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时间:2022-11-02 07:55:1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合集9篇)由网友“腿特长”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各位读者分享的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欢迎大家分享。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篇1: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姜召,李炳煌

(湖南科技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文章从介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出发,转而简述了教育生态学基本信息,再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提出提升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的策略:革新教育理念,树立生态思维、减轻工作压力,遵守“耐度定律”、强化交流沟通,突破“花盆效应”、转变教学实施模式,重塑“生态位”。

关键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育生态学;农村教师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03-0062-03

项目基金:湖南省普通高校教研教改课题 “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基于学科教学知识养成的视角”(湘教通315);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基地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姜召(1988-),男,湖南怀化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一概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下文将其简称为“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1]目的在于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根本性地变革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进而真正落实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显现方式……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有力的学习工具。”[3]至此教育研究机构、学者、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以及一线的教师纷纷地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探索和实验,并取得了丰硕成果。7月,国务院颁布了未来十年教育的发展蓝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年)》,其中专列一章阐述教育信息化,开宗明义地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4]这说明了教育信息化是下一阶段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的工作[5]。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与关键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6],而“整合”的关键执行者则是教师,因此,研究提升教师“整合”能力的策略与方法对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乃至推进教育信息化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二视角: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1976 年劳伦斯・克雷明在《公共教育》一书中首次提出这一科学术语。它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的一门学科[7]。它以教育与生态环境相互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分析、还原论、灰色系统等理论与方法进行研究。国内外正在从两个角度展开研究:一是以教育为主体,研究教育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还有就是以生态环境因子为主,研究各种生态环境因素与教育的关系及对教育的影响。目前,生态学成为研究和探讨教育问题的独特视角,教育生态学研究方兴未艾[8]。因此,本文试图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探讨怎样提高农村教师“整合”能力。

三策略:农村教师“整合”能力提升

以教育生态学的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身可以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该系统中,教师占据着支配性的地位,决定着应用哪些技术以及怎样应用技术,即教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生态系统中的中坚种群,是关键执行者。而教师种群中,农村教师又是中坚种群。农村教师这一中坚种群的思想理论、工作环境、学习交流、教学实施模式直接影响着他们 “整合”能力的提升。运用教育生态学的生态思维、耐度定律、花盆效应、生态位的理念,对于提升农村教师的“整合”能力起到“助推器”的作用。

(一)革新教育理念,树立生态思维

生态思维是一种生态化的思想意识和认识方法,强调用现代生态学原理和理论去观察世界、认识世界,表现出整体性、关联性、进化性、平等性、共生性等特征[9]。生态思维是富含先进意识、现代内涵及人文色彩的思维模式,在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和社会实践中,运用生态思维来处理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

农村教师缺乏这种生态思维,“思想上并未真正接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10]。这是由于农村教师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生态系统,而信息技术进入后,与各学科课程整合,打破了原来封闭与稳定的状态,这相对于原有生态系统来说,“外部的新发明相当于外部入侵者”[11],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可以看作是“入侵者”。再加上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慢,与外界接触、接受先进教育思想的机会少,习惯了粉笔加黑板、教材加教案、语言加表情动作的教学,农村教师定势的思维难以转变、进化,面对信息技术的“入侵”,教师本能的反应必然是首先从思想上,再从行动上抵制这种“入侵”。

“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受其教育观念的支配”[12],要让教师们接收这种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入侵”,自发地进行“整合”,必须先从革新他们的教育思想及教育理论上入手,即在“有现代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13]――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双主体教育、终身教育、四大支柱教育、情商为主教育的指导,“有先进的理论作指导”[14]的基础上,使农村教师革新教育理念,进化教育思想,树立教育生态思维,充分认识“整合”是教育信息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必然产物,尤其要认识到“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15]。不然,“整合”活动很难开展并持续进行下去。

(二)减轻工作压力,遵守“耐度定律”

谢尔福德在19提出“耐度定律”,含义是:一个生物能够出现,并且能够成功地生存下来,必然要依赖一种复杂的条件全盘地存在[16]。如果将某种生物任何一项因子的含量予以增减,使其量达到生物耐力的界限之外,就可使一种生物灭绝,进而影响其它生物的耐受度,使整个生态系统变得脆弱。同样,“耐度定律”也适用于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个体,如果达不到或超过耐受度就会影响系统中的个体,进而影响教育生态的平衡及可持续发展。

在农村教育生态系统中,农村教师处在违背“耐度定律”工作环境中。比如,由于师资缺乏,有的教师兼任两门以上的课程,有的教师还得额外开展其他各种教辅活动,这无疑使很多教师每天超负荷、超“耐度”地工作,大量透支体力、精力、情感。又如,这样的标语――“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前两个“一切”可以说是教师的天职,但最后一个“一切”显然将教师的教育责任超限度放大了。这些都使得教师群体内心产生非常大的压力感。另外,“基础教育的应试教育倾向、绩效工资分配不公等使得中国中小学教师整体压力大,甚至出现亚健康。”[17]

