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中问句固定表述(共7篇)由网友“乘车请左转”投稿提供,这次小编给大家整理过的初中语文文言文中问句固定表述,供大家阅读参考,也相信能帮助到您。
篇1: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结构
一、“以为”、“以……为”
文言中的“以为”,可以作为一个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的动词“以为”、“认为” 相当。如:
1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石钟山记》)--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打石块来探求命名为“钟山”的原因,还自以为得到了它的实情。
然而,在更多的场合,“以为”却是“以……为……”的紧缩,常见的有如下两种情况。
第一,在“……以为……”、“以……为……”句式中,“以”是介词,组成介词结构,作动词“为”的状语,此时的“……以为……”、“以……为……”相当于“用……做……”或“把……当作……”。如:
2虎视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黔之驴》)--老虎看见驴子,是个庞大的家伙,把它当作神怪。
3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一定要把长安君当作人质,才肯出兵。
4夫以铜为鉴,可正衣冠。(《新唐书魏征传》)--把铜板当作镜子,可使衣冠端庄。
5至丹以荆轲为计,始速祸焉。(《六国论》)--到了太子丹,用派荆轲行刺作为计策,这才招致祸患啊。
第二,在“……以(之)为……”、“以……为……”句式中,“以”是动词,“认为”的意思;“……为……”是主谓词组,作“以”的宾语。这种句式,相当于“认为(觉得)……怎么样”或“认为(觉得)……是……”如:
6(满座宾客)以为妙绝。(《口技》)--(满座的宾客)认为它(口技)奇妙极了。(按:“以为妙绝”,即“以(之)为妙绝”,原句省略“以”的宾语“之”。)
浙江卷:诸蛮皆以君言为可信--各部落都认为许逖的话是可信的。
二、“所以”
在文言文里,“所以”是两个词,其中,“所”是特殊指示代词,作介词“以”的前置宾语,表示动作行为的手段、方式、工具或产生的原因。由于介词“以”具有表原因、凭借等功能,因此,“所以”这个凝固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形。
其一,“以”字当“因为”讲,“所以”相当于“……的原因”、“……的缘故”,用来表示原因。如:
1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发达的原因;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衰败灭亡的原因。
2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强暴的秦国不敢出兵侵犯赵国的缘故,仅仅是因为有我们两个在呀。
3此世所以不传也。(《石钟山记》)--这就是世上不能流传(石钟山命名)的缘故。
其二,“以”字当“拿”、“用”或“凭借”讲,“所以”相当于“……的办法”或“用来……的”,用来表示手段、方法、根据、工具等。如:
4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墨子公输》)--我知道怎样抵御你的办法了,我不说。
5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前出师表》)--这是我用来报答先帝,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啊。
6先王之所以为法者,民也。(《吕氏春秋察今》)--先王制定法律的根据,是老百姓。
7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教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三、“如……何”、“奈……何”、“若……何”
古汉语中,“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而这两个词经常连在一起用,组成凝固结构。“如何(若何)”、“奈何”,可译为“怎”、“怎么办”、“怎么样”或“怎么对付”等。如:
1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诗经豳风伐柯》)
--砍个斧柄怎么办?没有斧子砍不成。娶个妻子怎么办?没有媒人办不成。
2王曰:“取吾璧玉,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赵王说:“秦王如果拿去我的璧,不给我城,怎么办呢?”
3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鸿门宴》)--刘邦说:“现在已经出来,没有告辞,那么办呢?”
如果将“如何”(或“奈何”、“若何”)二字拆开,当中夹进名词或代词,就形成表示疑问的凝固格式“如……何”、“奈……何”、“若……何”,这种格式可用“对(拿、能)……怎么样(怎么办)”来对译。如:
4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凭你的力量,竟不能削平魁父这座小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5西门豹顾曰:“巫妪、三老不来还,奈之何?”(《西门豹治邺》)--西门豹回头(看大家)说:“巫婆、三老不来回话,对这事怎么办呢?”
6若先生与百姓何?(《国语周语》)--对先生与百姓怎么样?
有时,“如何”、“若何”又变作“何如”、“何若”的形式,可以作为疑问形容词用,译作“怎么样”。如:
7曰:“今日之事何如?”(《项羽本纪》)--樊哙问道:“现在的情况怎么样?”
