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故里眉山水散文

时间:2023-01-03 07:45:47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东坡故里眉山水散文(精选8篇)由网友“天上白玉京”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东坡故里眉山水散文,欢迎大家分享。

东坡故里眉山水散文

篇1: 东坡故里眉山水散文

东坡故里眉山水散文

一、结缘眉山水

很荣幸获得第六届在场主义散文奖,要出席颁奖礼,我于8月19日,来到东坡故里四川眉山。作别眉山,不觉经年,于今窃想,若要我说说对眉山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我必定脱口而出:是水,是眉山的水!

难道眉山的水有什么特别吗?按理说无论哪里的水,烟波浩渺也好,涓涓细流也好,都由水分子构成,都是水的组织、水的团队……而任何人对水的认知,我想,都不可能有科学家对水的阐释来得精准――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化学式:H2O)。每个水分子的直径是4×10^-10m,质量为2.99×10^-26kg,体积达π/6(4×10-10)m3=3×10^-29m3。

水是地球表面上最多的分子,除以气体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其液体和固体形式占据了地面70-75%的组成部分。标准状况下,水在液体和气体之间保持动态平衡。室温下,水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水作为通用溶剂之一,可以溶解许多物质。

可不是么,不含其他东西的水,百分之百纯净的水,在这个地球上,即便你踏破铁鞋,也是无法找到的,我认为。

我天性就喜水。来到眉山,有意无意间,我都很留意水。在眉山看水悟水,还真让我看出了许多在别的地方无法看到的水道理、水名堂,有了好多妙想迁得……

我想到,我写散文的时间已不短,也获过好些奖,但我很看重拙文《任何墙都挡不住心的自由》(载《天涯》杂志第2期“作家立场”)获得在场主义散文奖。要提及的是,这篇获奖拙文还是组委会推荐参评的。我觉得在场主义散文奖,是评奖标准鲜明、公开,关注社会、张扬作家的思想和担当精神的文学奖。我知道这个奖的含金量。我赴眉山之前,已按评委会的要求,很认真地写出了获奖感言。字面上看,我的获奖感言,的确没有提及一滴眉山水,着墨的,主要是水的对立面――“墙”!

何以会写墙?是因了夏,我重游德国,专程去看了柏林墙、达豪集中营、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林,看后,就止不住情感震荡,觉得一定要好好地写写这“墙”。我前后写了三个月,七易其稿,近日再读,双眼仍噙泪。我觉得,我并不仅仅在是在写墙。

我在感言里写道:“我希望这个世界再也没有被人民唾弃、贴满口香糖的‘墙’。我想这需要作家心中,能够储满对人类的爱,有道义和担当,有追求幸福精神生活的勇气,有自觉的对苦难的抗争,尤其对‘墙’的抗争!遗憾的是,在今天,在这个世界,依然存在各式各样的‘墙’。即便地球村进入了生态时代,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掠夺、有意恶化生态环境的‘伟大作为’依然盛行,我认为这些都是‘墙’。只要是‘墙’,都反正常的精神生态和自然伦理,都残害美,都害怕正常的社会秩序,都害怕国家、民族和民众有自己的梦。”

我觉得任何一个写作者,无论你是写什么题材,都必须要有担当,有忧患,有文化批判,要能够提出问题,还要体现自己的个性情怀和独家散文哲学,文字,当然还必须是审美的,因为这个时代,依然需要力倡爱和美,依然需要科学的、思想的和美的启蒙。

我以为只有这样的写作,才是反抗“墙”,才是有利于文字流动、激荡起与“墙”对立、冲击墙的水性!反抗墙的写作,必然上善若水!必然利于活泼浪荡起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离不开的水!

隐含在拙文《任何墙都挡不住心的自由》的“水”,无疑会冲击墙,激起仇恨墙的浪――我想,这或许就是拙文能够获得苏东坡故里人发起的在场主义散文奖,而且与眉山荷水相连的因缘吧。

我至今回味颁奖会当天下午在毗水而筑的眉山岷江东湖饭店的《名家三苏故里论剑――在场主义与中国散文的转型》研讨会,我想,那绝不是曲水流觞、和润静雅的兰亭会,断断是当代散文研究清流激湍、水浪冲撞的盛会……我尤其记忆犹新的,是主持人孙绍振教授对研讨会饶有风趣之评:“今天的争论非常精彩,大家有一种探求散文艺术的献身精神。特别是陈剑晖,虽然他的普通话讲的不怎么好,敢于冒犯阿来;阿来也是敢于冒犯陈剑晖,这是真正的散文精神,真正的在场精神。”感于机会难得,我也抛砖引玉,研讨会上作了即席感言,主要是说自己的散文观,而有心人该会从我的话语间,闻出眉山特有的水痕――

刚才听了了很多专家、老师对在场主义的散文性和在场精神的争论,我觉得都很有道理。我想打个比方,在场主义散文就像一个大鹏鸟,在场精神是它的左翼,散文性是它的右翼,缺一不可,失去了哪一翼都飞不起来。

