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扣“宾主变化”教学鸿门宴((锦集18篇))由网友“名侦探一休哥”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紧扣“宾主变化”教学鸿门宴,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紧扣宾主变化教学鸿门宴论文
紧扣宾主变化教学鸿门宴论文
第一步,引导发现问题。
“鸿门宴”是项羽、刘邦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楚汉相争”的第一回合。这段极重要的史实在《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中都有记载,为避重复,必有所详略。鸿门宴上项羽掌握生杀予夺大权,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这段史实详细描述理应归于项羽名下,所以《高祖本纪》中有关记载仅一百六十字。但是《项羽本纪》中的《鸿门宴》却是宾显主隐,项羽基本上是陪衬式的“许诺”、“默然不语”、“未有以应”,镜头始终对准刘邦及其谋臣武将,这是为什么呢?
我要求学生以此为“突破口”,反复阅读,体味文章在选材立意、刻画人物、安排情节上的妙处。
第二步,要求学生将《鸿门宴》放进《项羽本纪》这个整体中去考察[课前印发《项羽本纪》(节选)]。通过阅读讨论,同学们发现,司马迁将主要笔墨放在刘邦一方是匠心独运的。
《项羽本纪》是把鸟瞰全局的概括叙述和神采飞动的工笔刻画结合起来的,最能表现项羽性格和为人的是“钜鹿之战”、“鸿门宴”、“垓下之围”三段。钜鹿之战,项羽勇敢过人,力挽狂澜,一变而为诸以及四倍于刘邦的兵力,取得楚汉战争的胜利。但他缺乏一个政治家应有的远见卓识,在“鸿门宴”这个灭掉刘邦的`关键时刻,优柔寡断,轻信内奸,又独断专行,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大好时机一失再失。
而刘邦这个政治冒险家由于洞悉其对手项羽的弱点,才敢于赴“鸿门宴”,并在宴席之上巧舌如簧地骗取了项羽的信任;他狡诈多谋,极尽欺骗拉拢之能事,才能化险为夷。至于以后取得楚汉相争的胜利也就不足为怪了。
讨论至此,同学们都以为所有的问题都得到了圆满的解答。我又追问一句:“《鸿门宴》真的是宾显主隐、喧宾夺主吗?”大家一时语塞。我告诉他们:国画大师潘天寿作画时说:“我落墨处黑,我着眼处却在白;”戴熙《习苦斋画絮》言:“画在有笔墨处,画之妙在无笔墨处。”这是艺术的辩证法。同学们因此更进一层领会到:宾显主隐,实是为了借宾突出主。项羽的致命弱点,正是从他的宿敌———刘邦那方面才反衬得最为明显,明笔虽写刘邦,暗笔却写了项羽。
这样,不但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而且对比了双方策略才智高下的悬殊,预示了胜负的必然趋势。
篇2:鸿门宴教学反思
一、我的教学设想:
(一)能力的重要性——注重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在这堂课中,通过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素质,主要从两个方面体现出来:1、在文言文翻译这一环节中,不是单纯的将译文教给学生,也不是简单的把翻译文言文的一般方法以教条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学生之间出题互考、自我评点分析、小结归纳的方式进行,同时将翻译文言文中应当注意的“实词、虚词的准确翻译;古今异义;固定句式;特殊句式”等几个方面以“吴老师的几点建议”的方式出现,这样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自我学习能力。2、在分析人物性格这一环节中,我有针对性的让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分析人物性格的某一方面,再有条理的引用课文中或《史记》中的相关语句陈述理由,有意识的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思维能力。
(二)手段的灵活性——多媒体技术和板书的综合运用。在以往的教学中,主要依*板书向学生再现教案文本的核心内容,教师工作量大、课堂容量小、直观形象性差、教学效率相对较低;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影音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日益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但在现在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分的依赖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忽略了板书的效用,使教学任务无法圆满完成。因为学生的思维是活的,学生的知识需求在总体的连贯中有局部和阶段的跳跃,教师无法全面预计到学生在课堂上所有的知识需求,多媒体课件围绕课堂主线设计,播放顺序相对固定,无法实时更新内容,只能为教学提供辅助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居于次要地位,而板书展现的是学生活生生的思想,教师可以依据课程进度和现场情况,自由书写和发挥,所以在准备本堂课时,将板书和课件两种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安排处理课件和板书的比例,充分发挥两者的互补优势,努力提高师生间的教学沟通,对我今后的教学具有指导性。
(三)教学的互动性——师生和生生间的相互交流。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层面和分析理解能力盘旋上升,本人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坡度,努力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设计这堂课的环节时,在教学互动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1、教师定位。在课堂各环节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提纲契领的讲解之后,分别设计一组问题和一组习题,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学生进行讨论和练习,最后教师进行分析归纳,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受益。2、学生定位。我始终把学生定位在课堂主体的地位,对学生采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共同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生生互动中受益。如在刘邦和项羽性格分析这一环节中,课前指导学生查找资料,鼓励学生利用校图书馆馆藏书籍和网络信息资源,充分搜集占有资料,并进行归纳梳理,形成初步看法和观点;课堂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全方位多角度的看问题,让他们的思维火花互相碰撞,学会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辨证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最终形成正确的看法和观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了学生研究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四)课堂的开放性——重视课内学习和课外研究的衔接。我充分利用《鸿门宴》这篇经典课文在教学中的代表意义,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内外的衔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作好铺垫。1、通过普遍性体现开放性。强调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特点,重点突出文学常识、常见实虚词准确翻译、古今异义、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由此及彼,掌握较强的文言文自学能力,为日后学习其它文言文打下扎实的基础。2、通过联系性体现开放性。把《鸿门宴》放在整个《项羽本纪》甚至是整个《史记》中学,通过读本上的《乌江自刎》的学习,分析项羽英雄末路的豪迈与无奈,批判项羽“自矜攻伐”的错误观点,揭示项羽性格对其鸿门宴后政治命运的重要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了《史记》中人物传记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本纪、世家、书、传、列表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初步具备读史鉴史的能力。3、通过研究性体现开放性。把学生搜集资料、研究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来设计,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学飞的过程,避免不了磕碰,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力求避免“扶上马、送一程”的保姆式教学方式,正确处理“鱼、渔”的关系,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向馆藏书籍和网络信息要知识,使他们搏击知识长空的翅膀早日得到锻炼。
二、 教学后的几点反思:
教学过程其实是教师知识细雨向学生无声倾注的过程,在《鸿门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两点感触比较深:
篇3:鸿门宴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其实是教师知识细雨向学生无声倾注的过程,在《鸿门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两点感触比较深:
鸿门宴原文: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篇4:《鸿门宴》教学建议
作者: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
1、这篇课文篇幅较长,教学时可结合《项羽本纪》的主要内容对这篇故事的背景作简略介绍,使学生对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个大致的了解。读《鸿门宴》既是读历史典籍,又是读文学作品,而语言教学应以读文学为主而兼读历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但若处理得不恰当,例如分析内容而忽视了背景,或者讲叙背景过多,致使学生注意力没有放在语言文字上,则二者之间就会出现矛盾。
2、导入新课时可以设计些问题。如:“鸿门宴”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年代?它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它在整个楚汉斗争中起着什么作用?课文节选部分以什么开始,以什么告终?你觉得最能吸引你的是哪些段落?最难懂的是哪些段落的语句?学生只有认真阅读课文和注解,并独立思考才能回答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略加补充,帮助学生获得明晰的史的观念,把注意力引导到教学重点上来。
3、就人物形象分析而言,重点应是项羽的形象。但从文字数量来说,直接写项羽的远不及写刘邦的多,甚至还没有写项伯的文字多。要帮助学生理解本文烘云托月的写法。在写法分析中,三言两语讲述其余人物,这些简略的点拨又都应与塑造项羽这个人物形象有关。
4、整个教学过程一定要强调阅读课文,尤其要突出朗读,所有的分析都要根据课文的语言文字,切忌脱离课文进行架空的分析。
篇5:鸿门宴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其实是教师知识细雨向学生无声倾注的过程,在《鸿门宴》的教学实践中,我有两点感触比较深:
(一)教师要认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因此身为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备课施教的准备,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数,惟其如此,教师才能正确把握课程进度,最大限度的输出知识。在本次备课过程中,我认真归纳了文学常识、常见实虚词、古今异义、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通读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查阅了大量的评论资料,对项羽的为人和性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认真研究借鉴了同事们给出的无私的的教学建议,使我在翻译方法指导、人物性格分析和多媒体处理上掌握了不少方法和技巧。这堂公开课让我有了一个对自身素养全面审视的好机会,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比起年长的一辈,我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缺乏、文化底蕴的相对浅薄,使我在演绎一堂环节比较合理的课程时显得有些稚嫩;随机应变能力的缺乏,使我在课堂上显得不够灵活;而不够合理的注意力分配,使我不能兼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回答。这些问题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多方面的修炼驾驭课堂的能力,还要训练“听、说、读、写”这些基本功。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设计几个合理的教学环节是远远不够的,高瞻远瞩的教育眼光和渊博的学识,必须在实实在在的教学工作中培养。
(二)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通过备课施教,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堂语文课,不应该只让学生了解一篇课文,而应通过这篇文章,使学生能够解读更多的文章,因此要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让教材成为真正的教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如《鸿门宴》小结课既是对课本知识的一个小结回顾,更是读本《乌江自刎》的导入,是指导学生阅读《史记》一个信号。因此在备课时,我充分认识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了解学生认知的薄弱环节和障碍点,预测学生理解问题可能的偏差,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做好针对性准备,依据教学坡度,给学生适当的台阶,帮助学生登上知识的高峰;在授课时,对学生的回答、讨论结果和观点进行合理的评价,及时点拨和指正学生的欠缺和不足,及时捕捉学生的精彩表现,通过适当的表扬来引导和影响学生的思维倾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鸿门宴原文: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篇6:《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
(2)积累文言字词句,重点掌握多义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了解文言虚词用法及辨别文言句式
二、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重点训练翻译能力。
(2)培养初步评价文章的表达技巧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理解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体会人物性格在政治军事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2)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地分析、理解,做出对文中人物的适当评判。允许不同观点存在,鼓励多元价值观念。
[教学设想]
《鸿门宴》相对浅显,且故事性强,因此可以学生自学为主。具体方案是设计成三课时,第一课时重在作家、作品的介绍,重在课文情节的梳理,第二课时归纳整理文言知识,重在让学生掌握常见文言现象,提高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第三课时分析人物形象,赏析表达技巧,重点是讨论评价项羽这一人物形象,课后还可写成一篇短文。
第一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的体例,了解后人的评价。
(2)梳理课文脉络,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本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有句名言:“立志读尽天下书”,可人类有史以来,书籍浩如烟海,人穷尽有生之年是无论如何也读不尽的。怎么办?最好的办法是读书籍中的精品,举一反三,受益无穷。从这点出发,《史记》就很值得一读。为什么这么说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个问题。
二、了解《史记》的地位
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我们可从“绝唱”与“离骚”入手,明确《史记》在历史学上和文学上的崇高地位。
绝唱:①指具有最高水平的诗文作品,②生前最后的歌唱;
离骚:①屈原作品,②浪漫主义的开山之作,③与“国风”并称,泛指文学作品。
三、介绍作者司马迁,了解《史记》的成书过程。
从《史记》的英文译名(Records of the Historian)入手介绍《史记》原名为“太史公书”,“史记”并不是“历史的记录”,而是“史官的记述”。由此引出对司马迁的介绍及《史记》的成书过程。
整合课文《报任安书》(课前预要有所布置)。
古者富贵而名磨来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劂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也可结合古人写司马迁的对联来关照: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四、掌握《史记》的体例
整合课文《报任安书》。
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明确:
①起始年代――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代三千多年的历史。
②文章篇数――130篇,共计五十二万余字。
③史书体例――书(8),表(10),本纪(12),世家(30),列传(70)。
④体例释疑――重点明确“本纪”“列传”“世家”的记述对象。
五、快速通读全文,扫除字词障碍
课文中的难读字:
飨(xiǎng) 说(shuì) 美姬(jī) 鲰(zōu)生 卮(zhī)酒 有S(xì)
玉i(jue) _(chēn)目 目眦(zì) 跽(jì)曰 参乘(shèng) 彘(zhì)肩
不胜(shēng) 刀俎(zǔ)
六、梳理情节脉络,整体感知课文
抽取《鸿门宴》连环画九幅,打乱顺序,学生根据画中人物的神态表情、衣着服饰判断人物身份,然后结合课文阅读与理解重新排序。
七、学生结合画面概述课文内容(一人主讲,其他人补充),然后梳理成图
序幕--曹无伤告密
开端--范增献计
发展--项伯夜访、刘项约婚、刘邦谢罪
高潮--范增举玉、项庄舞剑、项伯翼蔽、樊哙闯帐
结局--刘邦脱逃、张良留谢
尾声--刘邦诛曹
八、布置课后作业:
整理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由各学习小组合作完成,作成课件,课上展示。
第二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疏通文句,归纳整理本文文言现象,进行文句、文段翻译训练。
本课时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参考:荀子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谈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学习文言文更应如此。因时间关系,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意及语法上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归纳整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二、小组派出代表展示集体研究成果,教师视情况纠正点拨
参考内容:
一词多义:辞、幸、因、谢、安、举
古今异义:山东、婚姻、所以、非常、细说、河南
通假字:采、距、内、倍、要、蚤、豪、S、参、坐等
词类活用:(略)
特殊句式:(略)
文中成语:鸿门宴/秋毫无犯/劳苦功高/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教师点拨不必面面俱到,但要指明易误之处,如“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中的“当”就不是通假字,同时要注意规律的总结。
三、重点语句及语段翻译
①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任相,珍宝尽有之。”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特殊句式及关键词语)
②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省略句)。
③距关,毋内诸候,秦地可尽王也(通假字)。
④“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词类活用、固定短语、特殊句式、通假字)
⑤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项羽默然不应。(词类活用及句式)
⑥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特殊句式)
⑦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关键词语)
⑧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词类活用、偏义副词、特殊句式)
⑨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关键词语)
⑩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特殊句式)
四、课后作业布置
思考:
课文是如何塑造刘邦、项羽等人物形象的?
