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打卤面散文

时间:2022-12-17 18:38:4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外婆的打卤面散文(推荐12篇)由网友“ottsan”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外婆的打卤面散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外婆的打卤面散文

篇1:外婆的打卤面散文

外婆的打卤面散文

在外公祖屋大院里长大的我,对老屋的一草一木,一个门槛,几个台阶和花坛都记忆深刻。但要是问起我,幸福是什么?那时的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大声回答道:“幸福就是每天能够吃上外婆做的打卤面。”

外婆是个心灵手巧的人,虽然没什么文化,但是每个调料瓶都让外公写上字做标记,慢慢地外婆也认识了好多字。尤其厨房用的物品名称,外婆都会准确地叫出来。

外婆很会调剂饮食,一周七天,早餐喝粥、鸡蛋、小菜及几片馒头片,晚餐的主食每天都不一样。每周三固定吃饺子,剩下的时间,外婆会施展她十八般武艺,每天都做不一样的主食和饭菜。那些食谱好像在外婆的心中,生根、发芽了。

我最喜欢周末的打卤面,坐在厨房的椅子上,静静地看着外婆把加了鸡蛋和好的面放在面板上,揉过多次,翻来覆去地把面擀成饼状,在切成细细的面条,山东的打卤面必须用手擀面去做才有味道。

外婆把擀好的面条放进满清水的锅里煮上几分钟,每次锅水泛花时打激上冷水,如此三次面条就出锅了。放在事先晾好的凉开水里过一下,盛出来。面条是水灵灵的,看着特别有食欲。

然后,就是做卤了。卤有很多种,我最喜欢茄子卤。外婆把切好的茄子丝、肉丝还有泡好的黄花菜和木耳也切成了丝状。先炒肉丝,肉香味四溢时再把木耳丝和茄子丝放上不停地翻炒,七分熟时,加上少许水,轻煮一下。水花翻滚也就三分钟左右,加上少许盐,味精,稀释好的粉面子把汤变成卤状,最后撒上一点细葱末。

餐桌上,放着切好的黄瓜丝、外公和好的麻酱,还有一碗蒜泥和老醋。把卤浇到过好水的面条上,抓上一把细黄瓜丝,点上几滴醋。外公自己会再加上少许的蒜,那香味一直是我儿时最迷恋的味道,外公经常叫我“面条公主”。那时候的我,最快乐的就是每天能够吃到外婆做的打卤面。

母亲从小就不吃荤食,每次外婆会特意做个鸡蛋西红柿卤给母亲。外婆刷干净锅,把切得碎碎的西红柿在锅里翻炒,一直看着像番茄酱为止才加上少许的水。待水花泛起,把搅拌好的鸡蛋均匀地放上。外婆做的鸡蛋卤和别家的都不一样,里面会放上切成小方块的土豆,一直把土豆煮成翻沙状。出锅时一样会撒上一些细细的葱末,那香味也会让我流涎。

外公说起外婆的打卤面,都会笑意挂脸。儿时的我一直在猜测,外公难道和我一样,也很喜欢面的味道,他是“面条老外公”。一直到外婆去世后,母亲才给我讲了那个关于外公、外婆的故事。

原来,因为家庭变故来哈尔滨的外公,在四十岁时有了她的小女儿,就是我的妈妈。外婆却因为之前丧子之痛,加上中年生子的劳累,一病不起。母亲两岁时,外婆去世了。

外公一个人一边工作,一边抚养母亲长大,很是辛苦。这时,外公工作的施工队雇了一个刚从山东逃荒来的妇女来做饭,她是队长的老乡,叫炳君,她成了我后来新的外婆。那时的工地很辛苦,没有什么东西可做,队长买了数十斤挂面放在灶上。“会做打卤面吧,每天给大家做上一大锅,能吃饱就行。”那时外婆还不到四十岁的年龄,高挑的身材,白晰的皮肤,在一群大男人中间很是扎眼。

炳君每天中午都早早地来到工地,虽然材料简单,只有白菜和咸榨菜,每天会有一斤左右的猪肉。但每天她都会很细致地去做,卤香飘起,让工地的'七尺男儿都流涎。外公可是“大厨”,邻居们婚丧嫁娶都要请外公去上灶掌勺。外公很少被工地的饭吸引起食欲,但他却喜欢上了中午这顿打卤面。

“做得不错,有家乡的味道。”外公操着一口地道的山东话。

“俺家里都用手擀面,那卤里加上些发好的黄花菜、木耳就更香了。”炳君脸上露出了茫然的笑意。

“怎么来这儿,家里还有什么人啊。”外公看得出她想家了。

“没人了,嫁了大丫头,实在过不下去了,带着小女儿来这儿了。大哥也是山东人,真好。”

因为外公有文化,在哪都受到大家的尊重,也无形中成了大家心中的大哥。外公每天陪炳君唠上几句磕,也顺便保护了她。工地上那些粗鲁的大汉们,再也不敢去有事没事地去找她搭讪了。

施工的队长了解外公的情况,也了解自己的老乡,几次和外公提及让外公娶了炳君回去照顾女儿。外公回家和母亲商量,母亲很小就一个人在家,每天坐在火炕上,托着腮,目光望向窗外的大门口,等待着外公下班。她害怕了孤独,她需要陪伴。外公得到了母亲的点头同意,很快娶回了炳君,她成了我的外婆。

从此,打卤面的香味就在外公家的厨房上空飘起,散发着它特有的味道伴着母亲成长,也一路陪伴了我和哥哥长大成人了。

外婆是个性格内向,勤俭持家的善良女人。自从她到外公家,外公家的大院是整条胡同里最整齐、干净的。夏天,外婆在前院种上花草,在后院种上蔬菜。闲余时间打着盘钮扣,外婆的针线活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院里的姨婆们自从外婆来到大院,都或多或少地学着女红,夏日里,不再穿着大背心坐在胡同口的大杨树下胡侃了。在外婆的影响下,母亲织、钩、裁衣缝制的活都很精细,就连绣花也是外婆手把手教会的。

