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语文课堂问题设计之我见

时间:2022-04-29 11:18:20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好猫猫不叹气”为你分享7篇“新课改下语文课堂问题设计之我见”,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问题设计之我见

篇1:新课改下语文课堂问题设计之我见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问题设计之我见

摘要“课堂提问”是日常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而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效果。经调查发现问题设计存在“机械化”“老师化”“无序化”的现象,笔者认为问题设计如遵循“生成性”“明确性”“开放性”“逻辑性”的原则,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提问,问题设计,存在问题,遵循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14-0028-0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有一条是:“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显然,要达到这一目的,“课堂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手段。梁志大也认为课堂提问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检测功能;2.组织教学功能;3.导入功能;4.授课功能;5.反馈功能;6.总结功能;7.巩固功能。然而,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学习的效果。

一、语文课堂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1.问题“机械化”。即将对话简单地理解为一问一答,但是在实践中,我们看到:一堂课看似热热闹闹,对话开展得很顺利,滴水不漏,天衣无缝,但常常是无疑而问,为“是不是”“对不对”而问,学生的回答大多为肤浅的对答,很少有自己的思想。

2.问题“老师化”。即问题由教师精心筛选设计,问题的设计也是按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和教师对每篇课文的理解,而不是从课文本身和学生己有的认知水平、心理体验、思维方式来设计问题。课堂上老师一连串追问,学生轰轰烈烈的讨论后,最终由老师的标准答案一笔勾销了学生的思考结果。这种被动的`、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极大的地束缚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背道而驰。

3.问题“无序化”。即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提出不合乎教学逻辑。许多问题顺序混乱,想起哪个问哪个。

二、问题设计的原则

1.问题具有生成性。即启发性。对于表达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选择类的的问题,但对于初高中的学生,一个问题代表一种思想,一种创新,所以问题的设计尽量要具有启发性。比如:宁鸿彬老师教读《执竿入城》一文已近尾声时,为了打开同学们的思维,更全面地揭示文章的主题,便拿出一个茶杯请学生从正面、侧面、顶部、底部不同角度看,画出正视、俯视、仰视的平面示意图,这四个示意图哪个正确?生:(异口同声)全正确。师接着因势利导: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去看它,尽管结果不一样,但这些结果全是对的。这就告诉我们,对一个事物不能只从某一角度、某一方面草草一看,就轻易地作论,而要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进行全面地观察、分析、研究之后,再作结,这样得出的结论才有可能是科学的、正确的。阅读分析文章也是如此。我们要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去分析一个人物、事件、一个场面,去分析一个句子、一个段落、一篇文章,这样阅读分析、问题,可以避免片面性,有利于全面理解文章。《执竿入城》这则笑话虽然很短,但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也会得出多种结论,得到多种教益。学生一发而不可收拾,一个比一个精彩,无不闪耀着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学生个个有理有据,持之有故,逻辑严密,有力地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问题具有明确性。即限定答域,提供回答问题的特定时空,也就是说同学们通过阅读文本和自己的生活阅历,能明确问什么,需要回答什么。例如,教归有光《项脊轩志》,在提出“文中有哪些喜”这个问题后,就可限定第一段,让学生找出“修补轩室”“美境”“理想的书斋”“月夜幽静,休憩胜境”“新婚岁月,相亲相爱”等。相反如“试赏析某个句子”,同学们就会众说纷纭,漫无目的,但是,如果把问题改成“试从修辞或者句子的理解角度去赏析”,即节省时间,回答效果又佳。

3.问题具有开放性。即师生共同发现、提出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自己先解决,疑难问题可以小组内合作讨论,最后还不能解决的,老师再适度地点拨,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一老师在教学《泥人张》一文时,先让同学自读课文,划出喜欢的字句和你不理解的字句。再让同学帮助解决,接着让同学试用上这些字词,概括故事内容,接着问大家感觉这个故事怎么样,用一个字概括,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参与其中,提出并解决了问题,感觉到了收获的乐趣。

4.问题具有逻辑性。在课堂教学中,于教学内容的重点和关键之处,有时需要设置一定的问题,助学生加深对这些内容的理解。每篇课文就是一篇阅读,问题设计都是从整体主题的感知到局部字句的理解,但学生对有些内容的理解往往是不能一步到,这就需要教师设置合理的问题框架,先提出一个主问题,然后将问题按顺序解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小问题,以逐步达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合解和自然接受,而这些问题均以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为统领,同一篇文章在不同的年级,对于理解的层次要求也不尽相同。例如《荔枝蜜》一文要求回答这样的问题:“看到农民正在插秧时,为什么联想到他们‘实际也是在酿蜜’?”我启发引生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分为三步走:1.农民在干什么?2.蜜蜂在干什么?二者之间有什么相同之处?经过一番启发,最后水到渠成,得到完整的答案。由此可见,有效地设置主问题并对它进行合乎情理的“分解”,以引导学生逐步得出分析结论,是促使学生完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关键。

问题的设计固然重要,老师的评价机制,体态语言,引导策略,都严重影响着课堂效率,笔者一些不成熟的思考,希望读者能批评和接受。

篇2:解决干部“能下”问题之我见

解决干部“能下”问题之我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干部人事制度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试行和建立了一些新的机制,对新时期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要求、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还远未到位,还不能达到全国《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基本目标,为了真正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落实到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工作中,切实为建设适应新世纪新要求的干部队伍提供坚强的制度保证,就必须在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上动真来实,那么,干部不能下这个长期以来存在于我们干部制度中的顽症,究竟应该如何解决呢?我认为应该把握好以下四点:

一、登高望远,审时度势,进一步增强解决干部“能下”问题的紧迫感

我国的干部制度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干部“能下”问题能否解决直接决定着改革的成败。目前,干部能上不能下的问题仍普遍存在。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党政机关,还是国企事业团体,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传统的那些等级、身份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竞争上岗也仅在一定程度上、较小范围内进行,按少数领导意志选人的现象依然存在,跑官要官的门仍旧没有完全堵死,干部的“铁饭碗”从实质上说并未打破,我们的干部制度还带有“终身制”的色彩。

干部不“能下”的弊端所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就干部制度改革而言,不“能下”就难以“上”,退不下来位子就不能把富于开拓进取、具备真才实学的跨世纪人才选“上”来,就必然妨碍“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的进一步形成,破坏了正常的竞争和更新机制,影响了干部的新陈代谢和合理流动,也将使我们的干部制度改革不可能有质的突破;其次,该“下”来而没有“下”,一方面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影响了工作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也对干部队伍产生了消极影响,破坏了整个干部队伍的形象。

这些问题与《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纲要》的要求,与我国干部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格格不入、截然相反的,我们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干部“能下”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搞好这项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溯本求源,剖析实质,切实找准干部不“能下”问题的具体成因

