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时间:2022-11-08 08:59:2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5篇)由网友“猫儿朵朵”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篇1: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1.填空。

(1)培根,_______国哲学家、_______ 家,著有______________等。被马克思称为“______________”。

(2)马南邨,原名_______,当代作家。

《不求甚解》一文选自杂文集_______ 。

2.给加点字注音。

狡黠(   ) 怡情(   ) 矫健(    )      诘难(   ) 逻辑(    )  滞碍(     )

睾肾(    )  阐证(   )   要诀(     )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

(1)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

怡情:

(2)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寻章摘句:

(3)少数书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

全神贯注:

孜孜不倦:

(4)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

吹毛求疵:

(5)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不求甚解:

(二)初读感知

熟读两篇短文,积累关于“读书”的语句,说说你在关于读书的问题上,有什么进一步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赏析

1.阅读文章,分别写出《谈读书》与《不求甚解》两篇文章的论证思路,体会立论与驳论的不同。

(提示:《谈读书》针对读书这一论题,依次谈了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

【小支架】

通过揭露和驳斥错误的、反动的论点来确立自己的论点就是驳论。驳论的作用在于“破”,即辨别是非,驳斥错误的观点,

同时树立正确的观点。在一篇文章里,立论和驳论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2.品味《谈读书》一文的语言,感受富有诗意又精辟透彻的随笔语言。

【小支架】

可以从句式、修辞、词语运用、思想深度......等角度进行赏析。

3.《不求甚解》一文中谈到了怎样的读书方法?有人提出相反的看法:“陶不求甚解,疏狂而不可循。甚解岂难致?潜心会本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意思是顺着作者思路,就能把我文意。对这两种意见,你是怎么看的?

(二)展示交流

心得随笔:

三、自我检测

(一)阅读《谈读书》一文中“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有知”,回答问题。

1.试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段文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读书的方法的。

2.“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这句话指出了哪三种不同的读书方法?

3.古人爱读书,留下许多典故,如“闻一多醉书忘婚”、“苏舜钦以书下酒”。试写一个这样的故事在下面。

(二)阅读《不求甚解》一文回答问题。

1.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述思路。

2.阅读第④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3.第⑤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你是否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观?为什么?

四、自助迁移

(一)课外链接

做一个终身读者

周国平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是以书籍的形式保存的,而读书就是享用这些成果并把它们据为己有的过程。做一个读者,就是加入到人类精神文明的传统中去,做一个文明人。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人物,在他们众所周知的声誉背后,往往有一个人所不知的身份,便是终身读者,即一辈子爱读书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一个民族的精神素质也取决于人口中高趣味读者的比例。

然而,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做读者的。在我看来,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

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

也就是说,读书成了生活的必需,真正感到不可缺少,几天不读书就寝食不安,自惭形秽。如果你必须强迫自己才能读几页书,你就还不能算是一个真正的读者。当然,这种情形决非刻意为之,而是自然而然的,是品尝到了阅读的快乐之后的必然结果。事实上,每个人天性中都蕴涵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因而都有可能依靠自己去发现和领略阅读的快乐。

第二                          。

世上书籍如汪洋大海,再热衷的书迷也不可能穷尽,只能尝起一瓢,区别在于尝那一瓢。读书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喜欢读什么书,不论范围是宽是窄,都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兴趣。其实,形成自己的阅读趣味与养成读书癖好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找到了和预感到了书中知己,才会锲而不舍,欲罢不能。没有自己的趣味,仅凭道听途说东瞧瞧,西翻翻,连兴趣也谈不上,何论癖好。针对当前市场的现状,我要特别强调,千万不要追随媒体的宣传只读一些畅销书和时尚书,倘若那样,你绝对成不了真正的读者,永远只是文化市场上的消费大众而已。须知时尚和文明完全是两回事,一个受时尚支配的人仅仅生活在事物的表面,貌似前卫,本质上却是一个野蛮人,唯有扎根于人类精神文明土壤中的人才是真正的文明人。

