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词人朱淑真的诗句

时间:2023-03-18 08:31:58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南宋词人朱淑真的诗句(精选10篇)由网友“布吉岛”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南宋词人朱淑真的诗句,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南宋词人朱淑真的诗句

篇1:南宋词人朱淑真的诗句

1.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朱淑真《鹊桥仙·七夕》

2.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朱淑真《生查子·寒食不多时》

3.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朱淑真《冬至(朱淑真)》

4.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朱淑真《鹧鸪天·独倚阑干昼日长》

5.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朱淑真《生查子·寒食不多时》

6.黄钟应律好风催,阴伏阳升淑气回。——朱淑真《冬至(朱淑真)》

7.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朱淑真《秋夜》

8.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朱淑真《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9.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朱淑真《浣溪沙·清明》

10.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朱淑真《浣溪沙·清明》

篇2:南宋词人朱淑真的诗句

1.还有那说不尽的相思,把一路圈儿圈到底。——朱淑真《圈儿词·相思欲寄无从寄》

2.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朱淑真《浣溪沙·清明》

3.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4.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朱淑真《月华清·梨花》

5.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朱淑真《落花》

6.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朱淑真《初夏》

7.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初夏》

8.倦对飘零满径花,静闻春水闹鸣蛙。——朱淑真《暮春有感》

9.故人何处草空碧,撩乱寸心天一涯。——朱淑真《暮春有感》

扩展阅读:诗词作品

忆秦娥·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

浣溪沙·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

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谒金门·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江城子·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减字木兰花·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眼儿媚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鹧鸪天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清平乐·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清平乐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

点绛唇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帷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

蝶恋花·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篇3:南宋词人朱淑真的诗句

1.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朱淑真《谒金门·春半》

2.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朱淑真《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3.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朱淑真《清平乐·夏日游湖》

4.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朱淑真《鹊桥仙·七夕》

5.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6.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朱淑真《蝶恋花·送春》

7.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朱淑真《卜算子·竹里一枝斜》

8.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保。——朱淑真《月华清·梨花》

9.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朱淑真《断肠迷·下楼来金钱卜落》

10.相思欲寄无从寄,画个圈儿替;话在圈儿外,心在圈儿里。——朱淑真《圈儿词·相思欲寄无从寄》

篇4:朱淑真——《蝶恋花》

【年代】:宋

【作者】:朱淑真——《蝶恋花》

【内容】:

楼外垂杨千万缕。

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

独自风前飘柳絮。

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

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

把酒送春春不语。

黄昏却下潇潇雨。

【作者】:

朱淑真,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断肠集》有宋郑元佐注本。(《辞海》1989年版)

断肠词:词集名。南宋朱淑真作。一卷。淑真为钱塘(今浙江杭州)女子,因自伤身世,故以“断肠”名其词。有明毛晋汲古阁课《诗词杂俎》本、清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等。(同上书)

淑真钱塘人,幼警惠,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父母复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临安王唐佐为之立传。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

顺治辛卯,有云间客扶乩于片石居。一士以休咎问,乩书曰:“非余所知。”士问仙来何处,书曰:“儿家原住古钱塘,曾有诗篇号断肠。”士问仙为何氏,书曰:“犹传小字在词场。”士不知《断肠集》谁氏作也,见曰“儿家”,意其女郎也,曰:“仙得非苏小小乎?”书曰:“漫把若兰方淑士,”曰:“然则李易安乎?”书曰:“须知清照易贞娘,朱颜说与任君详。”士方悟为朱淑真,故随问随答,即成浣溪沙一阕。随又拜祝,再求珠玉。乩又书曰:“转眼已无桃李,又见荼蘼绽蕊。偶尔话三生,不觉日移阶晷。去矣去矣,叹惜春光似水。”乩遂不动。或疑客所为,知之者谓客只知扶乩,非知文者。(《湖壖杂记》)

【注释】:

犹自:仍然。

“绿满”句:在漫山遍野茂密的丛林中听见了杜鹃的叫声。

“莫也”句:(鸟儿)莫非也因为人间的愁苦而忧愁吗? 苦:

又作“意”。

潇潇雨:暴雨、疾雨。潇潇是雨声。

【赏析】

这是一首惜春词。上片抒发对春的眷恋之情。楼外的杨柳垂下千万缕柳丝,想把春天系住,可是尽管杨柳多情,春也无意“少住”。柳絮随风,春归何处?下片描绘暮春景致,抒发伤春感怀。绿满山川,杜宇声声,潇潇暮雨,春将归去,令人不胜眷恋。全词意境清幽,抒情委婉,悱恻缠绵,深沉含蓄。

