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妈妈真辛苦散文

时间:2023-06-06 08:21:53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锄禾日当午妈妈真辛苦散文(集锦11篇)由网友“珍妮啊”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锄禾日当午妈妈真辛苦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锄禾日当午妈妈真辛苦散文

篇1:锄禾日当午妈妈真辛苦散文

下午在前面一家路边的村口小店等公交车,想去镇上拿份快递。

乡下的车难等,想必都早已心照不宣。公交车经过的路边商店,门口一天到晚都会有主人善意准备的板凳,大多是农村常见的木制条凳,或竹编靠背椅。

进城一般上午去的人多,下午多半都是返程。不出意料,等车的就我一人,可商店门口却是特别热闹。你也许觉得是生意太好,往来的顾客络绎不绝吧。但是,怎么可能?又不是城里的大超市,抑或是某乡下的逢集日。

好了,不卖关子了。对,是一群小孩子,学龄前儿童。也许聪明的你早已经猜到了。

商店附近有几家牌馆,你也不要以为这只是城里的产物,现在的农村这股风跟的`可并不弱,只不过有可能筹码比之城里会小一点。每天忙完家务,早早的吃过午饭,三三两两在家带娃的媳妇或者婆婆,都会或牵或抱着自家的熊孩子聚拢过来。

也还有不到一岁用小推车推着来的,那小车里多半就是那几个月大孩子一整个下午的活动场所了。她们会在随身背的小包里带点吃的或玩的,以备不时之需,更多的应该还是就近在商店里买,因为小孩子也大抵都是跟风,眼馋别人手里的,自家带的有时会未免太有个性了。

我原本是坐着在那等的,可那些个小屁孩儿在边上追赶打闹,看着他们那颤颤巍巍的样子,好像无时无刻都有摔倒的可能,我哪里还坐得住,一会跑这个身边一会儿又跑到那个面前。只是,都是我自做多情而已,他们稳得狠,眼看着就要摔了,转眼自己不知怎的又晃直了,有几个见我东跑西跑的还以为我在和他们玩呢,望着我咯咯笑个不停。

看着他们纯真无瑕却像个小花猫似的脸,看着他们人不怕车不怕的胆大,不知稍微长大后的他们会不会有那么一刻,其实还是希望自己一直可以做妈妈身边的那个跟屁虫,无时无刻不被捧在手心。

我不禁想起一度在网上热传的,某小孩写给他那爱打牌妈妈的一首打油诗:

篇2:锄禾日当午妈妈真辛苦散文

上午胡大二,下午打麻将,

晚上聊微信,家务谁作主?

谁知盘中餐,顿顿无人煮。

天天方便面,餐餐都想吐。

汗滴禾下土,明天继续赌。

粒粒皆辛苦,输了二百五,

亲爱的妈妈,确实很辛苦。

思绪被突然暴出的打骂声和小孩子恣意的哭声打断,循声走过去几步,望见玻璃门里面的麻将桌我便了然于心了。定是哪家的小孩不听话,跑去粘牌性正浓的妈妈,被扇了耳光吧。也极有可能那位妈妈今天手气不是特别好,要不打也打了,嘴巴却还在那骂个不停呢。

我不禁长叹一声,还好我一直是别人眼中不会打牌的笨媳妇,就这一点来说,我们家俩丫头应该算得上是幸福的了吧。

乡下打牌的妇人居多,不过男性也是有的,只是逢节逢假的时候多些。说到这又有一个真实版的笑话从大脑里蹦出来了。

俩年轻小口子在家带一三四个月的小孩,都暂时没上班,正好都是爱摸两把的主,可是小孩这也太小了,又是折腾人的时候,总得有个人看着吧,这下矛盾就来了,谁打牌谁带小孩呢?放心,这小事难不倒人家,人家两口子商量好了,一人打半个小时的来,为了公平起见,还用手机定了个闹钟呢。

后来旁人都当笑话来传,这样倒也出了点名。

车还没来,我却是呆不下去了。还是沿着公路边走边等吧,那一幕热闹终是被我抛到了身后,且越来越远。

我不打牌,可我们家除了我以外却都是打牌之人,而且都是样样能来,尤其是我爸甚至是无牌不欢。

我也不是反对打牌,在广场舞才刚刚开始渗入城边的农村,大多数的乡下,打牌基本上还是唯一大众化的消遣方式,根本也是无可厚非的,我只是多管闲事般的,有点心疼那些个太过自由自在的小孩。