8“……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的差事,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9此为何若人?(《墨子公输》)--此人是怎么样的人呢?
四、“何以……为”
文言中,“何以……为”也是表示疑问的一种格式。其中“何以”的意思是“怎么用得着”,“为”是语气助词。“何以……为”用现代汉语可译为“要(拿、用)……做(干)什么呢”或译为“怎么(为什么)用得着……呢”。如:
1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汉书霍去病传》)--匈奴还没有消灭掉,要家做什么呢?
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何以……为”形式的变化,主要有这样几种:
(1)压缩为“何以为”结构,意义不变。如:
2坐卧念之,何以为心?(《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对自己的举止行为起居要自问,怎么对得起良心?
(2)有时省去了“以”字,形成“何……为”式,这时,意义发生些变化,“何……为”可译作“为什么……”或译为“做(干)什么……”。如: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项羽本纪》)--现在人家正处在宰割者的地位,我们处在被宰割的地位,还告辞做什么?
4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本纪》)--项王笑着说:“老天要灭我,我还渡江做什么呢?”
5(子鱼曰)必如公言,即奴事之耳,又何战为?(《子鱼论战》)--(子鱼说)一定按您(宋襄公)所说的办,那就向敌人屈膝投降好啦,还打仗干什么呢?
(3)“何以……为”中的“何”字,有时换作“奚”、“恶”;“以”字有时换为“用”字,这样便形成“奚以……为”、“何用……为”等形式,意义不变。如:
6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逍遥游》)--哪里用得着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向南飞呢?
五、“何……之有”
“何……之有”式表示反问,是“有何”的倒装。“何”是动词“有”的前置宾语,“之”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何……之有”可译为“有什么……呢”或 “有什么……的呢”。如:
1譬如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信陵君列传》)--这好比是把肉投给饥饿的老虎一样,有什么功效呢?
2姜氏何厌之有?(《郑伯克段于鄢》)--姜氏有什么满足呢?
3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宋国有什么罪过呢?
4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何……之有”式有时变化,压缩为“何有”,成为一个凝固的形式,往往是对前文所叙述的内容,表示“有什么……”的意思。如:
5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何有焉?(《左传僖公二十四年》)--除掉君王的敌人,瞧着力量去办,我有什么舍不得(杀)呢?
有时,在“何……之有”的压缩式“何有”的前边加“于”字,或在后边加“于”字,形成“于……何有”或 “何有于……”的形式,这两种形式所表示的意义基本相同,都可以用“对于……来说,又有什么……呢?”的格式来对译。如:
6王曰:“六国之后君,吾不能封也。远世之王,于我何有?”(《孔丛子》)--(陈)王说:“六国的后代,我是不能封他们为诸侯的。那些远世的国君,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关系呢?”
7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子贡通达事理,对于治理政事有什么难处呢?
8劳之不图,报于何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没有想尽什么劳力,对报答来说,又有什么呢?
9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孔子说:“口里不说而心里记住它,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知疲倦,对于我来说,又有什么呢?”
六、“不亦……乎”
“不亦……乎”是古代一种比较委婉的反问(含有探问)句式。句式中的“亦”字是副词,可译为“也”;“乎”字是疑问语气词,可译作“吗”。“乎”字与前面的“不亦”呼应,构成反问句式“不亦……乎”,可以用现代汉语“不也……吗”或“岂不也是……吗”对译。如: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孔子说:“学到了知识,再按一定的时间温习不也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道而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有道德修养的人吗?”
2外内称恶,以待强敌,不亦殆乎?(《五蠹》)--(他们)在国内外呼应配合干坏事,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去对付强大的敌人,不也是很危险吗?
3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逍遥游》)--而彭祖是今天独以长寿闻名于世,众人要比彭祖,不也感到悲哀吗?
4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在地形上)受困的机会向他们发动进攻,岂不是很好吗?
5若移陈少却,使晋兵得渡,以决胜负,不亦善乎?(《淝水之战》)--如果秦军从淝水岸边稍向后撤,使晋军得以渡过淝水与秦军决一胜负,这岂不是很好吗?
