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真正的“故里”在秦安

时间:2022-12-15 07:36:1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李白真正的“故里”在秦安(整理8篇)由网友“石梓元”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李白真正的“故里”在秦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李白真正的“故里”在秦安

篇1:李白真正的“故里”在秦安

李白真正的“故里”在秦安

提起李白故里,没有人不认为它在四川江油。每年那里都举行李白国际文化节,大打旅游文化牌,那座城市处不流荡着“李白气息”。现在,李白故里在江油的观点似已为海内外广泛接受,新版《简明大不列颠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有关李白条目,都明确表述李白是“四川江油人”。新版教科书《中国历史》也说:“李白,字太白,彰明人”(彰明即四川江油)。

据赵亚辉博客提供,《人民日报》8月10日曾有一文披露一重要细节,说1982年,江油很意外地收到了邓小平托女儿送来的亲笔题词,只四个字:“李白故里”。还说,邓小平写这几个字之前,和郭沫若有过一次谈话。这个故事的前半段绝对真实,因为这四个字刻成的碑就矗立在江油;后半部所谓与郭长谈后才写的这几个字,谈过没有,何时谈的,却无法证实,因为郭在此前的几年前就去世了。我认为,领导人题词是对历史人文古迹的倡扬和尊重,也是对主流看法的一种首肯,但是并不一定具有学术上的终极裁定权,尤其是面对复杂的历史疑案。例如现在就有这种情况,一位领导人在此地题了“羲皇故里”,另一领导人却在彼地题了“羲皇故都”,各题各的,并不奇怪。但不管怎样,小平题词是真真切切的存在,它还是大大增加了李白故里属于江油的权威性。一切都表明,李白故里在四川江油是铁板钉钉,任何人似乎都不应该有怀疑。

然而,除了绵阳的江油,还有没有更有理由称为李白故里的地方?在这个问题上,有没有用现代人的强势话语不顾古人的陈述,不顾基本的历史资料的情况? 现今对“故里”一语的使用充满了歧义和含混,同时还暴露了长期以来掩盖的另一重大隐情,那就是真正的李白故里到底在哪里?

有必要先澄清一下,到底什么叫“故里”?它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抑或生活过较长时间的地方,还是原籍,祖籍,家乡?到底该选择其中的哪一样?前不久,一向较真的上海《咬文嚼字》杂志经考证后有文章指出,目前地方宣传中经常误用的词是“故里”,一些地方常常以号称某名人“故里”来吸引游客,理由是这名人曾在当地居住过。其实,“故里”专指其人的故乡,家乡,原籍,祖祖辈辈生活过的地方。他的祖辈如果没有在此地生活过,他本人生活的时间再久也是不能叫“故里”的。文章还举例说,蒋介石曾长期居住在台湾,但有谁会称台湾为“蒋介石故里”呢?蒋故里还是浙江奉化溪口。“长期居住的地方”未必是“故里”,而“出生地”也未必是“故里”。比如一位外国孕妇,在上海旅游时生了孩子,难道上海就是这个孩子的“故里”?还说,他长期住过的地方应该叫“故地”,所谓故地重游;他长时住过的房子应该叫“故居”,所谓某某故居;但“故地”“故居”和“故里”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我对《咬文嚼字》文章的煞费苦心表示理解,但它仍然无法解决李白的故里归属问题。如果“出生地”,“生活过较长时间的地方”,“先辈生活过的地方”,全在同一个地点,那当然不成问题;要是不一致该怎么办?比如,李白出生地一般认为是中亚碎叶,和祖籍陇西成纪不一致,那哪个是故里?祖籍陇西成纪和生活过较长时间的四川江油又不一致,那哪个是故里?

江淹《别赋》云:“视乔木兮故里,决北梁兮永辞。”这可能是故里一词的最早出现。事实上,现在要给“故里”下一个无懈可击的定语不大可能,故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观念,如果不钻牛角尖,并不难取得共识,它是对“根”的追寻和肯定。一个人,尤其一个古人,对自己故里的认定――尽管他不一定用这个词,最有发言权的只能是他自己。李白真正的、惟一的、被史书早就无数遍肯定下来的“故里”,只能是陇西成纪(现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秦属陇西郡,汉属天水郡)。

我们在寻求着、认定着李白的故里,事实上,李白生前也一直寻求着、认定着他的故里,好像预感到他身后会被篡改似的;这两个“寻求”如果重合,自然无话可讲;如果出现了两个故里,那应该肯定哪一个呢?这就好像一个人说他的父母是谁谁,我们硬是不相信,偏要另外指认他的父母一样。在我们,也许认为李白故里是四川江油;但对李白而言,他不是不知道彰明,他在那里生活过,但他心目中的故里无疑是陇西成纪。这是他一再强调的,而且口气坚定,从不含糊。我们在确定李白故里时,究竟是认同历史上李白本人的认定,还是把李白撇在一边,不听他的,坚持我们认定的四川江油呢?

