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三农问题的现状及相关政策选择(精选8篇)由网友“话梅”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石家庄市三农问题的现状及相关政策选择,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石家庄市三农问题的现状及相关政策选择
石家庄市三农问题的现状及相关政策选择
文中指出了石家庄市“三农”问题的现状,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提出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思想调整“三农”政策导向和发展战略,以“三化”带动“三农”,深化农村税费改革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建议.
作 者:课题组 作者单位: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河北,石家庄,050000 刊 名: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TRADE 年,卷(期): 25(3) 分类号:F061.5 关键词:石家庄市 “三农”问题 政策选择篇2:吉林省民间投资的现状及政策选择
吉林省民间投资的现状及政策选择
本文通过分析吉林省民间投资的现状,对如何解决吉林省民间投资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政策与制度进行了深入地探讨,以期使吉林省民间投资更加健康地发展,从而推动全省经济快速增长.
作 者:许春燕 潘福林 作者单位:长春工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刊 名:工业技术经济 PKU英文刊名:INDUSTRIAL TECHNOLOGY & ECONOMY 年,卷(期):2004 23(1) 分类号: 关键词:民间投资 政策选择篇3:民间投资的现状及政策选择论文
民间投资的现状及政策选择论文
一、吉林省民间投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民间投资已成为推进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国家统计年鉴资料,吉林省民间投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扣除国有及其它经济的投资,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私营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占全社会投资的比例为29.1%、为37.7%、为37%、为39.7%、为43.9%,基本呈年递增趋势。但同东部发达省区比较,相差较大,以19为例,当年吉林省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例为37%,而浙江省为63.5%、安徽省为54%、江西省为60.4%、福建省为58.6%.其中个体民营经济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例,浙江省为19%、安徽省为22%、江西省为27.8%、福建省为18%,而吉林省只有9.8%,尚未达到13.2%的全国平均水平。为了支持省内民间投资的发展,鼓励公民的创造欲望和企业家创新精神,应采取积极的支持政策,动员组织民间资本参与吉林的经济建设。
二、吉林省民间投资的政策选择
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了一些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但由于基础和背景的原因,政策支持力度仍显得不够。为此,应从产业准入到运行、政策体系和落实保障机制等方面充分发挥政策的杠杆作用。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投资管理
就目前情况来看,对于民间投资这一“弱势群体”,加大政策扶持是最直接的方法。
1.拓宽投资领域
鉴于目前产业准入的局限,建议尽快给民间资本充分而广阔的营运空间,特别是要引导民间资本开拓新兴的产业领域,诸如信息产业、环保产业、小区服务产业,这些领域可以通过竞争发挥民有企业机制灵活、风险承受力强的优势,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还应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成长前景看好的产业领域,例如教育产业、旅游产业、市场中介组织,民营企业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管理人才,发挥自身优势,在以上领域营造出良好的竞争氛围。当前,我省至少有三个领域可供民间资本考虑:一是生态工程,例如绿色食品、绿色产业的开发;二是教育产业,民间资本进入教育产业是有广阔空间的;三是医疗卫生,随省内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私立医院也是民间投资的好方向。需要指出的是,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原有的垄断性行业,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在技术上也是可行的。目前,公共交通、通讯、铁路、金融保险等领域也已具备打破完全垄断和引进竞争的阶段。可考虑采取政府所有,委托民有企业经营;或政府控股,民间资本参股;或政府监督,允许不同成分的企业竞争营运等多种方式,向民间资本开放这些领域,以鼓励公平竞争,提高这些行业的效率和效益,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
2.财政金融支持
政府在财力可能的情况下,应允许财政资金直接进入以民间投资为主的项目。根据我省民营经济十五发展规划,吉林省十五期间民间投资重点项目中,26%属农产品加工项目,27%属生物制药项目,47%属工农业产品及新材料项目,这些项目均围绕吉林省的资源优势进行开发,将对吉林省经济发展起到重大的推动作用。这些重点项目60%的投资资金仍需通过借贷或其它方式筹集,为此,作为政府财政部门应考虑部分导向性的贷款贴息资金,财政贴息的方式可以使财政资金起到“四两拔千斤”的作用。
