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汕尾麻鱼膘杂文随笔

时间:2022-05-02 20:45:3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感叹词”为你分享18篇“话说汕尾麻鱼膘杂文随笔”,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话说汕尾麻鱼膘杂文随笔

篇1:话说汕尾麻鱼膘杂文随笔

话说汕尾麻鱼膘杂文随笔

麻鱼其实就是鳗鱼,在汕尾地区我们都习惯称麻鱼。汕尾的麻鱼可不一般,汕尾的麻鱼可是上过电视的,当年可轰动了。当年,广东卫视《老广的味道》的摄制组登上汕尾渔民的小船,全程跟拍汕尾渔民在那美丽的红海湾海域捕捉麻鱼的过程。

红海湾的海洋环境、水质是举世闻名的优良,在这出产的海鲜都是以鲜味而闻名。刚从海里捕捉到的麻鱼更是肉质细嫩、鲜美无比,菜式花样也多,汕尾人对麻鱼美食的追求总是无止境的。麻鱼头可与天麻搭配来个天麻鱼头汤,或来个麻鱼肉炒咸菜,或油焖蒜头;或来个麻鱼春炒芹菜,或炒粿条;或来个麻鱼粥;或来个姜丝清蒸咸麻鱼……

遇上这新鲜的麻鱼有些失控,脑中不自觉地跳出一系列让人馋涎欲滴的汕尾特色麻鱼菜式。

扯得有些远了,今日要说的是汕尾麻鱼膘。好吧,让我们好好说说麻鱼膘。鱼胶即为鱼鳔的`干制品,富胶质,故名鱼胶,也称鱼肚、花胶。但汕尾人都喜欢叫作鱼膘。

汕尾人是出了名的“嘴刁”,对于海鲜,更是无鲜不吃。从海里捕捉上来的麻鱼,那鱼头、鱼肉、鱼春、鱼膘等等,人们都一一合理利用、享用。刚从鱼肚分割出来的鱼膘,经清理后,就进行晒制。晒制后的麻鱼膘颜色偏白、透明,口感润滑黏腻。这样优质的麻鱼膘却不是轻易就能买到的,虽价格略贵,但却是抢手货。

由于鱼膘含有大量的胶原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及钙、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能增强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食欲,有利于防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能增强肌肉组织的韧性和弹力,有利于增强体力,消除疲劳;能使肌肤看起来光滑饱满,有利于皮肤柔软、富有弹性。且易于吸收和利用,更是与燕窝、鱼翅齐名,素有“海洋人参”之誉。因而备受人们的青睐。

汕尾人懂得吃,对着这营养价值极高的鱼膘更是喜爱,对麻鱼膘更是偏爱,汕尾的人们总喜欢用鱼膘搭配各种食材来炖汤。

听朋友说,只要是本地晒制的麻鱼膘一上市就脱销。要买只能预约,没想到汕尾的麻鱼膘这么受追捧的。好货难遇,有时,想解解馋,朋友就推荐经济实惠的北海三牙鱼膘或其它品种。

因此,在汕尾地区富贵人家炖鱼膘汤,总喜欢来个麻鱼膘鱼翅鸡汤或海参麻鱼膘鸡汤。平常人家炖鱼膘汤,总喜欢来个三牙鱼膘猪肚汤或鲜虾鱼膘青瓜汤,或者,来个鱼膘小米粥。其实,也是我喜欢的,鱼膘搭配猪肚,鲜虾搭配鱼膘青瓜,那口口汤无比鲜美,最重要的是小孩也喜欢喝。一个家庭主妇,每天必须要做的功课,就是做出家人爱吃且对身体有益的食物。

专家说,鱼胶的品种是很多的,市面上常见的鱼胶都是经过论证对人体有非常好的效果的名胶。一般市面上常见的鱼胶有鳗鱼胶,北海鱼胶,赤嘴鱼胶,白花胶,蜘蛛肚胶,金龙鱼胶,黄花胶,鮸鱼胶等等。鱼胶品种不同,具体的效果方面也略有不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并不是说越贵就越好,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最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有着专家这话,没有汕尾麻鱼膘,其它鱼膘也是不错的选择。

篇2:话说大运河杂文随笔

话说大运河杂文随笔

京杭大运河开凿于隋朝,它对促进中国南北经济交流起到重要作用。隋朝开凿京杭大运河是为了加强统治,后来它却客观上促进了经济发展。京杭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了不起的工程,虽然现在大运河的交通地位不是很重要,可是在过去交通不发达的古时候,它的作用不可小觑。

运河的历史,蕴育了运河的文化。京杭大运河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京杭大运河是一个流动的、还活着的遗产,是一个连接各个城市的历史文化遗存,正因为有了运河,才能孕育出这么多运河城市,有效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京杭大运河的价值和风貌传承千万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断流”。

对古运河的命运,我曾经思考许久。

一是古运河旅游经济带的建设问题。

台儿庄运河号称“活着的运河”,其历史风貌果然非其他地方可比。它是1959年京杭大运河台儿庄段改道城外时留下的,全长3公里。由于古街保存完好,而且生活气息浓郁,真有回到明清时代之感,世界旅游组织称为“京杭大运河仅存”的清代文化遗产,丹麦旅游专家彼德森说:“我梦寐以求的中国大运河就该是这个样子。”

台儿庄运河古道北岸的顺河街、越河街、丁字街等部分古街巷以及岸两边仍然保存完整,原汁原味的明清古商铺、古民居,还有岸边的古码头等,最老的已有500多年历史。这些街巷、古居顺河而建,布局灵巧,远看参差蜿蜒、错落有致;难得的是,古街民风淳朴依然,居民依然保存着百年前的.生活习惯和节奏,“活着的历史”大概就是如此吧。明清建筑风格最为集中的越河街上,随青石铺路卵石镶边的古道蛇行,但见两旁重楼叠院,马头墙高低错落,昂首云天,既有北方建筑的沉稳,又有江南建筑的灵巧。细看店面临街而立,庭院朝运河开,既顺应了地利人和,又有节奏明快、方便实用的商业特色。古运河边至今犹存的驼家码头、郁家码头、王公桥码头、四十万码头等,一律青石筑就,台阶铮亮,从中可见当年的繁华。运河古道南岸,还保存着大面积的古村落,全是草屋茅舍、泥墙草顶,古朴清幽,隐居于参天古木之中;清代的贞节牌坊、兴隆桥、清真寺等古迹、遗迹散落其间,随处可见……

扬州古运河水质清澈,穿城而过,沿岸古迹林立,风土人情独特有趣。从长江入口处开始,沿岸有瓜洲古渡;全国四大名刹之一的高旻寺;盛唐海上丝绸之路的渡口扬子津;鉴真东渡码头宝塔湾;伊斯兰宗教名胜普哈丁墓;以及新老运河的分水岭茱萸湾等。水线再向北延伸可顺游古驿站高邮、莲藕之乡宝应等。

运河两岸像台儿庄、扬州这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还有许多:苏州、无锡、通州。这些明星城市应该建设成为一个旅游经济带,发挥他们在运河旅游经济带的领军作用。

二是古运河的保护与开发问题。

通州,运河过去在漕运上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现在通州人也把运河作为我们通州人民的母亲河。通州有名,应该也是因为运河出的名。我不知道您听说没听说过,过去有这么一句话“一京二卫三通州”,一京就是北京,二卫就是天津卫,三通州,为什么排第三呢?说白了我认为就是因为运河而得名。

通州在建设滨水宜居新城的过程中首先不断挖掘运河文化。运河在过去,包括现在,它是通州城边的一条河,过去又有污染,治理得又不够,以后加大了对运河的整治力度,过去河道是80米,一下给扩大了200米,运河两岸建设有运河文化广场,有奥体公园,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加大了运河的景观建设,经过一年努力,运河文化广场、奥体公园,作为市民休闲、娱乐、健身的天然大广场,也为我们将来迎来新城的全面建设开发打了一个很好的环境基础。

杭州大运河新的建设工程已经开工。杭州计划将古运河的中河、东河与钱塘江、西湖相通,建设一个运河水系网,杭州也将拉开水上旅游新篇章。中河、东河连接段选择在河坊街中间挖一条河道,河道宽度9.5米,两侧各有7米的铺装道路,人行道宽度2.5米,优点是这个方案不需要拆迁,可实施性较强,对交通影响适中。美中不足的是,水与路的高差较大,亲水性和景观效果一般。

此外,中、东河的沿线游步道都将贯通。至于一些路口,会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一些栈道和过街设施。除此之外,沿线的住宅都将进行立面提升,其中,五柳巷历史街区的大部分建筑都进行立面整治,体现“纵街横巷”的街巷空间和街巷与河道并行的江南民居特色。

在水中看风景,除两岸风光外,桥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中东河沿线桥梁众多,共47座。杭州将根据桥梁现状情况,对工程范围内现状基本完好的桥梁在保留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简单整治,对15座古桥进行保护修缮;对不能满足规范正常使用要求的仙林桥,进行上部结构改造;对于斗富二桥、三桥,按原桥型增大跨径重建。最终目的是实现运河-东河-中河三河开通水上旅游开发。

三是古运河饮食文化演化。

运河促成南北交流,同时,南北不同的饮食文化也在这里交汇。有名的淮扬菜系就是一个例证。淮扬菜系的“淮”其实是指江苏淮安一带;“扬”则就单是指江苏扬州了;整个淮扬菜系是淮安、扬州、镇江三地风味菜的总称;“淮”是以淮安为代表,淮扬菜系中又以扬州菜为代表。淮扬菜系的形成和这三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有极大的关系。

