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川简介((精选9篇))由网友“幽浮小狗”投稿提供,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过的刘丽川简介,我们一起来阅读吧!
篇1:刘丽川简介
上海小刀会起义
1853~1855年(咸丰三年至五年)上海人民反抗清朝统治的武装起义。
小刀会是天地会的支派之一。上海小刀会成员主要为上海的福建籍劳动人民和部分工商业主。与小刀会性质相同的秘密结社,上海还有主要成员为广东人的天地会和本地人组成的庙帮、塘桥帮、百龙党、罗汉党等。1852年,天地会成员周立春在青浦领导发动抗粮斗争,南汇、华亭(今松江)、上海等县继之而起。罗汉党人徐耀还发动了嘉定起义。这些斗争使各个秘密组织逐渐联合起来。1853年,在太平天国起义和福建小刀会起义的影响下,各支力量以小刀会名义结成统一组织,推举天地会广东帮首领刘丽川为首领,准备举行大规模的武装起义。
1853年9月5日,周立春、徐耀等在青浦首举义旗攻占嘉定。7日,刘丽川和原小刀会福建帮首领陈阿林等在上海起义,占领县城。随即,从上海、嘉定分别出发,接连攻占宝山、南汇、川沙、青浦四县,成立小刀会政权。初用“大明国”国号,旋即改称太平天国,由刘丽川上书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表示接受领导。
清朝政府急从围攻太平天国天京(今江苏南京)的江南大营抽调部分清军及其他地方武装,由大营帮办、署理汪苏巡抚许乃钊率领,赶赴上海镇压。9月22日,清军陷嘉定,周立春被俘牺牲,其女周秀英和徐耀率领部分起义军转入上海。至月底,周围各县相继失陷。起义军在上海坚守抗敌,曾宣布豁免三年赋税钱粮,并铸造货币,发展商业,保证粮食供应,打击高利贷,得到上海人民的拥护。
英、美、法当局曾声称对局势保持”中立”。但为维护在华利益和威胁清政府,1854年4月,英美驻军袭击了上海城内的清军营盘。7月,清政府任吉尔杭阿署江苏巡抚。吉尔杭阿派苏松太道吴健彰与英、美、法当局谈判,以出卖上海海关和租界主权,换取它们的支持。从此,上海海关开始由英、美、法三国委派的“税务司”共管,上海租界建立了独立于中国行政系统和法律制度以外的统治机构。
早在小刀会起义不久,外国势力与清军即在上海城北建筑围墙,以隔断城内起义军与外界的联系。1855年1月6日,法舰队司令辣厄尔领法军与清军配合,攻破县城北门。起义军英勇还击,予以重创。英、美、法当局和清政府遂加紧围困,断绝对城内的粮食火药接济。2月17日,起义军被迫突围。战斗中,刘丽川、周秀英、徐耀等牺牲。部分起义军由潘起亮率领进入太平天国统治区,加入太平军。其他突围残部流散各地,继续参加反清斗争。上海小刀会起义至此即告失败。
篇2:杜丽简介
遥远的地方有个“包子王”
塘作者:杜丽
星期六,和闺蜜一起,去传说中的那个旧书局的“总部”淘旧书。
本来,只想“看一眼”,认个门就走。谁知,这“一眼”,就是一个下午。
和任何值得一提的去处的“总部”一样,它也是大隐于市,也是巷子僻深,也是巨难找寻,也是需要打着一个神秘的手机号码,听从一个神秘声音的神秘指引。
等到芝麻开门,也是像任何的“总部”一样,它也是巴掌大的地盘,也是聚集了一些奇奇怪怪的各路英雄。我要说:wow,难怪我的人生如此孤独,原来同志们都跑到这里来了———刚才出去的那个其貌不扬的人,是北京的“藏书王”;刚走进来的这位,也是民间的读书高人……
这还不算,下单的时候,出大事了:老板一查电脑发现,我和闺蜜选的书,有很多本都早已被一个地址为“甘肃省陇南市x县x路x号包子王饭店”的人给“定了亲”了,其中有一本还是我很想要的王力的《诗词格律》。
到手的东西原来早已“名花有主”,我和闺蜜当然都很失落,但,看到这个神奇的地址,我不由得想起武侠小说中那些隐居在“猪笼寨”里的绝世高手来———这个“包子王”,究竟是开包子店的老板呢,还是在包子店里跑堂的伙计呢……
老板说,这个“包子王”,眼光刁钻,动辄“一掷千金”,选的往往都是“局”里的“镇局之宝”。我看了看他的订单,果然数量众多而质量毒辣;老板还说,你要是哪天去甘肃,我就给你他的电话,你可以去会会他。
我本来想说:在那遥远的地方,开个包子店,挣点小钱,买点旧书,坐在店里,喝点小酒,就着包子,晒着太阳,看泛黄的旧书:何等牛气的生活啊。
但,我无论如何说不出口———在包子店里读《诗词格律》,在我看来,无论如何,都是一件虽不失快意但又十足寂静的事情,它让我想到……“缄默的抵抗”———“抵抗”这粗陋的人生。
“包子王”,“包子王”,依我一贯的性格,本来,我是无论如何都会从老板手里把你那快要过门儿的“媳妇儿”给磕下来的,但是,我没有这样做,这个“落难美人儿”本来就是属于你,属于“包子王饭店”的。相信,不久,这本卖相很好的书,就会邮寄到你的手中,你就在那遥远的陇南,就着香热的大包子,晒着冬天的小太阳,看吧。(北京青年报.11.28)