同时省内金融机构应运用多种信贷方式,鼓励和支持民间投资,并根据民间投资特点制定相应的贷款规则和程序,如对于实物资产较少、处于创业初期的企业,可根据企业资金流量、订单情况等发放贷款,条件成熟时,可探索建立民营金融机构,以满足广大民间投资者的借贷需求。此外,应建立风险投资基金,为民间投资高新技术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3.鼓励民间资本经营
政府应允许并鼓励民间资本进行证券投资。现代经济条件下,民间投资远远不止局限于让百姓都去办企业, 众多投资者联合起来进行资本经营以求得规模效益也是行之有效的投资方式。应考虑改变企业上市的行政计划标准,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应允许其发行债券、股票。当前许多民间投资者面临最大困难是资金来源问题,而上市融资是迅速大量获取资金的`有效途径。资本市场上的平等竞争,不仅可以为民间投资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也可以增加国有企业的危机感,不断提高自身生产效率,从而带动全社会生产效率的提高。
政府还应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省内国企改革可谓举步维艰,很大的原因在于缺乏资金,如果民间资本能以参股、控股、兼并等形式将资金注入国企或以人力资源(经营才能、技术专长)、智力成果以及品牌、资信等无形资产要素作价投资,可以使国企改革打开一个新的局面,也可以大大减少职工下岗、失业的压力。
4.加强投资管理
随着经济生活市场化水平的提高,民间投资在全社会总投资比重的逐渐加大,并逐步成为主体力量,应考虑将民间投资纳入国民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政府在确定年度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企业名单时,应按照统一标准,将民间投资项目和民营企业纳入筛选范围。针对吉林省民营企业具体情况,十五期间,吉林省有33家重点民营企业,64项民间投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的投入除需资金上的支持外,还需要在项目运行的有关制度、投资管理等方面给予指导,并为民间投资者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此外,还要加强民间资本的归口管理。省内除设置中小企业管理部门外,还应加强对民间资本跨行业、跨地区流动的指导,尽可能发布完备而充足的信息,避免民有企业的重复投资,也应成立以民间资本为服务对象的金融服务机构,诸如风险投资基金或共同互助基金等。
采用上述政策支持,需要将民间投资纳入全省经济中长期规划,统筹管理、统一调控,但不可统得过死,否则将重蹈计划经济的覆辙,同时面对市场经济的冲击,这种政策优势只能作为短期内启动民间投资战略思考。
(二)实行公平竞争,打破行业垄断
1.打破行业所有制界限
借鉴各国及国内发达省份的经验,除了有关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领域外,不应再对民间投资领域有过多限制,各方投资者在市场中享有平等权利,对行业渗透及项目投资应坚持谁有能力介入,谁就拥有市场。在实行优惠政策的领域,其优惠政策对民间投资同样适用,如民间投资项目所需土地,应与国有投资项目用地享受平等权利。总之,为民间投资者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机遇。
2.严格界定政府投资范围
由于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吉林省的许多重大项目都由政府部门投资,而市场经济的冲击,又使政府部门显得力不从心,为此,应借鉴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严格界定政府投资的范围,将其约束在确保国家安全、弥补市场失效和引导经济发展等方面。目前,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仍由政府来垄断,针对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对水、电、煤气、供热,通讯网络建设领域,应打破政府投资、国有垄断的局面,允许民间资本参股这些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不仅为民间资本提供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也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3.完善产权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定和保护产权是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民间投资者能否具有和其他投资者在投资范围、投资渠道和投资方式上平等的机会,需要有明晰的产权界定,它不仅包括所有权凭证,也包括怎样使用权利的一些特殊规定。为此,急需制定《吉林省民间投资保护条例》,使民间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得以规范,并能得到自身权利的保护。
采用上述政策措施,要求政策的制定者要树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的公平观,打破所有制的界限,对投资效率高,对全省经济发展有重大贡献的投资者应予以全方位的支持。同时也要严格界定政府投资范围,打破对非竞争性行业的垄断,为民间资本提供一个充分发展的空间,而这些都需要明晰的产权加以保护。
篇4:石家庄市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业现状及管理对策
石家庄市有害生物防治服务业现状及管理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我市涌现出了13家PCO(有害生物防治机构),这13家公司服务情况相距甚远,一些作为机关、防疫部门的PCO机构可谓买卖兴隆,门庭若市,而一些个人或集体组成的PCO则相反.