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

一个真正的读者具备基本的判断力和鉴赏力,彷佛拥有一种内在的嗅觉,能够嗅出一本书的优劣,本能地拒斥劣书,倾心好书。这种能力部分地来自阅读的经验,但更多地源自一个人灵魂的品质。当然,灵魂的品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读好书也是提高的途径,二者之间有一种良性循环的关系。重要的是一开始就给自己确立一个标准,每读一本书,一定要在精神上有收获,能够进一步开启你的心智。只要坚持这个标准,灵魂的品质和对书的判断力就自然会同步得到提高。一旦你的灵魂足够丰富和深刻,你就会发现,你已经上升到了一种高度,不再能容忍那些贫乏和浅薄的书了。

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读者,青少年时期是关键。经验证明,一个人在这个时期倘若没有养成读好书的习惯,以后再要培养就比较难了,倘若养成了,则必定终身受用。青少年对未来有种种美好的理想,我对你们的祝愿是,在你们的人生蓝图中千万不要遗漏了这一种理想,就是立志做一个真正的读者,一个终身读者。

1、作者认为,一个真正的读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养成了读书的癖好。第二,

第三,有较高的读书品位。

2、阅读第②段画线句,请你用一个事实论据来支持作者的这一论断。

3、第⑦段中“尝其一瓢”是比喻说法,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4、第⑦段中,作者把图书市场上的某些人称为“野蛮人”。这些人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二)实践运用

1.课后收集有关名人读书的名言、经验和故事,以小组为单位举办一期“名人读书”板报展。

2.《不求甚解》主张的是道家的读书法,此外还有儒家的读书法。查找资料,说说两家的读书法有什么区别。

韩三其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篇2:短文两篇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并积累相关文言实词;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3、体会作者的抱负和情操。

学习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学习难点:

体会作者的抱负和情操。

学习过程:

陋室铭

刘禹锡

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朝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诗豪”。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2.写作背景简介: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本文体裁是铭,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的韵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韵母是:________________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    ) 苔(    )痕   鸿儒(    )    案牍(    )

解释下列加线字

(1)有仙则名(     )            (2)斯是陋室(   )

(3)惟吾德馨(  )(           )(4)草色入帘青(    )

(5)调素琴(   )(6)劳形(     )(7)何陋之有(                   )

(二)初读感知:

1、朗读课文,注意字音,节奏。(范读、个体读、集体读)

(反复朗读,感受文章的音律之美,思考:文章的音乐美来自何处?

提示:押韵、对偶、骈散结合)

2、文章写的是陋室,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陋室。陋室简陋吗,孔子说了什么?

参考答案:孔子说了什么?(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怎么翻译?(宾语前置句,现代语序“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加强了反问的语气。)

此句孔子的意思是屋子是简陋的还是不简陋的呢?我们来看看原文。(《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教师解释此段话。)

孔子认为陋还是不陋(不陋)。为什么不陋,用孔子的话来说?(君子居之)。

此句肯定了陋室不陋,那么我们读的时候就不应该是疑问的语气,而是带有肯定语气的反问。

2、用刘禹锡的话来说,陋室为什么不陋呢?

请同学来翻译这一句话,同时注意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请同学来翻译这一句话,同时注意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主旨,提挈了全篇大意)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赏析

1、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描绘陋室的?(再读课文,自组学习,小组交流)

参考答案:(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优雅。

优雅的环境我们读得就要显得有美感,仿佛你已经看到了如此清幽的环境。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人高雅。

“鸿儒”、“白丁”各做何解释?(博学之人和无学问的人)

此句中“无”的一句要读得比“有”轻。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之事雅致

丝竹指什么?这是什么修辞?(音乐,借代)案牍指什么?(官府的官文)。为什么作者不喜欢音乐呢?他自己不是也喜欢调琴吗?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学生讨论,得出答案。素琴之音时自己所弹奏的高雅音乐,而丝竹之音是哪些官僚富豪们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所听的庸俗之音。)

此句的背后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呢?(对奢靡生活和官场的厌恶之情.)

