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螃蟹散文(通用9篇)由网友“lingering”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掏螃蟹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 掏螃蟹散文
掏螃蟹散文
儿时,父亲总喜欢说一句:“谨开言、慢开口。”我始终做不到,所以父亲一直说到现在。父亲过了七旬,母亲也过世半年多了。父亲好像渐渐不说了,倒是我偶而地犯上和父亲说上几回:你不是说“谨开言、慢开口”的呢?
之所以开篇说上这几句,是因着《“掏螃蟹”》这个题目。你不要一看到“螃蟹”就兴奋,就说我知道。你得“谨开言、慢开口”。你咋知道我要说的“掏螃蟹”,就是你以为的“掏螃蟹”呢?你说的掏螃蟹,定是可以吃的螃蟹吧,而我这里的“掏螃蟹”,却是指骑自行车。
骑自行车,我们小时候也叫“掏螃蟹”,那动作有别于现在人们看到的骑车那动作。现在的孩子肯定不能明白,因为在如今,你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相应尺寸的自行车对应着。你很小是吧,那就在自行车的后轮边再加两个轮子;你懒是吧,那好,现在满世界风行电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应该是达到圆满了吧,于是人们开始回归,继续回到脚踏时代。
小时那会儿,个头不高,腿脚也短,而家中的车子绝对是重磅的那种,很大很高,而且有根横杠。腿自然跨不过去,就算跨得过去,也不可能两边的脚都能够得着那脚踏子。于是退而求其次,双手扶着笼头,车在身子的右边,左脚踏上左边的车脚踏子,右脚在后一阵猛蹬地面,等车子因着前行的冲劲跑起来,右脚可以贴在左脚的后面离地时,右腿便于横杠下掏过去。
为啥叫“掏”不叫“伸”呢?可见得人们用词的`精致。“伸”这个词,过去就过去了,可以没有精准的目标,而“掏”,虽然同样要伸,却是一心想逮着东西才行。逮着啥呢,当然是右边的车脚踏子。你逮得着,那就开始骑吧。你逮不着就会很惨,车能停得住固然好,停不住时向右倾,你趴车子身上,向左倾,车子趴你身上,反正让你不好受。偶而有破皮出血的状况,那也是自然,谁叫你想“掏螃蟹”呢,当给“螃蟹”咬了一口得了。我想,最初给这个骑车动作命名的,定然是个真的掏过螃蟹的人吧,他定然因着骑车想到了掏螃蟹时的感受。
我终于会“掏螃蟹”了!我终于个头更高了一些,腿脚更长了一些,可以跨过横杠骑车了。后来,我终于和大人一样,悠然地坐在车座垫上骑车了。母亲看着很开心,她小时候也学过车呢,终究不敢骑。听祖母说,母亲小时候家里很惯呢,要学骑车子,也由着她。那时的几分钱可是钱哦,在我小时候还能二分五分就买到好吃的烧饼,更何况是母亲小时候呢。她那会儿学车,就得五分或一角钱。我长大成家后,母亲看见人家骑着自行车去打工,很是羡慕,便生了再次学车的心。后来,也能有一两回自己骑着车在父亲陪伴下到我县城的小家来,但终因着胆小不再骑作罢了。再后来,我不记得母亲是何时学会了骑三轮车。
母亲去世时,弟弟痛哭:妈,你就是三轮车骑到东骑到西地去打工,辛苦了半辈子。至此我才恍然:妈不是要学骑这车子,而是为了要打工,为了我们这个家……
母亲一生胆小,终究没敢骑自行车。“掏螃蟹”,儿时的母亲应该也这样骑过吧,闭上眼,只见母亲开心地骑着车子,向着我来。
篇2:寻洞掏蟹散文
寻洞掏蟹散文
寻洞掏蟹,对80后、90后的来讲也许感到奇怪,他们见识的蟹,都是养殖的,何须寻洞掏蟹呢?当然也无法体会寻洞掏蟹的乐趣了。其实,我们儿时吃的蟹大多是从河沟草塘的蟹洞里捕获得来的。
元旦期间,我家六口四代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饭,老爱为了这顿团圆饭,事前特地从养蟹场买回了10只大螃蟹。蒸熟的螃蟹一上桌,满身通红,香味四溢。儿子、儿媳妇、孙女犹如饿汉见到了面包,十指飞舞,就着姜醋,大快朵颐。
