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水旱烟店的对联(精选10篇)由网友“Auror”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清代水旱烟店的对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清代水旱烟店的对联
烟云归一路,水旱备双枝
既未济水火,呼吸生云烟
香云熙朝瑞气,灵草益世祯祥
未谢人间火食,恍餐天上烟霞
群居人醉济云起,一室自蒸蕙草香
未忘白梅曾止渴,不含绿茗亦闻香
酩心何用周郎醉,吐气还扬太白眉
篇2:关于清代的对联
1.西湖龙井 张 岱
夜壑泉归,渥洼能致千岩雨;
晓堂龙出,崖石皆为一片云。
[简注]西湖:为浙江西湖。 龙井:在西湖凤篁岭上,泉水出自山岩,四时不绝,旧传井下有龙。今杭州之龙井茶由此而得名。张岱(1579-168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清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入清后,隐居山林著书。有《陶庵忆梦》、《西湖梦寻》等。壑:沟池。《礼?郊特牲》:“土反其宅,水归其壑。” 渥洼:水名,此指黄鹤山顶的龙池,据说出云必雨,此指龙井。联语由龙兴致雨而联想生发,造语自然,切地切景。
2.上天竺寺 前 人
佛亦爱临安,法像自北朝留住;
山皆学灵鹫,洛迦从南海飞来。
[简注]上天竺寺: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南。 临安:府名,今杭州市,南宋曾在此建都。 法像:指像。北朝:朝代名,南北朝时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总称。佛教在南北朝时盛行。灵鹫:即灵鹫山,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之东北,山中多鹫,故名。或言以其形似鹫头而称。释加讲《法华经》、《无量寿经》于此。省称灵山、鹫峰。我国往往沿用其名,如杭州之飞来峰亦名灵鹫。洛迦:山名,即洛迦山,为补陀洛迦山的简称。相传汉梅福炼丹于此,又名梅岑山,在今杭州普陀县,四面环海,风景佳丽。与九华、峨眉、五台并称佛教四大名山。联语融佛教故事传说于一体,诙谐有致,别有旨趣。 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3.晋祠云陶洞 傅 山
竹雨松风琴韵;
茶烟梧月书声。
[简注]晋祠:在山西太原西南悬瓮山下,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傅山(1607-1684),初名鼎臣,字青竹,一字青主,别号啬庐等。明末清初山西曲阳(今太原人)。明诸生,入清后隐居不出。有《霜红龛集》。虽被康熙朝征举为博学鸿词,并授中书舍人,亦不为所动。联语用名词短语互对,道尽隐居生活恬静幽雅,悠闲自得的情致。见《古今名人联话》
4.书斋联 金圣叹
真读书人天下少;
不如意事古今多。
[简注]金圣叹(1608-1661),本名采,字若采,明末清初江苏吴县人。诸生。明亡,改名人瑞,字圣叹。入清,绝意仕进,从事著述。顺治帝死,以哭庙案被杀。有《沉吟楼诗选》。联语朴实无华,寓意情理于感慨之中。他在临刑前所题之“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一联,用“莲”谐“怜”,“梨”谐“离”。看来,这是金圣叹最大的不满意之事。此时此景,从容写出,坦怀自见。
5.无 题 前 人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水归器内,各显方圆。
[简注]上联说,是甘还是苦应当自尝;下联说,或方或圆,各有所长。联语论说入理入情,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见《中华对联大典》
6.题歌台 李 渔
休萦俗事催霜鬓;
且制新歌付雪儿。