干部不“能下”,是我们的干部制度长期以来存在的一个“痼疾”,是很多人事管理弊端的根源所在。干部能“上”不能“下”,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从历史方面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们实行的是全统全包的方法,只要走进了干部的大门,从衣食住行到生老病死,组织和单位都要全包,只要不犯错误,一般不会有“下”的可能。

2、从现实方面看,“官本位”的影响依然存在,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干部“下”的渠道不通畅,干部下来以后许多具体问题不好解决,相应配套措施跟不上,很多人对下来后的出路、生活保障、待遇、发展机会无着落的后顾之忧较严重。

3、从制度方面看,干部任用制度不健全,大多数领导干部职务没有明确的任职期限,不称职、不胜任现象的干部标准认定缺乏可操作性,“能下”的客观尺度不明因而难以把握,这是“难下”的重要障碍。

4、从环境方面看,没有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环境及民主透明的氛围,导致了领导干部的干预、过问、说情,使一些该“下”的干部下不来。

5、从观念方面看,未能突破干部终身制的羁绊,为官者似乎坐上了官位,就进了保险箱,捧上了铁饭碗,不能正确认识干部的“上”与“下”,这都在解决干部下的问题上产生了负面影响。

三、统筹兼顾,配套改革,牢牢把握住解决干部能“下”问题的关键环节

“能下”已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我认为需要把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创新观念是前提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前,影响解决干部“能下”问题的各种障碍还不少,急需我们从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和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就迈不开步子,体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要解决干部能“下”问题,就必须破除“官贵民贱”和“终身为官”的思想障碍,以观念创新为前提,进行一次新的思想大解放,把自上而下的推动和自下而上的探索结合起来,牢固树立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制度和办法,就大胆地试、大胆地创、大胆地干的创新观念,把创新贯穿于解决干部“能下”问题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善于扬弃旧制度,敢于创造新机制,好的就坚持发扬,不足的就改进完善,错的就及时纠正,努力实现在干部“能下”问题上质的突破。

――岗位评定是基础

“用人如器”。用人要依据岗位需要,把干部尽量使用到最合适岗位上。解决干部“能下”问题,就要加紧对干部岗位职责的研究,制定科学的岗位分类和干部职责评价标准,为评价干部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

――制度建设是保障

解决干部“能下”问题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走规范化、制度化的路子,使干部“能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近期应建立以下几项制度:

1、实行干部职务任期制

实行干部职务任期制,是推动干部能上能下的有效措施,也是干部工作走向法制化、制度化的重要标志。要明确规定任期制的实施范围,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岗位明确规定任期时间和任期届限,使干部不管什么级别,只要担任了领导职务,任期届满后原任职务就自然免除。要明确规定任期届满后的调整使用政策,合理安排任期届满的领导干部,这是保证任期顺利实施的基本前提。

2、实行辞职制

要制定自愿辞职、责令辞职和引咎辞职的实施办法。

3、实行诫勉制

经考核,对问题比较突出的领导干部,应视情况规定半年至一年的诫勉期,限期改正提高。对那些因存在问题或犯有错误,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但不够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领导干部,发出书面通知,由组织给以告诫和警示,对其进行为期半年至一年的诫勉,同时建立干部诫勉档案。

4、实地待岗制

对在民主测评中不称职票达到30以上,或不适宜担任现职

务而近期又没有合适岗位的领导干部实行待岗。

5、实行试用制

对于新提拔的委任制干部,应制定一定时间的试用期限,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群众监督。试用期满后,经过考核,及时取消不胜任者的任职资格。这有利于组织在实践中更加准确地识别和使用干部,减轻调整不胜任干部的工作难度,减少不胜任干部可能带来的隐患。

――改进考核是关键

干部考核工作的结果决定着干部岗位任职评价的结果,影响着干部“能下”制度的实行,是决定干部是否“能下”的关键因素。我们应扩大考核范围,改进考核方法,拓宽考核渠道,充实考核内容,全面考核干部的德能勤绩。一要进一步增强干部考核工作透明度。二要在考核方法上借鉴运用国内外一些行之有效和先进的考核技术,提高考核工作水平,防止考核失真失实现象的发生。三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责任制。

四、正确引导,合理配置,努力营造干部“能下”的社会环境

为妥善解决干部“下”后的各种“后遗症”,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使干部在“下”的时候一能心情舒畅地下,二能不受社会的冷遇,并享受应有的待遇。

1、在干部思想观念意识的更新与转换方面,要加大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营造良好的行政环境与社会氛围,使所有在职的干部真正地感受到竞争的压力和动力,意识到安于现状、与世无争的消极心理已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了,认同只有德才才能分高低,只有本领才能争上下,只有实绩才能论升降的新型干部制度,树立起正确的“荣辱”观,以平常的健康的心态从容自如地对待职务的“上”与“下”,淡化“官”念,破除“官本位”,逐步自觉地做到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能伸能屈,能进能出。

2、应制定相应的改革措施,掌握正确的政策导向,使“下”的干部能享受应有的工资待遇和政治待遇。

总之,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需要统筹安排,全盘考虑。我们必须从干部制度、配套措施、社会舆论等方面协同配合,逐步推进,才有可能取得明显进展。只要我们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观念创新为前提,以制度建设为根本,以“三个有利于”为准绳,敢创敢干,敢为人先,干部“能下”的问题就一定能够得到解决,《纲要》提出的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篇3: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剖析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心理问题成因剖析

南县南洲四小    邓清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强烈地冲击着我们的教师,冲击着我们的课堂,冲击着我们固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育教学方式。课改的新要求、新标准在给教师带来希望和挑战的同时,无疑带来更多的心理压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问题与其所受压力有关,适度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开掘自身潜能,成为人们活动的动力,但如果压力过大则会引起有机体过度的情绪紧张,降低工作效率,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一、课改背景下教师常见的心理问题

每个群体都生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接受不同刺激源的影响,都有自己特殊的心理问题。

1、教师角色认同缺失

新课改实施后很多教师感到工作量比以往更大了。为了向40分钟要质量,不惜花大量时间备课、查找资料,除了常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其他各项检查评比、教学教研、培训学习等。但教师们在精神的付出和物质的回报中却永远找不到平衡。市场经济主导下的今天,物质待遇逐渐成为了衡量一个人工作价值和社会贡献的重要因素,教师一直以来坚守的人文精神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教师们开始对自己的职业角色失去信心。教师角色认同的缺失大大减少了教师工作的驱动力,物质上的诱惑开始大于精神上的追求,一些教师开始尝试第二职业,期待在新的工作领域找到人生的补偿;更多的教师热衷于有偿家教家养等赚钱活动;个别教师甚至启发、诱导学生家长请客送礼。