如何认识与评价这两个历史人物,尤其是项羽,请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课时
本课时教学目标:
赏析人物形象的塑造,评价历史人物的得失(重点是项羽)
本课时教学过程:
一、讨论刘邦、项羽人物形象
刘邦:深通人情世故,遇事多谋善断。多谋机诈,很讲策略。见风使舵、能屈能伸、善于玩弄手腕。虚伪、善于推诿。果断。
项羽:缺乏政治远见,沽名钓誉,为人不忍,刚愎自用,不畏强x暴,不用阴谋。答案不是惟一的,允许同学有不同认识,只要有理有据即可。
项羽的“自高自大”可结合鸿门宴的座次来谈。
二、赏析评价人物形象
第一步:作者是如何刻划人物形象的?
要点:(1)在矛盾斗争中刻划人物。
提示: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围绕着是否对刘邦发动进攻,是否在席间杀死刘邦,对樊哙的越礼行为采取什么态度,对刘邦逃席又采取什么 态度展开。
(2)用对照手法烘托人物形象。
提示:刘邦和项羽的矛盾是鸿门宴中最尖锐的矛盾,因此作者将这两个人物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如刘邦的虚伪狡诈,项羽的直率粗犷。这一步应在分析项羽形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点明四组人物的对照关系)
第二步:如何认识项羽这一人物形象?
提示:可作背景介绍,以突出项羽性格的悲剧性。
第三步:作者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夫秦失其政,陈涉首难,豪杰峰起,相与并争,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乘势起陇亩之中,三年,将遂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号为“霸王”,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项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已,难矣。自矜功伐,奋起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史记项羽本纪
提示:作者是把项羽当作悲剧英雄来描写的,他有英雄的气魄及行为,但更重要的是,他的“自矜功伐”、自高自大导致了他的悲剧。
第四步:对手(刘邦)对项羽的评价如何?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史记高祖本纪
提示:刘邦善于用人,所以他成功了。而项羽正是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所以他失败了。可见能否善用人才对一个领袖人物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
第五步:项羽本人又是怎样认识的呢?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 ,虞兮,奈若何?
――项羽《垓下歌》
第六步:后人对项羽的评价又是怎样?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明确:
杜 牧:男儿应当能屈能伸,不轻言失败。应从“包羞忍耻”“卷土重来”分析入手。
王安石:军民离心,败势难回。由“壮士哀“势难回”“肯与君王卷土来”分析入手。
李清照:气势豪壮,令人敬仰。结合李清照身世简要点拨。
第七步:小结。
三、布置作业
结合《鸿门宴》的学习,联系古今人物对项羽的理解,将自已对这一人物的认识写一篇人物评论。
篇7: 《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设想]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时数]三教时。
第一教时
一、导入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要读出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核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在力,是暴秦的主要奠基人。
2)项羽起兵及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北的教训。“时不”,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我战之罪也”。
4)“鸿门宴”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楚汉之争概况简介:前2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破关而入,刘、项在鸿门会面,双方斗争开始。次年春,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今陕西临潼东)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刘邦为汉王,都南郑(今陕西省南境)。刘邦到南郑后,积极准备反攻,先夺取关中三秦之地作为根据地,然后出兵东向,进攻项羽,曾多次被项羽打败,到前2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形成足以跟项羽抗衡的力量。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项羽东归,刘邦也准备西归。这时张良、陈平向刘邦提出建议,趁此时机消灭项羽。后在韩信、彭越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今安徽灵壁南)。项羽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自刎。
二、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王(wang)关中”“说(shui)项羽”“美姬(ji)”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军霸上”、“王关中”;抓点同为名词作动饲用,读第四声。
“成五采”、“为(We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骨‘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人“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古今异义:
“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固不如也。”“固”,本来。
通假字:
“具以事告”,“具”通“俱”、
“要项伯”,“要”,通“邀”
“毋内诸侯”,“内”通“纳”
“不敢倍德”,“倍”通“背”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词类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调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谁”介宾短语“为大王”作“为”的状语,“者”助词“的”。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泊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2、用自己的语言讲述“鸿门宴”上的斗争。
3、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第二教时
一、复习旧课,检查预习情况:
1、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厂,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也”、这是为什么?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之所,省略之)。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二、读讲课文三、四两段:
第三段:
1、指名学生讲述第三段的内容,要求明确交代本段的事件。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i”,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2、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提示: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3、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提示: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4、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提示:“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1、指名试讲课文,师生共同订正。
2、分角色朗读课文,力求充分表达人物的不同情感与心态。
3、提问:“樊哙闯帐”是故事的高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喧宾夺主”)
提示: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叹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瞑目视项工”,头发上指,目眺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文章巧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意、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4、提问:有人认为樊哙在席上的讲话跟刘邦一模一样,“仅是语句上稍有变化而已”,对不对?如有区别,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区别?
提示:两人讲话中心大体一样,但侧重点不同。刘邦在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人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从策略上看,“以攻为守”。
5、自由诵读课文(或数人;或几组分角色读三、四两段)。
6、完成“思考和练习”二、四两题。
三、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五、六两段,疏通文字。
2、概括课文中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
第三教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是什么意思?可用课文中哪一个字来概括?(“忍”)
范增对项庄说:“君王为人不忍”,他内心真的认为项羽是“为人不忍”吗?公开场合只能这样委婉地评论。
二、读讲课文五、六两段:
1、指名试讲课文,纠正误读误释: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成语,意思是别人掌握生杀大权,自己处于被宰割的地位。
“道苦阳间行。”(间,从小路道)
“沛公不胜格构。”(广不胜相构”,指酒醉,以“拒构”借代酒水。)
“再拜献大王足一F。”(再拜,两次行礼,表示敬重;“足下”,古代敬词,用来指称对方。)
“竖子不足与谋。”(“竖子”,古代骂人的话,小子,没出息的东西。)
2、提问: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3、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
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不仅把工牛“‘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三、讨论分析人物形象,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1、张良、范增是两个什么样的人物?他们在“鸿门宴”中处于什么地位?
提示: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他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是他为刘邦定下了“韬晦之计”,以“不敢倍德”、无意于称王蒙蔽项伯,欺骗楚王,终于化险为夷。是他为刘邦作了精心的部署,周密的准备,从而赢得了斗争的胜利。项庄舞剑,张良出,樊哙急问:“今日之事何如?”可见事先有所商量。樊哙责备项羽,口径一致,由辩解进而反法,则更可以看出事前经过周密的策划。一方有备,一方无备,结局合乎情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张良不像范增那样妄自尊大。他认为刘邦称王不是时候,很不策略,但并不明确否定,只是问了一句:“谁为大王为此计者?”他认为不可以武力与项羽相斗,也只是委婉地探询:“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刘邦远不像项羽那样自信,张良却仍然处处留心,始终把自己放在谋臣的位置上。这是刘邦对他绝对信任的关键。可以说张良是“鸿门宴”这一事件的总导演。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项羽称为“亚父”,可见其地位不同寻常。他的政治观察力,他的才智谋略绝不逊于张良。但他对项羽尤其是对项羽的妄自尊大,并不完全了解,他以命令的口吻要项羽攻打刘邦;“急击勿失”,他在席上“数目项王,举玉i以示之者三”,要项羽“按既定方针办”。他擅自布置项庄舞剑,已经造成欲取项羽而代之的客观影响,但他既不知人,也不知己,这是范增的致命弱点。他与张良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鸿门宴”这场斗争可以说是张良与范增的斗智。对整个事件的演变,两人举足轻重,可谓关键人物。但是,两人毕竟只是谋臣,唱主角的是双方的决策者,是项羽和刘邦。
2、项羽这个人物的致命弱点是什么?对他应作如何评价?
提示。缺乏政治远见,一味沽名钓誉是项羽的致命弱点。
项伯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他就立即改变了“击沛公军”的主张,樊哙指责他“欲诛有功之臣,此亡秦之续也”,虽然语言尖锐,他却“未有以应”。可见他虽然武力上是绝对优势,心理上却不堪一击。他欲得天下,又图虚名,既准备推翻怀王之约,又害怕世人指责。他不用范增之计,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迷信武力,而根本原因则在于心理上的脆弱。
作为楚国贵族的后裔,项羽却有许多缺点错误,甚至有不可饶恕之处,这是必然的。但他毕竟为推翻暴秦作出过一定的贡献,他性格上也有某些闪光点,不用阴谋等等,应当实事求是地给以肯定。四、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1、试以樊哙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
①人物在什么环境中出现?
②从哪些方面描写?
③浓墨重彩写樊哙有无必要,为什么?
