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改革:不仅是“分数”说了算

时间:2022-11-24 08:01:3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评价改革:不仅是“分数”说了算(精选8篇)由网友“白桃汽水”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评价改革:不仅是“分数”说了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评价改革:不仅是“分数”说了算

篇1:评价改革:不仅是“分数”说了算

评价改革:不仅是“分数”说了算

本报记者梁杰

编者按

今年,义务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阶段新课程改革已经由实验进入推广阶段。经过两年多的探索与实践,实验区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在去年底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组织的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座谈会上,福建、江苏、安徽、浙江等一些国家和省级实验区分别介绍了各自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一些初步经验。本报从今天起推出“来自课改实验区的报道”,就实验区评价改革、农村地区课程改革、课程改革领导机制、新课程教师研训、课改教材选用监管以及综合课程的推进等难点问题进行专题报道。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评价由于其不可回避的导向作用,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头戏,备受实验区的关注;由于考试评价改革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触及课程改革中最敏感的神经,因而也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招生,多了几个标准

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面临着大刀阔斧的改革。《基础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规定:完善初中升高中的考试管理制度,考试内容应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部分学科可实行开卷考试。

作为国家级实验区,山西省曲沃县勇于攻坚,以考试改革作为突破口,以考改促课改,对高中招生制度改革进行了大胆探索。

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局副局长张桂蕊向记者介绍,,他们从3个方面推进考试改革:首先是初中学业评价改革,对学业评价考试实行学科考试加能力测试的方式,改变了以升学考试科目分数简单相加作为唯一录取标准的做法;二是实行了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三是普通高中招生实行了多种办法。学科考试由省命题,市、县统一组织。能力测试分4项,即物理实验动手操作、化学实验动手操作、英语口语交际能力、体育与健康测试。由全县统一组织,招生学校参与。综合素质评定以初中6学期的平时学习成绩、学生在校过程性记录为主要内容,共40项。由学校组织,教师评定。

学科考试成绩、能力测试结果、综合素质评定3项内容各占一定比例,全部计入总成绩,作为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和普通高中录取的依据。高中录取除依据上述等第评价结果外,还实行了保送生免试制度、特长生专招制度、诚信推荐制度、薄弱校单例指标制度。

据张桂蕊介绍,的改革方案又作了部分调整:将学科考试和实验动手操作测试合二为一;将学科考试科目由原来的7科合并为3+2,即语、数、外3个基本科目加理综和文综;在综合素质评定上,强调素质评定内容的综合性,其评价内容由原来的40项合并为6大项,即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运动与

[1] [2]

篇2:评价改革工作计划

「原创」评价改革工作计划

【原创】评价改革工作计划 ――扎实过程评价 尝试延缓评价 一、指导思想 在评价改革日益迫切而急需具体实践的今天,我校着眼于“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要求,着力于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诊断、调节、激励、反思、记录”等功能,着手于“学校导评教师”“家长导评学生”的设计实施以及延缓评价、跳跃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让更多的学生能够享有趣味丰富的学习生活,拥有宽广的`发展空间,获得幸福成长的起点。另一方面,我们结合教研室的课堂评价课题研究以及我校课题开展了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力求通过对课堂评价内容、评价方式的改革,使我们的课堂效率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获得转变。 二、主要工作 1、继续在总结上学期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在不增加老师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成长记录”内容,去芜存菁,调整内容,向精炼、朴实、体现学生特点的方向发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进行改革,减少教师评价,增加以学生为主体的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把家长导评作为重点。 2、鼓励各学科自己结合学科特点,开展学科特色评价方式的研究,由阶段测试这种应试评价慢慢向更客观、更全面的反映学生个性特点的评价方式过渡。 3、本学期继续开展“延缓评价”改革,主要在期末测试和平时的阶段测试中,如果学生觉得成绩不理想的话,允许学生重新测试,并将学生认为最满意的成绩作为最后成绩,进行记载。本学期想以五年级为重点,作好延缓评价的资料搜集、分类总结工作。 4、本学期将尝试进行一些特殊学生的特殊评价制度研究,比如:智力水平滞后学生的评价标准;申请免考试点等。 5、以教导处牵头的听随堂课活动为平台,以各教研组评课活动为把手,将课堂教学评价改革贯彻于其中,做好各科“课堂教学评价表”的修改、汇集和实际使用工作,并将相关数据进行整理,为市教研室领衔的课题研究做好资料储备,也为觅小课堂评价改革打好基础。 三、具体工作安排表 1、评价项目安排会 2、家长导评制度安排会 3、家长首次导评培训 4、各学科组依托校青年教师素质比赛,开展赛前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学习,使教师了解本学科的课堂教学具体要求。 5、延缓评价研讨会议 6、特色评价展示  