[简注]歌台:在江苏南京芥子园。李渔(1611—1680),字笠鸿,号笠翁,明末清初浙江兰溪人。工小说,善联语,尤精谱曲。有《笠翁文集》等。萦:萦绕。霜鬓:耳边白发,喻年老。雪儿:隋末李密的美姬,能歌舞,密常选宾僚之佳辞付之叶音律为歌,称雪儿歌。李渔为清初戏剧家,其芥子园有歌台,教习演唱之处所。联语表现了他热衷戏曲,不受俗事所牵绕的心绪,感情真挚。见《古今名人联话》
篇3:关于清代的对联
1.贺毛稺黄迁居 前 人
望重不宜居闹市;
书成恰似入名山。
[简注]毛稺黄:生平不详。望重:有声誉受人敬仰的人。名山:即名山事业的省称。汉司马迁撰《史记》,自序谓自成一家之言,“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后以著作为名山事业。联语造句稳重,上联切迁居,下联切著述成就,颂扬之意,祝贺之情自见。见《中华对联大典》
2.题今又园 前 人
繁冗驱人,旧业尽抛尘市里;
湖山招我,全家移入画图中。
[简注]今又园:由南京移居杭州后建,是南京芥子园的又名。繁冗:繁琐杂乱。尘市:取陆机《为顾彦先赠妇》:“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句意。1677年,李渔从南京移居杭州,居西湖之滨,筑园名今又园,联语用对比和拟人手法,形象地描写湖山的美好和全家的欢悦。见《古今联语汇选》(一)
3.贺张之鼐夫妇双寿 前 人
月圆人共圆,看双影今宵,清光并照;
客满樽俱满,羡齐眉此日,秋色平分。
[简注]张之鼐:字仲谋,号半庵,浙江仁和人。曾为李渔的诗文及《论古》写评。“月圆”句:张之鼐夫妇生日均在中秋。此句既切事,又切景。齐眉:即举案齐眉,典出《后汉书?梁鸿传》。旧时形容夫妻相敬如宾真诚有礼。联语处处照应“双寿”,诸如“双影”、“齐眉”、“清光并照”、“秋色平分”,恰是这副贺寿联的一大特点。同时,也体现了贺者的真挚情意。见《中华对联大典》
篇4:关于清代的对联
1.赠贾汉复联 前 人
未闻安石弃东山,公能不有斯园,贤于古人远矣;
漫说少陵开广厦,彼仅徒怀此愿,较之今日何如。
[简注]贾汉复:字胶侯,号静庵,明末清初山西曲沃人。入清后,官至兵部尚书、陕西巡抚。安石:指晋时谢安,字安石,《晋书》载:东晋谢安石“累违朝旨,高卧东山”,年四十余始出仕。后为尚书仆射,领吏部。斯园:指其在北京西草厂所建之园亭,“贾弃而不居,改为乡馆,凡山右(即山西)名贤之客都门者,皆得寓焉。”少陵:即唐代大诗人杜甫,字子美。少陵,为汉宣帝许后之陵,在陕西长安县南,其地称少陵原,杜甫曾在此住居,自号少陵野老。广厦:杜甫曾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徒怀此愿”,但无法实现。联语意在褒扬贾氏,叙中有议,追昔抚今,有感而发。见《古今名人联话》
2.无 题 冒 襄
风流顾曲情如绪;
寥廓横空鉴若华。
[简注]冒襄(1611—1693)字辟疆,号巢民,明末清初江南才子,如皋(今江苏如皋)人。副贡生。入清不仕。有《水绘园诗文集》。此联作于1678年仲春,访友看梅遵属而作。风流:在此当指有才而不拘礼法,气度不同一般。顾曲:见《三国志?吴?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瑜必顾。’”后因谓欣赏音乐与戏剧为顾曲。绪:指连绵不断的情思、意绪。见南朝梁江淹《江文通集?泣赋》:“阗寂以思,情绪留连。”寥廓:旷远、广阔,语见《楚辞?远游》:“下峥嵘而无地兮,上寥廓而无天。”此指书生意气。横空:弥漫天空。鉴:镜子,照镜子。若华:好像头发已花白。华,头发花白曰华。联语以顾曲周郎自比,才华横溢,风流倜傥,书生意气,情思如绪,已然白了少年头,似有叹惋之感。见《明清楹联墨迹选》
篇5:清代数字对联
清代数字对联
1、清朝有一首嘲南方典史的数字诗《十得》,真堪捧腹,诗曰:“一命之荣算得,两根竹板拖得,三十俸银领得,四方地保传得,五十嘴巴打得,六年俸满报得,七品堂翁靠得,八十养廉借得,九品补服僭得,十分高兴不得。”
2、红闺吟咏,大都颖慧绝伦,杂体诗尤为可喜。清·完颜恽珠《闺秀正始集·吴学素小传》云:“吴学素,字位贞,江苏娄县人,编修顾伟权室,著有《荫绿阁诗草》。位贞诗才敏捷,相传徐澹园尚书雅集东山,以《闺怨》命题,限溪、西、鸡、齐、啼韵,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丈、尺、半、双等十八字。一时名宿均棘手,顾太史以语位贞。援笔伸纸,立就一律,艺林传诵。诗云:‘百尺楼头花一溪,七香车断五陵西。六桥遥望三湘水,八载空惊半夜鸡。风急九秋双燕去,云开四面万山齐。子规不解愁千丈,十二时中两两啼。’”