我觉得,真正的、深入的在场性是有风险的。我的获奖散文是写柏林墙的,写柏林墙,必然牵涉思想、民主和自由的问题,怎么把握,这就有个风险问题。在场性就是担当精神、批判精神和介入精神,作者要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资料性的文章,不可能有在场精神。

我们已被卷入科技时代。科技时代的散文该怎么转型?科技时代的散文,就像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技,也该提倡引入科技视角。

对我而言,我以本科出身于农业气象学专业的背景,引入自然科学审美视角,千禧年以来,一直写生态散文和自然笔记系列。我觉得,现在是要把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打通,当然,文字,起码得是审美的,要有批判性,有担当。

前几天我看了山东师大孙昕光教授向我推荐的《大自然在说话》系列视频,很震撼!我建议大家也看看。每个视频都五分钟,都以科学视角切入,最后一句话都是:“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在科技时代,散文要反映生活,科技视角的确很有必要引入。科技有启智、审美视角。其实,散文性就是散文美,科学美包含散文美。在场精神和文化批判,引入科学精神和科学视线,必然更为强烈和深入。写冬虫夏草,如果有冬虫夏草知识的切入,作家将科学知识以情感融化,审美化,对冬虫夏草进行深层次的认识,这跟不引入科学视角写,我想其深度,是大不一样的。我觉得散文题材很重要,引入科学视角也很重要。

二、眉山科技水

其实,我与眉山水面对面,立体地、艺术地感悟眉山水,该是在颁奖礼前夜,即8月21日的眉山之夜。

是夜,星月皎洁,微风送凉,在眉山朋友陪同下,我与孙绍振教授、范培松教授、陈剑晖教授,相与步入东坡城市湿地公园。好客的眉山人,借夜色温柔的湿地公园东坡湖,令音乐喷泉――立体而舞的眉山水,乐舞在评委和获奖作家面前。

这可是色彩变幻宛若美女乐舞的水啊!瞧,喷泉“唰”的一声,就雄起来了,优美地,扭动起来,朝天甩溅,灯光变幻,水花在歌唱,色彩迷离,时而橙红,时而浅绿,一会转换成翡翠珠帘,须臾又成黄紫、朱红、宝蓝。这是水色的狂欢,色彩在欢爱,高低起伏的色彩,汩汩不竭,朦胧神秘,神奇神秘,神妙莫名。

真是形色毕现的音乐之水啊!和着音乐节拍,喷泉拂动出圆形、椭圆形,像波浪,似飞瀑,长高,矮化,时起,时落,刚冲上几十米高,旋即又矮化得高不盈尺……金鱼在变幻,在欢跃,成簇珊瑚花儿正开放,那是兰花?莲花?还是断线的珍珠?大珠小珠在跌落玉盘(湖),一颗接一颗……

“《小天鹅》欢快的乐曲响起,喷泉忽高忽低,像一只只欢快的小天鹅;《西班牙斗牛士》乐曲声正激扬起,四面八方的水都往高处中心点喷去,如同勇士与牛决斗;《梁祝》柔情的乐曲响起来了,喷泉变化出幅幅美丽的图案。突然,四周喷出了蒙蒙雾,霎时,美丽的彩虹在水中绽放……”

突然,只见一排白光如剑猛然朝水幕刺去,水幕化作了色彩幻变的瀑布,晶莹剔透,如旗帜颤动着,朝对岸倾去……

我马上凝神细看,原来,那湖对岸有座座中国亭阁翼然,霓虹闪烁,色光流转,我一时恍惚置身仙景,听得孙绍振教授在旁边说:“琼楼玉宇加音乐喷泉,太美了!”

现在回想,那夜,我可是置身于音乐眉山、水色眉山啊!这水之乐舞,富于韵律的音乐水舞,不但是富于散文美之水,而且还是科技化了的艺术之水!

诚然,这断断已不再是遥远的壬戌之秋、七月既望那时,苏子与客泛舟赤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时的水,也不是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东山,白露横江,水光接天中那茫然万顷之水,同样不是击空明兮溯流光,苏子复游于赤壁之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断岸千尺时的声哗江流――当然,眼前这音乐喷泉,也能划然长啸,让草木震动,让山鸣谷应,让风起水涌――水分子的.结构和本质古今相同。

当时,我还窃想,这音乐之水,被科技艺术化了的立体之水,与东坡步出眉山后,在前后赤壁歌吟的浩荡江流,与歌唱入他传世散文中的汩动之水,果真就没有什么传承?也不存在任何联系吗?

三、眉山自然水

颁奖礼翌日,眉山朋友组织采风,我与阿来、剑晖教授同组,竟然有幸邂逅了好大一片水域。

我至今记得那片静美、奇异的大水域!

那天初见这片水域,素来好水的我,也禁不住喜形于色,急切地问:“叫什么?这一片水域!”

“五湖四海!”眉山朋友答。

哦,“五湖四海!”居然,是如此奇妙、阔大的名字!

是巧合呢?还是神谕?――这究竟是怎样的水域?

啊,这相和相亲之水,静美寓动态之水,莫非已在眉山天地间暗示:“水啊,你与东坡散文,可是一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哪!”