篇3:“教育评价第三方说了算”值得期许

“教育评价第三方说了算”值得期许

“教育评价第三方说了算”值得期许    《人民日报》9月3日报道,西安市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建设工程签约仪式日前举行。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西安市教育局成为合同中的甲方,作为乙方的第三方评价机构正式介入,评价的重点是针对择校热、小升初、减负等焦点问题实施的教育改革措施。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人介绍说,今后的教育评价由第三方说了算。    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评价主要来自教育行政部门系统内部,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单一:评价主体单一,缺乏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公信度不高;评价标准单一,往往将指标圈定在学校规模、论文发表数量、入学率、升学率等方面,科学性不够;评价结果单一,与学校达标升格、评选表彰、财政投入等直接挂钩,功利性太强。    从某种意义上讲,单一意味着垄断。教育行政部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公正性自然大打折扣。    笔者查阅了一些发达国家的教育评价模式,发现其多是通过独立于教育部门之外的专门机构实现的。评价设计重点不是培养了多少学生,而是培养了多少社会有用之才,换言之,考评的不是“学生数”,而是学生对社会的.“贡献率”。反观我们的教育评价,却极少考量或无法科学考量社会对学生的认可程度。    在健康的教育评价体系中,需要发挥公正独立的专门机构的作用。现实中,高校一味做大、择校择班择师等情结挥之不去,正暴露出此种机构的缺位。西安教育部门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既有助于扭转各类学校的教育理念,更有利于在教育决策中规避风险、减少工作偏差。    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是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的第一步,接下来,如何保证这个机构在实际操作中保持独立性,如何保证真实、准确、客观的评价报告出炉,提高评价的社会公信力,进而为政府教育决策提供重要参考,才能进入改革的“深水区”。    事实上,比起第三方机构发挥人才技术优势、制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实现信息采集多元广泛、评价过程公开透明等技术问题,教育评价体系改革在突破传统观念束缚方面的难度要大得多。从目前情况看,政府部门首先要转变角色,要明确自己与第三方评价机构是“买方”与“卖方”的关系,通俗地讲,政府买的是“思想”,机构卖的是“成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政府部门以提供帮助、把关服务等为借口干涉机构独立开展工作,有意无意地使之与自己“保持一致”,也才能避免第三方机构成为官方的“代言人”。这也是公众所期许的。徐 娟 《 光明日报 》( 09月04日  02 版) 

篇4:北京中考改革+各科分数

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表示,“十三五”时期首都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到,形成公平普惠、优质均衡、特色创新、开放协同的首都教育体系和学习型城市,全面完成《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确定的各项任务。

对于北京市这几年酝酿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线联平也明确公布了执行时间表。北京市从秋季起,开始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自 起,落实高级中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推进高等学校考试招生改革。自年起,调整统一高考科目,探索普通高等院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 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

根据公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为增强高考与高中学习的关联度,到2020年,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

据悉,中招结束后,、20、20中考又出新政,详细内容如下,家长们可参考。

北京参加中考的考生达到90327人,比中考增加了1000多人,2015中考总分数定在580分,并在6月24-26进行。其命题都是由北京考试院统一发放的,体育考试满分为40分,其中过程性考核10分,现场考试30分。

根据意见,中考招生文化课考试由北京教育考试院统一命题。文化课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和化学不变,但是分值又所调整,语文分值上调,英语化学分值下降,其中:

①语文将由120分上调至150分;

②英语将由120分下降至100分,其中听力部分占50分;

③化学从80分下降至60分

;④数学物理分值不变。体育考试共四项成绩满分为60分。

在20将进一步减少和规范中考加分项目中,2015年起取消市级三好学生和艺术、体育、科技方面获奖考生加分项目;年起将少数民族考生加分政策的适用范围调整为“从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在初级中等教育阶段转学到本市就读的少数民族考生”;其他加分项目和加分分值保持不变。

市教委要求各区县加强对普通高中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艺术、体育、科技特长生招生项目、特色高中改革试验项目的管理,不得随意增加项目招生规模和变更项目招生方式。 据小道消息:今年新初一,也就是中考的孩子,物理化学两科将不计入中考总分了。具体细则还正在核实中!

