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时间:2023-01-23 07:55:02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推荐6篇)由网友“索菲”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欢迎大家收藏分享。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篇1:《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1. 我们如果需要外在的现实武装来保护自己,真正的原因只有一个:想用它来遮掩我们内在的贫乏(包括智性的与情感的)。

2. 人文领域最精微、深奥的部分往往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每一分宝贵的体认都必须要靠当事人自己的人生体验去契合,很难跨越个人的经验去累积与传承,更难进行全球的分工和整合,因此五千年来很难看出人文有怎样的累积与进步

3. 大部分的人从懂事开始,就活在怕被别人比下去的恐惧当中,所以终其一生,只有在现实的压迫下拼命地力争上游,追求财富与权势,作为武装自己和践踏别人的工具,却从来没有机会停下脚步好好地想一想:这样做,真的会解决问题吗?

4. 这就好比一个怕鬼的人,总觉得鬼在自己的身后,你愈是想跑得快一点,愈会觉得背后有什么东西在追你。真的要解决这种恐惧,唯一的办法是停下脚步,勇敢地往后面看清楚。只有当你敢往后面去看清鬼的真相时,鬼才会消失掉。一味地在它的恐吓下拼命往前跑,累死了也解决不了问题。

5. 面对现实的压力,道理也是一样。只有当我们看透了现实能给我们,以及不能给我们的是什么之后,我们才有可能坦然地面对现实。

6. 人生所有的能力都是慢慢累积,慢慢增长的;而人生的方向则像“摸着石头过河”,抓着一个大方向边走边盘算,能力长到哪里,实践就跟到哪里。人生不能没有大方向,但也不该用一个毫无弹性的“生涯规划”套牢自己,让自己的人生没有一点喘息空间,变成那个规划的囚徒。

7. 在人生的关键时刻里,重要的往往不是如何“抉择”,而是要去看到(记得)一个抉择背后完整的事实。相信“真理愈辩愈明”的人老是想要把完整的生命故事放到过度简化的理论结构下去论证;但是,一个人只要有能力分辨生命的事实与理论的差距,就会知道,关键在于回到生命的现场去看见全部的事实,而不是在语言中争辩残缺不全甚至被扭曲的片面“事实”。

8. 真正的自我实现是充分发挥自己潜在的可能,使它们变成自己可以掌握、可以随意运用的能力,而不需要炫耀或它们人艳羡。自然就可以在其中得到充分的满足。它只跟自己有关,它带给我们的是自足的喜悦。

9. 德国人很流行在考上大学后先休学一年,想当英文老师或发展国际贸易的人往往选择到英国打工一年,体验当地的语言、文化与经济环境,以便确认自己一年后是否真要注册当英语系或国贸系的学生。喜欢金融的就到银行打工…直到找到自己未来想要投身的行业,并且得知这些行业需要哪些专业知识为止。

10. 因而有能力跟这个世界有更深层的接触。春天来的时候,有些人可以从空气的湿润、阳光的柔美、草地的芬芳,乃至于隐匿在草丛里的小野花中全面性地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但有些人却对这一切毫无感觉。

11. 做得到的才能叫理想,做不到的只能算空想。年轻最大的本钱就是热情,愿意追求理想;而最大的弱点就是人生经验太浅,很难分辨哪些憧憬、向往有一天会成真,哪些会变成一辈子徒留遗憾的空想。

12. 存在的东西不一定人人都看得见。如果你没有培养出足够的感受能力,即使存在也不见得能被你觉察得到。

13. 如果有人用手指指向天空要你去看月亮,你不能误把他的手当作月亮,直盯着指尖一直看;而要顺着指尖所指的方向延伸出去,在这引导下自己去看看月亮到底在那里,到底漫天繁星中哪颗叫“月亮”。

14. 文字的描述不能代替一个人亲自的体悟,人必须顺着文字叙述延伸出去,靠自己的揣摩与想象来探索述说着超乎文字的个人体验。

15. 很多人误以为我们活在同一个世界里,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活在自己独特的世界里。

篇2:生命是一连串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生命是一连串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生命是一连串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作者:彭明辉 出处:环球企业家网站

(作者为清华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研究所彭明辉教授)