我惊异于这“五湖四海”了!

马上我就知晓了,这“五湖四海”,水域达1300亩,水环水绕的陆地(岛)200亩,蓄水量可达300万立方,阔的湖面就9块,人工岛39个,草坪面积11000平方,苗木花卉112种四季摇曳……是集生态走廊、文化长廊、山水画廊于一体的寿乡水岸?湖滨公园。

眉山朋友更告诉我,“五湖”满贮了地理、历史和文化,由长寿湖、忠孝湖、太极湖、存银湖、丹景湖构成;“四海”,则依湖泊和地形、地貌特征,被命名为花海、草海、镜海和长海。

水者上善!很自然,善良者如我,平生爱水的我,那天,不禁就仔细仔细地地端详起眼前的湖水来。

这还不是瑶池吗?如此平坦如镜,水清澈而湛蓝,幽光闪而静美,仿佛翡翠镶嵌入人间。

水中的树,哪一棵不是岸上水下两相对称,在彰显闲适,闲静天地。

那大珠小珠散落的岛,在呼应对望。曲折长廊将小岛与湖、湖与湖相互串连,庶几是湖与湖的牵手,水与水的相思。静润的水,是那样的优雅、秀美、婉约,灵气,当然,也不乏岷江大浪淘尽的含蓄,内蕴海的浩渺。可以想象,每当黄昏落照,彩霞与孤鹜齐飞,这五湖四海,该会是怎样的美,该会是怎样令人沉迷的世界啊!

如此的水景,令我想起苏子自喻已文如汩汩流泉,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随物赋形的论断――这不是有了好水、大水、静水,就必出湖的高妙境界么?

我顿时悟得,这原来,苏子如水的散文的源头,可是百分之百出自故里眉山啊!

东坡诗文,总浮泛水的氤氲,充盈水韵,尽显水之美。眉山之水美,该早就注入了东坡的潜意识和显意识,总在让大师的灵思妙想,无法不水色常驻,活泼充盈,每每感时应物,总能随手“水”来,动静流美,四时奔涌,“随物赋形”吧!

话说回来,眼前这“五湖四海”,不亦是因地制宜,因了地形地貌,而美轮美奂出的奇妙水域吗?这湖,难道不是随了地形起伏,而开阔窄小,而且联通了水系,变状幻化,才出现随物赋“水”的吗?

眉山的朋友说,“五湖四海”的前身,可不是现在这样的千亩湿地,而是杂乱无章,互不相连,粗野单调的池塘水凼,多有采沙坑洞,荒芜凄凉,是荒滩、鱼塘、水凼的杂乱世界,而今,旧貌已由静美、纯粹、优雅、自如和大气取代。

这,不同样是借了自然之力,造出自然美景的又一典范吗?人入水世界,必被包围于水美水静水味,让你在夏日里,亦倍感洁爽、清凉。

我想,这不也是我推崇的人类“改造自然”的最佳模式吗?――既利用了自然又不伤害自然,还美化自然。纵然有些人工痕迹,成了“人文自然”,但其形成过程,却又似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得人的善美,和融宜人。这才是真正依了自然物形,却不伤及自然而整合自然,让自然更美、将自然美集中而升华,与心合一的美事……如果杜撰个词儿,我想,就该叫“天心美合一”吧!

试问,这等境界的建构,又怎离得开科学之力呢?

顿时悟得,这原来,苏子如水的散文的源头,可是百分之百出自故里眉山啊!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韩潮苏海”。

对的,这东坡故里眉山的五湖四海,不就是人杰地灵的眉山大地上水意浩淼的大散文,浩浩渺渺的“苏海”吗?

篇2: 山水不远隐眉间散文

山水不远隐眉间散文

xx6月,当年的若尘出版了第一本个人文集《青藤浅语》,如今它安静地躺在书橱里,早已成为孤本。那些邮局的包裹单还在,只是不知道当年寄出去的它们如今都散在何方?三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依旧在自己的世界里书写着生活中点点滴滴的故事。那棵扎根在茫茫深林里的青藤,如今已经枝繁叶茂,将眉间的山水演绎成一道独特的风景。从若尘到霞客,唯一不曾改变的就是她仍旧在执拗地寻找属于自己的尘世情缘。

相信总有一些地方、一些人会成为你生命中难以忘怀的记忆。也总有一种信念支撑着你在漫漫旅途中坚定不移地走下去。偶然的一次机遇,我由一位与数字打交道二十几年的财务人员突然闯进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神奇的世界。旅行拓宽了视野,让我在青山绿水之间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也从中读懂了自己。大旅行家徐霞客因此成为心目中最为尊崇的先贤。

几年的时间里,我用自己的方式丈量着脚下的世界,用镜头定格绝世的风景,以文字的形式撷取精彩的瞬间,这是隐藏在眉间的山水,是我眼中的世界。沿着绵长的国境线,我在一条条的界河、一块块的界碑前凝眸思索。这里的每一道风景都温润着花香,萦绕在指尖的都是暖暖的感动。

