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春洋: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精选8篇)由网友“带上她的眼睛”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乔春洋: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乔春洋: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
广告创意是一种新颖独特、别具一格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但它并非天马行空,率意而得,思维方法于广告的成败关系极大,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技巧,是广告创意获得圆满成功的根本保证。
一般来说,广告创意的思维方式有3种:
1、垂直思维法
垂直思维法也称纵向思维法,是指传统逻辑上的思维方法,它按照一定的思考路线进行思考,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向上或向下进行纵向思考。其主要特点是思维的方向性与连续性。方向性是指思考问题的思路或预先确定的框架不能随意改变;连续性则是指思考从一种资讯状态开始,直接进入相关的下一状态,如此循序前进,中间不能中断,直至解决问题。有人拿了两个比喻来形象地说明垂直思维的方向性和连续性:譬如挖井,只能从指定位置一锹一锹连续往下挖,不能左右挖,也不能中间漏掉一段不挖;又如建塔,只能从指定位置将石头一块一块向上垒,不能左右垒,也不能中间隔掉一段不垒。
垂直思维法的优点是思路清晰,比较稳定;缺点是思考的空间有局限性,容易使人固步自封,脱离实际,使创意缺少创新,重复雷同。如许多广告反复强调“省优、部优”、“金奖产品”,这种公式化的标榜毫无新意可言。
2、水平思维法
水平思维法也叫横向思维法,是指创意思维的多维性和发散性,
它要求尽量摆脱固有模式的束缚,多方向、多角度、多方位地思考问题,不断寻求全新的创意。和垂直思维法不同,水平思维法就像是跳出原有的洞,再去挖一个又一个的新洞;丢下原有的塔,再去垒一个又一个的新塔。
水平思维能弥补垂直思维之不足,克服固执偏见和旧观念对人的束缚,有利于人们突破思维定势,获得创造性构想;但水平思维法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它没有现成的依据,没有确定的方向,而习惯意识往往很顽固。
垂直思维法和水平思维法这两个概念都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戴勃诺博士在进行管理心理学研究中提出的。他曾对这两种思维方法进行比较,总结出两者的主要区别:
(1)垂直思维法是有选择性的,水平思维法是生生不息的。
(2)垂直思维法的移动,只有在确定了一个方向时才移动;水平思维法的移动则是为了产生一个新的方向。
(3)垂直思维法是分析性的,水平思维法是激发性的。
(4)垂直思维法是按部就班的;水平思维法是间断的,可以跳来跳去的。
篇2:乔春洋:谈谈广告创意过程
数十年来,人们提出了多种有关广告创意的模式,弗兰克·阿南克德·阿姆斯壮在其《创意寻踪》一书中,把创意过程分为评估形势、明确问题、利用潜意识、产生构想和判断最佳构思5个阶段。罗杰·冯·奥克提出了他的4步创意模式,这是当今许多跻身美国100强的广告公司所采用的模式。按照他的模式,创意人在创意的不同阶段仿佛都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探险家——寻找新的信息,关注异常模式;艺术家——试验并实施各种方法,寻找独特创意;法官——评估实验结果,判断哪种构思最实用;战士——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干扰障碍,直至实现创意概念。
我们以冯·奥克和广告学专家植条则夫教授的看法为主导,结合其他专家的见解,将广告创意过程分为4个阶段,并分别加以简单说明。
1、资料准备阶段
广告创意工作首先从收集资料开始,必须收集相关的所有资料。植条则夫从自身的经验说明如何大量收集必要的资料:从企业的广告负责人处收集,从企业的技术研究人员处收集,从企业有关生产人员处收集,从企业的最高管理层处收集,从有关销售人员处收集,从消费者处收集,从有关商品的研究会、讨论会、展示会处收集,从媒介上收集,通过亲手对商品的试验而得到。
威廉·斯潘塞(Willam L. Spenser)对有关资料的叙述是:“第一,有关商品的知识——其长处和制造方法等;第二,有关消费者的知识——他们的欲望、必要性、对该商品的心理态度等;第三,有关竞争的广告——要研究怎样直接地吸引消费者;第四,要尽力地发现产品的特色,与其他竞争商品的不同点,并确定其在情感诉求上的特色。”
如果依据资料的重要性,可将所收集的资料分为一般资料和特定资料。一般资料是指与目标市场上受众有关的资料,如消费者趣味追求、生活方式的变化等;特定资料是指直接与广告产品或劳务有关的资料,如产品性能、质量特点等,
