能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项目)大都不愿入驻,致使294.3亩工业用地闲置,占全市实际存量工业用地的5.44%。需要指出的是:镇村57.4亩休闲项目、乡的303.3亩水电站项目、269.9亩休闲项目、镇6亩便民中心项目、乡的3。2亩水电站项目、镇3。9亩客运站及幼儿园项目,以及镇3.3亩、镇2。4亩、乡4.8亩和镇29.8亩共计684亩已农转用作其它用地,因规划调整或业主放弃项目实施等原因而长期闲置。

二是受相关因素制约难以供地。如中部山工业园724。5亩农转用土地受园区连片开发的内在要求尚未征用平整供地;街道区块47.9亩农转用土地与规划中的市高新技术园选址重叠尚未启动征用;区块428.6亩已征农转用土地因规划滞后加之开发难度大尚未平整已闲置近二年之久,以上闲置工业用地占全市实际存量工业用地的22.18%。

三是留空留白开发主体主动预留。如区四期214亩预留工业用地已空置两年多而未供地,占全市实际存量用地的3.95%;一些区位条件好基础设施配套全的区块,如协作示范园1118.1亩、城西区725.1亩、中部工业园358.17亩,还没有找到大项目好项目暂未供地,计2201.37亩,占全市实际存量用地的40.65%;另外,乡镇工业功能区内,存在为招商引资惜供因素,如镇347.34亩,镇239.1亩,镇216.8亩工业用熟地均已空置近二年,计803.24亩,占全市实际存量工业用地的14.83%。

四是企业未供先用,造成存量工业用地指标虚高。一方面有些开发主体为招商引资需要,默认投资企业未办理供地手续先开工建设,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项目主体因资金紧张或行情变化而停止项目建设等因素不愿办理供地手续,全市共有未供先用工业用地632.43亩。

篇11:工业用地现状调研报告

随着我市工业提升工程的推进,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工业用地需求逐年增加,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挖掘存量工业用地潜力,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是当前我市工业平台建设的重要工作。存量工业用地是指已农转用未征收(转而未征)、已征收未平整(征而未平)、已平整未供熟地(平而未供)和未供先用的工业用地。近期,我们在市国土局的大力支持下,对全市存量工业用地进行了全面调查,并就盘活存量工业用地作了思考,提出建议供领导参考。

一、存量工业用地基本状况

XX年和XX年,我市抓住机遇,争取到大量农转用土地指标,集中报批了较多的工业用地。由于XX年我市工业空间布局作了新的调整,加之其他多种原因,造成供地率偏低存在较多的闲置工业用地。经调查至XX年4月底止,全市共有历年来转而未供存量土地7494.67亩,其中:工业用地6164.97亩、城市建设等其他用地1329.7亩(其中:其它建设用地684亩)。6164.97亩存量工业用地包括:未供先用工业用地632.43亩和经济开发区区(跨江部份)转而不用土地117.7亩。我市实际拥有可利用存量工业用地为5414.84亩,其中:转而未征土地869.1亩,占16.05%;征而未平土地464.7亩,占8.58%;平而未供熟地4081.04亩,占75.37%。

二、存量工业用地分布与分类情况

实际拥有5414.84亩存量工业用地分布在:市级工业平台3804.22亩,占70.26%;乡镇工业功能区(原二基地六功能区乡镇,下同。)1316.32亩,占24.31%;市级工业平台和乡镇工业功能区以外的其它乡镇(以下简称其它乡镇)294.3亩,占5.44%。具体分布与分类情况为:

三、存量工业用地原因分析

形成工业用地转而未供的主要原因:一是市级工业平台和乡镇功能区以外的其它乡镇存量工业用地,基础设施配套较差,加之入户企业不能享受有关税收优惠政策,企业(项目)大都不愿入驻,致使294.3亩工业用地闲置,占全市实际存量工业用地的5.44%。需要指出的是:镇村57.4亩休闲项目、乡的303.3亩水电站项目、269.9亩休闲项目、镇6亩便民中心项目、乡的3.2亩水电站项目、镇3.9亩客运站及幼儿园项目,以及镇3.3亩、镇2.4亩、乡4.8亩和镇29.8亩共计684亩已农转用作其它用地,因规划调整或业主放弃项目实施等原因而长期闲置。二是受相关因素制约难以供地。如中部山工业园724.5亩农转用土地受园区连片开发的内在要求尚未征用平整供地;街道区块47.9亩农转用土地与规划中的市高新技术园选址重叠尚未启动征用;区块428.6亩已征农转用土地因规划滞后加之开发难度大尚未平整已闲置近二年之久,以上闲置工业用地占全市实际存量工业用地的22.18%。三是留空留白开发主体主动预留。如区四期214亩预留工业用地已空置两年多而未供地,占全市实际存量用地的3.95%;一些区位条件好基础设施配套全的区块,如协作示范园1118.1亩、城西区725.1亩、中部工业园358.17亩,还没有找到大项目好项目暂未供地,计2201.37亩,占全市实际存量用地的40.65%;另外,乡镇工业功能区内,存在为招商引资惜供因素,如镇347.34亩,镇239.1亩,镇216.8亩工业用熟地均已空置近二年,计803.24亩,占全市实际存量工业用地的14.83%。四是企业未供先用,造成存量工业用地指标虚高。一方面有些开发主体为招商引资需要,默认投资企业未办理供地手续先开工建设,另一方面受金融危机影响,一些项目主体因资金紧张或行情变化而停止项目建设等因素不愿办理供地手续,全市共有未供先用工业用地632.43亩。