篇3:刘丽实习总结
得知暑假能够在报社实习的消息后,着实激动了好一阵子。实习前天骐学长给我们发了一封邮件,在里面就注意事项和自己应该怎么做一一嘱咐叮咛,分外感动。
实习之前得知自己获取了第八届优秀青年年会的名额,这个年会八月在北京开,时间正好和实习冲突了。自己思量许久当晚给北京的组委会打了电话说明情况并请假,深知鱼和熊掌不能兼得,选一的话,我还是会选择在大报实习。
徐豪学长曾在他的实习总结里这样说道:“前两年团里的前辈跟我说,在《大连日报》大学生记者团待了几年,不到大报实习,会是个遗憾。”我想,这是我最能接近一线记者生活和机会,来之不易,我要珍惜它。
这篇总结也没有太多经验之谈,比起原来学长和前辈们的实习总结,难免有“小巫见大巫”之感,只是把自己的感悟和感动记录下来,与君共勉。
一:不懂多问,主动沟通
去报社报到的前一天,我还特别忐忑地打电话给袁少杰同学询问他平时工作的一些经验交流和上班时间等等,由于暴雨,一起实习的赵凯延期一天来报到,于是某就孤身一人去的报业大厦。到报社就只有小芳姐和韩林君在,记着天骐学嘱咐把自己的名字和联系方式写在文教部进门的小黑板上。中午的时候,见到了传说中的秦玉姐,笑咪咪的,人很好。
到报社第一天,小芳姐就布置了个采访任务,写个暑期学生自习的稿子,重点是突出图书馆成为了暑期学生的好去处。在百度上查了大连各大图书馆的地址,我就出发了。当时还期望可以让韩林君和我一起去出去采访的,但是他那边还有任务,反思自己也该有些独立性,背着采访本就出门了。先是去的市图书馆,坐了大概半小时车程,但到了目的地就懵了市图书馆门口挂了块牌子:“今日闭馆”。作为一个不常去图书馆的人来说,我还真不知道图书馆是周一闭馆的,这是个常识性问题,但也从侧面说明自己在采访前做的准备工作不足导致白跑一趟。但也不能白来,我就图书馆假期的利用率,人流量等问题问了下工作人员并记录下了他的联系方式,这样再有不明白的地方就电话咨询。回去之后秦玉姐调侃说,一看就知道我们不常在外面跑。第二天去了沙河口区图书馆并电话采访了两个图书馆的负责人,也算顺利完成了首次任务。经验之谈就是不懂要多问同时在采访的途中,学会去主动沟通。在自习区贸然去打扰别人自习可能别人不会配合你,但是在休息区和图书馆门口就比较好。因为这样被采访的人已经完成了他的工作任务处于比较放松的状态,你这时候表明来意去采访记录收效会好很多。
后期有个湘竹姐带着策划的稿子,例会上大家讨论说现在的暑期实习普遍存在的现象和问题。其中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有好有坏。我们的任务就是就大学生暑期实习写一个稿子,我和文教部另一名实习生李娇写假期实习实践的部分,拿到任务就各自回去写了。由于沟通比较少,写出来的内容南辕北辙,出现的现象是我们两人的稿子合不上,后来改动很大,不免增加了湘竹姐的工作量,这个事情给我的经验就是,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沟通是很重要的,在写稿前多彼此交流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
二.善于思考,寻找矛盾
秦玉姐告诉我,一个好的稿件就是要学会去找出矛盾,然后分析矛盾,提出解决的建议和方法。
这个建议是给在稿件文化记者走基层的稿件发稿之后。这个稿子是的采访对象是辽南二人转的非遗传承人82岁的唐宝善老人,他家在瓦房店,去采访需要坐两个小时的火车再转公交车。整个采访过程持续了三个小时,和老爷子聊天很开心,中间针对他的个人经历和后来的传教授业提出了问题,但是采访后回来写稿的途中就发现了问题,因为自己问的问题都比较浅,所以落笔之后就发现自己能写的也只是他的经历,用秦玉姐的话来说就是我没有抓住矛盾,“现在的辽南二人转市场到底怎样?如何来同其他的二人转竞争?”这些问题我们提问的时候唐老没有正面回答,我们也就含糊地记录,归根到底自己没有去思考怎么把关键点挖出来,也不知道怎么去“旁敲侧击”。自己在动笔之前看了秦玉姐在大报上发的文章,如《大家都叫她“辽南赵丽蓉”》等,就把文体风格向那篇靠拢。后来才知道原来那篇只是单纯地报道民间艺人,但是要是写“文化记者走基层”的稿子就应该提升高度,发掘遗传承中的问题和值得大家关注的点。由于时间较赶,文章没有大的改动就发表了,发稿的那天秦玉姐特地给我打了电话谈了这个稿子的问题,从选择的角度和同类稿件的比较,给我讲解写此类的稿子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去描写刻画,并叫我回去搜索她原来发表的《复州皮影:传承之路能走多远》。在此特别感谢秦玉姐,她在实习期间教会我许多,不管是做人还稿。
