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时间:2023-05-11 07:38:0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推荐6篇)由网友“锅边馍馍”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篇1:陶渊明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故事: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生性淡泊,在他生活的年代,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人民生活非常困苦。虽然他是官四代,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但家境相对贫困。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373年)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旁若无人”。而陶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所以他的个性、修养,都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陶渊明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不过,家庭生活在入不敷出的情况下,陶渊明仍然坚持读书作诗。使得陶渊明关心百姓疾苦,怀有“大济苍生”的愿望。东晋末年,朝廷曾请他做著作郎的官,他没有去,因此人们又称他为陶徵士、陶徵君。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29岁的陶渊明才出任江州祭酒。30岁那年,陶渊明的前妻生了一个儿子便去世了,他便辞官回家。继娶翟氏后,江州刺史召他去作主簿,他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36岁已有四个儿子的陶渊明,可能是为了家累,他到江陵,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当时,桓玄在做荆州和江州两州的刺史,驻扎在江陵,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陶渊明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合污,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于是在隆安五年冬天,37岁已有5个儿子的陶渊明,遂借庶母奔丧辞职回家守孝。

在守孝两年多的时间内,政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安帝元兴元年(4),桓玄废安帝为平固王,自己做皇帝,国号楚。安帝元兴二年癸卯(4),北府兵将领刘裕在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打败桓玄。桓玄逃回江陵,又被追兵打败,终于被杀。东晋政权落到刘裕手里。刘裕是平民出身,没有沾染上腐化奢侈习气,以身作则,严格执行政务,改变了政治败坏的风气。陶渊明可能看到刘裕政权的新气象,又想有所作为,也可能由于经济较为拮据,为了养家糊口,于是已是“不惑之年”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于元兴三年(4),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于义熙元年乙巳(4)又转入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3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请求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辞官回家了。同年8月,由他的叔父陶夔推荐,到离家百里的彭泽县任县令。

当时的县令在刺史的管辖之下,而任刺史的就是这些掌权的武人,他们要通过县令来剥削百姓。他们手下有一种官叫督邮,这是专门监督县令的`官。每年督邮他们会不定期的到各县来察看,看看县令能不能为刺史多多搜刮一些钱财。于是,县令的政绩便视搜刮到的钱财的多少来评定,并由此确定哪个要奖励,哪个要惩戒甚至免职。当时的陶渊明觉得自己的抱负既无法施展,又不愿替刺史向百姓搜刮钱财,因此不想长期做下去,只是还想做一年再走。他做县令,没有什么要求,只是想用官饷换取粮食做酒,可以让他经常有酒喝。

这一年冬天,浔阳郡照例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粗俗傲慢而远近闻名。他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所辖县令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而且要县令“当束带迎之”,就是要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他。否则,县令就会遭到他的栽赃陷害。

11月一天,督邮刘云来到彭泽县的地界,就派人叫县令陶渊明来拜见他。

陶渊明得到消息,虽然心里对这个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督邮瞧不起,但出于公务,也只好马上动身。

突然,他的秘书(县吏)提醒道:“老爷,您去参见刘督邮,要十分注意小节,衣服要穿得整齐,态度要谦恭,而且要带上一份厚礼,不然的话,他会在上司面前说你的坏话啊!”

一向正直清高不愿向百姓搜刮钱财的陶渊明不听则已,一听便长叹一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怎么能为五斗米的官饷,向这样鱼肉百姓的小人卑躬屈膝!

陶渊明是个理智的人,他的几次辞官,都会讲究策略,总是找个借口辞官,免得得罪上司。这次当然又不敢当面得罪督邮,碰巧他的妹妹死了,于是与前几次辞官一样,找借口,说要去奔丧,遂解绶去职,毅然离开了只当了83天的县令职位。陶渊明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以及来断断续续做了5次官和其辞官隐退归耕中徘徊的矛盾生活,自此结束。

从官场退隐后的陶渊明,在自己的家乡开荒种田,过起了“躬耕自资,安贫乐道,悠游世外”的田园生活。因其居住地门前栽种有五棵柳树,故被人称为“五柳先生”。

在田园生活中,陶渊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写下了许多优美的田园诗歌。他写农家生活的悠然自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他写自己劳动的感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也写农人劳作的甘苦:“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然而,田园生活既是美好的,也是十分艰辛的。因为不劳作就没有收获,若遇到天灾人祸,即使劳作也是一无所获。