由此可见,作为农村教育生态中坚物种的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如果再让他们在日常教学中花大量时间来提高自己的课程整合能力,这无疑犹如雪上加霜,成为“整合”能力提升的桎梏,“整合”的效果也可想而知。因此,农村教师提升自己的课程整合能力,遵循“耐度定律”,减轻教师们的工作负荷,为其创造适宜的工作生态环境,是不可或缺的保障。

(三)强化交流沟通,突破“花盆效应”

“花盆效应”,生态学上又称为局部生境效应。 “马厩里训练不出千里马,花盆里栽不出万年松”是这一效应的形象写照。它向我们揭示:在一个封闭或者半封闭的、脱离现实世界的系统中,“千里马”的.体力和耐力很难生成。同理,如果教师进行“整合”活动时,闭门造车,忽视与外界的联系,那么就会陷入“花盆”之中, 限制其“整合”能力提高的空间。

目前,农村教师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上面临着诸多“花盆”,比如教师自身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具体学科课程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缺乏交流沟通,整合活动处于一种半封闭的情形。为了消解这些“花盆”对整合的阻力,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其一,注重教师之间的学习交流,建立诸如“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这样的学习交流与沟通模式,充分发挥“分享”的精神,使教师之间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并时常组织教师相互之间观摩学习,实现整合能力的协同提升。其二,“整合”的目的是较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真正落实学生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为学生服务。所以,教师在“整合”之前仔细分析、了解学生的诉求、特点,比如,学生的认识特点、学习习惯、视觉特征等等,并尽可能地通过面对面交流、电子邮件、QQ等方式及时搜集学生的反馈,以便及时修改“整合”不适应学生特性的地方。其三,各学科课程才是“整合”的落脚点,各学科课程为信息技术提供了整合的平台,这个平台的特点决定了哪种信息技术适合于它。再者,各学科课程规定了各自的学科目标,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不能偏离学科目标,不能仅是“为了应用信息技术而用信息技术”。其四,加强技术与人的交互。技术并非是教学的奴隶,而是构建教学的积木,是具有主动性的行为主体,每种技术都具有自身的最佳适用范围,例如,对于讲授式或演示式的课程内容,PowerPoint比较适合,但它不适合于探究式的教学。“影响力最大的技术是那些已经消失的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将自身编织在了日常生活的网络之中,它们在现实生活中已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因此,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教师生态系统的交互、渗透,深入了解其特性,使其成为现实教学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转变教学实施模式,重塑“生态位”

生态位是生态学上的术语,即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功能作用。教学生态系统可以看作是由教师、学生、教学媒体、教学内容4个物种群落构成,这些物种处于不同的生态位,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新的“生命种群”进入教学生态系统,马上成为了影响该系统的重要因子,改变了该系统的构成因子。这就需要重新认识教学生态系统的物种构成,重新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重新认定其“生态位”。

然而,农村教师受传统的或者多年的教学习惯这一因子的影响很深,导致碰到需要使用信息技术进行课程教学时,他们中的大多数难以参透、难以适应这种改变。这种不适应具体体现在“整合”的两种教学模式:一类是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另一类是过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模式主要以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等理论为基础。农村教师过分强调教师中心,将信息技术视同传统教育技术,作为教学过程中辅助“传递―接受”的工具,把学习者置于被动接受地位,忽视培养学生“发现”的潜能,因而难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更不利于创新人才的成长。“以学生为中心”模式主要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过度突出学生中心,弱化对学生学习的监督和指导,导致“放羊状态”的学生自主学习,教与学的效率并不高。

这两种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都有弊端,但深入探究,就会发现这两种模式的理论具有优势互补性――建构主义理论有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奥苏贝尔的理论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主导――主体”的教学模式正好兼具二者的优势,它强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建构意义的促进者,学生良好情操的培育者;学生是信息加工与情感体验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学媒体既是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又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教材不是唯一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指导、自主学习与协作交流,学生可以从多种学习对象和多种教学资源(例如图书资料及网上资源)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兼取两大理论之所长并弃其所短,重塑教师、学生的“生态位”,实行“主导――主体”模式的整合课程教学,这样“既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1):7-15.

[2]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选) [J]。教育信息化,(12):3-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DB/OL]。 .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DB/OL]。 .

[5] 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中国电化教育,2011(7):1-6.

[6] 何克抗。对国内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中国电化教育,(9):7-16.

[7]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8] 范国睿。共生与和谐:生态学视野下的学校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9] 邹冬生,高志强。生态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

[10] 蔡丽,张文兰。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高原期”现象[J]。现代教育技术,,18(6):5-7.

[11] 赵勇,雷静。肯尼斯・弗兰克。技术的社会性生命:学校技术传播的生态分析[DB/OL]。.

[12] 康慕云,姜健。浅谈农村教师信息素养的形成与培养[J]。教育探索,2010(10):87-88.

[13] 南国农。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新使命[J]。电化教育研究,2011(12):10-12.

[14]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7-14.

[15] 邓树嵩,郭蕊,等。乡镇中学教师亚健康及职业倦怠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4):488-489.

