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时间:2022-12-17 18:12:26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推荐12篇)由网友“一只飞鸿踏雪泥”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1:《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中遇到疑难语句或意蕴丰富的形象,可以采用质疑讨论的方法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诵读中,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难点

体会散文诗的写作特色。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1.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2.作者冰心的简介。

3.课文录音。

4.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5.制成PPT演示文稿。

2课时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1.学生自由朗读,先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例句: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2.小组赛读,每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3.齐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1.《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天性善良。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为了瞒着妈妈。

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当妈妈一整天都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但责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

5.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写“我”想变成金色花的愿望及目的。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三次嬉戏场面。

母亲祷告时,悄悄开花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寻找时,恢复原形跳到母亲面前。

《金色花》用充满童真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又稍带顽皮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他与妈妈难舍难分的感情,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1.富有童趣。

《金色花》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写的。一开始,这个孩子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为什么要长在树的高枝上呢?“为了好玩”,这样的回答就完全是儿童的逻辑了。当妈妈寻找他时,他“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却一声儿不响”,顿时,一个调皮、狡黠的孩子形象便跃然纸上。最后一句又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

2.清新隽永。

纵观全诗,没有华丽刻意的辞藻,所用都只是平常语句,但却丝毫没有给读者苍白贫乏之感。相反,这些简单清新的语句,更好地表现了作品的主旨。

3.意蕴深刻。

《金色花》可说是一首雅俗共赏的好诗,作为读者,我们既可以从我们平常的生活经验出发,认为这是一首表现母子之爱的散文诗。也可以结合诗人的一贯风格,从宗教感情、宗教思想的角度来分析本诗,把本诗的主题理解为敬颂神灵。

三次嬉戏母亲 孩子(金色花--圣树)祷告 散发香气读书 投影书页拿灯(去牛棚) 恢复原形纯真的母子之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一种感情,也最能集中地体现亲情,在中外文学史上,母爱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泰戈尔的《金色花》,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看看作家冰心是如何表达自己对母亲的依恋的。

冰心(1900~),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原名谢婉莹。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集有《寄小读者》、《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1.老师示范朗读,学生圈点勾画,把握文章大意。

这是一篇借景写人、托荷赞母的散文。写荷花是为了写“我”,写荷叶是为了写母亲,达到“我”是雨打风摆的荷花,而母亲则是替荷花抵挡风雨的荷叶的境界。

2.理清结构层次。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1.园里莲花有很多,作者选择了其中两朵来写,这里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

衬托两朵莲花,一白一红,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表现了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2.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3.作者在风雨中几看红莲,当时的环境是怎样的?红莲呢?作者的心境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一看红莲

心情:烦闷

环境:繁杂的雨声 浓阴的天

红莲:开满 亭亭

“一切景语皆情语”,写白莲的凋谢,恰是自己心境的刻画。写红莲由菡萏到盛开,观察细腻。红莲首次登场。

二看红莲

心情:不适意 徘徊

环境:雷声作了 雨愈下愈大

红莲:左右攲斜 无依无靠

三看红莲

心情:不宁的心绪散尽 感动

环境:雨肆意地下着

红莲:在大荷叶的覆盖下 不摇动

由荷叶保护荷花自然联想到母亲对女儿的爱护,联想丰富,文章结尾,升华主题。

4.这一朵红莲正是在这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护之下,安全地成长着,如果没有了荷叶的荫蔽,红莲会怎样呢?

学生回答(花瓣凋零、枯萎;被风吹倒了,压断了)

是啊,如果没有荷叶的庇护,红莲可能会像文中写到的那朵白莲一样凋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白莲的句子。

品读课文描写白莲的部分,指导学生朗读时融入作者的情感。

5.你能找出文中表达作者心灵感悟、点明题旨的句子吗?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6.文章结尾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全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把子女比作红莲,把母亲比作荷叶。抒发了对伟大无私的母爱的赞美之情。点明主旨,深化情感。

“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得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文章结尾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父亲的朋友送我们两缸莲花,引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描绘雨中荷叶护红莲的动人情景。

第三部分(第8、9自然段):点明主旨,表达作者对母亲由衷的感激与爱恋。

《荷叶母亲》通过描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抒发了对母爱由衷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荷叶母亲

寄寓→

荷 叶―→母亲

(无畏 遮蔽) 联想 (无私 爱护)

红 莲―→“我”

象征→

心中的雨―→人生路上的坎坷磨难

本课教学,由于两首散文诗都有很强的抒情成分,因此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语言文字的表现力、熟悉文章内容。这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层次。

李杰

[《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2:《诗二首》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朗读并背诵这两首诗,体会诗歌的节奏美、意境美、情感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重点

理解作品意象,体会作品表达出的思想感情。

难点

学习作者凭借想象,表达美好愿望的写法。

朗读法、欣赏法、合作探究法。

学生

阅读《牛郎织女》故事。自读诗歌,预习质疑,写下疑难问题。

老师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同学们,你们知道古代牛郎织女的故事吗?(学生自荐概述故事)刚才这位同学说得很好,深深相爱着的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划出的天河相隔着,只有每年农历七月七日才能鹊桥相会一次,这是一种多么痛苦的生活啊,同学们一定希望牛郎织女摆脱这种束缚,自由幸福的生活吧!我国著名诗人郭沫若早在80多年前(1910月)就凭借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这种美好愿望写进了自己美丽而迷人的诗篇--《天上的街市》。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从小受到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和影响,19赴日留学,接触了莎士比亚等作家的作品。19“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投身于新文化运动。1919~19之间,完成了《女神》的创作,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人。以后成立了“创造社”,从事新文学运动,参加了革命。解放后,担任了文化领域的领导工作。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恢复》等。

1.请同学们聆听优美的配乐朗诵,同时注意朗诵的节奏和重音,再请学生根据老师出示的朗读课件反复诵读。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天河,

定然是/不甚/宽广。

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

定能够/骑着牛儿/来往。

我想/他们/此刻,

定然/在/天街/闲游。

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

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一丝忧郁。所以节奏不宜强,语速不宜快,要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学生自由朗读,互读互评,教师指导点评。

3.再读诗歌,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节诗的内容,描述诗歌的图画美。

(1)灯星相互辉映图

(2)天上的街市繁华图

(3)牛郎织女骑牛相会图

(4)牛郎织女天街闲游图

1.明确联想、想象的定义。

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两事物之间或具有因果关系或具有相似关系。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2.研读诗歌。

(1)诗人远望,望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明确: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而产生联想。接着诗人又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

(2)第一节诗中有两处联想,请找出来。

明确:街灯→ 明星 明星 → 街灯

(3)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哪些遐想?是联想还是想象?

想象:(美丽的)街市 (珍奇的)物品 (浅浅的)天河 (自由幸福的)牛郎织女

课文第二、三、四节诗运用了想象,诗人凭借想象构想出的“仙境”与客观存在的“天河”“流星”融合在一起,描绘了一个美妙的天街景象。

(4)诗人为什么对牛郎织女的命运做这样的改造?

明确:传说:牛郎织女被王母娘娘管制

想象:牛郎织女(骑着牛儿来往、闲游)

天上是如此的美好,牛郎织女的生活是如此幸福,这个反传统的创作,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5)诗的后3节连用了四个“定然”和一个“定”字说明了什么?

明确:“定然”“定”都是断定语气,所描绘的事物都是出于想象,表明了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对美好未来充满了信心。

3.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语言美。

“优美的语言是诗歌美丽的外衣”,你认为哪里(词或句)写得好?找出来,反复品读一下,再分小组讨论,一起交流品读。教师指导点评。

请用“我认为______(词语或句子)用(写)得真美(好),美(好)在__________”这样的句式来评析诗的语言。

(1)我认为“我想那缥缈的空中”一句中“缥缈”这个词用得真美,美在“缥缈”写出了天空隐隐约约、若有若无的特点,隐隐地流露出诗人对美好愿景感到渺远、迷惘的感受。

(2)我认为第一节写得真美。美在联想与想象。人从地上的街灯想到天上的明星,再从天上的明星又想到地上的街灯。地上有星一样的灯,天上有灯一样的星,而且它运用了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灯光和星光辉映的美景。真是真正的诗情画意啊!另外它用的词也非常准确。写街灯用了“明”和“点”;写明星用了“闪”和“现”。街灯亮后不会有明显变化,所以用“明”,而星星却是不停地闪烁,所以用“闪”。星星本来就存在,只是随着天色的昏暗而逐渐看清,所以用“现”,而“点”字更让人充满幻想,仿佛天上的星星就是天上有人点的灯火。

(3)我认为“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一句中“点”这个词用得真好,好在一个“点”字既照应了前文的“闪”,又巧妙回答了街灯为何能明。因为点灯必有点灯人,有人就有世界,有世界就有生气。

(4)“不信,请看那朵流星”一句中“朵”字用得真美,美就美在“朵”写出了那一闪而过的流星恰似花朵般绚烂美丽。

(5)我认为“定然有美丽的街市”“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两句中“定然”这个词用得真好,好就好在本诗表现的明明是想象的内容,却用“定然”这样断定的语气加以肯定,表明作者坚信这样的理想世界是存在的,他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

4.《天上的街市》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与神话里有什么不同?