篇3:锄禾日当午古诗

关于锄禾日当午古诗

悯农二首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赏析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象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篇4:锄禾日当午带拼音

chu he ri dang wu ,

汗滴禾下土。

han di he xia tu 。

谁知盘中餐,

shui zhi pan zhong can

粒粒皆辛苦。

li li jie xin ku 。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民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民的血汗?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这两首诗的排序各版本有所不同。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收:一作“秋成”。子:指粮食颗粒。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犹:仍然。

⑹禾:谷类植物的统称。

⑺餐:一作“飧”。熟食的通称。

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李绅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李绅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李绅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李绅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李绅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李绅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李绅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李绅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创作背景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这组诗为李绅于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所作。

篇5:锄禾日当午的全诗

锄禾日当午的全诗

原文

悯农

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成:一作“秋收”。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餐:一作“飧”。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农民伯伯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经典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伯伯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作者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伯伯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作者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 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伯伯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伯伯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伯伯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作者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篇6:锄禾日当午全诗拼音

锄禾日当午全诗拼音

锄禾日当午全诗拼音

悯农

chú Hé rì dāng wǔ 锄 禾 日 当 午,

hàn dī hé xià tǔ 汗 滴 禾 下 土。

shuí zhī pán zhōng cān 谁 知 盘 中 餐 ,

lì lì jiē xīn kǔ 粒 粒 皆 辛 苦。

锄禾日当午全诗 悯农二首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锄禾日当午全诗译文及注释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成:一作“秋收”。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餐:一作“飧”。

锄禾日当午全诗鉴赏 《悯农》二首,题一作《古风》二首,是诗人年轻时的作品。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恐怕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象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呢?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象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容易背诵,恐怕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吧。

锄禾日当午全诗作者李绅简介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篇7:锄禾日当午全诗的感想

锄禾日当午全诗的感想

诗句“锄禾日当午”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二首,相信大家不陌生,我们看看下面吧!

锄禾日当午全诗的感想

一、《悯农二首》全诗及注解

悯农

作者: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注释

⑴悯:怜悯。这里有同情的意思。诗一作《古风二首》。

⑵粟:泛指谷类。

⑶秋成:一作“秋收”。

⑷四海:指全国。闲田:没有耕种的田。

⑸餐:一作“飧”。

译文:

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种田的农夫却仍然有饿死的。

农民在正午烈日的暴晒下锄禾,汗水从身上滴落在禾苗生长的土地上。

谁又知道盘中的饭食,每颗每粒都是农民用辛勤的劳动换来的呢?

二、《悯农二首》赏析

第一首诗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第三句再推而广之,展现出四海之内,荒地变良田,这和前两句联起来,便构成了到处硕果累累,遍地“黄金”的生动景象。“引满”是为了更有力的“发”,这三句诗人用层层递进的笔法,表现出劳动人民的巨大贡献和无穷的创造力,这就使下文的反结变得更为凝重,更为沉痛。“农夫犹饿死”,它不仅使前后的内容连贯起来了,也把问题突出出来了。勤劳的农民以他们的双手获得了丰收,而他们自己还是两手空空,惨遭饿死。诗迫使人们不得不带着沉重的心情去思索“是谁制造了这人间的悲剧”这一问题。诗人把这一切放在幕后,让读者去寻找,去思索。要把这两方综合起来,那就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替富者生产了惊人作品(奇迹),然而,劳动替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生产了宫殿,但是替劳动者生产了洞窟。劳动生产了美,但是给劳动者生产了畸形。”

第二首诗,一开头就描绘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依然在田里劳作,那一滴滴的汗珠,洒在灼热的土地上。这就补叙出由“一粒粟”到“万颗子”,到“四海无闲田”,乃是千千万万个农民用血汗浇灌起来的;这也为下面“粒粒皆辛苦”撷取了最富有典型意义的形象,可谓一以当十。它概括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雨雪风霜,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不是空洞的说教,不是无病的呻吟;它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但又不仅以它的说服力取胜,而且还由于在这一深沉的慨叹之中,凝聚了诗人无限的愤懑和真挚的同情。

这两首小诗在百花竞丽的.唐代诗苑,同那些名篇相比算不上精品,但它却流传极广,妇孺皆知,不断地被人们所吟诵、品味,其中不是没有原因的。

首先,这两首诗所抒写的内容是人们经常接触到的最熟悉的事情。但是,最熟悉不一定真知道,生活中就有许多熟视无睹的情况,如果一旦有人加以点拨,或道明实质,或指出所包含的某种道理,就会觉得很醒目,很清楚,从而加深了认识。这两首小诗所以有生命力,就有这一方面的道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个春种秋收的景象大概是人人习见,众人皆知的,然而往往难于像诗人那样去联系社会、阶级而思考一些问题。