2、自我认同缺失,无法悦纳自己

绝大多数小学教师都有很强的责任感,追求完美。课程改革提出新的标准和要求,他们也会在课程改革中给自己制定很高的目标,这种目标一旦超出了主客观条件,现实的结果则与他们过高的期望形成强烈的反差,使其心理遭受挫折,导致他们自我认同缺失。

新课改强调教师的知识结构多元化,不但具备本学科知识,还要懂得多学科知识。许多教师感到原有的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课程的发展,自己似乎已经跟不上时代,而通过学习和培训提高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新课改面前产生茫然无助感。感觉自己处于被新课改淘汰的边缘,导致自信心丧失。

3、情绪波动大,焦虑、嫉妒、郁闷情绪突出

面对新课程改革,年青教师在教育教学观念和模式上还没有定型,也许适应尚且容易些,但相对年纪稍长的教师要进行这种角色转变就没那么容易了。有的教师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教完小学阶段几个轮回后,对原来整个小学课程已琢磨透彻,甚至不用备课就能把课上得很好。但面对课改,却感到十分痛苦,旧的教学方式无法改变,新的教学方式无法运用,教学要重新开始,又实在太难。在新旧观念的冲突中焦虑情绪加剧。

新课改强调要实现全方位评价机制。但事实上一边打着倡导综合评价的旗鼓,一边又单凭考试成绩论成败。加之整个社会对教师工作成效的评价也总与学生成绩联系在一起,从而导致部分教师对新课改产生抱怨情绪。

上级主管部门对学校、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优是一种必要的管理手段。由于教师工作无法完全量化,指标具有不定性,各人评价的角度与看法不尽相同,而考核、评优、晋升又都有指标限制,所以,稍有不当,有的教师就会觉得不公正。各级各部门的检查、评估、验收名目繁多,教师们整天忙于应付。在各项评比中,有的教师相互猜忌、攀比、嫉妒情绪突出。

一般来说,教师的自尊心都比较强,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各种因素时常威胁教师的自尊心。来自内部的因素往往反映在教师对自身知识水平、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评估上。来自外部的因素主要反映在对教师工作成果的评价。教师不但面临学校层面的评价,还要面临着学生及家长层面对自己是否认同的评价,这些经常会使教师感到有危及自尊心的危险,从而产生郁闷。

4、自我反省精神缺失,校园人际关系紧张

教师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信息来源和社会交往相对比较封闭,从而容易产生许多认识上的偏差。

学生考试成绩差,是学生不争气,是家长不负责,是前任教师教学未过关,有的甚至迁怒于新课改:“我原来教的好好的,都是课改惹的祸。”有的教师所教的班级考得差一些,往往不是从自身去找原因,而是埋怨题出得不好,阅卷老师有失公正或别的老师是否有作弊的嫌疑等等,毫无自我反省意识。

教学教研活动,有些教师听不进对自己批评的声音,稍有批评就十分反感,尤其是来自同事的批评性建议,更是难以容忍。

评优、晋级、送培更是引发教师与行政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矛盾的导火索。校园内教师消极情绪积聚过多,很难再有宽容和豁达的胸襟,因此导致人际关系紧张。

二、教师心理问题的成因剖析

新课改给教师带来诸多心理不适,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笔者认为:

1、课改的高要求

新课改要求教师变革原有的传统教育理念和方法。要求教师要有敢破敢立的胆略,勇于创新,能大胆进行教改实验。但每个创新的,寻求新路子的人,都犹如瞎子摸着石头过河一般,失败是在所难免的。然而教师面对的是寄予无限厚望的家长和学校,因此,教师的课改在无形中陷入了“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的误区中。新旧认知结构的尖锐矛盾,转轨时期对新的出路的苦苦探寻以及对失败的惧怕,给教师施加了无形的压力,造成了教师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

2、来自学生困扰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无形中对教师的权威构成挑战。教师长期忙于琐碎的教学工作,除了教科书很难静下心来为自己读读书。而开放的课堂恰恰需要教师具备丰厚的知识底蕴,课堂上的底气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加大了课堂驾御学生的难度。

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家长和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是学习上的要求,而品行的要求常常掩盖在成绩的下面,甚至某些行为问题可以被成绩带过。因此导致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在家庭和学校两方面均较为薄弱,问题儿童自然层出不穷,如何管理问题学生成了教师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体罚”一直是教师不敢触击的雷区。学校是否需要“惩戒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争论的焦点。“惩戒”与“体罚”的区别何在?没有人告诉教师。面对学生的`问题,教师只能说教。即使对说教形成抗药性的学生,教师还是只能无奈的说教。教师对学生教育的无能为力直接导致教师的挫败感。

3、评价机制滞后

在客观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压力大的因素是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硬指标。所以教师一方面必须在公开课上使出浑身解数,充分体现新课改的理念,还要在形式和花样上下功夫;另一方面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为了考试成绩排名这些教师安身立命的硬指标,每一位教师不得不回到现实中来“满堂灌”。教师处在课改和应试的夹缝中,左右为难,疲于应付,身心疲惫。

目前,我国教师评价主要采用终结式的评价方式,并且把评价结果与奖惩相结合。忽略了其它众多方面的工作,如教师改变学生行为习惯,提升学生思想素质等多方面所作的努力。忽略了教师在学生学习成绩以外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这就使教师对评价方式的科学性产生怀疑。另一方面,这种评价方式的公平性也有待进一步改善。教师的业绩只从学生的考试中反映出来,忽视了班级学生各方面的差异所导致的学习成绩差异。即使是原来基础相同的两个学生,也会由于他们的遗传因素、家庭环境以及家长的重视程度的不同,导致他们的成绩出现较大差异。无视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而单独把学生的一次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显然对教师是不公平的。所以,教师如不能接受这种评价方式,评价的结果就会对教师的心理产生很大影响。

三、如何缓解教师的心理问题

新课改背景下,关注教师的心理困惑,更重要的是给予教师心理上的关怀,解决教师的心理问题。

1、 明确课改目标,建立长效激励机制。

要进行课改,就要建立起新的长效激励机制,即发展性评价,以

最大限度满足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让不同年龄段,不同教学岗位,不同教学能力的教师永远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满足他们获得成功的需求,从而激发他们不竭的工作动力。

2、增强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

增强自信心首先要使教师对进行的课改有清醒的认识,认清改革势在必行,取得共识,培养他们对课改的积极态度;其次是扭转教师的被动角色,让他们成为培训学习、课改实验的主角,让教师体会参与活动的好处和收获,并强化为己有,增加自身的信心。

3、创设宽松的学校氛围,营造积极的工作环境

宽松和谐的校园环境既有利于满足教师的归宿感,又有利于教师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的潜力。学校管理少一些行政命令,多一份情感投入;少一些处罚,多一份奖赏;少一些批评,多一份沟通,教师置身其中就能获得一种安全感和幸福感,就能有效地释放工作的压力。