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被无情地分隔在天河两岸,而在本诗中,他们在一起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一个是喜剧,一个是悲剧。诗人彻底颠覆了传说故事,化悲为喜,寄托了自己的理想。

5.诗人仰望星空,写下美好篇章,想一想,本诗用了什么手法,把天上的生活写得如此美好?

联想与想象。第一节诗人远望街灯若隐若现,和天上闪闪烁烁的明星很相似,由此联想明星,接着诗人仰望苍穹,看到那闪烁不定的明星,于是自然而然地联想起远处若隐若现的街灯。诗歌后三节,都是想象。第二节想象天上的街市与现实的对比,想象牛郎织女的生活。

6.凭借想象,我们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请你选择一个天体,发挥联想和想象,写一首小诗。

第一部分(第1节):由街灯联想到明星,由明星联想到街灯。

第二部分(第2节-第4节):想象天上的街市。

本文由街灯联想到天上的明星,又由明星联想到天上的街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抒发了诗人对黑暗的憎恶、对光明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而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诗人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用优美而又亲切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天街,创造了牛郎织女自由幸福的生活图景。字里行间,充溢着诗人对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体现了浪漫主义的创作特色。

街灯→明星→街灯(联想 写实)

追求自由幸福物品(珍奇)天河(浅浅 不甚宽广)(想象)牛郎织女(自由往来  闲游)

一提起太阳船,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埃及神秘的金字塔太阳船,而吴望尧笔下的《太阳船》又是怎样的神秘与美好呢?让我们读一读这首小诗。

吴望尧(1932-),笔名巴雷,台湾诗人,著有诗集《地平线》《玫瑰城》。

1.朗读诗歌

(1)注意节奏缓急、音量大小和速度快慢,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的感情。

(3)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情况。学生阅读、评价、交流。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主要内容。

《太阳船》描写了太阳运行一天的情景。

3.这首诗热情赞颂了太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写太阳船的?太阳的颜色有怎样的变化?

太阳运行的时间顺序

早晨--金色 日落前--白色 日落时分--红色

1.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语言美。

(1)当它驶过顶空的子午线,便缓缓地扯下了帆。

“扯下了帆”形象而又生动地描述了太阳船归航时的情景。

(2)但在它驶进黑暗的时候,船上却焚起了大火。

太阳下落没入云层,映射出晚霞一片。

(3)当它卸下批闪烁的白银/又驶向另一个港湾。

用“白银”比喻阳光,“卸下批闪烁的白银”比喻天色已晚,太阳光逐渐变暗,“驶向另一个港湾”比喻太阳即将落山,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太阳在天空的位置及光线的变化,给人以美感及想象的空间。

2.诗言志,作者吴望尧借“太阳船”表达了自己什么情感?

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温暖的崇拜与追求,对重生力量的赞美与歌颂。

3.《天上的街市》与《太阳船》作者都用了丰富的想象,请你展开丰富的想象,写一首小诗。

(略)

这首诗诗人通过对太阳东升西落过程的描写,大胆想象,描绘出一幅极为神奇美好的图画,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温暖的崇拜与追求,对重生力量的赞美与歌颂。

1.以时间为序,写了太阳一天的运行。

2.想象丰富。作者写太阳一天的变化,加入了丰富的想象,读来令人震撼。

太阳运行早晨--金色日落前--白色日落时分--红色

预习时让学生自由搜集资料,学生反馈的信息丰富多彩,也很有价值。注重示范朗读、对比朗读,通过反复诵读增强语感,发展语感,加深领悟;对体会诗的节奏美、意境美、情感美效果很好。

李杰

[《诗二首》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3:《狼》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蒲松龄及其《聊斋志异》。

2.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过程与方法

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学习在叙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勇敢机智地与邪恶势力作斗争。

重点

体会屠户内心世界的变化过程。

难点

怎样理解文章的主旨。

朗读法、品读法、讨论点拨法。

课文录音磁带、狼的视频片段、多媒体课件。

1课时

多媒体展示狼的视频片段(狼对天嚎叫)。

在直观的视觉冲击下,请学生概括狼的特点,如凶残、狡诈等。

说说你所知道的狼的成语(限时一分钟的成语比拼赛),例如:引狼入室、狼吞虎咽、狼心狗肺、狼狈为奸、鬼哭狼嚎……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他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从小热衷功名,并在19岁时接连考取县、府、道的第一名,名震一时。后来却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援例成为贡生。蒲松龄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会。代表作是《聊斋志异》。

“聊斋”是蒲松龄书斋的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全书有短篇小说491篇,故事来源广泛,有作者的见闻,有借鉴过去的题材,有采于民间的传说,有作者的想象虚构。作者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其爱憎感情和美好理想。《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先生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1.听课文录音磁带,初步感知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全文,把握停顿、节奏。

例如:其一/犬坐/于前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课文。

(1)一词多义。

意:意暇甚(神情)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打算)

止:止有剩骨(只,仅) 一狼得骨止(停止)

敌: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盖以诱敌(敌人,对方)

前:狼不敢前(上前,动词) 其一犬坐于前(前面,名词)

(2)重点实词。

犬、盖、股、洞、隧。

缀行甚远(紧跟)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旧,原来)

屠乃奔倚其下(跑过去倚靠)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一会儿)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企图,打算)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多少)

(3)特殊句式。

投以骨:倒装句兼省略句,应为“以骨投之”,意思是“把骨头扔给狼”。

(4)通假字。

止有剩骨:“止”通“只”。

1.本文叙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叙述了屠夫和狼搏斗的故事。

2.屠夫和狼的搏斗有一个过程,按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来看,可以怎样概括?

屠夫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是一个完整的过程,这个过程恰好是事物发生、发展,并走向结局的全过程。

3.《狼》一文的写作思路是什么?

叙述故事:屠户卖肉晚归,两狼跟踪而来(遇狼)--屠户投骨,狼依旧紧跟不舍(惧狼)--屠户倚薪对抗狼(御狼)--狼施诡计,被屠户识破,击毙两狼(毙狼)。

发表议论:议狼。

4.面对狼的“缀行甚远”,屠户的心理状态怎样?他用什么办法对付狼的?

“屠惧”。“投以骨”。

5.狼得骨头后的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两狼之并驱如故”。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残。

6.屠户奔靠柴堆下,放下担子拿起刀,这时狼的表现怎样?从这里可以看出狼的什么本性?

“一狼径去”,看似无意攻击,实则声东击西。企图前后夹击,置屠户于死地。“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看似安闲无事,实则暗施毒计,表现出其狡诈本性。

7.全文表现了狼的哪些特点?

全文表现了狼的凶恶、贪婪、狡猾但又愚蠢的特点。两只狼发现了屠户,立刻跟了上去,尽管屠户“投以骨”,仍“缀行甚远”不依不饶,凶恶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而对屠户“奔倚”“持刀”,两狼决定前后夹击,一狼犬坐于前,“盖以诱敌”,一狼则绕到背后,“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可见它们的狡猾。

可是狼毕竟是动物,虽然屠户持刀相向,狼被屠户开始的软弱所迷惑,认为他不敢主动进攻,所以放心地眯着眼睛睡,而且两狼前后夹击,分散了力量,使屠户能各个击破,可见狼的阴险多诈中透出了愚蠢,正像结尾中说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8.面对狼的阴险狡诈,屠户表现出怎样的勇敢和机智?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写出了屠户的勇敢与机智。

9.作者是如何刻画机智勇敢的屠户这一形象的?