如果依据收集方式的不同,又可将资料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广告经营者亲自调查取得的资料为第一手资料,该类资料客观、真实、可信度高;现成的资料称为第二手资料,其特点是成本低,但可信度也低。
2、酝酿阶段
这一阶段,广告经营者要对搜集到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综合,认真地分析研究,用各种思维方式点燃智慧的火花,从中找出创意的线索。詹姆斯·韦伯·扬将这一过程比喻为食用食物的过程,广告经营者为了消化而咀嚼材料,在心智中反复思索所搜集到的一切资料。他说:“你把已收集到的不同资料,用你的心智触角到处加以触试。”
3、孵化阶段
在孵化阶段,广告经营者经过综合分析、思考和酝酿,把获得的启发、灵感、意念变成构想,并使这些构想成为反映广告目标的较为具体的形象。
威廉·阿伦斯说,这一环节又叫形象化环节或概念化环节,是广告创作中最重要的一步,也是寻找大创意的环节。“大创意是建立在战略之上的大胆而又富于首创精神的创意,以一种别开生面的方式将产品利益与消费者的欲望结合起来,为广告表现对象注入生命活力,使读者或听众忍不住驻足观看和收听。”约翰·奥图尔说: “战备要求推论,而大创意则要求灵感。”那么何为灵感呢?杜威说:“灵感是现实中长时间慢慢培养成的东西。当旧的东西与新的东西碰撞的时候,在潜意识中开始进行再整理,那简直像天空的星星闪烁一样敏捷,没有预期地突然得到了调和。”
4、求证阶段
一个一个地审核第三阶段产生的诸多构想,决定最好最合适的一个,是这一阶段的工作。在这一阶段,要用科学的分析和对比方法,检验构想的合理性和严密性,因为并非每个构想都完美无缺。詹姆斯·韦伯·扬称这一阶段为“寒冷清晨过后的曙光”。
篇3:乔春洋:激励方法
人的动机和行为取决于人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因此研究激励方法也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在这两种因素之中,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虽然影响很大,但也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激励的方法很多,比如:设置目标,引导行为;鼓励参与,促进行为;培训提升,促进发展;树立楷模,提供典型;物质奖励,荣誉表彰;等等,著名学者劳伦斯-彼德在《彼得原理》一书中总结的14种激励方法也颇具借鉴意义。
这14种方法是:
1、薪资法
只要表现优异就能获得薪资。彼德认为,如果要视薪资为有效的诱因,那么必须具备某些先决条件。薪资非常重要,而且人人皆可取得。然而无论薪资多么重要,除非它与工作表现发生直接关联,否则薪资绝非刺激工作的最佳诱因。
2、升迁法
当升迁人选足以胜任新职时,他才会将升迁视为一种报酬。在一个聘请了各类专家的组织中,最好针对不同的人才建立不同的升迁管理制度。如此一来,各专业领域便有其特殊的升迁方式,而且也不至于会有为奖励杰出的研究员或技术专家,而将他们升为无法适任的管理级人员的情形发生。传统的升迁制度缺乏一个有效报酬制度应有的弹性。在一个健全而有效率的奖励制度中,报酬应该是可望亦可及的,它必须与优异的表现伴随而生,并且必须在一段合理的时间内兑现,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但是,能够做到这一点的组织却少之又少。
3、地位法
有系统地提高优秀员工所在职务的地位,以资鼓励。使各层级员工的工作环境能够体现出他们各自的“地位”,但这种方法应该完全与企业的特色相协调。
4、效率法
鼓励员工相信,效率为报酬的依据。如果想以报酬作为激励员工工作能力的诱因,其先决条件是员工视工作效率为报酬的依据。一名经理无从得知报酬对员工到底重不重要,但是只要他按照公司既定的报酬政策,奖励表现杰出的员工,就一定能在以效率为报酬依据的基础上,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
5、建议法
依表现优劣,赏罚分明。如果报酬与表现休戚相关,那么报酬就应该明显得能够让人感受到有与无之间的差异。此一概念不仅适用于薪资制度,也适用于其它奖励制度。为表现不好的员工加薪5%,为表现杰出的员工加薪10%,是一项不明智之举。
对于这种奖赏制度,各家看法殊异。然而事实一再证明,这并不能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工作动机,也无法强化员工的贡献。对表现好的员工提供报酬奖励,对最差的员工只有基本报酬。
6、利润法
让所有员工共同分享利润,使公司成为全体合作的企业,使每一个员工都有机会成为企业的“主人”。
7、保护法
福利应该能为员工提供实质的安全感及有意义的享受,
借着额外的福利,提供员工安全感与享受,以强化员工的工作能力,将福利作为员工表现优异时的报酬,不但是效果良好的诱因,而且也能强化整个体系内各个阶层的工作。
8、美食铺