4、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教师调试心态

将心理健康教育专家请进来,举办讲座、进行指导;设立了教师心理信箱,开设“心灵小家园”网站,由心理辅导教师对有心理困扰的教师进行心理辅导,通过这些措施,化解教师的烦恼,帮助教师及时调整心态,形成良好的校园心理环境。

教师的心理品质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效率,也关乎学生的成长大计。为了成就教育大业,维护好教师的心理健康将成为学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课。

篇4:新课改视野下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初探

新课改视野下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初探

新课改视野下提高语文课堂实效性初探

文/李建树

摘 要:实效性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它能使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获得发展,应该成为所有教师教学所追求的目标。试就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可以从研读文本、精心设计、品味语言、读写结合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实效

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怎样更好地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如何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是摆在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一线教师不仅关注理论上如何澄清,还关心在操作层面怎样落实。要构筑有效的语文课堂,实施有效的语文教学,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研读文本,把握主题

深入研读文本,准确地解读文本,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所以,研读文本是语文教师的必修课,是语文教师一生都必须修炼不止的看家功夫。你只有在备课的时候把教材文本吃透了,了解本课的重、难点是什么,你才能有把握驾驭这个课堂。

任何一篇文章,称之为文之后都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篇不离段,段不离层,层不离句,句不离词,词不离字,任意割裂文章中任何一个地方都会破坏文章整体的表现力和主题表达效果。教师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应该首先着眼于整体感知,而不是首先就让学生去欣赏自己最喜欢的部分,这样的欣赏无疑是支离破碎的,是不完整的。反过来看,学生只有从整体上感知了这篇文章,才有可能更好地去欣赏文章中具体的某一处。一篇完完整整的文章如此,而许许多多节选的 篇章就更是如此。高中语文教材有很多 篇章都是节选的,对于节选的 篇章,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整体感知原文或原著,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鉴赏节选部分,例如《长亭送别》这篇古代戏曲,它是节选自《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是莺莺送别张生进京赶考的一折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涵,教师应该让学生了解《西厢记》整部戏的剧情梗概,这样学生就可以从整体上感知本折戏与整部戏的关系,就能很容易地知道《长亭送别》不仅仅是表达人物的离情别绪,还有更深层次的对封建礼俗的控诉之情。

二、明确目标,精心设计

一堂课是否体现出实效性,这与课堂的环节设计是相关联的。课堂环节不在于花样多,而在于每一步的设计都是有目的、有效的。你要明白你这堂课要让学生收获点什么,然后自始至终围绕这个目的设计课堂,这样教师在课堂上才能“放得开,收得回!”

如,我在上李煜的《虞美人》时始终以“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作为目标贯穿始终,设计“一读直觉感知”“二读理解内容”“三读体悟情感”“四读吟咏诗韵”“五读再品情感”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对诗歌不断的吟诵中找出意象,描绘图景,体会感情。“读”是语文课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更是诗歌鉴赏课的灵魂所在。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与其把一首诗解读得支离破碎,不如放手让学生去读,让学生在“读”中体悟、收获!

三、推敲字词,品味语言

语言,是语文异于其他学科的独特魅力,尤其是诗歌!我们常把对语言的推敲称之为“锤炼”,其下的功夫可见一斑。语言,也是语文最基础的东西,“得意而忘言”会使语文课的“语文味”消失殆尽。我们应该把“品味语言”作为语文课最实在的东西来与学生共享。

如,今年我在上周邦彦的《苏幕遮》时是这样处理的.:让学生在一遍又一遍的诵读中品味诗歌的语言,比如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这个名句的品味上,我引用王国维的“此真得荷之神理者”,然后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品味语言的同时也再悟了诗歌的情感,让语言形象化、情感化,一举两得!

四、读写结合,坚持练笔

阅读文本,特别是阅读名家名篇,既要学读,又要学写。所选的阅读篇目是名家名篇,促使学生吸取和积累大量的规范而优美的语言,为作文打基础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作者如何观察生活、反映生活、文章构思、遣词造句等方面学习文章的写法,在阅读课上体现读写结合,加强课堂小练笔。

如,我在上完莫泊桑小说《项链》后,布置了这样一道作文题:“请你根据女主人公的性格特点,试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象,续写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这一真相后的情形。要求合乎情理又出乎意料,富有创意又忠于原作。”有的学生续写玛蒂尔德听到项链是假的这一真相后,想一想自己受的十年辛苦,一下子精神崩溃,整天逢人就说:“我真傻,真的。”

又如,在教学欧・亨利的小说《警察与赞美诗》一文中,我就曾让学生为流浪汉苏比实现进监狱出谋划策,并就小说“意外”的结局另辟“合理”蹊径。通过训练,学生对小说创作跃跃欲试,一试身手。如有的学生给小说这样结尾:苏比在热闹的圣诞夜被冻死。这是受鲁迅的小说《祝福》结尾的影响。

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途径,远非上述的几点,它涉及各个方面,既有教师自身的因素,又有学生方面的影响,还有各种教学环境的制约。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师,我们应当不断地学习和反思、探索和改进,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真正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努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玄艳霞。新课改视野下建构高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思考。中国校外教育,(11)。

(作者单位 贵州省江口县民族中学)

篇5:浅谈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

浅谈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

浅谈语文课堂问题的设计

作者/ 刘文婷

经常有教师抱怨课堂上学生不灵活,反应不积极,气氛沉闷,犹如一潭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难道课堂气氛不尽如人意,仅仅是由于学生的不灵活,不配合吗?教师自身就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吗?笔者认为可以试着从课堂提问人手,通过设计有效问题,“问”出一潭活水来。

一、设计问题时切口要小

小的切入口可以切合学生的水平,让大部分学生能够把握,能够跳一跳够得到,从而调动学牛的积极性。相反,对于一些切人口很大的提问,学生根本无从下手,无从考虑,最终丧失兴趣,放弃思考,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最后教师或是粗暴打断学生的回答,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课堂气氛不尽如人意;或是彻底丧失对课堂的驾驭权,导致预设与生成完全背离,产生比课堂气氛沉闷更加严重的后果。小的切入口可以规范学生的思路,不会让学生的思维随便发散,以致大幅度偏离教师对课堂的预设。