淮安、扬州、镇江三地位于长江南北,淮扬紧挨京杭大运河,从地理上看是连接南北西东的重要交通枢纽,且自古以来就是富庶的鱼米之乡。淮安、扬州早在隋、唐时期就已经相当繁华,当时的淮安、扬州不仅仅是文化交流上的发达,更可以理解为淮安、扬州在那个时候便已是消费集中地带!从文献记载中淮扬菜的闻名名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和淮安以及扬州的文化交流发展、鼎盛过程一样,历唐、清两个时期,且也是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颠峰,借势于两代皇帝的频频南巡期间缕缕逗留淮安、扬州。

到乾隆年间,淮扬菜系已经成为全国四大菜系之一。明清时期,淮扬宴席的发展形成一个高潮。明万历年间《扬州府志府志》记载:“扬州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视江表。”这“制度”之中,就包括饮宴规格、规矩。清代康熙年间的《扬州府志》中则记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扬州为最。民间或延贵客,陈设方丈,伎乐杂陈,珍氏百味,一筵费数金。”乾隆、嘉庆年间,有关淮扬宴席的记载更多。据史料记载,清代淮扬宴席可分为民间宴席、市肆宴席、文人雅集酒会、盐商宴席、官府宴席几类。其中,著名的有民间宴席中的“七簋两点”“三碗六盘”两种;市肆宴席中的全席、船宴、素席等,而全席中,又以全羊席、全鳝席名气最大;文人雅集酒会中的“红桥修禊”“(名园)诗文酒会”“平山堂宴集”等;盐商宴席中的“山珍海错席”“戏席”等;官府宴中的“满汉席”等。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扬州画舫录》中收录的“满汉席”食单,是中国关于“满汉席”的最早详细记载,在中国宴席史上有着重要价值。淮扬菜的闻名从做法上来讲,其主要得益于选料、刀工、火工三个方面,淮扬菜选料是非常严格的,时下酒店里流行的鲜、活现做的服务,或许可以在古代的酒店里看到它的发展轨迹;刀工也是极其重要的,唐代的“三把刀”的传说几乎是神乎其技,菜刀便是其中之一,可见扬州人对于食文化研究,绝对不亚于骚人墨客之吟诗作赋,菜刀的传说主要是指做菜时的刀工;至于火工,就是火候了,对于这个没有什么明确的标准,人云亦云的是淮扬人擅炖焖。从整个淮扬菜系构成来看,淮扬菜的主要特点是:选料严格、刀工精细;火工考究、擅于炖焖;主料突出、注重本味;原汁原汤、清则见底、浓则浮白;浓而不腻、淡而味鲜;咸淡适中、南北咸宜;带骨者酥烂脱骨而不失其形、煎炒遛炸者滑嫩爽脆而不失其味!淮安菜是淮扬菜系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端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青莲岗文化”,至迟在距今六千多年以前,当地先民已用陶器烹饪,经过数千年的变迁,至明清时期成为体系完整、风格独特、享誉南北的独立流派,和扬州等地一道,为淮扬菜系的最终形成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淮安菜讲究选料和前期加工;讲究刀工的合理运用;讲究火候的恰到好处;讲究调味的和合多变;讲究菜式的丰富多彩。其中的有狮子头、软兜长鱼、拆烩鲢鱼头、水晶肴肉、文思豆腐、三套鸭、烫干丝早已成为淮扬菜的经典代表。

万里长城和京杭运河,它们是人类历史上由中国人设计并施工的两项最大的建筑工程。它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我们要珍爱。本着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我们要利用好这些人文景观,充分挖掘运河文化的内涵。

篇3:鱼杂文随笔

一条鱼杂文随笔

这是很久很久的往事了。

那一年的8月,我大约6岁大点,正在念小学一年级。

那一天早上,母亲送我到10公里外的二爸家。

头天晚上,下了一夜的暴雨,到凌晨6点左右,暴雨才逐渐小起来。早上7点,我和母亲从离县城5公里的邓双镇中心小学出发,到县城时,雨基本上停下来。但天空上仍是乌云阵阵,凉风习习,零星小雨还时不时将油布雨伞打得滴滴作响。

县城外,柏油路面被暴雨冲刷的干净光亮。路两边,到处是七零八落的梧桐树叶。路边沟渠,水流湍急,裹卷着一些枯枝残叶,匆匆向岷江奔去。

母亲在我前面走,一路默默无语。我穿着短裤,手提布鞋,打着赤脚跟在她后面。

赤脚走在被雨水冲得干干净净、光光滑滑、湿湿漉漉柏油路上,我感觉开心极了。遇见柏油路上凹处清亮的积水,我还欢快地用脚去踩一踩,然后又飞快地追上母亲。

走了一段路,突然,听见母亲兴奋的叫起来:魚!宁儿,快看,这里躺着这么大条活魚!

我赶紧走到母亲身边,往她手指着的地方一看,果然一条又大又肥的鲤鱼,鼓着亮晶晶的双眼,在靠小沟边的柏油路上扑楞楞翻腾。

母亲轻轻走到鲤鱼身边蹲下,用极快的动作按住它,同时,要我把鞋子和雨伞放下,把她包里的手绢拿给她。

我没想到,平时斯斯文文当教师的母亲,此刻动作是那么敏捷,瞬间就用手绢将鱼包紧打了个结,将它提溜起来。

母亲看着手上提着的鱼,笑嘻嘻的对我说:宁儿,这条鱼起码两斤多,我正愁没有礼物送给你二爸,没想到暴雨帮了妈妈个大忙。

我看着母亲的笑容,感觉母亲心情好像好了不少。

但是,我心里突然冒出一个奇怪的.念头:这条鱼有问题,绝对不能要。

于是,我对母亲说:妈妈,这条魚我们不能要。

母亲不解的问:为啥不能要?

我着急的说:这条鱼是鬼变的。

母亲说:啥子鬼变的,不要打胡乱说。

我振振有词对母亲说:鱼都在河里游,它不是鬼,怎么会在柏油路上?

母亲说:昨天下了一晚上的暴雨,这条鱼可能是被上游暴涨的河水冲到路边水沟中,然后又被冲上柏油路上,被搁浅了。怎么会是鬼变的呢?不要信神信鬼的!

母亲说完,生气的快步往前走。

我追上去,拽着母亲的衣角,边走边说:它是鬼变的,您把它放了吧,放了吧。

母亲见我如此固执,便停下脚步,耐心地对我说:宁儿,我先要严肃的批评你,相信封建迷信是错误的。然后我还要告诉你,这条鱼对于我们家的重要性。今天为什么妈妈要送你到二爸家,那是为了节省你一个人近半个月的口粮。节省下来的口粮,可以还给上个月借给我们的罗大娘。

母亲蹲下身子,眼睛湿湿的说对我说:你外婆瘫痪在床,你爸爸又被送去监督改造,你们三姐弟和外婆全靠妈妈教书这点工资来艰难维持生活。你二爸为了帮我们,才让我送你到他家过两个星期。为什么妈妈一路上一句话都没说,那是因为妈妈只带了一点点钱,这点钱如果在县城给外婆买了药,那么就没有钱给你二爸买礼物,所以心里既矛盾又难受。仅管二爸嘱咐妈妈不要带任何东西,但妈妈也要表达一下谢意才行。有这条大鱼,不正好是对二爸的感谢吗?

母亲说这话时几度哽咽。我也听得十分难受,眼晴也湿了。

但是,不知为什么,我总觉得这条躺在柏油路上的大鱼是不祥之物。

我哭着对母亲说:妈妈,我知道家里穷。但这条鱼肯定是鬼变的。放了这条鱼吧,放了吧,您把它放了吧。

母亲再次生气了,没有理会我,继续抬脚往前走。

我紧紧跟在母亲后面,仍然不停的哭喊着:它是鬼变的,您把它放了吧,放了吧。我回家把捡的牙膏皮卖了,给外婆买药。

母亲看着我如此执着,叹了口气:,行,放吧,你去放吧。

我擦掉脸上的泪花,从母亲手中接过这条大鱼,赶紧将它放到马路边沟渠里,看到它迅速游走后,心里才完全踏实下来。

到了二爸家,母亲谈起这件事,二爸说我简直太憨厚、太老实了。同时,也笑母亲居然让我把这么大一条鱼给放了。

而母亲摸着我的头,只是淡淡的笑了笑,没作解释。

多年以后,我长大成人,懂事了。回想起这条鱼的故事,我明白了两件事:

第一、我当时为什么看见这条鱼就固执的认为是鬼变的

这是那个特殊时代给我们这代人造成的特殊影响。

当时那个年代文化生话极其贫乏。很多晚上,与我差不多大小的娃娃,就围在昏暗的电灯杆下,听大娃娃讲神仙与鬼怪的故事。这是我们业余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可供我们少年儿童读的图书中,就有不少神仙鬼怪,变来变去相互打斗的绘画和文字。

因此,看见本应该在水中的大鱼活鲜鲜躺在马路上,自然联想到鬼怪之类的事情。

第二、母亲为什么最终让我放了这条鱼

母亲是教师,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的人,她绝对不相信鬼神一说。也绝对不会相信这条鱼是鬼变的。之所以最后让我放了这条鱼,完全是心疼我。