桌上,两周多的小孙女边吃边叫:“爷爷吃蟹、奶奶吃蟹。”我拿了只蟹爪在嘴里嚼了嚼,不知怎的,一点儿时的蟹味都没有。童年我最怕吃蟹。不过,寻洞掏蟹其乐融融的情景仿佛犹在眼前。
儿时暑假,是我们一帮乡野孩子的天堂,大人眼睛一眨,就不见我们人影了。水边、河中成了我们嬉戏逗乐、捞鱼掏蟹的乐园 。
八月盛夏,一行行柳树枝繁叶茂,纤细柔软的柳枝,在微风吹拂中像少女一样摆着诱人的腰肢,一个劲地在河边梳洗长长的秀发。柳树下的河水,清澈凉爽,借助树下荫凉,我们光着屁股泡在水里,沿着河边寻蟹洞,掏螃蟹。
掏蟹首先要找到蟹洞。蟹洞一般隐藏在岸上有树,离水半公分稍高的河边。蟹靠大螯和小爪子挖洞,借着河边树根渗透的毛孔,洞穴足有尺把深,我们的小手一直伸到肩膀处才能够得着。蟹洞与蛇洞、黄鳝洞不同,很容易找到。蟹洞与它的体型相似,扁型状,周围有浅薄的淤泥, 淤泥上有爪印,且有明显的方向性。根据爪印行进方向,一眼就能判断出它是否深藏在洞里。另外一种情况也比较容易判断,那就是洞口周围有新鲜的.淤泥和杂乱无章的水草,说明洞里必有螃蟹,而且是比较勤劳的大螃蟹,它为了住得宽敞安全,摒弃“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观念,亲自筑穴拓洞,也许它并不知道,这些“伪装”恰恰是暴露自己行踪的证据。
记得八月的一个晴天,我们一行四人,身背鱼篓,带着小锹,游河来到两里外的“繁荒垛”掏蟹。
繁荒垛,是螃蟹筑洞栖息的“风水宝地”,四面环水,岸上长的全是树木,浓荫翳然,黄鹂,鸽子咕咕欢唱,燕子,喜鹊喳喳啾啾。河里的水草密密匝匝,花团锦簇。我们无暇顾及这些美景,两眼在河边瞅个不停。“大黄毛”眼尖,在一片水草旁第一个发现了蟹洞。很快“王矮子”也跟着叫喊“我发现了两个蟹洞”。 “三歪嘴”却在他找到的蟹洞旁一声不吭地向里泼水。我们一字排开,一个人负责一个蟹洞。
我们下半身站在水里,上半身扒在河边,将膀子伸进蟹洞中。人站在河里,水边坡滑,稍有不慎,极容易滑到河中央,这倒不怕,个个会游泳。最怕的是水里的鸭虱子和蛇。如果惹了鸭虱子,浑身鸡皮疙瘩,瘙痒难受。蟹洞有时掩藏着水蛇或毒蛇,水蛇咬一口不要紧,一旦被毒蛇咬了,那可要出大事的。我在王矮子找到的蟹洞旁先用手掏,可是怎么也掏不出蟹来,接着用小锹将洞口挖开继续向里掏,这下终于摸到螃蟹了。哪知道我的小手才碰到它时,螃蟹大螯夹住我的手指头死死不放,疼得我赶紧把手缩了回来。稍息片刻,我忍着疼痛再一次将手伸进洞里,抓住蟹后死劲朝外拽,经过一番较量,一只肥硕的大螃蟹终于被我拖出了洞外。螃蟹到了洞外,两个大螯夹住我手指丝毫不松,我小心翼翼将它放到水里,趁它松开钳子后,瞬间放进了鱼篓里。
再聪明的动物莫过于人的智慧。三歪嘴为什么要向蟹洞泼水。原来洞里的螃蟹钻得太深,用手掏,用锹挖无济于事。螃蟹这东西很“鬼”,如果蟹洞灌水后,会悄悄出来侦察“敌”情,人一旦靠近它,又会立马钻进洞里,好长时间不敢出来,要想逮住它很难。三歪嘴与它斗智斗勇,持续了半个多小时的埋伏,最终掏到了那只“机灵”的螃蟹。那一次,我们在“繁荒垛”每人掏了30多只螃蟹,大的半斤多,小的也有二两五。
掏螃蟹并不是每次都能如愿以偿,有时洞里也有癞宝(癞蛤蟆)、水蛇。有几次,我不是从洞里摸出疙疙瘩瘩的癞宝,就是浑身滑秃秃的水蛇,吓得我怦怦直跳,连忙甩手扔掉。
为了寻洞掏蟹,我们不怕炎热,身上晒黑了,头上长了疖子,个个像泥人一样,甚至连脸上都是泥巴。每每兴致勃勃带着“战利品” 回家时,反而遭到家长一顿打骂,身上被柳条抽打的痕迹退了又添,添了又退,但还是无法抵御掏蟹的诱惑。
