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形象之比较(网友来稿)

时间:2023-01-21 07:55:3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形象之比较(网友来稿)(共10篇)由网友“moonisland”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形象之比较(网友来稿),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形象之比较(网友来稿)

篇1:《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形象之比较(网友来稿)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形象之比较(网友来稿)

湖北枣阳一中语文组 陈立彦 cly_chy@sina100.com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也精于刻画人物。其笔下人物形象,往往是寥寥几句,就能跃然纸上、栩栩如生,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朱彝尊在《经文考》中称“其记言文渊懿美茂,而生气勃勃,后此亦殆未有其比”,这是对其文学成就,尤其是人物塑造成就的一个恰如其分的评价。从《烛之武退秦师》中我们亦可窥其一斑。在这篇文章中,中心人物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机,充分表现了其胆、识、言诸方面的特点,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就是其中的次要人物郑伯、秦伯、晋侯,虽然着墨不多,却也是有言有行有情,形象鲜明生动丰富,显示了作者精湛的人物描写艺术。

先来看看郑伯,这位即将亡国的君主,在文中的表现主要是“一从”、“一曰”。当秦、晋两国气势汹汹地围攻郑国之时,郑国可谓危矣,形势对于郑国实在是差到了极点。郑国的出路,大致来说只有三条:要么抗争到底;要么屈膝投降;要么化解危机。很显然,以郑国目前的实力,与秦、晋两个大国抗争,无疑是以卵击石,郑国势必会因此而走上亡国之路,这是郑伯所不愿看到的;屈膝投降的结果或可保有相当的利益,最差无非是亡国,但这种结果是极不可靠的,郑伯没有主动权,所以他也不会接受;而想办法化解危机,既可避免一场劫难,又可维护国家利益,同时也掌握了事情的主动权,应该是最佳的选择。这样一来,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谁来化解这一天大的难题?显然郑国大臣之中无人能够负起此重任,所以在秦、晋围攻的危急时刻,郑伯没有任何行动,而当佚之狐荐烛之武“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时,他立即抓住这一线希望“从之”,表现了一位君主决策的及时、果断。

就在事情即将顺利解决的时候,作者利用烛之武的牢骚形成了一次波澜,使文章曲折引人而不呆板。烛之武面对郑伯的重托,却大谈自己至老不能被用,如今更是“无能为力也已”,满腹牢骚且不愿受命。尴尬之中的郑伯没有放弃,而是首先自责:“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将过错揽到了自己身上。这番自责,可谓动之以情,令烛之武为之语塞,对其牢骚情绪也是一个至好的抚慰。然后又晓之以理:“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郑伯完全站在烛之武利益的角度来看问题,这同烛之武后来站在秦伯场劝其退师的说辞可谓有同工异曲之妙。郑伯“之曰”,短短二十六个字,终使烛之武“许之”,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也展现了一位善于纳谏、勇于自责、精于言辞的君主形象。

再看秦伯,他在这场危机中处于非常关键的地位,可以说战与不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听烛之武之言则和;拒烛之武之言则战。在这里,作者没有写其言,因为他是烛之武说服的对象,如写其言,一则会有喧宾夺主之嫌,二则也会使行文繁琐不简。所以作者用了“说(悦)”、“盟”、“使”、“还”四个动词来写秦伯,一是反衬烛之武劝说之效果,二是揭示秦伯决策之过程。为什么会有这个决策?虽然他先与晋围郑,后与郑盟,但这并不是说明秦伯是一个朝三暮四的君主,因为秦伯的决策,完全是站在秦国的利益角度来考虑的,这也是秦国以后能够统一中国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晋围郑,是为了向外扩张的需要,当他认识到这样做只会增强晋国的实力,而秦不会获取什么好处时,立即决定与郑盟。这样一来,反面形成了秦、郑围晋的有利形势,对秦国今后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并且“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使晋侯不敢击郑,“乃还”。秦伯之决策,使秦、郑之盟非常牢固,而秦、晋之盟也就自然瓦解了。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烛之武出使之功效。我们看到,作者笔下之秦伯,是一个善于决策、善谋利益的君主形象。