作者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屠户形象,但他的主要性格特点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屠户在看到有两只狼盯住了自己,且跟从了好长一段路时,内心充满了惊慌与恐惧;他不愿意惹是生非,于是,“投以骨”“复投之”,一再妥协退让,企图以此消灾。但狼步步紧逼。屠户在“骨已尽”而两狼“并驱如故”的情况下感到十分窘迫。此时,屠户对狼的本性有了新的认识,对狼不抱有任何幻想了,于是选好有利地势,“弛担持刀”,决心拿起武器同狼搏斗。最后,他抓准时机,主动出击,消灭了狼。从妥协退让到被迫御狼,再到主动出击,屠户的勇敢性格逐渐显露出来,在他身上体现了人的机警与智慧。在“骨尽”而狼“仍从”的境况下,屠户终于看清了狼贪婪的本性。他首先占据有利地势,拿起屠刀准备出击。在只有一只狼在眼前“目似瞑”的一刹那,“屠暴起”,勇敢地杀了它。杀了这只狼后,屠户并没有就此离开,而是“转视积薪后”,又将企图从背后偷袭的另一只狼杀死。勇敢为智慧增添了亮色,智慧加重了勇敢取胜的砝码。两方面有机结合,使屠户最终战胜了恶狼,作者通过这一形象,赞颂了人的智慧与勇敢。

10.为什么说“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狼虽然阴险狡诈,善于耍弄欺骗的伎俩,但终究逃不脱被制服的命运。因为人有狼所没有的力量、勇敢和智慧。

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却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这正是蒲松龄的这则故事所要告诉我们的。

11.本文中“狼”显然是个比喻,究竟比喻的是什么呢?

《聊斋志异》写狐仙鬼怪从来都是讽喻社会的黑暗、腐朽势力的,从作者写这部书主要是“批判现实、表达思想”这一主旨来看,“狼”显然讽喻的是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全文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4自然段):记叙了屠户途中遇狼、杀狼的经过,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第二部分(第5自然段):表达了作者对恶狼虽凶恶、狡诈却逃不脱灭亡命运的嘲讽。

情节曲折,语言生动。

本文篇幅较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户和狼的形象,展开双方的矛盾和斗争。在文中,故事的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交代得很清楚。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地表现了狼的贪婪、凶狠和狡诈的本性以及屠户心理、行动上的变化。如“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等,表现了狼的贪婪和凶狠;“目似瞑,意暇甚”“洞其中”等,表现了狼的狡诈;“惧”“投以骨”“复投之”等,表现了屠户丢掉幻想准备抵抗的决心和行动,也表现了他的机智;“暴起”“劈”等,表现了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蒲松龄

情节: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屠夫:机智、勇敢

恶狼:贪婪、凶狠、狡诈

寓意:对恶势力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在教学设计时我本着以读促译、以读促讲、以读促解的原则来设计课堂教学。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途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初一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处于打基础的阶段,读得朗朗上口,甚至成诵才能更好地理解文义。本文篇幅短小,全文仅二百余字,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乃至成诵,因此诵读是本文

[《狼》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4:《散步》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理解重点语句的内涵,仔细揣摩一些语句展示的意境,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阅读去品味文中画面的温馨和细节的动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通过几个细节的描绘,来展示一家三代之间真挚而深沉的爱。

重点

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字里行间露出浓重的“爱”,整体感悟课文。

难点

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出来的亲情美。

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学生

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有人说,幸福的家犹如港湾,让我们的心疲惫时靠岸;有人说,浓浓的亲情犹如甘泉,滋润我们枯涸的心田。家因为有了真爱而温馨,因为有了亲情而美好。那么,家究竟是什么呢?是一所老房子,是一张旧照片,还是一种挥之不去的记忆?今天我们来学习《散步》。让我们跟随作者去进行一次别样的心灵之旅。

莫怀戚(1951-),男,汉族。笔名周平安、章大明。当代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作协副主席。重庆人。1980年开始文学创作。其中篇小说《诗礼人家》曾获“四川文学奖”。著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1.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

(1)散步的人物有:母亲、我、妻子、儿子

(2)散步的地点是:田野

(3)散步的季节是:初春

(4)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分歧(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3.根据以上要点,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本文讲述了一家四口在初春时节到田野散步,路上发生了“分歧”,最后他们用亲情和爱,解决了散步途中的“分歧”。

1.研读课文,思考下面几个问题:

(1)散步中产生了怎样的分歧?

“我”带着母亲、妻子和儿子在一个初春的季节里到田野去散步。母亲身体不好,要走大路,儿子觉得小路有趣要走小路。

(2)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自然段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埋下伏笔。

(3)“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告诉了我们:“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了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

(4)“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结果是“我”顺从了母亲,母亲则顺从了自己的孙子,这一结果充分显示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我”作为“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一代,恪守孝道,值得赞美;母亲作为年迈的老人,却不顾自己的身体,关心下一代成长,爱幼之情跃然纸上;妻子的无声支持,其“贤惠”的品质也值得赞美。

(5)文章的最后一句:“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有什么深刻含义?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

一边是风烛残年的母亲,一边是未成年的孩子,他们都需要我们的照顾和关心。所以从表面上看,这表现了中年人肩负着既要扶老又要携幼的人生责任;从深层的意思看,这里的“我和妻子”代表着中年人,“母亲”代表着过去,“儿子”代表着未来,所以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则象征着中年人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文章的结尾,用象征的手法,使文章的思想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意蕴更深刻。

2.再读课文,研讨赏析。

《散步》这篇散文,从写法上来讲,以小见大,是一篇公认的美文。除了美在文章的立意、主旨外,就文章的文字本身来说,也有许多“美点”可寻。同学们可找出最喜欢的语句和段落大声自由朗读,进一步感受文章的美。

教师可先举一个例子:文章的开头很美,美在开门见山,美在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这个简洁而富有诗意的镜头。

你们还能在文章中找到其他的“美点”吗?

学生分组开始小组讨论,然后进行全班交流:

(1)美在对春景的生动描写。

如①:“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些景物为人物增添了色彩,增添了生机和活力)

②:“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优美迷人的田园风光,一家人在此散步,感情和谐、景色宜人)

(2)美在文章多处出现比较对称、意蕴丰富的语言,读起来给人以美感。

如①:“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②“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熬”字,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④“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一种和谐的家庭氛围充分地体现出来)

3.想想看,在家庭生活中,你与父母有过分歧吗?当时你是怎么处理的?学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以后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该怎样做?(引导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开篇点题,写一家人在田野上散步。

第二部分(第2~7自然段):写散步时的环境情趣,表现亲情,化解分歧,体现“我”的使命感。

第三部分(第8自然段):写合理解决分歧,散步愉快进行。

本文通过选取一家人祖孙三代在田野里散步这个生活侧面,生动地展现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深厚感情和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散步》的语言平易朴实,然而内涵丰富,耐人寻味,如同橄榄一般,越嚼越觉得有滋味。下面从三个方面作具体分析。

(一)情趣盎然。文章中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散步时儿子的话中也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二)含义丰富。文章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三)意在言外。第四自然段通过对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散 步

音韵美:整齐匀称

景色美:南方初春的田野 新绿 嫩芽

咕咕的冬水 金色的菜花 桑树

水波粼粼的鱼塘

情感美:我 走大路 委屈儿子 顺从母亲--尊老

母亲 走小路 疼爱孙子--爱幼

本课教学,我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反复吟咏,最终用朗读表达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

李杰

[《散步》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5: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文诗两首》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母爱是人世间最崇高最美好的感情。我们伟大的母亲给了我们无微不至的爱,你怎样向母亲表达你的爱意呢?

同学们说的很好,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母爱一直是文学作品中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不知有多少人深情地颂扬过母亲。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样的两首诗:中国女作家冰心的《纸船》,和印度大文豪泰戈尔的《金色花》。

二、出示目标

1、把握诗文基调,表情朗读诗文,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背诵诗歌,丰富语言积累。

2、自主、合作、探究地进行学习。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三、知识积累

以下知识主要让学生在预习中作好积累笔记,课堂上教师以检阅的方式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

1、字词积累:

大家预习了吗?看看这些字词你解决了没有?

字:嗅 摩 衍 匿 祷

词:匿笑 祷告

读一读,讲一讲。

2、作家作品知识积累:

关于泰戈尔:泰戈尔,印度诗人、作家,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冰心:原名谢婉莹,现代诗人、散文家、小说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品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四、《纸船》教学

整体感知:

1、《纸船》是远离家乡的游子对日夜思念的母亲的深情呼唤。默读这首诗,体会一下这首诗应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读?