有一次掏蟹,我非但没有被打,相反还帮妈妈挣了工分。那一年螃蟹泛滥成灾,河里水草中有,河边蟹洞里有,就连秧田的田埂上也被螃蟹折腾得千疮百孔,水蓄不住,人不好走。当队长的父亲要我组织几个小友,把“犯罪分子” 统统揪出来,我们欣喜若狂地来到龙溪港南的稻田,展开了掏蟹比赛。那次掏蟹,我在秧田拐弯处的田埂上,发现了一个蟹洞,沿着洞口往里掏,光从这个洞里就掏出了九只大螃蟹,队里的社员个个夸我把“犯罪团伙”摧毁了。这次掏蟹比赛数我最多。掏蟹回家,母亲又要蒸煮螃蟹,我一脸不悦:“天天吃蟹,嘴都吃出了血泡,手指被蟹爪戳的伤还没好,我不吃。”母亲无奈,只好将一篓子,足有10多斤的螃蟹拎到街头上卖了。母亲用卖来的一元多钱买回了一斤半肉,一半红烧老咸菜,一半白烧冬瓜汤,一家人吃得十分开心。不仅如此,当我得知掏蟹还为妈妈多挣了五分工后,腰都笑弯了。
时过境迁,寻洞掏蟹现在来看不仅是一段美好回忆,更是丰富人生的一段难忘经历。人活着,就要勇于面对,敢于担当,不仅要大胆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更要有寻洞掏螃蟹的智谋。
篇3:抓螃蟹散文
抓螃蟹散文
人说:童年是一首美丽的歌,童年是一幅多彩的画。提起童年的生活,那可是丰富多彩。我的童年在一个地图上找不到的小山村里度过的,那里有很多令人回味的故事。
记得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的山村仍处在缺吃少穿的困境中。大人们每天都到队里去干活挣工分以期盼将来能分到更多的粮食。当然,那些喂猪、放牛之类的杂活就是我们小学生放学回家后的主要任务。那时,我们村里六七岁的孩童大多都得放牛,放不了的,大人可叮嘱邻居较大的孩子帮着放。因为我们年龄尚小,除了放牛,大人不会再给我们附加其它的任务,比如,放牛捎带给牛割夜草、割柴火之类。因为占了年龄的优势,我们就有了专门放牛的资格,大人们不会管我们其它时间干什么。于是,就有了不厌其烦抓螃蟹的故事。
那时,在放学的路上,我们三五个放牛娃就悄悄地在一起商量:你拿一个铁码瓢,我带一盒火柴,她带一个脸盆,但谁也不准让大人们知道。因为火柴很贵,一旦被大人发现那可是要挨揍的.。等把牛赶上山坡后,就到小河里去逮螃蟹,然后再在山坡上捡些枯枝败叶,用石头塁起一个小“灶”,炒螃蟹吃。
记得在一个太阳偏西的秋日傍晚,大人们吃过饭后都到玉米地里扮玉米去了,比我大两岁的邻居四哥就在村头吆喝着:“谁放牛赶快走了啊!不走我可就走了,赶不了牛我可不管了。”仗着他年龄大,我们都得听他的,走得迟了,如果牛不听话,想让他帮忙也不能了,便急匆匆吃了点饭,就带上火柴把牛从圈里赶了出来。顺着山沟小溪走四五里左右,那里水草肥美,是理想的放牧场所。那里也是山沟拐弯的地方,在拐弯处有一个约五米高,七米宽的大石头,这个地方就叫大石头沟。奇怪的是这个大石头顶部宽而平整,底部窄,活像一个倒放的梯形。每当下雨,我们都到石坎下避雨。石顶则是我们玩花样的地方,可以在上面扭秧歌,唱歌什么的。最美的是大石头的侧面有很多匀称的“脚窝”,我们踩着脚窝不费吹灰之力便可攀到大石头上。太阳开始上山时,我们便把牛赶到了草最好的地方。然后就带上脸盆到小河里去捉螃蟹。山沟里水很清冽,有的地方还长着莎草,小河里每一块石头下几乎都有螃蟹。脱掉鞋子下水翻石头,用力过猛,水被搅浑了,螃蟹会趁机逃窜。情急之下就盯着水面学着大人说:“水,水,你清清,蛤蟆蝌蚪打愣愣”,大人们常哄我们说抓螃蟹时,如果水被弄浑了,一说这句话,水马上就变清了,就能看见螃蟹了。不知这一招灵不灵,反正我们一遇到这种情况就扯着腔说这句话。小溪旁,我们像唱歌一样,不断说着这个顺口溜。这种声音与溪水的声音交融,仿佛整个山沟都在唱歌。
溪水中的螃蟹特别多,每到天快黑时,螃蟹就会成群结队从水中出来,穿过小路向山坡爬去,不知它能爬多高,也不知它爬到山坡干什么,但每到牛下坡回家时,小河边的小路上就有很多螃蟹横穿而过,自然就有很多不幸在牛蹄下粉身碎骨。我们赶着牛听到牛蹄下咔嚓咔嚓的声音,心里很疼痛也很震撼。但它们似乎什么都不怕,只顾往前面的目标进发,有不少同伴在牛群中牺牲了,但刚爬上岸的其它螃蟹仍然不顾一切地在牛蹄轮换的步履缝隙中穿越小路上山。这是一个庞大的队伍,我常常会惋惜,在心里说道:“你们不会晚一会儿再行动,偏偏在牛下坡时分出水上山,真是一个躲不过的孽缘!”