在确定李白故里的问题上,要不要尊重李白个人的意见?如果李白明白不过地表示了对自己祖籍的确认,我们由于理解的原因,由于利益的原因,由于现代人的自以为是的原因,硬是不承认,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这样做对吗?这是对李白的尊重吗?

还是让我们看看李白自己怎么说的。李白诗文中有三篇非常明确地陈述了他的家世。《与韩荆州书》说:“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赠张相镐二首》其二云:“家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苦战竟不侯,当年颇惆怅。”《上安州裴长史书》说:“白本家金陵,世为右姓,遭沮渠蒙逊之难,奔流咸秦。因官寓家,少长江汉。”这后一条里,“本家金陵”与“本家陇西” 似乎矛盾,其实此处“金陵”所指乃是西凉“建康郡”,即指今甘肃兰州一带。

考之史料,《晋书?武昭王李玄盛传》有如是记载:“武昭王讳日高,字玄盛。隆安四年(4),为群雄所奉,遂起霸图,号凉公,于敦煌、酒泉坐定千里。其子李歆继立,攻沮渠蒙逊,败死。弟恂继立,沮渠破敦煌,恂死,国亡。”这就是发生在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的'“沮渠蒙逊之难”事件。“本家金陵”已为研究界澄清了。总之,李白自认陇西成纪人,再清楚不过。李白还喜欢自称“羲皇人”,所谓“学道三十年,自言羲皇人。轩盖宛若梦,云松长相亲。”“清风北窗小,自谓羲皇人。”“羲皇”就是被史家尊为“三皇”之首的伏羲,传说他生于陇西成纪。

我们再来看看公认的权威性文献怎么说。李阳冰《草堂集序》,魏颢《李翰林集序》和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都是李白在世时或去世不久时的人留下的文字,史料价值极为珍贵,它们无不证明李白生前所述“家本陇西人”,即陇西成纪人是真实可靠的。李阳冰《草堂集序》云:“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魏颢《李翰林集序》云:“白本陇西,乃放形,因家于绵。身既生蜀,则江山英秀。”李白死后五十年,范伦之子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云:“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姓易名。故自国朝已来,编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云云。

说来可叹,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十一月,李白一病不起,他在病榻上将自己的诗文草稿交给其从叔――刚刚任满的当涂县令李阳冰编辑,后李阳冰将其诗文辑成《草堂集》十卷,并为之作《序》,这就是著名的《草堂集序》。阳冰在《序》中说他“临当挂冠,公又疾亟,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予为序”。其中,“枕上授简”一语何其悲凉!试问,枕上确定的“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一语是什么意思,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李白的真正故里何在吗?

是否尊重李白个人意见,是李白研究中的一个突出问题。郭沫若写的《李白与杜甫》,受当时扫荡一切,目空一切的风气影响,不断指斥李白“不外是以势利眼光在看人说话”,“看来是李白本人或其先人所捏造,目的就是抬高自己的门第”等等,现在已被诸多研究家的考据证明不对。李白并没有说假话。李白家世研究中目前还有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李白到底出生在哪里?如李白究竟是李广的、还是一向讳言的李陵的多少代孙?如李白五岁到四川,到底是从哪里到的四川?从碎叶到江油,天水秦安作为丝绸之路是必经之地,又是他的故乡,他不可能不随父经过;当时陇西成纪的地理条件不比江油差,逃难而归的李客何以不在必经之地的故里停留呢?谁能肯定李客、李白就没在秦安停留过、生活过?天水南郭寺卧佛殿院中舍利塔顶原嵌一小石碣,上镌李白五言律诗一首:“自此风尘远,山高月夜寒。东泉澄澈底,西塔顶连天。佛座灯常灿,禅房香半燃。老僧三五众,古柏几千年。”此诗不为任何诗集所载,李白是否到过天水不由令人悬想?还有,李白醉草赫蛮书被考证确有其事,但他是在哪里学的蕃文呢?不管怎样,李白作为陇西成纪人,却始终如一。