(学生体会:哀愁、深情)

2、离家远了,你有过想家的感觉吗?女诗人冰心把这种思念亲人的哀愁用一只只纸船诠释到了极致。谁来试一下,把这种哀愁的语气读出来?

(师指导学生朗读,尤其强调停顿和语调,可以让学生在课本上标明停顿之处)

3、学生初步感知之后,教师提出评价要求:你喜欢这首散文诗吗?为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37~140页对《繁星》、《春水》的指导阅读,教学生懂得对于文学作品的欣赏是可以有多种观点的,学习独立鉴赏、评价作品。)

合作探究:

学生品读这首诗,通过自主思考,然后合作探讨,师生交流对话的方式解决以下问题:

1、诗人叠纸船时为什么“含着泪”?为什么除了爱,还有悲哀?

(引导学生体会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的心情)

2、你觉得纸船回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吗?为什么作者要借纸船来抒情?

(“我要他到的地方”是母亲的身边,纸船当然到不了,作者明知道到不了还要不停地叠是要以此寄托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引导学生理解诗歌抒情是要借助一定的形象的。)

3、你觉得这首诗中哪几句写得最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找到“诗眼”所在,体会诗人的精妙构思)

师生在交流探讨中理解诗人的感情,学习对诗歌的品味鉴赏。

生活链接:母亲的爱滋润了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子女对母亲的爱又何尝不是动人心弦?以小组为单位,以“母子或母女之爱”为主题,搜集感人的文章,感人的歌曲,感人的诗言,在读书笔记上办一个专题材料库,看看哪个小组搜集得最多,材料最丰富。

五、《金色花》教学

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仿读。(教师的范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朗读方法处理不同)。

重点体会: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读出妈妈的惊喜、嗔怪)

“我不告诉你,妈妈。”(读出孩子的撒娇、调皮)

“孩子,你在哪里呀?”(读出妈妈的着急、关爱)

3、学生读过之后,教师提出评价要求:你觉得这首散文诗写得怎样?(学生只要能谈出自己的看法即可,一定要是自己的)

合作学习:

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一天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因为沐浴着母爱)“我”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请同学们品读这首散文诗,思考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什么?

2、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3、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研读课文,思考,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理解作者。可以简介泰戈尔的作品特点,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爱的内涵──最高尚、最纯洁的神圣之爱。

交流探究:

师生研读课文,共同探究以下问题:

1、假如你是那朵金色花,你能想象妈妈脸上的表情吗?

2、孩子为妈妈做了那么多好事,妈妈为什么反而责怪孩子?

3、母爱就在我们身边。泰戈尔想象自己变成了一朵金色花来回报母亲的爱。学习了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结合实际谈感受。师生交流互动,在探究中发展提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给予中肯评价和热情鼓励。

创造性学习:

请你模仿《金色花》的感情基调,以“妈妈,我想说爱你”为题,学写一首散文诗。

六、作业

1、背诵两首诗,准备背诵比赛。

2、课后阅读《飞鸟集》、《繁星》、《春水》。

篇6:胡适《鸟》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梁实秋散文小品的语言风格。

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课文,理解作者的爱鸟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作者爱鸟、爱自由的情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

重点

理解作者从不同方面写鸟的特点,感受作者的爱鸟之情。

难点

把握文章线索,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引导诵读法、讨论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学生

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鸟儿是大自然的精灵,给美丽的自然增添了亮丽的风景,你喜欢听鸟鸣吗?你爱鸟吗?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大师梁实秋笔下的鸟儿。

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出生于北京,浙江杭县(今杭州)人。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笔战不断。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代表作有散文集《雅舍小品》,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

1.学生泛读课文。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写作对象的特点,批注自己的阅读理解,列出不懂之处。

2.梳理文章结构,找出本文的线索。

本文的线索是:我爱鸟。

3.快速阅读第②~⑦自然段,概括作者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见到笼中鸟,羽翮不振,蜷伏不动,我感到苦闷

听到鸟声音,清脆嘹亮,圆润和谐,我感到喜悦

看到鸟形体,俊俏优美,玲珑饱满,我感到快乐

知道杜鹃鸟,蛮横无情,鸠占鹊巢,我感到坦然

教师小结:梁实秋先生在文中,写鸟的喜,鸟的悲,鸟的生,鸟的死,无不牵动着他的情思。作者这种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也寄托着他对社会人生的思考。

1.作者在本文的一开头便点出自己喜爱鸟,“我爱鸟”。通读全文,请分条概括作者喜爱鸟的原因。

(1)“我”爱鸟的声音。声音,如交响乐,如哀乐,让我的心情为之沉醉;

(2)“我”也爱鸟的形体。鸟的形体较之世界其他生物,更俊俏,就是盘旋着的鸢鹰亦有一种令人喜悦的雄姿;

(3)鸟给“我”的悲楚也是让“我”喜爱鸟的原因之一。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韵味并作简要分析。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课堂,解决疑难,并组织全班交流。

(1)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鸟鸣声比作“和谐的交响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其悦耳的效果。

(2)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

用短句写出了杜鹃叫声的凄绝。

(3)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丰腴而不臃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太肥,那样的秾纤合度。

作者化用宋玉“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的语句,用语典雅,描画了鸟优美的体态,表现出对鸟的喜爱之情。

(4)看它高踞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一个“刺”字,生动地刻画出“我”见到鸟儿的喜悦之情。

(5)有时候稻田里伫立着一只白鹭,拳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青的山色和釉绿的梯田。

“拳”“缩”形象地写出了白鹭立在稻田的样子,衬着山色和梯田的背景,好一幅“青天白鹭图”!

3.作者写道,鸟“有时也给人悲苦”,请找出相关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鸟到了这种地步,我想它的苦闷,大概是仅次于粘在胶纸上的苍蝇;它的快乐,大概是仅优于在标本室里住着吧?

鸟的快乐都被那些闲人闲情禁锢成了苦闷,作者在这里用看似平缓实则严峻的语气斥责了那些束缚鸟类“自由”的闲人闲情。

(2)但是我发现那麻雀的羽毛特别地长,而且是蓬松戟张着的,像是披着一件蓑衣,立刻使人联想到那垃圾堆上的大群褴褛而臃肿的人,那形容是一模一样的。

运用比喻和联想,由鸟及人,写在贫困中挣扎的鸟与人,表达了作者对贫苦人民的同情。

4.在这篇散文里,作者尽情赞美鸟类的自由、活泼、俊俏,但是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又写出了另一番寓意,你能读出这番寓意吗?

(1)最后一段中“自从离开四川以后”点出了另一番寓意,作者离开故乡后,岁月飞逝,眼前所见的可怜的麻雀、寒鸦等早已失去了“天府之国”各种鸟类的活泼多姿,作者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

(2)作者希望建立自由、平等、幸福、美好、没有强权、没有欺压、没有贫困的社会,希望有个能够自由地发展个性和才能的人生。

5.小结:

作者的 “爱”鸟,“爱”的是鸟的自然形态,而“悲”鸟的失去自在自为,这已经超越了鸟本身。作者甚至对违背自然形态的关于鸟的典故产生质疑,更显示出作者对日常生活和社会现象情伪的透辟洞察。尤其是由“悲”鸟到“悲”人的人生体味,更给了人们深深的启迪。

6.搜集与鸟相关的诗句。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唐杜甫《独步江畔寻花》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宋晏殊《浣溪沙》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唐王籍《入若耶溪》

第一部分(1):开篇点明爱鸟之情。

第二部分(2~6):写不同的鸟带给“我”的不同感受,表达了爱鸟之情。

第三部分(7):收束全文,照应开头,深化了爱鸟的主旨。

这篇散文作者通过对各色鸟的鸣声、外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对鸟的欣赏喜爱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失去自由之鸟的同情,暗含了作者对自由和平生活的向往。

1.反衬。用寒鸦、鸱枭、笼中的鸟来反衬生活在自由天地里的鸟,更写出了作者不满于把鸟囚在笼中的做法。

2.托物言志。作者借鸟表达自己的情感。对鸟的生存和命运的情思,寄托着作者对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

鸟开篇点题“我爱鸟”不同鸟带给“我”不同感受同情“笼中鸟”喜爱山林自然鸟悲楚“贫寒鸟”收束全文 不忍看鸟爱鸟爱自由

本课教学,我重点引导学生赏读作者笔下的各种鸟,分析笼中鸟的特点、欣赏自然界原生态的鸟儿之美,了解梁实秋的语言特点。通过引导分析文中的议论句、抒情句,让学生理解作者的爱鸟之情以及通过情感对比所表现出来的写作意图,进而理解全文的主旨。

