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充简介(合集7篇)由网友“明理”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王充简介,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王充简介
王充--博学奇儒
(27—约97)
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整个东汉二百年间,称得上思想家的,仅有三
位:王充、王符、仲长统。王符(公元85—162年),字节信,著有《潜夫论》,对
东汉前期各种社会病端进了抨击,其议论恺切明理,温柔敦厚;仲长统(公元180年
—2),字公理,著有《昌言》,对东汉后期的社会百病进行了剖析,其见解危
言峻发,振聋发聩。王充则著《论衡》一书,对当时社会的许多学术问题,特别是
社会的颓风陋俗进行了针砭,许多观点鞭辟入理,石破天惊。范晔《后汉书》将三
人立为合传,后世学者更誉之为汉世三杰。三家中,王充的年辈最长,著作最早,
在许多观点上,王充对后二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王充是三家中最杰出,一也最
有影响的思想家。
但是由于王充在书中对传统的儒学,特别是汉代经学,进行了论难,有时甚至
怀疑古经,上问孔孟,著有《儒增》《书虚》《问孔》《刺孟》等专篇,公然向神
圣的经典挑战,向孔孟圣贤发难,这就有犯天下之大不韪,因而被视为名教之罪人。
清乾隆皇帝御批:王充“刺孟而问孔”,“已有非圣无法之诛!”其他学人虽然不
能治其“非圣无法”之罪,但也多挥毫濡翰,口诛笔伐。素以危言危行著称的大史
学家刘知几,因《论衡》书中记载了王充父祖横行乡里的不光彩行径,不合乎子为
父隐的纲常名教,说王充“实三千之罪人”!章学诚亦对王充非难儒学的作法,对
他的儒家身份提出了质疑。自《隋书·经籍志》以下,历代目录书都将王充《论衡》
列入无所宗师的“杂家”类。近代经学大师刘师培又说王充是“南方墨者之支派”。
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在中国学坛上又曾有人说王充是儒家的反对派,是反孔的急
先锋……凡此等等,不一而足。自然我们今天不必为这些带有浓厚政治偏见的褒贬,
去为古人的恩恩怨怨纠缠不休,但是,从学术的角度看,我们认为不能仅凭“问孔、
刺孟、非儒”这些表面现象就断定他的学术派别,而应视其所问、所刺、所非的具
体内容。根据王充的整体思想来分析定性,笔者认为:综观王充的一生言行,他不
仅是一位儒者,而且是一位博学的奇儒。
一、孤门细族
王充,字仲任,东汉会稽郡上虞县(今浙江上虞县)人。生于汉光武三年(公
元27年),卒于汉平帝永元中(学者拟定在永元九年,即公元)。
王充一生业儒,仕路不亨,只作过几任郡县僚属,且多坎坷沮阻,从事迹上看,
既无悲歌慷慨之行,也无惊天动地之业。因此无论是他自己写的长篇自纪,还是范
晔为他作的正史传记,他的事迹都甚寥寥,实在无法引人入胜。
王充自谓出自“孤门细族”,但种种迹象表明,王家祖上还是比较风光的。
《论衡·自纪篇》(下引此书,只注篇名)曰:
王充者,会稽上虞人也,字仲任。其先本魏郡元城,一姓孙一,几世尝从军有
功,封会稽阳亭。一岁仓卒国绝,因家焉。以农桑为业。世祖勇任气,卒咸不揆
(原谅)于人。岁凶,横道伤杀,怨仇众多。会世扰乱,恐为仇家所擒,祖父汛举
家担载,就安会稽,留钱唐县,以商贾为事。
元城,旧县,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充说其先“一姓孙一”,字颇费解,论者
疑有脱误,甚是。根据上下文意,后“一”字下当脱“姓王”二字。王氏意谓其先
祖“一姓孙,一姓王”。同祖两姓,必是一姓之分化。颇疑王充祖先乃王孙氏之族,
为先秦某工族之后,后来才分为二姓:一姓王,一姓孙。由此看来,王充的血统曾
是很高贵的。
在汉代,王充祖先因功受封会稽阳亭。亭侯是汉代军功爵之一。汉制,从军立
功者,依军功大小可食邑于县、乡、亭。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以上则是县。亭
的大小,约相当于后世的堡或村。级别不高,但可坐食其税,是个中小地主。可惜
好景不长,有一年,王充家在一次突发事变中,失掉了爵命和地位。无爵可继,有
家难归,王充的祖先们只好就近安置下来,男耕女织,以农桑为业,成了会稽郡人
氏。
失掉了封爵的王充列祖列宗,都骁勇使气,结果结怨甚多,众人皆怨。一遇天
灾岁歉,王充的祖先们又干些拦路抢劫,杀人越货的勾当,弄得千夫所指。在王充
祖父王汛手上,正值西汉末年天下动荡,秩序大乱,王汛担心乱中被仇家绑票,于
是收拾细软,“举家担载”,或肩挑,或车载,离开阳亭,先迁会稽(今浙江绍兴),
最后留居于钱塘县,以转手倒卖,贾贩经商为业。由此可见,王充的家世,由先秦
王孙,而西汉封侯,进而农桑贾贩,真是江河日下,一代不如一代。
王充的父辈共有二人:王蒙、王诵。王诵即是王充的父亲。王充祖辈好勇任气
之习,至王蒙、王诵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终于又与地方豪强丁伯家结下深仇,钱
塘也不能呆下去了,遂又举家迁入上虞。
这真是一个十足的破落之家,到王充出世时,已是“贫无一亩庇身”,“贱无
斗石之秩”,再加“宗祖无淑懿之德”。确实是一个“孤门细族”之家(《自纪》)。
在这个家里,迎接王充降临的,不仅没有任何财产、名誉地位,而且更让他背上了
一个先人无德,祖宗无行的沉重包袱。以致后来王充成名后,还有人以此来讥讽他。
王充在《论衡·自纪篇》中详尽地记载了这些家庭状况,是比较真实的。对此,刘
知几却不以为然,认为:“王充之《自纪》也,述其父祖不肖,为州闾所鄙”,
“必责之以名教,实三千之罪人也!”(《史通·序传篇》)实在不是通达之论。
二、幼读经史
王氏家族虽然不是地方大户,但还没到揭不开锅的地步,田昌五《王充评传》
说“他的家庭是屡受排挤而行将落入贫苦劳动群众队伍中的家庭。”(《中国古代
著名哲学家评传》第二卷)这个估计是合乎实际的。王家祖宗尽管在社会上大耍无
赖,好勇斗气,但对王充还是十分痛爱的,也十分注意培养。《后汉书》本传说:
“充少孤,乡里称孝。”似乎他从小不是失去父爱,就是缺乏母慈。这并不符合实
际。王充《自纪》曰:充少“有巨人(大丈夫)之志,父未尝答,母未尝非,阎里
未尝让(谴责)。”可见双亲俱在,且很慈爱,未尝见背。王充少时,不喜欢押呢
戏辱等无聊游戏。其他小孩喜欢掩雀捕蝉,戏钱爬树,王充从来不去参与,表现出
孤介寡和,端庄严整的气质。这引起王诵的重视,六岁便教他读书写字,八岁进他
上小学。书馆中学童百余人,都因过失和书法不工遭到先生体罚,唯有王充书法日
进,又无过错,未尝受责。学会写字,王充告别了书馆,开始了儒家经典的专经学习和儒家道德的修练。
《自纪》说:
手书既成,辞师,受《论语》《尚书》,日讽千字。经明德就,谢师而专门,
援笔而众奇。
可见王充接受的正规教育仍然是儒家的伦理,使用的系统教材仍然是儒家的经
典《论语》《尚书》,与常人并无两样。乡学既成,王充乃负笈千里,游学于京都
洛阳。在洛阳,王充入太学,访名儒,阅百家,观大礼,大开了眼界,大增了学问,
初步形成了他博大求实的学术风格。
三、负笈京师
东汉的京师在洛阳,当时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东汉的开国皇帝刘
秀(即光武帝)本是南阳的一位书生,夺得天下后,特别注重文雅,尤向儒术。史
称他“未及下车,先访儒雅”,收集典籍,征招遗隐,“于是四方学士,莫不抱负
坟籍,云会京师。”为了安抚这批饱学通经之士,光武皇帝特起太学,设博士,用
他们来教授生徒,造就人才。太学既是当时全国的最高学府,而且典籍丰富,名流
革集,也是全国最权威的学术活动中心。因此四方郡县都挑选优秀青年进入太学深
造,王充亦因成绩优异被保送到太学学习。王充到太学的时间,大约在建武二十年
(公元44年),谢承《后汉书》载:“班固年13,王充见之,抚其背谓班彪曰:
‘此儿必记汉事。’”谢承书已佚,此文见于范晔《后汉书·班因传》李贤注。班
因生于建武八年,比王充小5岁,班固13岁,王充到京师时,已年满18,正当汉光武
二十年。风华正茂,正是学知识,长见识的大好时机。不过,当时太学受今文经学
的影响,盛行章句之学。传经注重家法师承,先生们将先师的遗教记下,章有章旨,
句有句解,称为“章句”。弟子们反覆记诵,味同嚼腊;恪守师训,不敢越雷池一
步。加之光武皇帝沉迷纬书谶记,事无巨细,皆决于图谶,神学迷信,充斥学坛。
太学教育,不仅方法僵死,而且内容虚诞。好在这时王充的前辈学者社林、郑众、
桓谭、班彪等人都在京师,他们都是古文经学家,博学淹贯,号称大儒。在数家之
中,王充对桓谭和班彪最为推崇,受他们的影响也最深。
班彪(公元2年—公元54年),字叔皮,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东汉
有名的古文经学家、历史学家,史称“通儒上材”。曾续司马迁《史记》,作《史
记后传》。他为人的特点是:“仕不为禄,所如(往)不合”;治学的特点是:
“学不为人,博而不俗”;写作的特点是:“言不为华,述而不作。”(《汉书·
自纪》)其子班因,宇孟坚,即《汉书》的作者,亦博学多通。史书说他“博贯载
籍,九流百家之言,无不穷究。所学无常师,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后汉
书·班彪列传》)当时亦在太学肄业。王充对班氏父子十分赞赏,说:“班叔皮续
太史书百篇以上,记事详悉,义理浃备,观读之者以为甲,而太史公乙。于男孟坚
为尚书郎,文比(媲美)叔皮,非徒五百里(小国)也,乃夫周召鲁卫(大国)之
谓也。”将班氏父子视为超人奇士,比作文华秀美的泱泱大国(《超奇》)。王充
以班彪为师,以班因为友,日诵诗书,砥砺德行,在学问文章、立身道德上都大受
其影响。本传说王充“后至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好博览不守章句。”
班彪并未任职太学,王充师之,乃私淑弟子。王充“好博览不守章句”,正是师承
于班氏“博而不俗”,“不为章句,举大义而已”的家学风格。后来王允“仕郡为
功曹,以数谏诤不合去”;著书“形露易观”,“直露其文,集以俗言。”这些都
与班彪“仕不为禄,所如不合”,“言不为华”的为人处事方法和文章风格绝相类
似。
在思想方法上,王充又得益于桓谭。桓谭(公元前23年一公元50年),字君山,
沛国相(今安徽濉溪县)人。“博学多通,遍习五经”,是两汉之际著名学者。著
有《新论》一书。他治学的特点也是“训诂举大义,不为章句”,与班氏父子学风
相同。在思想方法上,颇具求实精神,喜好古文经学,常与刘歆、扬雄“辨析疑异”,
尤其反对当时盛行的谶纬神学,他曾在光武皇帝面前冒著杀头的危险非议谶纬神学,
对俗儒的鄙俗见解更是深恶痛绝,常常调笔讥讽,“由是多见排抵”。桓谭求实的
治学精神,王充特别欣赏,他在《论衡》书中多次赞赏说:“(桓谭)又作《新论》,
论世间事,辨照然否,虚妄之言,伪饰之辞,莫不证定。”(《超奇》)“世间为
文者众矣,是非不分,然否不定,桓君山论之,可谓得实矣。论文以察实,则君山
汉之贤人也。”(《定贤》)王充本来对汉代的董仲舒、司马迁、扬雄等人十分赞
赏,但在数家之中,王充对桓谭最为激赏,说“仲舒之文可及,君山之论难追”
(《案书》片“彼子长(司马迁)、子云(扬雄)说论之徒,君山为甲。”(《赵
奇》)认为舒仲其文虽奇,犹可学而及之;桓谭出语高峻,非可企及。甚至与以论
说为长的太史公、扬雄相比,桓谭也是首屈一指的。他说桓谭为汉世学术界值定是
非,就像一个公正的执法官一样。从前汉朝的丞相陈平出佳之前,在阎里“分均若
一”,这是能当丞相的象征。桓谭论议平实如陈平之分物,也是当丞相的料。可惜
他因非毁谶纬,贬死途中。王充将这位没过过一天丞相瘾的落拓之士称为“素丞相”,
以配孔子“素王”;并将桓谭作《新论》与孔子作《春秋》相比美:“孔子不王,
素王之业在于《春秋》;然则桓君山不相,素丞相之迹在于《新论》者也。”(
《定贤》)又说“质定世事,论难世疑,桓君山莫上也。”(《案书》)评定世间
的事情,讨论世间疑难,没有一个比得上他。受桓谭的影响,王充对神学迷信、俗
说虚妄也深不以为然,他后来撰著《论衡》一书,其主旨也是“解释世俗之疑,辨
照是非之理”(《对作》),与桓谭《新论》的主题如出一辄。
当时在京师的青年学者除班因外,还有贾逵、傅毅、杨终等,俱曾为官兰台,
王充也与他们有所往来。兰台是东汉的皇家图书馆和国家史馆,在那里读书作文,
皆由公家供应纸墨,条件优越,待遇优厚,是一个清高又实惠的学术机构,因此时
人称进入兰台为登蓬莱,世以为荣。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东汉歹(的古文
经学家。其父贾徽尝从刘歆习《左氏春秋》。逵少承庭训;通《左传》及五经本文。
《后汉书》本传又说他“自为儿童,常在大学,不通人间事”,是一个兼得家庭教
育和太学教育双美的幸运儿。他博通五经,兼明今古,对《左传》、《国语》、
《周礼》尤其专门,特别是对《左传》的兴旺发达,功劳甚大。同时他对于今文家
的《大夏侯尚书》、《谷梁传》也十分精通。他还是汉代第一个遍注群经的大儒,
史书说“逵所著经传义诂及论难百余万言,学者宗之,后世称为通儒。”明帝时,
拜为郎官,与班固同在兰台校书。傅毅,字武仲,扶风茂陵人,少博学,水平中在
平陵习章句,深为章句之学的破碎支离所苦恼,因作《迪志诗》,以殷高宗贤相傅
说后裔自居,说:“先人有训,我讯我诰。训我嘉务,诲我博学。”遂以大义文采
为务,斐然成章。章帝时,授兰台今史,与班贾同业,杨终,字子山,蜀郡成都人。
年13为郡小吏,太守遣至京师习《春秋》。后随郡上计吏至京师,见三府为《哀牢
传》不成,杨终因来自四川,熟悉西南民族情况,作传上之,今天《后汉书·南蛮
西南夷列传》中的《哀牢传》就是杨传的改编本。明帝奇其才,征诣兰台,拜校书
郎。班贾傅杨,俱为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共在兰台,酬酌诗文,好不风光!明帝
水平十七年,五色雀群集,明帝下诏群儒学士各献《神雀赋》。百官众僚,纷纷响
应,结果只有他们四人和侯讽的赋受明帝欣赏。王充记其事曰:“永平中,神雀群
集,孝明诏上《神雀颂》。百官颂上,文皆比瓦石,唯班固、贾逵、傅毅、杨终、
侯讽五颂金玉,明帝览焉。”(《侠文》)王充亲睹其盛,好不羡慕!一再赞美说:
“兰台之史,班固、贾逵、傅毅、杨终,名香文美。”(《别通》)到了晚年,穷
居陋巷,还希望朝廷有朝一日也把他王充征在兰台,“蹈班、贾之迹”,一则以还
平生未遂之愿,二则以“论功德之实”(《须颂》),报主隆思。
四、博览百家
王充在洛阳除了从名师,交胜友外,还广沙博览,穷读群书。《后汉书》说王
充在洛阳,“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途通众流百家
之言。”在熟读经史之余,王充还兼及百家,通诸子之学。浅学俗儒多拘守经本,
认为经为圣人所造,是真理所在,皓首穷经;一经之中,又专守一师之说,抱残守
缺,排斥异己。更莫说儒书以外的诸子百家了。因此他们目光短浅,见解鄙俗。王
充通过对儒书与诸子百家的对比研究,认为诸子与儒经同等重要,有时子书甚至比
经书还为可靠。他说:五经遭秦朝“燔烧禁防,伏生之徒,抱经深藏”,汉兴,
“经书缺灭而不明,篇章弃散而不具”、晁错之徒受经于伏生,自后名师儒者,
“各以私意,分析文字”,师徒传相授受,形成了所谓的家法和师法。经书本身的
正误已难以辨别,更莫说经师讲解的是是非非了。相反的是,“秦虽无道,不播诸
子”。由此看来,经书有遗篇,而诸子无缺文。孰劣孰优就不辩自明了。王充认为:
“诸子尺书,文篇俱在,可观读以正说。”王充说:圣人作经也有文献依据,“六
经之作皆有据”。由此言之,“书(于史)亦为本,经亦为末。末失事实,本得道
质”。可见诸子群籍,还是经书赖以造作的依据,哪么正可据之以定正经书。因此
他说:“知屋漏者在字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经误者在诸子。”就像立身屋檐底
下知道屋漏,身处草莽看得清政治得失一样,读读诸子百家的书,就容易看出经书
的错误。可是章句之儒只知信守师说,鹦鹉学舌地“师师相传”,代代相袭,殊不
知“初为章句者,非通览之人也”(《书解》)。这是就经与子的关系来说的。
从一个希望成为心胸开阔、知识渊博的人来说,博涉经书以外的众流百家更显
必要。他形象地比喻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深者观蛟龙。”
所涉历的程度和深浅不同,其所见闻和收获自然也不同。他说做学问也是如此:
“入道浅深,其犹此也。浅者则见传记谐文,深者入圣室观秘书。故人道弥深,所
见弥大。”他又比喻说:人们游历都想进大都市,就是因为“多奇观也”。而“百
家之言,古今行事,其为奇异,非徒都邑大市也。”他又说:“大川相间(兼),
小川相属(归属),东流归海,故海大也。”倘若“海不通于百川,安得巨大之名”?