一路相伴走来的亲人、朋友,用心解读着我的每一篇文字,让我在岁月的沉淀中享受着一份安然。我的恩师-四川自贡一中的龚其康老师,虽一生未曾谋面,但成为您的骄傲是我在您墓前许下的诺言。感谢在文字旅途中一路提携的石林闲散老师,没有您的悉心教诲,不会有我今天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这部游记专辑《眉间山水》献给所有关心、支持霞客的亲人、朋友和老师。

几年以来,文字于我,就如偶尔翻开泛黄书页,沉寂于尘埃里绽放的花朵,静放,淳美。几年以来, 喜欢并习惯了用文字记录真实的生活,用文字演绎灵魂思想。一直认为,文字,只是用来愉悦自己,如果,能让别人也喜欢,就更好了。多么想,如有生之年,能像我企慕的三毛那样对自己、对别人说一句:“我不是一个作家,我不只是一个女人,我更是一个用诚心做人的女人“仅此,足矣了!

《眉间山水》天津霞客的第一部游记专辑。该书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安徽作家寒江、著名诗人罗广才分别做序。

专辑共收录作品五十一篇,十三万字,大32开。版面装帧恢宏、印刷精美,配有霞客亲自拍摄的彩色图片64幅,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这些传世美景带来的视觉冲击,霞客签名售书。现每本售价30元,快递费10元,合计40元 有意收藏此文集的朋友,请联系霞客吧。

篇3:东坡书院散文

东坡书院散文

在我印象中,古代留存至今的书院莫不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的。比如长沙的岳麓,广州的陈家祠——陈氏书院。尤其是后者,行走其中,满眼如织的游人,盈耳沸腾的语声。若不是那古色古香的雕梁画栋、典雅精美的屏风和厚实的红木书案、太师椅在处处提醒,我真一时分不清自己到底置身何处呢!

而东坡书院则恰恰相反:处处寂寞,处处安详。

我曾先后两次前往海南去拜谒东坡书院,一次是7月,一次是年底。去前,以为它也跟广州的陈氏书院一样是热闹非凡的。未料其情形与我想像的大为相左。

一个最好的例子便是:进门卖票处的工作人员清闲得可以躺在一条木质的长凳上大睡特睡,发出痛快淋漓的鼾声。

再则,通往厕所的地砖小道几乎可用“苔痕上阶绿”来形容,便是立有东坡塑像的讲学堂的四周也隐约可见青苔的影子。

气氛如此寂寥,除游人鲜见外,我想,还由于书院地处偏僻一隅的缘故。

去之前,从有关资料得知,东坡书院位于海南儋州市,去到儋州方知,东坡书院还在距儋州近50公里的中和小镇。而到了中和,寻寻觅觅,左右打听,才终于在小镇东郊一隅见其真容。

朱漆班驳的围墙一圈,深灰瓦顶的房屋几座,大门称不上器宇轩昂,门首右侧仄歪古树一棵——这就是书院外观给我的全部印象。

还清楚地记得我第一次去游览书院的情形。

偌大一个园子,除三两工作人员外,游览者仅我一人:在荷花池畔,是我一人,在载酒堂,是我一人,在坡公曾经讲学的大殿,是我一人,在陈列坡公生平事迹的纪念馆,还是我一人。

这种冷清的气氛,与来时镇上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实在让我颇为惊讶。

也好,正可让我放慢脚步静静地去细品和感怀坡公。

因两句“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诗,苏东坡便再次获罪,于107月从惠州再贬儋耳郡(如今的儋州)。

我想,900多年前的儋耳郡定然是一片荒凉,挟子带眷的苏东坡走在由儋耳往更为偏僻的贬谪地中和小镇的路上,也定然是凄风苦雨相伴,形容憔悴,履破衫湿……

然而,有幸的是,不幸的遭贬的人遇到了有识有义之州官张中。张中敬重苏东坡的才识与为人,破例让他父子住官房,吃官粮。遗憾也者,好景不常,次年湖南提举董必赴广西查访,得知东坡住儋州官舍,于是派人将东坡父子逐出。从此,东坡父子只好住在临时搭建于小镇南郊桄榔林中的茅屋桄榔庵内,为时整三年。

住桄榔庵的日子不是仅用“俭朴”二字所能形容的。请看我从他写给远方程姓朋友的信中所抄下的几句:此间居无室,食无肉,病无药,食芋饮水……

好在此地民风淳朴,黎民乡亲不仅帮东坡父子盖好桄榔庵,还经常给他们送米送菜,使两颗冷寂如死灰的心顿时温暖复苏。

民风如此淳朴,文化却那般落后,苏东坡决意改变这种落后的现状,要用他的学识、修养来尽力教化这里的民众,也算是回报与感恩。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张中的鼎力支持。那时,张中已然成为苏东坡的好友,他以好友的名义把位于小镇东郊的私人庄宅(而今书院的前身)送给苏东坡办堂讲学。

自此,这里教化日兴,中文风益盛,和镇更是成为远近闻名的“诗对之乡”,涌现出许多吟诗作对高手。说到这里,不由得想拿我的表姐夫李刚果来说一说。他文化程度不过初中,但自幼生活在儋州,三分天赋加上七分乡土文化的熏陶,吟诗作对于他不过小菜一碟。

