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纺织业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范文(锦集18篇)由网友“我是研究生”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江苏纺织业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范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中小企业出口对策论文
中小企业出口对策论文
一、中小企业的界定和现状
中小企业就是规模相对较小的经济单位,美国1953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法”规定:凡是独立所有和经营,并且在某一行业领域不占支配地位的企业均为中小企业。在我国,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中小企业发展迅猛,以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我国的区域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专业化集群发展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中国主要体现在珠江三角,长江三角两个产业集群,事实证明,这两个产业群落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蓬勃发展,到底,中小企业数已达到42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注册的中小企业已达到430多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出口总额和上缴税收,分别占全国的58.5%、68.3%和50.2%,中小企业提供了城镇就业人口75%以上的就业机会,并吸纳了75%以上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特别是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我国外贸经营权的进一步放开,中小企业日益成为我国出口和开拓国际市场的主体力量。
二、当前中小企业出口的困境和状况
国际经济环境恶化,使得我国的外围需求收缩、国内,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涨价、《新劳动合同法》颁布、电荒、出口退税率的调整和环保监控等都加剧恶化了中国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另外中小企业还面临国际贸易壁垒,信息化成都低,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不高,企业的自生的资金少,产品相对落后等困境。中国中小企业出口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轻纺,加工贸易行业,出口的产品的结构上表现为粗加工产品多、品牌产品少,这使得企业在产品结构、技术含量、品牌影响力方面都落后于发达国家,更需要企业找准市场,制定合适的营销战略。“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
三、中小企业产品出口的策略和创新
1.树立国际国际化经营观念,找准市场
赫尔曼・西蒙曾说:“不大的市场缝隙,即使是微乎其微的市场缝隙,扩展至全球时也会变得惊人的巨大”。中小企业要积极转变思想观念,,积极扩大出口,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为过剩的产品及生产能力找到出路。企业出口于企业的规模毫无关系,只要产品符合国际市场的需求就有出口的可能性,关键是将产品定位在合适的产品市场上,制定适合自己的销售策略。
2.从企业集群,产业集群,信息集群到战略集群
中小企业之间通过开展专业化协作、信息的交流与传播,使得交易费用降低,可提高企业防御风险的.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战略集群就是可以是同一个产业或者上下游相关的产业同时开发一个市场,在营销上,采取出口联盟策略,实现多种形式的中小企业策略联盟,由于是相关性产业可以建立上下游联合售后服务中心,海外零售分销策略联盟如温州企业为主在巴西开设的“中国商城”等。这些成功经验表明,在海外设立商品专业市场,是带动商品出口的有效方式,战略集群可以减少单独企业开发市场的风险,而且可以节约成本,相互促进行业的发展。
3.多元化出口战略
中小企业要根据国际贸易格局的变化,积极调整出口市场结构和方向,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华商来加强开拓海外市场,学习他们的经验;还可以联手大型企业联手出口,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结构上与大型企业产品互补或相关,大企业有了中小企业的附加品,也更加具有竞争力,中小企业可以借助大企业成熟的出口体系和销售网络来开拓自己的海外市场。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市场,以改变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状况,逐步实现以新市场为重点,以周边国家市场为支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合理分布的多元化市场结构。在确定出口的目标市场时,应该根据企业所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做出考虑,小型企业应该做的就是将整个世界市场都考虑在自己的目标市场范围之内,然后从中选择最适合自身的机会。
4.积极利用政府的作用
从世界各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来看,中小企业的生存都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建立了一系列促进中小企业出口的措施。例如建立高技术产品出口人才的培训,组织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鼓励外商参与中小企业的合资经营,扩大外资嫁接改造中小企业的规模,进而促成中小企业国际化;加强中小企业与专业外贸机构之间的合作,各个政府都积极地为中小企业创造良好的出口环境,中小企业应该积极地利用政府的提供的环境,把握有利于自己发展的机会。
5.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贸易
联合国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电子商务的交易额可达1万亿美元,未来三分之一的全球国际贸易将以网络贸易的形式来完成。中小企业自生来说,电子商务可以节省经费、增加贸易机会、提高贸效率,降低了依靠中间商的带来约束。对于海外买家,为了降低采购成本进而更加依赖电子商务的采购,网络经济下的电子商务能够使企业最优规模有所下降,更有利于中小企业的竞争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君:转型经济国家中小企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12):1~2
[2]朱剑红:“首届中国中小企业节”将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11~12
[3]王振孙琳:中小企业:日本经济活力源泉[M].上海:上海财经出版社,(8):2
[4]方菲: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变迁与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J].经济问题探索,2003(8):70~73
[5]赵爱玲:出口放缓网商“拐点”[J].中国对外贸易,(04):64~65
篇2:银行办理出口押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银行办理出口押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论文摘要:出口押汇是出口贸易中常见的短期融资方式之一,已经在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得到比较普遍的开展。但是由于国内尚无专门规范出口押汇的法律制度,各银行对该项业务的理解和操作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办理此业务时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出口押汇的含义、银行办理出口押汇存在问题及对问题的解决对策做作一系统探讨。
论文关键词:出口押汇,问题,对策
收稿日期:
引言
出口押汇业务已经在我我国商业银行国际业务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开展,一方面大大缓解了企业资金短缺的需求,使出口商能及时收回货款,避免了汇率的风险,也避免了从普通银行办理贷款手续的繁琐;另一方面也是商业银行增加客户来源、提高国际业务经营收益、扩大利润规模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从银行的角度分析办理出口押汇业务存在的问题,不仅有利于规范银行的管理和运作,提高银行的竞争力,同时有利于我国出口企业出口创汇,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力,进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开展。
一、出口押汇的概述
(一)出口押汇的厘定
对于“出口押汇”的界定,我国各银行的理解不一。尽管金融监管当局在《境内机构借用国际商业贷款管理办法》、《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实习细则》、《经常项目外汇结汇管理办法》等金融规章中都使用了“出口押汇”的概念,但是没有对其进行明确的界定[1]。我国各银行对“出口押汇”的界定大致可以分两类,一是将出口押汇作为有担保的短期融资方式;二是将出口押汇与议付等同或基本等同对待。这里引用沈锦昶教授在《国际信贷概论》一书中对出口押汇的定义,“出口押汇指银行买入出口商开出的汇票及有关货运单据(有时也可以也没有汇票)向出口商提供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其后,如进口商或汇票付款人拒付货款,押汇银行可向出口商追索”[2]。
(二)出口押汇的法律特征
1、出口押汇是一种融资法律关系。
在这种法律关系中,银行是融资方,而押汇申请人(出口企业)是借款人。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受我国《民法》的约束。
2、出口押汇是附有特殊担保机制的融资法律关系[3]
出口企业办理出口押汇业务,需将其出口项下的单证作为抵押。在押汇申请人偿还押汇款项前,银行有权处分这些作为抵押品的单证。同时,如果进口商或汇票付款人拒付货款,押汇银行可以向出口商追索。
(三)有权办理出口押汇的银行
出口押汇,作为一项业务品种基本在国内各家商业银行均有提供[4]。由此可以看出,在我国办理该项业务的银行为商业银行。在我国,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主要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包括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因此,只要具备相应的条件,这些商业银行均可办理出口押汇业务。
二、银行办理出口押汇存在的问题
出口押汇是一项很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5],但是由于该项业务设计目标的内在复杂性和我国现行法律制度没有专门针对出口押汇的规范,使得银行业务人员和客户把握它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银行在办理该项业务时会存在一些问题。具体问题概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绕规模发放贷款[6]
出口押汇的主要作用在于为我国出口企业提供资金融通,加速出口企业资金周转,鼓励我国企业出口创汇。为了充分体现出口押汇业务政策的优惠性,政策规定出口押汇不得占用银行的信贷规模指标。然而在实践中,有些商业银行却出于对信贷规模和其他因素的考虑,将一般外汇贷款当作出口押汇业务,即扩大人民币的贷款规模。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三十九条第(二)项、第(四)项分别规定: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百分之七十五,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与商业银行资本余额的比例不超过百分之二十五。因此,将外汇贷款业务当作出口押汇业务,如果贷款数额超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关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不仅违反了国家法律及政策性的规定,而且还绕了贷款规模控制的红灯,会变相的扩大人民币贷款的规模。
(二)将打包贷款当做出口押汇
打包贷款是指在信用证结算方式下,出口商以信用证为抵押向银行申请发货前取得一定资金融通的一种融资方式。在实践中,在出口商仅仅提供信用证单据的情况下,银行就为其办理出口押汇。因此银行实际上是将打包贷款当成了出口押汇。由于打包贷款下出口商不提供货物出运的全套单据,因此对于办理出口押汇的银行而言,信用证只是还款来源的保证,而不是抵押。由于没有货物、没有担保,因此银行会面临回收贷款的风险。在出口企业无法按时提交信用证条款中要求的各种单证或全部信用证的`所有条款时,商业银行就无法用抵押的信用证向开证行提出付款要求,商业银行能否回收贷款只能依靠出口企业的信誉。
(三)审查不严,造成国家退税款流失
我国出口收汇核销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规定:对于打包放款或者出口押汇,银行在结汇或者入帐的同时不得出具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须待出口货款收回后,才能按照本实施细则第二十二条的要求办理有关手续,并出具出口收汇核销专用联。但是,在实践中,银行为出口企业办理完出口押汇手续,违规操作,无论货物是否出口,出口单位是否收回外汇,都给出口商结汇水单,到外汇管理局核销。因此,违规的出口押汇,便可以为企业套取国家退税款提供了方便。商业银行违规办理出口押汇业务,不仅使国家退税不实,而且也使银行外汇资产带来巨大的风险。
(四)与现行法律规定要求不一致,引发法律风险
银行在实际办理出口押汇时有时会在押汇协议中约定,在押汇申请人不能如期偿还押汇款项时,则获得对相关单据及其所指向货物“所有权”。但是我国担保法第66条规定:出质人和质权人在合同中不得约定在债务履行期限届满质权人未受清偿时,质物的所有权转移为质权人所有。但是由于各个国家的法律法规对同一问题规定的不同,势必会引发一定的法律风险。具体到出口押汇协议,国内银行在出口押汇实践中采取与国内法不协调的做法,可能会帮助其赢得一些国外的诉讼。但是如果在涉外经济贸易纠纷中,如果确定我国的法律为其适用的准据法,则会因为与我国法律相违背随之会产生一些问题。
三、银行的对策分析
银行办理出口押汇存在的问题,既有内部因素,诸如银行自身利益驱使,如通过变换手法绕规模发放贷款,以增加银行的收益;也有外部的原因,如银行间为了竞争的需要,采取一些变通或违规的做法,以此来争取客户。而违规的业务行为,又违反了国家的宏观的金融政策,严重扰乱了金融秩序。为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提高出口押汇业务质量,进一步规范银行经营行为,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外汇业务的管理。
(一)强化宏观金融意识
银行在制定经营计划中,必须认真执行国家的货币信贷政策,在业务经营中严禁采取绕规模、变相发放押汇贷款的手段,使各项信贷业务做到真实、合法,确保银行的金融业务在宏观金融政策的指导下有效的开展。
(二)加大对人才的管理和培训力度。
1、引进国际融资业务的高素质人才,提高银行融资业务水平;转变僵化的用人机制、指定合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效防止银行优秀融资结算人才的流失。
2、提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和质量。加强对银行结算人员和有关贸易业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督促业务人员学习银行法律相关知识,使业务人员知法守法、懂法执法,正确办理押汇业务和防范押汇风险。
3、重视员工和管理人员的道德、纪律和法制教育。要经常分析员工思想动态,针对问题及时采取措施,预防案件发生。
(二)加强银行垫款资金的管理
由于出口押汇业务不同于其他外汇贷款业务,从押汇到实现出口货款的收回需要一段时间,且货款是否能按时足额收回具有不确定性,从出口方而言,一旦出口企业货款不能收回造成的损失可能会殃及银行,因此而导致银行垫款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商业银行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制定本行的业务规则,建立、健全本行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制度。银行通过健全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加强对出口押汇垫款资金实行跟踪管理,对押汇日期、金额、核销期限、未核销原因等情况进行严格考核,并通过出口押汇的总账与明细账来反映押汇业务的管理、以及效益的情况。
(三)加强各种单据和申请人资格的审查[7]
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中涉及的各种单据种类多、内容广,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出现出口押汇诈骗的风险。加强对各种的单据和申请人的资格审查不但涉及业务收入的获得,而且还关系融资款项的回收。因此对单据审查不符条款、开证行或议付行资信和经营作风不佳、索汇路线曲折、申请人或开证行所在地区或国家政局不稳等影响到融资款项回收的情况,商业银行要认真、严格对待,不符合自身经营原则的,坚决不予办理。
(四)及时核销银行垫款
银行在办理出口信用证押汇业务时,在收到开征行或偿付行的付款凭证后,按照议付寄单时的有关业务编号、金额、受益人等项目进行核对,如收汇无误,即可冲销对原申请单位的垫款[8]。如果国外银行未能在正常的期限内偿付货款,银行必须主动以电报或电传的方式进行催收或进行必要的交涉。而在出口押汇业务遭到国外拒付且出口商不存在过错的情况下,应及时向开证行索回全套正本提单以便控制货权,同时应及时同时货物的承运人,争取控制非权利人提货。如果经过努力,在货款难以在短期内收回的情况下,银行应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权,向押汇方索取货款,改出口押汇为受妥后结汇的方式,以化解押汇风险。
(五)避开纠纷,严格按法律要求操作
虽然出口押汇协议中的流质约定与我国担保法的条文不协调,但是这并不影响已经成立的单据质押本身的无效,因此不影响银行和押汇申请人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为解决银行实务与我国担保法律制度不一致问题,押汇银行在以信用证及其相关单据设定质(抵)押时,应严格按我国担保法上有关抵押、质押的规定,严格规范业务所需要的各种法律文书,落实有效担保的条件,包括:订立书面质(抵)押合同;完成权利凭证的交付以及票据的质押背书等,以此防止因为担保手续的疏漏引发押汇申请人或是善意第三人的抗辩[9]。
注释:
①李金泽.《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风险防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90
②沈锦昶.《国际信贷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42
③李金泽.《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风险防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90
④李金泽.《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风险防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90
⑤田慧宇.《商业银行典型案例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3
⑥陈燕文,梁保祥.《金融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473
⑦任远.《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27
⑧陈燕文,梁保祥.《金融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477-478
⑨田慧宇.《商业银行典型案例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94
参考文献
1 李金泽.《国际贸易融资法律风险防范》[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90
2 沈锦昶.《国际信贷概论》[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142
3 陈燕文,梁保祥.《金融案例分析》[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1999:473-478
4 田慧宇.《商业银行典型案例解析》[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93-194
5 任远.《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27
篇3:企业社会工作问题对策分析论文
企业社会工作问题对策分析论文
一、企业社会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涵义
在企业社会工作中,最为核心的要点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建立以人为本的和谐企业,才能让企业的发展更优质。所谓以人为本的“人”就是指的企业中的职员以及与企业有关联的人。而最为重要的就是企业中的职工,企业如果想要发展的更好,就需要依靠员工,这样企业对员工的物质投入就不能少,因为员工只有得到了应有的报酬才能更认真的对待自己的职业,使其激发出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最终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现阶段,随着经济的不断前进,企业社会工作也逐渐的进入了正常的轨道。
