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虚按摩哪个穴位能治好(共4篇)由网友“dokedok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脾虚按摩哪个穴位能治好,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脾虚按摩哪个穴位能治好
身体的内脏都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一旦内脏器官出现疾病的症状后,身体就不能很正常的运转。就会发生很多的疾病症状。这样对于身体健康来说是非常不利的。脾虚的症状就是其中的一种,脾虚的情况发生之后,身体就不能正常的消化和吸收了。那么脾虚按摩哪个穴位才能治好?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
脾虚按摩穴位有一定的作用,另外平时也要多吃一些补脾的食物,不能只靠按摩穴道。对脾虚有治疗作用的穴位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小腿胫骨处,膝盖下三横指的位置,平时可以多按摩,按摩的时候要稍微用力感觉到胀痛,这个穴位是健脾的穴位。太白穴是脾经的原穴,这个穴位按摩有健脾的作用,可以调节脾虚。该穴位位于足内侧缘,赤白肉际凹陷处,如果找不准,多按摩足底也可以。
脾虚是中医的常见概念,导致脾虚的原因很多,对于男性朋友而言,更多的是肝气郁结导致的脾虚。由于肝火旺脾虚的症状是及时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对于肝火旺引起的脾虚,患者有消化功能减弱的症状,特别是食欲变差,而且脘腹胀闷,四肢倦怠,肠鸣失气,及胁胀痛等症状时就应引起重视。由于不同类型的脾虚的症状具有相似性,所以在出现有脾虚的症状时就应及时进行治疗,进而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脾虚痰湿是身体异常的一种症状,会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很大的困扰,脾虚痰湿的症状主要是四肢乏力,脸色苍白,咳嗽,难受,嗓子不舒服,甚至会出现呕吐,腹泻的现象,所以出现脾虚痰湿一定要几及时的进行治疗,脾虚痰湿可以服用香砂六君子丸进行治疗,在生活中要保持每天的睡眠质量,不熬夜。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还要多喝水,多多的补充水分哦!
脾虚按摩哪个穴位的问题,可以看上面介绍的穴位来进行就可以了。按照上面介绍的穴位进行按摩的话,那么就能有比较好的治疗脾虚的效果。除了可以采用按摩的方法来治疗和环节脾虚的症状外,还要及时的进行有效的治疗才行。这样才能让脾虚的症状好的更快。
篇2:按哪个穴位能瘦身呢
我们到底按摩哪个穴位才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瘦身效果呢?现在女孩子每天都会把瘦身挂在嘴边,但是由于瘦身的难度很大,瘦身的成功几率也不高,所以说每次瘦身的时候人们都难以接受一些方法,特别是运动方面的,这个是很多人都不能坚持下来的运动方式,很多人会通过按摩来改善,那么按哪个穴位能瘦身呢?
抓带脉瘦腰
减肥时,不要忘了每天拿抓此处200下,有很好的瘦腰效果。抓带脉可以刺激内脏蠕动,增强活力,改善便秘,最重要的当然是能赶跑腰部赘肉,这个嘛,裤腰带很快就告诉你效果的!
敲击风市瘦大腿
瘦大腿,第一个选的有效穴位是风市穴,要用敲击法。做法:对着该穴位敲100下为宜,力道由轻到重为好,效果出来会让你大吃一惊,原来肥肉都被敲走了!
捏梁丘穴塑造完美腿部曲线
做法:将该处的肉轻轻捏起揉按3分钟左右。这个办法,对自己腿部线条不太满意的MM们可以试试。捏提梁丘穴,对于腿部尤其是大腿的曲线有很好地塑形作用。
揉殷门穴让腿一直这么瘦
做法:在殷门穴处用掌根进行揉按,力道要稍微大点,按揉2分钟即可。这样可以让腿部肥肉不反弹,对于肌肉型的腿部也有一定改善作用。殷门穴,膀胱经穴位,是重要的排毒通道,对于腿部减肥效果不俗。
按这些穴位就是可以帮助我们得到瘦身的功效,按摩这些穴位虽然说可以得到瘦身的效果,但是每次按摩之后还可以结合其他的方式来帮助自己瘦身的话效果也是最好的,瘦身一定要注意合理的饮食,很多人的身材都是跟不合理饮食有很大的关系,食物中的脂肪含量一定要减少。
篇3:脚后跟疼灸什么穴位能治好
脚后跟疼灸的穴位
中医学认为足跟痛多因肝肾虚弱外受役邪所致。肝主筋、肾主骨,肝肾亏虚,筋骨失养,复感风寒湿邪或慢性劳损导致经络瘀滞,气血运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养而发病。治宜补益肝肾、通络止痛。
穴取太溪、昆仑、悬钟、仆参、风池。令患者将患侧袜子脱去取自然俯卧位,常规消毒后用1.5寸毫针针尖指向下颌方向直刺健侧风池穴1.2寸(如为双侧足跟痛疼就取双侧风池穴),施小幅度捻转平补平泻手法1分钟,留针30分钟并每隔10分钟重复手法一次。