最后来看晋侯。郑国这场危机,就是由他发起的。其目的无非是为了向外扩张,争夺专霸权,秦伯在这场危机中很大程度上也是被晋侯所利用了。如果事情按照他的预料发展,那么此次事件的最大利益获得者,无疑就是晋侯,但是偏偏中途杀出了个烛之武,偏偏中途秦伯就改变了决策,于是事情就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到手的利益不翼而飞;强大的联盟土崩瓦解;弱小的.敌人有了坚强的后盾。晋侯无疑成了这起事件的最大失败者。

这时候,事情又起了波澜:“子犯请击之(秦)”,这是对背盟者最好的警告。秦、晋关系顿时紧张起来。如果“击之”,会有什么后果,晋侯是很清楚的:击秦,则郑必助秦。以一国之力而与秦、郑作战,即使取胜,也会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从而丧失争霸的实力与机会,何况胜算的把握并不是很大,结果只能是一败再败。所以晋侯以“不仁”、“不知”、“不武”三个理由明智地拒绝了,避免了晋国遭受更大的失败。既表现了一个君主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又显示了成霸业者应有的隐忍不发的胸怀和随机应变的谋略。

作者正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丰富了人物的形象,为我们展示了三个性格各异的君主形象,这是作者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之处,也是每一个决策者应该学习、借鉴的,那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全面地衡量利弊,及时地作出判断、果断地作出决策,来维护自己最大的利益。 作者邮箱: cly_chy@sina100.com

篇2: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选自《左传》

【原文】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锬稀X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译文】

晋文公联合秦穆公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曾对晋文公无礼,而且还依附楚国。这时晋军驻扎函陵,秦军驻扎锼之南。

佚之狐向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君,秦国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听了他的意见。烛之武推辞说:“臣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了什么事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危急时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答应了。

当夜把烛之武用绳子从城墙上坠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就要灭亡了!如果郑国灭亡对您有好处,那就值得烦劳您的左右。越过其他国家而在远方设置边邑,您知道这是很困难的。哪能用灭郑来加强邻国呢?邻国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薄弱啊。如果不灭郑国而使它成为您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供应他们的`食宿给养,这对您也没有坏处。再说您也曾经施恩于晋惠公,他答应给您焦、瑕两地,可是他早晨刚刚渡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那个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损害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损害秦国而有利于晋国,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很高兴,与郑国订立盟约,委派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自己就率军回国。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可,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我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同盟国,是不智;用冲突来代替联合,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于是晋国的军队也撤离郑国。

【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本文: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邑,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本文: “越国以鄙远”)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本文:“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本文:阙秦)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假如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本文: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本文:因人之力以敝之。)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 (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4、其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代词,指代“行李”)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代词,指代“那件事”)

③失其所与,不知   (代词,自己的)

④吾其还也   (证据助词,还是,表商量)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通假字】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3. 何厌之有?(厌,通“餍”)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史记有关记载】

二十二年,晋公子圉闻晋君病,曰:“梁,我母家也,而秦灭之。我兄弟多,即君百岁

后,秦必留我,而晋轻,亦更立他子。”子圉乃亡归晋。二十三年,晋惠公卒,子圉立

为君。秦怨圉亡去,乃迎晋公子重耳于楚,而妻以子圉妻。重耳初谢,后乃受。缪公益

礼厚遇之。二十四年春,秦使人靠晋大臣,欲入重耳。晋许之,于是使人送重耳。二

月,重耳立为晋君,是为文公。文公使人杀子圉。子圉是为怀公。 其秋,周襄王弟带

以翟伐王,王出居郑。二十五年,周王使人告难于晋、秦。秦缪公将兵助晋文公入襄

王,杀王弟带。二十八年,晋文公败楚于城濮。三十年,缪公助晋文公围郑。郑使人言

缪公曰:“亡郑厚晋,于晋而得矣,而秦未有利。晋之强,秦之忧也。”缪公乃罢兵

归。晋亦罢。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

郑人有卖郑于秦曰:“我主其城门,郑可袭也。”缪公问蹇叔、百里荩对曰:“径数

国千里而袭人,希有得利者。且人卖郑,庸知我国人不有以我情告郑者乎?不可。”缪

公曰:“子不知也,吾已决矣。”遂发兵,使百里葑用厦魇樱蹇叔子西乞术及白乙丙

将兵。行日,百里荨㈠渴宥人哭之。缪公闻,怒曰:“孤发兵而子沮哭吾军,何

也?”二老曰:“臣非敢沮君军。军行、臣子与往;臣老,迟还恐不相见,故哭耳。”