人做学问也是如此,“人含百家之言,犹海怀百川之流也。”(《别通篇》)其渊
博的知识就会自然而然形成。王充经子并重,博涉众流的特点,正是他成就其博学
通才的原因之一。
王充还注意训练自己通博致用和造书属文的能力,他将当时儒学之士分为四等,
即:儒生、通儒、文人、鸿儒,他说:“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博览古今者为通人,
采掇传书以上书奏记者为文人,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并且认为:“儒
生过俗人,通人胜儒生,文人逾通人,鸿儒超文人。”(《超奇》)儒生托身儒门,
治圣人之经,学圣人之道,远远胜过不学无术的俗人;但儒生仅能死守一经,不知
世务,不通古今,“守信师法,虽辞说多,终不为博”(《效力》),故不及博览
古今的通人;通人识古通今,诚然可贵,王充曾说过:“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沈;
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谢短》)但是识古通今,只是一种知识的象征,只
要“好学勤力,博闻强识”即可做到,能力如何不得而知。如果“通人览见广博,
不能摄以论说,此为匿书主人”,好像那藏书家有书不能观读一样,他认为:“凡
贵通者,贵其能用之也”,如果学而不能用,“虽千篇以上,是鹦鹉能言之类也。”
文人能草章属文,正是“博通能用”的人,故贵于通人。但是,文人仅能作单篇文
章,不能“连结篇章”,写成专书,所以不及能写长文大著,自成一家之言的鸿儒。
他认为鸿儒最为珍贵,如果说文人是知识分子中的超人奇士的话,那么鸿儒就是
“超而又超”,“奇而又奇”的特级人物,若与儒生相比,就好像装饰华美的车子
与破车,锦绣与旧袍子相比一样;如果与俗人相比,更是犹如泰山的山顶与山脚,
长狄的颈项与脚掌一样,具有天壤之别!他们是人中超奇,“世之金玉”。(《超
奇》)汉代的谷永、唐林,能上书言奏,依经论事,属于“文人”;而董仲舒、司
马迁、扬雄、刘向、刘歆、桓谭等人能鸿篇大论,著书立说,则是“鸿儒”。王充
把他们与圣人同科,视为稀世之珍:“近世刘子政父子、杨子云、桓君山,其犹文
武周公并出一时……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超奇》)王充对鸿儒如此
看重,自然他的努力方向也就是成为一名为世所贵的鸿儒了。他师事班彪,不守章
句,博览百家……都是通往鸿儒之路的有效措施。
王充在京师游学历时多久,史无明文,袁山松《后汉书》说王充赶上了汉明帝
临辟雍的盛典:
充幼聪朗。诣太学,观天子临辟雍,作《大儒论》。
袁山松书已佚,这条材料见于李贤《后汉书注》。注文作《六儒论》,根据王
充推崇鸿儒的思想,“六儒”当为大儒之误。辟雍,周代为太学之一,汉代则作为
尊儒学、行典礼的场所。据《后汉书·儒林列传》,东汉辟雍始建于光武皇帝中元
元年(56年),尚未来得及亲临其境,光武帝便驾崩了。到了“明帝即位,才亲行
其礼。”《明帝纪》说,水平元年(58年)十月“幸辟雍”,那么,至少在永平元
年,王充尚在京师,其时他已32岁,在洛阳访学已经14岁。明帝在即位之年,恢复
了许多久废的儒礼,以表示对礼治的提倡。这年正月,皇帝戴上九寸高的通天冠,
穿上绣著日月星辰的礼服,先祭光武皇帝于明堂,既而登灵台,望云物,吹奏迎春
的乐曲,观察物侯的变化,制定《时令》书,颁给列侯、诸王,重演了一番早为孔
子所叹惜的授时“告朔之礼”。这年冬天,明帝又亲临辟雍,举行尊老养贤之礼。
事先推定年老博学的李躬为“三老”,曾授明帝《尚书》的桓荣为“五更”,这天,
天子先行到达辟雍,举行典礼,然后派人用安车蒲轮(用蒲草裹轮以免巅簸)将三
老五更接来,皇帝亲自到门屏之间迎接。以宾主(而非君臣)之礼迎上柞阶。皇帝
下诏“尊事三老,兄事五更”,三公九卿,各就各位。皇帝挽起龙袍,操刀亲割,
将肉献(不是赐)给三老,还亲自给他酌酒;五更,则由三公如此这般地侍候。接
著举行射礼,射礼完毕,明帝归坐于讲堂之上,正襟危坐,执经自讲,诸儒执经问
难于前。不够级别的“冠带缙绅”,只有环绕著辟雍璧水,隔岸观望了。这天,平
时被人骂为穷酸腐儒的儒生算是扬眉吐气了一回。王充看到了这出从前只在礼书上
记载著、在儒生们口头传诵著的敬老尊儒大典,无疑是十分兴奋的,于是欣然作
《大儒论》以颂其事。就是事隔数百年后,范晔作《后汉书》,在写到这一盛况时,
也不无激动地说:“(明帝)坐明堂以朝群后,登灵台以望云物,袒割辟雍之上,
尊事三老五更……济济乎!洋洋乎!盛于永平矣。”
五、仕途落拓
和所有的读书人一样,王充学成之后,也曾抱著致君尧舜的梦想,走“学而优
则仕”的路子。可是王充在官场的境遇并不比他的老师们好多少,《自纪篇》自叙
其为官履历曰:
在县,位至掾功曹;在都尉府,位亦椽功曹;在太守,为列掾五官功曹行事;
入州为从事。
王充一身只当过地方官,东汉地方机构,实行州、郡、县三级制,王充历仕三
级,但都位不离“掾”。掾,是汉代各极机构中的属官。在县里,他作官至掾功曹,
主管一县人事和考功。在郡里,他曾先后在军事长官都尉府作过掾功曹,在行政长
官太守府代理五官曹和功曹。在州里,他亦被州刺史征辟为从事属官。生平就没逃
脱过为人下僚的命运。
王充为官的地方,可考知者有扬州、丹阳、九江、庐江等地,《自纪篇》曰:
“充以元和三年(86年)徙家辟诣扬州部丹阳、九江、庐江,后入为治中。材小任
大,’职在刺割。章和二年(88年),罢州家居。”这条自纪《北堂书钞》卷73和
《太平御览》卷602引作“章和二年,徙家避难扬州丹阳。”有误,“章和二年”应
作元和二年,章和二年是充自免家居年,非始往之年。辟,指征辟,被征去作官,
不是避难。《后汉书》亦载:“刺史董勤辟为从事,转治中,自免还家。”辟字正
作征辟讲。扬州是汉武帝所置十三部(州)之一,东汉为郡上一级行政机构。丹阳、
九江、庐江皆郡名,当时属扬州部所辖。在元和三年前,王充为任何所尚不清楚。
刘汝霖《汉晋学术编年》建初元年条,根据王充《对作篇》“建初孟年,中州颇歉,
颖川汝南,流民四散,圣主忧怀,诏书数至,《论衡》之人,奏记郡守,宜禁奢侈,
以备困乏。言不纳用,退题记草,名曰《备乏》”的自述,遂怀疑“充所仕者非在
会稽而在中州之郡邪?”但别无旁证,难成定论。
造成王充这种徘徊州县,淹滞不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后来王充结合自己的切
身体会,曾对仕路穷通作过全面的分析和论述。《逢遇篇》将入仕宦的达与不达归
结为遇与不遇:
操行有常贤,仕宦无常遇。贤不贤,才也;遇不遇,时也。才高行洁,不可保
以必尊贵;能薄操浊,不可保以必卑贱。或才高行洁,不遇,退在下流;薄能浊操,
遇,进在众上。世各自有以取士,士亦各自得以进。进在遇,退在不遇。处尊居显,
未必贤,遇也;位卑在下,未必愚,不遇也。
古人常说“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贤才常有,但仕宦的机会不常有。生
逢其时,仕遇其主,虽才浅德薄也因缘得进;反之,如果生不逢时,所遇非人,即
使才高八斗,德比夷齐,也会落拓在野,沉沦下僚。这在缺乏健全的竟争机制时更
是如此。不过王充生当光武、明帝、章帝、和帝之世,正是东汉王朝的上升时期,
征辟举拔之制,还是比较正常的,似乎谈不上生不逢时的问题,但并不排除其所遇
非人的可能。《后汉书》说他“仕郡为功曹,以数谏争不合去”。王充也曾自纪建
初初年,中州欠收,充曾上书郡守,主张厉行节俭,以备困乏,但“言不纳用”;
时俗嗜酒,充以为酒耗五谷,又有醺酒滋事之忧,奏记郡守:主张“禁酒”,亦不
被重视。读书人的看家本领就是建言献策,既然言不纳用,可见他遇到的确实并非
知己。
王充在《累害篇》中又提出“累害”说:
凡入仕宦有稽留不进,行节有毁伤不全,罪过有累积不除,声名有暗昧不明,
才非下,行非悖,又知(智)非昏,策非味也,连遭外祸,累害之也。
仕宦留滞,行迹诬伤,有罪不除,声名狼狈……这一切并不一定是他本人的过
错,很可能是外物的连累和陷害。王充将这些来自外物的毁伤归纳为“三累三害”。
何谓三累三害?充说:乡里有三累,朝廷有三害。
乡之三累指仕宦之前遇到的麻烦:朋友反目,相为毁伤,一累也;庸才忌妒,
毁伤高才,二票也;交游失和,转相攻击,三累也。朝之三害指出佳之后遭受的陷
害:竟进者为了有限的职位互相低毁,在长官面前捏造夸大事实,长官又不明察,
信纳其言,一害也;同僚爱好不同,清浊异操,“清吏增郁郁之白,举涓涓之言”,
名声越来越洁白,见解越来越高明,浊吏自渐形秽,怀恨在心,暗中收集清吏的过
失,陷害重罚,二害也;长官亲幸佐吏,佐吏人品不高,提拔邪回之人,对不肯附
从的“清正之士”必然心怀不满,在长官面前低毁他,三害也。王充所举的三累三
害,生动而具体,恰如自己的切身遭遇。《自纪篇》自谓:“见污伤不肯自明,位
不进亦不怀恨”;“不泛交俗才,俗才因其微过,蜚条(匿名信)陷之,然终不自
明。”正是对三累三害的绝好注释。
《状留篇》中,王充对贤儒“仕宦不进,官爵卑微”的原因从多方面作了剖析,
从贤儒自身方面看:一则因学问难成,“计学问之日,固已尽年之半矣”,他们
“锐意于道,遂无贪仕之心”。等他们出仕了,又“纯特方正,无圆锐(圆滑钻营)
之操”。在那只有奸滑才有市场的官场里,自然就“迟取进难”了。故世之贤儒不
善于钻营。二则“贤儒怀古今之学,负荷礼义之重”,内心受著良知的牵累,外在
又受礼义的约束,“不敢妄进苟取”,这是贤儒不愿钻营。此所谓“学多道重为身
累也”。三则贤儒安贫乐道,“遵礼蹈绳,修身守节,在下不汲汲,故有沉滞之留”。
可是“名生于高官而毁起于卑下”,贤儒总是在卑下之位,故始终受人非毁,令名
不伸。从长官方面看:一则长官昏庸,倒行逆施,任用俗吏:“将(长官)暗道废,
则俗吏乘贤儒,贤儒在下位”。二则长官愚暗,不能知贤,俗话说“大器晚成,宝
货难售”,“长吏不能知贤,而贤者道大,力劣不能拔举之故也”。三则长官器识
狭小,不能用贤。轻物易举,重货难移,俗吏如鸿毛,飞扬千里;贤者若金铁,飘
风不能动。贤儒不进,正是“长吏力劣,不能用也”。更有甚者,“长吏妒贤,不
能容善”,这样一来,贤儒奇士,不被无妄之灾,送进班房,已是万幸了,哪里还
敢望升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呢?王充对贤儒稽留的原因所作的分析十分全面深
透,也十分悲枪,因为他本人就是这样一位沉沦下僚的贤儒,《自纪德》说:他
“不好徼名于世,不为利害见将(长官)”,“赐见君将,不及(问)不对。在乡
里慕蘧伯玉之节(“天下有道则仕,无道则隐”),在朝廷则贪史子鱼之行(正直
处世)。”“得官不欣,失官不恨。”“不慕高官,不恚下位。”……正是《状留
篇》中所状“贤儒”“锐意于道,不妄进苟取”的风骨。
由上可知。王充在《逢遇》、《累害》、《状留》等篇中所谈影响进退利钝的
“遇进废退”、“三累三害”和“贤儒稽留”等问题,都是他的现身说法。王充撰
此文,不过借事言志,明理抒慨而已,他在这里谈的达与不达,进与不进的种种原
因,其实就是他本人经历的写真。
六、废退穷居
仕宦而至将相,衣锦而归故里,这是中国士大夫引以为荣的事情,也是中国士
大夫为之焦思,为之落拓的揪心之事。可是,这对于王充来说,一件也没有。仕宦
不显,进言不纳,不仅致君尧舜、出仕行义的理想无以实现,而且还常常因自己的
清节自守,而惹得俗才奸人的“董条构陷”。上无以求通,下无以合俗,进无以兼
济天下,退无以独善其身,是进亦不得,退亦不得,茫茫岁月,何以发遣?何以心
安呢?中国士大夫自有其安身立命之所,即孔子所谓“君子求诸己”,反求于方寸
之间,做到当下心安。当年孔子才博道大,天下莫容,于是斐然而生“归欤”之叹。
王充亦志大才高,不用于世,徘徊之下,也不能不有“归休”之念了。章和二年,
王充正式告老退休了:“章和二年,罢州家居。年届七十,时可悬舆。”(《自纪》)
孔子说:“吾不仕故艺(多才多艺)。”《史记》亦载“孔子不仕,退而修《诗》
《书》《礼》《乐》,弟子弥众。”出仕不利,反而成就了孔子多才多艺的本领;
不仕,故孔子有暇修诗书礼乐,教授生徒。王充亦然,《后汉书》说他“后返乡里,
屏居教授”;充《自纪》曰“充仕数不耦,徒著书自娱”。致君尧舜,力行王道,
固然是儒者的理想,但是“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著书“立言”以传后人,也
是圣贤相提倡的事业。王充正是一步一趋地重践著当年孔老夫子的人生之路。
罢州家居,当然也常有“仕路隔绝,志穷无如”的失落感,也曾希望朝廷能征
召他,“使处台阁之下,蹈班贾之迹”,对朝廷的事看得清,听得切,以便准确无
误地、尽情尽意地歌功颂德,免得因身“在古荒流之地”,了解不透,说得不痛不
痒(《须颂》)。机会终于来了,友人谢夷吾向朝廷举荐王充了!夷吾,会稽山阴
人,与王充同郡,善风角占候,史称他能预测死期,《后汉书》入《方术传》。夷
吾与王充操术不同,但却是很好的朋友。夷吾官至荆州刺史、钜鹿太守,官运也比
王充亨通。特别难能可贵的是他“所在爱育人物,有善绩”。在王充罢州家居之年,
谢夷吾向皇帝推举他说:“充之天才,非学所加,虽前世孟轲、孙卿,近汉扬雄、
刘歆、司马迁,不能过也。”(李贤《后汉书注》引谢承《后汉书》)汉章帝特下
诏书,令用公车(公家车骑)将王充征往京师。这是王充一生中由皇帝正式下令征