在20xx年的经济工作中,我国提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并强调了其中的重要地位,使其强化民生保障。由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来看,以往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则这是其最大的优势,但在目前经济不断的发展中,以后肯定会更多的依靠人力资源与技术。现如今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用以人为本为基础,使其可以掌握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其实企业管理也对人力资源给予了很多的重视,尤其是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一定要不断的进行创新,从而让企业可以发展的更好。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不能只局限于招聘、薪酬等相关的手续中,应该尽可能的去适应发展中的经济,使其创造出新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以最专业的人力进行服务,从而最好的满足员工的需求。比如通过各个角度去培训员工,针对性的提高员工的整体素养水平。
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社会工作的目标与差异
企业社会工作主要是利用社会人员进行服务大众,防止与解决企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员工的素养,调动各种可以利用的资源,让员工的福利与企业管理也随之提高,使其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道路。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社会工作的伙伴,在现阶段对企业社会工作的研究也比较少,使其导致了其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发展企业社会工作可以更好的提高企业的经济与推动我国企业的发展,其中包括企业社会工作选择了镶入式发展研究,大多数的.研究者都在对企业社会工作进行研究,可在目前的企业中,人们对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社会工作的关注度还不够。因此本文针对性的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目标,发现两者之间其中存在着一个共同点,但两者也有着不同的角色。
(一)企业发展目标:解决问题,促进发展
管理人员为了能够更合理的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最好的避免一些错误的事件影响企业发展。如在招聘时,招聘了不符合该岗位的员工,因为歧视招聘与不安全的生产环境使其让企业要面临法律的诉求等。反正在管理中社会工作人员一定要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确保员工的权益,使其促进企业健康的发展。
(二)重视员工个体的差异
在企业社会工作中,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劳动力的多元化,这不光表现在员工的年龄、性别等差异方面,其中也包括心理方面的不同。一般明智的管理人员会清楚知道多元化也是一种资产,因为他可以给企业带来很多广阔的视野与帮企业解决不同角色的问题,使其最好的帮助与满足员工的需求。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管理都是通过灵活的活动安排员工的工作,总之改善了员工之间的差异,就可以让企业的发展道路更和谐。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社会工作的共同点
社会工作人员在企业中,一直是以人为本的观念对员工进行着帮助,最好的维护员工的利益,促进员工的福利可以得到增加。同时让企业更加关注员工的问题,从而改善其中的不足,推动企业的发展。社会工作人员其实在企业内部建立了很多的培训课程,其中有对管理人员的建设与企业社会的责任等。另外,社会工作人员还可以通过各种培训确定员工的个性化需求,使其不断的鼓励员工。其实企业社会工作人员会定时和人力资源管理人T进行沟通,从而可以让其相互配合更好的发展企业。
福利管理。福利在企业中是所有员工都会重视的一个问题,因为福利的多少说明了员工的收入多少,在现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都认知到了,福利这一问题,对于员工来说,福利可以很好的激发他们的专业,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让企业的发展更加稳定性。
四、角色的不同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社会工作的关键差异。管理者与服务角色差异,根据不同的角色有着不同的观念,而管理者一般是扮演着计划者、领导者等角色。在人力资源管理中,首先应该进行规划以满足企业未来为目标,然后在分工完成整个工作。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来说,管理者的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态度,同时还可以解决其中很多的问题,从而保障工作可以顺利完成。
相比,企业社会工作人员都是扮演着支持者、研究者等角色,作为一名服务的提供者,企业社会工作可以为员工提供最优质的工作环境,促进员工的职业发展得到进步。反正,想要真正的改善企业管理,就需要不断的进行创新,让企业社会工作与人力资源管理可以有效的发展企业经济,从而构建和谐的企业制度。
篇4: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学前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这是一个巨大的优势,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各个地区教育的发展并非是齐头并进的。而现今,随着我省发展差异的存在和扩大,已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甘肃省是一个发展潜力和困难都比较明显、优势和劣势对比鲜明的省份。在西部大开发日益深入实施的背景下,中央对省上的全方位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大,我省在教育方面也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因此,我省应利用这个契机抓紧黄金时间将提高学前儿童的在园率以及学前教育办学质量列为近期发展战略目标。
二、甘肃省学前教育滞后现象剖析及对策建议
我国我省地区面临着学前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经费投入没有达到合理水平,师资短缺、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学前教育观念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反映了学前教育在我省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我们应该变换视角改善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采取多种措施来促进我省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全面发展。
1.经费投入不足,办园基础薄弱
学前教育是人一生最开始系统地接受教育的时期,学前教育的发展水平在国民素质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国家应想方设法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学前教育。因此,国家应当加大学前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学前教育质量,为经济困难家庭适当减轻负担。然而到今天为止,学前教育财政拨款在任何一个省份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因此,确定财政拨款比例,在加大投入的同时迅速建立起低收费的国民学前教育体系成为当务之急。首先,在合理加大学前教育投入的同时,我们应通过法律层面的定性规定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投入予以合理保障,从源头上稳定财政投入。在各级财政预算中都对此部分经费进行明确规定,并严格监管以确定经费的流向明确,利用合理。严格执行甘肃省公办幼儿园生均经费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使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都能得到资助从而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以政府责任为主体,以社会投入、合理家庭负担为辅助,建立一体双翼的有效投入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办园和捐资助园。加大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扶持规范力度。
2.区域发展不平衡
当前的学前教育发展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尤以农村学前教育工作发展漏洞最为严重。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呈现出公办幼儿园数量严重少于民办幼儿园的现状,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很多公办幼儿园不得不依赖民办。这些民办幼儿园有的并不具备办园资格,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部分教师学历和专业素质较低,绝大多数教师并未取得相关资格证书;办园条件简陋,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都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教学保育设备基本不达标;交通车辆安全隐患多,超载现象严重。除了在财政拨款和相关政策政府应有意向农村倾斜外,笔者认为政策的最终执行者在基层,因此农村基层领导应该对学前教育重视起来才能在学前发展中做到有的放矢,在相应的行政机构中安排专职人员来主管这一项工作。
3.师资匮乏
学前教育的师资决定着教育质量,要推动学前教育的良好发展,首先必须要解决学前教育师资问题。目前,我省的学前师资依然存在幼儿教师严重不足,质量不高。补充机制不健全,教师待遇低,性别结构失调等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1).根据学前教育财政投入比例,灵活转换工作思路,多管齐下有计划分步骤强化幼儿教师的培养。首先,应将学前教育的教师培训与中小学教师培训直接挂钩、有效结合。鼓励和支持幼儿教师提升学历,积极提升学历,参与专科和本科的学习,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结合各种有效路径加快幼儿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各层次幼儿园在国家培训的基础上,开展园内多种形式相结合的培训活动,园园交流,将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有效结合。其次,将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制度延伸到农村幼教职称评定工作中去,并向农村倾斜。
2).应当建立以园本教研为载体的学前教育教研机构。学前教育机构建立起教研机构,自由组成有教育专家、一线幼教、领导阶层三位一体的教研小组,以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以问题的有效解决为目标开展行动研究。在问题有效解决的基础上促进幼儿园可持续发展,提升学前教育教学质量。
3).实施男幼儿师范生制度,增加幼教中的男性比重。男性性格中的刚毅、坚强及果敢对幼儿的性格发展及人格形成都有重要作用。在我省学前教育发展中应当有计划地扩大学前教育专业招生计划和免费学前教育师范生中男师范生的招生规模。在校期间免交住宿费和学费,经过培训取得任教资格的男性幼儿师范生到生源地参加招教双向选择,并规定在一线任教时间。
三、结论
推进我省学前教育快速长期发展是一个艰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要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解决制约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观念、体制、政策等方面的问题,营造有利于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环境。
篇5:江苏泰兴农村环境问题及对策
江苏泰兴农村环境问题及对策
摘要:农村是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区域,各种自然资源、自然生态资源也主要在农村.随着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对环境诉求的不断提高,解决农村环境问题已经列入当今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作者通过对泰兴市农村地区环境,生态等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问题根源,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出切实可行方案.作 者:丁勇荣 白学军 DING Yongrong BAI Xuejun 作者单位:泰兴市环境保护局,江苏泰兴,225400 期 刊:科技创新导报 Journal: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15) 分类号:X5 关键词:泰兴 农村 环境 对策篇6:浅谈中小出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
【论文摘要】中小出口企业①是我国扩大出口规模和不断开拓新兴国际市场的重要基础和强大推动力。但当前多数中小出口企业普遍存在财务管理意识薄弱、水平低下等问题,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帮助中小出口企业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财务管理体系,提高财务管理水平,进而增强企业国际竞争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中小出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经营管理者财务管理意识薄弱。一大批中小出口企业是由外销员投资成立的,拥有客户资源,他们既是经营者又是管理者,经营权和所有权合二为一。他们虽然拥有丰富的国际市场营销经验,但基本上是企业管理的门外汉,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更没有将财务管理纳入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效机制中。
(二)财务工作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中小出口企业财务部门的定位是后勤部门,财务工作就是出纳、简单记账和报税,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基本是空白。不但在原始凭证管理、定额管理、计量验收管理方面无制度可依,而且在财会部门职责权限、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账务处理程序、内部牵制、稽核等方面也无制度可依。多数经营者没有切实地通过指标和数字来了解经营状况,致使财会人员办理会计事项有很大的随意性,造成账目不清,核算不细,手续不全,填报不及时。论文毕业论文
会计人员任用和会计岗位设置也不符合会计规范要求。由于需要办理出口退税,中小出口企业基本都设置了独立的会计机构。但在会计人员任用上,最常见的做法就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纳,出纳工作实际是财务工作的核心,全面负责财务工作,兼任复核、采购、保管等现象较为普遍。同时,外聘兼职记账人员,他们往往在多个单位兼职,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
(三)财务控制薄弱,管理粗放。一是应收外汇账款风险控制意识淡薄,方法简单。应收外汇账款风险是出口企业最典型的经营风险。但超过50%的中小出口企业经营者认为:老客户没有风险和用信用证结算没有风险。根据外贸、外汇、银行和保险等部门提供的综合情况分析,在我国全部逾期应收境外账款中,超过60%是恶意的拖欠,其中超过70%是所谓的老客户拖欠的。据统计,在国际贸易活动中,82%是非信用证交易,其坏账率是0.25%~0.5%;而我国出口贸易中,信用证结算超过60%,其坏账率高达5%。二是主动控制和防范汇率风险的`意识不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人民币不断升值,这给中小企业的出口带来不小压力,但大部分中小出口企业都是在被动适应,消极抱怨,主动化解汇率风险的动作少,增加了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缺乏以现金流管理为核心的科学资金管理理念。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不强,不注重对现金流量的分析。
(四)对金融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信用建设滞后,难以取得金融支持。中小出口企业融资难、融资成本高有诸多原因,但中小出口企业没有在金融部门建立信用记录也是重要的原因。一些中小出口企业不注重建立企业的信用记录和融洽的银企关系。当企业发展需要金融支持时,只能抱怨银行是“嫌贫爱富”、“只做锦上添花,不做雪中送炭”。
二、改善和加强中小出口企业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努力实现中小出口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化、预算化和信息化。一是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切实可行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中小出口企业要按照现行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内控制度,实现财务管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覆盖。二是企业财务部门要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利润,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构建企业财务指标体系。财务部门要按照财务预算目标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严格考核、落实责任、兑现奖惩。三是财务部门在保证会计核算质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财务信息的主渠道作用,扩大财务信息的采集面,实现财务信息系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过程的全覆盖,数字化展示企业经营活动过程。
(二)财务“引智”,聘请财务专家或专业机构做顾问,利用第三方智力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借助专家或外部专业中介机构的力量,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定期进行财务分析;对企业重大财务事项专题报告;定期为企业提供会计团队培训;帮助企业设计各项会计、财务制度、成本核算流程;对企业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等。
(三)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有效防范中小出口企业出口风险。一是掌握风险产生的规律,有效防范风险。出口额大、利润高、条件十分优惠或突然集中放单等都是高风险业务。二是掌握国际贸易惯例,规范业务操作流程。三是建立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系统。交易前期的信用调查评估可以借助专业化的机构以及驻外商务机构、银行分行和专业的信息调查系统来开展。实施风险转移也是实施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主要有:政策性的出口信用保险和商业性的保理、福费廷、远期信用证无追索权贴现等。四是通过约定汇率风险承担方、调整价格策略、选择结售汇时间和参加远期结售汇等化解汇率风险。
(四)提高中小出口企业经营管理者、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和综合素质。首先要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管理素质,摒弃“家族式”管理理念,增强其现代财务管理理念,改变过去重经营轻财务的陈旧管理理念。其次是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一方面可以高薪聘请资深的财会人员补充到企业中来,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企业现有财会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五)中小出口企业要敢于对财务管理进行创新。为适应变化的经济社会环境,中小出口企业要对财务管理要素做出适时的重新组合,从而构建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有效的财务创新能够随环境的变化,快速有效地整合财务资源,适时调整投融资方案和营运资本管理策略,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小出口企业的财务目标。
(六)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缓慢和风险高的内在根源在于其“家族式”的管理模式。在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基础上,建立起科学的激励和监督机制,对企业实行科学化、制度化管理是加快中小出口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
注释:
本文所说的中小出口企业是指年出口1500万美元以下的企业,其以出口销售为主导。这主要是参考财政部、商务部《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管理办法》。《办法》规定:申请中小企业国际市场开拓资金支持的企业上年出口额不能超过1500万美元。
主要参考文献:
[1]李惠萍.《论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商场现代化》,第21期.