比如有老师在讲授《济南的冬天》一文时,为了达到鉴赏语言的目的,设计了下面两个问题。

1.这篇文章的语言很美,请你说说美在哪里。

2.请你从文章中找一些优美的句子,具体地谈一谈。

首先谈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不但大而空,而且本身就存在问题。什么是所谓的语言很美?它的评价标准是什么?美学家、文学评论家、批评家至今都为此争吵不休,没有定论,估计教师本人对此也是模模糊糊,那么又如何指望初一的学生去理解这样的问题?既然问题都无法理解,又怎么可能去回答呢?对于第二个问题,同样面临判断语言美标准的问题,但相对第一个问题而言稍微好一些,能够稍稍落到实处,学生知道去文中找句子,从具体的句子谈,但是依然显得大,显得空。第一,从整篇文章找,文本容量过大,很难预设和驾驭学生的回答,而且这样得到的信息往往缺乏内在的顺序和层次性,教师被学生牵制住的讲授也因此会显得杂乱无章。第二,语言鉴赏的角度很多,可以从修辞、炼字、写作手法等多方面谈,每个角度又包含很多小方面,小方面里还有很多点,大方面套小方面,小方面再套点,角度如此之多,学生回答必然毫无章法,混乱不堪。

二、设计问题时切口要准

条条大道通罗马,从一点到另一点有无数条路线可以选择。但是好的路线,既可以欣赏沿途的美丽风景,而且还一路轻松,激起旅游的乐趣以及再次旅行的愿望。糟糕的路线则恰恰相反,一路泥泞,伤痕累累,完全破坏了旅行者对于旅行的美好幻想,最终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也不想出去游玩。对问题的思考也如一次旅行,教师的提问就是在给学生指出一条旅游的线路,精确的切人口将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能够比较轻松地获得答案,从而在课堂上给老师以积极的配合,同时学生也因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发他们再次探索发现的兴趣。

比如《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中可讲的很多,()场面描写、修辞运用、对话描写、思想内涵等等,而从分析哈尔威船长的形象切入则可以很轻松地将这些方面串起,直指文章关键,激发学生兴趣。

三、设计问题时层次性要强

如果说前面两点是从单个问题来谈问题设置的有效性,那么层次性就是着眼于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来谈的。所谓层次性,首先表现在问题与问题之间的相关度上,好的课堂提问应该是基本围绕一个或两个切人文章内核的关键问题设计若干个小问题,小问题之间相互关联,环环相扣,随着一个个小问题的解决,关键问题也水到渠成地得以解决。其次表现在问题深浅度的层次性上,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深浅变化,让教学做到一张一弛,张弛有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学习中得到锻炼,得到展示的机会。最后,还表现在提问角度的层次性上,教师可以从内容、结构、思想内涵等多角度提问。

还以《济南的冬天》一文为例,本文的关键是济南冬天的特点――温晴,问题设计即可以围绕此展开:济南冬天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点出济南冬天特点的?文章围绕这个特点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选取这些景物?以第三节为例,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这些景物的温晴?除了修辞手法,作者在炼字、句式、写作手法上还下了哪些工夫?如此提问,既重点明确、紧扣中心,又富有一定深浅度,且提问角度多变。

四、设计问题时要眼中有学生

不同年龄的学生认知水平不同,不同的班级又各具特色,具体到某一个人,更是千差万别。学生的多样性,给教师预设问题增加了难度。经验丰富、善于教学的`老师在设计问题时会像高明的作家创作时设置“隐含读者”一样,眼前浮现“隐含学生”,时时和他们对话交流,自觉进行角色转化,主动站到学生角度思考问题,充分考虑其认知水平和思维习惯,从而把握好问题难度,选好切入口。

眼中有学生,可以更加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让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设计中来,让问题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吴立岗教授在谈好课标准时指出:“教学过程要重视质疑,重视学生的特殊感受,以学定教,要抓住重点,简化环节。”温总理会见第五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代表时也说:“要实行启发式教育,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使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保持着主动性,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探索。”至于让学生的问题在方圆之内,不至于信马由缰离题千里,教师可以通过两个环节进行把控:一是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前,根据教学的重难点适当规定问题的涉及范围、类型,提问的角度等等;二是学生自主设计问题后,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归纳、提炼、整理,让学生的问题更好地服务于课堂教学。

笔者执教《鼎湖山听泉》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联系文章内容,围绕课题“鼎湖山听泉”设计问题,课上对八个小组组内筛选后展示的16个问题按照文章内容、修辞手法、作者感情三类进行归纳,最后提炼整理,确定本课主要解决作者如何写泉、作者从泉声中获得了哪些感悟、写庆云寺是否偏题这3个问题。由于问题来自于学生,所以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都非常高;由于学生的问题经过筛选整理,所以本课教学重难点突出,有效地避免了学生提问的零散;由于参与了对问题的筛选整理,所以学生的辨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有了明显提高。

总之,设计问题时选好选准切人口,注意问题间的层次性,时刻把学生放在眼中,尊重学生,发动学生,就能“问”出一潭活水来。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语文教师。

篇6: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

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有效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水平

“有效”课堂是教师一直追求的教学方式.教师仔细审视现今的课堂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构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有效课堂教学.本文作者认为,语文教师只有深度解读文本,全面了解学生,才能打造新课改背景下的`“有效”的语文课堂.

作 者:柏慧芳  作者单位:长兴华盛虹溪中学,浙江,长兴,313100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 “”(23) 分类号:G63 关键词:“有效”课堂   语文课堂教学   打造  

篇7:新课改下有效语文课堂评价标准之我见(必修教学论文)

新课改下有效语文课堂评价标准之我见(人教版必修教学论文)

摘要: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内化沉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创新的过程。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完善者、创造者,检验一位教师是否真正是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完善者以致创造者,很大程度体现在其课堂上。课堂的评价就尤为重要,只有正确的评价才能形成正确的导向,才能有利于课程改革的深入。

关键词:课程改革  有效  语文课堂  评价

课程改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内化沉积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创新的过程。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教师,教师是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完善者、创造者,检验一位教师是否真正是新课程理念的执行者、完善者以致创造者,很大程度体现在其课堂上。评价一堂课究竟看什么?是看教材或者教参上提供的教学目标,还是看教师的经验?是看学校或者教研室、研究机构拟的教学评价条文,还是看学生的反应? 语文教学,我们在传承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同时,更应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创新精神,最终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笔者执教近三十年,听了许多教师的随堂课,公开课,课后均参与了评课,从中发现一些不良现象:一是参评的教师囿于同事关系,出于一团和气,报喜不报忧;二是部分教师由于自身认识的局限,缺乏正确的评判标准,不能评判优劣;三是照搬<<新课程理论丛书>>上的条条框框,实施教条式的评判,表面上显得理论十足,实质上指导性不大。可想而知,这样评课的结果往往会把错的、不足的说成对的、成功的。

怎么样的语文课才是一节好的课?”目前,教育专家、教材论专家、课程论专家眼中的标准并不一致。在20世纪90年代对语文有工具论与人文论的争论,而进入21世纪后,都逐步归结到课堂上的“以人的发展”为最高标准,在“综合素质”的旗帜下,许多语文课上都闻不到语文特有的气息--“语文味”。在我个人看来,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

我听一教师教《死海不死》,下课前5分钟,执教老师开始总结,问:本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纷纷作答:1.知道了死海不死的原因;2.知道了死海的位置;3.知道了死海的现状与未来;4.知道了死海得名的原因。最后,在教师的提醒下,一学生才回答说:“还学到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

就学生的回答而言,我们很难区别这是一节地理课(自然课),还是语文课,我们教了七至九年级3年说明文,学生不会条理、清晰地介绍一个物体,一种科学现象,一种动物等等,不会用一些说明方法,尽管学生们知道列数据、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有的专家认为,只要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生动活泼的发展,这就是一堂好课;但我认为如果不有意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语修逻文等方面的训练,我们语文课的功能怎么体现?

