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

时间:2024-03-12 07:37:14 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精选15篇)由网友“九三八二”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并能积极分享!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

篇1: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

目前,在高职学校中,教育目标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既要有高度的文化知识,也要有高素质的人格、职业态度、做事方法。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高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深厚的理论知识,有高超的操作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育人先育己,一名合格的高职院校教师,自己首先要有职业修养,对待学校的忠诚,对待工作的热情,这些都会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也是学生在校实习和顶岗就业教育中潜移默化的教育环节。它不仅体现为教师本身的一种个人素质,更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在专业教师高素质培养中,主要要求教师以企业的6S管理来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树立示范作用和良好表率作用。

2.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巨大的,良好的校风、优良的传统能够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大学生活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心理成长的准备期,它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性格和对待问题的看法及处理方法。因此,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立足于“以人为本”,努力将科学发展观与高职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形成“可持续发展”,促进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3.将素质教育融入专业教育。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主要是从教学过程而不是从教学大纲中获得对特定知识的感知。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公共基础课教师,都要践行“传道、授业、解惑”的使命,在传授知识、实践技能的同时,将团结协作、与人友善、守时守纪、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优良的品质贯穿在教学活动中。

4.将素质教育纳入学生考评机制。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未来的“职业人”,因此对待学生的'考评应该是全方位综合评价。将素质教育纳入学生课程考核体系,如提高学生在课堂的表现能力、出勤情况、语言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能力等素质内容在课程中的分值,使学生注重个人素质的培养,进而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行动。高职院校要逐步形成一套完善的高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将素质因素作为一项评价指标,使其与高职学生专业能力评价体系一起,作为学生评优、推荐工作的参考条件。

综上,一名合格的高职毕业生,首先应该是一名拥有爱心、良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的人,其次才是具备高超专业技能的人才。因此,在高职教育中,素质教育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重要工作。

篇2:高素质文秘人才培养初探论文

高素质文秘人才培养初探论文

[摘要]在秘书专业教育中注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是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秘书人才的重点。文章分析了高素质秘书人才的素质要求及培养目标,并从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对高职学校秘书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 课程体系 教学模式

全面提高文秘学生专业素质是当前高职学校秘书专业教学的重要任务。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对秘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学校如何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全面发展的多向型、复合型秘书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深化高职学校秘书专业教育改革,是培养高素质秘书人才的关键。

一、秘书职业的素质要求及高素质秘书人才的培养目标

培养高素质的秘书人才,首先必须明确秘书职业的素质要求及高素质秘书人才的培养目标。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中国加入WTO,为秘书专业人才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而社会对秘书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一个优秀的秘书人员,不仅需要具备熟练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需要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和优良的思想道德品质。据此,我们应对传统的秘书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调整,将原来培养机关、企事业单位的一般文秘人员转变为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精通秘书业务、懂英语、会电脑、能驾车的应用型、外向型、复合型的现代高级秘书人才。这类人才必须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素质:职业道德素质、职业技能素质、人文素质、自我发展素质(能力素质)、创造性思维及创新素质、适应职业需要的身心素质。

二、优化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高素质文秘人才的关键

为实现高素质文秘人才培养的目标,当前,深化秘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主要措施。高职学校应根据秘书专业的素质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构建模块化的课程结构。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课程改革为基础,实行课程重组和相关教学内容的整合,避免重复、脱节的现象,通过课程的相互配合和协调发展,实现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

(1)文化素质模块。主要课程有:“两课”、文化与文学课程、哲学、体育、管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法律基础、经济法、任选课、专题讲座等。

(2)秘书素质模块。主要课程有:秘书学、秘书实务、档案管理、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秘书礼仪、沟通技巧等。这一模块的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应用性、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3)写作能力模块。主要课程有:基础写作、应用文写作、电脑写作、新闻采访与写作等。

(4)英语能力模块。主要课程有:英语精读、英语听说、秘书英语、秘书英语写作等。这一模块的教学,强调公共英语与专业英语的结合,强调英语听力与口语的训练,并确保英语教学的连续性。

(5)计算机能力模块。主要课程有:计算机应用基础、Office、Internet与网页制作等,并确保计算机教学不断线。

(6)相关知识模块。主要课程有: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基础、市场营销技巧、电子商务基础、商务谈判、全校选修课、专题讲座等。这是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而设置的,为学生自主选学、发展个性留有必要的空间。

(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秘书人才的综合素质

1.全方位开展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高职学校要切实加强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教育,要把德育工作当做重中之重。要经常调查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发展规律,改进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采用生动活泼、为学生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德育工作。在“两课”教学中,要结合秘书专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通过学习讨论典型人物的先进事迹,介绍反面人物的例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要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在秘书专业课程教学中,也应有意识地进行相关教育,做到“两课”与专业课相结合,使政治素质与职业道德的教育贯穿于整个大学期间。

2.从增强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入手,加强学生科学文化素养教育。秘书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和思想底蕴不足,将会影响其对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掌握,学生对社会、对人生难以形成深层次的认识,缺乏政治敏锐性,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应从增强人文素养和思想底蕴入手,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素养教育。在此,科学文化素养教育不单是指专业知识的教育,而是全面知识的教育,应包括专业知识、人文知识、自然科学知识等,使学生通过学习,提高人文素质,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丰富业余爱好,形成良好的气质,全面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3.改革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教学,强化能力教育。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是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宗旨的教育。能力教育是提高学生素养的本质要求,创新教育是重点,其核心是培养创造性人才。这就要求教育者必须注重个性发展,让学生的禀赋、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重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强化实践动手能力训练,突出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秘书专业教学中,要加大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力度,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高职学校秘书专业教学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以智力为核心,以专业为基础,以实践为重点,以技能为主线的`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增大实训比例,搞好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在教学过程中,可把学历教育和职业资格证书联系起来,要求学生通过秘书职业资格考试,取得秘书中级资格证书。

在秘书专业的技能培养中,应特别强调的一点是学生调研能力的培养。秘书工作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谋,因此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调查研究重在联系实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比较可行的选择是布置假期调研任务,开展有效的、深入的、系统的社会调查实践活动。每个假期布置一次调研任务,从易到难,通过五到六次的调研,可大大提高学生的调研能力,并养成凡事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习惯,在调研过程中学会交际,以增强环境适应性。

4.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充分发挥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渠道作用。改革课堂教学,是在秘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主体工程。传统的秘书课堂教学,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灌输为中心,教学效率低下。因此,要真正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必须大胆改革秘书课堂教学。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在教学目标上,要以训练为主线;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启发诱导,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教师要不断优化课堂结构,尽可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和训练。

教学方法的大胆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直接手段。高职学校要打破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和情境教学、现场教学等师生互动教学法,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创造出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生动活泼,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注意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批判性、创造性、发散性思维,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表现自己,将其主动性、积极性和潜在的能量释放出来,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习惯。另外,教师还应利用现代教育技术,革新教学手段,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增加课堂教学内容的信息量,加快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的速度,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习效果。此外,在考试考查的方法上也应进行改革。除采用传统的闭卷考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外,还可以采用开卷考试、案例分析、情景应对、秘书五项技能竞赛、模拟实习能力测试等方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篇3:高素质制药工程人才培养论文

1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STS教育理念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药工业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医药技术人才的要求也逐步提升。制药工程专业是适应现代医药行业的需求而产生的一个新的工科专业,主要培养从事药品制造、新工艺、新设备、新品种的开发、放大和设计的应用型人才。我国在共有34所高校设置制药工程专业,到,发展至已有240余所高校设置制药工程专业,包括综合性大学、理工科大学、药科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学类院校、医学类院校和独立学院等。制药工程专业的迅速发展充分说明了当今社会对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这为专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对专业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大学教育一直存在着重视知识传授而忽视科学方法训练、科学态度熏陶以及科学精神培养的问题;教学只是为专业知识服务,教学过程中沿用以分科知识为基础的纯学术化的知识结构,过分强调专科化,致使许多科学的分支或者综合性问题无法纳入到教学过程中来,缺少最新科学技术信息的融入和对陈旧知识的更替,缺少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的知识,缺少与当前重大社会问题有关的研究和讨论,缺少对各种问题的批判性思考;忽视专业的应用性和社会意义,使专业知识越来越远离生活,忽视生产技术和应用知识,忽视获取知识的科学方法、科学过程。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往往表现为缺乏兴趣,对所学到的知识不能灵活应用,素质提升受到阻碍。制药工程专业包含化学化工、药学、工程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体系,且应用性强,采用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过分强调专科化,会导致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相对孤立,不利于综合各学科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各学科分支学科的学习更是被忽视;此外,传统教学重理论而轻实践,使得专业知识远离生活,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不能灵活运用,难以认识到专业的应用性和社会意义。STS教育理念体现了现代社会对科学素养的更高要求,体现了现代科学教育不仅要培养理科专家,更要培育理解科学事实、方法、对象、对科学政策具备判断力的公民的教育思想。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引入STS教育理念,可使学生提高科学素养,增强对个人、社会以及全球发展的责任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将STS教育理念引入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使制药工程学科与科学、技术、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制药工程专业的社会价值,有利于克服传统教育的弊端,改变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应用的倾向,能够培养学生学会用整体、综合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STS教育理念的方法