召的唯一机会,可是王充并未成行,范晔《后汉书》说是“(因)病不行”。’也
恰恰就在这一年,汉章帝驾崩。新君继位,万象更新,谁也顾不上老皇帝曾下过的
征贤诏书了。真是千载一时,失不再来了,子夏说:“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王
充对此深有体会,赞赏不已,一再说:“人遇偶及遭累害,皆有命也。”“俞贵之
人,俱学独达,并仕独迁;命富之人,俱求独得,并为独成。贫贱反此,难达、难
迁、难得、难成,获过受罪,疾病亡遗,失其富贵。”(《命禄篇》)真是字字寄
慨,句句寓情呀!既然他错过了这样好的机会,那就是命中无禄了,于是他只好困
居乡闾,去实践颜子的陋巷之乐了。
更让王充难堪的是那些“贪进忽退,收成弃败”的世俗之情。王充“升擢在位
之时,众人蚁附;废退穷居,旧故叛去”(《自纪》)。这些世情俗态,无时无刻
不在撞击著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之心。日月逾迈,头白齿落,志力衰耗。又加“贫
无供养”,难免“志不愉快”。老迈穷居,实在凄惨!物质条件既不可满足,于是
他进一步又反躬内求,“养气自守”。王充自叙晚年生活说:
养气自守,适食则(节)酒。闭明塞聪,爱精自保,适辅服药引导,庶冀性命
可延,斯须不老。
闭上眼睛,塞紧耳朵,不问世事,可以求得当下心安;少吃少喝,养气守神,
清心寡欲,可以克服物质上的不足,此即“导引之术”。这与王充在《道虚篇》中
批评“世或以老了之道为可以度世,恬淡无欲,养精爱气”,揭露“老子之术以恬
淡无欲延寿度世者,复虚也”的风格,适相水火。何以出现这一矛盾现象呢?儒家
要求人们积极入世,以天下为己任,可如果此路不通,它又教人们求诸己,在道德
上做个完人,于内心里求得满足,此颜回所谓“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者也。
这是在仕路不通时自遣的法宝。傥若一个人一发到了连“居陋巷,饭蔬食”的条件
也没有了,既不得其志,又不得其养,道家的养生之术便悄然来到你的身边,只要
你吐纳导引,辅之以熊经鸟伸,药饵服食,便可以保证健康,长生久视,这是在物
质条件缺乏时的自存之术。
王充,始而苦读经史,畅论大道,欲致君尧舜,仕以行义,结果如适吴越以售
章甫,不合时适,无人赏识,遂淹滞州县,沉沦下僚。他完节自守,独善其身,又
受俗才的蜚条构陷,难以自安。现在退守乡里,”又“穷无供养”,老病交加……
真是山穷水尽,壮志销罄。面对历数之冉冉,难免“终祖”(死亡)之戚戚,于是
导引以求延年,服气以驱饥寒,堕入方土长生不老术中。读者于此,当悟何以吾国
养生气功、导引房中之术举世独昌之原故了吧!
正如王充自己在《道虚篇》所说的那样:百药可以愈病,服气可以健身,但绝
对不能度百逾世,寿至不死。有生就有死,死就是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死者,
生之效;生者,死之验也”。他希望“不老”,但却“发白齿脱”;希望“命延”,
但却“既晚无还”。返老还童是不可能的了,唯有著书立说以体现自己的存在,以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整理完平生著述,还撰写了一篇长长的《自纪》,在“命
以不延,吁叹悲哉”的哀叹声中,走完了自己失意的人生之旅。史家没有记载他死
的具体年代,只含糊其辞地说“永元中(约公元)病率于家”。
七、平生著述
王充仕宦不达,志穷无如,遂“淫(广泛)读古书,甘闻异言”。又感“世书
俗说,多所不安”,于是“幽居独处,考论实虚”,发深邃之想,奋如椽之笔,撰
著鸿文大论,上探天文,下穷地理,中讨人事,以便“垂书示后”,留不朽之名。
王充的著述,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讥时刺世,劝善勉节类。有《讥俗》之书:帕纪篇》说:“俗性贪进忽退,
收成弃败,充升擢在位之时,众人蚁附,废退穷居,旧故叛去,志俗人之寡恩,故
闭居作《讥俗》《节义》12篇。”
《讥俗》《节义》,今不见于《论衡》书中,有人说是两部书,但这里明言
“讥俗节义12篇”,其为一书可知。其书又单称《讥俗》:“充既疾俗情,作《讥
俗》之书,欲悟俗人,故形露其指,为分别之文。”这里都以《讥俗》概二书,颇
疑“讥俗”为书名,“节义”为篇名,居《讥俗》全书之首,称“《讥俗·节义》”,
犹称“《论衡》‘三增’‘九虚’”之类也。
二是议政言事类,有《政务》之书,《备之》、《禁酒》等篇。《自纪》:
充既疾俗情,作《讥俗》之书,又闵人君之政,徒欲治人,不得其直,不晓其
务,愁情苦思,不睹所趋,故作《政务》之书。
这里说《政务》之书是为人君陈“所宜”、“所务”、“所趋”的治国方略。
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王充在《对作篇》中又补充说明了《政务》之书的内容:一则
说“其《政务》,言治民之道。”一则说:“《政务》为郡国守相,县邑令长,陈
通政事所当尚务。欲令全民立化,奉称国恩。”可见其书也探讨了地方长官如何治
民的问题,内容十分全面。王充曾游学京师十余年,又常在地方任官,再加上他的
博闻奇识,所言必有可观,故他本人也十分自信,将《政务》比作可供王者览观风
俗的《诗经》,说:“古有命使采诗,欲观风俗,知下情也。《论衡》、《政务》,
其犹诗也。”
除了论政专书外,王充还有随事即兴之作,如《备乏》、《禁酒》等篇。《对
作篇》言:
建初孟年,中州颇歉,颖川汝南,民流四散;圣主忧怀,诏书数至。《论衡》
之人,奏记那守,宜禁奢侈,以备困乏。言不纳用,退题记草,名曰《备乏》。
酒靡五谷,生起盗贼,沉酒饮酒,盗贼不绝。奏记郡守,禁民酒。退题记草,
名曰《禁酒》。
张宗祥《论衡校订附记》认为:“《政务》之书不悉篇数,所可考者,《备乏》、
《禁酒》两篇耳。”将《备乏》《禁酒》作为《政务》的两篇。如果单从“言治民
之事”考之,二篇确与《政务》同旨,但却没有更多的证据说明它们就是其中的一
部分,只好存疑。
三是考订伪书俗文,虚说漫辞,有《论衡》之书。《自纪》曰;
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
《论衡》之书今存,是研究王充思想的主要依据,《论衡》创始于明帝永平之
末,初成于章帝建初时期:虞翻《会稽典录》:“《论衡》造于永平末,定于建初
之年。”至晚年穷居乡里,又重加整理。朱谦之《王充著作考》(载《文史》第一
辑)认为“《论衡》一书经过三次摆集。”王充于章和二年罢州家居后所定为最终
的定本。《论衡》的主要思想下面要分别论述,这里仅就充所自叙列其一二。《佚
文篇》: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
“疾虚妄”。
疾,即痛恨。“疾虚妄”,即痛限虚伪不实的言论。犹如孔子归纳《诗经》的
主题思想为“思无邪”一样,“疾虚妄”就是《论衡》的主体思想,这是就其发愤
著《论衡》说的,可以视为著作动机。不过如果全面概括《论衡》的主题,似以
《对作篇》“《论衡》实事疾妄”为更准确。“实事”,即考证事实,实事求是,
王充在同篇中又称之为“务实诚”;“疾妄”,即驳斥虚妄,反对迷信。“实事”
(即“务实诚”)是正面论说,为立论;“疾妄”是从反面辩驳,为驳论。一正一
反,反覆周致。用范晔的归纳即是“释物类同异(实事),正时俗嫌疑(疾妄)”
(《后汉书》)。王充在《对作篇》中更具体地揭示了本书的内容:
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
则华文(浮华之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大肆流行),则实事不见用。故《论衡》
者所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非育调饰辞,为奇伟之观也。
又说:
今《论衡》就世俗之书,订其真伪,辨其实虚,非造始更为,无本于前也。
这里说的是订正书本的“虚妄之言”和“华文浮辞”,解决学术上的错误言论。
充又说:
《论衡》细说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然否之理。
这是辨明世俗的疑惑,解决生活中的疑难问题。
《论衡》是王充的经意之作,其书虽然初成于永平建初时期,事隔20作后,他
重修《论衡》,仍然十分用心。谢承《后汉书》说他“于宅内门户炉柱各置笔砚简
牍,见事而作,著《论衡》85篇。”(《艺文类聚》卷58引)范晔《后汉书》亦说
充“以借儒守文,多失其真。乃闭门潜思,绝庆吊之礼,户牖壁墙各置刀笔,著
《论衡》八十五篇。”可见他晚年闭门深思,断绝社交往来,在家里四到八处都放
有笔墨简编,灵感所到,即行著录。通过这样深思熟虑,潜心著述,才写成了《论
衡》的最后定本。其思深,其功勤,于此可见一斑。
第四类是颐情养性之作,有《养性》之书。《自纪篇》:
年届70,时可悬舆……历数冉冉,庚辛域际,虽惧终祖,愚犹沛沛(心潮激荡),
乃作《养性》之书十六篇。养气自守,适食则(节)酒。
王充在庚辛之际,年届70,则此“庚”,指和帝永元二年庚寅,为公元90年;
“辛”,即永无三年辛卯,为公元91年。其时王充65岁。“发白齿落”,“贫无供
养”,又加用思太专,伤耗精气,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桓谭疾感于苦思,
王弃气竭于思虑”,正是指此而言。故充“养气自守”,“爱精自保”,时辅以
“服药引导”,希望“性命可延”。并著《养性》之书来总结经验。王充在谈到
《养性》之书的具体内容时,还说到:“上自黄(帝)唐(尧),下臻秦汉而来,
折衷以圣道,析理于通才,如衡之平,如鉴之开,幼老生死古今,罔不详该。”可
见书中还广征博引古今养生成就,用圣人之言折衷去取,概括了古今幼老生死问题。
言之有据,议论平实,就像天平一般平正,明镜一样清沏。《养性》书今已不传。
虞翻《会稽典录》曰:“王充年渐70,乃作《养生》之书,凡16篇。”(《太平御
览》卷720)。《文心雕龙·养气篇》曰:“昔王充著述,制‘养气’之篇,验已
(既有经验)而作,岂虚语哉!”《养性》书名,虞翻作《养生》,刘勰作“养气”,
朱谦之说是《养性》之误;蒋祖怡《王充卷》又说刘勰所称《养气篇》为《养性书》
16篇之一(页115,196)。其实“生”“性”相通,《养生》即《养性》;王充以
气为生命之源:“用气为性”,“以气为寿”(《无形篇》),养生(或养性)必
先养气,刘勰乃依其要旨而称名,并非有误。至于说《养气》为《养性》之一,可
备一说,惜无确据。臧琳《经义杂记》卷16又说:《自纪篇》中“闭目塞聪,爱精
自保,适辅眼药引导,疑是16篇之目。”显系牵强附会,但如果说是《养性》之书
的内容提要,则是可以考虑的。
第五类是杂著,见于记载的有《大儒论》、《果赋》等。《大儒论》作于明帝
水平二年,已佚,见于李贤《后汉书注》所引袁山松《后汉书》,引文“大”字作
“六”。《果赋》,已佚,见于《太平御览》卷168引。
王充的著作流传于今的只有《论衡》85篇,其中《招致》一篇有目无书,实存
84篇。其余《讥俗》(含《节义》)之书,《政务》之书,《备乏》、《禁酒》之
篇,《养性》(含养气)之书,《大儒论》等,归宿如何,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
一以为保存于今本《论衡》之中。南京大学《国学丛刊》二卷三期(1923年)张右
源撰文,认为:“今本《论衡》是把原来的《讥俗》之书,《论衡》之书,《养性》
之书混杂起来了。”朱谦之亦同此说,还在今本《论衡》中分析出哪是《讥俗》,
哪是《节义》,哪是《政务》,哪是初本《论衡》,哪是《养性》……;北京大学
历史系《论衡注释》小组亦认为王充的著作虽有遗篇,但以上诸书历经王充本人整
理,都基本保存在今本《论衡》之中,只是具体篇章无法分析了(《前言》)。与
此相反,张宗祥《论衡校订附记》认为:“请书皆不传,所传者独《论衡》之书八
十五篇耳。”蒋祖恰也人为“王充《养性》、《政务》、《讥俗》三书,至今均已
亡佚,虽则它们的基本观点在今本《论衡》中可以探知,但今本《论衡》实未包括
上述三种著作。”
我们认为,同一作者,不同著作的内容互相渗透,是常有的事,因此我们往往
可从现存著作中窥知其佚书的内容。但是,我们却不能就此得出佚书的篇章就已包
括在今存著作之中的结论。王充的著作也有这种情况。固然今本《论衡》保留了一
些《讥俗》、《政务》、《养性》、《大儒论》等书的某些内容,但我们不能说今
本《论衡》就包括了诸书的全部篇目,更没有充足理由说是诸书的改编。首先,
《论衡》与《讥俗》、《政务》、《养性》等书是各自独立的专书,王充在不少章
节常常将《论衡》与诸书对举:
《自纪篇》曰:
充既疾俗情,作《讥俗》之书;又闵人君之政……故作《政务》之书;又伤俗
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
以此见《讥俗》、《政务》、《论衡》相次而作,本为三书。又《对作篇》曰:
其《政务》言治民之道;《论衡》诸篇,实俗间之凡人所见,与彼无以异也。
《政务》与《论衡》对举,内容也各自不同。又《自纪篇》:
《讥俗》之书,欲悟俗人,故形露其旨,为分别之文,《论衡》之书,何为复
然?
