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会了用计算机(精选5篇)由网友“那就恭喜了呀”投稿提供,下面给大家分享我学会了用计算机,欢迎阅读!
篇1:用计算机写文章微课教案
用计算机写文章微课教案
一、教材分析
《用计算机写文章》是新时代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下册的第11课的教学内容。
1、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拆分与合并的段落方法和文章段落格式、段落缩进的设置。它是学生学习WORD承前启后的一个教学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刚刚学习了WORD中的文字块操作。在这之后学生将学习WORD中的更加复杂的内容。
2、通过动手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已具备了一些学习能力。同时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易于接受新知识,个性色彩十足的word对此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让学生学会拆分与合并的段落方法。
2、学会文章段落格式、段落缩进的设置。
[技能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电脑的基本操作。
2、让学生将所学WORD知识应用于实际。
[情感目标]:1、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能力和精神。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让学生学会文章段落格式的设置。
突出重点的方法:1、让学生体会通过格式设置可丰富版面内容,给人赏心悦目的感觉。2、通过教学反复练习,从而完成对教学重点的突出。
教学难点:学会设置正文的首行缩进的方法。
突出难点的.方法:通过分组练习,小组长和教师的辅助,化难为易
本节课的课时设置是2课时 ,本课是第一课时。
五、教法与学法
[教法] 本节课将采用“微课教学法”,并借助网络电子教室,通过“微课”的模式导入教学。
[学法] 学生的学习方法则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用这种学习方法的优点: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在探究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热情。同时,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协作技巧、人际交往能力,让学生进一步学会学习。
六、教学资源 计算机网络教室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视频(一)
老师向学生展示一篇未经处理、修饰的WORD作文“倡议书”,然后再展示一篇已制作好的“倡议书”。问学生 “哪一篇对视觉冲击更强烈,更有美感,为什么?”,老师总结比较这两者的区别,由此引出设置文章格式的重要性,引入本课课题《用计算机写文章》
(二)探索新知,学生自主练习
视频(二)
1、老师演示如何将文章段落进行拆分和合并。老师教学生认识“回车键”和“退格键”。
2、教师通过网络电子教室将未经处理的“倡议书”的WORD文件传给每一个学生,并提出问题“我们应如何将它修饰处理成一篇有美感的作文呢。”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独立完成。
3、提醒学生有些操作步骤忘了的可以看看课本69页。
4、各小组长检查自己组员完成情况并及时向老师反映。
5、老师点评。
视频(三)
1、老师演示:“如何标题居中” 教学环节
2、学生独立完成:“标题的居中”任务。组长检查完成情况。
3、老师请个别同学到在电脑上来进行操作演示给所有学生看。
(三)布置任务,分组协作
任务:学生设置正文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
1、学生独立完成,小组长可以帮助遇到困难的组员。
(可参照书本71,72页书本知识完成)
2、老师检查完成情况,并点评,请个别学生上机演示给其他学生,由学生点评。
视频(四)
1、老师其他二种对文章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的方法。
2学生尝试着这二种方法对段落进行首行缩进。
3、有时间可请学生机上演示给大家看。并由学生点评。
(四)课堂总结
1)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共同评价作品,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
2)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课外延伸,激发学习兴趣,课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电脑WORD软件写一篇短文,完成的 作品发送到老师的邮箱上。