篇5:朱淑真——《清平乐》

【年代】:宋

【作者】:朱淑真——《清平乐》

【内容】: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

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

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

【作者】:

朱淑真,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南宋初年时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流于感伤。也能诗。有诗集《断肠集》、词集《断肠词》。《断肠集》有宋郑元佐注本。(《辞海》1989年版)断肠词:词集名。南宋朱淑真作。一卷。淑真为钱塘(今浙江杭州)女子,因自伤身世,故以“断肠”名其词。有明毛晋汲古阁课《诗词杂俎》本、清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本等。(同上书)淑真钱塘人,幼警惠,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父母复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临安王唐佐为之立传。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顺治辛卯,有云间客扶乩于片石居。一士以休咎问,乩书曰:“非余所知。”士问仙来何处,书曰:“儿家原住古钱塘,曾有诗篇号断肠。”士问仙为何氏,书曰:“犹传小字在词场。”士不知《断肠集》谁氏作也,见曰“儿家”,意其女郎也,曰:“仙得非苏小小乎?”书曰:“漫把若兰方淑士,”曰:“然则李易安乎?”书曰:“须知清照易贞娘,朱颜说与任君详。”士方悟为朱淑真,故随问随答,即成浣溪沙一阕。随又拜祝,再求珠玉。乩又书曰:“转眼已无桃李,又见荼蘼绽蕊。偶尔话三生,不觉日移阶晷。去矣去矣,叹惜春光似水。”乩遂不动。或疑客所为,知之者谓客只知扶乩,非知文者。(《湖壖杂记》)

【注释】:

按:“和衣睡倒人怀”一作“随群暂遣愁怀”,疑为腐儒擅改。此词乃写与情人游湖,非随众友游湖,“娇痴不怕人猜”等句可证

藕花:即荷花。

【赏析】:

此词写天真少女与恋人相会的喜悦和离别的惆怅。上片点明留住须臾,故当时携手情景,藕花细雨历历在目。下片追写依恋情态,表现出对爱情的大胆追求;歇拍二句,叙分别时难言的情景,只用“最是”两字,蕴含无限眷恋之情,归来后哪得不怅然若失。

词中点缀夏日风光,使形象更为饱满。

篇6:朱淑真优美诗词

朱淑真优美诗词汇总

1、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2、自责——朱淑真

女子弄文诚可罪,那堪咏月更吟风。

磨穿铁砚非吾事,绣折金针却有功。

3、断肠迷——朱淑真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 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里相思一撇消。

4、减字木兰花·春怨——朱淑真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

5、谒金门·春半——朱淑真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

6、眼儿媚——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7、鹧鸪天——朱淑真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

8、鹊桥仙·七夕——朱淑真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天上人间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

9、江城子·赏春——朱淑真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展转衾裯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

篇7:读朱淑真《蝶恋花》

读朱淑真《蝶恋花》

拟人写物耐人寻味——读朱淑真《蝶恋花》

作者/闻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朱淑真(一作贞),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世居桃村。关于她生活的时代,历来有南宋、北宋两说,但一般都定为南宋。相传她因婚姻不美满,抑郁而死。

她擅长绘画,通晓音律,是宋代著名的女诗人、词人。其词主要写闺阁之感,多幽怨之作。笔调轻柔,形象婉丽。有《断肠诗集》、《断肠词》。

春天是无限美好的季节。她为大地带来了生机,为人类带来了希望。人们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草木绿了……然而转眼之间,柳絮飞了,榆钱落了,蝴蝶匆匆忙忙地在和花儿告别。正因为春天如此短暂,所以古往今来惜春便成为文人笔下常见的主题。朱淑真这首《蝶恋花》也是表现这一主题的名作。

《蝶恋花》,又名《鹊踏枝》、《凤栖梧》。唐教坊曲。《词谱》谓“宋晏殊词改今名”。毛先舒在《填词名解》中说,“采梁简文帝乐府‘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

朱淑真这首《蝶恋花》一开头就写留春:“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垂杨”,这里是指垂柳。“系”,拴住,缠住。“青春”,春天,也兼有青春时光之义。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以上三句有三层含意:一是表现了词人惜春之情,想极力挽回欲逝的春光;二是说将逝之“青春”是不可挽回的;()三是由此而蕴含着词人的惆怅:既然春天是一去不复返的,那么自己的青春年华也同样是一去不再来的,所以这里的惜春之意还包含苦闷之情。

尽管春天是留不住的,但是柳絮却不肯罢休:“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犹自”,即仍然。以上二句意谓,柳絮还是在随风飘荡,好像要尾随春天去探看它的去处。这里是通过写柳絮的多情,来反映词人留春之意切。