[2]杨延杰.《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及模式创新》.《前沿》第7期.
[3]胡淑姣.《对我国中小企业财务战略的新思考》.《江苏商论》,20第6期.
[4]王棣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国乡镇企业》,第10期.
[5]赵洪进,周雷力.《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商场现代化》20第12期.
篇7:扩大服务出口分析论文
关于扩大服务出口分析论文
中国发展服务贸易潜力巨大
服务贸易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演进而产生的,是服务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今后世界贸易的竞争将更多地体现为服务贸易的竞争,服务贸易竞争的成败将决定各国经济发展的未来。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具备了发展服务贸易的条件,发展服务贸易潜力巨大。
服务贸易发展前景广阔近几年,中国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徘徊在40%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随着近年来中国政府重视发展服务业,中国服务业快速发展,年均增速远远高于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速,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基础越来越坚实。
服务业跨国转移为加快中国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机遇从世界来看,服务业在经过半个世纪的大发展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也在酝酿着世界范围的结构调整。随着产业链拉长,各个生产环节独立出来,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完成整个产业链。根据资源的配置,服务于各个生产环节的服务业,将为各国提供市场空间,这也就形成了外包等各种形式的服务贸易,发达国家服务业的对外转移和全球服务业外包业务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借发达国家向海外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服务业之机,吸引外国投资,改善中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也有利于中国服务提供者进入国际市场、实施“走出去”战略,扩大服务出口。
服务贸易出口大有可为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够合理,金融、保险和专利使用等技术含量高的现代服务贸易领域比例偏低,许多部门出口远小于进口,滞后于中国相关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显现出了很大的增长潜力;中国巨大的对外货物贸易量为发展海洋运输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服务外包全球市场规模巨大,是中国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发展新兴服务贸易的重要突破口,增长空间很大,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深入实施,更多的中国服务领域企业将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提供的“中国服务”逐渐增多。
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措施
当前,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中国服务贸易的发展既面临着全球服务业跨国转移加速的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激烈竞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服务贸易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到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4000亿美元。为进一步加快服务贸易发展,将采取以下措施:
营造良好的服务贸易发展环境要提高全社会对发展服务贸易重大意义的认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服务贸易,支持服务贸易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各部门密切配合,中央和地方互动,政府和企业紧密联系的全国服务贸易协调管理机制,使政府管理更加务实、高效。各部门要积极研究制定扶持政策,简化工作程序,为企业发展服务贸易创造条件。完善保障服务贸易发展的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服务贸易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服务贸易出口指导目录,争取出台促进中国服务贸易整体发展的政策意见和具体配套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贸易统计制度;丰富各项统计内容,拓展重点行业统计,加强重点行业境内外调研,完善专项统计。落实和完善各项吸引和培养服务贸易出口人才的政策,建立健全服务贸易人才信息库和人才服务机构,加强职业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各地工作机制和队伍建设。
促进重点行业服务贸易出口采取有效措施促进高附加值行业出口,发挥中国的文化传统优势,积极开拓对外文化贸易;积极发展金融保险服务,注册会计师服务、中医药服务,把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的重点;进一步发展旅游业,大力促进以海洋运输为主的运输业,扩大建筑服务出口。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培育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品牌。
大力推进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全面落实八部委《关于鼓励技术引进和创新,促进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的若干意见》(商服贸发[]13号),支持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和创新扩大出口;为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提供必要的支持,重点支持能利用国际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专业人才的`境外研发中心项目。
完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要充分发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的作用,积极为国内服务贸易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规范行业行为,加强行业自律。继续办好中国服务贸易大会,政府部门发布政策,企业直接洽谈交易,搭建促进中国服务出口的窗口和平台。充分发挥“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的作用,建立境内外及时沟通的服务贸易支持网络。要利用好大连中国国际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会,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等展会平台,支持和组织服务贸易企业赴境外参加各类服务行业专业展会,寻找出口和对外合作的商机。
根据官方公布的最近年份(20)服务贸易发展情况
服务贸易规模迅速扩大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亿美元,达250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增幅提升9个百分点,高于同期货物贸易进出口增速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1216.5亿美元,增长33%;进口1292.6亿美元,增长29%。
服务贸易逆差大幅回落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逆差76.1亿美元,同比下降15%。其中,其他商业服务、旅游、建筑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为顺差规模最大的四个行业,合计实现顺差207.3亿美元。主要逆差项目为运输、保险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逆差分别为119.5亿美元、97.6亿美元和78.5亿美元。
传统服务项目进出口占比有所下降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仍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项目。运输和旅游出,分别占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25.7%和30.6%:进口分別占服务贸易进口总额的33.5%和23%。传统服务项目进出口总额占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6.4%,所占份额较上一年下降2.9个百分点。
高附加值行业出口增速加快以通讯、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咨询为代表的高附加值服务贸易行业出口保持旺盛增长态势。通讯服务出口11.7亿美元,同比增长59.2%,扭转了近年来通讯服务逆差的状况;保险服务出口9亿美元,比上一年增长649%;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43.4亿美元,同比增长46.9%。
服务贸易主要伙伴国家(地区)集中度较高中国香港、美国、欧盟、日本、东盟为中国前五大服务贸易伙伴,在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中占据超过2/3的市场份额。中国服务贸易前五位出口市场为中国香港、美国、欧盟、日本和东盟;前五位进,来源地是欧盟、中国香港、美国、日本和东盟。
篇8:会计信息生态系统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会计信息生态系统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近年来,会计信息质量对世界经济平稳和发展造成极大的影响。当前,会计信息失真、信息滞后等问题极其严重和普遍,这不但限制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还影响了整个信息体系的完整性。在此情况下,会计信息生态系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其应用与多个领域相结合,极大地提高了会计信息准确性和实用性,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必要的帮助。以信息生态相关理论为根本,分析和研究人与信息环境、企业内部因素之间的关系等,通过会计信息不同流程的产生、传递及使用情况等规律,了解信息生态现状,解决信息生态存在问题,有效确保会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平稳发展,对提高信息生态系统运作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概述了会计信息生态理论,结合案例分析了当前我国会计信息生态系统的危机及成因,最后提出了生态平衡目标下会计信息生态的规范化对策。
【关键词】会计信息;信息生态;信息伦理
一、信息生态理论概述
(一)信息生态概念及特征
信息生态主要是指信息主体以时间和空间为基本点,在特定的信息环境影响下以信息资源作为重要纽带,通过合理利用信息来源对信息进行有效传递,借此达到平衡目标的一种状态。其主要是通过信息生态理论的引入将系统内部各因素相关联,并形成整体的分析研究对象。信息生态特征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其一,信息主体具有重要的核心性。对整个信息生态系统存在价值进行全面分析,重点强调满足信息使用者要求和具体需求,将信息主体作为信息生态系统的主要服务核心。信息主体是整个信息生态系统的能动因素,其对信息的不同需求使得信息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和适当调整,信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主体在整个信息环节中必然存在,且不同信息主体具备的技能各不相同,这也使得信息主体在信息过程中对不同信息产生不同判断,信息主体与信息生态系统、信息环境相结合,因此,信息主体是信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因素之一。其二,信息生态具有整体性。信息生态作为系统存在,其必须具备构成一个整体,不能对其中某一因素进行单独研究,要将涉及到的各个因素相关联,并使其能够与信息生态系统相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信息主体在信息生态系统中与各个相关因素彼此结合,并对信息生态系统内部相关因素进行全面分析,让内部系统中各相关因素彼此之间磨合和互动,进而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其三,信息生态具有复杂性。信息生态系统由不同因素共同组成,进而使得整个信息生态系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而发生变化,使得整个信息生态系统研究更加复杂化。同时信息生态环境中还包括了人性化、社会化等相关影响因素,使得信息主体在需求信息数据时要面对和处理相关复杂的外界环境和经济局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进而达到自身需求和主要目的。其四,信息生态具有地域性。信息生态系统运行主要通过信息主体来实现,对信息和信息环境两者之间进行互动交流,更好地维持整个信息生态系统运行和发展[1]。信息环境是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生变化,然而不同地区的社会环境表现出不同特性,而信息生态系统又是在信息环境中生成,因此,其也随着信息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二)信息生态理论
生态学是由生物学发展而来,其是指在特定环境下,对生物的生存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等展开分析和研究的具体学科。生态学是以系统论和系统方法为根本,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其为生态系统研究提供了依据。生态学理论经过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其逐渐形成当前的信息生态系统理论。信息生态系统主要是指由信息、信息主体以及信息环境三方面要素之间,彼此相互关联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有机结合体,进而使得整个社会信息能够通过系统整合产生变化和一定影响。信息生态系统主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根本,对整个信息及信息所处环境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与研究,进而满足不同信息主体对信息的需求和主要目的,三大要素在信息生态系统中彼此相互磨合[2]。
(三)会计信息生态系统
1.构成及关系分析
会计信息生态系统主要是由会计信息、信息主体以及信息环境这三方面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的系统。会计信息、信息主体及信息环境彼此之间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关联且相互依存。会计信息生产者为满足会计信息主体而存在,并为信息需求者和使用者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同时,也正是因为会计信息生产者的存在才能够把这些数据转化成为信息主体提供服务的会计信息,其是会计信息形成的根本。在会计信息生态系统中,会计信息生产者产生的会计信息能够满足各个环节的需求,会计信息生产者主要指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直接对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会计信息间接生产者主要是指企业管理者,企业会计政策、方法等选择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会计信息质量。
2.会计信息系统生态平衡分析
完整的会计信息生态系统主要由会计信息生产者、信息、信息环境、信息使用者和信息反馈共同组成。会计信息系统中的每个环节的'作用和功能都应当同信息生态理论中信息生态因素的相关理念相同,因此,通过借鉴相关信息生态研究成果,确保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平衡,全面分析会计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并对各要素存在问题进行改善和调整,更好地有效调节各个要素彼此之间存在的关联关系。会计信息传播工作人员,应当时刻保持与加强会计信息资源建设灵敏度,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调整,与具体理论要求相一致[3]。同时在会计信息环境建设过程中,应当针对整个会计信息系统中的不同环节会计信息主体在专业水平和操作能力方面进行加强,只有提升工作人员的自身能力和业务水准,才能更好地处理存在问题,解决相关危机现象的存在,协调会计信息与环境之间关系,确保会计信息系统良性运作。
二、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危机
(一)会计信息生态系统生态危机的表征