事实上,结论已经再清楚不过,李白真正的故里在甘肃秦安!至于四川江油,正如有的学者早已经指出的,它只能是李白的第二故里。

篇2:李白故里的现实意义

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李白,到底其祖籍或者说籍贯在哪里,聚讼纷纭。中亚的碎叶,四川的江油,湖北安陆,甘肃的成纪,都被认为是李白祖先生活的地方。而按照李白自己以及对李白非常知情的人士的说法,李白故里就是陇西成纪。这点,有李白的诗文等为证。应该说,按照这些记载,就可以确定李白的故里所在了。

虽然如此,但近年李白故里之争有白热化的趋势,湖北安陆与四川江油就围绕它而展开了口水战。事实上,如果四川的争论还有点靠谱的话,湖北安陆的可信度就更低了。当然,正如如今兴起的许多名人故里之争一样,李白故里之争实际上仍然是利益之争,而不完全是学术之争。而缺乏学术精确性的历史之争,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确定名人故里,必须以历史事实为根据,需要的是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这种学术精神注重对历史记载,出土文物等等文字的和实物的证据的考证辨析,在抛开任何历史偏见和利益纠葛基础上,让事实说话。

通过严谨的研究,确立李白故里所在地,其意义在于给历史一个说法,给后世一个交代。李白这么伟大的诗人,如果人们一直弄不清楚其故里籍贯等,是对于这个大诗人的不敬,是对中国文化的不敬。但是,由于李白研究中外在因素的干扰,这个问题复杂化了,因而其故里也云遮雾罩起来。上世纪中苏交恶的时候,郭沫若就力证李白出生于前苏联境内的中亚碎叶城,作为苏俄侵占了中国的领土的佐证。虽然苏俄历史上侵占中国领土是不容抹杀的事实,但为了论证此事而把李白故里移到那里,就不足取了。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不管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什么,历史的真相不能改变。

近些年来,一些地方出于经济利益的驱动,开始了对李白故里的争夺。他们不对史实进行考证辨析,而是通过曲解概念,玩弄文字游戏方法,移花接木,偷梁换柱,以达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目的。比如将“故里”定义为某人长期生活的地方,实际上就是对“故里”这个概念的有意曲解。这种做法得出的安陆是李白故里的`结论,对于当地知名度的提升,对于当地经济的影响,可能是有用的,但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的名人效应,无异于沙上建塔,是不牢靠、不负责的。

甘肃是一个文化大省,历史文化悠久丰富,积淀十分深厚。历史上的甘肃涌现出了很多文化名人。随着宋代以后甘肃的衰落和边缘化,一些影响深远的历史文化名人,其籍贯故里要么被别的地方抢占而去,要么淹没在历史的沉沙中不为人知。将甘肃历史文化名人挖掘出来,还历史本来面目,激发后人的文化自信心,显得十分重要。这也可以说是李白故里研究的现实意义。

篇3:浅谈李白的故里之争

浅谈李白的故里之争

近日,由于央视恢复播出带有“李白故里”提法的湖北安陆宣传片,四川江油再次就“李白故里”之争发难,表示若得不到满意答复,将状告湖北安陆和国家工商总局。

在那个孤独的月夜,对一壶酒,对一川风,对一轮照过古人也照今人的明月低吟出“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李白断然不会想到,一千多年以后,为他这抹乡愁究竟该归依给哪个地方,两个与他均有着亲密渊源的城市用如此激烈的方式上演了一场看乎要旷日持久的争夺战。

一、“李白故里”之争来源

四川江油与湖北安陆的这场“李白故里”争夺大战肇始于今年8月中旬CCTV-4《中国新闻》之后的一则旅游形象宣传片。8月21日,江油市委宣传部作出反应,分别致函中央电视台、湖北安陆市委宣传部,要求停止播出有问题的“安陆城市形象广告”。

由于江油是“李白故里”注册商标的拥有者,CCTV-4收函后随即停播了这则有争议的广告,安陆市遂通过湖北省工商局向国家工商总局提出了《关于“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是否侵犯“李白故里”商标专用权问题的请示》。