四、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措施和建议

工业用地是稀缺资源十分宝贵。我市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空间,另一方面又存在着较多的工业用地未用足。按土地管理有关法规政策规定:“农用地转用批准后,满两年未实施具体征用或用地行为的,批准文件自动失效。已实施征地,满两年未供地的,在下达下一年度的农用地转用计划时将扣减相应指标。对用地单位闲置的土地,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应当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的规定缴纳闲置费;连续二年未使用的,经原批准机关批准,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土地使用权。”可见盘活存量工业用地(包括已农转用和已征用的其它用地),提高供地率,既是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内在要求,又是加快我市工业提升发展的现实需要,是我市当前工业平台建设的一项紧迫工作。为此就如何盘活用好存量工业用地提出如下措施和建议。

1、盘活转而未供农转用用地指标。

(1)盘活尚未征用,又不符合规划或规划已调整,以及已放弃实施项目的农转用指标。具体是:区(跨江部份)117.7亩转而不用土地,街道村闲置城市建设用地72.2亩,镇村57.4亩休闲项目,乡的303.3亩水电站项目,乡的'3.2亩水电站项目。

(2)盘活尚未征用,因毗邻基本农田而无法进行土地平整或不能进行基础设施配套区块的农转用指标。具体是:镇二个区块11.8亩土地,镇桐村和上埂二个区块57.1亩土地。

(3)对一些土地已征收补偿,但因建设项目放弃实施等原因闲置二年以上未利用区块的农转用指标。具体是:乡的269.9亩休闲项目的农转用指标。以上盘活转而未供农转用用地指标889.4亩用于市级重点工业平台开发建设。

2、对未供先用工业用地进行清理。由市国土局牵头,相关部门和开发主体参与,对全市632.43亩未供先用工业用地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清理。对符合区域规划,并已开工建设或投产的未供先用工业用地的企业,要督促企业在规定时限内办理用地出让手续;对不符合区域规划,或投资强度低、亩均产出少、有污染不符合环评要求的未供先用项目用地,以及圈地不建闲置二年以上的未供先用项目用地,按土地管理法规定予以收回处理。

3、加强用地管理、宽严有度、提高存量工业用地供地率。目前我市工业用地主要依据产业布局规划、环境评估、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和建筑容积率等指标来控制项目供地。针对我市现有存量工业用地的现状分布情况,建议按市级工业平台、乡镇工业功能区和其它乡镇三个层次设定宽严有别的项目准入供地标准。对市级工业平台内的存量工业用地,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在符合产业布局规划、项目环评要求的同时,投资强度必须达到每亩180万元以上、亩均税收在4万元以上、建筑物容积率达到1︰1以上,单个项目用地原则上在30亩以上;对乡镇工业功能区内的存量工业用地(含开发区的城西区),上述标准要求可适度放宽;对其它乡镇的存量工业用地,在符合所在地区域规划,项目不影响当地环境的前提下,可放宽投资强度、亩均税收、建筑容积率等相关标准要求,以提高供地率,有效盘活闲置存量工业用地。

4、合理安排留空留白。工业用地留空留白由市级工业平台承担,并且要根据我市工业产业布局规划做到合理安排。市级工业平台留空留白总量控制在1000亩左右,但预留期限原则上不超过二年。同时要确保我市每年XX亩优质工业熟地滚动开发建设。

5、突出重点,用好新增工业用地指标。今后我市新增工业用地指标主要用于市级工业平台的开发建设;对乡镇工业功能区新增工业用地指标应严格控制,仅安排少量用于既成区块的补漏填缺;对市级工业平台和乡镇工业功能区以外的其它乡镇不予安排新增工业用地指标。

篇12: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

县在州属农业大县,农村公路占我县公路总里程的比重达80%。据底统计报表,全县、乡、村公路总里程为1549公里,其中县道288公里,乡道村道1261公里。与我县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要求相比,占较大比例的农村公路总体上仍十分落后,是制约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农村公路不畅通,直接影响到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如何使大县真正转变为强县,只有让通畅的公路走进农村,才能走出一条腾飞之路。

纵观我县农村公路的现状及其建管养模式,虽说成绩不小,但问题依然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村公路的总量不足,等级较低,通达问题尚未根本解决。部分老少地区交通条件相当落后。二是农村公路质量不高,畅通问题没有根本解决,断头路还不少,有的地方公路缺桥少涵,常年失修,路况差,有的公路睛通雨阻,抗灾能力低,沿线安全设施严重不足。三是农村公路的管理缺少全局长远的管理理念,建管养不能协调一致,往往是重建轻养,路政管理难。

针对农村公路工作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问题存在的根源,县委、政府决定把发展农村公路作为交通工作的一个侧重点,决心要改变农村公路的面貌。,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下,全县县乡公路投资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建设高潮,通达工程、通乡油路工程、农村修建计划齐头并进,以来累计完成投资1.78亿元,同比增长178%。到底,全县12个乡镇全部实现通油路。应该说,县农村公路建设在xx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下一步农村公路工作怎么干,深感责任重大。我们将按照“修好农村路,服务城镇化,让农民兄弟走上油路和水泥路”的建设目标,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

一、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提升建设农村公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从《关于加快全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实施意见》出台以来,各级党委政府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从“三个代表”的高度,从解决“三农”问题的深度,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努力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交通部门积极响应,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整体思路出发,找准加快建设农村公路建设为切入点,做了大量的工作。相关部门也能无条件服从大局,服务基层,做好农村公路建设中的配套服务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来,建设农村公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不言而喻的,这一决策,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真心拥护。从我县农村公路的现状看,总体还有待改观,今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各级交通部门还须切实增强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使命感,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的重大机遇,认真研究,积极争取一切有利于农村公路发展的政策,进一步转变思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对交通公路事业寄予的厚望。