篇5:教育评价改革如何创新

教育评价改革如何创新

hh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奇教授谈教育评价改革和“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

本报记者 梁杰

新课程改革已进行了三年,在教育行政部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改革获得了重大的进展,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许多方面正在发生变化。但是,课程改革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教育评价改革是其中非常突出的问题。评价已成为新课程改革急于突破的瓶颈。那么就目前而言,我国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

目标是什么?为什么教育评价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应该是怎样的评价?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采访了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评价研究”项目负责人以及不久前刚刚在北京师范大学启动的“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负责人董奇教授。

记者:我国目前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董奇:我国目前进行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改革根据社会发展对学校、教师、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的关键是如何使这些新要求变为现实。如果这些要求不能实现,不仅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能实现,而且还会影响我国整体教育质量、综合国力及其在21世纪的竞争力。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发展,影响我国人才的质量。因此,这些新要求必须转化为教师、学生的行为和素质,变为学校的管理。中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目标就在于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们拟在小学、初中直至高中推出“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日前我们首先推出了“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

记者:为什么教育评价改革在新课程改革中处于如此重要的地位?

董奇: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教育评价有非常巨大的导向作用。通过让个体在起点时就明确知道自己在达到终点时的评价标准和内容可以引导个体(即被评者)的行为,通过让个体在向某一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不断与评价标准和内容对照以及通过在终点进行达标与否的评价还可以帮助被评者通过反思、调整,不断改善,并最大限度地达到目标。第二,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应同时指导并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之中。当教育教学实践改革和教育评价改革同步一致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易于实现,而当两者不同步、不一致时,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并且可能导致不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而是评价指导、影响教育教学实践的现象。第三,教育评价改革已落后于新课程改革实践。从理论上讲,教育评价改革应该与新课程改革实践同步甚至先行,而现实则不是这样。在一些地方,由于原有评价标准、内容、方法没有改革,已出现用昨天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现象,严重挫伤了广大教师、学生、家长参与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性,已对课程改革产生不利的影响。

记者:您认为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应该是怎样的评价?

董奇:评价虽可分为发展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但新课程改革与我们更关注的是发展性评价,即如何通过评价使教师、学生达到良好的发展,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不是简单地通过终结性评价来判断甚至公布谁好谁不好。没有过程性评价,就难以达到高质量的结果;过程把握好了,最后结果一定质量高。

记者:为了建立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您认为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开展的工作是什么?

董奇:应该把教师培训作为重点。

教师是实施教育改革的主体和生力军,课程和教材只有通过教师才能得到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成败与否,在一定程度上与广大教师的素质密切相关。但在新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压力,他们应当得到专门的支持和充分帮助。课程是一个实践过程,是每日每时的教育教学行为。教师不仅仅需要获得一般观念、理论甚至一般方法的介绍,更需要结合实际的分析、研讨;对教师,不仅仅需要通过一次、几次的集中培训,而且需要持续、经常、过程性的培训。教师还需要有获取有针对性的知识、进行对话、讨论、交流与沟通的经常性渠道。而目前的问题是,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时间上没有持续性,教师与专家之间、教师之间各种交流渠道不畅,教师们面临的困惑不能及时得到解决,教师在课改实践中获得的经验得不到分享、缺乏展示和激励的机会。特别是对教育评价而言,由于教育评价的'专业性和难度,教师更是缺乏系统的培训、经验的交流与问题的研讨。因此,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在专家与学校、学校与学校之间建构沟通的桥梁,让教师得到专门、及时、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

记者:其实,新课程实施以来,从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比较重视教师的培训,为什么这样的培训不能满足新课改的需要?

董奇:确实,新课程实施以来,各部门对教师的培训工作确实是比较重视的,但传统的教师培训形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提高广大教师素质的问题。目前采用的面对面培训、分阶段式的培训存在着许多问题:第一,教师对培训的需求与现有培训力量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反差,现有培训力量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第二,教师获得的培训常常是分散而零碎的,缺乏系统性。第三,培训内容常常做不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第四,常常缺少就实践中的实际问题进行交流与沟通的平台。第五,教师缺乏专门外出培训的时间,培训成本很高,这种成本包括经济、时间、精力等多方面的成本。第六,这样的培训其质量和水平不一。面对目前教师培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我们必须对教师培训的形式进行创新。应该对教师培训的内容进行整体设计,利用和整合全国最优质的教师培训资源,让通过精选的有用信息及时得到传播,而现代信息技术恰恰为我们提供了这种可能性。因此,要以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师培训的主渠道。

记者:为什么要把校本教研作为教师培训的重要途径?