[16] Weiser, M. (1991)。 The Computer for the 21st Century[J]。 Scientific American, 265(3):94.

[17] 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篇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策略

[摘 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国情需要的一项行动策略。本文论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功能,并立足于学科教学,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课程整合;教学情境;课堂结构;整合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人类进入21世纪,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信息社会的一种背景文化,成为新世纪公民赖以生存的环境文化。在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我们必然要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来检索、收集、分析、处理所学学科的有关资料,促进该学科的教与学。因此,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文化水平。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当前学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人才培养标准有了一个根本性的转变: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不再是满足于对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学习不只是对结论的记忆,学生不仅仅要具备读写、计算能力。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该是高素质、高起点的,应能全面适应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能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如果学校的各科教学还是局限于传统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而置信息技术于不顾,势必受到历史潮流的抛弃。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正是立足于时代的高度。认真审视了社会发展的趋势,针对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目前中小学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中的薄弱点,以及确定当前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的方向和突破口,而提出的一项行动策略,是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整合指的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并使系统各个要素发挥最大效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成为与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高度和谐自然的有机部分,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培养协作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掌握在信息社会中的思维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国外已十分普遍。中国中小学教师考察团,在赴加、美考察报告中描述到:在我们考察的中小学里,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的现代化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的应用十分普遍。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计算机已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所不可缺少的工具,并已经非常自然地融合。各种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都使用了电脑,完全改变了单纯依靠教材、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形成了一种将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相结合、教师传授与自我探索相结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在所有的学校的图书馆、资料室里,一般都配备了能直接上IvJernet网的电脑,作为师生查阅资料获取信息和知识的必要工具。几乎所有学科的课堂教学中,都使用了投影仪、多媒体电脑等工具。教学中基本上不采用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是教师提出问题或布置任务,师生共同进行讨论和探索,并随时使用电脑等工具,展示教学内容,探索知识奥秘。中学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实验过程可以通过电脑进行演示,实验中获得的实验数据随时用电脑处理。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计算机在这里真正地成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认知的工具,课程整合.已经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内在需求。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功能

信息技

[1] [2] [3]

篇3: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一种高度的和谐与自然,最终实现学习者学习的改善。本文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校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整合的内涵

以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同时它是是促进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必要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新的理念的提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华南师大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所谓整合,它强调了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即被整合的个体并不丧失其自身特性,使当前行为保持在过去已经形成的某些理念之下的同时,又强调了个体中一些要素的交叉与融合,使处于某一过程的不同个体在某种目标的导引与要求下,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自然。因此整合应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的发展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被动的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本身就要求变革人的传统的课程观、教育观和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应该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和合作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的革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传统的课程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例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等,并要求各门课程都必须根据时代发展,革新原有课程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实施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将带来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革新传统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正在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了传统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是单单的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而且也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加丰富,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进行交流,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主要的是带来学习方式的革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于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作用。学习者从传统的接受式将转变为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所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融入到课程的有机整体中去,成为其有机整体的一部分,并由此引发课程的变革,是信息技术主动的适应过程。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特征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特征: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从而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成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四、信息技术与课程实施整合的模式探讨

信息技术与课程实施整合将带来观念的变革,将带来教学要素的重新建构,构筑新型的教学结构,从以教师为中心的讲解传授的进程,转变为探索发现进程,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协商讨论、意义建构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进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传统的教学结构将发生变革,新型的教学结构将更加关注信息技术在课程实施方面的作用,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知识呈现的变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原来的教师直接的口授讲解传授单一的知识呈现途径,转变为由多样化的知识呈现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课程内容传授给学习者,知识传授途径的多样化,带来高效的学习效果。

2、知识来源的多样化

信息技术与课程实施整合后,单一的由教师作为知识来源的局面被打破,学习者可以直接从信息化环境和数字资源中获取知识,同时,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从学习化社区、其他学习者、在线专家等方面获取课程内容,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

3、媒体作用的变化

传统的媒体,主要是强化功能,对于课程内容和学习方式等方面没有产生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信息技术由作为教师讲解的演示工具转变为教师活动的体现者和学习者的认知工具,媒体作用发生变革。

此外信息技术与课程实施整合后,对整个课程实施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变革作用,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课程的设计者,学习者学习的指导者和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学习者由被动的简单接受,转变为主动的意义建构者和积极的学习者。学习者学习方式由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以及探究学习。

五、结束语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quot;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4: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浅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不是被动的融入,而是高层次的主动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一种高度的和谐与自然,最终实现学习者学习的改善。本文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校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一、整合的内涵

以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对传统的课程理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资源,产生深刻的影响和变革作用,同时它是是促进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全面改革和提高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质量的必要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也是一个新的理念的提升。

《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华南师大李克东教授认为:信息技术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所谓整合,它强调了对个体特征的继承性,即被整合的个体并不丧失其自身特性,使当前行为保持在过去已经形成的某些理念之下的同时,又强调了个体中一些要素的交叉与融合,使处于某一过程的不同个体在某种目标的导引与要求下,呈现出高度的和谐与自然。因此整合应该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的发展过程。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与内涵