诗人却想到了,他从“四海无闲田”的大丰收景象里看到“农夫犹饿死”的残酷现实。

这一点拨就异常惊人醒目,自然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如“盘中餐”,这原是人们天天接触,顿顿必食的,然而并没有谁想到把这粒粒粮食和农民在烈日之下的汗水联系在一起。

诗人敏锐地观察到了,并凝聚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

这就给人们以启迪,引人去思索其中的道理,从而使那些不知珍惜粮食的人受到深刻的教育。

其次,诗人在阐明上述的内容时,不是空洞抽象地叙说和议论,而是采用鲜明的形象和深刻的对比来揭露问题和说明道理,这就使人很容易接受和理解。

像第一首的前三句,从总体意义来说都是采用了鲜明的形象概括了农民在广大田野里春种秋收等繁重劳动的辛苦。

这些辛苦并换来了大量的粮食,该说是可以生活下去的,但最后一句却凌空一转,来了个“农夫犹饿死”的事实。

这样,前后的情况形成鲜明的对比,引发读者从对比中去思考问题,得出结论,如此就比作者直接把观点告诉读者要深刻有力得多。

再如第二首,作者在前两句并没有说农民种田怎样辛苦,庄稼的长成如何不易,只是把农民在烈日之下锄禾而汗流不止的情节作了一番形象的渲染,就使人把这种辛苦和不易品味得更加具体、深刻且真实。

所以诗人最后用反问语气道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就很有说服力。

尤其是把粒粒粮食比作滴滴汗水,真是体微察细,形象而贴切。

最后,诗的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朗朗上口,容易背诵,也是这两首小诗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原因。

篇8:从“锄禾日当午”学到“粒粒皆辛苦”作文700字

从“锄禾日当午”学到“粒粒皆辛苦”作文700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   ――题记

有人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农为本”。因为有了勤劳的农民,我们才有粮食,有了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

现在,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所以有系多人都忽略了“节约粮食”这一重要观念。

有的人吃饭时,这儿掉一粒米,那儿掉一口菜的;还有些人,东西还没吃完就扔了,他们不知道,他们所浪费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农民伯伯的汗水啊!

记得有一次,我帮爷爷去摘玉米。太阳火辣辣的照在头顶上,在玉米杆里钻过来,钻过去,脖子里又扎又痒,两只手还没有办法挠。等到玉米全部摘完了,早已是汗流浃背,仅仅摘个玉米就这么累,从那一棵棵小苗,长成玉米,得需要多少天日,多少辛劳啊!

我才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农民伯伯真辛苦,不分严寒酷暑为人民服务。

每每吃饭时,总听长辈们说:“别把米粒掉了,一颗米粒就是一滴汗水啊!”是啊,粮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啊。

每到春天,农民伯伯们把种子种下,给他们浇水、施肥,天天“照顾”它们,就害怕他们被太阳晒着,被雨淹着,想宝贝一样细心呵护,他们是那么的.伟大。

秋天到了的时候,看着金灿灿的庄稼地,如阳光照耀着的湖水似的麦浪滚滚,他们脸上漾起灿烂的笑容,黝黑的皮肤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要知道,这是用勤劳的双手和辛苦的汗水孕育出来的。

从农民伯伯身上,从“锄禾日当午”的辛劳中,我才知道了什么是“粒粒皆辛苦”!

河北邯郸馆陶县馆陶县第二中学初三:张乐

篇9:妈妈真辛苦

我有一个辛苦的妈妈,她有着一头短短的卷发,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挺挺的鼻子和那樱桃小嘴。她是一家公司的员工。妈妈不但在公司忙,而且回家还要忙。

记得有一次,妈妈刚从公司下班回来,就筋疲力尽地坐在沙发上,莲看电视的力气也没有。突然,妈妈发现我在做作业,就站了起来,对我说:“宝贝,你还没吃东西!我去煮饭给你吃。”我听了,心想;妈妈上班肯定累坏了,回到家又要烧饭,这怎么行呢!“妈妈,不用了,我不饿。你休息!没关系的。”我停下手中的笔说。“不了,妈妈不累。”妈妈边说边向厨房走去,“不吃饭身体会垮的。”我听了,只好无可奈何地说:“那好吧!”

不一会儿,妈妈烧好了一桌热腾腾的菜对我说:“快,来吃饭了!”“哦,马上来。”我闻着香气扑鼻的菜说。过了5分钟后,我关上台灯去吃饭。可是,当我走到餐桌前时,却看见妈妈已经趴在桌子上睡着了。我不忍心叫醒妈妈,就自津津有味地吃着妈妈不辞辛苦为我做的饭菜,那饭菜显得更美味,更可口,更香了!过了一会儿,妈妈可能被我的咀嚼声吵醒了。一醒来就不好意思地对我说:“宝贝,对不起啊!妈妈刚才可能太累了,睡着了。”“妈妈,没关系!你累了就去床上睡觉吧,我会自己做作业的。”我关切地说。“乖孩子,不用了!”妈妈边说边夹起我最爱吃的红烧肉往我碗里送,“多吃点!”