让每名员工有权选择他想得到的报酬。“彼得美食铺”,或称为“自助餐式报酬”(Cafeteria Method of Compensation)、“超级市场观”(Supermarket Concept),它是通过员工自己的选择,达到报酬个人化的理想。员工可以在个人事业的不同阶段,选择最能符合自己需求的报酬方式,而为了获得报酬,他愿意尽最大努力,以充分发挥个人的工作潜能。
9、目标法
若想鼓励及强化员工表现,就明确地告诉他们工作目标为何,并提供足以回报他们贡献的回馈。明确的工作目标不但清楚地传达员工的工作职责,并且也是评估其工作表现的客观标准。
10、参与法
奖励团体表现。
对许多人而言,最强烈的工作动机来自工作自身的挑战性、成就一番事业的愿望,以及接近心目中仰慕人物的机会。有时候,不能拿着一名员工的表现来决定报酬的高低,而必须以团体表现作为报酬的依据。那么,团体报酬计划可以提升员工的合作精神。
11、授权法
为有能者提供发挥创意的机会。许多能力很强的人之所以会遭遇强烈的挫折感,皆肇因于无法忍受规定和官僚制定的种种束博。如果公司授权有才干的员工按照他自己的方式工作,或管理他所负责的部门,那么就可以化挫折感为满足感了。这种管理风格着重于实际的目标,而非僵化的过程。当主管尊重有能者,并将这分尊重转换为让员工有尽情发挥个人创意的自由时,工作成效必定直线上升。这样一来,员工不仅能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也能使他们觉得自己受到重视与尊重。
12、赞美法
传达你对员工杰出表现的赞赏。赞美与认可的来源,关系着我们对赞美与认可的评价。当一个你不信任的人赞美你时,你很可能会怀疑他是否另有企图。领导必须用真诚而善意的赞美来与员工沟通,在共同的目标下形成团体合作。
13、声望法
和各阶层的优秀员工沟通。在传统层级体制的组织下,沟通常是由高权重者向下传递。员工的能力不论优劣,一律只准和自己的直属上司沟通。
跳脱传统的管理方法,每个层级将能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而且也能使员工在他们胜任愉快的职位上获得更多报酬。在循环式的层级体系中,因表现优异而升到其所属层级的最高职位者,可与组织的更高层做较密切的沟通。这个制度可以激励各层级能力最强的成员,并使其愿意留在原职,继续发挥其才能。如果他被调升到另一个较高的层级,不但从鸡首变成了牛尾,地位一落千丈,也可能因此永远无法跻身该层级的顶尖位置。在循环式的层级体系中,高级主管会和每一层级内最优秀的员工直接沟通,这不但能提升每个层级的声望,也能为高层决策人士提供来自所有层级最直接、最有效、也最实际的建言。
14、趋近法
通过强化的手段,不断使一个人趋近理想的目标,可以改造一个人的行为。因为行为是由结果塑造的,因此我们可以有系统地改善行为。受到鼓励之后出现的行为,通常会在未来重现。由于人类大部分的行为在重复时不可能分毫不差,一模一样,所以可以事先设定预期目标,并按照目标来塑造行为。一方面要形成共同的目标,另一方面也要对个人的创新行为予以合理的评价甚至鼓励,特别要强化合乎预期目标的行为。
篇4:乔春洋:营销市场分析
(一) 市场细分
在制定市场营销战略时,首先要明白市场机会在哪里,市场细分正是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因此,市场细分的概念一经提出,就为企业家们所广泛接受,被誉为具有创造性的概念,是开展现代营销的新思路,对企业走向成功具有重要作用。
企业通过市场细分和市场研究,可以发现哪些顾客群的哪些需求还没有得到满足,或者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在满足程度较低的市场部分,就可能存在着最好的市场机会。在此基础上,企业可以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类型,制定出相应的产品、价格、分销、促销策略,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
对小企业而言,市场细分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小企业实力弱,无法在整个市场或较大的细分市场上建立自己的优势。借助于市场细分,小企业可以发现某些尚未满足的要求,这些可能是大企业忽略的或不屑为之的。小企业正好可以利用这些市场空隙,充分发挥自己“船小好掉头”的优势,在大企业的夹缝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二)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菲利普·科特勒曾为市场营销环境下过这样一个定义:“企业的营销环境是由企业营销管理职能外部的因素和力量组成的。这些因素和力量影响营销管理者成功地保持和发展同其目标市场顾客交换的能力。”也就是说,市场营销环境是指在营销活动之外,能够影响营销部门发展并保持与目标消费者良好关系的能力的各种力量和因素体系。它包括直接环境和间接环境:直接环境也叫微观环境,如供应商、中间商、顾客、竞争者和社会公众等;间接环境也叫客观环境,如政治、法律、自然、科技等。