记得我第一次去拜访东坡书院时,顺道去探望表姐,曾与表姐夫坐在屋前的木菠萝树下夜谈,他每每以诗代言,时时出口成章,令我这个学习中文出身且文化程度比他高许多的人也自愧弗如,敬畏几分。

你看这首:踏遍千山万水/享尽无限风光/暮观天星数斗/日闻百花异香。其诗平仄相合,用字押韵工整,既高度概括了一名地质队员(自学成才)的浪漫生活,也表达了他自豪的情怀。

再看他当初到我舅家相亲时怎么形容我表姐:刘姐姗姗胜春风/永似仙娥花月容/枝上黄莺报喜信/喜欢欢喜乐无穷。这首绝句不仅合辙押韵,而且前三句巧妙地嵌入了我表姐的姓名。

在短短两个小时的聊天中,表姐夫随口吟诗32首(也有律诗,也有绝句,我当场速记),作对联7副。内容涉及人情风俗、学习劳作、海南风光、名胜古迹等诸多方面。

上面一例,足见坡公当年于海南教化的`功劳之大与影响之深。

可惜啊,坡公在儋耳郡讲学三年,正值这里文风大开,学风日盛之际,他却要走了,他接到了朝廷的一纸赦书。更为可惜的是,内迁北归才短短一年,坡公便病逝于常州。

坡公离开儋耳郡时,在城郊一路口与前来送行的黎明百姓一一握别,还留下一首别离诗:

我本儋耳人,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

平生生死梦,三者无劣优。知君不再见,欲去且少留。

在诗中,坡公将出生地和寄居处本末倒置,这种有意的本末颠倒,包含了多少坡公当年对儋耳人民的深情厚谊啊!望着坡公离去的背影,儋耳人民又有多少的依依与不舍!

站在苏东坡生平事迹、尤其是他被贬儋州后生活记录的陈列馆的玻璃橱窗前,我想象着他孜孜矻矻在儋耳、在中和讲学、劳作,与黎民百姓打成一片的情景;想象着他离开儋耳时的背影:他来时是寂寞的,走时也一定是寂寞的。一个思想自由,品格坚贞的旷世奇才,注定了其人生是寂寞的。

此时书院的寂寞与冷清,正是九泉之下的坡公所需要并喜欢的。我想。

离开东坡书院时,我也是寂寞的一个人。

篇4:暮色东坡散文

暮色东坡散文

久居东坡,对眼前熟悉的景物似乎失去了太多的兴趣。好像自己生活在枯井中一般,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天过着相同的日子,干着不同但同样简单乏味的事情。生活在我生命中似乎黯然下来,感觉也麻木了许多。

晚上吃完饭,看看天色尚早,便独自到外面散步。公路上过往的载重拉煤车呼啸着奔驰而过,一不小心就会命丧黄泉。行人不多,挺着同样懒洋洋的模样在黑色的空气中穿行,吸着煤城特有的灰沉沉的空气。没有好地方,我任由脚步带着发呆的身体穿行在细线样的道路。看看天,天空灰沉沉的,周围的山近近的压来,逼得眼睛很不舒服。山失去了它的伟岸,丧失掉了险峰的俊秀、高山的仰止、名山的历史,孤零零地趴在地上抬不起头。放眼望去,低矮的如同坟状的土丘般的山正好遮住了眼睛的眺望,没有了遥远的穿行,生命仿佛失去了节奏。记得有人说过,我们在城市居住久了,整日看到的就是钢筋水泥的建筑,没有了远方的眺望渐渐就拘泥于城市,丧失了看到远方的能力。

离开了公路,后面就是一条简易的铁道。铁路真是我的至亲好友,每天它载着轰隆隆的响声从我的头顶穿过,我的头脑和身体便苏醒,重新活到这可爱的人间。铁路很简单,是矿上往外运输煤炭使用的,铁路边零散地居住的人,每天看着火车轰隆隆地开过来开过去,可是却从没有坐过火车。穿过铁道,暮色渐渐重了,给铁道笼罩了层朦胧的色彩,在雾霭迷离中我感到一种苍凉的美。铁道上的行人在山的映照下,伴着长长的铁轨显得那么渺小,那么无助。

无论做何感想,黄昏的天空是美丽的。我难以用语言来描述,看着土灰色的天空,布满浅浅的灰黑色的云朵。云层像撕开散乱的布片凌乱地摆在天上,我在暗色的地上行走如同行在明亮的天上,暗色的云腾起滚滚狼烟使人遥想金戈铁马的沙场征战,想起烽火戏诸侯的历史场景。可惜云是没有感情的,我只能闲看云卷云舒,静对花开花落;可云又是有感情的,每次我看云时感觉心似乎很近,看人时却离得很远很远。云在天空自由地飘荡,看淡了唐宗宋祖,厌倦了秦汉高天,千年万载依然故我地荡悠悠。我似乎走进了云,用我的灵魂感知它的存在。天空依然故我,没有因为我的眷恋而有丝毫眷顾,灰布似的云幻化成浓浓的色彩,好似中国古老的山水写意画,信笔泼墨不着痕迹。如盖的苍天紧紧地压在我的头顶,我仿佛中国山水画中的'一只鱼,遨游在无边无尽的大海等待着老渔夫的网。