许多同学应该都还记得联考前夕的焦虑: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几个志愿,甚至于一生的命运从此改观! 到了大四,这种焦虑可能更强烈而复杂:到底要先当兵,就业,还是先考研究所?   我就经常碰到学生充满焦虑的问我这些问题。 可是,这些焦虑实在是莫须有的!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 的一生。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如果我们看清这个事实,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就可以淡然处 之,根本无需焦虑。而所谓“人生的困境”,也往往当下就变得无足挂齿。   以联考为例: 一向不被看好好的甲不小心猜对十分,而进了建国中学;一向稳上建国的乙不小心丢了二十分,而到附中。放榜日一家人志得意满,另一家人愁云惨雾, 好象甲,乙两人命运从此笃定。可是,联考真的意谓着什么?建国中学最后录取的那一百人,真的有把握一定比附中前一百名前景好吗?侥幸考上的人毕竟只是侥幸 考上,一时失闪的人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前功尽弃。一个人在联考前所累积的实力,绝不会因为放榜时的排名而有所增减。 因为,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累积的过程!   所以,三年后乙顺利的考上台大,而甲却跑到成大去。这时回首高中联考放榜的时刻,甲有什么好得意?而乙又有什么好伤心?同样的,今天念清大电机 的人当年联考分数都比今天念成大机械的高,可是谁有把握考研究所时一定比成大机械的人考的好?仔细比较甲与乙的际遇,再重新想想这句话: 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不会因为一时的际遇而终止或增减,联考排名只是个表象,有何可喜,可忧,可惧?   我常和大学部同学谈生涯规划,问他们三十岁以后希望再社会上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可是,到现在没有人真的能回答我这个问题,他们能想到的只有下一 步到底是当兵还是考研究所。联考制度已经把我们对生命的延续感彻底瓦解掉,剩下的只有片段的“际遇”,更可悲的甚至只活在放榜的那个(光荣或悲哀的)时 刻!   但是,容许我不厌其烦的再重复一次:生命的真相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这是偶发的际遇无法剥夺的),而不是一时顺逆的际遇。如果我们能看 清处这个事实,生命的过程就真是“功不唐捐”,没什么好贪求,也没什么好焦虑的了!剩下来,我们所需要做的无非只是想清楚自己要从人生获得什么,然后安安 稳稳,诚诚恳恳的去累积就是了。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从一进大学就决定不再念研究所,所以,大学四年的时间多半在念人文科学的东西。毕业后工作了几年,才决定要念研究所。硕士毕业后,立下决心:从 此不再为文凭而念书。谁知道,世事难料,当了五年讲师后,我又被时势所迫,整装出国念博士。出国时,一位大学同学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国了,你现 在才要出去?   两年后我从剑桥回来,觉得人生际遇无常,莫此为甚:一个从大一就决定再也不钻营学位的人,竟然连硕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属于我们该得的,哪样曾经少过? 而人生中该得与不该得的究竟有多少,我们又何曾知晓?从此我对际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   当讲师期间,有些态度较极端的学生会当面表现出他们的不屑;从剑桥回来时, 却被学生当做不得了的事看待。 这种表面上的大起大落,其实都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实的真相。   从表面上看来,两年就拿到剑桥博士,这好象很了不起。但是,在这“两年”之前我已经花整整一年,将研究主题有关的论文全部看完,并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时间做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   而从硕士毕业到拿博士,期间七年的时间我从不停止过研究与自修。所以,这个博士其实是累积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算我花在控制学门的时间,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常人不从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来看待生命因积蓄而有的成果,老爱在表面上以断裂而孤立的事件夸大议论,因此每每在平淡无奇的事件上强做悲喜。   可是对我来讲,每当讲师期间被学生瞧不起,以及剑桥刚回来时被同学夸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实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时点点滴滴的累积。   拿硕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时刻里这些成果累积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实的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终止或加添。   常有学生满怀忧虑的问我: “老师,我很想先当完兵,工作一两年再考研究所。这样好吗? ” “很好,这样子有机会先用实务来印证学理, 你念研究所时会比别人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 ” “可是,我怕当完兵又工作后,会失去斗志,因此考不上研究所。 ” “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 ” “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所,我怕自己又会像念大学时一样茫然, 因此念的不甘不愿的。 ” “那你还是先去工作好了! ” “可是。。。。。。。 ” 我完全可以体会到他们的焦虑,可是却无法压抑住对于这种话的感慨。其实,说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两年研究所加两年工作,以便加深知识的深广度和获取实务经验。先工作或先升学,表面上大相径庭,其实骨子里的差别根本可以忽略。   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里,主人原本喂养猴子的橡实是“早上三颗下午四颗”,后来改为“朝四暮三”,猴子就不高兴而坚持改回到“朝三暮四”。   