因为她见我如此执着求她,而求她的这副稚嫩的脸上写满着对这条鱼的惊恐。她不能因为这条鱼让她的年少的儿子心灵受到伤害,更不能让儿子觉得妈妈完全不顾他的感受而心生艾怨。

至于这条鱼是不是鬼变的,儿子大了,自然会明白。

转眼40年过去了,母亲也病逝了。

再回首时,我已不会单纯的想,如果不放掉这条大鱼,贫穷的家里该节约多少钱;

或者,如果将这条鱼熬些汤给严重缺营养的外婆喝有多么的好;

或者,补一补母亲赢弱的身子,有多么的重要。

我想得更多的,是母亲的爱,那种对子女真心似洁雪,感情如深潭般的爱。

一条鱼,曾经引发我多少次的回忆,以及回忆中对母亲满满的怀念。

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再”。

唯有,母亲秀丽的脸庞,清瘦的身材,一直在我心中鲜活的存在。

篇4:我有话说杂文随笔

我有话说杂文随笔

鲁迅先生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的脊梁”其实就是中国精神,这种精神即使是在皇权统治下的私有制社会,也是一种衡量世界观的价值尺度。也可以说就是中国的“普世价值”,是得到公认的中国人的精神楷模。反之,就登不得大雅之堂,或者说就是有伤风化了。

这几天,网上盛传一则消息,据崔永元先生爆料,一位叫什么冰冰的红得发紫的女艺人获得了中国精神造就者荣誉。崔先生也在微博上有如是的评论:一个真敢发,一个真敢领。这显然是针对发奖者和领奖者而言,倒也切中要害一语中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评奖机构,有什么样的背景,我没有详细的了解过,不得而知。至于这个什么冰呀雪呀的,倒是有所耳闻。据说她涉嫌偷税漏税,被爆出与演艺界盛行的“阴阳合同”有些瓜葛。是否真有其事,还有待于相关部门最终的调查结果。我在这里不好预测,也不好作评论。但这“中国精神造就者荣誉”,她可确实是领受了。不但“敢领”,而且领得理所当然堂而皇之,也没听说她有什么受之有愧不好意思。一时间成了中国人的精神高标了,形象变得异常伟岸,须仰视才见。是不是让“追星族”们欣喜若狂,让专注于花边新闻的小报记者们趋之若鹜如猫见腥如蝇竞血,按常理推测应该是这样的。在这方面咱们是有过先例的。前几年,一个明星在上海大婚盛况空前,是否绝后,不敢断言。媒体的报道铺天盖地。而几乎与此同时的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的报道却显得冷冷清清,有点“春风不度玉门关”的味道。还有就是一位男星,因为女友劈腿经纪人而闹离婚,也闹得沸沸扬扬舆论一片哗然,着实是出尽了风头,不花广告费地火了一把。实在是赚足了人们的眼球!

而这次是中国精神荣誉的头筹,那可上升到民族精神的高度,那是十足的正能量。媒体怎么能不像打了鸡血针一样亢奋呢,更何况还是演艺界的大腕呢?当然,我并不是说,“中国精神造就者荣誉”就不能颁发给艺人。想当年,在抗战时期,梅兰芳先生蓄须明志,宁死也不为日本侵略者的“大东亚共荣”“王道乐土”去站台演出。抗美援朝时期,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女士,为了民族大义,捐献给志愿军一架飞机。如果把“中国精神造就者荣誉”授于他们,我想大家都不会反对吧,毕竟他们的所做所为体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和拳拳的爱国之心,尽管他们都是艺人。但范这“烂”艺人,无论是操守还是德行,都与梅常二位不可同日而语。倒是和十多年前穿着日本军旗装招摇的另一位大眼睛女星有一拼,总觉得仿佛让人吞了一只苍蝇,感到恶心。现在却居然把一个崇高的荣誉给了一个劣迹斑斑的人,就匪夷所思耐人寻味了。另据爆料,汶川地震时,她还有过诈捐的丑闻。这和给潘金莲立一个贞节牌坊有什么区别吗?而且还要授之以“中国精神造就者荣誉“的桂冠,这简直就是对”中国精神“的彻头彻尾的污辱!这是对国民智商的严重的毫无底线的挑衅!这是赤裸裸的戏子误国!

倘这就是“中国精神”,那可真是英雄枯骨无人问,演员糗事天下知了。那我们的有关部门就决不可一味地装聋作哑姑息纵容听之任之了!

篇5:话说北国烟雨杂文随笔

话说北国烟雨杂文随笔

以前早听说过“烟雨”二字,但都是在描绘江南的文字中寻到的,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人会在写北方的时候提到“烟雨”。这也不奇怪,毕竟往往都是南方给人的感觉温婉,北方给人的感觉粗犷,因此“烟雨”这么柔情绰态的词语就只有江南风光配得上了。

北方有些地区也干旱,一年难得下几场雨,若下雨,难免不是凉飕飕的瓢泼大雨,总之决计不美好的。看以前的诗词也能知道,北国迷人的是漫天飞雪、大漠皎月、塞外秋色、长河落日、孤烟走砂,诸如此类壮阔恢弘的景象。但如今钢筋水泥丛生,恐怕连风花雪月也都是打好了模子。

六月至,中高考到来,就该下雨了。

起初忙于备战中考,并不怎么在意窗外景色,但是过了几天,却发现原来北国的雨也很有神。

你看天空还透着亮,也并无阴云,甚至都看不见雨,只发现往常楼房的'轮廓都被抹开、淡化、柔和。若往西边看去,树影深处浓翠,浅处流绿,倒能衬托雨线细细密密,却还不成帘子,像老动画电影里一帧一帧的魔法,又像泛黄的水墨画被岁月揉出一条一条的白。

等雨晴了,天外更透亮,整个世界突兀地被赋予新生,虽是傍晚,却像一个镀金的早晨。到后来,天空苍蓝,一朵粉红色的云躲在楼后,边缘与天空纠缠出丝丝缕缕的薰衣草的紫色,像天蚕织就的茧子,缓缓地沉入黑夜。

我想,这就是北国烟雨吧。

篇6:话说卫生纸的杂文随笔

话说卫生纸的杂文随笔

以前,我对卫生纸是很抠门的,舍不得用, 用了也舍不得扔,攒着。

前几年在外面上各种身心灵课,课上大多有疗愈的环节,会哭的稀里哗啦。每次疗愈活动开始前,助教就给每人发些卫生纸,或者让每个人自己先准备些卫生纸在手里,准备擦鼻涕眼泪。我每次都会抽很多,生怕不够用(我专门观察过,很多人都像我一样)。

等到开始痛哭流涕时,就不断拿卫生纸擦眼泪。擦一次,就闭着眼睛抹黑对折一下,再擦。擦完眼泪,擦脸上的泪痕,最后擦鼻涕。很科学统筹的顺序,绝不浪费。如此不断地对折、擦拭,直到无法再对折、擦拭。

可还是舍不得扔掉,每节课下来,口袋里都装好多用过的卫生纸。出了教室也不舍得扔掉,会把它们一直带回家,想着把它们再派点什么用场?后来终于想了两个用途:可不可以先擦桌子、再擦皮鞋呢?

想是这么想,但却一次也没这样干过。终觉得那是已经用脏了的卫生纸,不能再擦其他东西,应该扔掉。只是一种严重的匮乏感使自己不舍得扔掉。

女儿小的时候,她有时候犯了错误,我批评训斥她。她委屈地哭,从桌子上抽抽纸擦眼泪。她每抽一张纸,只擦一下鼻涕或眼泪就扔掉,又抽一张新纸用。如此不断地一张张抽抽纸,我心疼坏了,好像她在割我的肉!我顾不上再训她犯的错误,而冲她大呼:小姑奶奶,你这卫生纸不能这的用!你应该叠一下再擦,直到不能叠了再扔掉!你这样太浪费了你知道吗?

女儿气坏了,本来被我训就满心委屈,这时候更加气愤,冲我喊:孙某某!我连用卫生纸的`权利都没有了吗?你真是太过分了!连我怎么用卫生纸都要管!你太控制了!我总是又气又急又心疼地跟她讲道理,制止她说:你有用卫生纸的权利,但你不能这的用,你要节省着用!常常,吵到最后,我已经忘了一开始因为什么训她的,最后变成了因为浪费卫生纸而训她。但关于卫生纸,我就是这么抠门儿,管不住自己。

后来,我把我这些糗事讲给我的小闺蜜听,小闺蜜来我家再用抽纸的时候,每次都要悄悄怯怯地看我,看我是不是心疼了。她或者将卫生纸撕一半用,或者一张抽纸有两三层,她就会剥开一张来用。然后在那里掩嘴吃吃地笑道:我在你家用卫生纸都有了心理阴影了,知道你心疼。哈哈!我说没事,你放开了用!我家多的是!我们就笑成一团。

还比如,只要去食堂、饭店吃饭,去有卫生纸的地方上厕所,如麦当劳、肯德基,总要抽几张、或撕一团纸装在口袋里,以备后面之用。好像永远都需要用到卫生纸的感觉,永远怕卫生纸不够用的感觉。

对卫生纸的匮乏感与占有欲简直到了一种欲罢不能的程度。总之,口袋里经常装一堆用过的、没用过的卫生纸。

有一次,和一个好朋友聊起这事。当时正跟朋友挎着胳膊等着过红绿灯,结果朋友在街上笑弯了腰,笑得走不成路。她像遇到了知音,笑得简直说不成话,直对我挤眼点头,上气不接下气地笑道:我老公也是这样,多会儿从外面回来,口袋里都装一堆卫生纸。

哈!真是遇到知音了!我跟她说,嗯,我俩(我和他老公)有这相同的爱好,看来我俩能过到一起。笑死。

她说有时候洗衣服,忘了掏她老公的衣服口袋,结果搞的洗衣机里全是卫生纸碎屑,沾的其他衣服上都是,都是她老公衣服口袋里的卫生纸惹的祸。她跟她老公说了好多次,叫他不要再给口袋里装卫生纸了,但她老公就是做不到。就像我一样,看到卫生纸就要往口袋里装一些。不装很难以割舍,像割了自己肉一样。

我跟她说,这事我基本没有犯过,因为我这么抠门,我是舍不得把卫生纸扔到洗衣机里搅坏的。哈哈哈!我们笑得一塌糊涂。

有个小伙伴曾跟我说,现在人都用手机支付,身上都不装钱了,小偷从别人口袋里都偷不出钱了。小偷费半天劲儿,割开别人口袋,结果掏一把是卫生纸、掏一把还是卫生纸,还不把小偷给气死!心说:这货,比我还穷!口袋里只有点破卫生纸!笑的我!