二老退,谓其子曰:“汝军即败,必于肴i矣。”三十三年春,秦兵遂东,更晋地,过

周北门。周王孙满曰:“秦师无礼,不败何待!”兵至滑,郑贩卖贾人弦高,持十二牛

将卖之周,见秦兵,恐死虏,因献其牛,曰:“闻大国将诛郑,郑君谨修守御备,使臣

以牛十二劳军士。”秦三将军相谓曰:“将袭郑,郑今已觉之,往无及已。”灭滑。

滑,晋之边邑也。 当是时,晋文公丧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丧破我

滑。”遂墨衰,发兵遮秦兵于肴,击之,大破秦军,无一人得脱者。虏秦三将以归。

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归,令

我君得自快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三将至,缪公素服郊迎,向三人哭曰:“孤

以不用百里荨㈠渴逖砸匀枞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耻,毋怠。”遂复三人官秩

如故,愈益厚之。

三十四年,楚太子商臣弑其父成王代立。

篇3: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煤城主人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二课时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总结全文。 本文的主要特点是: ①伏笔与照应得当。

②情节波澜起伏。大军压境――佚之狐荐烛之武――烛之武发辞――晋公平息烛之武的怨气――烛之武出使退敌成功――子犯建议攻秦兵――晋公再晓之以理。

③叙事详略得当。六参考译文 晋文公、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锬稀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见秦伯,一定能说服他们撤军。”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做不成什么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 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去见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烦劳您手下的人了。越过晋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困难的,您何必要灭掉郑国而增加邻邦晋国的土地呢?邻邦的国力雄厚了,您的国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假如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道上的主人,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城拒秦,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有什么满足的呢?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如果不侵损秦国,晋国从哪里取得它所企求的土地呢?秦国受损而晋国受益,您好好掂量掂量吧!”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并派杞子、逢孙、杨孙帮郑国守卫,就率军回国。 子犯请求晋文公下令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这样晋军也撤离了郑国。

第三课时

一、在熟读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识。

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教师可以先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

分类如下:

1.通假字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共,同“供”。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2)秦伯说。(说,同“悦”。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3)失其所与,不知。(知,同“智”。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那个人”之意。今常为一词,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亦去之。(去,离开。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出使的人。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3.一词多义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

(2)肆其西封(疆界,名词)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3)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武(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其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于晋(郑国,代同)以

篇4:烛之武退秦师( )|

烛之武退秦师( )|

ybck

[教学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2、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1、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

2、适当补充《左传》中篇幅短小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3、可结合本课让学生了解说话讲究艺术的重要性,设一堂口语交际课,题为《说话艺术大家谈》。

[教学设计]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可让学生回忆

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

《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

《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亡郑以陪(beì)邻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二,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

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

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

本段以简约之笔,涉了人之事。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

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三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危险,最终退兵,且留兵助守。

第四段:迫晋退兵

面对风云突变的局势,晋侯没有感情用事,而表现了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和谋略,正是晋文公终成霸业的根本原因。

以上对文章层次和大意的了解可通过学生讨论、教师补充的方式进行,不必字字落实,只求了解大意。

五、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再熟读背诵。(以上内容可安排一课时)

六、在熟读背诵、了解大意的基础上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知

识。可由让学生提问的方式进行。(安排为第二课时)教师可以先

分类然后让学生回答。分类如下:

一、重要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

(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

(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

(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

(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所

(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

(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

(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二、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 (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 (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 (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 (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 (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三、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远

地)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

疆界。)

四、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 (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五、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六、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以上知识点可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讨论.总结。<

篇5: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煤城主人

教学目标 :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3.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2.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教学难点 :