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侧重于教师讲授功底的高低,如教师基本功占30%,教学过程占60%,教学效果只占10%。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评价指导思想是,在教师提供的条件或创设的特定情境下,每个学生自我发现了多少新东西,在这一过程中又发现了多少解决问题的策略与途径。笔者认为一堂好语文课堂教学的标准如下:

标准一:教师自我定位准不准?

仿佛只在一夜之间,各种带有鲜明西方文化色彩的新名词、新理念、新方法、新要求……如春江之水,一下子涌进了我们的教学生活。这不仅使许多一般老师的知识结构和价值观念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而且,也使诸多名家名案面临着轰然倒塌的危险。新课程到处充满着自由的精神,洋溢着民主的氛围,呼唤着博爱的品格。凡此种种,虽然应该并正在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生活的主流意识,但却是中国传统文化里的稀有元素。今天突然要来教学这样的教材和传播这样的观念,不但既缺少理想的教材,同时更缺乏必要的听众与合格的教师。

有人说:“语文教师是感性与理性兼有,权威与民主交融的文化使者,让我们因感性而可爱,因理性而可敬,渊博是老师让学生肃然的良方,平等是老师让学生思维活跃的前提。”现在主要结合相关课例从三方面谈谈教师的自我定位。

一是要有卓然不群的教育见识(即“知识的深度”)。实际上,一篇课文的学习,学生一遍读过之后,其内容就已知其八九,如果我们依然停留在学生一样或低于学生的水平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就会情绪低落甚至厌倦。可我们的许多老师对课文的解读往往还停留在“是什么”的层面上,而无力在“为什么”和“怎么样”上给学生更多的引导和解答。无疑于浪费学生的时间,重复学生的思维,看起来表面热闹,实质里一无所获。更有些老师一向是注释怎么讲,我就怎么讲。教参怎么讲,我就怎么讲。只愿在技巧上下功夫,在结构上动脑筋,却不愿在解读文本上细琢磨,深钻研。所以,往往是有接触,没感触;有广度,没深度;有他见,没己见。有人说一桶的知识只能换来一滴的见识,而一桶的见识又只能换来一滴的胆识。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主意识,造就学生的独立人格,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而要达到这样一种教学境界,在现实背景下,是既需要知识,更需要见识和胆识的。即要有人的终极关怀,要“为学生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 。在这一问题上,最为重要的是要敢于挑战教材,即作者和编者。如:如《喂,出来》,都说这是一篇科幻小说,定位是否准确?只要我们稍稍静下心来想想就会发现,这篇课文无论是从科学还是从幻想的角度来考量,都太平庸了,几乎连小学生作文的水平都还没有达到。可编者为什么要把它选进我们的教材?这是一个人与自然的单元,人与自然到底应该是抗争,是改造的关系?还是顺从,是和谐的关系?很复杂的,整个人类都还处在矛盾和困惑中。而作者作为一个儒佛文化熏陶下的科幻作家,他借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表达了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看法。那就是天道轮回,因缘相报。成、住、坏、空的循环往复,乃自然规律,我们不仅应该保护自然,更应该敬畏自然,尤其应该敬畏大自然里的未知世界。这不正和单元主题相契合吗?

语文自从独立设科以来,许多自然知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文化知识,社会知识的教育都被分流到了其他相关学科,而独有情感教育的内容被保留了下来,需要我们独自来承担。这也正是语文教材为什么多以文学作品为主的缘故(说明文几乎可以被赶出语文教材,实用文应在应用中学)。由此看来,民俗单元应该怎么上?文化单元应该怎么上?民俗单元的本意并不是要学生了解那些具体的民俗习惯,文化单元也不是要学生熟识那些具体的文化常识。而是要学生通过这些民俗习惯和文化常识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譬如《竹影》,怎么看都不是一篇说明文,而是一篇记叙文。所以,我们的解读首先不在于让学生明确中西画法的差异上,而在于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童稚中蕴涵的艺术之美(课文导语的原话),“起舞弄轻影,何似在人间?”那么美丽的月夜,那么雅致的话题,那么平静的生活,正是丰子恺自己的人生写照和追求,也是对学生最深入人心的艺术教育。本文和辛弃疾的《清平乐》真是何其相似乃尔啊(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奈,溪头卧剥莲蓬。)。可惜,由于我们一开始就没有从整体上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从而使课堂变的杂芜了,零碎了。每一个教学环节的安排,都应该在通向终点的道路上,不然就是课堂的肌瘤和结巴,也就是说教师要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

二是要有准确到位的提问艺术(即“高水平的思维”)。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基本隐含在各种问题中,所以,各种教学问题的设计往往最能看出一个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教学实践中,我们常有这样的感觉: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水波不兴。”原因何在呢?我们以为,能否科学地设计出灵巧、新颖、易于激发学生思考的问题,是教学能否成功的一个关键。那么,课堂提问当如何设计,才更为科学有效而富有艺术韵味呢?

常见的提问方法有:1、以问激趣。2、以问引思。3、以问促读。4、以问代讲。5、以问温故。6、以问授渔。如一位老师在教《风筝》一课中就有几个很好的追问。1、作者为什么“不如躲到肃杀的冬天里去”呢?因为他不想看见春天。为什么不想看见春天呢?因为他不想看见春天的风筝。为什么不想看见春天的风筝,因为他不想触动内心的悲痛。层层剥笋,直指题旨。遗憾的是还差一个最有力的追问。即为什么怕触动内心的悲痛呢?因为作者在现实中不被大家理解的并不仅仅是这样一件小事啊,作者不被人理解的事还多着呢,他内心的痛苦也还多着呢。真是有一种知音难觅,欲说还休的味道啊。这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失望,教师忽略这一点是很令人遗憾的。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除了情感上的,还有思想上的,方法上的呢?这不就给学生指明了回答问题的思路吗?