其实,先工作或先升学,期间差异就有如“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原不值得计较。但是,我们经常看不到这种生命过程中长远而持续的累积,老爱将一时际遇中的小差别夸大到攸关生死的地步。   最讽刺的是:当我们面对两个可能的方案,而焦虑的不知何所抉择时,通常表示这两个方案或者一样好,或者一样坏,因而实际上选择哪个都一样,唯一 的差别只是先后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让我们焦虑得厉害的,其实差别越小,愈不值得焦虑。反而真正有明显的好坏差别时,我们轻易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可是我们却经常看不到长远的将来,短视的盯着两案短期内的得失:想选甲案,就舍不得乙案的好处;想选乙案,又舍不得甲案的好处。如果看得够远,人生常则八,九十,短则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么关系?甚至当完兵又工作后,再花一整年准备研究所,又有什么了不起?   当然,有些人还是会忧虑说:“我当完兵又工作后,会不会因为家累或记忆力衰退而比较难考上研究所?” 我只能这样回答:一个人考不上研究所,只 有两个可能:或者他不够聪明,或者他的确够聪明。不够聪明而考不上,那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假如你够聪明,还考不上研究所,那只能说你的决心不够强。假如你 是决心不够强,就表示你生命中还有其它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并不下于硕士学位,而你舍不得丢下他。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所也无须感到遗憾。不是吗?人生的 路这么多,为什么要老斤斤计较着一个可能性?   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一生背运:高中考两次,高一念两次,大学又考两次,甚至连机车驾照都考两次。毕业后,他告诉自己:我没有人脉,也没有学 历,只能靠加倍的诚恳和努力。现在,他自己拥有一家公司,年收入数千万。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不顺利,而在事业上顺利,这是常见的事。有才华的人,不会因为 被名校拒绝而连带失去他的才华,只不过要另外找适合他表现的场所而已。反过来,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太顺利,也难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创业,而只能乖乖领薪水 过活。   福祸如何,谁能全面知晓?我们又有什么好得意?又有什么好忧虑?人生的得与失,有时候怎么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却再简单不过了:我们得到平日累积的成果,而失去我们不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   功不唐捐,最后该得到的不会少你一分,不该得到的也不会多你一分。   好象是前年的时候,我在往艺术中心的路上遇到一位高中同学。他在南加大当电机系的副教授,被清华电机聘回来给短期课程。从高中时代他就很用功, 以第一志愿上台大电机后,四年都拿书卷奖,相信他在专业上的研究也已卓然有成。回想高中入学时,我们两个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分居全学年第一,第二名。可是从 高一我就不曾放弃自己喜欢的文学,音乐,书法,艺术和哲学,而他却始终不曾分心,因此两个人在学术上的差距只会愈来愈远。反过来说,这十几二十年我在人文 领域所获得的满足,恐怕已远非他所能理解的了。   我太太问过我,如果我肯全心专注于一个研究领域,是不是至少会赶上这位同学的成就?我不这样想,两个不同性情的人,注定要走两条不同的路。不该 得的东西,我们注定是得不到的,随随便便拿两个人来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却看不到他所失去的,这有什么意义?从高中时代开始,我就不曾仔细计算外在的得 失,只安心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不喜欢鬼混,愿意花精神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好;我不能放弃对人文精神的关怀,会持续一生去探讨。事实单单纯纯的只是: 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时生命中真实的累积,而不在乎别人能不能看到我的成果。   有人问我,既然迟早要念博士,当年念完硕士早出国,今天是不是可以更早升教授?我从不这样想。老是斤斤计较着几年拿博士,几年升等,这实在很无聊,完全未脱离学生时代“应届考取”的稚气心态!人生长的很,值得发展的东西又多,何必在乎那三、五年?   反过来说,有些学生觉得我“多才多艺”,生活“多采多姿”,好象很值得羡慕。可是,为了兼顾理工和人文的研究,我平时要比别人多花一倍心力,这却又是大部分学生看不到,也不想学的。   有次清华电台访问我:“老师你如何面对你人生中的困境?” 我当场楞在那里,怎么样都想不出我这一生什么时候有过困境! 后来仔细回想,才发现:我不是没有过困境,而是被常人当作“困境”的境遇,我都当作一时的际遇,不曾在意过而已。   刚服完兵役时,长子已出生却还找不到工作。我曾焦虑过,却又觉得迟早会有工作,报酬也不至于低的离谱,就不曾太放在心上。念硕士期间,家计全靠 太太的薪水,省吃俭用,但对我而言又算不上困境。一来,精神上我过的很充实,二来我知道这一切是为了让自己有机会转行去教书(做自己想做的事)。 三十一岁才要出国,而同学正要回系上任教,我很紧张(不知道剑桥要求的有多 严),却不曾丧气。因为,我知道自己过去一直很努力,也有很满意的心得和成果,只不过别人看不到而已。   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从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断的和别人比高下, 而只在乎自己内在真实的累积。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确实了解到: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有剧烈的起伏。   同时我也相信: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增加。   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么人生于你也会是宽广而长远,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困境”,也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了。