3、《正始续集》载蓝燕同题同体一首,诗云:“六七鸳鸯戏一溪,怀人二十四桥西。半生书断三秋雁,万里心悬五夜鸡。蚕作百千丝已尽,鸟生八九子初齐。谁怜方寸愁盈丈,刀尺抛残双玉啼。”
4、清·况澍《杂体诗钞》载女史杨继端(字古雪,四川遂宁人)《口占漫成》云:“十二阑干水半溪,千红万紫六桥西。两峰黛黯三春梦,一院花飞五夜鸡。鹤到九霄双翮健,书分四体八行齐。道人殷七归何处,百尺高枝莺又啼。”此诗亦限溪、西、鸡、齐、啼韵,中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两、半、双、尺等十七字。与前文吴学素、蓝燕两媛之作相比,仅少用一“丈”字,
5、检《杂体诗钞》,又有徐兆奎《闺怨》二首,亦仿此体:“万里三州百粤溪,楼台六七画桥西。八千书寄九秋雁,十二肠回五夜鸡。何日半帘双膝半,几时一案两眉齐。纤纤丈室寻刀尺,散四愁还娇泪啼。”又:“儿童六七戏前溪,二八佳人住阁西。尺素梦来千里鲤,半床愁绝五更鸡。九秋十稔期难定,四达三条路不齐。百万回肠绕丈室,一抬两眼泪双啼。”⑷清·况周颐《餐樱庑随笔》中还记录了一首数字诗《闺怨》,为春明诗社冠军之作。诗云:“六曲围屏九曲溪,尺书五夜寄辽西。银河七夕秋填鹊,玉枕三更冷听鸡。道路十千肠欲断,年华二八发初齐。情波万丈心如一,四月山深百舌啼。”
6、其一,“洛水元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岐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这是明世庙斋醮对联,是袁炜所撰(见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世庙斋醮对联又一本云:“揲灵蓍之草以成文,天数五,地数五,五五二十五数,数生于道,道合元始天尊,尊无二上;截O竹之筒以协律,阳声六,阴声六,六六三十六声, 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帝统万年。”此联 词句与前联大同小异,据传是夏言手笔。
6、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八月,高宗八旬万寿,经坛中有一长联最为壮丽,脍炙人口久,相传为尚书彭元瑞所撰。联云:“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烂辉彩服;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
篇6:清代书法对联赏析
清代书法对联赏析
程恩泽龙门对长联图
清代是我国书法艺术集大成阶段。在“以书取士”之风下,经清代科举之路选拔的两万名进士,几乎人人写一手好书法。他们的别字楹联,多隐藏着书家特殊的期望与祝福。
即将收展的首届海南民间收藏精品展上,一组清代对联书法依旧引人注目,他们之中大多是当时的进士或“三甲”:程恩泽、汪洵、谭延闿、张岳崧、喻长霖、林世熹……
与其他朝代不同,清代盛行“以书取士”,尤以乾隆时代更甚。当时,文人若想考取功名,首先要练就一手好书法,因而清中晚期的进士几乎人人写得一手好书法。省收藏家协会理事、字画鉴定专业委员会主任李有骨介绍,清代可谓中国书法最繁荣的时期,是一个集大成的时代,当时流派纷涌、个性奔放,丝毫不逊于唐代的楷书、宋代的行书、明代的草书。
起自五代的对联书法,则是将文学艺术与书法艺术结合得最好的一个品种。李有骨说,此次海南民间收藏精品展展出的清代对联书法,代表了中国古代极高的对联书法水准,他们的别字楹联,多隐藏着书家特殊的期望与祝福。
程恩泽:龙门对长联图
“沧海日赤城霞峨眉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涛匡庐瀑布合宇宙奇观绘之斋壁,青莲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襄阳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于山窗”。