作 者:赵志清 徐焕芬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石家庄,050011 刊 名:医学动物防制 ISTIC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PEST CONTROL 年,卷(期): 20(4) 分类号:F7 关键词:篇5:会计政策选择问题
会计政策选择问题
摘 要:会计政策是会计工作的依据,随着会计政策在企业财务信息系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利用会计政策选择作弊的事件时有发生,恰当准确的会计政策能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公允。本文在遵守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对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展开一系列讨论。
关键词:会计政策 会计准则 会计工作 选择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业务更加复杂多样,财务信息质量将更多的与会计政策选择相联系,会计的确认、计量无一不以会计政策选择为前提。会计事项的初始确认与报表的生成是一系列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会计政策选择的恰当程度,直接关系着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和信息使用者据以进行决策的正确程度,进而影响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有学者提出,在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为减少会计政策的经济后果与会计政策选择的利弊,在兼顾统一性和灵活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同一会计政策的可选择范围,但是,我国现行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却给予了企业更大的会计选择权。
一、会计政策选择的基本内涵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定义会计政策:指企业在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及企业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这个定义包括了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政府必须制定可以供企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它们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含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和现行的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的。二是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府所提供的原则和方法中,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原则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明确地得出的结论是: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企业只能是选择、执行、采用会计政策的主体。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制度的内容,从会计政策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必须遵守执行、无权变更的,如会计期间的设置;借贷记账法等规定;各类资产的划分;会计报告的格式等。一类是给企业留下选择余地的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如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企业一经选定某种方法,就不得随意变更,下文所述会计政策均指后一类会计政策。
二、会计政策选择的影响因素
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会计信息的决策价值显著提高,也使企业会计政策受到普遍重视。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及具体会计准则的出台,为企业会计政策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空间。企业如何选择会计政策,将直接影响到会计信息的质量,以致影响资本市场的秩序,甚至影响社会经济。
1.经济成本因素。
会计政策选择的结果实际上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各利益主体通过会计信息获得收益。经理及股东均希望通过会计政策的选择来提高其所需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但企业必须付出一定的成本。这些成本主要包括:(1)企业为了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而发生的费用使经理和股东拥有的利益减少;(2)为了理解会计信息、增强职业判断能力而支付的教育、培训及信息搜集费用;(3)信息质量的提高经理及股东带来的损失,如政府可能因为企业利润过高而干预,或使企业存在潜在的被收购行为等。如果增加会计政策选择的投入,无论这种增加来自政府还是经理和股东的自愿行为,都会使企业成本增加,考虑这些成本是必然的,这就使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必须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企业选择会计政策的成本如果超过其所带来的收益,这一政策的选择就不经济,且毫不必要。如果某些会计政策选择的成本过高,就会造成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缩小。
2.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因素。
会计是一门应用性科学,具有很强的技术性和完善的技术方法体系。会计政策的选择不仅仅是记账方法和盘存方法的选择,更是对确认、计量、控制、报告和分析等各方面的综合考虑和选择。这就要求会计人员掌握有关的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各种影响因素做出全面的分析与权衡,积极参与筹资、投资、资金管理等各方面的预测和决策,选择合理、合法、切实可行的会计政策。同时,会计人员还需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会计信息是由会计人员产生出来的,会计人员的工作状态会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赋予企业会计人员选取会计政策的空间。目前,上市公司通过滥用会计政策时操纵利润的现象屡见不鲜,会计政策选择导致的会计信息失真比弄虚作假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更具隐蔽性。会计职业道德以职业良心和职业精神为核心,要求会计人员具备正直、客观的.工作态度。正直要求会计人员在选取会计政策时平等对待各契约主体的利益,不存在损害某方利益的动机,客观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会计事项时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职业道德强调会计人员对各契约主体的贡献,对社会的贡献。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旨在促使企业在准则、制度允许的前提下选取会计政策,保证会计信息质量。
三、会计政策的选择及后果分析
1.选择的动机。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和国外企业的动机大同小异,并体现自己的特点,我们可以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动机概括以下为几个方面:
(1)规避市场管制动机
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还是一个受政府高度管制的市场,政府对企业上市、配股、交易及退出等市场行为都通过一系列会计指标进行管制。公司为了达到目的,往往会通过操纵利润等手段与市场管制部门进行博弈,选择或变更会计政策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在博弈中出奇制胜的一大法宝。应对市场管制规则,实现“内部控制人”利益最大化是我国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最主要的动机。
(2)隐性的分红动机
一般来说,经营者的工资和奖金总额受会计利润水平的影响,为了提高货币收入水平,经营者有能增加会计利润的会计政策动机。但是,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经理市场,大部分上市公司的经营者是政府官员或准政府官员,他们要享受职务消费,要有政治前途,就必须完成委托者托付的经营管理目标,如扭亏等,这些目标对经营者来说无异于政治目标,且这些考核指标、追求目标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行为短期化,不考虑企业未来的长远利益。因此,在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状况不理想,监督机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经营者努力工作的政绩远不如通过会计政策选择操纵来得“立竿见影”,为了实现上述目标,经营者可能会选择虚增利润的会计政策。 (3)债务契约动机
我国上市公司的债务契约假设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企业,财务状况较好的,以股权融资为主的上市公司基本不存在为债务契约而选择会计政策的动机,只有那些丧失配股等股权融资资格,以债务融资为主的公司,才可能有明显的为债务契约而选择会计政策的动机。
2.会计政策选择的后果。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与变更不仅仅是企业会计核算技术规范的变动,而是会产生一系列经济后果的社会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
(1)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会对企业会计信息产生影响,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政策选择在两个环节易于引起会计信息合法性失真,一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制定环节,二是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下的会计政策选择环节。许多项目的会计处理都掺杂人为的估计和选择,不同企业甚至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对同一会计事项选择的处理方法都各不相同,这样会加剧会计信息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的局面,并对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产生不利影响,如会计信息失去相关性与可比性,造成投资者决策失误等,所以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必须以不损害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为前提。
(2)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经济后果
所谓经济后果,是指不论有效证券市场理论的含义如何,会计政策的选择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它首选影响管理者,然后就会影响企业的投资者。这是由于会计政策的变化,管理者很有可能改变企业的实际经营策略,从而可能影响公司价值。经济后果的出现,按照司可脱的观点,源于“为何存在会计政策选择”这一问题。扼要地说,它们源自企业签订的契约,特别是管理报酬契约和债务契约。假设会计政策选择会产生影响,企业所运用的特定会计政策及其时间分布和变更的实质,对投资者而言是一项重要的信息来源。实际上,管理人员可运用会计政策选择这一内幕信息的可靠信号披露内幕信息,解决企业内外部利益者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总之,会计政策选择具有经济后果,虽然不会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但会影响企业价值及其股票价格。
四、会计政策选择行为不规范的原因
1.会计政策自身的不完备性。
(1)会计准则、制度自身不完备性,会计准则、制度的不完备性决定了我们必须对企业的会计政策选择行为进行制约。
(2)会计准则的普遍适用性与经济事项的特殊性之间的矛盾。准则的制定是一个成本和收益权衡的结果,一项制度(准则属于制度的范畴)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成本的条件下才有可能产生。因为会计准则对会计实务的规范作用往往是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风险企业的同类经济事项甚至性质模糊的不同的经济事项采用同一准则进行处理,或者某一事项可以采用若干不同的处理方法。
(3)不确定性的普遍存在。人们在进行决策选择时,总不能避免与未来打交道,但未来究竟如何,却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在这种背景下,人们把那些无法预料和难以测量的变化定义为不确定性。
2.操作领域的不规范性。
在这些不规范的会计选择中,滥用会计政策的现象极为普遍。滥用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具体运用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所允许选用的会计政策时,未按照规定正确选择或随意变更而不能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情形。有时,对于合理选择和滥用会计政策之间仅仅有一步之差。目前企业滥用会计政策主要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1)不按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定选择会计政策。
(2)随意变更所选择的会计政策。在同一事项或交易的会计处理中,人们通常很难判断哪一种会计政策能够更真实、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于是一些企业就利用会计政策变更这一特征,不按会计政策变更的条件随意变更会计政策。
五、规范会计政策选择行为的对策
1.进一步完善会计准则,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
我国应参照国际惯例的趋势,尽量减少会计准则中可供选择的会计程序和方法,以缩小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范围。
2.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企业内部约束机制。
应适当分散股权,将政府持有国家股为主的股权结构变为以法人持股为主的多元化股权结构模式,改善企业治理结构。一是改善董事会结构,保证董事会的独立性;二是提高监事会的独立性,强化监事会的监督力度,在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中引入职工董事和职工监事,实行员工持股制度;三是尽快推进国有股及法人股流通,切合实际改变普遍存在的“一股独大”的现象。
3.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管力度。
由于我国目前股票市场的稀缺资源仍然主要依据政府对上市公司“报表业绩”进行配置,上市公司在无法通过“实质业绩”实现“报表业绩”时,丧失资源配置的资格。因此,证券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上市公司,特别是巨额亏损公司会计政策选择的监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强制上市公司披露会计政策选择和变更对利润的影响程度。