2.1明确培养目标

制药工程专业具有技术含量高、学科范围广、应用性强等特点,因此,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不能仅局限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要让学生认识到制药工程专业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影响,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制药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应统筹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避免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忽视素质教育,要从单一的专业教育转变为全面的素质教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综合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创新应用能力的训练,做到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科学研究并重,着力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观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出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2.2调整课程体系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也在不断变化,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也应不断发展变化。目前,制药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普遍存在工程类课程和药学类课程分布不合理、专业界限划分过于明显、教学内容与社会生产实际脱节等问题,不能满足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可引入STS教育理念对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在课程体系调整过程中,应注重全面培养学生能力,在基础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注重化学类、化工类和药学类课程的均衡分布;拓宽专业口径、淡化专业界限,注重通识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的开设;细化核心课程,突出其专业性和应用性;注意各个课程开设的先后顺序和相互衔接,突出课程体系的连贯性。

2.3改进教学方式

实施STS教育普遍采用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向导”,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参与的程度[5]。根据STS教学的要求和制药工程专业的特点,可以通过在常规教学内容中融入STS内容,紧密结合相应主题,在制药工程专业教学中开展STS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多介绍制药工程专业的前沿知识;拓宽知识面,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教学手段,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多方面知识的融会贯通。

2.4建立评价体系

STS教育理念体现了多元化的教育价值观,因此,评价体系的建立应不仅局限于获得科学知识,还要注重对社会生活中与科学知识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的认识、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从过程、应用等方面对学生做出综合评价,实施“全面考核”。评价过程应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阶段,真实地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和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指导思想,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3结语

STS教育理念体现了现代社会对人的科学素养的更高要求,将STS教育理念引入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使制药工程学科与科学、技术、社会中的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突出制药工程专业的社会价值,能够培养学生学会用整体、综合的观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通过明确培养目标、调整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式、建立评价体系等方法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中引入STS教育理念,培养出具有较强应用能力的高素质制药工程专业人才。

篇4:企业会计人才培养途径探讨论文

企业会计人才培养途径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对新型会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挑战。经济全球化正在飞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经营管理的复杂化、多元化已经显现,企业能否健康发展,能否经受得住市场等各个方面的考验,内部管理尤为重要。会计管理作为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是精益管理的重要手段,当前对会计人才的要求更加严格,那么会计人才作为会计管理工作的第一资源,是会计职能发挥的主体,会计人员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提高企业会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水平,增强会计人员综合素质是当今社会和企事业单位面临的一项重点任务。现在对会计人才的重要性和会计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予以分析,并探寻如何培养企业会计人才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人才培养;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一、加强会计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会计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利用专业的会计核算和管理方法,通过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信息及各种形式的报告,并帮助决策者做出各种正确有效决策的一个人才队伍。会计人才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理念主要是价值创造与维护利益。所以,会计是企业的计划、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为了促进企业经济健康发展,必须提高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挖掘潜力,会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手段,那么会计人才队伍素质提升就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1)核算会计及时提供正确的会计信息和其他有关资料,为经营者、投资者、决策者提供切实可靠的依据。(2)财务会计根据国家政策财经法规等,正确核算、监督、管理和服务,能够正确处理国家、企业、个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和财务关系。(3)管理会计能够如实反映企业经营目标完成情况,与预定的目标、计划、预算等进行比较分析和检查,客观评价企业内部业务部门的工作业绩,找出差距,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意见和建议。(4)管理会计积极主动地参加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能为企业实现未来生产经营的最优化运转,而提出更加优化的方案,为企业领导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帮助和有力支撑,从而提高经济效益。综上所述,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会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中,人才培养是关键。

二、分析企业财会人员配备及培养中存在的差距与不足

(一)有些企业财会人员知识更新速度慢,专业技术水平力量薄弱

现在虽然我国企业会计人员数量很多,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过低、有的无职称或低职称、人员结构不合理现象,其中核算会计占比85%以上,工作时间主要是进行财务核算工作,涉及管理会计工作方面较少,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管理型会计人才缺口较大,需要在培养管理型会计人才方面加大力度。

(二)部分企业领导对会计人才培养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企业管理层特别是小型企业管理层思想观念老化,更注重眼前和业务的拓展,缺乏长远,较少关注内部管理,认为会计只是算账、报税,对会计工作及会计人员重视不够,不能提供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和机制,企业发展也不同程度地受到阻碍。

(三)有些企业会计人员学习进取心不够,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距

我国把会计继续教育作为会计知识更新的重要手段,但是有些会计人员存在被动应付,学习流于形式,没能做到真学,知识水平和能力没能真正提高。部分企业为大力培养会计人才也做了诸多努力,但缺乏规范系统的会计人才继续教育和培养机制,难以充分发挥其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后续保障作用。

三、努力培养企业会计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优化财务会计人员结构,提升会计锻炼和发展空间

一是企业制定《财会人员素质提升方案》,进一步规范会计人员配备,加快知识及人员更新速度,优化财会人员队伍。根据不同职级给予补贴奖励,促进财会人员自觉学习意识的不断提高,及时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职称,对无职称的必须考取后才能上岗。二是从现有会计人员队伍中选取专业技术和学历高、工作实、素质强的人员,进行重点培养,适时交流,均衡分配到需求人才的单位。三是建立定期轮岗制度,把重点培养对象调到企业内部重要岗位进行轮岗锻炼,加强学习,熟知各部门及基层单位的主要业务及工作职责,成为会计理论水平高、业务实践能力强,最终具备综合管理能力、防范风险能力、决策服务能力的管理型会计人才,能够站在企业整体发展的高度,为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出谋划策。

(二)提高重视程度,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培养

一是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引导培训机构面对中小企业对会计的需求,培养有强烈的职业意识,一用上手、一用对路的职业人才。二是企业内部通过定期开展培训,采取多种学习途径,如网络培训、开展会计顶端人才专家知识讲座等,增加会计人才知识储备,不断提高其胜任能力。三是开展技能竞赛、分享交流、撰写论文评比等活动,并对表现好、成绩优的给予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不断激发会计人员的学习热情和工作干劲,极力增强会计人才队伍素质,提高会计人才综合管理水平。

(三)完善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与企业用人无缝隙对接

一是制定会计人才培养制度,拓展会计人员晋升渠道,做好会计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和创新会计人员教育培训机制,企业可以拿出一定的职工教育经费,与有关职业技术学校签订联合培训计划,职业技术学校派出骨干专业教师,每年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举办骨干企业财务负责人培训班,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提高教育培训质量。二是做好提升高级财务人员培养工程。一方面加大对已具备中、高级会计师职称的会计人员培训。每年组织会计人员到省内高校或国家会计学院等专业院校进行培训,丰富学习内容,开拓眼界和思路;另一方面注重培养高端会计人才,组织选拔优秀会计人才,建立企业会计后备人才库,重点培养能够引领会计行业发展方向的高级人才,鼓励进入会计骨干人才培养工程系列。通过多种形式培训,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会计人才,真正实现与企业用人无缝隙对接。

四、结束语

全球经济一体化,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多方竞争、实体经济发展压力加剧,实体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对中、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因此,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强化多种措施,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企业财务会计人员的培养,努力培养出多层级的适合企业发展的中高端会计人才,实现会计人才和企业用人无缝对接,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优质保障。

篇5:平面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论文

平面设计应用型人才培养途径论文

[内容摘要]校企合作搭建实践基地平台,开展“教、学、实践”综合教学模式,既能不断提高教师和实习教练队伍的整体素质,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又有助于学生获得实践设计经验,较快提高应用能力。

[关键词]平面设计;校企合作;学以致用

一个合格的平面设计师的职业能力需要具备两点:必要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运用自如的平面设计职业技能。为此,专业教育务必在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习计划、真题设计等方面不断创新,既要强化学生的专业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实践能力,避免培养出理论不全面、实际操作能力低的学生。

一、平面设计理论教育不能脱离实际

平面设计专业教育的理论课程设置要使学生获知平面设计的一般规律,系统掌握视觉传达基础理论。无论是设计的整体构想、构图布局、色彩协调还是文字配置都能深刻植入脑海,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掌控,才能指导和胜任平面设计工作的专业需要。目前的教学现状显示,由于沿用原有教学模式,教学创新不够,学生对平面设计意义认识不足,使教、学、实践脱节。专业教师必须首先做到理论与实践牢牢结合,才能编制出高水平的平面设计理论课程教案,才能让学生学而顿悟,形成平面设计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一生受用。

二、平面设计技能教育务必学以致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大发展,企业、客户需求设计质量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精良、素质过硬的专业设计人员远远不够,经常有设计人员对企业所需不知从何处入手,专业技能脱离实际,不能学以致用,这就要求学校培养大批具有扎实专业技能知识的人才。在专业技能课程设置中,要循序渐进,教师应结合大量真实、成功的设计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由浅入深、学以致用,特别是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规律,培养兴趣浓厚、志向远大、基础扎实、能力突出、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的拔尖学生,积极输送更多的出类拔萃的平面设计专业技术人员。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高情商与沟通能力,使其具有正能量的艺术设计鉴赏力,从而才能使其成为大胆又含蓄、智慧又谦和、热情又耐心、善解人意又坚持原则的高情商设计人才,才能更好地了解国际、国内市场潮流,了解企业、客商的实际需求,更好与制作者、生产者沟通,设计出理想的作品,获得客商的满意,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成功案例是“教、学、实践”创新的最好借鉴