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一、从复习《曹刿论战》引入,进一步认识《左传》。

(可让学生回忆初中的有关知识,然后回答,教师补充。)《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完整的编年史,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解说《春秋》而作,故又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成书时间差不多,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与基本一致,《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左传》中记了众多的历史人物,不论其地位贵贱,职务高低,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士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客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二、让学生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重点字的读音。

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zhuī)而出 共(gōng)其乏困 阙(jué)秦 秦伯说(yuè) 逢(páng)孙

然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自读、领读等)读三遍。

三、简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是楚国大败。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仍未感化晋国。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攻郑呢?因为当时秦国也要争夺霸权,也需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

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秦也有向外扩张的欲望,于是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四、理清层次

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课后练习题一,实际上是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让学生思考本段的作用)寥寥25字,写出了形势(“晋侯、秦伯围郑”,两大国围一小国――兵临城下,形势严峻);写出围郑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两事与晋利害相关,和秦利害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写出驻军位置(“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参照“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形势图”(《教师教学用书》P162-163),读过下文,就可以看出作者伏笔的巧妙、行文的缜密。

第二段:临危受命本段以简约之笔,刻画了3个人物。

①佚之狐的话对刻划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师必退”表现了佚之狐对烛之武的了解与信任,使读者未见其人,先知其才,从侧面表现了烛之武的才能。

②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当郑伯准备使烛之武见秦君时,却遭到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鲜明地流露出对年轻时未被重用而产生的牢骚与不满。而郑伯则表现得大度宽容而不卑不亢。“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先屈尊自责,动之以情;后以国家大义警之,晓之以理。于是,烛之武只得“许之”。

第二课时

第三段:说退秦师

“夜缒而出”说明秦晋完全包围了郑国,连城门也打不开了。进一步说明兵临城下的严峻形势。本段的重点在“说”,说辞虽仅百余字,却委婉曲折,开阖跌荡,步步进逼,层层深入。可分四层:

①“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坦言知亡,避其锐气。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也”――指出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因为秦、晋目前尚是盟国,烛之武的措辞是委婉而谨慎的,他没有立即指出秦、晋联盟的虚伪性,却巧妙地点明秦、晋毕竟是两国这一事实。这样既符合实际,又从根本上动摇了秦、晋联盟的基础,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说明舍郑会对秦国有益。如果说第二层是分析危害动摇秦伯的话,这一层则是引诱秦伯了。假如烛之武继续挑拨秦、晋关系,很可能引起对方的反感。因此,他换了一个角度,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攻郑还是友郑,秦王当然要权衡利弊了。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在经边一番拉拢引诱后,烛之武不失时机地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赤裸裸地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然后又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让秦国意识到自己的

篇6:《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李亚

教学目标 :1、赏析人物形象,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分析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探究拓展法。

教具: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

一、导入  :曹操有句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古往今来,有多少志存高远之士,哪怕社会、命运对他如何不公,但到了紧要关头,依然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献出自己的一分光和热。烛之武就是这样的一个让我们敬佩不已的人,今天我们来看《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三个人物形象。

二、第一个人物――郑伯。

1、找学生读郑伯说的话: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然后让学生说对他的看法。

(大部分同学会说郑伯是一个礼贤下士、从谏如流的君主。)

启发学生们是不是还能有别的理解:他平白无故的怎么礼贤下士起来了呢?

让学生们想一想郑伯和勾践有什么共同之处。(二人都是事到临头才开始求贤。)

2、让学生们品味他的话:“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言外之意就是:你出来干活,是帮我的忙也是帮你的忙,你如果不肯帮忙,对你也没有好处。

话里含有威胁的意味。

再想一想秦晋攻打郑的原因――当年慢待重耳,可知郑伯是个目光短浅又自私的人,如今来求烛之武,也不过是临时抱佛脚罢了。

3、从郑伯身上可得出什么教训?

启发学生思考,找人回答。

明确:一定要不断挖掘和重视人才,不要等到危机出现后再重用人才。

三、第二个人物――佚之狐。

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1、找学生读佚之狐的那句话: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让学生谈对佚之狐的看法。多数学生会说这是个伯乐。那么请学生思考如下问题:他真的是慧眼识英雄的伯乐吗?