螃蟹很多,我们不一会儿就抓了半盆,然后返回大石头上,先把两只大大鳌足拔掉,再拔掉其它八只足,足跟带着一团细白的肉,有嘴馋的禁不住诱惑,不等炒熟就先吃几口。当然,我也不例外,记得生的螃蟹甲有咸咸的感觉,吃起来很好,更喜欢牙齿咀嚼螃蟹那种咯嘣咯嘣的响声,有时候,我们还比赛看谁嚼的响,谁嚼的声音脆,大家就脸对脸地大嚼特嚼。并不时争吵着笑着。等到干柴拾好了,就在大石头顶部支起铁瓢炒螃蟹,说是炒却连一点油都没有,“锅”开始热时,螃蟹甲在“锅”里乱动呢,虽然它已离开了身体。这个时候我就害怕,害怕它到人肚子里报复我们。等到螃蟹甲被炕成焦黄焦黄时,我们就拿着吃起来。吃饱了,再在小溪旁的泉眼里拘几捧泉水喝下去。唉呀!那个爽呀,不比武松三碗不过岗喝酒吃肉差多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吃螃蟹也成了一种时尚,很多人都喜欢品尝原生态的食品,认为吃螃蟹能吃出健康。但每每看到那又大又粗鳌足,那焦黄焦黄的螃蟹,我都不会去过多品尝,生怕破坏了童年时期吃螃蟹的清纯印象。每每此时,我都会想起大石头沟里那像歌一样的童谣和一群伙伴烟熏火燎的童年。
篇4:螃蟹的来电散文
螃蟹的来电散文
“程独伊猜猜我是谁?”
周二的晚上才写完作业,打算坐在客厅里休息一下,一个清亮的女声蹦进了程独伊的耳朵里。“你呀,你是晓菲?”“什么晓菲呀,再猜!”程独伊心想不是晓菲,哪会是谁?程独伊只好继续猜测对方是谁。“哦,你是梦思?”程独伊很肯定地说。可谁知对方一句不对回复。“快猜呀!”对方在电话那头不停地催促着。程独伊思索再三回答:“你是姗姗。”“哎,我服了你了,我是庞……”“啊,螃蟹。”程独伊总算是抢先一步,挽回了螃蟹满是失落的心。
螃蟹在电话那头调整好激动的情绪问道:“独伊。你现在过得怎么样了?”“我挺好的,你呢,螃蟹?”程独伊不禁莞尔,这个螃蟹就是自己美丽可人的'小学同学。
“不准叫我螃蟹!”她在电话那头表示抗议,是的,小庞才不是横行霸道张牙舞爪的螃蟹,小庞可是个长腿美女。就这样对着电话的程独伊,脑子里渐渐闪回出小学六年的过往。自己也仿佛看见了电话那头,正生气嘟嘴的螃蟹。程独伊半天才回过神来说:“好好好,不叫你螃蟹了,叫你长腿美人。对了,我们长腿美人在初中过得可好?”“哎,你别提了。”听她口气似乎有一肚子哭水要倒。程独伊连忙关切道:“怎么了?”“哎呀,我被埋在人海里了。十二中的竞争太激烈了,你也知道我生来好强,可是头一次月考才年级前八十名。比起小学的第一来,心里难免有落差。我现在就想着在下次月考的时候刷新我的名次,证明自我。”听着螃蟹这么说,程独伊也不好将自己的喜讯告诉她。想想也是,螃蟹在小学人美成绩好。六年级的时候,语文几乎次次满分,就是作文有些美中不足。“还有数学呦,A卷基础我都没什么问题,一到B卷,我就不行了。这样一来就被别人甩了一大截。”程独伊在这边静静地听着,螃蟹在那边噘嘴生闷气,只好劝她:“不如你问问别人用的什么参考书,你也做做提高一下。”“嗯,这个我知道。”
“独伊,你现在是不是和浩浩一个班呀?”螃蟹已转话题,程独伊就只好谨慎地回答:“嗯,我们只是在一个班里而已。”“哎呀,好羡慕呀。”“什么呀?”“没别的意思,就是,你看我在十二中连个熟人都没有。现在还丢脸了,没有考好。我们一定要成为叱咤校园的人!”一时间,螃蟹在那边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颇有雄心壮志。她的梦想里也有程独伊,这让程独伊颇为感动,程独伊在电话那头努力地点头,算是答应了这个期许,尽管螃蟹她看不见。
“加油,独伊,我们一定会成为校园新星的!”“嗯,一定!”电话挂了,可是程独伊的心久久不能平息,回到卧室再次埋首书卷,心里想着螃蟹激动人心的话语,瞬间就又有了学习的动力。少女们努力让梦想照进现实吧!