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被动的纳入,而是主动地适应和变革课程的过程,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对课程的各个组成部分产生变革影响和作用。人类迈入信息化社会,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本身就要求变革人的传统的课程观、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观和教学观以及学习观等,应该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和合作性。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有利于营造新型的学习型社会,营造全方位的学习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内容的革新,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要求传统的课程必须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要求,增加与信息技术相关的内容,例如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等,并要求各门课程都必须根据时代发展,革新原有课程内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将是课程内容革新的一个有利促进因素。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实施的变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将带来革新传统的教学策略和理念。信息化环境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授者的地位正在被削弱,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被充分体现,信息技术作为教学辅助工具以及强大的认知工具,革新传统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理念,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等正在冲击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带来课程资源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性和共享性,都冲击了传统课程资源观,课程资源的物化载体不再是单单的书籍、教材等印刷制品,而且也包括网络以及音像制品等。生命载体形式的课程资源将更加丰富,学习者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通讯功能与专家、教师进行交流,扩大了课程资源范围。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1] [2] [3]

篇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含义、特点和目标,是实施“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正确地认识这些基本问题是科学地研究、有效实践“整合”的前提条件。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含义

“整合”在系统科学的思维方法论上,表示为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较小部分的事物、现象、过程;物质属性、关系;信息、能量等在符合具体客观规律或符合一定条件要求的前提下,凝聚成一个较大整体的发展过程及结果。

教育界引用“整合”一词通常表示整体综合、渗透、重组、互补、凝聚等意思。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是一个包含着多种思想、多样实践的概念,不同的研究者和实践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课程整合做出了不同的界定。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教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祝智庭教授:

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技术整合与课程才是有效的。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

教育技术专家南国农教授:

指将信息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学习;

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系统各要素中,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识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或指将信息技术融入课程教学的各个领域:班级授课、小组学习、自主学习、成为既是学习的对象,又是学习的手段。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特点

从上面引述的各位专家对“整合”的界定可以看到,每种界定都有其特定的背景和视角,这充分体现着“整合”研究与实践的复杂性;每种界定都包含着“整合”的基本特点,有利于保障整合研究和实践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1.“整合”要有明确的目的――“整合”的目的是在信息技术提供的新的沟通机制(计算机网络、多媒体、专业网站、信息搜索、电子图书馆、网上课程与远程学习)和丰富资源的环境中,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能力素质(基本学习技能、信息素养、创造思维、合作精神与交际能力、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2.“整合”必须有正确明晰的指导思想――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具有多种价值取向可供选择。一定要在现代教育思想理念的指导下,把整合的研究和实施纳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以“整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整合”要坚持整合要素的个性特点――在研究和实施“整合”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功能特点,以其特有的功能特点优化课程教学的过程;也要严格遵循课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以体现教学过程规律的需求发挥信息技术的功能特点。“整合”是功能特点和基本规律意义上的整合。

4.“整合”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把两个以上的具有不同特点的'事物整合在一起,不是在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推理就能实现的;要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去实验、探求和总结,才能发现“整合”的本质和规律。

5.“整合”的结果是“双赢”的――成功的整合应当是把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和信息技术教育目标的实现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也就是说,“整合”的结果,既以信息技术优化了课程教学的过程,促进了学生学科智能水平的提高;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传授了信息技术,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是在新时代――信息时代和新环境――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切入点。通过这个切入点的研究和实践要达成的目标是多方面的。

1. 带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的研究和实践,需要在一定的信息环境中才得以进行;整合研究和实践的水平越高,对信息环境的要求也越高。因此,随着“整合”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会带动学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学校信息环境的建设应根据“整合”的研究和实践的需要,围绕下述三个方面分层次地进行:

(1)创设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数字化硬件环境

①创设满足教师“教”的需求的硬件环境――多媒体教室

②创设满足教师“教” 、学生“学”的需求的硬件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

③ 创设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硬件环境――校域、城域、国际网络

(2)创设经过数字化处理的教学资源软件环境

①满足优化课程学习需求的课本资源

②满足扩展性学习需求的校本资源

③满足个性发展需要的社本资源

(3)创设以教师为主体的人文技术环境

①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把“整合”的研究和实践纳入推进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

②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媒体开发技术、媒体传播技术和教学系统的设计技术,提高实施“整合”研究和实践的智慧和能力。

③形成完整的教学价值观体系,以“整合”的教学活动全面地促进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得、综合能力的提高、良好品格的形成和学习方法的掌握。

2. 推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的改革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极大地丰富了教学资源,并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校与社会之间的沟通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机制,这为在多方面上进行教学改革提供了可能。

(1)探求在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下的教学活动的基本特点和普遍规律

(2)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计算机及其网络、专业网站、电子图书馆、网上搜索、网上课程和远程教育等机制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3)确立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活动的稳定的教学模式群落和有效的方法策略