清代嘉庆进士程恩泽的这幅龙门对长联图,洋洋洒洒共74字。上联摄景,集合了神州古国的九处胜景奇观———泰山极顶观东海日出、赤城栖霞、峨眉山雪景、巫山十二峰、洞庭月色、鄱阳湖奇观、潇湘夜雨、扬州曲江潮、庐山瀑布,可谓五彩纷呈;下联取文,提及我国古代九位名人及其绝艺:杜甫的诗、王维的画、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司马迁的《史记》、薛涛的小笺诗、王羲之的书法、庄子的道家经典著作《南华经》、司马相如的汉赋、屈原的《离骚》,可谓绮章叠秀。
李有骨介绍,所谓龙门对,是指上联从右边读起,下联从左边读起,上下联的落款刚好能对在一起。此联上下气脉连贯,一气呵成,内容之丰富、气势之恢宏、写作方法之独绝,令人击节赞叹。
其实据史料考证,这对龙门对的原创者乃明代诗人李东阳:“沧海日,赤城霞,峨嵋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烟,潇湘雨,广陵潮,匡庐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青莲诗,摩诘画,右军书,左氏传,南华经,马迁史,薛涛笺,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这副《题书斋联》历来被誉为是奇联绝对,联中绝唱,在中国楹联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而后,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对《题书斋联》内容略有修改,将其与书法结合在一起创作了龙门对,自此盛传不衰。到了程恩泽,更是将书法艺术发挥得琳璃尽致,又赋予这幅龙门对书法价值。
慈禧:楷书七言联
“望隆梅鼎资调燮,宠渥芝纶介寿康”。
在人们的印象中,慈禧只会玩弄权术,很少有人知道她能书会画的一面。其实,慈禧博学多才,能书善画,书法长于行书、楷书,绘画有花卉等传世。慈禧御笔书法,多为大幅行书或楷书。现在可见的有“寿”“福”“龙”“美意”等,尤其是“福”“寿”最常见,主要用来赏赐大臣,以示恩宠。
我省藏家收藏的慈禧龙纹手绘卷楷书七言联,上联右上角钤篆书“大雅斋”起首印,长方形,双凤对抱,这是慈禧在书画上的常用印。大雅斋为慈禧斋名,在故宫长chungong内。下联钤“海涵春育(朱文圆印)”和“知乐仁寿(白文方印)”两印,皆为慈禧的常用印。这件作品从内容上看,应是慈禧赏赐给大臣的贺寿联,其书法用笔粗壮厚重,装裱华丽大气,较为恰当地显示了慈禧太后的特殊地位与作品内容的喜庆色彩,在气势和风格上与慈禧书法相当吻合,代笔的可能性不大,
广东省文史馆研究员、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龙志航评价,慈禧书法字体遒劲有力,颇见功底,可以用“底气足”来评价其书法作品,其特有的.霸气、能耐、野心,使其书法显出一种雄浑的气概,大异于一般妇人之作。
谭延闿:颜字七言联
“衣裁大布如亭长,船设低篷学钓翁”。
作者谭延闿是清代钱沣之后又一个写颜字的大家。谭延闿是湖南茶陵人,19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9加入guomindang;1922年后追随孙中山,历任大元帅府内政部部长、秘书长。作为guomindang政府里的高官,他历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人们评价,他的字亦如其人,有种大权在握的气象。从民国至今,写颜字的人没有出谭延闿右者。他尤以颜字楷书誉满天下,可以说他一生基本都在攻颜书。
谭延闿早期曾模仿刘石庵,中年专意钱南园、翁松禅两家,晚年则参米南宫。他的行书将刘石庵与钱南园相互熔于一炉。其点画之丰满圆润、挥洒从容乃似石庵,而浑健苍劲,体势阔疏朗,气势夺人处又似南园。“谭延闿是进士出身,入翰林院,有很高的学养。能巧妙地从前人书中吸收营养,从而形成了自己宽博温厚、含蕴性灵、雄健开阔的韵致。此对取自陆游诗《戏咏村居》,此联中谭延闿放低姿态,在友人面前表现了一种谦恭。”李有骨说。
汪洵:颜体八言联
“高山景行望道未远,阳春法曲和音匹希”。
这是晚清进士汪洵送友人之书法对联。汪洵官至翰林院编修,后辞官不做,客居上海,以写书为生。他与张祖翼、吴昌硕、高邕之同称海上四大书法家。