2、除了对陋室的描写外,文章还写了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这里,作者把山水比作什么,仙龙又比作什么?(山水比作陋室,仙龙比作居住陋室的君子品德高尚)

教师讲解“比兴”:以比喻起兴,先言他物再咏所咏之物。是我国诗歌的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类比)

此处类比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古贤人居住的屋子来证明陋室不陋,同时作者也以古贤人自况,表明自己也追求他们那样的精神境界。)(教师板书)

3、作者写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明确: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托物言志写法。

小支架: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是文章的一种写作手法(亦称表现手法)。例如,许多作者喜欢通过对松和梅的描绘,表达自己坚强、圣洁的意志。

(二)展示交流

三、拓展延伸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shèn)漉(lù),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qì),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shǔn),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作者系明代归有光)

注释:①轩:小的房室 。②尘泥渗漉 :(屋顶墙头上的)泥土漏下。③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④栏楯(shǔn):栏杆。⑤增胜:增添了光彩。⑥偃仰:安居。⑦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⑧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1.解释划线的字

每移案 桌子     余   我   稍为修葺    修补

偃仰啸歌 安居      冥然兀坐 默然 ,静静的样子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

②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珊珊可爱

【答案】①借来的图书放满了书架,我生活在这里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音都能清晰地听到。②每月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在墙上,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3、在内容上,文章用“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写居室的清静;写法上,采用了对比手法,抒发了作者安贫乐道的情怀。

4.对作者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

示例一: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一定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示例二: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

参考译文:

项脊轩就是旧日的那间南阁子。面积只有一丈见方,容得下一个人居住。这是间历经百年的老屋,泥浆渗漏,由小孔滴下,积聚的雨水,透过缝隙直往下淌。我常想挪动一下桌子,但左看右看也没个可以安置的地方。屋子又是朝北的,照不进阳光,一过中午,室内就昏暗了。我略为修补,使它屋顶不漏,前面开了四扇窗,在庭院的四周筑起了围墙,用来挡住南射的阳光,借助阳光的反射,室内才透亮起来。又在庭院中栽种了兰花、桂花、竹子、树木,旧时的栏杆也因而增加了光彩。书籍放满了书架,大声吟诵,悠然自得,有时则默然端坐,外界的各种声音都听得见。可庭院中显得特别寂静,小鸟不时飞来啄食,有人来它也不飞走。十五的夜晚,明亮的月光照着半个墙面,桂树的投影,纷杂错落,随着风的吹拂,影子也在移动,舒缓轻盈,十分可爱。

四、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课文。

2、仿照《陋室铭》的样式学写一篇铭文。

3、积累中国历史上其他类似的人物事迹。(积累本)

五、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孔子:何陋之有 君子居之

惟        环境--优美       斯

吾        主人--高尚       是

德        客人--不俗       陋

馨        生活--高雅       室

比兴  类比  托物言志

爱莲说

周敦颐

主备人:崔喆 丁晓玲

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1.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著有《         》《     》等。

2.文体、背景介绍:周敦颐任职南康郡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辟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池中建“赏莲亭”,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清香扑鼻。作者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畴,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课文标题“爱莲说”可以怎么解释?

3.字音、字形、词语

(1)给下列字词注音:

蕃(   )   淤( )泥   濯(  )  清lián(   ) 蔓(   )  鲜(   )有闻tíng tíng(       )净zhí(    )     xiè (    )玩    焉(    )

(2) 翻译下列加线的词语

可爱者甚蕃(   )     濯(    )清涟    亵玩(    )焉(    )  隐逸(    )噫(    )  鲜(   )有闻     宜乎(   )

(二)初读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文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个体读,注意字音、语气、语调、节奏(同学纠错)

全班齐读,读出气势。

3、默读,根据注解,疏通文意。疑难圈点,共同解决。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赏析:带着下列问题品读课文:

1. 作者如此爱莲,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哪里呢?

2.  作者如此深情地为莲花高唱赞歌,文章是不是仅仅写莲花呢?

3. 本文主体是写莲,为什么要写菊和牡丹?课文前面按“菊--牡丹--莲”的顺序写,为什么文末却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呢?

结合课文,逐一解答:参考答案:

1. 莲花的可爱之处表现在:

① 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出了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高洁、质朴;

② 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出了莲“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香远益清”的芳香;

③ 从风度方面写出了莲“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的清高。

作者借莲花来写人。

① 在社会大环境中,作者自喻自己像“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一样高洁质朴;

② 作者自喻不与俗人为伍,以莲花的正直芳香的形象比拟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③ 把莲花人格化,自喻自己刚直、庄重,大有如屈原所说“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的高贵品质。

2. 对比 、衬托(正衬、反衬):

一是对“莲”的衬托,在反复的衬托之中既突出莲的品格,又表达自己的情怀;