4.加强会计队伍建设,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为了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加强会计队伍建设。现有的会计人员,要通过继续教育等途径使其知识得到更新;对不称职的会计人员要调离会计工作岗位;要坚持资格考试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对其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与业务素质,培养一支具有风险意识、廉洁、高素质的会计队伍。
参考文献:
[1]程明娥.谈会计政策变更.财会月刊:会计版,(4),55.
[2]郑春美,张巍.影响会计政策选择的因素与对策[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6).
[3]刘华珠.会计政策选择与会计信息质量[J].当代经理人,2006(11).
[4]叶陈云.试论会计寻租、会计管制及其经济效果.会计之友,2004(3):14-15.
[5]石连运.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的成因及其综合治理.财务与会计,(5),5-16.
篇6: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请欣赏:《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7月1日施行的《会计法》第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等有关条款中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属于违法行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很明显,法律赋予了各单位行使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权,但各单位在选择权的使用上不能带有随意性。会计处理方法属于会计政策的内容,实际上法律赋予了各单位具有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目前实行的会计改革,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进行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和会计核算,这对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都提出了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知道、了解、运用职业判断,从而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相反,有些上市公司又存在着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操纵的情况。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会计政策的内涵
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这样定义会计政策的:指企业翟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这个定义包括了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政府必须制定可以供企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它们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含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和现行的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二是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府所提供的原则和方法中,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原则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明确地得出的结论是: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企业只能是选择、执行、采用会计政策的主体。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制度的内容,从会计政策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必须遵守执行、无权变更的,如会计期间、借贷记帐法等的规定;各类资产的划分;会计报告的格式等。一类是给企业留下选择余地的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如对于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在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时,既可以采用按投资总体计提准备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按投资类别计提准备的方法,还可以按单项投资计提准备的方法。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企业一经选定某种方法,也就不得随意变更。下文所述会计政策均指的是后一类会计政策。
二、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
1.利益的共享性。企业的财务会计应向其相关的利益各方(包括政府、现有的股东、潜在的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充分披露其会计信息。而这些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彼此之间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利益,且利益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政府与企业的利益相关性更低。政府为了平衡各相关方的利益并使其制定的准则、制度能使各利益方早日顺利接受,从而使制定后的执行成本降低,因此政府就会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限定,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
2.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各不相同,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从其所处的特定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出发,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准则、制度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在统一性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具体原则、多样的会计处理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也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地进行职业判断的余地。
3.会计计量与报告中的主观性。会计计量与报告过程是人们主观地期望以货币计量为手段,采用一些特定的专门方法,对会计对象加以反映以提供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的过程。因此,会计核算过程中一定程度上掺杂了人的主观判断,这表现为人们可能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会有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不同的会计观点,并提出不同的处理意见,也由此就产生了会计政策。