提示:第二课时对樊哙已作了具体分析,这里侧重于归纳刻画人物的方法。
2、以项羽、范增对张良献礼态度的不同分析归纳作者用对比方法写人的技巧。
提示:着重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对比、映衬手法。(略)。
五、引导学生对课文中的消极因素进行批判
1、文中的迷信成分,(略)
2、作者的英雄史观:文章对刘邦虽有贬抑,更多的却是颂扬,对项羽也颇多同情,尤其是把他作为一代帝王为之撰写“本纪”,其英雄史观显而易见。当然,我们不应要求作者像今天这样具备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六、布置作业:
1、完成“思考和练习”第五题。
2、以《鸿门宴》中的XX”为题,写一篇短评(题目可另拟)。
篇8: 《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鸿门宴》是《史记》中的名篇,语言平实晓畅、情节张弛有致、人物刻画鲜明生动。本节课在鸿门宴过程中刻画了众多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给人以鲜活之感,分析人物形象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鸿门宴》这篇课文篇幅长且难度较大,如何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减少对文言知识的灌输,注重课文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积极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归纳本文的文言知识。
2、在掌握字词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3、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文言文的能力。
4、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精神。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以及《二十四史》等相关的文学文化知识。
思维发展与提升: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正确认识司马迁的历史观。理解刘邦的任人唯贤,上下团结一心的精神和项羽光明磊落的性格。
1、个性化的语言描写。精炼的动作描写。
2、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
3、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学生课前完成“预习助读”,了解作者、背景、《史记》相关知识。掌握本文中出现的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等文言现象。
《鸿门宴》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明确目标
在我国古代秦末农民战争中有这样一位领袖人物,他骁勇善战,屡建奇功,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基础。“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既有他英勇气概的写照,也有英雄末路的哀鸣,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既然他自诩为“力拔山、气盖世”,那为什么还会落入穷途末路的境地呢?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鸿门宴》会告诉你其中的原因。
二、提出问题,指导自学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3、让学生提出在预习中发现的文言语法现象,师生共同择要挑出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作为重点学习。
三、合作探究,互动交流
字词积累:
1、学生根据多媒体上的“基础梳理”,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对学生集中难懂的地方进行指导。
2、小组讨论,疏通文意。(把握重要的词语、句式与重点句、难句,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比如座次、礼节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必要时让他们翻译句子并找到句中的知识点。)
四、当堂检测,课堂小结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熟知的文言知识理解文意。下面给同学们几分钟思考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2、思考:“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五、布置作业,课外探究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明确目标
(一)检查作业
(二)明确目标
分类归纳文言知识。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第一,检查同学们的作业情况;
第二,串讲与翻译(把握重要的词语、句式与重点句、难句,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一些古文化常识比如座次、礼节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必要时让他们翻译句子并找到句中的知识点,)。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师生共同解决并落到实处。
请找出文中所有的词类活用现象。
三、合作探究,拓展思维
了解归纳一词多义词,力求在动态的语境中辨析词义。
四、达标检测,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安排预习
1、试分析项羽的形象。
2、熟读课文,熟悉课文情节。
第三课时
一、复习巩固,明确目标
1、理清课文情节发展脉络。
2、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项羽这个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提出问题,自主学习
1、理清情节发展脉络(学生讨论交流)
(1)思考:课文第一段写了哪几件事?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第二件事“范增进言”。
小结:无伤告密、项刘对立(40万比10万)
(2)思考: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小结:项伯泄密、刘邦设计
(3)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第二件事“项王设宴”,第三件事“范增举i”,第四件事“项庄舞剑”。第五件事“樊哙救主”。
小结:鸿门宴(一个阵营的内讧)
(4)“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对推动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5)朗读第四段,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小结:刘邦脱逃、项王内患
(6)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
2、学生代表陈述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归纳并板书故事情节。
明确:全文共有七段,可按照“鸿门宴”的前后过程,分为宴前、宴会上与宴会后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第3、4段)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这部分是课文的重点,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第5、6、7段)宴后。写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与刘邦诛杀内奸。这是情节的结束与尾声。
三、合作探究,拓展思维
1、由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完成对人物形象项羽、刘邦的分析。
这篇文章虽然是史传文,但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能够反映项羽思想和性格特征的语句,并用准确精练的词语在旁边评点。(教师巡视指导)
2、具体对比分析张良和范增、项伯和项庄的性格特点。(可采用小组讨论解决)
张良和范增都是眼光锐利的谋臣,但性格也有差别。张良深知刘邦肺腑,提出见解,能够剖析利害,启发刘邦醒悟而予以采纳。范增急躁易怒,不能针对项羽心理状态为之出谋划策,因而即使有正确的主张,也难以实现。一旦计谋不成,徒作愤激讥诮之言,不但于事无补,反而触犯了项羽的忌讳。樊哙粗犷而又机智,宴会上的一番慷慨陈辞,似乎义正辞严,实际上是隐瞒真相,巧言善辩。表面上声色俱厉,严加指责,暗中却把项羽抬举到了至尊的高位,迎合了项羽骄横自大的心理,所以能为项羽所赏识,从而缓和了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又如项伯、项庄,都是项羽的部将,一个徇私情泄露机密,保护刘邦,反以为是在成全项羽有度量的美名;一个执行任务时,遇到干扰就放弃斗争,毫不觉察问题的严重性。
四、达标检测,课堂小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地估计了战争的形势,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崇拜,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的精神世界里惟一的支柱或许就是每次战斗赢得胜利。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论是独夫的刚愎自用还是英雄的顾盼无奈,无论是力能抗鼎拔山,还是乌江别姬自刎,光照至今的永远是夕阳般的英雄末路的辉煌与悲壮。
篇9: 《鸿门宴》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司马迁与《史记》,了解鸿门宴会的时代背景。
2、积累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及其他重点文言字词,能够翻译重点语句。
3、分析项羽,刘邦的人物性格,体会作者对项羽悲剧性格的揭示。
【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和词类活用。
【学习难点】分析人物的语言,动作,行为及细节描写,分析项羽的人物性格。
【学法指导】诵读法探究讨论法
【课前预习】
1、作者介绍: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字子长,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字子长,夏阳(现在陕西韩城)人。继父职任太史令。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入狱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帝机要文件),发愤著书,历尽艰辛,在公元前91年前后完成《史记》。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含本纪12篇、年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刘向等人都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史记》不但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背景介绍
秦末,“天下苦秦久矣”,公元前2陈胜吴广起义,刘邦、项羽也起兵江东。项梁拥立老楚怀王之孙为“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退驻霸上。后项羽率军西来屯军新丰鸿门,扬言同刘邦交战。公元前212月,在新丰鸿门举行宴会,课文以项羽是否发动进攻、刘邦是否安然逃席为主要矛盾展开。
【课堂学习】
一、合作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1、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
(1)私见张良,具告以事
(2)距关,毋内诸侯
(3)张良出,要项伯
(4)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
也5)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2、指出下面加横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沛公军霸上
2)沛公欲王关中
(3)此其
3、划出下面句中古今异义的词,并在空白处加以解释。
(1)、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
(2)、所以遣将守关者
(3)、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4)、今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5、翻译下面句子。
(1)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2)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4)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
(5)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6、结合注解翻译全文
二、整体把握全文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宴前,写宴会前刘、项两军驻地、力量对比、事件的起因及双方的幕后活动。
第二部分:(3―4)宴会上,写鸿门宴上双方的尖锐斗争,情节的高潮。
第三部分:(5―7)宴后,刘邦脱身逃走,张良入谢,刘邦诛杀内奸。
三、合作探究,分析思考以下问题
1、第一、二段各记叙了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的展开和发展起什么作用?
2、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说明了什么问题?
3、三、四两段是课文重点,情节的高潮所在,宴会上的情节可概括为“三起三落”,请指出。
4、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四、综合分析:
1、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2、本文除了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外,还运用了什么方法来刻画人物?
3、如何评价项羽这个人物?
【课堂达标检测】
(一)、指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2、道芷阳间行
3、沛公已去,间至军中
4、拔剑撞而破之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类型。
1、大王来何操
2、我持白璧一双
3、沛公安在
4、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三)、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公为我献之
2、相去四十里
3、沛公则置车骑
4、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5、沛公不胜杯杓
(四)下列句子中包含的成语分别是什么?
(1)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
(2)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3)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4)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五)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2、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篇10: 《鸿门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二、教学设想: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教学时数 三课时。
三、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一课时
(一)、预习课文:
1、通读课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3、复习“楚汉相争”的历史,了解刘、项斗争的经过,了解项羽这一人物的历史功过。
(二)导入新课:
1、板书并朗诵(或由学生齐诵)项羽的《垓下歌》,要尽量读出这首楚歌慷慨悲凉的意味。
2简析《垓下歌》,介绍时代背景,引入新课。要点: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三)读讲课文一、二两段:
第一段:
1、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②“说(shuì)关羽”③“好(hào)美姬(jī)”④“为(wè)击破沛公军”
2、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疏通课文:
①“军霸上”、“王关中”(加点词为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②“说项羽”可简为“说羽”不可简为“说项”,“说(shuō)项”意为替人讲情、说好话。
③“成五采”、“为(wéi)龙虎”,“成”、“为”都有“变成”、“化作”的意思,“龙虎”是龙虎的形状。
3、提问,引导学生了解课文:
①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第二件事“范增进言”,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土,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②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提示: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能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第二段:
1、教师串讲课文,引导学生留心课文中特殊的字词与句式:
①古今歧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②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③活用: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④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2、讨论课文内容,提问:
①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第二件事“张良献策”。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刘邦施计”、“项伯中计”不必分开来说)“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②张良说:“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项伯则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请联系课文说说古人心目中的“义”可作什么样的解释,我们应当如何看待?
提示:古人认为“义”,就是“宜”。《礼记・中庸》说:“义者宜也。”韩愈在《原道》中则进一步解释:“行而宜之谓之义。”也就是说,人的言行合符一定的道德规范就可称为“义”,反之则为“不义”。
课文中曹无伤背叛刘邦向项羽告密,项羽置怀王之约于不顾而欲“击破沛公军”,范增以下犯上都可以说是“不义”。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常以身翼蔽沛公”,樊哙闯帐护主等等,都可以称之为“义”。项伯救护刘邦可以称之为“义”,这一行为却违背了楚王的根本利益则又可以责之为“不义”。可见“义”是相对的,如同“骨气”一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道德标准不同,“义”的内涵也不一样,我们不能以抽象的“义”作为评判是非的尺度和立身处世的准则。
3、学生自读课文一、二两段,教师行间巡视,释疑解难。
小结: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井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四)布置预习
1、自读课文三、四两段,利用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①给加点的字注音:
有樊哙 目 目眦 按剑而跽
卮酒 彘肩
②试译下列语句: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③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上的斗争。
2、思考下列问题:
①项羽最大的弱点是什么?试从课文中举例加以说明。
②范增之谋为什么不能得逞,他在哪些方面不及张良?