二是由三种花引出三种评价和比较,名为写花,实际写人,写出人们对生活理想的三种选择,突现自己对胸怀磊落、行为正直、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等高洁品德的崇尚。

作者好像是在写花,而实际上是托物寄意,弦外有音,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蕴”。这种写作手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托物言志”是通过咏物来抒情,常常借助于某些具体植物、动物、物品等的一些特性,委婉曲折地将作者的感情表达出来。

以本文为例,通过板书理清学生的思路。

前半部分按“菊--牡丹--莲”的顺序,是为了突出作者对莲的喜爱;后文按“菊--莲--牡丹”的顺序写,是从褒贬的角度,说明凡是超凡脱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少,而趋势媚俗的事物,欣赏的人就多。把正面放在前写,最后用反面的反衬一下,更有独到之处;三句分别用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表述,特别是最后写牡丹时用了感叹号,更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

(二)展示交流

三、拓展延伸(内容必须包含一篇与课文相关的课外阅读训练)

阅读白居易的《买花》,回答问题。

帝城(指长安)春欲暮,喧喧车马度。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灼灼(光鲜貌)百朵红,戋戋(众多貌)步束素。上张幄幕庇,旁织笆篱护。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家家匀为俗,人人迷不悟。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1、下列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共道牡丹时           移来色如故             帝城春欲暮

A                       B                    C

不足为外人道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复前行,欲穷其林

此叹无人喻

D     家喻户晓

2、“家家匀为俗,人人迷不悟”一句与《爱莲说》中哪一句话含义相同?都揭示了当时的什么世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田舍翁“低头独长叹”,这位田舍翁为什么长叹?(用原句回答)

答案:1、C

2、 与“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一句含义相同,都揭示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

3、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四、布置作业:背诵并默写课文。

1、学习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说说你最喜爱哪种花,并用一句话来概括原因。

举例:我喜爱梅,因为它是花中的志士,坚强不屈。

任选几位同学交流。课后做到摘抄本上。

2、积累古今有关莲花的诗句、美文。(积累本)

五、板书设计:

1)、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妖”--高洁、质朴

莲     2)、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正直            君        作

3)、香气:“香远益清”--芳香                      子        者

4)、风度:“亭亭净植……不可亵玩焉”--清高

菊花:     正衬

韩三其

[短文两篇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篇3:短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教学设计

15、短文两篇

(一)谈读书

教学目的:

1、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

2、积累文中出现的精辟的句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课文中出现的名言警句的体会学习。

(2)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的运用。 难点:本文论述的语言十分简练,在学习时体会其作用。

教学过程 :

一、检查预习情况。

分小组比赛,检查积累材料的情况。要求每小组派代表把整理好的关于读书方面的名言警句、名人读书的趣事讲出,以多者为胜方。

二、简介作者导入  新课

培根(1561―1626)英国哲学家、作家,出生贵族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开创英国随笔这特有体裁。

三、指导学生通读全文,把握内容: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明确:这篇随笔写法不同一般,它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语言十分简练,几乎一句话就是一个观点。

2、理解文章内容: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

提示:要理清作者的思路,运用学过的知识归纳、总结。

明确:文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去理解:

第一层:(从开头到“全凭观察得过且过知”)阐述读书的.正确目的。

(1)先从正面说,读书有三种不同目的:怡情、傅彩和长才。重点阐述了读书的好处。

(2)后从反面指出读书的三种偏向: 并论述读书和经验的关系。

(3)最后指出,只有明察事理的人才能够读书、用书,而用书的智慧是在观察生活中得来的。

(4)提问体会句子含义及作用。 文章开头的第一句话,运用的是排比说理。

(5)提问体会论证方法: 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体会:

培根在其作品中往往采用这种手法,显出其文笔老练,说理透彻。又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声名犹如大河,空虚无物者浮,实学有才者沉。”…… 这种比喻的运用,使其文章更显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第二层:(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始能无知而显其有知)阐

篇4:隆中对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1.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题目是后加的,这部书共_______卷,记载了_______时期_____、_____、_____三国的历史,这是一部_______体史书。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朝人,__________家。“对”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2.给下面的加点字注音。

陇亩(    )   颍川(    )   枉驾(   )  屏人(    )    度德(   )     胄(    )

挟天子(    )  沔(   )     吴会(    )