陶渊明归田之初,生活尚可,后来一直贫困。义熙四年,在陶渊明44岁时,一场灾祸使得他全家一贫如洗,雪上加霜。这年夏天,陶渊明笔下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永初三年(422年),58岁的陶渊明生活已近绝境。有时,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不过,他的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

陶渊明辞官回乡22年,生活虽然贫苦,但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当他的神志还清醒的时候,他给自己写了《拟挽歌辞vyms

》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这一年,陶渊明在贫病交加中去世,享年63岁。。

陶渊明死后,他的朋友私谥他为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退隐,使得当时的官场中少了一位官僚,而在文坛上多了一位文学家。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成为中国知识分子刚正不阿、不附势趋炎的写照。故后人称其有“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之誉。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阅读:

1.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趣闻故事

2.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的故事

3.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4.陶渊明简介及他的故事

5.关于陶渊明与酒的故事

6.陶渊明与酒的故事

7.陶渊明的故事

8.关于陶渊明劝学的故事

9.关于陶渊明辞官归隐的故事

10.名人陶渊明的故事

篇2: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故事

老陶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当然有其性情,有其气节,然则是不是真的“粪土当年万户侯”呢?这个难说。如果来彭泽县里检查工作的不是督邮,而是真的万户侯,老陶会不会帽子一掼,官服一脱,印把一扔,就走人呢?因为老陶刚当上官,还没有迎来送往过大官,第一次所迎的是这个督邮,他就不干了,所以不好判断,但我想,老陶很有可能不会是这么发气,不会是如此没有组织纪律。

老陶不折腰,确实是因不“拳拳事乡里小人”,在老陶看来,这个督邮不是万户侯,只是个乡里小人。不但是老陶有这个看法,在他那整个时代,督邮之类的角色都是上不得台面的。从西晋开始,整个社会分为两个族群,一是世族,一是庶族,人群撕裂,之间是不可逾越的鸿沟与天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这种人群撕裂,不但是达官贵人不愿往棚户区人家里走的那种自我心理,而且已上升到国家意志,作为法律固定了。比如北魏拳文帝曾颁布皇帝令:皇族、贵族、士族不得“与非类婚偶”,且“著之律令,永为定准。”曾经官做到中书舍人的蔡兴宗,很受皇帝宋文帝喜欢,但出身庶族,虽官当得大,且皇帝宠爱,按理说来,应该是很尊贵了吧,可是开起会来其他世族官僚几不与他说话,更不坐一条凳子。宋文帝看不过,有心提高蔡兴宗地位,也只是出一个“馒主意”:叫蔡某去世族首领王球家。传达皇上圣旨,只要王球对蔡某以礼相待了,那么一切OK。老蔡高兴去了,站着传了皇上口谕,之后,准备借王球家凳子坐一下,正蹲臀,屁股将挨未挨凳子,王球横眼过来,举起扇子使劲挥:你可别坐。弄得蔡某一脸尴尬,悻悻而去,将情况跟宋文帝说了,宋文帝说:明天我找王球谈个话!次日上班,宋文帝先把王球喊到一边,做他思想工作,王球顶了回去:“士庶区别,国之章也。臣不敢奉诏。”宋文帝只是干瞪眼,再也没提起这事来。

王球抗皇命,能算是很有气节的吗?他不但“拳拳不事乡里小儿”,而且更拳拳“不事皇帝身边红人宠儿”,可是王球之所为,无关气节,只关种族歧视!

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但三代以上,我们都是农民。老陶祖父叫陶侃,当年身份低得很。西晋末年天下大乱,陶侃弃文从武,拉起一支队伍,冲出一条血路,当上了东晋名将,官至八州都督。可是陶侃都督之前也是督邮,在合肥那里当督邮,被人十分瞧不起,后来官当得越来越大了,在同样寒素出身的伏波将军那里当上了舍人。那次与同乡世族杨情一起坐了一回公车,吏部侍郎温雅却对杨情说:你怎么同小人坐在一起?即使陶侃不算是领导,与杨氏相比,最少也是上面来的人嘛,与督邮到彭泽县里督察,情形是差不多的,但身份是“小人”,依然让人冷眼。

从陶侃到陶渊明,应了三代之上是农民,应了三代打造一个贵族,老陶贵族身份意识是十分浓的',他在被推举为彭泽县长之前,曾经有几次当公务员的机会,一是任州主簿,一是参军。州主簿的职位不低,怎么着也是市政府秘书长,比县长要高,但老陶不去,原因是这个职位是“浊官”。在老陶那会,官吏被分为“清官”与“浊官”。清与浊不是按照廉与贪而分,基本上可以说是按照士与庶而分的,士族当清官,地位重要却不担当实际责任,也就是做做报告,讲讲话;庶旗当浊官,就是上传下达,送往迎来,公务杂务全挑。