篇3: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美文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美文

许多同学应该都还记得高考前夕的焦虑: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几个志愿,甚至一生的命运从此改变!到了大四,这种焦虑可能更强烈而复杂:到底要先就业,还是先考研究生?我就经常碰到充满焦虑的学生问我这些问题。

可是,这些焦虑实在是不必要。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我们看清这个事实,就可以对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淡然处之,根本无需焦虑。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一进大学就决定不再念研究生,大学四年的时间多半在念人文科学的东西。毕业后工作了几年,才决定要念研究生。硕士毕业后,立下决心:从此不再为文凭而念书。谁知道世事难料,当了五年讲师后,我又被时势所迫,到国外念博士。

两年后我从剑桥回来,觉得人生际遇无常,莫此为甚:一个从大一就决定再也不钻营学位的人,竟然连硕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属于我们该得的,哪样曾经少过?而人生中该得与不该得的究竟有多少,我们又何曾知晓?从此我对际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

当讲师期间,有些态度较极端的学生会当面表现出对我的不屑;从剑桥回来时,却被学生当作不得了的人物看待。这种表面上的大起大落,其实都是好事者之言,他们完全看不到事情的真相。从表面上看,两年就拿到剑桥博士学位,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在这两年之前我已经花了整整一年时间,将与研究主题有关的论文全部看完,并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时间做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而从硕士毕业到拿博士学位,其间七年的时间我从未停止过研究与自修。所以,这个博士其实是累积了七年的成果,根本没什么好惊讶的.。

拿硕士或博士学位只是特定时间里这些成果累积的外在展示而已,生命中真实的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终止或添加。

但是,我们经常看不到这种生命过程中长远而持续的累积,老爱将一时际遇中的小差别夸大到生死攸关的地步。

最讽刺的是,当我们面对两个可能的方案而焦虑得不知如何抉择时,通常表示这两个方案可能一样好,或者一样坏,因而实际上选择哪个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先后顺序而已。而且,愈是让我们焦虑得厉害的,其实差别愈小,愈不值得焦虑。反而真正有明显的好坏差别时,我们轻易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我们经常看不到长远的将来,短视地盯着两种方案短期内的得失:想选甲方案,却舍不得乙方案的好处;想选乙方案,又舍不得甲方案的好处。

如果看得够远,人生长则八九十年,短则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么关系?人生的路这么多,为什么总是斤斤计较着一个可能性?