篇10:妈妈真辛苦

世上最伟大的是妈妈的爱,正如歌中唱到:“有妈的孩子像块宝,没妈的孩子像棵草,投进妈妈的怀抱,幸福享不了……”妈妈是我们这一家中最辛苦、最疲惫的人,因为爸爸常年在国外工作,所以照顾我的重担就全落在了妈妈的肩上,她每天接送我上下学,为我烧饭做菜洗衣服,还要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给我检查作业,看着妈妈娇小而忙碌的身影,我心中就一阵一阵的痛。

如果让我对妈妈说一句话,我一定会说:“妈妈您辛苦了。”

妈妈就像一只勤劳的蜜蜂,为这个家无私奉献着。掌握着这个家的饮食、起居。特别是每天早上都是妈妈起来煮早饭。我就应该对妈妈说一声辛苦了。妈妈每天总是睡的最晚,起的最早。就说上个星期,我真在睡梦中。忽然,妈妈把灯打开了,看了一下钟说:“再过几分钟起来煮早饭。”我揉着眼睛说:“妈妈,这么早煮饭多睡一会吧。”妈妈笑着对我说:“我不早点煮,哪个早点煮啊!”这一句似简非简的一句话。妈妈提前起床了。我看了看外面的天,天很黑还有月亮和星星呢!我的睡意不禁全没了,想着妈妈每天早上起来煮早饭,而我和爸爸却无动于衷,躺在被窝里,等着吃现成的。妈妈就像是一只任劳任怨的牛,为这个家贡献着。这仅仅是一件小事,难道看不出妈妈的辛劳吗!

篇11:妈妈真辛苦

我妈妈是一个工人,她每天要五六点才能回来,回来还要烧饭,妈妈真辛苦啊!

有一次,妈妈回来了,我看着妈妈累得精疲力竭的样子,我对她说:“妈妈今天我们还是吃方便面吧。”妈妈说不行:“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能吃没有营养的东西啊!”那妈妈我们出去吃吧。妈妈说:“不行,外面吃价钱太贵,还不一定卫生呢。”我只得听妈妈的了,只见妈妈疲劳的走进厨房,只见妈妈打开冰箱,拿出两个鸡蛋一个番茄,妈妈就靠在墙上了,又开始切番茄,切完了,把鸡蛋敲开,放进锅里去,顿时,油烟四起,油花四溅,妈妈忙拿起菜铲翻炒鸡蛋。妈妈又靠了靠墙手拿菜铲继续炒菜……

妈妈说:“俊俊来吃饭了。”边说边摸着手。我跑上前去,问到:“妈妈,你的手怎么了。”“没什么,只是刚才炒鸡蛋时,油溅在手上了。”妈妈轻描淡写地回答。“让我看看。”我一把抓过妈妈的手,只见妈妈的手上有一个小水泡,水泡周围的皮块通红通红的。我心疼地小心翼翼地抚摸着妈妈的手。妈妈却说:“我不疼快吃饭。”烫成这样怎么会不疼,妈妈是为了不让我担心才故意说不疼的。我感觉我的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似地哽咽,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在妈妈的再三催促下我开始吃饭了,我看见妈妈坐在沙发上却没有吃饭,就问她:“你怎么不吃。”妈妈说:“你先吃吧,我想先休息一下。”不一会妈妈睡着了看到她那乌黑的秀发里有几根白发,我想:“妈妈真辛苦啊!”

夏天的田野散文

学前班语言教案

离别之苦作文

家乡的树林散文

世界粮食日主题活动优秀教案

优秀散文:忆难忘

拾麦穗作文

有关劳动的快乐话题演讲稿500字

教学分析

一路书香一路笑作文

锄禾日当午妈妈真辛苦散文
《锄禾日当午妈妈真辛苦散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锄禾日当午妈妈真辛苦散文(集锦11篇)】相关文章:

我眷恋的小城散文2022-09-18

碾子石磨老水井散文2023-08-01

锄和日当午作文2023-01-13

锄草的作文2022-12-30

对故乡的眷恋散文2022-05-07

《卖笑人》读后感400字2022-05-08

随笔乱谈散文2023-03-12

爱惜粮食作文初中2023-10-04

春趣初中优秀散文作文450字2023-08-26

一粒粮食的哭泣散文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