篇11: 鸿门宴教学反思通用
(一)教师要认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因此身为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备课施教的准备,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数,惟其如此,教师才能正确把握课程进度,最大限度的输出知识。在本次备课过程中,我努力为自己“充电加水”,认真归纳了文学常识、常见实虚词、古今异义、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通读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查阅了大量的评论资料,对项羽的为人和性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认真研究借鉴了同事们给出的无私的的教学建议,使我在翻译方法指导、人物性格分析和多媒体处理上掌握了不少方法和技巧。这堂公开课让我有了一个对自身素养全面审视的好机会,在备课和上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比起年长的一辈,我知识深度和广度的缺乏、文化底蕴的相对浅薄,使我在演绎一堂环节比较合理的课程时显得有些稚嫩;随机应变能力的缺乏,使我在课堂上显得不够灵活;而不够合理的注意力分配,使我不能兼顾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回答。这些问题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不仅需要多方面的修炼驾驭课堂的能力,还要训练“听、说、读、写”这些基本功。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语文教师,设计几个合理的教学环节是远远不够的,高瞻远瞩的教育眼光和渊博的学识,必须在实实在在的教学工作中培养。
(二)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通过备课施教,我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那就是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一堂语文课,不应该只让学生了解一篇课文,而应通过这篇文章,使学生能够解读更多的文章,因此要重视学习方法的传授,让教材成为真正的教材,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鉴赏能力,如《鸿门宴》小结课既是对课本知识的一个小结回顾,更是读本《乌江自刎》的导入,是指导学生阅读《史记》一个信号。因此在备课时,我充分认识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了解学生认知的薄弱环节和障碍点,预测学生理解问题可能的偏差,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环节,做好针对性准备,依据教学坡度,给学生适当的台阶,帮助学生登上知识的高峰;在授课时,对学生的回答、讨论结果和观点进行合理的评价,及时点拨和指正学生的欠缺和不足,及时捕捉学生的精彩表现,通过适当的表扬来引导和影响学生的思维倾向,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的互动性――师生和生生间的相互交流。
为了使学生的学习层面和分析理解能力盘旋上升,本人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坡度,努力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设计这堂课的环节时,在教学互动性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1、教师定位。
在课堂各环节中,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教师提纲契领的讲解之后,分别设计一组问题和一组习题,在教师的适时引导下,学生进行讨论和练习,最后教师进行分析归纳,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受益。
2、学生定位。
我始终把学生定位在课堂主体的地位,对学生采取独立思考、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共同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在生生互动中受益。如在刘邦和项羽性格分析这一环节中,课前指导学生查找资料,鼓励学生利用校图书馆馆藏书籍和网络信息资源,充分搜集占有资料,并进行归纳梳理,形成初步看法和观点;课堂上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让他们全方位多角度的看问题,让他们的思维火花互相碰撞,学会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辨证分析历史人物的能力,最终形成正确的看法和观点,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了学生研究学习、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好习惯。
(四)课堂的开放性――重视课内学习和课外研究的衔接。
我充分利用《鸿门宴》这篇经典课文在教学中的代表意义,努力营造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注意引导学生做好课堂内外的衔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作好铺垫。
1、通过普遍性体现开放性。
强调文言文学习的一般规律和特点,重点突出文学常识、常见实虚词准确翻译、古今异义、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由此及彼,掌握较强的文言文自学能力,为日后学习其它文言文打下扎实的基础。
2、通过联系性体现开放性。
把《鸿门宴》放在整个《项羽本纪》甚至是整个《史记》中学,通过读本上的《乌江自刎》的学习,分析项羽英雄末路的豪迈与无奈,批判项羽“自矜攻伐”的错误观点,揭示项羽性格对其鸿门宴后政治命运的重要影响,同时引导学生分析了《史记》中人物传记的一般规律和特点,掌握本纪、世家、书、传、列表的基本概念,使学生初步具备读史鉴史的能力。
3、通过研究性体现开放性。
把学生搜集资料、研究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一环来设计,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的过程,是学生学飞的过程,避免不了磕碰,我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力求避免“扶上马、送一程”的保姆式教学方式,正确处理“鱼、渔”的关系,指导学生向课外延伸,向馆藏书籍和网络信息要知识,使他们搏击知识长空的翅膀早日得到锻炼。
篇12:鸿门宴教学反思
第一次,讲授《鸿门宴》这篇文章时,我只是把它当成文言文进行传统的教学,着重让学生翻译文章,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并简要分析人物形象。这样的教学对学生来说,当让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我只侧重了“言”的教学,而没有把它当成一篇优美的文学作品来解读。课堂上,同学们只有完成任务的被动,而缺乏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热情。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我没有调动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热情。由于急于完成教学任务,给学生留的时间太少。
再次讲授《鸿门宴》时,我从学生熟悉的象棋入手: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象棋与什么历史故事有关?(楚汉相争)讲的是哪两个历史人物的故事?结局如何?项羽为什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凄惨下场?在同学们陷入思考的时候,鸿门宴拉开了楚汉之争的序幕,而它也预示了事情的结局。今天我们来学习《鸿门宴》。 同学们 学习的热情高涨。 而在翻译文章的环节,我采用了小组合作展示法。其他小组的人有疑问,要当场解答。由于任务明确,同学们查资料,翻工具书,忙得不亦乐乎。结果比想象 的还要好。同学们在合作中对文章的翻译很准确,其他小组的同学也听得很认真。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我重视了文章的文学性。关于文章的情节,我先让同学找到具体记述鸿门宴的段落,学生很快分清了文章的层次结构,并概括出了各个事件的内容。
分析人物形象时,我让同学们找出文中形成对照的人物加以比较分析,同学们积极性很高,由于讨论时间较充分,最后经过互相补充,学生不但全面了解了人物,还在对比中发现了成败的原因,体会到司马迁写史记的笔法。
篇13:鸿门宴教学反思
师要认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因此身为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认真做好备课施教的准备,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做到心中有数,惟其如此,教师才能正确把握课程进度,最大限度的输出知识。在本次备课过程中,我认真归纳了文学常识、常见实虚词、古今异义、固定句式和特殊句式,通读了《项羽本纪》、《高祖本纪》、《吕太后本纪》,查阅了大量的评论资料,对项羽的为人和性格有了新的认识,同时认真研究借鉴了同事们给出的无私的的教学建议,使我在翻译方法指导、人物性格分析和多媒体处理上掌握了不少方法和技巧。
篇14:《鸿门宴》教学设计
《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史记》一书的体例、别名、作者。
2、掌握本课出现的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古今异义字、特殊句式等。
3、掌握翻译文言句子的一些方法,能准确概括文章的故事情节。
4、了解作者运用个性化的语言和行动描写的方法刻画人物的特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古汉语的常用词语和特殊句式。
2.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两个集团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辨析疑难语句、准确翻译文中的句子。了解“鸿门宴”在楚汉战争中的意义。
课时安排: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导入:
大家听说过成语“霸王举鼎”么?
“霸王举鼎”说的是西楚霸王项羽力大无穷,力能举鼎。后来形容某人力大无穷。
关于项羽的成语,同学们还知道哪些?
四面楚歌、破釜沉舟、霸王别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项羽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据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记载:公元2,秦始皇游会稽,项羽和他的叔父项梁一同去看热闹。项羽看到秦始皇被人前呼后拥,威风凛凛的样子,便对项梁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只此一语,可见项羽的宏伟志向和英雄气概。无独有偶,《史记高祖本纪》记载:秦始皇南巡,仪仗万千威风凛凛。刘邦道:大丈夫生当如此。历史是何其残忍,让两个英雄生在了同一个乱世。公元前2,这两个英雄在新丰鸿门(今陕西省)举行了一次特殊的宴会,史称“鸿门宴”。
事情的起因是:项羽和刘邦都属起义军中的首领,一个战河北,一个战河南,并约定,先入关(秦首都咸阳)为王。结果刘邦率军先攻破了咸阳。项羽大怒,欲率军攻打刘邦,两支起义军顷刻成了敌人。
那么“鸿门宴”到底是怎样的一次宴会?项羽和刘邦又在宴会上显示了怎样的英雄本色?
请看《史记项羽本纪》之《鸿门宴》
二.听课文录音,注意有关词语的读音。
三.听完了课文录音,大家说,这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宴会么?
这绝对不是一次愉快的宴会,项羽和刘邦在宴会上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进行了一次惊心动魄的没有硝烟的战争,战争以刘邦胜出为结局。后来“鸿门宴”也成为了一个特定的词语,用来比喻那些“不怀好意,设计陷害别人的宴会”。
三.我们先来研读文章,看看课文到底写了那些内容。
(一)先请一位同学来翻译第一段。(先朗读一次)
1.注意这些词语的读音:
王关中 wàng 动词,称王
飨 xing 犒劳
说项羽 shuì 劝告
好美姬 hào 动词,喜好 jì 美女
2.翻译
3. 课文第一段记叙了哪几件事?这些事件对情节展开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曹无伤告密” ,第二件骨‘范增进言”。
曹无伤是沛公的主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故事“开端”。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二)再朗读第二段,再翻译
4.注意下面几个词的读音:
鲰生 zōu 浅陋的小人
内诸侯 nà 通“纳”,接纳
要项伯 yāo 通“邀”,邀请
卮酒 zhī 古代盛酒的器皿,杯
5.翻译
6.思考:课文第二段写了哪几件事?对故事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一件事“项伯夜访”。
第二件事“张良献策”。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刘邦对项伯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这段文字是情节变化的关键。
三.看有关图片,感性认识一下。
第二教时
一. 复习。
昨天我们学习了《鸿门宴》第1、2段。
学生朗读1、2段。
曹无伤告密引发了项羽愤怒,范增进言激化了项羽和刘邦之间的矛盾;而项伯告密给刘邦带来了转机,张良献计,项伯转心,刘邦决定参加“鸿门宴”。
“鸿门宴”上项羽和刘邦将怎样的剑拔弩张、刀光剑影?
请看第3段。
二.学生朗读,翻译第三、四节。
1.注意下面词语的读音:
戮力:lù 合力 有S: xì 有隔阂。S,通“隙”,嫌隙
数目项王:shuò 数次用目示意项王。目,用目示意,动词
玉珏:jué 玉佩 樊哙: kuài 刘邦的战将
_目:chēn 瞪大眼睛,表示发怒 目眦: zì 眼眶
跽:jì 直身而坐 参乘: cānshèng 负责警卫的骑士
彘肩:zhì 猪腿 : dàn 通“啖”,吃
2.翻译;注意下面的词语:
谢: 谢罪,道歉 不自意: 自己想不到
不然: 不这样
籍何以至此 我项羽怎么会到这样。何以至此,以何止此,介宾倒装
东向坐: 向东面而坐
亚父者,范增也: 亚父,就是范增。…者,…也,表判断。
若: 你
因击沛公于坐: 乘机击杀沛公于座位。因,乘机。坐,通“座”
若属: 你们这些人 无以为乐: 没有用来娱乐的
以身翼蔽: 用身体像张开的鸟翅一样庇护。翼,向张开的鸟翅,名作状
与之同命: 和他拼命
侧其盾以撞: 把他的盾牌侧过来来撞击
客何为者: 这个人是干什么的。何为,为何,干什么,宾语前置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是沛公的警卫骑士樊哙。…者也,表判断
覆其盾于地: 把他的盾牌扣在地上 加彘肩上: 把猪腿放在盾牌上
如不能举: 唯恐不能杀完。举,尽 毫毛: 喻细小的东西
盗: 小偷,古今义,今译强盗 细说: 小人的离间之言
亡秦之续: 亡秦的继续 须臾: 一会儿
如厕: 上厕所。如,到
3.思考:鸿门宴上发生了那些精彩的情节?请简要归纳。
第一件事“刘邦谢罪”,
第二件事“项王设宴,
第三件事“范增举i”,
第四件事“项庄舞剑”。
第五件事“樊哙救主”。
4.“项庄舞剑”是鸿门宴上最精彩的情节,请思考: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对推动情节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提示: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哈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5.朗读第四段,注意下面词语的读音:
靳强 jìnqiáng 刘邦的战将
G杓 bēisháo 酒杯和勺子。G,通“杯”
6.翻译:
注意下面的词语:
大行: 做大事
小让: 小的`礼节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成语,比喻自己的命运操在别人的手里
何操: 即“操何”,拿什么(礼物)
会: 适逢
置车骑: 留下,弃置
步行: 徒步,修饰“行”,做状语
道芷阳间行: 取道,动词。从小道,做状语
度: duó 估计
再拜: 第二次,古今义
安在: 即“在安”,在哪里
夺天下者,必沛公也: …者,…也,表判断
7.思考:
(1)刘邦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提示: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二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三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
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 走,目的也在此。)
(2):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分别怎样,为何不同?