二、争取政策,筹集资金,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落实建设资金,是农村公路建设的前提。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投资重在引导,关键要充分调动各地方政府和社会的积极性。县近几年连续出台“关于加快县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给予农村公路建设以前所未有的政策鼓励。从近两年全县配套建设资金的落实情况看,各乡镇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出各自的主观能动性。落实配套资金不是喊口号,表决心的事,而是非常具体和实际的行动。是真正反映领导分析当前亟待解决重要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忠实履行本职工作的现实表现,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要在此基础上,还要千方百计多渠道筹措配套资金,除了省里按规定补助一部分资金外,各乡镇要集中其它扶贫资金用于县乡公路建设。另外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寻求政府的政策支持,广开资金筹措渠道,摸索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把配套资金真正落实到位。

三、规范操作,保证质量,建设优质高效的农村公路。近年来,大规模的农村公路建设,是我国公路交通建设史上史无前例的宏伟工程,直接涉及几亿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抓好工程质量,不仅仅是公路建设自身规律要求,更是十分严肃的政治问题。县乡公路技术标准不一定很高,但质量要求决不能降低。交通主管部门要针对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分散,涉及面广,执行层面经验不多的特点,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加大对农村公路建设特别是通村公路建设的监督管理和技术指导工作,要将高等级公路建设的质量意识和管理理念逐步延伸到农村公路建设中来,积极推行规范化、机械化施工。严格执行“四制”规定,结合实际,推行适宜的工程监理制度,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监督机制,认真落实质量终身制,严格工程验收。对发现的质量问题,要采取坚决措施,该整改的必须整改,该返工的必须返工,确保工程质量,确保给农民兄弟走上合格的“放心路”。

四、依靠政府,发动群众,引导并保护好农民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要想富,先修路”对于广大农民兄弟而言,绝非一句空泛的口号,他们更愿意将之变为可实施的行动。通过近

关于农村公路建设与管理的调研报告第2页

年来大规模的修建农村公路,各级政府有计划、有秩序地落实“一事一议”政策,农民对政府的可信度在增加,农民自愿修路的意识在增强。各级政府是修建农村公路的组织者,而农民则是支持修路营造良好环境的建设者,对于广大农民群众蕴藏着的修路热情,关键在于引导好、调动好、组织好、保护好。在这方面,西二镇创造了良好的经验,西二镇是地形条件差、底子薄、农村公路建设相对滞后的一个偏远乡镇,他们广泛宣传修建农村道路的重要性和脱贫致富的关系,激发干部群众想路、盼路的愿望,极大地争取群众的支持。该镇山后村地处偏僻,是苗寨,交通闭塞,过去全村无一条出行路。实施新的县补政策和计划,村里听到这个消息后多次找到交通局了解情况,听说项目计划每公里补助5万元,不足部分需乡群自筹,如果配套资金能到位的话就可立项。村班子马上召开全村群众代表大会,向大家征求意见,群众们听了以后积极支持,纷纷表示只要是真修路再多的钱也愿拿,积极支持配套资金的筹措,使得该项工程得以顺利开工建设。初,一条宽3.5米,长1.5公里的村级砂石路正式建成通车,多少代人的梦想,多少代人的期盼今朝实现,村民们由衷地感叹,这不仅是一条康庄路,更是一条连心路。

五、加强管理,努力探索,走可持续发展的建设之路。“三分建设,七分养护”这已成为业内人士的普遍共识。省厅领导对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工作十分重视,把完善建养体制作为当前的重大课题来研究。从目前的情况看,县乡公路建成后,养护机制与养护资金问题非常突出,与此同时,对农村公路重建轻养的问题也日益突出,许多地方的农村公路在建成后因缺乏有效的管养而过早损毁,严重影响了农村公路的正常使用。因此,我们坚持牢固树立“建设是发展,养护管理也是发展,而且是可持续发展”的新观念,摆正建设与养护管理的位置,克服重建轻养的思想倾向,要求建设与养护工作要齐步走。首先,要积极改革和完善符合市场运作规律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落实各级政府的责任,签订养护工作质量保证责任状,落实到人。每年年初都召开多次调研会,同时制定周密的养护工作计划,平均每年投入养护经费570余万元。不但投入了资金,而且有较为健全的养护管理体制和养护管理办法,才能确保好路率指标的提高;其次,要进一步落实和用活“7351”政策,建立健全专业养护和群众养护相结合,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流动养护相结合制度,积极推行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养护承包责任制,提高公路养护水平。三是可以利用农闲发动群众整修公路,努力提高农村公路路况。我们各乡镇均可以利用有限的资源,大胆探索体制创新,主动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努力创建长效、稳定的意见,开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新局面。

总之,农村公路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公益性事业,谁都离不开路,修好农村公路是荫及亿万农民的大事,需要政府扶持,建立部门配合、上下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我们要与时俱进,埋头苦干,迎难而上,让公路走进农村,连通外边的世界。

篇13: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把抓村村通公路建设作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回报农民兄弟,服务城镇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实际行动,“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从领导到群众抓村村通公路的劲头不断提高,使全市农村公路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公路网基本形成,通达深度逐步提高。

一、全市城乡公路现状

截止20xx年底,全市拥有公路394条,通车里程1159.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05.13公里,其中列养公路250.713公里;省道3条,75.57公里;县道139.61公里;乡道乡道327.01公里。全市411个行政村,已全部通公路,现有通车里程722.6公里,其中101个村(含沿省、县道路边的村)已建油路(水泥路)路面里程64.94公里,未建油路(水泥路)路面的村310个,里程657.66公里。目前,应城市已基本形成了,两横、三纵,一外环为主骨架,干支相连、内早外联、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一条路带动一个产业,一条路造福一方人民,一条路激活一片人心。依路建市场、沿路开园区、借路跑运输……在城乡公路上,当地农民因路制宜辟财源,20xx年全市现实国内生产总值89.5亿元,财政收入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9元。