开展“教、学、实践”综合教学,是目前平面设计专业教师积极尝试的创新教学方法,成功案例很多。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在校学生李春萍的平面艺术设计作品《三宅瓷舍》(指导教师黄宗池),由于其设计理念的新颖、设计形式的古朴而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再如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在校学生叶宁的设计作品《自然的味道》(指导教师黄宗池),从整体到局部,环环相扣,各种碟、碗、盅、匙,乃至包装使用的芦秆、草绳,无不充满乡土气息,足见其在设计过程中深入生活,高于生活,该作品最终荣获“20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优秀奖”。近几年,广东第二师范学院美术学院积极探索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先后担任中国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获奖证书设计、广东省第十二届农民体育运动会吉祥物设计;在广东设计之星大赛获得金奖、铜奖,在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获得银奖,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获得银奖,在第七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获得优秀作品奖,在第三届中国高等院校设计艺术大赛中获得优秀奖,在第二届全国平面设计大展中获得银奖,等等。

四、校企合作搭建“教、学、实践”基地平台

如何让“教、学、实践”综合教学发扬光大,这是每一位平面设计教师都务必深思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校方和企业双方的教育培养合作,不断提高教师和实习教练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为实践性教学创作提供稳定的良好环境,确保实践性教学质量。

2.校企双方在培训合作上搭建广泛的合作空间,校方可以为企业提供设计人员培训,辅导专业理论知识。

3.企业可以为教师现场实习和参观考察提供便利,教师在深入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和需求的基础上,可以在教学中更好地结合生产实际传授知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用灵活的授课手段,力求用活教材,增加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4.增加学生的实践学习课程,能使学生充分深入到平面设计的第一线接受实践训练,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真题设计”,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独立承担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又解决企业的市场需求。

5.积极与企业、会展业等外界沟通联系,学生的作业可以直接参加投标和展览,能增强学生的参与度与荣誉感,学生能认识到不是为做作业而学习,能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6.利用寒暑假期,安排专业老师和学生,到对口企业进行勤工俭学,让学生了解企业与商业的关系,理解和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精髓作品,为日后服务于社会打下良好的专业基础。总之,“综合性”教学将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有助于学生获得实践设计经验,较快提高应用能力。

五、“教、学、实践”为一体的创新教学模式切实可行

目前艺术院校在学科改革建设中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员和设施,平面设计师资队伍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教学改革、教学应用及提高,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保障。多年来,各艺术院校也与多家优秀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教学环境和实践环境。如果教师与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设计人员能通过“教、学、实践”为一体的基地平台更紧密地配合,就能使学生在艺术设计专业上成长得更加快速,让他们在走入社会之前就具有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一定能力。这是体现高校的“开放性”“实践性”“协同性”与“创新性”,适应设计行业新环境、新需求最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切实可行的。

篇6: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途径管理论文

1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的素质要求

物流管理的技能型人才指的是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物流产业中遇到的各种难题。总的来说技能型人才有两方面的内涵:一是要能够除了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学习之外还应该具有良好的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在岗位素质上能够与社会需求对接,主要任务则是培养其运用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的能力,不在于理论的创新而是怎样更好地应用理论;二是注重良好的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结合。因此,对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提出了全新的素质要求:

1.1道德素质的要求

一个优秀的人才不仅仅是具有技能型技能,最基础的还是具有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除此之外还要具有良好的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操守,热爱祖国,为了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贡献力量。

1.2职业素质的要求

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是全方面的。首先就是要具有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主观能动性为我国的物流产业贡献力量。其次则是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在工作中能够与同事或者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合作,遇到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时要具有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然后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沟通技巧以及吃苦耐劳的品质也是不可或缺的。除此之外更是对技能型人才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2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的能力结构要求

2.1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能力

物流产业与社会经济环境和国家政策变化息息相关,只有掌握了基本的.经济理论、管理理论和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胜任物流产业的管理任务。因此为了能够正确对待各种业务的变化,物流业务人才必须熟练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

2.2管理运用能力

这要求物流管理人才具有良好的职业判断能力,针对国家政策和相应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自身业务特点,采用合理合法的运营方式,对物流活动进行有序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从而使得公司运营有序进行,降低成本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效益。其次则具有严密的思维方式,物流系统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管理任务,必须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货物送达目的地,因此其管理人才必须要有严谨、科学的运营能力,保证物流系统运行的健康有序。中职阶段专业课程注重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操作训练,注重职业规范和职业意识养成,培养学生作业操作职业能力。高职阶段专业课程注重岗位技术领域发现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物流方案设计与物流综合统筹技能和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

2.3良好的信息技术能力

从技术设计角度而言,物流系统也是一个信息流动过程,货物传递过程中的库存状态、货物监控等各种供需双方都需要的货物信息有赖于及时的信息反馈。因此要求企业的物流管理人才能够准确及时的处理各种各样的信息同时又必须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类似的信息服务,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篇7:物流管理人才培养途径管理论文

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需要具有更强、更完备的实践操作能力,其基础知识理论需要一个广泛的实践迁移舞台,同时也更需要具备很强的终生学习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成长,对于物流管理专业技能型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但是从目前的情势来看,物流管理的教育存在很大的问题。在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途径方面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3.1强化教师素质,优化教材内容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要想培养出技能型人才,那么其教育制度则应该是倾向于注重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高校只有在学生的课程内容的设置上注重强调实践能力,创造各种平台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鼓励学生进行实践,然后进行反馈,再学习,这样一个实践和理论交织的过程才能够真正促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一方面,学校的教师素质应该是全方面的。以往我国高校的物流专业的研究生、博士生或者是教师大都是从经济管理专业、机械工程或者是交通等专业转变研究方向而来,这些研究人员整体的知识架构和整体的知识内容也是存在很大问题的,加之缺少在物流产业中工作或者研究的经验,使得整个师资队伍更是偏向于理论化,在教学过程中若是不能很好的将理论和物流产业中的实践联系在一起的话,整个理论教学就会显得很是苍白无力。

另一方面,现在市场上关于物流管理专业教材可谓是鱼龙混杂,其内容很多是脱离实际情况,加之抄袭、雷同、不齐全等状况频发,导致符合国家规范性的基础教材匮乏,而适用于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材更是屈指可数。

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教材本身是十分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其对教材的案例的丰富性、针对性和教学的可操作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针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要配备合适的教材。例如可以结合物流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物流产业中的行家进行传统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扬长避短,也可以引进国外物流管理专业方面的优秀教材作为参考。

3.2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

从学科设置初衷来看,物流管理专业侧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技术能力和操作能力的实战,因此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应该具备物流管理中的各种实际技能,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很好的岗位适应能力。例如让学生对参加一些企业实习或者通过网络视频技术、多媒体等手段,加强物流知识的更新和传播。具有一定物质基础的学校也可以通过建立物流工程实验室等方式,进行流程模拟教学与生产性真实任务实训,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一系列的产学研合作,为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好的实践平台。

3.3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优化,与时俱进

为了培养技能型的人才,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则要坚持适应性、差异性和实践性的原则,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的突破,塑造新型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首先则是要根据社会的需要调整物流专业培养人才的方向。例如根据物流产业对于物流人才细化的需要可以将物流管理专业细分为企业物流、国际物流或者物流供应链等方向,针对每个方向深化课程内容。

其次则需要将创新能力的教育纳入到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体系中。例如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实验、参加技能竞赛或者考取职业资格证等方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们进行创新。还可以开展学科知识竞赛、社会调研、行业先锋讲座等方式,向学生传播产业前沿趋势,促进其探索的欲望。

除此之外,应该广泛吸收社会各界对于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的意见,尤其是相关企业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对学校的教育体系有着指导性意义。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是为了经济发展而服务,因此其教育体系应该以需求为导向,尤其是要做到地域性特征和高校培养人才特点相结合。如沿海地区的高校开设物流专业则应该侧重于港口物流方向;而原来属于铁道部或者交通部的高校在开设该专业时则应该相应的倾向于铁路或者交通部门的物流方向。

4结语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技术,培养适应现代化发展的物流人才已经成为我国物流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面对我国物流产业和社会对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研究人才培养方案,以及中职、高职物流管理教育合理分工和有效衔接,对进一步完善物流管理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深远的意义。培养技能型和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物流人才培养的必然趋势。

篇8: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论文

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论文

摘要: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是我国近十年来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系统研究肇始于本世纪初高校扩招时期,其研究领域主要涉及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及其分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和个案研究等。学术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指导。但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此领域的研究,存在着观点趋同,结论缺乏充分证据支撑等问题;研究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和结构性;研究方法传统、落后;理论研究不足,不能有力地指导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关键词:近十年;应用型创新人才;述评