任何企业都必须在一定的环境下生存,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承受环境变化的压力。企业必须随营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做出反应,以达到和周围环境的动态平衡,和周围环境相适应。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的目的,就是了解周围环境中的营销机会和环境威胁,为企业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美国因其发达的汽车工业而被誉为“车轮上的国家”。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爆发,由于美国汽车巨头们反应迟钝,日本企业却适时研制出了小型节能汽车,成功地占领了美国国内汽车市场的半壁江山。
(三) 市场进入策略
1. 早期进入
品牌早期进入市场,可以优先抢占销售渠道,掌握主要的分销商和消费者。可以先声夺人,占尽先机。从声望上领先对手,给消费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品牌形象的树立。早期进入的不利因素主要是产品开发投入和市场开发费用会比较高,增加成本。
2. 同期进入
如果和竞争对手同期进入市场,品牌定位与产品质量就至关重要,
营销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体现品牌定位,显示出独特而鲜明的品牌个性,以便把品牌形象牢固树立在消费者心目中。产品质量如果优于竞争对手,同期进入会非常有利,消费者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作出明智的选择;如果不如竞争对手,同期进入会非常不利,弄不好会败下阵来。
3. 后期进入
品牌后期进入营销市场,可以享用先入产品的部分宣传成果,省去让消费者认知、接受的过程。如果先入者品牌形象不佳,后入者可以以先入者为参照,定位自己的品牌,塑造同类产品中的独特形象,领先于先入者。这样的例子在现实的市场竞争中屡见不鲜。如果后入者品牌定位不当,品牌形象缺少差异性,可能经营起来业绩平平,很难挤走先入的竞争对手而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四) 目标市场营销策略
企业运用市场细分策略选择目标市场,首先要确定在一个已经细分的市场上,应选取多少个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进入,以及进入的程度如何,这就是目标市场的覆盖策略。在目标市场覆盖策略确定好之后,企业必须决定如何为已确定的目标市场设计营销组合,即采取什么方式将自己的营销力量投入目标市场。企业在制定目标市场营销策略时,通常有如下选择:非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差异市场营销策略和集中市场营销策略。
1. 非差异市场营销策略
企业把市场看成一个整体、一个大目标市场,不再细分市场,也不按照市场差异来设计产品。企业认为消费者有着相同的需求,只推出一种产品,制定单一的营销组合策略,去开拓整个市场。这种策略的好处是:产品可以大量生产,大量储运,统一销售,统一广告,从而降低成本。例如,改革开放前,一汽只生产解放牌汽车,天津自行车厂只生产飞鸽牌自行车,以满足全国用户的需求。非差异市场营销策略的负面作用是:因忽视各细分市场的差异性而使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不到满足。当同行业中若干家企业都采用这种策略时,市场竞争就会异常激烈,致使企业利润下降。
2 .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
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就是指企业根据各个细分市场的不同特点,实行多种品牌、多种款式、多种规模、多种价格、多种分销渠道、多种广告形式等多种营销组合,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差异性市场营销策略是经济发展和消费需求多样化的产物,也是企业市场竞争的结果,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大企业都采用这一策略。其好处是可以扩大产品总销售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同时多种营销组合能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不足之处是生产成本和营销费用会增加。
3.集中市场营销策略
集中市场营销策略是选择某一细分市场为目标市场,集中力量施行专业化的生产和销售,以满足特定消费群体的需求。这一策略的好处是:可以使产品在局部市场占据优势地位,专业化生产和单一营销组合有利于企业降低成本;不足之处是:由于目标市场较窄,一旦市场有变,企业难以适应,很可能会陷入困境。
篇5:乔春洋:说说团队