1.信息超载
信息超载主要是指客观存在的信息超过人们能够接受的范围,进而不能对信息进行合理和有效的优化和利用的一种资源浪费现象。随着高科技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计算机网络逐渐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息息相关,信息存储、传递、应用等也逐渐实现网络化。一方面,信息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加快其增长和传递速度、数量,满足不同信息者需求。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新兴行业中的企业大量产生,特别是近年来,随着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内容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企业对自身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等信息对外进行披露;另一方面,会计信息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加快其传递速度。会计信息使用者不但可以自己在网上收集所需会计信息,还能够通过网络将会计信息与其他使用者共享。然而会计信息的计算机网络传递,大大地降低了会计信息判断力,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耗费大量的成本费用和时间才能将所需会计信息吸收和充分利用,降低了会计信息利用率,进而造成非生态平衡现象。例如我国A股上市公司热衷于事后对财务报告进行更正,根据同花顺数据统计发过公告更正的上市公司达1324家,公告更正文件数量达2389份,其中财务报告更正公告达113份,这种行为使得信息使用者难以及时更新对财经信息的分析和理解,在网络信息传递快速的时代容易导致信息量更新太快而混乱。这反映了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
2.信息差距
会计信息环境生态变化,使得不同地区会计信息资源存在明显差距。当前信息时代下,由于绝大多数会计信息通过计算机网络来实现存储,其会计信息通过不同传递方式来实现共享和交流,进而满足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方面的不同需求。然而,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在能力、素质等方面存在不同,不同能力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使用和控制存在差异,对会计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造成信息差距化。这种差距主要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为了满足和实现相关目的而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应用,因此会计信息的这种差异性会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和影响。除此之外,会计信息使用者素质不同,对所接受的会计信息资源使用也会产生不同影响。经济收入的不同会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所重视的会计信息内容各不相同,受教育水平的不同也会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重视和分析角度不同,而专业知识能力的不同更会使会计信息质量、应用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这些客观因素的存在,使得会计信息之间差距明显化。例如我国很多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过度宣传未来的盈利前景,例如通过自身转型、并购重组、重大交易事项等事件,来渲染未来发展和盈利概念,夸大未来盈利预期。然而盈利概念是否真如上市公司所说盈利空间巨大,未来盈利预期是否真的能如上市公司所宣扬的那般丰厚?这只能有待未来发展实践检验,目前只有相关专家学者进行专业分析才能有客观结论,普通投资者由于学识有限,是无法对此进行专业判断的,这就容易被上市公司所抛出的盈利概念和“虚构”的盈利前景所蛊惑,纷纷炒作股票,炒股票从单纯赚取差价变为炒预期炒概念,不仅加大自身非理性行为,也推高股价使得市盈率变为市梦率,增加股市风险。
3.信息污染
会计信息生态系统信息污染主要表现在虚假会计信息、冗余会计信息和过时会计信息三个方面。随着计算机网络化的快速发展和全面普及,会计信息产生便能够根据不同渠道进行分析和传递,每个会计信息使用者能力和知识水平的不同都会使得其对会计信息领悟和理解不同,同时信息使用者还会通过网络将大量信息进行共享和交流,这使得大量错误信息流传于网络,给一些会计信息使用带来极大的困扰。会计信息使用者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财力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从中找出对自身有价值和能够使用的正确会计信息。与此同时,企业对外披露相关财务报表时希望通过对财务信息披露产生一定的经济收益。企业对外披露会计信息越充分越能够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实力,占据更多的市场销售份额。然而,这种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同资本市场环境下的会计信息取得效果明显不同。企业对外披露的会计信息越多,则会给一些专业能力和操作水平差的会计信息使用者造成困扰,过多的会计信息只会造成信息浪费和污染,这对信息生态系统下的会计信息应用非常不利。会计信息污染的典型表现就是会计舞弊,会导致会计系统生成的信息必然带有虚假性,使得会计信息披露也必然存在不真实问题,另外误导性陈述、虚假披露,这些主要体现在信息披露文字的不当使用和故意脱离实际描述上,也会对相关利益人带来误导进而产生负面效果。上市公司披露不真实的例子有很多,例如近年的皖江物流—20虚增收入以虚增利润达到了上亿元;南纺股份在2006—20连续5年虚构利润,而且虚构利润占全部利润比重逐年升高,实际上南纺股份这几年真实经营绩效为亏损,年虚构利润达到了5800多万元。南纺股份的财务造假仅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
4.信息垄断
信息垄断是由于信息资源存在独享性和专属性这两方面特征而产生的一种状态。信息垄断与其他垄断形式同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和非公正性,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会计信息存在信息的使用者和生产者,而由于使用者与生产者的存在,使得会计信息分配存在不均衡性,进而一部分人慢慢失去相关会计信息资源,另一部分人资源的掌握程度大幅度增加,这种情况的快速发展使得形成会计信息垄断。会计信息内部人主要是由企业财务信息收集、分析和处理等管理者和会计工作人员组成,企业其他人员则视为外部人。由于企业内部人比外部人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企业会计信息,因此能够主导会计信息发展方向。内部人通过利用会计信息数据来取得不法收入,损害企业或外部人的经济利益,进而影响和破坏整个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降低会计信息利用率和准确性。相关法律法规、会计规范要求经营信息均应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要做到内容充分完整。但在实际披露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披露有关信息时说法和措辞含糊模棱两可、避重就轻,对关键问题含糊其辞。第二,选择性披露,不利事实不披露,利好公司的信息过分披露。很多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中存在选择性披露的问题,使得信息披露不完整,且掺杂很多无关成分。第三,对于重大事项和关联事项的披露,存在语焉不详、披露不充分的问题,这容易对于信息使用者造成误导,导致对上市公司经营判断出现失误。近年的典型案例有:上市公司青鸟华光在—间,没有按照规定披露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另外对于关联方与子公司的购销交易这一无商业实质的关联方交易并没有加以披露,这导致这几年的营业收入被虚增,导致信息披露违法。上市公司上海超日没有按照规定披露境外收购光伏电站项目和境外签订的协议,还有银行贷款股权质押情况等信息也没有披露,而且对于已售太阳能组件调减价格也并未及时对外公告,违反了重大事项应当及时披露的法律规定。紫鑫药业隐匿与7家公司的关联交易而受到证监会处罚,等等。
(二)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危机的危害
其一,降低会计信息利用率。会计信息生态系统达到平衡状态时,信息主体与信息环境之间才能彼此实现相互协调,才能充分发挥出会计信息资料的重要作用。一旦会计信息生态系统这种平衡状态被破坏,则会极大地降低会计信息资源应用。会计信息利用率受信息污染程度影响,信息污染程度越严重,所取得的有用会计信息则需要耗费更多的成本和时间;阻碍彼此交流,损害合法利益。其二,会计信息生态平衡的打破,使得会计信息正常传递和应用受到极大的限制和阻碍。信息作为信息主体和信息环境彼此相关联的重要纽带,一旦信息出现问题,则会使得整个纽带出现断链现象。会计信息的超载、失真、冗余等会计信息问题,降低了会计信息的价值,进而制约了信息有用性,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正常应用。其三,破坏市场公平原则。由于会计信息信用性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形成,其需要在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中进行。虚假会计信息流入市场经济中,则会破坏市场公平原则,进而影响并破坏整个市场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三)会计生态系统危机成因
首先,我国会计准则存在同国际会计准则趋同倾向。会计准则指导在实际经营权和所有权不相同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者向企业股东或信息使用者所提供的相关会计信息。会计准则作为规范企业经营的重要标准,其制定应视当前国家经济形势和国情而定。然而,由于当前会计环境要素的复杂化和多元化,使得很多企业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较为忽视,法律法规相关制度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我国会计准则只是为了趋同而趋同,并未从实际国情和经济环境方面考虑,则在会计信息产生过程中带来极大的阻碍和问题。其次,外部监督管理力度不足。我国政府通过立法和执法对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各流程进行了合理化规范,然而,由于一些执法部门职能重复导致政出多头,反而监管责任不明确,其在会计信息监督管理方面存在不足和明显问题,致使外部监督管理力度不足,未能充分发挥其监督管理重要作用,不能为会计信息质量提供保障。当前很多上市公司、企业存在会计信息虚假现象,为达到某些目的或实际经济收益最大化,粉饰财务报表,对外披露虚假会计信息,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使社会群众遭受巨大经济损失。最后,会计信息伦理失衡。会计信息伦理失衡对信息生态稳定造成重大影响。信息伦理对道德层面的信息活动、人的行为等方面有着一定的约束力,进而协调信息相关者彼此之间关系。科学地规范会计信息伦理,才能提供准确、有效的会计信息,也才能对会计信息行为展开灵活运用。会计信息伦理规范标准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道德面貌和文化气息有着重要关系。在会计信息伦理规范体系尚未建立和完善前,不规范的会计信息行为并不能更好地约束职业道德,进而造成大量会计信息污染,对会计信息正确应用和传播造成困扰。一直以来,财务造假和信息披露违规成为A股的痼疾,难以治愈。违法违规成本极低,导致不少上市公司丧失会计伦理,通过财务造假实现不当获利目的。另外我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的监督意识也不够,上市公司对作为股东的投资者也缺乏起码的尊重。这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投资者不关心公司经营活动,上市公司大股东漠视甚至故意践踏投资者利益。这些因素导致很多上市公司敢于会计造假来制造虚假财务信息。
三、生态平衡目标下会计信息生态的规范化对策
(一)构建会计主体能力的生态保障
首先,应当强化会计信息生产者的职业道德。会计信息生产者作为会计信息产生的根本,其是会计信息活动的初始。因此,对会计信息生产者进行合理有效的监管,则会对整个会计信息产生和传递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确保会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具有准确性和真实可靠性。应制定规范的相关会计准则、工作流程和方法,严格要求真实、全面地对外披露相关会计信息内容,特别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信息质量和内容的要求,以国家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为基准,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进而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需求。其次,提高会计信息传播者能力。会计信息从生产者到需求者之间存在一个重要环节,这个环节对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会计信息,传播者及时接受来自外部的全部信息,并根据信息使用者需求提供不同的相关会计信息,对相关会计信息进行优化和处理。最后,完善会计信息监管者职能。建立健全会计信息监督管理体系,通过发挥监督管理职能来有效解决会计信息存在的主要问题,建立统一监督管理部门,对接收到的全部会计信息进行分类和检查,进而确保和提高会计信息真实性、完整性。通过对会计信息的全面检查,将会计信息进行再分解和过滤,从而将虚假、污染的会计信息排除,保持和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提高我国社会民众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自觉维权意识,要发动群众的力量来实施全方位无死角的舞弊监管体系,例如“吹哨人制度”就是一个很好的群众式的监管方式。
(二)会计信息资源生态构建
其一,树立会计信息开发利用的生态化意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使得相关法律法规也不断随之完善,会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逐渐转向专业化和价值最大化。加强会计信息应用,充分发挥其重要价值和作用。政府应把实事求是原则作为会计信息资源生态构建基础,并以此建立符合我国当前国情和经济情况的规范要求。对外披露的相关会计信息生产者应对难以理解和解决的问题进行处理,并对数据信息进行合理化整合,通过附注或注释的方式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其二,构建会计信息开发利用的生态模式。在开发会计信息资源过程中,应当针对不同会计信息传递采取合理的防范和有效的控制,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这也就是说,应当客观地根据会计信息资源取得渠道,进行科学的、有效的筛选,防止在会计资源被拷贝或污染现象发生,杜绝和防止错误信息流入会计信息资源中,进而确保会计信息质量。其三,构建会计信息共享的网络体系。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利用计算机网络来取得和存储、分析相关会计信息,并通过构建会计信息网络体系,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方便会计信息使用者取得相关信息和对其进行分析。要强化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对会计工作和报表的审查能力,尤其要注重对注册会计师违规审计责任的追究,使其能够切实起到对会计信息的审查、分析等再加工作用,应当修订现行《注册会计师法》,促使注册会计师自我监督,有效保证审计质量。同时,整合现有法律法规,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将会计责任和审计责任纳入到更高级的法律体系中来。
(三)会计信息生态环境的构建
会计信息生态环境构建应从两方面加强,一方面,应当制定合理的会计制度伦理。在会计制度制定中以伦理精神为核心,在会计制度制定过程中确保其具备公平性、公正性和合理性。加强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环境和风范,提高会计信息生态系统工作。以我国当前实际国情为出发点,在宏观经济方面,加强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维系市场经济环境秩序和构建健康的社会道德环境,从整体上对会计信息生态道德环境建设进行加强;另一方面,实现会计信息交流多元化。会计信息传播和使用取决于相应的会计信息传递方式,会计信息交流方式把信息使用者与信息联系在一起,对会计信息生态平衡起到决定性作用。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完善,极大地加快了会计信息取得速度和运用范围,通过利用多元化渠道来充分发挥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和影响力,进而提高信息生态系统下的会计信息的开发与传播,促进社会经济和企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靳能泉.我国会计生态化发展的表现和经验[J].企业经济,2010(10):160-164.
[2]靳能泉.会计生态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对策[J].生态经济(学术版),(1):191-195.
[3]施小闽.关于会计生态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对策[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2(1):124-125.