篇2:《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参考教案1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参考教案1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教学案例基本信息表】 设 计 者:宋红 单 位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中学 案例名称: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下)(第一课)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适应范围: 高中一年级 课 时: 1课时 【教材分析】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是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必修)第四章信息的加工与处理(下)中的第一小节内容,共2课时,本堂课是第一课时。本课核心内容是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是计算机解决问题的最基本的形式。通过简单实用的计算机程序的操作,了解运行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及其基本特征。本课只是对计算机程序运行和解决问题的体验。不要求学生对程序语言深入理解。 【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不具备任何程序编写的基础,但是对计算机程序普遍有教强的好奇心,针对程序初学者容易产生厌倦、认为程序难学的情绪,本次课选择了简单的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的小程序进行操作,即符合初学者的知识结构,便于学生理解,又紧扣生活,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计算机的工作是在人们的具体指令下完成的。(2)通过操作,初步掌握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3)能将教师提供的一段程序进行简单的修改达到自己的需要。 ◆ 过程与方法目标: 配合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程序,并且能够对程序主体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好能够对程序中的某一关键语句进行修改,让程序达到自己需要的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给出我们身边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操作2个简单的VB小程序解决问题,鼓励遇到问题时多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配合小程序,调用仿真程序,解决了理论和实践脱节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提供学案给学生,教师在课堂内充当学习的引导者的角色,而不是课堂的“主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为学生树立“用程序设计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培养学生编程的兴趣。 【教学策略】 ◆ 教法:本课主要分教师引导、教师演示、学生动手三种方法。在本节课中,树立学生用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观念是用教师引导和操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编程兴趣主要是采用指导学生上机操作和讨论的方法。◆ 学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尝试、讨论交流、评价竞争的学习方式进行。整堂课的轻松、有趣的探究过程中进行。由于学生是通过模仿→体验→游戏→拓展等环节达到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但学生个体存在自然差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产生自然分层,为了减少这种差异,要求教师必须在课堂巡视中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学习障碍,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扫清学习障碍。 【评价方案】本课采用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和同学互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课程结束后,教师将本节课动态的成长记录归入学生的成长档案。 【教学准备】一个用VB加密软件加密的文件,bascom-avr编写的仿真欢迎程序、吃豆子程序、proteus硬件仿真欢迎程序,学案。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课程导入 (5分钟) 很高兴能认识大家。今天我带来一份神秘的文件,谁能破译它? 用VB编写的加密程序“程序1”将文档“课堂”加密后发给学生,提供解密程序“程序2”,要求学生对加密程序解密。 解密后文件内容为“大家好,我是集美中学的宋红老师,很高兴今天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这45分钟,希望我们能成为朋友。:)” 根据学案运行解密程序“程序2”将文档解密。 本课的教师和学生之间是陌生的,探密活动即完成了我的自我介绍,又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活跃了气氛,自然地导入了新课。 创设情境 (2分钟) 提出问题:我们身边还有哪些问题室靠计算机程序解决的呢?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其实就是用计算机语言编写程序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展开思考,阐述自己的想法。 创设情境,学生的思维得到延伸,产生探究的欲望,也为后面教学做好铺垫。 活动二 程序体验 (10分钟) 我们的MP3的液晶显示屏幕中提示文字是如何来的呢?它的硬件支持主要是单片机。