经济全球化的压力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迫使现代企业不断对低效的产销过程进行重组,逐渐完善从采购、制造、销售直至服务的企业价值链,加快企业对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所有这些,都不可能在强调等级、服从和控制等传统管理方式下有效完成,也不可能单靠一个人的力量去完成,即使身居高位的领导人也是如此,而只能由哪些有专业知识、技能及相关信息的员工组成跨部门、跨职能的高级团队来实现。另外,员工也不再满意原先单调、枯燥、重复的工作和被动地接受上级的命令和指示,不再单纯地把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认为工作是生活方式的一种选择,他们希望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在工作中寻找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集思广益、相濡以沫的团队便显得极为重要。20多年前,当沃尔沃、丰田、通用食品等公司把团队融入他们的生产过程中时,曾轰动一时,成为新闻热点。现在,情况已截然不同,在全球大部分企业中,团队已成为主要的运作方式。
所谓团队,就是由一些具有共同信念的员工为达到共同目标而组织起来,各成员通过沟通与交流,保持目标、手段、方法的高度一致,从而能够充分发挥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团队可以运用集体智慧将人力、物力、财力集中于某一方面,创造出一流的业绩。
斯蒂芬•罗宾斯(Stephen P.Robbins)认为团队是指为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J.R.凯泽思贝奇和D.K.史密斯在《团队的智慧——创建高效的组织》一书中将团队定义为:“团队由少数的人组成,这些人具有相互补充的技能,为达到共同的目的和绩效目标,他们使用同样的方法,他们相互之间承担责任。”在这个定义中,所谓“少数”是指每个团队的人数从2个到25个不等;所谓“相互补充的技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既技术或功能的专长、解决问题和制定决定的技能、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所谓“共同的目的和绩效目标”是指在团队中,共同目的可使团队具有较好的状态和动力机制,而特定的绩效目标是共同目的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同样的方法”是指团队需要发展出一种共同的实现其目的的手段;所谓“相互之间承担责任”是指在团队中对自己和其他团队成员作出的承诺,承担义务与相互信任,
一支团队一般应具备以下六个基本特征:
(1) 明确的目标。团队的每个成员可以有不同的目的、不同的个性,但作为一个整体,必须有共同的奋斗目标。
(2) 清晰的角色。有效团队的成员必须在清楚的组织架构中有清晰的角色定位和分工,团队成员应清楚了解自己的定位与责任。
(3) 相互的技能。团队成员要具备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基本技能,并能够有良好的合作。
(4) 相互间信任。相互信任是一个成功团队最显著的特征。
(5) 良好的沟通。团队成员间拥有畅通的信息交流,才会使成员的情感得到交流,才能协调成员的行为,使团队形成凝聚力和战斗力。
(6) 合适的领导。团队的领导往往起到教练或后盾作用,他们对团队提供指导和支持,而不是企图控制下属。
依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团队分为不同的种类。按照团队组织结构的松紧程度可以分为紧密型团队与松散型团队,按照团队的管理方式可以分为民主型团队与专制型团队,按照团队的合作方式可以分为合作团队和竞争团队,按照团队在企业中的不同工作可以分为作业团队、营销团队和管理团队,按照团队合作方式和团队成员在完成任务时相互依赖性的不同可以分为相互作用型团队、协作型团队和对抗型团队。斯蒂芬•罗宾斯则根据团队成员的来源,拥有自主权的大小以及团队存在的目的不同,将团队分为三种类型:问题解决型团队、自我管理型团队和跨功能型团队。
团队所具有的多样性和它所藏的巨大的人力资源是品牌战略资源的有机组成部分。团队培育品牌文化,提升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它使员工不辞劳苦、精诚团结、忠于职守、敬业向上,使组织变得更富于生命力和创造力。正如英国学者尼克•海伊斯所指出的:“在一个已经使其团队工作走向正轨的组织中,人们的工作更有效率,经受的压力更小,并且能对其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人们在该公司工作的时间更长,并且请的病假也不像在其它公司那么多,他们提出新的观点,并努力改进其工作方式。结果是该组织的内部运转更加顺畅,能够节约资金,变得更加有竞争力。”