三、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必然性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既包括某项经济业务事项初次发生时的初始选择,也包括由于客观环境的变化而变更原会计政策,转而选择采用新的会计政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改变了国家与企业的关系,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同时宏观经济环境复杂多变,这些均对企业的会计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从而形成了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客观环境,使会计政策选择这项工作变得十分必要。
1.会计政策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会计的核心问题是确认和计量,经济业务事项的初始确认和计量,以及在此之后的再确认和计量,其本身就是对具体会计原则、具体方法和程序的选择和运用,因此,会计政策的选择是企业会计信息揭示的基础。
2.会计环境的变化要求企业的财会人员探索和选择适宜的会计政策,以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公允。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企业的经营自主权不断扩大,经营范围、业务种类趋向多样化,使企业与各方的经济关系日益复杂。这不仅拓宽了会计活动的范围,而且充实了会计业务的内容,也决定了企业必须在准则、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寻求和选择有利于具体反映企业会计实践,全面满足会计工作要求,且能正确处理企业与各方面经济关系的会计政策。同时,随着技术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会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的生成速度极大提高,会计人员就可从原繁重的核算中解脱出来,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不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恰当地选择会计政策,便会计信息的揭示更真实与公允。
3.会计政策的选择是完成企业目标和贯彻经营思想的手段。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目标,即使同一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又有可能具有不同的目标。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往往会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有时稳健经营,有时锐意开拓。管理人员经营思想的体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除了采用不同的经营战略和措施外,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借助于会计政策的选择。比如企业在采用稳健经营的方针时,往往在会计政策的选择上希望尽可能地采用谨慎原则的处理方法,使企业的实力得以保护,避免风险的产生。而企业为了便于开拓市场,显示实力,则需要在会计信息中多显示其经营业绩
和发展潜力。必须指出的是,会计信息的披露应当是以客观、真实、公允为标准,会计人员不能违背职业道德,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以误导乃至欺诈与其相关的利益关系方面,这将触犯法律,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四、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由上可知,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它是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处理经济关系,协调经济矛盾,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恰当选择会计政策,对于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促进企业健康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必须兼顾方方面面。所以,企业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时应同时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1.合法性和相对独立性相结合。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制度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具体处理方法内的取舍,这样才能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真实可靠性。否则是违法行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对于拟选用的会计政策与国家的税收法规不一致时,会计政策应当保持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遵循会计核算本身固有的规律,而不必拘泥于国家税收法规、政策的规定及变化或调整。
2.一贯性原则。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不得随意变更。当然,在理解和执行一贯性原则时,不能机械地理解不能变更会计政策。如果已经选用的会计政策使其提供的会计信息不再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企业就不宜以该会计政策处理相关的经济业务事项,而应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经营情况出发,重新选择最能恰当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会计政策,企业应正确处理好保持稳定和适时调整的关系。当然,企业对于会计政策的重新选择,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制度要求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把握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会计政策的出发点和具体影响,以正确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
3.适用性原则。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理所当然地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即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企业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会计政策的适用性是确保会计政策得到很好发挥的重要保证。会计政策的适用性还意味着随着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理财环境的变化,会计政策本身要重新作出选择,以确保在新环境下的新的适用性。对于这一点的理解,与一贯性原则有着相同的辨证关系。
4.成本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权衡提供会计信息的成本效益。在基本的会计信息质量得到保证的基础上,企业应选择便于理解和实施 的会计政策,并尽可能地降低操作成本。在操作成本大致相等时,企业就优先选择能使提供的会计信息更相关和可靠的会计政策。