他的书法摹颜真卿,得其神骨,又参以他帖而有变化之,工力甚深。李有骨说,汪洵的书法非常有特色,归结起来可说是颜体的功力和自己的变化。这幅对联应是汪洵原创送给友人的,读后给人一种排比式整齐的音韵美。
众所周知,书画收藏可拓宽视野,增长知识,但对联却更甚。李有骨说,从内容上看对联多是写的诗句、格言、警句,有许多是作者自撰。特别是有些对联的边款,字写得又多又长,这种现象是任何书画形式都少有的。想弄明白就得去查资料,查资料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这是就对联收藏的无穷乐趣。
篇7:镜店经典对联
镜店经典对联
光明铸出千秋鉴
气冷凝出一片冰
台上冰华澈
人间月影清
初傍玉台疑挂月
未开宝匣似藏云
秋水为神纤尘不染
寒冰作骨皓月同明
识自己,动静中见明智
悟人生,虚实里显颖聪
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笑颜回。
遗君时时皓亮
还我日日容光
云母开屏
水心铸镜
玉作肌肤冰作骨
水中明月镜中花
妆台悬皓月
倩女整乌云。
端容止,贵有自知之明
正衣冠,妙在旁观者清
君知我乎?好把容颜相对照
吾即汝也!要将世界放光明
天天揽镜,方知脸上有污点
日日读书,才信肚里少文章。
篇8:纺织品店对联
经纶天下,衣被苍生。
此中皆锦绣,以外无文章。
南国丝纶千缕细,东门池水几人沤。
丝纶阁下文章静,罗绮从中花样新。
聚来千亩雪,化作万家春。(棉花店)
盛传白绁原为美,衣被苍生是此花。(棉花店)
不待才媛吟柳絮,何愁孝子衣芦花。(棉花店)
绸缎绫罗历尽炎凉世态,麻棉葛络领教冷暖人情。
寒往暑来,功用兼备;棉温葛软,表里咸宜。
冷暖随人意,缠绵动客心。
珊瑚架映鲛绡艳,翡翠厨开凤锦斑。
篇9:镜子店对联
识自己,动静中见明智; 悟人生,虚实里显颖聪。
昨夜敲棋寻子路, 今朝对镜笑颜回。
遗君时时皓亮, 还我日日容光。
云母开屏, 水心铸镜。
玉作肌肤冰作骨, 水中明月镜中花。
妆台悬皓月, 倩女整乌云。
端容止,贵有自知之明; 正衣冠,妙在旁观者清。
君知我乎?好把容颜相对照; 吾即汝也!要将世界放光明。
天天揽镜,方知脸上有污点; 日日读书,才信肚里少文章。
篇10:乐器店对联
乐器店对联
1.乐器店对联
不遇知音众声俱寂
偶然雅集百乐齐鸣
和声鸣盛世
雅乐协元音
乐奏钧天凭兹叠韵
声同掷地发为清音
琴瑟在御
笙磐同声
阳律阴吕
玉振金声
闻声齐合律
欣赏即知音
曲奏阳春白雪
音知流水高山
韵出高山流水
曲追白雪阳春
琴奏瑟和留古调
客来商往尽知音
阳春白雪皆雅乐
一唱三叹有遗音
高音低音集各族人民风采
声乐器乐焕中华传统文明
盛世鸣和五韶并奏
钧天雅乐八音克谐
流水高山俟诸知已
金声玉振集其大成
写成白玉锋芒古
染到朱霞字样新
錾金映出千行锦
钻石刊成五彩章
以六书传四海
愿一刻值千金
龙蛇蜿蜒归梨枣
鸟兽飞腾入简笺
六书传四海
一刻值千金
书法传四海
刀工值千金
刀笔不是刀笔吏
掌印并非掌印人
刻鹄能成称巧手
雕龙亦足见文心
铁笔能书千家号
刀工可琢万户名
2.关于教师节的对联
1、上联:职业高尚
下联:教师光荣
2、上联:尊师重教
下联:育才兴邦
3、上联:催笋成竹
下联:润花着果
4、上联:又红又专
下联:为国为民
5、上联:为国而教
下联:作人之师
6、上联:心血育桃李
下联:辛勤扶栋梁
7、上联:红梅知春早
下联:翠柏识岁寒
8、上联:春霖滋沃土
下联:矢志育新苗
9、上联:栋梁砥大厦
下联:桃李芳九州
10、上联:栋梁撑大厦
下联:桃李遍中华
11、上联:须尊师重教
下联:待举栋兴邦
12、上联:桃李交谊笃
下联:橘柚及时登
★ 纪晓岚的故事
★ 秉的成语
★ 纪氏宗祠的对联
★ 纪晓岚对联趣事
★ 黄果树游记作文

【清代水旱烟店的对联(精选10篇)】相关文章:
回文的经典对联2022-09-02
我们的春节500字作文2023-04-04
湖北省景点导游词2023-03-17
风趣的导游说课稿2023-01-22
山西景点导游词解说2023-01-28
描写中秋节习俗的作文400字2022-04-30
游黄田古村优秀作文2023-06-10
关于浙江杭州宋城的导游词2023-08-20
水乡怀旧阅读题及答案2023-10-09
坚持不懈作文素材2023-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