篇5: 散文鹰与螃蟹
散文鹰与螃蟹
鹰听说螃蟹肉很好吃,很久以来就想美餐一顿呢。可是,螃蟹一直呆在水里,鹰找不到任何下手的机会。
螃蟹长期蛰伏在水里,早已厌倦了水里的生活。它看到鹰在空中自由自在,而且飞得又高又快,羡慕不已。
鹰看出了螃蟹的心思,就与螃蟹商量,谈互相帮助的事情。最后,它们决定:鹰教螃蟹飞翔的本领,螃蟹教鹰游泳的能耐。
双方商定完毕,鹰就迫不及待地对螃蟹说:“螃蟹老弟,为了体现我的.诚意,请允许我先教你飞翔吧。”
螃蟹万分高兴,信以为真,就答应了。鹰利爪一张,就将螃蟹抓走了。
鹰飞得越来越高,越来越远。螃蟹感觉不妙,就问:“鹰大哥,你怎么把我抓到这么高远的地方来呢?”
鹰冷笑一声,道:“我没有其他意思,只是听说螃蟹肉特别好吃呢。”
螃蟹知道上当了,寻思着如何脱险。它趁鹰低头的一瞬,就将自己的一对大钳子牢牢地夹在鹰的脖颈上。
鹰疼痛难忍,慢慢俯冲下来。鹰快飞到地面时,螃蟹用力却越来越紧。
鹰奄奄一息地掉在地上,死掉了。
螃蟹爬回水里,开始了新的生活。
篇6:抓螃蟹生活散文
抓螃蟹生活散文
农历八,九月正是螃蟹肥美之时。
八零年我们井队接6063钻机时,井队是在天津大港的东面,离渤海也就五百多米。我们的住地南面隔一条河就是一望无际的沼泽地,沼泽地里长满了芦苇,碱蓬草,还有一些蒿类植物。沼泽地的上空不时的有野鸭,海鸥还有一些叫不出的鸟在蔚蓝色的天空中飞翔,我们开钻的井就在沼泽地的边上。
每到晚上十点多钟后,没有什么工作可干了,我们就跑到沼泽地的河沟边上,借着井架上的灯光或者是月色抓起了螃蟹。这沼泽地可是螃蟹生存的最美好的家园了,因为沼泽地里有螃蟹的美食:如草根,螺类,小鱼,和一些水里生长的小生物。这螃蟹的生活习性是白天躺在自己舒适的巢穴里呼呼的睡大觉,一挨晚上这些横行公子们便出来享受它们的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了。有的走亲访友,有的男欢女爱,有的相互嘻戏打闹,有的享受美食。螃蟹的神经系统特发达,反应特快,非常机敏。他还有一种功能叫“自切”,就是再生功能,胳膊啊腿啊掉了一个隔几天又长出来了。七十年代末这污染一词还不是那么叫人毛骨悚然,虽然大港一带到处都是井架林立,嗑头机也是不分昼夜的在为大地拜年,可污染面积很小。所以这沼泽地里的螃蟹啊,小鱼啊非常的多。
这螃蟹一到晚上特别是有亮处的'地方就出来了,它先是从水中露出头来观察一下四周待没有什么危险了,就大搖大摆的从水中爬出来,快速的向岸上跑去,寻找蚯蚓了,甲虫了,蜗牛了,小昆虫了等用以裹腹。
抓螃蟹可是有技巧的,你要有:“守河待蟹”的耐心,你要选择一处杂草较为茂密的地方,水和岸要形成一个漫坡,不要太陡了,陡的地方螃蟹不好往上爬。你或是坐着,或是蹲着,趴着也可以,只要你伸手就能抓到螃蟹就行。选好地方你就静静的等着吧,运气好的,手脚麻利的一个晚上(三、四个小时)抓个十七、八只那是不成问题地,手脚笨的,经验不足的也能抓个五六只的。螃蟹在水中刚冒气泡时你最好先不要抓,这时你要抓十有八九你是抓不到的,它要是受到惊下了就换个地方上岸了。你要待螃蟹离开水面一尺远后再抓,你的伸手速度一定要超过螃蟹的反应速度,慢了它就反身跑回水里了,有的大脑平滑发傻的往岸上跑,你还要起身去追。抓螃蟹你一定要戴手套,否则你的手是要被夹出血的。我第一次抓螃蟹就没戴手套,看到螃蟹爬出水面了好生高兴,伸手便抓,在抓到螃蟹的同时感到手指很疼啊了一声把螃蟹从手中甩了出去,一看手指出血了。抓螃蟹你要顺着螃蟹跑的方向四指抓前面,大母指抓后面,这样才不会被螃蟹夹着,就是你戴了手套被螃蟹夹着也是很疼的。
我们抓的螃蟹都很匀遛就是大小差不多,它们真的就是孪生的哥们,每个都是三两左右。待早上下班时你看总是有那么几个人手里提着一串螃蟹的,有家住市里的又正好赶上休大班,他们便提着一串螃蟹坐52路公交回家去了。看见的人无不啧啧称叹,一是称叹这螃蟹个大,二是称叹这螃蟹个个鲜活。