七、“无乃……乎”
“无乃……乎”是表示一种委婉商量的疑问语气,对某种情况加以测度。句式中的“无”为副词,表示的意义相当于“非”;“乃”字,无实际意义,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乃”,表示“不是”的意思,与疑问语气词“乎”相呼应,构成“无乃……乎”的凝固结构,这一凝固结构可以用“恐怕(只怕、大概)……吧”对译。 如:
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栖会稽》)--如今君王已经退守到会稽山上,到了这种地步才寻求有智谋的大臣,恐怕太晚了吧?
2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部队(因长途行军)筋疲力尽,郑国又有了准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
3居简而行简,无乃太简乎?(《论语雍也》)--在简单的基础上,再行简单,恐怕是过于简单了吧?
有时“无乃……乎”中的“无”字换成“毋”字,成为“毋乃……乎”的形式,其意义不变。如:
4君反其国而私也,毋乃不可乎?(《礼记檀弓》)--您一返回国家便有了私心,这样做恐怕不可以吧?
值得一提的是,“无乃……乎”切忌用“不是……吗”去对译,因为在古汉语中,“无乃……乎”表示委婉商量的语气,而“不是……吗”则偏重于反问。
八、“得无……乎”
“得无……乎”是一种表示疑问的固定格式,在一般情况下,译为“能不……吗”或“能没有……吗”。如: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能不有所不同吗?
然而,当“得无……乎”用于表示猜想性、推测性的疑问时,“得无”则为“该不会(是)”的意思,“得无……乎”可用现代汉语的“该不会(莫非、只怕、恐怕)(是)……吧”对译。如:
2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您每天的饮食该不会减少吧?
3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如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乎?(《晏子使楚》)--老百姓生长在齐国不偷东西,一到了楚国就偷东西,该不会是(莫非是)楚国的水土使老百姓善于偷东西吧?
4高帝曰:“得无难乎?”(《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汉高祖说:“(拟定朝廷礼仪之事)只怕是不容易吧?”
有时句末与“得无”呼应使用的疑问语气助词“乎”省而不用,或换作“耶”字,其意义不变。如:
5今天下得无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间?(曹操《举贤勿拘品行令》)--现在国家只怕是有高尚品德和才能的人才流散在民间?
6成反复思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成名反复思量,只怕是(岂不是)给我指点捕捉虫的地点吧?
另外, “得无”中的“无” 有时还换成“微”或“非”,构成“得微……乎”或“得非……欤”的格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7堂下得微有疾臣者乎?(《韩非子内储说下》)--堂下莫非有厌恶我的人吧?
8余以为周之丧久矣,徒建空名与公侯之上耳。得非诸侯之盛强,末大不掉之咎欤?(柳宗元《封建论》)--我以为周王室事实上老早就灭亡了,不过在诸侯之上保存个空名罢了。这恐怕是诸侯强盛,好比尾巴大了便摇不动的弊病吧?
九、“有……者”
文言文中,常用“有……者”这样的凝固结构,叙述某个特定的人物的行为事迹,以突出所要叙述的对象。“有……者”可译作“有(个)……的”或“有(个)……的人”。如:
1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揠苗助长》)--宋国人有个担心庄稼长得太慢就去拔苗助长的。
2楚人有涉江者。(《吕氏春秋察今》)--楚国人有个乘船过江的。
3有敢为魏王使通者,死。(《史记魏公子列传》)--有敢替魏王的使臣来通报的,处死。
4门下有毛遂者。(《史记平原君列传》)--门客中有个叫毛遂的人。
十、“孰”、“……孰与……”
“孰”字,作疑问代词为常见的现象,它可以就人就事提出疑问。指代人时,可译作“谁”,指代事物时,用“哪”或“哪个”对译。如:
1孰知道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捕蛇者说》)--谁知道赋税的毒害有比这毒蛇更厉害的呢?
2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知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
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这样的事可以忍受的话,哪样事不可以忍受呢?
另一种用法是,“孰”字之前如有先行词,即表示人或事物的词语,而这个先行词是表示“孰”字所代的范围的,这时,“孰”字就有从中“选择其一”的意思,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哪一个”或“哪一件”。如:
4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徐公哪一个美?
5哀公曰:“弟子孰为好学?”(《论语雍也》)--哀公问:“学生们哪一个算是好学呢?”