而单片机的工作又是由计算机程序控制的。下面我们通过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为我们自己的MP3设计一个欢迎文字。 简单介绍bascom-avr的基本界面,如何新建文件、运行文件。 给学生一段bascom-avr语句,让学生复制到bascom-avr程序中,运行它,得到液晶屏的仿真。 根据学案运行bascom-avr程序,将教师给定的一段语句复制到编译窗口中,点击“编译”、“LCD”、“运行”,运行结果为液晶屏幕的仿真效果,显示“hello world” 本活动用计算机程序解决的问题是“为MP3液晶屏幕设计欢迎文字”,MP3是学生很熟悉的物品,这个问题让学生比较亲切。 学生只需对体验程序,不需要进行编程,了解bascom-avr基本的编程环境,能够新建文件和运行文件就可以了。 初识语句 (5分钟) 语句中很大部分是格式的要求和一些相关的说明,不要求学生理解和记忆,只对程序主体进行简单分析。 Do Cls wait 1 Lcd hello world wait 1 loop end 学生在了解程序的基本结构后, 让学生对程序多一点认识,属于本课的拔高部分。为下堂课做铺垫。学生改写某些语句达到程序的百变效果,加深对程序基本结构的理解。 趣味游戏 (7分钟) 巡视辅导 根据学案修改语句,将仿真程序的显示结果“hello world”改为自己想要的句子。(只能显示字母和数字,不能显示汉字)。运行程序出现不同的效果:不同的文字、吃豆子的游戏。 针对现在很多学生只会对盲目地接受他人传输的知识,没有创造意识,设计游戏,意在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创造,体现个性。 知识拓展 (6分钟) 根据吃豆子程序延伸,讲解bascom-avr中造字程序的应用。 根据学案,在造字程序中写出 “上午、中午,下午” 同桌互相评价作品。看谁写的最漂亮。 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时候不要仅局限于某一知识点,还应有探究精神。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 互评能看到他人的长处,并在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能促进学生进步,又能增强同学间的协作。 活动三 硬件仿真程序的运行 (7分钟) bascom自带的仿真让我们可以检测语句是否正确,是不是说这样我们就可以直接走出实验室进行工程安装、测试硬件了呢?对初学者来说,这样很容易造成硬件的浪费和损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软件开发人员又开发了一种单片机的硬件仿真程序,叫做Proteus。它弥补了实验和工程应用间脱节的矛盾和现象。 演示:在Proteus中进行单片机接线、调用语句、调试,直到液晶屏幕出现正确的结果。 根据学案,运行Proteus程序,打开一个教师给定的文件,其中单片机线路教师已经接好,学生只需调用程序,体验硬件仿真程序的运行。 本环节弥补了实验和工程应用脱节的矛盾。让学生走出实验室,走进生活。有了理论基础,还应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硬件仿真程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学生 “动手操作”,体会到动手的乐趣。 点评与小结 (3分钟) 点评学生课堂内参加活动、活动完成的情况。 总结整堂 听教师点评。做自我评价。 及时反馈学习情况,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为学生增加编写程序的信心。 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活动情况做出评价,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并且做出反思,找到改进自己不足之处的方法。反思能很好促进学生的成长。篇3:《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参考教案2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参考教案2
信息技术基础――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03-05 15:00:25fzbzhpx 阅读:1786 关键词: 福州八中“一体三重”公开教学教案设计备忘录 开课教师 黄品霞 课程名称 信息技术 课程内容 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 开课地点 计算机教室(一) 教研课题 新课改环境下信息技术体验式教学实践 开课班级 高一(3) 开课时间: 11月10日 星期五 第3节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目标 1. 体验简单的计算机程序实例,剖析程序工作的过程,理解算法的含义和算法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初步了解算法的两种描述方法。 2. 在分析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初步体验简单的算法设计。 3. 在算法分析的基础上,体验用VB编写、调试简单程序,并检测运行结果。 (二)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 算法的含义、作用;体验并理解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兴趣。 