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晨峰现象的识别及护理

时间:2022-05-06 11:58:54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血压晨峰现象的识别及护理((合集2篇))由网友“QuietGiraff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血压晨峰现象的识别及护理,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血压晨峰现象的识别及护理

篇1:高血压晨峰现象的识别及护理

摘 要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的识别和护理。

方法:采用动态24小时血压监测仪分析11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其中54例出现血压晨峰现象,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为主的降压治疗和适当护理干预。

结果:116例高血压患者中,54例为MBPS患者,清晨血压升高56.2±7.6mmHg,脉压70.6±9.2mmHg,经密切监测,硝苯地平控释片为主的降压治疗和适当护理干预后,无1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对晨峰现象的识别及有效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关键词 老年高血压 血压晨峰 护理

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结果显示,人体血压在1天内不同时段呈现节律性变化,清晨人们从睡眠转为清醒后,数小时内血压从较低水平迅速升至峰值,是1天中血压变异程度较大的阶段。

临床研究已经证实,心脑血管事件特别容易发生在清晨,与清晨血压增高密切相关,独立于24小时平均血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6月~12月就诊出现高血压晨峰现象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16例,其中男75例,女42例;年龄60~86岁,平均75±4.6岁。

高血压诊断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诊断指南标准,且排除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长期严重失眠、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等。

方法:采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小时动态血压检测。

袖带缚于受试者右上臂,(如两侧血压相差>10mmHg,则缚于血压高的一侧)。

袖带自动充气,日间6:00~21:59每30分钟记录1次;夜间22:00~5:59每隔1小时测定1次。

24小时有效数据≥90%应得数据,每小时区间有效读数无缺漏,方可入选。

有效血压标准:收缩压70~220mmHg,舒张压40~130mmHg,脉压20~110mmHg。

MBPS的判定:参考相关文献[2,3],以收缩压计算,为起床后2小时内收缩压的平均值,减去夜间睡眠时最低平均收缩压(夜间血压最低值及前后共3次收缩压的平均值),如果差≥23.58mmHg,则为具有晨峰现象。

护理干预

监测血压:需向患者耐心讲述动态检测血压的意义及必要性。

并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监测中应注意的事项。

检测血压前3天要求可能影响血压药物,避免出现非特异性血压改变;安放袖带时位置要正确,松紧适宜。

使患者有一个良好的心态,以免情绪引起老年患者血压波动。

作好血压24小时监测,尤其要注意晨峰血压的观察。

根据24小时血压变化规律调整服药时间。

对没有开展24小时血压监测条件的患者,可在每天早、中、晚各测1次血压,并作好记录,及时向主治医生报告。

如果老年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头痛、恶心和视力模糊等现象及时处理,避免发生意外。

健康教育:①改善生活行为:指导患者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早睡早起,冬季注意防寒保暖;指导患者尽量食用低盐、低脂、低热量食物,适当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②合理安排运动量:指导老年患者根据身体情况选择步行、太极拳、健身操等活动,以不觉劳累为宜,如活动后自我感觉良好,则表明运动量和运动方式适宜。

用药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按医嘱严格服药,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告知患者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更不可突然停药,以免血压突然升高,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脑血管事件。

对于MBPS患者的治疗,宜选用长效控释制剂,睡前服药,可以改善血压晨峰。

结 果

116例高血压患者中,54例为MBPS患者,清晨血压升高56.2±7.6mmHg,脉压70.6±9.2mmHg,经密切监测,以硝苯地平控释片为主的降压治疗和适当护理干预,无1例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讨 论

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以器官重构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

研究显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存在着明显昼夜节律性变化。

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心源性猝死、脑卒中特别容易发生在清晨和上午,与1天中其他时间相比,心脏病发作的危险度高40%,心脏猝死的危险度高29%,各型中风的危险度高49%[4]。

高血压晨峰现象与心脑血管病高发有密切关系,且独立于24小时平均血压水平。

其可能的机制为清醒前后交感神经系统活性迅速增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周围血管阻力及心排出量增加,导致血压迅速上升。

此外,脑型利钠肽,早晨血小板的聚集,身体活动状态等因素也影响清晨的血压。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应掌握血压晨峰现象的特点,密切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本研究中共54例患者出现血压晨峰现象,睡前服用长效制剂能有效避免夜间血压的过度下降,并使降压高峰与晨峰相吻合。

同时应注意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参考文献

1 郑琦,吴可贵,晋学庆.清晨高血压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J].高血压杂志,,12:387-389.

2 Weber MA,Fodera SM.Circadian variation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chronotherapeutic approaches to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Rev Cardiovasc Med,2004,5:148-155.

3 Kaneda R,Kario K,Hoshide S,et al.Morning blood pressure hyper-reactivity i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hypertensive cardiac hypertrophy in community-dwelling population[J].Am Hypertens,,18:1528-1533.