李杰

[胡适《鸟》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7:《女娲造人》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试着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作另一种推测,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过程与方法

本文浅显易懂,可以通过复述故事的形式把握文章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体会神话魅力的基础上,注意神话与事实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加深对神话的了解。

重点

在熟读的基础上复述故事。

难点

1.理解神话的特点,并谈谈神话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2.学习本文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要认识到女娲是一个虚实结合的产物。

比较阅读法、讨论与点拨相结合的方法。

1.女娲的画像。

2.其他有关人类产生的神话。

1课时

同学们,远古时代,生产力水平低下,知识贫乏,人们对于一些自然和社会现象,比如日月出没、电闪雷鸣、人类自身来源等,不能科学地解释,于是困惑的原始人便通过幼稚的想象把自然力形象化、人格化,并且依照人类的英雄形象,创造了许多动人的神话故事。

人,到底从何而来?思索着的远古人们用他们丰富的想象创造了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今天我们所要学的《女娲造人》(板书文题)就是袁珂根据中国古代神话而改写的。

袁珂,生于19,神话学家。四川新都人,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论著有《中国古代神话》《古神话选释》《山海经校注》《神话论文集》《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中国古代神话》是中国第一部汉民族古代神话专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熟悉情节。朗读课文,了解内容。

2.恰当地复述课文。

先分小组复述,再由各小组推荐1~2名同学,举行小组赛,看谁讲得生动,如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人来到世间的描写。

1.分析表现对人类的诞生感到喜悦的句子,谈谈你的感受。

对人类诞生的喜悦感充溢在整篇文章中,这也是本课体现丰富想象力的地方。对课文中有关语句,教师可从两方面提示:一是女娲在造出人之后,不由得满心欢喜,眉开眼笑,这生命是她一手创造出来的,她的笑,体现了人类创造成功的喜悦感。二是这种喜悦感,还体现在人类自身对获得生命的欢呼,如人类落地后开口就喊“妈妈”;许多小人的欢呼跳跃等。也可以从另外角度引导学生感受,如人类生命的可贵、人类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要珍爱生命等。

2.根据文章内容,说说你对女娲的认识。

女娲是本篇的核心人物,她是神通广大的“神”,但是她也有人的孤独感。她走在莽莽榛榛的原野上,感到“在这天地之间,应该添一点什么东西进去,让它生气蓬勃起来才好”。她也有人的喜怒之情,她会笑,她会假装生气,她甚至会灵机一动:“世间各种各样的生物都有了,单单没有像自己一样的生物,那为什么不创造一种像自己一样的生物加入到世间呢?”就是由于她的这种创造力,世上才诞生了人类。她得到了做母亲的快乐,她忙忙碌碌,像母亲一般勤劳智慧。她哪里是神,她分明就是人,她有人的情感,人的心态,人的智慧,人的生活体验。从她身上,我们看到神话的情节是想象的,但又是真实的,是合乎现实生活的情理的。

3.为什么女娲的身上具有这么多人的特点呢?

因为女娲是远古人们在人的基础上,通过想象塑造而成的,所以她的身上处处有着人类的痕迹。

由此可见,不是女娲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女娲。

4.思考探究:神话是怎么产生的呢?

古时当人们无法解释世界的形成、各种自然现象时,他们便认为有一种超越人力的神在主宰着这个世界。如《盘古开天辟地》就是人们无法解释天地的形成及万物的起源而创作的一个神话。

如为什么刮风?因为有(风婆婆)。为什么会打雷?(雷公)为什么会发洪水?因为有(水怪)。

到了后来,人们又开始借用神话表达一种惩恶扬善的思想,或表达一种美好的愿望。

如嫦娥奔月:为了惩罚嫦娥偷吃仙药让她永远和自己心爱的人分开,在广寒宫中受苦;

鹊桥相会: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

除夕:铲除恶魔,过上平安、幸福生活的愿望。

小结:每一个成功的神话故事都凝聚了人们的聪明与智慧,是人们大胆奇特想象的结晶。它陪伴着我们走过了七彩的童年,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引出女娲造人的想法。

第二部分(第4~16自然段):叙述女娲造人的过程。

第三部分(第17、18自然段):叙写女娲解决了造人后的麻烦。

本文详细叙述了女娲造人的具体过程,表现了远古时代人们对人类自身起源的好奇、探索,以及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所作出的极富想象力的解释。

1.想象神奇。

女娲造人的情节显然是想象的。毕竟神话是在科学水平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产生的,那时的人们无法对人的诞生作出科学、准确的解释,所以只好借助于想象来解决这个问题了,而这种大胆而奇特的想象恰恰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亮点。

2.女娲形象塑造的特点。

课文是根据《风俗通》有关“女娲造人”的记载改编的,作者以大胆新奇的想象,在原有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富有人性化的演绎与扩充。女娲是神,具有非凡的能力,她造人的手段、方法体现了“神”的威力,而在细节的处理上,作者又赋予她以人的心理、人的情感、人的生活体验,从而使想象内容既显“神威”,又合乎人情事理。

3.真实感人。

广阔的天地、莽莽榛榛的原野、死寂的气氛,使神通广大的女神感到了寂寞孤独,造人的愿望就显得自然而真实了。水中映出的或“喜”或“生气”的面容,诱发了她的“灵机”。“妈妈”的呼喊,使死寂的天地间获得了生机,更充满了人间的温情、爱意以及“天伦之乐”。

女娲造人起因行走原野 感到孤独 该添点什么灵机一动 创造像自己的生物加入到世间过程揉团黄土造第一个人 藤条一挥解决人类延续问题 分男女 创造后代

本课教学,我以让学生复述故事的形式来把握文章内容,并试着让学生对女娲造人的动机、方法等作另一种推测,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李杰

[《女娲造人》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8:《世说新语两则》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学习时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理解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描述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从而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难点

翻译文言文,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诵读法、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学生

准备古代聪颖、机智的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熟悉课文,复述课文。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1课时

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如“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作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彭城(现在江苏徐州市)人。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爱好文学,招纳文士。原有集,已佚。

1.学生自读。查阅字典,看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根据内容、语言习惯的不同,看在哪些地方需要停顿。

2.教师要求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疏通文意,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把不理解的词句记录下来,全班一起讨论解决。

3.用自己的话复述短文。

《咏雪》

1.文章开头一句话,短短十五字,交代了哪些内容?谢家聚会吟诗,为什么不选择一个良辰佳日,却选择一个寒雪日?

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谢太傅平日时公务繁忙,寒雪日时得以休息,但他仍然不忘对晚辈的家庭教育。

古人看重的“四美”是良辰、美景、赏心、乐事。这里良辰、美景不可拘泥地理解为春和景明、绿草如茵,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2.“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对“公大笑乐”,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3.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作者赞赏道韫的才气。

4.两个比喻哪个更好?

有两种相反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据此可知,前一喻好,后一喻不好。另一种意见认为“柳絮”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西风颂》),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撒盐空中”,干什么呢?谁也不知道。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就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仅有物象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5.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举出并积累几句咏雪的名句。

请欣赏: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陈太丘与友期》

1.友人为什么“怒”?元方怎样反驳“友人”的?

友人认为陈太丘不等就走,是失约的表现。

元方反驳抓住两点:一为“无信”,二为“无礼”。首先指出“友人”失约在先,是不守信用;其次指出友人不知反省,反而出言不逊,恶意攻讦,是没有礼貌。

2.从元方的回答看,元方是个什么样的小孩?