近十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地方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上,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分层分类办学的必然结果。应用型创新人才既不是低层次的技能型人才,也不是“高大上”的研究型人才,而是一种直接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它既强调“在创新中应用”,又注重于“在应用中创新”。本文主要阐述了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情况,供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管理者借鉴和参考。

一、近十年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现状

20世纪中国学术界的研究没有涉及“应用型创新人才”,近年来查阅文献,在“应用型创新人才”研究领域比较有影响的成果有:《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四题》(许为民,张国昌,)、《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改革》(严新平,谢峻林,李志峰,)、《地方工科院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蒋毅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与职业类高等教育体系构建》(韩学军,2010)。当今,人们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进入崭新的阶段,研究领域涉及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特征、培养路径和培养模式等问题的探讨。

(一)对应用型人才划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内涵和特征的研究

学术界一般将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等四大类型。刘维俭、王传金根据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大需要,把人才划分为学术型、应用型两大类;然后再根据科学原理转化成产品的过程,把应用型人才划分为工程型、技能型、技术型三大类。[1]学者许为民、张国昌深入分析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类型,将其分为理论性、设计性、技能性、操作性四个层次。[2]什么是应用型创新人才?其内涵是什么?学术界对此研究还不深入。早在尹家明、杨国祥提出了“创新性实用型人才”概念,[3]陈婵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就是将科学技术创造性地应用于生产实践的人才,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活载体。[4]邹栎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应用型和创新型两大类型人才的复合体。[5]严新平教授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综合素质上:健全的人格、多元的知识结构、完善的能力结构、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6]陈婵则认为这类人才应具备以问题为中心的知识整合能力、以实践为导向的科技转化能力、以协作为方式的团队工作能力、以沟通为目标的国际交往能力等四种能力。[4]尹福玖认为,应用型创新人才一般具备下面三大特征:完善的能力结构、多元的知识结构、全面的创新能力。[7]张新跃将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特征概括得较为全面,认为,它具备以下五大特征:知识结构的完整、系统和科学性;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创新产品生产技术和工艺;较强的职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具备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三位一体。[8]

(二)对影响和阻碍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因素的研究

总体而言,我国大学生理论基础较为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尚可,但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一些资料显示:我国多数大学生缺乏强烈的创新意识、创新欲望和创新兴趣,观察能力偏差,求同思维趋向弱化了创新精神的生成。是什么原因影响我国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罗怡平认为,人才培养方式的偏差导致高校探究式学习氛围不浓,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9]汤哲远、龚美君认为,人文教育缺失、教学模式单一和教学内容陈旧使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缺乏后劲。[10]卢新则归因为急功近利的非理性人才市场的牵动。[11]帅相志、许家明认为,高校课程考核和评价制度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载体落后导致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缺失。[12]吴毓斌认为,我国高校以“管理者为中心”的教学管理模式严重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多数高校仍然固守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以控制为目标,以教师为中心和主导,要求学生围着教师转,这与“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现代教学管理理念相去甚远。施开良、姚天扬、俞庆森回顾了我国50年来高校人才培养的历程,认为高校培养出来的千千万万服务型人才理论基础较好,应用能力尚可,但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他们分析了我国服务型人才创新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即知识结构单一、思维结构单元化、学生求同思维定势、教学模式千篇 一律。[13]

(三)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和措施的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上,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高校分层分类办学的必然,也是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那么,怎样去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胡珏认为,必须推进校企合作,创新产学研合作模式;注重学生应用创新能力培养,构建协调的'教学模式;调整课程结构,构建宽专适度的课程体系。[14]肖辉赞认为,要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强化创新教育的观念,课外社团活动是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校园文化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综合素质是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内涵。[15]邵波结合工科院校人才培养实际,提出了下面4条措施来加强工科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以职业元素为中介构建人才培养计划;以学术素养与工程能力结合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16]谢晓芳认为,要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推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尊重学生的差异与个性,因材施教,发挥特长;紧密校企合作和构筑新型的人才培养机制,全面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17]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石金峰教授提出要坚持三个原则(基础要牢、思维要强、实践要笃),坚持三做到(做到学而优则思、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培养三类人才(复合型、应用型、敏捷型),在教育理念上改革创新;通过把握好三个环节(加强学科专业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文化建设),强化四个保障(解放思想的保障、质量特色保障、人才队伍的保障、科学管理的保障),整体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18]

二、对近十年国内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的评述

国内学术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切入视角新型、研究方法多样、研究成果丰硕,能给地方本科院校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起借鉴作用。但此类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有待今后更深入的探索。

(一)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究,存在着观点趋同,结论缺乏充分证据支撑等问题

除了极少数学者研究成果外,大量的文章都涉及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实践应用能力不强,但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充分的数据佐证,大多是人云亦云,其结论往往是想当然,难以信服。很多学者的文章阐述国内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不合理、课程教学模式传统、实践教学体系陈旧,其论点趋同,罗列出来的现象大同小异,没有针对性地结合某一类学校、某一区域学校去分析。许多学者似乎看到了中国高等教育一大堆的严峻问题,但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妙方。有些留洋学者罗列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措施,但理念明显超前,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许多文章都分析了当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文章,但论点大多是泛泛而谈,新意不够,对二十一世纪需要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紧迫性、重要性的分析停留在表面上,缺乏深入的挖掘。有些研究文章混淆了“创新型人才”与“应用型创新人才”两者内涵的区分,导致在其人才特征描述上张冠李戴,让读者云里雾里。

(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层次性、结构性的研究

总体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缺乏系统性研究。目前,在国内期刊网上虽然能查到大量有关“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文献,也有一些相关著作渐次出版,但从总体上看,理论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研究缺乏系统性,至今未见到一本从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视角系统研究我国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专著,大多数著作缺乏从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关系的研究;缺乏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等机制方面的研究。另外,从研究成果的结构性来看,在高等学校内部影响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及新模式构建的微观领域探讨得很多,中观领域(某一类型和某一层次高校)和宏观领域(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与外部的社会关系)探讨得相对较少,尤其是中观领域。对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研究得较多,对硕士、博士研究生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得相对过少。

(三)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方法总体比较传统、落后

目前,我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多种多样,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法、教育观察研究法、教育实验研究法、教育发展研究法、历史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调查访谈法、质性研究法,等等。这些林林总总的研究方法彰显教育科学领域研究的成熟。然而,纵观我国学术界对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一点也看不出成熟的迹象和趋势。此类研究主要停留在对教育问题一般的经验论述上,轻定量研究、重定性分析,重静态研究、轻动态研究,研究方法传统、陈旧、单一。虽然一些学者试图用系统论视角探究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但对系统论的运用也仅限于文字上的泛泛而谈。很少有采用实验研究、实证研究、定量分析的文章和著作,大多数都是定性分析和文献研究的文章。其实,对一个大学生的创造能力的测量、对大学生群体创造性行为的心理学分析、对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特征的分析,等等,采用定量分析比定性分析更具说服力。

(四)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比较丰富,但相应理论研究不足

虽然学术界近十年来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领域在持续地深化,但与高等学校丰富生动的人才培养实践相比,理论研究显得相对滞后。凭心而论,国内学术界对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数量不少,但质量堪忧,有影响、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不多。目前,有较强解释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论无非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分层分级办学理论、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理论,等等,其他教育理论还在实践中有待进一步总结和提炼。从学术研究主体来分析,高等教育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者很少有高等教育研究的学者和专家,大多是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以及高校职能处室的领导和其他相应的工作人员。

篇9: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论文

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论文

国务院在《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中指出:“职业教育要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服务。实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生产、服务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紧缺的高素质高技能专门人才的培养。”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职业学校改革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一、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依托校企合作平台。职业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应由企业的岗位需要和标准决定。学校和企业应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深入交流,统一认识,统一思想,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学校根据企业需求和岗位需要设置课程,安排校内实训,企业为学校提供用人标准、岗位标准以及校外实习基地。

建立定期的校企会谈交流制度,有利于学校和企业之间及时沟通信息,及时掌握本校学生学习的基本动态和学生职业素质情况,有利于学校及时弥补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漏洞。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将企业中优秀的管理者和技术人员请进学校,对本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培训,可以提高专业教师的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师生了解企业文化,掌握企业动态。

如20xx年,笔者学校和中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11月安排11级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在企业管理的小区内实习2周,12月又请企业有关人员结合校内专业实训对学生进行培训。学生的学习状态大为改观:在实习中,他们渴望企业多安排工作任务,渴望通过实习多了解物业管理知识。实习结束后,学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热情大幅提高。

二、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有优秀的专业教学团队。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教师不能停留在吃老本的阶段,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专业学习,努力达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因此,学校应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专业教师队伍培养制度,鼓励专业教师进行自我提高。通过举办各类培训、专题讲座和讨论,更新教师的职业教育理念,有效引导教师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依据职业教育的理念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选拔、评价标准和评价制度,推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鼓励校内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考取注册行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等途径,培养专业教师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三、建立校内实训基地,实施“理实一体”教学模式

校内实训基地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为此,学校应建有一个高水平、综合实践性强的校内实训基地。基地应立足于校企共建、资源共享、互利共赢,集专业教学、技能培训、工作实践、职业鉴定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充分满足学生核心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训的需要。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应以行业企业为依托,积极寻求行业企业的.技术支持,同时切实满足专业教学的需要。校内实训基地的建立,为实施“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提供了物质基础,学生可以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有利于增进学生对本专业岗位的了解,为顶岗实习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提高就业能力。