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不顺利,而在事业上顺利,这是常见的事。有才华的人,不会因为被名校拒绝而失去他的才华,只不过要另外找适合他表现的场所而已。反过来,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太顺利,也难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创业,而只能乖乖领薪水过活。

人生的得与失,有时候怎么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却再简单不过了:我们得到平日累积的成果,而失去我们不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最后该得到的不会少你一分,不该得到的也不会多你一分。

篇4:生命是蝴蝶,华丽而盲目

这样的比喻会让人心疼,而会心疼的只有那些受过伤害的人,或许安妮在写下这样一句话的时候早已饱受沧桑。

似乎每一次的相聚都是为了接下来的分别,每一次的相爱都是为了不久后的相弃,就像每个清晨的黎明都是为了午后的夜晚,每个春暖的花开都是为了秋后的凋 零。当然,我不相信会有哪个人无动于衷并且能够满脸微笑的接受那些残酷的现实,可是啊,人是会麻木的,包括对伤害或者苦难,与其说麻木,不如说那就叫做坚 强。时间久了,你会发现原来人的`内心可以那么柔软,也可以那么的强大,强大到让你自己都开始对自己敬畏,那是一种破蛹成蝶的蜕变,尽管那种蜕变会让你痛苦 到没有坚持下去的信念,你拼命的想要逃脱,又拼命的把自己拉回来,所有的苦痛,所有的残缺,所有的孤独与恐惧都只能自行承担,与他人无关,在每个脆弱到无 法支撑的白天用最灿烂的微笑面对每个喜欢的或者不喜欢的人,在每个孤独到想要拥抱自己的夜晚用泪水迎接满天的星辰。慢慢的你会习惯这样的生活,所有的微笑 都开始麻木,所有的泪水都开始隐藏,然后那些微笑和泪水都成了你隐忍的无法言说的痛,终于在某一天你不经意的发现原来自己是那么那么,那么那么,那么的华 丽,

资料

人不能活的太舒服,否则一定会出问题,或许那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就是这个意思吧。习惯是个可以让人成功,也可以让人毁灭的东西。我越来越发现在 那些最苦难的日子里所养成的习惯往往都能够助人成功,而那些在太过舒服安逸的生活中所养成的习惯总是会让人不知不觉顷刻间就一无所有,因为太过华丽的色彩 总是会让人盲目,人一旦盲目就会犯错,会轻易的放弃不该放弃的东西,而去追求那些华丽到有些虚无缥缈的东西,这样做唯一的结局就只有一无所有。

千万不要笑,这样的错误你一定也犯过,对吧!有时候年轻并不是资本,而是负债,你认为你很年轻,你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用来挥霍,可就是在某个不经意 的瞬间,你突然发现自己已经开始在变老,真的是在变老,于是那些被你挥霍的青春就像负债一样存活在你身体的每个细胞里,它们时时刻刻告诉你要让自己变的华 丽华丽,再华丽,而又同时提醒你不可以盲目,哪怕只是一不小心。

所以当我们面对分别,当我们无奈选择相弃,当我们在每个春去秋来的日日夜夜里看繁花落尽还能够满脸笑容的时候,那绝非冷漠,亦非绝情,而是一颗已经无坚不摧的心送给自己曾经所有苦痛的葬礼。

篇5:建设新农村是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

建设新农村是重大而长期的历史任务

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之际,1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这是继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中央领导集体又一次专题研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突出表明中央对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这次政治局会议的精神,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指导思想,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 英文刊名:SICHUAN DANG DE JIANSHE(NONGCUNBAN) 年,卷(期): “”(1) 分类号:F3 关键词: 

篇6:生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_人生感悟

生命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许多同学应该都还记得联考前夕的焦虑:差一分可能要掉好几个志愿,甚至于一生的命运从此改观!到了大四,这种焦虑可能更强烈而复杂:到底要先当兵,就业,还是先考研究所?我就经常碰到学生充满焦虑的问我这些问题。可是,这些焦虑实在是莫须有的!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毁了一个人的一生,也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救了一个人的一生。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侥幸巧取也不可能长久保有。如果我们看清这个事实,许多所谓“人生的重大抉择就可以淡然处之,根本无需焦虑。而所谓”人生的困境“,也往往当下就变得无足挂齿。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从一进大学就决定不再念研究所,所以,大学四年的时间多半在念人文科学的东西。毕业后工作了几年,才决定要念研究所。硕士毕业后,立下决心:从此不再为文凭而念书。谁知道,世事难料,当了五年讲师后,我又被时势所迫,出国念博士。出国时,一位大学同学笑我:全班最晚念博士的都要回国了,你现在才要出去?两年后我从剑桥回来,觉得人生际遇无常,莫此为甚:一个从大一就决定再也不钻营学位的人,竟然连硕士和博士都拿到了!属于我们该得的,哪样曾经少过?而人生中该得与不该得的究竟有多少,我们又何曾知晓?从此我对际遇一事不能不更加淡然。

