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之二(精选9篇)由网友“中二敏感的学生”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之二,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之一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之一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佚名
教学目标:
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写好六个字。在“整体交互”的语文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经历发现的过程。动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体会萨沙三次发问的心情,引导感情共鸣。
教学难点: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
1、助读.课件。
2、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读懂读通了课文,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认识了14个生字,写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
2?听写含生字的4个词。
3?背投:“森林中一家四口在游玩,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可是这个孩子却不服气,”板书课题。“他做了什么事,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二、深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把写野蔷薇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通过对比阅读,谈个人感受。
2?萨沙和你们一样,也想做一个强者去保护弱小。课文从第三段开始给我们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自由读3~9段。
3?指导读好萨沙的三次问话。
(1)读3~4段,背投萨沙的话,讨论此时萨沙是怎么想的。
(2)读5~6段,对比阅读,体会萨沙不服气,不承认自己弱小的心情。
(3)读7~9段,背投萨沙和妈妈的话,体会人物心情。
4?分角色朗读3~9段。
5?萨沙不甘心做最弱小的,在生活中他是怎么做的呢?引导说出例子。
三、指导写字
1?观察6个生字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由学生提出最难写的字,写时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3?学生交流其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己写。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2:《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之二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之二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佚名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学过程:
一、感知大意,诱发情感。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我不是最弱小的
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这是感人的一件事,老师第一次读到它时,眼眶里情不自禁噙满泪水。今天让我们用心去读它,体会它。
3、现在让我们随萨沙一家到森林里去。
二、读悟交流,抒发情感。
1、自读自悟
自由轻读第二节,用“――”划出描写森林美好的语句。
指名读出有关语句,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一齐欣赏。齐读。
它虽然只是一朵野蔷薇,但却让我们欣赏到了花色的艳丽,闻到花的芳香。请允许我读它,把它的美好献给大家。
你们尽情欣赏吧。
2、正因为有了花的.美好,“母亲和孩子……看书”学生朗读。
3、你想对花说什么?
4、突然,雷声大作……(出示)
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5、这滂沱的大雨使原本美丽的花成了这般模样(出示)
你听到花的呻吟了吗?它仿佛在说什么?把你的同情献给它。
看到花这样,你有没有想到是否能为他做些什么?
文中萨沙为花做了什么?
三、循疑导学,升华情感。
1、看到萨沙的行动,你有什么疑问?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二节“爸爸赶忙……第六节”解开心中疑团。
你们寻找到答案了吗?
文中哪些语句告诉你的?(出示朗读)
你读懂这两句话了吗?
让我们记住这他。
你愿意做最弱小的吗?萨沙呢?你从哪儿了解到的?
所以,你们瞧(出示朗读)
此时,你仿佛看到花怎样了?仿佛听到花在说什么?
感谢萨沙,你们听萨沙在问(出示朗读)
请一生做萨沙,你现在可以对他说……指名回答。
四、.总结
是呀,只要我们自觉保护弱小,那时,我们不仅给予了他人快乐、幸福,我们还可以自豪地说(生读题)
你们的话语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响,因为当你们说出这句话时,表明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一在你们心中生根。
现在,请你们怀着这份情,把你读文后最想说的一句话告诉大家,好吗?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3:《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的教案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的教案
教学目标:
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写好六个字。在“整体交互”的语文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经历发现的过程。动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体会萨沙三次发问的心情,引导感情共鸣。
教学难点: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
1、助读.课件。
2、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读懂读通了课文,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认识了14个生字,写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痹谛碌挠锞持懈聪叭隙磷帧
2碧写含生字的4个词。
3北惩叮骸吧林中一家四口在游玩,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可是这个孩子却不服气,”板书课题。“他做了什么事,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二、深读课文
1笨焖俣量挝模把写野蔷薇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通过对比阅读,谈个人感受。
2比沙和你们一样,也想做一个强者去保护弱小。课文从第三段开始给我们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自由读3~9段。
3敝傅级梁萌沙的三次问话。
(1)读3~4段,背投萨沙的话,讨论此时萨沙是怎么想的。
(2)读5~6段,对比阅读,体会萨沙不服气,不承认自己弱小的心情。
(3)读7~9段,背投萨沙和妈妈的话,体会人物心情。
4狈纸巧朗读3~9段。
5比沙不甘心做最弱小的,在生活中他是怎么做的呢?引导说出例子。
三、指导写字
1惫鄄6个生字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庇裳生提出最难写的字,写时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3毖生交流其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己写。
篇4:7《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之二
7《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之二
教学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学过程:
一、感知大意,诱发情感。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我不是最弱小的
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这是感人的一件事,老师第一次读到它时,眼眶里情不自禁噙满泪水。今天让我们用心去读它,体会它。
3、现在让我们随萨沙一家到森林里去。
二、读悟交流,抒发情感。
1、自读自悟
自由轻读第二节,用“――”划出描写森林美好的语句。
指名读出有关语句,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一齐欣赏。齐读。
它虽然只是一朵野蔷薇,但却让我们欣赏到了花色的艳丽,闻到花的芳香。请允许我读它,把它的美好献给大家。
你们尽情欣赏吧。
2、正因为有了花的美好,“母亲和孩子……看书”学生朗读。
3、你想对花说什么?