其实写新闻报道和写小说是一样的,有了矛盾冲突才会让文章的可读性和深度提高。而许多看似平凡的事情如果能找准切入点,发掘其中的矛盾,定能让文章增色不少。这一点天骐学长原来在例会中也说过,但真正经历了独自的采访写稿,在同秦玉姐的稿件对比才知道,细节处的寥寥几笔能让整个新闻的真实性和可读性加分,信息可视化是那么的重要。
三.收获成长,学会感恩
在大报实习期间,最快乐的时光除了发稿,就是认识了许多朋友。我们同期在文教部实习的实习生一共有九个人,除了原来记者团里的赵凯、韩林君、袁少杰,其他几位都是来自全国各地不同的高校,才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拘谨,后来混熟了之后各种“原形毕露”,实习快结束的时候一起去唱K,一起聊天读报,一起交流工作采访的心得体会。虽然实习的时间是短暂的,但那些美好的时光和记忆是永恒的。
现在回忆起实习这不到一个月的生活,那些片段一幕幕像过电影一样在脑海中闪过:和韩林君在瓦房店采访结束时,由于火车晚点在闷热且空气浑浊的车站一起坐着等车。每天中午赵凯、韩林君我们“三贱客”吃了饭之后去佳兆业广场各种逛打发时间等文教部开门。一起坐在电影院门口的榻榻米上聊天,从房价到工作到未来。每天一起下班后等23路,一起坐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颠回学校……
秦玉姐带我外出采访的时候,路上问我准备得怎么样,并在听了我的问题后指出有毛病。那天工作结束后屁颠屁颠地还和秦玉姐一起逛了香港精品展,秦玉姐请我吃了小零食让我直接就下班了,她还要回报社赶稿。目送秦玉姐离开的时候,内心感慨良多。其实记者的工作是辛苦的,没有外人看起来那样光鲜,我想象中的记者,应该是能够采访各种明星,坐在办公室悠闲的写稿子等稿费。可是真的实习了才知道,做一名记者的不易。八月份最热的时候,你可能为了一个稿子挤公交,汗流浃背;顶着太阳步行很远去采访;为了写好一个稿子,不断地写了改改了写,还有可能写完之后,被编辑删去大半;其实更苦的不是体力上的折磨还有脑力上的折磨,用秦玉姐的话来说,“记者这活是骡子干的。”但是当你写出一篇好稿时,当你的稿件发表时,这一切的苦又值得了。
实习结束前,张主任还特地找了摄影记者给我们一起照相,她和湘竹姐坐中间,我们一起说的傻呵呵地笑。原来印象中很严肃的主任那天对我们格外温柔,还特批我们提前下班一起去唱歌。
我感谢这些日子小芳姐、湘竹姐、秦玉姐还有主任对我的照顾,让我收获了一个充实的假期和美好的回忆。也要感谢那些在采访中帮助我和与我分享故事的人是他们的故事打动了我,才让我能写出稿子去打动更多的人。
最后要感谢大报记者团,从写稿到对人对事,学长们都悉心栽培。实习期间,记者团的成员都会主动打扫办公室,整理报纸。这些小事虽不起眼,但体现了我们对记者的尊重和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实习之初天骐学长在信里面说“历来文教新闻部是带实习生比较多的部门。假期托关系来实习的可能很有‘后台’,如果感觉到有所谓‘区分对待’或者‘厚此薄彼’之类的情况请大家一笑而过。毕竟在这里终究是要拼实力的,写好一篇稿件就能证明一切。”事实证明经过学长们近一年的培养我们没有给咱记者团丢脸,许多大的稿子记者都交给我们来写。我知道这是对我们的信任也是对记者团的肯定。
“还是记者团出来的这几个孩子用起来顺手。”我知道这是对我们最好的评价。
刘丽
9月
篇4:刘川的诗
刘川(1975—),辽宁阜新人。先后毕业于丹东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现辽东学院)和北京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著有电子诗集《指给我》、《面包诗》。有作品译成英文日文。曾获得首届徐志摩诗歌奖、青年诗人奖、人民文学奖。现居沈阳。水瓶 穷人的耐性 一枚硬币 对话
水瓶
于是阿难说,
请给我讲讲这瓶水!
佛答,那是大海。
阿难又问,请给我讲讲这瓶
佛答,那仍是瓶——
所有的水都是一样的、同一的
大海不曾区别于这因装入瓶中
而改变了形状的水
而瓶也不曾因为装了水
而改变自己。
佛又说,我给了你这瓶水。
阿难答,是的,我喝了这瓶水
我仍是微小的我,即使我拥有了大海!
穷人的耐性
穷人的耐性,用两枚鸟蛋
去抵抗鸟笼
那一座幼儿园去对付所有的墓地
他们劳动,咳嗽,把脊背弯曲
抬头看一眼远近的山峦,听一听
雾霭中松树发出的啸声,
把种子洒在岩石上面
把火柴带进夜。
节省肚皮和欲念,吃最少限度的烤土豆
把土豆芽留在田垄;
在废墟上生儿育女,用一对双胞胎
去面对贫困与温疫
直到大地的弧线在黎明变得蔚蓝
穷人的耐性,用一根结实的棕绳
捆了十冬的劈柴
而不去上吊;
用歌唱融化冰封的耳朵而不走开
用大地迎接一切失败
用棺材等回全部背叛的儿孙。
而面对恶狗的牙齿,一把猎枪在生锈前
吐出了最后一颗子弹!