董奇:培训的目的是为了导致变化,这种变化既应体现在教师观念的转变与知识的增长上,更应体现在教师行为的转变甚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上。所有这些变化都有赖于教师的自觉性、创造性,有赖于教师的自我反思与不断调整自我。只有在教师所在学校逐步通过校本教研、形成学习型组织,教师才可能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实践、反思、比较、交流、改进,真正实现观念的转变以及从观念转变到行为转变的过渡。此外,只有通过校本教研,才能真正使教师培训符合各校不同的差异。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你们最近推出的“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有什么具体措施?

董奇:“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采取“天网”、“地网”和“人网”三网合一的培训途径,以校本教研为引导,使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相结合。所谓“天网”是指通过专用卫星频道,提供系列培训、拓展性专题讲座以及各实验学校开展评价改革的工作动态、优秀经验等专题介绍。所谓“地网”是指通过网络为培训提供互动化的学习、沟通和交流平台。所谓“人网”是指组织面对面的专题培训和交流活动,通过组织经验交流、专题研讨和现场观摩等活动,实现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此外还采用电话咨询等方式及时对学校的要求与疑问进行反馈。“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还将和各种媒体合作,及时报道实验学校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总之,“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将通过各种途径为实验学校、教师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指导,帮助教师树立新的质量观、人才观、评价观,掌握科学、有效、简捷的评价方法,以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学校和教师的持续性发展,并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的目标。

相关链接:“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

“小学教育评价改革促进工程”是由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科学与学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组织、举办的,旨在将高校的科研优势、师资优势、信息优势、组织协同优势直接服务于小学教育评价改革的实践,通过卫星、网络和面对面的培训等多种方式,传播教育评价的新理念、新方法,通过校本教研的途径,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结合,全面提升学校、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该工程的基本思想是:(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学习、交流和沟通的学习共同体,促进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共同发展;(2)发挥专业研究机构的理论基础研究和教学一线教师的实践研究的不同优势,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教师从观念转变到教育行为的转变;(3)以教育评价改革为切入点,指导学校、教师在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开展教育科研,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不断发展;(4)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指导开展具有学校特色的校本教研,解决学校存在和面临的实际问题,提高学校的科研管理水平和教师的科研工作能力,使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促进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5)建立一批实验基地学校,充分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不断提高区域教育的整体质量和水平。

篇6:改革学生评价方式

任县第四中学 贾现芳 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评价改革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评价学生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很迫切的现实问题,而现实中的学生评价问题重重: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择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学习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式单一等。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新课程一步步从理念层面走向实践。本文将从问题剖析入手,在对现有学生评价中的局限和不足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新课程背景下对学生评价方式的变革。

一、学生评价及其意义

学生评价是以学生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指导下,根据一定的标准,运用现代教育评价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业成绩、身心素质、情感态度等的发展过程和状况进行价值判断的活动。

在基础教育评价体系中,学生评价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评价有助于评定学生学业成绩,为学生指明前进的方向;有助于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及时调节、提高和改进完善学习行为;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和提高;通过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学习等方面的状况,为确定教育教学目标和选择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依据;通过学生评价,还可以从侧面了解教师的教学工作情况、课程实施的状况、学校的教育管理水平以及各项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等等。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评价是建构教育评价改革体系中的首要问题,科学有效的学生评价研究自然成为新课程实施与推进中的重要问题。

二、现有的一些学生评价观点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现有的学生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与发展的要求,认识到现有的学生评价体系与新课程实施间的许多矛盾。由于现有学生评价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不仅没有发挥其正常的功能,而且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概括来说,现有学生评价中主要存在如下的局限和不足:

(一)选拔性评价的观点

这种学生评价观点通过一系列的考试、考核,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以考试成绩决定高低和优劣,评价关注的是知识而不是学生的发展,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和管理者。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考试和测验成为评价和衡量学生的最重要手段。反映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考试就是评价,成绩和分数代替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所有对学生的其他方面的评价都成为“应试”的附庸。学生评价最关注的是“分数”,追求的也是“分数”,看重的是结果,而不是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终结性使学生不能从日常即时的评价中获得有益的反馈,对学习进行调整;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