二、实施村村通公路建设经验

1、精心组织,相互配合,把村村通公路作为“爱民工程”实施。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了公路建设指挥部,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各处、镇、场和开发区也相应成立了村村通公路建设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市交通积极配合做到了指导勘测设计到位,工程质量监督到位,验收合格后申报补助资金到位。截止20xx年底我市通乡公路已完成了上级下达三年通乡油路计划的80%,通村公路已完成120公里。

2、多法筹资,政策配套,把村村通公路作为“亲民工程”落实。20xx年,在通乡公路建设中,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采取“城市支援农村,机关支援基层,干部支持农民”的方式,号召全市干部职工为通乡公路建设捐物捐款,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市17000多名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630多万元,为市通乡公路全面启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通村公路建设中,全市各乡镇、行政村继续发挥这一光荣传统,积极向在外的知名人士、私营业主发出“月是故乡明”捐款修建通村公路的倡议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市直部门通过支援农村小康建设纷纷向驻点村伸出援助之手,缓解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矛盾。于此同时,全市各处、镇、场和开发区积极出台了优惠政策,做好了涉及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市直各相关部门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市公路建设指挥部的统一要求,特事特办,简化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

3、精心施工,保证质量,把村村通公路作为“示范工程”建设。一是大力推行“双五个一”的工作方法,即实行一条通乡油路一名市级领导、一名交通局班子成员、一个工作专班、一名专业监理人员,一条通村公路一名乡镇主要领导、一名交通局技术顾问、一个筹资和建设专班、一块质量公示牌的工作方法,做到建一条通村公路,在人民群众中树一座丰碑。二是建立工程建设、廉政建设双合同制。在签订工程建设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建设合同,确保在村村通公路建设中,做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三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城市从公路部门抽调十名工程技术人员派驻各施工合同段,对工程所用的材料,各工艺流程现场监督检查,并挤出资金购置了回弹弯沉仪、铅孔取样机等检测设备,及时纠正工程质量问题,同时市交通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经常到施工现场巡回检查,发现质量隐患,限期整改,不留后患。四是采取投标的方式和应城市广宇监理公司签订了监理合同。作为通乡公路建设的社会监理,监理公司严格执行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履行监理合同,监督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实施,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五是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不断提高施工单位质量意识。质量是效益,质量是生命,为使施工单位履行施工合同中保证质量的义务,应城市对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集中进行技术培训,并提出了确保路面施工质量的“三个到位”(路槽处治的深度、土质、辗压),“确保五度”(宽度、厚度、平整度、拱度、密实度)及“严把六关(备料、配比、拌和、摊铺、辗压、养生)的工作要求。因此,各施工单位都建立了质量自检机构,在监理公司的督办下,每个施工合同段工程完工后都按规定出具了自检资料。六是加强村村通公路建设的财务管理。为保证村村通公路建设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提高投资效益,应城市对国债资金的使用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单独建帐,专人管理,单独核算,同时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

4、建管结合,大胆尝试,把村村通公路作为“长效工程”管理。一是采取“谁受益,谁养护”。农村公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地方,应城市以此为原则实行市、乡、村三级负责制,即县道由市政府负责,乡道由乡政府负责,村道由村委会负责,通过突击养护、日常养护、抓示范路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乡镇、村组和广大农户养护的积极性。二是大力推行“农村公路民养化”。对农村公路实行分段招标,分村组、分户承包,以承包养护、委托养护形式,确保减少养护成本,增大社会效益。三是充分利用交通公路部门人才资源,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含量。全市目前退休、退养的公路部门养护人员20余人,在行业改革中被清算的曾经长期在公路养护岗位工作的协议工40余名。通过引导,让有劳动能力的退休退养人员、协议工、下岗人员继续到农村发挥技术优势,再找岗位,解决农村养护技术力量问题。

三、村村通公路工程实施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建设速度上不来,差距大。在20xx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明确提出,到20xx年,全省5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到20xx年,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我市,是全省经济强市、文明城市,我们的规划应高于这个平均水平。然而,我市目前只有24.6%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差距很大,任务艰巨,按上述标准衡量,我们的建设速度明显滞后。

二是配套资金上不来,启动难。据测算,市通村公路的平均造价是每公里12万元,除上级交通部门每公里补助5万元外,其余均需自筹,因此,各地虽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迫切愿望,但由于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启动十分困难。

篇14: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不仅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农村公路建设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题。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的努力和广大群众参与下,我州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通过几年的农村公路建设,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建设管理经验,但是管理水平较低,农村公路建设工程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还有待加强。如何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指导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如何科学地建设农村公路,是现在和将来都值得认真探索的问题。农村公路建设就是要科学地发展农村公路交通事业,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群众的交通需求。农村公路建设必须用科学的设计、科学的管理才能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

为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自己的工作结合起来,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指导农村公路建设工作,根据局党组《关于印发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学习计划>和<专题调研工作方案>的通知》(文交党〔XX〕7号)的安排,本人组织有关科室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我州农村公路两通工程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入到农村公路项目的建设指挥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及工程施工现场,通过听汇报、查看资料、看施工现场和走访群众、召开座谈会的方式,分析农村公路两通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现状、找出工作中的差距、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如何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做好工作作了认真的思考。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州农村公路建设的现状

(一)工程进展情况

我州两通工程从XX年实施以来,在州、县党委政府的直接领导和关心支持下,进展较为顺利,XX年150公里,XX年1180公里的通达工程已经全部完工;XX年150公里,XX年150公里的通畅工程已经基本完成。XX年通过我州积极的争取,省交通厅安排我州通达工程1180公里,通畅工程671公里,至XX年4月xx年实施的通畅工程资金还未到位,给工程进度带来较大影响,按预计的工期难以全面完成。