关于囤积卫生纸,并无好坏、对错与褒贬,它只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养成的习性。自己觉得无所谓就接受,觉得不舒服就调整。我现在已经调整得症状轻多了。哈!

昨日整理过季的衣服,看到一条红裤子的口袋露着一条白边,很是醒目。心中疑惑是什么东西,掏出来一看,原来是几张卫生纸,不仅嘿然!哈!这货!是不是每件衣服口袋里都有卫生纸呢?要都是钱就好了!

在生活中,我们根本不需要去嘲笑别人。我们这个小我,是有足够的让我们自我嘲笑的笑料的。

篇7:摸了鱼杂文随笔

摸了三条鱼杂文随笔

随机到的三个梗:十字路口。吃醋。刀。

看作一个人生命中的三个故事也行,或者同一世界观下的三个人,或者三个独立故事,都没有问题。

主角原型是我和男朋友。

瞎编的。

1.

我眯眼看信号灯的颜色。

二十米外的灯柱被热空气扭曲成了购物广场上傻了吧唧的气球人,密密麻麻的发光二极管努力地把自己投射到行人的视网膜上。赤裸而滚烫的柏油路像一口冒着油烟气等待培根的平底锅,没有任何生物打算试探一下地面的温度。目力所及最近的绿色植物在五十米开外,就连知了声都微不可闻。

倒数三秒,我攥紧了车把。

当我意识到刚才自己被太阳晃了眼,信号灯的颜色是由浅变深而不是由深变浅的时候,一辆与信号灯同色的跑车离我还有不到两米。我看了一眼这辆车,仿佛有人喊了时停一样,我的脑子里飞速闪过了无数画面,也许这就是俗话说的走马灯吧。我以为会有很多家人朋友的温馨美好瞬间,结果闪得最多的画面还是重度红绿色盲眼中绿灯变红的那一刻,交织着悔恨,不甘,痛苦,恐惧的那一刻。

我不知道过了多久才恢复了意识,体感有一个小时,但是明明我还在骑着自行车,甚至毫发无伤地与红色跑车擦肩而过。我飞速闯完了这个红灯,从马路的另一侧回望。

一片羽毛即将落地。金色的,马上就要溶解在阳光里的,初生鸡仔那样毛茸茸的,软的,生命的力量饱胀到刺眼。它一接触地面就消散在空气里了。他又救了我一次。

“谢谢你。”

“这是我应该做的。”

2.

我打开自己小破公寓的防盗门,肩膀上的小东西呼啦呼啦地飞到沙发上,收起翅膀恢复身形抱着靠枕不发一言。

“怎么突然生气了?”我把手里的包裹放到鞋柜上,关了门,然后坐到他身边。戳了戳他的脸蛋,顺手捏了捏,嗯,手感真好。他伸手拍掉了我不安分的爪子,转过身继续生闷气。

今天应该没干什么会惹恼他的事情啊?七点起的床,早饭午饭也好好吃了,到底他在生什么气?算了,守护天使的心思可真难猜。我站起身正打算去把包裹拆开,就感觉自己的手腕被拉住了,于是只好再顺势坐下来。“怎么了?”从刚才我在门卫那儿取快递开始这货就突然单方面和我冷战,也不缠着我吐槽我的同事了,也不评点路人的穿衣风格了,习惯了他絮絮叨叨的我耳边一下子安静下来还怪不适应的。“你不告诉我我真猜不到我又做错什么了啊。”

“你道歉!”他抱着靠垫死死盯着鞋柜上的包裹。

“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不该瞒着你偷偷买毛绒玩具的,回头先给你抱,好不好?”

他一扭头:“我才不要。丑了吧唧的。”

审美遭到质疑,我忍不住为自己辩护一下:“我在淘宝挑了半天的……”然后在他的瞪视下吞下了后半句“买家秀里的小姐姐们抱着巨可爱”。

估计是瞪累了,他又转头去看那个包裹。见他半天不说话,我清了清嗓子:“那我把它放书房去了啊,反正你也不去那儿——”

“也”字还没说完,他突然出声打断我的话:“它有什么好的。”

我为了说完自己的句子没听清他说了什么,就下意识回了个气音:“哈?”

“你是不是以后就抱着它睡觉了?就不要我了?”他越说越委屈,说完就变回小不点的样子,躲在沙发角里,用靠垫挡着自己,“你是不是以后再也不摸我的翅膀了?”靠垫轻微地晃动了一会儿,一边晃还一边发出声音,“哼,它又没有羽毛,而且一点都不软,完全不好摸。”

“啊,我是买来垫腰的。”终于明白小东西在生什么气了,“书桌配的那把椅子一点都不符合人体工学,坐个一小时就腰酸背痛,所以买个软一点的'东西垫一下。”见靠垫不晃了,我把它拿到单人沙发上,让尴尬害羞到僵硬的小家伙呼吸点新鲜空气。他还面对着沙发角落蜷着,展开翅膀遮住自己不让我看见,结果因为身高原因我正好能看见他红得滴血的耳朵尖。我站在沙发背后伸手戳了戳他的翅膀根,小家伙“嘭”的一下变回了185的大高个,面对沙发背跪坐着,脚背搭到了茶几上。他起身绕到我身边来一下子抱住了我,下巴搁在我背后闷闷地出声:“以后还是抱着我睡觉。”

我也回抱他,顺手撸把毛:“嗯,抱着你。”

3.

每个人类生来就有一个守护天使,是只有自己看得到、接触得到的奇异魔法造物。有些是人形,有些是兽形,有些是器物,有些甚至形体都没有,只是一段意识。在有些世界里,人终其一生都是孤独的存在,但在这里不是。每个人的守护天使会一路陪伴这个人从出生到死亡,而一个人的死亡往往是在其守护天使消失之后发生的,比如隔壁老王就是在耗尽了自家天使的法力之后还不知悔改,一意孤行闯红灯,导致被车撞了,再比如隔壁楼那个小男孩从出生起就带着不治之症,他的天使是一把格外娇贵的小提琴,在他九岁那年碎成了无数木片,然后他也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再举个不是我们小区的例子,我一个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听说他的天使长得和他女神一模一样,她在一次意外之后化成了一堆沙子,自此他悲痛欲绝,终于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选择了自我了断。

我的守护天使虽然法力几乎为零,但是有一个特殊能力,就是能被我以外的人看到、摸到。虽然我对此有点不爽,但是他因此能光明正大地成为我的男朋友,这份骄傲一下子就把那点小小的不爽冲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篇8:减肥的鱼-杂文随笔

减肥的鱼-杂文随笔

你打电话来问:“鱼怎么样?”

我将“鱼”误听成“你”,于是,乐颠颠地答:“我很好。”

等到你纠错改正后,我一气之下真想甩了电话:难道鱼比妻儿还重要吗!想想你远在新疆红雁池电厂检修设备,一定很累很困,所以暂且不与你计较。于是,口是心非地再语气平缓地与你叙着家常……

一提起鱼,我就一肚子火。

你在检修部工作,平日里机组大小修春秋检,忙得不可开交。还时不时因公司承包工程,被派往外地,少则一两个礼拜,多则一两个月不着家。

可你就偏偏喜欢养鱼,于是为了保持活水以便养鱼食——红线虫,卫生间里只能细水长流,常常是水漫鞋湿。而客厅鱼缸内的打氧泵则不分昼夜地辛勤工作,使得家中无论白天还是夜深人静时,常闻泉水叮咚响。最让人头疼的是:你不在家时,尽管我又是换水又是加温又是投喂又是消毒,又是查阅参考资料,可无论怎样细心呵护,总有不争气的鱼,日渐消瘦乃至翻肚。

结果呢?你一回家,保准又会语气温和却性质很明确地批评教育我。

你在家的时候,象个劣性不改的顽皮的孩子,总会神不知鬼不觉地溜出去玩。或者钓鱼或者打牌或者喝酒聊天,最高纪录是两天一夜不着家。那一次,从窗户亲眼看见你往家赶。于是,我守株待兔稳坐家中,准备私设公堂,让你老实交待。谁料你大禹治水过了家门而不入——原来你发现情况不妙,继续开溜。那一阵子,真把我气得头顶冒烟,五脏沸腾。真恨自己:为何没出息地去牵挂一个贪玩不回家还不提前打招呼的人!气消了,怒散了,我们握手言和。

尽管在一起的日子,常伴有口舌之争、赌气之嫌。可你不在家的`日子,当锁子坏了,水龙头坏了,马桶坏了,不由得想起什么都会修的你,包括修复我敏感而脆弱的心。

你又打来电话了,我先发制人地告诉你“鱼很好,只是在减肥,请勿牵挂。我也学学你,打电话言简意赅。没事了,再见吧!”