篇9:我国幼儿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我国幼儿教育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幼儿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尤为重要的,是幼儿接受良好教育和美好品德的第一步,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我国的国民素质,还能为经济发展带来强有力的基础支撑。本文就我国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做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幼儿教育;问题和对策;品德教育
幼儿教育在人生阶段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关系到我国发展进步的国民大计。幼儿教育是指幼儿园或其他针对幼儿开设的教育机构所实行的教育,可以有效的促进幼儿对于情感、性格、认知的积极养成。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不但是学校有义务、有责任进行教育,社会和家庭也都有责任去关心幼儿的健康发展。
一、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1.教育结构急需完善的问题
教育结构的问题首先就体现在教育的不公,很多地方都显现出“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很多城市都有大量的农村务工人员,他们的孩子上学难,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和规模都难以满足社会需求,而另一方面,政府的财政投入也显得尤为不足,对整体幼儿教育的相关服务和设施也亟待完善。求大于供直接就导致了幼儿园上学乱收费、学费贵的社会问题,致使很多幼儿到了适学年龄却迟迟得不到应该有的幼儿教育。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幼儿早期教育事业相比较其他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完善、系统的教育体系,这也直接导致了幼儿教育中教育结构中的各种问题。
2.教育观念急需更新的问题
在教育上,我国的教育体系一定程度上沿袭了儒家传统教育的思想,始终将教师放到了教育的主体地位。在幼儿教育上,这个问题则更加突出。很多幼儿教师在观念上还没有承认幼儿为幼儿教育主体的思想,往往在实际的幼儿教育中,采取着“填鸭式教学”,导致了整个课堂中,老师说、学生听;老师教、学生学的现象。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幼儿教育也沦为了拼音、计算、写字的学习。也就忽略了幼儿教育中幼儿性格、思想的培养。
3.幼师的综合素质还需提高
随着幼儿教育需求的不断扩大,各种民办幼儿园和私立幼儿园也相应的在各地建立起来,但是幼师的层次不齐对幼儿教育的成果起着负面的影响。对于在幼儿教育中资历比较深的幼师往往有着教育观点陈旧的问题,对于幼儿教育资历比较浅的幼师,各方面综合素质也需加强,针对这部分幼师,应该根据当地的情况来开设不同的课程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努力提高幼师对于幼儿教育的教育认识,让幼儿在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中更好的接受幼儿教育。另外针对最近几年时常出现的伤害儿童事件,我们应该保持警惕,千万不要让部分品德败坏,素质低下的幼师对幼儿的心灵和身体造成了不可以破灭的伤害,这也更迫使我们努力提高幼师的综合素质。
二、幼儿教育发展的.对策
1.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
幼儿教育要想符合时代的需求,就必须让幼儿教育现代化,而基本前提就是保持教育理念的先进性,在这一方面政府、学校、社会、家庭都有义务、有责任的参与到其中来,教育要面向每一个幼儿,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为导向,重点去培养幼儿对于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认知为主。作为政府来说,要加大幼儿教育的投资,取缔不合格幼儿园;学校则需要以学生为主导,淘汰综合素质低下的幼师,对于优秀的幼师要进行宣传和表扬。努力提高幼儿教育的整体成果。
2.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育课程
幼儿园的日常活动和课程都是载体,目的是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幼儿综合能力、塑造健康品格、享受童年乐趣,让幼儿在自己人生的第一步走得更稳。因此,在幼儿课程的选择上,要遵循幼儿的身心特点,满足幼儿的需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努力根据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来构建相适应的幼儿教育课程,开创出一条特色化的幼儿教育道路。在实际操作中要让孩子有自己的选择,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3.开发幼儿教育游戏
对于幼儿来说,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游戏了。开发好的幼儿教育游戏就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通过开发好的课堂游戏和网络教育游戏,将幼儿需学习的知识点融会其中,方便于幼儿的学习的理解。在游戏的时候,幼儿可以很好的提高自身的注意力,学习效率也就自然而然的得到了提高。在游戏的过程中,家长和幼师也要对幼儿起到监督作用,防止幼儿沉迷于游戏,让幼儿健康的去玩游戏,在游戏中得到对社会的认识,对知识的学习。另外一方面,对于幼儿教育游戏的开发,还要注意避免近视、无运动、自闭等幼儿容易出现的问题,避免这些问题对幼儿带来危害。
4.促进家园合作与家园互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的生活环境也和许多年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幼儿园都认识到了家园合作和家园互动的重要性,让家长深入到幼儿园,让家长参与到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和教学中来,让幼儿教育从幼儿园延伸到家庭的日常生活中。通过这些家园合作和家园互动,能够有效的让幼儿园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同时让家长了解和参与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来。这样的双边教育形式是符合现代幼儿教育发展需求的。总而言之,幼儿教育发展过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始终加强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之间的联系,尝试从孩子的需求和特点出发,总能找出解决的办法,以求让幼儿的身心教育得到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王玉超.学前教育不公平现状及改善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
[2]张才生,肖昌斌.普及普惠优质———学前教育发展的松滋模式纪略[J].湖北教育(综合资讯),2011,(06).
[3]喻小琴.多元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反思———兼谈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改革[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02)
作者:李洪杰 单位:第313医院赤峰临床部幼儿园
篇10:港口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论文
港口机械设备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论文
1港口机械设备管理
1.1设备管理的定义
设备管理的主要对象是设备,通过采用合理的方法及理论来对设备进行科学管理,确保设备实现其寿命周期费用经济及设备效能的最高化目标。
1.2港口机械设备的特点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要求的不断提高,一些科学技术成果在机械设备中得以应用,在这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港口机械设备向大型化、高速化和自动化方向的发展。港口具备自身的特点,近年来港口生产开始向大型化和集中化的趋势发展,生产速度有了大幅度和生产效率有了大幅度提升,这都使港口机械设备自动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同时港口作业环境具有多变性,这也对机械设备的性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需要针对其作业环境的不同,要具备耐酸、耐腐蚀、耐压及耐撞击等特点。另外,当前港口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增加,这也使港口设备更新的速度加快,原有设备也在不断的改进和改造以适应不同货种作业的需要。
2我国港口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2.1管理层对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视不够
在港口发展过程中,管理层更多侧重于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存在着一定的忽视。往往没有意识到机械设备管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而片面的觉得进行机械设备管理会导致企业成本增加,从而对港口机械设备购买、使用、管理及后续处理等整体过程缺乏深入、系统的认识,从而导致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混乱,不仅生产效率不高,而且机械设备给企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高,这对港口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影响。
2.2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机制不完善、可行性不高
尽管港口在运营过程中制定了机械设备管理制度,但由于岗位分工责任不明确,这就导致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同时在制定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机制时,并没有针对港口机械设备自身的特点,这就导致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机制缺乏全面性,可行性不高。而且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更重视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而对机械设备管理模式较为轻视,这就导致机械设备使用者、维修者及管理者在工作上无法同步。
2.3港口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方式与港口的发展不同步
2.3.1港口作业任务与对管理维护的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各港口作业普遍存在着高强度、高磨损、高频度的特点,这也对机械设备维修保养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但在具体工作中,由于港口城作业任务重,时间紧张,这也导致机械设备保养工作无法落实到实处,从而导致机械设备非正常磨损现象较为突出,对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带来较大的影响。
2.3.2机械设备超负荷工作。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港口机械设备往往会长时间的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下,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机械设备故障率增加,即使一些小故障由于无法得到及时维修,从而导致大故障发生,给港口的正常作业带来较大的影响。
2.3.3重使用轻管理。港口机械设备往往一味的对其进行使用,而对管理缺乏重视,这就导致机械设备完好率较低,而且在长时间超负荷运转状态下故障发生率也处于较高水平,这不仅导致机械设备工作效率降低,而且也会对港口作业进度带来延误的影响。
2.3.4港口作业过程中,过于对高产量低成本的追求,对设备的正常维护工作不到位,部分设备处于带病运行状态,从而对作业质量和生产安全带来较大的威胁。
2.4港口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港口作业由于作业布局不合理,对机械设备作业具有更多的需求,再加之人数较少,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这都导致港口无法留住人才,特别是机械设备管理人才待遇不高,工作积极性较差,这对机械设备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影响。
2.5机械设备管理的信息网不完善
港口企业一些管理信息、企业思想、客户管理及一些信息资源等多集中在行政管理和客户管理部门,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对这类信息掌握较少,这就使其不能及时了解到机械设备的最新技术及发展动态,对企业设备技术的更新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3加强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工作的建议及对策
3.1提高港口工作人员机械设备管理的观念
近年来,随着港口吞吐能力的不断增加,港口机械设备越来越复杂,其价值及生产效率也不断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努力提高港口作业人员机械设备管理理念,利用先进的理念及科学的管理手段来实现对港口机械设备的管理,确保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3.2培养现代化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
在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需要加快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及维修人员的培养,努力提高管理人员的知识储量,使其利用先进的方法来进一步强化对设备的管理。同时港口企业还需要定期举办培训,努力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加快人才的引进,完善奖励机制,充分的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更好的在工作中进行运用。
3.3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港口设备管理体制
3.3.1进一步完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需要针对港口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机械设备的特点来制定机械设备管理制度,采用先进的理论及科学的管理方法强化机械设备的管理,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其自身的效能。
3.3.2在对港口设备管理体制进行设定时,需要以机械设备始终处于良性运转状态作为基础,确保其为港口企业带创造更大化的经济效益,实现企业增值的目标。
3.3.3建立健全责任管理机制。需要将港口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将垂直管理和横向监督有效的联系起来,充分发挥责任管理机制的约束和激励功能,利用科学化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制定完善的奖惩措施,有效的调动机械设备管使用人员、维修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并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强化工作人员的责任感。
3.4实现设备信息化管理
港口设备信息化管理的对象是管理机械设备,通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跟踪管理港口机械设备的使用状况、维修以及保养情况、各种技术参数和档案、各种检测数据等,保证港口企业正常运行,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4结束语
港口企业通过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机械设备管理使用寿命,而且对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需要利用先进的理念,进一步对机械设备管理机制进行完善,努力提高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的水平,确保机械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更好的促进港口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廷印.港口机械设备管理探讨[J].机械研究与应用,(4).
[2]杨旭杰,陈昌斌.港口机械设备管理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3).
[3]刘青海.港口机械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1(31).
篇11:浅析软件出口规则及我国对策论文
浅析软件出口规则及我国对策论文
摘 要 探讨了各国软件出口的游戏规则,以及埋藏在不同国家利益冲突与文化底蕴下的“潜规则”,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适合我国的软件出口策略:重视立法保护以及搭建国际化价值链。
关键词 软件出口 规则 对策
软件产品是文字产品,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体现的是编程人员的思想、意识、认识,乃至于习惯、喜好、性格和鉴赏水平。软件出口企业能够接到国外的外包业务并非就表征着其已经彻底国际化。因为软件出口的本质是服务出口,它必须依靠现场服务能力来建立信用。这也就决定了软件出口需要依靠现场服务征服客户。我们有必要探寻各国软件出口的游戏规则,以及埋藏在不同国家利益冲突与文化底蕴下的“潜规则”,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适合我国的软件出口策略。
1 美、加、日软件出口规则的三方比较
1.1 项目考察实施的风格比较