懂礼识义,聪明机灵。

3.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陈太丘、友人和元方的行为?请从文中找出依据。

陈太丘:太丘舍去。

--对不守信的人不能姑息,让他记住教训,承担后果。

友人:去后乃至;尊君在不;怒;非人哉;惭;下车引之。

--无信无礼,缺乏修养,然知错能改。

元方:(家君)待君久不至。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入门不顾。

--守信识礼,聪明机灵。

4.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1)不失礼。客人得知太丘已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小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而辞严。所以,这一则的核心是“无信”、“无礼”,宣扬的是正直不阿、为人正派的品格。

(2)失礼。因为“友”毕竟是与父亲平辈,不应不尊重长辈。应该始终有礼貌,不能对客人置之不理,要给人以改错的机会,允许人家道歉。

5.教师肯定同学们的看法,接着告诉同学们做人要有诚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教师认为,小元方不失礼,正如同学们所说童言无忌,那是爱父亲的表现等等!并且,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而作为学生我们要在这种情形之下摆正立场,重信守诺,把诚实守信的美德发扬光大。

两文都只有一段,但层次分明。

《咏雪》第1层(开头到“……讲论文义”):点明人物和事件发生的环境。第2层(从“俄而……”到“公大笑乐”):通过一次应答,体现了谢道韫的聪颖。第3层(从“即公……”到结束):点明谢道韫的身份。

《陈太丘与友期》第1层(开头到“……去后乃至”):写陈太丘的朋友失约。第2层(“元方时年……”到“……入门不顾”):写元方以礼责问父友,体现了少年元方的机智。

《咏雪》通过描写晋朝人谢安家的一次家庭聚会上谢道韫所表现出的文学才能,赞颂了她的聪明才智。

《陈太丘与友期》讲述了七岁儿童陈元方的故事,表现出陈元方小小年纪就明白事理、聪敏过人,同时从侧面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

1.叙事简洁。

两则故事在写法上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咏雪》第一句用短短十五个字,既写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又写了谢氏家族雪日无法外出而有“讲论文义”的雅兴。《陈太丘与友期》交代背景后,简洁的对话描写表现了七岁的陈元方明白事理和落落大方的性格。同时,对客人前倨后恭的不同表现也写得十分简洁。

2.含蓄蕴藉。

如《咏雪》记录侄儿侄女咏雪后,主讲人对两人的咏雪句未作任何评价,只是“大笑乐”,这“大笑乐”耐人寻味。作者也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只是在最后补充谢道韫的身份。

3.对比鲜明。

如《咏雪》中写两人咏雪,主讲人虽未对咏雪句作出评价,但读者却能从两人的咏雪句中了解其二人的文学才情。《陈太丘与友期》以“无礼”、“无信”为核心,着重写陈元方与客人的对话,在对话的对比中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

陈太丘与友期对话的背景:友人不至,太丘舍去对话的过程:友人发怒,元方对答对话的结果:友人惭引,元方不顾

本课堂的两则文章虽然短小,但都是用文言文写作的。因此,我一方面注重文言文基础的夯实,字词的读音、词语的理解、朗读的停顿等,将其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另一方面,着重结合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让学生进行品味,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李杰

[《世说新语两则》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9:《论语十二章》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古代大教育家孔子的有关情况及《论语》。

2.积累文言词汇。

3.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课文。

4.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对照反省自己。

过程与方法

坚持在独立自主、合作交流,以诵读为主的学习方法中,掌握阅读文言文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累哲理深刻的名言警句,批判吸收儒家哲学思想。

重点

以诵读为主,通过自读、合作、听讲,逐步疏通文意。

难点

解读各章语录,理解文章的大意。

讲述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

1.孔子的画像。

2.春秋形势图。

3.《论语》封面。

2课时

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文明历史,产生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不仅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凝聚力,而且对今天在全民弘扬爱国主义思想、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部分,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骄傲。

《论语》,就是这众多文献巨著中的一部,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二章》。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他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整理过《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1.听课文录音,完成两项工作:

(1)听清字词读音;

(2)思考这十二章《论语》分别属于“求知态度”“学习方法”“修身做人”中的哪一类内容。

2.全班朗读,纠正字音,提示字义。

指导学生翻译并理解课文: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从这里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讨论了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蹴而就,而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为之。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不改其乐”就是贫贱不能移的精神,这里包含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即人总是有一点精神的,为了自己的理想,就要不断追求,即使生活清苦困顿也自得其乐。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翻译了前六章“论语”,这节课,请同学们继续学习翻译后六章“论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知识的学习感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以学习为乐事,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还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样学到的才能够灵活地运用。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同时还提出,不符合道的富贵荣华,坚决不予接受,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讲正确的学习态度,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类似的毛病。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可返。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讨论思想品德修养。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整体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

内容小结:

(1)谈学习方法的:

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谈学习态度的: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吾日三省吾身;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谈品德修养的:

不改其乐;匹夫不可夺志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仁在其中。

归纳课文中出现的成语:

不亦乐乎;温故知新;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乐在其中;择善而从;逝者如斯;博学笃志;切问近思。

读完课文后,你感到最精彩的语句有哪些?请给大家展示一下,并说明你喜欢的理由。(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帮助学生纠正理解不当的地方并适当点评)

第一章是学习方法和个人修养,启发人们热爱学习,加强自律。

第二章是个人修养,治学的人的品德修养。

第三章是学习与个人修养的过程,强调循序渐进。

第四章是学习方法,强调复习对知识的必要性。

第五章是学习方法,强调学习要和思考相结合,阐明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是个人修养,强调“贫贱不能移”的精神。

第七章是学习方法,说明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第八章是个人修养,提倡安贫乐道,不把追求物质享受作为人生目标。

第九章是学习态度与个人修养,强调无论何时何地,都要虚心向别人学习,同时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

第十章是学习态度,勉励自己与学生要珍惜时间求学。

第十一章是个人修养,强调一个人应该坚定信念,矢志不渝。

第十二章是个人修养,强调达到“仁”需要的条件。

这十二章语录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和做人修身的道理,其意在启迪我们:学习要有端正的态度和良好的方法;做人要有仁爱之心,要心胸开阔、意志坚强、理想远大。

思想深刻,富有哲理。

这十二章语录,阐述了谦虚好学的学习态度,贫贱不移,求学为乐的学习精神,温故知新,学思结合的学习方法,诚实守信、厚道仁义、坚守节操的思想品德,至今影响很大,成为现代人学习和做人的基本准则。这十二章中的各章都可以算作格言,这些语言具有简练晓畅、语意含蓄、富有哲理的特点。

《论语》十二章

学习方法:1、4、5、12

学习态度:7、9、10

修身做人:1、2、3、6、8、11、12

思想→丰富深刻

由于孔子的年代距我们今天已经很久远了,而且在语言上又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比较难以掌握,针对这一学情,我在教学中先介绍孔子的生平,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人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逐个进行讲解,这就提高了授课的质量,学生也从悟解中沐浴了中华文化的甘霖。

李杰

[《论语十二章》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10:《纪念白求恩》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学习梳理议论文论证思路的方法;掌握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课文的记叙和议论,理解本文夹叙夹议的手法及议论文中记叙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白求恩精神的内涵,学习白求恩精神,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重点

1.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2.运用对比的方法,体会对比的作用。

难点

理解对比的方法对表现文章中心思想的作用。

朗读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学生

课前预习,搜集有关白求恩的资料。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老师

多媒体课件

2课时

1.白求恩这个名字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你们知道白求恩是哪国人吗?一个外国人,为什么能在中国人心中留下这么深刻的印象呢?学习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一文,我们就能找到答案了。

2.议论文小知识

议论文是通过讲道理、摆事实来直接表达作者的见解和主张的文体。它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以理服人。它不像记叙文那样以情动人,也不像说明文那样以知识授人。议论文的内容具有理论性,结构具有逻辑性,语言具有概括性。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论证方法: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白求恩(1890-1939),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到中国解放区,1938年3月到达延安,不久又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他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1.学生朗读课文,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即段意)。

第一段重点句:“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教师小结:

(1)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2)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3)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共产主义精神。

2.各段内容要点之间的联系是怎样的?

文章前三段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文章从三个方面阐述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在第四段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自读课文,分析论证方法。

(1)自读课文,选择其中一个分论点,阅读相关段落,分析作者采用什么方法来论证论点。

学生采用自主学习的方法,自由选择一个分论点,阅读课文第一至三段,分析论证方法,并将自己的理解批注在书上。

自主学习后,教师组织学生在班上进行讨论。

讨论明确:(1)第一段,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2)第二、三段运用对比论证方法。

(2)对比可以使论证更有说服力。请同学们齐读课文2、3段,从课文中找出有关的语句填写表格,并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白求恩 不少的人

对工作

对同志对人民

对技术

学生朗读课文,然后从文中找出语句完成填空。

白求恩 不少的人

对工作 极端的

负责任 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

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

前,先替自己打算。出了一点力

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

人家不知道。

对同志

对人民 极端的

热忱 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对技术 精益求精 见异思迁,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

好处:通过对比,既使白求恩同志的精神表现得非常鲜明,又显出学习白求恩精神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通过对论证方法的分析,同学们对论证方法的作用有了初步的理解。下面我们进行总结归纳。

归纳论证方法的作用。要求学生将常见的论证方法及作用进行归纳形成理论,教师小结。

1.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2.道理论证:道理论证也叫引证法,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

如果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可以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闻趣事,可以增强论证的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

3.对比论证。作用就是突出强调。

除了以上三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在议论文中还会经常出现比喻论证。

4.比喻论证。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能将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使阐述的道理平易生动,浅显易懂。

1.合作探究,学习夹叙夹议的写法。

(1)请同学们跳读课文,从段落中画出叙事语句,并概括所叙述事件。

学生跳读课文,用笔圈点批画,并批注自己的理解。小组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形成小组意见,在班级发言。

第一段:概括白求恩的生平经历;

第二段:概括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冷冷清清。从前线回来的人都佩服白求恩,晋察冀边区的军民都为之感动的事情。

第三段:概括介绍白求恩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医术高明;概括一班人鄙薄技术工作。

第四段,概括作者和白求恩的交往。

(2)精读这些叙事语句,比较它们与记叙文中的叙事有什么不同?