一枚硬币
我记得那裹着破麻袋片的老男人
在雪花中,他的脚趾头、他的棍子、粗布袋
和乌黑的牙齿。他见到我,停住
向我摇晃他的贫穷,他的磕掉了
瓷釉的有柄子的大杯子。里面的硬币纷纷
跳起来叫喊。我记得他的转身
失望、悲戚,搬动木然的残肢走向
另一个。我记得回到家中,我
脱下衣服扔到一边,那空空的衣袋
竟“啪”地滚出一枚硬币
整夜,那烧红了的硬币在我心中旋转
对话
父亲,站起来,你不是一直这样鼓励我吗
不,这躯体太重了,总算扛到终点了
抓我的手,父亲,象从前那样
孩子,我太虚弱了,我的手被它自己的重量握住
我挣不脱
父亲,你为什么不呼吸、不喝水
不,不久之后我也是空气、水以及万物
父亲,从此你吃什么
泥土?种子?沉默?不,我也不知道
但我知道我再也不会饿了
你腕上的表停了,我来上弦吧
不用,我的孩子,我已经不需要时间了
那么我给你穿上鞋子吧
不,道路已经不再需要我
父亲,这书本你还看吗
看,但我的眼睛睁不开
也许我该看到一些不用眼睛的书
父亲,鱼竿你也带上吗
不用了,从此河边每一个垂钓的老者都是我
我是他们身后忠实的影子
父亲,今天正是你的生日啊
是的,我正去另一个世界诞生
父亲,为什么抛弃我
不会的,你一直跟在我的身后,现在
我不过进入了另一个房间
而不久后你也会找到它的门
父亲,我要听你讲话
那就听吧,我一直在你的记忆里讲个不停
可是,父亲,我多么爱你
好孩子,我也是,这是死亡也无法阻止的
篇5:尹丽川的诗
尹丽川(1973—),女,生于重庆,成长于贵州,长成于北京,著有诗文集《再舒服一些》。什么样的回答才能让你满意 玫瑰与痒 机关里的抒情岁月 巴黎∶捐衣物给非洲灾民
什么样的回答才能让你满意
他们都那么愤怒
他们问我为什么
那么需要男人
“就那么需要性么……
你就那么轻易地
把身体交出去”……
如果我回答你们
我要的只是男人的怀
是一顿和平的早餐
是亲吻和抚摸头发
甚至是你们痛斥我
不懂的爱情
你们就满意了么
我就会比现在
更纯洁了么
而我的身体是
怎么也交不出去的
它在这儿孤单地沉默
谁也拿不走
谁也留不住
谁也不能把它和我
分开。哪怕在你进入的
某个瞬间。哪怕我宁愿
死在这瞬间,我仍然是那个
独自死去的人
玫瑰与痒
我死的时候满床鲜花,人们在我的身下
而不是身上铺满玫瑰。至于我的身体
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却无关紧要。
因为阴私处已被我的情人割走。
在这个城市,身体一旦失去性器
便可视为清白之身。
我们的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我们布满体液斑痕、充斥交欢气味的温床
成为我的灵床。人们抬着床上的我游行于大街
众所周知,鲜花在这个时代是惩罚的象征,
而玫瑰是淫恶之首。
我在世间最后的所见是她缓缓伏下来的脸庞。
她神情安详,如同我幻想中的母亲。
她的身体渐渐贴近,鲜活的肉体的温暖,
而我那时已浑身冰凉,再无存活的力气与欲望。
我的精液已经流尽,我的血液正在悄然凝固,
我的每一寸皮肤都松驰下来,终于结束了,
我用最后的劲儿想到。她的脸庞伏了下来,
遮挡住窗外渐明的晨曦。越来越弱的光,
女人的脸多安详,覆盖了我的双眼。
我再也无法看见。我记住的最后的颜色是女人。
她几根细长的发丝悄悄垂落。
我对这世界最后的感觉是痒。
.10
机关里的抒情岁月
传达室只有一位老人,趴在那张桌子上
阴沉沉睡了多年。我在他面前轻轻闪过,
他嘴角必定偷偷浮起一些狡黠笑意。
谁跟谁呀,我们相熟之久。他从我的
脚步声中早听出了梦游的味道。正是午后两点。
楼道墩布清冼的残痕。
水雾的湿气混合着灰尘,
这轻盈的腐朽令人心醉。
阳光惨淡,在地上画出方格。
玻璃们默然无语,井然有序。
每扇乳白色的门都半掩着,
里面两张办公桌并在一起,
一男一女相对而坐,厚厚的
卷棕档案报告文案堆砌在公事公办的书架上。
男的咳嗽一声,回音满楼。
静寂多么意味深长啊,尴尬的总是声音。
女人起身,借倒水之机将门缝开得更大。
而我借开门之机目击了女人。
她的身体干枯,水杯满盈。
穿过一条走廊是另一条走廊,
路过一扇门紧接着又一扇门。
拐角传来一阵轰鸣的冲水声,
一个胖女人带着厕所的消毒气味
阔步而出。她穿着紫红色的旧毛衣
和藏蓝色的呢裤子,脸若满月,
扭着桶样腰身,目不斜视经过我的身旁。
我无须回头,我心仪已久,女人
我理尝称你妇女。
我多想将你再推回到那有消毒气味的地方,
让你趴在冲墩布的水池边,
剥下你的厚呢裤子。
你天长日久,穿着它坐在办公椅上,
臂部处已磨得发亮。你甚至
还穿着秋裤,死灰的颜色,
有点象北方的煤炭重地上方的天空,
充满欲望的斑点。最后,
我看见你的大花裤头,
如此宽容,弥漫着强烈的人情味。
一想到你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
你的丈夫从未送过你一件礼物,
很快,夏天你会不戴乳罩穿着破洞的
大背心的坐在街头乘凉,
哦,我再也无法控制。
我用我崇敬的手掌,展开你白灿灿的肉。
你的头儿低垂在水池中,几个月前
用十块钱烫过的卷发松驰地坠落,
随着我进进出出的动作起伏。
水花四溅,加杂着墩布上的泥与尘土,
可疑与肮脏,尽数喷洒在你深埋下去的脸。
你咬着牙一声不发,虽然我打开了水笼头,
以激荡的水声抵挡预设的尖叫。
而你咬着牙一声不发。那么多年的
艰辛屈辱不能阻碍你水分充足,
你的体内如此润滑,我彻底地被你遗忘和抛弃
你几近于匍匐在地。
每到午后两点,我总是在这座机关的走廊游荡。