例4中的“孰美”和例5中的“孰为好学”都含有二者或多者比较的意思,这种“比较”的意思,古人用另一种形式“孰与”两词连用,就不是表示抉择,而在于表示比较,并成为固定格式。如:
6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项羽本纪》)--刘邦说:“(他)比起您来年纪谁小谁大?”
7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对他的妻子说:“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谁漂亮?”
8蔺相如固止之,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蔺相如坚决制止他们,说:“各位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厉害些呢?”
9望时而待之,孰与应时而使之?(《荀子天论》)--观望等待时机,哪里比得上顺应并利用它呢?
从上面例句可以看出:“孰与”若用在名词或代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询问,一般对译为“……比……怎么样”或“……跟(与)……比谁(哪一个)……”,如例678;若用在动词前,则表示在比较中反问,意在肯定后者,一般译为“……哪里比得上……”或“……怎比得上……”、“……怎如……”,如例9。“孰与”这个凝固结构在文言文中常常遇到,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拆开理解,二是要译出它的“比较”意义。
十一、“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
“与其……孰若……”和“与其……岂若……”是表示在反问中有比较而抉择(肯定)其中之一的两种凝固结构,可用现代汉语“与其……不如……”或“与其……怎么赶得上……” 对译。如:
1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与 其有人称赞在事前,不如没有人批评在事后。与其得到快活在身体上,哪如没有忧愁事在心里?
2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与其卖而分,孰若吾得专焉?(《童区寄传》)--与其杀死这个孩子,哪如卖掉他?与其卖掉而分得利益,怎么赶得上我独得利益呢?
3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且说你与其跟着躲避坏人的人,哪如跟着躲避恶世的人呢?
有时,“与其……孰若……”格式中,“与其”不出现,单用“孰若”关联。如:
4……为两郎僮,孰若为一郎僮耶?(《童区寄传》)--……做两个人的僮仆,哪如做一个人的僮仆呢?
5……从天而颂之,孰若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顺从天而歌颂天,怎么如掌握天行的规律而利用它呢?
十二、“与其……宁……”和“宁……无(不)……”
“与其……宁……”和“宁……无(不)……”是表示抉择的两种格式,其抉择是在比较中肯定其中之一的。“与其……宁……”是肯定后者,“宁”是语气副词;“宁……无(不)……”是肯定前者,舍其后者。这两种格式可用现代汉语“与其……宁可……”和“宁可……不……”对译。如:
1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八佾》)--礼仪,与其奢华过分,宁可(倒不如)俭朴;丧事,与其治理的完备,宁可(倒不如)哀戚。
2与其有聚敛之臣,宁有盗臣。(《新注四书白话解说》)--与其有聚敛民财的臣,宁可(还不如)有偷盗的臣。
3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与其对民有害,宁可我一个人死去。
4汉王笑谢曰:“吾宁斗智,不能斗力。”(《项羽本纪》)--汉王笑着推辞说:“我宁可斗智慧,也不能较量力气。”
5孙叔曰:“进之!宁我薄(通‘迫’),无人薄我。”(《左传宣公十二年》)--孙叔说:“进军!宁可使我们的军队逼近敌人,不让敌军逼近我们。”
有时,在“与其……宁……”格式中的“宁”字后加“其”字,构成“与其……宁其……”的形式,意义不变。如:
6与其杀是人也,宁其得此国也。(《勾践栖会稽》)--与其杀死这些人,不如得这个国家。
也有时在“宁”字前加否定副词“毋”,构成“与其……毋宁……”的形式,意义仍然不变。如:
7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中山狼传》)--与其饿死在路上,被别的野兽吃掉,还不如死在猎人手中,把我放在贵族家的食具中当食品。
还有时“与其”中的“其”字不出现,构成“与……宁……”的形式,其意义也不变。如:
8与人刃我,宁自刃。(《史记鲁仲连列传》)--与其让别人用刀子杀死我,宁可自杀。
十三、“……有……以……”、“……无……以……”
“……有……以……”、“……无……以……”中的“有”、“无”都是动词(谓语),“以”字用于另一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与“有”、“无”之间,表示关联,可译作“用来(拿来)”、“来”等。如:
1吾侪小人皆有阖庐以辟燥湿寒暑。(《左传襄公十七年》)--我们这些小人物都有一个住屋用来避干湿冷热。
2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五蠹》)--一般平民互相交友,既没有财产来彼此贪图,又没有权势用来彼此威胁,所以他们要找忠实不欺的人(做自己的朋友)。
有时,动词“有”、“无”的宾语省略,这时,便成为“……有以……”、“……无以……”的形式,可用现代汉语的“有什么可拿来”、“没有什么可拿来”对译。如:
3项王未有以应。(《项羽本纪》)--项王没有什么话可回答。
4……诸侯皆有以镇抚王室》(《左传昭公十五年》)--……诸侯都有办法拿来镇定安抚王室。
5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羽本纪》)--希望大王赶紧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等汉军到了,没有什么可拿来乘渡的。
6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羽本纪》)--(项庄)说:“君王与沛公共饮,军营中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拿来作乐,请让我舞剑助兴。”
有时,也遇到“足以”连用,形成了固定格式,意义与“有以”、“无以”相近,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能够拿来”或“足够拿来”的意思。如:
7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项羽本纪》)--估计大王的兵力能够拿来抵挡住项王吗?