当讲师期间,有些态度较极端的学生会当面表现出他们的不屑;从剑桥回来时,却被学生当做不得了的事看待。这种表面上的大起大落,其实都是好事者之言,完全看不到事实的真相。从表面上看来,两年就拿到剑桥博士,这好像很了不起。但是,在这两年之前我已经花整整一年,将研究主题有关的论文全部看完,并找出研究方向;而之前更已花三年时间做控制方面的研究,并且在国际著名的学术期刊中发表论文。而从硕士毕业到拿博士,期间七年的时间我从不停止过研究与自修。所以,这个博士其实是累积了七年的成果,或者,只算我花在控制学门的时间,也至少有五年,根本也没什么好惊讶的。

常人不从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来看待生命因积蓄而有的成果,老爱在表面上以断裂而孤立的事件夸大议论,因此每每在平淡无奇的事件上强做悲喜。可是对我来讲,当讲师期间被学生瞧不起,以及剑桥刚回来时被同学夸大本事,都只是表象。事实是:我只在乎每天二十四小时点点滴滴的累积。

拿硕士或博士只是特定时刻里这些成果累积的外在展示而已,人生命中真实的累积从不曾因这些事件而终止或添加。

常有学生满怀忧虑的问我:“老师,我很想先当完兵,工作一两年再考研究所。这样好吗?”

“很好,这样子有机会先用实务来印证学理,你念研究所时会比别人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

“可是,我怕当完兵又工作后,会失去斗志,因此考不上研究所。”

“那你就先考研究所好了。”

“可是,假如我先念研究所,我怕自己又会像念大学时一样茫然,因此念的不甘不愿的。”

“那你还是先去工作好了!”

“可是……”

我完全可以体会到他们的焦虑,可是却无法压抑住对于这种话的感慨。其实,说穿了他所需要的就是两年研究所加两年工作,以便加深知识的深广度和获取实务经验。先工作或先升学,表面上大相迳庭,其实骨子里的差别根本可以忽略。在“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里,主人原本喂养猴子的橡实是“早上四颗下午三颗”,后来改为“朝三暮四”,猴子就不高兴而坚持改回到“朝四暮三”。(励志  )其实,先工作或先升学,期间差异就有如“朝三暮四”与“朝四暮三”,原不值得计较。但是,我们经常看不到这种生命过程中长远而持续的累积,老爱将一时际遇中的小差别夸大到生死攸关的地步。

最讽刺的是:当我们面对两个可能的方案,而焦虑得不知如何抉择时,通常表示这两个方案可能一样好,或者一样坏,因而实际上选择哪个都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先后之序而已。而且,愈是让我们焦虑得厉害的,其实差别越小,愈不值得焦虑。反而真正有明显的好坏差别时,我们轻易的就知道该怎么做了。可是我们却经常看不到长远的将来,短视的盯着两案短期内的得失:想选甲案,就舍不得乙案的好处;想选乙案,又舍不得甲案的好处。如果看得够远,人生长则八、九十,短则五、六十年,先做哪一件事又有什么关系?甚至当完兵又工作后,再花一整年准备研究所,又有什么了不起?当然,有些人还是会忧虑说:“我当完兵又工作后,会不会因为家累或记忆力衰退而比较难考上研究所?”我只能这样回答:“一个人考不上研究所,只有两个可能:或者他不够聪明,或者他的确够聪明。不够聪明而考不上,那也没什么好抱怨的。假如你够聪明,还考不上研究所,那只能说你的决心不够强。假如你是决心不够强,就表示你生命中还有其他的可能性,其重要程度并不下于硕士学位,而你舍不得丢下他。既然如此,考不上研究所也无须感到遗憾。不是吗?”人生的路这么多,为什么要老斤斤计较着一个可能性?