外公去世,外婆随着我们搬离了大院。因为她和母亲相处得一直很融洽,虽然没有文化,她的善良和勤劳一直感动着母亲。我和哥哥一直到外婆去世,听着母亲讲着外婆的故事,我们才知道,原来我们的亲亲外婆是母亲的继母。

时光如梭,岁月就在我的一抹淡然中远走了。带走了我的花季;带走了外婆;带走了母亲,徒留下一条条沧桑的痕迹于我的面颊上。墙上的挂钟滴滴嗒嗒敲响了五下,又到了女儿放学的时间。我像以往一样,立于窗前,等着我的燕子飞进家门。

“老妈,我回来了,今天周末,我要吃打卤面。”刚进屋的女儿很不淑女地喊道。

“好,今天周末了,我们吃打卤面。”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延续了外婆的习惯,每个周末我们也吃上一顿打卤面。

从十几岁就开始和外婆学习厨艺的我,虽然没有外婆的巧手,但也是外婆亲手传教的。揉面、擀面饼最后做成手擀面、煮熟、过水。然后是肉丝、茄子丝、木耳丝、发好的黄花菜,烹锅翻炒,一股熟悉的味道慢慢升起……

看着对面,女儿低头吃着打卤面,那一脸陶醉的表情,不由得让我想起我的外婆,和外婆做得香喷喷的打卤面。恍然间,我仿佛听到一声呼唤:

“丫头,面好了,外婆做了你最爱吃的茄丝打卤面……”

篇2:打卤面

打卤面又名焖面,是山西省的一种名胜小吃,尤以山东的打卤面最为著名,电视剧《闯关东》中精彩的表现;山西太原打卤面也较为有名,赵树理的小说中亦有描述。

基本介绍

卤面:俗称“打卤面”。民间办红、白喜事,如果用“炒菜面”招待亲友,一律用打卤面。打卤通常是以煮猪肉的汤或以羊肉煸锅,放上口蘑、木耳、黄花,以淀粉勾芡,打上蛋花,浇一层花椒油以增加香味。也有不勾芡的,汤内加鹿鱼菜,成为清汤的浇汁,称“儿卤” 。

美食原料

面条,( 臊子材料:瘦肉、鸡蛋、木耳)大蒜,生抽、盐、浓汤宝、胡椒、香油。

制作方法

做法多样,风味不一,用料也多种多样,随用料、做法不同,亦有不同风味。打卤面分“清卤”“混卤”两种,清卤又叫氽儿卤,混卤又叫勾芡卤,做法固然不同,吃到嘴里滋味也两样。打卤不论清混都讲究好汤,清鸡汤白肉汤羊肉汤都好,顶呱呱是口蘑丁熬的,汤清味正,是汤料中隽品。氽子卤除了白肉或羊肉香菇,口蘑,乾虾米,摊鸡蛋, 鲜笋等一律切丁外,北平人还要放上点鹿角菜,最后洒上点新磨的白胡椒,生鲜香菜,辣中带鲜,才算作料齐全。

做氽儿卤一定要比一般汤水要口重点,否则一加上面,就觉出淡而无味来了。既然叫卤,稠乎乎的才名实相符,所以勾了芡的卤才算正宗,勾芡的混卤,做起来手续就比氽子卤复杂了,做料跟氽子卤大致差不多,只是取消鹿角菜,改成木耳黄花,鸡蛋要打匀甩在卤上,如果再上火腿鸡片海参又叫三鲜卤啦,所有配料一律改为切片,在起锅之前,用铁杓炸点花椒油,趁热往卤上一浇,嘶拉一响,椒香四溢,就算大功告成了。

吃打卤跟炸酱所不同的地方,吃氽卤黄瓜丝,胡萝卜丝,菠菜,掐菜,毛豆,藕丝都可以当面码,要是吃勾氽的卤,则所有面码就全免啦。吃氽儿卤,多搭一扣的一窝丝(细条面),少搭一扣的帘子扁(粗条面),过水不过水,可以悉听尊便。

要是吃混卤面条则宜粗不宜细,面条起锅必须过水,要是不过水,挑到碗里,黏成一团就拌不开了。混卤勾的好,讲究一碗面吃完,碗里的油仍旧凝而不泻,这种卤才算够格,这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简单啦。

特色种类及其制作方法

篇3:打卤面

主料:五花肉、香菇、黄花、木耳、口蘑

辅料:鸡蛋、手擀面

调料:葱、姜、蒜、花椒、水淀粉、鸡精、盐、老抽、香油

做法:

1、香菇、黄花、木耳、口蘑,用热水浸泡发开,洗净后,不要倒掉发蘑菇的水,滤出后打卤用;

2、取汤锅加葱姜五花肉煮熟切薄片,香菇切片与黄花、木耳、口蘑一起放入锅中加入煮肉的汤和发蘑菇的水顿20分钟,加入盐、鸡精、老抽、调味后勾芡,再加入打散的鸡蛋,取出倒入汤盆,卤就做好了;

3、取炒锅加一些香油和色拉油和几粒花椒,加入蒜末,炸香浇在做好的卤上。

4、煮面浇卤即可。

特点:亦饭亦菜,京味名食,老百姓的'最爱,过年必备

西红柿打卤面

做法:

1)鸡蛋3个,放在容器内搅匀。西红柿切块。

2)锅内放入少许油。油热后,放入鸡蛋煸炒,

(鲜黄色即可)

3)放入西红柿,翻炒数下后,兑水(两碗)

4)十分钟后加入盐和味精。

5)勾欠后出锅。(淀粉及水)

