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申遗成功的理由(整理7篇)由网友“特味龙虎煲”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运河申遗成功的理由,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大运河申遗成功的理由
1、大运河是隋朝隋炀帝下令建造,是中华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与长城同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大工程,在其建造成后的很长时间内,对南北文化,南北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形成有多种文化元素的中国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起到推动作用,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时至今日,作为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依然惠及世人
2、对南北文化,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形成有多种文化元素的中国文化,对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起到推动作用,作为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南北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篇2:大运河申遗成功的理由
大运河申遗,江怀海不止一次提到“圆梦”这个词,“宁波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31处文保单位和源远流长能追溯到70前历史的河姆渡文化,这样一座拥有深厚人文底蕴和历史的城市就缺这样一个‘世界级文化遗产’。”
与以往的文物景观不同,大运河是一个流动的、还活着的遗产。所以其他运河申遗城市早就已经纷纷借大运河申遗之机作起文章。如,杭州市余杭区启动以塘栖古镇保护为重点的运河综保工程。
与他们这些城市相比,宁波似乎低调了一些。江怀海认为这和宁波大运河本身具有的特质有关,“宁波的‘二段一点’,运河分布较散,而且大部分辐射面在乡镇,并不适合像其他城市一样进行大规模开发。”
此外,他也认为,大运河的保护和开发有利有弊,“没有被过度开发,运河会相对处于一种原始状态,但如果不宣传和开发,社会和百姓对运河又会缺失关注,所以在运河的保护和规划上,后续依然是个难题。”江怀海透露,就宁波大运河目前还是采取保护为主,“结合大运河的某一段,根据当地规划和构想进行适度旅游项目建设。保护的同考虑发展,发展中要涵盖保护,这才是我们申遗的目的。”
篇3:大运河申遗成功的理由
1、“中国大运河是世界建造时间最早、使用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人工运河已是世界共识。
2、“未申遗前,大运河是中国的遗产,申遗成功后,大运河就是在中国的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的价值提升。
3、申遗世界遗产对未来具有深远影响:
一是,增强国民对大运河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二是,推动促进沿岸各城市大运河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是,对其水利 、航运的现实价值将能更充分的利用、开发等。
4、更实质的意义在于:保护、合理利用、开发中国大运河,让后人在享受大运河文化遗存中感受祖国历史文化的魅力。
5、运河申遗成功,告诫国人和政府领导不可为经济利益而破坏运河文化遗产。申遗也将对各地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带来全新的观念、思想,认识到未来应如何更好保护文化遗产。
中哈吉丝绸之路和京杭大运河两项申请均被批准通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可喜可贺,又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尤其是丝绸之路项目,作为总书记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即“一路一带”)之一,其重要意义已经被很多专家学者进行过深入解读,我就不再班门弄斧,重复解读了。
常言说的好:“欲亡其国,必亡其历史,欲灭其族,必灭其文化”。反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想兴旺,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不倒,不能单纯靠财富和军力,而要看是否能通过牢记历史、继承和发展本国本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时刻鞭策自己,从而不断的前进、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壮大。
近现代以来,我们走了一些弯路,尤其是近十年来,总看到国内有一些人尤其是知名人士与境外敌对势力遥相呼应,不断否定中国的历史,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甚至否定中华民族的优秀性 !谈到美欧日,便跟得了软骨病一样,不由自主的趴在地上顶礼膜拜,对于中国的历史成就、现代科技文化军事进步,要么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要么冷嘲热讽死不承认,这是多么的令人悲哀,须知道,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庆幸的是,新一届领导班子已经看到了这些问题,果断的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三个自信”,在意识形态方面也开始拨乱反正。
除此之外,学习啦小编觉得,还要加强国民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民族自信这三个自信,此次申遗成功的丝绸之路及京杭大运河都是中国古代人民聪明才智、优秀传统文化、强大经济实力及影响力的象征,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这样一句富有远见的话:“中国以后如果出问题,很可能就会出在教育上!”现在看来,这句话正在逐步变为现实!要根治软骨病,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重拾自信必须从教育界抓起,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开始,要强化国文教育,增加历史文化知识比重,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完善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师爱国主义情操评判机制,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篇4:大运河申遗成功的意义
“中国大运河申遗”一梦八年多,昨天这个关键节点又经历了惊心动魄的24个小时。原本昨晚10点,大运河能否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会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得出结论。
由于此次遗产大会各成员国共提交了40项文化遗产的申请,而排在大运河之前的项目表决争论太过激烈,导致排在当晚第七位表决的大运河申遗项目最终推迟至今晚。
那么这次大运河申遗的原因是什么呢?