(二)水平性评价观点

这种学生评价观点以预先设定的目标为统一的评价标准,侧重鉴定学生的发展水平是否达到目标,是一种绝对评价。它面向的是学生过去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是对过去的一种资格鉴定,主要目的在于鉴定学生是否合格,是否达标,关注的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因此,评价往往引导人们只注重评价的结果,在实践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评价主体单一性观点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在教学中占据主导地位,使其在学生评价中的地位极其优越,成为学生评价中的单一主体,同伴及群体、家长等对学生的评价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特别是学生自我评价更是一个被忽略的领域,学生始终处于被评价的消极地位,不能成为评价的真正主体。这不仅影响了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和有效性,也影响了个体发展的积极主动性。

三、学生评价改革的对策

新课程需要新的学生评价机制。面对新形势,学生评价改革势在必行。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学生评价改革做了如下规定“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从当前的学生评价改革的趋势来看,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应当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这对开展学生评价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一)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学生评价最重要、最基本的原则,指评价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仅要关注学生的现实表现,更要重视学生的未来发展,重视每个学生在现有水平上的发展与提高。发展性原则表达了一种从评价“过去”和“现在”,转向评价“将来”和“发展”的新理念。

贯彻发展性原则,一要在思想观念上树立发展性评价观,破除为评价而评价的思想以及只有难倒学生才能体现评价人的水平的落后观念,反对站在学生对立面的评价和仅仅为升学而进行的评价,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的有效途径。二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角度地收集评价信息,对学生的过去和现在作全面分析,根据他们过去的基础和现实的表现,预测性地揭示每个学生未来发展的目标,激励他们通过发展,缩小与未来目标的差距。三要多用肯定性评价,设法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认识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的长处,表现出自己最佳的水平,并释放自己的发展潜能。四是确定评价目标、标准、程序、方法、主体,得出评价结论等,要充分考虑学生未来的需求,注意帮助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发现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反馈信息,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五要激发主体自我发展的意识,不以评价结果作为奖惩依据,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下,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通过评价促进学生自觉主动地发展。

(二)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原则是指学生评价要从学生发展的多样性、动态性出发,多视角、多角度、多层面、多侧面地认识问题,多渠道收集信息,以达到促进评价对象发展的目的。多元化原则包括评价内容、标准、方法、主体等多元化,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

贯彻这一原则,一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突出人的多种能力、态度、兴趣、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二要注重多种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试与平时表现和学生成长档案袋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等,杜绝用单一的方法评价学生。三是评价标准要实现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从被评价对象的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使评价标准分层化。

(三)差异性原则

学生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关键一点是尊重学生差异。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知识结构、身心特点、生活阅历、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等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有着不同的发展需要、意愿、倾向、优势和可能性。同时,不同的学习个体完成同一活动会表现出不同的素质,同一个体在完成一项活动的过程中也会表现出不同的素质。因此,对学生的评价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评价内容、方法、标准等方面要考虑学生的特点,因人施评,不能一刀切,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评价都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差异性原则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对学生个体的尊重。遵循差异性原则,在评价目标设置上应有多种层次,在评价方法和主体的选择上要考虑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做出评价结论时要因人而异,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辩证地看待学生的不足。

总之,新课程与学生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学生评价的方法是多元的,任何单一的方法都是片面的。在实际工作中,要依据评价内容和评价对象,以促进学生发展和提高为指导思想,选择恰当的评价方法,做到多种方法综合运用,以保证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篇7:改革学生评价方式

新的教育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但以往对学生的评价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与考试联系在一起。主要采取以期末一次考试成绩和一份学生成绩单等终结性为主的评价方式,过分强调了“甄别与选择”功能,忽视了对学生的改进与激励功能,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不利于帮助学生个性发展和健康成长。马克思的辨证论表明世界万物都有正反两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学生都是活生生的个体,难道我们就因为学生的文化成绩不佳而一票否定吗?他的方方面面就没有闪光点吗?其实,身为教师的我们都知道“人无完人”。优秀生也有不足的一面;学困生也有其闪光点,如:有的学困生有劳动积极性,有的学困生体育素养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以往评价学生的方式,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也许就因为教师一句公正的评价,就能改变学生一生的命运。

只要在学校,无时无刻教师都在对学生进行评价,以往评价以否定居多。认为表扬学生会让学生越来越骄傲,批评才是最好的,才最能激励学生。殊不知一味的批评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的兴趣,会让他们对自己丧失信心,这是有悖于新课程理念的。新课程要求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那么,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如何做到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又能提高学生原有的认识水平呢?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种评价方式:

1.“十”式评价

“十”式评价也就是赏识性评价。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对学生的行为作出评价,这些评价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但它是以教育为目的,希望学生在教师的评价中能找到自己的优点,继续发扬,找到自己的不足,努力改