4、突然,雷声大作……(出示)
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5、这滂沱的大雨使原本美丽的花成了这般模样(出示)
你听到花的呻吟了吗?它仿佛在说什么?把你的同情献给它。
看到花这样,你有没有想到是否能为他做些什么?
文中萨沙为花做了什么?
三、循疑导学,升华情感。
1、看到萨沙的'行动,你有什么疑问?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二节“爸爸赶忙……第六节”解开心中疑团。
你们寻找到答案了吗?
文中哪些语句告诉你的?(出示朗读)
你读懂这两句话了吗?
让我们记住这他。
你愿意做最弱小的吗?萨沙呢?你从哪儿了解到的?
所以,你们瞧(出示朗读)
此时,你仿佛看到花怎样了?仿佛听到花在说什么?
感谢萨沙,你们听萨沙在问(出示朗读)
请一生做萨沙,你现在可以对他说……指名回答。
四、.总结
是呀,只要我们自觉保护弱小,那时,我们不仅给予了他人快乐、幸福,我们还可以自豪地说(生读题)
你们的话语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响,因为当你们说出这句话时,表明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一在你们心中生根。
现在,请你们怀着这份情,把你读文后最想说的一句话告诉大家,好吗?
7《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5:《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教学目标 :
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写好六个字。在“整体交互”的语文活动中,引导学生走进课文情境,经历发现的过程。动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在生活中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
体会萨沙三次发问的'心情,引导感情共鸣。
教学难点 :朗读人物对话。
教学准备:
1、助读课件。
2、通过第一课时的教学,学生已读懂读通了课文,理解了词语的意思,认识了14个生字,写了6个生字。
教学过程 :
一、复习导入
1?在新的语境中复习认读字。
2?听写含生字的4个词。
3?背投:“森林中一家四口在游玩,他们当中谁是最弱小的?”“可是这个孩子却不服气,”板书课题。“他做了什么事,证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呢?”
二、深读课文
1?快速读课文,把写野蔷薇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通过对比阅读,谈个人感受。
2?萨沙和你们一样,也想做一个强者去保护弱小。课文从第三段开始给我们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自由读3~9段。
3?指导读好萨沙的三次问话。
(1)读3~4段,背投萨沙的话,讨论此时萨沙是怎么想的。
(2)读5~6段,对比阅读,体会萨沙不服气,不承认自己弱小的心情。
(3)读7~9段,背投萨沙和妈妈的话,体会人物心情。
4?分角色朗读3~9段。
5?萨沙不甘心做最弱小的,在生活中他是怎么做的呢?引导说出例子。
三、指导写字
1?观察6个生字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由学生提出最难写的字,写时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评价。
3?学生交流其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学生自己写。
篇6:《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中的妈妈的答话和第八自然段中萨沙的反问,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我不是最弱小的”这句话是谁说的?(萨莎)谁愿意来做萨沙,读一读这句话。(指名读)萨沙为什么要说“我不是最弱小的”呢?让我们深入课文的学习。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读了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时间、天气、人物、事情)
3、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这样写“哥哥托利亚和五岁的`萨沙”?(告诉我们萨沙是最弱小的)
4、看,这就是一家人。出示图片,让我们和他们打一下招呼。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一家人来到森林里,森林里怎样?一家人在做着什么?
2、出示句子:
森林里是那么美好。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母亲和孩子们坐在草地上聊天,父亲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书。
⑴ 为什么作者用“美好”来形容森林?野蔷薇“一丛丛”“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我们见到了野蔷薇的众多,颜色的美丽,散发着清香。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朵刚开放的娇嫩鲜艳的蔷薇花,闻到了蔷薇花扑鼻的香味儿。)
⑵ 看,盛开的蔷薇花。(出示图片)看完后,你最想说的话是什么?实在是太美了。这儿的景色美如画……森林里是那么美好,你想来赞美一下吗?(指名读)
⑶ 一家人在森林里干什么?读到这里,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和睦温馨 其乐融融 幸福快乐 尽享天伦之乐
⑷ 真是景美人欢。老师给同学们配上音乐,你们想读吗?齐读。
四、学习3~8自然段
1、可是,是什么破坏了这一幅美好的画面?