每间办公室都有可供趴下的桌子,
尖硬的桌子棱角和女人的柔软的相触时,
没有人会不动心,于是起身倒一杯茶。
而每间厕所都蹲着一名中年妇女,
一生等待着趴在水池边。她一无所有,
除了他的大花裤头和里面的日渐苍老的肉。
1999.11.3
巴黎∶捐衣物给非洲灾民
整幢楼都欢天喜地,找出旧衣
显然,大家在电梯口多了话题
评论时事也更加地
理直气壮。那么多的旧衣服
扔了可惜,也卖不出钱。
换成道德,让我们心里健康。
回想从前,妈妈也叫我拿些裙子
给乡下表妹。那些裙子,我早已不穿
可还是流露出,舍不得的情绪。
什么时候,我终于长大成人,懂得
给别人分享,我不需要的东西
并且义正词严,让自己比昨天更高尚。
.7.25
篇6:刘鄂简介
读刘鄂《绝唱》
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数量如汗牛充栋,刘鹗的长篇小说《老残游记》也有20回几十万字,但为什么这一段《绝唱》偏偏成为代代相传的“经典”?为什么人们要反复地品味、鉴赏、解读它?《老残游记》写一个被人称作老残的江湖医生铁英在一路游历中的见闻和行动,展示了清朝末年山东一带的社会生活面貌,着重揭示了封建官吏大逞淫威、肆意虐害百姓的种种行为,突出揭露了所谓的“清官”的暴政,作者的立意在于“谴责”朝政。《绝唱》只是描写了一个民间伎人的高超演唱艺术,表面看来它似乎并没有什么“重大意义”。就《绝唱》的艺术表现来说,它结构单纯、语言质朴,也似乎看不出有多少“玄机”。这篇《绝唱》所以久传不衰、成为经典,我以为原因在于这篇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在艺术上的独创性。这是一篇真正的艺术精品,是那种融合各种文体和手法而又自成一体的艺术品,达到了不露痕迹、炉火纯青的境界。它的价值不在思想而在艺术。民间伎人白妞的演唱艺术,是“转益多师”成一家的“绝唱”,刘鹗对演唱艺术的表现是百川合一的“绝笔”。以“绝笔”写“绝唱”,朴素自然、柳暗花明,相映成趣、余味无穷。据史书记载,刘鹗出身官僚家庭,但并不热衷科场文字。他承袭家学,致力于数学、医学、水利等实际学问,并纵览百家,喜欢收集书画碑帖、金石甲骨。早年科场不利,曾行医和经商。他不是一个以写作为生的职业作家,但他广博的学识和宽阔的视野,使他能够吸取各种艺术表现手法,形成一种独创的小说文体。20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坛,涌现出了许多旨在展示、揭露社会现象的游记小说,绝大多数在艺术上较为简陋,只是游记散文的连缀,而刘鹗的《老残游记》却脱颖而出,在艺术上达到很成熟的境界,与当时的《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孽海花》并称为四大社会“谴责小说”。这是文学史家所公认的。刘鹗对一个个封建官吏嫉恶如仇,给予无情揭露;而对祖国的美丽山川、风景名胜“情有独钟”,特别是对百姓和民间艺人,有着深切的同情和关注。黑妞、白妞就是民间艺人的代表形象,他倾尽全力去塑造她们,表现了他的民间情怀。一个作家创作中的融合和独创,既是辩证的又是统一的。所谓融合,就是要把各种表现手法、各种文体特征大胆“拿来”,“据为己有”,博采众长,达到一种量的积累。所谓独创,就是在融合的基础上,按照自己的审美趣味和追求,有取有舍,然后熔铸成一种体现自己“个性”的文体和风格。
刘鹗在《老残游记》中的融合与独创,许多文学史家都有所论述。张炯等主编的《中国文学通史》中就这样说:“刘鹗的创造,是把游记体引进小说,小说中的许多片断,都可当作优秀的散文来读。……胡适评论这部小说时说:‘刘鹗先生是个很有文学天才的人’,并说他无论写人写景,‘总想熔铸新词,作实地描写’。”(见该书第5卷515页,华艺出版社9月版)李修生等主编的《中国分体文学史·小说卷》中称:“小说的另一个显著特色是高超的描写艺术……我国白话小说的传统是重叙事,不重描写,因此《老残游记》的这一特色在小说史上是不多见的。”(见该书429页,上海古籍出版社7月版)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论述道:“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还出现了长段的心理描写。这在我国已往的小说中是少有的。”(见该书第4卷365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3月版)你看,《老残游记》这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它是游记类题材,用的却是小说文体,而其中的很多片断又分明是艺术散文的笔法。有些写人写景的地方,用了工笔细描的手法,语言又颇有新词韵味,还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作者融汇了多少表现手法呀!但你并不感到这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杂乱无章,它显得流畅、明净、细腻,成为一部独具特色的散文化小说。这在当时的小说界,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小说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即《绝唱》),更集中体现了刘鹗的这种艺术独创。