美国、加拿大、日本公司在项目考察实施过程虽然具有严格遵守协议、时间观念强、分析论证严密等共同特点,但也表现出许多不同风格。美国公司在交给中国软件公司做项目时,会先提供他们已经完成的项目作为测试项目,考察中方接包软件公司的流程控制、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在测试阶段,美方支付一定金额以抵补中方的项目成本。但是,测试完后,美方仍然十分谨慎。他们会将项目分包给两个软件公司,支付同样的酬金,进而选择其中较优的产品。这对美方而言,相当于建立了软件外包的备份系统。加拿大的软件厂商则比较信任转包商。在实施项目前,他们会委托转包商,派出项目经理对中方软件公司进行考察,时间大概半个月。正式开始做项目时,加方会派人到中国进行监督,保证中方软件公司能够按照其的商业标准进行开发。在验收阶段,会进行三方验收。相对美、加而言,日本公司倒是更加“以人为本”。他们会派出谈判专家,和中国软件公司谈上一年半载,并要求中国软件公司输出工程师到日本,由日方公司支付中方工程师薪酬和生活费用。中方工程师在日本要停留一年的时间,学习项目管理以及其他知识,再返回中国软件公司进行对日项目开发与实施。
1.2 付款方式与风险比较
就付款方式而言,美国、加拿大一般分阶段进行项目支付,比如在需求确认完毕后支付一次,然后在原型确认、功能测试阶段支付一次。如果遇到大的财团,他们可能会通过其在中国的财务公司转账支付,收款比较有保证。日本则会在谨慎考察后,预先支付一部分费用,待到项目完工后再支付其余费用,一般也比较迅速。可能会采用银行转账或托收等方式。
从风险方面来看,与美国做项目,风险主要来自于市场。如果美国国内市场波动过大,则对海外市场会产生较大影响。在9.11之后,美国受到打击很大,很多IT企业都不景气,如果单一依附美国业务的,则很难迅速转型。而加拿大的项目合作伙伴,一般比较稳健。但他们对企业规模有一定要求,因为他们很多项目都来自政府,涉及到诸如AS400等大型机开发的高端项目,如果国内这方面经验不足,则难以承接。与日本做项目,短期资金收付的风险不大。但是对于企业长期发展方向比较模糊,容易产生依附感。
2 软件出口潜规则的东西方比较
软件出口企业想要在海外市场发展,必须了解各国软件的潜规则。一般而言,东方国家在传统伦理信念上具有许多共性。他们把合情、合理看得比合法更重要。中国人做生意强调 “先做人,后做事”:首先是交朋友,信任对方了,才和他签合同。这样,契约实际上是建立在伦理的信任之上的,违背契约,意味着要受到社会伦理的惩罚,尽管这种惩罚可能是滞后的、甚至是被削弱的。而在西方,信任是建立在契约和制度的基础之上的,是非常客观的,他们比较注重过程,如果过程不可信,则结果也不可相信。他们认为,契约的信用保障,是支撑契约的资产,而不是其他的非经济因素。自公元前1750年《汉莫拉比法典》诞生于古巴比伦王国起,协约文化就影响着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经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被历史检验的制度体系。在中国,“人在阵地在”的精神曾经被广泛宣传,但若从西方实用哲学的角度观察,这种承诺是不客观的,靠不住的,可敬佩的只是勇气———人活着阵地还能在,人死了阵地还在得了吗?同样,做生意也是如此。我们不要再用老套的伦理思维与海外厂商沟通:拍胸脯,立生死状,对契约的保障没有半点经济意义。因为契约文化代表着利益,没有一定的资本作为保障,所谓的“信任”只能变为导致失败的风险因子。
总之,软件出口企业想要在海外市场发展,必须了解潜规则所在:西方的契约文明环境造就了信任价值的资产化表现。企业要取得欧美公司的深层次信任,必须按照西方的法律以及信用观念,建立自己的资产(有形、无形)储备,在资产保障基础上与他们建立信任关系,并在统一的法律环境下对话,才能真正打入国外的软件圈。
3 调整我国软件出口策略,适应游戏规则
对于中国的软件出口,我们除了在提升业务水平、加强运营管理、加强教育培训等方面需要做出改进之外,更关键的是重视立法保护以及搭建国际化价值链。
3.1 高度重视立法保护
软件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单独销售,表现出其知识产权特性。人们尝试过以专利法保护软件产权,但以失败告终。因为软件首先需要保护的不是其机理而是其表现形式。1972年菲律宾修改著作权法,将软件作为文字作品保护、抓住了问题的本质。1976年,美国确定用著作权法保护知识产权,并迫使日本、韩国等接受。在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尚在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欧美公司对中国软件公司大多心怀戒备,不敢全盘托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软件出口还面临着一个法律问题,这需要进出口双方的法律体系、诉讼体系、执行体系能够相互对接。通过对国外软件公司外包业务的分析,我们发现,发包公司(中间商)和接包公司在确立最终合作关系之前,要经历竞争力分析、评估与认可、合同谈判、项目执行与移交、关系管理、合同终止六大阶段。而在合同谈判阶段,核心问题是定位问题,即国外发包商将你放在一个什么位置,作为什么样的合作伙伴来看待的问题。比如,如果一个软件公司在美国有办事机构或者分公司,美国的发包公司就可以将该公司视为本地外包合作伙伴,否则就只能作为国外外包供应商来考虑。这一点上,除了会影响外包金额的大小,法律环境也具有很大的制约力。
3.2 搭建完整的国际化价值链
目前,全世界的软件和服务产业差不多有将近1万亿美金这样一个大市场,而我国软件和服务业的产值只有大约200亿美金。原因主要是我国的软件和服务市场太小,不能培育出大的软件集团和软件产品。而软件出口,必须实现国际化生存才能成长为一个既大又强的产业。因此,中国的软件产业必须走向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生存,搭建一条完整的'国际化价值链。而搭建完整的国际化价值链需要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上做出努力。3.1.1 国家战略
(1)建立软件出口国家品牌。在企业自身资本量尚不够充裕,难以建立强有力的国际信用时,我们必须借助国家力量,由政府出面,对各方资源进行整合,并走出国门进行宣传,树立软件出口的中国品牌。国家品牌一旦建立,可有效弥补软件企业个体信用不足的现状。
(2)扶植龙头企业介入国际市场。在我国,超过千人的外向型软件企业都不是太多, 中讯软件仅700多人,大连华信仅1 000余人。,我国软件企业的代表———用友软件,其20主营业务收入为6.02亿元人民币,与印度等国际化企业尚有一定差距。因此,我们必须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植力度,在资本运作、财税政策、人才政策上给予优惠条件,促进其业务发展,补充其资本金额,为介入国际市场做好准备。
3.1.2
企业策略
(1)承接软件测试外包业务。国际上软件测试的外包业务在迅速增长,这一环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而且一般不涉及到深层机密,适合我国软件企业切入国际市场,获得沟通经验与现金流,为以后发展做好准备。
(2)承接跨国公司在华的本地外包业务。国际企业的全球化,带来了业务的本地化。我们可以瞄准诸如微软、IBM、BEA等大型国际企业的软件外包业务,实现不出国门的外包。这不仅将国际化的风险消除到了最低,更提供了国际化运营的机会和宝贵的资金支撑。一旦外包业务做大,国际化只是必然的副产品。
(3)通过中介服务机构实现软件出口与国际化。十六大报告指出,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必须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构建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的力量不可小视。由于我国专业中介服务市场发展尚没有实现国际化转变,因此,通过海外的中介服务机构,承接国际订单,不失为一条有效途径。同时,通过政府信用担保,无论对企业还是专业中介服务机构,都加强了约束。但是,企业在选择中介服务机构的同时,也必须实现稳妥的多元化战略,锁定几个目标,以扩大市场机会,规避风险。
(4)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运作。在软件外包中,涉及到核心机密的流程外包业务,一般金额巨大。软件发包商会在内部进行详尽研究,对风险和收益进行平衡。这里面的风险集中体现为服务商的信用风险和知识产权控制能力的风险,一旦核心机密不慎流出,则后果不堪设想。按照国际惯例,一个价值100亿元的软件外包项目,一旦出现问题,承包商需要具备赔付200亿元的能力,而且,这200亿元对于软件发包商而言,并不能完全弥补其损失,很可能对其造成致命性打击。因此,中国的软件出口企业,一定要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运作,保持自身具有充足的资本,参与国际大型软件开发项目,为国际化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娄勤俭,苟仲文.电子信息产业区域演进论[J].北京:新华出版社,
篇12:出口车用汽油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出口车用汽油质量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分析了国外汽油质量标准发展趋势,明确了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出口汽油主要目标市场的质量要求,找出了出口汽油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扩大汽油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作 者:尹彤华 Ying Tonghua 作者单位: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炼油事业部,北京,100029 刊 名:石油商技 英文刊名:PETROLEUM PRODUCTS APPLICATION RESEARCH 年,卷(期):2003 21(6) 分类号:F4 关键词:汽油 出口 问题 对策篇13:铁路信号问题及对策论文
铁路信号问题及对策论文
铁路信号问题及对策论文【1】
引言:随着铁路信号设备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和低耐压器件在信号设备中大量使用,雷电所带来的危害越来越大,对雷电的防护已成为保证铁路安全运输的重要问题。
综合雷电防护方法是在全面考虑雷电损坏信号设备的各种可能途径的基础上,综合采用外部防护、屏蔽、等电位连接、接地、合理布线、使用浪涌保护器等多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电磁兼容与雷电电磁脉冲防护的概念
根据调查,近年来信号设备雷害概率有所增大,主要是因为雷电电磁脉冲经常通过连接导线,将传导雷电浪涌和感应雷电浪涌传输给信号设备,或将辐射雷电电磁场效应直接作用于设备上。
由于现代化铁路信号设备大量采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和小型贴片电容、电阻、继电器等微型器件,因此与传统设备相比,其耐过电压、过电流的能力极弱,即使幅值较低的雷电电磁脉冲干扰都可导致信号设备器件失效,造成信号设备的雷害。
近来,各国防雷工作者根据现代电气、电子设备的雷害机理及雷电防护特点,将现代电气、电子设备雷电防护纳入电磁兼容的范畴,提出了机房屏蔽、合理布线、规范接地和装置合适防雷保安器等系统防护(或称综合防护)的概念。
所谓电磁兼容是设备或系统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对该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能承受电磁骚扰的能力。
对于信号系统而言,信号设备的电磁兼容是指在各种电磁环境下(包括雷电电磁脉冲环境),信号系统必须正常工作。
显然,除了采用传统的防护方法外,还要改善信号设备所处的电磁环境。
二、改善计算机设备所处场地的电磁环境
(一)建筑物防护
雷击时,建筑物外部和内部都可诱导出雷电浪涌。
内部雷电浪涌既可由建筑物接地终端系统的常规接地阻抗或电缆屏蔽层电阻产生(通常称为反击),也可由电气或电子系统线路构成的回路或搭接导体的电感产生,还可由雷电通道内流过的雷电流以及导体(如直击雷防护系统的引下线)中流过的雷电流感应耦合产生。
建筑物的外部防护仍然采用传统的避雷针。
含无线电发射天线的建筑物,应当设置避雷针以防止雷电直击天线设备。
建筑物的内部防护包含空间屏蔽、接地和搭接。
1.空间屏蔽。
衰减了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建筑物附近而在建筑物内部产生的磁场,并减少了内部雷电浪涌。
空间屏蔽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建筑物或机房本身的屏蔽,最好的办法是用建筑物的自然构件组成,例如天花板、墙和地板中的金属加强钢筋、金属框架、金属屋顶和金属墙面等,构成了格栅型的空间屏蔽。
屏蔽后,电子系统只需安置在距屏蔽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安全空间;另一方面是合理布线和线路屏蔽。
合理的线路布放可以使感应回路面积为最小,采用屏蔽电缆或电缆管道可以将电磁场部分屏蔽,减小内部感应影响,从而减小了电子系统内的感应雷电浪涌。
2.接地。
新建电子设备机房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应采用共用接地。
最常见的做法是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地网或桩基网作为共用接地系统的基础接地装置,并在建筑物四周距基础接地装置1m处设环行接地体。
基础接地体和环行接地体在地下至少有4处相连。
值得注意的是,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的墙面钢筋网既作为格栅形空间屏蔽,也兼作直击雷防护系统的引下线系统。
建筑物如共用一个接地系统,则必须有地网构成的接地终端系统,而不是将几个功能性接地装置连接在一起的共地系统。
改建电子设备机房建筑物,若没有共用接地系统条件的,应另设一组接地体用作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PE可与设备工作接地连接,但不得与建筑物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的引下线连接。
在室内应设置与保护接地相连的接地汇集线或称等电位连接母线,接地汇集线根据室内信号设备的布局可以做成条形或环形(不闭合)。
3.搭接。
将建筑物内部各系统所有导体部件(通电的导体除外)与接地终端系统相互连接并构成网络,其理论根据是等电位防护。
相互搭接的金属,处于宏观上的等电位状态。
对于电子信号系统设备,其与接地系统的搭接应当按照国际电信联盟的建议ITU-T K127和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2305-4要求,按星形结构(S形结构)做等电位搭接。
内外网状多点连接法多用在电气和电子系统分布区域较大,或者分布在整个建筑内时,各单个设备之间有许多线路,并且线路在多个点进入建筑物,其他情况应当用S形结构。
(二)室外设备雷电电磁环境的改善
1.将室外信号系统设备置于与大地连接的金属箱、盒(最好是铁质)内,金属箱、盒必须良好接地,使得信号系统处于雷电电磁脉冲屏蔽中。
2.与信号系统设备的连接采用屏蔽电缆,电缆屏蔽必须良好接地,或者非屏蔽电缆穿金属管敷设,金属管与土壤直接接触。
3.在室外信号系统设备集中的区域安装避雷针,防止雷电直击设备本身、电缆和轨道。
避雷针的安装位置必须考虑能够避免站场内的信号系统设备遭受雷击,还要防止避雷针引雷后的雷电感应。
尤其避雷针的地线一定要与站场内的钢轨、电缆径路有一定的安全距离(一般大于20m),以避免雷电反击。
三、安装防雷保安器
原则上,信号电缆与信号设备的界面应当都设置防雷保安器。
由于车站信号设备的进线很多,建议在电缆进入信号楼时,设置防雷柜集中防护,以便维护、更换和有问题时查找故障。
防雷柜中的防雷保安器可以采用单级或多级,最后的残压应当限制在被保护信号设备端口的耐过电压水平以下。
ITU-T K20和K21建议,有条件的信号设备本身应当在内部设置防雷单元,以增加信号设备本身的抗扰度。
防雷保安器接入信号系统后,不得改变原信号系统的性能,不得影响被防护设备的工作,受雷电电磁脉冲干扰时,应保证信号设备不得造成进路错误解锁、道岔错误转换、信号错误开放等。
四、结论
综合考虑外部防护、屏蔽、等电位搭接、接地、合理布线、使用浪涌保护器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信号设备的电磁环境,减少雷电电磁脉冲对铁路信号设备的影响,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铁路及其他各个领域中的使用已经见到明显效果,并得到国际上认同。
参考文献
篇14:农村党员宗教问题分析及对策
农村党员宗教问题分析及对策
农村党员信教问题分析及对策 党员管理、党员教育是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工作。在新的形势下,党员管理、教育出现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新疆这样一个信教群众较多的多民族聚居区,加强对信教党员教育和管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 英买力镇现有人口2.8万,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99.6%。由于历史原因,伊斯兰教在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中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少数意志薄弱的党员也成为伊斯兰教信徒。全镇共有党员1027名,其中农牧民党员775名,近年来有信教党员42名,经说服教育有38名党员回到了党的队伍中,对笃信宗教的3名党员进行了劝退,1名党员组织除名。 党员信教的特点 1、 隐蔽型 有些党员信教,因为明知是违反纪律,所以就偷偷信教。有的不进清真寺,但在家做“乃麻孜”,或者不参加公开的宗教活动,但小型宗教活动间或参加,这类党员的信教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在调查中其他信教群众对其抱有极大地同情心。 2、 公开型 公开进清真寺或公开在家信教,或公开参加宗教各种活动,无所顾忌旁若无人。 3、 普通型 偶尔或间或进清真寺做乃麻孜,这些党员大都属于迫于信教群众的压力,既想信教又顾及党员身份,立场左右摇摆,是组织教育的主要群体,通过教育,很容易站到组织这边来。 4、 痴迷型 这类党员每天做乃麻子3-5次,一天不进清真寺就无所事从,对宗教的信仰非常的虔诚,完全成为一个宗教信徒。 5、 离退休的干部居多 凡信教党员,离退休的占大多数,农村干部主要是中老年以上。 6、 文化程度偏低的居多 信教的党员,大多文化素质偏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接受教育学习较慢,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文肓。 党员信教原因 任何一件事的产生都有其社会背景及原因,党员信教问题的产生也有其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 7、 受周围大气候的影响 由于我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区,宗教对人们的影响极其深远。可以说大部分是在宗教的氛围中长大的,某一个人信教在周围人眼中不足为怪,但哪一个人不信教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指责。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我们的党员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的确需要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来支撑,那么一些意志薄弱、党性不强、政治信念不坚定的党员就很容易信仰宗教。 8、 部分基层组织软弱缓散,9、 缺乏战斗力 俗话说:“人坏变心、树坏烂根”。凡是基层组织薄弱的地方,这种问题就比较突出,村干部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关心党的工作,尤其是不重视对党员日常教育,对宗教问题不敢管、不会管,甚至不愿管,这是导致党员wenmi.net信教的外部环境因素。基层组织软弱,不能大胆的管理宗教活动、宗教场所和宗教教职人员,甚至有些村级干部在某种程度上服从于宗教教职人员,对一些不良现象听之任之,使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狂热趁虚而入,以宗教的合法性为掩护,进行非法宗教活动,导致这些地方宗教氛围浓厚,使不信教的党员成为孤立者。像英也尔村宗教势力强迫群众提前一天过古尔邦节,盗割电视接受天线,认为村民看不上电视就会去做乃麻子。