9月15日工商总局批复指出,“安陆市作为李白曾长期居住地,被称作‘李白故里’具有合理之处。‘李白故里、银杏之乡,湖北安陆欢迎您’宣传片,是对客观事实的正常叙述和说明,属于《商标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的正当使用行为”。

二、法律专家:广告并不侵权

“江油的这个困惑实际带有普遍性。”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商标分会主席马翔表示:“尽管李白的故里在哪个地方是一个历史问题,但商标局有权对安陆市是否侵犯了‘李白故里’商标专用权作出批复。这一点毫无疑问。”

在四川江油和湖北安陆就“李白故里”商标的争议中,四川江油依据的是注册在第39类旅游服务上的第1953474号商标。第1953474号注册商标核准的是“李白故里”这四个汉字,核定的是“旅行社,旅行陪伴,旅客陪同,安排游览,安排游艇旅行,观光旅游,旅行预订,旅行座位预订,旅游安排,旅游预订”等服务项目。

根据《商标法》第52条第一项规定,未经商标注册人许可,在相同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属于商标侵权行为。因此,只有他人在旅游服务项目上使用“李白故里”才能认定侵犯了该商标专用权。否则,没有侵犯该商标专用权。

马翔同时指出:“另外,从‘银杏之乡、李白故里,湖北安陆欢迎你’的广告来看,‘李白故里’是对安陆市特点的宣传,而不是商标意义上的使用,是对于该城市的一种形象宣传,不是商业使用行为,也不是商标使用行为,更不是在旅游服务项目上的使用。因此,不能认为侵犯了‘李白故里’商标专用权。”[历史学家:争议实质是利益]

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表示:“‘故里’从文字意义上来说,应该指一个人出生或成长的地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一般不能称作‘故里’。比如我们都说周总理的故里是淮安,但实际周总理在北京生活的时间更长,我们总不能说北京也是周总理的`故里吧?”

对于某个历史名人的故里所引发的地区之间的争议,应该根据事实和传统的说法来进行确定。如果在学术上尚存有争议,那么一般遵从传统的说法。

“类似的事情其实以前发生过很多,我从来没有公开评论过。原因是现在众多的‘名人故里’之争实际上与学术根本没有关系,纯粹是利益之争,根本不可能通过学者的权威观点予以澄清就能够解决。”葛剑雄如是说。

“其实,一个地区要发展旅游关键不在于有没有一个‘名人’,而在于这个地区能不能满足旅游的基本要素。”葛剑雄特别强调说,“我们的地方政府应该摒弃这种无谓的争论,踏踏实实搞好当地经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篇4:大禹故里在哪里

大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禹治理黄河有功,受舜禅让而继承帝位。禹以阳城为都城,国号夏。并分封丹朱于唐,分封商均于虞。他是中国古代传说时代与尧、舜齐名的贤圣帝王,他最卓著的功绩,就是历来被传颂的治理滔天洪水。

大禹精神是指大禹及其传人在长期治水实践中形成的光辉精神。主要内涵是:公而忘私,忧国忧民的'奉献精神;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以身为度,以声为律的律己精神;严明法度,公正执法的法治精神;民族融合,九州一家的团结精神。

篇5:屈原故里在哪里

屈原故里在哪里

屈原投江的地方

屈原与端午节的故事_屈原与端午节的'传说

屈原故里在哪里:湖北省秭归县

生平:战国时代,楚国人

个人资料: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号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他是一个黄老之学的传播者。继吴起之后,在楚国另一个主张变法的政治家就是屈原。他因上奏不被楚王接受,他满怀忧愤之情,跳入汨罗江(一说丹江)自尽。从而,世人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端午节。

个人成就:他创立了“楚辞”,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汨罗江(一说丹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主要作品:《离骚》、《九章》、《九歌》等

秭归资料:

秭归(zǐ guī)县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地处川鄂咽喉,长江西陵峡两岸。面积2427平方千米,有人口38万人,汉族为主。西汉置秭归县。秭归是三峡库区首县,屈原故里。

秭归县名来源《水经注》“屈原有贤姊,闻原放逐,亦来归,因名曰姊归”,“秭”由“姊”演变而来。[1]

秭归获得“中国诗歌之乡”称号。

屈原故里在哪里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不妨分享给您的好友吧。更多经典、不同类型的诗句尽在:诗句大全!