团队完成品牌的战略任务,推进组织的变革过程。一个拥有良好团队精神的组织在竞争经济中,必然会形成巨大的优势。现在,越来越多的组织出现,以团队为基础的工作方式已经取得良好的成效。员工的素质提高,满意度增加,组织的决策更加灵活、更加迅速,任务完成得更加切底、更加富有效率,与顾客的沟通更为直接,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的人,但可能存在完美的团队”。这是管理学界承认的一个观点。
篇6:乔春洋:品牌形象创新
乔春洋:品牌形象创新
品牌形象是一种具有文化内涵的概念,需要长期塑造,不可一蹴而就,因而品牌形象的塑造需要从细节做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只有这样,品牌才能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起牢固的形象。由于市场竞争和消费需求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品牌形象也要跟上时代步伐和社会潮流,及时创新形象,从而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新的形象。品牌形象创新是品牌创新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包括品牌名称创新、品牌标志创新和产品包装创新等方面。
品牌形象创新常常基于以下几种原因:
(一)消费观念和消费者偏好的变化迫使企业创新品牌形象
例如,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已开始把无公害消费作为选择商品和品牌的重要标准。面对这种变化,企业就有必要创新品牌形象,加入环保概念,以跟上消费者消费理念的提升。
(二)品牌延伸的需要
企业要开发新市场,进行品牌延伸,就需要为新市场塑造新的品牌形象。如日本小汽车在美国市场的形象,就经历了由小巧、省油、耗能低、价廉的品牌形象到高科技概念车形象的转变。为品牌成长注入了新元素、新活力。
(三)维持品牌生命活力,以利于长远发展
企业不仅要维持品牌现在的生命力,还要高瞻远瞩,从长计议,创新品牌,以利于将来的长远发展,
例如中央电视台更换使用了几十年的台标就是一种品牌创新,是为了中央电视台的长远发展。
名称创新是品牌形象创新的一种重要方法。如果由于最初设计上的缺陷,或者市场环境的变化使品牌名称不利于品牌传播,那么就有必要对品牌名称进行创新。
品牌标志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易辨易记,简洁醒目。如果在品牌运作过程中发现品牌标志未能体现企业的经营理念,不利于品牌形象塑造和品牌传播,也要及时予以创新。演变是一种迂回的方式,是积少成多、循序渐进地更新品牌形象。虽然每次变化甚微,但这些变化仍然是创新,同时又使消费者的认同感相对不受影响,这是传统营销常常采用的做法。突然的变化容易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导致消费者对立的情绪反应。
不同的包装对营销和品牌形象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当市场环境发生变化,致使包装的影响力降低,或包装最初的设计本来就存在缺陷,这就有必要进行包装创新了。包装创新是品牌创新的延伸,要符合保护产品、便于使用、特色鲜明、符合品牌定位、无公害、经济性等原则。
品牌视觉形象的改变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因为名称、标志和包装具有消费者认同的成分,这种认同感会在消费者心中触发对该品牌的一系列情感效应。企业在改变品牌形象时,一定要考虑到这些改变带给消费者的各种反应。
篇7:乔春洋:品牌信用
乔春洋:品牌信用
古人云:“人无信而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信用对于个人重要,对于品牌而言也同样重要。海尔是以“真诚到永远”赢得客户信赖的品牌,其宣传的“一条龙服务、24小时热线咨询、五星级标准服务”等承诺被一一落实,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家电第一服务品牌的良好形象。缺乏信用,不但会制约新生品牌的发展,而且会使本已成熟稳定的品牌陷入资金危机、用户危机和生存危机。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如果不讲信用和商誉,品牌就无法生存。现代企业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优秀的人才,应当而且能够承担品牌的伦理责任和相应的经济信用。正如著名的管理学家克拉伦斯•沃尔顿(Clarence Walton)所说:“企业经理人应该用一种全局观点来看待企业的责任,因为在这种观点之下,企业被看成是讲信用、讲商誉、讲道德的组织而不是赚钱的机器,
”