据小编所知,大运河申遗的原因如下:
1、大运河是隋朝隋炀帝下令建造,是中华人民汗水和智慧的结晶,与长城同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大工程,在其建造成后的很长时间内,对南北文化,南北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对形成有多种文化元素的中国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对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起到推动作用,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时至今日,作为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依然惠及世人
2、对南北文化,经济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形成有多种文化元素的中国文化,对日后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起到推动作用,作为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南北文化交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篇5: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成功的理由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成功的理由:
就我个人而言,我非常同意,不过说实话,申请下来很难,而且其实遗迹早就不多了,现在的大都是假的。再就是各地那个什么问题,总之,可能性很小很小。
3月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这58位委员中,既有北京、天津、江苏、河北等大运河沿岸六省市的现任政协主席及原政协主席,也有国家文物局的前后两任局长——张文彬和单霁翔。舒乙、王铁城等知名人士也纷纷签名。
第一提案人刘枫委员说,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纵贯南北,构成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
“如果将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两位权威专家——1985年呼吁中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郑孝燮、罗哲文如此预测,“我们坚信,京杭大运河‘申遗’的成功率非常大。”
“大运河和长城在遗产名录上应该是姊妹篇。”刘枫委员提醒说,但是必须看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功能逐步衰弱,真实性和完整性正在遭到破坏。如果不注意启动有如“申遗”这样重大的、为各地重视的保护工作,她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风光等,将不可避免地退化并迅速消亡,这将是中华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
京杭大运河的保护与“申遗”工作绝不是某个地方和部门的事。政协委员们建议,应从战略高度,立即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成立由相关部委、有关专家、沿岸政府参加并鼎力支持的研究机构,摸清大运河“家底”,尽快制定大运河整体保护规划,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 京杭大运河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肇始于春秋时期,形成于隋代,发展于唐宋,最终在元代成为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纵贯南北的水上交通要道。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我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
京杭大运河显示了我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孕育了一座座璀璨明珠般的名城古镇,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大运河与长城同是中华民族文化身份的象征。保护好京杭大运河,对于传承人类文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改变,河道、沿河风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又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如果再不加强保护,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性就会不复存在,这将是中华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对大运河进行抢救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大运河是在6至6开通的,共分四段:
1.通济渠 605年,隋炀帝征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余万”开通济渠。早在战国初期,魏国就开凿了鸿沟(引河水循汴水,折南循沙水入颍)。通济渠是在鸿沟和下游的汴河两水基础上,加以疏浚的。通济渠自洛阳城西引谷水、洛水入黄河,再自板渚(为板城渚口的简称,在今河南荥阳汜水镇东北黄河侧)引黄河入汴河,经今河南开封东南入淮河。
2.邗沟 隋炀帝于605年,征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通邗沟。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下令开通长江和淮河之间的运河。因这条河流经吴国邗城(今江苏扬州)城,所以称为邗沟。隋朝大运河的邗沟,就是在春秋时期吴国邗沟的基础上疏浚的,它从山阳(今江苏淮安)到江都入长江。
3.永济渠 6,隋炀帝征发河北诸郡壮丁百余万,开永济渠。男子不够,还征发了妇女。永济渠从洛阳的黄河北岸,引沁水东流入清河(卫河),到今天的天津附近,经沽水(白河)和桑干河(永定河)到涿郡。
4.江南河 610年,开江南河。从京口到余杭,“八百余里,广十余丈”。运河两岸筑有御道,栽种柳树,修建离宫40多所(自长安至江都)和许多粮仓。课本《隋朝的大运河》地图上还有一段运河,是584年隋文帝下令开通的。由于渭水多沙,深浅不一,行船不便,就在渭水南边开了一条从长安东到潼关入黄河的运河,长300多里,名广通渠。隋大运河全部完工以后,南北的物资可直达长安。
大运河的地位和作用