正。老师一句平常的评价,一个小小的举动,在学生心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更能让课堂气氛相当活跃,学生们都喜欢听到老师赏识的话语,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十”式评价就必不可少。比如,评价学生朗读情况时,可以这样评价:“你读的很有感情,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但如果能把字音调读准就更好了。”“你读的很流利,若速度放慢一些感情就能更好地表达出来,你愿意再为我们读一遍吗?”等等,我相信学生听到这样的“十”式评价一定会非常乐意接受,学习也会更加努力。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细心观察,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他们取得的成绩、进步以及独特的闪光之处,都要及时予以肯定、鼓励,这不仅会使学生在赞美中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心和厚爱,也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期待式评价

“皮格马利翁”效应,相信所有的老师都知道,它所产生的效果有时是意想不到的。我有一个学生,她胆子很小,上课回答问题声音颤抖的说不成话,有一次让她背课文,她结结巴巴的把课文背完,有的学生怕老师批评她,小声的说:“陈薇在课下确实把课文背过了!"我点点头,对陈薇说:“老师相信你做到了,以后要积极参与课堂朗读活动,珍惜锻炼自己的机会,老师相信你的朗读能力会越来越进步,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会听到你在课堂上流利的朗读声!”陈薇默默地点了点头,后来我真的看到了陈薇的进步。在老师的期待中,学生往往能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反复的尝试中获得成功。作为教师,要想使学生重新扬起前进的风帆,积极奋进,就一定要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时地告诉学生“你能行”“你会成功”“老师相信你”,借助期待,帮助他们充分挖掘自身潜能,树立自信,与时俱进。

3.互换角色式评价

很多时候,教师经常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对学生颐指气使,有很多问题难以解决。学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也希望同学之间的平等。如果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学生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表现一番,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时,老师若评价学生时肯定会是负面的。在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中,如果教师不理解学生,就会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作出错误的判断,就会试图以自己的想法去改变学生。同时,由于教师的不理解,会让学生产生一种不被认同的失落感、无助感,进而造成不愿意与教师沟通,对于教师对自己的猜测感到反感,最终阻碍师生关系的正常发展,影响师生情感的正常交流,这时不妨自己当一回学生,与犯错误的学生角色互换,事情往往会顺利解决。

4.朋友式评价

有的父母经常向老师抱怨孩子在家不听话,与父母有代沟,那是父母不懂得与孩子沟通。初中学生叛逆心理比较强,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严师,还需要“益友”,能和学生做朋友的老师是最受学生欢迎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很多学生是因为喜欢某位老师,才喜欢上他所担任的科目,也有很多学生是因为反感某位老师,才对他所教授的科目心存抵触,甚至厌学。教师应该像朋友一样,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把自己融入学生的生活中,用真诚与理解温暖学生的心,努力地使自己成为学生所信赖的挚友,使学生自觉地接受老师的教诲,自然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5.“无声”式评价

教师要善于利用体态语,传达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以点燃学生们学习的火花,如“注视”可以表示师生之间在课堂上的相互尊重。在课堂上教师对某学生注视较多,这个学生就会感到亲切关注而专心听讲。对专心听讲的学生用热情的目光,表示教师满意的心情;对精力不集中、做小动作或窃窃私语的学生,教师用冷漠的目光注视几秒钟,待双方目光接触以后再离开,这样既起到了告诫的作用,又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若某学生对一个问题犹豫不决而教师又无法用语言指导时,可以用眼神及其他形体动作鼓励其积极行为。积极的体态信号不仅会引起学生正向的情绪反应,激活和促进其智力发展,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对学生的评价不应拘泥于一种形式,要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做到客观、公正、及时,只要教师能根据学生心理特点,讲究科学评价方法,恰到好处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使被评价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博爱和关注,学生不但乐于接受,而且还能达到预期效果,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素质教育的和谐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指引方向,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扫除障碍!