十四、“……有所……”、“……无所……”
“……有所……”、“……无所……”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所”字,经常用于动词、主谓词组的谓语动词之前,组成“所……”词组,也叫做“所”字结构,具有名词性,经常用在动词“有”或“无”之后,作宾语形成“……有所……”、“……无所……”的形式,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有什么……”、“……没有什么……”的意思。如: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我进入关中以后,一点点东西也不敢有所贪图。
2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称诵,胜未有所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现在先生在我的门下为客整整三年了,左右没有什么人谈论的,我也没有听到什么,这可见先生没有什么擅长的。
3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如果您放弃郑国,让它存在,以郑国为秦国东边道上的主人,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粮食,您也没有什么害处。
有时,“所……”词组用在“何”字后边,组成“何所……”形式,这也是文言中常见的格式。如:
4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史记淮阴侯列传》)--现在大王果真能一改项羽的做法:任用天下英武勇敢的人,还有什么敌手不被你诛灭的!把天下的城邑分封给立功的臣子,还有什么人会不服从你!率领正义之师加上思念家乡的军队去打仗,还有什么人会不被你打败!
应指出的是,“何所……”式中,“何”是谓语,“所……”词组是主语。如“何所不诛”,即为“所不诛(者)何”,意思是“所不诛灭的是什么”,也就是“什么都能诛灭”。可见,“何所……”形式,是谓语提前,有突出谓语的作用。
十五、“……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
文言文中,尤其是议论文,常出现“……之谓也”、“其……之谓也”、“其……之谓矣”、“其……之谓乎”的格式。就表达方式来说,它们是总结性的判断。这种格式的使用,往往是作者先提出一首诗或一个典故,然后来判断前文讲的道理或现实的人或事。
“……之谓也”是总结性判断的基本形式。“之”是动词“谓”的宾语前置的标志,这种形式可以翻译为“说的就是……啊”或“这就叫……啊”。如:
1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慎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荀子劝学》)--所以君子是不急噪、不隐瞒、不盲目,谨慎严格地要求自己。《诗经》说:“不过于急切,也不有意怠缓,能受天子的赏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 此之谓也。(《庄子天论》)
--《诗经》说:“君子既遵守礼义,而行为无差错,又何必担心旁人说闲话呢!”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庄子秋水》)--听到过许多道理,便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知道得多,说的就是我啊。
“其……之谓也”的形式,是在“……之谓也”形式中动词“谓”的前置宾语之前加一个“其”字,这个“其”字是语气副词,意思是“大概”。这样就舒缓了“……之谓也”的肯定语气,增加了商量、推测的语气。如:
4太史公曰:“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史记李将军列传》)--太史公说:“《传》(论语子路篇)说:‘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正当,不发命令事情也行得通;如果在上位的人本身行为不正当,即使下命令也没有人听从他。’说的这不正是李将军吗!”
“其……之谓矣”、“其……之谓乎”与“……之谓也”、“其……之谓也”的作用和意义基本一样,只是语气词“也”改换成“矣”、“乎”,表示了他们之间在语气轻重和口吻上的差异。“其……之谓也”的形式所表示轻度语气。如:
5诗曰:“自诒伊戚。”其子臧之谓矣!(《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诗经》上说:“自己给自己留下忧患。”大概说的就是子臧这种人啦!