取1.2寸毫针直刺太溪、悬钟、昆仑1寸,1寸毫针直刺仆参0.5寸,各施小幅度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各1分钟,将中间有小孔的硬纸片由针尾部套于毫针上平放于针刺局部皮肤上(以防止在艾灸时艾灰、火星掉落烫伤患者),接着在毫针尾部插上约1厘米长的纯艾段用线香由艾段底部点燃,待其自燃成灰后将灰去除为一柱,再如法换另一艾段施灸。
足部按摩缓解疼痛脚后跟疼
1、拇指按揉承山穴50次,以感觉酸胀为宜。承山穴是祛除人体湿气的最佳穴位。按摩此穴不仅可以通过振奋膀胱经的阳气,将体内湿气排出,还可以促进腿部血液循环,快速缓解肿胀、麻木、疼痛等足跟痛症状。
2、拇指按揉涌泉穴3~5分钟,以足心发热为宜。按摩此穴可改善局部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通透性,促进血液、淋巴液在体内的循环,调整人体的代谢过程,具有持续而强有力的镇痛利尿作用,有效治疗足跟痛。
3、拇指指腹按揉昆仑穴1~3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昆仑穴位于脚跟处,古文献有记载:“踝跟骨痛灸昆仑。”即此穴是治疗脚踝、脚跟部位疼痛的的特效穴位。
耳部按摩缓解疼痛脚后跟疼
1、拇指、食指捏耳部跟反射区l~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此法有行气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跟骨骨刺,足跟肿胀、疼痛等症。
2、食指按压耳部踝反射区l~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经常按摩此反射区可活血通络,对足跟部的肿胀、发炎有治疗作用。
3、食指揉压耳部肾反射区1.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经常按摩此反射区可调补肾脏,对肾亏所致的足跟痛有治疗作用。
按摩原理:足跟痛属中医“骨痹”的范畴,发病原因多与中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肾亏导致身体孱弱,外伤致使气血不行、经络不舒,加之寒湿入侵,由此致病。因此,在采用按摩疗法治疗足跟痛时,应以固本培元、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肿、活血镇痛为主,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和反射区,补益肾气,畅通足部气血,疏经通络,消肿止痛,达到缓解足跟痛的目的。
足跟疼痛的原因
1、气滞血瘀型
各种原因导致局部血行缓慢、瘀血阻滞,脉络被阻,则气血运行不畅而痛,且痛有定处,疼痛拒按,行走受限。
2、肝肾亏虚型
肝肾及其分支别络绕跟部行走,肝主筋、主藏血,而肾主骨、主藏精、精生髓。年老之体,肝肾不足,精血亏虚,经脉失充,则筋失所养,骨失所主,骨萎筋弛,故站立或行走时跟部酸痛、隐痛、乏力,疼痛喜按,触之痛减。
3、寒凝血瘀型
气血运行缓慢,复感寒邪,寒主凝滞、主收引,致使经络被阻、气血凝滞不通而痛,疼痛拒按,喜热怕凉。
可以打封闭针,效果快,相对费用便宜。先在疼痛点注射一针,看疼痛情况可以半个月以后加强一针。但封闭针不能保证彻底解决。
年轻女性慎用,是激素类药,会导致2-3个周期月经不调,半年内最好不要怀孕。
“封闭针是将药物注射到疼痛的部位,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并有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的作用。时间长的可管数年以上,短的数周,视病情轻重,时间长短不定。这是一种对症治疗措施,对消除局部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脚后跟疼西医疗法
1、足跟骨刺切除术,对于顽固性跟骨痛,X片证实有骨刺者,在跟骨内侧作一切口,进入跟骨,将跟骨内侧骨刺全部锉除。
2、跟骨钻孔术:对跟骨内压高者适用,目的是使增高的跟骨内压降低,治疗顽固性无骨刺的跟痛症,仍在跟骨内侧切口,达跟骨后,将跟骨内侧钻孔7~10个,效果达90%。
3、跟骨神经切断术:对于无原因顽固性足跟痛可采用此法,不过是一种破坏性手术,将跟骨胫后神经支和腓肠神经支切断。
4、跟骨滑囊切除术:是将跟骨结节滑囊及跟骨下滑囊切除。
5、平足症的跟骨截骨术:目的是通过跟骨截骨使跟骨角增大,外翻的跟骨摆正,使跟骨有一个良好的生物支架。
篇4:脚底按摩哪些穴位能缓解疼痛
脚底按摩缓解疼痛的穴位
1、补养肾脏的太溪穴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上的原穴,原穴是指源头,生命的原动力。每天只要坚持揉按刺激太溪穴,就能够调动起生命的原动力,气血才会上达于面,下行于足。揉按太溪穴最佳时间是在每晚上9点,一次按30下。在按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正坐或平放足底的姿势。用手指按揉,按揉时一定要有酸痛的感觉,每天坚持按太溪穴能够防治因冬季气候所引起的常见病症。