我们的吃法很简单,回到宿舍洗一洗,螃蟹的两只大夹子上的绒毛很大,用手是拽不下来的,为了干净我们都是用刮胡子的刀片把绒毛拉掉。然后或蒸或煮,吃起来那可真是绝顶的鲜美,黄满膏肥,蟹味纯正,唇齿留香。我最喜欢吃蟹壳里的肉,打开蟹壳用蟹脚把蟹壳里面的肉刮到一起,用嘴一吸那味道美极了,就是倾尽笔墨也写不出那是一种怎样的滋味,那可是只能意会不会言传。那公蟹蟹膏美如白玉,那母蟹蟹黄黄如金。曹雪芹有诗云:“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后来我吃过海蟹,吃过河蟹,也吃过溪蟹。吃过阳澄湖的大闸蟹,吃过盘锦的稻田蟹,吃过四脚红,梭子蟹,也吃过帝王蟹。我吃过醉蟹,香辣蟹,避风塘的炒蟹,可都吃不出我在天津时自己亲手抓的螃蟹的香味来。
现在穿越一词很时髦,我能不能也穿越一次啊,再守在小河边抓一回螃蟹呢?
篇7:女儿和螃蟹的经典散文
女儿和螃蟹的经典散文
女儿爱螃蟹。我问她:“你为什么爱螃蟹?”她只说爱,却不知道为什么爱,我就反复的引导启发,想得到一个不错的答案。但是她想来想去却给了我一个想不通的解释:“就是玩么。我要玩一玩,然后放到水里,看看它怎么游泳,还有它洗澡的样子。”
这话有二分可信,但有八分还是在我的记忆里。女儿认识螃蟹这种小动物应该很早,因为我从没有指着螃蟹对她说:“看,这就是螃蟹。”我第一次听到她说这个词语就是:“爸爸我们去捉螃蟹吧!”这话大概嘤嘤嗡嗡在我耳朵里响了三四年,现在还在回响。
大概是女儿3岁的时候,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急于要满足她的这个要求。
我先带着女儿到县南河捉螃蟹,那里有一条不太细的河,但是水被污染的不成样子,水发黄发绿,异味极大,没到跟前我们就扭头回了家。
过了些日子,我又带着女儿到圪台沟的河里去,这条河河水清凉,远远看去潺潺流动,可是待走到河底,却闻到一股刺鼻的味道,我们勉强坐在河床上休息了一会,又回了家。
捉螃蟹,这本是我小时候记忆中最简单最好玩的事情,没想到几十年过去竟变得如此奢侈,以至于我走遍县城附近的大小河流竟无一收获。
人们的心理大概一样,越得不到的越想得到,也就越觉得宝贝。这样一来,女儿要捉螃蟹的声音就更大更急切了。
去年七伯上楼板我带着女儿坐着爸爸的顺车回家帮忙。上楼板是一件乏味的事情,女儿之所以会去是因为父亲答应给她捉螃蟹。家乡的河虽载满了我儿时的记忆,但是因为忙因为远已经很少光顾。这次也一样,在我们热火朝天的劳动时,父亲带着女儿,收拾好非常齐备的装备:高筒雨鞋、漏勺、水桶,就出发了。
父亲回来给女儿照了很多照片,这是女儿第一次亲近我们家乡的小河。河水虽已细若溪水,但却清澈见底,而且周围的槐树漫山遍野地散发着香气。最让女儿高兴的是他们竟然捉了小半桶螃蟹。女儿捉螃蟹的样子,手里拿着螃蟹在手里快乐摇晃的神情,我至今仍历历在目。
这件事后,女儿并没有淡了对螃蟹的喜爱和好奇。我想在原本的爱上应了多一份回味和和谐,我敢肯定她与父亲的那次下河捉蟹必然变成了温暖的记忆。
在女儿的另一轮的呼声中,我们终于在今年5月2日又一次实现了她的愿望。
这次去的是腰家河,那是我与两个朋友早就做好的计划,我们要去并无特殊的目的,只是这一路走去寻些什么,寻到什么算什么。英子自然乐意去,她喜欢大自然,更喜欢这种一同外出的相伴。可是女儿则不然,明明家里就要剩下她一个人了,还是不答应,非要问出个所以然来。我能说出几十样的好处,我说有山、有河、有花、有树、有草……但是她听了直晃脑,她对这些都不感兴趣。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女儿变成了一个目的.性极强的孩子,她不知道且行且欣赏风景,不知道生活的意义往往在功利的目的之外。我要说这些道理给她,她不给我机会就跑到小广场玩耍去了。她把玩作为一种标准,任何事和玩进行对比,有意思的话才能答应。女儿不去我们自然就要改了行程。英子开始给女儿做工作,好久,无济于事。最后我还是想到了一件女儿念叨好久的事情:“我们捉螃蟹去吧!你去不去?那河里好多螃蟹的。”
在这件事情的吸引下,女儿终于欣喜地答应了我们。在烈烈的风中,在满心的期待中,我们一行五人骑了两个摩托车顺着狄家河方向走。离狄家河越近英子和女儿的疑惑和担心越大,他们知道狄家河的水势和色彩,知道那里不能捉螃蟹。她们以一颗玩的心态看山川河流,不需要那么突兀浩荡,不需要那么震撼人心。在她们的疑惑中我叫住朋友:“你们说的腰家河是不是狄家河啊?”