4 Kario K,Pickering TG,Hoshide S,et al.Morning blood pressure surge and hypertensive cerebr ovascular disease[J].Am Hypertens,2004,17:668-675.

积极控制高血压晨峰现象【2】

篇2:高血压晨峰现象的识别及护理

人体的.许多生命活动在一天内呈现周期性变化。

我们把这个特性称作昼夜节律性。

在昼夜节律性的影响下,人的血压在昼夜24小时内是有一定波动规律的,在正常情况下,清晨醒来后,血压呈现持续上升趋势,9:00~11:00达到高峰;随后,血压逐渐下降,15:00~18:00时再次升高;夜晚血压再次降低,呈双峰一谷。

入睡后血压呈持续下降趋势,2:00~3:00时最低,觉醒前血压又缓慢上升。

所以在一天的不同时间段测量的血压会不同。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也呈现出波动性,但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在早晨觉醒时会有相当显著的血压升高,这种夜间熟睡过程中血压较低,而在清晨的几个小时中血压会明显升高,被称为“晨峰现象”,也称为“晨起高血压”。

时间心脏病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心血管严重事件,如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脑卒中,主要发生在6:00前后。

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的昼夜节律特征与靶器官损害及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具有密切关系,而血压的晨峰现象尤为如此。

对于高血压的患者,我们可以通过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来发现有无晨起高血压的存在,也可以通过家庭自测血压的方式来观察是否存在晨起高血压。

这种方法简单、经济。

具体的做法:患者清晨醒后即进行血压的测定,记录血压的数值,连续监测数天,如果患者的血压在清醒后即表现高于正常,可以考虑存在晨起的血压升高。

观察结果可以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控制高血压晨峰现象的方法

确定抗高血压药物的服用时间。

我们观察到的晨起血压增高有两种可能:①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基本形态没有改变,即还是呈现“两峰一谷”,白天血压呈现两个峰值,夜间血压下降,呈现“杓型”改变,晨起血压的升高只是表现起床后血压升高(第1个血压峰值的提前出现,且较高),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采取的措施是,清晨起床后提前服用降压药物,服药以后最好安静休息一会儿再进行洗漱活动。

空腹吃药不会影响药效或对胃造成伤害。

②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基本形态已经改变,呈现“两峰”,而无“一谷”即夜间血压没有明显的下降,呈现“非杓型”改变,晨起血压的升高有可能是夜间非杓型血压的延续。

而对于第2种情况,需要采取的措施就是需要临睡前服用一定剂量的降压药物。

另外,注意寻找夜间血压异常的原因,比如有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的夜间缺氧状态。

对于临睡前给药的患者,一定注意睡前血压的监测,确定有血压的升高方可考虑。

避免夜间血压过度降低可能会诱发心肌缺血、视神经损害和中风等情况的发生。

而且胃肠道对药物的吸收亦有一定的节律性,夜间较白天低,因此夜间要达到一个相当的药物浓度,需要大剂量给药,这往往增加了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

所以睡前给药有一定好处,但也有局限,并不适合每个人。

使用作用较强而且持续时间较长又平稳的降压药物。

应服用长效或缓释(半衰期长、T/P比值高)的降压药物,每天清晨给药1次,不仅能控制整个24小时血压的平均水平,而且能有效阻遏服药后18~24小时(尤其最后6小时)血压上升的幅度。

而且凡血压在>160/100 mm Hg,以及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必须联合应用≥2种的降压药物。

动态监测血压的变化曲线,根据监测结果确定降压药物的服用时间。

使用药物定时释放制剂(COER)。

这种制剂采用吸收后迅速起效的短效药物,临睡前服用后药物在清晨定时释放,控制即刻血压。

效果非常好,可惜目前国内还没有这样的释放制剂,有些国家已经在临床进行研制。

如果能在晨峰出现前的半小时内开始释放,慢慢使血压下降,效果还是非常理想的。

预防高龄高血压患者晨峰时段血压骤变导致意外的护理【3】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预防高龄高血压患者晨峰时段血压骤变导致意外的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4例高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

结果对照组患者晨峰时段进餐以及服药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没有显著变化;观察组患者晨峰时段进餐及服药前后,收缩压与舒张压有显著差异性;对比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变化状况,部分时间段具有显著性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进餐以及服药120分钟时,血压没有显著差异性,其他时间具备显著差异性。

结论晨峰时段为高龄高血压患者病发的关键时段,基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在晨峰时段对高龄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是极其重要的,避免患者在进餐以及服药后血压骤变导致的意外。