提示:项羽:受璧,置之坐上;范增: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
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自己的武力;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破产而恼怒。
三.图片欣赏。
小结。
第三教时
一.复习
1.《鸿门宴》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史称“太史令”。 著有《史记》,后人又称《太史公书》。这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鲁迅称赞其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它共计130篇,包括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叙述了上起黄帝,下到汉武帝太初四年约30的历史。
2.完成课后练习1、2。
(1)驻军。名作动
使……活。使动用法
像兄长一样。修饰“事”作状语
带着,让……跟从。使动用法
像鸟展开翅膀一样。做状语。
称王。动词
(2)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古义:儿女亲家;今义:指夫妻关系
古义:意外情况;今义:十分,很
古义:小人之言;今义:仔细地叙说
三.课文研究。
1.“巨鹿之战”是项羽暴兴、成为西楚霸王的起点,他勇冠三军,摧毁秦军主力,成为众望所归、天下注目的英雄。
“垓下之围”写项羽四面楚歌,慷慨别姬,最后败亡,自知愧对江东父老,不肯渡乌江,自刎而死,凄怆悲壮,撼人心弦。而“鸿门之宴”则是项羽由成功转向失败的关键。是人们公认司马迁《史记》中写得最好的内容,它正确展示了项羽由盛转衰
请同学们研究一下,你从哪些地方看出了这些转化的趋势?看出了项羽悲剧的预兆?
明确:
⑴项羽在优势下,恃勇骄横,毫无远虑;刘邦在劣势下,忍辱负重,善于保存自己。
⑵项羽刚愎自用,又拙于应变; 刘邦善于采纳意见,又随机应变。
⑶项羽用人唯亲,致使谋臣不能施其谋,将士不能效其力;刘邦知人善任,谋臣能从容定计,将士能见危授命。
⑷项羽养奸贻患,又自绝敌营内应;刘邦有奸必肃,能争取敌营的人为自己效劳。
2.教师补充两个细节:
(1)从座次看人物
(2)项羽已定东海来,西,与汉俱临广武而军,相守数月。当此时,彭越数反梁地,绝楚粮食,项王患之。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汉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汉王曰:“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性格急躁与老奸巨猾对比鲜明。
3.归纳:
刘邦:善于用人、善于应变、能言善辩。
项羽:沽名钓誉、轻敌自大、寡谋轻信、不善用人、 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一介武夫。
四.司马迁就善于在对比中显示人物个性:
简要说说课文除了刘邦和项羽之外的人物对比:
1.范增和张良
范增:项羽亚父、老谋深算、有政治远见,知道夺项王天下者必为沛公。但项羽未听取其意见,致使他的谋略失败。
张良:刘邦得力的谋士,忠诚不二,老练多谋。刘邦对他言听计从,配合默契,使刘邦变被动为主动,脱离险境,逃归营地。
2.樊哙和项庄
项庄:项羽手下武士,按范增意欲刺杀沛公,由于项伯阻挠未能得逞。
樊哙:沛公手下武士, 张良意护沛公,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使沛公转危为安。
3.项伯和曹无伤
项伯:项羽季父,把项羽要击沛公军消息夜告张良。项羽知道后不 但不追究,反而还“许诺”。
曹无伤:使人向项羽告密。由于项羽轻易泄露后被刘邦诛杀。
五.这些人物的结局无不显示了主要人物项羽和刘邦的个性。预示着他们最后的结局。
六.小结: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史圣”司马迁对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太多的感情,使其具有久远的人格魅力。可以说巨鹿之战的辉煌胜利使项羽乐观地估计了战争的形势,丧失了应有的判断能力,也构成了他对战争的一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和崇拜,铸就了他的悲剧性格。他的精神世界里惟一的支柱或许就是每次战斗赢得胜利。
项羽不屑小计谋是真诚的,他梦想用他所崇尚的武力去解决一切问题,最终,项羽用性格的笔为世人书写下了只属于他的人生篇章,算是一种对自己的薄奠。无论是独夫的刚愎自用还是英雄的顾盼无奈,无论是力能抗鼎拔山,还是乌江别姬自刎,光照至今的永是夕阳般的英雄末路的辉煌与悲壮。
篇15: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鸿门宴”斗争的起因、经过,认识这一斗争的性质,正确评价有关人物。
2、学习作者把人物放在激烈的矛盾斗争中,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展示人物个性特征的写作方法。
3、了解课文中词类活用、成分省略等语言现象,掌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的语言规律,掌握“举”、“谢”、“为”、“斗”、“因”等古汉语兼词。
【教学重难点】
1、课文情节起伏,人物形象鲜明,拟作为叙事写人的记叙文处理,以人物形象的刻画为教学重点。如何认识理解课文中提及的“义”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可从分析项羽这一人物入手突破这一难点。
2、课文篇幅较长,阅读有一定难度,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课时安排】
3教时。
【教学过程设计】
注释:
1.骓(音zhuī):毛色青白间杂的马。逝:行。
2.虞:项羽宠爱的的侍姬。若:你。
今译:
空有拔山的气力啊,
空有盖世的豪气!
时运不济呵,
骏马再也难奔驰!
骏马难奔呵,
不可期!
虞姬虞姬呵,
我当如何安排你!
[背景简介]
(1)、项羽的主要历史功绩:击溃秦军主力,是暴秦的主要掘墓人。
(2)、项羽起兵反秦动机不纯,他反秦的目的在于取秦王而代之,重建楚王朝,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有着本质的区别。
(3)、他迷信武力,始终没有(也不可能)认识自己败亡的原因。他把一切归结于“天意”,是“时不利”,自刎之前,他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4)、“鸿门宴”前,怀王与诸将有约:“先入关者王之。”
[课文学习三步法]:
第一步:学生朗读,圈点、勾画疑难点。标出课文中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与尾声。
第二步:老师答疑解难。
第三步:强调重点知识:
【基础知识点:】
⑴、指名朗读课文,正音:
①“王(wàng)关中”
②“说(shuì)项羽”
③“好(hào)美姬(jī)
④“为(wèi)击破沛公军”
⑵、古今异义:
“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盗”,窃贼;“非常”,指意外事故。
“公岂敢入乎?”“敢”,能够。
“固不如也。”“固”,本来。
⑶、通假:
“具以事告。”“具”通“俱”,全部。
“要项伯”。“要”通“邀”,约请。
“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内”,通“纳”,接纳,准于入内。
“不敢倍德”,“倍”通“背”,违反。
“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蚤”,通“早”。
⑷、活用:
“军霸上”、“王关中”(名词作动词用,读第四声)。
“素善留侯张良”,“善”,形容词作动词用,意为与……交好(友善)。
“臣活之”,“活”,使动用法,使……活。
“吾得兄事之”,“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那样。
“籍吏民,封府库”,“籍”,名词作动词用,编造名册。
“不义也”,“义”,名词作动词用,合于义。
从百余骑(从:使动用法,使……从;骑:一人一马。)
数目项王(目:以眼示意,名词作动词用。
“道芷阳间行。”(间,从小路道,音jiàn)
⑸、特殊句式: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状语后置。
“与俱去”、“毋从俱死也”,介词“与”、“从”后面的宾语省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疑问句,主语“为大王为此计者”与谓语“(是)谁“倒置。也可以说不是主谓倒置,那么“者”就是语气助词。
“孰与君少长?“疑问句,宾语疑问代词前置。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判断句,特殊指示代词“所”、“者”构成“所……者”式名词短语充当主语,作说明、解释的对象。
且为所虏(且:将;为所:为……所,“为”后省略行为主动者。)
客何为者(何为:为何,干什么;者,代词,”何为”前面省略了判断词。)
“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何辞为?”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内容分析:】
段意分析:
①宴前
(第一段)
开端――“曹无伤告密”。
曹无伤是沛公的左司马,他的告密当然不同于一般流言蜚语,于是,项羽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矛盾挑开。
项羽接获曹无伤的密报,当即“大怒”,这一个“怒”字内涵相当丰富。请说说其中包含了些什么?
明确:就矛盾的焦点而言,天下虽大,“王”只有一个,就力量对比而言,项羽占有绝对优势,何况秦军主力是项羽消灭的,又是楚王后裔,一个“市井小人”居然“欲王关中”,项羽岂难容忍?再说个性特征,此时此刻,项羽如若不“怒”,他也就不是历史上的那个项羽了,他本来就是那么一个火爆汉子!
发展――“范增劝羽”。
范增是项羽的主要谋士,他对形势的判断十分正确,对刘邦的用心了如指掌。“急击勿失”的主张非常英明。矛盾进一步激化,推波助澜,情节迅速发展。
(第二段)
继续发展――“项伯访良”。
项伯给张良通风报信,目的在于报答当年救命之恩,却被张良利用,使一触即发的矛盾出现了转机。
继续发展――“张良献策”。
提问:在楚王即将来犯万分危急的形势下,张良既不提议备战,更不主张退军,却只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这是为什么?此处行文轻描淡写有什么作用?
明确:“战”必败,“逃”必溃,兵力悬殊,士气不同。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也与刘邦大惊失色束手无策形成对照。)
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导致项羽上当。
“张良献策”是情节变化的关键,刘邦逐步由被动转为主动,项羽终于“放虎归山”,以致范增之谋难以实施等等,莫不由此而生。
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②宴中:
(第三段)
高潮――a刘邦谢罪。
提问:刘邦谢罪是否诚心,何以见得?
明确:并不诚心。迫于形势不得不如此。而且,言辞虽恭,以“将军”称项羽而以“臣”自称,更强调自己“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都出于不自愿,侥幸而已,但却绝不认错,更把责任推给“小人”!(这“小人”分明指曹无伤却故意不予道破,装出一副全然无知的样子。)
b项王设宴。
提问:项羽“留沛公与饮”,终于演出了“项庄舞剑”企图“击沛公于坐”这惊心地动魄的一幕。“留沛公与饮”是精心策划的阴谋吗?
明确:不能认为这是精心策划的阴谋。范增一再暗示项羽,要他下令除掉刘邦,项羽却总是“默然不应”,可见并未经过策划。这一变故是范增一手导演的,虽然阴狠,却并不示明,由于没有得到项羽的支持,而项伯又出面援救,终于不了了之。
c范增举i。
这一情节反映出范增的聪明、智慧之处。在这一几乎是唯一杀刘邦的机会面前,他能当机立断,但令人人遗憾的是,项羽置之不理。
d项庄舞剑。
提问:“项庄舞剑”在情节展开上有什么作用?这一事件给后人留下了哪一个成语?
明确:“项王留沛公与饮”,情节已趋缓和,“舞剑”事件发生,形势再度紧张起来,从而引出了“樊哙闯帐”,故事推向高潮。
成语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思是人们表面上做某事心中却另有所图。
(第四段)
e、樊哙闯帐――高潮中的高潮
提问:课文从哪几方面刻画樊哙这一人物?写“樊哙闯帐”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课文对樊哙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浓墨重彩,形神兼备。
语言描写:“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语句短促急迫,紧张的形势,急迫的心态,忠勇的性格跃然纸上。
行动描写:“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无所顾忌,无所畏惧,何等英武。
外貌描写:“_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着墨不多,却极为传神。
浓墨重彩写樊哙,既衬托了项羽、刘邦,更突出了张良。
妙地把握人物关系,刘邦信而用之,项羽感其“义”,赞其“勇”,赐酒、赐彘、赐坐,张良则是“导演”兼“舞台调度”,一切全由张良策划,读来绝无喧宾夺主之感。
樊哙讲话跟刘邦讲话中心大体一致,只是各有侧重。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互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
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以攻为守”了。
二者有本质区别,说话的语调语气也自然大不一样,朗读课文要注意这一点。
小结课文三、四两段:
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i,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樊哙闯帐,故事到达高潮。项羽唯恐担当“不义”之名,损其“威”,伤其“信”、不用范增之计,终于让刘邦借故脱逃,放虎归山,铸成大错。
③宴后:
(第五段)
结局――a、刘邦逃脱
.提问:刘邦顾脱逃之前作了哪些布署?“置车骑”是什么意思?是几个人一道走的?为什么这样?