四、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它既是对人在职业活动中行为的要求,同时又是职业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与义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必然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因此,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在学习中,要向学生正面灌输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明确为什么这样做、应该怎样做;明确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把握职业道德修养标准,提高学生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让学生了解各行各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使学生树立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特别是在新生入学时进行德育教育效果会更显著。同时,职业道德教育也要与专业教学结合起来,寓德育于专业教学中,使职业道德逐步渗透到学生的思想意识中。通过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好形势下,职业学校应不断完善教育教学制度,改善教学环境,为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而努力。

篇10:综合型汉语言人才培养途径论文

综合型汉语言人才培养途径论文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汉语言文学的教育方式和理念均发生了改变,普通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的教育需求,所以,为了更好的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我们需要对现有的教育模式进行改革以期望满足现在的人员需求。本文主要是从汉语言文学的教育形式着手,剖析该专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良的地方,并且提出新的改进方法及教学模式,尽可能完成汉语言文学的变革,也为了更好的满足国家的人才需求。

关键词:培养;汉语言;人才;途径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中国汉语言文学专业出现了许多问题,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应用方向和就业率上存在很大问题,近几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率很低,他们所学的知识内容很难应用到工作中,因为这个原因学习汉语言专业的人数也在逐年锐减,这就给我们鸣了一个警钟,要求我们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模式和内容上做出相应的改变,顺应社会发展,从而培养出更加适合社会发展的优秀人员。

二、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面临的问题

第一,专业不再是热门专业,所报人员逐年锐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于各种人才的需求也在逐年增加,各个学校也因为这个原因进行人才扩招,中国高等教育的模式也在发生改变,越来越亲民了。尤其是最近这几年,随着各个学校不断进行扩招,学校的教学方式也在发生改变,为了适应当下的严酷的就业压力。这里特别强调的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因为社会的需求量较小,很多大学生出来都找不到工作,不得不改行做其他的。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近年来很少有学生愿意报考汉语言专业,导致该专业的'招生变得很困难,想要在当下是时代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不得不从本质上进行改变,尽可能培养出适应时代变化的多功能型人才。第二,改变师资队伍,培养优秀的老师。学习的关键一个是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另一个就是教师的带动情况,好的教师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想要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变,首先要从师资力量上进行改变,培养优秀的教师,优秀的师资力量是教学变革的关键。面对汉语言文学当下的情况,最主要的就是吸纳优秀的教师从根本上改变教师队伍。相对其他的专业而言,汉语言文学的师资力量远远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这也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落后的原因,如果不从根本上进行改变,那么很难挽回当下的局面。第三,落后的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下的发展。纵观近几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并没有进行创新,还是几年前的样子,尽管将科学技术融入了课堂之中,但是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没有多大的改进,还是以满堂灌为主,许多老师都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是并没有掌握其精髓,往往都是生搬硬套,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教材内容,因为这些原因大部分学生会失去学习的乐趣,导致大家不喜欢学习。人们常说,没有不会学习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为老师的原因,导致大部分学生没有好的学习环境,学习兴趣缺失,相应的能力和才智也不会提高,培养出的学生只会考试,不能应付社会上的诸多问题。第四,汉语言文学需要创新。面对当下的环境,社会中都是利益至上,对于专业性反而要求没有那么严格,所以人们基本上不会去重视,因为汉语言文学在社会上得不到肯定,所以学习的人越来越少,逐渐的失去了它存在的价值,所以汉语言文学出现了很多问题。

三、如何进行改革

第一,课程的合理配置。想要培养综合型人才首先要对学生的课程进行合理的调配,这样才能培养出真正有价值的人才。另外,在设置课程时,应该符合社会和学生的自身需求。对于想要深造的学生,应该根据其专业,合理的配置相应的考研和考博士的课程,在不断提高学生知识才能的同时增加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知识底蕴。相应的,如果学习汉语言文学的学生以后想要从事文职工作,还可以安排相应的课程,突出教学重点,尽可能帮助学生们提升自己的技能,让学生尽快融入到工作环境里;合理的课程有助于学生日后的发展,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中,应该鼓励同学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安排规划自己的未来,在当下的时代里更好的发展。第二,提高教学条件,鼓励教学创新。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中,兴趣是学习的关键,如果同学们对于这门课程没有足够的兴趣,会局限同学们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做出相应的改变来适应学生,根据教育进度合理安排课程,更好的激励学生,以新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第三,注重实践。由于社会的改变,教育也在发生相应程度的改变,汉语言文学不应该以灌输为主,应该适当的组织学生进行实习,丰富同学们的课外活动,让同学们感受到学习汉语言文学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促进同学们多方面的发展。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是需要人才的,尤其是需要综合型人才,虽然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较枯燥,找工作也不是那么理想,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更好的设置这个专业,合理的配置课程。为了满足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人才的需求,没有哪个专业的设置是不合理,只要不断改进,继续注重实践,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培养,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汉语言文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长.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探[J].明日风尚,(23):239.

[2]施祥爱.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思考与实践探究[J].鸭绿江,2016(10):183.

篇11:独立学院工商管理高素质人才培养探究的工商管理论文

独立学院工商管理高素质人才培养探究的工商管理论文

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公益性事业。

随着工商管理教育的兴起和发展,大多数独立学院开设了工商管理类专业。在办学过程中,合理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造就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适应当今世界日新月异的政治、经济形势和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要求,是关系到独立学院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也是独立学院培养21世纪管理人才的重要课题。

一、背景

(一)知识经济对高等教育的挑战

当前,知识经济已初现端倪,其主要特征表现为:知识不断创新、更新速度快。据有关资料显示,人类近30年来创造的知识大约等于过去两千年的总和,预计到2050年,今天运用的科技知识可能只占当时拥有知识总量的1%(王兆峰,田官平,)。同时,各学科既高度分化又相互渗透,高新技术不断产生并投入使用。在这种环境下,一方面要求工商管理人才掌握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求其具备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素质和能力。这些都将对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具体来说,为了适应知识变更的需要,独立学院必须注重培养工商管理人才莸取知识的能力和奠定扎实深厚的基础。

(二)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特征

经济腾飞要求具有广博知识的各类复合型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际,为了适应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和激烈竞争,对工商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概括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21世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科学思维方法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从事工商管理的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鉴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定位的不同,为了学生最大限度的莸得就业机会,独立学院必须注重在管理知识、能力和相应素质方面培养学生,造就一批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商管理人才。

(三)创新型国家的客观需求

,中国科学院在《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报告中指出: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和源泉,技术创新是竞争力的根本所在,知识传播体系(高等院校为主)旨在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这三者构成了国家创新体系的支柱。党的十六大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倡议,指出自主创新的关键在人才,培养人才的关键在教育。上述这些都明确了高等院校是以传播知识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己任,承担着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使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为此,独立学院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智力支持和应用型人才时,需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培养,同时塑造起大胆创新、锐意进取的品质与性格。

二、独立学院的特殊之处

独立学院是在公立普通高等院校中设立、以民办机制进行管理运作的本科层次的二级学院;是更好更快地扩大高等教育资源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今后我国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参见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以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4-23)。一般认为,独立学院介于本科与专职院校之间。因为其独特的办学模式和历史背景,具有与一般院校不尽相同的特点,尤其与母体高校及重点院校相比,具有三大特殊之处:

首先,生源的层次性。独立学院招生分本科和专科两个层次。本科虽然录取的学生一般比母体高校低一个批次,但往往具有很

好的培养潜质,通常入校后在学业、能力和素质等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专科录取的学生一般控制在当地资格线以上,良莠不齐,在很多方面比如学习能力需要培养。其次,个性的多元性。独立学院的学生通常成绩差距大,但兴趣广泛,思维活跃,乐意接受新事物;在人际沟通、组织协调以及创造能力等方面有一定的优势,在文娱、体育、电脑、英语等方面常有较为突出的特长吴冰,周艳,)。在兴趣引导和个性培养方面有很大的空间。再者,需求的务实性。由于高昂的收费,独立学院的学生及家长期望学校教育的直接消费价值和对学生未来就业的价值都较高,因而表现出较强的主体意识。鉴于上述三个方面,独立学院必须根据生源的初始素质进行因材施教,合理定位,在培养广博的知识基础同时,塑造学生的个性与特长,使其成为满足社会需求的适用型人才。

然而,社会的发展总是复杂多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管理难题,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和方法去解决。这就对以招收三本学生为主的独立学院提出了重要课题:当前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确定怎样的目标,如何为21世纪培养有学习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三、独立学院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目标

雅克?德洛尔曾在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的研究报告中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教育应当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即身心、智力、敏感性、审美意识、个人责任感、精神价值等方面的发展。这样具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有可能成为将来在工商业中得到最大发展的领袖和经理人才(雅克?德洛尔,)。相应地,独立学院在办学过程中也应强调学习知识、应用知识、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并将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集中体现在知识、品质和能力等方面。对于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来说亦当如此。