5.遵守职业道德原则。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执业的必备条件。近年来,一些上市公司由于利益驱动,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的现象十分严重。由于在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中,会计政策处于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会计政策领域的道德建设问题十分突出,亟待开展。
(作者:浙江财经学院会计分院 邵毅平)
上海会计-5
篇7: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试论会计政策及其选择
207月1日施行的《会计法》第十八条和第四十二条等有关条款中规定:各单位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一致,不得随意变更;确有必要变更的,应当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变更。随意变更会计处理方法的,属于违法行为,单位及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很明显,法律赋予了各单位行使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权,但各单位在选择权的使用上不能带有随意性。会计处理方法属于会计政策的内容,实际上法律赋予了各单位具有会计政策的选择权。目前实行的会计改革,要求企业根据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则进行职业判断后再进行会计处理和会计核算,这对会计信息提供者的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都提出了挑战。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知道、了解、运用职业判断,从而进行会计政策的选择问题。相反,有些上市公司又存在着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操纵的情况。本文想就此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会计政策的内涵
我国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会计差错更正》是这样定义会计政策的':指企业翟会计核算时所遵循的具体原则以及企业所采纳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这个定义包括了两个层次的涵义:一是政府必须制定可以供企业选择的原则和方法,它们主要是通过会计准则(含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和现行的会计制度的制定和实施来体现;二是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政府所提供的原则和方法中,选择适合于自身的原则和方法。因此,我们可以直接明确地得出的结论是:会计政策的制定主体是政府,而不是企业;企业只能是选择、执行、采用会计政策的主体。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现行会计制度的内容,从会计政策的角度,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必须遵守执行、无权变更的,如会计期间、借贷记帐法等的规定;各类资产的划分;会计报告的格式等。一类是给企业留下选择余地的对同一经济业务事项的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如对于短期投资的期末计价在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时,既可以采用按投资总体计提准备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按投资类别计提准备的方法,还可以按单项投资计提准备的方法。存货发出时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确定其实际成本。企业一经选定某种方法,也就不得随意变更。下文所述会计政策均指的是后一类会计政策。
二、会计政策产生的原因
1.利益的共享性。企业的财务会计应向其相关的利益各方(包括政府、现有的股东、潜在的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等)充分披露其会计信息。而这些利益相关方与企业彼此之间都有其各自独立的利益,且利益不完全一致,尤其是政府与企业的利益相关性更低。政府为了平衡各相关方的利益并使其制定的准则、制度能使各利益方早日顺利接受,从而使制定后的执行成本降低,因此政府就会放宽准则中对一些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限定,以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
2.企业会计实务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由于企业所处的环境千差万别,企业的经营规模、经营状况各不相同,为了使企业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从其所处的特定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出发,最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情况,准则、制度就有必要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即在统一性的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灵活性,允许企业在对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在不同的具体原则、多样的会计处理之间进行选择,从而也留给会计人员越来越多地进行职业判断的余地。
3.会计计量与报告中的主观
[1] [2] [3]
篇8: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模式选择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及模式选择
搞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关系到改变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要根据农村具体现状、特点、风俗习惯,以及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因地制宜地采用有效的、多元化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和经济适用的生活污水处理技术.
作 者:马秋清 郝建国 周晓靖 作者单位:马秋清(新乡市环境监测站,453000)郝建国(新乡市辐射环境监管站,453000)
周晓靖(新乡市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453000)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7 “”(22) 分类号:X52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 处理模式 人工湿地 稳定塘【石家庄市三农问题的现状及相关政策选择(精选8篇)】相关文章:
企业调研报告范文2022-12-22
行业分析报告2022-08-30
假日经济与发展琅琊山旅游资源的对策2022-12-29
企业情况报告2023-06-13
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范本2024-01-07
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2023-08-14
教育的调研报告范文2022-05-04
大学生老年公寓社会实践报告2022-06-06
衣服行业分析报告2022-11-12
武汉市小产权房屋买卖合同2022-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