央塔夏六村宗教势力强迫群从捐款修清真寺,还有艾合买提塔西的窝藏案,都或多或少的增强了宗教氛围,这也是导致部分党员信教的一个外部原因。因此,基层组织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也可能导致党员信教。 10、 经济、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 党员信教问题,我们不能单纯看成是党员个人的问题。古人云:无事生非。我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过剩,我镇乃至全县都一样,农民农闲时候多,大部分农民家里的地一般情况下一两个人就能应付得了,而且农活随意性大,所以劳动力相对过剩,这就使得一部分人以宗教为职业,而另一部分人把宗教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和吃饭、穿衣一样重要的一部分。另外,农村文化生活还很落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和城里人一样都不会甘心生活像车轮一样明天的太阳还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在劳作之余去的地方。拿我镇来说,33个行政村,有114所清真寺,是村委会村党支部的近4倍。可以说,清真寺的触角已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114所清真寺每天按3次乃麻孜算,一天就是342次,一月就是10260次。而我们的支部有的一月都不组织党员学习,更不用说组织群众学习了。“10260:33”是很大的一个对比和反差。 部分党员尤其是老党员文化素质低,甚至是文盲党员,直接影响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对科学理论的接受,更有一部分党员根本就不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分不清什么是民族问题,什么是宗教问题,不知道风俗习惯和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认为只有信仰宗教才是最现实和最可以依赖的精神支柱,在我们英买力镇的英买力管理区、阿其墩管理区表现的尤为突出。 党员信教,危害巨大,它不但损害党的形象,侵害党的肌肤,而且如同我们身边的一颗炸弹,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信仰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信仰宗教本身就是立场不坚定的表现。基层党员是群众中一员,是群众的表率,本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相反却信仰信教,这些人的言行影响的不是一两个人,可能会是一群人,一村人,危害可想而知。 解决党员信教问题的对策 11、 加强党员队伍12、 的管理,13、 严把入口、疏通出口 “治国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党员的培养、考察、吸收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党章》办事,始终坚持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使发展党员每个环节都体现公开、公正原则,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杜绝一些思想不合格的农牧民进入党的队伍。加强对现有党员队伍的管理教育,自觉划清宗教教义和党的宗旨的界线。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把我们的党员教育成为真正的无神论者和唯物论者,培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战士。其次在党员管理中要疏通出口,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对信教党员进行耐心的帮助和教育,对笃信宗教的要坚决踢除党的队伍,使每一个党员都清醒地认识到每天做一次和每天做五次乃麻子性质是一样的,都应当受到党纪的处分,马克思主义是每个党员一生的信仰和追求。 2、加强对退休干部的管理教育,做好“三老”人员“两个待遇”的落实,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规范“三老”人员的丧葬殡仪活动,大张旗鼓的表彰优秀的退休老党员,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使他们有一种荣誉感、责任感,从而影响和带动一大批老党员为农村建设献计献策,遇事多掂量、多权衡,孰轻孰重才能看得清、辨得明。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继续开展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核心工作是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使我们党的组织对党员来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把对党员的管理教育作为党委的重要工作来抓,使其规范化、经常化。规范无职党员上岗制度,使广大农牧民党员有事可做,靠过组织生活,真正实现普通党员相互间的监督和自我管理。另外,借“文化年”的东风,切实加大投入,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无神论宣传和党员先进性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让先进的文化有力地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领域。 4、加强对宗教的管理 党委政府和宗教管理部门从加强对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宗教活动管理入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宗教的管理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控制清真寺改扩建规模,大张旗鼓地开展“五好清真寺”、“五好宗教人士”的活动,树立爱国爱教的模范。坚持保护合法、取缔非法,抵制违法,打击犯罪的原则,健全和完善“两项制度”尤其是汉族领导联系清真寺制度,要在摸索中不断完善。使宗教不干予党的各项工作,对蔑视不信教党员和强迫党员信教的要严肃处理,决不手软。篇15:农村党员宗教问题分析及对策
党员管理、党员教育是党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在新的形势下,党员管理、教育出现了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在新疆这样一个信教群众较多的多民族聚居区,加强对信教党员教育和管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英买力镇现有人口2.8万,少数民族占人口总数的99.6。由于历史原因,伊斯兰教在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中具有广泛的群众性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少数意志薄弱的党员也成为伊斯兰教信徒。全镇共有党员1027名,其中农牧民党员775名,近年来有信教党员42名,经说服教育有38名党员回到了党的队伍中,对笃信宗教的3名党员进行了劝退,1名党员组织除名。
党员信教的特点
1、隐蔽型
有些党员信教,因为明知是违反纪律,所以就偷偷信教。有的不进清真寺,但在家做“乃麻孜”,或者不参加公开的宗教活动,但小型宗教活动间或参加,这类党员的信教问题不容易被发现,在调查中其他信教群众对其抱有极大地同情心。
2、公开型
公开进清真寺或公开在家信教,或公开参加宗教各种活动,无所顾忌旁若无人。
3、普通型
偶尔或间或进清真寺做乃麻孜,这些党员大都属于迫于信教群众的压力,既想信教又顾及党员身份,立场左右摇摆,是组织教育的主要群体,通过教育,很容易站到组织这边来。
4、痴迷型
这类党员每天做乃麻子3-5次,一天不进清真寺就无所事从,对宗教的信仰非常的虔诚,完全成为一个宗教信徒。
5、离退休的干部居多
凡信教党员,离退休的占大多数,农村干部主要是中老年以上。
6、文化程度偏低的居多
信教的党员,大多文化素质偏低,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接受教育学习较慢,有相当一部分还是文肓。
党员信教原因
任何一件事的产生都有其社会背景及原因,党员信教问题的产生也有其主观的和客观的原因。
7、受周围大气候的影响
由于我区是个多民族聚居区,宗教对人们的影响极其深远。可以说大部分是在宗教的氛围中长大的,某一个人信教在周围人眼中不足为怪,但哪一个人不信教就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指责。在这种大气候的影响下,我们的党员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的确需要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的理想来支撑,那么一些意志薄弱、党性不强、政治信念不坚定的党员就很容易信仰宗教。
8、部分基层组织软弱缓散,9、缺乏战斗力
俗话说:“人坏变心、树坏烂根”。凡是基层组织薄弱的地方,这种问题就比较突出,村干部不关心群众疾苦,不关心党的,尤其是不重视对党员日常教育,对宗教问题不敢管、不会管,甚至不愿管,这是导致党员fwsir.com信教的外部环境因素。基层组织软弱,不能大胆的管理宗教活动、宗教场所和宗教教职人员,甚至有些村级干部在某种程度上服从于宗教教职人员,对一些不良现象听之任之,使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教狂热趁虚而入,以宗教的合法性为掩护,进行非法宗教活动,导致这些地方宗教氛围浓厚,使不信教的党员成为孤立者。像英也尔村98年宗教势力强迫群众提前一天过古尔邦节,盗割电视接受天线,认为村民看不上电视就会去做乃麻子。央塔夏六村宗教势力强迫群从捐款修清真寺,还有20艾提塔西的窝藏案,都或多或少的增强了宗教氛围,这也是导致部分党员信教的`一个外部原因。因此,基层组织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也可能导致党员信教。
10、经济、文化建设滞后的原因
党员信教问题,我们不能单纯看成是党员个人的问题。古人云:无事生非。我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劳动力过剩,我镇乃至全县都一样,农民农闲时候多,大部分农民家里的地一般情况下一两个人就能应付得了,而且农活随意性大,所以劳动力相对过剩,这就使得一部分人以宗教为职业,而另一部分人把宗教作为自己生活中的一部分,和吃饭、穿衣一样重要的一部分。另外,农村文化生活还很落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和城里人一样都不会甘心生活像车轮一样明天的太阳还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他们也需要有一个在劳作之余去的地方。拿我镇来说,33个行政村,有114所清真寺,是村委会村党支部的近4倍。可以说,清真寺的触角已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114所清真寺每天按3次乃麻孜算,一天就是342次,一月就是10260次。而我们的支部有的一月都不组织党员学习,更不用说组织群众学习了。“10260:33”是很大的一个对比和反差。
部分党员尤其是老党员文化素质低,甚至是文盲党员,直接影响了对政治理论的学习和对科学理论的接受,更有一部分党员根本就不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分不清什么是民族问题,什么是宗教问题,不知道风俗习惯和宗教活动的本质区别,认为只有信仰宗教才是最现实和最可以依赖的精神支柱,
在我们英买力镇的英买力管理区、阿其墩管理区表现的尤为突出。
党员信教,危害巨大,它不但损害党的形象,侵害党的肌肤,而且如同我们身边的一颗炸弹,随时都会发生危险。共产党人是无神论者,信仰的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信仰宗教本身就是立场不坚定的表现。基层党员是群众中一员,是群众的表率,本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相反却信仰信教,这些人的言行影响的不是一两个人,可能会是一群人,一村人,危害可想而知。
篇16:农村党员宗教问题分析及对策
11、加强党员队伍12、的管理,13、严把入口、疏通出口
“治国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在党员的培养、考察、吸收的过程中,严格按照《党章》办事,始终坚持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使发展党员每个环节都体现公开、公正原则,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杜绝一些思想不合格的农牧民进入党的队伍。加强对现有党员队伍的管理教育,自觉划清宗教教义和党的宗旨的界线。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把我们的党员教育成为真正的无神论者和唯物论者,培养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产主义战士。其次在党员管理中要疏通出口,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对信教党员进行耐心的帮助和教育,对笃信宗教的要坚决踢除党的队伍,使每一个党员都清醒地认识到每天做一次和每天做五次乃麻子性质是一样的,都应当受到党纪的处分,马克思主义是每个党员一生的信仰和追求。
2、加强对退休干部的管理教育,做好“三老”人员“两个待遇”的落实,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规范“三老”人员的丧葬殡仪活动,大张旗鼓的表彰优秀的退休老党员,宣扬他们的先进事迹,使他们有一种荣誉感、责任感,从而影响和带动一大批老党员为农村建设献计献策,遇事多掂量、多权衡,孰轻孰重才能看得清、辨得明。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继续开展农牧区基层组织建设,核心是提高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想方设法增加农民收入,使我们党的组织对党员来说有亲和力和吸引力。把对党员的管理教育作为党委的重要来抓,使其规范化、经常化。规范无职党员上岗制度,使广大农牧民党员有事可做,靠过组织生活,真正实现普通党员相互间的监督和自我管理。另外,借“文化年”的东风,切实加大投入,把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好,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无神论宣传和党员先进性宣传,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让先进的文化有力地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领域。
4、加强对宗教的管理
党委政府和宗教管理部门从加强对宗教人士、宗教场所、宗教活动管理入手,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宗教的管理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控制清真寺改扩建规模,大张旗鼓地开展“五好清真寺”、“五好宗教人士”的活动,树立爱国爱教的模范。坚持保护合法、取缔非法,抵制违法,打击犯罪的原则,健全和完善“两项制度”尤其是汉族领导联系清真寺制度,要在摸索中不断完善。使宗教不干予党的各项,对蔑视不信教党员和强迫党员信教的要严肃处理,决不手软。
篇17:高三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论文
高三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对策论文
摘 要:本文在分析高中三年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对待高三学生应积极进行心理指导,适当减轻其心理压力。同时提出消除、缓解压力的途径、方法,以在保证身心健康的前提下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高三学生 学习心理
高三学生面临毕业,特别是日益迫近的高考,思想、心理、行为等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尤其是学生的心理状况,它良好与否进而影响到学生高考能否考出优异成绩,决定着学生的命运,也牵动着家长的心。高三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课题,控制和消除学生的不良情绪和心理干扰是搞好高三年级教育教学工作重要保证。
目前学生中存在着几种不良的学习心理罗列如下:
一、学习焦虑
高三学生学习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学生考试焦虑体现在对考试成绩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焦虑。如果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或是与自己制定的目标尚有距离,就会产生焦虑,坐不住,学不成,心情沉闷压抑,甚至产生对学习的恐惧或厌恶情绪。这种情况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引导学生冷静客观的分析原因,就会使学生走上恶性循环:学习焦虑——效率低下——成绩下滑——焦虑加剧。这种学习焦虑在绝大多数学生身上都会发生,常见于学习成绩中游的学生。
为了缓解和消解考试焦虑,可考虑以下几个策略:
1、树立科学的成功观念,正确定位。成功对于每个人都是不同的概念,有的人考上重点大学是成功,有的人考上普通院校是成功,而有的人只要考取专科就是成功。应当让学生认识到,只要考出自己的最佳状态、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考出自己最理想的成绩就是最大的成功。根据这种成功观念,合理的自我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动机水平,过强或过弱的动机水平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
2、学会科学的自我评价,建立自信。学习评价的三种维度,即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所谓的相对评价可以笼统的理解为把别人作为参照,进行相互间的.比较,形成对自我的评价;所谓的绝对评价可以笼统的理解为以某种标准为参照,把自己的学业成绩与这种标准相比较,形成自我评价;所谓的个人内差异评价可以理解为把个体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的状况进行比较,从而形成对自我当前的评价。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情况,不同的评价目的,三种评价方式灵活运用,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评价自我,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优势,建立起自信心。
3、培养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效率。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规律和独特的学习要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习惯,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按照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科学地修正自己的学习,培养他们一种多元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找出自己的思维误区,对症下药,以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用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