6)挂面(手擀面最佳)1斤,煮熟后用凉水冲凉。

7)面盛于碗中,上面浇上西红柿鸡蛋卤即可。

评语:简便,爽口。

篇4:打卤面

1)将香菇,黄花,木耳,榛蘑,用开水发好后,空干水,切成大小适合的长短。但是不要忘记留好发它们用的汤哦。

2)两只鸡腿煮熟,用手撕成丝备用。不要用刀切哦~~

3)油热后,放葱,放鸡丝煸炒一分钟后,放入香菇,黄花,木耳,榛蘑,再煸炒2分钟,把泡发这些东西的汤先加到锅里,不够的话,再加水,没过这些东西。

4)依次放老抽,盐,少许糖(一定不能多),盐。

5)估计这些东西都熟了的时候,就沿着一个方向倒入水淀粉(大概需要一碗)。成卤后,将打好的2个鸡蛋甩进去。半分钟后关火。端离灶台。

6)用一个小的容器(炒勺就可以了),倒入一些食用油,将花椒放入,放到火上加热,待油热,花椒味出来后,就关火,立即均匀的泼到已经打好的卤上就可以了,但吃之前,要记得将花椒捡出来哦。

篇5:打卤面

相比于其它打卤面,山东打卤面对卤汁的要求并不是很高,而是注意面条的质量,面条一定要用手擀面才算正宗。可以说,山东打卤面主要以手擀面为特色!其中的面条让人赞不绝口,面身爽滑筋道,口感很好。现将两种山东打卤面的做法介绍如下,供朋友们参考吧。

做法一

原料:木耳2片、瘦肉75克、小白菜1棵、蛋1个、面条酌量、葱花少许。

调味料:料酒1茶匙、酱油半大匙、淀粉半茶匙、酱油1大匙、糖1茶匙、胡椒粉少许、高汤酌量、湿淀粉少许。

制作:木耳、瘦肉切丝,肉丝拌入料酒1茶匙、酱油半大匙、淀粉半茶匙略腌,小白菜洗净、切小段,蛋打散备用。水烧开煮面,面熟先捞出放碗内。用两大匙油炒肉丝,肉丝变白时加入木耳丝同炒,再加入酱油1大匙、糖1茶匙、胡椒粉少许、高汤酌量,煮开后用少许湿淀粉勾芡,让汤汁黏稠,再倒入蛋汁,加小白菜煮开,倒入面碗内,再撒葱花即成。

要领:先勾好芡再淋蛋液,浮起的蛋花才能形成片状,且蛋比较嫩。由于汤汁较稠,所以一定要先将面煮好再淋汤,尽快食用,以免面条涨开,将汤汁吸干。

做法二

原料:黑木耳,黄花菜,鸡蛋,蘑菇,咸肉或五花肉,葱末,还有姜丝适量。

制作:黑木耳和黄花菜要用热水泡发,然后木耳切碎,黄花菜去根切段,蘑菇切片,五花肉切丁,待用;鸡蛋打散,炒鸡蛋,鸡蛋炒好放到旁边待用;葱末姜丝爆锅加入肉丁翻炒;加入木耳和黄花菜,大约5分钟后加入蘑菇;最后再加入之前炒好的鸡蛋,勾芡出锅。最后将卤汁浇入煮好的面条中,拌匀即可食用。

手擀面的做法

做手擀面当然要先和面啦,基本上面粉和水的比例是2:1,如果加鸡蛋,水就要相对的再少一些,手杆面的面要和得硬一些,比较有嚼劲而且下锅后不会变成面汤!面和好后,铺上抹布或盖上盖子醒30分钟,期间可以准备卤。

面醒好后,把大面团分成手掌大的若干小份,取一份杆成面饼;面饼上多撒匀面粉,折叠起来;用刀把折好的面饼均匀切成小条;把面条抻开,就可以下锅煮了!

篇6:茄子打卤面

茄子打卤面

原料:圆茄子2个(或长条茄子5根),鸡蛋3个 ,盐3茶匙(15克),生抽6汤匙(90毫升),老抽3汤匙(45毫升),水淀粉约180毫升(淀粉80克+清水100毫升),花椒20颗左右,手擀面2斤

做法

1.茄子洗净去蒂,带皮切成4厘米大小的块。放入容器中,撒入1茶匙的盐搅匀,腌制直到茄子微微出汤,然后用手挤压出茄子里的汤,汤倒掉不要,留茄子备用。鸡蛋打散备用。

2.锅中倒入油,大火加热,待油七成热时倒入茄子块,煸炒至茄子表面有点金黄色,倒入水没过食材的.表面即可,大火煮开。

3.倒入生抽、老抽和盐调味,中火煮5分钟后,以画圈的方式淋入水淀粉,然后用铲子从底部轻轻的画圈搅拌勾芡至黏稠,最后淋入打散的鸡蛋液。

4.花椒和50毫升植物油放入锅中,大火加热至花椒变色,有微微的青烟冒出,能闻到花椒味道,马上关火,把烧热的油立即泼入茄子卤的表面,暂时不用翻动。

5.煮一锅清水,待水开后放入面,煮熟后过一遍冷水沥干,盛入碗中,然后将茄子卤搅拌几下,盛入碗中即可。

小贴士

茄子是比较吸油的菜,切块后放入盐杀一下水,然后再放油里煸炒,会比较省油,吃起来也清爽很多。

做茄子卤,勾芡这步非常重要,要一点点的淋入,铲子同时配合从底部一点点画圈搅拌,看到卤黏稠即可,如果水淀粉多了,也不要一次性全倒进去,否则就结块了。

水淀粉宁可多勾一点,用不完,也不要做得不够,那样再现做,就来不及了。

最后一步放花椒油,会给茄子卤提味,如果怕麻烦,不放也可以。

篇7: 难忘母亲的打卤面散文

难忘母亲的打卤面散文

考上大学一直是母亲的心愿,可我没能完成她的心愿,每每想起,心里便产生许多不安。看着儿子慢慢长大,我便把母亲的心愿寄托在儿子身上。儿子没有让我失望,20xx年考上了省城的一所大学。母亲摸着我儿子浓密的头发,眼里含着泪水。当母亲抬起青筋外露的手抹眼泪的时候,我看到她的脸笑得像迎春花开。于是,我坐在炕沿上,像完成一次长途的旅程,终于得以喘息,总算在母亲的有生之年看到了她的孙子考上了大学,圆了她的心愿。