明确:一是留下张良代为辞谢,一是放弃车骑,只身独骑,只带四个亲信随从,一是叮嘱张良,待其至军中再入内辞谢。这样安排,目的在于尽快脱离虎口,担心项羽反悔。(从小路走,目的也在此。)
b、张良谢罪
提问:张良献礼,项羽、范增二人态度为何不同?
明确:项羽对刘邦借故脱逃仍然麻木不仁,根源在于他迷信武力:兵力单薄的刘邦不足为患;范增则深知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同时也为自己的意见未被采纳,精心策划的阴谋一一破产而恼怒。不仅把玉斗“置之地”,而且“拔剑撞而破之”,更
大骂“竖子不足与谋”,可谓气急败坏。故事至此结束。
尾声――刘邦杀奸
“立诛杀曹无伤”则是对开头“告密”的交代,是尾声。
【简析人物形象:】
①项羽:
缺乏政治远见,有些沽名钓誉,刚愎自用,迷信武力。不畏强bao,不用阴谋
②刘邦:
有政治远见和谋略,办事果断,能准确抓住政治机遇,善于言辞,见风使舵。
③张良:
刘邦的主要谋士。多谋善断,精通韬略,临变不惊,处事有方。“鸿门宴”的总导演。
④范增
妄自尊大,既不知人,也不知己。
“鸿门宴”的关键人物。
⑶、讨论分析课文刻画人物的方法:
①、对比手法:项羽对范增的献计、刘邦对张良的献计所表现出的不同态度。
②、行动描写
③、语言描写
④、外貌描写
篇16:鸿门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鸿门宴》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二单元的第3篇文章,这个单元主要是学习古代记叙散文。这些文章都选自史传性文学作品中。《鸿门宴》选自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是本章节中最为精彩的一部分,体现了《史记》对人物描写、细节描写的技巧。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学生曾学过《史记陈涉世家》,但篇幅较短。学生在初中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但对于长篇的古代记叙散文的解析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在关键时刻对学生的点拨。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文中出现的古文字词和句式。
2、了解鸿门宴的事情经过以及分析主要人物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写作技巧。
3、从项羽人物性格弱点分析悲剧结局的原因,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确认识鸿门宴会斗争的性质,实事求是地评价有关人物。
【教学重难点】
1、掌握文中多义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等。
2、分析刘邦项羽的人物形象。
【课时安排】
3教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朗读刘邦的《大风歌》和项羽《垓下歌》。
《大风歌》《垓下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力拔山兮气盖世,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时不利兮骓不逝。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大风歌》是刘邦率兵即将大局初定时唱出的,首句既是描写客观自然现象,又暗语当时的风云局势。第二句表现了初定天下,荣归故里的得意之情。最后一句传达出一种激切而又忧虑的盼望。全诗气势恢宏、豪迈雄壮,极富帝王的霸气。而《垓下歌》是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前夕的绝命词。在这首诗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无可奈何的叹息。全诗透露出一种英雄末路的悲凉。楚汉争霸最终以项羽乌江自刎、刘邦建立汉朝结束,楚汉争霸中,刘邦项羽是如何斗智斗勇的?项羽是如何从风光无限一步步走到了四面楚歌、乌江自刎的悲凉局面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楚汉争霸中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鸿门宴。
文言知识学习:请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结合课下的注释整理文中重点字词、句式疏通文意,并标注出无法理解的字词或句子。
主要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距―拒:把守、抵御
内―纳:接纳、纳入
要―邀:邀请
倍―背:背叛、背弃
蚤―早
S―隙:隔阂、嫌怨
(二)一词多义
谢:道歉、认错: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辞别、离开: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酌,不能辞。
感激: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因:就、便: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趁、乘机: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为:介词,替、给:为击破沛公军。
对、对于:为之奈何?
被:若属皆且为虏。
④充当、担当:使子婴为相
⑤构成“何…为”格式,表示疑问或感叹:何辞为?
从:①跟随、追随:张良是时从沛公。
②使跟随、率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③挨着:樊哙从良坐。
5:如:①只是: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②至、往:沛公起如厕
(三)重点实词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前往、到
秋毫不敢有所近:接触、沾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披帷西向立:分开、打开、劈开(披荆斩棘)
加彘肩上:置放、安放(两手加额)
大行不顾细谨:考虑、怜惜(奋不顾身、顾虑)
会其怒:恰巧遇到(会天大雨,道不通)
沛公则置车骑:放弃、丢下
结语:大家知道秦末是个群雄竞逐的时代。楚怀王召集诸将结成反秦联盟,命主力军刘、项分南北两部,合力西击秦军,并约定“先入关中者王之”。从文章开头我们已经知道最后是刘邦率先入关破咸阳,驻军霸上。既然有约在先,为什么项羽还要击打刘邦军?项羽设鸿门宴的意图何在?在鸿门宴上双方是如何争斗的?这些问题在文章中都能得到解答,所以请同学在课后结合今天所学字词,再次阅读文章,理解文意,列出文中事件的提纲,并画出人物关系表,我们在下节课将带领大家一起去探寻这些问题。
第二课时
一、初步疏通:让同学展示所列提纲和人物关系表。
事件提纲:
宴前:无伤告密→夜访张良→沛公约亲→项伯说情
宴中:沛公谢罪→范增举i→项庄舞剑→樊哙闯帐
宴后:沛公逃席→张良谢罪→诛杀无伤
籍别楚汉
君王项羽刘邦
谋士范增张良
武将项庄樊哙
间谍项伯曹无伤
军力40万10万
人物关系表:
二、整体感知:通过列提纲和画表格,我们对故事情节以及人物关系已经清楚了。项羽军40万,而刘邦只有10万兵力,这样悬殊的实力,项羽怎么甘心就让刘邦称王呢?所以他扬言要攻打刘邦军也就不难理解了。同时我们能够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鸿门宴》中双方出现的人物几乎都是一一对应的,双方冲突的力量是并驾齐驱的两条线,项羽一方有他的准备、调度等,刘邦一方也有他一系列的应付措施。那么双方是如何斗智斗勇的?围绕这个饭局,始终透露着暗藏杀机、剑拔弩张的氛围,请同学思考处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局面的刘邦是如何化险为夷,从杀机四伏的鸿门宴中金蝉脱壳的?
首先是讨好项伯。张良要刘邦“往见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刘邦则一点就通,不但“兄事之”,“更奉酒为寿,约为婚姻”,竭力奉承,拼命拉拢,由“联络感情”进而自我辩解,终于使项伯受其蒙蔽,成为帮他扭转局面的关键人物。
其次是刘邦高超的说话艺术。刘邦见项王说出的一番话虽然简短,但却包含了极大的信息。一上来刘邦就开始拉拢感情:我与将军合力攻打秦军,告诉项羽我们是战友,而非敌人。刘邦用双方过去的合作关系来转换当前的敌对关系,这就模糊了项羽的政治警觉;然后将必然事件转为偶然事件:我是不经意就先入了秦关,并非是我的主观意愿,刘邦避重就轻,将双方的冲突说成小人挑拨的结果,既淡化到了矛盾,也给项羽台阶下。而在整个讲话过程中,刘邦一直保持着低姿态,一口一个“将军”,一口一个“臣”,极大的迎合了项羽爱面子、图虚荣的心理。而这招也非常管用,不但成功化解了项羽的怒气,而且还诱导项羽说出了藏在自己内部的奸细。
再次是樊哙闯帐营救。“带剑拥盾入军门”,“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立而饮之”,“拔剑切而啖之”樊哙无所顾忌,无所畏惧的忠勇形象得到项羽的欣赏,樊哙讲话跟刘邦讲话中心大体一致,只是各有侧重。刘邦侧重于辩解,强调的是自己“不敢倍德”,樊哙则是理直气壮责之以“义”,首先申明自己“死且不避”,继而陈述秦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暗中已将项羽推向了审判台。而后明确指出怀王有约在先,沛公虽然先入咸阳,却又“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言沛公“劳苦功高”,责项羽“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实为“亡秦之续”。从策略上看,二者区别也明显。刘邦之言属于“以屈求伸”,樊哙义责项羽已是“软硬皆施”了。
刘邦集团精彩的一唱一和最后攻陷了项羽的心理,让项羽把设宴的最初目的抛于脑后,使项羽的情绪由怒转为喜(刘邦的恭维),再转为愧(樊哙的秦王不义之说),错过了除去刘邦的最佳机会,让刘邦看准机会,逃离鸿门宴,从而导致后来形式的逆转。
三、结语:通过对刘邦逃席过程的分析,我们对整篇文章的故事线索有了细致的了解。那同学们看课下的注释,我们知道这篇课文选自司马迁《史记》的《项羽本纪》,也就是说这是项羽的传记。既然是人物传记,就请同学们课后仔细阅读文本,看看司马迁是如何刻画人物形象的?分析主要人物的形象,我们将在下节课进行讨论。
第三课时
导入:刘邦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项羽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请同学用适合的词语填空,并说说你的理由。提示:从文本中找出关于刘邦、项羽的描写(包括神态、语言、动作、行为等)
可能出现的答案:
刘邦:阴险狡诈、老谋深算/能言善辩、善于观察形势(拉拢项伯)
懦弱无能/能屈能伸、谦卑隐忍(为之奈何?对项羽的称呼等)
知人善任、识人之智/两面三刀(听取张良建议;大骂鲰生糊弄项伯等)
项羽:自矜功伐、寡谋轻信(大怒、急击等)
刚愎自用(不理睬范增的示意)
优柔寡断/坦诚直率(杀不死刘邦)
贪图虚名/重情重义(义)
有勇无谋/英雄相惜(对樊哙的态度)
妄自尊大(座次之分)
知识拓展: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我们发现这些词里很多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却反差强烈。同学们对于这两个人物的评价都带着自己的喜好。那么本文的作者司马迁对这两个人物是怎样的一个态度呢?如何理解司马迁把项羽列入帝王本纪?