(一)工商管理的.一般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要回答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在应该学习什么、为什么学习和怎样学习方面并没有统一的意见。据有关学者调查,目前不同类型的高校,其工商管理专业所设置的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席酉民,),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

1.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现代工商企业、政府机构、咨询公司等部门从事管理以及教学科研方面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人才;2.掌握管理理论与方法,具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能力,具备扎实的理工与管理基础;3.有一定自然科学基础和工程科学技术知识背景,掌握管理基本理论与方法,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较强的复合型人才;4.培养具有开拓精神和良好的管理素质,有较高的决策能力、组织能力和指挥能力的高级管理人才。上述培养目标虽然描述不同,但皆反映了工商管理的一般培养目标,即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文素质和科学素养结合、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换言之,都相应地涉及到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内容,这也正是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进一步要实现的素质要求。

(二)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

如何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培养学生,使他们能够得到适合社会需要和个性特点的发展,是人才培养中要考虑的首要问题(吴冰,周艳,2005),即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问题。从历史的角度看,独立学院的前身民办二级学院是通过第二批本科最低分数线降分这样的方式招收了一部分考分稍低的考生进入高校本科学习的(徐平原,)。而民办二级学院最初是为了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应运而生的,因而它的立足点就在地方、就在区域,所培养的人才首先是要为地方威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鉴于此,并结合独立学院的特殊性,本文认为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宜定位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第一,本科层次的应用型人才,适应经济收入较高家庭对高等教育的需求;第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符合企业集约化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社会人才需求,有广泛的就业机会和岗位;第三,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符合独立学院招收三本学生的生源特点,与一本二本的学生相比,这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思维能力较弱,但往往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实用价值观。因此,从整体上看,独立学院的学生更适宜培养成为应用型人才而非研究型人才。推及到具体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可描述为:全面发展的应用型管理人才。具体通过构建独立学院工商管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从多渠道、多方位地灌输管理及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领导和管理能力等,成为应用型的上手快、后劲足的服务地方的合格管理人才。

四、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素质要求

一个人的素质包括品质、知识和能力等三大方面。其中,品质是推动个人行为的主观力量,决定着一个人工作的愿望和干劲。知识和能力代表了一个人的智能水平,决定着一个人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发展潜力。素质则是决定一个人为何做和能做什么、还能做什么的内在基础,是由多方面的品质和能力、知识组合而成的。

根据成功素质教育思想的观点,自身的成功素质是莸得成功所需要的条件之一,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专业素质主要指专业知识的积累,莸得专业知识的方法和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非专业素质主要指人的价值观、人格品质、敬业勤奋、创新精神、思维方法、心理承受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对于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而言,对学生的素质要求主要表现如下:

1.知识方面:需要接受通识教育、广博教育,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并培养对组织赖以生存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感知、分析、理解、应变能力及对未来的洞察力。知识是从事工商管理工作的基础与源泉。不仅要求掌握专业知识,同时由于工商管理工作是一项综合复杂的艺术,涉及广泛的领域,因此需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如:政治、法律方面,掌握所在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和条例,以便正确把握发展方向;经济管理学知识,懂得按经济规律办事,掌握基本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2.品质方面:强烈的管理意愿和良好的精神素质。包括创新精神、实干精神、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商业环境,工商管理人员需要有创新精神,勇于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等,以适应时代的发展的要求;要敢于冒风险;要有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要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善于团结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社会、造福社会的奉献精神。

3.能力方面:较强的适应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信息能力。工商业需要具有通才的眼界,能全面考虑组织的问题,对复杂的环境有敏锐洞察力,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能把含糊的和没有条理的信息条理化,得出对问题的准确解释、形成决策的能力。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增进与产业的融合,培育学生的产业敏感性和创业主动性、领导才能和企业家精神。能力与知识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不断积累与丰富,有助于潜能的开发与实际才能的提高;而实际能力的增长与发展,又能促进管理者对基本理论知识的学习消化和具体应用。

此外,还需要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适当的人文引导与人文关怀。值得一提的是,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还需立足地方,以市场适应性为宗旨,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培养符合地方要求和当地环境的全面发展的管理类应用型人才。

五、结论

综上所述,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可定位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根据实际生源的条件与特征,办出学校的特色,培养出既合格又有特长的管理类人才。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积极培养学生相应的知识、能力、品质等多方面素质;可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科学的课程内容,以及适当的教学方式来实现。比如说,加强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协调,提高课程的系统性与科学性;通过课程设置培养综合能力等。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有待进一步探讨。

篇12: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探讨论文

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探讨论文

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据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结果,与学生个人、企业单位的期望值差距甚大。究其原因,可围绕主观与客观两方面来分开阐述:

1.1主观因素

一是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判断。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制”就业模式或多或少的仍以其残余力量影响着一部分大学生的就业认知,认为还能够“子承父业”,从而怠于学业,也不清楚此前社会的真实就业情况,盲从心态相当严重,继而缺乏对就业形势的正确、全面的认知与预测。同时,受限于教育资源的差异化,大量资源还是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从而推动发达地区更为发达,在生活环境、工作待遇、发展前景等各方面都优异于其他地区,导致大量大学生扎根于此,以期加入收入可观、福利优厚的大型企业,导致偏远地区或是经济发展中的地区招工难,而发达地区则千人、甚至万人竞争同一职位的奇异现象,从而也造成大量毕业生成为该地区的“就业困难户”。二是缺乏对自身综合能力的训练。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其效果是显著的,但也是缓慢的。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较以往已然有所进步,但与当下社会发展脚步相比较,仍然差距明显,难以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就近年劳动力市场调查所发映出的大学生整体素质而言,主要存在下述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专业知识不牢固,既缺乏深度又少有宽度;其次,基础技能不熟练,基本的沟通能力和协作能力都无法熟练掌握;再者,动手应用能力不强,思维局限且鲜有创新意识,对个人兴趣、追求、目标理想等缺乏正确认知;另外,还有一种两极现象,一部分大学生对自身的过于自信,好高骛远的目标期望,另一部分则是过于紧张自卑,一问三不知。种种现象综合,反映出大学生的就业期望与企业单位招用标准存在显性矛盾,继而也证明了当代大学生综合能力亟待提高。

1.2客观因素

一是人才培养模式落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的诟病在于单一化、片面化的教育模式,专业课程深度不够、宽度有限,导致学生的知识体系的构建薄弱无力,既不扎实,也不渊博。教育改革推行至今,前后已有数十载,却鲜有大师级学者出现。大学讲堂中,仍沿用着“灌输式””填鸭式”等陈旧老化的教学形式,过于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却乏于关注其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别说社会实践能力的提升。如此情景下的学生,长期禁锢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思维一致、行为一致,实则难以与此前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相匹配。殊不知,但凡古今与中外,集大成者无一不是通才。由此,这也向我们反映出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薄弱环节,即“通才”教育的缺失。二是就业指导服务缺位。纵观时下高等教育模式,仍未彻底摆脱过去的诟病缠身。具体地说,首先是对学生的教育,仍执着于理论灌输的基础上,虽然对学生综合素质、专业技能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所关注,相关教学考核评价能够持续性的围绕理论知识的考察与检验,但对学生是否具备将理论结合实践进行实际运用的能力、能否突破旧知而有所创新等问题则鲜有重视。教学模式的停滞,自然而然,学生的思维意识、创新能力也就难以有所突破。社会发展的脚步却从未停歇,市场经济下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和标准早已突飞猛进,禁锢在传统培养模式下的大学生显然难以适应当下变化,就业率逐年下降便是其直接体现之一。虽然各高校为此专门开设了对口课程,如,《职业生涯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人生规划指导》等,但同样的问题也同样的加付在这些课程的.开设上——“灌输式”的理论指导、“口号式”的精神传达,既未对学生实际需求进行深层、全面的摸底了解,也没有主动记录学生求职动向,所起到的指导效果微乎其微。三是社会舆论导向干预。传统社会深受“官本位”思想干预,即便是立于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的当下,仍有部分个人、家庭或企业单位偏执的人认为大学生属于精英阶层,毕业后必须跻身上层社会、投考公务系统,享受好单位、好工作、好资源,偏离正轨的价值取向将这股不正之风吹进了校园、家庭,引致部分毕业生一味追求高待遇、高报酬、高地位,对自身期望过高,逐渐模式就业的灵活性与社会责任感。同时,即便当下社会就业招聘已接近透明公开程度,但仍有部分“歪风”从中作怪,企图以“走后门拉关系”或是“幕后交易”的形式为学生谋求职务,使得部分毕业生过分依赖这份“稳定关系”,将就业的希望全权寄托于上,并将“人脉”的建立作为求学入职的必修功课,逐渐遗忘需要为维护就业市场公平而恪守本分。

2.就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2.1制定符合本校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划

现代高校人才培养已逐步覆盖同一目标——培养复合型人才,由此,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也已有所改变,不但需要接受公共学科理论基础的授学,还要以专业为对象进行技能拓展训练。在此期间,教学模式应以学生个体差异性为根本,了解并掌握学生实际水平和潜在能力,坚持素质教育“人本理念”,以高校学情为辅导,设计具有弹性的人性化培养模式,即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素质目标、以学生个人喜好和职业规划为标准的人才培养规划。