督邮也算浊官之列,但这浊官,却是位卑而权重,掌管督察纠举所领县乡违法之事,兼管宣达教令、讼狱捕亡。这个职责可了不得:要提拔一个人,他没那能耐,但要搞倒一个人,却是他的权力范围。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全靠他了。我们现在对这类官吏下界来,接待规格那是很高的,教育部一个秘书,带着大学评级的使命而来,级别远在其上的大学校长、副校长等一千人马与班子人员,都得到机场去迎接,这规矩可是老传统,马虎不得。陶县长不愿以绅士身份对“小人”折腰,所以,只能自动辞职了。

篇3: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故事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大将,要了解陶渊明的趣味、立场,就不得不提到陶侃在盘根错节的东晋王朝中的位置。陶侃出身贫寒士族,且可能有江南蛮族(溪族)血统,这在门阀贵族把持朝政的东晋王朝中是很难立足的。

琅琊王氏家族中的大将军王敦主政其间,为了扩充势力而将陶侃排挤至边陲广州担任刺史,这无疑是门阀政治对陶侃的一次无情摧残。后来王敦叛乱被平定,陶侃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但琅琊王氏与陶侃之间的宿怨却一直难以弥合,以至于新兴贵族庾亮向琅琊王氏家族的宰相王导发难时,陶侃坚决站在了庾亮一边。应该说,与琅琊王氏的对立态度,成为了陶氏一脉的家族记忆,也最终导致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发生。

研究魏晋文学的大家逯钦立先生在《陶渊明事迹诗文系年》中给出的一段考证,陶渊明29岁时任江州祭酒,但他的顶头上司江州刺史王凝之却恰恰是琅琊王氏的一个不肖子孙。王凝之信奉五斗米道,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其实应该理解为“不为信奉五斗米道的王凝之折腰”。

当然,如果仅仅是家族记忆的牵绊,陶渊明的伟大还是有限的。陶渊明不仕祖仇只是其高风亮节的一部分,“不仕二姓”才是陶渊明隐居的最终原因。曾祖父陶侃虽然在东晋王朝仕途偃蹇,但毕竟是东晋王朝的臣子,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东晋王朝成全了作为寒门和蛮族的陶侃。对东晋王朝某些门阀贵族的不满,并不能盖过其对东晋王朝的忠诚。但东晋王朝最终却被刘裕建立的刘宋王朝取代,陶渊明偏偏经历了这一历史剧变。这使得陶渊明的隐居不仕由起初的书生意气变成了最终的遗民心态,家族记忆升华为更大的家国情怀。

应该说,陶渊明的“不仕”经历了一个由相对到绝对的嬗变。在由鄙视王凝之造成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之后,陶渊明的仕途并没有从此断绝。隐居之后几年,陶渊明妻子去世,隐居的草庐也因失火而毁坏,穷困之中的陶渊明不得不再次出仕以求生存。34岁那年,陶渊明在江州刺史桓玄的邀请下出任幕府。桓玄谋反之际,陶渊明便趁机因母丧而辞职。桓玄不久篡晋,刘裕大破桓玄,并提拔陶渊明为镇军将军参军。后来陶渊明一度担任建威参军,在刘裕做大做强之后,陶渊明似乎嗅到了点什么,于是辞职,终身不仕。

陶渊明的隐逸高名,使得他成为了权臣们争相笼络的金字招牌,但陶渊明对这两位“恩主”却一直处于依违观望之间。一方面,这个时候的桓玄、刘裕虽然已是权臣,但仍然是晋室的臣子,陶渊明接受他们的征召并不缺乏道义上的正当性;而另一方面,桓玄、刘裕二人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既可能成为“治世之能臣”,也可能成为“乱世之奸雄”,当最终后者被证实,桓玄、刘裕均篡晋之后,陶渊明才选择了真正的归隐,从此不复出仕。

刘裕篡晋建立刘宋王朝后,曾派人再次到山上邀请陶渊明做他的著作郎。陶渊明自然不会答应。正如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所言:“陶靖节之不仕,不可仕也,不忍仕也。”“不可”是作为东晋遗民的陶渊明的绝对律令,而“不忍”则是作为诗人陶渊明的个体选择。“不可”和“不忍”构成了陶渊明作为政治诗人的底色。