(二)工程技术人员少管理难度大

由于XX年突然增加通畅工程里程数,通畅工程量相当于XX年的4.5倍,通达工程相当于XX年的7.9倍,从设计到施工到编制竣工资料全靠原有的工程技术人员,一个主要技术人员管理几个通达工程的情况比较普遍,通畅工程建设指挥部人员少,进度或质量管理不到位的情况时有发生。由于技术人员少,各县在施工期间把施工现场管理作为工程管理的首要工作来抓,加之上一工程项目完工就接着管理下一个开工的工程项目,对工程资料的整理无暇顾及,导致部分工程完工后工程资料不完善而不具备竣工验收的条件,不能纳入公路养护管理的范筹。

(三)对新型路面结构的施工管理缺乏经验

XX年,我州通畅工程大量采用了整齐混凝土块体弹石路面,铺筑这种路面除丘北县有一定经验外,其他县没有施工经验,由于里程多、数量大,原来有一定铺筑经验的工人较少,从块体的预制到铺筑质量的控制都有一些困难。如部分项目整齐混凝土块体弹石铺筑过程中平整度控制就比较困难,一些项目做了实验路段,但是由于管理者及工人都无经验,通过几次反复的施工,质量还是不理想,最终请了有经验的人来指导才基本解决了问题。由于缺乏施工经验,混凝土预制块的预制速度远远跟不上路基调型和基层铺筑的速度,造成部分工序停工待料的情况时有发生。

二、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今后的工作途径和措施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农村公路建设首先要考虑如何为农民群众修更多的路、更好的路,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因此,在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中,要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处处为农民群众着想,把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今后的农村公路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工作,把农村公路建设得更好。

(一)选择科学的公路路线是建好农村公路通达工程的关键

农村公路通达工程除资金的制约外,公路建设的成败在于路线的选择。要从路线里程长短、技术指标、占用耕地林地、废弃土石方对生态环境影响、工程量控制、路线位置是否最大限度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出行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路线走向和控制各项指标。要让农民群众在公路设计阶段就知道路线位置,提出合理的路线走向意见和建议。在今后设计审查中要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改变公路设计文件审查中主要注重技术指标审查的方式,将这些工作作为审查的重点内容。

(二)进一步加大工程试验检测力度,确保工程质量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永恒的主题,对工程质量的控制至关重要,而控制的主要手段就是检查和检测,要在现有检测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检测力度,加强人员培训,充分发挥工程试验室的作用,努力做到从材料进场到每一个工序的施工质量都用数据说话,减少或杜绝凭个人经验评定工程质量的频率,用科学的手段管理工程质量,做出让群众放心的工程。

(三)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工程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农村公路建设由于点多面广、工程多、工作量大、路线长等特点,需要强有力的管理队伍进行管理,由于现有的管理人员少,工作任务繁重,管理难度大,因此,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十分重要。要在现有人员的基础上加强职工的教育,增强广大职工对农村公路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负责工程的主要人员要带头树立以筑路为业、以工地为家的思想,让建设、施工、监理各方的职工在得住工地,守得住岗位,及时研究解决工程施工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建立严格的工程管理和人员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工程管理行为,确保工程建设的资金、进度和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四)坚持“等级多标准、路面多样化、结构多形式、筹资多渠道、安保多样化”的建设原则

从去年以来,我州根据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紧缺及各条公路车流量差异较大的实际情况,按照省交通厅推行的“等级多标准、路面多样化、结构多形式、筹资多渠道、安保多样化”的建设原则,在公路设计中采用了不同等级公路标准和不同结构形式的路面结构,对农村公路建设投资控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要认真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新型的路面结构形式,做到既经济又耐用,适应农民群众出行的要求,达到科学发展的目的。

(五)加强新型路面结构施工技术培训,全面掌握施工方法

对于水泥混凝土整齐块体弹石路面的施工工艺控制,目前在我州铺得较好的弹石路面基本是外地施工队伍施工的,而由于工程项目点多面广,靠外地施工队伍是难以完成建设任务的,要借鉴外地施工队伍铺筑的经验,采取传、帮、带的方法抓紧培训,使本地的施工队伍全面掌握施工技术和方法,适应大面积铺筑整齐块体弹石路面需要,确保工程质量。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惠及千家万户,涉及工程建设的方方面面,我们通过过去的公路建设总结了一些经验,但是工作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加以完善和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给我州农村建设事业的发展暨注入了新鲜血液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只要全州交通系统上下同心协力,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持续协调”的发展原则,必将推动我州农村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修筑更多、更好的农村公路,切实解决农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15: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至20XX年底六盘水市农村公路10818公里(六枝2126公里、盘县5122公里、水城3259公里、钟山311公里),其中县道公里、乡道2388公里、村道6385公里,专用公路50公里。公路总里程11606公里(含高速公路67公里、国省干线公路721公里),公路密度116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省平均81公里/百平方公里。县乡油路水泥路1394公里,村油路水泥路124公里,通乡油路除盘县普古、水城龙场、营盘三个乡正在进行通乡油路工程收尾外,已基本实现乡乡通油路,1229个行政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公路,20户以上的村寨80%以上以通车,26%的行政村通油路、水泥路。根据国务院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的主体,县交通运输局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具体承担县乡道改造和通村油路、水泥路建设的组织管理工作,通村公路一般由乡镇组织实施,县交通运输局作计划管理和技术指导;县公路管理所主要承担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工作,具体负责县乡油路养护、管理、大中修工程、水毁预防控制恢复工程;县乡泥路及村公路一般由乡镇组织养护管理,县交通运输局及公路管理所负责计划管理及技术指导。管理养护资金,省级按县道7000元/公里、乡道3500元/公里、村道1000元/公里、全年约2300万元切块下达,主要用于县乡油路大中修、水毁、安保工程补助;市财政承担县乡油路900010000元/年公里的小修保养费,20XX年850万元,费用随里程增加而增加,并配套10万元/公里的县乡油路大修工程费,每年约400万元;县财政承担县乡泥路,村公路小修保养费,县乡泥路30006000元/年公里,村公路600元/年公里(村公路小修保养费省从切块资金中补助500元/年公里)。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公路建设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加大了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公路专业建设人才极为紧缺,有经验、懂技术从事农村公路设计、施工、监理、业主管理的工程技术人才就更少,加之征地拆迁,炸药等重要物资的协调力度困难加大,项目建设机制体制的制约,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农村公路建设进度慢、投资超概,质量问题时有发生的现象,使项目“质量、进度、投资”三大目标不能有效控制,其问题的根源是:

1、投资。农村公路建设主要是国家补助引导、市县政府配套建设,受国家政策投向的制约,在一个省内补助标准是一致的,以六盘水和黔东南为例,由于六盘水是能源原材料城市,很多公路要承担运煤功能,相应投资就高,而黔东南的公路主要是满足沿线群众生产,生活需要,基本没有重载车辆通行,投资就低。国家补助标准为通乡油路40万元/公里,通村油路(水泥路)35万元/公里。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多,投资数量大,地方配套困难,主要靠贷款解决,建设资金需求与地方配套不足的矛盾突出。为了适应国家的投资政策,争取国家资金补助,在地方配套不足的情况下,只能低标准建设,对于以运煤为主的原材料重载运输线路,效果十分有限,很多有运煤功能的通乡油路由于地方配套不能到位,不能按重载标准建设,不能达到应有的投资效益。

2、招投标。按招投标法等相关规定,工程投资超200万元,施工单位必须通过招投标进行选择,通乡油路一般每公里造价在70万元以上,即超过三公里的通乡油路项目必须进行工程招投标。从20XX年通乡油路实施以来,由于高速、高等级公路建设项目多、施工条件较好、利润较高,资质等级高、有信用的施工单位特别是省内的专业施工企业不愿承担农村公路的施工任务,而通过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选择进场的大部分为没有专业技术管理和组织能力,借用资质投标,临时组织农民施工的施工队伍,形成“一流队伍投标、二流队伍进场、农民组织施工”的现状,使本来单价就低的工程不可避免地造成一定的浪费。公路施工,看似简单,“挖高填低压实”,其实对施工队伍的技术管理水平和施工组织管理能力要求很高,很多挂靠投标的施工队伍其设备和资金实力可能不是主要问题,而高水平、有经验的技术管理人员是工程成败的决定因素,挂靠的施工队伍难于具备这个条件,工程质量、进度、成本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很难履行合同义务。

3、质量保证体系。公路项目实行“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四级质量保证体系,首先是企业自检,施工企业的好坏直接决定工程的成败。其次是社会监理,农村公路现场监理条件相对较差,高水平、有能力的监理人员不会到农村公路实施现场监理,农村公路现场监理人员普遍素质不高,不能履行监理职责。第三是业主管理,针对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施工组织不合理的情况下,对业主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工程技术管理水平相应地提高了要求,而业主管理工作由于任务重,人员少,且大量的精力用于征地拆迁、炸药使用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因此在业主管理方面也有不到位的问题。第四是政府监督,质量监督机构主要监督方式:项目前期工作参与论证,实施过程中的巡查,完工后的检测验收。由于项目多,涉及面广,不可能面面俱到,实施有效监督。

4、建设环境。农村公路主要服务乡镇和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和出行要求的公益设施,在农村公路建设中,由于征地拆迁政策的不完善,社会对公路施工企业利润高的认识误区以及相关部门服务理念上的差异,造成服务环境不能很好地满足公路建设的需要,主要表现在征地拆迁困难,料场、供电、炸材审批程序复杂,使用成本高,不能满足工程建设需要,成为制约工期和成本的关键因素,也是业主未满足施工合同条件,违约的主要表现。

(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1、乡镇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任务重与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的矛盾。乡镇机构改革前,各乡镇基本设有交通管理站,具体负责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县乡公路的协调管理工作,责任落实相对到位,机构改革后,交管站取消,有的乡镇明确专人管理养护农村公路,有的乡镇是兼职管理人员。农村公路养护未纳入目标考核,认识不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属“应付式”养护,只有路断才有人管,有限的养护资金不能完全用于公路养护管理,养护形成“小坑不补,大坑无钱补”的恶性循环。

2、养护资金。按市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规定,市级财政承担县、乡油路养护资金900010000元/年公里,约900万元/年,全部到位,县级财政承担县乡泥路及村公路养护资金,县泥路6000元/年公里,乡泥路3000元/年公里,村油路5000元/年公里,村泥路配套600元/年公里(省补助500元/年公里),按照标准,六枝290万元/年,盘县756万元/年,水城480万元/年,钟山50万元/年,部分县区不能完全到位。

3、公路管理。主要是维护路产路权的路政巡查和超限运输治理执法活动,保障公路避免侵占及正常使用,路政巡查中,路政人员少,主要对重要县乡道路进行巡查,巡查的频率和巡查面小,且有执法权,没有有效的执法手段,执法效益低,乡村公路基本无力顾及,主要由乡镇来管理,随意侵占公路,乱搭乱建,利用公路堆放物品的现象随处可见,严重危及公路的安全畅通。在超限运输治理执法活动中,车主受利益驱使,抵制执法,按交通运输部规定,55吨以上车辆严禁上路行驶,而运煤车辆多在6080吨,农村公路的设计标准只能承受40吨的荷载标准,设计标准与实际荷载存在很大的差距,使设计正常使用年限68年的油路只能使用34年就需大修,大修的造价约6070万元,超载产生的运输效益远远低于公路建设投入的成本效益,同时公路建设需占用钢材、水泥、沥青等大量的社会资源,因此超载直接导致投资效益低和社会资源浪费。