学生带着问题,探究比较,然后互相讨论,交流探究成果。

(1)作用不同。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的文章,叙事是文章的主体。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叙事是为议论提供事实论据。

(2)详略不同。议论文中的叙事简洁,多用概括性的语言。

例如:文章开头,作者对白求恩的介绍只用了两个句子共80多字,却提供了白求恩的国籍、身份、年龄、来中国的目的、派遣到中国的时间、工作地点和去世的原因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概括性极强,行文非常简洁。

(3)在议论过程中夹有叙事,这叫夹叙夹议的写法,请同学们讨论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学生互相讨论。

讨论明确: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又能懂得向白求恩学习什么,为什么要向他学习,怎样向他学习。叙得简要,议得精辟,深刻的立意使文章具有高屋建瓴的气势。

2.有感情背诵,体会语言。

(1)请思考,我们在朗读第四段时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去读?

学生轻声自读,体会感情。

第一句话应读出悲痛之情。最后一句应读得热情洋溢,气势磅礴。

(2)为什么最后一句话的感情发生了变化?

最后一句话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从五个方面写如何成为一个“大有利于人民的人”,它们分别是:人格--高尚,品质--纯粹,修养--有道德,志趣--脱离了低级趣味,人生价值--有益于人民。语意丰满,五彩缤纷,因此应该读出热情洋溢、气势磅礴之势。

(3)请学生齐声朗读第四段,要求先深沉,读出悲痛,后高昂,读出气势。

学生朗读,然后争取当堂背会。

3.课堂讨论:白求恩去世已经好几十年了,你觉得今天再谈白求恩精神有现实意义吗?

(各抒己见,讨论交流)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即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接着提出文章的分论点--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提出分论点,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提出分论点,学习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阐述学习白求恩的深刻意义。

文章从三个方面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这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1.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议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一方面使文章情理并茂,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读起来生动感人;另一方面在叙事基础上的议论又能使文章阐明的道理有充足的依据,从而增强说服力,易于为读者理解和接受,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2.成语的大量运用是本文语言的特色之一。

如“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泠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里“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三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连用,从情绪、态度、感觉等几个角度,形象而又充分地揭露了“不少人”的错误表现,与白求恩大夫的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语言极其简练。总之,文中运用的成语,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3.双重否定句的运用,表现了“千锤百炼,一字不移”的语言特色。

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双重否定句叙述了反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的实例,比一般肯定句语意更强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共产主义精神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总--分--总

叙议结合 以议为主

本文是一篇议论文,也是学生进入初中阶段第一次接触此类文体,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合作探究的模式,让学生分别找出记叙与议论的内容,分析它们在文中的作用,让学生探究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

李杰

[《纪念白求恩》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篇11:古诗两首 学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案、学案一体化设计

课题 1、古诗两首 课时 2课时

教学目标

设计 1.认识3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诗词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

方法

设计 1、情景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理解古诗,让学生打开心窗,放飞想象,受到美的熏陶。

2、朗读感悟法:通过教师的范读以及学生多种方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理解古诗的内容。

前置性学习设计 1、熟读并尝试背诵两首古诗。

2、借助课下注释,尝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

3、画出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

4、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背诵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导入。

二、检查前置性学习收获,整体感知。

1、抽读古诗

2、提出问题

三、理解诗意,感悟意境。

1、熟读古诗,创设意境 :学生齐读古诗,并想象,如你是大诗人李白,在敬亭山,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找出与孤相同意义的词,让学生体会出李白的孤独并朗读出来。

2、指导朗读。

四、对比读,深化美。

1、读两首《题君山》,洞庭湖与君山的神奇之美在脑中升华。

2、理解诗意。

【重点难点】

重点:背诵诗词,了解意思,想象意境,体会感情。

难点:读诗词,想意境,感悟语言美。

【生字全解】

识字:徽、螺、谐。

写字:绵、亭、潭、螺、谐。

重点指导:亭:下面不要写成:子

【辨多音字】

mó (打磨)

磨   mò (石磨)

【词语全解】

闲:悠闲。      厌:满足

和:和谐,这里指水色与月光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青螺:一种青黑色的螺形的墨,古代妇女用以画眉。 这里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近反义词】

近义词:和谐--和睦

【诗句赏析】

(一)《独坐敬亭山》

1、“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2、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我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觉得敬亭山也在看着我,x好像再互相交流,彼此总是看不过。

一、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读顺,交流相关资料。

二、学习《独坐敬亭山》

1、用自己的画说说从插图看到了什么?

强调“厌”的古今不同意。

2、再读古诗,读流利读准确。

3、思考:李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4、感情朗读,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幽静。

5、用自己手中的笔在白纸画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画面。

三、学习《望洞庭》

1、指名说了解的刘禹锡和洞庭湖。

2、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看插图边听读,整体感知美。

3、自己练读,达到正确、流利。

教学程序设计 教材处理设计 师生活动设计

五、拓展延伸

交流搜集的山水风光的古诗或名句。

六、布置作业

1、背一背:背诵默写这两首古诗

2、画一画: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诗把它描绘的景色用多彩的画笔表现出来。

3、找一找:收集李白、刘禹锡的其它诗作,与同学交流。 (二)《望洞庭》

1、“湖光秋月两相和”从水光月色的交融不分写起,表现湖面的开阔廖远,这是日暮时分的景象,天还没黑但月亮已经出来,如果天黑就看不出两者色彩的融合了。

2、“潭面无风镜未磨” 用镜子的比喻表现夜晚湖面的平静,因为太阳已落,湖水不反光,像镜子没磨时光泽暗淡的样子。

3、“遥望洞庭山水翠”写远望湖中君山翠绿的色彩,这里的“山水”实际只是指山,即湖中的君山。用“山水”属于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用法。

4、“白银盘里一青螺” 用一个比喻,将浮在水中的君山比作搁在白银盘子里的青螺。全诗纯然写景,既有描写的细致,又有比喻的生动,读来饶有趣味。

【篇章指导】

本课理解句意是难点,可要求学生把初读理解词语放进句子去试着讲讲句子的意思,在学生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再做点拨。

【写作特点】

《独坐敬亭山》诗的下半运用拟人手法写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

《望洞庭》通过丰富的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洞庭湖的优美景色。 4、学生读诗,先说说能够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1)自由理解。

(2)小组内研讨。

(3)全班交流。

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shuǐtán    hé  xié    qing  luó

(            )      (         )    (             )

2、默写《独坐敬亭山》

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个             人                修                 改                 创                   新

板书设计                                     独坐敬亭山

鸟飞尽

云独闲

山相对 课后反思

[古诗两首 学案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篇12:《寓言》教学案 (七年级上册)

《寓言四则》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知识与技能

在预习的基础上,了解有关寓言的文体常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续编或改编寓言,以加深对该体裁特点的理解和把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寓言主题多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的特点。

重点

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领悟所蕴含的道理。

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寓意,尝试编写和创作寓意。

诵读法、自读与点拨相结合法 、探究拓展法。

1.多媒体课件。

2.投影仪。

3.录音机。

2课时

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产生。诸子百家著作《庄子》《孟子》《韩非子》中就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印度的《五卷书》,拉封丹、莱辛、克雷洛夫、谢德林这些世界文学史上著名的寓言大师,都为我们留下了独特的、不可缺少的精神营养,下面让我们共同走进寓言的世界:《寓言四则》。

伊索(公元前620~前560),希腊寓言家,生活在小亚细亚,弗里吉亚人。他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是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自由后,伊索开始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寓言故事,深受古希腊人民的喜爱。公元前5世纪末,“伊索”这个名字已是古希腊人尽皆知的名字了,当时的古希腊寓言都归在他的名下,后来被德尔菲人杀害。

1.朗读《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读出人物的语气。

2.概括《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蚊子和狮子》的寓意,并说说你是根据哪些具体情节概括出这些寓意的。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写蚊子在狮子面前夸口,终于战胜狮子,正当它得意忘形时却被蜘蛛吃掉了。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1.赫耳墨斯来到人间的动机和目的是什么?