然而,由于相应的法律制度和处罚条例尚未健全,对违反经济信用行为的监管力度不够,行为人对违反信用缺乏理性认识,加之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违约、欺诈、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现象不胜枚举。大量违反经济信用的行为从一开始就具有很强的主观故意性,有的甚至一开始就设下一个圈套,根本没有想要遵守自己订立的合同,不想履行任何义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不少人面对眼前的利益诱惑,置信用与商誉于不顾,甚至不惜铤而走险。
违反经济信用行为的蔓延一方面造成了社会道德、社会信用的滑坡;另一方面也扰乱了社会经济秩序,使经济缺乏效率,并破坏社会福利。许多人并未意识到违反经济信用行为的社会后果和经济后果,不知道信用和商誉也是一种特殊的资产,会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任何以损害他人和社会利益来获取自身利益的行为都难以维持长久。为了使社会经济得到健康发展,必须倡导和树立品牌理念,坚决消除违反经济信用的行为。要让更多的品牌经营者认识到,只有重视信用和商誉,才能赢得更多的合作者,赢得更多消费者的信赖和支持,为自己创造更多的商机和品牌效益。维护品牌信用和商誉应当成为每个企业的绝对命令。当今的品牌竞争不仅是质量竞争、价格竞争、服务竞争,更是商誉竞争,而商誉的核心是信用和公正。品牌信用、品牌商誉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共同构成品牌的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品牌要得到持久的发展,信用和商誉是不可或缺的资源,是无形的资产。
篇8:乔春洋:品牌伦理
乔春洋:品牌伦理
伦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伦理有统类条理的意思,狭义上的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韦氏《新大学字典》第9版中,伦理学被定义为“一门探讨什么是好是坏,以及讨论道德责任与义务的学科”。
品牌作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关系的载体,它是产品和企业文化在外部环境中的表现途径,因此,品牌必然承载着企业的价值导向和全体员工的伦理规范。所谓品牌伦理就是指关于诚信和公正,以及有关诸如社会期望、公平竞争、公共关系、广告、社会责任、消费者的自主权等多方面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美国管理学家克尔伦斯•瓦尔顿指出:商业伦理将人际关系伦理标准范围予以扩充,“使其包含社会期望、公平竞争、广告审美、人际关系的运用、社会责任的意义、家中合作行为与外出行为的协议、顾客至上的程度、合作大小的关联性、通信的处理等等”,
英国学者罗斯提出了“显要义务论”,认为合乎伦理的行为必须符合如下几个基本原则:诚信,包括信守承诺、履行合约、实情相告等;感恩,即所谓知恩图报;公正,即奖罚分明,在同样条件下不厚此薄彼;行善,即乐善好施,助人为乐;自我完善,使自身潜能和美德充分发挥出来,实现企业在社会中的自身价值;不作恶,即不损害别人。
总之,品牌伦理作为一种内在的规定性,它是品牌宝贵的道德资本,具有教育作用、激励作用、协调作用、监督和评价作用——强大的管理功能。现在,品牌核心竞争力问题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界的热门话题。有人说高科技是核心竞争力,也有人说组织制度是核心竞争力,其实品牌要做到强大,功夫要下在品牌的核心价值观上。高科技可以学,制度可以制定,而全体员工内在追求这样一种伦理层面上的东西却是很难移植、很难模仿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品牌理念才是最终意义上的第一核心竞争力。而品牌伦理和信誉是品牌理念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如果说一个品牌一开始就以圈钱为其核心价值观,把消费者的利益抛在一边,那么这个品牌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惟有讲究品牌伦理,诚信至上,品牌才能百年不衰。
★ 团队的说说
【乔春洋:广告创意的思维方法(精选8篇)】相关文章:
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的安全管理2023-07-26
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管理探讨论文2022-11-12
广告媒体个人年终的工作总结2022-07-28
营销策划书市场分析2023-01-03
有趣的成语比赛小学作文2022-05-07
四年级下册写人的范文2022-10-07
四年级写人作文范文免费2023-04-09
四年级的写人作文2023-03-22
四年级作文写人范文450字2022-10-25
改则县一次雷灾事故分析及整改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