山隐遁了,树无影了。暮色为大地盖了层厚厚的棉被,大地在黑暗中发出隐隐的鼾声。我抬头望天,天好大呵,没有头没有尾,穿越了眼睛的界限,发散到无边无垠的远方。山在夜的底片上成了黑乎乎的怪物,我遥想着山那边的景色,是否依然是山山相连,绵延不绝?夜来了,天空关闭了它最后的灯光,但夜的天空依然很热闹,月亮好似古典小说中深藏闺阁的少女羞涩地遮住面庞,云却毫不知趣自由地飞翔,月儿便像寒门的大脚姑娘早早地操持了家务再也摆不起大小姐的架子,降落到人间做了别人的婆姨。月儿的心是透亮的,上边写满了嫦娥思乡的愁、吴刚伐树的声音和广寒宫的冷清……冷冷的月孤单地点着灯,照亮了别人却孤单了自己。

今夜没有星星,正好验证了月明星稀的格言,我没有多少诗兴,似乎忘却了古人邀月抒怀的情趣,伴着尚有余光的路蹒跚地降落到这可爱的人间。

篇5:山水散文

山水之恋,是人间流传千古世人美赞的佳话。

山则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守护神,守护着这方水土。山他高大,雄奇,山他叠嶂峰峦,

远望山那的翠绿,奇峰峻岭,处处山峦起伏。俊朗的山峰上镌刻着天地轮回的史诗。

但他并不在意这壮美的传奇,而则是眷恋着与水的情意。因为每道清流流淌着山魂前世久远的牵挂。

轻吻着流淌的清流,倾听着碧水诉说如梦的思绪。山依着水,水傍着山。千古万年不曾分离。

是谁打开了三生石的记载,是谁拨动了山水之情悠扬的琴弦。使得尘世落花细尘, 落满了山之涯。

水之眉。诗神词仙们便挥毫赋写的唐诗宋词注入到这山水之间。这山,那水,从此便有了诗的灵性,

词的婉约。一折山水一折诗,山水随诗入诗行。拾一笔诉山水之恋 。山是男人,男人的胸怀宽大,

女人如水 ,如水的女人而柔情,妖媚。人生如山似水。

我是一弯小溪,不如西湖之水之秀,也不堪比桂林之水之清。更比不上长江之水的壮美。但我同样有水

一样的柔美与清澈,纯净。我不去恋那名山峻岭,也不去看那奇峰异石,因为我只是一条小溪。我静静

的穿过岁月端上的弦,自由的流淌在天地间,在那一个转角处,在那回望的瞬间, 我瞥见了你身影。你

山峰俊朗却落寞。于是我停下了脚步,来到了你的身旁。也许仅是为了读懂你瞬间流露出的落寞 。我

退去紧裹着的外衣,用最纯真的笑脸解读你的心声。

我用清纯与清凉去唤醒你的活力,我欢乐的挥洒着清凉似漫天的细雨,滋润着你那满山的翠绿。 我走

过花丛,你便把绽放的花朵献给我 。云在山里出,水在石上飞。我欢乐的在山中跳跃玩耍 。我累了,

就栖息在山边,你把我揽在了怀里,你用绿荫垂护在我的身上,我看着你深邃的眼神,那么的深情,

我笑了,我高兴的把水流溅在云朵山间。

山在水中立,水绕山腰转。你在我的身边,我在你怀中。你告诉我说,我似那来自春天的清流,

身上带有着春的活力气息。有着源流清纯的味道,又有着清澈和单纯,是从童话天地走来的小溪,

心灵不染,又有着水的柔情。我说我喜欢你那山的执着挺拔,志存高远,拔地而起,自在青天。你在

淡泊与宁静中蕴含了深深的期许,我在自然与随意中默默地企盼。

清晨,我从你温暖的身边流过,将祝福带给你。夜晚,我静静的躺在你的怀里,去诉说着平淡与欢喜。

哼唱着歌曲,享受着心中的甜蜜。

人说,山水之遇,是最动人心魄。穿越千年,我守着山,你护着水。我们共守着这方山水土地,你用

你有力的臂膀守护着家园,描绘着美好的蓝图。我看到,春天,你有遍山的翠衣。夏日,你有鲜花

满山,花红柳绿。秋天,你有漫天的'红枫霞飞。冬日里,你有白雪皑皑纯净洁白的世界。我观的仔细,

看得入迷。你将鸟语花香,蓝天白云填入画卷。云之歌,天最知。水之阕,山最懂。我靠在你那宽厚

的胸膛,揽着春夏秋冬的风采,将我走遍的唐风宋雨,投一笔在画卷中,山水成诗,等你来读。我依

恋你的胸怀,依恋你的风采,何时能走进你的眼里,你伟岸高崇的身姿,让我无法离去。

我是自由的小溪,留在你的山峰里,在你的世界里游弋出春的柔美。夏日里我化作一缕清凉的风儿解

除你的烦热。秋日里我在红枫叶上写满思念的话语。冬季里我就是那洁净的雪花,飞到山巅,为你起

舞。我以我的柔情在你怀里四季中流转。渴望你能倾我一世柔情。

你将你深藏话语编织在你悠悠的绿意里,把你的柔情绽放在美丽的花朵里。你走近我的清幽,要陪