关注微信公众号:miyu_88,精彩内容每天推送!

篇6:李贺故里在哪里

李贺故里在哪里

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的故里在当今宜阳县三乡乡的昌谷。

宜阳三乡村东的连昌河源于陕县,自西北向东南穿谷而过,经洛宁县东北境入宜阳三乡,注入洛河,昌谷就在连昌河与洛河的汇合处,昌谷之名即以连昌河谷而得。旧《宜阳县志》载:“长吉(李贺)多才,栖息昌谷”。在李贺的诗歌中,有不少直接以昌谷为题的作品。据《南园十三首·其二》的“宫北田塍晓气酣”句,宫即连昌宫,为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建,又有玉阳宫、兰昌宫之称。连昌宫的遗址,就在连昌河谷,李贺的故宅离连昌宫不远。西有“汉刹云山”(光武庙),南有女几山隔河相望,有名的`五花寺塔矗立于连昌河西岸。当年的众多权贵名人,如武则天、唐玄宗、张九龄、岑参、韩愈、白居易、元稹、杜牧等,在这里都有吟咏唱和的诗文。

李贺生平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所以后人常称他为“鬼才”,“诗鬼”,创作的诗文为“鬼仙之辞”。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在京时,居崇义里,与王参元、杨敬之、权璩、崔植等为密友,常偕同出游,一小奴骑驴相随,背一破锦囊。李贺有得诗句,即写投囊中,归家后足成完篇。母郑夫人常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死前曾以诗分为四编,授其友沈子明。死后,沈子明嘱杜牧写了序。人们出于对李贺的怀念,传说李贺临死时,见天帝派绯衣使者相召到天上白玉楼作记文;又传其母一夕梦见李贺,说他正为天帝作白瑶宫记文(李商隐《李贺小传》及张读《宣室志》)。昭宗时,韦庄上奏请追赐李贺进士及第,赠补阙、拾遗官职。但因宫廷发生事变,所奏被搁置。 李贺曾自编其集。有《李贺诗歌集注》。生平见李商隐《李贺小传》,新、旧《唐书》本传,《宣室志》、《幽闲鼓吹》、《摭言》。诗词《雁门太守行》列入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诵读与欣赏,7年级下语文版25课古诗5首之一。

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他喜欢在神话故事、鬼魅世界里驰骋,以其大胆、诡异的想象力,构造出波谲云诡、迷离惝恍的艺术境界,抒发好景不长、时光易逝的感伤情绪,《文献通考》中说:“宋景文诸公在馆,尝评唐人诗云:‘太白仙才,长吉鬼才。’”《岁寒堂诗话》中说:“李贺有太白之语,而无太白之才。”