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伟大工程之一。大运河的长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而且河道的水深和宽度及通航能力也是最大的。它的完成,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和我国古老的长城一样,大运河千百年来饮誉世界。
运河开通以后,“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唐朝文学家皮日休说,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皮子文薮·汴河铭》)他还在《汴河怀古》一诗里赞颂这条大运河说:“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运河的开通,还促进了运河两岸城市的发展,江都、余杭、涿郡等城市很快繁荣起来。另外,运河的开通,对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也起了促进作用。
篇6:24节气申遗成功作文
近日,“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的人深表赞同,有的人却表示不理解。诚然,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早已进入了信息时代,繁杂的“二十四节气”似乎早已跟不上时代快速向前的步伐。但是它真的该被时代抛弃吗?当然不是。
“二十四节气”流传至今,早不是一个简单的时间体系,在它的身上凝聚着古人无尽的智慧与诗情画意。用“二十四节气”为信息时代添点诗意,让我们放慢步伐欣赏隐藏在那字里行间的美吧!“二十四节气”代表着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与智慧。古时中国处于农耕社会,为能预判天气,我们的老祖宗每日观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才逐渐总结出完备的“二十四节气”并编成郎朗上口,富有诗意的歌谣,而到如今,它早已获得了更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二十四节气”并不是毫无根据的随意撰写,它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古人根据太阳周年运动和自身所处环境的变化来总结规律,不断进行归纳整理才最终形成知识体系并付于实践。经过千年的改善,其中蕴涵着的科学方法,知识至今仍然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然而,这凝结千年文化的“二十四节气”却逐渐被人们所遗忘。这其中固然有科技发展导致的“二十四节气”少有用武之地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人们越发不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就像我们常看到的,中国的传统节日一年不如一年,甚至连春节都少了几分年味,然而一些“洋节日”我们却过得有模有样。不可否认,过“洋节日”可促进各国交流,也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
但是,因为这样便丢掉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不是就失去了我们的本心了吗?中国的文化,中国人不传承,还有谁替我们传承呢?因此,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二十四节气”列入文化遗产便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在平时,我们就应该对中国文化多加重视,多读读诗书,多游游山水,去 切切实实地体会中国人的诗情画意。我们处在喧嚣浮华的信息时代,只有传统文化能让我们沉淀下来,回归本心,静心寻找生活中不可多得的诗意。
篇7:24节气申遗成功作文
闻得“二十四节气”申遗,除有老孟支持赞赏之态,亦有小丁不甚理解之声。于今之信息时代,我以为:“二十四节气”不应淡出公众的视野。中华文明几千年温暖的经纬,是先人以血汗和智慧织就而成。“二十四节气”是古人为适应农时,在辛勤耕作之余观察太阳周年运动,凝练出的一套反映自然界阴、雨、晦、明等万千有序变化的知识体系。其简短干练,极备农事指导价值,又蕴藏了无穷的智慧与诗意,我国为其申遗是有据可寻的。于今,我们更愿意依赖于机器的便捷,现代人大多已不再需要吟咏“二十四节气”歌来判断农时,选择耕种了。指头轻触,即可获取所需信息,精准的天气预报自然不在话下,我们甚至可以逆节气而耕植,古人的“二十四节气”俨然仿若时代的“不识时务者”。
“二十四节气”无疑具有其局限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终将被时间遗忘,时代的`潮流确然向前驶去,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断然不能被遗忘在河底,存载于中华子民文化基因上古老情思更不会因此而松动。而节气申遗的成功,犹如一面镜子,在映射出传统文化遭遇失落的时代困境的同时,也折射了我们对自然世界的一种敬畏,对重拾先民优质文化的一种精神需求。“人本是散落的珠子,文化就是将人这些散乱的珠子串连在一起的坚韧细线。”文化之于社会、之于民族的重要意义从龙应台的一席话中得以生动的诠释与体现。然而,于当今之后工业时代,这根文化细线愈显混沌、脆弱,不止于“二十四节气”,不少流散于民间的古老文化亦处于遗忘的边缘。是以,传统文化的落寞,非只源于对碎片化信息毫无节制地摄取,更源于愈来愈功利化的现代人内心对传统文化的漠视、远离。
“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留给后人的,是再多碎片化信息也堆砌不了的民族文化根基。它们将古人与今人牵系在一起,将几千年前的诗意与当今日新月异之异代维系在一起,织就了中华文明温暖、有序的文化经纬。须知,传统文化与科技发展,从来不相背离,相反,倘若我们正确运用科技手段引导人们重拾文化,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必互为日月,在时间长河中煜煜生辉。古老的智慧与诗意等待吟唱,传统不是发展的必然置换物,守住我们共同的文化根基,实乃当务之急也。
★ 绩效管理工作批示
【大运河申遗成功的理由(整理7篇)】相关文章:
电影党课2023-12-11
行政工作年度的工作总结2023-01-08
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500字2022-05-07
世界遗产作文2023-05-25
初三主题班会主持词记录内容2023-08-28
我国的世界遗产作文2022-05-07
世界遗产的作文500字2023-08-16
文化局年度工作总结2023-12-24
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守住自己的灵魂2023-06-29
介绍山东台儿庄古城的导游词2023-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