2、缓解咽喉干燥的照海穴
照海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照,意为照射,海,象征大水,“照海”顾名思义,指肾经的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具有吸热的作用,按压此穴能缓解咽喉干燥、目赤、失眠等由于阴虚火旺引起的症状。按压时,感到酸、麻、胀就可以了;按压时间不宜太长,5~10分钟即可。
脚后跟骨刺疼痛的偏方
1、治脚后跟骨刺的偏方
臭椿树叶熏洗
取臭椿树鲜叶250克或干叶100克,加水约1000毫升,煎沸取汁,加醋酸150克,乘热熏洗患处,每天1—2次,20天为1疗程。
没食子皂角散
取没食子40克,皂角20克,二药研成细末,加米醋调成糊状,贴敷患处,用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轻症用药1次见效,重症用药10次。
中药足跟痛安慷膏
中药选自白芷、川穹、伸筋草、红花、川乌等数十种中草药)熬制成膏状,放在纱布或胶带上直接贴敷在疼痛点处,膏药渗透力强,直达患处,促进功能恢复。同时能抑制钙化,增生的发展,并能松解血管,韧带的粘连,消除无菌性炎症,有治愈的效果。
川穹散
取川穹45克,研成细末,分装在用薄布缝成的布袋里,每布袋装药末15克。以药袋放在鞋里,直接与患处接触,每次用药1袋,每天换药1次,3个药袋交替使用,换下的药袋晒干后仍可再用。
仙人掌外敷
取仙人掌适量,将两面的毛刺用刀刮去,然后剖成二半,用剖开的一面敷于足跟部疼痛处,外用胶布固定,敷12小时后再换另半片。冬天可将剖开的一面放在热锅内烘3—4分钟,待烘热后敷于患处,一般于晚上贴敷。在治疗期间穿布鞋为宜,适当活动,使气血经脉畅通。
2、什么是脚后跟骨刺
足跟骨刺即足跟骨质增生,其症状是足跟压痛,走路时脚跟不敢用力,有石硌,针刺的感觉,活动开后,症状减轻,跟骨部位长骨刺,多见于中老年人。一样会有红肿症状,且脚跟、脚板会有疼痛感或是麻痹感,甚至会产生无法踏地行走的情况,一早起床站立时这种疼痛尤其明显。不过步行一段时间后,这种疼痛反而会减轻。骨刺是—种正常的生理退化现象,是人体的—种保护性生理反应,每个人都难以避免,区别仅仅是有的人出现得早些,有的出现得较晚些,—般在40岁以后,足跟骨质增生逐渐明显,增生的程度也轻重不一,凡是活动多、负重大的关节都较早地出现骨质增生,足跟及下肢关节承重大,往往是骨质增生最多发的部位。
3、足跟骨刺能运动吗
足跟骨刺患者需要运动,但这种运动必须“适量”,不能过于剧烈,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长期剧烈运动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受力不均、负荷过重,反而加重骨刺病情。在骨刺急性期,疼痛加重,这是人体向你发出信号,不能耐受这么大的运动量或运动强度,所以要尽量减少足部受累关节的活动量,可适当卧床休息,通过休息来减少受累关节的机械性刺激。病情在恢复期间,要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环境因素刺激,因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对关节、肌肉、神经等组织可诱发炎症的产生。
耳部按摩缓解脚部疼痛
1、拇指、食指捏耳部跟反射区l~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此法有行气通络、活血止痛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跟骨骨刺,足跟肿胀、疼痛等症。
2、食指按压耳部踝反射区l~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经常按摩此反射区可活血通络,对足跟部的肿胀、发炎有治疗作用。
3、食指揉压耳部肾反射区1.2分钟,以感觉酸胀为宜。经常按摩此反射区可调补肾脏,对肾亏所致的足跟痛有治疗作用。
按摩原理:足跟痛属中医“骨痹”的范畴,发病原因多与中老年肾亏劳损、外伤和感受寒湿有关。肾亏导致身体孱弱,外伤致使气血不行、经络不舒,加之寒湿入侵,由此致病。因此,在采用按摩疗法治疗足跟痛时,应以固本培元、祛风除湿、温经散寒、软坚消肿、活血镇痛为主,通过按摩相关穴位和反射区,补益肾气,畅通足部气血,疏经通络,消肿止痛,达到缓解足跟痛的目的。
★ 小儿推拿策划书
★ 求医500字作文
★ 孩子劳动实践体会
【脾虚按摩哪个穴位能治好(共4篇)】相关文章:
艾灸培训心得体会2022-05-08
端午节的实践体会2022-11-10
胃下垂中医研究的论文2022-05-04
实践体会2022-10-13
实践创新体会2023-08-14
幸福的女人都会撒这九个谎2023-05-27
宝宝鼻炎中医怎么治疗2023-04-24
头昏脑涨,按脚趾缝 转载2022-05-07
实践总结及体会2022-09-18
医院实践体会2023-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