然而,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的'。春天以她轻盈的步伐越走越远了:不觉春姑娘已用绿笔染遍了山川草木。“绿满山川闻杜字”一句便是点春深的。“杜宇”,即杜鹃鸟,相传是蜀帝死后之魂所化,鸣声凄厉。晏几道《鹧鸪天》:“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

在春深似海,“杜宇声声不忍闻”的时候,词人怎能不伤感呢!所以下面接着说:“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便作”,即使。“莫也”,岂不也。以上二句意谓,即使是无情的人,岂不也要愁结满怀!有的宋词选本说“无情”是指“鸟类”而言,将这两句讲作“鸟类即便无情,莫非也担心人意忧苦吗?”此说似不准确。因为“绿满山川闻杜宇,便作无情,莫也愁人苦”三句的主语都是人,意思是说当看满山遍野的“绿肥红瘦”,听到杜宇的哀鸣的时候,即使是一个无情的人也会愁苦的。而下面的“把酒送春”也正是指人而言的。因此,如果说词的上片主要是用拟人手法来写惜春之意的话,那么下片便主要是直接抒情了。当然,其中也有寄情于景的句子。

系春、随春、伤春,都无济于事,最后便不得不送春了:“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把酒”句似化欧阳修《蝶恋花》中“泪眼问花花不语”句意,有豪情也有感伤。“潇潇”有二义:一是急雨貌,《诗经·郑风·风雨》:“风雨潇潇,鸡鸣胶胶。”一是小雨貌,李清照《蝶恋花》:“潇潇微雨闻孤馆。”这里讲作后义为好,因为那淅淅沥沥的小雨恰恰能表现出词人“剪不断,理还乱”的缕缕愁丝。这意境与李清照《声声慢》词中“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一段极为相似。倘若将“潇潇”讲作急雨貌,便与此词的意境不合了。

综上所析,这首词通过写垂杨系春、柳絮随春以及最后不得不送春,表现了词人对春光的珍惜和由年华易逝而产生的苦闷。

此词的主要特点是以拟人手法写物,既肖物态又合人情。如写“垂杨”,便抓住垂柳的丝条多而柔的特点,来写它可以“系青春”,并且“柳”与“留”谐音,也寓含留意,这便把物态与人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很自然地表现了惜春的主题。又如写柳絮,便抓住了柳絮轻而飘的特点,写它随风去探看春的归处,这既扣暮春的节候,又表达了词人留春的深情。

其次,融情于景,耐人寻味。上片的千万条柳丝和飘忽不定的柳絮,虽然都可作情语看,但下片情景交融的句子尤多。如“绿满山川”句,看似写景,实则是以浓绿来表现春深,并以春深来衬托愁多。特别是结尾“黄昏却下潇潇雨”一句,更是余味无穷。“黄昏”,是一天将尽的时刻,夜幕降临,景色暗淡,人们的心头也往往会蒙上一层灰色,而此时偏偏又下起潇潇细雨,于是心情与景色融为一体,“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此外,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还起着回应全篇的作用。此词的题目是“送春”,除了“把酒送春春不语”一句是明写外,而这潇潇暮雨又何尝不是在送春呢?

再次,语言清丽,全无藻饰,也是此词的一个特点。全词无一处用典,只用平易、生动的文字写景状物,便收到了言浅意深的效果。

此词的不足之处是,化用前人的词意、句意的地方较多,如上片似化用辛弃疾《摸鱼儿》上片之意,下片似化用欧阳修《蝶恋花》、李清照《声声慢》下片之意。这些地方虽然多能出以己意,并不乏创造性,但终未消除模拟的痕迹。

注:

①《词谱》卷十二。

②《填词名解》卷二。

③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唐宋词选》第376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④李清照《声声慢》。

篇8:朱淑真《秋夜》鉴赏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译文] 凉月洒在床铺,洒在梧桐树上,举目相望,月亮恰恰挂在梧桐叶的缺口处,皎洁而明亮。

篇9:朱淑真《秋夜》鉴赏

夜久无眠秋气清, 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 月在梧桐缺处明。

注释:

秋夜:是作者叙写秋天一个夜晚铺床欲睡而又无眠的愁怨诗。

译文1:

秋意漫漫,天气清凉,诗人辗转反侧难成眠,频频剪这频频结成预兆喜事的灯花,猛然意识到天已三更了。铺床欲睡,枕席冰凉,满床月光冷影,蓦然抬头向窗外一望,窗外的梧桐树枝丫稀疏,月影在梧桐树叶间若隐若现,原来床上月光是从梧桐缺处射近来的。