来到人间的目的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暗示他是一个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神。

2.赫耳墨斯笑着问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中的“笑”说明了什么?

一个“笑”字,描写赫耳墨斯的表情,使形象更显得真切。赫耳墨斯听到宙斯的雕像才值一个银元,他骄矜地“笑”,使他傲然的神情跃然纸上。

3.“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这个想法表明了什么?

这段着意于赫耳墨斯的心理活动。他心想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他竟然认为自己的身价能超过父亲--作为最高神的宙斯,赫拉更不在话下,是多么狂妄。他自以为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而雕像者一定是势利的,阿谀奉承的,他这样猜度别人,足见其心灵的卑劣。

《蚊子和狮子》

1.这则寓言是怎样赋予动物以人的感情和性格的?

本文的拟人,能抓住蚊子和狮子的自然特征,拟得逼真神似,生动有趣。把蚊子胜利后的叫声说成“吹着喇叭”、“唱着凯歌”,以状其战胜狮子得意忘形之态,十分新鲜、妥帖。

2.这则寓言用动物之间的关系来概括社会现象,讽喻了什么?

描写蚊子和狮子“战斗”的过程,蚊子被蜘蛛网粘住的情景,完全符合自然物的特点,用来概括社会现象,真是两相妙合。讽刺了那些能够战胜强敌却因得意反被弱者战胜的人。

3.蚊子临死前是否有所醒悟,是通过哪个词语表现出来的?它的悲痛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醒悟是通过“叹息”表现出来的。

“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句中的“最强大”与“小小”、“较量过”与“消灭了”形成强烈反差,两相比照,尖锐地讽刺了胜利后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思想意识。

4.蚊子敢于向狮子挑战,而且能够取胜,这说明了什么?

蚊子的“挑战宣言”貌似狂言。实际上包含了智慧,它是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抑制了狮子的优势。它的胆量、信心,是建立在敌我双方力量进行冷静分析的基础上的。启示人们,世上万事万物,各有所长所短。强者有短处,弱者也有长处。弱者如果能扬长避短,就可能以小胜大,以弱胜强。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第一层:写赫耳墨斯来到雕像者的店里,打算了解自身价值。

第二层:写赫耳墨斯询问诸神雕像的价格。

《蚊子和狮子》:第一层:写蚊子向狮子进攻。

第二层:写蚊子战胜了狮子,却丧生在蜘蛛网上。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天神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商店里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通过蚊子击败狮子,却成了蜘蛛的俘虏的故事,讽刺了那些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忽视自

己短处的人,揭示了即使取得大的胜利也不能骄傲,要始终谨慎行事,否则可能在小处受到挫败的道理。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一文短小精悍,构思精巧。采用三问三答,略有变化,有起有伏。正当赫耳墨斯的虚荣心越来越旺盛时,却遇到了雕像者如一瓢冷水似的答话,陡转之下便戛然而止。文章的陡转,给读者以巨大的反差,造成了出人意料的结局,讽喻之意已暗含其中。短短的一百多字,却写得跌宕有致,耐人寻味。

《蚊子和狮子》构思尤为精巧,短短的篇幅中,情节却大起大落,写出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的转化。人们不常见蚊子战胜狮子,听蚊子的“宣言”还以为是吹牛,再一看,还真不假。人们常见蚊子被蜘蛛网粘住,但是蚊子刚刚战胜狮子,正把自己看得无敌于天下时,它却被打败了,这反而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再一想,却又毫不奇怪。作者巧妙地把二者联结起来,构成大起大落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耐人寻味。

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赫耳墨斯来到店里→询问宙斯雕像的价格DD→一个银元又问赫拉雕像的价格DD→还要贵一些再问自己雕像的价格DD→算“添头”讽刺了爱慕虚荣而不被重视的人

蚊子和狮子

蚊子向狮子挑战DD→蚊子向狮子冲过去狮子气得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DD→蚊子战胜狮子蚊子飞走时被蜘蛛网粘住了DD→它叹息自己战胜了强大的狮子,不料被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讽刺了那些取得成绩就得意忘形的人

前面我们学习了两则《伊索寓言》,其实我们中华民族也有许多优秀的寓言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

1.《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分为十二纪、八览、六论,共一百六十篇。

2.《列子》旧题为列御寇所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列御寇,相传战国时的道家人物,郑国人。

1.朗读两篇短文,读准字音、停顿。

2.学生对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理解大意。教师巡视课堂,解决疑难。

3.重点字词归纳。

(1)掌握下列字词。

溉汲:打水浇田。

及:待,等到。

道:讲述。

闻之于宋君:使宋国的国君知道这件事。

得一人之使:得到一个人使唤,指得到一个劳动力。

亡:无,没有。

晓:告知,开导。

若:你。

行止:行动,活动。

奈何:为何,为什么。

只使:纵使,即使。

中伤:伤害。

四虚:四方。

舍然:消除疑虑的样子。舍,同“释”。

(2)一词多义:

之:

宋之丁氏家无井:助词,的。

有闻而传之者曰: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闻之于宋君: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代词,指“穿井得一人”。

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求闻之若此:定语后置标志。

1.学习《穿井得一人》。

(1)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丁家询问这件事呢?

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事情。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启示:凡事都要调查研究,才能弄清真相。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谣言往往失实,只有细心观察,研究,以理去衡量,才能获得真正的答案。要深入调查研究,切不可轻信流言,盲目随从,人云亦云。

2.学习《杞人忧天》

(1)杞人“忧”什么?“忧”到什么程度?后来杞人的情绪发生了什么变化?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舍然大喜

(2)“晓之者”是怎样解“忧”的?

由表及里、化消极心态为积极心态

(3)如何理解“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这句话?

日月星辰,也不过是聚集在一起的有光的气体,即使坠落,也不会击中甚至打伤人。这句话揭示了杞人的无根据的瞎担心。

(4)从这则故事中你了解到“杞人忧天”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这是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投影出示)

(5)如何看待《杞人忧天》中那个热心人的解释?

寓言中那位热心人对天、地、星、月的解释是不科学的,只能代表当时的认识水平,但他那种关心他人的精神、耐心诱导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

3.任选一题自编寓言。

题目:a.嘴和眼睛的对话; b.树和斧子; c.筷子和勺子; d.画笔和颜料; e.蜜蜂与花朵;f.猫和老鼠。

《穿井得一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言,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的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搞错。

《杞人忧天》告诫人们不要对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事表示忧虑,凡事要讲科学。

1.故事短小精悍,言在此而意在彼,给人以生活的启示。

2.通过对话展现人物性格,揭示主旨。

穿井得一人起因:丁家穿井 告人:穿井得一人误传:丁家打井 挖出一个人真相:挖井节省了一个劳动力凡事认真思索、不轻信传言

杞人忧天杞人忧天地崩坠无所寄,废寝食毫无根据的担忧晓之者天,积气耳,在天中行止地,积块耳,在地上行止不能崩坠杞人与晓之者→皆舍然大喜庸人自扰

这两则寓言短小精悍,浅显易懂,学生能够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通译全文,道理比较浅显,学生能够很轻松地完成学习任务。

李杰

《寓言四则》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胡适《鸟》教学案 (七年级上册)

七年级语文上册《郭沫若诗》 设计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散文诗两首教案

《蜡烛》 导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

初一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古诗两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复习资料

《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散文诗两首》教学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推荐12篇)】相关文章:

《金色花》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22-06-26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2023-02-08

九年级上语文教学计划2023-06-27

《金色花》说课稿2022-12-30

《香菱学诗》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022-05-07

《学会说点道理》 教案教学设计(八年级上册)2022-07-17

七年级上册六单元作文:塞翁失马2022-07-10

一年期秋期教学计划2023-09-06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学设计2023-10-26

《古诗》 学案设计(八年级上册)2023-05-1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