九月的天,刚刚有点凉爽。我和儿子坐了十二个小时的火车到了学校。临近中午到了学校,此时的天热得要命,我手拿着儿子的《入学通知书》,竟然没感觉到热。安顿好了孩子,我给同窗好友周峰打了电话,告诉他我来到了省城。

同窗好友周峰原先在县城农业银行工作,经过多年的努力,考入省城的一个单位担任要职。因为是同窗好友,我在电话里自然听出了他的喜悦。

“你现在在哪儿,我打车接你!”电话里亲切的话语,着实让我感动。

“我在XX大学”。

“你等着,我接你”。

“兄弟,我坐班车去。”

“小气样,班车到开发区,明天早上你能到就不错了。”

他执意要来,没办法,我只好叫了一辆出租车。几年不见,已经五十岁的周峰,头上已添了几缕白发。当我们拥抱在一起的时候,仿佛时光倒流,少年时的一幕幕又浮现在眼前。

开发区一个叫九转小磨的饭店,名字听来很怪,不像饭店。一进屋,富丽堂皇的大厅着实吓我一跳。这几年条件逐步变好,我还是在吃穿上保持小时候的习惯,尽量不浪费。看到这场面我还是为大城市的消费观念和我这个小县城人的思想比起来有些大相径庭。

客随主便,我听从了他的安排,在这豪华的包间里体验一回大城市的生活。店名为啥叫九转小磨,原来店里的豆浆等吃食都是当着客人现磨的,把农村的作坊搬到城里,让城里人也享受一下农村的生活。我想:城里人真能折腾。

记得那天我们喝的是稻花香白酒,半斤酒下肚,周峰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现在条件好了,满桌都是好酒好菜,不乏山珍海味,可我永远也忘不了上学时你家老妈给做的打卤面,还没出锅,口水就下来了,现在没那个感觉了”。他的话勾起了我三十年前的一些往事。

我们的初中生活是在乡中学过的。我家离学校五点五公里,我在学校住宿,周峰家是邻乡的,我们学校中考成绩突出,他才转到我们学校,分在我们班。恰巧,他的哥哥家在我们一个村,她家住三队,我家住二队。每到周一早上,我们四点多吃完饭,走上一个半小时的路才到学校,为的时早到学校赶上自习课。

冬天,天还没亮,我和伙伴们就出发了。太阳冷冷的从东方爬起来,好像没睡醒似的,阳光照在我们的身上,四周是银白的世界,冷风打透了身上的棉袄,不快走就冷得打哆嗦。我们时而打闹,时而讲故事,时而小伙伴们莫名其妙地相互打上一架。那时我长得瘦小,一旦有人欺负我,周峰第一个冲上来为我解围,友谊从那时候开始建立起来了。

经冬历夏,寒来暑往,我们把脚印铺满了土路和草地,也把笑声和童真留给了路边的野花和小河,野花老了又年轻,小河凝固了又消融,我却无法重复年轻,逝去的岁月只是心里鲜活的往事。

那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年代,虽然物资匮乏,但是温饱已经基本上可以解决。我们每天以窝窝头、玉米碴子作为主食维系生命,就这样我们还是比家里吃的好。为了保证我们上学,每家都是先把粮食交到学校。青黄不接的时候,父母只能用青菜和嫩玉米和面瓜一类的东西勉强度过那艰难地岁月。我们还抱怨伙食不好。以至于同学们吃饭前,喊着:“改善伙食啦!昨天窝窝头,酸菜汤,今天酸菜汤,窝窝头。”一顿四两的窝窝头对于我来说还是够吃的,可对于又高又大的周峰来说,简直就是吃不饱。肚子总是打鼓。我就时常和做饭师傅搞关系,把大伯父家的烟叶偷出来送给他,他自然就能多给我打二两窝窝头,让周峰不至于饿肚皮。现在想起来,父母艰难的供我们上学,是多麽的不容易,我总为我的抱怨后悔了好长时间。

周峰的嫂子对他不是很好,没把粮食及时送到学校,星期天也不给他做饭。他时常回家很晚,只好自己用水煮玉米豆粒吃。涩涩的老玉米嚼在嘴里,眼里的泪水不自觉的掉了下来。同学们在食堂打饭吃,他蹲在班级里的炉火旁烤土豆,我把他的饭盒打好饭放到他面前时,他的眼睛流露出感激的目光。向我倾诉自己委屈和无奈……我自然也为他保守秘密。每到周六下午放学他就开始犯愁,想回家没有车,只有硬着头皮去他哥哥家。有一次,周六放学,他照例站在班级的墙角发呆。我拉着他的手,一边劝他一面走出学校大门。我自作主张地告诉他,今天去我家。

鹅毛大雪纷纷的下着,遮天蔽日。我们开始还像往常一样,继续重复昨天的故事,边打闹边走路。雪渐渐的大起来了,足有半尺厚。大家不得不艰难的互相紧跟着走路,周峰依然走在最前面,我们都踩着他的脚窝,一步一步艰难走着。家的时候,一起往家赶路的同学们都累的筋疲力尽喘不上气来。

妈妈老远就接我们来了。看到我们头上、身上都是雪,童话般的走进家时,脸上露出了笑容。灶堂里的火早就红起来了,面条在我们进屋时就已经下在锅里沸腾了。妈妈帮我俩扫掉身上的雪,担惊受怕的心才像捞干酸菜的石头落了底。那种心情在母亲的脸上没有表露出来,眼神里那种担心,瞬间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看着锅里上下翻滚着的水,面条好像水里的鱼游来游去,面香随着屋里的热气飘到我的鼻孔时,口水就不自觉的.淌下来了。