这一回中的大明湖秋色、白妞说书几个片断,其手法的新颖和描写的细腻,常常为评论家们所称道。白妞是《绝唱》中精心塑造的主角形象。“年纪约十八九岁……瓜子脸儿,白净面皮,相貌不过中人以上之姿,只觉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看来这是一个贫家女子,秀雅而不娇媚,朴素而不寒酸,楚楚动人,矜持腼腆。作者略带夸张地写了她的眼睛,如“秋水”、“寒星”、“宝珠”、“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使这个貌似平常的贫家女子一下子光彩熠熠,显示了她作为一个名倾一时的民间伎人的精神和风采。寥寥数语,就把白妞活脱脱刻画出来,也把作者的惊叹、赞美乃至喜欢之情传达出来。这是大明湖、千佛山以及这块土地孕育出来的“艺术精灵”。白妞不是世家出身,也没经过专门的艺术训练,那么她高超的梨花大鼓艺术从何而来呢?作者借高升客店的茶房作了详细回答:
这说鼓书本是山东乡下的土调,同一面鼓,两片梨花简,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的故事,本也没甚稀奇。自从王家出了这个白妞、黑妞姊妹两个,这白妞名字叫做王小玉,此人是天生的怪物!他十二三岁时就学会了这说书的本事。他却嫌这乡下的调儿没甚么出奇,他就常到戏园里看戏,所有甚么西皮、二簧、梆子腔等唱,一听就会;甚么余三胜、程长庚、张二奎等人的调子,他一听也就会唱。仗着他的喉咙,要多高有多高;他的中气,要多长有多长。他又把南方的甚么昆腔、小曲,种种的腔调,他都拿来装在这大鼓书的调儿里面,不过二三年工夫,创出这个调儿,竟至无论南北高下的人,听了他唱书,无不神魂颠倒。
这位“白妞迷”茶房的一番话,可惜在语文课本中被删掉了,它清楚不过地表明,白妞无人企及的演唱艺术是她融合百家之后的一种独创。她在山东乡下的土调——梨花大鼓的基础上,融合了本地戏曲、不同的戏剧流派还有南方的戏剧曲艺的多种曲调、演唱技巧、表演风格等等,又凭借她的天才歌喉,创造出一种深厚、丰富、雅俗共赏的新“梨花大鼓”,征服了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的无数听众。这是茶房对白妞演唱的理解,也是刘鹗对白妞艺术的认识。可以说,白妞的艺术独创,与刘鹗的艺术追求是息息相通的。《绝唱》为什么能把白妞的演唱表现得那样出神入化?正是刘鹗真正听懂了白妞的演唱。
要懂得音乐,就要有一双能够辨别音乐的耳朵,这就叫音乐鉴赏力。史书上没有记载刘鹗究竟懂不懂音乐,但按我的推测,以他的博学多才和兴趣之广,他应该懂一点音乐,至少对音乐是喜欢的、敏感的。这在《绝唱》里也可以得到证实。这篇小说诗歌文学作品的核心部分是表现白妞的演唱技艺的,在逼真摹拟演唱声音的基础上,作者充分发挥他的通感联觉,展开一系列奇丽无比的心理活动,把最难描写的演唱声音表现得淋漓尽致、历历在目。不懂音乐的人是很难写到这个境界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一开始描写白妞起唱时给人的感觉:“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的妙境。”妙在什么地方呢?就像“五脏六腑”用“熨斗熨过”,就像“吃了人参果”那样“畅快”。这都是一种心理感受、内心想像。在描述白妞高音区的演唱时,作者用攀登泰山来比喻,“愈翻愈险,愈险愈奇”。作者一定登过泰山,把对音乐的感受转换成了视觉形象。白妞的演唱由高音区跌落下来,作者又用飞蛇在黄山群峰中盘旋穿插来形容,这又是一种幻觉形象了。最后低音回环、渐渐消逝,又突然喷涌而起,作者用燃放东洋烟火来作比,在作者的心理世界中,音乐此时不仅有形,且有色,甚至可以嗅到火药味,变成了可看可感的东西。从舒缓优美,到高亢激越,到回环曲折,到磅礴而起,到戛然中止,把白妞的“梨花大鼓”艺术真是写绝了,谁能不“神魂颠倒”呢?写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当代的歌唱家彭丽媛,她也出生在山东,她的演唱不也给人同样的艺术震撼吗?
篇7:刘永福简介
《西域图志》
清代官修地方志之一。全称《钦定皇舆西域图志》。五十二卷。乾隆二十年(1755),清廷平定准噶尔,天山南北尽入版图。次年二月,清高宗弘历下令编纂《西域图志》,以大学士刘统勋主办其事,派都御史何国宗等率西洋人分别由西、北两路深入吐鲁番、焉耆、开都河等地及天山以北进行测绘。资料工作在二十六年结束后,令交军机处方略馆进行编纂,于二十七年十一月完稿。四十二年,高宗下令增纂《西域图志》,历时四年,于四十七年五月告成。高宗亲自审定,即今本《钦定皇舆西域图志》。首四卷为天章,汇录有关论述西域全局的御制诗文;自此以下四十八卷,分为图考、列表、晷度、疆域、山、水、官制、兵防、屯政、贡赋、钱法、学校、封爵、风俗、音乐、服物、土产、藩属、杂录十九门。自疆域、山、水至藩属,计有总图、分图二十一幅,历代西域图十二幅。由于收集了所有正史、有关书籍和清代西域军营奏章、地方大吏的文告等资料,并且进行了实地测量和调查,故《西域图志》内容周详,文章质实,是研究中国汉代至清代前期新疆地区的一部很重要的历史地理文献。
篇8:刘豫简介
刘豫