(4)在已有的教学理论的基础上,进行实施、发展和创新性研究,形成信息技术文化背景下的教学基本理论

3. 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研究和实践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其根本目的在于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通过优化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1)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使他们具有在信息化社会中学习、发展和生存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掌握利用信息技术的学习方式,学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自觉地以不断地学习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3)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培养学生与人交往和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5)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性格、超群心理、开放意识、必胜信念、主人公姿态等高尚品格。

篇6:小学教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论文

小学教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论文

信息技术即是通过多样的信息手段,实现信息资源的下载、共享以及配置。而对于小学教育来说,信息技术主要可以体现在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即通过多媒体的直观性、多样性以及便捷性,辅助传统的课堂教学,一方面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改善教学的效果,提升其价值。而笔者将通过本文,就小学教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问题及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一、目前小学教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的问题

1、目标模糊化,教学缺乏导向

任何科目教学都具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而这就需要一些科学的引导过程,而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而言,恰好是体现出引导的地位。但是目前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盲目使用信息技术手段,看似丰富多彩,实际却偏离的教学的主题,也导致教学的目标模糊化,最终适则其反,难以达到教学的效果。

2、忽视自主性,学习趋于被动

自主学习的理念并不是一个新的理念,我国教育一直都在提倡自主学习,特别是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课程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主,学生学习过程过于被动。而一些教师在引入信息技术后,依然是采用大量渲染的手段,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习时依然无法体现自主性,也无法有效利用小学学生的活泼特点。

3、存在依赖性,教学缺乏思考

信息技术的滥用会让教师过于依赖这种科学的手段,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于课堂教学的思考,长期以往很容易导致依赖性的产生,也让今后的课程教学中始终都将信息技术加入其中,对于教学效果提升并无太大的益处,也让教学过程显得枯燥且乏味。

4、课程内容新颖,教学设备落后

课本上层出不同的新颖内容,形式上让学生开拓眼界,但实质上学生并没有获得很多直观上的感受。现有小学课堂,多媒体和粉笔,是老师传达知识的主要媒介,因此信息技术也不是我们所谓的多媒体。如果长期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这也就导致学生获取信息的局限性。

二、小学教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分类

1、“双主”的模式

所谓的“双主”,就是主导以及主体,主要是体现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以及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双主模式的开展流程为:教师首先设定相关的教学方案,然后以多媒体作为媒介,向学生普及相关的教学内容,同时学生通过自我探索或者小组协作完成教学的目标;最后教师评估学习的效果,同时对于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改变。而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证两点原则,即其一,教师不能完全放弃自身对教学的主导性,特别是对于学习方法的导向,例如学习问题的指导,学习方向的提供以及学习效果的总结;其二要在教学中体现学生的地位价值,即教学不能一味的采取“灌输”教学,而是要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在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探究的模式

探究教学,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个主题以及问题作为目标,鼓励学生主动的、高效的开展学习过程。而探究的模式的开展流程为:首先教师通过多媒体提出教学的自主学习的主题或者方向,同时制定多媒体的教学方案,并且对于教学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调整,体现主动性、研究性以及合作性的三种教学方法。此外,教师还需要向学生普及目前的主要知识点,同时让学生将此作为方向进行自主交流,合作学习,深刻探讨等科学学习流程,最后通过有效的教学评价,让学生了解自身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误区以及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开展原则为教师需要把控学生学习的大致方向,在不影响学生的主动学习过程的条件下,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建议。[2]

3、合作的模式

合作模式,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有效合作,通过完整的合作关系体现,保证教学的有益循环。其教学流程为教师根据教学主题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同时让学生利用信息网络查询并下载相关的材料,然后以网络作为有效媒介,与教师进行相应的教学沟通,同时可以提交自身学习存在的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联系整个班级,让学生互相组合,完成问题的探讨和解决。这类教学模式的开展原则主要基于教学设备比较完善,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有自主的意识,在保证相应的课堂纪律基础上开展,从而能够加强自身对于问题的应对和解决能力。

三、小学教育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规避的问题

1、教学内容不突出

小学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有:电脑绘图,文字处理,PPT制作,网页制作等。内容丰富,涉及面广。针对小学的课程,最主要围绕“兴趣”,激发学生去很好学习课堂内容。例如,在学习古诗词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做PPT,进行课堂展示,或者搜集一些关于该古诗词的图片等等。以上这些活动是教学的手段,并非目的,最终是让学生懂得课堂上的内容,抓住课堂的精髓。所以在融合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要做到重点突出。

2、痴迷网络,价值观扭曲

互联网技术,可以说有利有弊,教师在鼓动学生使用互联网配合自己教学的时候,有时会导致学生被互联网上虚幻的东西所吸引,从而使得学生痴迷网络。例如,学生在网上搜集资料的时候,可能会忍不住玩游戏。游戏中,可能会包含有暴力血腥的画面,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所以老师在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应该不断渗透正确应用互联网和正确对待互联网世界的知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3、依赖网络,缺乏思维