三、对策建议

(一)农村公路建设

1、努力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农村公路建设单价投资高,资金总量需求大,单靠地方财力投入,很难保证建设需求,必须紧跟国家投资政策方向,争取更多的项目纳入国家补助范围,按要求筹措地方配套资金,尽量减少地方自主项目的建设,减少地方筹资压力。

2、以项目规划为基础,确保工程质量。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做好项目规划,市级做好县道、县级做好乡道、乡镇做好村道的规划,尤其是村道的规划,在乡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村公路未进行全面规划,由于国家下达计划规模较大,很多乡镇临时拼凑项目,难免不合理、重复建设,造成投资特别是土地资源的浪费。应按照“质量+进度=效益”的建设原则,一手抓加快速度、一手抓质量求效益;全面落实业主、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责任人责任和“政府监督、业主管理、社会监理、企业自检”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探索乡村“义务监督员”制度的成功经验;发挥业主管理关键作用,建立激励机制,加大对业主的奖惩力度;对项目资金,技术质量要求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实行阳关工程。做到农村公路建设一条,达标一条,确保合格率,提高优良率。

3、创新农村公路建设机制,保证投资效益。结合农村公路的实际,可利用公路专业部门的技术管理力量、施工组织经验、机械设备等优势组织当地农民进行施工,在发改、财政、交通等部门对质量、进度、投资、安全责任有效控制的前提下,让农民得实惠,政府得效益,同时解决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公路部门为财政供养的事业单位,也有义务完成政府下达的建设任务,质量意识较强,能确保发挥投资效益。

4、强化服务,营造良好的建设环境。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密切配合,各负其责,认真解决好农村公路建设中涉及的征地拆迁,爆炸物品使用等问题;制定标准适当、统一的征地拆迁补偿标准,维护补偿标准的严肃性,保证补偿公平合理。

(二)农村公路养护管理

1、明确乡镇职责、机构。乡镇负责辖区内乡道泥路和村道的管理养护工作,协助县公路管理部门开展路政管理,有条件的乡镇可筹集一定的资金用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乡镇应通过内部编制调剂,设立交通管理站,具体负责本辖区农村公路的管理养护和建设。

2、完善考核体系。市县人民政府要将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纳入相应下级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明确养护目标。市人民政府负责督促县人民政府及时配套到位日常养护资金;县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要将村公路养护管理纳入对村民委员会的年度目标考核。

3、严格执法。加大超限治理力度,把治理超载作为保障公路安全、合理使用,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发挥投资效益的有效手段。

篇16:农村公路建设调研报告

近年来,我市把抓村村通公路建设作为贯彻十六大精神,回报农民兄弟,服务城镇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实际行动,“要想富,先修路,修好路”的思想已深入人心,从领导到群众抓村村通公路的劲头不断提高,使全市农村公路有了较大的发展,农村公路网基本形成,通达深度逐步提高。

一、全市城乡公路现状

截止2004年底,全市拥有公路394条,通车里程1159.9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105.13公里,其中列养公路250.713公里;省道3条,75.57公里;县道139.61公里;乡道乡道327.01公里。全市411个行政村,已全部通公路,现有通车里程722.6公里,其中101个村(含沿省、县道路边的村)已建油路(水泥路)路面里程64.94公里,未建油路(水泥路)路面的村310个,里程657.66公里。目前,应城市已基本形成了,两横、三纵,一外环为主骨架,干支相连、内早外联、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一条路带动一个产业,一条路造福一方人民,一条路激活一片人心。依路建市场、沿路开园区、借路跑运输……在城乡公路上,当地农民因路制宜辟财源,2004年全市现实国内生产总值89.5亿元,财政收入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429元。

二、实施村村通公路建设经验

1、精心组织,相互配合,把村村通公路作为“爱民工程”实施。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了公路建设指挥部,加强工程建设的领导和指导。各处、镇、场和开发区也相应成立了村村通公路建设工作专班,具体负责。市交通积极配合做到了指导勘测设计到位,工程质量监督到位,验收合格后申报补助资金到位。截止2004年底我市通乡公路已完成了上级下达三年通乡油路计划的80%,通村公路已完成120公里。

2、多法筹资,政策配套,把村村通公路作为“亲民工程”落实。2003年,在通乡公路建设中,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采取“城市支援农村,机关支援基层,干部支持农民”的方式,号召全市干部职工为通乡公路建设捐物捐款,短短一个月时间,全市17000多名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人士捐款630多万元,为市通乡公路全面启动做出了突出贡献。在通村公路建设中,全市各乡镇、行政村继续发挥这一光荣传统,积极向在外的知名人士、私营业主发出“月是故乡明”捐款修建通村公路的倡议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市直部门通过支援农村小康建设纷纷向驻点村伸出援助之手,缓解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矛盾。于此同时,全市各处、镇、场和开发区积极出台了优惠政策,做好了涉及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市直各相关部门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按照市公路建设指挥部的统一要求,特事特办,简化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