据史料记载,说服秦伯的初定人选是佚之狐,佚之狐也未必不能劝退秦师。但他为什么自己不去而举荐了烛之武呢?

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明确:人如其名,佚之狐身上的狐味太重。只身入虎狼之地,能否说服秦伯谁也不敢打保票,稍有不慎,惹恼了秦伯,自己掉了脑袋不算,还可能被牢牢的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让后人指指点点。抬出烛之武,既能提高成功的几率,在成就烛之武的同时自己也落个“伯乐”的美名。所以说他是一条狡猾的狐狸!

2、通过他的话,我们可知他对烛之武是很了解的。那么既然他知道烛之武这么能干,为什么到现在才举荐呢?

让学生分析他这是一种什么心理。明确:嫉妒、红眼病。

四、第三个重点人物――烛之武

1、关于烛之武

书上的记载:正史上对他的记述除了《左传》这些文字外,别处似乎很难找到他的名字了。

《史记》里有简单的几句:“郑使人言穆公”、“乃使人私于秦”、“乃间令使谓秦穆公”。“人”“使”二字使烛之武成了无名英雄。

《东周列国志》里说他“须发尽白,佝偻其身,踌躇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

佚之狐对他的评价是:“口悬河汉,舌摇山岳。”从其后来的表现看,此言不虚。

2、请学生思考:

⑴这样的人为何老不见用?年近七十,也只是个小小的“圉正”(弼马温)?

明确:当权者不注意选拔人才,有权者的嫉妒。

⑵从文中可看出,他对国家大事了解得很透彻。既然烛之武一直不被用,他了解得那么透彻想干什么?

启发:刘备三顾茅庐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对他畅谈天下大势。可以说诸葛亮未出山前就做着出山的准备。

烛之武也是如此。尽管怀才不遇,但他没有放弃自己的希望。烛之武不是不想做一番事业,他的心始终没有放弃过“一飞冲天”的渴望,他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思考着安定天下济苍生一逞抱负的路径。你想,一个小小的“弼马温”,怎么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无疑是后人敬仰他们的主要缘由。

3、让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烛之武在漫长的岁月里是怎样渴望为国立功,实现自己的报负的。

可以想象:烛之武向多少人探问过天下的分分合合,路人、行商、政客(其中可能就有佚之狐);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象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能从王宫里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时的焦急与渴盼。

4、烛之武的闪光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趋避之。”

让学生用烛之武的.言行来证实这句诗。

教师阐述:这样一个才华长久没显出来的人,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他还是出来解国家之围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须发尽白的老者,夜缒而出时是怎样的一种情形。当他拄着拐杖走进秦营时又是怎样的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岁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同时也磨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对郑国的最朴素的爱又加固了他的沉稳与敏锐。他与秦伯的交锋从一开始就注定了他的胜局,几十年积蓄的能量终于在瞬间有了释放和爆发的闪亮时刻。

“机会只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只是这机遇来得太迟了一点儿,而且是冒着亡国的危险。但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得“骈死于槽枥之间”,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

篇7:烛之武退秦师

公元前630年,秦国和晋国联合进攻郑国。当时,秦军驻扎在郑国都城的东边,晋军驻扎在郑国都城的西边。处于团团包围之中的郑国十分危急,郑国君主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

有个大臣说:‘‘面对两大强国的左右夹攻,我国的情势真是危在旦夕!但是,只要我们能够说服秦国退兵,剩下的敌人只有晋国,那么我国就能够转危为安。”

郑文公急切地问他:“您看派谁去劝退秦军比较合适呢?”

那人推荐说:“大夫烛之武可以。”

半夜时分,外面黑漆漆的。在城东,郑文公亲自将烛之武送到城楼上,命令士兵拿来一只大筐,上面用绳子吊着,让烛之武坐进筐中,把他徐徐下放到城外的墙根处。

烛之武偷偷地跑到秦营,被带进大营之后,一看到秦穆公就伤心痛哭。

秦穆公看到他这样,便怒喝道:“你是什么人?深更半夜跑来这里哭什么?”

烛之武说:“我是郑国大夫烛之武,在哭我们郑国快要灭亡了。”

秦穆公说:“你哭你们郑国,为什么要跑到我们的军营里呢?”