(引导学生阅读扩展材料《项羽本纪》其他经典片段(如斩杀宋义、乌江自刎、大史公曰等);《高祖本纪》片段等,分析讨论司马迁对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复杂情感)
在《史记》里我们看到的项羽是有情有义但却自矜功伐的悲剧英雄,刘邦懦弱无赖而又有大智慧大胸怀的伟大帝王。因此我们在评价历史人物时,要将其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下,更要看到他的多面的、立体的形象。
课后作业:在《鸿门宴》中还出现了许多关键人物,如项伯、范增、张良、樊哙等人,但课堂交流时间有限,请同学们在课下立足文本,结合相关史料,对其中一位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并写一篇500字的短文。
【板书设计】
沛公约亲
夜访张良
宴前:
无伤告密项伯说情失去警惕
樊哙闯帐
项庄舞剑
坐失良机
鸿门宴范增举i
宴中:
沛公谢罪
沛公逃席
宴后:放虎归山
张良谢罪
诛杀无伤
牟丹
篇17:《鸿门宴》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重点字词、句式;
2、学会分析个性化的人物语言和典型的细节描写;掌握归纳人物个性与历史事件关系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3、在分析课文情节的过程中,学会梳理古代记叙散文的叙事脉络;
4、朗读法和问答导学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正确分析认识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认识鸿门宴这场斗争中刘胜项败的原因;探究“性格决定命运”在楚汉战争中的体现。
【教学层次设计】
一、概述旧课,检查文言知识归纳情况;(约6分钟)
二、复述故事情节;(约3分钟)
三、解读文本,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约33分钟)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约3分钟)
【教学过程】
一、概述旧课,检查文言知识归纳情况。(约6分钟)
师:上节课我们对《鸿门宴》的故事情节进行了简单梳理,让大家大致感受了一下鸿门宴的气氛,今天我们就来精读课文,进入课文,一起体会鸿门宴的紧张气氛。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体味课文,我们先来了解课文中涉及到的一些文言知识。上节课布置大家结合咱们的预习学案,归纳课文中的文言知识,由于时间原因,今天就不在课堂上检查了。大家看幻灯片上老师归纳的一些文言知识,大家边读边记,可以在学案上做适当补充也可以直接在课文中圈点批注。(打开幻灯片)给大家5分钟时间。
知识梳理:
幻灯片
一、通假字
1.距―拒: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2.内―纳: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
3.要一邀:张良出,要项伯。
4.倍一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5.蚤一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6.郁―隙: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
7.坐一座:置之坐上。
幻灯片
二、古今异义
1.山东:古指崤山以东地区。今指太行山东省。
2.非常:古指意外的变故。今为程度副词,很不一般。
3.河北:古指黄河以北地区。今指黄河北省。
4.河南:古指黄河以南地区。今指黄河南省。
5.婚姻:古谓儿女亲家。今指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亲眷关系。
6 . 非常:古指意外的事故。今用作程度副词。
幻灯片
三、词类活用
1.名词用如动词:
(1)沛公军(驻军,动词)霸上。
(2)沛公欲王(为王、称王,动词)关中。
(3)籍(登记,动词)吏民。
(4)范增数目(使眼色,动词)项王。
(5)刑(施加肉刑,动词)人如恐不胜。
(6)道(取道,动词)芷阳。
2.形容词用如动词:
素善(友善、交好,动词)留侯张良。
3.意动、使动:
(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以之为王,称王,意动)。
(2)项伯杀人,臣活之(使之活,救了他的命,使动)。
(3)沛公旦日从(使……跟从,意即带领,使动)百余骑来见项王。
(4)交戟之卫士欲止(使之止,制止,使动)不内。
(5)樊哙侧(使……斜侧着,使动)其盾以撞。
4.名词作状语:
(1)君为我呼入,吾得兄(用对待兄长的礼节)事之。
(2)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用翅膀)蔽沛公。
(3)项伯乃夜(在夜里)驰之沛公军。
(4)头发上(向上)指。
幻灯片
四、特殊句式
1.数词作谓语:举所佩玉块以示之者三。
2.宾语前置:
(1)客何为者?(何为一为何)
(2)大王来何操?(何操―操何)
(3)沛公安在?(安在一在安)
(4)籍何以至此?(何以一以何)
3.介词结构后置:
(1)具告以事。
(2)贪于财货。
4.判断句:
(1)此天子气也。
(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
(3)亚父者,范增也。
(4)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5)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6)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幻灯片
5.省略句:
(])欲呼张良与(省略“之”)俱去。
(2)毋从(省略“之”)俱死也。
(3)奉卮酒为(省略“之”)寿。
(4)旦日(省略主语“沛公”)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5)将军战(省略“于”)河北,臣战(省略“于”)河南。
(6)加彘肩(省略“于其”)。
6.被动句:
(1)珍宝尽有之。
(2)若属皆且为所虏。
(3)吾属今为之虏。
幻灯片
五、偏义复词
出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六、固定句式
1.奈何:奈,动词。何,疑问代词。译为“如何”、“怎样”。如:“为之奈何?”
2.孰与:与……相比,谁……?表示比较。如:“孰与君少长?”
3.所以:“……的原因”或“……的方法”。如:“所以遣将守关者。”“事知所以距子也。”
4.为……所:被……,表被动。如:“若属皆且为所虏”。
5.无以(无……以……):没有什么东西拿来……。如:“军中无以为乐”。
6.何……为:表反问。为:用在反问句尾的语气词。如:“何辞为”。
二、复述故事情节。(约3分钟)
师:上节课咱们整理了项羽、刘邦双方的人物,可以看出双方的人物是旗鼓相当的,但是我们又看见,这中间又交叉了其他的关系,如项伯与张良的朋友关系,项伯曾经杀人,张良“活之”,所以他要报恩,就无意中出卖了项羽。好了,这节课咱们首先要复述故事。下面我请3位同学来为我们复述一下故事情节。(讲到文本关键词,有大致意思即可)
有没有同学愿意给大家讲一下。
生1:故事发生在秦末,当时各路起义军起兵反秦,以项羽和刘邦最强,而项羽比刘邦强很多。他们在不同方向作战。当时约定先入关中者为王,刘邦先攻破函谷关,派将领守住关。项羽很生气,很快攻破函谷关,双方实力相差很大,项羽剿灭刘邦很容易。刘邦手下的曹无伤派人跟项羽说刘邦想自己在关中称王,激怒了项羽,准备攻打刘邦。
师:好,你(指明生2)来复述接下来的故事。
生2:项伯与刘邦的手下张良有交情,于是去叫张良逃走,但是张良对刘邦忠心,就告诉刘邦这事。于是刘邦说服项伯制订协议,去见项羽。他们定下了儿女亲家,项伯叫刘邦次日早去给项羽道歉。
师:很好,你(指明生3)继续复述。
生3:第二天,刘邦带了百余人去谢罪,和项羽饮酒。范曾说不可放过机会,但是项羽不忍心,于是范曾派项庄舞剑,趁机刺杀刘邦。但是项伯与刘邦有约定,于是起来保护刘邦,项庄不能下手。张良看形势危急,就叫樊哙进帐、樊哙义正词严讲了很多道理,让项羽无言。于是刘邦借口上厕所,跑了,让张良留下给项羽和范曾送礼物。项羽留下了,而范曾把礼物毁坏了,并说项羽无知,不足以共大事。刘邦回到军营,马上就把曹无伤杀了。
师:大家说他们仨讲得好不好?
生(齐):好!
师:鼓掌。
生鼓掌。
师:大家对课文的熟悉是超出了我的想象的,很好,说明大家课后下了苦功夫。接下来,咱们就放心大胆地进行课文分析。
三、解读文本,结合故事情节分析项羽、刘邦的性格特点。(约33分钟)
师:《 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的文学价值值得我们去感受,去学习。那么我们在平时在阅读古代叙事散文时该如何法现它们的文学色彩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精读《鸿门宴》,一起去发现和体会它的文学色彩。
请这一排的同学来朗读一下第一段。其他同学注意听。(引入第一段的教学)
(一)了解故事中的人物,故事起因。
师:我们知道相遇在宴会上并没有杀刘邦,那么项羽什么时候动过杀念?请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生(齐):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板书:无伤告密)
(二)项羽大怒
师:很对,那么项羽听到后的反应是怎样的?请用一个字来形容。
生(齐):怒。
师:太好了!是的,项羽十分恼火,大怒。那么项羽为什么会大怒呢?
生(齐):因为他想当王。
师:是的,项羽自己想做皇帝。从我们之前讲到过的“破釜沉舟”的成语典故我们知道,项羽击退了秦军的主要力量,他觉得自己功不可没;再者,项羽是将门之后,而刘邦呢?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项羽自觉出身上高人一等,自然就看不起刘邦了;项羽想做皇帝,刘邦他也想啊,狭路相逢,必然有一方要败退下来的。可是为什么会是项羽呢?
(三)范增进言
师:生活中,我们常常说“×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现在项羽大怒了,“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那么,项羽的决定得到了谁的支持?
生:范增。
师:支持的理由是什么?
生:“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彩,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板书范增进言)
师:太棒了。我请一位同学来为大家翻译一下这段话,其他同学注意听。
生1:刘邦在山东时,贪图财物,受好美女。现在进入关中,财物一点都不要,妇女一个也不亲近,这(表现)他的志向不小。我叫人去看过他那里的云气,都是龙虎形状,成为五彩的颜色,这是天子的云气啊。(你)赶快攻打(他),不要失掉时机!
师:很好,基本意思是这样,大家注意,文中的山东并不是指今天的山东省,山是指崤山,那么山东在文中的意思就是崤山以东;“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财物应该是被取,妇女是被幸,那么被动在这句话中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呢?
生:通过“所”字。
师:很好。大家再来看看“此其志不在小”中的“小”,在翻译的时候,它的词性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发生了,应该翻译成“小的方面”。
师:很好,大家对这段话还有什么翻译上的疑问吗?
生:没有。
师:大家思考一下,项羽要打刘邦的原因和范增支持项羽打刘邦的原因一样吗?项羽为什么要打,范增为什么支持项羽打?大家前后桌四人一小组讨论一分钟。
谁愿意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想法?好,你来。(指明1生)
生1:项羽要打是因为刘邦触犯了项羽的尊严,使项羽大怒;范增支持项羽打刘邦是因为范增看出刘邦有称霸天下的野心。
师:×说的好不好?太好了,是的,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项羽和范增对刘邦的态度是不一样的。
(四)第二段的教学,项伯夜访
师:矛盾一触即发,又有事情要发生了,项伯出场了,项伯是谁呢?
生: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师:项伯为什么到刘邦的军营?他是去告密吗?
生: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板书项伯夜访)
师:很好,谁愿意来翻译一下这段话?
生1: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他)平常与留候张良要好。张良这时跟随沛公,项伯于是连夜骑马到沛公军营,私下里会见张良,把项羽攻打刘邦的事全部告诉了张良,想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说:“你不要跟他(刘邦)一起送死。”
师:翻译这段话的时候要注意里面的特殊句式,词类活用现象。“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是判断句,从“…者,…也”的句式可以看出;“具告以事”是介词结构后置,翻译时应以“以事具告”的顺序翻译;“欲呼张良与俱去”是省略句,省略了“之”。字词方面要注意“善”和“夜”的翻译,“夜”是在夜里,名词作状语,“善”,形容词用作动词,在这里是友善、交好的意思。
好,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项伯其实不是去告密的,对不对?
生:对。
(五)项伯说情
师:我们看到了,项伯和张良的关系非同一般。项伯回来后,项羽对打刘邦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请大家在本段中找出一句话来说明项羽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生:“项王许诺。”
师:那么,项伯到底对项羽说了什么,使项羽突然不打刘邦了呢?请在文中找出原话。
生:“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板书项伯说清)
师:很好,大家听老师翻译一遍,注意“因”和“善”的翻译。沛公不先攻入关中,您怎么敢轻易入关呢?现在人家有了大功劳你却攻打他,(这是)不符合信义的。不如就此好好对待他。
(六)张良献策
师:大家说,项伯为什么向项羽提议不打刘邦,而且还说要好好对待他,项伯得到刘邦的什么好处?刘邦到底对项伯说了什么呢?请大家在文中找出。(指明2个学生分别回答)
生1:沛公奉旨酒为寿,约为婚姻。
生2: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师:很好。请大家一起把这一小段文字读一遍。(学生齐读)大家看,刘邦说的多好听多动听啊。真的是字字动人啊!
我进入关中,一丝一毫的财物也不敢据为己有,造册登记官吏百姓,封存府库的财产,以等待项将军。(我)所以派遣军队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变故的发生啊。(我)日夜盼望项羽将军到来,怎么能够?,反叛(他)呢!希望您向项王详细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注意,“奉”通“捧”,是通假字,“倍”通“背”;“婚姻”“非常”是古今异义词,“婚姻”古谓儿女亲家,今指结婚的事或者说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亲眷关系,“非常”古义指意外的事故,今用作程度副词;偏义复词“出入”,偏向“出”的意思;固定句式“所以…者”,意思是“…的原因”“…的方法”。
项羽听到这样的言辞能不心软,能不高兴吗?
我们大家也许会觉得这就是一段讨好的话,降低自己抬高项羽,谁都能看出来。
但是大家别忘了,项羽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他刘邦是谁?有什么了不起。”刘邦的话无形中满足了项羽自高自大的虚荣心。
师:刘邦这一主动示弱的计策是他自己想出来的吗?