你则不急不躁地温言相劝:“多没出息,跟鱼吃醋。你是个通情达理的人,那么站在我的角度想一想:厂里来新疆的有一百多号人,都想在晚上休息时,用这一部方便的系统内部电话跟家人报平安。现在,我身后就有许多人在排队。谁好意思一个人抱着电话唧唧我我!”

挂了电话,我对你的曲解感到很难为情,于是,起身“爱屋及乌”地侦察你那妖贵的鱼是否依然还有减肥的迹象……

篇9:杀鱼记杂文随笔

杀鱼记杂文随笔

今天早上七点半送宝宝去幼儿园,路上嚷嚷着要吃鱼,送完她直接去了附近的农贸市场,一般情况来这里可以挑到较为满意的新鲜食材,有许多时令的蔬果。大部分都是郊区菜农果农当天采摘直接运到农贸市场卖的,还有鱼肉蛋类也是,今天我想也不例外,因为,来的比较早呗!算是赶个早市。

进入农贸市场,人还真不少,不能说人山人海吧!那也起码像周末逛超市似的。我径直来到水产区域,去了一家常年定点的摊位,是一位中年阿姨,看着人比较劲道,大概六十多岁的样子,干起活来特别麻溜,干净利索,是我喜欢的类型。我让她帮我挑了一条鲈鱼,一看她的手受伤了,我就自己挑了一条不大不小适合清蒸的份量,鲈鱼基本上没什么刺,比较适合老人孩子们食用。

付过钱后本想让阿姨帮忙把鱼处理干净再带走,可一看她的手受伤了,又不忍心让她帮忙,索性就自己拿回去处理吧!阿姨看出来了我的心思,应让来让去少收了我一块钱,弄的挺不好意思的,总觉得占人便宜的感觉。随后买了一些蔬菜水果,算得上是满载而归。

回到家,准备着怎么把这条鱼给处理了。首先,去厨房取了适合杀鱼的.工具,刀剪刀还有盆,怕在厨房搞的乱七八糟不好收拾,就到院子里处理好了,一切准备就绪。我把衣袖卷了又卷,准备一刀下去减少它的痛苦,我看着鱼,鱼好像也看着我,就这样我们对峙着纠结了几分钟,最终我还是狠下心残忍的杀害了它。忙的西里咣当的一通,当我看见自己糊满鲜红的手,心里不由得一阵阵起鸡皮疙瘩,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像我这个岁数还真没做过几回这样的事情,一般都是卖家直接给处理好的。

我在惊悚中惊醒,赶紧处理,紧张中把不堪直视的现场冲洗干净,看着自己洁白干净的双手因此沾染过血腥,继而心头微微一紧,还好没有半途而废,不然自己又罪上一等,一切收拾妥当。压压惊,为自己泡了一杯茶,稍微休息了一会,心情舒缓了一些,心里泛起嘀咕来,以后天塌下来也不干类似的事了,也太挑战一个人的心里承受能力了。

经历了这么一回杀鱼体验,这还真不是我想挑战的事,主要可能是自己联想太过于丰富了。对于经常杀生的人来说不是一回事,简直是小菜一碟,可对于未杀过生的人来说却是一种罪过。

篇10:淹死的鱼杂文随笔

淹死的鱼杂文随笔

阳春三月寒哩,晓鸡鸣耶。

黄鹂聒噪扰哩,思故人耶。

大河东去远哩,埋枯骨耶。

鱼儿不爱水哩,中意我耶。

老于四十,出头个子不高,才一米六七。他爷爷是村里唯一的私塾先生,听我他家祖上曾经出过状元,后被贬入此地。可能是因为老于爷爷和祖上那位不知名的状元的缘故,老于就一直以状元之后、秀才自居。从小也跟随他爷爷吃了一些墨水,识得一些字,常常之乎者也的说些听不懂的话。

头发灰白,杂乱而散散的披在肩上。手里常常拎着一本牛皮纸包裹的破旧老书,绒绒的书边暴露了他的年代久远。同时许多农村妇女一样,他也喜欢在村里四处打听各种小事。特别爱管闲事儿,什么鸡毛蒜皮的事都喜欢插一脚。一有空,就逮住那些吵架的人讲大道理,惹得人们很厌烦。时间一久,人们见到老于来了,就马上不吵了,各走各的。人群散开,像躲避瘟神一样。

老于却不以为然,甚至觉得自己很有威望。像城管一样,很威风。

老于喜欢看文言文的书,也喜欢像古人一样听些戏曲。他觉得现代文都是乌七八糟的,没有古人的文言文那么有仙气儿。人们问他什么是有仙气儿,他又吞吞吐吐的说不清楚。

人们不停地追着问,他被问急了就摆了摆手。驴头不对马嘴的回答一句:“这些都是读书人的事,管那么多作甚?”话音一落,他就推开人群,慢慢的走远了。

人们有时会问他:“怎么学的这些古文?”

他就会沉几分钟,自顾自地回答道:

要看书哩!看书。乱七八糟的可不看。

要听话哩!听话。坏话、谎话可不听。

人群中有人插了一句:“那你抽烟喝酒吗?”

烟,倒是也抽的不多。

酒,喝酒倒是喝的多哟!

说着说着,他又开始讲文言文:

烟者,圣也。可隐心,入梦。

酒者,药也。可治百愁,解百忧。

不可断绝,不可断绝。

老于喜欢看报纸。每次家门口的报亭只要有新报,卖报纸老头就会对着他的家门口喊一声:“老于,来新报喽!”

家门口的老狗就会答应几声,表示他已经听到。那个时候他就会像门口的老狗一样,耷拉着头,拖着缝了好几个补丁的布鞋。衣服随便披在肩上,手里拿着半个馒头。边走近,边伸出一只手。

“来一份吧!”他低沉的声音从有些嘶哑的喉咙里发出来,带着些奇怪的声带震动声。

老头递过报纸。

拿了一份报纸,就近坐在报亭的石椅子上。一个人用食指带着眼睛,划过一行行那些排列整齐的铅字。有时候还生气地一扔报纸,旁若无人的大喊一声:“呵。政治流氓文痞。”

这句话是他从那本牛皮纸包裹的`书里看到的,觉得用来骂人正好。又不失自己文人的身份,还能骂人。真是好极了!

喊完以后,又一个人在原地踱步。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不停的走来走去。等到周围人都看向他,他才缓缓地用右手托住左手的衣袖,用食指和拇指轻轻捡起,慢条斯理地把报纸折成方块,放入衣兜。又扯了扯长布衣袖,掸了掸长褂上的灰尘。最后把手背在身后,缓缓离开了。

他一个人走着,眼神飘向远方,自顾自的说着听不懂的话。

不知道是某天,老于一大早起来就跑去河边。听别人说,他一个劲地要跟鱼说话。人们觉得也奇怪,鱼怎么可能跟他说话呢?而且鱼根本不会说话呀!

人们纷纷都来到河边,看着老于指指点点,有些直接笑得直不起腰。大家都劝老于,老于全都不听,仍然不停地说着什么。

大家都觉得老于是疯了。

老于终于动了,他站起身,捡地上的石头往水里扔。一边扔,一边说要学精卫填海,用着一颗颗的石子填了这河水。

围观的人们只觉得好笑,也不阻拦。反正这水流那么急,这种小石头一入水就被冲走了。怎么可能填得了这河道?便不管他,任他去填,渐渐的围观的人就散了。

只留下一个佝偻的身影,依旧不停地重复着弯腰直身、弯腰直身。

后来的一天深夜,一个喝醉酒的老头出门撒尿。刚脱开裤子就听见“噗通”的一声,被吓得一机灵。又想起肯定是那个傻老冒老于又在填河,呵呵一笑说道:“这个老家伙又来填河咯!哈哈哈。”

第二天,大家没有再看见老于。

第三天,也没有老于的影子。

第四天,人们终于按捺不住了,自发的组成一队人开始顺着河寻找老于。他们认为老于应该是落入河里淹死了,又或者是被水里的什么东西拖走了。反正,无论是什么样的猜测,老于都活不成了。

顺着河道找出了四五里地,连任何有关于老于的东西都没有找到。

后来,邻村有出远门回来的说在北方看见过老于,也有人说他早已做了水鬼的替死鬼……众说纷纭的,谁也说不清楚他到底在哪儿?

有可能,老于早已经喂了水底的大鱼。

有可能,老于没死,只是去了北方。

反正,老于离开了,去了很远的地方,也再没有回来。

熟悉的歌声轻轻入耳:

艄公牛儿走哩,走四方耶。

谁家春燕闹哩,闹春忙耶。

篇11:啵啵鱼的杂文随笔

啵啵鱼的杂文随笔

忙忙碌碌中度过了一天,下班后又视频学习,到晚上八点才结束。

“小冉,去吃自助水饺吗?

“我肚子不舒服,去不了了。

“窦子,去吃水饺吗?”