我天长地久,你深邃的眼眸里我读出,你把真情深藏,把柔情和关心埋在山谷里,你把我放在心底里。

山孕着水,水滋润着山,山因水而长青,水因山而长流。山以水为血脉,水得山而媚。这就是山水

的依恋。千古美传。我只是平凡的小溪,愿在大山的青峰里,欢快的唱着永为流传的恋歌。平淡相依,相守百年。

篇6:山水散文

夏日的西湖花枝招展,水光潋滟,山岭葱茏,充满诱惑。水。驻足湖边杨柳岸,看美丽在阶前流淌,听小鸟在枝头欢唱。丝绦曼舞纤腰,锦鳞游戏清波。水莲迎风吐艳,荷盖铺展青霞。掬一捧水盛在手里,轻洒在脸上,让氤氲的水气从张开的毛孔渗入每一寸肌肤,随血液流遍全身,沁入心脾,让身上的每一个细胞都享受一丝清爽,一份惬意。有船靠岸了。我赶紧抖抖手,随大流挤入船身,爬上顶层。船头水花朵朵,四周波光粼粼,一阵清风吹来,撩起衣襟裙带,感觉真的好爽耶。

湖。湖不大,幽微灵秀,静逸柔美。游船载着我们高歌航行。矗立船头,登高望远,长堤卧波,小岛摇绿。亭台楼阁点缀其间,蓝天碧水相印成趣,薄雾如纱梦迷离。透过这层飘渺的霓裳,你是否瞥见她隐约外泻的春光,深湖微澜的美艳?你是否感受到它容纳江流的气度,举重若轻的成熟?无怪乎人们把西湖比作杭州的眼睛,那是因为他们读懂了她的灵动深邃;无怪乎苏轼吟出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是因为他品出了西湖的绝妙韵味。

篇7:山水散文

驻足池边,向南望去,但见一池春水,波光潋滟,浩渺无涯,风乍起,吹动盛唐气象。举目远眺,湖心一岛,荷叶田田,有野鸭浮游其间。沿江南行,绿柳拂堤,雕塑林立,游人如蚁,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古松桃林掩映下,入得一院落,曰“疏林人家”,有阁楼九幢,不施斗拱,灰瓦,白墙,系唐风民间建筑。名字别致,以词牌取名,依次曰:风入松、浣溪沙、浪淘沙、满庭芳、水调歌头、临江仙、念奴娇、忆秦娥、水龙吟。

进门,可看到凤翔的泥塑、华县的皮影、户县的农民画等陕西民俗,其中一小型博物馆内,展示有考古发掘出土的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的文物,它们一一见证着曲江两千多年来的盛衰。

跨“江滩跌水”、过“芦荡栈桥”、越“柳堤春晓”,便来到“阅江楼”。登斯楼也,春可看柳,夏可赏荷,秋夜可望月,冬日可品雪,四时景色,尽收眼底。

篇8:寻故里散文

寻故里散文

一个村庄是一段历史,一段历史长歌却是一本厚而无尽的典籍。

也许我和很多不孝子孙一样,曾经轻视它,忽略它。曾经在它贫瘠的怀抱里拼命挣脱,以更快的速度远离它,以更彻底的态度遗忘它。我们要穿上城市的服装,坐着镜亮的“宝马”,奔驰在富有弹性的柏油马路上,努力脱掉乡音,离弃泥土,冲在时尚的前列,表示着先锋的存在。然而在许多年之后,我和很多子孙一样,像迷途的羊羔,内心充满了恍惚、失落、迷惘……

我一直在寻找,一直在诉求。却终是不知所措。

就在这样一个偶然机会,我重新回到我的故里长岭村,并且得到一本《长岭村志》(陈志如著),阅读后我才知道我一直在寻找和诉求的明点,原来就蓄藏在我的故里之中。它是那么丰富,那么庄重,那么慈祥,那么坚定地等待着子孙们的回归和觉醒!

山西昔阳长岭古村是我的祖籍,更准确一点是陈氏家族起始的部落,整个村庄以陈氏为主脉,从始祖兄弟两个落脚到这方土地上,到下一代兄弟四个,及至繁衍成一个庞大的家族。据知昔阳县曾经划分过的二十四个乡镇都有陈氏的系脉,陈氏家族得以人丁兴旺,是信奉“忠、义、诚、信”的根部力量得以代代传承。探究长岭古村,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人在此活动,距今2400多年。这是个历史悠久的村庄,自然也是政治、经济、文化的缩影。

从文化古迹上探究,这里有双井寺庙,村南面有庙眼大庙,关帝庙,文昌阁、虫王庙、五道庙、山神庙、牛王庙,仙神庙,西配石桥一座,官坊西侧有贞节牌楼一座,麻地有双斗旗杆石牌楼一座等等,虽然在时间的冲刷下已是断壁残垣,保存不很完整,然而却是集儒、释、道于一体,是一个拥有文化大餐的美丽村庄。