我们歇好了,面条也上来了。吃了一个星期的玉米饼和大碴子,看到热气腾腾的面条,已经把刚才的烦恼和走路劳累扔到九霄云外了。鸡蛋和韭菜做的卤子在那时也是格外的鲜,我和周峰不一会就狼吞虎咽的把面条吃光了,这才想起妈妈还没有吃。问:“您吃了吗?”妈妈回答我说:“我早就吃过了,你俩吃饱就好。”那时候面少,吃面都是过节和家里来亲属的时候能吃上一顿,那是对客人最好的款待。

吃完饭,我俩又出去打雪仗,把套鸟的工具找出来,开始了我们冬天里的乐趣。我手脸冻通红,脚也有点麻木时,我跑着进了屋。眼前的一幕把我惊呆了,桌子上一碟咸菜,我俩刚才没吃完的卤子底,还有一碗大碴子,母亲在一口一口的吃着,母亲发现我的时候,下意识的把饭碗放到了桌子底下……我明白了,原来我们吃面条的时候,母亲偷偷的把大碴子热在锅里的。我真后悔,为什么没给妈妈留一碗。今天想起来,很自责。自责我的不孝和贪婪。

周峰还是知道了母亲中午没吃饭的事,心里有些不安。母亲和我们说:“我们这代人没赶上好日子,过得苦,你们都要考上大学,有出息,我吃啥都香。”这朴实的话语一直牢记在我们的心里。

画面又回到了宫殿般的酒店,酒还在喝着。周到同学也迎合着我们的谈话,毕竟都是那个年代,一起生活和学习过来的。儿子不了解那时的情形,说道:“你们说的是啥时候的事了,我们不可能和你们去吃糠咽菜,也不能用那时候的眼光看待我们这一代。我们努力的拼搏,一定会有比现在更好的生活”。听了儿子的话,我很高兴,内心也流露出一点点的担心。

走出饭店包房,已经十二点了。我们不知不觉的聊了六个多小时,我偷偷的问了服务员今晚消费的费用数额。他悄悄地说:四个人消费八百元。我听后,脸上露出惊色,尽管包含着三十多年的浓浓的同学情,但是仍觉得很奢侈。

一年后的清明节,周峰回家探亲祭祖,他从前的同事找了一台越野车去祖坟祭拜一下。晚上,我们同学小聚。小城没有太豪华的饭店,我只能找一家看似像样的馆子,叫了几个同学陪他,聊了一个晚上。

那天,酒酣之时,周峰再一次提及母亲三十年前那碗很平常的打卤面,已经成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篇8:打卤面是什么?打卤面的做法

打卤面是山西一带的汉族传统面食。山西太原打卤面也较为有名,赵树理的小说中亦有描述。华北地区各省也有该面。

打卤面的做法多样,风味不一,用料也多种多样,随用料、做法不同,亦有不同风味。打卤面分“清卤”“混卤”两种,清卤又叫氽儿卤,混卤又叫勾芡卤,做法固然不同,吃到嘴里滋味也两样。打卤不论清混都讲究好汤,清鸡汤白肉汤羊肉汤都好,顶呱呱是口蘑丁熬的,汤清味正,是汤料中隽品。氽子卤除了白肉或羊肉香菇,口蘑,乾虾米,摊鸡蛋,鲜笋等一律切丁外,北平人还要放上点鹿角菜,最后洒上点新磨的白胡椒,生鲜香菜,辣中带鲜,才算作料齐全。

家常打卤面的做法

主料:面条(标准粉)300克,香菇(鲜)70克,香干40克,猪肉(肥瘦)250克。

调料:豆瓣10克,大葱5克,姜5克,大蒜(白皮)5克,酱油5克,淀粉(豌豆)5克,醋3克,鸡精2克,白砂糖5克,植物油15克。

步骤

1、香菇、豆腐干、慈菇和葱、蒜、姜均切成细粒;

2、猪肉剁碎;

3、湿淀粉、酱油和白糖兑芡待用;

4、豆瓣剁细;

5、锅内放油烧热,先后放豆瓣、葱、姜、蒜、碎肉、香菇和豆腐干、慈菇翻炒出香味,加高汤;

6、改中火烧沸后加兑好的湿芡和鸡精,稍加搅拌即成酱汤;

7、另煮面条,食用时加入做好的酱汤即可。

山东打卤面的做法

原料:木耳2片、瘦肉75克、小白菜1棵、蛋1个、面条酌量、葱花少许。

调味料:料酒1茶匙、酱油半大匙、淀粉半茶匙、酱油1大匙、糖1茶匙、胡椒粉少许、高汤酌量、湿淀粉少许。

制作:木耳、瘦肉切丝,肉丝拌入料酒1茶匙、酱油半大匙、淀粉半茶匙略腌,小白菜洗净、切小段,蛋打散备用。水烧开煮面,面熟先捞出放碗内。用两大匙油炒肉丝,肉丝变白时加入木耳丝同炒,再加入酱油1大匙、糖1茶匙、胡椒粉少许、高汤酌量,煮开后用少许湿淀粉勾芡,让汤汁黏稠,再倒入蛋汁,加小白菜煮开,倒入面碗内,再撒葱花即成。

津味打卤面的做法

原料:香干2块、木耳20克、香菇5颗、面筋5个、鲜虾,如果用大点的海米味道会更浓、瘦肉50克、鸡蛋3-4个、八角2个、淀粉即生粉少许、盐、糖、料酒、酱油。

做法:

1、用开水泡好香菇,木耳。用盐,料酒,酱油,淀粉腌肉片20分钟;

2、热油内放八角,炒肉,盛出待用。炒1-2个鸡蛋,以及虾米,盛出待用;