烛之武说:“我也是为你们秦国而哭啊!”

“你这是什么意思?”听了他的话,秦穆公感到很奇怪,“我们秦国快要打败你们郑国了,为什么你还要来哭我们秦国呢?”

烛之武说:“我们郑国的国土和贵国并不相连。我们在东,你们在西,中间还隔着一个晋国。因此,在我们郑国被灭之后,只能被晋国占领。那时候,晋国就会比以前更加强大,而贵国的国力也会弱于晋国。为别人打仗争夺土地,最后又拱手将打来的土地送给人家,这是明智之举吗?况且,晋国的侵略野心哪里有满足的日子,它东边灭了郑国,难道就不想向西边的秦国扩张了吗?”

听了他的话,秦穆公沉思良久,说:“你说得对。”

烛之武说:“您如果同意解除对郑国的包围,我们郑国从此一定心向贵国,做个‘东道主’,贵国使者在东方道上往来经过的时候,我们郑国一定尽东道主的责任,好好招待贵国的贵宾,希望您能好好地考虑这件事情!”

听了烛之武的话,秦穆公+分满意,便立即答应撤兵,并且和烛之武歃血立盟。秦军悄悄班师回国,还留下杞子、逢孙、杨孙三位将军,带领两千秦兵,帮助郑国守城。后来,晋国文公看到秦穆公不辞而别,只得也下令撤军。郑国转危为安。

篇8:《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

本课话题 --爱国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烛之武是个智勇双全的爱国义士。他在说秦伯之前,没有被重用,有着怀才不遇的怨愤,但在郑国危难之际,却挺身而出,只身去说秦伯,足见其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说秦伯时,他只字不提郑国利益,而是站在秦国的立场上,分析亡郑对晋有利,而存郑对秦有利,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运用智慧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难。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钱学森从1935年去美国,共在美国待了。20年的时间可谓漫长,但钱学森连以一美元的保险金也不曾存过,因为他从来没想过这一辈子要在那里待下去。

当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时,钱学森归心似箭,彻夜难眠。得知钱学森准备回国,美国当局用名誉、地位等挽留他,甚至还派特务监视他的一举一动,军方更是无理地吊销

了钱学森参与机密研究工作的证件。美国海军的一个高级将领金步尔说,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面对美方的蓄意阻挠,钱学森不仅没有削弱回国的信心,反而更加坚定了报国的信念。1955年,在中国政府的强烈要求下,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从此,他百折不挠,走过了将自己奉献给祖国,奉献给科学事业的一生。他用实际行动见证了自己“此生惟愿长报国”的誓言。

背诵--文学中的名言警句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

--李四光

科学虽没有国界,但是学者却有他自己的国家。--巴斯德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列宁

作者及作品简介

左丘明(约前502-前422),姓左,名丘明,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品德高尚,汉代太史令司马迁称其为“鲁君子”。他根据有关鲁国以及其他诸侯国的大 主要作品 著有《左氏春秋》和《国语》两部史学巨著。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晋国第一次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随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成为自然了。

课文译文

(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

秦伯心悦诚服,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孙宇

[《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归纳]

篇9: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

第一次教读《烛之武退秦师》,我就被文章波澜起伏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了。

文章刚一开头,作者就用寥寥数笔交代了郑国的危急形势:秦、晋围郑,大兵压境,郑国危如垒卵。弱肉强食之势,战、守皆非良策。拯救郑国,唯一的途径就是外交。可是,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退蓄意来犯之师,谈何容易!此文章的“一波”也。

文章第二段写郑伯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决危机,佚之狐向郑伯举荐了烛之武。佚之狐慧眼识英雄,但郑伯毕竟不是佚之狐,没能过早的发现烛之武这匹千里马。所以,才会有烛之武“臣之壮也,犹不如人”,这壮士不遇,英雄末路,虚掷人生的无可奈何的悲哀和感伤。“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向郑伯发泄了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他会去说秦吗?这在郑伯那里可是一个大大的问号。面对烛之武的牢骚,郑伯先用“是寡人之过也”自责,此时的郑伯并没有止于自责,而是欲扬先抑,指明假如郑国灭亡,对你烛之武也也没有什么好处。他的一番诚意和透彻的分析,终于感动了烛之武。烛之武决定去面见秦伯。至此,文章的第一折以郑伯的胜利而告终。