此后,陶渊明拒不使用刘宋王朝的`年号,而以甲子纪年,这在以年号建元的王朝兴替中,无疑表达了对刘宋王朝合法性的否认。几乎所有研究陶渊明的文献都跳不开《南史陶渊明传》的这一段:“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异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这不是文人对陶渊明的定义,而是史家对陶渊明的定义。如果把传统史学当作善善恶恶、贤贱不肖的经学图解,就能领会这段文字的分量。

可以补充的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总被我们解读成一种遗世独立的趣味,但陈寅恪先生在《桃花源记旁证》一文中别开生面地告诉我们,桃花源其实是东晋期间滞留在中原的汉人为抵御五胡乱华而构筑的坞堡,“避秦”所避的秦不是焚书坑儒的秦王朝,而是当时氐族人建立的蛮族政权前秦。这种传统的华夷之辨,乃是陶渊明家国情怀的延伸,也是陶渊明现世关怀的体现。

中国传统的士大夫精神使得陶渊明不可能脱离天下国家去书写布尔乔亚式的田园牧歌,去政治化不是诗的升华而恰恰是诗的堕落。贺麟先生在《学术与政治》中说:“轻蔑政治比反对政治还要坏。”可以说,晚年的陶渊明的确是反对刘宋政权的僭政,但陶渊明并没有脱身,也没有逃避,因为不合作也是一种态度。写诗和归隐,都是以另一种形式对政治的参与。

篇4: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故事

王勃《九日》原文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

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

王勃《九日》赏析前两句,只说重阳节有菊花,为下两句引出喜欢喝酒喜欢菊花的陶渊明作一个铺垫。东晋诗人陶渊明,曾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因喜欢菊花,住宅前遍植菊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句。他嗜酒,饮必醉,“不为五斗米折腰”,毅然辞官归隐,为古代文人所欣赏。“不知来送酒,若个是陶家”,表达了作者对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犹如菊花般品格的赞叹。

作者王勃介绍王勃,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篇5: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也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但陶渊明生性淡泊,在家境破落,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沉醉于读书作诗。为了生存,陶渊明也去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

相关推荐阅读: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诗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篇6: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

中国古代有不少因维护人格,保持气节而不食的故事,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例。

东晋后期的大人陶渊明,是名人之后,他的曾祖父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年轻时的陶渊明本有“大济于苍生”

之志,可是,在国家濒临崩溃的**年月里,陶渊明的一腔抱负根本无法实现。加之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权贵,因而和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产生了格格不入的感情。

为了生存,陶渊明最初做过州里的小官,可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便辞职回家了。后来,为了生活他还陆续做过一些地位不高的官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有一次,县里派督邮来了解情况。有人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他这次弃职而去,便永远脱离了官场。

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后来由于农田不断受灾,房屋又被火烧,家境越来越恶化。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甚至连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也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陶渊明是在贫病交加中离开人世的。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些,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付出人格和气节为代价。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一代文风并流传百世的诗文。在为后人留下宝贵文学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因“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成为中国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出处:《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原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

由来

公元405年秋,他为了养家糊口,来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这年冬天,到任八十一天时,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闻名远近,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都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这次派来的督邮,是个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泽的旅舍,就差县吏去叫县令来见他。 陶渊明平时蔑视功名富贵,不肯趋炎附势,对这种假借上司名义发号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见一见,于是他马上动身。不料县吏拦住陶渊明说:“大人,参见督邮要穿官服,并且束上大带,不然有失体统,督邮要乘机大做文章,会对大人不利的!”这一下,陶渊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长叹一声,道:“我不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罢,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并且马上写了一封辞职信,随即离开只当了八十多天县令的彭泽。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的故事

陶渊明的故事的启示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后人做主播月入百万,被网友批:你这是坑祖宗

陶渊明名句

陶渊明的名句

有关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

陶渊明代表作

桃花源记教案设计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陶渊明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推荐6篇)】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800字读后感2022-11-29

桃花源记 教案2022-05-06

桃花源记的教学设计2023-03-17

陶渊明2024-02-07

桃花源记读后感600字2024-05-15

我眼中的陶渊明作文2024-04-01

《追和陶渊明诗引》阅读练习题及答案2023-02-10

陶渊明简介2022-10-31

《桃花源记》公开课优秀教案设计2023-01-25

桃花源记导学案设计2022-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