篇7:现代诗歌在苏状元故里打坐

现代诗歌在苏状元故里打坐

倒角弯是一把雕花的椅子

在易简老兄盐泉的家门口

大胡子的雨田

还有微笑的海凡

手把一千多年的雕花老酒

诗意的坐在那里

一棵年老的枯树

风车和磨面的石磨告诉我

谁带走了时光

一把老式的椅子

无语的望着我

椅子摆放成了苏家祖祠的方阵

以位置的摆放而显状元的尊贵

寻酒咏诗

易简老兄你的心啊

终未走出古盐泉半步

醒醉去留皆遂意

可你的灵魂就放不下这把椅子

这把相思的椅子

自宋代一直立在我们的梦里

站成了一樽浓香的盏

易简老兄的坐痕象半弯新月

印在椅子的背脊

在青林沟梦的深处

在倒角弯朦胧的树影里

今人的仰慕倾倒在状元的椅子中

那些山野小花映在椅子湾的'背上

隔河默然的两座坟茔

是苏母与儿子静静相守相望

易简兄家那把醉酒的古琴

去盐泉作客

热情的琴音飘过雨台山的云

一位39岁的汉子

在家门口站成了一樽酒的高度

阳光从朱红的窗格挤进屋内

散乱地撒在古琴的韵致里

棂上那一色久远的花瓣

于琴弦悠悠拂过

洒落在整个房间

拾掇一枚岁月的记忆

过去的终将走远

不知还有没有易简老兄和世人的叹息

只是

39年后乃至永远

易简老兄都酣醉在琴韵和酒里

雕花的窗棂记忆的老酒

那一帧雕花的窗

罩着苏里桥旁千年来寂寥的雨巷

油纸伞下款款而行的

可是易简老兄家煨酒的丫头

抑或后来

多情望舒视野里丁香一般的姑娘

清溪悠远的思绪

如同幽怨爬满窗棂

镂空雕花的窗叶

阳光婉约了宋代的色彩

窗边久违的心动

易简老兄悠长而寂寥的叹息

引领我走进一个个故事

这些,如同雨巷一样悠长的故事

酿成一杯杯52度的烧酒

走过老兄你我的喉头

拨弄岁月的老算盘

满是泥土味的犁头耙子锄头粪桶一角

是一把珠子残缺的老算盘

噼里啪啦奏着曾经的过往

年年都有粗糙的手指笨拙地拨弄

365道加减乘除

几亩薄地的物实

老家附近的盐场

终会把穷人的期盼

官宦贪婪的目光锁定

紧锁的眉头

迷惘的眼睛

令我战栗

一个关于命运的话题

实在深沉

易简老兄呵

这把老算盘的三十九响

定格了太宗的恩宠

也定格了你被酒精濡湿的诗章

篇8:在鲁迅故里读鲁迅 阅读答案

在鲁迅故里读鲁迅 阅读答案

站在鲁迅故居的百草园,我捕捉不到任何《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的快乐,我感到茫然,仿佛所处的并不是百草园,百草园尚在另一个为我所不知的地方。似乎总是——风景在别处。导游说,“这里只有两个地方是原来的,泥墙根和石井栏。”就因为是原来的,泥墙根已经被砖墙护起来了,成了墙中墙。事实上,它矮得根本不像一堵墙,倒像是一截土垛,如果不是因为这篇著名的文章,它恐怕早就被铲平了。历史与文化的附加值常常超越物质的本体,这是自然的。仍然要感谢这个地方,给了鲁迅那么多的快乐,这对他来说是多么重要!

三味书屋不仅狭小,而且呆板,没有任何孩童的气息,整个就是一副胡须枯索的老夫子的面孔。书屋的小院形象地注解了“天井”的含义,满墙满地的青苔如井壁与井底,窄仄潮湿,仿佛这里的人生也将是长满青苔的。这里连空气中都壅塞着压抑感,外观仿佛一张阴沉的脸,内观仿佛一个滞重的心胸。也许是久无人居,没有人气的缘故罢。如今的`三味书屋对于鲁迅仿佛是一个象征性的场景,烘托着告别百草园以后的鲁迅,以及他那缺少欢快的人生。告别百草园,就是三味书屋,这似乎是关于人类命运的起承转合的一个暗示。

鲁迅故居如我在别处参观过的名人故居似乎没有太大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故居的注解,即陈列在墙壁上的那些图片和文字。有一块展板上镶着鲁迅的父母、早夭的弟弟(后人根据其夭折时的样子所想象的成人时的样子)和朱安的画像。上面并排为父母,下面并排为早夭的弟弟和朱安。早夭的弟弟和朱安并排,让我感到费解。这是根据什么原则排列的呢?因为早夭的弟弟和朱安都是不圆满、无建树的畸零者?

1作者介绍了鲁迅故居的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详写了哪些内容?

作者介绍了鲁迅故居里的百草园,三味书屋,故居的注解。详细描写了百草园里的泥墙根,三味书屋的小院及故居的注解。

2阅读第2段,说说作者眼中的三味书屋是怎样的?

作者眼中的三味书屋狭小,呆板且无趣,潮湿且充满严肃压抑的感觉。是相对于欢乐的百草园的另一面。

李白为什么被称为诗仙

诗人杜牧的轶事典故

李白被称为

学曲艺音乐教案

诗仙李白作文

关于李白的资料

李白的资料

渡荆门送别教案

李白简介

李白的简介

李白真正的“故里”在秦安
《李白真正的“故里”在秦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李白真正的“故里”在秦安(整理8篇)】相关文章:

伏羲和女娲的传说故事2022-09-05

渡荆门送别注释及介绍2022-05-06

新时期李白生平研究综述2023-07-13

李白生平2023-10-08

李白的生平2022-05-04

古诗《赠汪伦》的教学实录2022-11-18

身世之谜想象作文2023-04-06

《诗人李白》读后感2023-10-15

描写冬天的诗句——《北风行》2022-05-06

思念的诗句——《北风行》2024-01-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