2.2根据市场岗位的供需现状设计人才培养方案

历年就业率反映出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已失衡,供过于求的局面导致用人单位的聘用要求逐日提升。在此环境下,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必须结合动态市场进行及时调整,将市场意识植入人才培养方案中,使之形成引导力,能够根据市场变化来变化人才培养目标,继而使得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编订设置能够取得最优化效果。比如,当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校企合作模式,为毕业生提供了大量实践理论的机会,逃离了“纸上谈兵”的困境。企业与高校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更接近市场需求,能够进一步拓宽大学生就业深度与宽度,进一步挖掘其潜能、发挥其作为社会人才支撑的实质力量。

2.3以“就业胜任力”为目标落实人才培养策略

实践证明,以“就业胜任力”为节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显著提高毕业生的显性和隐性能力,使得毕业生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够更快速地适应工作要求,为其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夯实基础,还能够帮助人单位实现岗位资源的科学化、合理化配置,促使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更符合社会与市场实际需求。具体地说,以“就业胜任力”为节点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结合不同学生个体的不同能力来进行融合互促,有意识地进行编排,在发挥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促进彼此学习与分享能力的相互传导,从而借助通力合作来实现共同的提高。关于以“就业胜任力”为节点的人才培养途径应遵循下述几点:一是应当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在此基础上进行渠道的拓展,围绕就业趋势和人才质量进行平衡调整。如,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兴趣点和隐性才能,根据其个体性格特质来进行就业指导和培养引导,尽可能地保持对学生显性和隐性能力能、综合实践能力、个性化追求三方面的均衡培养。二是应当根据高校所在地域和当前社会整体就业趋势,制定人才培养规格,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等多元化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就业岗位需求标准为导向,全方位强化毕业生的自我管理、人际管理、任务管理、岗位管理能力和知识水平、专业水平、办事效率等。

3.结束语

综上,为社会输送集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各高校办学的根本宗旨,对于就业型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结合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市场供需情况,还要合理利用人才培养体系理论的辅助指导,通过全面发展和发扬大学生个性,促其学会并掌握如何将继承和创新结合、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发展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结合、理论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做事和做人结合,以点燃学生就业激情,充分挖掘自身潜能,进而切实推动创造性的无限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敏.基于就业导向的高校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11).

[2]原成成.“实训+科研+就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高校科技,,(8).

[3]孙云龙.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6,(2).

[4]李芳.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对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考[J].知识经济,2015,(11).

[5]苏文鹏.关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关问题的研究[J].商情,2015,(12).

篇13: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途径论文

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实施途径论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以及江苏大学生等11所高校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使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南京省11所高校师生、领导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来了解南京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现状,为了确保研究结果具有可信度,利用电话访谈的方式从高校体育部负责人处获取“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涉及到的资源配置情况,最后利用EXCEL和SPSS13.0软件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具体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设置情况

教育部为了确保各大高校可以更好的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要求高校要通过成立领导小组的方式来作为硬性条件,同时也要作为教育部门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进行评价的关键指标,通过表1锁门可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11所高校中,仅南京大学、江苏大学、江南大学以及中国药科大学等7所高校设置了领导小组,占54.5%.另外45.5%高校并没有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与发展进行指导,就总体形势来说南京省各高校予以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足够重视.

2.2高校体育师资力量情况

根据表2数据可以发现,在接受调查的11所高校中共有76名教师的工作年限在5年以内,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15.2%,近164名教师的任教年限达到了11~,仅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32.8%,13名教师的任教年限达到了以上,仅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2.6%.这组数据可以充分说明南京省高校体育教师队伍呈现出年轻化这一特征,对南京省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带来了很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然而,在调查研究中发现近50%的体育教师的工作年限都没有达到,并且这一部分教师的体育教育经验、专业水平方面良莠不齐,会对南京省高校全面施行“阳光体育运动”产生过大的影响和限制.

2.3学生参与状况

南京省高校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以三大球、自行车以及慢跑等有氧运动作为主要运动项目,并且在接受调查的1000名大学生中有784人参与了有氧运动项目,占本次调查总人数的78.4%.另外有少数高校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开展了无氧运动项目,例如,短跑、跳高以及拔河等,占本次调查综述的21.6%.南京省高校大学生喜爱参与健美操、跆拳道以及自行车等有氧运动,主要是这些体育运动具有良好的娱乐性,大学生在运动健身过程中可以享受到快乐,部分高校开展的无氧运动具有运动强度大、耐力要求高等特点,并且学生在开展这类体育运动时容易产生乏味的心理状况,尤其是一些身体健康水平较差的学生不会选择无氧体育运动项目,所以当前南京省各高校在贯彻教育部门精神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依旧存在大学生选择比例不均、甚至是失调等问题.

2.4学生参与动机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动机主要来源于人的精神、物质需求,而行为是满足人需求的重要过程,人的欲望驱动其从事某些行为,以便于其可以获取物质满足或者精神满足.南京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大学生外在的操作程序和步骤是由内隐思维驱动的,而且体育运动自身的需要引起大学生行为趋向,通过研究可以证明大学生是否对“阳光体育运动”感兴趣.从表4可以发现,接受调查的南京省1000名高校大学生中,468人次选择了增强体质是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动机,占本次调查研究总人次的24.2%,400人次选择了应付体育课考试作为参与“阳光体育运动”的动机,占10.7%,同时还有258人次表示主要参与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师下达的体育学习任务,占本次调查总人次的13.3%.通过对这一结果的分析可以明确认识到,南京省高校大学生没有予以“阳光体育运动”内涵、作用足够的认识与了解,或者是将参与“阳光体育运动”作为大学生受高等教育阶段的体育学习任务,很多大学生都走入了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是体育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的误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因此,南京省各高校在发展中要深入认识到这一问题,如何解决大学生对“阳光体育运动”没有准确认识、了解这一问题,已成为限制南京省各大高校进一步深入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主要问题之一.

2.5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形式

南京省各高校由于受到自身水平等级、师资力量、地理位置以及教育资源配置等因素影响,使一部分高校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中采用了体育课或体育课外活动的形式,还有一部分高校为了满足大学生个性化需求将其设置为俱乐部形式,另外一部分高校采用早操或课间操的组织形式,其中30%的大学生表示本校的“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为体育课,22.3%大学生表示本校的“阳光体育运动”组织形式为早操或课间操,20.9%的.大学生表示本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以课外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来满足大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对这组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高校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中,教师主导、教师监督以及教师教学管理是主要组织形式,大学生在该种环境下很难培养出积极主动参与的良好意识,还有一些高校定期举办校运动会、冬季阳光长跑以及体育节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组织形式.

3南京省高校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途径探索

3.1高校领导予以“阳光体育运动”高度重视

调查研究中发现一些高效的领导人员没有予以“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足够重视,或者是领导人员根本没有意识到“阳光体育运动”实施对提升学生健康水平的积极作用,因此,建议教育部门要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或者是以硬性文件的方式来引导高校领导人予以该项工作足够重视,消除高校行政力量对“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实施产生的影响与限制.再者,建议高校领导者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过程中要坚持以身践行的原则,通过实际行动来引领大学生去认识、去了解、去重视“阳光体育运动”,并要在国家相关教育文件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标的将该项工作落实下去,确保高校全面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取得既定效果.

3.2完善高校大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建设

高校领导人员通过以身践行的姿态势必会在短期内引起本校大学生的参与热潮,高校能否利用这一机遇来对“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建立科学的长效机制,决定高校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能否取得更高的成果,避免大学生参与热情下降后失去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因此,建议高校结合国内外体育教育先进成果来完善大学生体育成绩评价体系,例如,学校每学期对大学生进行一次体质达标测试,并将评价结果纳入到每一个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期评优评先中.高效管理工作中要结合“阳光体育运动”实施要求来建立匹配的规章制度体系,结合高校专业特点、学生素质特点来建立长效运行机制与评价体系,利用多种途径来消除大学生客观因素对其参与性和积极性的影响,使每一个大学生在受高等教育阶段都能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这也是高校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可以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3.3教育部门要加大各大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

现阶段南京省各高校除“211”高校外都面临教育经费短缺等问题,尤其是一些民办独立院校、高职院校等,学校很难拥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持体育教学物质基础建设,无法为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体育运动环境难以引发其兴趣,因此,建议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要针对这一问题来适当加大高校经费投入力度,帮助高校建立现代化的体育场馆等基础体育设施.再者,高校在体育器材设施建设中要以《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作为主要依据,如果教育资金过于紧张则可以适当的采购一些低成本体育器材设施,避免体育教育资源的匮乏对高校“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效果产生影响.最后,高校在面对教育资金短缺这一问题可以考虑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社会服务供给力度,通过与省内外一些大型企业来达成合作协议,利用社会资本来建设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和完善的体育教育设施.