3、热油,用葱姜炝锅。炒香干,木耳,香菇,(黄花菜,如果你喜欢,我不喜欢)放酱油,糖,盐。然后加开水煮,锅内沸腾后加入炒好的鸡蛋;

4、待锅内煮出香味,放肉和虾;

5、待锅再次沸腾后,放淀粉水,要一点一点的放,慢慢的收汁让汤变绸;

6、开锅后淋两个鸡蛋在上面,加香油就搞定了。

京味打卤面的做法

主料:五花肉、香菇、黄花、木耳、口蘑。

辅料:鸡蛋、手擀面。

调料:葱、姜、蒜、花椒、水淀粉、鸡精、盐、老抽、香油。

做法:

1、香菇、黄花、木耳、口蘑,用热水浸泡发开,洗净后,不要倒掉发蘑菇的水,滤出后打卤用;

2、取汤锅加葱姜五花肉煮熟切薄片,香菇切片与黄花、木耳、口蘑一起放入锅中加入煮肉的汤和发蘑菇的水顿20分钟,加入盐、鸡精、老抽、调味后勾芡,再加入打散的鸡蛋,取出倒入汤盆,卤就做好了;

3、取炒锅加一些香油和色拉油和几粒花椒,加入蒜末,炸香浇在做好的卤上。

4、煮面浇卤即可。

篇9:记忆里的打卤面高中作文

记忆里的打卤面

踱步在林荫小道,聆听耳边一声接一声的蝉鸣,抬起头,看到天边落日的余晖已将整个世界染成一片昏黄,一股子酸涩夹杂着思念从心底泛出。夕阳西下,我在异乡,想起了你。

那些在记忆里长驻的画面,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还记得那是在我初中的时候,因为家庭的缘故不得不选择寄宿在学校。第一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长久的思念与孤单的感觉让我几近崩溃。出乎意料地,周末,你来到了学校。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的黄昏时分,正准备去食堂的我被老师通知去校门口。我有一丝诧异,又有点期待,会是你来了吗?顾不得多想,我迅速地转过身向楼下跑去。

刚出教学楼,便看见了门旁隐隐约约有一个白色的身影。内心越发地期盼,因为你常年穿着白色的工作服啊!旁边的一切似乎都静止下来,只剩我向前奔跑的“啪、啪”的脚步声,以及门外伫立的那片白色。近了,更近了,眼前的景象越发清晰,果真是你!赶忙停住脚步,来不及多喘口气,我急忙问道:“爸爸,你怎么来了?”一定是我喜悦的心情毫不费力地被你尽收眼底,你伸手过来轻轻摸了摸我的头,“傻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啊!我特地给你送来你最爱吃的打卤面。”自然是很高兴地,满心欢喜地接过热腾腾的饭盒,很单纯地和你说了再见又跑回教室。只是,那时的我心思太过简单,竟没有看到你因坐了四十分钟的车又顶着太阳行走而流下的汗水。那一碗打卤面,被我吃了个精光。

后来啊,我渐渐能够读懂你的关爱,也明白了要体谅你和母亲,不再害怕周遭陌生的环境。每周一次的电话成了我们彼此关心的渠道。话筒里,那熟悉的低沉的声音再次传来,“最近怎么样?吃的饭还好吗?学习上有没有困惑的地方?不懂得一定要问老师啊!”听着你炮弹似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我的心湖微微泛起波澜。“我这儿一切都挺好的,放心吧!”之后你又叮嘱我要记得加衣服,天变凉了。我也随声应和着。直到挂断电话,我才想起还未询问你和母亲的状况,顿时眼角湿润了。久久的看着公共电话,一种心酸从心底弥漫开来。为什么你总是能逐条不漏地叮嘱我、关心我,而我却时常忘记?之后在一次交谈中我才知道,原来你一直要把说的话提前写在小本子上,而小本子,与盛打卤面的碗放在一起。我止不住眼泪的决堤,但也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不让你的关怀与付出随时间付诸东流。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现在的我已经上了高中,而不知何时,没有一丝白发的你却被时间老人偷偷染白了几缕黑发,脸上也尽显沧桑。我有些心疼。都说“父亲是女儿前世的情人”,那个暑假,我还写了一首《父爱如蝉》送给了你。永远也忘不了你拿着纸张时眼里的兴奋,一如一个小孩子,一如那年你送给我打卤面时,我喜悦的神情。哦,记忆里的打卤面!

父亲呵,时间偷走了你的容颜,却偷不走你的笑靥;空间隔开了你我的距离,却隔不开你我的心!

就像记忆里的打卤面,你对我的爱,简单却不失情味,浓浓的,滋润我的心田。

还记得那个夏夜,繁星闪烁,屋顶上——

你说,蜻蜓点水,荷叶初露;

我说,傲梅独立,凌然雪上。

你说,凭栏远眺,满心惆怅;

我说,轻摇蒲扇,寂静欢喜。

你说,花香氤,终有凋零;

我说,落红美,化泥护花……

父亲,你对我的爱,如天上的繁星,伴我前行;而记忆里的打卤面,会一直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

篇10:记忆里的打卤面高中作文

踱步在林荫小道,聆听耳边一声接一声的蝉鸣,抬起头,看到天边落日的余晖已将整个世界染成一片昏黄,一股子酸涩夹杂着思念从心底泛出。夕阳西下,我在异乡,想起了你。

那些在记忆里长驻的画面,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还记得那是在我初中的时候,因为家庭的缘故不得不选择寄宿在学校。第一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长久的思念与孤单的感觉让我几近崩溃。出乎意料地,周末,你来到了学校。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的黄昏时分,正准备去食堂的我被老师通知去校门口。我有一丝诧异,又有点期待,会是你来了吗?顾不得多想,我迅速地转过身向楼下跑去。