“今晚上有球赛,去不了了。

连着问了两个同事,都没空陪我出去吃饭 ,心情有点儿失落。

一个人悠闲地骑自行回家,先去鲜奶吧打牛奶 ,鲜奶吧旁边新开了个店:(馋嘴啵啵鱼),名字吸引人,我又爱吃鱼 ,于是就来到这家店里。

老板是个戴眼镜的小伙子,瘦瘦的,文质彬彬,和我客气地打招呼。

我看着广告牌上的菜单,要了份西红柿味道的啵啵鱼,原来是每人一份的鱼火锅,可以点小菜加入,我要了三样小菜:西兰花、金针菇、木耳。

点完菜,我坐在位子上打量着这家小店,墙上挂着小幅的有各种图案的镜框,灯光是昏黄的,灯有好几种样子,有圆的,有柱形的,黑色的边框衬着昏黄的`灯,一盏盏低低地垂着,音乐是柔和的低沉的 ,整个的色调是温馨安静的。

有一对情侣在安静地吃饭,一对夫妻和一位中午妇女,妇女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婴儿并不哭闹,这对夫妻吃完饭后,男人抱着婴儿,让中年妇女吃饭,不久他们吃完走了。

又来了位年轻的女士,身材高挑气质文雅,她落座不久,又来了一位小女孩儿,估计是她的女儿。

角落里有一位年轻的男子,边吃火锅,边喝着雪碧。

不一会儿,我的啵啵鱼上来了,只见服务员用托盘端着咕嘟咕嘟冒着泡的,热气沸腾的砂锅,呈到我的面前。

我让砂锅沸腾够了,安静下来后,我拿起筷子在里面寻找啵啵鱼,原来是几块雪白细嫩的鱼肉,尝了尝感觉细嫩可口,可惜鱼肉不多。

鱼很快吃净了,我再吃里面的金针菇、木耳、豆芽、西兰花还有锅饼,味道鲜香可口。

平时的一日三餐,除了粥就是青菜,味道单一,我的味觉需要来点儿新鲜的刺激。

就像平时的生活两点一线,枯燥乏味,需要加点佐料来调剂。

这家新开的小小的餐馆,安静温馨雅致,没有大声喧哗,没有呛人的烟酒味,有的是啵啵鱼的鲜味和各色小菜组合的香味,我喜欢这种环境和味道。

从这家餐馆出来,来到旁边的鲜奶吧,小小的奶吧也是顾客盈门,多是中老年人和孩子,他们一边品尝着新鲜的牛奶,一边享受着天伦之乐。

我也是中老年人的一员了,只不过儿子还在求学,丈夫忙于工作和应酬,除了工作,我略闲寂寞。

幸亏有简书,可以日更一文,给平淡的生活加点儿调料,变得有滋有味。

篇12:捉鱼记杂文随笔

捉鱼记杂文随笔

曾经有人对住在岛上的我描绘了这样一番情景。

划着小船,吹着海风。闲暇时种种地,拮取新鲜蔬菜,腻了就出海钓鱼,新鲜美味。

除了吹海风这条,其它都与我无关。

今天也在吹海风。

为了稍微锻炼一下快废了的四肢,吃过晚饭出门遛弯已经有个几天了。虽然只是漫步,但至少还是有在动对不对。前一周潮水退到最低,导致沙滩全是裸露的滩涂淤泥。而今天到海边一看,这个时间正好,海水正在退去,但还未退到最低(按照算法今天6:20的时候是高潮,8点半差不多是在退潮了),海水低低的卷着沙滩,一波又一波,刚冲刷过的沙子很平坦,走起来也很舒服。于是沿着海浪漫步,让海水随意卷着沙子打上脚背,冲力时大时小,每一步踩在沙上,或踏进水里,有如嬉戏。初秋的水终于已经有几分凉意,但并不寒冷。周遭一片黑暗,只有远处灯火通明,璀璨的感觉。岸上的路灯距离太远,根本照不到海里。黑黢黢的水反映着些许亮光,只能是来自天上的月亮。

整片海滩寂寥无人,或许有零星几个,总之都在黑暗里互不可见。世界就只剩下拍打沙滩的水声,模模糊糊无尽的沙滩,压得低低的云层,月亮冷冷清清,以及掠过耳畔的风声。海水带走脚下的沙粒,一颗颗滑开去,然后再度卷土重来。似乎可以一直这样走下去,安静而安稳,呼吸在天地之间。

于是可以想象是任何人,任何世界,只是这样一片沙滩,在黑暗中,也可以是无尽之海……正当我这么浮想联翩,突然,眼前一片灰暗的水里有什么东西一闪,弧形……

银白色。

打开手电一看,竟然是只鱼,不断扑腾着,随着海浪被冲上来,搁浅在沙滩上,但又挣扎着想游回去。看着那条鱼在灯光下闪烁扭动,脑子还想着刚刚的安逸,一片宁静,想让它再游回海里,于是俯下身,想把它……突然,脑子里蹦出:

活鱼!水煮好还是香煎妙?红烧也不错,绝对新鲜活蹦乱跳!

于是刚刚碰到它的手指就变成了——

我抓!

呃,这一瞬间证明了自己是真·中国人!

一番抓捕,刚刚看着在沙滩上无能为力的鱼儿突然猛力蹦达起来,挣扎,挣脱,又落在沙滩上,海水及时而至,它趁机逃走,但又被海浪推了回来(退货!我们不要!),于是又再一次,水和鱼和沙和人类的爪……

再一次,再一次……

下一刻,它已经在海水无力触及的沙滩上,喘着,被我的'脚挡住了去路。但刚刚捕猎模式大开的我这才发现一个问题,这TMD的要怎么才能把它带回去啊?用手?显然完全不可能。就算我能在每次挣扎后都HOLD得住,我也不想就这样抓着(单手,相当有feel)一条鱼横过大街回家。于是苍天啊,一人一鱼,一期一会,竟相对无语凝噎。

呃,要不,放你回去如何?你看,其实我也不爱吃鱼,只是见了鱼,总是要抓的(你是猫还是啥?),这可是人生头一回逮着活鱼啊!

鱼没理我,已经翻白眼了。

于是又是一抓,带到深点的水里放开,开始它只是随着海浪上上下下,底朝天不能动了一般,渐渐的开始翻过身,再仔细一看,它并不是随着海浪,而是在水里转着圈,对扛着将它再冲上来的力量。转着转着,银色的身影渐渐往深一点的水里去了。目测已受到百万吨的惊吓,一时半会是没法高兴得起来了。

没意外的话,要么与人类不再相见,要么,下一次再见到人类,绝不会是这个结局了。

因为,以后记得要带塑料袋呀!

艾玛,一手腥味!

And ...

我还记得在一个海岸边,发现一条努力扑腾上岸的小灰鱼,我的一个哥哥说,别踩了那条鱼,我还拿它有用呢~

Castiel:有啥用?

Gabriel:香煎小灰鱼啊~不然红烧也不错你喜欢哪个?

于是,地球好安静啊……

篇13:话说二月二龙抬头的杂文随笔

话说二月二龙抬头的杂文随笔

在我们家乡一直流传着二月二“剪龙头”的习俗,每年一到这天大人、孩子都剃头,叫“剃喜头”。特别是男孩子,都要理发,谓之“剪龙头”,于是,这一天,我早早地就起了床,洗漱结束,吃罢早饭,我就和我的孙孙到我们家住附近的“巷子深理发店”去理发,等我们到这家理发店时,理发的人太多了,排起了长龙似的队伍。据说在这一天理发能够带来一年的好运,也有要想鸿运当剃头的寓意。

“二月二,龙抬头”说起还大有来头,龙抬头,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旧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即:东方苍龙,西方白虎,南方朱雀,北方玄武。它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二月二,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

因为这一天,阳气回升,大地解冻,春耕将始,正是运粪备耕之际。据传说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他“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又一说为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清时期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蛇、蚯蚓、青蛙等很多动物,一到冬天便进入了不吃不喝不动的冬眠状态,这便是“入蛰”了。等到了二月二前后,天气渐暖,一些昆虫动物好似被春天的阳光和春雷从睡梦中惊醒了一般,因此这节令名为“惊蛰”。百姓传说中的大龙实际是没有的,那种龙就是在蛇、蚯蚓等基础上,我们祖先想象加工出来的。二月初二前后,春回大地,人们期望龙出镇住一切有害的毒虫,期望着丰收。这就是“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记述南宋时,二月初二这一天宫中有“挑菜”御宴活动。宴会上,在一些小斛(口小底大的量器)中种植生菜等新鲜菜蔬,把它们的名称写在丝帛上,压放在斛下,让大家猜。根据猜的结果,有赏有罚。这一活动既是“尝鲜儿”,又有娱乐,所以当时“王宫贵邸亦多效之”。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在北京民间,二月二有很多习俗,比如说“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老百姓要在这天驱除害虫,点着蜡烛,照着房梁和墙壁驱除蝎子、蜈蚣等,这些虫儿一见亮光就掉下来被消灭了。这一天民间饮食还多以龙为名,以取吉利,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牙”,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一天妇女忌动针线,为的是免伤龙的眼睛。