(1073~1143/1146) 南宋初伪齐皇帝。字彦游。永静军阜城(今属河北)人。元符时进士及第。北宋末任河北西路提点刑狱,金兵南下即弃职逃走。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任知济南府,他见北方大乱,请改派江南一郡被执政拒绝。金兵围城,他杀勇将关胜而降。四年,受金册封为“大齐皇帝”,建都大名(今河北大名),册文有“世修子礼”等语。先用金天会年号,不久,奉金朝的命令,改元阜昌。宋绍兴二年(1132年,金天会十年),刘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他屡次派子刘麟、侄刘猊及宋叛将李成、孔彦舟等,配合金军侵宋。伪齐军曾攻占襄阳等地。绍兴四年,岳飞破李成,收复襄阳等地。同年,刘豫遣子刘麟会合金军渡淮南侵,遭到失败。刘豫屡败,金廷对他日益不满。绍兴六年,刘麟等征发中原民兵大举侵宋,金按兵不动,不肯协助。伪齐军大败溃退,伤亡极重,民怨沸腾。次年,金废刘豫为蜀王,取消伪齐政权。后又迫令迁居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波罗城),改封曹王。刘豫被废时年六十五岁;卒年,宋、金二史本传都说在公元1143年(宋绍兴十三年、金皇统三年),但《金史·熙宗本纪》说在皇统六年,似以本纪为可靠。
篇9:刘锜简介
刘锜
刘锜(1098—1162),字信叔,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南宋著名的军事将领。
父刘仲武,熙宁时补官,积功为泾原路第一将、熙河路兵马都监。元符二年(1099),从王赡占领邈川城(今青海乐都南),建为湟州,刘仲武以功任河州(今甘肃东乡西南)知州。崇宁四年(1105),随高永年西征失利,降为西宁都护。大观二年(1108),从童贯征西,招降羌王臧征仆哥,收复积石军(今贵德西),以功受到宋徽宗召见,九子“悉命以官”。后历任西宁州、渭州(今甘肃平凉)、熙州(今临洮)、秦州知州,侍卫亲军步军副都指挥使等职,领泸川军节度使。宣和二年(1120)死于熙州知州任上。刘仲武九子,以刘锡、刘锜最知名。
刘锜为刘仲武第九子,史称德顺军(今宁夏隆德)人,当为出生地。大观年间入官。南宋建立后,任岷州(今甘肃岷县)知州、陇右都护。建炎三年(1129),南宋为牵制东南地区金军南侵,派知枢密院事张浚兼任宣抚处置使以经营川、陕,刘锜被任为泾原路经略使兼渭州(今平凉)知州。建炎四年九月,宋、金决战于富平(今陕西富平东北)时,刘锜“身先士卒”,抗击金兵,激战半日,胜负未分。宋军已击败金左路完颜宗弼所部,但由于环庆经略使赵哲弃军先逃,导致宋军全线溃败。赵哲以此被斩首,其部属慕容洧据庆阳(今属甘肃)叛变,进攻环州(今环县),刘锜因回救不及而被降为绵州(今四川绵阳)知州兼沿边安抚使。
绍兴三年(1133)冬,金军攻占和尚原(今甘肃宝鸡西南)。宋军重新调整防务,刘锜负责文州(今文县)、龙州(今四川平武西南)至威州(今理县东北)、茂州(今茂县)一带防务。绍兴四年三月,川陕宣抚司都统制吴玠抗击金兵于仙人关(今陕西略阳西北),刘锜奉令驰援,与吴玠会师。八月,宋高宗得知刘锜战绩,诏令到行在临安朝见,被川陕宣抚使王似以刘锜“守边不可遣”为由,继续留在川陕边境。绍兴五年二月,宋高宗“诏将兵不须起发,令锜疾速赴行在”。七月,当岳飞镇压杨么起义后,正在湖湘的宰相张浚,想中途截留刘锜任岳州(今湖南岳阳)知州,宋高宗再次“诏趣赴行在”,到后被任为江南东路马步军副总管、带御器械。从此,刘锜离开西北而在东南战场上建功立业。
绍兴六年二月,因宋高宗的心腹杨沂中出征,任命刘锜临时接替杨沂中,兼权提举宿卫亲军,说明宋高宗对刘锜相当信任。十月,伪齐南侵,宋高宗亲征抗击,刘锜改任浙西、淮东沿海制置副使,以加强南宋的海防、江防。
绍兴七年正月,当宋高宗巡幸在平江时,行营前护副军都统制王彦所部与权主管侍卫亲军马军司公事解潜部属械斗,解潜被罢职,宰相张浚荐刘锜文武全才,被任为权主管侍卫亲军马军司及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司公事,统管重建的三衙军,但三衙军数量不多,只是宋高宗的护卫军。二月,王彦罢兵权出任地方官,将王彦所部也隶属于刘锜。刘锜将侍卫马军司2000多人及王彦所部万人,淘汰老弱,整编为六军十二将,共6000人。十月,刘锜兼任庐州知州、淮西制置副使、主管淮西安抚司公事,率部进驻庐州。绍兴八年六月,刘锜奉诏移驻镇江,不久改任枢密院都统制,刘锜所部成为枢密院的直属部队。绍兴九年二月,刘锜升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并再次担任权主管侍卫马军司公事。