刚出教学楼,便看见了门旁隐隐约约有一个白色的身影。内心越发地期盼,因为你常年穿着白色的工作服啊!旁边的一切似乎都静止下来,只剩我向前奔跑的“啪、啪”的脚步声,以及门外伫立的那片白色。近了,更近了,眼前的景象越发清晰,果真是你!赶忙停住脚步,来不及多喘口气,我急忙问道:“爸爸,你怎么来了?”一定是我喜悦的心情毫不费力地被你尽收眼底,你伸手过来轻轻摸了摸我的头,“傻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啊!我特地给你送来你最爱吃的打卤面。”自然是很高兴地,满心欢喜地接过热腾腾的饭盒,很单纯地和你说了再见又跑回教室。只是,那时的我心思太过简单,竟没有看到你因坐了四十分钟的车又顶着太阳行走而流下的汗水。那一碗打卤面,被我吃了个精光。

后来啊,我渐渐能够读懂你的关爱,也明白了要体谅你和母亲,不再害怕周遭陌生的环境。每周一次的电话成了我们彼此关心的渠道。话筒里,那熟悉的低沉的声音再次传来,“最近怎么样?吃的饭还好吗?学习上有没有困惑的地方?不懂得一定要问老师啊!”听着你炮弹似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我的心湖微微泛起波澜。“我这儿一切都挺好的,放心吧!”之后你又叮嘱我要记得加衣服,天变凉了。我也随声应和着。直到挂断电话,我才想起还未询问你和母亲的状况,顿时眼角湿润了。久久的看着公共电话,一种心酸从心底弥漫开来。为什么你总是能逐条不漏地叮嘱我、关心我,而我却时常忘记?之后在一次交谈中我才知道,原来你一直要把说的话提前写在小本子上,而小本子,与盛打卤面的碗放在一起。我止不住眼泪的决堤,但也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不让你的关怀与付出随时间付诸东流。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现在的'我已经上了高中,而不知何时,没有一丝白发的你却被时间老人偷偷染白了几缕黑发,脸上也尽显沧桑。我有些心疼。都说“父亲是女儿前世的情人”,那个暑假,我还写了一首《父爱如蝉》送给了你。永远也忘不了你拿着纸张时眼里的兴奋,一如一个小孩子,一如那年你送给我打卤面时,我喜悦的神情。哦,记忆里的打卤面!

父亲呵,时间偷走了你的容颜,却偷不走你的笑靥;空间隔开了你我的距离,却隔不开你我的心!

就像记忆里的打卤面,你对我的爱,简单却不失情味,浓浓的,滋润我的心田。

还记得那个夏夜,繁星闪烁,屋顶上——

你说,蜻蜓点水,荷叶初露;

我说,傲梅独立,凌然雪上。

你说,凭栏远眺,满心惆怅;

我说,轻摇蒲扇,寂静欢喜。

你说,花香氤,终有凋零;

我说,落红美,化泥护花……

父亲,你对我的爱,如天上的繁星,伴我前行;而记忆里的打卤面,会一直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

篇11:记忆里的打卤面小学作文

记忆里的打卤面小学作文

踱步在林荫小道,聆听耳边一声接一声的蝉鸣,抬起头,看到天边落日的余晖已将整个世界染成一片昏黄,一股子酸涩夹杂着思念从心底泛出。夕阳西下,我在异乡,想起了你。

那些在记忆里长驻的画面,惊艳了时光,温柔了岁月。

还记得那是在我初中的时候,因为家庭的缘故不得不选择寄宿在学校。第一次离开家这么长时间,长久的思念与孤单的感觉让我几近崩溃。出乎意料地,周末,你来到了学校。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的黄昏时分,正准备去食堂的我被老师通知去校门口。我有一丝诧异,又有点期待,会是你来了吗?顾不得多想,我迅速地转过身向楼下跑去。

刚出教学楼,便看见了门旁隐隐约约有一个白色的身影。内心越发地期盼,因为你常年穿着白色的工作服啊!旁边的一切似乎都静止下来,只剩我向前奔跑的“啪、啪”的脚步声,以及门外伫立的那片白色。近了,更近了,眼前的景象越发清晰,果真是你!赶忙停住脚步,来不及多喘口气,我急忙问道:“爸爸,你怎么来了?”一定是我喜悦的心情毫不费力地被你尽收眼底,你伸手过来轻轻摸了摸我的头,“傻孩子,今天是你的生日啊!我特地给你送来你最爱吃的打卤面。”自然是很高兴地,满心欢喜地接过热腾腾的饭盒,很单纯地和你说了再见又跑回教室。只是,那时的我心思太过简单,竟没有看到你因坐了四十分钟的车又顶着太阳行走而流下的汗水。那一碗打卤面,被我吃了个精光。

后来啊,我渐渐能够读懂你的关爱,也明白了要体谅你和母亲,不再害怕周遭陌生的环境。每周一次的电话成了我们彼此关心的渠道。话筒里,那熟悉的低沉的声音再次传来,“最近怎么样?吃的饭还好吗?学习上有没有困惑的地方?不懂得一定要问老师啊!”听着你炮弹似的一个接一个的问题,我的.心湖微微泛起波澜。“我这儿一切都挺好的,放心吧!”之后你又叮嘱我要记得加衣服,天变凉了。我也随声应和着。直到挂断电话,我才想起还未询问你和母亲的状况,顿时眼角湿润了。久久的看着公共电话,一种心酸从心底弥漫开来。为什么你总是能逐条不漏地叮嘱我、关心我,而我却时常忘记?之后在一次交谈中我才知道,原来你一直要把说的话提前写在小本子上,而小本子,与盛打卤面的碗放在一起。我止不住眼泪的决堤,但也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会辜负你的期望,不让你的关怀与付出随时间付诸东流。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现在的我已经上了高中,而不知何时,没有一丝白发的你却被时间老人偷偷染白了几缕黑发,脸上也尽显沧桑。我有些心疼。都说“父亲是女儿前世的情人”,那个暑假,我还写了一首《父爱如蝉》送给了你。永远也忘不了你拿着纸张时眼里的兴奋,一如一个小孩子,一如那年你送给我打卤面时,我喜悦的神情。哦,记忆里的打卤面!