二、学习绝望
有些学生学习成绩差,失去学习兴趣,对自己失去信心,或者自我封闭,抑郁孤僻;或者自我放纵,沉溺于玩乐、游戏、交友等方面,荒废学业。更有甚者,自我封闭的学生可能会形成抑郁症;自我放纵的学生可能形成小团体,对整个班级的学习氛围造成不良影响。进入高三,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如果不能对这些学生进行合理的教育引导,会更加刺激强化他们的这种心态,久而久之,会使他们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兴趣,甚至对生活产生扭曲的理解,影响他们的一生。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积极沟通,排遣心理郁结。师生关系中情感依恋的缺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因学业上的不适应而产生各种负面情绪,而由此形成的消极自我概念又将进一步影响和限制学生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保持亲密接触,积极沟通,让学生信赖老师,愿意把他们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告诉老师,进而让他们的心理症结得以排遣;并且,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拉近和学生的距离,才能为下一步工作作好铺垫。尤其是那些自我封闭的同学,更需要老师耐心的交流,才能走进他们的内心。
2、积极鼓励,找回学习乐趣。在和这些学生形成有效的沟通渠道之后,要积极的影响改变他们的观念。不论是自我封闭还是自我放纵,都是对自己在学业上的一种绝望,一种自卑和不自信。我们要通过积极的交流,帮助他们对学习和高考形成正确的认识,不要自卑,对自己来说关键是重视走过高三的过程,让自己无怨无悔。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多关注他们,多对他们进行鼓励,哪怕是小小的进步,也要让他们在学业上找到胜利的愉悦,找回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3、因材施教,铺设成才之路。在使这些学生找到愉悦和平静的学习心态之后,要合理的帮他们构建自己的目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如有艺术特长,可以尝试学习艺术专业,报考艺术院校;如有体育特长,可以尝试学习体育专业,报考体育院校;如有影视兴趣,可以尝试报考影视类的艺术专业……总之,让他们树立其适合自己的目标,有目标有理想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会改变他们自暴自弃的心态。
三、学习自负
有些学生学习上非常自负,认为自己水平能力很高,自我感觉良好,但眼高手低,一看就会一做就错,殊不知自己是“半瓶子醋”。平时学习,浮躁懒惰,不深入,不系统,浅尝辄止。考试时,粗心马虎,不认真,不仔细,一塌糊涂。对于这样的学生,如果不能及时地加以引导,对于学生个人可能会难以提高成绩,对于班级可能会形成一股不良的学风。
对于这样的学习心态,我建议尝试以下方法:
1、挫折教育,消除浮躁。面对盲目自信的人,必须让他们自己受挫,碰得头破血流,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让他们意识到都是自己自负惹的祸。可以通过考试的形式,在分析考试成绩时,针对他们马虎粗心的做题状态进行严厉批评;也可以通过让其当众演示某一问题的思路,指出其局限性,强化他们谦虚谨慎的意识。
2、精巧指导,折服自负。自负的人,往往有一定的资本。要让这样的学生听进老师的指导意见,彻底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必须通过老师深厚渊博的知识,精妙科学的指导使学生深深折服,从而使他们自惭形秽,认识到自己的浅薄。进而,彻底审视自我,改变自己不良的学习心态。
3、及时鼓励,强化改进。当学生尝试着改进自己的学习习惯时,老师要密切关注,及时地发现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鼓励,肯定他们的进步,同时也强化了他们对探索新学法修正旧习惯的意识。只有真正地把这种改进意识牢固地植根于学生的心理机制中,才有可能使他们自觉地审视学习,改进学习。
四、学习苛求
有些成绩优异的学生,往往会有一种紧张急切的情绪,会感到压力大,负担重。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他们的这种感觉也会与日俱增,甚至使自己对高考产生一种畏惧心理和逃避心理。究其原因,我们会发现,家庭、学校和学生自己的期望过高,苛求过于关注是造成这种心理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角度调节学生的心理:
1、调低期望,缓解压力。有实力的学生往往非常自信,自己有较高的目标和要求,在高一高二时,距离高考尚远,压力不大,这种目标对自己影响不大。但是,进入高三后,伴随逐渐增加的各方面压力,这种目标骤然清晰,成为压在自己身上的沉重负担,它不但没有给学生应有的激励,反而使学生畏惧高考。此时,要引导学生调低期望值,选定正常发挥就可以考取的院校,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以一种轻松的心情面对学习。
2、摆正心态,快乐学习。引导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看法,学习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快乐。因为这些学生学有余力,所以应该充分的享受这种学习的快乐,不可苛求自己。高三老师加班加点进行辅导,高三学生家长小心翼翼侍奉衣食住行,社会予以广泛关注,这些对学生的关爱应当是一种温馨的享受。应当引导学生在这种爱的氛围中愉悦学习。
此外,在上述这些学习心理的调解过程中,我们认为还应当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把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疏通,才可能及时发现问题,才可能准确地摸清学生的心理症结,才可能对症下药,才可能使自己的指导调节被学生切实的合作执行。
2、培养独特的教师个人魅力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催化剂。教师只有具备了令学生折服的个人魅力,才有助于师生的交流,才有助于解决策略和方案的贯彻执行,才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
3、建立经常性的家校联系制度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必要条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辅相成,教师和家长经常性的沟通,是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是深入分析学生心理的必要条件,是全面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必要条件,也是为学生营造各种良好学习氛围的必要条件。
总之,高三学生的学习心理问题是个复杂的课题,是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论》 黄 济、王策三 人民教育出版社
<2>《心理学导论》 黄希庭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
<3>《当代教育学》 袁振国著 教育科学出版社
篇18: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论文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农村也大力推行机械一体化。于是,大批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的拥向城市,为国家的繁荣,城市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是,在农民背井离乡,使自己生活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不断繁华的情况下,新的问题即“留守儿童”问题却日渐突出。按照学界的一般定义,所谓的“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是指与父母双方或者一方分离并“留守”在老家的少年儿童。根据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表的抽样数据推算,我国2000年农村的“留守儿童”人数约是2000万人。随着2005年来农村外出打工人员的流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人数将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由于“留守儿童”长期生活在特殊的环境中,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久而久之,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据前人的有关调查显示:65.9%的老师认为父母外出打工的孩子在心理上存在较大的问题。“留守儿童”自幼离开父母,缺乏亲情的关爱,往往易产生焦虑、烦躁、悲观、疑虑等一系列的消极情绪。在性格方面的研究,前人认为较为突出的是性格柔弱内向、自卑孤僻。在对“留守儿童”其他问题方面的研究,前人也做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学习方面因缺乏家庭的辅导,导致困难重重;行为方面缺乏父母的管教,在监护人不敢管也管不了的情况下,“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沉迷于游戏厅、网吧等娱乐场所,引起行为上的偏差,严重者走上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
综上所述表明:“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前人从众多方面对此进行了分析,为我们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然而在对“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对“留守儿童”激动、悲痛、情绪忧郁以及意志力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在解决对策过程中,关于同伴关系及“留守儿童”自我控制能力对其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的'影响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据此,笔者打算运用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对“留守儿童”有效的教育对策,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改善他们存在的不良心理,帮助“留守儿童”重建自信心,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能够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健康的社会人。
二、留守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
通过阅读大量的参考文献,笔者对“留守儿童”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主义的前景下,我们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更加的担忧起来。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探讨产生问题的原因,笔者随机对山东省160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访问,根据数据显示“留守儿童”比较突出的心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敌对
笔者对“留守儿童”与其他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处理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见表1
表1:“留守儿童”与别人发生矛盾的处理方式及所占比例
从表1中可以看出:43.3%的“留守儿童”会采取吵架的行为,16.2%表示自己会闷不吭声,18.9%向父母诉苦,还有21.6%会采取其他发泄方式,寻找心理平衡。可见,“留守儿童”采取打架或其他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还是占绝大部分,由此,可以推断,“留守儿童”存在一定程度的孤僻、偏激、不团结、搞破坏、易产生敌对等不良心理问题,从而导致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不良行为,缺乏道德感和理智感,严重者有的参与盗窃、抢劫,最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2.人际关系敏感
“留守儿童”在情绪、性格上存在心理问题直接影响到其人际关系的发展。根据对“留守儿童”是否愿意和同学一起参加集体活动这一问题的调查结果统计显示:16.7%的“留守儿童”认为对活动不感兴趣,不愿跟同学一起参加,显得不合群,人际关系十分敏感,不愿与人接触,喜欢独来独往,孤僻自闭;46.6%的表示别人叫我去才去,显得内向,不积极;也有36.7%的表示非常愿意参加。
3.悲痛、厌恶、焦虑、忧郁
“留守儿童”年幼就离开父母,从小缺乏父母直接的关爱与呵护,从精神上得不到满足,久而久之,他们变得沉默寡言、内向、不开朗,较为突出的是情绪悲痛、焦虑、厌恶、怨恨、忧郁。根据笔者的调查统计显示,81.1%的“留守儿童”非常的想念父母,一旦谈及其父母,表现的非常焦虑,悲痛不已,泣不成声。而18.9%的表示不太思念,长期跟随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对父母已经失去了以往的那种浓厚的亲切感,有的甚至讨厌父母、怨恨父母。这些“留守儿童”当中,在提到父母的时候,大多表现得很默然,有的避而不答,有的则是闷不吭声。再者,在调查中还发现,85%的“留守儿童”认为自己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程度的变化,其中16.2%的患有不同程度的忧郁情绪,具体表现在:做事畏缩不前,胆小怕事,行为不积极,表情木然等不良心理状态。
可见,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会产生一定的情绪问题。
4.学习心态
根据调查统计,89.2%的“留守儿童”是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监护,5.4%由亲朋好友监护,还有5.4%由老师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由于生活在特殊的家庭环境中,64.9%的“留守儿童”表示自己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加之大多数“留守儿童”在学习上自觉性差,纪律不强,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性不高,成绩不理想,得不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因此,极易产生厌学、逃学、学习劲头不足等不良心理。
三、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分析
1.缺乏良好的亲情教育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式,塑造出一切日后的行为。”这是麦肯侬(Mack-innon,1950),有关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一个总结。
笔者大多对中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进行的调查,年龄多处在7—14岁之间。在这个阶段,正是儿童成长过程的第二关键期,亲子关系的正常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众所周知,依恋关系是孩子身心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基础,良好的依恋关系能够满足孩子的基本生理需要,能够帮助孩子形成对社会的安全感和信任感。然而,在笔者的调查结果中显示,16.2%的家长平均一周与孩子联系一次,10.8%平均每月联系一次,29.7%表示不定时的联系,43.3%的很少联系。
由此可见,相对于其他同龄儿童来说,“留守儿童”自年幼便远离父母,缺乏频繁的联系,从而缺乏一种稳定而和谐的亲子关系,长期处在这种特殊的生活环境中,极易表现出胆小、迟钝、呆板、不与人交往、怀有敌对、破坏等不良的人格特点。这些不良的人格特点会直接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致使“留守儿童”往往在情绪上变得焦虑、悲痛、厌恶、怨恨、忧郁;在性格上变得孤僻自卑,缺乏自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心理问题。
2.监护人不能完全胜任对孩子的管教
调查结果表明,89.2%的“留守儿童”由祖父母辈进行监护抚养。老一辈的思想观念比较陈旧,用传统的教育方法去教育现代的儿童是行不通的;而5.4%是由亲朋好友做监护,还有5.4%的是由老师看管或兄弟姐妹之间互相照顾,对于别人的孩子,通常是不敢管、管不了、也没法管,于是采取通融政策,只要不犯大错误即可。在这种特殊的教育环境下,“留守儿童”养成了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最后导致出现一系列的不良问题。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对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其学校的教育也会影响到“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学校的教育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在大多数的学校、老师十分关心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而忽略“成绩差”的学生。“留守儿童”属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其生活条件和学习条件明显的比其他同龄儿童差,学习方面显得困难重重,自然而然不引起学校、老师的注意,加之“留守儿童”性格孤僻自闭,沉默寡言,人际关系十分敏感,极易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作为老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不能给予及时的引导,使其心理问题更为严重。
【江苏纺织业出口问题及对策分析论文范文(锦集18篇)】相关文章:
国际贸易毕业论文2022-11-21
暑假社会实践论文2023-05-09
国际经济与贸易实习报告2022-05-06
江苏沿海经济的发展现状分析论文2023-06-08
论中小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现状及对策2023-09-15
固定资产投资效益分析论文2024-02-09
企业运行情况范文2022-11-27
污水处理开题报告书2023-07-21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营销渠道探讨论文2022-07-18
经信委年度经济建设工作总结与工作安排2022-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