突然,雷声大作,先是飘下几滴雨点,接着大雨如注。爸爸赶忙把雨衣给了妈妈,妈妈接过雨衣没有穿,却把它给了萨沙
⑴ 出示句子。
⑵ 这场雨有什么特点?(突如其来、非常大)你怎么知道的?(突然,雷声大作、大雨如注)“大雨如注”的“注”是什么意思?“注”是灌进去的意思。“大雨如注”呢?形容雨下得很大。课文中还有哪个词与它意思相近?“滂沱大雨”你还能说出几个形容雨大的词语吗?(倾盆大雨、急风暴雨、瓢泼大雨)这样的雨都见于哪个季节?夏季。你知道形容雨下得很小的词语吗?细雨如丝、蒙蒙细雨、毛毛细雨、和风细雨。这样的雨都见于哪个季节?春季。你喜欢什么雨?为什么?大雨如注,这样的雨对我们人体可有伤害,对哪些东西也有伤害?
2、大雨如注,一家四口仅有一顶雨衣,他们是怎么做的?齐读。他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每个人都在自觉地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你的掌声想送给谁?
爸爸:有爱心,把雨衣给了妈妈。
托利亚:笑眯眯地看着弟弟,眼里充满了关爱。
妈妈:她保护着孩子。她聪明智慧,善于抓住时机教育孩子,启发孩子。
(出示句子)
萨沙问道:“妈妈,爸爸把雨衣给您,您又把雨衣给了我。你们干吗这样做呢?”
篇7: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文《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向萨沙一家人学习,自觉保护弱小者。
教学过程:
一、感知大意,诱发情感。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14、我不是最弱小的
谁能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这是感人的一件事,老师第一次读到它时,眼眶里情不自禁噙满泪水。今天让我们用心去读它,体会它。
3、现在让我们随萨沙一家到森林里去。
二、读悟交流,抒发情感。
1、自读自悟
自由轻读第二节,用“——”划出描写森林美好的语句。
指名读出有关语句,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一齐欣赏。齐读。
它虽然只是一朵野蔷薇,但却让我们欣赏到了花色的艳丽,闻到花的芳香。请允许我读它,把它的美好献给大家。
你们尽情欣赏吧。
2、正因为有了花的美好,“母亲和孩子……看书”学生朗读。
3、你想对花说什么?
4、突然,雷声大作……(出示)
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
5、这滂沱的大雨使原本美丽的花成了这般模样(出示)
你听到花的呻吟了吗?它仿佛在说什么?把你的同情献给它。
看到花这样,你有没有想到是否能为他做些什么?
文中萨沙为花做了什么?
三、循疑导学,升华情感。
1、看到萨沙的行动,你有什么疑问?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第二节“爸爸赶忙……第六节”解开心中疑团。
你们寻找到答案了吗?
文中哪些语句告诉你的?(出示朗读)
你读懂这两句话了吗?
让我们记住这他。
你愿意做最弱小的吗?萨沙呢?你从哪儿了解到的?
所以,你们瞧(出示朗读)
此时,你仿佛看到花怎样了?仿佛听到花在说什么?
感谢萨沙,你们听萨沙在问(出示朗读)
请一生做萨沙,你现在可以对他说……指名回答。
四、总结
是呀,只要我们自觉保护弱小,那时,我们不仅给予了他人快乐、幸福,我们还可以自豪地说(生读题)你们的话语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响,因为当你们说出这句话时,表明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一在你们心中生根。现在,请你们怀着这份情,把你读文后最想说的一句话告诉大家,好吗?
篇8:二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核心提示:课文讲的是国外的一个故事:一个四口之家(爸爸,妈妈,哥哥托利亚,弟弟萨沙)来到森林中的一片空地玩,突然一场大雨袭来,妈妈和托利亚都把雨衣给了五岁的萨沙,妈妈还告诉萨沙:如果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
课文讲的是国外的一个故事:一个四口之家(爸爸,妈妈,哥哥托利亚,弟弟萨沙)来到森林中的一片空地玩,突然一场大雨袭来,妈妈和托利亚都把雨衣给了五岁的萨沙,妈妈还告诉萨沙:如果你谁也保护不了,那你就是最弱小的。可萨沙不这样认为,他以自己的行动(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蔷薇花)证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一、以读为主
“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语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本课教学时,我让学生学生自由读、默读、对比着读、边读边做记号等形式,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在由读至写的倾吐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
二、想象体验
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我让学生对比两处写野蔷薇,让学生通过看图,想象,实践来理解其中词语的意思,从而感受到蔷薇从美丽动人到可怜无助的变化。学生在读书时的联想,转换角色时的畅想及创编故事的遐想中,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物内心的体验,更重要的是将课堂与生活“链接”。
三、联系生活
当学生读了描写野蔷薇的句子,我让学生假想,假如你就在这朵弱小的野蔷薇的旁边,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亲身感受,奠定了学生关爱野蔷薇的'情感基调,适时想象,启发学生和蔷薇花对话,则引导他们走进教材,走近萨沙。我还让学生说说什么又是最弱小,你又会怎么做呢?