父亲呵,时间偷走了你的容颜,却偷不走你的笑靥;空间隔开了你我的距离,却隔不开你我的心!

就像记忆里的打卤面,你对我的爱,简单却不失情味,浓浓的,滋润我的心田。

还记得那个夏夜,繁星闪烁,屋顶上——

你说,蜻蜓点水,荷叶初露;

我说,傲梅独立,凌然雪上。

你说,凭栏远眺,满心惆怅;

我说,轻摇蒲扇,寂静欢喜。

你说,花香氤,终有凋零;

我说,落红美,化泥护花……

父亲,你对我的爱,如天上的繁星,伴我前行;而记忆里的打卤面,会一直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

篇12:散文:外婆

散文:外婆

阿蒙神

今天下午就要去青岛实习了,然而我并没有什么心情,这阵子事太多,好多天没有睡好觉了,趁着上午的空隙,记录一下一些感受。

那天是六月四号,星期六,我九点才起床,打算写完作业再去解决早饭和午饭,等我洗漱完整理好,已经十点半,这时候我妈打来电话,只说了一句:“奶奶死了,快回来。”就挂了电话(我从小到大喊都我外婆叫奶奶)。我还没有反应过来,脑海里只有两个字:快回家。我匆匆赶到车站,只有下午两点的车了,我在车站等了两个多小时,回到家已经下午四点。

赶到三舅家,看到水晶棺里的外婆,我突然发现我已经好久没有见到她了,清明节放假的时候犯懒在寝室睡了三天没有回家,五一在家呆了一天,也不记得有没有看到外婆。总之,只有她在五舅家的时候我才会天天看到她,住在其他舅舅家的时候,我很少单独去看她,我其实觉得自己并不是一个亲情意识淡薄的人,只是很多关心和挂念羞于说出口,对我爸妈是这样,对任何我爱的人都是这样,我觉得他们都能懂我。妈妈用沙哑的声音告诉我,前些日子,有一次陈浩放假,她还给特地给奶奶洗好澡换上干净的衣服,让陈浩再多看外婆几眼。我其实是有些惊骇的,我并不知道她的情况已经这么糟糕,满满的羞愧感涌上心头。

这天晚上只有我妈他们守在那里,我妈让我回家睡觉,我躺在床上,想了很久,突然好像回味过来了,才意识到外婆是真的走了,陪伴我二十年的人以后就再也见不到了,思想飘得很远,一直到富家外婆的老房子里。家人说再过几天就是外公三十年忌日了,我没有见过外公,据说大舅家有一张照片,也一直没人给我看到底是哪张。我只知道,这意味着外婆孤独了三十年,我小时候很喜欢去外婆家,虽然那个房子光线不好很暗,晚上睡觉外婆的猫还会爬到床上把我吓个半死,但是门外有颗枣树会结许多甜甜的枣子,外婆也会把枣子做成各种枣干,还有和外婆一起去地里挖苕吃。外婆家的电视是黑白的,但是我也愿意睡在外婆家,因为在家我妈不让我看电视太晚,在外婆家看电视也会常常没有信号,然后在电视上拍一拍,辏又好了。其实外婆不怎么看电视,因为她看不懂,这样说一点也不夸张,小时候我们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外婆说她不识字,当时年少无知的我感到很惊骇,居然有人不认字,现在才知道自己多么浅薄,她们生活的年代和我们完全就不一样,不识字其实很正常,尤其是女子,她也裹了脚,被封建礼教毒害的最后几代人。反正她每次都把电视开着,却很少看,好像只是一种陪伴的方式。她信教,每天晚上都要祷告,小时候我也喜欢跟着一起祷告,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外婆念念有词的是什么意思,只听见她说,愿主保佑我大儿子如何如何,二儿子如何如何,三儿子如何如何,反正就是为每个孩子祈祷着,没有偏颇,没有遗漏。现在我才明白这种感觉,她所有的幸福感都来自子女的幸福,就像我妈说的,她从来不想着自己,毫无保留的把爱给了子孙,每次去我家的时候,都会从口袋里掏出一些吃的,那都是别人买给她吃的, 她都留给我们。想到这些,电脑前的我忍不住哭了,真的觉得,这些事好像就在昨天,怎么一转眼,外婆就没了呢。

第二天晚上也就是上山前一天,把外婆从水晶棺移到棺材里之前,我们每个人还能看她最后一眼,她安详地躺着,瘦削的脸,可是我们只能看着,看着她离开,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其实现在说着这些也没什么用,她再也看不见听不见了。

有一些瞬间,感觉自己不再向往自有文艺的生活了,有什么比至亲至爱都还在更幸福呢,好好珍惜身边人的陪伴,不要羞于表达自己的感情,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要给人生留太多遗憾。外婆,一路走好,愿您不再孤单。

吃面的趣事的散文

我的老邻居作文

秋雨里的记忆-高中作文

写回家的路的散文

想念的抒情散文

我努力读懂那伞下的爱情感作文

禾源散文

老街坊老邻居散文

家乡菜的作文

我的邻居119散文

外婆的打卤面散文
《外婆的打卤面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外婆的打卤面散文(推荐12篇)】相关文章:

父爱的作文:藏在剪刀里的爱2022-05-05

大山深处的迷茫写景散文2023-09-08

过年的趣事作文300字2022-07-05

散文《家乡的擀面》2023-12-25

酒缘的散文2023-02-05

深山里的小戏班阅读及答案2023-05-13

温馨的一幕六年级作文2022-12-12

以我的姥姥为题的作文2023-06-10

香椿树作文2022-10-06

送别风雪,花开更浓散文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