钱梦龙先生在教《故乡》时有这样一个细节:“生:跳鱼为什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生:有。师:什么鱼啊?生:娃娃鱼。师;你真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有见过,你们见过吗?生:(齐)没有: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师: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三是要有灵活多变的语言技巧(即“大量的交流”)。一堂语文课,听来能让人如坐春风,心情舒畅,与语文教师的语言修养息息相关。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教师的教学语言虽属日常口语,但又不同于‘大白话’。应该是加了工的口头语言,与随想随说的日常交谈有区别,教学用语既要有人民群众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优美的文化氛围、浓郁的语言环境中,受到教育和感染。”实际上,于漪在这里不仅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锤炼问题,而且也提出了一个课堂语言的美感问题。课堂语言不仅要有规范、简洁、严密等等一般特质,更要有优雅动人,回肠荡气的美感效应。

一个好的语文教师,每节课除了能按计划保质保量完成既定教学目标外,还理所当然应该以自己灵活多变的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儒雅文明的风度来吸引学生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经常能有一些意外的收获,尤其是教师的语言,更是最优质的教学资源。现在不是学生和教师交流不够,而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不够。

假如教师的语言总是如一池静水,无波无澜,总是一个腔调,一种语速,一味的平铺直叙,就只能把学生带入昏昏欲睡的境界。而适时适度的语速、语调的抑扬却能使课堂变得起伏有致,富有生气。如果教师讲课时能够或娓娓而谈,明道折理;或心驰神往,妙语连珠,或纵情抒发,饱含深情。讲课人的声音能够时高时低,时快时慢,就像过峦的风,入夜的雨,缕缕吹香,点滴入土,而学生呢?既是在听课,也是在听音乐,听演说,听心跳。那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享受。

有人说,完善的课堂语言应该有:诗歌语言的精炼、小说语言的生动、散文语言的优美、戏剧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幽默、演说语言的雄辩。还有人说,应该是讲述时行云流水、提问时准确到位,启发时生动形象,过渡时圆润自如,总结时简洁凝练。这虽然是一种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它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追求的境界。

标准二:师生关系定位准不准?

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学生?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象,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的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新一轮课程改革,尽管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新观念和新方法,但聚焦来看,最根本、最核心、最主要的原则就是要在教学全过程中真正贯彻民主和谐、师生平等的教育思想,过去我们总是提倡“尊师爱生”,实际上是把教师的角色神圣化了,并划定了师生双方一高一低的“尊”、“从”地位,而且因为教师并无尊重学生的义务,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总是受到抑制,所以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互尊互爱的关系,新课改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平等对话的乐园,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应充分展示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使每一个学生感受到人格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价值的存在,感受到精神相遇的愉悦,感受到心灵成长的幸福。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纯粹是一种姿态,而应是心灵的平等。实际上,教师的姿态直接关系到师生关系是否亲密,课堂气氛是否融洽,语言交流是否顺畅。

只有从骨子里流露出来的爱心才是无处不在的爱心,只有从人格里生长出来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

从社会学家的角度,人有三重生命:肉体生命,社会生命,精神生命。我们要保护学生的三重生命,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两端,肉体生命和精神生命。而相对于学校教育来说,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精神生命。那么保护学生精神生命的例子却时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着,只是我们没有注意罢了!(比如:一位老师上公开课,到了最后一个环节,这个老师说:同学们,我们来做一道判断题,你认为对的举右手,认为错的举左手。这时有一位叫王**的女同学突然站起来说,老师,我不知道哪是右手哪是左手?大家哄堂大笑,这个学生哪是右手哪是左手都不知道,难道不可笑吗?当然后来了解了一下她是一个后进生。但是,这一笑,却使王**同学的自尊心就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她的精神受到了挑战,老师,你想一下,如果是你,你应该怎样来保护学生的精神生命呢?应当说我们这位老师保护得很好!他怎么保护呢?他说:王**同学,请你看好,这是右手,这是左手(示范一下)!听课的老师包括其他的同学还是笑,有的大笑,有的掩口而笑。这个学生的精神生命继续受到威胁。下课后说不定学生还会说王**真笨,说不定还会告诉家长,说她哪是左手哪是右手也不知道,连她家长的自尊心也受到了损伤。这时老师又说:同学们,不要笑,这在心理学上叫暂时性遗忘!也就是说王**同学不是不知道而是暂时性不知道!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次居然忘了自己叫什么名字,那也是暂时性遗忘。大科学家都会遗忘,我们的王**同学有一次暂时性遗忘又有什么要紧?这个同学的自尊心受到了保护。再没有人笑她,更可贵的是这个老师继续说下去!我非常赞赏王同学,能提出这个问题?有什么问题提什么问题,敢质疑问难,这是学生学习的良好品质。我相信有这样优秀品质的王**同学肯定能学好的。这时,课堂上响起热烈的掌声。我想这掌声一半是肯定王同学,一半是肯定老师的行为,我觉得这个老师保护学生精神生命的案例是非常经典的!如果我们要编案例教学的.话,这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不仅保护了王**同学的自尊心,还保护了王同学提问的积极性。不仅保护了王同学提问的积极心,而且还对其他同学起到了鼓舞和教育作用。)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在这里,教师的情感,应该浓烈似老酒,厚重如冬衣,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应力求倾注真挚,饱满的情感,使学生回味无穷,终身难忘。

标准三:看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

学生是不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是不是绝大多数(或者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看教师有没有给学生提供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给了多长时间。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去自读、自学、自练、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在实践中探索规律,逐步使他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应做到可讲可不讲的不讲,一目了然的不讲,腾出时间去观察学生问题解决的进度与差异度,以根据需要再给不同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帮助。

有位教师上《社戏》,觉得很难处理好这篇课文,怎么让学生进入到教师希望他们进入的那种境界里去呢?他后来设计了“社戏探美”活动,让学生自读课文,并说,能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也是一个孩子心灵美的表现。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很美的地方并概括这种美。课堂上每一个同学都在找美,找到相关描写的句子,品读分析,并概括,一共概括了8种美:社戏的景美、情美;看戏朦胧美;偷豆美;农家兄弟情感美;童趣美;行文构思美;意境美;语言美。这些美几乎囊括了全文的所有内容。有很多同学在品读为何这些东西能给人以美感的时候,都说到了修辞、句式与形成这种美感的关系。整堂课就是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而且所有同学都在找。如果要用几句话来归纳一种良好的课堂状态的话,我想借用这么几句:1.课堂里要有学生发问的声音;2.课堂里要有学生讨论的声音;3.课堂里要有学生思想的声音;4.课堂里要有学生研究的声音。

标准四:学生参与的深入程度怎样?