“不是,但就在那一块!”“那是它的下游吗?不会捉不成螃蟹吧!”“绝对有,我们经常捉,你们尽管跟着我走,不会有错的。”就在这种半信半疑中,我们晃晃悠悠颠颠簸簸地来到了腰家河。
这条弯弯曲曲的小河像极了家乡的那种,温柔、细腻、顺畅,一下子吸引了女儿和英子。她们一下车就下了陡坡,就像是见到了久违的朋友直奔河里去了。
到了河底才知道,这条河和狄家河根本就不是一条河,这条河的源头也不知道在哪儿。我们一直下坡,算是在沟底,抬头看走过的路竟像是山,而这水就像是从山上下来的山泉水。水极浅极清,水中布满了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鹅暖石。这些石头被水冲得非常光滑。我们急速地翻开一些石头,但是未见一直螃蟹。女儿都有些急了。这个时候从远处走过来两拨人,他们告诉我们,这里的螃蟹早就被人捉完了,他们都来过好多次了,要捉就到上游去,那里的螃蟹既多又大。
我们上了坡,穿过桥往上游走去。上游的河比下游窄,但却深些。河里的石头尤其的大,河边的草树也格外的茂盛。
我们边走便觉得无法下手。这时候,从上游走下来一拨人。他们也是捉螃蟹的,一个比女儿稍微大些的男孩子提一个小桶,桶里放了三四十只螃蟹,有几只还非常大。我喊着让女儿赶紧去看。女儿看了一眼,一下子来了心情。激动地喊着我们赶紧给她捉螃蟹。
我们放下身架,4个大人趴在河沿上找螃蟹。英子技术应该是最好的,她一连捉了好几个。朋友也不错,他也自称老手,胆子也大,直接把手伸进螃蟹窝里鼓捣。我原来捉螃蟹的时候,曾从窝里掏出来一条蛇,所以自那时起就没有捉螃蟹的胆量了。虽信心十足,又充满期待,而且趴在地上也顾不得衣服是净是脏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样子,但是勇气不佳,老错失捉螃蟹的最佳时机。而女儿则不同,她年龄小不敢把手往水里放,希望全在别人身上。不管谁捉到一只都喊她,她拿着英子用爆米花桶加工的容器赶紧跑到跟前,螃蟹若小的话,她就用手捏住,仔细地看一遍然后放到桶里;若大的话,她不敢用手摸,就让大家直接放到桶里,她把桶放到地上慢慢地端详。不管是大是小,女儿一样的高兴。有的时候高兴的都忘了自己是孩子,硬要自己去捉,虽没有一次成功,但是好多次跃跃欲试。女儿终于下了河,大胆的踩着石头,更近距离地感受着我们捉螃蟹的乐趣。她高兴极了。一大群人都变成了孩子,没有一个老人样。大家哼着曲子,挽着袖子,或蹲或趴或弯着身子,脏了衣服,湿了鞋子,甚至还蹦蹦跳跳一惊一乍。这个天真的世界,让我们很受用,我们一时都觉得如同回到了过去。但是绝没有了过去捉螃蟹的轻松和惬意。朋友说:你看看,螃蟹都变了,发黄发红,这明显就是被污染了,骨质疏松啊……
我半信半疑地看着,虽不太认可但是还是担心,总害怕这样的情景定格成了永久的记忆。但愿不会。但和这次事情一起发生的很多故事却必定会变成女儿心中记忆。
我们大概一共捉了30多只螃蟹。一到楼底下,女儿来了精神,拿了螃蟹赶紧往店里跑去,她急需要把这种成果和快乐分享给姥姥。等到岳母回家,女儿还提着那些螃蟹在楼底下玩耍,她们都不吃螃蟹肉的,只是为了玩。女儿同楼底下十几个小朋友一起拿着小螃蟹玩耍。并且拿出来三四个螃蟹送给了几位要好朋友,还用螃蟹换了棒棒捉的小蝌蚪……
女儿回家后还兴犹未尽,把练习轮滑的桩拿了出来,尖角朝下整整齐齐地摆在电视柜上。然后给每个桩里放一只小螃蟹,在每只螃蟹身上再放一片菜叶。等她把这浩大的工程做完,才安然入睡。但是我却睡不着了,越是深夜这些螃蟹弄出的动静越大,我开了灯确认这是螃蟹的声响,才敢睡去,可是不久又传来声音,像是敲门,像是吃草,像是划拉柜子。