《讥俗》与《论衡》对举,并通过问难者的口,两相比较其风格。
致于《养性》之书,《自纪篇》明明叙在充晚年穷居老病时所作,更在诸书之
后,不可与《论衡》之书相混同。由此可见,《讥俗》、《政务》、《论衡》、
《养性》各自为书,不相杂厕。即或诸书有的内容经王充晚年改定,收入了《论衡》
定本之中,其改动也是非常之大的,不能简单地视为同书的改隶。如世以为《备之》、
《禁酒》是《政务》中的两篇,《节义》是《讥俗》中的一篇,《养气》是《养性》
中的一篇,都不见于今本《论衡》之中,即是明证。
今本《论衡》中有不少讥时俗、言政事的内容(尽管没有说节义,讲治道),
如果说是《讥俗》、《政务》之书的改隶还差可成立的话,那么《养性》之书的内
容却是在《论衡》中难寻踪影的。相反,我们从中找到的只有他对道术方技的批判:
如前所说,王充在《道虚篇》中否定了“老子之术,以恬淡无欲,延寿度世”;王
子乔之辈“辟谷不食,遂为仙人”;道家相夸的“真人食气,寿而不死”;“导气
养性,度世而不死”;“服食药物,延年度世”等等长生不老之术的可行性。还在
《无形篇》中重申这一批评,坚信“用气为性,性成命定。形不可变化,命不可减
加”。大概说来,《论衡》主要作于壮年,其时意气风发,颇具指点江山,粪土当
年的豪情,因此其中注意的是疾虚妄,求实诚的学术问题。晚年著《养性》,年渐
70,“志力衰耗”,“志穷无如”,常有“历数冉冉”,日薄西山,壮志不酬,晚
景索莫之态。难免不有“终祖”之惧,于是将养生益年提上日程。此亦少壮重事业,
老来迷养生之常情。养生的内容既不见于今本《论衡》,其已失传当无疑问了。
就是今传的《论衡》一书,在写成之后,因其议论“违诡于俗”,“不类前人”,
因而遭到种种非难,没有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她得以流传,还要感谢蔡邕、王朗
二人的赏识与看重。谢承《后汉书》记载:
王充所作《论衡》,中土未有传者,蔡邕入吴始得之,恒秘玩以为谈助。后王
朗为会稽太守,又得其书,及还许下,时人称其才进。或曰:“不见异人,当得异
书。”问之,果得《论衡》之差。由是遂见传焉。
以上这段文字见于李贤《后汉书注》所引。蔡邕,东汉末人;王朗,三国魏人。
可见在王充卒后100余年,《论衡》一书方始流传于世。
在流传过程中,《论衡》在篇章上也有脱落,今传85篇,其《招致》一篇,即
有录无书,至于散见于各种类书和古注的王充佚文残句则更多,北京大学历史系
《论衡注释》第四册附有较全的辑补。《论衡》原书篇章的多少,也是一个争论不
休的问题。《四库提要·子部·杂家》《论衡提要》说:“然则原书实百余篇,此
本85篇,已非其旧矣。”其依据是王充《自纪》“吾书才出百”一句话。近人刘盼
遂从之,特作《王充论衡篇数残佚考》刊载于《古史辩》第四册。今人也有怀疑此
说者,蒋祖怡《王充卷》(143页)认为《论衡》原本85篇,所谓百篇者,系指王充
的所有著作,包括《讥俗》、《节义》、《政务》、《论衡》、《养性》在内。我
们认为,85卷说较为可靠,不过“百篇”之数既不是《论篇》的篇数,也不是王充
所有著作的总和。王充在《扶文篇》中直接言及《论衡》篇数时只说“《论衡》篇
以十数”,不言以百数(刘盼遂先生说“十”为“百”字之误,缺乏版本依据),
足见《论衡》本身不出百。其次,后世史家作传,著录《论衡》,都一致作85篇,
并无百篇之说,自谢承《后汉书》(《艺文类聚》卷58,《初学记》卷24),范晔
《后汉书》,葛噗《抱朴子》(《喻蔽篇》)及《事文类聚》别集二所引佚文)和
《隋书·经籍志》以下,莫不皆然。其中谢承是三国魏人,距王充之卒仅百余年,
所记具有较强的可靠性。其次,王充《自纪篇》所称“吾书亦才出百”,是就世人
指责充“所作新书”篇繁文重而作的答辩,显然只指其晚年所著《论衡》、《养性》
二书而言,范晔《后汉书》一则日“充闭门潜思……著《论衡》85篇,20余万言。”
一则说:“年渐70,志力衰耗,乃造《养性书》16篇。”85加16,为101篇,正合
“出百”之数。既然王充晚著新书总共才“出百”,那么《论衡》一部就不可能独
有百篇之多了。《论衡》、”《养性》为充晚近定本,可能最初即合订行世,后来
《养性》之书佚,而《论衡》独传。《北堂书钞》卷98引《抱朴子》遗文曾有这样
一则记载:
王充所著《论衡》,北方都未有得之者,蔡伯喈(邕)尝到江东得之,叹其文
高,度越诸子。及还中国(中原),诸儒觉其谈论更远,嫌(怀疑)得异书。或搜
其隐处,果得《论衡》。提取数卷持去。伯喈曰:“惟吾与汝共之,弗广也。”
其人所“捉取”之数卷,可能就是《养性》之书16篇,后渐散佚,因而《论衡》
得传(仅缺一篇),《养性书》却不可得而见了。
八、崇儒尊孔
如前所说,世人颇以王充问孔,刺孟、讥讽俗儒,而怀疑王充的儒者身份。其
实,就王充的整个思想特色和感情特征看来,他仍然是一位儒者,只不过不是经师
罢了。从王充《论衡》中,随处可见他崇儒尊孔的思想。
王充出身于孤门细族,苦学成才,对与他有相似经历的孔子推崇有加。《本性
篇》:“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也!”认为孔子是道德最高尚的人物,
是诸子百家之中最优秀的。《辨崇德》又说:“孔子,圣人,知(智)府也。”与
孟子以来的儒家学派一样,王充也认为孔子是知识渊博,大智大慧的“智府”。在
《知实篇》中王充盛赞:“孔子见窍睹微,思虑洞达,才智兼倍,强力不倦,超逾
伦等。”说孔子见识非常,明察秋毫;深思熟虑,思维深邃;材智加倍于常人,努
力不已,至老不倦,是人类的超才奇士!
王充的一生又是沉沦下僚,落拓不偶的一生,这也与孔子道大难容,周游列国
却无所遇的遭遇相同。故每当王充遭人非议,受人讥讽时,常常引孔子以自况,借
孔子以自遣。王充曾为人下僚,仕于小县,有人讥消他“仕不择地,浊操伤行”,
王充在《自纪篇》中回答说:“可效放者,莫过孔子。孔子之仕,无所避矣。”孔
子贱为季孙氏的乘田委吏,并无悒郁之色;又贵为鲁国的司空摄相,却无骄矜之气。
孔子说过“不患无位,患所以立”,王充也说:“忧德之不丰,不忧爵之不尊;耻
名之不白,不耻位之不迁。”与孔子志趣相同。有人讥笑王充“仕数黜斥”,王充
说:“才鸿莫过孔子。孔子不容,斥逐,伐树,接浙,见围,削迹,困饿陈蔡,门
人有菜色。”世之才高德盛没有比得上孔子的了。可是孔子被鲁国驱逐出来,在宋
国有桓囗伐树相逼之祸,在齐国捞起煮饭的米仓惶出逃,还被围于匡,卫国人除其
车辄以示痛绝,特别是被围于陈蔡之间,受尽饥饿之苦,弟子一个个面黄肌瘦……
这不也是鸿才遭黜么?更何况“吾材不逮(及)孔子,不偶(遇)之厄(困),未
与之等”哩!可见“达者未必知,穷者未必愚”。王充、孔子,可谓圣贤相知,惺
惺相惜呀。
与那班神化孔子,迷信孔子的腐儒迂士不同的是,王充推尊孔子,是从道德纯
粹,智慧博大,情趣高尚等方面出发的。认为孔子是圣人,但不是神人。圣和神的
区别在于:“所谓神者,不学而知;所谓圣者,需学以圣。”王充在《实知篇》否
定汉儒鼓吹所谓圣人能“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的滥言,认为圣人需学知、问知、思知,而无所谓“性(生)
知”者。“天地之间,含血之类,无性知者!”因“圣人需学,知其非神。”又在
《知实篇》中列举16证说明“圣人不能先知”之理,还孔子以人的本来面目。圣人
学而后知,那么圣人也可学习:“圣可学为”,“圣贤可学”。将孔子从汉儒所供
奉的古庙冷宫里,搬回到人间烟火中来,世人皆可仿照学习,修养成圣,此亦孟子
“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命题也。
但是,王充“问孔”、“刺孟”也确有其事,不过我们不能就此而论定王充反
孔非儒,而应看其所论何事,所非何因?他是从什么样的动机出发,又是怎样非议
孔孟言行的。王充的《问孔篇》问难孔子凡17事,《刺孟篇》驳论孟子凡10事,并
且常常针锋相对,论辩尖锐。但是他的出发点不是肆意低毁孔孟,而是欲辨明真理,
阐明圣道。他在《问孔篇》开宗明义地说:“世之儒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圣贤
所言皆无非,专精讲习,不知间难。”王充反对对圣人一味盲从的学风,认为圣贤
下笔著述,用意专精,尚有不完全对的地方,何况他们一仓促吐言,安能皆是”?