语文教学的训练目标有两个,一个是思维的训练,一个是语言的训练。要通过你的创设情境,你的课堂设计,使学生有思想的砥砺与碰撞,有情感的体悟与交流,有美感的激发与生成;学生们有想要表现的欲望与空间。通过这些,有效地实现“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的目标。一个小学一年级教师某一节课要教6个生字,第一个教“日”,老师问,谁知道“日”是什么?生1:老师,我知道,“日”是太阳……生2:老师,我知道“太阳”是红红的,红红的太阳挂在天上。(注意,开始偏离老师的提问)老师没有制止,并开始评价:这个“挂”字用得好,了不得。第三个学生马上站起来,红红的太阳挂在蓝蓝的天上,旁边还飘着几朵白云。第4个学生:红红的太阳挂在蓝蓝的天上,旁边还飘着几朵白云,小鸟绕着白云飞来飞去。第5个学生:红红的太阳挂在蓝蓝的天上,旁边还飘着几朵白云,小鸟绕着白云飞来飞去,还快活地与太阳公公聊天。结果这堂课只教了4个生字,老师没有因为影响教学过程而打断学生的思维,反而让思维在相互碰撞、提醒中得到了发展。很显然,这是一堂成功的课。

还有一位老师教“爱”字,“爱”(�郏┑谋疽馐牵河檬郑ㄗΓ┡踝牛�用丝绸盖着(ㄇ),把最好的东西(心),送给朋友。摆出姿势,让学生会意,且理解。然后让学生写一句带“爱”的话。第一个学生写道:“我爱爸爸妈妈!”:第二位写道:“我爱老师和同学。”;第三位写道:“我爱张娟”。在他旁边的小女生脸红红的。老师说:“爱”是要把“心”挖出来给她的啊!你还爱她吗?那位学生回答:“这要让我考虑一下了。”多么生动有趣啊!且让学生永远记住了这个字的意思及写法。

有时候,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有争议的论题,让学生进行辨析、讨论、争论,表达各自不同的看法。如对《雷雨》中周朴园怀念侍萍这一点的看法,同学们就分成两派,一说虚伪,一说真实,双方引“书”据“典”,各抒己见,在热烈的讨论中,认识了人的复杂性,体会到了作品中人物的鲜活性、主体感。

这种过程,是观点与观点、知识与知识在语言上的交锋,在思维上的撞击,既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又是一种语言的训练。

标准五:既要看结果,又要看过程。

教学过程是师生的互动与对话。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看学生是否参与了,投入了;是不是兴奋,喜欢。其次,要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思考过程。第三,要看师生双方互动的过程,教师对学生是不是进行了有效的了解和引导。第四,从教师的角度看,是不是面向了全体,实行了因材施教。③ 在学生是否投入与参与方面,我们要甄别有效投入与无效投入,主动参与与被动参与。学生的参与与思维活动,应贯串课堂活动始终,我们一些教师,由于课堂设计不严密,往往一堂课只有十分钟,二十分钟的好课,如“CBA”篮球赛,某个球员只有其中一、两节发挥得好,其余时间发挥得不好。要解决这个难点的关键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参与语文实践,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同时会获得独特的个人感受,从而不断认识自我和社会,发现自我,感受到自已的价值和成功感,在语文实践中不断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讨论教学活动中,要避免精英发言而冷落了大部分学生。

标准六:教师情感态度。

态度决定成败。教师在课堂上究竟是什么角色?怎样才能确保课堂的效率与生命力?教师要心甘情愿地从传授主角退而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支持者与帮助者。具体来说,教师要在课堂上做到五个善于:一是善于倾听,谛听课堂里方方面面的声音,决定推进的速度;二是善于煽情;三是善于点评;四是善于把握问题解决的差异度;五是善于把握本节课的目标,一定不要忘了思维训练与语言训练这两个目标。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一位名教师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假设你生命还有6个月,请回答,你最想做的事是哪些?为什么?你认为这一生中是否仍存在着遗憾?你的遗憾是什么?老师叫了一位名叫陈静的同学。

生1:还有6个月,我会带着父母去全国各地著名的风景区旅游。因为我的父母生我养我这么大,还没走出过小县城。他们的全部精力和钱都花在了供我读书上。我最想见我的爷爷和奶奶,可是,可是……(生哽咽、流泪)

老师(轻抚生肩,示意坐下):她的爷爷奶奶去世了,可两位老人家慈祥的脸庞,亲切的关爱,从没有走出她的记忆。老师曾经在她写爷爷奶奶的文章后写下这样一句评语:忍不住流泪。是的,亲情的温暖,就像炉火的温暖,你需要靠近它,才会感受得到。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提出带父母一起旅游的想法,体现了她的孝心与报恩心情,老师尤其感动。让我们一起记住,在阳光灿烂的日子,带着父母一起上路。

生2:我最想做的就是要与死亡斗争到底,永不妥协。

师(带头为生鼓掌):我为你喝彩,你这是思想的成熟,生命的成熟。面对死亡的笑,是生命最壮丽的笑。大家还记得陆幼青与他的《死亡日记》么?在生命弥留之际,陆幼青安静地躺在放着一篮鲜花的病床前,用沙哑的声音微笑着说:“我还在继续与死神谈判。”这是生命的“大将风度”,难怪《死亡日记》的封面图案是一朵盛开的金色的向日葵。因为陆幼青心中从来没失去过太阳。正如他自己所言:“生命真是个奇迹,不管在哪一个角落,都有最美的风景,只要不轻易地关上梦想的窗口……”

这位教师的话既关注了学生的情感世界,又作了语言上的示范,既体现了语文工具性的特点,又体现了人文性的特点,使课堂成为诗意的课堂、情感的课堂、思维的课堂。

总之,一堂好课仿佛一面多棱镜,因观赏者的不同、评价角度不同,对同一堂课的评价也会呈现出千姿百态。好课的标准及其评价体系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一堂好课的评价不能一把尺子,一种刻度。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认为,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标准;面对不同的教师,应该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专家、听课者,因为对教育有不同的看法,也会有不同的标准。这反映了我们认识同一问题处在不同的层面上,我们需要逐步在教育价值观上取得共识,结合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课堂教学实际,从语文教育价值观的高度,探究新课程背景下的好课标准,构建能够保护教师积极性的灵活而宽松的评价体系,为推进新一轮语文课改而努力。

①:曹爱民《只要你说:语文,我爱你》②:李赠华《一切写在脸上》

③:孔企平《好课看什么》④:贾志敏《让课堂充满活力》

⑤:张安龙《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  余宪《好的课堂教学应充满生命的活力》

追忆

初中语文课改之我见论文

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之我见论文

教学设计之我见

低年级口语交际教学之我见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之我见论文

教学创新之我见论文

教师中级职称述职报告

教学反思之我见

如何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之我见

创新型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论文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问题设计之我见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问题设计之我见.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问题设计之我见(集锦7篇)】相关文章:

启发式教学的论文2023-02-27

小学生课堂教学之我见2023-04-09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之我见的论文2024-03-17

教师申报中级职称述职报告2022-10-06

课堂教学弊端之我见(网友来稿)2022-10-11

区域活动之我见幼儿教师随笔2023-07-14

启发式教学2022-05-07

启发式教学法2022-04-29

初、高中英语教学衔接之我见论文2022-12-20

医生中级职称的述职报告2022-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