依赖网络教学,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和教师缺乏积极互动的主动性。不得不承认,在教学过程中,现在很多教师在课堂懒于思维,单纯将自己的课堂内容复制到PPT上,上课带领学生略读自己PPT内容。整堂课下来,学生并没有深入理解或者学到课程的内容。相比于传统课堂,这种和现代科技的融合,就显示不出来优势。所以,一定要在借助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应该注意避免过度依赖多媒体,而忽视思维的重要性。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期。纵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会因为学生定性差,从而导致教学过程的难度,但是这段时期也是学生可塑性较强的时期。而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将它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同时拓展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兴趣、主动性以及合作意识等多能力培养具有较大的效果。

篇7: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章剑卫

临安市石镜小学 姚灶华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要求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本文就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目标,信息技术在课程整合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等作了必要的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能力培养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教学重点是什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运用当前相关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和探讨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一、  21世纪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变化和发展,即从“计算机文化论”到“计算机工具论”,再到现在提出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正是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换句话说,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不仅要掌握社会生活必备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对于我们21世纪的学生来说,基本的“信息素养”应包括:

①  信息获取的能力。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要求,主动地、有目的地去发现信息,并能通过各种媒体,如互联网、书籍、报纸、电视等,或者自己亲自调查、参观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②  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够将丰富的获取到的信息进行筛选鉴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断它的可信度,然后对认为真实有用的信息进行分类。

③  信息加工的能力。将不同渠道获取的同一类信息进行综合,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重新整理组织、存储,并能够简洁明了地传递给他人。

④  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时候,通过归纳、综合、抽象、联想的思维活动,找出相关性、规律性的线索,或者能从表面现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创新的信息。

⑤  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术或其他手段,分析、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各种实际问题。

⑥  协作意识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够通过互联网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围,面向世界,开阔视眼,并能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与他人的联系、协作。

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的优势,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使学生将上述信息的获取、分析、加工、利用等能力,内化为自身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形成影响人的一生的品质。而在所有形式的教育中,创设一个在实际生活学习中使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学习环境,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根据“课程整合”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或者与实际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整合,拓宽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真正发挥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变革性推动作用。

二、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 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 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 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  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 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Learn about IT)。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课程整合理念指导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2. 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

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整个教学的基本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Learn with IT)。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

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一般的研究型课程的程序如下图。

四、  三种整合模式的区别和实践

三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模式的课程设计,都是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教学。甚至,有时候,三种模式可以利用同一个任务进行驱动,使我们从表象上不能马上就区分出它属于哪一类课程。但是,由于三种模式的课程定位不同,导致相应的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学生所需的必备技能等都不一样。

下面,我们就以“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要求学生用Word或PowerPoint完成作品)作为相同的整合任务,举例说明三种模式的区别。

教学概述:

学生从网络上(或实地调查)搜集有关杭州西湖的资料,或者有关“游在杭州,住在杭州,学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分析,并从各自的角度理解“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再用Word或PowerPoint以作文、幻灯片的形式完成作业,最后大家相互研究讨论。

主要区别:

课程定位  教学目标  学生必备技能  课前准备  评价重点

模式一 信息技术课程 1.从互联网下载资料。2.引用网页上的图片、文字资料。3.  信息加工、整理的能力。 1.  基本写作技能。2.  从网络上查找资料的能力。3.  PowerPoint或Word的使用。 教师提供有关杭州、西湖的网站地址。 作品内容与学习目标相吻合,布局设计精美,有自己的风格。

模式二 语文(作文课) 1.懂得围绕要表达的意思选材、剪裁。 2.按一定顺序,有详有略安排材料。 3.根据所选材料组织成文,要求条理清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连贯。 1.会浏览网页。2.Word的使用。3.会清楚通顺、流畅地表达内容。 教师提供“杭州西湖”网页。   1. 文章的中心明确、条理清楚。2. 观察仔细,思路开阔,内容具体。3. 组织材料地能力。

模式三 研究型课程 1.在任务引导下,利用各种资源(包括网络),收集相关资料。 2. 信息分类整理、加工处理。3.分析杭州让人难忘的原因,写出考察体会或制作成幻灯片,进行交流。 4.体会生活与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会,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1.  利用互联网查找并下载有关的图表和文字资料。 2.信息分类整理的基本方法。 3.基本的写作技能。 4.PowerPoint或Word的使用。  1.教师只起组织、指导的作用,一般不为学生准备材料。2.除了任务布置和最后的交流评价,整个研究过程基本在课外进行。 1. 课题研究计划的可行性、研究方法的有效性。2. 每位学生的参与程度、协作意识。3. 作品是否切合主题,内容的丰富性、合理性、创新性。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如果模式一(信息技术课程)中选取其他学科的知识作为任务,则与模式二的教学过程非常相似。它们的主要区别就在于两种模式教学目标和必备知识的相对应,以及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在模式一中,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目标(未知),写作技能作为必备技能(已知),相应的评价重点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而模式二中,写作技能作为主要训练项目,而信息技术的使用作为学生已经掌握的必备技能,评价重点也转到习作要求上。

而模式三中,侧重学生在实践中进行能力的培养。对于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需要的学科知识,一般要求是必备技能(已知),或者能够自学的知识。