3.4利用大众媒体动员全社会参与“阳光体育运动”

现阶段社会各领域并没有深入认识到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是政府、高校以及全社会共同的义务,社会力量的参与不仅体现在其需要支撑体育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要通过大众媒体等众多平台来宣传“阳光体育运动”的内涵和作用,使更多社会居民都能深入认识到高校开展该项活动的积极作用,从而使在社会上为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再者,充分利用大众媒体来加大“阳光体育运动”的宣传力度,帮助每一名学生家长都要认识到当代大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和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的意义,彻底改变一些学生家长传统固化的思维模式,让家长可以更好的支持大学生积极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

4结语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从多个角度探析了南京省高校“阳光体育运动”开展状况,结合部分高校的“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推动南京省高校在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可以达成党中央、国务院下达的教育目标.

篇14:推进素质教育实施途径新探论文

推进素质教育实施途径新探论文

【摘 要】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说到底是国民紊质和人才的竞争。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关键因素。为了祖国的未来,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推动素质教育实施势在必行。

【关键词】素质教育 知识经济 个性发展 教学观念师资水平

二十一世纪,各种竞争势必更加激烈,并且将主要体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说到底是国民素质和人才的竞争。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将成为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格局中地位的关键因素。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场所,是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学校和教师应具有超前和创新意识,为了祖国的未来,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推动素质教育实施。

一、只有提高全民族素质,才能适应知识经济要求

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的创新及创造性应用将成为人类社会进步不竭动力。没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永远跟不上时代脚步。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标准,以选拔为目的,以升学率论功过的应试教育的缺陷是十分明显的。而“学会知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学会发展”是迎接新世纪,肩负新挑战的人的`素质的要求。素质教育的“两全”(面向全体、全面发展)“一化”(个性化),注重全体受教育者自身纵向比较的发展、提高和进步,实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整体性教育。同时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挥积极、主动精神,调动挖掘内在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学校教育本身的目的就在于关注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得到与其成长相适应的教育。开发学生的潜质,使每个学生在学校中能够充分学习与发展,促进个性社会化,从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而培养创造性人才是社会进步、时代发展与知识经济对学校提出的最高目标要求。

二、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推进素质教育实施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学的素质教育将成为社会化的终身教育的一部分。为此,为适应挑战,顺应潮流,中学亟需在教学观念、内容、方法和目标上不断革新,才能够推进十五大提出的“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首先,学校教育在教育观念上应从以传播知识为主的教育转向以培养学生素质为主的教育。素质教育是通过学校教育的各种活动来进行的。进行素质教育的关键在“内化”,因此,学校的教育活动应从课堂教学内容入手,有意识地激发学生自主性,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诱发学生的创造性。

其次,学校教育在内容上应更加综合化、全面化,增强学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不断掌握和学习新知识,探索创造性运用各种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将成为人们生存的基本方式,学校教育要不断拓展学习领域,形成灵活充实的课程特点,促进自然、人、社会科学领域的交叉与结合。应从情感领域、认知领域、技能领域及识记、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方面设置并强化课堂教育的德育渗透点、情感培养点、知识练习点、技能训练点,以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三,学校教育在方法上要因材施教,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具有创造性进取精神的人才。学校要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具备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意识和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问题意识”;学会创造性思维,打破常规。突破传统,有敏锐洞察力和丰富想象力;要有创造力和开阔的视野,善于综合。开拓新领域的能力;具有坚强的意志、敢创新、敢冒风险、敢于怀疑、敢于批判的科学精神。

第四,在教学目标上学校应改变封闭式教学观念。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健全的人,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只有具备较强社会适应性,能够迅速适应社会变革的人,才能够在变幻的世界中找到适合自己发展并能促进社会发展的职位。

学校教育应变封闭式为开放式,鼓励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参与实践。加深学校与社会、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具有宽厚的知识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在各种不确定因素并存的复杂环境下,具有迎接挑战的勇气和自信。

第五,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提高师资水平。迎接知识经济挑战,对教师提出更高要求,不仅要通晓所教学科的知识和懂得教学方法,还必须具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为人师表的师德,精通素质教育的方法与艺术,更重要的是具有前瞻性眼光,因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取决于师资的质量与水平,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又不仅仅取决于教师本身的学识和教学艺术,更在于教师本身是否具备正确的教育理念。尽管所有这一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但必须从现在起就朝这个方向努力,如此,我们才无愧于新世纪的希望。

篇15: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探讨论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途径探讨论文

摘要:为满足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使学生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各院校不但对学生学习成绩加以重视,同时对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也是愈加重视起来。但是在具体操作阶段,依然存在于实际要求不符的问题和现状,基本教育机制有待完善,并且许多问题应该得到整改和创新,达到多元化建构的主要目的。当前教师自身素质普遍偏低,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工作开展环节遭受多方阻碍和影响。本文针对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和特点等,对其本体实施途径的多元化建构要点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心理健康;实施途径;多元化;策略

应该注意到的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都是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的,教育最终目的,从实际角度而言,不仅仅是为了提升学生群体学习成绩,真正目的即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核心操作环节,只有达成心理健康积极发展和学生们综合水平提升,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为社会和国家输送优质人才。需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节,旨在更好更优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且使其具备优良素质,使其勇于面对多种机遇和挑战,需要及时建立较为健全的心理健康教育结构体系,以多元化要素操作模式为主,在教育管理方面下足功夫,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得到深度强化,以多元化操作模式来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达到学生心理素质提升和综合能力提升的.主要目的,其身心不断发展的同时,也会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在高校学习生活中,广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即将成熟而并不成熟的阶段,并为具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心理急容易出现扭曲现象,这一点从很多事例都可以证实,而大学生正处于学业、恋爱以及即将面临工作等各方面的压力,保持强劲心理素质尤为重要,所以此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能效。与此同时,又有很多实例表明,心理健康且心理素质过硬的同学在处理挫折、困难时表现出很强的适应能力,不容易被情绪所引导思维,而且学习成绩及学习质量也都很高。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规范学生思想道德及行为习惯,很多高校学生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大都是由于自身心理素质过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导致心理疾病的产生,因此在处理事件的时候较为偏激,没有正确的判断能力,严重者甚至构成犯罪。所以,为避免此类事件发生首先需要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着手,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全面发展做铺垫。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1、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认识不足

现在大学关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上,很多院校对其重要性认识仍有待加强。首先,由于大学阶段学生都主攻自己的专业课程,没能认识到好的心理素质可以为其以后工作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重视度远远不足,当前呈现出表面化工作问题和形式化工作问题等,未能够有效处理部分问题,实际工作任务也没有落到实处上,加之教师自身素质局限性现状存在,尚未达到预期要求标准,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缺失,使得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得到顺利开展和有效延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促进受到了严重阻碍。

2、没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很多相关教育部门往往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方面的教育,而忽略了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导致学生心理素质偏低,接受能力较弱。因为大多数高校普遍认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不重要,此种认知偏差存在致使健康教育结构体系构建流程出现问题,不合格、低效率的管理频发。然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相当重要的,大学阶段是面临就业的最后时期,如今社会发展较为形式化,如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心理素质过低,就无法在社会和工作中立足。

三、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措施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基础

教师是引导者,对学生的学业有很大帮助,同时影响学生行为习惯的规范性。相关教育部门应重视师资的专业水平,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要聘请专业的教育人员,无论是个人素质或者思想上都要满足教育要求。各院校在聘请教师时,要设定严格的考核内容,以此来筛选综合素质优越及专业水平优秀的教师。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高校领导要实施监督,检查教师在工作中的行为和态度,并通过听课形式了解教师的整体水平。在主科教育与心理教育中要分工明确,不能两者身兼一职,必须保证教师的专业性,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传授学生知识。较为正确的操作方案便是对专职教师进行系统化理论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综合保障教师心理素质等能够达到讲师要求,校方应定期组织和开展一定的演讲活动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去丰富教师自身心理素质和专业理论知识,为后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优良基础。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构建和谐教育氛围

目前我国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并不健全,教育模式亦比较单一,同时教学氛围还需有待加强。因此,学校相关部门需逐步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多心理健康知识进行宣传,组织成立心理健康小组、公开健康讲座,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与安排,循序渐进的提升高校学生群体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的完美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任务任重而道远,其教育实施途径仍需不断开拓创新。因此,各院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到日程之上,坚持以人为本教学原则,要关心和爱护每一位学生,为日后学生工作和生活等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黄志军。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提升-《湘潮月刊》2015.

[2]粟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第二课堂体系的规范化建构-《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6.

[3]姚红,葛君梅。新世纪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多维路径建构-《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

体育教学中加强成教大学生挫折教育的意义与途径论文

高校教师教学方法创新途径的论文

临床医学职称评聘革新途径论文

小学德育课题开题报告

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途径探析论文

浅谈幼教学术期刊选题策划的影响因素与途径论文

南京一中高中生德育互动模式研究开题报告

探析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论文

浅谈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及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教育论文

构建双元制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与途径论文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实施途径论文(精选15篇)】相关文章:

浅析高校体育社会化的建设与需要的论文2023-05-12

浅谈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双语教学探索教育论文2023-03-23

大学行政管理途径的创新研究论述论文2023-01-07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论文2023-05-21

开题报告的撰写方法及格式写作规范2023-05-30

大学生创业教育重要途径探讨论文2023-04-16

从学校与教师角度论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途径2022-05-04

实施网络化作文教学论文2023-09-09

管理会计优化创新途径分析论文2023-12-15

小课题开题报告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