绍兴十年正月,刘锜任东京副留守兼节制军马。三月,刘锜率所部6000人和殿前司3000人以及诸军家属前往。同年五月,金破坏和议,当刘锜于五月中旬到达顺昌府(今安徽阜阳)时,东京留守孟庾已向南犯的金军主帅宗弼投降。刘锜与顺昌知府陈规立即部署防务,坚壁清野,拆除、烧毁城外民房,修缮城池,部将许青、贺辉、焦文通、钟彦、杜杞等分守四城门。五月末,金军开始围攻顺昌。六月初,围城中的刘锜升任枢密院副都承旨、沿淮制置使,随后又接到“择利班师”的诏旨,刘锜认为大敌当前,不能轻易退兵,应继续坚守。由于刘锜屡败攻城金兵,金军主帅完颜宗弼(兀术)亲率主力由开封赶到顺昌,对金将说:“顺昌城壁如此,可以靴尖踢倒,来日(顺昌)府衙会食。”次日清晨,10万金军四面猛攻,宗弼率重铠亲兵“铁浮图”(铁塔兵)进攻东门,刘锜亲自率军出东门抗击,宋军将士以枪揭去金兵兜牟,以刀斧斫敌臂,甚至以手抓扯,恶战大半天,终于将金军打败。刘锜“遍诣诸营,抚劳官军及安慰中伤之人,盖家至户到,人人皆得其欢心”,鼓舞士气,准备再战。金军害怕刘锜派兵夜袭,加上大雨及颍河水涨,相持数日后,只得撤兵北归。顺昌之战阻遏了金军南侵的矛头,稳定了局势。当时“马军都虞候刘锜大败乌珠(宗弼)于顺昌,乌珠拔寨还东京,两淮遂定”,被列入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刘锜以功建节,授武泰军节度使、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顺昌知府、沿淮制置使。同年七月,刘锜任淮北宣抚判官,时岳飞北伐驻颍昌(今河南许昌),而张俊已自毫州退兵,岳飞已陷入于孤军作战地位,告急于刘锜,刘锜派部将雷仲出兵牵制,进抵太康(今属河南)。岳飞被迫奉诏南撤,岳飞部将赵秉渊尚坚守淮宁府(今淮阳),刘锜部将韩直协助赵秉渊击退进犯的金军。九月,在宋高宗、秦桧乞和政策下,诸大将都奉诏退兵,刘锜退驻太平州。
绍兴十一年正月,金军攻占寿春府,刘锜率部渡江抗击南下的金军,到达庐州,刘锜随即巡视,因其城残破不利于防守,随即冒雨退向东关(今含山西北),“依山据水,以遏金人之冲”。二月,刘锜自东关出兵至柘皋,与10万金军相遇,杨沂中、王德等军先后到达,宋、金两军会战,金军大败,退向西北的紫金山。柘槔之战是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也是宋、金绍兴和议前的最后一次决战。金军战败后逐步北退,主帅张俊因争功而忌妒刘锜,命刘锜先回,自己想与杨沂中耀兵淮上以显声威,但当得知北退的金兵正攻打濠州时,又命刘锜率军北上抗金。由于轻敌,杨沂中、王德被金伏兵所袭而大败,张俊、杨沂中、王德等惊慌南逃渡江,只有刘“锜乃按部位,整旌旗,最后徐行”,驻军历阳(今和县),奏请准许后,才渡江回归太平州,这也使张俊、杨沂中怀恨在心。
同年四月,宋高宗、秦桧罢韩世忠、张俊、岳飞三大将兵权,刘锜因而自请退闲。七月,尽管枢密副使岳飞请求不要罢刘锜的兵权,但刘锜仍被罢军权,改任为荆南府(今湖北江陵)知府。绍兴十七年,以宫观退闲,绍兴二十五年,重又起用为潭州知州。绍兴二十七年,加太尉,又任荆南知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绍兴二十九年,面对金帝完颜亮准备南侵的形势,刘锜兼节制荆南府屯驻御前军马,重掌兵权。绍兴三十年五月,设荆南府御前诸军都统司,刘锜兼任都统制。十月,刘锜调任镇江府御前诸军都统制,随即拣退病马,训兵练卒。
绍兴三十一年六月,刘锜移骑军渡江屯驻扬州。面对金军大举南下的形势,宋高宗想借助刘锜顺昌之战建功的威名,任命刘锜为淮南、浙西、江南东西路制置使,以建康府都统制王权为副使。八月,刘锜扶病出镇扬州,并派部将王刚屯守宝应(今属江苏),又派部将吴超进驻淮河南岸的盱眙军(今盱眙县)。
十月,刘锜又兼京东、河北东路招讨使。随后扶病前驻盱眙军部署防务,又沿淮河进至淮阴,正当刘锜在淮东抗击金兵,主管淮西防务的王权及其部属,当金军渡淮南下,便即不战而逃。面对金军临江的形势,宋高宗以金字牌召刘锜退兵守江。刘锜自淮阴退到扬州时,金军已占领真州(今仪征)。刘锜退守长江边的瓜洲镇,无日不战,为稳定人心,又将妻、子从镇江渡江迁来瓜洲。金军占领扬州后,以重兵南下争夺瓜洲渡,与刘锜部将左军统领员琦相遇于皂角林,员“琦陷重围,下马死战数十合,中军第四将王佐以步卒百有四人往林中设伏”,杀败金兵,金又派大量生力军前来,刘锜也派两军支援员琦,双方恶战大半天,金军死伤三千余人,战败退兵。皂角林之战是此次金军南犯以来首次失利的恶战,被列入南宋“中兴十三处战功”之一。但淮西主将王权已逃回江南,宋高宗诏令刘锜退回江南,专守长江防线,遂留其侄中军统制刘汜率部属1500人坚守瓜洲渡口,已病重的刘锜乘肩舆渡江到镇江,知枢密院事、督视江淮军马叶义问即以李横代刘锜指挥作战。十一月,金军再次大举进攻瓜洲渡,李横、刘汜战败,金军占领瓜洲渡口。数日后,“采石之战”,虞允文组织军民,打败企图渡江南下的金帝完颜亮,完颜亮东走扬州,不久为部下所杀。
绍兴三十二年(1162)二月,刘锜病死于临安,后谥武穆。《宋史》称:“刘锜神机武略,出奇制胜,顺昌之捷,威震敌国,虽韩信泜上之军,无以过焉”。又称:“金主亮之南也,下令有敢言锜姓名者,罪不赦。枚举南朝诸将,问其下孰敢当者,皆随姓名其答如响,至锜,莫有应者,金主曰:吾自当之。然锜卒以病不能成功。”评论虽不无夸张,但刘锜抗金,除形势不利而主动退兵外,大多战胜,因而被“世传锜通阴阳家,行师所避就”。
★ 刘丽实习总结
★ 协会策划书
【刘丽川简介(精选9篇)】相关文章:
《钱塘湖春行》的 课堂教学实录2022-05-04
北京学大教育一对一怎么样2023-09-20
钱塘湖春行教案2022-05-29
协会交流策划书2024-04-26
《钱塘湖春行》优秀教案2022-05-02
教师节活动计划2022-10-25
小学教师节活动计划2023-02-24
学生看博物馆的观后感作文2022-10-02
以社团招新策划的方案2023-06-14
疫情下的中国优秀作文精选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