3.对照课下注解,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4.正确朗读文章,对照课下注解翻译文章。

(有疑问的词语或句子要做好标记。)

(二)初读感知

你觉得课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说说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

(一)文言积累

1.通假字。(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欲信大义于天下(            )

自董卓已来(          )

仓鹰击于殿上(   )

2.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多义字。

(1)谓 谓为信然(        )

谓先主曰 (      )

(3)国 国险而民附(        )

此用武之国(        )

(4)信 谓为信然(        )

欲信大义于天下(        )

(4)已 自董卓已来(        )

然志犹未已(        )

3.小组合作,翻译全文。

(二)研读赏析

1、文章的第1、2段是怎样介绍诸葛亮这个人的?

2、开头为什么没有直接写隆中对策,而是从诸葛亮年轻时的事情说起?

3、在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中。诸葛亮是如何分析形势的?

4、诸葛亮的主要策略是怎样的?依据是什么?

5、文章中为什么要花笔墨写徐庶、张飞、关羽等人?

(三)展示交流

心得随笔:

三、自我检测

阅读“亮答曰:‘自董卓已来,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国险而民附

(2)非惟天时

(3)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2.在诸葛亮的眼里,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加以说明。

3.在诸葛亮的对策里,对不同的对象所采取的对策不同。说说对下列对象所采取的对策分别是什么?

(1)曹操:

(2)孙权:

(3)刘表、刘璋:

(4)诸戎、夷越:

4.在对前景形势的分析中,诸葛亮特别强调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从哪些语句中看出来的?由此可想到孟子作战要素的哪句话?

5.面对诸葛亮的“两路进兵”,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思考。

四、自助迁移

(一)课外链接

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岁叔父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乃魏武帝南征荆州,刘琮举州委质,而备失世,众寡无立锥之地。亮时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孙权,求援吴会。权既宿服仰备,又睹亮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万人以助备,备得用与武帝交战,大破其军。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后力求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将军,备称尊号,拜亮为丞相。及备殂没,嗣子幼弱,事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奸,人怀自吏,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

当此之时,亮之索志,进欲龙骧虎视,包括四海,退欲跨陵边疆,震荡宇内。又自以为无身之日,则未有能蹈中原涉、抗衡上国者,是以用兵,显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盖天命有归,不可智力争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躬耕于野__________

(2)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________

(3)身使孙权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亮少有逸群之才 (年轻)

B.躬耕于野,不求闻达(名声显达)

C.乘胜克捷,江南悉平(就)

D.益州既定,以亮为军师(已经)

3.第一段文字中,哪几句是写隆中对的过程?它的写法与课文有何不同?

4.从第一段文字看,“跨有荆益”的方针是怎样实现的?

(二)实践运用

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课下收集与诸葛亮有关的故事、名言、诗句。加深对诸葛亮的了解。

韩三其

[隆中对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篇5:故乡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1.本文选自         ,作者        ,原名          ,浙江        人,我国伟大的       家、        家、       家。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隐晦(    )  祭祀(    )  脚踝(    )

颧骨(    ) 嗤笑(    ) 愕然(    )瓦楞(    )  寒噤(    )  惘然(    )

作揖(    )   恣睢(    )   隔膜(    )

3.写出下列各句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

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

(2)现在我所希望的,不也是我自己手制

的偶像么?                 (     )

(3)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     )

(4)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                     (     )

(5)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 (     )

4.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

(1)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

(      )

(2)“有胡叉呢。走到了,看见猹了,你便刺。”                   (      )

(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      )

(二)初读感知

1.了解辛亥革命之后,农村当时生活状况。

2.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故事情节。

(要求:讲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既力求完整,又要简明扼要。)

3. 在故乡的今昔对比中,写了哪些变化?

二、合作探究

(一)研读赏析

1.品味故乡的“景变”,说说你的感受。

2.品味故乡的“人变”,用精练的词语概括杨二嫂、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特征。

人物 角度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杨二嫂

外貌 年轻美丽

语言 尖酸刻薄

动作

对我的态度 虚伪吹嘘,尖酸嘲讽

对生活

的态度 本分生活

性格特征

(提示:可以借助表格来完成)

人物 角度 二十年前 二十年后

闰土

外貌

语言 吞吞吐吐,断断续续,谦恭而又含糊

动作 活泼刚健,干脆利落

对我的态度 毕恭毕敬,有厚障壁

性格

特征 淳朴善良,精神麻木有等级观念的木偶人

【小支架】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是构成文章吸引人的重要因素。成功地塑造人物形象离不开对人物的刻画,它是展现人物性格的重要方法。所以,人物刻画只有精心雕琢,才能更加鲜活。

3.你还可以设计一些表格来表现故乡的变化吗?