五、  结束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310012) 章剑卫 (信息技术教研员 zjw666@sina.com)

临安市石镜小学 (311300)姚灶华  (校长)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 教基[]35号

2.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中国教育报.2000-11-07

3.章剑卫.基于课程整合的新型信息技术课程模式.浙江教学研究.2000(2)

篇8: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发展无疑将为新的教学理念的实现开辟出美好的前景。在这个过程中,粉笔和黑板的作用要逐渐淡化,代之而起的将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被重新定位,单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局面将被改变;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将不断提高。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达到的目标

⒈提高课程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信息技术无论与哪一门课程整合都不是摆花架子,它的直接评价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离开了这一点,任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都是失败的。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身就是先进的教学技术与先进的教学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其先进性必然体现在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上,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的评价目标。

⒉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我们常说信息技术将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需要培养的,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直接目标。

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有以下特点:

⑴ 会利用资源学习;⑵ 会进行自主发现学习;⑶ 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进行合作讨论式的学习;⑷ 会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什么是“信息素养”?一般认为信息素养应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点:

⑴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⑵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与批判能力;⑶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以上提出的信息素养包含的三个基本点,是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整合中应该作到,也能够作到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综合目标

⒋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要实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教育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要使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中,要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态度和能力作为一个不断追求的长远目标。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从理论上讲,可有以下三种:

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课程知识,也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习、拓展、应用或巩固其他学科知识,这在以应用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现在,许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例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汉字输入可以融入语文课的拼音练习、组词练习、古诗学习;学习绘图软件可融入几何知识和美术知识;学习搜索引擎检索可让学生到网上检索某学科专题信息练习等。这种整合方式主要落脚点是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⒉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

这种方式适用于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在这种方式中,最常用的模式是“情境??探究”模式。在该模式中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的有机结合,都能起到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

“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基本上可分为五个环节。

⑴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如:社会、文

化、自然情境;问题情境;虚拟实验环境等。在学习情境中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操作,在这里,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网上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⑵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相互关系、运动规律等并进行思考、

协商和发表意见。在这里,可利用NetMeeing或BBS等作为发表意见和思想交流的工具。

⑶学生对呈现的情境进行操作实践,验证与原来思考的意见是否一

致。在这里,可利用信息技术的播放演示功能,重新展示学习情境。

⑷指导学生进行知识重构,把思考和实践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在这

里,可利用文字处理工具、电子文稿编辑工具和网页制作工具等进行知识重构。

⑸ 指导学生进行自测评价,了解学习效果。在这里,可利用数据库建

立形成性练习题库和利用反应信息分析系统和方法进行自我评价。

⒊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

这种方式是利用信息技术作为课程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的获取工具;作为情境探究和发现学习的`工具;作为协商学习和交流讨论的通讯工具;作为知识构建和创作实践的工具;作为自我评测和学习反馈的工具。总之,是学生自己主动选择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去完成学习的各个环节,达到学习的目标。

根据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应用环境和方式的不同,又可分为“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等。下面分别讨论这三种教学模式所要求的信息环境和教学过程。

⑴“资源利用??主题探究??合作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一般可分为八个教学环节:

① 教师指导下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了解可供学习的主题。这第一步可利用网络的检索功能,检索资料作为社会调查的一种方式。

②根据课程需要,选择和确定学习主题,并制定主题学习计划(包括确定目标、小组分工和计划进度)。这一环节可利用计算机文字处理工具,写出主题学习计划。

③组织合作学习小组,设计合作学习方式,(包括角色扮演、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和评价等)。在这一环节,合作学习小组各成员要交换电子邮件地址。

④教师提供与学习主题相关的资源目录、网址和资料收集方法及途径(包括社会资源、学校资源、网络资源等的搜集)。这一环节,学生在网络环境中,通过浏览器浏览相关网页和资源。

⑤指导学生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去伪存真,选优除劣的分析。对大量数据可用计算机编程进行去伪存真的处理。

⑥根据需要组织有关协作学习活动(如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或角色扮演等)。学生借助NetMeeting、Internet、E-mail、Chat、BBS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参加各种类型的对话、协商、讨论活动。

⑦要求学生以所找到的资料为基础,做一个与主题相关的研究报告(形式可以是文本、电子文稿、网页等),并向全体同学展示。学生可利用汉字输入和编辑排版工具;利用“几何画板”、“画图”、“作曲”工具;利用电子文稿制作或网页开发等信息集成工具创作作品。

⑧教师组织学生通过评价作品,形成观点意见,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

根据评价的意见,修改并正式发布完成的作品。

⑵ “小组合作??远程协商”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在因特网环境下进行,是校际间的合作学习。基本

形式为:不同地区的多所学校,各自组成合作学习小组,围绕同一主题,建立小组网页,互相浏览,交流意见,进行评比。教学过程如下:

①不同国度、地区或城市,各自选择几所学校作为地区成员实验学校,并利用因特网进行协商,确定一个共同的学习主题。

②在各地区实验学校内,各自组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根据学习主题,学习小组各成员进行分工,并彼此交换电子邮件地址和网上通讯代码。