到了元时期,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析津志》在描述大都城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谓之龙抬头”。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元朝以后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各种民俗活动记载便多了起来。人们也把这一天叫作龙头节、春龙节或青龙节。清末的《燕京岁时记》说:“二月二日……今人呼为龙抬头。是日食饼者谓之龙鳞饼,食面者谓之龙须面。闺中停止针线,恐伤龙目也。”这时不仅吃饼吃面条,妇女还不能操做针线活,怕伤害了龙的眼睛。《辽中县志》记载民国时当地二月二的民俗说:“二月二日,俗称龙抬头。晨起以竿敲梁,谓之敲龙头,意谓龙蛰起陆,盖时近惊蛰之期。农家咸以粗米面作饼及馒首而为早餐。妇女于是日为童孩剃头,盖取龙抬头之意云。”这是辽宁地区的民俗,清晨要用长竿敲击房梁,把龙唤醒。同时也制作一些面食吃。

有关“二月初二龙抬头”还有一种传说:传说尧王的父亲帝喾(帝俊)共有四个王妃:姜嫄、简狄、庆都、常仪。本来常仪的地位最低,可自从生了儿子,众人就另眼相看了。庆都一直为没有儿子烦恼。有人告诉她,神母庙求子很灵验,只要真心实意,没有不成的。庆都照女巫说的,在元宵节的晚饭后,去庙里摆上供品,然后恭恭敬敬地磕了仨头,双手合十,祈求神灵赐子。有年大旱,百姓生活困苦。天上有条赤龙,看见人间的凄惨境况,产生了怜悯之心,私下里下了一场雨。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就把赤龙压在了一座山底下。百姓为赤龙求情,玉皇大帝发话说:“除非金豆子开花。”到了二月二这天,不知从哪里来了个老妈妈,一个劲地喊:“卖金豆子!”人们很纳闷,买回家一看,是些黄豆。这些黄豆放在锅里一炒,噼里啪啦地开了花。玉帝得知,只得把那条赤龙放了出来,贬下凡间。

庆都从神母庙求子后,就天天盼着好消息。一天夜里,她梦见一条赤龙追随,从此,就怀孕了。到了第二年的二月二,先是电闪雷鸣,后又艳阳高照。院子里一道金光照耀,孩子降生了,起名叫放勋,就是后来的尧王。放勋聪明伶俐,从小就惹人喜爱,长大当了帝王后,每到二月二这天,就同百姓一起耕田。帝王耕田的习俗就这样传了下来。

这样口耳相传,久而久之,传得有鼻子有眼睛,神乎其神,后来人也就纷纷效仿,一直流传至今。

在我看来,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

篇14:北冥有鱼随笔杂文

北冥有鱼随笔杂文

(一)

秋风渐起,凉意缠绕。透过窗子,望着世界。有一天,你会走过四季,站在广阔的天空下,翱翔。

回望,一年如几日。是否,悔!

回望,脚印犹在此。是否,悲!

凉风还是轻抚脸庞,冷!

愿可沉于埃?愿可浮于尘?与你而已!

悲否?悔否?

迷于昨日,悲也,悔也!

望于今日,喜也,乐也!

(二)

没想到半个文盲一般的我居然也有自己主动写点什么的一天,虽然依旧毫无头绪。

听小伙伴说,鲸,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生活在占地球面积70%的海洋里。那说不定,它会结识到一见如故的伙伴,闯进从未进入的海域,抚摸模样新奇的珊瑚吧。那我们应该很像了,认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小伙伴,做着外人看来瞎胡闹的事情,却收获着只有自己知道的'、不知怎样表达出来的快乐。于是,“疯”得更厉害了,尝试着自己从未尝试的,肯定自己曾经否定的,不经意间,却收获了很多的意想不到,于是有了更多不知怎样表达出来的快乐。于是接下来的日子变得很值得期待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有更有趣的东西出现,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收获到怎样的快乐呢。不然,有好玩的东西出现的时候,就记录下来吧!无聊的时候翻翻以前,我居然记过这么多有趣的事呢!到时候,说不定自己也觉得自己酷炫起来了吧 ヾ(?°?°?)??

就这样,半个文盲变成了一颗完整的话痨。

(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我曾在网上看过一个flash动画短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小女孩,她把捡到的一条小鱼带回家,找了一个碗偷偷养了起来。担心父母会发现,夜里也把碗放在枕头边。后来小鱼越长越大,碗装不下了,先换成了木桶,然后又换成后院的水缸。水缸也装不下了,就把鱼送到附近的池塘里。下雨的时候,女孩一手打着伞,一手提着食物,跌跌撞撞来到池塘边。感觉到她的脚步,鱼快乐地探出脑袋。小女孩儿却叹息一声,因为发现池塘也要装不下了。

她把鱼带到了海边。那是她能给它找到的最后的家。鱼摆动着尾巴,游向海的深处。她不再需要每天送食物了。

几年之后,长大了的女孩在海边看到一条巨大如岛的鱼向她游来。原来,那条小鱼,是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生活对我来说正渐渐失去美感。日常似乎变成了某种扁平的二维化的东西,食物是闻不到气味的果腹之物,他人是透过屏幕触不到的悲喜故事。没有欣喜,没有动心,我忙于应付一个又一个麻烦,而麻烦只是麻烦,生活只是活着。闭上眼又睁开眼,我看到台历上的日期在变,但却感觉不到时间。

这时,有人说,要不要一起做点什么,记录你的生活。我想,这样的生活有什么值得书写的呢?写茫然,写无措,还是写平淡无奇或狼狈不堪?

我像孔乙己一样划拉了一下自己贫瘠的人生,决定从兵荒马乱中分一点心神,从深如泥淖里淘一捧清流,去养养看。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有一条鲸。

篇15:飞鸟与鱼的杂文随笔

飞鸟与鱼的杂文随笔

飞鸟原来只是飞鸟。

飞或不飞,都由自己的心情而定。

它到过很多地方。

它有时停下,会隐约觉得自己在寻找什么。

是什么呢?

鱼有海水,生来自由。

它有记忆,只有七秒,所以总是快乐。

它也到过很多不同的水域,见过各种不同的其他的鱼,或者不是鱼的东西。

它曾听活的更老一些的大鱼说过,我们是没有眼泪的。

只有这么一件事,让它觉得有些难过。但是没关系,这也只是停留了七秒而已。

就是有那么一天,也不是特别的一天。

飞鸟在海上遇见了浮在水面发呆的鱼。

鱼说:“我即将忘记你,不要告诉我你的名字。”

飞鸟停在鱼鳍,觉得有些扎脚。

“我没有名字。但看见你,我好像看见了自己的样子。”

然后它们相互告别。

在下一次相遇之前,飞鸟去了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远到这里还没有被命名,跟它自己一样。

回程的时候,它的嘴里多了一朵花。

那是世界上最美的花,任何生物都没有见过比这更美的花。

可是实在太远了。

飞到半途,那朵花就枯萎了,花瓣散落在海面,随着海浪一起消失了。

飞鸟叹息一声,海面立马又卷起更大更高的浪。

鱼说:“我昨天看见了什么,但已经想不起来,但奇怪的是,我总能想起自己想不起来是什么。”

飞鸟没有回答,它有一瞬间想起消失在海面的那朵花,记忆在脑中打了个回旋,它决定不说出来。

鱼又说:“不要告诉我你的名字。”

飞鸟又看了一眼即将沉入海底的鱼说:“忘今,我去的那个的远方,它的名字,叫忘今。”

在那之后,它们再没遇见彼此。

飞鸟在摘取那朵花的.时候被毒蛇袭击,跟鱼告别后不久,断了半边翅膀。

看见那朵花的时候,飞鸟终于想起来自己寻找的是什么。

鱼在某天,在短暂的时间里想起了“花,眼泪,看见了”这样毫无联系的事,但一转头,一切又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鱼听到的只是一半,“我们鱼是没有眼泪的,因为这片海就是我们的眼泪,时时刻刻的忘记,让人们以为我们快乐无比,却没人注意我们无时无刻的眼泪,这才是我们需要生活在水里的原因。”

七秒时间太短暂。

它可以短暂到说不完一整段的话。

故事其一,飞鸟与鱼

很多故事的开头,都有一个惯例的句子,在很久很久以前,仿佛在拉长了回忆的时间线以后,那些故事便成为一种珍贵的承载,是此生永远无法再经历一遍的唯一。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故事,也曾有过这样的唯一。 纵使已经过去很久了,记忆沾满尘埃,却依旧如刀刻一般在心底,历历在目,难以忘怀。 我叫...