我半梦半醒地过了一夜。到第二天我还没来得及看那些螃蟹,女儿光着身子就凑到我跟前,大喊一声:“爸爸,螃蟹都不见了。”女儿放在桩里的螃蟹体型大的全部跑了。我把剩的体型较小的螃蟹都放进了原来的桶里。女儿突然没有了热情又到楼底下玩耍去了。
至此,20多天里,那些螃蟹就钻进了家里的角角落落,不管是去厨房,还是到卫生间,还是躺在床上都能听见它们挣扎的声音。起初是担心,可怜它们,最后就觉得害怕了。我从书柜底下,床下边,水桶旁边用一个竹棍把它们拨出来,一向爱螃蟹的女儿,还有我和英子再也不敢碰它们了。
现在过了将近一个月,它们还在挣扎,它们的声音终于刻在了我的心里,让我害怕,震惊和震撼。这是它们离开它们的生存土壤后,在没有食物的状态下,尽力的写成的生命大字。虽然女儿还读不懂这种震撼人心的生命力度,但是我感觉到了,不尊重生命是一件多么大的罪过!
篇8: 掏蜂窝作文
清晨天边的一角,红彤彤的,万物也被染红了,那一条小溪仿佛是一块色彩缤纷的绫罗绸缎。伴随着若有若无的清脆的歌声,我开心的下了床,穿好衣服。然后对自己说:“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
我吃完美味的热气腾腾的早餐后,我便开心的去寻找小伙伴一起玩耍。在玩耍时,我们在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特别大的蜂窝。起初,我们发现这个蜂窝时是恐惧、害怕的,因为我被蜜蜂蛰过,所以对蜂窝有了一定的恐惧。后来看蜂窝没有什么动静,我们中的一个勇敢的人拿起了树枝捅了一下蜂窝。我看到这一幕,心里想:这大概就是传说中调皮淘气的熊孩子吧。蜂窝没有动静,就连用石头砸,也没有出现蜂群,我们还以为它们去采蜜了,也没太在意。我们掏下了蜂窝一看真令人大吃一惊啊!这个让我们惧怕的蜂窝竟然是一个没有用的'空蜂窝,还白白浪费了我们的精力,使我们沮丧。
最后,傍晚的几缕夕阳洒在了每一个角落,而我和小伙伴也回到了各自的家中。
篇9:掏的诗歌
掏的诗歌
掏钱
把可以用钱解决的事情
解决了,内心就不会被纷乱的事务
打扰
掏景
别人看厌的景致
不掏,许多人头在那里攒动
和你一起去掏
人迹罕至的地方
把那里变成你和我的
桃源
掏那没有污染的`美色
眉清目楚
若要点染
也只用含情的那支笔
若要润泽
也只须亲爱的
双唇
掏心最难
把自己的心先掏出来晾晒、焙干
碾碎、凝香
作一种唤蛊的引子
即使经年日久
一经靠近
你的心就如倦鸟投林般
飞入我空缺的心口
作一支鸩心之毒
在你的血液中融化
即使经年日久
你我已化成白骨
还存留一样的香气
★ 营口的蟹味散文
★ 下河的散文
★ 秋趣散文
★ 乡情现代散文

【掏螃蟹散文(通用9篇)】相关文章:
我与猫咪的千千结散文2024-03-25
童年的小河散文2022-09-13
谁偷走了我的青春作文2022-04-30
优美抒情散文:老家的三棵梧桐树2023-01-14
清晨走在阳光的小路上散文2023-11-10
秋行竹林沟散文2023-06-11
散文《记忆中的故乡》2022-10-14
我喜欢的女词人小学生作文600字2023-11-05
优秀作文:难忘故乡的那条小溪2023-04-21
我的小学生活阅读及答案2023-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