据史料记载,清朝乾隆年间陈氏家族出过一个“国子监”,长岭村也便在此得以兴旺发达,建庄立园,形成庄园的规模。从《长岭村史》挖掘的建筑文化上看,具有集天下大成的'人文美学,院落的建筑格局:工、目、井、品为主体。在晚辈看来,祖宗的“工”字美学,价值连城,房屋是由人来居住的,房主人若做人工工正正,一横一竖都正直无邪,这便是立世之道。“目”字结构,即预示着点“睛”之意,有一双明目,即会决定头脑的清醒,清醒的头脑就会明辨是非,做人有立场才会有节操,其意深邃。“井”字结构,决非狭隘的井底观天之意,井是一种秩序,所以有井井有条之说。“品”字结构,显而易见即是品位、品格、品行,其品格决定做人的质量。房顶的设计:五脊六兽“人”字顶,这便完成了庄园的终极目标:树人!

可鉴:当庄主人拥有了堂堂正正的胸襟;清醒明哲的头脑;井然有条的秩序;品格高尚的情操,就造筑起了一个理想的、系统的人文殿堂。于是台阶建筑即是:“步步登高”。花墙即是:“长长顺达”。其院内装饰以砖雕艺术为主,细致精湛,寓意深邃,门牌匾额处处以克己、本分、堂堂正正、忠孝、仁义、勤俭致家勉励后人,院外由百兽之王狮子镇庄。长岭古村的建筑文化充满了积极正面的因素,也便就成了村文化的核心价值观。

曾经游览过很多著名的深宅大院,建筑文化有“肥水不流外人田”之说,也有对邻里之间“明抬暗降”的寓意。或多或少都有自私狭隘的人文心理。但长岭古村的建筑文化优秀于建筑理念坦然、光明、正直、无邪,本分、淡定,但又极积向上。因此,长岭村从古至今尚文重耕,邻里乡亲和睦相处。整个村庄似一条长龙,其势雄姿英发。

我的祖辈也属陈氏家族的其中一脉,均在此地生殖繁衍,及至我的父亲陈荣桂抗日战争从军,戎马半生后,落居于所在县城。故乡对我而言仅仅是表格上填写的符号。是乎很切近也很遥远,闲暇时也曾想到过故乡袅袅的炊烟,村街上嘹亮的鸡啼,远山上吆喝牛羊的声音,近处执鞭耕地的祥和……但这仅仅是一个念想,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童梦。

如今,我的故乡长岭村被全国拣选为古建筑遗产保护村,我这才重新阅读它的容颜,重新体悟故乡的灵魂。那些文官武将,曾经在政治上显赫的前辈,那些国难当前,为国捐躯的英烈,那些为国家奉献忠心的豪杰,那些勤奋好思的学子,无不深深打动我。虽然也曾有“忠孝”不能两全的遗憾,但总体上,祖辈给后人留下的是忠义、刚烈、仁义、厚德的文化积淀。

随着工业文明的飞速发展,好多人都从山庄移居到城市,漂泊他乡成为谋生的据点。于是,无数历史悠久的村庄即将废弃。一个民族如果把历史一一消亡,民族灵魂将失去依托。而城只代表时尚,乡村才是文化的发源地。长岭村虽然尚未废弃,然而100年的办学历史,再穷不穷学生,再紧不紧先生,无论战乱还是贫困都没有间断过,而今全村人走上了富裕之路,学校的朗朗读书声已消声匿迹……

长岭村详实地记录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脉络,也在建筑美学上留下了深刻而简洁的一笔。自然景观的娓婉。有趣的民间传说,道出了自然对人类的偿赐和宇宙间的神秘。它将会为人类提供丰富的文化大餐和历史的记忆。

于是,我开始阅读我的故里,品味每一个细节,暖暖的乡情如同体内的血液在周身激荡,空虚的心灵终于找到了坚实的依托!

我亦是行人

《浣溪沙·端午》赏析

满庭芳苏轼

苏轼《满庭芳有王长官者》诗词翻译及鉴赏

《文与可画?o?Y谷偃竹记》教学设计

有关《浣溪沙.端午》的解析

文字网结起来的一份情怀散文

青玉案·和贺方回韵送伯固还吴中原文赏析

游三苏祠小学作文300字

诗人秦观简介

东坡故里眉山水散文
《东坡故里眉山水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东坡故里眉山水散文(精选8篇)】相关文章:

悲悯的情怀作文1200字2023-08-02

《石钟山记》 22024-01-03

送王十一南行,送王十一南行元稹,送王十一南行的意思,送王十一南行赏析2023-05-11

苏轼生平2023-11-10

黄庭坚《满庭芳·茶》翻译及赏析2022-12-24

苏轼的成就介绍2022-04-30

菩萨蛮西湖苏轼2023-07-01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2023-06-18

石钟山记教案2022-04-30

西湖的夜作文2023-09-10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