凭借教材中的萨沙这个同龄人的形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来感受、体验萨沙的话,就能让学生和萨沙产生心灵的共鸣,满怀和萨沙同样的感情走出教材。
但是,教学时或许是我没有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或许是我语言的亲和力和感染力不够,没有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所以课堂气氛不够热烈,只有少数几位同学举手发言,没有达到我预想的教育效果,这需要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继续努力。
篇9:《我不是最弱小》课件
《我不是最弱小》课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芳香扑鼻、附近”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萨少一家人学习,自学保护弱小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人新课
1、板书课题。
2、“我”指的是谁? 他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学习生字问:
⑴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同,读准字音。
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2、检查自学情况:(弱小、闷热、蔷薇、聊天、滂沱大雨、低垂、娇嫩、纤弱)
聚精会神:形容注意力非常集中。
大雨如注:注,灌人。形容雨下得很大
娇嫩纤弱:柔弱纤细,
3、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
4、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课文可分两部分,边读边想:课文可分为哪两部分?每部分讲的是什么?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萨沙一家在假日里到森林游玩明萨沙是最弱小的。
第二段(第2~8自然段):写最小的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会了保护弱小者,表明萨沙不承认自己足最弱小的。
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
1、自读第1自然段,想想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什么。
⑴讨沦:
时间:假日
天气:闷热
地点:森林
人物:一家人
⑵小结。
2、细读第2~8自然段:
⑴默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描写森林美好的句子用“一”画出萨沙一家人相让雨衣的句子。
①讨论后出示句子。 林中旷地附近长着一丛丛野蔷薇,一朵花刚刚开放,粉红粉红的,芳香扑鼻。
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话仿佛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读了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那朵刚开放的娇嫩鲜艳的蔷薇花,闻到了蔷薇花扑鼻的.香味儿)
指导看图,理解“一丛丛”。练习用“芳香扑鼻”说话。
②看图理解“大雨如注”。
森林是这样美好,一家人坐在草地上,有的聊天,有的看书,心情多舒畅啊!突然天空下起厂大雨,课文中哪个词形容雨大的?
(大雨如注──雨下得真大,好像是从空中灌下来的)
在这“大雨如注”的时刻,萨沙的家人是怎样互让雨衣的?
③出示第5、6两句话。
指名渎,说说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他们仅有一件雨衣,每个人想到的是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最后雨衣让给了最小的萨沙)
指导朗读。(“赶忙、又、却”要重读,出来)
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过渡:萨沙的家人在大雨中相让雨衣
⑵理解妈妈的话:
“每个人都要保护比自己弱小的人。”
引导学生联系上文说说萨沙的父母、姐姐在大雨中是怎么做的。
他们的行为说明了什么?(每个人都在自觉地保护弱小者)
指导朗读。(强调“每个人”,用肯定的晤气渎)
指名读,齐读。
⑶指导看图,学习第7自然段:
萨沙明白了这个道理后,是怎么做的?(看图:萨沙把雨衣盖在了比他弱小的蔷薇花亡)课文是哪一个白然段告诉我们的?
指名渎第7自然段。用“A”标出描写萨沙动作的词。(朝着、走去、掀起、盖在)
理解“滂沱大而”、“娇嫩纤弱”。
指导朗读。
⑷理解萨沙的话:
“现在我该巧;是最弱小的了吧,妈妈?”萨沙为什么说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因为自己弱小的蔷薇花)现在他保护了比指导朗读。(要把萨沙能保护弱小者那种自豪的语气读出来)
⑸指导分角色朗读萨沙和妈妈的对话。萨沙的三次问话要读出天真、可爱的语气妈妈的话可读慢些,要读出亲切、和蔼的语气。同桌分角色朗读,指名分角色朗读。
二、总结全文
萨沙在家人的影响下,学会了保护弱小者。生活中,同学们在今后的也应当像萨沙—家人那样自觉保护弱小者。
三、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积累成语。
3、造句。
★ 《少年王》读后感
★ 荆轲刺秦王课件

【《我不是最弱小的》第二课时 之二(精选9篇)】相关文章:
观察与发现三年级作文2023-06-20
以勇气为主题的演讲稿优秀篇2022-11-11
《詹天佑》的教案设计2023-07-03
《过秦论》《六国论》 (教师中心稿)2022-06-28
电压表教案示例之二2022-12-10
一粒种子作文600字合集2023-06-20
5泉水(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2-05-21
第22课 1848年欧洲革命 教案之三2022-08-29
七年级下册语文《幼时记趣》教案2022-05-07
解读生命――基于网络资源的主题研究性学习课例2022-11-26