第二折发生在烛之武与秦伯的谈判桌上。烛之武“夜缒而出”与秦伯坐在谈判桌前,怎样才能消除秦伯的戒心呢?烛之武欲擒故纵,“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置身于郑国之外,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烛之武引起了秦伯的好感。抓住有利时机,烛之武进一步指出,秦,郑相隔遥远,晋、郑近邻,因此亡郑只是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没有利益可言,反而会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北。这不能不让秦伯动心,秦国当然不会帮助晋国成就霸业而使自己的国力相对削弱。接着,烛之武以利引诱秦伯,阐明郑国存在对秦国可能有的种种好处。这些好处存在的前提,就是放弃攻击郑国。在一番拉拢引诱之后,烛之武察言观色,不失时机的挑拨离间了秦-晋两国的关系。烛之武指出,晋国曾经对秦国过河拆桥,背信弃义,从历史说到现实,进一步分析了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经过烛之武的一番发挥,秦国意识到了自己的危险,不仅与郑国订立了盟约,还反过来帮助郑国。至此,烛之武不辱使命,文章好象已宣告结束。但,聪明的作者并没有就此罢手,接着交代了晋国的形势变化。

现在秦国成了郑国的盟军,风云突变,晋国大夫子犯却不识时务的请求出兵击秦,被晋侯理智的阻止了。“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晋文公找了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撤离了郑国,至此文章第三折好戏徐徐落下帷幕。整篇文章,波澜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篇10:烛之武退秦师读后感

烛之武何许人矣?“烛”姓至今有后吗?不得而知,但《烛之武退秦师》足以使其英名永标史册。

秦-晋联合围攻郑国,临战之际,郑国公顾不得体面,向一个没有什么身份的烛之武检讨,至此之前没有及早发现烛之武的才华,承认“寡人之过”,说明古代诸侯对谋士的倚重和宽厚大度,不似今人,“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此篇没有听烛之武论战,但烛先生见了秦穆公时讲的一番话是审时度势切中要害的。大敌当前,烛之武义无返顾,顾不得自己年老体迈,勇敢地救国救难于水火。

小小如郑国,不用说秦-晋联手打击,即使其一,郑国也未必是其对手。郑国如何退秦师,烛之武锦囊妙计是不费一兵一卒,而以外交斡旋,使秦国认识到,灭郑实际上壮大了晋,而晋强于秦不利,从而借他人之兵退了秦师。

古代之“士”真了不得。前有“曹刿论战”,此又一“烛之武退秦师”,由不得你不信。

来自民间的、群众的智慧是不可小瞧的,“不战而降人之兵”,秦穆公如何没有认识到,“晋强而秦不利”这样的道理呢?秦国难道没有这样有眼光的谋士吗?烛之武绝对不会危言耸听,秦穆公也不是一时糊涂,形势所然,烛之武分析的是一语中的。

秦穆公和晋文公绝非等闲之辈。秦退师,但留下了伏笔,表面上是替郑国防守,实则伺机而动。晋文公重耳当然是个有眼光的人,晋国也乘势收兵。一场灭顶之灾随之化为乌有,郑国得救了。

《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敢字新解(网友来稿)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必修《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

《烛之武退秦师》的读后感

陈轸去楚之秦注释及翻译

高三年级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史记·晋世家》的阅读答案及翻译

必修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上册《烛之武退秦师》教案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形象之比较(网友来稿)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形象之比较(网友来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烛之武退秦师》中三国君主形象之比较(网友来稿)(共10篇)】相关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文言文节选阅读及参考答案2022-06-23

《烛之武退秦师》 92022-09-16

课文《烛之武退秦师》的教学设计2023-01-28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和原文2023-07-21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及反思2023-05-04

关于烛之武颁奖词2022-12-01

《烛之武退秦师》鉴赏2023-12-15

秦皇汉武教学设计2022-09-28

高中《烛之武退秦师》知识点2024-05-21

高中语文文言文必修一知识点2023-01-1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