教学难点: 解剖简单的计算机程序,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认识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 教学方法手段 (三)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了较丰富的计算机使用经验,他们能够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媒体表达等常用工具软件及网络应用等,对于程序学生接触较少,许多学生只是听说,对于计算机程序的工作过程、设计过程知之甚少,但高中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也掌握了较高的数学知识水平,对于初步了解计算机程序困难不很大。 (四)教学策略设计 1. 教学方法设计 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让他们亲自操作体验简单小程序,然后以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各环节为主线,按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检测结果的顺序,在教学中,学生通过实践体验、互动分析等方式充分理解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突出解决程序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对程序形式的整体把握上,着重让学生体验其特征和思想方法,特别是在教学中突出了对算法设计的体验,使学生充分理解算法对于程序设计、特别是对于一个人思维条理性所具有的重要作用,从而引发他们对算法、对程序的强烈兴趣。 2.学生上机操作安排和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情况 (1)学生通过运行汉诺塔程序、加密解密程序体验并理解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剖析加密程序、口令程序,制作“椭圆”程序,了解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代码、调试运行、检测结果的基本过程 (2)计算机教室,投影,网络,小小动画.exe,汉诺塔.exe,加解密程序,PPT导学课件,搜狗地图,口令.vbp,椭圆.vbp,VB程序 教学过程、设计与说明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及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观察和考查 信息技术的应用 (一)导入新课 运行小小动画.exe程序 观看动画 让学生直观感受程序是按一定的顺序运行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小动画.exe(FLASH) (二)体验程序(一) 1. 从印度古老的传 说引入汉诺塔问题 2. 演示3个盘子的 移动过程 3. 对汉诺塔问题的 条件进行分析,给出移动法则 4. 教师用程序演示移动5个盘子的方法,然后计算机演示移动9个盘子 1.学们运行汉诺塔程序,移动4个盘子,竞赛看哪位最快? 2. 移动5个盘子,竞赛看哪位最快? 让学生感受可利用计算机程序来快速解决问题,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并引起学生对编写程序的兴趣。 PPT 汉诺塔.exe (三)体验程序(二) 1. 创设情境:刘丽用 自己学过的程序语言知识为妈妈编写了一个加、解密程序 2. 演示解密程序 3.小结出解密程序的运行步骤 1)选择要解密的文件 2)自动显示解密前信息 3)对信息进行解密 4)自动显示解密后的信息 5)输入要保存的文件名并自动保存解密后的信息于文件中 4.解释解密程序 5.让学生比较加密和解密程序,找出实现加密和解密最关键的语句 1.思考并回答问题(加密,设置开机密码,隐藏文件) 2.用解密程序将文件“解密.txt”解密,解密后的信息保存在文件“解密1.txt” 。观察解密前后文件信息内容的变化,注意程序运行的步骤。 3. 新建一文本文件“练习.txt”,输入一行字符,可以是汉字、数字、字母,并保存。再运行加密程序将其加密,加密后保存在文本文件“练习1.txt” 中。注意加密前后信息内容的变化,思考程序是如何实现加密的。 通过操作 “加密”程序,观察其执行过程和运行结果;然后再操作一段相应的“解密”程序,比较并分析程序具体实现的功能。通过这些实用的简单计算机程序的使用,让学生对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有所了解,同时也告诉学生这样一个观点:计算机是通过执行程序进行工作的,当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无法利用现成的工具软件进行处理的时候,可以利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然后通过计算机执行程序来解决问题。 PPT 加密程序 解密程序 (四)小结 拓展 1. 程序是一些计算机指令,运行程序计算机自动执行指令,实现程序功能。 2. 程序设计语言有VB、VF、C等,可以用它们来编写程序 3. 当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找不到现成的工具时可以考虑编写程序来解决 回顾本堂课 打开搜狗地图搜索母校(初中)另存为图片放在班级的文件夹下面 提炼观点 再次体验程序的功能,激发学生编程的兴趣 PPT 搜狗地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不是对程序进行调试和编辑,而是初次体验与剖析程序设计的思想方法,通过体验程序、体验问题分析和算法设计等环节充分理解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引发学生对计算机程序的兴趣;特别是在教学中突出了对算法设计的体验,在教学中要照顾学生的差异,对于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有两种方法:顺序解析和逆向推理。逆向推理多运用于数学论证。在剖析程序时先从最终程序入手,然后推理算法设计,最后通过源代码进行验证,最后让学生通过修改代码程序来改变程序的功能,让学生亲历算法,验证猜想,读懂程序,尝试修改,避免了对程序与代码的细化解剖,而突出体验程序设计的思想,体验人机交互这个核心。 教研集备组评议意见篇4:用计算机标识以假乱真藏IP