因此他在《问孔》、《刺孟》两篇中专就孔孟的“仓促”率尔之言进行辩驳。当然
两篇之中也有辩所不当带者,也有对孔孟言行理解偏差者,但是他对孔孟思想的核
心内容,即所谓“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并无半点非议。由此可见王充之问孔
刺孟,是承其大道,而攻其小疵,不仅不会伤害孔孟之道,而且会使孔孟之道更为
纯粹,更为明审。他说:“荀有不晓解之问,追难孔子,何伤于义?诚有传圣业之
知,伐孔子之说,何道于理?”西洋哲人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王充也
是既爱孔子,更爱圣道;既尊圣人,更重真理。因为圣人之所以可贵可敬,端在于
他追求真理,代表真理!王充为追求真理而不惜问孔刺孟,又有什么过错呢?正如
世人不能因医生为人类治病救难而斥其非人一样,我们自然也不能因王充以攻孔孟
之短而斥其非儒了。
作为受儒家经典教育出来,受汉世“独尊儒术”之风熏陶出来的王充,对儒学
也是倾心服膺的,他对儒生也抱著赞赏和同情的态度。王充《论衡》一书几乎处处
有批评俗儒误说的言论,但同时又时时可见他用儒学的标尺来衡事评物,《自纪篇》
介绍他的著书方法是“折衷以圣道,析理于通才”,“圣道”,即孔孟之道,即儒
学原理;“通才”,即通博之人,指诸子百家。圣道是王充论事定断(折衷)的准
尺,诸子是王充阐明道理的佐证。主次清楚,重心明了。为了申说其重儒贵学的思
想,王充专门写下了《程材》、《量知》、《谢短》、《效力》、《别通》、《超
奇》、《状留》七篇文字,还在《非韩篇》中申说了相同的观点。王充贵儒主要从
事业、道德、才能三个方面来说明的。首先,王充认为,儒者有高尚的事业追求:
儒生以五经为业,文吏以簿书为事。五经是讲大道,求真理的;簿书只是处理具体
事务的。《周易》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儒生所求的道即形
而上的道,具有原则、规律和真理的性质。文吏所事的簿书即形而下的器,只是具
体的办事方法。以此见道比器高,道本事末,儒生的事业自然比文吏高尚得多。他
不止一次地反覆强调:
五经以道为务,事不如道,道行事立,无道不成。然则儒生所学者,道也;文
吏所事者,事也。
儒生治本,文吏理末,道本与事末,定尊卑之高下,可得而程矣。(《程材》)
以儒生修大道,以文吏晓簿书,道胜于事,故谓儒生颇愈文吏也。(《谢短》)
韩非轻仁义,重耕战,认为儒生“不耕而食”,至斥为“五台”之一。又将儒
生比为鹿,有用之吏比为马,说世有千金之马,以其有用也;而无千金之鹿,以其
无用也。遂认定儒生为无用。王充针锋相对地指出:韩非只知以鹿马喻,而不知以
冠履喻。儒者如冠,有用之吏为履,其高低贵贱不言自明。儒生讲求的道,在当时
社会具体讲就是仁义,仁义是维系社会机制有秩序、有等级地运行的保证。故“仁
义至重,不可弃也”,“儒为道官(明道之官)之吏”,不可弃也。他说:
儒生,礼义也;耕战,饮食也。贵耕战而贱儒生,是弃礼义而求饮食也。使礼
义废,纲纪败,上下乱而阴阳缨,水旱失时,五谷不登,万民饥死,农不得耕,士
不得战也。(《非韩》)
王充认为“国之所以存者,礼义也。民无礼义,倾国危主”。儒生讲求大道,
阐明礼义,为维护统治秩序服务,他们以身作则,“重礼爱义,率无礼之士,激无
义之人。民知礼义,爱其主上”,这是保证统治者得以实现其统治的首要前题。如
果没有儒生的这些工作,礼义废弛,纲常涣散,秩序混乱,农民缺乏耕地的安定环
境,战士没有从征的物质条件,纵然有耕战之士也无所用其武艺了。正如齐景公所
感慨的“若君不君,臣不臣,虽有粟,吾岂得而食之哉”!
其次,儒生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王充说:“儒生不为非而文吏好为奸者,文
吏少道德而儒生多仁义也。”儒生习经典,修大道,“被服圣教,日夜讽诵,得圣
人之操”,有仁义为准绳,有道德为约束,行身处事,率由道轨。在上下级关系中,
“儒生学大义,以道事将(官长),不可则止,有大臣之志;以经(经典)勉(努
力)为公正之操,敢言者也。”(《量知》)他们正直对上,公正处事,能言敢谏,
不搞阴谋诡计。可是那些不是由经术进的文吏就恰恰相反:“文吏幼则笔墨,手习
而行,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成吏,舞文巧法,徇私为己,勉赴权利。
考事则受赂,临民则采渔(收刮),处右则弄权,幸上(上级)则卖将(长官)。
一旦在位,鲜(华)冠利剑;一岁典职,田宅并兼”(《程材篇》)。与儒生形成
鲜的对比,文吏不闻仁义,但知舞文弄法,营私为己,趋炎赴势,卖将求荣;一旦
得势,峨冠利剑,耀武扬威;一旦受任方面,便兼并土地,侵渔细民……无所不用
其极,毫无廉耻可言!
其三,儒生在才能上也比文吏优异。在汉代,儒生往往因不习吏事,不晓簿书,
不被长官重视,因而沉沦下僚,仕屡不迁,世俗之人也因而瞧不起他们。王充认为
造成这现状的直接原因是“将”的无能:“儒生之下,文吏之高,本由不能之将”。
相反儒生不仅不比文吏能力差,而且还比文吏优异。很简单:“儒生能为文吏之事,
文吏不能立儒生之学”。儒生治经义,究大道,通圣意,与只知考簿书,知民事的
循文之吏相比固已自见高低了。况且“吏事易知,而经学难见”,能治一经的儒生,
让他去治一个部门的事情,旬月之间即可学会;相反治一个部门的文吏,让他去治
一经,就是给他一年时间也办不到。这好比“牛刀可以割鸡,鸡刀难以屠牛一(
《程材》)。
儒生在事业、道德、才能等方面都比文吏优异和高尚,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
重用。可偏偏位不进来爵不尊,穷困潦倒,壮志难酬!而刀笔簿书之吏,却峨冠大
车,超升越次,肥鲜轻骑,厚禄高官……。“儒生务忠良,文吏重理事”,观乎儒
生和文吏的进退荣辱,则世风之优劣,官长之高下,举可知矣:“志在修德,务在
立化,则夫文吏瓦石,儒生珠玉也。”“取儒生者,必轨德立化者也;取文吏者,
必优事理乱者也。”(《程材》)儒生在社会上得意与否,即是识别这个社会治与
不治、大不太平的重要尺度。
与他曾经问过孔、刺过孟一样,王充对儒生也不一概姑息护短,更不以短为长。
他在许多篇章中都批评过俗儒浅学的可笑、荒唐和错误的说法,更在《谢短篇》中
详细考察了儒生的缺陷。他指出,儒生所短,不只不晓簿书而已。他说:儒者所习,
在于五经。他们“南面为师,旦夕讲授,章句滑习(十分熟悉),义理究备”,这
对于五经本身来说,是无可苛求的了。但是,对于五经之后的事情,如秦汉之事,
还有不知道的,“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沈,然则儒生者,所谓陆沈者也”;对于
五经之前,天地开辟,帝王初立的事情,儒生又不能知,“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
瞽”,五经与上古相比就是“今”,只能说经,不晓上古,“然则儒生者,所谓盲
瞽者也”。陆沈盲替之人,乃智慧短浅、见识狭小之人也。儒生不仅不通古今,有
的甚至连自己专经为守的经学问题也难以通晓,都是因为他们“信守师说,不颇博
览之咎也”。王充认识到儒生有这些弱点,但并不菲薄、排斥他们,而是给儒生指
出了努力的方向,给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儒生泛观博览,成为“文儒”:
“使儒生博观览,则为文儒。”(《效力》)文儒的特征是:“怀先王之道,含百
家之言。”与俗儒只知守师法,读经书形成鲜明对比。如前所说,王充在《超奇篇》
中将儒生分为四等,即儒生、通人、文人、鸿儒,文儒即兼有通人、文人、鸿儒的
三重身份,他既博学、通古今,又明大义、善著述,是知识、智慧、文采、德道的
综合体,是超人,是奇士。可见王充是崇儒尊儒的,在儒生与文吏相比时,他无条
件地倾向于儒生;在对儒生作专门分析时,他又为俗儒守文、见识鄙陋而痛心疾首,
因而提倡通博的“文儒”。他爱儒,爱其明大道,有气节;他非儒,非其浅薄,恨
其鄙陋。爱得有度,恨得有理,完全出自完善儒学、爱惜儒生的良苦用心。
王充问孔,不影响他尊孔;王充非儒,不影响他崇儒。他的尊孔,是有理智的
尊孔;他的崇儒,是有原则的崇儒。这个理智,即是不迷信;这个原则,即是真理
性。有人因为王充非毁俗儒而定其非儒,问难孔子而说他反孔,完全是皮相之见,
不合实际。还有人见王充提倡自然而定他为道家,主张薄葬而说他是墨家,也都是
不可靠的,兹不赘论。
九、嘉言谠论
如前所说,王充的思想特色是反对迷信,实事求是,用他自己的语言即是“疾
虚妄”,“务实诚”。不破不立,疾虚妄,反对迷信,正是破的功夫,王充说:
“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对作》)树
立一个实事求是的良好风尚,“使低务实诚”,才是王充的真正目的。王充在《论
衡》一书中,对古往来今的一切虚妄不实之辞都进行了批判和检讨,涉及天文、地
理、政治、学术、伦理、风俗等各个方面,内容至为广博。一部《论衡》,直敌一
部汉代学术文化的百科全书。王充一生仕宦不显,“废退穷居”,但却“淫读古书,
甘闻异言”(《自纪》),精心罩思,以成就其高言谠论。他的许多见解发前人所
未发,道世人所不能道,自谓既“不类古人”,又“违诡于俗”。(《自纪》)范
晔也说“充好论说,始若诡异,终有理实”。都是指其苦心孤诣,见解独到而言的。
下面仅就他对儒学有关命题所作的新贡献介绍一二:
首先,王充发展了儒学的天道自然观。关于天和天人关系的问题,一直是中国
思想界争议的重要哲学课题,也是儒学内部长期纠缠不清的难题。孔子的“天”基
本上是自然性的,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
·阳货》)天有规律可循:“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并认为天以“天命”的形式
作用于人,人应当“知天命”,“畏(敬)天命”,遵循天命行事。天和人是一种
亲和关系。但是他又说过:“天丧予”,“天厌之”,似乎天又是有意志有情感的
人格神。此后,出于对孔子言论的理解分歧,因而在儒家内部,出现人格之天和自
然之天的分野。荀子坚持天是人以外的纯自然之物,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重要
理论。认为天体运行自有规律,与人事无关,人可制天命而用之:“天行有常,不
为尧存,不为桀亡。”“从天而颂之,不如制天命而用之。”(《荀子·天论》)
这是一种彻底的天道自然观。但是汉代流行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的神学思想。
董仲舒认为:人是天的产儿,“天亦人之曾祖父”,故“人符天数”,“天人合一”;
天创造了人(“天故生人”),还生长万物以长养之(“天故生万物”),此即神
学目的论。天人相似,人有情感,天亦有知觉,“同类相动”,“同类相感”,此
之谓“天人感应”。将这套天人感应学运用于政治领域便是盛嚣一时的“谴告说”。
以为人间政治上可感天,国有善政,天乃出祥瑞以奖励之;国有恶政,天乃出灾异
以谴告之;尚不知改,乃生祸乱以丧败之。这一思想发展到西汉末年便形成了虚诞
无稽的谶纬神学,神圣的学术领域充满了天人感应的巫风鬼气。王充直接继承了荀
子的“天人相分”的学说,同时补充说明了天人相分的原因,于此他吸取了道家
“自然无为”的理论,认为“黄老之家论说天道,得其实矣”(《谴告》),于是
形成了天道自然的哲学体系。
王充认为天是物质的天,没有情感,也没有知觉:“夫天者,体也,与地同。”
(《祀义》)天与地一样没有感觉器官,不会有知觉嗜欲:“地体无口目,亦知天
无口目也”(《自然》),因无口目,故“恬淡无欲,无为无事”(同前)。天是
自然之天,无为之天,天地合气产生万物,诞生人类,一例皆出于自然:“天地,
含气之自然也。”(《谈天》)“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夫天覆于上,地偃于
下,下气蒸上,上气降下,万物自生其中矣。”(《自然》)又说“天地合气,人
倡自生。”(《物势》)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鸟生于林,鱼生于渊,虮虱生于人
一样,都不是任何造物者的有意创作。由此可见,“天动不欲以生物而物自生,此
则自然也。”(《自然》)“自然无为,天之道也。”(《物势》)这那里有天地
创造人类,又为人类创造万物的影子?针对“天故生人,故生万物”的谬说,王充
批评说:“儒者论天地故生人,此言妄也。”又说,“如天故生万物,当令其相亲
善,不当令之相贼害也。”可现实却是血雨腥风,弱肉强食,不仅物类之间互相吞
食,而且同类之中也自相残杀。上天既有意地创造了人类和万物,何不令相亲爱?
反令其相残杀,是天何其残忍也!