③不同地区的实验学校,围绕主题,通过因特网,搜索并下载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

④不同地区的实验学校,围绕主题,各自利用所得资料,进行素材加工,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小组网页。

⑤各合作学习小组定期浏览其他合作学校的网页,并利用NetMeeting、Internet、E?mail、BBS等网络通讯工具,实现相互之间的交流,进行讨论,对其他学校的网页发表意见,相互交流。

⑥经过一段时间后,组织学生利用文字处理工具、电子文稿编辑工具和网页制作工具对综合课程知识的掌握和学习能力进行自我评价和学习总结。

⑶ “专题探索??网站开发”模式

该模式要求在因特网上进行网站开发的环境。主要目的是对某一专题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学习,并要求学生构建“专题学习网站”,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模式的课程教学过程如下:

①组织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权威网站、专题网站、专业网站和资源库等,对某一专题进行广泛深入地研究。

②利用网站、各类型的电子出版物广泛收集与专题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图象动态资料等相关资料并加以整理。

③将收集到的素材进行分类管理,并根据深入研究的结果,按照一定的结构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进行素材加工,利用网站制作工具制作专题学习网站。

④利用信息发布技术把所建立的专题学习网站向全校或社会发布。

⑤利用专题学习网站进行课堂教学或自主讨论学习,学习者可利用已发布的网站中的信息交流平台充分发表意见和进行提问质疑。

⑥对本专题有兴趣的师生可利用FTP等网页上传工具把新成果加入专题网站中,使专题网站得到扩充和完善。

篇9: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当前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的发展无疑将为新的教学理念的实现开辟出美好的前景。在这个过程中,粉笔和黑板的作用要逐渐淡化,代之而起的将是多媒体和网络;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要被重新定位,单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局面将被改变;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将不断提高。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达到的目标

⒈提高课程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信息技术无论与哪一门课程整合都不是摆花架子,它的直接评价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离开了这一点,任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都是失败的。因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本身就是先进的教学技术与先进的教学思想相结合的产物,其先进性必然体现在学生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上,这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的评价目标。

⒉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我们常说信息技术将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学习方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是需要培养的,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直接目标。

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有以下特点:

⑴ 会利用资源学习;⑵ 会进行自主发现学习;⑶ 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进行合作讨论式的学习;⑷ 会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⒊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什么是“信息素养”?一般认为信息素养应包含以下三个基本点:

⑴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⑵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与批判能力;⑶运用信息,具有融入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

以上提出的信息素养包含的三个基本点,是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整合中应该作到,也能够作到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与各科课程整合所追求的综合目标

⒋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要实现终身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和终身学习,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必须进行深刻的变革,要使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作业协同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中,要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具有终身学习态度和能力作为一个不断追求的长远目标。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方式从理论上讲,可有以下三种:

⒈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对象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引入其他学科课程知识,也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学习、拓展、应用或巩固其他学科知识,这在以应用为主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是比较容易实现的。现在,许多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材都注意到了这一点。例如,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汉字输入可以融入语文课的拼音练习、组词练习、古诗学习;学习绘图软件可融入几何知识和美术知识;学习搜索引擎检索可让学生到网上检索某学科专题信息练习等。这种整合方式主要落脚点是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⒉把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

这种方式适用于课堂多媒体教学环境。在这种方式中,最常用的模式是“情境??探究”模式。在该模式中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的有机结合,都能起到教学辅助工具的作用。

“情境??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设计,基本上可分为五个环节。

⑴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创设不同类型的学习情境。如:社会、文

化、自然情境;问题情境;虚拟实验环境等。在学习情境中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操作,在这里,可利用多媒体课件、网上教学资源创设情境。

⑵教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特征、相互关系、运动规律等并进行思考、

协商和发表意见。在这里,可利用NetMeeing或BBS等作为发表意见和思想交流的工具。

⑶学生对呈现的情境进行操作实践,验证与原来思考的意见是否一

致。在这里,可利用信息技术的播放演示功能,重新展示学习情境。

⑷指导学生进行知识重构,把思考和实践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在这

里,可利用文字处理工具、电子文稿编辑工具和网页制作工具等进行知识重构。

⑸ 指导学生进行自测评价,了

[1] [2] [3]

化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与选题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析论文

农学方向专业毕业论文题目选题

乡镇幼儿园年度工作计划

有关课题研究报告

基于慕课模式的儿科学课程建设的思考论文

江西纺织业可持续发展策略探讨论文

农业推广论文

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

社科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升策略研究(合集9篇)】相关文章:

民办高校学科建设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2022-11-08

旅游农业论文2022-05-07

根据地区发展模式视角下社会工作学介入社区足球发展的研究论文2022-07-31

关于小学生课题研究报告范文2022-08-10

环保课题研究报告2022-12-13

学校课题研究报告2024-05-18

高中生研究性课题研究报告2023-06-24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范文2023-03-22

我国人口问题的可持续性发展论文2023-12-28

欠发达地区金融绿色经济的发展研究论文2023-11-1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