3、精心施工,保证质量,把村村通公路作为“示范工程”建设。一是大力推行“双五个一”的工作方法,即实行一条通乡油路一名市级领导、一名交通局班子成员、一个工作专班、一名专业监理人员,一条通村公路一名乡镇主要领导、一名交通局技术顾问、一个筹资和建设专班、一块质量公示牌的工作方法,做到建一条通村公路,在人民群众中树一座丰碑。二是建立工程建设、廉政建设双合同制。在签订工程建设合同的同时,签订廉政建设合同,确保在村村通公路建设中,做到“工程优质,干部优秀”。三是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应城市从公路部门抽调十名工程技术人员派驻各施工合同段,对工程所用的材料,各工艺流程现场监督检查,并挤出资金购置了回弹弯沉仪、铅孔取样机等检测设备,及时纠正工程质量问题,同时市交通局主要负责人和分管领导,经常到施工现场巡回检查,发现质量隐患,限期整改,不留后患。四是采取投标的方式和应城市广宇监理公司签订了监理合同。作为通乡公路建设的社会监理,监理公司严格执行公路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规范,严格履行监理合同,监督工程施工承包合同的实施,进行工程质量检测,参加工程质量事故处理和工程验收。五是以施工单位自检为主,不断提高施工单位质量意识。质量是效益,质量是生命,为使施工单位履行施工合同中保证质量的义务,应城市对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技术人员集中进行技术培训,并提出了确保路面施工质量的“三个到位”(路槽处治的深度、土质、辗压),“确保五度”(宽度、厚度、平整度、拱度、密实度)及“严把六关(备料、配比、拌和、摊铺、辗压、养生)的工作要求。因此,各施工单位都建立了质量自检机构,在监理公司的督办下,每个施工合同段工程完工后都按规定出具了自检资料。六是加强村村通公路建设的财务管理。为保证村村通公路建设资金的安全、合理、有效使用,提高投资效益,应城市对国债资金的使用坚持专款专用的原则,实行单独建帐,专人管理,单独核算,同时积极争取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

4、建管结合,大胆尝试,把村村通公路作为“长效工程”管理。一是采取“谁受益,谁养护”。农村公路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地方,应城市以此为原则实行市、乡、村三级负责制,即县道由市政府负责,乡道由乡政府负责,村道由村委会负责,通过突击养护、日常养护、抓示范路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乡镇、村组和广大农户养护的积极性。二是大力推行“农村公路民养化”。对农村公路实行分段招标,分村组、分户承包,以承包x护、委托养护形式,确保减少养护成本,增大社会效益。三是充分利用交通公路部门人才资源,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技术含量。全市目前退休、退养的公路部门养护人员20余人,在行业改革中被清算的曾经长期在公路养护岗位工作的协议工40余名。通过引导,让有劳动能力的退休退养人员、协议工、下岗人员继续到农村发挥技术优势,再找岗位,解决农村养护技术力量问题。

三、村村通公路工程实施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是建设速度上不来,差距大。在2005年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上明确提出,到2005年,全省50%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到2007年,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地处平原微丘地区的我市,是全省经济强市、文明城市,我们的规划应高于这个平均水平。然而,我市目前只有24.6%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差距很大,任务艰巨,按上述标准衡量,我们的建设速度明显滞后。

二是配套资金上不来,启动难。据测算,市通村公路的平均造价是每公里12万元,除上级交通部门每公里补助5万元外,其余均需自筹,因此,各地虽有加快通村公路建设的迫切愿望,但由于配套资金缺口较大,启动十分困难。

四、加快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建议

为加快应城市通村公路建设步伐,尽早实现村村通油路(水泥路)目标,我们建议如下:

1、建议市政府建立“村村通公路建设领导专班”,由市政府领导挂帅,相关部门(计划、财政、交通、建设、国土、农业、供电、林业、广电、电信、移动、联通、公安、水利)和各乡镇场、办事处、开发区负责人为成员,以加强对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组织领导,负责全市通村公路建设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建议全市各处、镇、场和开发区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许可范围内,在不新增债务包袱的前提下,通过以下办法筹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一是交通部门争取一点:通村公路修建油路(水泥路)的资金补助政策是每公里5万元(路基宽度6米,路面宽度3.5米),工程竣工后,经省、孝感市交通部门验收合格的,由交通局争取补助到位。

二是财政部门补助一点:市政府对通村公路建设给予一定的补贴,其补贴标准可据市财政收入情况每公里1至2万元,财政补贴原则上不封顶,即修多少按政策补贴多少。

三是乡镇村自筹一点:在群众自愿的原则下,用好用活一事一议政策,用民主方法筹集资金。

四是社会捐资一点:可发动“四有”(即政治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力,社会上有影响,对家乡有感情)人士对家乡公路建设进行赞助,也可采取立“功德碑”的形式,发动农民群众捐资。

五是部门帮扶一点:利用省市扶贫对口单位、市直联系单位、小康工作队驻点单位帮扶修建通村公路,解决部分通村公路建设资金。

六是项目资金列一点:在扶贫资金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等与通村公路相关联项目资金中列一部分用于通村公路建设。

3、建议相关部门配合支持,给村村通公路建设创造一个好的环境。各处、镇、场、开发区应出台相应优惠政策,加快村村通公路建设,做好涉及工程建设的征地、拆迁和施工环境保护工作。各行政村要完成通村公路的路基、桥涵等配套工程,国家和市政府“以奖代补”的资金只能用于路面建设。通村公路建设占用土地,以处、镇、场、开发区为单位统计,按程序报国土部门审批。国土部门要在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特事特办,简化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涉及供电、林业、水利、广电、电信、移动、联通等部门的拆迁工作,由各部门自行负责解决,原则上不予补助。涉及乡镇村的拆迁工作一律由所有地乡镇解决,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故推诿、阻挠。

国土资源局依法行政年度工作总结

土地学会学术年会上的讲话

产业集聚区年度工作总结

国土资源分局局长竞争上岗演讲稿

农村牧区公路养护调研分析调研报告

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总结

档案局长馆长会议讲话材料

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讲话

财政厅厅长述职报告

全省发展改革工作会议讲话

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
《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我省公路建设节约用地情况调研报告(集锦16篇)】相关文章:

学校后勤会议讲话稿2023-02-24

市供销社依法行政工作总结2023-05-07

培训结束时的领导总结讲话2022-05-19

产业集聚区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22-05-06

关于商品市场调研报告2024-03-22

团县委上半年工作要点总结参考2023-07-04

企业文化建设调研报告2022-07-07

全县工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2022-12-29

易地搬迁问题整改报告2022-11-11

安徽省公务员调任实施办法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