天既无意生人,天既没有知觉,人事不能感动天,天也无从干预人事,所谓
“天谴”、“天怒”、“天罚”等等谬说,自然就是无稽之谈了。他说:“夫人不
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明雩》)认为“寒温之气,系于天地,而
统于阴阳,人事国政,安能动之?”(《变动》)一切灾异天象,都与人事无关,
他反驳“雷为天怒”“雨为天喜”,认为“雷者,太阳之激气也。”当盛夏之时,
“太阳用事,阴气乘之,阴阳分争”,“激射为毒,中人辄死,中木木折,中屋屋
坏”(《雷虚》);所谓两者,也不是上天的甘霖:“雨从地上,不从天下”,
“初出为云,云繁为而。”这些由地而升的云气,“夏则为露,冬则为霜,温则为
雨,寒则为雪”,“皆由地发,非从天降。”更不是天神的什么喜怒(《说日》)。
如果天真能谴告人君,当亦能命如尧舜那样的圣君贤主治理社会,那就用不著谴告
了。可是“今则不然,生庸庸之君,失道废德,随谴告之,何不惮劳”也如此(
《自然》)!看来所谓谴告说是靠不往的,王充认为那不过是衰乱之世的虚妄之语
罢了:“末世衰微,上下相非,灾异时至,则造谴告之言矣。”人世到了衰乱的末
世,人心怨怒,上下离德,如果灾害适至,于是,制造上天谴告之说。然则“谴告
之言,衰乱之语也”(同前)。天既不能因人君之败政而谴告,自然也不能因人主
之善政而降瑞,因而对文王有赤雀之瑞,武王有白鱼之祥等瑞应说进行了否定:
“自然无为,天之道也。命文以赤雀、武以白鱼,是有为也。”其实际情况当是:
“文王当兴,赤雀适来;鱼跃鸟飞,武王偶见,非天使赤雀至白鱼来也。”(《初
禀》)赤雀白鱼的出现,纯属偶然,与武王、文王之间并无必然的联系。这不仅批
驳了天人感应的谬说,具有无神论的学术价值,而且对君权神授的欺惘之辞提出了
怀疑。
其二是提出“元气”一无论,发展了儒学宇宙生成学说。《周易·系辞》曰: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成
大业(伟大事业)。”这是先秦儒家的宇宙生成理论: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宇宙产
生的门户是阴阳。但是“太极”只表达一种原始的终极状态,她到底是什么,易经
本身并未说明,先秦儒家也未明言。东汉马融释太极为“北极星”,显然是错误的;
郑玄释为“淳和未分之气”,十分精确,后之张载、王夫之俱从其说。以气释太极,
则受王充“元气”说的影响。当然“元气”一词并不始于王充,在董仲舒《春秋繁
露·王道》、《淮南子·天文》篇均言及元气;更早的还有战国楚之隐者所作《囗
冠子·泰录》。但是董仲舒的“元气”仅指一年伊始的吉祥之气;囗冠子、淮南子
属道家,他们说:“道生虚廓,虚廓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清阳者薄
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地虽由元气所生,但并不是宇宙万物的终极状
态,在元气之前尚有“宇宙、虚廓、道”为其本根,这显然不合符《周易》的“太
极”学说。在汉代,另有一种元气学说,王充在《谈天篇》中曾加以引述:一说易
者日‘元气未分,浑沌为一。’儒书又言:‘溟氵幸蒙氵项,气未分之类也。及其
分离,清者为天,浊者为地。’”说易之家和儒书之言似乎也是借用道家“元气”
名词,但他们将元气置于天地与万物之始,则是合符“易有太极”的生成图式的。
但是汉儒的元气说随著书散籍灭而无人知晓了,是王充继承并发挥了这一元气学说,
将之广范运用于各个学术领域,解释各种哲学问题和社会问题,这就不仅保存了汉
儒的元气说而且丰富和发展了《周易》的宇宙生成理论。王充视元气为自然界的本
原。上至天上的日月星辰,下到地上的飞潜动植,都是元气的产儿:天地为元气所
生,天地乃含气之阴阳,“天地合气,万物自生”。他说:“日者,火气之精”
(《感类》);“雷者,太阳之激气”(《雷虚》);月者,水气之精(《说日》);
“风者,气也”(《感虚》);寒温者,“天气”之运(《寒温》)…所有天文现
象都为元气所成。更有甚者,盈天地之间,万事万物,亦莫不为“阴阳所生”。他
说:“虫,风气所生”(《商虫》);“蛟蛲之类,昆蠕之属,含气而生”(同前);
此外的各种事物,亦“随气而变”(《讲瑞》);“万物之生,皆禀元一”(《言
毒》);甚至天地之间,万物之中最为贵重的人也不能例外:“阴阳之气,凝而为
人”(《论死》)。天地也好,昆虫也好,万物也好,人类也好,皆为气生,在本
质属性上并无区别,故曰:“人,物也;物,亦物也。虽贵为王侯,性不异于物”
(《道虚》)。但是,万物之中,人世之间为何有形形色色的差别呢?王充认为那
也是气作用的结果。他认为:元气有阴阳,禀受有沃薄。阴阳有清浊精粗之分,沃
薄致善恶优劣之别。禀受精气者为高等动物,禀受浊气者为低级事物。人禀元气之
精,含阴阳二气,具有主智慧,主强力的“精气”,精气含“五常”(仁义礼智信),
故最为天下贵:“夫人之所以生者,阴阳气也。阴气主为骨肉,阳气主为精神。人
之生也,阴阳气具,故骨肉坚,精气盛。精气为知,骨肉为强。”(《订鬼》)又
说:“人之所以聪明知惠者,以含五常之气也。”(《论死》)不过人有善恶,智
有优劣,命有穷通,寿有长短一这又是如何形成的呢?王充认为这多半取决于人在
母体中禀气的沃薄而定:禀气纯厚者,其性善,命好,智优,寿长;否则,其禀气
恶薄者,则性恶,命蹙,智劣,寿短(《本性》《命义》等篇)。总而言之,天地
万物,飞潜动植,不仅皆一例由气而生,而且也因禀气的情况不同而呈现出形形色
色的形态和千差万别的境遇。一切的一切,莫不由气而生,由气而定。这就彻底地
贯彻了气一元的理论,为儒家的宇宙生成学说作了理论说明。
其三,发扬孔子“不语怪力乱神”的求实学风,对当时思想界、学术界和社会
风俗中普遍存在鬼神迷信、怪异奇闻展开了全面批判。其《物势篇》批判了“天故
生人”、“故生万物”的神学目的论;《奇怪篇》批判圣人出生的怪异说法;《变
虚》、《异虚》、《雷虚》等篇批判了“天人感应”说;《道虚》、《龙虚》篇批
判了长生不老之说;《寒温》、《变动》、《明雩》、《顺鼓》、《感类》等篇批
判了灾异缘起人事的谬说;《遭虎》、《商虫》篇否定了虫虎之害因政而起的妄言;
《订鬼入《论死》、《死伪》、《纪妖》等篇批判了人死为鬼说;《四讳》、《讥
日》、《卜筮》、《辨崇》则批判了佞卜、讳忌等陋俗。其反对天故生人,天人感
应和长生不老等观点已分见于上,这里特举其鬼神学说以见一斑。鬼神问题,一直
是古代社会困绕人们心灵的问题,也是儒家学派欲说还休的棘手问题。当子路向孔
子请教鬼神之事,孔子反问:“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请教死后境况,孔
子还是反问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似乎对鬼神生死之事漠
不关心。但是他又重视“丧祭”之礼(《尧曰》);主张“祭神如神在”(《八佾》);
称赞大禹“致孝乎鬼神”(《泰伯》)。似乎又前后矛盾。其实孔子既不反对鬼神,
也不迷信鬼神,其原因在《说苑·辨物》中有清楚的说明:子贡问人死之后有知还
是无知,孔子说:“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欲言无知,恐
不孝子孙弃之不葬也。”在孔子看来,搞清一个问题的是非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它
的社会价值。因鬼神说还有某些教化作用,于是姑不置论,故《述而》说“子不语
怪力乱神”;《雍也》载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与孔子回避不谈相反,王充
旗帜鲜明地宣称:“人死不为鬼,无知,不能害人”!他说:人“禀气于元”,死
后,“复归元气”,犹之乎“水凝为冰,冰释为水”。元气是没有知觉的,死后复
归何得有知觉:“人未生,无知也;其死,归无知之本,何能有知乎?”(《论死》)
人的形体须待精气形成,而精气产生智慧,又须附托形体才能实现:“形须气而成,
气须形而智。”具体说来:“人之所以聪明智慧者,以含五常之气也。五常之气所
以在人者,以五脏在形中也。五脏不伤,则人智慧;五脏有病,则人荒忽,荒忽则
愚痴矣。人死,五脏腐朽,腐朽则五常无所托矣,所用藏智者已败矣,所用为智者
已去矣。”人死之后,为智为精的载体已不复存在,哪里还会有精神不死呢?精神
和形体的关系犹之乎火焰之与蜡烛一样,“人之死犹火之灭也,火灭而耀不照,人
死而知不慧”,“火灭光消而烛在,人死精亡而形存。谓人死有知,是谓火灭复光
也。”岂不是十分荒诞的么?可见,“天下无独燃之火,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
(同前)“人死无知,其精不能为鬼”(《祭意》),那么,世间的鬼神现象又是
怎么回事呢?他用生理常识解释说:“天地之间有鬼,非人死精神为之也,皆思念
存想之所致也。”人们见鬼不过是精神专注的一种幻觉。致于重病垂危之人见鬼,
则是“畏惧存想”的“目之虚见”(《订鬼》),根本不是实有其鬼。
基于对人死无知和死不为鬼的认识,王充对当世的厚葬、淫祀之风也作了抨击。
首先,王充主张薄葬。认为“竭财以事神,空家以送葬”,“破家尽业,以充死棺;
杀人殉葬,以快生意”(《薄葬》)的行为,完全是荒唐的!那么,孔子面对鬼神
问题为何避而不谈,对丧祭之事不加制止呢?王充认为,此乃“圣人惧开不孝之源,
故不明人死无知之实”(同前)。对于祭祀,王充亦明确指出:“百把无鬼,死人
无知”,“祭之无福,不祀无祸。”(《讥日》)那么何以要祭祀呢?王充揭露说:
帝王祭天祀地,是因为王者父天母地,“推人事父母之事,故亦有祭天地之祀”
(《祭意》)。致于天地以下的祭把,则多出于报功和报恩的考虑,并不是实有其
福,真有其祸(《祀义》)。
推而广之,诸如卜筮禁忌,也不过是从中表达某种命意而已。譬如占卜,“从
之未必有福,违之未必有祸”,但是“《书》列七卜,《易》载八卦”,其原因乃
“圣人举事,先定于义。义已定立,决以卜筮,示不专己,明与鬼神同意共指,欲
令众下信用不疑。”(《卜筮》)这与孔子“不占”之义,《易传》“神道设教”
之理,上下吻合,不爽毫厘。世间无超人之神,死后无独存之鬼,一切迷信活动都
于事无补,人之福祸,系于人身。他总结说:“夫论解除(消灾),解除无益;论
祭祀,祭祀无补;论巫祝,巫视无力。意在人不在鬼,在德不在祀,明矣!”(
《解除》)
此外,王充还继承和发展了先秦儒家的天命说和人性说。孔子认为在人事之外,
还有一种起最后决定作用的力量,即“天命”。公伯寮诬孔子,孔子曰:“道之将
行,命也;道之将废,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宪问》)冉伯牛染疾,孔子
曰:“亡之,命矣乎。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子夏进而精辟地概括为: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孟子也说:“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万章上》)亦认为在人力之外还有一种非人的自然力量。王充也继承了孔孟的
天命说,对子夏的概括十分倾心,在《论衡》书中再三致意,反覆论证。其开篇自
《逢遇》以下及于《初禀》十有二篇都是讨论命运问题。王充说:“凡人遇偶及累
害,皆由命也。有生死夭寿之命,亦有贵贱贫富之命。自王公逮庶人,圣贤及下愚,
凡有首目之类,莫不有命。”(《命相》)人的进退出处,遭遇幸偶,生死寿夭,
富贵贫贱,都受命的制约,命运充斥于天地之间,无所不有,无所不在。这是一种
客观的必然性。王充在认识了天命的必然性外,还提出了“时(时机)、遭逢(机
会)、幸偶(知遇)”等概念,亦即偶然性问题。认为时运、机会、知遇等等是实
现命运的表现形式,而时遇遭幸又是受命运决定和支配的。偶然性寓于必然性之中
(“凡人幸偶及累害,皆由命也”)。这是王充对孔孟天命观的重要补充。在对待
人与天命的关系问题,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想成为君子,端赖其对天命的感知和对天
命的敬顺:“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一君子畏(敬)天命。刀
(《季氏》)人对于天命不是盲目和宿命的,而是自觉的,人当顺天命,尽人事,
实现天人和谐。荀子提出“制天命而用之”,人更是天命的主宰,人在天命面前是
自由的。孟子也主张“尽性”“知心”以“知天”,人与天仍然是和谐的。王充则
认为:“命不可免,时不可力。”“命当贫贱,虽富贵之,犹涉祸患矣;命当富贵,
虽贫贱之,犹逢福善矣。”(《命禄》)命运不可逆转,富贵不可强求,人在天命
面前无能为力,最多可以做到“知者归之于天,故坦荡恬忽”,不怨天不尤人而已,
别无选择!这就彻底地陷入了宿命论的泥坑,难以自拔了。这是王充一生不偶,仕
屡遭黜的境遇给他造成的创伤,但在学术上也是他的重大失败。
关于人性,王充著有《本性篇》专门讨论之。孔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但没有人善恶性的现成答案。其再传弟子世硕主“性有善有恶”,认为启发人的善
根,“养而致之则善长”;引导人的恶端,“养而致之则恶长”。孟子主“性善”,
认为人生来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举此
“四心”扩而充之,则成为世间最美好的道德——仁义礼智。与之同时有告子“性
无善恶”说,喻性如水,“决之东则东,濯之西则西”。人性亦然,引之善则善,
引之恶则恶。荀子主“性恶”,认为“人性恶,其善者伪也”。从而形成人性论上
性善性恶的分歧。董仲舒提出“性善情恶”和“性三品”说:认为天有阴阳,人有
性情,“性生于阳,情生于阴。阴气鄙,阳气仁”,故性善情恶。孟荀之间的分歧,
不过知阴知阳,见性见情之别而已。同时董仲舒又提出有“圣人之性”,有“斗筲
之性”,有“中民之性”。扬雄主“性善恶混”,与世硕同趋。王充历考诸家,而
独取世硕与董仲舒。认为“人性有善恶,犹人才有高有下也”(《本性》)。形成
人性善恶的原因是气禀的不同:“禀气有厚泊(薄),故性有善恶也。”(《率性》)
他根据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和“性相近习相远”二语,推导出人性分三品:
上智为善性,下愚为恶性,二者皆天生地造,不可移易:“高不可下,下不可高”;
中智善恶混,可习而改:“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
(《本性》)他认为人性问题十分重要,它是礼义之所生,人治的出发点:“情性
者,人治之本,礼义所由生也。”(同前)“上智”至善,其言行莫不为善,他们
制礼作乐,为世师表,但这种天生善人很少,百不能一。“下愚”性恶,当然就只
有绳之以法了。世间大量存在的是善恶混的“中人”,中人之性可以改变,故需要
教育,创造优良的环境,他说:“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夫
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当整个社会环境改造好了,不仅可以
多出善人,减少犯罪,而且连下愚的天生恶人也有改好的希望:一夫性恶者比木石,
木石犹为人用,况非木石!”(《率性》)
王充鉴于“儒者说五经,多失其实”(《正说》),因撰《语增》、《儒增》、
《艺增》诸篇驳正之;鉴于俗儒俗言俗行,故在《超奇》、《程材》、《谢短》刺
讥之。但是王充对儒家的五经并不非毁,认为是大道之藏,真理所在;对儒家的祖
师孔孟并不轻蔑,犹奉为圣贤;对儒家理论的许多重要方面尤多发挥;特别是对儒
学的核心内容“仁义”,更是赞不绝口。他多次说:“国之所以存者,仁义也。民
无仁义,倾国亡主。”因而呼吁王者“重礼爱义”、“率无礼之民,激无义之士”
的儒生。在治国方略上,王充认为:“治国之道,所养有二:一曰养德,一日养力。”
养德即教化,养力即耕战。二者相须而行,国乃大治,“二者偏驳,各有不足”。
因此他十分反对韩非养力不养德,任刑不任礼的法家想思,特著《非韩》之篇。
总之,无论就王充所接受的教育,还是就其思想体系,感情色彩来看,王充都
是一个地道的儒者。他知识渊博,博古通今,议论风发,文章灿然,是东汉一代大
儒,也是中国儒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名儒。他追求真理,坚持实诚,痛斥虚妄,与盛
行一时的章句之儒,神异之说大异其趋。有时甚至不免问及儒家圣贤,非及孔孟,
于是受到传统学者的非议,甚至被现代学者树为孔孟的对立面,这不是肆意歪曲,
就是一知半解。章太炎先生说王充“作为《论衡》,趣以正虚妄,审向背,怀疑之
论,分析百端,有所发摘,不避上圣。仅得一人焉,可以振耻。”(《检论·学变》)
实为知人之论!