6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 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元年》)--《诗经》里说:“孝子的孝是没有穷尽的,永远把它留给你这样的孝子们。”大概说的就是这种情况吧?
应当指出的是,本文只是就古汉语中常见的凝固结构进行粗浅的研究,所依据的也只是大家所熟知的古代文作,那些不常用的及一些特殊句式所涉及的部分格式未作探究,诸如“……者哉”、“……者……也”之类;同时还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古汉语凝固结构的诠释不能死搬教条,还要据其在不同时期的演变而定酌。
全国卷:其李将军之谓也?--“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文言文中常见固定结构15例]
篇2: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整理
·舍生取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舍生而取义者也。《鱼我所欲也》)
·箪食壶浆:(老百姓)用箪盛了饭,用壶装了汤来欢迎他们所拥护的军队。后来用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隆中对》)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把事情做完。(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再衰三竭:形容士气低落,不能再振作(《曹刿论战》)
·三顾茅庐:东汉末,刘备三次往隆中(山名,在今湖北襄阳)聘请隐居于草庐的诸葛亮出来帮助打天下。后用来指诚心诚意再三邀请或访问。(《出师表》)
·妄自菲薄:不知自重,轻视自身价值。(《出师表》)
篇3: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的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成语的汇编
明察秋毫:能清楚地看到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清楚。(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闲情记趣》)
挥汗成雨:大家用手抹汗,洒出去就像下雨一样。原来形容人多,后来也形容出汗多。
比肩继踵:肩膀靠肩膀,脚尖碰脚跟。形容人多,拥挤。
张袂成阴:张开衣服袖子就能遮住阳光,形容人多。(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晏子故事两篇》)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或了解情况不深入。(好读书,不求甚解。《五柳先生传》)
犬牙交错:形容交界线很曲折,就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情反而有害无益。(《寓言四则》)
买椟还珠:取舍失当,舍本逐末,是极不可取的。(《寓言四则》)
滥竽充数:没有本事的人混在有本事的人中间凑数,终会露馅。(《寓言四则》)
塞翁失马:在一定的条件下,好事可能变成坏事,坏事也可以变为好事。(《寓言四则》)
篇4: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
文言文中的固定反问句式
1.“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2.“何以……为”,“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如:
(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3.“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如: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篇5:初中文言文表述问句的固定句型
初中文言文表述问句的固定句型
一、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型
1.“何……之有”表示反问,其中的“之”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其宾语。提前宾语的作用在于强调宾语。“何……之有”可译为“有何……”。“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定语。宾语是“……”所代替的名词性短语。如:
(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韩非子·难二》)——也是国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
2.“不……乎”“不亦……乎”是较委婉的反问说法,即“不是吗”,或者“不也是吗”。如: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习了又按时去复习它,不是很高兴(的事)吗?
(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传·子鱼论战》)——利用敌人受阻的机会进攻他们,不也可以吗?
3.“何以……为”,“为”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作“为”的前置宾语;“以……”是介宾短语,作“为”的状语。所以“何以……为”,等于介宾短语“以……”加动宾短语“为何”,相当于“用(要)……做什么”。如:
(1)然则又何以兵为?(《荀子·议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
(2)即为真王耳,何以假为?(《史记·淮阴侯列传》)——就要做真王了,要个假王的名义做什么?
“何以……为”有时也作“奚以……为”“安……以为”。如:
(1)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庄子·逍遥游》)——要飞到九万里之外又向南飞干什么?
(2)君长有齐,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您长久地据有齐国,要薛城做什么?
4.“无乃……乎”,可译为“恐怕……吧”,用反问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说话人肯定的看法。如:
(1)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私心刺谬乎?(《报任安书》)——现在您让我推荐贤士,恐怕与我的心意相违背吧?
(2)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论语·季氏》)——孔子说:“冉求,恐怕该责备你吧?”
二、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型
1.“如……何”“奈……何”“若……何”,相当于“对(把)……怎么样(怎么办)”。“如、若、奈”是动词,“何”是疑问代词。如:
(1)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2)虞兮,虞兮,奈若何?(《史记·项羽本纪》)——虞姬啊,虞姬啊,对你怎么办呢?