4.写作背景,思考故乡变化如此之大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揭示出什么主题?

【小支架】

小说中运用对比,可以更好的突出小说的主题。

(二)展示交流

心得随笔:

三、自我检测

(一)阅读“我冒了严寒……本没有什么好心情”回答问题。

1.第二段用了       、       、       等形容词描写故乡的萧条景象。

2.文中“故乡全不如此”“仿佛也就如此”“故乡本也如此”应如何理解?

3.文中直接抒情的一句是             。

4.文中写景语句有哪些?作用是什么?你认为哪一个词用得最精彩?

5.既然说“我的故乡好得多了”,又为什么“说出他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阅读“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也便成了路”回答问题。

1.辨析文中三个“辛苦”的不同含义,把对应的答案序号填写在文中括号内。

A.奔波、劳碌     B.辛勤、劳苦

C.处心积虑、挖空心思

2.对“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一句中“朦胧”一词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月光不明,黯淡无光

B.水声潺潺,使人昏昏欲睡

C.通过想象,展现出模糊的景象

D.迷迷糊糊,眼睛看不清楚

3.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1)“我想到希望 ,忽然害怕起来了。”这是源于“我”对现实的沉重感,对通向希望之路的迷惘。(    )

(2)“他的愿望切近”,是指闰土的生活愿望很实际,在现实生活中是可以看得见的,即摆脱贫困,(   )

(3)“我的愿望茫远”是指“我”的希望还不够清晰、具体,不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因而茫然,又因为现在还看不见“我”的希望的曙光,因而远。(   )

4.“我躺着,听船底潺潺的水声,知道我在走我的路。”作者特意写“我在走我的路”,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用意?

5.“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含义?

四、自助迁移

(一)课外链接

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

①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②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③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原来山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里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像的。

④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小苇坑占了小村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⑤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顾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⑥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进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他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中那个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⑦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住的朗润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方,还到庐山去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鸟,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不管是谁来到这里,难道还能不顾而乐之吗?

⑧然而,每值这样的良辰美景,我想到的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见月思乡,已经成为我经常的经历。思乡之病,说不上是苦是乐,其中有追忆,有惆怅,有留恋,有惋惜。流光如逝,时不再来。在微苦中实有甜美在。

⑨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我故乡的月亮呀!我怅望南天,心飞向故里。

【注】①旖旎(yǐnǐ):柔和美丽。②耄耋(màodié):泛指老年。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耋,指七八十岁的年纪。③望:夏历每月十五日。

1.作者在第④、⑤段中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请按先后顺序分别填写。

--捉知了--

--            --

2.从全文看,作者为什么要写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奇景?(从写法和目的两方面回答)

3.从第⑤段中摘抄与第⑥段划线部分相照应的文字。

4.请你写写阅读这篇文章的心得。可以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进行评论,也可以写自己的感受或联想。字数在150字以内。

(二)实践运用

1.请仿照本文运用对比突出主题的写法写一则小短文。

2.推荐阅读《呐喊》

鲁迅有句名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是中国小说现代化的卓越开端。它开创了新现实主义,以“直面惨谈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精神,深入的描写了社会的丑恶,罪恶和病根。

韩三其

[故乡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陋室铭》教案说课稿

《短文》 导学案(七年级上册)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湖心亭看雪》导学案(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计划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反思

《新闻两则》(之二))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两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两则教案

八年级上册课文《短文》优秀教学设计

语文阅读课的教学计划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导学案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共5篇)】相关文章:

八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2023-04-26

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024-01-11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导学案 (九年级上册)2023-03-09

世说新语两则读后感2022-05-02

《核舟记》《大道之行也》《三峡》导学案(八年级上册)2024-01-05

八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2023-07-23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预习教案2022-04-30

语文上册教学计划2023-04-03

议论文知识概要 教案教学设计(九年级上册)2023-01-14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作文2023-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