现在许多局域网内的机器都设置了固定IP地址,这样很容易被内部或外部的 探知,进而发起攻击,因此我们需要在局域网里隐藏电脑的IP地址,以保证安全。我们可以将局域网内的计算机名改成一个假的IP地址,以此来欺骗初级 。具体方法如下:
在Windows 9x下,点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双击“网络”,在弹出窗口中点击“标识”标签页,然后将计算机名随意设置为一个IP地址形式的名称,点击[确定]即可,
在Windows /XP下,用鼠标右键点击“我的电脑”图标,选择“属性”,在弹出的“系统属性”窗口中选择“计算机名”标签页,在该标签页中将“计算机描述”后的文本框中的内容改为一个IP地址(见附图),最后点击[应用]即可。
点击阅读更多学院相关文章>>
分享到
篇5:用计算机程序制作三维立体画
用计算机程序制作三维立体画
摘 要 该文介绍了三维立体画的原理和制作方法,并给出了用C语言编写的源程序。借助于Pbrush.exe,读者可以自己设计和欣赏各式各样的三维立体画。
目前,市面上正在流行各式各样的立体画,其特点是从外表来看与一般的图案很相似,但是双眼紧盯着注视片刻后,一恍惚之间眼前便出现了画中画――立体像。笔者第一次看到这种画便被发明者的创意所倾倒。利用众所皆知的双眼视差原理,竟能在一张平面纸上制造出如此奇幻。但是立体画本身除了其发明者的灵感和画面创作者的别出心裁之外,其原理上并无神秘之处。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它,可说是易如反掌。笔者用一个晚上时间,便在微机上用BASIC语言实现了简单形体――平面圆饼的立体画。当然,要使该程序具有完善的功能,提高其制作速度,还是应该用编译语言(如C语言)来编写。本文中给出的源程序借助于Windows中的.BMP图形文件,可使大家自己制作任意形态的立体画。
一、立体画的原理
看过立体电影的人都知道,当人的双眼分别接收不同视角拍摄的图像时便会产生立体感。这是由于人眼长期观察的习惯造成的。和立体电影原理相同的立体摄影风景照片也很早就已出现。图1中给出了这种立体照片的示意图。左、右照片分别是人的双眼角度上观察一棱锥体时左右眼看到的图像(图2)。左眼看到的是棱锥的顶端向右错动了一些的图像,右眼的.看到则是棱锥的顶端向左错动了一些的图像。如果用一张硬卡片隔开两张照片(如图3),@@09A04000.GIF;图1@@
@@09A04001.GIF;图2@@
@@09A04002.GIF;图3双眼分别看两张画,会看到一个立体的棱锥体。这种立体照片的观察方法在测绘学中也早已采用。
但是,目前的三维立体画在形式上与这些很不相同。它是怎样在同一张画面上呈现立体的呢?首先,分析一下人们是怎样从这些立体画中看出“立体形体”的。从前面所说的可以知道,人眼要得到立体感,双眼必须有视差,即双眼看到的图像应该有差异。人们在看立体画时,都有“恍惚”一下的过程。在这过程中,双眼的视中心发生了错动(如图4)。这样@@09A04003.GIF;图4左眼看到的是画面的“偏左像”,右眼看到的是画面的“偏右像”。@@只要“偏左像”和“偏右像”的内容相当于图1的左、右照片,双眼就会感到立体形体。那么,能否把图1的左、右照片分别当做“偏左像”和“偏右像”,简单重叠来得到立体画呢?
显然不行。能够合成立体画的“偏左像”和“偏右像”是要满足一定条件的。
如果图5中表现的棱锥体的表面上有图案的话,
@@09A04004.GIF;图5像素a和像素a'应该具有相同的颜色,因为它们是从不同视角观察的@@同一个实体点。像素b和像素b'、像素c和像素c'的情况与此相同。把两幅画分别当作“偏左图”和“偏右图”,部分重叠成为同一画面时,在新的画面上这种关系仍应该表现为a=a',b=b',c=c'(如图6)。但这时应该注意到,在这张合成
@@09A04005.GIF;图6画面上,点a'既是“偏右图”上的点a',又是“偏左图”上的点b。而@@一张画面上相同坐标点的像素只可能是一种颜色,因此,产生了新的像素关系a'=b。另外,点a既是“偏左图”上的点a,又是“偏右图”上的点c',所以,a=c'。以此类推,点b'和点c也有类似的情况。因此出现了新的关系表示式,...'=c=c'=a=a'=b=b'=...。这就构成了立体画面上像素必须要满足的条件:“等颜色像素链”。立体画上的所有点都从属于某一条“等颜色像素链”。这就是所有立体画图案都呈现出某种程度上的水平周期性的原因。
因此,对于任意立体形状,只要构造出相应的这种“等像素链”,并按其规律充填图案即可得到立体画。但是正如前面所述,由于这种“等像素链”条件的约束,人们虽然可以随意构造出各种形体的立体画,但其立体形体的表面图案是不能完全随人意愿的。
二、制作立体画的计算机程序
由于人的双眼的水平性
[1] [2] [3] [4] [5]
★ 数对教学反思
★ 《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我学会了用计算机(精选5篇)】相关文章:
商的近似值教学反思2023-06-24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说课稿2024-01-13
五年级数学方程意义说课稿2022-12-11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教学设计2022-11-20
确定方向教学反思2023-08-13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应届生求职信2022-10-19
我学会了用微波炉作文2022-08-26
暑期学校机房研发工作实习总结报告2024-02-08
物理小实验家活动心得体会2022-09-23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练习课》教学反思2022-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