有时可将上述句式紧缩为“如何(何如)、奈何、若何”,它们作谓语,用来询问办法,相当于“怎么样、怎么办”;作状语,用来询问原因,相当于“为什么、怎么”。如:
(1)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捕蛇者说》)——更换你捕蛇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
(2)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杞人忧天》)——整天在天里面(大气里面)活动,为什么担心天会塌下来呢?
2.“何所……”“谁……者”,这是两个主谓倒装疑问句式。“何所……”等于“所……(者)何”。“所……”作主语;“何”是疑问代词,作谓语。如:
(1)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木兰你想的是什么,思念的是什么?
(2)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给您出这个主意的是谁?
篇6: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第一人称小结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第一人称小结
一、第一人称代词,主要有“我”、“吾”、“予”、“余”、“朕”。
1、我:用于第一人称,译作“我”、“我们”
例: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列子·汤问·两小儿辩日》)
2、吾:可译作“我”、“我们”
例: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论语·为政》)
3、予:可译作“我”、“我的”
例: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范仲淹《岳阳楼记》)
4、余:可译作“我”
例:余闻之也久。(王安石《伤仲永》);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袁宏道《西湖游记二则》)
5、朕:用于第一人称,我、我的.。(秦始皇以后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例:朕皇考曰伯庸。(屈原《离骚》)
二、谦称代替第一人称,主要有“愚”、“臣”、“仆”、“鄙人”、“不才”、“某”、“小人”(一般人自称),“寡人”、“不穀”、“孤”(君主自称),“妾”(女子自称)。但谦称是名词,而不是代词。
1、愚:可译作“我”
例: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司马迁《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
2、臣:可译作“我”
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诸葛亮《出师表》);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也。(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
3、仆:可译作“我”
例:仆始闻而骇,中而疑,终乃大喜。(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刘义庆《世说新语》)
4、鄙人:可译作“我”
例:且鄙人虽愚,独不知狼乎?(马中锡《中山狼传》)
5、不才:可译作“我”
例:至以上下相争,才德称位语不才,则不才有深感焉。(宋臣《报刘一太书》)
6、某:可译作“我”
例: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相助上以抗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7、小人:古时男子对地位高于自己者或平辈自称的谦辞,亦称“小可”、“小子”
例:小人实不才。(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8、寡人:诸侯王的谦称,可译作“我”
例:桓侯曰:“寡人无疾。”(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战国策·唐睢不辱使命》)
9、:不穀: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可译作“我”
例: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如何?(左丘明《左传·僖公四年》)
10、孤:古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可译作“我”
例: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认为大有所益。”(司马光《资治通鉴·孙权劝学》)
11、妾:古代妇女对自己的谦称,可译作“我”
例: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范晔《后汉书·乐羊子妻》)
另外自称其名,也是一种谦称,例: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论语·季氏》)句子中的“丘”是孔子的名,这是孔子自己的一种谦称。
篇7: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较为常见的固定句式
●何……之有:表反问,其中“之”字是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有”是动词,“何……”是它的宾语。可译为“有什么……呢”。特别注意,“何”并不是宾语,而是宾语的定语。如:宋何罪之有?(《公输》)
●不亦……乎:表反问语气,相当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得无……乎:表猜度语气,译为“恐怕(莫非)……吧”。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
●但(惟)……耳:只不过……罢了。如: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
●宁……乎,顾(独)……乎(邪、哉):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如:①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蛐②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何(奚)以……为:反问语气,相当于“为什么要……呢”“哪里用得着……呢”。如: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论语?季氏》)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
●如……何,若……何,奈……何:都是表示疑问的句式,可译为“把……怎么样”“拿……怎么样”“对……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
●其……其……:表选择,相当于“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与其……孰若……:表选择,可译为“与其……不如……”或“与其……哪比得上……”。如: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如: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 初中道法教学论文
★ 高考语文作文技巧
★ 听课记录评语
★ 高考语文试题研究高考语文命题预测及复习策略 高考复习(高三)
★ 初中作文教学论文
【初中语文文言文中问句固定表述(共7篇)】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文言文的知识点2023-10-03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及方法有哪些2022-11-17
曹冲称象听课评语记录2023-10-18
教学计划目标2022-10-19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2024-02-06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2022-11-09
小学语文教师下学期工作总结2022-06-04
翻译文言文的技巧2023-12-10
部编版一上语文教学计划2023-11-20
浅谈议论文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2022-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