篇8:改革学生评价方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新课程改革的推广与实施,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我们愈觉得新课程改革是时代的需要、是社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它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社会的发展依靠改革、创新的推动,社会呼唤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呼唤课程改革,而如今的新课程改革正是在这改革浪潮中应运而生的,它能够不断地推动教改的深入,使我国的教育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社会呼唤新课程改革 ,新课程改革适应社会需求。教师呼唤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推动教育改革。家长呼唤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促进全面发展。

学生呼唤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满足学生欲望。我们的新课程改革注重了方方面面的呼唤,认清了现行课程中存在的种种弊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新课程改革的出台在社会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满足了社会各界的需求,我们坚信在全社会的关注下,在我们全体教育界的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教改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课程改革了,学生的评价方式也应该发生变化。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达到的目的是:发展人的个性、解放人的创造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 学会做人。新课改中,我们如何检验接受了新课程学习的学生是否达到了要求?通过纸笔测验,分数定论的传统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全面衡量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我们必须探寻一条评新的途径来评价学生。我认为,只有建立一套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来取代传统性的考试,才能使评价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让学生闪耀出智慧的光芒,迸发出创新的活力,真正实现课程改革的目标。 我就新课改下如何对学生实施评价谈几点思考,以赐教于各位同仁。 一、关注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新课程改革倡导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加课堂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因此课改下的教学环节中常设置有提问、讨论、小组活动、表演、手工、演讲、答辩、采访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丰富多 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培养了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能力, 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和合作的能力。然而,一张期末考试试卷是无法检测评价学生的这些综合素质的。因此,新课改下对学生实施评价不仅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更应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要等到学习终结才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把握时机,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评价的场所可以是课堂,办公室,升旗场,劳动工地等等,只要学生随时随地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求,对个性的张扬,哪怕是品德上一点点闪光之处,我们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这个表扬就是评价,是教师在学生获取知识,成长过程中的评价,这个评价更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会促进学生不断地转变和发展,最后为有一个良好的终结性评价奠定基础。 注重观察学生生活,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

新课改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就要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认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们不应该把评价学生的标准狭隘地限制在成绩的高低上。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每个学科的学生的学习潜能与收获都是各不相同的。成绩不是评价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任何学生都是一样的,学习成绩不突出,并不等于这个学生一无是处,我们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不能只以成绩论英雄,要全面、客观地评价

学生,善于发掘学生身上的任何一方面的闪光点,留心观察,及时引导,增强他们的兴趣,及时恰当地激励评价,学生一定会是可造人才。

二、要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我所教的

学生中有这样的问题,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期末考试总是不及格,因此对学习没有积极性,甚至厌学。这时,教师就可以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我是数学教师,教学中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因为厌学时常不带数学练习册,于是我给学生定了这样的规则:凡 是学生有良好学习习惯的表现,老师都要表扬,并记入平时成绩,平时成 60%,期末考试分数占40%,两者相加,最后得出终结性评价。常言到:分、分,学生的命根根。学生都很害怕闭卷考试,相比较,平时分数要好拿一点。于是,带数学练习册来上课的学生多了,积极发言的学生多了, 参加小组讨论的学生多了。水到渠成,因为有了一个好的学习过程,于是有了一个令人满意的学习结果,本学期,我所教的班级期末考试无论平均分,及格率,优秀率都远远超出年级同类班级。然而我更重视的是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这方面学生得到了更高的评价。事实证明,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将有利于学生良好综合素质的形成,这才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 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与教师的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是培养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的重要途径。在自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在哪些方面已达到了探究的目标,哪些方面还未达到,帮助学生对自己做出客观地分析评价。及时地自我总结,归纳,反馈。教师要鼓励学生,指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使“自评”成为学生发展、进步的动力。

学生互评,可以提高他们的比较,鉴别和判断能力,可以营造一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感染、互相激励的氛围。学生互评,可以通过角色的变换,获得自尊感的满足。教师可在学生的互评过程中,指导学生认识自己与集体息息相关的密切关系,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使命感。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进取心,增强了学习的热情,扩大了成功的机会。

三、灵活多样地对学生实施评价,传统的评价体系强调选拔

的功能,因此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这个结果常常取到“一锤定因”的效果,为了能“公平、公正”地选出“最好”, 卷面测试几乎成为评价的主要方式,课堂里两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是常有的事。新课程改革倡导对学生评价要“立足过程,促进发展”,要体现激励与改进的功能,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因此,新课程评价方式应灵活多样。1、灵活性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不受时间、地 点、传统方法的限制,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日常化。2、多样化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再整齐划一,可以将量化评价(卷面测试分数)与质性评价(对学生平时表现的关注和考察)相互结合,于是,评价的方法就可多种多样:闭卷考、开卷考、课堂提问、演讲、辩论、

随机表扬等等,只要有利于激励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都可以使用,使学生在实际生成的恰当评价中感受到老师的欣赏、同学的羡慕。

四、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氛围, 传统的课堂评价是由教师一人说了算,学生的表现全凭老师的主张决定优劣。然而,有时候人的眼睛不能看到所有,耳朵不能听到所有,思维存在局限,判断会出现误差,因此,学生的能力常被教师片面地评估和否定在课堂中。由于评价主体单一,学生永远只能被动地作为被评价者,他们希望改变角色。