(舒大刚 撰)
主要参考书:
(1)《后汉书·王充传》
(2)蒋祖怡《王充卷》
(3)北京大学历史系《论衡注释》
(4)黄中业陈思林《论衡选译》
(5)金春峰《汉代思想史·王充思想剖析》
篇2:王充闾简介
故园心眼
作者:王充闾
母亲——故乡,故乡——母亲,童年时期二者原是融为一体,密不可分的。可是,那时节,母亲的印象弥漫一切,醒里梦里,随处都是母亲的身影,母亲的声音;而故乡,连同乡思、乡情、乡梦一类的概念,却压根儿就没有。直到进了学堂,读书、识字了,也仍是没有觉察到“背井离乡”是怎么样一种滋味。
到了青壮年时期,束装南下,故乡已经远哉遥遥了,从这时开始,潜滋暗长了怀乡的观念。有一首歌叫作《好大一棵树》,故乡就是这样的好大一棵树。无论你在何时何地,只要一想起它来,它便用铺天盖地的荫凉遮住了你。特别是在黄昏人静时候,常常觉得故乡像一条清流潺潺的小溪,不时地在心田里流淌着;故乡又好似高悬在天边的月亮,抬起头来就可以望着,却没有办法抵达它的身边。
有人说,衰老是推动怀旧的一种动力。通过对于过往事物的淡淡追怀,常常反映出一种对于往昔、对于旧情的回归与认同的心理。虽然这也属于一种向往,一种渴望,但它和青少年时期那种激情洋溢、满怀憧憬的热望是迥然不同的。说起来这也许是令人感到沮丧的事。
老年人对于故乡的那种追怀与想往,往往异常浓烈而又执著,不像青壮年时期那样薄似轻云淡似烟。而且,这种追怀是朦胧的,模糊的。若是有谁较真地盘问一句:“你整天把故乡放在心头,挂在嘴上,那您究竟留恋着、惦记着故乡的什么呀?”答案,十之八九是茫茫然的。就以我自己来说,故里处于霜风凄紧的北方,既无“着花未”的寒梅可问,也没有莼羹、鲈脍堪思,那么,究竟是记挂着什么呢?我实在也说不清楚。
有一回,一位近支的族弟进城来办事,饭桌上,我们无意中谈起了当年的旧屋茅草房。我说,傍晚时分,漫空刮起了北风烟雪,雪的颗粒敲打在刷过油的窗纸上铮铮作响,茅屋里火炕烧热了,暖融融的,热气往脸上扑,这时候把小书桌摆上,燃起一盏清油灯,轻吟着“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种情景,真是永生难忘。
他苦笑着说:“都什么年头了,你还想着那些陈年旧事?火炕再暖和,也赶不上城里的暖气呀!这雪亮的电灯还不比清油灯强?”族弟不以为然地摇摇头,“再说,那茅草屋又低矮又狭窄,站起来撞脑袋。回转身碰屁股,夏天返潮,冬天透风,人们早都住不下去了。也正是为了这个,说声“改造”,呼啦一下,全部都扒倒重来。现在,你站在村头看吧,清亮亮,齐刷刷,一色的‘北京平房’。”
追忆是昨天与今天的对接。对人与事来说,一番追忆可以说就是一番再现,一次重逢。人们追怀既往,或者踏寻旧迹,无非是为了寻觅过去生命的屐痕,设法与已逝的过往重逢。对故乡的迷恋,说得直截,具体一点,也许就是要重新遭遇一次已经深藏在故乡烟尘里的童年。既然是再现,是重逢,自然希望它最大限度地接近当时的旧貌,保持固有的本色。这样,才会感受到一种仿佛置身于当时的环境,再现昔日生活情景的温馨。特别是,由于孩提时代往往具有明显的美化外部环境的倾向,因而人们在搜寻少年时期的印象时,难免会带上一种抒情特色。
不过,世上又有哪一样东西能够永远维持旧观,绝不改变形色!乡关旧迹也同生命本身一样,随着岁月的迁流,必然要由风华靓丽变成陋貌衰颜,甚至踪迹全无,成为前尘梦影。更何况,故乡的那些茅屋,即以当时而论,也算不得光华灿烂呢!
作为观光者,也包括虽然曾在其间生活过,而今却已远远离开的人,无论他们出于何种考虑,是从研究古董、吊古凭今的鉴赏角度,还是抱着追思曩昔、重温宿梦的恋旧情怀,尽可以放情恣意地欣赏它的鄙陋,赞叹它的古朴,说上一通“唯一保持着东北民居百年旧貌”之类的褒奖的话,如果会写文章,还可以加进种种想像与回忆,使之充满诗意化的浪漫情调。但是,如果坐下来,耐心地听一听茅屋主人的想法,就会惊讶于它们的天壤之别了。
这种差异,我就曾实际体验过。那天,我们一行人去南宁市郊区扬美村参观明清故居,踏着错落不平的石板路,穿行在狭窄、鄙陋的小巷之中,观赏着一户户的已经有些倾斜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共同感到这些历尽沧桑的古建孑遗,非常富有价值,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它们毁掉。可是,当我们同当地居民攀谈起来,却发现他们的感觉竟与此大相径庭,甚至在内心深处对过往参观的游人有些反感。有的村民毫不客气地说:“这有什么好看的?无非是夏天漏雨,冬天冒风,住着憋屈,出入不方便。“
从这里也悟出一番道理:若要切实体察个中的真实感受,就必须设身处地,置身其间,局外人毕竟难以得其真髓。而要从事审美活动,则需拉开一定的距离,如果胶着其中,由于直接关系到切身的功利,既难以衡定是非,更无美之可言。
篇3:王充名言
王充名言
1、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
2、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5、谗言伤善,青蝇污白。
6、学士有文章,犹丝帛之有五色之巧也。
7、胸中不学,犹如手中无钱也。
8、学士简练于学,成熟于师,身之有益,犹谷成饭,食之生肌腴。
9、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10、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11、发胸中之思,论世俗之事。
12、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
13、一幢房子里最有用的是厕所。
14、凡学问之法,不为[畏]无才,难于距师。
15、处颠者危,势丰者亏。
16、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
17、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辄行。不能辄行,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
18、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19、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20、所谓圣者,须学以圣。
21、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之行事未之有也。
22、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23、不览古今,论事不实。
24、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25、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
26、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彼蓬之性不直,纱之质不黑,麻扶缁染,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
篇4:王充名言
王充名言精选
1、胸中不学,犹手中无钱也。
2、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4、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
5、谗言伤善,青蝇污白。
6、学士有文章,犹丝帛之有五色之巧也。
7、胸中不学,犹如手中无钱也。
8、学士简练于学,成熟于师,身之有益,犹谷成饭,食之生肌腴。
9、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10、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11、发胸中之思,论世俗之事。
12、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
13、一幢房子里最有用的是厕所。
14、凡学问之法,不为[畏]无才,难于距师。
15、处颠者危,势丰者亏。
16、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
17、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辄行。不能辄行,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
18、天地合气,万物自生。
19、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20、所谓圣者,须学以圣。
21、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之行事未之有也。
22、人有知学,则有力矣。
23、不览古今,论事不实。
24、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25、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
26、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彼蓬之性不直,纱之质不黑,麻扶缁染,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
篇5:赵充国简介
赵充国
赵充国(前137—前52年),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邽(今甘肃省天水市)人,后移居金城令居(今甘肃永登西),西汉著名的军事家。
西汉汉武帝时名将。字翁孙。原为陇西上邦(今甘肃天水)人,后徙金城令居(今甘肃永登西北)。早年为骑士,以六郡良家子善骑射补羽林。为人沉勇,有谋略,通晓兵法,熟悉周边各族事务。
武帝时,赵充国以假司马从贰师将军李广利击匈奴,为匈奴骑兵包围,赵充国率壮士百余人突击,身被二十余创,贰师大军以此解围。旋拜中郎,后迁车骑将军长史。昭帝时将兵击定武都氐人,又出击匈奴,获西祁王。历迁中郎将、水衡都尉和后将军兼水衡都尉。后与大将军霍光尊立宣帝,封营平侯。本始年间(前73~前70)又以蒲类将军击匈奴,还为后将军、少府。元康、神爵年间(前65~前58)成为西汉王朝处理羌族事务的主要人物。
汉武帝初置河西四郡时,为了隔绝羌与匈奴的通路,严禁诸羌居住湟中,并设护羌校尉监护诸羌。宣帝即位后,羌人与汉争夺湟水流域牧地,逐渐渡湟定居,郡县无力禁止。之后,先零羌与诸羌种豪两百余人解仇结盟,酿成边患。羌侯狼何又借助匈奴兵力,企图袭击鄯善、敦煌,隔绝汉朝往来西域的通道。神爵元年(前61),宣帝诏遣义渠安国行视镇压,诸降羌和归义羌侯杨玉等联络小种举兵反抗,攻城邑,杀长吏,义渠安国败退令居。当时赵充国已七十余岁,仍主动请兵,率万骑出金城郡击西羌。他远斥候,坚营壁,先计而后战。酒泉太守辛武贤向宣帝建议边郡屯兵并出酒泉、张掖,合击、开诸羌。赵充国考虑大兵一出,转运烦费,徭役复发,同时,匈奴、乌桓也可能乘机骚扰北边,因此坚持集中力量先平定先零羌,而以威信招降、开羌。宣帝终于采取了这一部署。先零羌被击溃后,羌果然不烦兵而服。随即赵充国又奏罢骑兵屯田,条陈不出兵留田便宜十二事,振旅而还,复为后将军卫尉。神爵二年秋,若零、离留等共斩先零大豪犹非、杨玉,帅诸羌四千余人降,汉始置金城属国安顿降羌。后赵充国以年老请求辞职,但朝廷遇有关于少数族的重要事务,仍不时征询他的意见。甘露二年(前52)卒。
赵充国为人沉勇有大略,少年时仰慕将帅而爱学兵法,并且留心边防事务。最初以“良家子”身份参军当骑兵,后因善于骑射调入羽林军(皇宫卫队)中。
天汉二年(前)五月,汉武帝下令征讨匈奴。赵充国以代理司马的身份,跟随贰师将军李广利出师酒泉,攻打匈奴右贤王,但被匈奴大军包围。汉军无法补充粮草,军中缺食,士卒多有伤亡。赵充国看到这种情况,推想匈奴的策略是围而不攻,逼使汉军投降;而汉军的面前只有两条道路可选:要么拼死突围死里求生,要么交械投降。于是他向将军李广利建议: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应尽快设法突围。李广利便令充国选拔壮士组织突围。赵充国带领一百多名精锐骑兵在前面拼杀开路,李广利率领全队人马随后跟进。匈奴将士看到汉军的动向,立即上马堵截。双方拼杀,汉军最终突围,而赵充国身负二十多处伤。回朝后李广利向皇帝汇报了赵充国的表现,汉武帝当即特别召见,让他脱下衣服采,察看了他的伤口,予以赞扬,于是拜为中郎(皇帝的侍卫官),后升为车骑将军长史(军队幕僚的长官)。
昭帝刘弗陵继位后,元凤元年(前80年)春,氐(部族名)人在武都(今甘肃西和西南)造反。赵充国奉命带兵镇压,平定叛乱后升为中郎将,又为水衡都尉(负责上林苑,兼管皇家财物及铸钱)。同年冬,匈奴二万骑兵人寇,赵充国领兵征讨,斩首、俘虏九千多人,并获西祁王而归,因战功卓著被任命为后将军(汉代有前、后、左、右将军,位同上卿),仍兼水衡将军。
元平元年(前74年)昭帝驾崩,赵充国因参与大将军霍光拥立刘询为宣帝有功,被封为营平侯。本始二年(前72年),匈奴与车师(西域国名)联合进攻乌孙(西域国名,在今新疆伊犁河流域),乌孙向汉朝求援。宣帝拜赵充国为蒲类将军,率三万骑兵出酒泉一千多里,在蒲类海(今新疆巴里坤湖)进攻匈奴,斩杀数百人。不久,匈奴又聚集十万多骑兵,大有入侵之势。赵充国统领四万余骑,驻屯于北部边境九郡——五原、朔方、云中、代哪、雁门、定襄、北平、上谷、渔阳,匈奴探知汉边有所防备,便引兵远去,边境遂安。
赵充国历事武帝、昭帝、宣帝三个皇帝,到了古稀之年已经功成名就誉满朝野了,本可以回家养老了,但是他却主动承担了平定羌族叛军的任务。
羌族是我国古代西北地区的一个游牧民族。汉朝时有先零、广汉等十几个部落,散居于今四川北部、甘肃西部及青海一带。匈奴强大时,羌族依附匈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时,联合了羌族,孤立了匈奴,于是羌人逐渐内迁,与汉人杂居。