生:不是。
师:那是谁想出来的?
生1:张良。
生2:鲰生。
师:那么到底是谁呢?请大家看到张良说的一句话:“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板书张良献策)从这句话我们就可以明确,这一计策是谋士张良出的。大家不要小看这一句话,这句话作用大着呢。它首先指明了项伯在项羽军中的地位很高,其次,告诉刘邦要学会说“沛公不敢背项王也”。张良过人之处在于确信项伯可以利用。他从项伯的通风报信中看出这个人十分重“义”,有恩必报,他也了解项伯与项羽的关系。由项伯调停必能获得理想的效果,尤其是他看准了项羽的致命弱点,双方矛盾的焦点,深信“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此处轻描淡写更显出张良的沉稳机警,处变不惊。
那么刘邦有没有领会张良的意思呢?
生:领会了。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刘邦知人善用。
师:很好,现在我们来落实一下张良和刘邦对话的一些文言字词、句式。通假字,“距”通“拒”,“内”通“纳”,“要”通“邀”;词类活用,“活”,使动用法,使之活,救了他的命,“兄”,名词作状语,用对待兄长的礼节;固定句式,“奈何”,如何、怎样,“孰与”,意为“与…相比,谁…”,表示比较。
师:项伯一方面劝说项羽,一方面又向刘邦提出了什么意见?
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师:很好。注意,“蚤”通“早”;“谢”意思是道歉。
(七)刘邦谢罪(引入第三段的教学)
师:刘邦第二天来到鸿门,为什么要向项羽道歉呢?刘邦是怎么说的呢?请大家一起读一下。
生: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板书刘邦谢罪)
师:“河南”“河北”古今异义词,古义为“黄河以南,黄河以北”;“S”通“隙”,隔阂、嫌怨的意思;特殊句式,“将军战(于)河南,臣战(于)河北”,省略句,“不自意”,宾语前置,应为“不意自”。
大家注意刘邦说话的语气,他把自己自称为“臣”,将成功归于自己的“不自意”而非实力,言外之意是先入咸阳者应该是项羽;同时还为项羽开脱――把责任推到“小人”身上。刘邦的话再一次满足了项羽的虚荣心。
(八)项羽说出曹无伤
师:在与刘邦的对话中,项羽轻易说出了告密者的名字,这说明了项羽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生:胸无城府。
师:很对。注意特殊句式“籍何以至此”,宾语前置,应为“籍以何至此”。
(九)宴会座次
师:有宴席,就有座次之论。那么“鸿门宴”上的座次是怎样安排的呢?这又说明了什么?(首先填图,解释“东向”等意思。)
明确: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侍坐。宴席在项羽军中,刘邦为宾,却在范增之下。可见,项羽目中无人,自高自大。也可见双方实力悬殊,刘邦处境令人担忧。再看项羽集团内部,谋士范增,虽为“亚父”,就座次论尚不及告密的项伯,事不可谋已露出端倪。
(十)范增使计
师:项羽、刘邦的矛盾似乎平息了,相与饮,但是范增不依不挠,请大家在文中找出范增的活动,同桌两人互相翻译。给大家3分钟。
明确:1、暗示项羽; 2、暗示不成,让项庄舞剑借机刺杀刘邦。(板书范增举i,项庄舞剑)
重点词句:目:名词作动词,以目示意。
师:范增的努力有没有成功?为何?
明确:项伯的维护
重点词句: 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四、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约3分钟)
师:课文一、二两段记述了“鸿门宴”前发生的几件事,由矛盾的挑起,形势一触即发到出现转机,由项羽的“大怒”到项伯之言产生效果,故事情节逐步展开,并为后来事态的演变作了必要的铺垫,留下了必要的伏笔。
课文第三节记述“鸿门宴”上刘、项双方的激烈斗争。刘邦谢罪,以屈求伸,矛盾缓解,范增举块,危机依然四伏,项庄舞剑,更是险象环生,那么,刘邦最终命运会是如何呢?预知详情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课后请同学们熟读4、5、6、7自然段,结合表一楚汉人物对照表,思考:对比烘托描写人物的方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板书设计】
鸿门宴
司马迁
无伤告密→范增进言→项伯夜访→张良献策→项伯说情
→刘邦谢罪→范增举i→项庄舞剑
篇18:《鸿门宴》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关于背景介绍(略)
师:本节课是一堂听读课。请同学们先听录音,注意听清字音和句读,听出语气。(教师放录音,约十五分钟)
师:下面我们开始读。根据有无声音,读可分为朗读和默读,在文言文学习中,朗读的效果要大大优于默读──它能培养语感,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许多字、词甚至句子的含义就会迎刃而解。朗读时要注意三点:一是要读准字音,比如古今异读、通假异读、破音异读等;二是要读清句读;三是要读出文章的感情和气势,表现出文章中抑扬顿挫、跌宕起伏的节奏感。重点朗读前四段,特别是第三、四两段,最好能熟读成诵。(教师巡视几圈后,板书学生容易读错的字、词)。
师:(询问几位同学读的情况)好。请同学们停一下,我们请两位同学起来朗读一下第三、四两段。注意朗读的时候能体现出作品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也请在座的同学评论一下这两位同学朗读的水平。
生甲:(略)
生乙:(略)
生丙:评论(略)
师:总结(略)
师:本文篇幅较长,但语言用的基本上是古白话,因此较为浅显,课堂上我们就不串讲了。课下请同学们认真梳理字、词、句,找出本文的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双音词以及成语,用特殊标志标出来。同时完成课后“思考和练习”二、三,下节课检查。
第二课时
师:这节课主要完成两个任务:第一是检查同学们的作业情况;第二是分析一下项羽这个形象。好,先找5位同学说说作业。(师生共同解决并落到实处)。
生甲:通假字有:距通拒、内通纳、要通邀、倍通背、蚤通早、郤通隙、奉通捧。
生乙:异义词有:山东、非常、河北、河南;双音词有婚姻、出入、竖子、吾属。
生丙:活用词有:军、王、善、活、兄、近、籍、从、目、翼、止、邢、道、间。(活用情况解说略)
生丁:成语有:秋毫无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劳苦功高。
生戊:“思考和练习”二、三(略)。
师:作总结(略)。
师:下面给同学们5分钟思考时间,然后请一位同学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的故事梗概。
生:复述(略)。
师:评价学生的复述情况(略)。
师:这篇文章虽然是史传文,但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能够反映项羽思想和性格特征的.语句,并用准确精练的词语在旁边评点。(教师巡视指导)
师:(视学生完成情况)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项羽这个形象。哪一位同学先说?
生甲:项羽是一个年轻气盛、轻敌自大、寡谋轻信的人物。
师:很好,请你具体说一说。
生甲:比如他听到曹无伤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就勃然大怒,一心想消灭刘邦。等刘邦到鸿门说了一番谎话后,他又洋洋得意(“料你刘邦也不敢”),不仅原谅了刘邦,请他喝酒,而且把自己所得情报的来源也说了出来。
生乙:项羽还有刚愎自用、优柔寡断的一面。
师:请解释一下。
生乙:这集中表现在宴会上,范增多次示“玉块”,他都置之不理,觉得刘邦已谢罪,不必再追究了;还有他听说刘邦逃走,也仍然泰然处之。
生丙:项羽还有妄自尊大的一面。宴会上的座次就表现出了这一点。
生丁:……
生戊:……
师:刚才,同学们的分析都很有道理,从不同角度评论了项羽的思想性格特征,这说明同学们朗读课文起了作用,分析人物动了脑筋。关于另一个人物刘邦,请同学们课下讨论。
第三课时
师:(上课前发下作文纸)上一节课我们集中分析了项羽的性格特征,对这个人物的定位和把握已经有了眉目。这一节课我们就写一篇人物评论,副标题是:浅析《鸿门宴》中项羽的性格刻画(板书)。也就是说作者是用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个人物形象的。要求不少于600字,35~40分钟。最后拿出一点时间,找两位同学起来读一读,再简单讲评。(写作时间略)
师:(学生读作文略)刚才,两位同学的评论都比较准确,思路开阔,并且持之有据,分析能自圆其说,还是很不错的。关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评论,我们可以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也可以评论作者塑造人物的手法,还可以评论作者塑造这个形象的典型意义等等。角度很多,但都必须做到叙议结合、评析结合(板书这8个字并简单解释)。通过这次作文练习,同学们可以有个大体认识了,今后在写文学评论的时候,就不会再感到陌生了。
师:课后作业是背诵下面三首诗,领会三首诗的作者对项羽的不同态度和感情。也可以跳出课文,站在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之上,写一篇人物评论,题目是“另眼看项羽”,写在周记本上。
题乌江
亭唐·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附:
生动形象 栩栩如生──浅析《鸿门宴》中项羽的性格刻画
山东师大附中高一(1)班 许上
项羽,是司马迁成功刻画的一个“失败英雄”的形象。虽然他在巨鹿之战中破釜沉舟的英勇让人自叹弗如,垓下之围时自刎乌江的悲壮令人荡气回肠,但是他在鸿门宴上刚愎自用性格的表露无遗,却暗示了他最终的失败。
鸿门宴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在那种剑拔弩张的形势下,每个人物的性格特征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项羽的轻敌自大、优柔寡断,更是被描绘得穷形尽相、入木三分。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塑造这个形象的呢?
首先,传神的语言和动作描写。项羽在鸿门宴中的语言动作并不多,却很能表现他的性格特征。项羽听到曹无伤的密报与范增的劝说后,大怒,决心“击破沛公军”,充分体现了其纠纠武夫的直率性格。可是当他听到项伯所说“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时,又立即改变了主意,答应“善遇”刘邦,并且告诉刘邦“此曹无伤言”,以至后来樊哙闯帐,礼遇有嘉。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其沽名钓誉、寡谋轻信,在虚伪的“仁义”幌子下轻易妥协的软弱性格。宴会上范增多次示意杀刘邦,项羽置之不理;项庄舞剑,项伯护卫刘邦,他视若无睹。到樊哙闯帐,怒目而视,他不但没有暴跳如雷,反而称之为壮士,赐酒、生彘肩,赐坐。这又充分展现了他优柔寡断的性格。
其次,出色的细节描写。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范增南向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侍”的座次,表现了项羽自高自大、目空一切的性格弱点。古人言:骄兵必败。果然,鸿门宴上刘邦的一席谎言,竟使得他洋洋得意,失去了杀刘邦的最好时机。
此外,鲜明的对比描写。一方面表现在项羽在杀不杀刘邦这件事前后不一的态度上,反映了他的有勇无谋和优柔寡断;另一方面是项羽与刘邦的对比,反映了项羽的盲目自尊和夜郎自大的心理;再次是项羽与范增的对比,如结尾对刘邦所送礼物的不同表现:项羽安然收下,范增摔在地上,并用剑剁碎。范增的坚决果断,反衬了项羽的优柔寡断、自命不凡;范增老谋深算,更体现出项羽的幼稚轻率、不善权谋。
司马迁用传神的语言、生动的细节、鲜明的对比,写出了波澜起伏的鸿门宴,更塑造了栩栩如生的西楚霸王。
★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
★ 高中语文评课范文
★ 课时教学设计
【紧扣“宾主变化”教学鸿门宴(锦集18篇)】相关文章:
《卧薪尝胆》第三课时教学设计2024-01-05
论文评语大全2022-07-02
小学报任安书教案2022-12-31
评语论文2023-07-09
孔乙己第三课时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23-05-31
《五人墓碑记》教学材料2023-05-12
文言文《五人墓碑记》赏析2023-03-19
报任安书教案2022-08-07
《赤壁赋》教学实录两课时 (高一必修一)2023-10-19
高一语文教学反思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