【关键词】晨峰时段;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骤变;护理措施

在患者机体中的血管出现血管出现收缩现象时,血压随之升高;当患者机体中的血管出现扩张现象时,血压就随之下降[1],基于血压的这种特点,笔者为了详细了解分析预防高龄高血压患者晨峰时段血压骤变导致意外的护理措施,特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4例高龄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54例高龄高血压患者,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27例,男19例,女8例;患者年龄分布在81-9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87.45±1.24岁;患者病程分布在2-25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3.26±1.47年;观察组患者为27例,男18例,女9例;患者年龄分布在62-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0.14±1.23岁;患者病程分布在3-26年之间,平均病程为14.01±0.95年。

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性别以及病程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性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在此基础上,对比不同年龄对高血压患者晨峰时段血压骤变的影响。

1.2方法护理人员在晨间的6-10时,对本次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测量血压,密切关注血压的变化状况。

同时在对患者测量血压的时候,嘱咐患者不能进行任何活动,处于自然放松的状态下,从而保障测量的准确性。

护理人员详细记录患者进餐以及服药时间,在患者进餐前15-20分钟对患者测量血压,同时在患者进餐后的30、60、120以及180分钟后,分别测量患者的血压,高度关注患者在晨间进餐以及服药后对血压变化的影响。

1.3观察指标患者在2周时间内是否出现跌倒、意识模糊、尿失禁、心绞痛、眩晕、晕厥、头晕以及乏力等同血压变化相关的心脑血管症状;患者在晨间时段出现血压最高值以及最低值的时间段;患者在陈见时段进餐以及服药前后30、60、120及180分钟时的血压变化状况。

1.4统计学处理本组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其中,计量资料之间采用t检验进行,组间对比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检验结果P<0.05,证明对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检验结果P>0.05,证明对比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医学上,血压是指人体内单位面积血管壁受血管中血液的侧压力,也就是压强[2]。

基于人体中的血管可以分为以下几种,静脉、毛细血管和动脉,因此,人体中的血压可以分为静脉血压、毛细血管压以及动脉血压等[3]。

一般情况下,所指的血压为动脉血压,在机体中的血管出现扩张现象时,血压就随之下降;当机体中的血管出现收缩现象时,血压随之升高[4]。

血压晨峰是指患者从从睡眠状态到清醒并进行活动的时间段,以及血压从较低水平快速上升的时间段。

这一时间段同病发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紧密的关系,基于这种现象的出现,为了较好地控制患者的血压,将患者服药的时间安排在晨峰时段[5]。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表明,让患者在晨峰时段服药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压,但是年龄段不同,对患者血压的影响也就不一样[6]。

对于年龄较高的患者,在晨峰时段进餐以及服药,对患者血压的影响没有显著的变化,如本次研究中,对照组中的患者年龄分布在81-94之间,他们在晨峰时段进餐以及服药后,血压变化状况同进餐以及服药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是观察组中的患者,其年龄分布在62-79岁之间,他们在晨峰时段进餐以及服药后,血压变化状况同进餐以及服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基于这种现象的出现,患者的年龄严重影响患者在晨峰时段进餐以及服药后血压的变化状况。

与此同时,在晨峰时段患者进餐以及服药后,两组患者的收缩压均显著的下降,但是观察组患者下降的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部分时间段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状况没有显著差异性。

参考文献

[1]刘玉春.高龄高血压患者晨峰时段血压变化的临床观察及护理[J].武警医学,2013,24(02):172-173.

[2]李芳,成静,谭含璇.高龄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关系[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08):874-875.

[3]Shen H;Chen YJ.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combined general anesthesia on myocardial injury of high blood sugar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the perioperative phase [J].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2012,32(12):1607-1610.

[4]陈富兴,王结胜,王钦贤.高龄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心脏重构的关系[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15(02):180-181.

[5]王曙霞,刘剑峰,赵月香.高龄高血压患者血清胱抑素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04):306-307.

[6]Goodman,Denise M.Rethinking the Association of High Blood Pressure With Mortality in Elderly Adults:The Impact of Frailty: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JAMA,2012,308(15):1510-1511.

初一家长写给老师的一封信700字

家长写给老师的一封信

家长给初一老师一封信

风险管理在高龄产妇护理管理的运用论文

浅谈社区卫生服务对空巢老人的影响论文

护理类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神农山景色优秀作文

心血管内科健康教育计划

家长给老师的一封信

妇产科护理风险管理分析论文

高血压晨峰现象的识别及护理
《高血压晨峰现象的识别及护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血压晨峰现象的识别及护理(合集2篇)】相关文章:

ICU患者分级护理管理研究论文2022-04-30

浅谈产后出血的抢救及护理论文2023-04-14

内科实习报告总结范本2023-10-24

老师给家长的一封信的作文2023-07-05

普内科实习内容与总结2022-09-26

老师给家长的一封信范文2023-06-21

护理安全管理教学2023-02-04

内科实习总结2023-09-11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2022-08-28

跌倒风险分级护理的应用论文2023-02-0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