元康三年(前63年),宣帝派光禄大夫义渠安国巡视羌族部落。先零羌首领杨玉请求朝廷允许他们渡过湟水(黄河上游支流,位于青海省东部)游牧。义渠安国便奏请朝廷答应其所求。赵充国分析羌人有诈,便向皇帝上书说安国“奉使不敬,引寇生心”。于是宣帝召回了义渠安国,又表示拒绝羌人的要求,但是先零羌不肯罢休,联合本族各部落,强渡湟水,占据了汉朝边郡地区,郡县无力禁止。二百多位羌族部落酋长会盟“解仇交质”(消除冤仇,交换人质,订立攻守同盟条约)。不久,羌族一酋长狼何,派使者向匈奴借兵,企图进攻鄯善、敦煌,切断汉朝通往西域的交通线。
宣帝听到这一消息后,因为知道赵充国原籍陇西,又曾多次出征边地,熟悉情况,便召见赵充国。赵充国分析了羌族的内部情况,以及与匈奴的往来关系,指出一旦他们“解仇交质”,并与匈奴勾结在一起“到秋马肥,变必起矣”(《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因此建议立即派人检阅边防部队,作好战备工作,同时派人去离间羌族各部落。宣帝采纳了赵充国的建议,又派骑都尉义渠安国出使羌族。
义渠安国到陇西后,召集了三十多位羌族酋长,谴责他们图谋不轨,一齐处斩,同时纵兵杀掠羌族一千多人。结果,激化了羌人与汉朝的矛盾,加速了羌族叛乱的爆发。先零羌首领杨玉会同各部落羌兵围攻义渠安国,并且进攻汉朝边城,诛杀官吏,把义渠安国打得大败而归。
神爵元年(前61年)春,宣帝决定派军队平定羌人的叛乱。这时赵充国已七十三岁,当宣帝派御史大夫丙吉去询问他应派谁担任统帅时,他回答说:“亡逾于老臣者矣 。”(《汉书·赵充国辛庆忌传》)宣帝又问:“羌人目前的势力究竟有多大?要带多少兵去?”赵充国说:“百闻不如一见,军事上的事难以遥测,我愿先到金城(今兰州市西北)去,察看情况后才能提出作战方略。羌族虽说是人数较少的民族,但它背叛朝廷,是叛逆行为,注定会失败的,请陛下相信我能担当此任,你就不必担忧了。”宣帝听他这么一说,含笑答应了他的请求。
赵充国率领一万多骑兵先到了金城,准备渡过黄河向北进军,为了防备羌兵在汉军渡河时突然出击,他先派出三个分队趁夜偷渡过河,在对岸建立阵地,以掩护全军过河。第二天全军过河后立即构筑营垒严阵以待,不久,便有一百多个羌族骑兵到汉营附近来寻衅挑战。赵众将领建议出阵迎战,充国传令:“我军远道而来,人马疲惫,不可驰驱。敌骑都是轻装精兵,也可能是专门来引诱我们的小股前锋,我们既然大军出征,应以全歼敌军为目的,而不要贪图局部的小胜利。”羌兵见汉军不动,便扬尘而去。赵充国派人到咽喉要道四望峡(今兰州西南)侦察,发现那里没有敌人,便率众连夜穿过四望峡,直插西部都尉府(今青海海晏)。
赵充国进驻西部都尉府后,并未立即出战,而是每天设宴摆酒犒劳将士,全军斗志旺盛。无论羌兵怎样挑战,汉军都不理睬。原来赵充国按兵不动,是有长远战略意图的。他知道,在羌族各部落中,先零羌最为顽固,一些弱小的部落如罕、秆等部,都是在先零羌的胁迫之下与汉朝为敌的,先零谋反之初,罕、开部首领靡当儿曾派其弟雕库来见西部都尉,陈述其本不愿反的立场,但恰遇部分罕、开部落的人参与了反叛,西部都尉便将雕库扣留。赵充国到来之后,下令释放雕库,并当面抚慰说:“大军只杀有罪的人,你本无罪,我就放你回去,望你转告各部,速与叛乱者断绝关系,以免自取灭亡。现在天子有诏,对于参与反叛而能投案自首的人,或者协助官军逮捕斩杀叛匪的人,都一律免罪,凡能捕杀一个有罪的大贵族赏钱四十万,中等豪绅十五万,小富豪二万,壮年男子三千。”雕库听了十分高兴,当即表示唯命是从,而后返回部落。赵充国的策略是以攻心为上。想通过安抚的办法分化瓦解敌人,打破其部落间的联盟,等到他们只剩少数顽固分子时再出兵歼灭。
但是,汉宣帝及大多数朝廷官员都反对赵充国的做法。酒泉太守辛武贤向宣帝提议说:“如今边防部队都集中在南山,北边空虚,而且塞外地区苦寒,内地人马很不适应,已经明显瘦弱,不如在七月上旬出兵,各带一个月的粮草,从张掖、酒泉分路出发,征讨鲜水(今青海湖)一带的罕、秆羌人,虽不能消灭羌兵,也能掠夺大量牲畜,俘虏他们的妻儿,然后退兵,伺机出击。这样一来,必能震慑羌虏。”宣帝对辛武贤的意见表示赞同。一面向陇西调集军队,一面把辛武贤的意见转交赵充国,命他与部属讨论。赵充国与长史董通年共同提出针锋相对的反驳意见:“辛武贤想轻率地带领一万人马,绕道千里去攻击罕、开是不实际的。如果一匹马驮上三十天的粮食,再加上武器服装,就很难快速前进了。况且,即使汉军辛辛苦苦地赶去了,飘忽不定的羌兵或者逃匿,或者据险扼守,截断汉军的粮道,汉军必然师劳力竭,白白耗费人力、财力。“赵充国从实际情况出发,坚持采取一拉一打、软硬兼施、刚柔相济的策略,团结、争取罕、开,讨伐先零。他认为只有“先行先零之诛”,才能震慑罕、秆等部落,使之“悔过反善”,这才是“全师保胜安边之策”。
宣帝和朝廷大臣收到赵充国从边防前线送回的报告后,未曾认真分析就予以否定。他们认为先零之所以兵势强盛,是由于得到了罕、开的帮助,不先攻击罕、秆,就无法对付先零。宣帝听了大臣们的吵吵之后,便下诏书谴责了赵充国,同时任命评延寿为强弩将军、辛武贤为破羌将军,率兵征讨罕、开羌人,而且要求速战速决。
赵充国收到宣帝表示责备的诏书后,并不计较个人得失。他认为,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根据实际情况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是对皇帝对国家尽忠的事。于是再次上书陈述军事上的得失利弊,劝宣帝收回成命。他指出:“先零羌起兵为叛是有罪的,罕、开羌并未入侵边境,现在放开有罪的一方,而去讨伐无辜的一方,势必增加一个仇敌,形成两处祸害。如果先打罕、开,先零必然发兵援助,这样就会进一步巩固他们的联盟关系,敌兵也就成倍地增加,攻战难以奏效,甚至事倍功半。”赵充国实事求是、词恳意切的报告终于说服了宣帝。
不久,赵充国引兵到先零羌占据的地区,先零猝不及防,望风而逃,丢下了所有的辎重物资,争先抢渡湟水。由于道路狭窄,人多拥挤,敌军乱作一团,毫无秩序。按理说,这正是聚歼敌人的大好时机,众将领向他建议:“我军应该给他个秋风扫落叶一般的打击,赶快下令吧!”可是赵充国却回答说:“此乃穷寇,不宜追击。”于是慢慢驱赶。结果,先零羌除淹死、被杀和投降汉军的几百人外,七八千人的主力都安全地渡过了湟水。赵充国又带兵到了罕、开地区,严令士兵不准侵扰,部落首领靡当儿到汉军营地说:“汉兵果然笃守信义,不打击我们。”一再表示愿听约束,仍回故地。
赵充国虽然打败了先零羌,但是并没有彻底征服。先零的主力屯集在湟水以西,时刻都有卷土重来的可能。这时赵充国染病在身,需要休养,为了确保边防的安全,他向皇帝上奏“屯田之策”,即撤退骑兵,留一万步兵在边郡屯驻,并且从事农垦,以农养战,以战护农,兵农一体,安边自给。
但是,这一正确的建议又遭到多数朝臣的反对。宣帝派来破羌将军辛武贤,命令他俩合兵一处进攻先零。看到皇帝进军的命令,赵充国的儿子赵卬(中郎将)害怕起来,托人去劝说他的父亲放弃自己的主张,赶快执行皇帝的旨意,说“一旦不合上意,遣绣衣(御史)来责将军,将军之身不能自保,何国家之安?”赵充国斩钉截铁地回答:“我就是要以死来坚持自己的主张,对圣明的皇帝来说是应该以忠言相告的。”于是他又向皇帝呈上关于屯田于边的奏章,详细阐述了国家、军队和边防的关系。他指出:“就经济而论,现在我的军队,每月需要谷子十九万九千六百三十斛,盐一千六百九十三斛,干草和麦秸二十五万二百八十六石,全靠内地转运,战事一天不解决,征税、劳役就停止不了;就边防而言,目前的紧张局势不仅仅是羌族问题,羌族问题如不从根本上解决,四邻小国还会一个影响一个地发生变乱。我们的军队要想立于不败之地,贵在运用谋略,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即实际交战;战场上的百战百胜,也不是善于用兵者的最高理想,应先造成敌人必败的条件,我们才能稳操胜券。如今羌军内部离心离德,想来归降的人与日俱增。英明的皇上如能在这种时候决定罢兵屯田,威德并用,那么,用不了多久就可取得全面的胜利。”与此同时,他提出“班师罢兵,万人留田”的建议,具体陈述了屯田的十二条好处,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政治上,“万人留兵屯田以为武备”,可以产生震慑敌人的重大影响,同时可减轻国内劳役,使百姓获得喘息的机会;二是经济上,屯田士兵生产的粮食可以自给自足,节省国家巨大的开支,不仅不用朝廷“千里馈粮”,还可以有剩余粮食输入国库作为储备;三是军事上,以往由于供给不足,北部边陲一万余里的防线上只有几千将士,现留一万步兵屯田,有效地增强了边防力量,“执及并力,以逸待劳”,可以随时抵御外族袭扰。总之,留兵屯田之举,对内有不花钱的好处,对外有防备敌人的作用,是个不必作战就能取胜的计策。
赵充国为坚持屯田之策,秉笔直书,极言利弊,三次上书皇帝。他的奏章送到朝廷后,皇帝每次都要召集群臣讨论。表示赞同的人第一次不足十分之三,第二次达一半,第三次则有十分之八。就连原先持反对意见的丞相魏相也说:“我等愚昧不懂兵事,后将军规划有方,我认为他的策略必定行之有效。”于是汉宣帝终于批准了他的屯田之策。
这时,许延寿和辛武贤仍然主张进击羌人,宣帝也予以批准,两策并用,命许、辛和中郎将赵印会师进剿。结果,许延寿收降羌人四千多名,辛武贤斩杀二千,赵印斩杀,收降二千多人,唯有赵充国兵不出营而收降五千多人。于是赵充国又上奏章说:“羌人约有五万军兵,已经斩首七千六百级,投降三万一千二百人,淹于湟水和饥饿而死的也有五六千人,现在逃跑的充其量不过四千兵马,况且罕羌首领表示,要杀死先零羌的首领杨玉,于是请求回军。宣帝答应后,赵充国于神爵二年(前60年)“振旅而还”。当年秋天,先零羌首领杨玉果然被部下杀死,其部属四千多人全部归降汉军。
后来赵充国告老请退,皇帝赐予安车驷马,免官归第。甘露二年(前52年)十二月病逝,享年八十六岁,谥号壮侯。
点评:赵充国善于治军,爱护士兵。行必有备,止必坚营,战必先谋,稳扎稳打。在平叛战事中,他坚决采取招抚与打击相结合、分化瓦解、集中打击顽固者的方针,能和平解决的,决不诉诸武力,这完全符合孙子兵法:“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当时他的主张受到朝廷大臣和宣帝的一致反对,但他无所畏惧,反覆上书说明这一方针的正确性和必要性,终于为宣帝和大多数朝臣所接受;其次,他的留兵屯田之策确为深谋远虑之议,不仅在当时具有战略意义,而且对后世亦有深远影响,因此他不仅是一代名将,而且是享有盛誉的军事家。此外,还应该指出的一点是他一生的主要功绩集中表现在晚年,七十三岁时,主动领兵出征,七十九岁凯旋回京,以如此之老龄,顶风冒寒,坚守边境,这在中外战争史上是极其罕见的。也许与此有关,他在征战中过份强调“穷寇勿迫”,因而曾放弃痛歼先零羌的战机。从临时指挥的角度讲,显然是教条主义,但他仍然是资高历深的将军,所以退休之后朝廷每遇边防大事便请他参加谋划。去世后,宣帝以他功高盖世,在未央宫中画了像,供人瞻拜、纪念,成帝刘骜继位后,又命黄门侍郎杨雄在画像旁题诗赞扬。
篇6:王充是什么朝代的人
王充的主要成就
1、倡导“疾虚妄而归实诚”的批判思想;
2、丰富和发展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开创元气自然论;
3、批判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神学目的'论;
4、批判唯心主义先验论;
5、批判有鬼论及各种世俗迷信思想。
王充的主要作品
王充的思想主张以道家的自然无为为立论宗旨,以“天”为天道观的最高范畴,以“气”为核心范畴,由元气、精气和气等自然气化构成了庞大的宇宙生成模式,与天人感应论形成对立之势。王充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集中的《论衡》的《实知篇》和《知实篇》中,以事实进行验证,弥补了道家空说无着的缺陷。代表作品《论衡》解释万物的异同,纠正了当时人们疑惑的地方,是中国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思想著作。
篇7:王充名言集
王充名言精选集
1、学士简练于学,成熟于师,身之有益,犹谷成饭,食之生肌腴。
2、一幢房子里最有用的是厕所。
3、人之不学,犹谷未成粟,米未为饭也。
4、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5、胸中不学,犹如手中无钱也。
6、处逸乐而欲不放,居贫苦而志不倦。
7、圣人之言,不能尽解,说道陈义,.不能辄行。不能辄行,宜问以发之。不能尽解,宜难以极之。
8、蓬生麻间,不扶自直,白纱入缁,不练自黑,彼蓬之性不直,纱之质不黑,麻扶缁染,使之直黑。夫人之性,犹蓬纱也,在所渐染而善恶变矣。
9、夫学者所以反情治性,尽材成德也。
10、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学,学之乃知,不问不识。
11、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12、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之行事未之有也。
13、所谓圣者,须学以圣。
14、寒不累时,则霜不降;温不兼日,则冰不释。
15、凡学问之法,不为[畏]无才,难于距师。
16、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
17、学士有文章,犹丝帛之有五色之巧也。
18、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
19、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故智能之士,不学不成,不问不知。
20、发胸中之思,论世俗之事。
★ 王引之简介
★ 王修文老师简介
★ 《订鬼》教案
★ 王充名言
★ 充受教育的幸福
【王充简介(合集7篇)】相关文章:
昌盛的秦汉文化教案2023-12-19
黄庭坚2023-08-16
黄庭坚经典诗句2023-08-14
《火把节》五年级语文教案2022-05-07
有哪些送别诗2022-05-07
颜回好学翻译2023-03-04
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赏析2023-09-03
韩愈人学思想的三重性2023-01-22
端午节是什么时候?放假几天?2023-09-14
《碗花糕 王充闾》阅读附答案参考2023-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