我高中最要好的朋友,一生背运:高中考两次,高一念两次,大学又考两次,甚至连机车驾照都考两次。毕业后,他告诉自己:我没有关系,也没有学历,只能靠加倍的诚恳和努力。现在,他自己拥有一家公司,年收入数千万。

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不顺利,而在事业上顺利,这是常见的事。有才华的人,不会因为被名校拒绝而连带失去他的才华,只不过要另外找适合他表现的场所而已。反过来,一个人在升学过程中太顺利,也难免因而放不下身段去创业,而只能乖乖领薪水过活。

福兮祸兮,谁人知晓?我们又有什么好得意?又有什么好忧虑?人生的得与失,有时候怎么也说不清楚,有时候却再简单不过了:我们得到平日累积的成果,而失去我们不曾努力累积的!所以重要的不是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努力去做自己想做的。最后该得到的不会少你一分,不该得到的也不会多你一分。

好像是前年的时候,我遇到一位高中同学。他在南加大当电机系的副教授,被清华电机聘回来开短期课程。从高中时代他就很用功,以第一志愿上台大电机后,四年都拿书卷奖,相信他在专业上的研究也已卓然有成。回想高中入学时,我们两个人的智力测验成绩分居全学年第一,第二名。可是从高一我就不曾放弃自己喜欢的文学,音乐,书法,艺术和哲学,而他却始终不曾分心,因此两个人在学术上的差距只会愈来愈远。反过来说,这十几二十年我在人文领域所获得的满足,恐怕已远非他能理解的了。我太太问过我,如果我肯全心专注于一个研究领域,是不是至少会赶上这位同学的成就?我不这样想,两个不同性情的人,注定要走两条不同的路。不该得的东西,我们注定是得不到的,随随便便拿两个人来比,只看到他所得到的,却看不到他所失去的,这有什么意义?

有次清华电台访问我:”老师你如何面对你人生中的困境?“我当场愣在那里,怎么样都想不出我这一生什么时候有过困境!后来仔细回想,才发现:我不是没有过困境,而是被常人当作”困境"的境遇,我都当作一时的际遇,不曾在意过而已。刚服完兵役时,长子已出生却还找不到工作。我曾焦虑过,却又觉得迟早会有工作,报酬也不至于低的离谱,不曾太放在心上。念硕士期间,家计全靠太太的薪水,省吃俭用,对我而言又算不上困境。一来精神上我过的很充实,二来我知道这一切是为了让自己有机会转行去教书(做自己想做的事)。三十一岁才要出国,而同学正要回系上任教,我很紧张(不知道剑桥要求的有多严),却不曾丧气。因为,我知道自己过去一直很努力,也有很满意的心得和成果,只不过别人看不到而已。

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从不在乎外在的得失,也不武断的和别人比高下,而只在乎自己内在真实的累积。我没有过困境,因为我确实了解到:生命是一种长期而持续的累积过程,绝不会因为单一的事件而有剧烈的起伏。同时我也相信:属于我们该得的,迟早会得到;属于我们不该得的,即使一分也不可能增加。假如你可以持有相同的信念,那么人生于你也会是宽广而长远,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困境”,也没有什么好焦虑的了。

天分是持续不断的忍耐励志美文

股票客户理财计划书

关于目标管理心得体会

成功者的十四项心理定律

谈累积过程理论对我国经济的启示论文

冯契德性理论述评

积极的感言合集

西瓜理财 商业计划书

公司董事长年会致辞发言稿

新企业会计制度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生命是长期而持续的累积》(推荐6篇)】相关文章:

日精进语录2022-05-06

杨威利语录2022-06-30

保险产品推荐函范文2023-03-02

急腹症医治腹腔镜运用论文2023-05-08

会计学习方法有哪些2022-11-03

会计实务-014讲义2022-10-15

传递正能量的语录精选2022-09-19

对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的经济博弈分析--兼谈对城市生活污水治理的经济启示2022-04-29

有关于职场励志名言2022-04-29

有关成功的励志格言2023-02-06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