新的课程改革呼唤多元主体共同参与评价。我认为,这种体系下的评价来自这几方面:1、教师评价2、自我评估3、小伙伴的评价4、家长的评价5、社会、公众的评价。事实证明,学生只有在多元评价中才能得到更客观的认定,才能更客观的地认识自我,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由单一走向多元化。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实现教学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方式和评价手段的多元化。由重结果走向重过程。传统的教学评价是一种单一的功利性的评价,只重学习的结果,轻视学习的过程。教师学生心中树立了牢固的分数意识。

学校考评教师也只重成绩,不看重教师对学生品德素质的培养。新课程中,教学评价是一种重视过程的评价,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学生的学习经历做出不同的评价,使评价更具有针对性。 我在课堂上常组织“讲一讲”活动,就是让学生把课前准备的数学小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然后由大家对他作出评价。讲故事的同学时常获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来自伙伴的鼓励使他的自信心得到了提高。我也时常让学生在纸条上写出自己的优缺点,每次搞这个活动时,学生都很兴奋。XX 同学在纸条上写到,缺点:上课讲小话,不完成作业,会顶撞老师,欺负同学。优点:爱打篮球,玩电脑,长得帅。于是,我经常有意识地请他帮助我在电脑上输入材料,并对他的输入速度大加赞赏,赞赏声中,我看到了他自信的目光,他在认识自我中一点点长大了。

五、合理设置评价内容 一个成功的评价体系,应该是激励机制,激励着被评价者向既定目标奋进,因此,明确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数学这门学科而言,不仅确定有知识目标,还确定有能力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也就是说,我们在设计评价内容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多的是要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良好心理素质、积极情感体验的检测,特别是要落脚到对学生的公民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 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等教育效果的检测,以更好地发挥各学科的德育功能。例如,我上“植树问题”这一节课时,在课程结束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请结合“植树问题”环境改造问题,给新加坡学生写一封信。课堂情况是:同学们的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每个同学都在很短的时间里给新加坡小学生写一封信,他们在信中向新加坡小学生表达了渴望绿化家园,希望和平共处,中新友好合作的美好愿望。

学生们争先恐后地朗读自己的杰作,抒发自己的感情,我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以了很高的评价。 我认为,我所设计的这个评价内容即检测了学生对生存环境、生态问题的了解程度,又体现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了学科渗透,特别是暴露了学生内心的情感,有效地对学生进行了爱护环境的教育,达到了思想教育的目的。

因此,课程评价内容必须围绕课程目标来设置,只要有助于检测目标,其设计的空间是非常大的,授课教师可以做到“人者见仁,智者见智”新课改呼唤新的学生评价方式,当然包括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可是,考试制度的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敏感工程,它不是一所学校,一个教育机构所能改变的,因此,教师和学校能做的,也是必须做的就是转变观念,结合实际地建立一套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来取代传统性的评价体系,让学生在新的课程评价体系中找到自我,建全人格,得到发展,让素质教育之花开遍校园,滋润学生的心田。

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评价,已成为教育界有志之士共同关注的问题。新课改精神也要求我们对学生评价要客观、公正、科学。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互为交互主体。评价内容更为广泛、全面,评价方式灵活多样。质性评价的大量使用,使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及时性。学生综合评价是随着新课改而诞生的新生事物,它必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逐步向科学、民主、个性的发展,必将在教育领域里大放异彩。

江苏新高考方案

学生评价方式的多样化

改革学生评价方式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改革学生评价方式

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

《寻找教育的新支点》听后感

企业招聘过程中外语能力评价问题与途径论文

数学课程标准的新变化

浅析如何加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提升中职学生品行素论文

新课标数学课程标准

评价改革:不仅是“分数”说了算
《评价改革:不仅是“分数”说了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评价改革:不仅是“分数”说了算(精选8篇)】相关文章:

历史课程实施素质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2022-05-06

初二男生应如何早早应对择校2022-05-07

初中思想品德作业设计及评价改良之策略探微2022-09-28

小学实习教育调查报告2023-07-30

我们呼吁,解放班主任!2022-05-06

浅析教学课改论文2022-04-29

五清五问对照检查2024-02-29

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与全脑教育心得体会2023-12-20

参加“省小学数学名师大课堂研讨会”心得体会2023-08-23

小学教学课改论文2023-02-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