篇16:开学季,军校学长有话说杂文随笔

开学季,军校学长有话说杂文随笔

又是一年入学季,来到军校的你们,最先面对的便是新训。之于新训,我会用最惨的词来描述它:虐心。但我也会用最美的词来定义它:蜕变。军校不同于其它的大学,更不同于你们当初的高中,对于彷徨的你们,学长们精心熬制了一碗鸡汤,等你来干,希望有助于你们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

一、戒除“傲”气,从零出发

曾几何时,你们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同学心中的“学霸”,高考的骄子,父母的骄傲,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然而,初入军校,面对五湖四海汇聚的英才,你们也许不再出类拔萃,“学霸”光环黯然失色,队列训练场笑料百出,高强度体能训练力不从心,心理落差油然而生,这种落差会让你们心生迷茫、彷徨,甚至怀疑最初的选择。能以高分考取军校的每名学员都有辉煌的昨天,但这不是骄傲的资本,而是高起点的开始。站在新的起点,你们必须忘掉昨日的成就,戒除“骄”气,保持“归零”心态重新出发,全身心融入军校大熔炉,接受洗礼,百炼成钢。

二、戒除“娇气”,锤炼自我

军校是一座大熔炉,新训是一次熔炉淬火。既然选择了入炉,就意味着放弃安逸,就必须戒除“娇”气,自觉锤炼自我,新训可以说既是身体噩梦的.开始,也是军人素养的砺练。各种体能科目训练纷至沓来,你会接触到拉练、三公里、战术等等,每一项都能让你的机体酸爽得嗷嗷直叫!新训一定要听班长的话,跟班长在一起吃住,能够耳濡目染军人特有的生活习惯和优秀品质;训练可不要偷懒,无论对意志的锤炼还是身体的塑造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虽然皮肤晒黑了,手脚都磨破了,但是属于军人的方刚血气练成了。

三、摒除“骄”气,学会照顾自己

离开家庭的庇护进入部队,你可能不太适应新的生活,加上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内心孤独惶恐不安,这很正常。训练可能很累,政治教育可能很烦,领导可能说话难听,食堂伙食可能不合你胃口,部队作息可能与你的不同等等。但是不代表你就失去了对自己身体,心理,生活的控制。不能因为烦,就不去吃饭;不能因为嫌麻烦就不去护理自己的训练伤。掌握必备的健康常识,救护常识,不懂的多向教练班长、战士学员请教。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放哪都是真理,只有照顾好自己,才能提保家卫国!你要对自己负责,因为你不仅仅属于自己,还属于你的家庭,国家!

四、珍惜战友情,那是你一生的财富

战友和同窗绝对是人生中重要的几种关系,在军校的同学既是战友又是同窗,四年的朝夕相处,没有比这更能结下的深厚友谊 ,这苦乐与共的峥嵘岁月,凝结了情深意厚的战友之情。训练场上,摸爬滚打、锤炼意志;射击场上,有的放矢、大显身手;林荫道上,畅谈理想、谈笑风生;大树下,乡音未改、促膝长谈;小树林里,思念亲人、倾吐心声, 当四年后毕业,你们走向祖国各地,你才发现那份友谊何等珍贵。

你们已经迈出了第一步。这一步,走向成长,走向坚韧,也走向多彩难忘的军校生活!衷心祝大家走得扎实,走得长远,走出一个辉煌宽广的军旅征程!

篇17:018游向高原的鱼杂文随笔

018游向高原的鱼杂文随笔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渤海口的一条鱼逆流而上。它的游技很精湛,因而游得很精彩,它摆出各种姿式,逃过数次危险,它博得了鱼儿们的喝彩。它不停地游,最后终于游上了高原,然而它还没有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冻成了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方向的重要性:“不屈服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但也必须要遵从自然的规律和历史的'选择,否则历尽艰辛得到的只能是毁灭。”

但人们也许并不清楚什么是“自然的规律和历史的选择”,在人们尚且身处其中,无法统揽全局的时候。方向正确与否,其实常常取决于旁人的眼光。所以我依然看重愚公移山的精神,即使天神不来帮忙,愚公一家世世代代都没能将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搬走,我也并不看低这种精神。瞧瞧我们周围你就知道了,有多少人为了自己的选择而奋死拼搏?非议与迟疑导致最后的折戟沉沙往往就在最初的几步。

所以即使死在高原上,冻成了冰又怎样?这种死法虽然悲惨,但也壮烈。你看到了死,我却看到了曾经的生命充满色彩。

6月8日

(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

篇18:得鱼而忘筌的杂文随笔

得鱼而忘筌的杂文随笔

看到了韩寒新博文,回过头去翻自己原来的博客,确切的说我是从2009年才开始关注他的博客,09年下半年我转了他好几篇,一篇是评论《建国大业》,一篇是他讲捞尸垄断户的“一条船上的人”,一篇是他评《阿凡达》的微博和讲闵行强拆的“这些狗真麻烦”。后来我还记得《Time》评年度人物,大家都在网上投票,到处都是为韩寒拉票的,我也投了一票,最后韩寒排名还挺靠前的,韩寒的名气似乎也是那时候达到顶峰的。

那时候我还在国外,常去的留学生网站经常会转贴他的文章,所以我才会看到,并没有特别跟踪他的博客,但我的确很欣赏他的文章。所以有次我在“一条船上的人”一文后写转帖感言:“很多人拿韩寒跟这个比跟那个比,无外乎说这个人其实也没什么了不起。我没读过他的小说,但最近我倒是越来越觉得这是个好孩子,我甚至有点仰慕他。因为他敢说话,而且有些话说得很有道理,他的道理不是那些你要想半天还半懂半不懂的抽象理论,而是非常直白,逻辑异常清楚的common sense。这就很了不起了。说别人不懂的道理,其实忽悠人很容易,说别人听得懂的道理,还让人能信服——要么他是个天才辩论家,要么他就是个特别能说真话的人,就好象那个说皇帝没穿衣服的小孩。这两种人其实现在都是中国紧缺人才。所以,我觉得我很仰慕韩寒。” 这话可能很多人不认同,其实现在我看起来都觉得有点肉麻,并不觉得真有那么好。但当时对我启发真的挺大的,反正我自己是差不多从那个时候开始也写点时评了。这也许并非受了韩寒一个人的影响,看我那时候的博客,经常转国内的时评,很多犀利的文字,不是韩寒特有的,而是一代人的共同特征。

回国以后也没怎么专门关注韩寒,直到去年底的“韩三篇”出台。很多人恐怕不同意“韩三篇”的内容,这三篇也不见得有多智慧多深刻,老实说我在微博上看到几篇反驳他的文字,写得都极棒。“韩三篇”的好处在于反映了一群受过点教育、生活相对稳定优渥的城市中产阶级对政治现状和未来的想法。这不是书斋学者从学理出发的理论分析,而是生活者本身的思考和实践。韩寒的父亲据说对此“三篇”颇为担忧,韩寒倒是很实在地回答,即使能激发人对这方面的讨论,也是好的。可惜的是,他没等来多少对这方面的讨论(讨论是有的',我很喜欢“破破的桥”对他的批评,但真正的讨论不多、不热烈、也不持久),倒很快等来了对他人品的质疑——代笔,包装,等等。

这个“打假”我从一开始就觉得很无聊。即使他是被包装的(就算有可能),即使他是被代笔的(这我真不太相信),我觉得他的博客如此这般存在,以如此这般方式讨论那些会动不动被和谐的问题,就是件不错的事情。那些文字,如果是一个叫“寒韩”的人写的,有区别吗?当年署名“梁效”的文章,是一队写作班子写的,对于这些文章造成的影响,有区别吗?文字一旦生成,便脱离了作者。我看重这些文字和这些文字承载的精神。而那些纠结于“打假”的人,看重的是写文字的人。人会变傻变坏变庸俗变势利,但精神如果能找到合适的载体,会一直存在下去。说句不好听的,你吃个猪肉有必要去参观一下猪长什么样吗?更何况,到现在我都没看到能证明韩寒代笔的确凿证据,有的只是恶意揣测罢了。

我觉得在这个说话做事动辄得咎的地方,在这个缺乏真正意义上公共讨论的地方,在这个对政治充满了马基雅维利式权谋观念的地方,有人能从一个普通民众的立场上认真思考“我应该选择怎样的政治立场”,并且把“我”当成是这个选择的实践和承担者,而不是把自己当成局外人“下一盘很大的棋”,就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不管这个人是谁。我曾经看到一篇文章青春,写的是小镇青年的出路和彷徨,推荐了以后才发现,竟然是韩寒写的。我经常在豆瓣和微博上推荐这类文章,很多都有不输韩寒博文的才思和精神。就像韩寒说的,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出生的这一代人,已经成长起来了,我和他一样对这代人充满希望。韩寒比他们都有名,也许是商业炒作的结果,也许只是机缘巧合,但那又怎么样。黑格尔讲时代精神,不是一个人能撑得起来的,是这个时代人的共业。韩寒不过是大时代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人物罢了。扼住他就能扼住时代了?未免太天真。

得鱼而忘筌,得意而忘言。反正我是不在乎韩寒到底有没有代笔,是不是炒作。我只在乎他发在博客上的文字有没有道理,没道理的话如何反驳,有道理的话如何实践。对公共事务娱乐八卦式的讨论可以休矣,徒然浪费时间精力。当然,这世上自有空虚无聊之人,那也无奈何,只好由他去,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源嘛。

逗鱼-随笔日记

或许会有这样一次相逢杂文随笔

七年级读后感:左手的掌纹读后感

初三假期作文600字

假期心得初三600字作文

小龟走好情感随笔

从熬到毕业谈教育随笔

南澳岛的变化初中作文600字

开学季,军校学长有话说杂文随笔

牵挂的杂文随笔

话说汕尾麻鱼膘杂文随笔
《话说汕尾麻鱼膘杂文随笔.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话说汕尾麻鱼膘杂文随笔(集锦18篇)】相关文章:

性格矫正器杂文随笔2023-01-02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杂文随笔2022-04-30

从伪善良的婆婆说起杂文随笔2022-06-08

人生如同划圆-杂文随笔2023-12-01

我就是个爱谈钱的姑娘杂文随笔2022-07-09

相遇便是晴天杂文随笔2024-03-14

人生的姿态杂文随笔2022-12-19

别用谎言累了自己杂文随笔2022-07-01

生活是自己安排与自己妆点的杂文随笔2022-10-15

有些事情缓一缓比较好杂文随笔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