译文2:

夜晚辗转反侧难已入睡,秋天的晚上夜气清凉,剪了很多次烛花了马上就到了三更天了,窗外梧桐树缝的月影,斑斑驳驳地铺酒在冰凉的床席上,而从梧桐缝里看上去的月亮在依然是那么明亮。

译文3:

秋夜无眠,秋风萧瑟,烛花频剪,已是三更。凉月洒在床铺,洒在梧桐树上,举目相望,月亮恰恰挂在梧桐叶的缺口处,皎洁而明亮。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相传为浙江人,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赏析:

前两句叙事。首句直奔诗题,各点“夜”“秋”二字,交代了时间、心态、环境。“夜久无眠”已见怨妇愁绪满怀,而时又逢秋,秋风萧瑟,夜气清凉,锦衾单薄,佳人永夜难寝,更添一层愁苦。

次句紧承“无眠”,写人事活动。既然辗转反侧难入梦,那么如何打发漫漫长夜呢?空房寂寥,红烛高烧,百无聊赖中,她只好剪烛花以消遣寂寞了。“烛花”即灯花,古人认为灯花是有喜事的一种预兆。杜甫诗云:“灯花何太喜,酒绿正相亲”(《独酌成诗》)。灯花频生当有赏心悦事,而她却无法消解眼前这幽情苦绪。着一“频”字,写出了女主人公的焦灼不安、心神难宁。“欲三更”接续“夜久”两字,极写思妇饱受孤独寂寞煎熬之苦。

后两句写景。第三句转折一笔,写床席之月影。一个“凉”下得独特,这是全诗的诗眼,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从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会给她送来温暖呢?这情景怎不令人凉从心生!“满”字表面是写光影之浓,其实是写忧思满怀,剪不断理还乱的郁闷之感。这一句明写屋内月色之凄美,暗表人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

末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留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该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上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月在梧桐缺处明”,展现了一幅高远、疏朗的秋夜月色图。皎皎月华,她似乎忆起了曾经的“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甜蜜与浪漫;而如今,“瘦尽灯花又一宵”的时刻,又谁能与她“共剪西窗烛”呢?想超脱而不得,“月”之明,恰好照出了人心深处无法擦拭的黯淡。“梧桐缺处”,这一背景形象的定格,暗含了思妇不得与意中人团圆的酸楚。

全诗次序井然,先由屋外(秋气清)而室内(烛花频剪),又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针脚细密,四句之间照应紧密,衔接流畅,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意象鲜明突出,意境清空幽眇,细节勾勒精练传神,给人以无穷的回味。

篇10:南宋词人张炎的诗句摘抄

1.山空天入海,倚楼望极,风急暮潮初。——张炎《渡江云·山空天入海》

2.新烟禁柳,想如今、绿到西湖。——张炎《渡江云·山空天入海》

3.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张炎《朝中措·清明时节》

4.空谷幽人。曳冰簪雾带,古色生春。——张炎《国香·空谷幽人》

5.沧浪浑是烟雨。黄河路接银河路。炯炯近天尺五。——张炎《摸鱼儿·溯空明》

6.俯长江、不占洞庭波,山拔地形高。——张炎《甘州·乎绝顶》

7.西湖南浦,渐春来、烟水入天流。——张炎《甘州·听江湖》

8.西湖故园在否,怕东风、今日落梅多。——张炎《木兰花慢·二分春到柳》

9.且慰我留连意,莫说西湖,那时苏小。——张炎《霜叶飞·绣屏开了》

10.向西湖、重隐烟霞。说与山童休放鹤,最零落,是梅花。——张炎《南楼令·一见又天涯》

南宋词人陆游的素食观

唐诗宋词里的爱情故事及爱情诗句

古代才女知多少?

送春,送春王安石,送春的意思,送春赏析

蝶恋花古诗词

刘铉《蝶恋花·送春》赏析

女词人李清照《漱玉词》之略说

诗歌鉴赏中各种意象的意思

杜鹃啼血唯美诗歌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学反思

南宋词人朱淑真的诗句
《南宋词人朱淑真的诗句.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南宋词人朱淑真的诗句(精选10篇)】相关文章:

扬州慢教案2023-04-08

课文声声慢教案2023-05-27

人教版扬州慢教学设计2023-11-17

《声声慢》教案2022-05-06

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及答案2023-08-11

声声慢教案2022-06-28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2023-04-27

经典诗词教学教案2022-04-29

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鉴赏2022-07-21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阅读及答案参考2023-05-05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